留学,一个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在很多人眼中,它是富裕阶层的专属品。曾经的我,也把留学当成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经历的事,普通工薪阶层或者农民的孩子是没有条件享受这一殊荣的。但随着学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的这一看法慢慢地发生了转变,我不再觉得出国留学只是一种富人子弟镀金的方式,我开始把它当成一条普通孩子改变命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康庄大道。 因此,我在上大学以后不久就立志大学毕业后要去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去国外读研究生有两个硬性条件,一是成绩,二是资金。我从小学习非常好,小学到大学,一路顺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内名列前茅的学校,当然在大学期间,我也会刻苦学习,学到真正的知识,所以成绩这方面我自信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家族世代为农,父母是文盲,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能够辛辛苦苦把我送上大学已经不易,让他们资助我出国留学显然不现实。所以资金这方面就需要我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我通过网络和朋友处了解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教育质量最好,在世界上排名也非常靠前,但这几个国家的留学费用非常高,学费加生活费,一年大概需要几十万,几年留学下来要差不多一百万,这笔费用对我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我仅仅通过自己打工兼职,很难赚够自己的留学经费。同时,我了解到,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也有非常不错的教育,但那里的花费却要少很多。因此,我决定了我的留学国家是欧亚地区,但具体是欧亚哪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语言都不同,我还要学习二外?这可把我犯难了。 但幸运的是,当时有个学长就是去欧洲留学了,他推荐我找个中介机构,既可以省去自己申请学校花费的时间,又不会因为自己不懂而多花费的金钱以及错失的机会。我当时很犹豫,本来自己就没有太多钱,找中介还需要花钱,这显然对我的压力很大。但在我和津桥留学的顾问老师充分讨论并经过我的仔细斟酌以后,我还是决定要找中介机构帮我申请学校,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津桥留学的老师们早早就给我规划好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以及背景提升方案,什么时候考GRE,什么时候考雅思,什么时候去哪家机构实习,这一项项内容都有老师们的督促与监督,有时候我因为偷懒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老师们会耐心开导我,鼓励我,让我更有力量坚持下去。当然,大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获得了各种奖学金,这有很大的程度要归功于津桥留学的老师们。 经过三年多的长久战斗,津桥留学的老师们成功地帮我申请到了荷兰莱顿大学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这种喜悦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真心地感谢津桥留学的老师们。 当然,出国以后,虽然有奖学金,但开销毕竟是很大的。我在业余时间也会通过去餐厅打工,做代购赚取一些生活费。平时的生活中,我也不会大手大脚,尽量把钱花在刀刃上。几年的国外求学之路,我非但没有欠下债务,反而能够时常给家里的父母寄点生活费,这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反思我的留学之路,刚开始我完全没想到会如此的顺利,没想到我没有因为经济问题而中止了我的学业。这完美的结果一定要归功于津桥留学老师们专业的服务以及一丝不苟而又耐心的工作态度,是他们帮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如果你想去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而阻断了你拓宽人生道路的步伐,只要你沿着你认定的方向努力,排除万难,坚持不懈,你总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10月26日,清华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天体物理及天文学联授博士学位项目协议签约仪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顺利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与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Leiden)校长、董事会主席卡雷尔·斯托克(C.J.J.M. Stolker)代表两校签约并发言,回顾了两校间的历史交流与合作,同时就扩大合作领域进行了商谈。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参赞罗平出席活动。杨斌与卡雷尔·斯托克视频连线杨斌首先向莱顿大学师生表达衷心的问候。他回顾了2017年5月斯托克曾率团校长访问清华时,两校在法律和物理等领域达成的学术合作。杨斌表示,本次双方签署天体物理及天文学联授博士学位项目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深化清华大学和莱顿大学的合作,期待未来两校关系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杨斌介绍了清华大学近期的发展与取得的成果。清华大学自2016年启动“全球战略”以来,先后成立了全球创新学院(GIX)、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东南亚中心和拉美中心,在海外积极寻求和开展合作,希望能增进与世界其他地区大学的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海外学习机会。杨斌讲话莱顿大学校长兼董事会主席卡雷尔·斯托克表示,在全球面临新冠疫情挑战的这一特殊时期,扩大交流与合作是应对挑战的最佳路径。莱顿大学期待与清华大学进一步深化已有合作,如法学院间的学生交换项目、细胞生物学暑期项目、冷冻电镜技术研讨会等。此外,莱顿大学愿与清华大学探索更多潜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建立长期且富有成果的合作伙伴关系。莱顿大学会场随后,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毛淑德、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天文系教授崔伟,莱顿大学理学院院长M.T. Kreutzer、观测宇宙学系系主任H.J.A. Rottgering、银河系天文学教授K.H. Kuijken分别发言,展望了两校在天体物理及天文学领域联授博士学位项目的未来发展,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两校在各学科领域拓展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项目的可能性。清华大学会场签约仪式前,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参赞罗平表示,两所高校在中国和荷兰分别是极具影响力的知名学府,本次双方的联授博士学位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校际合作案例。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会一如既往支持两国高校间全面、务实的合作。相信清华大学与莱顿大学的联授博士学位项目将圆满顺利、卓有成效地开展。莱顿大学成立于公元1575年,是荷兰王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在过去近五个世纪里,莱顿大学培养了众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笛卡尔、伦勃朗、斯宾诺莎等科学文艺巨匠,以及16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国家元首、10位荷兰领袖。清华大学与莱顿大学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在法学、物理、天文、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学生学者交流情况良好。【来源:清华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选自NextScientist作者:Julio Peironcely机器之心编译Next Scientist 是一个专门帮助博士生获取并保持动力、实现毕业和指导在业界求职的网站。本文作者 Julio Peironcely 就是 Next Scientist 的创始人和编辑,曾在荷兰莱顿大学的 PhD 期间做代谢组学和代谢产物鉴定的研究。在这篇文章中,Julio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博士生或即将成为博士生的人们提出了 17 个建议,内容诚恳,细节丰富;主要涉及了博士学习期间面对的压力、和导师的相处原则、研究项目规划、发表演讲、日常事务处理以及社交生活等。机器之心认为,这些建议对于在各个领域中拼搏的博士生都是很有价值的参考。PhD 新生,欢迎踏进博士的殿堂!我们事先假设,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想要在博士生涯中生存下来——是的,我将其称为生存。你或许会将其称之为完成 PhD 大业,或者毕业,或许在看完本文后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总之很抱歉,博士生涯并不是像漫步在公园中一样惬意。我深刻地理解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我漫长的博士生涯中,我曾想退学去上 MBA、去公司上班、待在家中像孩子一样哭泣……这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我理解你们的痛苦,所以让我看看在这里能不能帮助你们一些什么。为了不在漫长的征途中被落下,你需要保持动力。正如我所知,博士期间工作的动力可能会达到人生前所未有的最低水平。所以在这里我将和你分享在 PhD 期间如何设立正确的期望,以及如何获得动力。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你需要发展一些基本技能。其中涉及写作、表达、阅读等方面——它们是科学家的标配。其他技能则不在通常的推荐之列,如时间管理、健身、使用软件和写博客之类。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些提示可以帮助你提升读博的动力,完善你的科学素养,让我们开始吧!1. 博士五个阶段的动力博士期间的工作动力并不是持续不变的,它有点类似于过山车的形状:一切都在起伏不定。PhD 学生的内心或许不断地在极度快乐和想要自杀之间游移。当然,最理想的精神状态是在两者之间。博士期间动力的波动如下:第一阶段:莫名的乐观在博士阶段刚开启时,所有一切都是新的,你会发现你的研究项目简直棒极了。你可能会感觉自己正在解决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你保持雄心,这项研究会让你获得重要奖项、一项专利,至少会是一篇高影响力的论文。听起来似曾相识?这和刚接手一份新工作是差不多的,每个同事都比上一份工作的要好,公司的机构组织也很不错。但是过了几个月后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第二阶段:知情的悲观你已经在自己的项目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对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不幸的是:你仍在迷失。你望向前方,看不到任何结果,你开始意识到这个项目或许对自己来说有点太大了。如果你 PhD 的方向和以前的专业有所不同,这个过程会更加明显一些。第三阶段:坠入深渊你进入了博士生涯的中段,「中年危机」开始了。既然还是无法挣钱买一辆保时捷,此刻你只能哭晕在墙角。你会想「这就是全部了?我是失败者吗?」。这个项目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魅力,事实上,你在奋力拼搏,以争取最低限度下体面地完成工作。你会感觉自己已经在很多无用的小项目上浪费了大量时间。现在它看起来毫无用处,但你并没有看清楚,或许不久之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你或许可以开启一个伟大研究。第四阶段:崩溃陨落(可选)在第三阶段,如果你不迅速地脱离负面情绪的困境,你很可能会搞砸自己的研究。负能量会接管一切,导致你进入困境。在这一阶段很多人会感觉自己浪费了时间从而放弃。他们会带着未完成 PhD 的遗憾离开。我们当然要避免这种情况。第五阶段:知情的乐观逐渐地,你会意识到你的博士论文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棒。不过无论如何,你发表了一些论文,这些足以让自己毕业了。或许发 Nature 的愿望得等到博士后阶段了,不管了。完成一个半吊子博士总比没有强。你掌握了自己专注的领域,你可以在某个方向贡献业内最佳水平。这就够了,不用很完美。这一曲线符合多年来博士们的人生经验,虽然每个人的曲线可能会有一些偏差,有些人的曲线可能会比较缓和,另一些人可能会比较极端。在任何阶段,都不要被过度的乐观/悲观所带走。请时刻保持冷静。2. 关于挫折忍受力博士生期间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男孩(女孩)成长为男人(女人)的关键是什么?当你在很长的时间里一无所获时,挫折忍受力是让你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有时候研究结果很糟糕,你不得不完全推倒重来。审稿人会拒绝你一些论文,你在一些会议上会看起来像个傻瓜。这就是一个博士生的命运。接受「shit happens」的事实将能让你咬牙坚持下去。在博士生涯动力的第三阶段最需要挫折忍受力,即对「博士生涯陨落」(PhD dip)或「坠入深渊」的恐惧。到那时你会濒临放弃,我当时就是如此。在开始博士研究两年后,一篇论文也没发表,近期的未来也不会有任何成就,当时我就陷入了对「坠入深渊」的恐惧。在几个月内我都沉浸在消极的泥潭里,导致每件事都变得越发糟糕。结果,在这段昏暗的日子里我没做出任何成果。通过以下方法,我才得到了拯救:和其他博士交谈,分享「既来之,则安之」和「不服输」的心情。和博士生辅导员(可称为学生的精神导师)进行多次一对一会面。如果你认真看待会面,这会带来很大帮助。即使不想也要坚持工作,想着情况迟早会变好。你是在团队工作的吗?你享受工作中的社交吗?如果是,那么博士研究真的不适合你。没错,不适合。无论你在的团队里有多少位监督导师、同事,或在相同主题的团队里合作。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将只关心自己的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将只关心自己的论文发表。但这也有它乐观的一面。如果你依赖于其他人的项目,你将会失败。最好不要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我选择了我的项目,因为它是涉及其他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更大项目的一部分,其本身是属于项目组的核心部分。所有这些考虑都不能消除博士研究的孤独,我必须承认这个选择是失败的。即使在如此相互依赖的团队中,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和同事进行任何讨论,只专注于我的工作,希望出几篇论文。你将会感到失望,你将会失去动力。到那时,回忆一下博士生动力的五个阶段。不要放弃。你知道如果坚持下去,情况总会变好。你会带着恢复的乐观看到未来的道路。3. 学习规则你的目标是完成 PhD 学位,而为了完成学业,你必须要让导师满意你所作的研究。导师必须确定你的研究做得足够好,让你在科学方面的素养变得成熟才能足够成为博士。他也会建议你辩护自己的论题,不论是通过口头讨论、写一本书或其它方法。你必须明白你的导师想要的结果,而不只是你认为他想要的结果。大多数时候,如果你做了一些额外的工作,导师会更倾向于让你毕业。这些额外的工作可能会提高你的科学职位、导师的科学职位或团队荣誉。你可以通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与其它科学家合作或获得一些研究赞助,这些都能加分。也许导师会喜欢让你帮助教导本科生或帮助组织研讨会,这些都会让导师对你的看法变好。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询问你的导师或研究生院,所以需要确保能帮助导师完成一些工作。4. 了解你的导师你已经询问过他如何做才能毕业。现在你需要分析他,发现他的研究喜好。你可能会认为你的导师在利用你推进他的事业。你可能听说过博士生没有价值而只是廉价的科学劳动力。你猜怎么着?你也需要利用导师!你的目标是让你的导师为你做事并准时完成。他也是你博士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想想,导师决定了你是否能毕业,给了你机会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给了你机会参加学术会议,给了你机会和实验室以外的人合作。导师还为你提供实验预算,购买实验器材,为你的博士后工作写推荐信。看起来和导师搞好关系是个不错的 idea,是不是?相处愉快会让你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他的帮助。如果你想获得进一步发展,你需要像你导师那样思考。假设你提出了一个耗时一年的研究项目,你希望导师同意这个项目。他会认为哪种类型的研究项目更有趣呢?可能是革新型的,可能是继承型的。或者他更希望他的学生脚踏实地学习,并复用已有的项目。他喜欢内部协作还是外部合作,喜欢用什么方式传达想法:邮件、会议、研究报告?你必须知道他的工作习惯。这对于你获取工作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在博士生涯结束时,你会成为某个狭窄领域的专家。实际上,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应该比你的导师更多。另一方面,导师具备对更广泛领域的洞察。导师的作用:讨论你对某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但记住你必须提出方案,否则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提供机会和批准:推荐参加学术会议,提供出行费用,提供合作机会等。利用他的声誉增加自己的机会。简言之,导师就是催化剂。导师不能做的事:教你在你的领域中的方方面面。为你做决定。提供过快的反馈,因为太忙。简言之,你必须自己工作。事实证明,知道如何管理导师将决定你的博士生涯有多成功。你需要在自己的规划中为导师安排合理的位置,不要有不合理的期待。5. 合理的期望最开始,我们都对自己的博士生涯和能力有一个预设。但是事情不会因你的意愿而转移。现在我们就来摧毁一些迷思,让你不要对博士生涯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博士生涯最难的部分不是想出伟大的点子并去实现,而是保持动力。这很关键。博士是孤独的。尽管你在一个研究组中,但你仍然需要自力更生。你需要在孤独中度过博士生涯。4 年并不长,你的时间未必足够。你不会做期望中的所有事情,甚至不会变成想象中那么聪明。你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聪明,当然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蠢。你很有可能成为不了教授。大部分人会在某个点放弃科研。培养可迁移的技能,使你在工业界也能谋生。最终你(很可能)会停止自己的学术生涯。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所在领域的所有内容,那么选择一个较小的领域。尽管在较小的领域,你找不到太多同道中人。你的博士生涯应该贡献「一些新知识」,不需要太多或者是什么科学突破。记得得有自己原创的东西。没有人会感谢你的研究和努力。医生(doctor)从患者那里得到感谢。出租车司机从乘客那里收获感谢。而你的研究尽管重要,但没人会因此而感谢你。当你完成博士学位时,你也是一个「doctor」了,而这是「另一种 doctor」。如果你参与了一个很酷的博士项目,所处的是一个声誉很高的组织,导师是学术界新秀。逻辑上来看,最次的期望也是能够治愈癌症,对不对?嗯……不。有雄心很好,但是不要误解。突破性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其中有很多因素,作出巨大的成就更像是奇迹而不是科学。6. 必须读文献,但不要太多一个领域的相关文献实在太多,根本不可能全部看完,只需要关注几篇关键性的、奠定领域基础的论文就行了。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你永远无法真正开始研究,研究必须结合阅读和实践。没有实践,而来真知?没有经过实践中的抉择,怎么理解这个领域的真实面貌?阅读以前的博士论文这能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并且能作为文献综述。作者已经选择了在你的领域中最为相关的论文,作为起始点是很不错的。7. 快速获取结果博士头两年毫无成果的原因是我集中于华而不实的项目。我唯一想的就是发表、发表、发表(大错特错!),在博士期间是不可能那么快的。我应该聚焦于更小和可达成的目标。我可以尝试构建一个足够好的模型,并用数据来验证有效性,而不是妄想很快得到成熟的预测模型。以下几个建议可以让你在博士研究期间进展迅速:不要追求完美,足够就好。简化项目,减少子项目的数量,聚焦于可发表的项目核心。快速生成原型,获取反馈,提升原型,获取反馈...如果你想实现这些想法,可以自问以下两个问题:我可以在不损失项目基础的前提下移除这个任务吗?有人已经使用了这个原型并能给我反馈吗?「我们不想要几千项功能,太丑了。创新不是什么都有,而是什么都没有,除了最关键的功能。」尝试得到项目的简化版本,而不是聚焦于最终完成的发表形式。把结果展示给同事,让他们使用并给出反馈,再提高原型,这会给你带来不断进步的感觉。8. 保持健康累垮自己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注意身体。当然,你是科学家,你的大脑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设备。但是忽视身体的其他部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照顾你的身体不仅仅是去健身房健身。它还关乎吃、喝、睡、锻炼和放松你的思想。博士期间很容易发胖,因为我们长期待在工作室,只能吃一些垃圾食品。而且因为实验计划还导致饮食不规律。早餐甚至就吃一些凉掉的披萨。我们也容易忘记适当喝水,经常喝的是加糖的咖啡。每天要喝 3 升水的建议也容易被我们忽视,导致糖尿病、肥胖症、失眠和许多其他恶劣状况。我的状况就不太好。我感到浮肿、沉重、喘不过气来。你走上一段楼梯,是不是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我健康状况不佳导致压力增大,睡眠不佳。当我躺在床上时,我的大脑仍要忙碌好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我会像僵尸一样醒来。你可以想象我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有多高。保持健康的一些诀窍:我只在早上喝一杯咖啡:其余时候我喝水、绿茶、马黛茶。这样增加了上厕所的次数,改善了我的水合作用。少喝酒:我习惯了无酒精啤酒和少喝酒。记住,尽管酒精让你更有趣、更迷人,但它含有大量糖分,会给你带来可怕的宿醉(如果你的大脑需要工作,不建议这样做)。多锻炼:我的时间表上加上了去健身房的活动。并且,为了有氧运动和娱乐,我还加入了篮球队。9. 发表演讲没有什么比在会议上发言更让博士生感到痉挛的了。但是没有人教我们怎么演讲。导师和 PI 主要关注科学,而不是提高博士生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项可怕的任务,我们的科学事业取决于我们在公共场合的讲话水平。幸运的是,如果你知道方法,提高你的表达能力并 fei 不可能。以下我将分享一些简单的建议来帮助你提高演讲技巧。提前准备演讲一般来说,你准备演讲的时间越长越好。尽量不要把一切都拖到最后一刻。但也不要过度。最好的办法是在你的时间表中为你的演讲准备创建特定的计划,并坚持这些计划。你应该争取在演讲前 3 天完成 95 % 的幻灯片。目标留几天时间排练你的演讲,修改幻灯片中的小细节。考虑听众了解听众及其背景对演讲质量有很大影响。对自己领域、技术和每一个问题所需准备的介绍取决于听众对你的主题了解的程度。如果你的听众背景广泛,你得介绍你的研究领域,说明它是关于什么以及为什么在你的领域做研究很重要。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知道你使用的技术。你的观众会喜欢一个基本的描述。如果大多数听众都是你所在领域的科学家,那你可以跳过介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介绍研究的新颖性上。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在一开始就能很快吸引听众的注意,要么是个人故事,要么是解决听众面临的问题。想想这些人的问题或恐惧,回答他们「那又怎样」的问题。你的听众会提出哪些问题?这将帮助你理解他们的心态,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演讲。向他人学习交谈有多种形式:杂志俱乐部、研讨活动、年度社交会谈、会议讨论等等。无论是优秀的还是糟糕的谈话人,你都能从中学到很多。问问你自己:当你紧张的时候会犯相似的错误吗?只有分析了这些谈话,你才能获得启发,并以此提高表达风格。创建幻灯片把所有信息都堆进 ppt 里会造成混乱,怎么以有组织的方式创建幻灯片呢?从结束部分开始:用一两句话总结你的展示。鸣谢幻灯片。总结幻灯片,用不超过三个点来总结你的结果。展示关键结果图片的幻灯片。展示关键方法的幻灯片。创建引言幻灯片,你需要激发听众的兴趣,展示结果的重要性,解释对方法的选择。引言的形式依赖于听众的类型,有时候你需要介绍整个研究领域,有时候只需要介绍特定问题。标题幻灯片。如何保持冷静为了达到「涅槃」般的平静状态,这里有 4 个技巧:准备并排练你的演讲,建立自信。了解你的演讲内容。不要使用自己发明的词汇,不要讲不确定、不相信的东西。和听众交谈,不要只是吐出记下来的想法。改善你的行为,在你演讲的时候,听众不仅是在听你说,也在分析你的非言语交流。别担心,每个人都是这么交流的。练习演讲你应该练习和自己演讲,以及和听众演讲。不用练习太多次,可以尝试逐渐减少重复次数的方式,直到合理的次数。在听众面前演讲可以帮助获取反馈,你可以让听众给出对幻灯片、内容、你的发音、你的节奏的反馈。按要点记忆你的演讲,有组织地创建幻灯片,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长句子会让你听起来像是在读书,如果你忘了几个单词,会感到恐慌。练习限制你的演讲时长。演讲现场早点到,先向主席介绍你自己,然后主席向听众介绍你。检查幻灯片展示是否正常。早点到能让你有足够时间适应环境。对某个演讲提出问题也有助于缓解你的紧张。肢体语言手势很重要,别太多也别太少,控制在跳舞和僵尸之间的平衡点。适当暂停,别像在百米冲刺。最重要的一点,微笑~_~强迫自己微笑也能带来愉快的心情。手抖的话,不要用激光笔做辅助,可以用手势来指示幻灯片的特定位置。和听众做眼神交流如果不能在演讲时直视听众,可以把视线停留在头上的水平线,或随机扫视,确保扫过了房间里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听众感到没有被忽视。问答在演讲的最后留下至少十分钟给听众提问,具体取决于听众。如果无法指示听众,把眼神聚焦于对方的双眼之间,人们无法分辨两者区别。问答环节最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问题,没听懂就再问听众,直到你听懂为止。即使你理解了问题,重复一遍也是好的,让所有听众可以听到。回答不出来也别慌,最好的专家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不要以过于个人的态度看待问题,即使这些问题让你看起来像个傻瓜。如果有人在刻意刁难,保持冷静和礼貌。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并没有恶意。10. 多写文章,早点开始论文、论文、更多的论文。别被那些声称我们不关心论文数量而只关心研究质量的言论所欺骗了。悲惨的真相在于论文是用于度量你的研究做得有多好的标准。此外,很多大学需要你拥有一定数量的发表论文才能让你获得博士学位。你可以按两种方式阅读论文,定量的或定性的。一个好的科学家要么有大量的发表论文,要么有几篇影响力很大的发表论文。更不用说,如果你能发表大量的高影响力论文,你将成为伟人。你将不得不写大量论文,思考这些论文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你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如何写出杀手级科学出版物。记住,不断练习才能达到完美。实际上很多人推荐每天写下固定的篇幅,一句话、一个段落、一页,都可以。重要的是坚持写一个你能度量长度的文本,从而能轻易地检查你是否做到了。我发现这种写作建议实践起来是很困难的,我写的第一篇论文经历了将近无数次反馈。主要原因在于我练习的不够。但这永远不晚。给博士生的一些写作建议:进行对话:在大部分写作中当成是你在说话。避免你的语言变得复杂化。找到你的风格:不要总是客观。在对话中写下部分你的个人见解。表面意思和真实含义要一致。学术写作:清晰、简明和结构良好的语言:打字错误、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会带来很差的阅读体验。小心翼翼地校对论文并使用单词处理工具来标记难对付的文本。在写作过程中厉行节约,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口语化、缩减、不间断以及极端冗长的句子。此外,尽量别跑题。构建名副其实的内容:讨论你所知道的,不要即时发明新名词。如果你在声明某个观点,给出事实和合适的应用。不要复制:在学术写作中,某些智力犯罪比假冒别人的作品有更严重的影响。从以前学者的研究和观点中借鉴些许成果是可以的,但不能在未尊重原创的前提下改编别人的作品。避免过分引用:逐字逐句引用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的,但如果过分引用则会使你的文章看起来像是剽窃。仅当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意思时,才进行直接引用。在文章的宏观组织中,考虑加注释。加注释会简化选择,但压缩可能是不必要的。此外,确保你把原始资源标记到了注释内容中。总结:如果你想要提高学术写作能力,限制你的论文篇幅在一定字数内将是个令人畏惧的任务。意思是忽略无直接关联的内容,不要牺牲议题的核心。你可以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来进行总结。这将确保你最终的总结简要且目标明确。11. 使用正确的软件使用合适的办公 app 和软件可以方便你的日常工作,像管理项目、分类信息和分享文档之类的杂务,即使是科学家也必须做这些事。一旦你开始使用这些工具,就等于开始了无纸办公,并再也回不了头。我们需要的是能节省时间、简洁和多平台的软件工具,这里介绍 4 项每个 PhD 学生都需要的工具:Evernote:用于管理你的数字信息,可以写笔记、在网页上截取信息、添加照片和语音以及扫描文档。它可以在所有设备中进行同步。它支持搜索功能,甚至能识别照片中的文本。我推荐 Evernote Essentials 作为使用教程。Dropbox:允许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之间分享文件,只需在设备中安装 Dropbox,它会创建一个「Dropbox folder」文件夹,保存在这个文件夹的文件都会被推送到其它设备中。Mendeley:文献管理器,可用于同步文件,插入引用,处理论文的 pdf 文件并自动找到作者、标题、期刊名,并创建一个引用。Wunderlist:最简单的任务清单应用,有同步功能。12. 获得掌控权在你刚开始项目的时候,通常只能得到很模糊的关于项目的信息,甚至只是一个标题。这时候,你需要自己决定怎么工作,别听导师告诉你怎么做。导师一直在不断地说话和思考,他们的想法不断喷涌而出。但很多想法和建议其实都是「bull shit」。你需要自己对这些想法进行深度考虑,不要害怕说不。最终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是你,不是导师。你需要对最终的项目成果负责,因此你需要决定项目如何进行。习惯承担责任,实践得越多,将来经营自己团队的时候就准备得越充分。13. 学会拒绝很多人和任务会消磨你博士期间的精力。他们会占用你的时间,而反过来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回报。他们会阻止你实现目标——完成你的博士学位。对这些令你分心的事物说「不」可以让你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电子邮件、电话、会议、访客,这些都是影响你集中精力完成手头工作的干扰。你应该把时间当成最珍贵的东西来管理,告诉别人如何联系你。你可以通过自动回复告诉他们你会在何时查看电子邮件,以及他们何时可以收到回复。电话也是一样,设置电话时间。尽量避免开会,它们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建议改为 5 分钟的电话或 Skype 会议。提前询问议程,如果没有,那就找个借口逃掉。如果你碰巧参加了会议,要问清会议的结束时间,并告诉会议主席你只能待到那个时段,无法继续会议(如果会议被延长)。14. 社交生活不要为学院外的生活感到自责,你不是科学的奴隶。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就像在「保持健康」那章中读到的那样,如果喜欢运动,就加入一个运动俱乐部。这可以让你保持健康、缓解压力,并结识科学之外的人。参与活动,认识不同的人。这些活动可以是运动、跳舞、表演、语言课程、烹饪课、志愿活动。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做些有趣的事,享受自由时光。要有一个当天完成工作的目标。要知道实验室之外有好玩的事在等着你,那个好玩的事将确保你及时完成工作。忘掉那些假装工作狂的同事。他们熬夜真的会产生很多高质量的工作吗?我表示怀疑。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员工,按照《每周工作 4 小时》的时间管理理念有效地工作,那就无需这样了。不要一心只有工作,把工作的事留给工作。要在博士之外交到朋友,否则你的话题将始终围绕博士的事情,听到的也是那些可怕的问题:「你的论文进展如何?」15. 分享痛苦在本书开头,我们讨论了博士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忍受挫折。每次想到博士学位,这种痛苦就会在你体内滋生。想想接下来的几个月,你开始觉得缺氧,胸口也开始有这种压力。我希望你不要这样。但我曾如此,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会非常讨厌我的博士学位。我很忙,正在习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新同事,开始一些永无止境的研究项目,这些都需要时间。我也很沮丧,失去动力。我在博士学习动机的五个阶段遇到了意义危机。我每天都在努力保持头脑清醒。我和一个朋友分享了我的焦虑,他给了一个我急需的见解:他也曾经历过相似的困境,我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感受的。并且,总有一天,你将不再处于低谷,还有希望。我向学校给科学家提供的辅导员、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她让我往后退一步,看看全局。我也意识到,我可以掌控自己的博士学位,并按照想要的方向去做。我开始写自己的科学博客。如果我将要失败或成功,我想给未来的博士生留下一些关于我在博士期间所学东西的建议。下一章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发泄痛苦的第一个好处是它不会在体内灼烧你。其次你开始听到自己的抱怨,然后进行反思。其三(如果你和朋友或辅导员分享了你的痛苦),你会收获来自外界的反馈、理解和支持。你甚至还可能获得需要的建议。你可以抱怨,可以倾诉自己多么艰难,可以接受哪怕更努力工作也无法改善的事实。所以,不必害羞,找一个朋友倾诉吧。寻求朋友帮助的一个提示:在朋友帮助你之前,试着先帮对方。这是网络和社交关系的基础。在收获之前,你要先学会给予。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让人们喜欢你(帮助你),可以读一下 Dale Carnegie 写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不要觉得找辅导员很尴尬,大多数院系都会为博士生配备特殊辅导员。虽然他们是心理学家,但这并不意味你疯了。在博士期间失去动力很普遍,因此帮助像你这样的博士生,辅导员很有经验。现在,这是我想要你去做的。去找一个博士生同事,或者一个你信任的博士后。利用《How to Win Friends》中的社交技巧,和对方分享你的痛苦。持续分享几周,如果一个月后你还没有觉得好点,那就去找院里的博士生辅导员。然后你准备好重新拾取对自己博士学位的热爱,开始带着乐观顺着动力绳索去攀登,并完成博士学位。16. 写博客在博士生涯最低谷的时候,我开始读博客。这并不是新鲜事物,因为我一直都在关注几个博主。而这次,我开始读面向科学家的博客。我从这些博客中发现,其他人也很艰难,或者其他研究生也在经历人生低谷需要帮助。这刺激到了我,我应该为刚开始博士的学生提供什么建议呢?我决定在博客中写关于自己读博时学到的东西。读博意味着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些都是我期望别人能早些告诉我的。就像签合同时,你能提前看到合同里面的条款。一开始我觉得是在为博士开头那个可怜的自己写博客。但事实上,我是在对自己彼时为止所做的事情进行一次反思。我在给如今的自己提供需要的建议。我开始把脑海中模糊的想法变成文字。这项工作被证明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了解了自己感到沮丧的原因。而一旦我知道了这些原因,我就可以采取行动。写了几篇关于博士生涯的文章后,我开始平静下来,我对博士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知道了如何渡过博士生涯以及如何更好地处理挫折。这可以让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不知道这些建议有没有帮助到其他人,但至少让我坚持了自己的博士生涯。也就是说,我用写学术博客来鼓舞自己。你也可以!这让你在同行评审之外也能借此扩展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无论是学术博客、推特、论坛,这些都能增加你的声誉。怎么写都由你自己决定,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教育式的,按你的目标观众而定。在你的博客里,你就是 boss。17. 博士之后的生活我最后的一个建议是从长远来看待生活,希冀博士之后的未来。当前你的博士生活可能糟透了。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好,你要继续坚持。你知道什么可以让其变好吗?那就是规划博士之后的迷人生活。如果理想的生活在前面等你,你是否会更努力从而早些完成博士学位呢?或者痛苦是否会减轻呢?心怀美好目标,学习会更加努力;心存伟岸,可成不可能之事。写下博士结束后的梦幻生活。一旦动力不足,就看一遍。这种博士结束后的生活会砥砺你前行,不言放弃。例如你可能想要去其他国家,或者尝试不同的工作。也可能想要一次度假旅行来奖励自己完成博士,幻想完成博士之后的事能激励你走到最后。无论你幻想什么样的生活,记得一定要记下来,分享、拥抱它,然后规划并实现它。后记亲爱的朋友,这本书到此就结束了,我希望你能喜欢,也希望它能对你有所帮助,能助你坚持完成博士。如你所见,博士学位长路漫漫。幸运的是,一路上总有各种资源能够帮助到你:无论是来自自己、机构、同事、朋友,还是来自网上甚至 Next Scientist。要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讲座主题高层次课题申报与申请书撰写讲座时间2019年10月12日(周六)上午9:30-11:30讲座内容一、有哪些部门有资格发布课题——我能申请哪些部门的课题二、如何选题——我们能研究什么三、如何写好课题申请书——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教育部重点课题)点评专家介绍王玲,副教授,荷兰莱顿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68名)客座研究员、在读博士,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访问学者,中德老年护理研究院(北京)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社会学。主持(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5项、省级课题12项,发表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 篇,在课题申报、论文写作方面均有丰厚的积累与经验。讲座形式线上直播:报名后即可进入直播群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荷兰莱顿大学网站消息,近日,一名中国博士生张茂林(Maolin Zhang)因荷兰当地的一场公寓火灾不幸去世,年仅28岁。当地时间1月30日,莱顿大学将为其举行追悼会。荷兰莱顿大学对张茂林的悼词。(图片来源:莱顿大学网站截图。)莱顿大学网站的消息称,张茂林在当地时间2019年1月17日凌晨去世,由于其家发生的一场可怕的火灾。据报道,莱顿大学已经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知会了张茂林在中国的亲人。张茂林于1991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北京清华大学。2016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2017年,前往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莱顿大学在悼词中说:“张茂林在解开宇宙奥秘的旅程中,以令人痛心的方式止步,但我们将永远将其视作我们宇宙中的一颗明星。”“茂林是一个极其聪明、勤奋和敬业的学生,对天文学充满激情。他渴望学习,总是寻求进一步发展他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茂林很友善,总是微笑、谦虚,对他的生活机会心存感激。”校方对于失去这么一位天才、友善和谦虚的学生深感痛惜,对其家人、好友和同事表示慰问。莱顿大学的悼词最后说:“有些人比其他人走得更远,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探索。你(张茂林)是其中之一,你是我们中的一员。”据悉,当地时间1月30日,莱顿大学将在学校中心的学院大楼为张茂林举行追悼会。
“到汉诺威去参展。”对于全球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波兴盛了数十年的潮流。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业技术博览会,开始于1947年的汉诺威工业展(Hannover Messe)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制造业的“风向标”,“工业4.0”概念也在这里被首次提出。“汉诺威热”近年也席卷到了中国。2018年4月下旬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展,中国是除德国以外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超过1000家中国企业慕名而来,占了总展商数的六分之一。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汉诺威工业展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制造”的两张面孔:一张是试与世界巨头比肩的国家级科技企业,身处产业链上游、强调技术创新,如华为、海尔。另一张则是初级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身处产业链下游、产品以零部件为主、利润率低。绝大多数来参展的中国企业都属于此类。这两张面孔在中国先后生根,并在汉诺威的舞台上各自发芽,反映出“中国制造”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蹒跚、角力与不平衡。“优等生”的汉诺威之旅在开幕式的当天,中国家电业巨头海尔公司的展台上迎来一位白发苍苍的德国老人。他叫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是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长。“我在这里看到的不是单个生产环节,而是全流程的互联,非常高效。”在参观完整条生产线之后,孔翰宁发出了邀请:“欢迎海尔到德国助企业转型”。孔翰宁的另一个身份,是德国工业4.0的主要设计师。面前这条让他“眼前一亮”的生产线,是海尔近两年主打的大规模定制平台Cosmoplat。海尔将Cosmoplat的生产示范线搬到了汉诺威:通过智能识别设备捕捉到用户的面部信息,屏幕上弹出系统智能分析后推荐的定制洗衣机产品型号,获得用户同意后,生产线开始备料、生产。十分钟后,一台带有用户照片和个性化签名的定制洗衣机便新鲜出炉。界面记者在海尔展台观察到,短短十五分钟之内,这条生产线就吸引了约一百人围观。同样位于6号馆的另一家中企巨头——华为也不示弱。华为的展台围绕着“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热门工业概念做了展示,搭载了车联网技术的红色汽车也引得多人驻足。以“数字工厂”为主题的6号馆是今年最炙手可热的展馆之一,除了华为、海尔等主打高科技牌的中企“优等生”,亚马逊、思科等世界科技巨头盘踞与此。“来汉诺威,华为希望能够和全球工业界的巨头们进行平等对话。”刘先生这样总结华为到汉诺威参展的期待,他在华为欧洲办公室工作过多年。华为在汉诺威工业展的首秀是在2016年,今年是第三次参展。“投入每年都在增多,产品每年也都会有变化。”刘先生向界面记者表示,“一开始偏向于以产品为中心的展示,现在更多是围绕着客户的问题,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这也是近几年来汉诺威、包括工业4.0一直在提的东西。”刘先生指出,来汉诺威参展,对于已经获得了不少欧洲市场份额的华为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现在提倡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中国可以跟欧洲有很多互补。欧洲的传统强项是物理设备(things),但虚拟网络这一块还要看中国和美国。”刘先生对界面记者表示。物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许多中企已经在跃跃欲试。2017年年底,总部位于纽约的电子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对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多国企业的解决方案进行竞争性测评之后,决定由海尔的Cosmploat来牵头制订大规模定制工业模式的国际标准。IEEE是国际四大标准组织之一,这也是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制订的制造模式类国际标准。“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从一开始就并不只是针对中国市场,也希望解决国际化的客户的需求。”海尔企业传播部的刘晶告诉界面记者,海尔来汉诺威参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与一些高端的德国合作伙伴进行对话和碰撞,并为Cosmploat在德国的落地打前锋。她透露,目前已有不少德国机构表示了兴趣。“传统上对于‘中国制造’,大家都有种低端、廉价的印象。但这种印象会慢慢成为过去时,中国也有很好的技术,也可以造福人类。”刘先生说。工业2.0的“中国展区”在距6号馆仅数百米之外的“中国展区”里,却沉默着“中国制造”的另一张面孔。老张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小企业主,在中部某省经营着一间五金公司。界面记者在“中国展区”见到他时,他正闲坐在自家不足五平米的小展位前。展台上零散地陈列着家里工厂生产的一种五金工具,老张从国内带来了产品的海报、还准备了英文翻译,希望能够吸引到欧洲的客户。“今天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来问过我的展台。”老张没有掩饰失望的情绪,寥寥无几的到访者让他对这个号称全球最厉害的工业展感到兴味索然。“明年大概不会来了。”老张说。老张是数百家位于中国展区的小企业的缩影。所谓的“中国展区”是展馆内由于大量中国展商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多有中英双语的标识。由于数量众多,一眼看去让人甚至误以为身处国内。“中国展区”的搭建并非由政府来完成,而是通过特定的展会公司,向汉诺威展会组织方申请整块地皮,按照统一风格装修成多个小隔间、再邀请有兴趣的小企业付费加入。本届汉诺威工业展上,“中国展区”主要分布在以“工业供应”为主题的3、4、5号馆的边缘地带,有大量从事初级加工、零配件生产的中国小企业聚集。在老张看来,由于预算的限制,“中国展区”的组织方式既扼杀了展台的特色,又通常只能给到很边角的位置,让大量来参展的中国小企业“输在了起跑线上”。“我看到自己的展台时,觉得简直丑哭了,毕竟还是花了不少钱。我们一起过来的中国企业家们都说,还没有国内的展会洋气。”老张表示。直到他参观了华为的大展台,才松了一口气,“还好给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挣回了点面子。”小企业展台前门可罗雀的更重要原因,还在于产品的初级。“中国展区”以零部件、原材料为主的展示方法,在以“潮”著称、VR和机器人遍地的汉诺威工业展上,自然难以获得关注。“这里到处都在说工业4.0,但我们还在工业2.0。”老张苦笑着说到。老张给界面记者算了一笔账:来参加一次汉诺威工业展,需要给展会公司交纳6万多元人民币,包括给汉诺威会展方的申请费、展台的装修费等。此外还有人力成本,每个展台至少需要两人轮替看守,从国内过来的往返交通、签证在5万块左右。一个五平米的展台,成本在11万元左右。这对小企业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海外订单的需求则是小企业主们最大的参展动力。“但效果往往不确定。”一个来自温州的合金环展商对界面记者表示,开展两天虽然也有一些欧洲访客对她的产品表示了兴趣,但要落实到最后的订单还需不少功夫。此前,她公司在欧洲已经有过不少客户,相比参展,由熟客推荐新客对增加订单的效果似乎更为明显。政府补贴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界面记者了解到,许多省、市都分配了一定的指标,鼓励本地企业到汉诺威参展。“中国展区”的展商们多是地方政府在补贴,金额高达费用的50%。在一些以地方名义集体出展的展区,如成都展区,政府将补贴90%的地皮申请费用和100%的装修费用。“没补贴的话,可能根本没多少人愿意来参展。小企业折腾不起啊。”老张说。在做好展示之外,如何解决好法律问题也让小企业主们头疼。此前的汉诺威工业展和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均曾曝出,中国展商的产品因涉嫌专利侵权被查抄的事情。界面记者了解到,展会公司在组织中国企业来参展时,有些会针对设展时的法律问题进行培训。但中国的展商们对于这些前期准备的重视普遍不高。中国特色还是全球之殇?华为、海尔这类“优等生”的门庭若市,“老张们”的门可罗雀——汉诺威上展现出的这两张面孔,在德国耶拿大学从事劳工研究的博士候选人许辉看来,正反应了中国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平衡。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全球代工的模式(OEM)和丰厚的人口红利,在产业价值链的底端谋得一席之地。但这种模式利润率低,附加价值小,还容易出现“血汗工厂”。于是,当中国的经济体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积极寻求产业链升级,希望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上游转移。“逐渐地,在产业链各个位置上都可以看到中国的身影。”许辉告诉界面记者,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之一就是各环节都很齐全,生产速度、反应速度都很快。“如果有天特朗普打算把苹果整个搬回美国,用处不大,因为很多苹果的零部件生产都在中国、韩国。这会让他很受限制。”但它的劣势在于,转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方向上、速度上、密度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中国整体的发展策略是‘两条腿走路’:国家想要走出去,地方想要赚钱。”研究中国创新经济的青年学者小唐告诉界面记者,她现在是荷兰莱顿大学的博士候选人。她表示,中国政府以前的钱都投在“看起来比较low”的进出口贸易上,但这两年都转移到了产业链上游的高科技企业,鼓励创新。而地方上的加工企业,逐渐地就拿不到钱了。对于外向型生产加工企业,很多盈利是来自于政府的税收返回,现在税收返还的预算被用去发展高科技了,很多小企业很难再挣到钱。“但创新经济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创新的发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也是一种叙事。背后的根源是,中国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处理它与全球化的关系。”小唐说。许辉的研究重点分析工业4.0时代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他多次到访汉诺威及国内的不同工业展。“中国虽然也在提4.0,但还远没有到达。4.0需要建立在完整的自动化体系上,这在德国八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它们花了很多年还没走到4.0。我们要有一点耐心。”许辉告诉界面记者,中国现在热情拥抱工业4.0的背后,其实是有一点想要“弯道超车”的意味。“如果你去跟企业家聊,会发现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其实都不太谈4.0。都是政府和大企业在谈,感觉泡沫有点大。”许辉表示,工业4.0的概念很宽泛,不清楚具体在讲什么,那在应用中就很难。“汉诺威上到处在讲工业4.0,但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工业4.0的内涵?”小唐则把矛头又指回了汉诺威本身:要批判地去看汉诺威工业展,它的目的之一是,构建德国重视工业发展的形象。它本身也是一个再造阶级体系的场所。你会发现,那些最炫最fancy的东西”,都还是世界巨头在开发。“大企业都在同一个游戏里,而大多数时候没小企业什么事儿。”小唐说,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两张面孔”并存的现象恐怕不只是中国,而具有一定的普世意义。(界面驻欧记者王磬发自德国汉诺威,文中化名均为应采访对象的要求)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移民流动态势。从当年隔绝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的落后国家,到如今跻身世界经济体系核心的经济强国,四十余年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一个同时奔行着五股人流的跨国性场域。这五股流动,既有流入也有流出,既有国内也有国际,既有高技术也有低技术,既连接全球北方也连接全球南方,构成了一个内外相通、并行多向、全球覆盖的移民流动网络。虽然围绕着中国的移民流动态势日渐为全球移民研究界所瞩目,但以西方为中心的既有范式却在中国遭遇解释困境,在这个全球化搁浅、民族主义盛兴的年代,现有理论从假设到实证都亟需进行全面检讨。在这个背景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社会》杂志编辑部和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编辑部联合赞助了“第九届社会理论工作坊:移民与全球中国”,希望以此为契机构建一个连接中外移民研究的桥梁,推动中国的移民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为了呈现移民研究跨学科的特色,会议邀请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宗教学、中国学、历史学、地理学和法学八个专业的学者,让毕业于中美英德荷比港新八个国家地区的青年才俊充分展示了“移民与全球中国”这一主题的魅力。会议的主题发言人和圆桌主持人分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太中心主任、王文祥伉俪美中关系与传媒基金讲座教授周敏和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飚。两位重量级学者的参加也让会议一跃成为移民研究领域的年度盛宴。海外房产投资移民吸引了很多人会议一开始,周敏从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大国际移民问题切入,指出虽然时代变迁,但当今人类社会移民流动的主要原因依旧是移民输出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引发的难民潮则是各种国际移民流动中最难控制的一类。过去因为西方学界所处的西方国家是移民输入国,所以移民研究界往往从输入国角度出发研究移民问题,但因为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往往发生在移民输出国,仅仅在输入国一侧用力只能扬汤止沸,她认为学术界应当把更多精力花在输出国一侧。而国际社会和移民输入国两个层面的移民管理政策缺乏力度、效果乏力,让移民输入国社会面临大量移民涌入所带来的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的冲击,导致输入国社会对于国际移民普遍持有负面乃至敌视的态度。周敏话锋一转,指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烦恼。虽然中国既不是难民输出国,也不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移民难民接收国,又不和这些难民问题国家接壤,但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在全球经济、全球治理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中国”,因而也就越来越难以在“全球移民”问题上置身事外。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国的海外投资已经引发了一轮双向的国际移民潮,一方面是中国的资本、商人、劳工大规模涌向第三世界国家,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也被中国吸引而前来找寻商机,出现了广州的非洲人群体和义乌的阿拉伯人群体这样地理分布集中、长居倾向明显的外国人社区。可以预计,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向沿途的全球南方国家铺开,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双向移民潮。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移民政策、健全地方管理机制、强化社区和社会网络来最小化国际移民融入中国社会所产生的预期与非预期影响,将是摆在我们这一代移民研究学者面前的严峻考验。投资巴西高压输电工程在现阶段,中国更多时候还是和国际移民输出大国和国内移民大国的身份为学界所熟知。以规模而论,中国境内有着全世界最多的国内流动人口,约为1亿5千万人,其中85%是从农村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境外,中国仅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新移民就有1千多万,去处遍及五洲四海。虽然“华人华侨研究”和“国内人口流动”这两个领域相对成熟,但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迅速崛起还是不断刷新着学界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如今,生长在改革开放春风下的新移民和之前一百多年的华裔移民、第二代和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之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时代环境。新一代移民人口特征多元、社会背景迥异、永居意愿经常变化、移入移出条件也大不相同,因此他们在人口流入地的社会境遇、社会适应、融入情况经常会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不断调整,甚至会因为中国和移民输入国关系的变化而受到影响。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现行理论都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现行理论的理论观点、分析框架、研究方法都是基于一时一地的人口流动,缺少对全球化移民的具体认识;另一方面,因为资料收集挑战性较大,国际移民也具有持续的多变性和可塑性,导致关于国际移民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数量非常有限,跨国跨地区的比较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但周敏乐观地认为这些现行理论的缺陷为学者们创造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发展空间。虽然因为时间关系她没有展开,但还是给了在场的新一代学人一些具体的指点。她建议年轻学者关注移民与所嵌入的社会的不同层面之间的互动,厘清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因素对移民的影响。一如既往的,作为一个重视中层理论的学者,她还是更关注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比如地方机构、地方政府、地方劳动力市场、地方民间市民社会和地方社会网络。进一步,她也建议年轻学人把目光投向海外,关注跨国性机构和移民流动两侧社会的互动。研究方法上,她也期望大家能用混合研究方法创造性的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回到当下,周敏认为2020年百年一遇的疫情给移民研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各国国门关闭,世界国际移民的趋势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无法旅行做调研的情况下,学者又应该怎样去做研究?仿佛是呼应周敏老师对于中观层面研究对象的关注,第一个报告人马欣荣的研究恰恰是聚焦在一个中观层面的现象——大凉山彝族的“族内包工制”。所谓“族内包工制”,简单来说,是一个同族之间的劳务中介机构:彝族工头对接珠三角地区的用工单位,然后再回到大凉山去招募其他彝族人前往打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流动仿佛以一种很合乎经济逻辑的方式实现:珠三角地区工资高劳动力紧缺,大凉山地区工资低劳动力富余。那么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就应该实现自我调节,大凉山彝族富余的劳动力流向珠三角赚取更高的工资,然后把工资寄回去提高大凉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而珠三角因为来的大凉山彝族工人越来越多,劳动力不再短缺,工资也就逐渐下降。最后应该达到工资和劳动力的跨区域均衡:大凉山的工资水平涨上来、珠三角工资跌下去,前往珠三角工作不再具有经济上的吸引力,彝族人就会停止前往珠三角而留在大凉山谋职。但现实远比经济学原理复杂,珠三角依旧日复一日的用工荒,大凉山还是年复一年的致富难。彝族乡村民选择外出务工而如果把模型里面的“经济人”加上一个“女”字,再加上少数民族,流动的动因就更加复杂。“打工妹”的研究在我国可谓汗牛充栋,研究彝族男性的研究也屡见不鲜,而中山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博士后马欣荣发现了“彝族打工妹”这一前人所没有关注到的群体,并试图通过揭示这一人群的流动来刻画阶级、性别、族裔等多方面的交互性力量是如何影响了她们的性别体验和她们从中所体现的自主性。为了摸清情况,当时还在莱顿大学读博的马欣荣跟着彝族女工跑遍了珠三角的东莞、惠州、深圳等地和她们家乡大凉山。期间,她和女工们同吃同住,还在一家电子厂做了临时工的领班,赢得了她们的尊敬和信任。正因为如此,马欣荣才能知道她们离开家乡并非单纯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而部分是为了逃离当地一直盛行到21世纪的娃娃亲制度。但这些“出走的娜拉”并没有因为离开家乡而逃离父权制,而是进入了由同族男性主导、带有父权制色彩的族内包工制。而更糟糕的是,她们在工厂工作还处于阶级关系的下层,并经历艰难的去族裔化规训,受到性别、阶级、族裔三方面力量的影响,最终变成资本所期待的“好打工妹”。而在这个远称不上理想的用工体制之外,彝族女工只剩下更性别化、更底层的工作。“娜拉们”无路可以走,流动并没有赋予她们力量。在讨论中,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的社会学博士生孙菲诺在肯定马欣荣这篇论文之外,期待她能在未来能将彝族女工的特殊经验和汉族女工的普遍经验相对比,彝族女工和其他民族的女工相对比,乃至上升到中西方的对比。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社会学博士生彭睿劼则的评论大大的拓宽了文章的视野,将其置于全球的现代性对彝族女性的影响之下,并对“族内包工制”的理论构建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让交互性理论在论述过程中呈现的更加清楚,理论贡献也就更深刻。如果说第一篇报告是侧重国内、当代、低技术移民、中观层面的研究,那么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博士生任慈的第二篇报告则是突出国际、历史、高技术移民、宏观层面的研究。而这篇《人才政治化: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循环”——话语转换背后的推手》一文不仅有着史学价值,在这个中美关系紧张、中国赴美留学工作的高技术人才面临欺诈指控、学业中断、签证取消各种威胁的今天,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人才流失论”和后续的“人才循环论”一直是移民研究中的“显学”,多年来积累的学术研究堪称车载斗量。最初,学界认为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吸引了欠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导致欠发达国家缺少发展所亟需的人力资源,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大,加剧了全球不平等,强化了欠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而持“人才循环论”的学者则认为人才流动并非单向,而是一个环流。随着全球化加速,前往发达国家工作生活的欠发达国家人才会利用自身的财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在一定时候回馈母国,带来国际领先的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母国发展。这两派理论的孰是孰非看似是一个学术问题,但任慈却在故纸堆中发现了这两派理论话语变迁背后的“幕后黑手”,也即是人才流动的最大受益国政府——美国政府。任慈在美国政府档案中发现,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当时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各种学术交流,并将人才流失问题上升到一项重要的外交议题,避免人才流失和学成不归的讨论联系到美国移民政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政府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通过台前幕后的操作让学术风向逐渐有利于“人才循环论”,久而久之让这显得不过是学界的又一场理论争执而已。在舆论界,美国政府还把“锅”甩给失去人才的欠发达国家,让他们去补救这个问题。任慈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之前这一领域社科研究几十年成果所基于的理论假设和经验事实,对“人才流动”领域的研究有颠覆性影响。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这一发现对于诸多领域产生重大贡献。来自新罕布什尔大学地理系的蓝图老师指出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理论”,而是成功的解释了“人才流失论”、“人才循环论”的理论发生机制,将他们放到所处的历史语境中去考量,某种程度上是对西方理论的祛魅,是一种更好的和理论对话的方式。上海纽约大学的何芳老师则从历史学的角度肯定了任慈研究的扎实,但也指出文章中的一些定义与案例上的矛盾,还提出了“人才”是否有“国家属性”、“人才”是否可以“超越国家”的疑问。一名参观者在咨询技术移民的情况类似的问题,不仅学术界在问,舆论界也在问,政治界也在问。2016年英国脱欧之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曾在保守党年会上发言声称:“如果你相信你是一个世界公民,那你就哪里的公民都不是。”而在他新书的前言中,从事移民研究的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家似乎和梅殊途同归,认为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无处不在的短期移民并没有丝毫削弱民族国家的体制,相反,这些经济上极其重要的群体却处于社会关系中的“悬浮”状态,并在政治场域中显得无足轻重。一场看似三赢的局面——原籍地减少失业、移居地获得廉价劳动力、移民本身有了工作——却创造出了一场与政治参与、社会变化脱钩的经济增长大好局面。而他们之所以被“悬浮”,不是因为他们被忽视,而恰恰是他们被重视的结果。他们被形形色色的法律法规盯上,拔地而起、悬于半空,和当地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而因为“拔离”(uplifting)不是“拔除”(uprooting)、“悬浮”(suspension)不是“换置”(displacement),所以他们的境遇也并不是那么糟糕,但与此同时这种尴尬的处境也让他们被从社会中“除位”(depositioning),而如何让这些人“复位”(repositioning),如何让他们不再“悬浮”,则是我们共同的挑战。在项飚“悬浮”概念的基础上,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战洋基于她在重庆某开发新区的调研提出了“悬浮2.0”的概念。和项飙提及的那些短期移民自主的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而导致的“悬浮”情况不同,开发新区的农民是被当地的城市化进程裹挟,不自主的“原地悬浮”了。在这理所应当的以经济发展为纲的时代,这些本地人被消音,他们的意见被无视,他们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替代。看起来,这又是一场三赢的皆大欢喜——他们社区的经济得到发展,重庆有了便宜的土地招商引资,而本地人洗脚上岸,当了城里人、拿了买断款、分了还建房、得了退休金。但实际上,他们成了自己家乡的陌生人。他们过去的生计一去不返,但又做不了迁来的高技术工作,有钱了又不想再做低端工作,结果形成了以还建房为核心的新生活生产模式。随着新区开发,还建房出租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还建房社区还形成了非正规经济生态。但正因为这些人无法通过工作与社区产生紧密联系,部分“悬浮”年轻人选择把还建房当做改变命运的赌注来挣取属于他们的“社会位置”,但这些缺少经商经验的年轻人往往在金融化的浪潮中钱房两空一身债。所以更多的年轻人则选择焦虑又无奈的安于“悬浮”,等待下一次快速致富的机会。“闯荡”,这一传统的流动模式和经济自主途径,早已不是这些人的现实选择。在点评的时候,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谷小容老师先是肯定了文章的精彩,给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研究提出了“悬浮”和“等待”两个空间性、时间性概念,但也点出文章中叙事视角的游离、年轻人群像和他们的观点显得模糊等方面的不足,并建议战洋在时间和阶层的关系上与国际移民的文献进行对话。耶拿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许辉则帮作者梳理出国内人口流动研究的三条线索:1.从流动变成不流动;2.从正规向非正规发展;3.从倾向于工作变成倾向于不工作。许辉还建议战洋比较重庆地区“有房子”的农民和“没房子”的农民之间行为模式上的差异。中国的农村年轻人已经不想工作了,但很多吃苦耐劳的事情还是得有人做,所以在中国与欠发达国家接壤的地区就会有其他国家的短期移民来填补中国的劳动力的缺口,而云南大学人类学副教授王越平和她学生杨天的“中缅边境缅甸砍蔗工”研究就关注到了这一实证研究的空白。其实和之前马欣荣“大凉山彝族女工”的研究很类似,中缅边境的这种劳动力流动本质上也是经济因素所引发的:缅甸是世界上最穷的几个国家之一,而中国即使是内陆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略高于国境线对面的缅甸。而王杨二人和马欣荣的研究另一个潜在关联是,云南边境一带之所以缺少劳动力砍甘蔗,恰恰是当地的青壮年和大凉山彝族人一样选择前往劳动回报率更高的沿海一带谋生,而缅甸砍蔗工其实是填补了云南进城务工人员留下的劳动力市场空白。如果将两个人的研究放在一个鸟瞰的视角下观察,原本看似发生在境内的人口迁移也产生了跨国境的溢出效应,形成了文章最前面所说的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内外相通、并行多向、全球覆盖的移民流动网络”。而如果用周敏老师的“微观-中观-宏观”视角来观察王越平、杨天二人的“缅甸砍蔗工”研究,会发现他们观察到的“不确定性”可以很好的安置在这个分析框架之中。以工头为例,在微观层面,工头的不确定性源于他们每个人所掌握的财力、社会、人力资本有限。在中观层面,他们的不确定性来源于砍蔗工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市场的特殊性,在劳动力供给侧和需求侧都缺少足够控制力。在宏观层面,工头的用工又受到两级政府边境管理,招工用工还会受到疫情防控和国外政局的影响。类似的,缅甸工人也受到来自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社会力量的影响,且在相似而又不同的三层力量的作用下和工头产生了复杂的劳动关系和互动策略。比如工头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不得不在人际关系的微观层面对工人软硬兼,在极端的情况下则需要“召唤”(conjure)虚假的国家力量来确保工人服从。而工人在微观层面做日常化的消极抵抗,并在中观层面借助市场力量来制衡,比如以前往东南亚其他国家工作相威胁。报告结束之后,莱顿大学博士生施云涵(Tabitha Speelman)进行了点评。她敏锐地观察到,在这些外界影响中,政治和政策是最难以受到工头和工人主观能动性控制的因素,并以她个人在广西中越边境的经历指出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内部张力、拉长时间来衡量政府对外籍劳工态度的变化,都是应当纳入考量的。另一位评议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陈诗薇则关注工人工头之间的语言。在她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载体,在两个不同语言使用群体之间肯定会产生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应当以此为突破口更深一层的观察分析双方的互动,把实证资料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理论化来考察劳动关系中的不确定性。比如缅甸语里面“工头”也有“领导”的意思,这是缅甸语里面本来对这些人就有这样的期待,还是这重意思是在中国的工作场域中才新产生的。她还关注在云南边境那些变成工头的普通农民和没有变成工头的普通农民有什么不同。她也关心政策层面的影响,且侧重工头对两国政策是如何理解/不理解的,是否他们没有对政策理解的必要,而这是否是源自于当地非企业式的雇佣关系。对于王越平简单带过的“移民基础设施”的描述,她也进行了并建议补充缅甸作为劳务输出地针对这部分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如今中国不仅有从事制造业的移民、从事农业的移民,也有了从事服务业的移民。比利时鲁文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生石甜所研究的健身房教练这类人群不仅从事的工作不大一样,他们也不是马欣荣、王越平等人所研究的群体那样来自农村地区,而是从中小城市迁往经济发展前景更好的大中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是一个在中国学术界较少被谈及的群体。虽然如今健身产业在全世界各地蒸蒸日上,但这一类生活方式服务业的历史并不久远,基本上和这一轮新自由主义思潮所引发的全球化同步。随着全球化加深,全球城市的涌现,这些世界经济的关键节点的劳动力市场也变成了沙漏型。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所不可或缺的高端服务业,比如法律、会计、金融、咨询,得到迅速膨胀;而另一方面,因为这些高技术人才需要将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因而也不得不把私人生活中的很多领域打开,“外包”给市场,于是出现保洁、育儿、园艺、餐饮等低端服务业也大量涌现。这些工作因为工作强度大、经济回报有限、职业上升前景渺茫,所以本地人不屑于做,因此就有大量的外地人前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这其中的部分行业,比如餐饮和育儿可以以相对规范化的方式出现(餐馆、托儿所),也可以以灵活的、个体化的方式出现(钟点工、花匠、月嫂、外卖店)。而随着这种“外包”的深入,生活方式和外形塑造类的服务业(酒吧、美容、按摩、去毛、美甲、健身)也日渐兴旺。这些过去发生在最私密空间的行为(比如自己在家涂面膜、在小区跑步)逐渐被专业化的市场服务所取代(美容院的各类服务、健身教练的计划)。这类生活方式服务业和其他低端服务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对外地人的吸引力和相对灵活弹性、业绩导向型的工作方式。而这种非正规就业也就让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同时在相邻的几个行业里同时就业,既可以是健身房的教练,也可以是舞蹈工作室的老师,还可以是医美诊所的顾问,或者淘宝经济的兼职模特。在跨界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积累了从各行各业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转化而来的“审美资本”,并充分利用现在的电商和直播平台来开辟与主业相关的其他盈利渠道。在他们将自己个人生活呈现暴露出来的过程中,他们的时间成为了最大和最后的制约: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当然,石甜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打磨的地方。担任本场评议人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后马萧就指出,石甜研究中发现这些人“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但这一现象如今普遍存在,并非这类人所独有。而且这些人受教育水平不高,财力资本也有限,没有能力负担昂贵的专业训练,马萧也不禁好奇他们如何做到“审美资本”的积累,他们如何和经过专业训练的健身教练去竞争,“审美资本”是否也有阶级性。马萧还建议石甜就三个调研点——上海、杭州、重庆——进行更多的比较,并和过去制造业移民的文献进行对话。最后,她认为健身教练们将“生活方式商品化”可能是全球资本主义(健身行业和时尚业的全球扩张)在中国的一种本土化模式,不仅仅是他们的生存策略考量问题。由此,马萧将这境内的流动和世界的脉搏联系到了一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博士生刘佳琪关注的海外华人的回归问题,并对相关制度的发展历程做了谱系学的分析回顾,并找到该制度的变迁与人口流出的特征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公民身份在在中国的动态政治法律程序中体现出了多层次性。评议人是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社科学部的博士生黄靖洋,他从自己的政治学学科出发,关心刘佳琪所研究的海外华人相关制度的历史流变背后的动力来自何方,好奇在这些丰富的材料中如何找到更多机制性的分析。黄靖洋试图探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是否影响了我们这边的政策回应,指出这里存在一个历史的进程需要进一步分析,想知道这里的制度流变到底是观念因素还是利益因素起主导作用,利益如何塑造观念,观念如何影响利益,而这两个要素的互相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到制度流动的动力机制。他认为这个制度的完善本身也是政治学中关心的“国家构建”问题的一种,而这又涉及到对于“华人华侨”如何定义的问题,并进一步影响政策制订和制度构建。黄靖洋还从地方-国家关系角度去阐述,讨论这些政策到底是地方实践影响了国家政策,还是国家意志在地方层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从微观层面来说,华人华侨在侨务政策制订中体现了什么自主性值得更多的研究者去关注。另一位评议人屠思齐则更多从实证层面提供了一些补充性的建议,比如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该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是否是创设了新的权利而非完全取代等等。广东财经大学的严丽君老师研究的是中港口岸管理在面临政策引发的人流冲击的时候是如何制度上完善成熟的。她引用了密歇根大学洪源远教授的“共同进化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个口岸管理制度是如何在官民多次互动博弈中演变的,并将发展历程按照关键事件分成三段,详析每一次是如何改进调整的。她认为这一系列调整体现了中港口岸治理中的市场化逻辑,而这些调整在被治理者眼中往往会产生和治理机构不一样的认知结果导致治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最后,她提出一个“突发性流动”的概念来概括这一政策引发的人流冲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博士后黄柯劼在评议的时候建议严丽君将这个两地政策差异所造成的政策空间的现象作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从中找出更多的理论贡献和潜在影响。对于写作,黄柯劼建议将第二阶段拆分成两部分,更能精确把握这个政策变化。而另一位评议人暨南大学讲师胡洁怡则在理论上提供建议,比如社会学的social change theory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协同治理框架等等。会议的最后,原本只是让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做的总结发言,但却因为他天马行空的思考而变成了一场圆桌讨论。项飚结合最近的疫情和中美持续的贸易战来思考当下被打断的“全球性”(globality)。他指出过去我们因为面临的是小规模的“打断”,所以学界更多关注流动是如何社交网络不断强化和自我持续,但却忽略了流动的突然性一面。但向疫情和贸易战这种突发性、大格局的“打断”,则会引发应激性、突发性的流动和不流动(shock mobility and shock immobility)。而从时间性的角度思考,过去的“全球性”体现为时间的“即刻性”(instant)和同时性(simultaneous),比如一则头条新闻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如今,虽然疫情带来的冲击依旧是全球性的某种延续,但疫情极强的突发性打破了时间的持续连贯的线性体系,让时间变得破碎立体。在直观的空间上,疫情看似依旧呈现出旧有的全球性的一面,但实际上,原本整体的空间被突发性割裂,在不同区域疫情并非是在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体现。对于后疫情时代,项飚认为疫情的“打断”或许会让与西方的流动“缓一下”,但并不会彻底阻断这个流动,因为这种需要长期准备的流动目的性明确且不容易为其他目的所替换。而对于当下的“内循环”,他认为这个概念尚且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内循环的主要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债务,而正如战洋研究所暗示的,这种金融化工具和人的流动是逆相关的,也即是民间金融化的发展会让空间上的跨省劳动力流动看起来不再必要。而现在人口流动总量在增加,而省际流动在降低,那么省内的短距离流动增长幅度和流动频率都大大提高了。那么这种短距离流动增加所带动的总流动增加未必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可能会促成许多热钱的“空转”流动,产生许多经济效益不高的工作机会。在微观层面,面临巨大的体系性突变,家庭作为相对稳定的制度的重要性得以巩固,并成为经济资源获取和再分配的单位,也将会牵扯出性别和代际之间的矛盾。在就业方面,平台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局势和国家权力的作用下也将导致形式上的正规化得到持续强化,导致经济上的非正规化和形式上的正规化之间的张力持续存在。项飚这番高屋建瓴的发言点燃了会议室的学术热情,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刘佳琪认为当人不再流动、流动性被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关注在何种程度上这种限制是有意义的。汪昱婷则以海湾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为例主张流动未必被疫情完全打断,而可能是“改道”了,过去学界关心西方或者东南亚,但流动的方向如今可能被重置了。她的这一观点也得到项飚的肯定,认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会重新制造亲疏远近的关系,流动更多是改道。王越平则继续项飚和汪昱婷讨论的“改道”,以云南为例认为这些过去不被关注的边缘地带的流动性正在加强,并补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者应当重视地方性的问题,认为这是流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王炳钰则关注项飚提及的时间性方面,认为我们可以考虑流动个体在时间限制(temporal constraints)下他们的生命历程时间和日常流动与不流动的节奏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看在时间和时间性的综合作用下,考虑到宏观社会环境、中观的时间、微观的社会人格属性,观察流动的主体性与以后的流动轨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谷小容则在时间性的讨论中加入了社会结构分层的考量,整体上这些要素是互相影响的。而战洋认为除了时间性问题,空间重组也是很重要的方向,认为“空转”呈现出来的态势很多,中国发展形态中对时空的重组非常复杂,“悬浮”的概念有潜能走向不同方向。袁丁从旅游研究的角度来补充项飚刚刚谈及的内循环和双循环问题。和大家所讨论的移民、非法移民未来会被限制的走向不同,旅游这种流动可能会更加频繁,一来这是一种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二来这种流动方式管理也更严格更容易为各国官方民间所接受,实现“安全”的外循环。而对于全球化是否退潮,游天龙和何芳也有不同意见。前者认为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体现在政策层面让流动和全球化被污名化,疫情之后也会加速退潮。而后者则认为,从更大跨度的历史中来看,全球化不会停止,虽然注定经历波折但只是会以不同形式呈现。在最后的总结中,项飚再提出了“分配性”的观点。他指出,我们原来理解的“全球化”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越来越一体化。但实际上,全球化虽然确实是越来越交叉,但彼此交叉的方式是分配的,而不是平滑的一体化,有些地方会断裂,有些地方则会强化。分配这一方向很重要,再分配的流动性不仅是流动机会(有钱流动会多一点,没钱流动会少一些),而是新的流动样式与渠道,这是两个有趣的话题。(龚思量、张家乐对本文亦有贡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韩国加图立大学韩国加图立大学(,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Korea)成立于1855年,是一所有着165年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大学,该校有富川市远美区(圣心校区)、首尔市瑞草区(圣医校区)、首尔市钟路区(圣神校区)三个校区,现有37个专业学部,近11000余名本科生,约2,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约有1,200余名教授、副教授、助教、专任讲师,以及数十名来自法国、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韩国的重点名牌大学之一。韩国加图立大学拥有优秀医疗队伍的8所附属综合医院, 还具有尖端数码功能的中央图书馆,产学合作基地的CU-Techno Center等现代化的研究设施。三个校区中位于首尔(Seoul)附近的富川市圣心校区规模最大是拥有人文科学院,商经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电脑工学学院,情报通讯学院,生命工学学院等37个学部的大规模综合大学, 2020年QS世界大学评估第462位,韩国第13名,亚洲排名167位,荷兰莱顿大学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300位,与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相近。一、韩国加图立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圣心校区):人文社会:韩国语文学、哲学、英语英文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学、韩国史、日语与日本文化学、法语文化系学、社会福利学、心理学、社会学、特殊教育学、经营学、会计学、国际学部、法学、经济学、行政学自然科学:化学、数学、物理学、消费者居住学、服装学、儿童学、食品营养学工科: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部、信息通讯电子工程学部、数码多媒体学、生命科学、生命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医生命化学工程学、人工智能学艺术:音乐学加图立大学二、本科基本申请资格:国籍:父母与本人都是外国国籍的外国人学历新入学:国内外正规高中应届、毕业、复读生(通过会考或有全日制高中毕业证,含成绩特别优秀的职高生和中专学生)插班(1)国外正式4年制大学里完成(或即将完成)2年(4个学期),并且取得了获得学士学位所需基本学分的1/2以上者(2)国内外正式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将毕业)者三、语言能力新入学:TOPIK3级相应的语言能力取得者(本校进行韩国语能力考试CUK TOPIK3等,韩语零基础可申请加图立大学语学院)插班:TOPIK3级以上或相应的语言能力取得者共同:毕业之前必要取得TOPIK4级。四、韩国加图立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目录(圣心校区):英语言文学、韩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韩国语言教育、哲学、韩国史、宗教学、社会福利学、社会福利政策、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产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实验性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会计学、医疗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消费者研究、房地产研究、服装和纺织品、消费者研究、房地产研究、服装和纺织品、生命科学药学、工业药剂学、临床/社会制药、信息通信与电子工程、多媒体工程、文化内容学加图立大学正门五、研究生院申请资格A、 申请人及其父母均具有韩国以外的国籍B、申请硕士课程者必须是取得了学士学位、毕业证明书或者是即将取得学士学位、毕业证明书者。C、申请博士课程者必须是取得了硕士学位、毕业证明书或者是即将取得硕士学位、毕业证明证书者。六、语言能力A.达到TOPIK三级或以上(TOPIK三级申请者必须在毕业前提交TOPIK四级或以上成绩)B.考过TOEFL PBT 550, CBT 210, IBT80, IELTS 5.5或TEPS550、New TEPS297以上均可适用。注:在英语国家出生和长大的申请人不需要提交官方英语成绩,但希望获得外国人奖学金的申请人必须提交官方英语成绩。申请过程包括材料审核、面试和笔试或实技考试由各部门决定,面试内容包括对韩语课程和专业课学习能力的测试。韩国加图立大学地图七、交通:地铁:地铁1号线驿谷站下车(步行到学校10分钟),首尔站 驿谷站 : 30分钟,新道林站 驿谷站 :15分钟,富平 驿谷站 :15分钟转载声明:文章转载于韩国加图立大学授权中国办事处:汉桥教育留学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完整性、及时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部分文字或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所冒犯,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北京头条客户端1月28日消息,据荷兰莱顿大学官方网站,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张茂林于2019年1月17日因当地的一场公寓火灾不幸去世,年仅28岁。莱顿大学介绍,张茂林1991年7月25日生于湖南祁东秧塘村,在高考中考上了清华大学,随后获得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于201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天文学博士。莱顿大学评价张茂林是“一名非常聪明、勤奋、投入的学生,他对天文学充满了热情,他求知若渴,不断提升他的个人能力、知识和经验。”熟悉张茂林的人回忆称,张茂林非常友善,总是微笑,平时除了天文学,还很热衷于兵乓球、象棋、烹饪和垂钓。莱顿大学在悼词中说:“张茂林在解开宇宙奥秘的旅程中,以令人痛心的方式止步,但我们将永远将其视作我们宇宙中的一颗明星。”此外,莱顿大学发起了帮助张茂林父母的活动,莱顿大学介绍,张茂林的逝世对于其农民父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损失。张茂林本计划在父母年老之后,亲自照顾他们,但张茂林的逝世让这种情况无法发生。莱顿大学方面称,他们为了帮助张茂林的父母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未来,计划募集4.5万欧元(约人民币35万元),以支持张茂林父母10年左右的退休养老。北青报记者在帮助张茂林父母项目网页上看到,目前捐款的金额已达5.8万多欧元。据荷兰当地媒体报道,荷兰当地时间1月16日周三午夜到1月17日周四凌晨,在南荷兰省的希勒霍姆镇的三座公寓发生大火。大火将这三个公寓完全烧毁,由于火势过大,消防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房屋。尽管起火公寓与附近的大部分居民安全逃生,张茂林却不幸罹难。火灾扑灭后,人们在张茂林位于公寓一楼的房间中发现了他的遗体。荷兰当地消防部门的发言人告诉媒体,火势起于一楼和阁楼,公寓的房顶整个被火烧塌了。警方于18日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勘察,火灾发生的原因还没有公布。(作者/屈畅)
据《中荷商报》报道,荷兰警方于4月8日晚上从希勒霍姆(Hillegom)逮捕了一名21岁的男子。这名男子被警方怀疑是今年1月17日莱顿大学张姓中国博士生火灾遇难案的犯罪嫌疑人。据悉,事故发生后,警方在一名检察官的领导下立即成立了一个大型调查组。最近几个月,他们对于Stationsweg这场火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次调查期间,刑事调查部门追踪到了这名21岁的嫌犯。他于8日晚被捕并被带到警察局接受讯问。目前,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嫌疑人于4月11日进行预审。2019年1月17日,这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夺走了一名中国留学生的生命。张姓中国留学生,1991年7月25日出生,在中国湖南的农村长大。清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荷兰莱顿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Phd)。目前,案情需等待荷兰警方的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