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申请季来临 丹麦高校发力吸引中国学生打雪仗

申请季来临 丹麦高校发力吸引中国学生

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也吸引了各国高校的注意。近日,英国伯明翰大学、莱斯特大学等海外高校相继宣布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符合条件的中国学生无需就读一年预科即可直接申请。除了英美澳加等传统的留学热门地开放各种便利政策以外,一些非英语母语国家也正在积极拓展与中国的教育交流。10月底丹麦科技创业中心就相继专门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举办“Top Talent Denmark”专场活动,请到丹麦八所高等院校的招生官与中国学生现场交流。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丹麦目前有八所知名高等院校,包括哥本哈根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奥尔堡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等。其中多所大学排名在世界前200位,哥本哈根大学在2018QS大学排行榜上位列73名。“虽然丹麦是一个小国家,但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高。丹麦没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有研究、只有教育。所以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谈到丹麦的教育资源时,丹麦驻上海领事馆教育科技领事马田表示。在英美等国,商科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选择专业,丹麦具有优势的留学科目则大多为理工科专业,例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IT技术等。据马田介绍,丹麦相关产业发达程度较高,对口专业的毕业生也较容易在当地找到相关的工作。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在英美等国纷纷收紧工作签证的情况下,在丹麦留学后还会得到延期6个月的签证。除此之外,政策优惠也成为了丹麦吸引留学生的优势,如相对英美国家较为便宜的学费、自由出入申根国家的签证权限、免费医疗服务、国际研究生英语授课等。不同于其他限制留学生打工的国家,国际学生可以合法打工也是丹麦受到留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中国和丹麦在教育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2008年,中科院与丹麦八所大学联合建立了中丹科教中心,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中丹科教中心是丹麦政府目前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唯一科教机构。中丹科教中心招生主任殷有薇告诉界面新闻,中丹科教中心每年招录硕士生约100人,博士生25人,目前已经有四届学生毕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双硕士、双博士的合作项目。除此之外,近年来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在内的多所学院均与中国知名院校在自然科学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使得更多国内大学生通过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去往丹麦留学。据马田透露,“未来丹麦高校将与更多中国高校合作,并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合作中来。”马田认为,中国留学生去丹麦留学不仅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也为丹麦的大学带来了积极影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去丹麦的大学学习这对丹麦的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很多留学生毕业后也为中丹各方面合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田说道。根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这其中,赴美人数超过35万人,赴英人数近9万人,占总人数的七成以上。而丹麦则仍属于少数中国留学生的选择,根据丹麦大使馆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赴丹麦留学的中国人不足一千人。马田表示,希望更多的学生考虑去丹麦留学。“在未来,中国也会与丹麦有一系列更紧密的合作计划,而教育和科研毫无疑问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泛然而辞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首次将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中国女性教授

新华社哥本哈根11月9日电(记者林晶 于珂)因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增进中丹、中西跨文化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张喜华8日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哥本哈根大学建校5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亚洲女性上述学位。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当天出席了建校庆典,并在典礼后与5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分别亲切交谈。哥本哈根大学在提名张喜华候选荣誉博士时介绍说,张教授促成了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的建立,该中心启发并促进跨文化理解及社会和学术思考,从而增进中国与丹麦乃至西方世界的学术和跨文化理解,使丹中学者共同受益。11月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张喜华(左)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新华社发,霍彬涛摄)张喜华当天在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丹合作研究、语言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的丹麦学子和学者,以文化、教育、学术等方式助力两国进一步了解与合作。2011年,张喜华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双方校际合作关系。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丹麦研究中心。2017年,经中国教育部备案,中国丹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张喜华担任中心主任,其合作单位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创新中心及丹麦驻中国文化中心等。哥本哈根大学创建于1479年,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929年以来,哥本哈根大学开始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此前,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大多为欧美教授。

加林查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首次将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中国女教授

因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增进中丹、中西跨文化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张喜华8日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哥本哈根大学建校5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亚洲女性上述学位。张喜华(资料图片)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当天出席了建校庆典,并在典礼后与5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分别亲切交谈。哥本哈根大学在提名张喜华候选荣誉博士时介绍说,张教授促成了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的建立,该中心启发并促进跨文化理解及社会和学术思考,从而增进中国与丹麦乃至西方世界的学术和跨文化理解,使丹中学者共同受益。张喜华当天在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丹合作研究、语言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的丹麦学子和学者,以文化、教育、学术等方式助力两国进一步了解与合作。2011年,张喜华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双方校际合作关系。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丹麦研究中心。2017年,经中国教育部备案,中国丹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张喜华担任中心主任,其合作单位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创新中心及丹麦驻中国文化中心等。哥本哈根大学创建于1479年,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929年以来,哥本哈根大学开始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此前,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大多为欧美教授。来源/新华社(林晶 于珂)编辑/侯晓然

夫子

选择北欧留学,选择未来!

很多学子选择到英、美等国家深造。但是, 北欧四国凭借着众多的国际顶尖院校、国际化的环境、以及低廉的留学费用已经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成为新的留学热点国家。选择北欧留学,选择未来!北欧地区 全球福利最高社会福利体系在全球范围处于领军地位。学费低,福利好,风景更美!你选择北欧留学的理由是什么?瑞典人类发展指数世界第14人口985万,人均GDP 53442美元丹麦人类发展指数世界第4人口572万, 人均GDP 56307美元芬兰人类发展指数世界第24人口551万,人均GPD 45703美元挪威人类发展指数世界第1人口526万,人均GDP 75505美元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世界第91人口.... 人均GDP 8480美元是不是觉得:这些数据好遥远啊~跟我好像没什么关系吧?其实这些数字才说明了北欧的情况与状态,这项指数恰巧是联合国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北欧这四国表现不俗!跨入北欧国家,千金难买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为什么选择北欧留学各类奖学金目前挪威仍然实行免费教育。瑞典,芬兰丹麦虽然收取学费,但是政府及大学提供各类奖学金,使留学成本非常低。瑞典的留学费用一般在每年仅为12万至15万之间,与英国高额的留学费用相比,这个费用是非常低的。打工政策好~也许你觉得奖学金太遥远,边学习边打工才是正理。新疆立思辰留学介绍,在北欧留学,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到与本国人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政府也发出规定留学生每周可以有20小时的打工时间,小时工资约为5到17欧元左右。因此在北欧的留学生不会有过重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很多能力强者,也实现了自我经济自由。优势专业多~北欧各个国家的优势专业也是世界公认的,很多专业出来的就业前景都非常的广阔。瑞典优势专业:电子电气工程、通讯、生物、环境工程、汽车制造(Chalmers)、造船等;瑞典是信息及通讯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另外,商科和海事法(lund,斯德哥尔摩)也是瑞典的优势专业。挪威优势专业:空间技术、建筑工程、金属冶炼、可再生能源、生物工程、制药、信息通讯等领域内有某些较为突出的技术。芬兰优势专业:信息科技、通讯、能源环保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方面成就突出;丹麦优势专业:环境及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在北欧国家学习这些优势专业, 会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一流~北欧高等教育举世公认,科研力量强大,有欧洲一流的名校,如瑞典隆德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但北欧大学每年提供给国际学生的入学名额有限,即便是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也很有可能因为额满而落选。最保险的做法是尽量提前申请,同时还要咨询资深顾问,优化申请方案。英语授课课程多北欧四国都有各自的母语,但大学能为学生提供很多英语授课的课程,而中国学生在申时也只需提供相应的雅思或托福成绩,并不要求会当地语言。北欧大学入学英语要求较高,一般需雅思6.5或托福90分以上。如果不会当地语言,建议学一下简单的当地有便于融入留学环境。如果学生学好语言,不但易于融入,还能多掌握一门小语种,成为将来能够顺利在当地就业的一大砝码。理工科学生更易在当地就业北欧四国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均是高福利国家,但是留学生如果不会当地语言很难留在那边就业。北欧的电信、重工、军事科技、汽车工业等非常发达,因此理工科的学生会更容易找到发展机会。总结北欧四国录取总体要求!瑞典-诺贝尔奖故乡学历要求针对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学制,瑞典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入学条件制定了比较细致的标准。申请大学本科:对申请人的学历要求从高中毕业,少数大学接受高中在读的学生。申请硕士研究生:瑞典各大院校提供大约500多种英语授课的项目,语言:瑞典正规学校对外国学生有严格的语言要求。申请条件至少具备雅思6.5分语言成绩,少数大学例如瑞典隆德大学,瑞典延雪平大学,瑞典林奈大学有语言预科项目。芬兰-最安全的国家芬兰的大学大多为公立大学,2017年开始向国际学生收学费。大学的大多数专业用英语授课,并实行学分制。英语在芬兰非常普及。留学期间可以合法打工,打工收入约30-50马克/小时。社会治安有保障,芬兰的犯罪率很低,是理想的安居之地。申请条件1.申请攻读学士学位: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IELTS6.5分以上。2.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大学在读或已有学士学位, IELTS6.5分以上3.申请攻读博士学位:需有硕士学位, IELTS6.5分以上挪威-免学费福利学历要求每个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学制也不同,中国学生通常的录取条件包括,教育背景、学习计划、英语(或挪威语)水平、以及资金证明等。大学本科:挪威高等学校接受本科生,对申请人的学历要求从高中毕业,提供完整的大一成绩单。针对中国学生是大学一年级以上教育背景,大专在读和毕业均可。硕士研究生:挪威高等院校有部分硕士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主要是为东欧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受挪威研究开发署奖学金,或通过交换项目、配额项目等来挪的留学生提供教育,也接受少量自费留学生,所以导致专业学科入学人数较少。部分交换项目留学人员可以选修硕士课程,但不能获得硕士学位。丹麦——世界名校众多名校实力哥本哈根大学——北欧地区排名最高的大学,全球排名第30位丹麦的奥胡斯大学 ——Aarhus University第65位丹麦的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的公共管理专业排名全世界第6留学申请条件本科研究生:通常情况下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或有学士学位,英文水平良好(大部分学校需要提供英文成绩),同时需要教授推荐信。

苍之茧

哥本哈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首次授予中国女教授

因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增进中丹、中西跨文化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张喜华8日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哥本哈根大学建校5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亚洲女性上述学位。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当天出席了建校庆典,并在典礼后与5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分别亲切交谈。  哥本哈根大学在提名张喜华候选荣誉博士时介绍说,张教授促成了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的建立,该中心启发并促进跨文化理解及社会和学术思考,从而增进中国与丹麦乃至西方世界的学术和跨文化理解,使丹中学者共同受益。  张喜华当天在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丹合作研究、语言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的丹麦学子和学者,以文化、教育、学术等方式助力两国进一步了解与合作。  2011年,张喜华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双方校际合作关系。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丹麦研究中心。2017年,经中国教育部备案,中国丹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张喜华担任中心主任,其合作单位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创新中心及丹麦驻中国文化中心等。   哥本哈根大学创建于1479年,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929年以来,哥本哈根大学开始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此前,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大多为欧美教授。来源 新华社编辑  黄 茜编审 范朝权刘 斌

其死可葬

科研届的丹麦童话,学术造假丢博士学位,失去教授职位,还要判刑

丹麦的童话故事对于很多国人来说,提起丹麦这个国家来,总会联想到各种童话故事。说明了丹麦是一个充满天真浪漫的国家,现实中的丹麦作为北欧国家,各种福利让德国、法国的国家的居民都感到嫉妒,相比欧洲其他国家,丹麦有极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因此在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丹麦排名第三,也正是丹麦国家有着完善的福利政策,因此对于道德的追求就非常的高。近日,一篇科研论文被撤稿的新闻,从新把丹麦的科研童话故事搬上桌面,一名丹麦科研造假的教授,不仅丢掉了教授职位,而且还被母校哥本哈根大学收回博士学位,甚至因为博士期间的博士论文存在伪造数据而被判刑。这样的新闻对于目前国内抄袭成风的学术环境,无疑是科研届的丹麦童话。一所大学令全国高校沉默近日,影响因子仅有2.860的国际SCI期刊《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撤销了一篇2016年的科研论文,本来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但是由于作者Milena Penkowa太过于出名,因此再次占据热点新闻,2015年已经成为高校教授的Milena Penkowa因为多次被撤稿而失去教授职位,而且还被发现2003年的博士论文存在伪造数据,因此被哥本哈根市判处Milena Penkowa9个月的缓刑,并且Milena Penkowa的母校哥本哈根大学在2017年也收回了Milena Penkowa的博士学位。丹麦作为欧洲的小国家,哥本哈根大学的知名度在中国也许还没有冰激凌出名,然而作为培养3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哥本哈根大学可以让全国的高校保持沉默。虽然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的国际排名超越哥本哈根大学,但是仅仅是规模效应,仅仅是科研学术环境而言,中国高校未来的道路还是长路漫漫!中国的科研造假成本太低相比丹麦的科研童话,因为博士期间的伪造科研数据论文,就会被判刑,那么中国科研圈内买卖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的处罚就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科研造假受到的处罚太轻,科研造假的成本太低,因此才会让中国科研环境变得糟糕,相对于科研造假受到的处罚,科研造假可以带来荣誉和职称,造就了中国目前科研界的虚假繁荣,科研论文和专利世界第一,就像施一公教授担心的那样,大部分为发而发的低端灌水论文和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假专利!因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Milena Penkowa的人生经历,在中国科研圈内,无疑那就是科研界的丹麦童话故事!

沙夫

丹麦女王见证:张喜华教授荣获哥本哈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张喜华教授赴丹麦参加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并获颁荣誉博士学位——丹麦女王出席庆典并与张喜华教授亲切交谈因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增进中丹、中西跨文化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张喜华于11月8日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哥本哈根大学建校5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亚洲女性上述学位。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当天出席了建校庆典,并在典礼后与张喜华教授亲切交谈。教授张喜华(左)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左)与张喜华教授(中)交谈应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邀请,我校英语学院张喜华教授、党委宣传部霍彬涛前往丹麦参加了哥本哈根大学校庆典礼及相关学术活动。张喜华教授(前排中)出席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前排右一)出席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校庆典礼现场11月8日,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丹麦女王出席庆典,丹麦各界代表和哥本哈根大学师生参加了庆典。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受邀出席,并在庆典开始前同张喜华教授亲切交流,他对张喜华教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表示祝贺,并希望张喜华教授今后在两国文化交流领域多做贡献。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教育组特给我校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右二)同张喜华教授交流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教育组特给我校发来贺信哥本哈根大学在提名张喜华候选荣誉博士时介绍说,张教授促成了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的建立,该中心启发并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及社会和学术思考,从而增进中国与丹麦的学术和跨文化理解,使丹中学者共同受益。张喜华教授受邀做专题讲座在丹麦期间,张喜华教授受邀为哥本哈根大学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师生作了格伦维特与陶行知比较研究的专题讲座。人文学部的领导和师生出席讲座并同张喜华教授深入交流。张喜华教授的讲座受到参会师生的高度评价。张喜华教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证书以此次张喜华教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为契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丹合作研究、语言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的丹麦学子和学者,以文化、教育、学术等方式助力两国进一步的了解与合作。2011年,张喜华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双方校际合作关系。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丹麦研究中心。2017年,经中国教育部备案,中国丹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张喜华担任中心主任,其合作单位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创新中心及丹麦驻中国文化中心等。哥本哈根大学校景哥本哈根大学创建于1479年,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929年以来,哥本哈根大学开始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此前,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大多为欧美教授。此次同时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另外四位教授。乘着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浪潮之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发展目标: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培养多语种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对外开展友好交流,将智慧凝结在一起,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通过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促进教育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东方新闻社文案 | 霍彬涛图片|霍彬涛编辑 | 邹佳怡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芙蓉诀

要不要出国留学?家庭条件一般是不是不该去?

有不少同学私信找我,说自己很纠结要不要出国留学,怕自己适应不了,怕自己很多事做不来,没有明确的留学方向……还有部分同学表示家庭条件一般出国留学压力很大,小编非常能理解,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统一回复下大家,也给正在经历同样问题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个大致方向。如何评定自己要不要出国留学?A、发自内心且积极地想去留学留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主、无悔,且并不是为了逃避国内学业的压力或完成父母的期许。心里有不情愿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逼自己,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习再到生活、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是无法应付的。如果让小编建议是本科时期出国还是研究生,我觉得都可以。因为我们国内的本科体系很健全,自己努力点可以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所以你可以选择去外国读研;但是鉴于很多人到了大学就开始松懈,所以你在本科时期就去到国外留学,把神经提前紧绷起来,也可以帮助你提早养成习惯。B、足够的自律与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国后你将要自己学会处理很多事情,比如自己租房、坐车、做饭、去银行办卡等等生活琐事。一个人在国外没有亲朋好友,自律和独立的品质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你假若是现在碰到棘手的事情还可以第一时间想到给父母朋友求救解决,但是在出国后你万事得靠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支撑你在做抉择时拥有逻辑思维而不是自暴自弃。C、留学的客观条件部分同学提到了这个问题:家庭条件一般要不要留学。综上所述,如果你前面2个问题都认真看了并且回答都是正面的话,那么家庭条件一般但想出国留学的你再接下来看这几点:1.选择成本低的学校:日本-东京大学世界排名第24位、日本-京都大学第38位、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第56位、日本-大阪大学第72位、日本-东北大学第79位;德国-慕尼黑大学世界排名第63位,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世界排名第76位,瑞典-隆德大学世界排名第97位,芬兰-郝尔辛集大学世界排名第104位,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世界排名150位。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从5500所全球优秀大学中选拔出近1000所,其中47所大学新上榜,共有26所亚洲大学进入世界前100,是史上数量最多的一次,而日本此次有41所大学上榜,而日本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就是小编上述的5所,可见日本大学实力之强劲!不想去距离我国太远国家留学的同学,去日本留学是比较合适的。2.奖学金可以去申请全额奖学金,但前提是你要比别人优秀,GPA雅思托福是否比别人高,是否有充实的经历或科研成果。3.借贷出国特别注意!此前提是你一定要算好成本!包括自己的能力GPA、雅思、想收获的结果等,你一定是要报着学有所成去的,而不能怀有任何侥幸心理。哈佛女博士詹青云借贷300万去留学,但是她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出300万,如果你万不得已走到这一步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偿还。最后想跟大家说:留学这件事,早晚都可以。就和学习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你现在家庭条件完全不允许的话,可以先工作挣钱有足够预算了再去。学无止境,不要逞一时之能。

接舆

备受赞誉的“教授治校”制度,给德国造成了哪些束缚?

德国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孕育了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也建立了许多对现代大学运作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其中就包括“教授治校”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欧洲很多发达国家都很崇尚学术,德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德国的“教授治校”制度下,教授数量很少,并且为终身制的,教授在大学中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同时也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体制下,教授在德国的高校建设、科研推进、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也正因为体制严格,在今天也出现了明显的弊端,甚至到了不得不改革的阶段。今天德国的教授制度在悄悄发生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从德国的教授制度本身说起。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01德国教授的权力有多大?在一个崇尚学术,尊重知识,崇拜科学的国家,教授作为“学术人物”的代表,其地位之高自然无需赘言。德国可以说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一直以来,德国的教授都有很分明的级别划分。2005年,德国进行多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并将教授划分为W1、W2和W3三个级别:W1教授大致相当于青年教授,W2可以理解为副教授,W3为级别最高的教授。在德国,W3教授的数量很少,一个院系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W3教授的情况十分普遍。同时,德国大学的教授普遍是终身制,直到这位教授退休了,才由其他教授继任。不仅如此,这些教授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享受很高的社会地位,处于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顶端,甚至享有“终身制国家公务员”的地位,高校不得随意解聘教授。教授组成高校的评议会、理事会或学术评议会,行驶学校的决策权,包括学校校长的选拔都是由教授组成的这些机构来执行。作为德国高校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教授的主要职责既组织教学,也包括科研活动。教授通常是德国某一学科领域唯一的讲座持有者,统领整个院系的研究方向,负责筹集经费、指导博士生甚至还需要承担聘用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职责。至于大学教学、科研体系中的其他人包括讲师、助教、学生、非科研人员等都必须接受教授的领导,协同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海德堡大学02严格的选拔晋升制度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职位,其任命自然是不能随意的。在德国,教授的培育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并且对教授的选拔实行非常严格的制度。选拔教授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独创性”,而无关其人脉、地区等学术能力之外的考量。每一位科研人员从研究生到教授,必定经过漫长的、严格的考验和栽培。一般而言,一个学者必须在大学毕业之后再攻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再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才能获得教授备选资格。据统计,德国人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约32岁,而到获得教授参选资格的年龄则平均约40岁。也就是说,在经过至少8年的学术研究历练之后,当大学出现教授职位空缺时,才有可能得到其他教授的推荐参加教授的招聘。德国教授的招聘很少采取内部晋升的方式,每所大学都制定了详细的教授聘任制度,经过层层筛选后选出教授的候选人,最终还需要提交州政府任命。至此,教授的任用才真正落实。慕尼黑大学03“教授治校”制度的利与弊无论是教授地位之高,还是教授选拔流程之严格,都是德国“教授治校”体制的充分体现。这种体制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但由于对教授数量过于苛刻的限制,也造成了很明显的弊端。不可否认,德国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制,确保了德国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由于德国举国上下尊师重教,重视学术研究,想方设法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给予高层次科研人员充分的尊重,并且处处突显教授的价值。在这样的条件下,教授等知识分子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之后,也能够免去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做好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同时,大学教授和其他教师的任用门槛很高,通过公开招聘后任命,又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公平的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了大学教授的积极性,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不能有一丝的马虎,这也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保持很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慕尼黑工业大学不过,在另一方面,这种过于僵化的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国人才培养造成束缚。对于教授本身,由于享有“终身制”的优势,部分教授在享受这至高荣誉的同时,也由于缺少压力而产生懈怠心理。虽然大部分教授都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头衔,但在缺乏考核和淘汰机制的情况下,还是有些教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例如,2019年,地质学终身教授、知名岩性学专家 Irina Artemieva,就因为多次没有完成行政和教学任务,而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开除。对于其他教师而言,由于教授席位数量有限,很多有才能的青年科学家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德国的大学中,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往往会受制于教授,能够真正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很晚,熬到教授一职,往往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这种制度很不利于青年学者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大学中的教授数量很少,一般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获得教授的指导。相对于教授的数量,学生的数量很多,学生和教授数量比很高,学生能够获得和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不利于学术生涯的发展。哥廷根大学04德国教授制度的改革针对德国高校制度中,对于教授数量太少这一问题,德国也在近些年开始进行改革,包括适当增加教授的数量等。不过,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灵魂,“教授治校”制度始终没有改变,既体现了德国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也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这点是很值得学习的。

激者

全丹学联举办首届中国留学丹麦博士生论坛

人民网哥本哈根8月30日电 日前,由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全丹学联)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丹麦中国博士生论坛”活动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成功举行。冯铁大使与参会人员合影(李严摄)中国驻丹麦王国冯铁大使,科技参赞彭斯震,教育组邓理明老师,全丹学联主席董国位等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致辞。来自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以及奥胡斯大学的近40位各学科领域的中国在读博士生济济一堂。本届博士论坛以“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主题,围绕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开展。涉及学科覆盖:环境,材料,能源,食品,生命与医学等多个专业。首届丹麦中国博士生论坛(王丰摄)论坛开始,全丹学联主席董国位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大家参加首届博士论坛,希望将博士论坛搭建成为推动中丹科技合作与进步的桥梁。彭斯震参赞就中国科技创新发展70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从中国科技发展概况和国内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国科技发展70年的成就。目前,愈发紧密的中丹项目联系为未来的科技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和丹麦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彭斯震参赞发言(王丰摄)全丹学联主席董国位致辞(李严摄)丹麦科技大学张春雷,周光妮,孟易辰以及奥胡斯大学梁川州四位博士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前沿应用。哥本哈根大学李倩,黄楚楚,李知泉,牛丽丽和张程五位博士围绕生命科学领域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生动活泼的介绍。报告结束,在场师生纷纷提问讨论,气氛热烈。旅丹教授代表发言(李严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由彭斯震参赞主持了“我与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论坛结束后举行。丹麦科技大学黄晓旭,侯晓琳,房磊三位教授与哥本哈根大学张国捷,余武胜两位教授结合各自科研工作与个人旅丹经历畅谈体会,忆古思今,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盛赞70年来祖国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学生学者纷纷表示,留学生作为站在对外科研交流的第一线人员,将牢记为祖国科技发展事业奋斗的重任,认真做好本职科研的同时,为祖国科技交流与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同时,作为中外文化沟通的直接桥梁,来自哥本哈根商学院的董国位以及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黄楚楚,舒楠,蔡桓和许树奇五位博士生代表也表示了在工作学习中积极宣传中国文化与当代国情,争取打破偏见,树立中国新形象的决心。冯铁大使致辞(李严摄)冯铁大使最后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发展日新月异。青年学生学者承载着祖国科技事业的未来,希望大家牢记科研使命,继承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胸怀祖国,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在勤奋工作、拼搏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周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