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才能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可也

如何才能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

  对于申请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申请美国博士全奖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件事情,大多数博士申请者都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收效甚微,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呢?今天我就为各位带来了2018年美国博士全奖申请的最全攻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申请美国博士全奖都需要什么条件吧。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一、申请条件  (一)硬件条件  1.本科学生/硕士学位(最好是硕士,本科除非优秀到霸气侧漏);  2.优秀的GPA成绩,尤其是专业GPA(起码3.2以上);  3.托福最好100,雅思最好过7;GRE则最好达到320以上,写作能在3.5以上可以增加自己竞争优势。  (二)软件条件  1.跟专业相匹配的学术研究背景,最好有影响因子高的论文发表,比如SCI、EI等;还有锦上添花的实习及课外活动经历,因为国外教授同也希望录取的学生既能在科研上展现一定的实力,也能有不错的综合素质,毕竟需要一起共事5年甚至更久;  2.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文书;  3.套磁的时间和策略。  备注:软实力的提升包括学生的科研项目、实习经历和课外活动,而文书则是软实力最好的呈现方式,当然,还有套磁,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的这些条件都是申请博士全奖不可或缺的。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二、美国博士全奖有多少钱  M同学获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69055;  N同学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120000;  O同学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全奖,奖学金tuition waiver+RA23000;  P同学获得田纳西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tuition waiver+RA;  Q同学获得范德堡大学博士全奖,奖学金$28800。  2018年美国留学博士全奖申请最全攻略:三、申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积极套磁 帮助Q同学拿到博士全奖  申请攻略:Q同学申请过程中最大的劣势是本科阶段的GPA只有2.6+,虽然学生硕士GPA成绩已经很优秀了,但申请博士学校也是要看本科GPA成绩的。申请规划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多次与教授套磁,刚开始教授是不愿意去了解这个学生的,学生申请的面试机会也被直接拒绝了。但是老师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不懈的联系教授,在重要的节日进行问候;主动说明学生本科GPA成绩低的原因是课外活动和实验项目做的比较多;强调学生跟教授的项目比较匹配。最后,经过多次的套磁,终于帮助学生成功申请到综排15的范德堡大学博士全奖。  案例分析2. 精心准备面试 帮助O同学拿到博士全奖  申请攻略:O同学申请过程中的难点是托福成绩偏低,但是学生的GRE成绩和GPA成绩是符合申请需要的条件的。而且,学生的软件条件,尤其是科研项目比较丰富,发表过论文并且申请了专利。  申请过程中,留学生需要面试介绍自己的项目。老师多次与教授沟通,确定学生的面试时间。过程中,老师精心地整理了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修改项目介绍的PPT。一场深夜的面试,一个精心准备的PPT打动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的心。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给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很快迎来春季博士专排14EE专业的OFFER!!!!!!精心准备的面试助力学生能够提前半年入学并拿到博士全奖。  综上案例分析,想要申请博士全奖,硬件条件和软实力的提升必不可少,但是个性化文书制作、套磁面试等这些申请攻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位学生的硬件条件和软实力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硬件条件中的成绩提高,还是软实力的提升,尽早规划是学生成功申请的保障。  通过上述对于美国博士全奖申请攻略的详细介绍后,各位是否都学会了该如何成功的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呢?我们从案例分析中不难看出及早的规划好留学申请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在众多的申请者当中脱颖而出,成功的拿到留学申请规划。

大城市

中国留美博士生自杀,遗书称导师不同意论文撤稿而“无路可走”

陈慧祥(来源:谷歌学术账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于2019年6月13日失踪,6月14日早晨八点左右,当地警方在他工作的实验室发现他已自缢身亡。7月3日,校方就学生陈慧祥之死发表声明,同时,该事件开始在学术圈和留美学生中扩散。从陈慧祥自杀前发给实验室其他学生的邮件来看,事件起因是,一篇文章投中了业界顶级会议,但这篇文章因实验设计、数据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无法自圆其说,陈的导师李涛教授却不同意撤稿,然而,发表造假论文可能会影响陈慧祥今后在学术界的名誉。在这封邮件里,他写道,“我反复考虑到了所有情况,觉得真的无路可走,所以我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弥补我的过失。”一篇不能撤回的论文陈慧祥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1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就读博士。陈慧祥多年的密友张青峰(化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与陈慧祥结识于本科期间,后都赴美国留学,因此一直保持密切来往。在他眼里,逝者是一位非常优秀又善良的人。张青峰回忆说,硕士毕业的时候,陈慧祥申请到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六、七所高校的全奖入学资格,但考虑到与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涛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且李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便选择了该校。每个月14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是陈慧祥在这个大学城赖以生存的全部经济来源,张青峰认为,这也是陈慧祥不敢反抗的原因之一——导师掌握着研究生的收入以及能否毕业的“生杀大权”。去年12月,陈慧祥在短时间内写了一篇论文,向ISCA(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投稿,该会是一个展示计算机体系结构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论坛,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三个顶级会议之一。从ISCA的官网来看,参加今年的会议需要在2018年12月8号完成初稿并提交,今年3月正式公布中选论文,5月下旬定稿。据陈慧祥在遗书中所言,初稿在实验设计上有问题......因此在初稿投中以后,他便开始努力完善实验,但却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无力纠正的状况,比如,论文实验结果与初稿中所宣称的不一样、数据也不合乎逻辑等等,以致文章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要修改只能推倒从来,但是要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却不现实。他与导师李涛就此事进行讨论,结果导师不同意撤稿,双方的争执甚至一度激烈到“差点叫警察”的地步,但李涛并未作出任何退让。李涛在佛罗里达大学实验室的官网6月29日,一个名为“Huixiang Voice”的账号在Medium、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发表文章,披露了陈慧祥与好友之间就这件事情的一些互动截图。在这些对话中,陈慧祥说导师坚决不同意撤稿。文章说:“我骨子里感到恶心......圆不了的东西......因为这算是我做了恶事情,即便是顶级会议,又怎样?”张青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Huixiang Voice”账号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现实影响是:“第一,毕业遥遥无期;第二,自己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这些互动中,陈透露出想要放弃的念头,“我很认真在考虑离开实验室这个问题......真不想读了,做学术本来是挺开心的事情,现在靠造假活着有什么意思?”张青峰表示,在读博期间,陈慧祥的压力非常大,从来没有周末休息过,每天都是夜里12点以后才睡,早晨起得很早。记得有一次,陈慧祥从佛罗里达过去找他玩,只能偷偷去,而且还要带上电脑。2014年之后,陈慧祥便再未回过中国。在实验室的官网上,李涛表示,“与下列优秀的学生共事我感到幸运”,列出的实验室在读学生名单中包括陈慧祥等5人,从姓名可以判断,他们全部都是华裔学生。后续正在调查陈慧祥的导师李涛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架构、微处理器/记忆/存储系统设计等等。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陈慧祥的死是一个“令人非常伤心的悲剧”,他说在学校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他对此事不发表评论。《中国新闻周刊》希望就此事采访李涛,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尚未得到回复。据“Huixiang Voice”提供的截图,6月15日,为此事发声的人收到了一封李涛的邮件,他在邮件中表示,网络上断章取义的不实言论伤害了学校、所在院系以及他个人的名誉,要求立即撤销和澄清不实消息,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后果。事件发生后,该校研究生助理联盟(GAU)等组织积极推动校方就此事进行调查。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发表官方声明:注意到了陈慧祥所留下遗书中暗示其导师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正在全面调查事件,除了学校警力部门外,还聘请了外部独立调查人员。次日,GAU发布新闻稿表示,希望除了关注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也应该全面彻查研究生在学校的境况,并保证整个调查过程的透明度。推特账户@WaltJiang发布图片显示,6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如期举行的 ISCA 国际会议上,李涛照常参会并就这一工作做了演讲,其间他并没有提到陈慧祥。但从照片上李涛演讲所展示的幻灯片可以看出,陈慧祥是这一工作的第一作者。推特账户@Walt Jiang发布的图片:6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的 ISCA 国际会议上,李涛做了演讲。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组在7月3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会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共同协助佛罗里达大学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张青峰透露说,目前,陈慧祥的家人已经到达美国,正与律师协商事情的后续处理。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校长Kent Fuchs在发给学生和教职工的邮件中表示,学校科研办公室正在调查这一学生自杀事件,并保证调查的独立性。他同时宣布,陈慧祥追思会将于7月10日在该校举行。

诡衔窃辔

击中佛罗里达大学(UF)EE博士名校全奖录取-优弗留学

【基本情况】学生姓名:Z同学毕业院校:重点985、211大学学生成绩:GRA:3.8,GRE:320,托福:96录取院校:Ph.D:佛罗里达全奖、MS:纽约大学全奖、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全奖录取专业:EE(电子工程专业)海外顾问匹配:EE专业资深海外顾问【申请点评】R同学申请优劣势分析优势:1.本科背景不错,GPA高2.有相关科研项目3.有paper发表劣势:1.GT成绩出分时间较晚,没时间刷分2.博士申请科研背景少,只有一个相关科研申请攻略:1.科研背景薄弱,在博士申请套磁信中强调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2.学生多元化背景素材挖掘,全方位凸显学生综合能力。3.海外顾问为学生进行文书地量身打造。申请历程:Z同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是开朗、沟通能力优异。受父辈的影响,对于EE(电子工程)专业有很高的热情且相当清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研究方向。但针对美国大学的定位似乎寻找不太准确,于是顾问团队尽快安排了头脑风暴和院校、专业讲解的课程,让Z同学很快了解到美国院校录取的要求和往年录取的案例,很快制定相应申请的定位。套磁过程漫长且较精细。因此从起初的第一封套磁信至最后收获全奖录取我们经历了漫长的与教授交流沟通的过程。套磁效果异常不错,在后期套磁过程中Z同学不仅获得好几个学校的面试机会,还有教授专门给他布置任务针对他进行考察。最终收获了佛罗里达、纽约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全奖录取,学校不仅免除学费等一切费用,还提供RA的位置,每年都会有3万+美金的补助。实现了他的梦想与期望。

长梧子曰

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前,我们应该了解的三件事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了,那便是最高的学位了。一、关于博士学位的设置现如今主要有两种分法,是按照所上课程的方向性和引导性来分的。博士学位中有一种是主要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这类别的博士称为研究型博士。这类别的博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含高端技术的的地方,就比如生物,数学,人文这些专业。在一些美国的很知名很厉害的大学中,他们学校的老师差不多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也不是说有了博士学位的都去了大学教书,也有很多那些研究领域在高端产业或者技术领域的博士生也走向了企业或者政府。还有一种是学术型的博士,是为了传授其他人一定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会成为一些特定,比如商业,临床医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类博士是很难考的,只要是想要去尝试的都知道,这种博士他们要经历专业的课程培训和学习,然后再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最后还要缴出一片最后关于自己研究的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实则十分的难写,有将近一半的人不能在所给的时间里上交自己的论文。二、如果说要考取博士,那么最先需要的是“兴趣”。在考取博士学位的过程中,要花费掉自己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所以最明智的选择是做好自己的时间和任务计划再去落实考博这件事情。佛罗里达大学有一位学术研究管理者斯泰西·皮赞特说过如果没有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不要随意去申请博士了。皮赞特曾经在哈佛大学任博士生的学术顾问,他指出学生们当开始了上课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很适合他们所选的课程时,这才是最难过的事情。所以在开始考取博士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本身考虑,思考清楚自己的感兴趣的地方。除了兴趣还有一方面是要考虑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和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方面。瑞秋·D·米勒,正攻读阿德勒大学的博士学位,她就在学习和个人生活之间选择了前者,这让她牺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其他生活,同时承受着来自学习和经济方面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而且是全天的工作。米勒说,她现在在念博士这条路上所做的努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有所收获,而且学位的攻读还能帮助到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努力寻找出如何治愈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的办法。米勒也说出了一定要考虑清楚,到底自己的工作和这份学业有没有相辅的功能。三、关于录取的标准关于这个录取的标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学校里的教授和管理者都提出了工作经验对于一个学生录取有着一定的重要性。除了这种考虑工作经验的录取标准,更普遍的还是会要考虑学业能力,要从他们以前的学术成绩里考虑,考察他们的专业能力。亚杭德罗德·拉·普恩特在纽约科学院任副主任,他说如果一个人如果想要对自己所选的学术领域有贡献的时候,那么说明他具备读取博士的基本条件。美国野生动物学家斯蒂芬妮·舒特勒提出,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或者该不该去读博,要考虑自己的博士学历对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如果他们寻求的工作不需要博士这样的学位,那么这个学位就不是必然的,而如果一个学生所渴望的工作类型只需要硕士学位,那么追求更高的学位并不符合这个学生的兴趣。舒特勒认为,如果人们总是在考虑科学思想和研究问题,那么他们绝对适合攻读博士学位。

叟何为此

悲痛!中国博士生在美国自杀,疑因论文数据有误却被导师逼迫发表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本文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美国中文网、华人生活网、募格学术此前报道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班研究生陈惠祥 (Huixiang Chen,音译) ,13日被发现在校园办公室自尽。生前疑似与导师产生巨大矛盾。来源:美国中文网6月12日(周三)晚上,佛罗里达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陈某失踪。因为近期论文问题,身边的朋友都感觉其与以往不同。于是,大家纷纷到陈同学经常出现的地方寻找,结果都不见踪影。朋友发短信、打电话都没有回应,见事态不妙,大家最终要求校警出面帮忙寻找,并在朋友圈和学校内部发布寻人启事。来源:美国中文网但,12小时过去,直到周四早上,仍旧没有陈同学的下落...直到上午,有人去实验室时,才发现陈同学已经身亡,警方初步调查死亡原因应该是自杀。01疑因论文与导师产生矛盾据美国中文网报道,陈同学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在陈同学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来源:美国中文网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同学在读博士期间,曾多次透露出自杀的念头。相关同学表示,关于陈同学的死,他的导师难辞其咎。今年年初,因为一篇博士论文,陈同学和导师李某矛盾激化,原因是:陈同学的论文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但是他随后发现起始的数据有误,以至于整个论文被“全盘否定”。于是向导师申请撤稿,可是导师非但不同意,而且认为这篇论文可以直接发表。来源:美国中文网陈同学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内疚情绪,并担心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导师曾告诉陈同学,现在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撤销论文,这也意味着陈同学6年时间全部荒废,没有办法获得博士学位;第二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将论文发表。可是陈同学担心,有明显数据错误的论文一单发表,有一天被同行看破,影响其他人的研究不说,从此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有同学事后表示,这或许是他选择“离开”的真正导火索。来源:美国中文网来源:美国中文网还有陈同学生前好友表示,他一向乐观开朗,但是导师长期以来一直压迫和剥削他,动辄拿无法毕业来威胁他。来源:美国中文网可以用“野蛮”来形容。来源:美国中文网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华人教授。来源:美国中文网随后,记者联系了教授,但是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得知后,也感到悲痛,但是对论文撤稿的这件事情没有采取任何的回应。来源:美国中文网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同学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同学的“初心”。02近年来,博士自杀事件频发早在2017年,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物理与天文学系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的非正常死亡,就曾引起无数质疑声。因为,一些犹他大学的学生认为,唐晓琳的死可能与“导师对她施加了过大压力”有关。从已知的唐晓琳经历来看,她度过了漫长的读书生涯。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去往美国犹他大学读研究生。随后在犹他大学的生物物理专业读博士,做的方向还是难度相当高的病毒RNA(项目)。”在她攻读博士学位的第7年。根据唐晓琳同学的说法,在这7年中,她一共发表了6篇文章,但仍然未毕业。此前,有中国留学生在网络上表示,在唐晓琳离世后,她的导师第一时间删除了科研团队里关于唐晓琳和另一名中国女生的资料。“按照常理,出现这种情况导师应该在主页表示哀悼,这种反常情况的出现再联系到唐晓琳7年博士,发了6篇文章,还没有毕业,我们无法不怀疑导师的心虚和冷血。”该消息也得到了多位犹他州大学学生的证实。2019年2月11日,有人在斯坦福大学的Paul G. Allen大楼中发现了一位男性遗体。经确认,死者为工程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中国籍,年仅26岁。据资料显示,这名中国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读,主攻可变电阻式记忆体和计算机存储器的研究。2014年,他在中国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一名前途无量的博士生,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乎所有人意料。其中,有人猜测自杀动机可能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大的阻力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从学校宿舍出走,随后失联。搜寻人员于15天后在董铺水库北侧芦苇荡内发现了刘春杨遗体。刘春杨家人说,但刘春杨曾提到过,因为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要延期一年。“弟弟从小到大求学都很顺利,这是第一次出现毕业延期的情况。” 家人猜测,弟弟可能是面临毕业和就业压力。......诸如此类的悲剧,接连在很多国内外研究生、博士生,尤其是科研工作者身上发生。03博士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这些悲剧的背后,或多或少都与“毕业”、“导师”、“延期”相关。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算是一种弱势群体。在毕业和科研压力下,我们有时是难以体会博士生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每个人都喜欢正能量,不喜欢负能量。很多时候,心理方面出问题的人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更爱“笑”,用“乐观”这层面具来掩饰自己。安德鲁.所罗门TED演讲据耶鲁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博士生也不是人人都是天之骄子,也不会永远都有漂亮的成绩单。不论是情绪崩溃、孤独或是抑郁症,又或者是钻进牛角尖,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也会让身边的人难过。安德鲁.所罗门TED演讲请善待博士生,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让学生在学校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资料来源:烯碳资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嗓子

如何DIY申请奖学金?硕士申8中8,博士申3中3,大牛学长亲授秘笈

我本科申请硕士阶段收到了8所大学offer,包括东北大学,克莱姆森大学,雪城大学(半奖),伍斯特理工,佛罗里达大学,奥本大学等。硕士申请博士阶段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全奖)、悉尼大学、内华达大学(全奖)offer。我当时的申请背景:本科申请硕士:GPA:3.2 TOEFL:94 GRE: 318 硕士申请博士阶段:GPA :3.9 TOEFL GRE全免从研究生到博士的申请,一路走来我都是自己全程DIY申请,从最初逛论坛,寻找博士板招生信息,再到给导师发邮件套磁,虽然过程充满了曲折,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对于奖学金的申请,我所申请的11所学校,基本都是带奖学金的offer,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在申请中的一些关键点。申请奖学金的 4 个关键点1、GPA 在多数硕士没有二作以上SCI文章的前提下,GPA是导师衡量学生学习能力最直观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 2、文章 (以英文发表的文章)如果有文章且是 web of science 网站引用和影响排在专业顶级的,即便是二作以后,也会对申请有巨大帮助,可以弥补GPA的不足。3、语言成绩在申请人背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GRE、托福或雅思成绩好的会更容易拿到好的Offer。4、核心能力:编程,建模,软件应用能力(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套磁邮件中,应该包含什么?1、CV (Curriculum and Vitae)不要像求职简历那样精简,但也绝对不要超过两页。把核心能力体现出来以及已经做过的项目罗列出来。2、已发表文章(英文)有些方向确实难发文章的,就写一段自己专业方向的writing sample (5-10页)。 因为对绝大多数研究生来说专业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tips: 也可以是自己核心期刊和EI中的一部分)3、匹配度邮件里一定要突出你过往的学习和研究履历,和导师目前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这样才会提高导师回复邮件的概率。除了硬实力,还应该准备什么?Ph.D录取的确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我听到不止一个导师后悔,因为后给他发邮件的人比他已经出offer的人更适合课题,甚至新套磁的人比已经在课题组的博士还要匹配。但因为offer已经发出,没有空余位置,所以没有办法做出改变。因此,能力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运气的成分也不小。尽早准备,尽快找到并满足导师标准才是提高拿到offer的概率。看完本次分享相信大家对于学长的申请经历也有了一些了解本周五Arvin Ma学长会给大家做一期针对奖学金申请的专题讲座讲座大纲一、去哪寻找申请相关的信息? 二、如何找到匹配的研究方向和导师?三、申请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四、 套磁邮件里必备的元素有哪些?五、答疑Q&A讲座安排5月29日 (周三)19:00想了解具体详情可以私信评论。

电梯口

华裔博士在美自杀疑遭导师学术霸凌所致,导师事后仍公开发布造假论文

没有杀死你的,才会让你更强大。文 | 董小姐据美国中文网消息,美东时间6月14日,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班研究生陈惠祥(音),被发现在校园办公室自尽,并在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佛罗里达大学曾是陈惠祥的学术殿堂一直很优秀的青年,为何在拿到美国博士学位前选择了这条不归路?事件在华人留学圈中引发极大关注,人们惋惜年轻生命陨落之时,也希望更多真相细节披露。6月29日,根据美国博客平台Medium用户曝光的生前聊天记录,陈惠祥自杀原因直指生前疑遭导师李涛(音)逼迫发表错误论文,长期受导师霸凌虐待,濒临崩溃。警方回应称差不多排除他杀可能据最新消息,校方回应自杀属实。至于导师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陈惠祥的死与其导师有多少关联等,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导师学术造假 还吃人血馒头?美东时间6月12日,佛罗里达警方接到了一则报警信息:一名就读于佛罗里达大学的中国籍博士陈惠祥,在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突然失踪,朋友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他。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搜寻,但只发现了陈惠祥的车子,并不见其踪影。此前,他的朋友已经找遍了陈惠祥所有经常去的地方,全部一无所获,打电话、发短信,也没有任何回应。陈惠祥寻人启事直到13日上午8时,佛罗里达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班顿大楼实验室发现陈惠祥已经自缢身亡。在陈惠祥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证明其自杀早有心理准备。事发地点:佛罗里达大学班顿大楼据媒体报道,陈惠祥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产生激烈矛盾,具体死因疑与今年年初发表的一篇博士论文有直接关系。陈惠祥朋友透露,他的博士论文原本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但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否定”,于是向导师申请撤稿,可导师非但不同意,反而认为这篇论文可以直接发表。据知情人士透露,导师李涛为了发表论文,还给了陈惠祥两个选择:如果撤销论文,陈惠祥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公然的“学术造假”使得一向追求学术端正的陈惠祥无法接受,他担心数据有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被断送。知情人透露导师李涛动辄以开除或不毕业相威胁在朋友眼里,陈惠祥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如果不是长期遭受导师的“野蛮”对待,是断然不会选择走上绝路的。而早在失踪之前,陈惠祥就与朋友吐槽学业上压力很大,已经走投无路,多次萌生自杀念头,在其电脑里也发现了很多“教自杀的东西”。陈惠祥自杀看来是早有准备与陈惠祥一同实习的同学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陈惠祥7点下班之后,导师李涛还打电话来催paper,狂骂的声音隔着好几步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陈惠祥为了交差,经常凌晨2点入睡,早上5点爬起来做paper,8点又一起去上班。同学爆料以此佐证导师“野蛮”对待而关于这位导师李涛,知乎上有认识他的人爆料,李擅长诡辩,而且手底下博士的论文发稿量也很高。(图源:知乎回答)有知乎网友爆料导师李涛擅长诡辩而关于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李教授方面也发表了回应,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对陈惠祥的死并不知情,得知后,也深感悲痛,并强烈谴责网上散布的不实言论。不过,他对论文撤稿这件事情没有采取任何的回应。李涛发表最新回应怒斥不实言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6月28日,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段读者的留言和一张图,留言爆料指出,在陈惠祥死后,导师李涛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办的ISCA 2019国际研讨会上,竟然带着陈惠祥生前那篇数据错误的论文做了演讲。读者留言供图该读者还爆料,去年的ISCA论坛上,李涛组里的博士就被发现论文抄袭,被抄袭的原作者在会议上直接开撕,事后却不知为何不了了之。读者聊天截图据与会者透露,死者的导师甚至没有提起过十几天前刚刚为此自杀的陈惠祥,只是在午餐时大家一起默哀了一下而已。自杀,不该成为你的人生选项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惠祥的父母也已前往美国,相信事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留学生自杀案例并非首次登上新闻。事实上,近年来,出国求学人口数量日趋攀升,年纪日趋低龄,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疏导。2019年2月11日,有人在斯坦福大学的PaulG. Allen大楼中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有人猜测自杀动机可能是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大的阻力。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从学校宿舍出走,15天后被发现死亡,刘春杨曾提到过,因为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要延期一年。2017年年底,康奈尔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田苗秀在考试周期间被发现于公寓内死亡,年仅21岁。田苗秀在离世前曾发电邮给同学,对无法完成期末项目表示抱歉。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自金门大桥跃下身亡。失联前,她曾透露过自己压力巨大,有投河的念头。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MBA班陆姓中国留学生疑因课业压力,在寒冬中跳入结冰的密歇根湖,年仅28岁,其书桌前还贴着“坚持奋斗、决不放弃”的标语。纵然是少数现象,名校留学生自杀不完全名单仍然令人不寒而栗。尽管这些留学生各自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不难发现共通点,一系列悲剧背后,或多或少都与“毕业”、“导师”、“延期”相关。具体总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中国留学生或许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高期望值与现实困难,便形成了剧烈冲突。而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压力来自于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障碍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更有人坦言,他们恐惧失败,怕对不起父母,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反复琢磨与导师的谈话,是否有措辞不当,不愉快等等。中国留学生心理问题亟待关注一位留学加州的博士生王立(化名)表示,读博一年的他,深刻感受到博士学习与导师之间的“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理工类博士生导师拥有大量项目,而自己又不可能独立完成,所以多数都会像包工头一样,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安排硕士生、博士生帮助完成,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担纲。王立坦言,学问做到深处拼的就是良心,大部分导师为人师表,忠于学术,学生为其分担学术项目,会定期给予报酬,生活上给予关爱,心理上给予疏导,态度诚恳友好;少数导师则依仗着自己掌握毕业与否的“生杀大权”,把安排学生干活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当作一种“恩典”,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伤害。据耶鲁大学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45%的人有抑郁症状,29%的人有焦虑症状,远高于美国大学生整体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的13%。另一些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纽约大学图书馆内部安装护栏防自杀在社交媒体上,遭遇抑郁困扰的学生,不止一例。工程博士Bella说,不断累积的工作量+智力挑战+持续恶化的心理健康,我觉得没有支持、孤立和漂浮的不确定性,焦虑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喝酒、伤害自己,有时甚至想死。事实上,在多起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中,学校在发给全校学生的信件最后,都提到了心理咨询热线及咨询方式。但事实情况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学术、学业及心理压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每一位学生头上,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性别。当文化冲击、语言障碍、经济压力、社交困难一并来临时,失眠、焦虑、抑郁的负能量几乎呈几何倍数增长。不是所有博士都永远拥有漂亮的成绩单。在情绪崩溃、钻牛角尖的时候,要学会压力释放,及时止损,与自我和平共处。你可以选择奋斗,也可以选择平庸,但请别让自杀出现在你的人生选项中。最后,借用陈惠祥的那句话来结尾:没有杀死你的,才会让你更强大。图文资料来源:新京报、搜狐网、北美留学生日报、新华网等▼

如愚

外媒: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一名华裔博士生上吊自杀

中新网6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警表示,该校一名华裔博士候选人在其工作的校园办公室内上吊自杀。据报道,死者名为陈慧祥,今年30岁,在佛罗里达大学高效架构智能设计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他于12日被报告失踪。警方此前几经搜寻只找到其驾驶的车辆,但不见他的踪影。佛罗里达大学校警巴伯表示,14日一早,他的同事到达办公室,发现他的尸体并报警求助。目前,学校已通知了他的家人。巴伯称,目前警方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但并未怀疑涉及谋杀。佛罗里达大学发言人史蒂夫奥兰多表示,调查人员发现了一张纸条,以及他电脑里的搜索记录表明,他曾意图自杀。

大堡礁

中国留美博士生自杀,因一篇导师不同意撤稿的论文

陈慧祥(来源:谷歌学术账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于2019年6月13日失踪,6月14日早晨八点左右,当地警方在他工作的实验室发现他已自缢身亡。7月3日,校方就学生陈慧祥之死发表声明,同时,该事件开始在学术圈和留美学生中扩散。从陈慧祥自杀前发给实验室其他学生的邮件来看,事件起因是,一篇文章投中了业界顶级会议,但这篇文章因实验设计、数据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无法自圆其说,陈的导师李涛教授却不同意撤稿,然而,发表造假论文可能会影响陈慧祥今后在学术界的名誉。在这封邮件里,他写道,“我反复考虑到了所有情况,觉得真的无路可走,所以我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弥补我的过失。”一篇不能撤回的论文陈慧祥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1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就读博士。陈慧祥多年的密友张青峰(化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与陈慧祥结识于本科期间,后都赴美国留学,因此一直保持密切来往。在他眼里,逝者是一位非常优秀又善良的人。张青峰回忆说,硕士毕业的时候,陈慧祥申请到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六、七所高校的全奖入学资格,但考虑到与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涛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且李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便选择了该校。每个月14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是陈慧祥在这个大学城赖以生存的全部经济来源,张青峰认为,这也是陈慧祥不敢反抗的原因之一——导师掌握着研究生的收入以及能否毕业的“生杀大权”。去年12月,陈慧祥在短时间内写了一篇论文,向ISCA(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投稿,该会是一个展示计算机体系结构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论坛,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三个顶级会议之一。从ISCA的官网来看,参加今年的会议需要在2018年12月8号完成初稿并提交,今年3月正式公布中选论文,5月下旬定稿。据陈慧祥在遗书中所言,初稿在实验设计上有问题......因此在初稿投中以后,他便开始努力完善实验,但却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无力纠正的状况,比如,论文实验结果与初稿中所宣称的不一样、数据也不合乎逻辑等等,以致文章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要修改只能推倒从来,但是要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却不现实。他与导师李涛就此事进行讨论,结果导师不同意撤稿,双方的争执甚至一度激烈到“差点叫警察”的地步,但李涛并未作出任何退让。李涛在佛罗里达大学实验室的官网6月29日,一个名为“Huixiang Voice”的账号在Medium、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发表文章,披露了陈慧祥与好友之间就这件事情的一些互动截图。在这些对话中,陈慧祥说导师坚决不同意撤稿。文章说:“我骨子里感到恶心......圆不了的东西......因为这算是我做了恶事情,即便是顶级会议,又怎样?”张青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Huixiang Voice”账号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现实影响是:“第一,毕业遥遥无期;第二,自己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这些互动中,陈透露出想要放弃的念头,“我很认真在考虑离开实验室这个问题......真不想读了,做学术本来是挺开心的事情,现在靠造假活着有什么意思?”张青峰表示,在读博期间,陈慧祥的压力非常大,从来没有周末休息过,每天都是夜里12点以后才睡,早晨起得很早。记得有一次,陈慧祥从佛罗里达过去找他玩,只能偷偷去,而且还要带上电脑。2014年之后,陈慧祥便再未回过中国。在实验室的官网上,李涛表示,“与下列优秀的学生共事我感到幸运”,列出的实验室在读学生名单中包括陈慧祥等5人,从姓名可以判断,他们全部都是华裔学生。后续正在调查陈慧祥的导师李涛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架构、微处理器/记忆/存储系统设计等等。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陈慧祥的死是一个“令人非常伤心的悲剧”,他说在学校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他对此事不发表评论。《中国新闻周刊》希望就此事采访李涛,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尚未得到回复。据“Huixiang Voice”提供的截图,6月15日,为此事发声的人收到了一封李涛的邮件,他在邮件中表示,网络上断章取义的不实言论伤害了学校、所在院系以及他个人的名誉,要求立即撤销和澄清不实消息,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后果。事件发生后,该校研究生助理联盟(GAU)等组织积极推动校方就此事进行调查。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发表官方声明:注意到了陈慧祥所留下遗书中暗示其导师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正在全面调查事件,除了学校警力部门外,还聘请了外部独立调查人员。次日,GAU发布新闻稿表示,希望除了关注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也应该全面彻查研究生在学校的境况,并保证整个调查过程的透明度。推特账户@WaltJiang发布图片显示,6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如期举行的 ISCA 国际会议上,李涛照常参会并就这一工作做了演讲,其间他并没有提到陈慧祥。但从照片上李涛演讲所展示的幻灯片可以看出,陈慧祥是这一工作的第一作者。推特账户@Walt Jiang发布的图片:6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的 ISCA 国际会议上,李涛做了演讲。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组在7月3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会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共同协助佛罗里达大学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张青峰透露说,目前,陈慧祥的家人已经到达美国,正与律师协商事情的后续处理。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校长Kent Fuchs在发给学生和教职工的邮件中表示,学校科研办公室正在调查这一学生自杀事件,并保证调查的独立性。他同时宣布,陈慧祥追思会将于7月10日在该校举行。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南山

中国留美博士生自缢身亡!年仅30岁,聊天记录令人揪心

6 月 14 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一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留学生在办公室内自缢身亡,结束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2019年6月14日早晨八点左右,美国佛罗里达警方发现,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在工作的实验室自缢身亡。此前一天,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宣布失踪。陈慧祥在自杀前发,曾经给实验室其他学生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电子邮件当中提到自己自缢身亡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原来陈慧祥曾经有一篇论文投交到了业界顶级会议,他想撤回这篇论文,因为这篇文章因实验设计、数据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无法自圆其说。毕竟发表这样的论文,可能会影响陈慧祥今后在学术界的名誉。陈慧祥的博士导师李涛教授却不同意撤稿,他就觉得真的无路可走,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失。陈慧祥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1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就读博士。本来陈慧祥这个月就能毕业,但不曾想出此悲剧。201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陈慧祥首先申请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全奖入学资格。后来陈慧祥考虑到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他最终选择了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涛为自己的博士导师。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涛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陈慧祥在佛罗里达大学城赖以生存的全部经济来源,就是由李涛教授科研课题组提供的每个月14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2018年12月,陈慧祥写了一篇论文向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ISCA投稿。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ISCA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三个顶级会议之一,是一个展示计算机体系结构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论坛。陈慧祥发现他论文的初稿在实验设计上有问题,虽然他也想努力完善实验,却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无力纠正的状况,文章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因为这论文如果不撤回会影响到自己的学术界名誉,陈慧祥因担心学术上留下污点,可能会给其以后人生带来困扰。他称自己宁恳不要学位,也不愿学术造假,甚至还因此跟导师吵了一架。陈慧祥竭力同导师李涛争论要求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ISCA撤回论文。结果导师李涛根本就不同意撤稿,李涛也不作出任何退让,尽管陈慧祥和自己的博士导师双方的争执甚至一度激烈到“差点叫警察”的地步。陈慧祥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更是赤裸裸的控诉了他的导师对自己的逼迫。在这一长段的聊天记录中,不难发现陈慧祥的导师一再逼迫当事人修改实验数据。面对陈提出的撤稿要求,导师坚决拒绝,并且威胁陈不允许毁坏他的声誉。之后更是有网友披露,即便在当事人已经自杀,他的导师仍然代替了陈慧祥,在今年的 ISCA 国际会议上用那篇错误的论文做演讲,不管不顾死者的意愿。陈慧祥的导师李涛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架构、微处理器/记忆/存储系统设计等等。李涛也是中国籍,他的大学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后来他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对于他的学生陈慧祥,在实验室自缢身亡一事,他说在学校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他对此事不发表评论。中国籍博士生陈慧祥在实验室自缢身亡事件发生后,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生助理联盟(GAU)等组织积极推动校方就此事进行调查。2019年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发表官方声明:目前学校正在全面调查事件,学校也注意到了陈慧祥所留下遗书中的暗示其导师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除了学校警力部门外,还聘请了外部独立调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