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蓝天剧场隆重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孙小平,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林峰,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佟刚,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李润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导师代表、学科秘书代表、学生家长、2020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在校研究生代表近600人出席典礼。典礼由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苏强主持。下午14时,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孙小平校长在典礼上亲切寄语全体毕业生。一是要爱国奋斗,建功立业。要把个人的奋斗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紧结合在一起,牢固树立报国之志,发扬沈航人务实肯干的宝贵品质,以实干创造业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建立功业。二是要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要在诱惑和困难面前坚守良知和尊严,做一个负责任、有道德的人。三是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始终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勇于在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进步奋斗的宏伟目标中,承担社会责任。要扑下身子,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不断锤炼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四是要追求真理,敢于创新。要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领跑者和开拓者。勉励全体毕业生要不负韶华,以实干笃定前行,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用努力和拼搏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副校长林峰宣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副校长佟刚宣读校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校第四届研究生“良师益友”、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研究生院院长李润东宣读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表彰名单。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苏强主持会议。与会校领导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同为获得硕士学位的同学授位。导师代表、计算机学院夏秀峰教授发言。他代表全体导师向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表示祝贺,希望全体毕业生要以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秉承校训,努力成为一名德能勇毅兼备的人才。毕业生代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航空宇航学院赵普同学发言。他回忆了研究生的学习时光,表示一定牢记母校教诲,努力奋斗,做沈航的代言人,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沈航力量。对校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校第四届研究生“良师益友”、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对优秀毕业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生进行表彰。毕业典礼在全场齐唱校歌《梦圆长天》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此去经年,前路漫漫,砥砺前行奔向星辰大海,不负韶华,笃定前行!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消息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沈航记者团新媒体部 赵杨洋 图片:党委宣传部 李加禾 沈航记者团摄影部 李佳彤 责编:党委宣传部 周驰 李朔
沈航学霸宿舍,6人中5人成功考研保研,1人备考公务员。沈航供图6人寝室的平均绩点保持第一,累计获得奖学金10余万元。竞赛方面,获得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1人。今年,寝室6人中5人保研、考研成功,还有一人准备考公务员。她们就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同一寝室的徐沁玫、鲍越、高百惠、李嘉惠、王岚、张慧琳。她们并肩奋斗、携手共进。王岚保送到西北工业大学,高百惠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李嘉惠保研到了大连理工大学,鲍越考入了厦门大学,徐沁玫考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霸女团携手同行大一就有考研打算徐沁玫、鲍越、高百惠、李嘉惠、王岚是沈航航空宇航学院的同学,也是同寝室的室友。她们在大一的时候就都有考研的打算。高百惠在大一的时候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珍惜每一寸光阴,为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的,她带动起寝室内的学习氛围。考研英语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她们当中徐沁玫的英语基础好,高百惠和鲍越可以说是后起之秀。在鲍越看来,英语单词十分重要:“单词一定要一遍遍的过。第一遍会很难,但一定要坚持,后来结合真题,就会顺畅很多。”一本考研词汇,她背了不下三遍。互相鼓励渡过考研艰难时光回忆起考研的时光,高百惠说确实是非常艰难的时光。“冬天路比较滑,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几个人把外卖点到考研自习室,在走廊里面快速吃完,又匆匆回到自习室继续学习。夏天考研自习室正对着太阳,中午在那学一会就大汗淋漓,所以我们会去教学楼,我们会带着小风扇每天去学习。”李嘉惠说非常庆幸能够遇到这样的室友,这样的同学,她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那段一起拼搏的时光一直留在脑海里:“那段时间我们总是互相帮助,一起晨读,每天都会在图书馆学习到闭馆,然后再回寝室,也一起参加比赛,获得了许多奖项。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可爱的室友,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考研的时光看似枯燥无趣,但是有了室友们的相互鼓励,这段时间也变得放松有趣了许多,那段日子里,她们相互鼓励,每天一起泡图书馆、自习室。整个寝室的人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克服困难。让努力的时光更加有意义。6人累计获得奖学金10余万元她们寝室的平均绩点保持第一,累计获得奖学金10余万元,寝室成员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辽宁省政府奖学金2人。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3人次,辽宁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2人次,辽宁省“创新杯”飞行器设计大赛三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1人。虽然获奖无数,但是她们并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学。与大家印象中的“工科女”有所不同,除了专注学习,个性迥异的她们爱好也丰富多彩。她们当中有热爱摄影,喜欢通过镜头记录河山的美好;有喜欢读书,音乐和电影,最享受晚上睡前读书的安宁时刻;也有宿舍的“健身达人”,坚持日常锻炼,平均每周去3-4次健身房,晚上会在操场跑圈。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有轻松欢乐氛围的寝室,也成为她们缓解学业压力的温暖港湾,日常充电打气的加油站。航空宇航学院116名学生考研成功个人成绩的取得与学院的助力密不可分。这个学霸女团所在的航空宇航学院今年共有116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首个实现考研人数突破百人的学院,其中考入国防七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57人,占比49.6%,创造了新的高质量考研记录。学院的考研率也实现了三连跳,由15%到23%再到今年的33%,不断提升的考研率也更好地激发了低年级学生考研的热情。宇航学院如此高的考研率背后,少不了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学院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每一位考研的学子都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关怀。学院老师孙雪玲介绍,考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在学生大一入校时,我们学院就会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此外,在理念信念教育方面,教育学生要有航空情怀、报国情怀,并且要把航空报国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此外,在整个考研周期,老师们都会把握各个节点,对学生们进行鼓励。“考研报名阶段,有的学生会犹豫不决,我们要谈话一次。11月进入了艰难期,马上考试时,有的学生想要放弃,我们会再一次谈话,为学生鼓劲。在考研当天上午考完试,有的学生感觉不太好就不想继续考了,老师会再次谈话,鼓励学生走完考研全程。”辽沈晚报记者胡婷婷【来源:东北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学四年,陪伴在你身边的既不是家人,也不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而是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室友们。在沈航航空宇航学院北区B5-406寝室,有这样六位乘风破浪的小姐姐,她们并肩奋斗,携手共进,她们很庆幸遇见了灵魂契合的彼此,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保研、考研,都是名校,成为了这个寝室的闪亮标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六位同学,听她们的沈航故事,看她们C位出道!左起:徐沁玫 张慧琳 鲍越 高百惠 李嘉惠 王岚学霸女团C位出道与大家印象中的“工科女”有所不同,同一寝室的徐沁玫、张慧琳、鲍越、高百惠、李嘉惠、王岚六位女生,除了专注学习,个性迥异的她们爱好也丰富多彩。她们当中有热爱摄影,喜欢通过镜头记录河山的美好;有喜欢读书,音乐和电影,最享受晚上睡前读书的安宁时刻;也有宿舍的“健身达人”,坚持日常锻炼,平均每周去3-4次健身房,晚上会在操场跑圈。性格爱好各不相同的人,四年前相聚于一个寝室,也开启了沈航的青春之旅。学习上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生活中一起健身、一起玩乐,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有轻松欢乐氛围的寝室,也成为她们缓解学业压力的温暖港湾,日常充电打气的加油站。这个学霸寝室的平均绩点保持第一,累计获得奖学金10万余元,寝室成员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辽宁省政府奖学金2人,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3人次,辽宁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2人次,辽宁省“创新杯”飞行器设计大赛三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1人。学霸女团携手同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学霸寝室访谈寝室内的六名成员,她们在大一的时候就都有考研的打算。高百惠在大一的时候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珍惜每一寸光阴,为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地,她带动起了寝室内的学习氛围。考研英语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三人中,徐沁玫的英语基础好,而高百惠和鲍越可以说是后起之秀。在鲍越看来,英语单词十分重要:“单词一定要一遍遍地过。第一遍会很难,但一定要坚持,后来结合真题,就会顺畅很多。”一本考研词汇,她背了不下三遍。高百惠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她回忆起那段最艰难的时光:“冬天的时候,因为路比较滑,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几个人把外卖点到考研自习室,在走廊里面快速吃完,又匆匆回到自习室继续学习。夏天的时候,考研自习室正对着太阳,中午在那学习了一会就大汗淋漓,所以我们会去教学楼,即使教学楼也比较闷,我们也会带着小风扇每天去学习。”李嘉惠保研到了大连理工大学,那段一起拼搏的时光在她的脑海中恍如昨日:“那段时间我们总是互相帮助,一起晨读,每天都会在图书馆学习到闭馆,然后再回寝室,也一起参加比赛,获得了许多奖项。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可爱的室友,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考研的时光看似枯燥无趣,但是有了室友们的相互鼓励,这段时间也变得放松有趣了许多,那段日子里,她们相互鼓励,每天一起泡图书馆、自习室。整个寝室的人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克服困难。让努力的时光更加有意义。学院助力 成绩斐然个人成绩的取得与学院的助力密不可分。学霸女团所在的航空宇航学院今年共有115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首个实现考研人数突破百人的学院,其中考入“国防七子”院校57人,占比49.6%,创造了新的高质量考研记录。尤为可喜的是,学院的考研率也实现了三连跳,由15%到23%再到今年的33%,不断提升的考研率也更好地激发了低年级学生考研的热情。航宇学院如此高的考研率背后,少不了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学院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每一位考研的学子都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关怀。执着的信念,坚定的理想,顽强的毅力,奋斗的方向。沈航学子,乘风破浪,大步向未来。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文字:田鲁晨 校对:马晓梅责任编辑:周驰 李朔 李加禾
各位考生: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防控疫情的形势下,为了保证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及时解答考生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安心备考,现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成绩发布、成绩复核、咨询等工作安排公布如下:一、成绩发布我校原定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和方式不变。考生可在2月10日12:00后登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初试成绩。二、成绩复核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及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从师生健康和安全出发,结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特点,综合考量,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决定推迟开展全省各招生单位成绩复核申请受理、复核组织实施及复核结果反馈等工作。具体开展时间、形式和要求将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的相关通知。三、考生咨询如考生对以上成绩公布和成绩复核相关问题有疑问或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发送邮件进行咨询。邮件主题格式为考生准考证号+考生姓名+成绩发布和复核咨询。四、复试工作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感谢各位考生的理解和配合,请耐心等待,做好防护和健康管理,积极准备复试。疫情当前,人人有责。请严格遵守防控纪律,切勿提前来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2月8日
目前麦麦已整理的一区调剂省份有: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在历史文稿中查看)今天给各位考研生们整理了一区中的辽宁省内,大概25所院校的2021年考研调剂信息汇总。适合今年的考研生。2022考研的同学建议也要收藏起来,因为这批院校明年的调剂信息,也会是差不多的分数和可调剂专业数量。#2021考研调剂#主要包含以下25所院校及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渤海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铸造研究所 鞍山师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各学部(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缺额信息就更新下MBA/EMBA教育中心3月26日更新的缺额计划:9人东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工作办法1,理学院:2,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3,冶金学院:大连海事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方案今年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为3月22日0-15点,15个小时。已结束。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第一批复试调剂信息报名时间:3月25日19:00至3月26日上午8:00。——大量调剂名额,请速度下手!1,第一批调剂招生计划(非规培类):2,第一批调剂招生计划(规培类):2021年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大连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一/二/三)第一批:拟接收调剂专业(3月16日)第二批:拟接收调剂专业(3月20日):第一批未招满专业。备注:第1批和第二批调剂复试工作拟于3月29日-4月1日进行。第三批:拟接收调剂专业(3月24日):第二批未招满专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各学院复试调剂信息大部分专业都有调剂计划:辽宁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辽宁科技大学2021考研调剂信息沈阳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我校能源动力专业(电气工程方向)无调剂计划;能源动力专业(动力工程方向)有调剂计划。欢迎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调剂到我校能源动力专业(动力工程方向)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21考研预调剂信息大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调剂公告1,学硕调剂专业:2,专硕调剂专业:辽宁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考生复试须知于3月22日下午进行2021年研究生招生第一批调剂考生复试工作。调剂复试的考生须达到国家线A类分数线。登陆调剂系统查看剩余的缺额计划,准备第二批调剂吧。辽宁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2021考研调剂信息沈阳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第一批调剂专业沈阳化工研究院2021考研调剂信息调剂数量15人。要求:考生应为化学及相近专业,并通过国家A区录取分数线。研究方向:环境毒理、高分子材料、生物技术、化学工艺、化工安全技术、分析化学大连民族大学2021考研调剂信息大连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1,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拟录取名单2,航空宇航学院交通运输专业(非全日制)调剂公告21,沈阳师范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预告22,东北财经大学【调剂时间更新】关于2021年部分专业接收考生调剂公告23,大连交通大学2021考研调剂信息24,沈阳铸造研究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材料加工工程)调剂信息25,鞍山师范学院关于2021年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接受调剂的通知-end-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各校及机构研招办,麦麦仅作整理和分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审核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通过审核增列为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标志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办学层次迈上新的台阶,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是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重大标志性成果。据介绍,自2017年3月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17〕12号),学校便开始组织博士学位授权审核筹备工作。经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和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逐级评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获批成为辽宁省第15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成为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添补了辽宁高校在航空航天学科领域博士层次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空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的获批,实现了几代沈航人的夙愿。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和未来的使命和责任担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做优做强航空航天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经吹响。据悉,在2017年度国务院学位授权审核中,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还获批美术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硕士一级学科数达到15个;获批工程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数达到3个。(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博士点需要大学在学术队伍、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才可申请,并需要教育部进行审核,所以一所大学的博士点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比如国内博士点最多的浙江大学包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点,可谓是达到了恐怖的程度。绝大多数二本层次的大学连一个博士点都没有,部分一本大学也没有博士点。博士点在2017年(2018年5月审核完成)审核增列的博士点中,有21所大学的增设博士点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说白了就是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不到标准,实力有待提高,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点先给你设着,但是不准招博士生。这些大学也会针对自身不足进行积极调整或者加强建设,争取早日“转正”开招博士。未达标不能招生的博士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院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沈航的航宇排行国内前十(B-)。沈航的航空类专业一直高考录取分数较高,超出一本分数线不少。不过随着近几年就业压力增大,航空航天类专业热度并不算太高,航宇也一直是“考研照顾专业”的存在,没错,就是照顾性专业!从业群体小,圈子范围窄,十几年前毕业还能挤进研究所,近年来想进各大飞机制造厂都不太容易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训上海电力学院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由于其极具专业特色,又地处上海,导致其王牌专业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甚至超过了某些985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电的电气工程获得B-,看似不算突出,但是和这些名校的电气工程比较下:大连理工B-、武汉大学B、上海交大B+、东南大学B+、电子科技大学C、东北大学C+、北航C+。电气工程国内开设院校较多,也是热门专业,能达到B-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上海电力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号称“亚洲粮院”,其王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学科评估中获得B-。而与之相仿的“南京粮院”变身南京财经大学之后录取分数也是逐年攀高,可见地域与校名的影响之大。河南工业大学在河南省高校中还算不错,至少能排进前10名,目前在河南省内也是在一本招生。河南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为上海和中科院共建,2013年教育部才批准正式建立的上科大,先招研究生后招本科生,可见其起点之高。上科大走的是和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校一样的精英教育,每年招生不过数百。目前的大多数博士招生都是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培养。不过想成为国内一流名校,在高校林立的上海谈何容易,上科大仍然需要时间去沉淀。
航空类院校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高校之一,空姐和空少的组合绝对是非常亮眼的招牌。高考结束了,一起来看看曾经直属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北航实力依然强大,郑航似乎已经在掉队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西北工业大学2.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西工大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牵头成员,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南昌航空大学4.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市南昌,是一所省部共建,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AU),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沈航是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6.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位于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郑航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以管理学、工学为主,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郑航空乘专业在这六所航空院校当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和西北工业大学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入选了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国家“双一流”和211高校;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则为国家普通类本科。值得指出的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目前还是以学院命名,据说改名为大学已经提上了日程。
2019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沈阳最好的大学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可以看出,2018-2019沈阳最好大学排名前3名是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以下是沈阳最好大学排名10强名单,供大家参考:1、沈阳最好大学排名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1]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1.6万人,城镇人口673.6万人,城镇化率81%,是东北唯一的特大城市。沈阳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中部,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中国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驻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这是沈阳历史的转折点,从小小的军事卫所一跃变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的中心城市 新中国建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沈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等称号,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化融合示范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长春排名前十的院校:1、东北大学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 [1-6]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东大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等科研成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第一个软件园、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7-8]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总面积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教职工4472人;全日制在校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931人,硕士研究生12166人,博士研究生3986人。2、辽宁大学辽宁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简称“辽大”,是一所辽宁省主管的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序列的唯一辽宁省属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十三所高校之一。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的部分科系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占地面积2190亩,校舍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7个学院;本科专业7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其中本科生1.7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各类留学生1800余人;专任教师1330人,其中教授298人、副教授501人,博士生导师167人。3、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CM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医大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1940年在延安,由毛泽东同志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1911年建立),1949年接管合并原私立辽宁医学院(1883年建立)。学校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校,2000年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32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学校在编教职工8065人。全日制在校生15986人,其中博士生1193人,硕士生(含七年制)4447人,本科生9178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145人。4、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是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组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07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底,学校校园面积3964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设有1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ESI前1%学科1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各类学生207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00多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00多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5、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师资队伍1313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186人、博士生导师165人。现有普通本科生18415人,硕士研究生3070人,博士研究生342人。学校由位于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总占地面积158.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4.27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有55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6、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是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1948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几经变迁,曾先后改建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辽宁省建设学院等。2004年5月正式定名为沈阳建筑大学。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47种专业,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教职工1700余人,本科生110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26人,外国留学生858人。7、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教育部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沈阳师范大学。截止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28282.7平方米,建筑面积942220.78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9293人,硕士研究生2917人,长短期留学生1029人,学校现有26个二级学院和本科专业76个。8、沈阳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沈药”,坐落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学校创建于1931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其前身为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制药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布局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5个学科门类,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校本部(文化路)校区、铁西校区、南校区(本溪高新区)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1个学院,21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2558名、本科生8151名;教职工1170名,其中专任教师696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AU),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初命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截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1亿元;下设22个教学、科研单位,有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教职工1600余人,各类学生22000余人。10、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辽宁中医学院,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滨城大连和药都本溪。2006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医学相关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学校是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设置医、理、工、管、文、法等6个学科门类,20个本科专业,下设17个学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2个教学部、2个教学实验中心、3个研究院、2所图书馆、4所博物馆。学校拥有本科生8018人,硕士研究生1130人,博士研究生158人。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近五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近年来,学校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3”个学科群——“高效毁伤及防护”学科群、“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群、“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特色理科”学科群、“医工融合”学科群、“军民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科群,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学校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 20 公里远程照相机等,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建校78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40余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12月,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6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坚持创新引领,科技优势突出。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高效毁伤、光电信息、远程压制、智能无人平台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设立了8个校外研究院,发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用爆破、特种超细粉体制备、智能熔敷焊、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等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北大学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点6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5大类别,13个领域,本科专业85个。工程学、材料学、化学学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B+。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409项,各类项目总数485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32.6亿余元,其中2019年科研经费达6.52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2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52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90余部。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重大武器型号等,共有70多项成果应用于“神舟”、“嫦娥”、“天宫”系列工程。2017年以来,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与航天科工集团共建“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院”;与太重集团签订军民 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与阳煤集团合作建成3D打印研究院;与晋中市合作转化紫苏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将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于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与阳煤集团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共建“铝镁合金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园”;基于水下武器装备应用的水听器技术项目已经成功转化为医用听诊器技术。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基地)。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学校以光电为核心的特色学科在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核心影响力,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光电特色学科体系,主干学科光、机、电、算、材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2个、一流学科B类5个);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建校之初,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径,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等荣誉。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签署了共建沈阳理工大学协议。2016年获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成为省局共建的国防特色院校。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等院校。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5个二级学科(学科方向);有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有5个国家级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学科列入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学校现有15个教学单位,有“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位于省属高水平大学前列。6个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12个专业列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和培育计划,6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学校目前承担着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军兵种装备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项目千余项。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在国家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连续三年排在全国高校前列,2017年作为陕西省唯一一所高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先进单位,并列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等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个、大数据智能化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校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4个学科群为牵引,构建主体学科优势突出、通用和基础学科支撑配套、文管学科独具特色、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3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点排名全部进入全国前30%。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海勇士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六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在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学校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首次实现了激光全自动束靶耦合引导(神光-Ⅲ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第一支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学生机器人舞蹈队,实现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 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首次揭示了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发现,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经费总额和国家科技三大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6年有7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一大批成果助力“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正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工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 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拥有66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累计超过百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现设有16个学院和174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58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556项,其中国家奖78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工程研究基地”。学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后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沈航;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决定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沈航。2017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航空发动机学院。“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其中,我国首型电动双座飞机“锐翔”(RX1E),是世界上仅有的按照美国ASTM标准进行适航审定的四款飞机之一,是国家民航管理局颁发“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证书”的第一款电动轻型飞机。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相关专业25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38.5%,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表演(空中乘务方向)等航空特色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学校与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30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南华大学南华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2月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学校拥有核能与核安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筑环境气载污染物治理与放射性防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30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科研基地16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拥有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历史使命,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3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学校形成了核燃料循环系统9个特色优势学科群,核地学及涉核相关学科所形成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拥有国家核资源与环境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目前唯一一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技术应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在内的20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学校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的工程专业国家认证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观摩考察,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现有11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认同,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8个学科获得B类以上评估结果,其中机械工程为A类,全国排名前1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排名前20%。学校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亚稳材料科学与技术、并联机器人理论与技术、流体传动与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与热处理技术、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与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布局建设“三个研究院、三个中心”,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特种运载装备研究中心。2013年和2014年,学校连续有2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