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夏日报》消息,昨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吴秀章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秀章同志简历吴秀章,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山东淄博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1989年7月至1999年3月历任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一催化车间技术员、技术处工程师、二催化车间第一副主任、副总工程师;1999年3月至2002年6月历任燕山石化公司发展计划处副处长、副总工程师;2002年6月任神华集团公司煤液化工程部副经理;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历任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2005年1月至2015年11月历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兼中国神华煤制油公司副董事长、煤制油化工研究院院长,副总工程师兼中国神华煤制油公司董事长;2015年11月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16年3月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7年11月更名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19年1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提名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人选;2019年2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来源:宁夏日报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任佳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王皓校对:董柏杰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任职履新!
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今天(20日)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大能源央企的重组,开启了国内煤电央企重组先河。继今天上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正式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天领导班子也正式到位。根据任命决定:乔保平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此前,乔保平和凌文分别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二把手。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千亿元,神华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总资产有望超过1.8万亿元,在能源央企中的资产额仅次于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神华与国电的最终联手,将使得产业链优势互补,也预示着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架“航空母舰”即将起航,“这一方面加快了能源行业的整合,把主业做大;一方面内部去产能,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再有一个方面,对做大、做强,做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的能源企业集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李锦表示,能源行业高度分散且同质化竞争明显,此次合并重组除了对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外,也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范本意义,“目前成立的是投资集团,意味着一个行业的投资集团如何建,不光对能源、对所有央企都有启发意义,比如对矿产行业如何重组进而形成新动能,具有示范意义。”
领导班子到位,乔保平任董事长,凌文任总经理;国家能投成为第四大能源央企11月20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下称国电)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华)在京召开重组大会,两家公司合并重组完成,正式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能投”)。同时,国家能投领导班子也配备到位,由乔保平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今年8月,国资委宣布中国国电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经过近3个月的筹划准备,两家企业最终完成了合并重组。新京报记者 任娇 赵毅波合并后资产1.8万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神华与国电均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世界五百强排名中,国电集团位列第397,神华位于第276位。11月20日上午,国家能投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国家能投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由乔保平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现年62岁的乔保平与54岁的凌文,此前分别是国电与神华的一二把手。乔保平曾任国资委群众工作局(党委群工部)局长(部长)、统战部部长,从2008年6月起历任国电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国电党组书记、董事长。凌文1991年获管理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起历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神华集团党组成员、总经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以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数据计,国家能投的资产规模在1.8万亿元左右,成第四大能源央企。煤电重组从去年起已提上日程。去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电网等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同时明确表示推进电力行业并购重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再次表示,要深入推动中央企业的重组。今年3月,神华豪气分红总额达590.72亿元,当时就有分析认为,神华巨额分红或许是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资金。巨额分红之后,3月28日,原神华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调任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国企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调动历来被认为是改革的先行指标。7月3日晚间,两家公司同时发布继续停牌公告,两家公司的公告也均称,重组的交易对方初步意向为能源行业,外界关于煤电企业重组的猜想也进一步得到印证。专家:后续将有人员及业务整合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国电与神华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投。当天,两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披露了重组路径: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投,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两大集团合并后,业务将如何调整?今年10月凌文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神华和国电合并不单是合并同类项,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改革一定要有化学反应、协同效应,而不是做物理拼盘。重组整合后,新公司将形成8大产业板块,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投资为一体的格局,努力打造煤电一体化运作、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产融深度融合的全球领先现代综合能源集团。8大产业板块中,煤炭和电力是基础,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将围绕煤炭和电力,发挥产业保障和支撑作用。凌文表示,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合并后,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当量)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煤和电都占全国总产量的15%。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重组之后的调整合并必然会发生。一方面是机关合并,减少管理层次,合并成为投资集团后,就是小总部、小机关、大企业。两家合并,机关的人要减少。另一方面是产业链条合并,特别是煤电一体化,煤电都将压缩,留下“精干”的部分。李锦在采访中还表示,在目前的央企中,拥有发电业务的能源类企业共有12家,相对于5家钢铁、2家煤炭的数量要高,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五大发电企业在火电等领域竞争日益加剧,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行业内开展重组整合,也是解决同质竞争、化解过剩产能的需要。”■ 延展能源央企格局调整,国家能投跻身第四国家能投的成立,改变了国内能源央企的格局。从能源行业整体来看,国家能投的资产超1.8万亿元,成为仅次于中石油、国家电网公司和中石化的第四大能源央企。从发电行业看,国家能投的电力总装机量超2.2亿千瓦,远超目前位列第一的华能集团,跃居国内最大发电企业。对于本次合并的两大主角而言,合并的最大意义在于破解煤电跷跷板的系统性难题。长期以来,煤炭都是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电价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电价变动很小,如果煤价大涨,则煤炭企业增加盈利,而发电企业很可能由于成本剧烈上升陷入亏损;反之,发电企业则受益于成本下降。在前期煤炭行业低迷期间,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均处于历史性的盈利高点,而随着去产能政策带动煤价在2016年秋季迅速回涨,发电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甚至陷入亏损。比如在煤价高位运行的今年夏季,国内最大煤炭企业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0.17亿元,同比增34.59%;单季度净利实现113.34亿元,同比增14.30%。而同期,以火力发电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国电电力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减少了51.06%。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分别属于本次合并的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通过合并,神华和国电两大集团变身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不仅巩固了最大煤炭企业的地位,也超越了华能集团成为最大发电企业。事实上,中国神华本身就是煤电一体化优势的示范,其业务涵盖煤炭生产与销售、铁路和航运运输、火力发电等。在煤炭行业出现历史性巨额亏损的2015年,中国神华仍然实现了176.49亿元的盈利。通过与国电合并,神华的一体化优势进一步放大。能源类央企重组仍有大动作2013年以来,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央企重组整合提速,先后有中国北车与中国南车、宝钢与武钢等多家企业重组。按照国资委的计划,今年央企数量将减至百家以内。国电和神华合并之后,央企总数已降至98家。从央企改革角度看,神华和国电的重组将成为近年来的第一例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合并案。此前的国内央企合并,包括南车与北车合并为中车集团,中远与中海合并为中远海运集团,宝钢武钢合并为宝武集团,中建材与中材合并为中建材集团,五矿与中冶集团合并等,基本是发生在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亦即外界俗称的“合并同类项”。产业链上下游的央企重组,主要是通过交叉持股来实现。比如,10月12日晚间,鞍钢股份发布公告称,鞍钢集团拟将其全资子公司持有的公司6.5亿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8.98%)无偿划转给中石油集团。在此之前,中石油无偿向鞍钢集团划转了4.4亿股A股股份。央企重组今后将如何进行?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企业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随着神华集团一体化运营优势进一步放大,煤炭行业剩余一家央企中煤在竞争能力上相应下滑,剩余发电央企的前途也备受关注,外界对其重组预期相应提升。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煤能源、国电投与华能将成重组新看点。国电投董事长王炳华近期也公开表示,“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并称中国电力行业的重组“大戏在后头,静观其变”。海通证券也分析称,央企改革加速,作为煤炭唯一剩下的央企——中煤能源的整合预期也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 | 北京报道责编:陈惟杉(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7期)在为中石油系统的一家医院工作了20年后,45岁的医生张健在今年换了“东家”。他并没有离开这家医院,只是这家医院的“大股东”已不再是中石油系统的单位。“一辈子有几个20年啊,都这个岁数了,从没想过离开中石油。”摘下“中石油职工”的标签,张健在不舍之余更多的还是期待,“我们医院地理位置好,不缺患者、不缺市场,缺的就是持续的投入和灵活的机制,这次改革恰恰能够带来这些。”旗下拥有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两万张床位和1500万人次年门诊量的中石油,目前已有4家医疗机构与地方政府达成移交协议,7家单位的89个医疗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这是成千上万名“张健们”的一小步,更是中石油乃至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的一大步。2015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此后,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的政策频出,在2016年2月对外披露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中,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位列其中。从改革推进的时间表来看,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 供气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在这场旨在帮助国企“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并事关百万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进程中,1.6万个各级国企所办的社会职能机构涅槃重生或者消失,都需要更多部门层级、更多社会资本,拿出承接的勇气和方案。国企为什么要剥离办社会职能?这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哪些难点?目前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从幼儿园到火葬场,国企办社会费用每年过千亿国企办社会职能是指国企承办了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机构承办的各种社会服务职能。主要包括:职工住宅“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承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消防市政等其他机构5个方面。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职工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导致国企办社会的种类繁杂。中国石化曾对下属企业所办社会职能进行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涉及的社会职能,从医院、幼儿园、学校、就业到火葬场,中国石化全有。”国企办社会曾是弥补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的必然选择,也是很多国企职工和家属的共同记忆。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历史产物已经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在一些小区,大多数房子里住的早已不是企业职工,企业却还需对水、电等提供补贴;企业办的医院、学校,硬件条件很好,却受制于僵化管理,市场竞争力差。”张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2016年7月13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其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管理机构约4900个,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仅央企层面,就有“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教育、医疗和消防市政等五类社会职能机构约8000多个,年度费用约800亿元。据介绍,800亿元的年度费用,主要指央企为了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每年需要从企业的盈利收入中拿出进行补贴的部分,也有很少一部分是政府对一些困难央企的财政补贴。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这家2017年11月由原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重组成立的年轻央企一“出生”就不轻松。本轮剥离工作启动前,国家能源集团年均办社会方面的费用支出达到25.8亿元,办社会机构在职职工1.3万人,60%以上的办社会机构和从业人员处在地方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独立工矿区。启动剥离工作后,国家能源集团在多个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教育机构改革方面,累计关闭撤销4户、移交地方9户、改制或实现专业化管理6户;承担公共消防管理服务职能的市政消防机构已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完成市政设施移交66处,社区管理机构与企业完全脱钩两个;累计有1.2万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完成59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涉及大集体职工1万余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年底,国家能源集团“三供一业”已基本完成移交或签订分离移交协议,整体进度超过93%,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支出9.5亿元。国家能源集团一位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所在地方差异较大,既要坚持总体工作原则,更要尊重客观实际。“我们的工作出发点是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越早解决成本越低,代价越小,未来体现的价值越大。”正如他所言,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是:国企办社会是在特定时期很多企业苦于没有社会依托情况下的历史产物,在现阶段给企业增加了大量负担,牵扯了数额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企业越来越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决策层已将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统筹推进,要求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人士透露,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12个国家部委和有关部门组成了专项小组,各地区、各国有企业成立了相应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具体组织落实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其中,央企显然要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国资委已将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写入2018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中。按照国资委的计划,2018年要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努力完成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逐步在全国推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稳妥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截至2017年年底,“三供一业”完成分离移交或签订移交协议的达到80%,其中达到90%以上的有16个省(区、市)、25家央企。剥离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是难点,也是重点江西南昌洪都集团前身为南昌洪都机械厂,诞生于共和国的“一五”期间,厂区、家属区及职工医院、食堂、学校、幼儿园连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区域,统称之为老“国企大院”。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昔日热闹非凡的国企大院,连同它昔日的辉煌一起渐渐消失。现在的洪都集团属于军工企业,属于效益还不错的企业。那种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服,下班时一起涌出工厂大门的场景,如今还能在洪都大院见到。(视觉中国)独立工矿区是这场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独立工矿区普遍位置偏远,地方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相对不便,而从业工人数量庞大,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这类独立工矿区往往自成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017年4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风汽车十堰基地、河北开滦集团古冶矿区、陕西有色控股集团金堆城钼业矿区(下称“金堆城矿区”)等5个独立工矿区被列入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由国务院国资委挂牌督导。以金堆城矿区为例,这个地处秦岭深处的独立工矿区,距离最近的城区陕西渭南华州区约60公里。矿区“三供一业”自成体系,同时承担着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大量办社会职能。矿区住宅楼建造年代久远,房屋破旧,管道线路、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此外,矿区人员经费负担沉重,“三供一业”和办社会职能从业人员1340人,企业每年补贴的运行经费和人员工资达1.34亿元。改革试点以来,除消防机构继续保留、医疗机构整体移交陕西省健康医疗集团外,教育机构、社区管理、污水处理厂、液化气充装站等市政设施全部移交华州区政府,供电分别移交国家电网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一个颇具借鉴意义的细节是,金堆城矿区各项办社会职能移交华州区政府后,地方财政压力巨大,为此,渭南市政府组织移交接收双方充分协商,对教育、公路、污水处理和社区管理等事项提出设立过渡期的办法,在财政转移支付未到位时,运营经费、人员工资由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钼集团”,为陕西有色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按照双方核定数额向华州区政府支付,期满后不再承担任何费用。除了经费,人员安置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渭南市政府提出,对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全部移交华州区政府和省健康医疗集团;对其他办社会事项从业人员以劳务派遣的方式配备上岗,人员工资按行业标准发放,差额部分由金钼集团补贴;对富余人员由金钼集团采取提前退休、离岗退养、解除劳动关系等方式进行分流,并配套制定了分流政策。可见,获得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取得共识,是金堆城矿区的重要试点经验。在很多独立工矿区,都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在另一个历史悠久的试点单位,因企设市、因油而兴的黑龙江大庆也是如此。国务院国资委和中石油总部领导多次到大庆油田现场“督战”,和大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反复沟通。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大庆油田调研时指出,“对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应交尽交、能交则交、不交必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庆市市长石嘉兴表示,大庆把驻庆央企办社会分离移交作为事关改革、发展、职工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大事来抓,坚持既要接好事业也要做大产业,地企共同算好改革账,实现平稳过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石油内部获悉,目前地企双方就移交事宜基本达成一致,各项方案正在稳步推进中。教育、医疗机构:市场化重组的样本湖北省十堰市十堰老街,一条十堰老街就是一部厚重的十堰历史,就是车城十堰的“根”。(视觉中国)数量众多的国企所办的教育医疗机构何去何从?六部委联合印发的文件对此定调称:“既要减轻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更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健康产业发展,扩大教育、医疗健康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效率。”按照时间表的要求,2018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是绝大部分此类教育和医疗机构的首选归宿。2018年3月,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小组副组长,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内部培训上表示,“属于普通教育的国有企业办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等,原则上要移交地方管理。对企业办职业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协商,能移交的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也就是说,这项改革并非“一刀切”。具体来看,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确需保留的企业办职业教育要与企业主业发展密切相关、产教有机融合,还要通过集团内或跨集团资源整合,实现集中运营、专业化管理。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要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地方国资等部门可以指定专门企业参与资源整合;中央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的,要是以医药、医疗、养老等健康产业为主业或允许以健康产业为发展方向的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医院。孟建民指出,深化改革完成后,继续由国有企业办的教育医疗机构,要完善管理制度,依法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实现专业化管理、收支平衡,建立相应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能力。在如此时间表和路线图之下,多家央企选择联合第三方机构实施医院社会化改革,这也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甚至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东风公司所属国有厂区医院规模大、布局散、负担重,很多还承担着驻地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在“副业”移交地方政府难以走通的情况下,从2015年开始,东风公司历经两年,于2017年初完成了十堰基地3家医院无偿划转国药集团,妥善安置在册职工1769人,成为央企医疗机构改革的先行者。这既是东风公司聚焦主业的一次“断臂”,也是国药集团参与国有企业医院改革的成功“试水”,实现了央企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佐证了这一改革的成效:改制后的东风总医院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整体减亏9600万元,扭亏幅度达80%。中石油同样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旗下医疗机构。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中石油中心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改革前,由于本身的公益属性及体制原因,成立于1974年的中石油中心医院已经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只能靠补贴生存。改制后,中石油中心医院举办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并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据悉,宝石花医疗注册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为6.6亿元,股东分别为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管道局。其中,管道局以医疗设备、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出资,占股38%;宝石花控股以现金出资,占股62%。其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医疗企业集团,管理团队具有多年从事国企改革、国内外投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其市场化机制较国有医疗集团和公立医院更加灵活,有助于降低医院经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三供一业”谁来接?对央企而言,学校和医院这两部分实现社会化管理并无大碍,目前主要的改革重点便是“三供一业”,而在“三供一业”的移交过程中,推进市场化的国有资本重组、将非主业资产划转给主业突出的优势国有企业成为多家央企的选择。位于湖北的东风公司,2016年引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增量投资34.3亿元(含现金24.1亿元),占股比85%,完成旗下东风燃气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将十堰城区近20万居民及工商业用户的天然气供应业务同步移交。混改后东风燃气公司首个财年实现净利润1532万元,而该企业改制前每年亏损超过2600万元。东风公司股权拟在2020年彻底退出。而对于供水、供电与物业企业,东风公司与行业内相关国有企业一一协商,达成企业划转共识:如将东风公司电力处划转给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东风水务公司划转给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东风物业管理公司划转给中国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神华大雁集团也属此类改革的典型。这家企业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大雁镇,区域范围内的水源、热源、配套管网等市政设施,医院、职教中心、公交运营以及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均由企业负责。由于大雁镇区域内暂无具备条件的接收企业,在与地方政府沟通一致的基础上,引入北控集团实施跨区域接收,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办社会职能都能找到除地方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接盘”,大部分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改革,由于属地化管理,还是依靠地方政府。同样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宁夏煤业集团(下称“宁煤集团”)为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宁煤集团逐步形成了5万余户的职工家属区规模,涉及人口近20万人,家属区从业人员达2000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宁煤集团明确了区、市两级接收平台,建立了共管过渡机制,优化了项目改造与竣工审计流程,有效避免了大规模移交过程中的管理真空和衔接不畅。此外,针对办社会职能从业人员较多,接收单位安置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用工计划,将相关从业人员向生产后勤服务、生产辅助岗位转岗,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交接程序上目前各地主要采取“先移交后改造”,即按政府制定的标准进行维修改造费用测算,确定交接双方的成本费用和责任,签订移交协议,成建制移交给企业所在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物业管理专业机构。以供电为例,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要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要督促指导省级电力公司加快接收工作进度,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移交企业协调配合下,力争2018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供电设施接收任务,发挥中央企业的表率作用。最后的攻坚难题:运营、维护费用从哪来?国企剥离办社会改革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又需要发挥一线的首创精神。在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培训班上,分管这项工作的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表示,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破解难题。“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支持帮助所属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相关工作顺利进行。”以大庆油田为例,大庆市市长石嘉兴坦言,虽然地企双方已经达成初步移交意见,但还有两个事关全局的问题靠地方自身努力难以解决。“一是部分维修改造费用,企办院校、幼儿教育、医疗卫生、市政设施、公共交通等办社会职能的维修改造费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无法落实;二是运行费用保障压力大,因历史形成的大庆财税分享机制地方留成比例偏小,加之近年持续存在的减收因素,地方财政无力承担高额且今后不断增长的运行费用。”大庆油田的“娘家”中石油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合理控制维修改造标准和户均费用水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继续执行总部预拨维修改造资金政策,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批准立项之后,总部即可拨付80%维修改造费用,保证维修改造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影响维修改造和分离移交进程。“娘家”可以解决修缮问题,但显然没法包办到底,否则改革便失去了意义。石嘉兴在今年全国两会时建议,从国家层面解决大庆油田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后的运行费用问题,以2016年大庆油田办社会职能补贴额14.36亿元为基数,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大庆市政府,并按每年7.6%的增幅执行动态增长的补助机制,适度调整税收分享比例,用于保障移交后产生的增量支出。大庆油田的例子只是复杂艰巨的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目前还面临着社会依托差、富余人员安置困难、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等四大共性难题。”李锦解释说,“石油矿区多分布在东北、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处偏僻,缺乏社会依托,难以找到合适的接收方;富余人员安置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转岗安置的人员多、安置渠道少、安置难度大;矿区收费制度改革不到位,住房公共维修基金缺口大,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分离移交工作;一些职工群众担心分离移交后服务质量下降、自身利益受损,少数企业领导干部求稳怕乱,思想上有顾虑。”“人”和“钱”仍是这项改革继续深入必须直面的问题。据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通过内部退养、转岗等多种渠道再安置不少于5000名从业职工,此外计划安排资金37亿元保障分离移交资金需求。而在孟建民看来,目前还有少数企业谈办社会负担重时声音大,在剥离时畏缩不前,不敢动真碰硬。“这些问题,今年我们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此外,地方政府在这场改革中的热情和智慧至关重要。李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地方政府存在“好的要,负担重的不想要”的踢皮球现象,还需要地企共商共谋,合力推进。“地方部门对于当地共性问题,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入研究,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对涉及全国政策性的问题要及时向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反映。”孟建民说。推进国企办社会改革政策一览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启动剥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试点。2016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开启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关于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排在第十位。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发布。201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2017年6月,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办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国有企业管理的市政设施、职工家属区的社区管理等职能移交地方政府负责,2017年底前完成。2017年7月,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企业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2018年2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坚决打好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攻坚战,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目标任务。国企剥离办社会案例一: 中石油的大象转身大庆市大庆职业学院,是伴随着共和国石油工业和大庆油田成长起来的,如今也迎来了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的改革。(视觉中国)改革之前,中石油旗下有“三供一业”130多万户、医疗卫生机构306个、高校和职业院校12所、幼儿园341所、市政道路886公里、公共汽车722辆、居委会390个、离退休管理机构362个、厂办大集体改制企业436家、承担公共消防职能的消防队(站)6个。据中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设施和机构点多、线长、面广,不仅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主营业务轻装上阵、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亟须剥离移交和重组改制。”改革从集团总部自上而下进行。中石油在总部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相关省市设立区域性协调机构;在每家企业明确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总部将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与各相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并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定期一对一听取各单位进展情况。压力层层传导之下,中石油目前“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率达到82%。截至2017年年底,完成供暖113.1万户、供水103.5万户、供电103.7万户、供气73.7万户、物业130.1万户。推进医院社会化改革以来,中石油提出了“全面推动一批、努力完成一批、扫尾清理一批、深化提高一批”的工作计划,目前中石油累计有4个医疗机构与地方政府达成移交协议,7家单位的89个医疗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办教育方面,中石油累计有213所幼儿园引入社会优质幼教资源进驻办园,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华北油田等企业托幼机构全部实现社会化;高校、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化改革正在抓紧推进移交、关闭、转型和改制工作。此外,由于矿区员工占整个集团用工总量的十分之一,人的去向便成为焦点。中石油官网表示,采取以自愿为原则将在岗人员随业务和资产一并划转;划转有困难的,以劳务输出方式安排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确实不能划转或输出劳务的人员,在集团公司内部分流调剂。针对物业分离移交难度大、进展慢、员工安置比较难等矛盾问题,中石油从总部层面研究并提出矿区物业跨区域分离移交方案,邀请北京建工等5家国有专业公司参与中石油下属企事业单位物业分离移交。截至2017年底,中石油共有34家下属企事业单位依托跨区域移交平台,顺利签订物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对中石油而言,随着改革进入中后期,由于总量大、门类多,后续任务依然非常繁重。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还有约40%没有签订正式分离移交协议;二是市政设施分离移交进展缓慢,部分地方政府接收积极性不高;三是大庆油田剥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推进还有很大难度;四是医疗托幼改革还有一些待解决的矛盾问题等,按期完成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中石油系统某基层物业公司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对社会化带来的变动也曾有不安,毕竟涉及到人事关系变动和职业生涯规划。但他坦言,改革对自己不会带来大的落差。“我们的待遇相比地方企业已没有优势,即便离开石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国企剥离办社会案例二: 从东风汽车看厂办大集体如何混改湖北十堰市街头 (视觉中国)总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1969年诞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是典型的“三线”企业。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沿革,所在城市依托功能薄弱,涉及面广、人员多,再就业渠道有限……对志在建设世界一流车企的东风而言,即便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81位,旗下品牌家喻户晓,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依然是其面临的艰巨任务。东风目前承担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管理、退休人员管理、职业学校、医院、社区管理等庞杂的社会职能。其中仅社保与住房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就达382人。公司服务离退休职工、家属工共6.3万人(湖北省内5.7万人),专兼职工作人员303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状况也十分复杂,涉及9万多户职工,每年补贴费用3亿多元。由于地方市政建设滞后,东风十堰基地、襄阳基地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由公司电网企业、自备水厂和房地产企业提供服务。涉及“三供一业”企业8家,净资产约11.7亿元,在册人员3510人,离退休人员2595人。东风管理层从顶层设计开始,制定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体方案》,将其作为“十三五”战略课题的专项任务,明确具体问题、改革项目、牵头单位与完成时限,并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项目纳入相关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增加权重,落实奖惩。在“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上,东风鉴于十堰、襄阳基地“三供一业”的特殊性及地方政府接收存在的现实困难,根据企业各自特点选择合作伙伴。如前文所述,相关企业均已移交市场化、专业化机构运营,而不是将矛盾和问题直接交给地方政府,实现了政府、接收企业、“三供一业”企业及职工、业主等多方共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东风此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也为中国大量的此类机构转型提供了经验。厂办大集体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安置返城知识青年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由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成立了大批依附于主体企业的附属厂,这就是厂办大集体。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在此轮国企改革中被视作急需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据孟建民透露,全国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企业2.2万户,分布在30个省(区、市),大集体职工总数36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54万人,退休人员110万人。东风公司便是这一庞大群体中的一个缩影,以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的集中管理机构东风(十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所属企业45家,在册在岗职工6687人,已内退与提前休养人员1800人,退休人员10288人。改制涉及企业户数多、人员多、资产总量大,情况十分复杂。2017年初,东风公司决定由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集团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综合协调、人事保险、财务审计、宣传稳定、业务规划等工作组。2017年8月,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方案经公司批准,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9月,通过进场交易,将85%股权转让给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11月底完成改制企业工商变更;12月底完成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新立及新公司事业计划发布。原企业近两万名在岗、内退及退休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至此,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主体工作已经完成。新公司加速经营机制转换,对事业计划、组织机构、干部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职能部门减幅40%、部门负责人减幅60%;推行事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制度,选聘31名职业经理人,签订《职业经理人聘用合同》和《职业经理人年度绩效合约》,子公司正职总量减幅22.7%,副职总量减幅64.4%,干部职数减少37.9%。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大集体改革过程中,东风公司主要领导竺延风、李绍烛坐阵一线,广泛听取改制单位干部员工意见,消除顾虑,统一思想,最终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东风党委今年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老同志访谈活动,分层次召开137场座谈会、访谈了超过6000名老同志,梳理问题清单45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方案解释;深化政企联合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沟通与协商力度。在东风方面看来,2018年下半年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还有不少现行政策难以涵盖的难题。“我们将建立容错机制,为改革者鼓劲撑腰,为决战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机制和组织保障。”东风有关负责人说。
第一财经获悉,11月20日早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读中央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并提出工作要求。其中,乔保平担任党组书记、董事长,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早在3个月前的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已经披露,两家企业的合并重组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人事安排的最终落定,也意味着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两家最终完成了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神华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总资产有望超过1.8万亿元,在能源央企中的资产额仅次于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神华与国电最终联手,将使得产业链优势互补。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重组,形成同一主体是煤电联营的较好形式,能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在十九大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组合并后,新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当量)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从产量计算看,还将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分别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和全世界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公司。他还透露,新公司会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从火电装机容量来看,目前神华集团拥有7552万千瓦(其中煤电7373万千瓦)、国电集团拥有9940万千瓦(其中煤电9926万千瓦),整合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5亿千瓦(其中煤电1.73亿千瓦)。两家合并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煤炭年产量近5亿吨,可以为内部煤电提供稳定的煤炭供应,形成产业链协同效益。凌文表示,神华集团拥有产运销一体化优势,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神华与国电的合并后,将会进一步发挥煤电联营的优势,增加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两公司合并之后,对社会的煤炭供应总量不会减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一定会继续发挥央企保障能源供应的社会责任,综合考虑,做到内外兼顾。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继续遵守对原来客户的承诺,特别是对签订长协合同客户继续提供长期承诺。新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已经开展了相关运作。11月9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商务部表示,同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该集团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神华和国电的合并重组酝酿已久。今年6月4日,中国神华(601088.SH)、国电电力(600795.SH)发布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重大事项公告,均称2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获悉其拟筹划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且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家公司均于5日起停牌。中国神华今年3月宣布,拟按0.46元/股(含税)派发2016年期末股息,金额共计91.49亿元;同时拟以2.51元/股(含税)派发特别现金股息,金额共计499.23亿元。两者相加,累计派发股息高达590.72亿元。李锦当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神华巨额分红的主因是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资金。大股东神华集团持有中国神华73.06%股权,能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432亿元。从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从原来189户央企起步,国资委一直将推动央企之间重组整合作为加快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工作。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宝钢与武钢、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等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由117户调整至98户。整合重组带来了企业规模实力、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有效提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油轮船队和杂货特种船队规模实现“四个世界第一”,行业地位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平衡航运界东西半球的重要力量”。重组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在煤炭产销量、发电装机总容量、煤制油化工产量等领域居全球第一,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集团。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位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重组后的中国宝武集团借助重组契机,加快实施钢铁“去产能”,2016年完成“去产能”任务997万吨,占中央企业总量的98.52%,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GDP增速达到6.6%,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煤,增速达5.2%,创七年来新高;能源消费达46.4亿吨标煤,增速为3.4%,创五年来新高;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达22.1%;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受此影响,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也呈现出新的气象和特点。1营收总规模创新高2019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2.64万亿元,再创新高;营业收入总规模较上一年增加2.41万亿,同比增长11.9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见图1)与此同时,“500强”入围门槛连续六年提高, 2018年突破10亿大关,达到14.28亿元,本年度达到15.30亿元,较上年增加1.02亿元,同比增加7.15%。2中石化再登顶时隔三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以2.742万亿的营业收入水平再登榜首,较上年排名上升两个名次。这是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发布11年以来,中石化第8次荣登榜首。2019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前十名企业保持不变(如表1所示)。除中石化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以2.739万亿的营业收入水平位居第2,排名保持不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则以2.560万亿的营业收入水平名列第3 ,较上年下降2个名次。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分列第4名、第5名,排名保持不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营收规模由上年的3265亿元增至5422亿元,排名由第8名上升至第6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分别下滑一个名次至第7名、第8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保持不变,分别位列第9名、第10名。(见表1)3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是千亿级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19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营收规模达到千亿级的企业由上一年的32家增加到36家,创历届最高水平。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新晋千亿级规模企业行列。(见图2)二是排名靠前的企业总营收比重快速增加。2019“500强”企业中,营收规模达到万亿级的企业仍然只有3家,分别为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国家电网;3家能源巨头营收总额占“500强”营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5.52%,较上年增加1.38个百分点;此外,规模千亿级以上企业营收总额占“500强”营收总额的比重大幅上升至72.77%,同比增加3.67个百分点。2019“500强”中,前十企业营收总额达到114681.08亿元,较上年增加17193.36亿元,同比增长17.64%;占“500强”营收总额比重高达50.65%,同比增加2.49个百分点。这是继2015年之后,前十强企业营收总额占比首次超过50%。除了重组导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营收规模骤增66.04%之外,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业绩大幅提升是主要原因,上述三家企业2018年营收水平分别同比增加24.12%、17.04%、29.88%。2018年国内原油消费量增长6.5%,创8年来最高增速,油气市场恢复明显,油价回升,让备受低油价困扰的油气企业缓了一口气,但经济下行预期,以及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长,带给油气企业的压力有增无减。前50强企业营收总额占“500强”营收总额的比重达到77.01%,同比增加1.7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占比超过70%;前百强的营收占比则高达86.68%,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头部企业营收总额在“500强”中占据绝对份额,且逐年提升,说明能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逐步提高。(见图3)4煤炭入选企业数超电力本届榜单中,按细分行业划分,煤炭行业入围企业136家,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这是煤炭行业自2012年后在入围企业数量上首次超过电力;电力行业入围企业135家,退居第二;新能源行业入围企业90家,反超石油,位居第三;其他各行业入围企业数量情况(如图4所示)。不仅入选企业数成为第一,而且煤炭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大为好转;“500强”中,87.39%的煤炭企业实现营收增长。经过三年多的“去产能”,煤炭行业成功走出低迷期,行业回暖明显。据统计,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行业效益明显好转。5跨界新能源企业快速增加2019 “500强”中,135家电力企业90%以上涉足新能源,除去电力企业,“500强”中有近30家煤炭等传统能源企业将新能源列入产业版图,作为与主业并列发展的产业之一,部分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甚至超过60%。一直以来,新能源领域由民营企业主导,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传统能源国企、央企加速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央企近年来积极拥抱新能源,通过大规模收购民营电站,快速提高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装机比重,加速向清洁能源服务商转型。事实上,传统能源企业抢滩新能源市场并非仅限于电力行业,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也将产业板块拓展至新能源,个别企业已将其发展为主业。以煤炭、电力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企业谋求转型,是主动为之,也是顺势而为。对电力企业而言,无论是为了完成“配额制”所要求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硬性指标,还是为了抵御煤炭价格上涨风险,布局新能源都是必然选择。而煤炭企业也面临着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以及“去煤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尽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尚未改变,但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挡,谋求转型已是迫在眉睫。6民营企业多而不强2019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入围民营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上升,达到330家,较上年增加18家;国有企业数量下降至170家;民营企业在入围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规模上,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83115.52 亿元,较上年增加20576.54 亿元;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43304.4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512.81亿元;民营企业营收规模不及国有企业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9.67%下降至19.13%,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上升至80.87%;说明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及国有企业。我国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加灵活与敏锐,但由于先天因素,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及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政策风险,甚至会给一些民营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未来,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图5、图6)7区域分布更加集中入围企业数量排名前七的山西、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内蒙古、浙江七省是我国能源产业重地和经济发展引擎区域,聚集了“500强”中的大部分企业,入围企业数合计达到297家(如图7所示)。不仅如此,这几个省(市)不仅历年稳居前七,入围企业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省市,而且总数逐年提高,占“500强”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50.6%提高到目前的近60%。一方面,说明这些区域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说明“500强”在区域分布上更加集中。8山西入围企业数量首超山东2019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区域分布上呈现新的特点,山西首超山东成为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入围企业数量高达52家,同比增加10家,这主要归功于煤炭行业效益好转。紧随山西之后的是广东省。广东省排名没有变化,但入围企业数也有较大增量,同比增加5家至50家,排名第二。广东省新增企业大部分为电池企业,这与储能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与广东省相反,山东省入围企业数量与上年持平,仍然为48家,但排名却由第一名滑至第三名。其他几个入围企业数在30家以上的省(市)还包括江苏、北京、内蒙古、浙江,入围企业数量依次为46家、36家、33家、32家,分列第四至第七名。北京是本届榜单中入围企业数量减少最多的地区,较上年减少6家,除个别企业落榜外,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合并重组导致企业数量减少也是重要原因。其他省(市)入围企业均在20家以下,其中10到20家的省(市)、自治区有10家,合计入围企业122家,包括河南、黑龙江、河北、香港、四川、陕西、辽宁、上海、安徽、福建;10家以下的省(市)有14个,合计入围企业81家,主要包括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省(市)。(见图8)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500强”保持了较高的收入增长水平;头部企业营收占比逐年提高,排名前十企业比重过半;超大型能源企业数量创新高;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回暖明显,企业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主动谋求转型升级;能源企业持续向优势区域聚集,区域分布更加集中。“500强”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和趋势,即是对当下整个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反映,也影响着能源产业的走向和未来。(文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 郑超)2019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责编 | 闫志强
当蔚来市值超过宝马,比亚迪市值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股价超过260元,当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被提及,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能源产业?能源是什么?煤炭、石油是能源,风能、水能也是能源。就像万物生长靠太阳,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现在,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呼唤,我们对这个“助推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推动发展,还得要清洁、低碳、节约、高效地推动经济发展。这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儿,但青岛已经在全国率先动起来了——11月11日,在崂山景区、小岛湾畔,一个嘹亮的声音掷地有声:山东能源研究院奠基开建。这是一所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基础上,由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研究院。扎根青岛、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可以预见,山东能源研究院在黄海之滨快速崛起,将引领国内能源发展大势,抢占国际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让全国乃至全球看到山东这个能源消费大省的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并落户青岛,这是山东省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岛市的巨大荣幸。因此,青岛不仅为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建设做好了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坚强支撑保障,更在资源禀赋上与研究院“情投意合”,将实现“同频共振”,携手发展。1、为什么要建?有需求,更有底气2019年6月17日,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签署山东能源研究院共建协议,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举行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2020年11月11日,山东能源研究院奠基开建。合作的步调像鼓点一般密集又有节奏,这既是青岛、山东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所使,也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底气所致。不管是从生产力还是消费力上看,山东都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的消费也快速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能源生产总量,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山东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透露的数字描绘了山东这个能源大省的“困境”:虽然2013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山东却同期继续小幅微涨;2015年山东煤炭消费总量达到4.09亿吨,位居全国首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比重达到80%左右;山东省电力供应结构也不合理,火电占8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中国地方炼厂炼油总产能25790万吨,这其中,山东地炼产能11265万吨/年,占了近一半……所以某种角度上讲,山东省要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背后,就是要优化能源问题。打造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山东有需求,更有底气。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山东风能、光能等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据测算,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山东大部分地区为Ⅲ类太阳能资源区,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也拥有适合发展核电的厂址,其中烟台海阳、威海荣成已启动相关项目建设。而山东能源研究院落地在青岛,更是恰逢其时、恰如其分。青岛有雄厚的能源产业研究基础。青岛能源所是全国能源研究的“先锋梯队”,在人才培养、产业合作、平台搭建、成果产出等领域表现出色。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截止去年底,青岛能源所拥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博士后流动站连续多年引进博士后人数位居驻青科研机构第一名;目前建有中科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16个省部级平台;与波音、宝洁、壳牌、道达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及牛津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香港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共建8个合作研发平台;在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系统、新一代HN材料生物合成技术、生物质废弃物先进能源转化技术、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值利用等方面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申请专利1088件……有研究基础、有产业“出口”、有人才梯队、有重点平台,青岛能源所为青岛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科研基础。不久前,青岛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统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更是“顶格推进”,建立起了一套严密、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成立了13个产业专班,压实责任,推动13个“中流砥柱”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赫然在列,从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培育以及集群培育等等领域,被青岛拿出“最高待遇”助力发展。有能力,更有“诚意”,对于能源产业的发展,青岛也已经站在了新时期的新起点上,等待着与山东能源研究院共同携手,加快实现山东能源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怎么建?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抢占全球制高点虽然建在青岛,但这不是一个只属于青岛的研究院,甚至也不是一个只属于山东的研究院。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这才是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出发点。山东能源研究院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为山东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青岛能源所发布的内容显示,山东能源研究院的近期目标是,2023年,将集聚以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牵头的1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建成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搭建5个以上功能实验室,在山东落地转化60项以上重大成果,孵化企业50家以上,争创1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生物能、太阳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煤、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不是一个小目标,但却“切实可行”、可以期待。怎么实现?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先进光源、能源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未来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找到合作伙伴。联合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先期建设化石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先进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功能实验室;联合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潍柴集团、北京新能源汽轸、青岛国轩电池公司等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共建10个左右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借助“智库”力量。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以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联合企业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工程化人才。依靠基金的推动。成立百亿级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落地转化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体制创新“松绑”。探索构建灵活高效开放的引人用人和科研组织模式,实施更加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与转化。当然,背靠中科院这样的“智库”,山东能源研究院也将得到中科院将更多优势资源倾斜,得到院士专家亲力亲为的指导。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山东能源研究院未来发展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革命;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李玉良院士说,科技创新要加强与地方的协同发展,要从传统的知识技术和单方面的转移到多层次互动,针对性地深层次地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谢克昌院士说,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要立足于学科的交叉,立足于能源的多样性,能源产业链条,立足化学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也要加强与生态环境尤其是雾霾的污染防治、社会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为能源创新发展提供无限的源泉。向海平总工程师说,要将山东能源研究院着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希望研究院早日建成我国能源技术的创新高地,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做出自己的努力。汇聚人才、汇聚平台、汇聚成果,山东能源研究院要做的,事联合省内外能源领域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完善技术方向和机构设置,探索新型研发体制机制,构建起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等高度集聚、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根据预期目标,山东能源研究院 2023年全面建成;争取到 2028年,成为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并争创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山东省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核心技术与关键人才支撑。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实际,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着力打造人才汇聚的凹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基地,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创新的样板,可以期待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一个集科研、教育、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新型科研园区将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能源产业转型,增添强劲的动力。3、青岛魅力:国家级科研机构纷至沓来山东能源研究院开建,意味着中科系在青岛又有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对于青岛来说,这是荣誉但并不“稀奇”,因为谈及吸引全国顶级“大院大所”,青岛的“魅力”放眼全国也不逊色。除海洋所、青能所两个整建制的院所之外,中科系还有光电院、兰化所、声学所、软件所、长春应化所、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多家院所已经纷纷在青设立了十多个研发基地和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一批双一流高校也不甘落后,纷纷在青扎根;“国际系”迅速在青扩张,以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德国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也已把青岛当成创新创业的沃土。大院大所纷纷落地,带来了人才,带来了项目,也带起了产业的腾飞。青岛借力进行前瞻性布局更显得顺理成章。当下的青岛,以需求为导向,城市发展呼唤更多前沿科技;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城市的产业升级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而现在,青岛创业城市的气质愈发凸显。《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提出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打造“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完善的资本市场服务、专业的创业辅导、精准的扶持政策、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青岛正在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的“热带雨林”,在青岛创业也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山东能源研究院开建,一座创业城市迎来了新的研发和产业机遇。期待青岛与山东能源研究院步调一致,在黄海之滨,为山东乃至全国树立起能源研究的新“标杆”!作者:耿耿
在为中石油系统的一家医院工作了20年后,45岁的医生张健在今年换了“东家”。他并没有离开这家医院,只是这家医院的“大股东”已不再是中石油系统的单位。“一辈子有几个20年啊,都这个岁数了,从没想过离开中石油。”摘下“中石油职工”的标签,张健在不舍之余更多的还是期待,“我们医院地理位置好,不缺患者、不缺市场,缺的就是持续的投入和灵活的机制,这次改革恰恰能够带来这些。”旗下拥有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两万张床位和1500万人次年门诊量的中石油,目前已有4家医疗机构与地方政府达成移交协议,7家单位的89个医疗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这是成千上万名“张健们”的一小步,更是中石油乃至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的一大步。2015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此后,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的政策频出,在2016年2月对外披露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中,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位列其中。从改革推进的时间表来看,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 供气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在这场旨在帮助国企“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并事关百万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进程中,1.6万个各级国企所办的社会职能机构涅槃重生或者消失,都需要更多部门层级、更多社会资本,拿出承接的勇气和方案。国企为什么要剥离办社会职能?这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哪些难点?目前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从幼儿园到火葬场,国企办社会费用每年过千亿国企办社会职能是指国企承办了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机构承办的各种社会服务职能。主要包括:职工住宅“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承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消防市政等其他机构5个方面。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职工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导致国企办社会的种类繁杂。中国石化曾对下属企业所办社会职能进行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涉及的社会职能,从医院、幼儿园、学校、就业到火葬场,中国石化全有。”国企办社会曾是弥补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的必然选择,也是很多国企职工和家属的共同记忆。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历史产物已经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在一些小区,大多数房子里住的早已不是企业职工,企业却还需对水、电等提供补贴;企业办的医院、学校,硬件条件很好,却受制于僵化管理,市场竞争力差。”张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2016年7月13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其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管理机构约4900个,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仅央企层面,就有“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教育、医疗和消防市政等五类社会职能机构约8000多个,年度费用约800亿元。据介绍,800亿元的年度费用,主要指央企为了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每年需要从企业的盈利收入中拿出进行补贴的部分,也有很少一部分是政府对一些困难央企的财政补贴。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这家2017年11月由原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重组成立的年轻央企一“出生”就不轻松。本轮剥离工作启动前,国家能源集团年均办社会方面的费用支出达到25.8亿元,办社会机构在职职工1.3万人,60%以上的办社会机构和从业人员处在地方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独立工矿区。启动剥离工作后,国家能源集团在多个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教育机构改革方面,累计关闭撤销4户、移交地方9户、改制或实现专业化管理6户;承担公共消防管理服务职能的市政消防机构已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完成市政设施移交66处,社区管理机构与企业完全脱钩两个;累计有1.2万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完成59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涉及大集体职工1万余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年底,国家能源集团“三供一业”已基本完成移交或签订分离移交协议,整体进度超过93%,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支出9.5亿元。国家能源集团一位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所在地方差异较大,既要坚持总体工作原则,更要尊重客观实际。“我们的工作出发点是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越早解决成本越低,代价越小,未来体现的价值越大。”正如他所言,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是:国企办社会是在特定时期很多企业苦于没有社会依托情况下的历史产物,在现阶段给企业增加了大量负担,牵扯了数额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企业越来越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决策层已将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统筹推进,要求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人士透露,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12个国家部委和有关部门组成了专项小组,各地区、各国有企业成立了相应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具体组织落实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其中,央企显然要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国资委已将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写入2018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中。按照国资委的计划,2018年要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努力完成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逐步在全国推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稳妥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截至2017年年底,“三供一业”完成分离移交或签订移交协议的达到80%,其中达到90%以上的有16个省(区、市)、25家央企。剥离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是难点,也是重点独立工矿区是这场国企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独立工矿区普遍位置偏远,地方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相对不便,而从业工人数量庞大,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这类独立工矿区往往自成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017年4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风汽车十堰基地、河北开滦集团古冶矿区、陕西有色控股集团金堆城钼业矿区(下称“金堆城矿区”)等5个独立工矿区被列入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由国务院国资委挂牌督导。以金堆城矿区为例,这个地处秦岭深处的独立工矿区,距离最近的城区陕西渭南华州区约60公里。矿区“三供一业”自成体系,同时承担着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大量办社会职能。矿区住宅楼建造年代久远,房屋破旧,管道线路、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此外,矿区人员经费负担沉重,“三供一业”和办社会职能从业人员1340人,企业每年补贴的运行经费和人员工资达1.34亿元。改革试点以来,除消防机构继续保留、医疗机构整体移交陕西省健康医疗集团外,教育机构、社区管理、污水处理厂、液化气充装站等市政设施全部移交华州区政府,供电分别移交国家电网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一个颇具借鉴意义的细节是,金堆城矿区各项办社会职能移交华州区政府后,地方财政压力巨大,为此,渭南市政府组织移交接收双方充分协商,对教育、公路、污水处理和社区管理等事项提出设立过渡期的办法,在财政转移支付未到位时,运营经费、人员工资由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钼集团”,为陕西有色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按照双方核定数额向华州区政府支付,期满后不再承担任何费用。除了经费,人员安置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渭南市政府提出,对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全部移交华州区政府和省健康医疗集团;对其他办社会事项从业人员以劳务派遣的方式配备上岗,人员工资按行业标准发放,差额部分由金钼集团补贴;对富余人员由金钼集团采取提前退休、离岗退养、解除劳动关系等方式进行分流,并配套制定了分流政策。可见,获得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取得共识,是金堆城矿区的重要试点经验。在很多独立工矿区,都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在另一个历史悠久的试点单位,因企设市、因油而兴的黑龙江大庆也是如此。国务院国资委和中石油总部领导多次到大庆油田现场“督战”,和大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反复沟通。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大庆油田调研时指出,“对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应交尽交、能交则交、不交必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庆市市长石嘉兴表示,大庆把驻庆央企办社会分离移交作为事关改革、发展、职工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大事来抓,坚持既要接好事业也要做大产业,地企共同算好改革账,实现平稳过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石油内部获悉,目前地企双方就移交事宜基本达成一致,各项方案正在稳步推进中。教育、医疗机构:市场化重组的样本数量众多的国企所办的教育医疗机构何去何从?六部委联合印发的文件对此定调称:“既要减轻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更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健康产业发展,扩大教育、医疗健康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效率。”按照时间表的要求,2018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是绝大部分此类教育和医疗机构的首选归宿。2018年3月,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小组副组长,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内部培训上表示,“属于普通教育的国有企业办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等,原则上要移交地方管理。对企业办职业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协商,能移交的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也就是说,这项改革并非“一刀切”。具体来看,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确需保留的企业办职业教育要与企业主业发展密切相关、产教有机融合,还要通过集团内或跨集团资源整合,实现集中运营、专业化管理。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要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地方国资等部门可以指定专门企业参与资源整合;中央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的,要是以医药、医疗、养老等健康产业为主业或允许以健康产业为发展方向的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医院。孟建民指出,深化改革完成后,继续由国有企业办的教育医疗机构,要完善管理制度,依法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实现专业化管理、收支平衡,建立相应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能力。在如此时间表和路线图之下,多家央企选择联合第三方机构实施医院社会化改革,这也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甚至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东风公司所属国有厂区医院规模大、布局散、负担重,很多还承担着驻地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在“副业”移交地方政府难以走通的情况下,从2015年开始,东风公司历经两年,于2017年初完成了十堰基地3家医院无偿划转国药集团,妥善安置在册职工1769人,成为央企医疗机构改革的先行者。这既是东风公司聚焦主业的一次“断臂”,也是国药集团参与国有企业医院改革的成功“试水”,实现了央企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佐证了这一改革的成效:改制后的东风总医院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整体减亏9600万元,扭亏幅度达80%。中石油同样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旗下医疗机构。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中石油中心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改革前,由于本身的公益属性及体制原因,成立于1974年的中石油中心医院已经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只能靠补贴生存。改制后,中石油中心医院举办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并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据悉,宝石花医疗注册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为6.6亿元,股东分别为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管道局。其中,管道局以医疗设备、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出资,占股38%;宝石花控股以现金出资,占股62%。其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医疗企业集团,管理团队具有多年从事国企改革、国内外投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其市场化机制较国有医疗集团和公立医院更加灵活,有助于降低医院经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三供一业”谁来接?对央企而言,学校和医院这两部分实现社会化管理并无大碍,目前主要的改革重点便是“三供一业”,而在“三供一业”的移交过程中,推进市场化的国有资本重组、将非主业资产划转给主业突出的优势国有企业成为多家央企的选择。位于湖北的东风公司,2016年引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增量投资34.3亿元(含现金24.1亿元),占股比85%,完成旗下东风燃气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将十堰城区近20万居民及工商业用户的天然气供应业务同步移交。混改后东风燃气公司首个财年实现净利润1532万元,而该企业改制前每年亏损超过2600万元。东风公司股权拟在2020年彻底退出。而对于供水、供电与物业企业,东风公司与行业内相关国有企业一一协商,达成企业划转共识:如将东风公司电力处划转给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东风水务公司划转给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东风物业管理公司划转给中国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神华大雁集团也属此类改革的典型。这家企业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大雁镇,区域范围内的水源、热源、配套管网等市政设施,医院、职教中心、公交运营以及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均由企业负责。由于大雁镇区域内暂无具备条件的接收企业,在与地方政府沟通一致的基础上,引入北控集团实施跨区域接收,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办社会职能都能找到除地方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接盘”,大部分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改革,由于属地化管理,还是依靠地方政府。同样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宁夏煤业集团(下称“宁煤集团”)为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宁煤集团逐步形成了5万余户的职工家属区规模,涉及人口近20万人,家属区从业人员达2000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宁煤集团明确了区、市两级接收平台,建立了共管过渡机制,优化了项目改造与竣工审计流程,有效避免了大规模移交过程中的管理真空和衔接不畅。此外,针对办社会职能从业人员较多,接收单位安置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用工计划,将相关从业人员向生产后勤服务、生产辅助岗位转岗,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交接程序上目前各地主要采取“先移交后改造”,即按政府制定的标准进行维修改造费用测算,确定交接双方的成本费用和责任,签订移交协议,成建制移交给企业所在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物业管理专业机构。以供电为例,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要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要督促指导省级电力公司加快接收工作进度,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移交企业协调配合下,力争2018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供电设施接收任务,发挥中央企业的表率作用。最后的攻坚难题:运营、维护费用从哪来?国企剥离办社会改革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又需要发挥一线的首创精神。在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培训班上,分管这项工作的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表示,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破解难题。“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支持帮助所属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相关工作顺利进行。”以大庆油田为例,大庆市市长石嘉兴坦言,虽然地企双方已经达成初步移交意见,但还有两个事关全局的问题靠地方自身努力难以解决。“一是部分维修改造费用,企办院校、幼儿教育、医疗卫生、市政设施、公共交通等办社会职能的维修改造费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无法落实;二是运行费用保障压力大,因历史形成的大庆财税分享机制地方留成比例偏小,加之近年持续存在的减收因素,地方财政无力承担高额且今后不断增长的运行费用。”大庆油田的“娘家”中石油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合理控制维修改造标准和户均费用水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继续执行总部预拨维修改造资金政策,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批准立项之后,总部即可拨付80%维修改造费用,保证维修改造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影响维修改造和分离移交进程。“娘家”可以解决修缮问题,但显然没法包办到底,否则改革便失去了意义。石嘉兴在今年全国两会时建议,从国家层面解决大庆油田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后的运行费用问题,以2016年大庆油田办社会职能补贴额14.36亿元为基数,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大庆市政府,并按每年7.6%的增幅执行动态增长的补助机制,适度调整税收分享比例,用于保障移交后产生的增量支出。大庆油田的例子只是复杂艰巨的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目前还面临着社会依托差、富余人员安置困难、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等四大共性难题。”李锦解释说,“石油矿区多分布在东北、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处偏僻,缺乏社会依托,难以找到合适的接收方;富余人员安置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转岗安置的人员多、安置渠道少、安置难度大;矿区收费制度改革不到位,住房公共维修基金缺口大,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分离移交工作;一些职工群众担心分离移交后服务质量下降、自身利益受损,少数企业领导干部求稳怕乱,思想上有顾虑。”“人”和“钱”仍是这项改革继续深入必须直面的问题。据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通过内部退养、转岗等多种渠道再安置不少于5000名从业职工,此外计划安排资金37亿元保障分离移交资金需求。而在孟建民看来,目前还有少数企业谈办社会负担重时声音大,在剥离时畏缩不前,不敢动真碰硬。“这些问题,今年我们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此外,地方政府在这场改革中的热情和智慧至关重要。李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地方政府存在“好的要,负担重的不想要”的踢皮球现象,还需要地企共商共谋,合力推进。“地方部门对于当地共性问题,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入研究,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对涉及全国政策性的问题要及时向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反映。”孟建民说。推进国企办社会改革政策一览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16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启动剥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试点。2016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开启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关于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排在第十位。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发布。201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2017年6月,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办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国有企业管理的市政设施、职工家属区的社区管理等职能移交地方政府负责,2017年底前完成。2017年7月,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企业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2018年2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坚决打好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攻坚战,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目标任务。国企剥离办社会案例一:中石油的大象转身改革之前,中石油旗下有“三供一业”130多万户、医疗卫生机构306个、高校和职业院校12所、幼儿园341所、市政道路886公里、公共汽车722辆、居委会390个、离退休管理机构362个、厂办大集体改制企业436家、承担公共消防职能的消防队(站)6个。据中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设施和机构点多、线长、面广,不仅给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主营业务轻装上阵、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亟须剥离移交和重组改制。”改革从集团总部自上而下进行。中石油在总部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相关省市设立区域性协调机构;在每家企业明确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总部将该项工作完成情况与各相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并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定期一对一听取各单位进展情况。压力层层传导之下,中石油目前“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率达到82%。截至2017年年底,完成供暖113.1万户、供水103.5万户、供电103.7万户、供气73.7万户、物业130.1万户。推进医院社会化改革以来,中石油提出了“全面推动一批、努力完成一批、扫尾清理一批、深化提高一批”的工作计划,目前中石油累计有4个医疗机构与地方政府达成移交协议,7家单位的89个医疗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办教育方面,中石油累计有213所幼儿园引入社会优质幼教资源进驻办园,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华北油田等企业托幼机构全部实现社会化;高校、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化改革正在抓紧推进移交、关闭、转型和改制工作。此外,由于矿区员工占整个集团用工总量的十分之一,人的去向便成为焦点。中石油官网表示,采取以自愿为原则将在岗人员随业务和资产一并划转;划转有困难的,以劳务输出方式安排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确实不能划转或输出劳务的人员,在集团公司内部分流调剂。针对物业分离移交难度大、进展慢、员工安置比较难等矛盾问题,中石油从总部层面研究并提出矿区物业跨区域分离移交方案,邀请北京建工等5家国有专业公司参与中石油下属企事业单位物业分离移交。截至2017年底,中石油共有34家下属企事业单位依托跨区域移交平台,顺利签订物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对中石油而言,随着改革进入中后期,由于总量大、门类多,后续任务依然非常繁重。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还有约40%没有签订正式分离移交协议;二是市政设施分离移交进展缓慢,部分地方政府接收积极性不高;三是大庆油田剥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推进还有很大难度;四是医疗托幼改革还有一些待解决的矛盾问题等,按期完成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中石油系统某基层物业公司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对社会化带来的变动也曾有不安,毕竟涉及到人事关系变动和职业生涯规划。但他坦言,改革对自己不会带来大的落差。“我们的待遇相比地方企业已没有优势,即便离开石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国企剥离办社会案例二:从东风汽车看厂办大集体如何混改总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1969年诞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是典型的“三线”企业。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沿革,所在城市依托功能薄弱,涉及面广、人员多,再就业渠道有限……对志在建设世界一流车企的东风而言,即便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81位,旗下品牌家喻户晓,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依然是其面临的艰巨任务。东风目前承担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管理、退休人员管理、职业学校、医院、社区管理等庞杂的社会职能。其中仅社保与住房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就达382人。公司服务离退休职工、家属工共6.3万人(湖北省内5.7万人),专兼职工作人员303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状况也十分复杂,涉及9万多户职工,每年补贴费用3亿多元。由于地方市政建设滞后,东风十堰基地、襄阳基地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由公司电网企业、自备水厂和房地产企业提供服务。涉及“三供一业”企业8家,净资产约11.7亿元,在册人员3510人,离退休人员2595人。东风管理层从顶层设计开始,制定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体方案》,将其作为“十三五”战略课题的专项任务,明确具体问题、改革项目、牵头单位与完成时限,并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项目纳入相关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增加权重,落实奖惩。在“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上,东风鉴于十堰、襄阳基地“三供一业”的特殊性及地方政府接收存在的现实困难,根据企业各自特点选择合作伙伴。如前文所述,相关企业均已移交市场化、专业化机构运营,而不是将矛盾和问题直接交给地方政府,实现了政府、接收企业、“三供一业”企业及职工、业主等多方共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东风此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也为中国大量的此类机构转型提供了经验。厂办大集体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安置返城知识青年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由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成立了大批依附于主体企业的附属厂,这就是厂办大集体。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在此轮国企改革中被视作急需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据孟建民透露,全国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企业2.2万户,分布在30个省(区、市),大集体职工总数36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54万人,退休人员110万人。东风公司便是这一庞大群体中的一个缩影,以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的集中管理机构东风(十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所属企业45家,在册在岗职工6687人,已内退与提前休养人员1800人,退休人员10288人。改制涉及企业户数多、人员多、资产总量大,情况十分复杂。2017年初,东风公司决定由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集团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综合协调、人事保险、财务审计、宣传稳定、业务规划等工作组。2017年8月,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方案经公司批准,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9月,通过进场交易,将85%股权转让给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11月底完成改制企业工商变更;12月底完成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改制新立及新公司事业计划发布。原企业近两万名在岗、内退及退休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至此,东风公司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主体工作已经完成。新公司加速经营机制转换,对事业计划、组织机构、干部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职能部门减幅40%、部门负责人减幅60%;推行事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制度,选聘31名职业经理人,签订《职业经理人聘用合同》和《职业经理人年度绩效合约》,子公司正职总量减幅22.7%,副职总量减幅64.4%,干部职数减少37.9%。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大集体改革过程中,东风公司主要领导竺延风、李绍烛坐阵一线,广泛听取改制单位干部员工意见,消除顾虑,统一思想,最终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高票通过;东风党委今年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老同志访谈活动,分层次召开137场座谈会、访谈了超过6000名老同志,梳理问题清单45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方案解释;深化政企联合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沟通与协商力度。在东风方面看来,2018年下半年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还有不少现行政策难以涵盖的难题。“我们将建立容错机制,为改革者鼓劲撑腰,为决战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机制和组织保障。”东风有关负责人说。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月9日上午,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任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山东能源研究院究竟是个啥样的研究机构?会上,刘中民这样介绍,山东能源研究院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为山东能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据了解,山东能源研究院由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共建,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的基础上,联合省内外能源领域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建,积极探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去年6月17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上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就包括山东省政府、中国科学院、青岛市政府签约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刘中民说,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高度重视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推进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和工作组负责统筹推进,多次组织召开推进协调会,有效推动建设方案修订、建设用地选址、第一届领导小组筹备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将贯彻落实“省院共建聚合力、整合资源增动力、创新机制促活力”的原则要求,按照“高端定位、精心组织、聚焦重点、四边并举”的总体思路,采取“边建设、边招聘、边科研、边转化”的工作举措,统筹推进研究院各项建设工作。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是省委、省政府面向国际国内能源发展大势和山东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抢占国际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支撑国家能源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山东省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山东省能源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以及支持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发展、争创国家实验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发展目标为,利用十年左右时间成为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中科院等相关成果在山东落地转化的平台以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目标为,到2023年,集聚以院士、杰青等牵头的1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建成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搭建5个以上功能实验室,在山东落地转化60项以上重大成果,孵化企业50家以上,争创1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生物能、太阳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煤、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任务为:开展先进光源、能源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未来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聚集由20名院士牵头的总规模达到1600人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联合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先期建设化石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先进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功能实验室;联合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潍柴集团、北京新能源汽车青岛公司、青岛国轩电池公司等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共建10个左右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以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联合企业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工程化人才;成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落地转化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探索构建灵活高效开放的引人用人和科研组织模式,实施更加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与转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实习生 王珊
(央视财经讯)昨天(28号),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降至98家。国电神华合并,“巨无霸”横空出世28日晚,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该公司拟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各自以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组建后,国电电力拥有合资公司控股权。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此次重组具有双重意义。从行业层面看,一个总资产逾1.8万亿元的煤电“巨无霸”横空出世,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从央企整合角度看,国资委监管央企已降至98家,央企兼并重组向纵深推进。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从它的行业来讲,是煤电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缓解火电企业的困境,强强联合,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煤电联营是近年来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为电站提供稳定的煤炭供应,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从而稳定煤电价格体系。专家表示,此次合并可有效减少重复建设,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也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合并后,可能它的主要功能,还不是仅仅经营目前的这些煤炭运输、煤炭开发还有电力发展,而是要进一步地探索在煤炭电力行业这种投资优化,如何创新发展,寻求推动能源革命投资新走向,这方面要多做些文章了。企业总资产逾1.8万亿元中国国电和神华集团均为中央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神华集团总资产达1.01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据此估算,两家企业合并后总资产超过1.8万亿元,既是最大的煤炭企业,也是国内领先的电力企业。据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以发电为主的综合性电力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97位;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煤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位列世界500强第276位。当前,大型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目标直指做强做优做大。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前不久表示,重组整合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正常经营行为。成立火电合资公司据了解,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完成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成为国电电力及中国神华的控股股东。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作为关联人,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在发电业务上构成同业竞争。为此,双方须有效解决该问题。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国电电力拟和中国神华双方各自以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本次标的资产涉及控股在运装机容量2966.75万千瓦,参股在运装机容量462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756万千瓦。中国神华本次标的资产涉及控股在运装机容量2783万千瓦,参股在运装机容量464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396万千瓦。国电电力方面表示,通过此次交易,将有效改善同业竞争情况,大幅提升公司控股装机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此外,合资公司的组建,有利于深化双方业务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煤炭供应关系,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公司发电业务的规模和实力,为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电力上市公司打下坚实基础。推进煤电一体化专家李锦认为,中国国电携手神华集团属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重组,对于推进煤电一体化、稳定煤炭市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煤电行业关系紧张,价格博弈激烈,行业利润跷跷板随着煤价波动此起彼伏。2015年,煤炭价格低迷,煤炭企业陷入困境,电力企业利润则大幅增长。2016年以来,煤炭价格走势逆转,煤企效益不断改善,电企经营困难加剧。国电电力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3.83%,主要是本期燃煤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煤电行业的恶性竞争,有损行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稳定,也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强调,鼓励和推动大型发电集团实施重组整合,鼓励煤炭、电力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强煤炭、电力企业中长期合作,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支持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整合煤电资源。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神华拥有煤、电、路业务,通过打通上下游,煤炭价格的波动在企业内部即可消化,实现总体平稳运行。这种模式对于稳定煤炭价格、促进煤电行业可持续发展颇具意义。“煤炭巨头神华和电力巨头国电各具优势,通过整合可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上述人士分析表示,神华企业实力雄厚,资金充沛,有煤电一体化运营经验,并且实施了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国电则拥有火电和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业务。双方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全产业链运营,从行业层面和国际竞争角度看,都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合并模式将向五大行业传导专家表示,船舶、钢铁、航空运输、石油化工、服务等领域央企存并购需求有关煤电领域央企重组案例的落地一直在市场的预期之中。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已提出,要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随后肖亚庆在全国两会上进一步强调,“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领域,不进行重组肯定是不行的”;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6月初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再次明确,要推动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国资委曾提出,“年内要将央企数量减至百家以内。”随着国电与神华重组消息落地,以及稍早前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与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实施重组,目前央企数量已减至98家。“虽然央企数量降至百家以内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央企重组整合任务的完成,未来集团层面重组整合还将继续展开。”国资国企改革研究人士刘兴国表示,要实现央企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减少重复投资等目的,就必须要推动央企的并购重组,预计后续央企重组还将从多角度予以推进。刘兴国认为,整体来看,煤炭与电力领域的并购重组还将继续,未来有可能会出现3家中央发电集团与1家至2家煤炭集团的格局。此外,船舶、钢铁、航空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央企也存在并购重组需求。不仅如此,由于央企在服务领域的数量仍然不少,因此,后续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同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