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模板丨最基本的生信套路换了miRNA也能发6分+齿如齐贝

论文模板丨最基本的生信套路换了miRNA也能发6分+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12月发表在Genomics(IF = 6.205)上的文章。文章利用了从TCGA数据库中搜集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RNA测序数据和miRNA测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与临床数据结合,利用Cox回归分析,得到了7个与HNSCC相关的标志性miRNA,确定为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新型miRNA标志物。题目:miRNA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overall survival outcomes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iRNA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总体生存结果摘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miRNA功能的增加或者减少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癌症的发展。本文利用来自TCGA数据库的RNA测序(RNA-seq)和miRNA测序数据显示功能异常的miRNA微环境,并可以为miRNA治疗提供有用的生物标记。在训练集中,发现7个miRNA是HN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miRNA共有60个预测靶基因,其中 9个靶基因(CDCA4,CXCL14,FLNC,KLF7,NBEAL2,P4HA1,PFKM,PFN2和SEPPINE1)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S)相关。本文确定了用于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新型miRNA标志物。流程图1. 数据的获取和整理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HNSCC患者的RNA-seq数据和miRNAs-seq数据。miRBase数据库包含已知miRNA序列和注释,其中有成熟miRNA的位置和序列的信息。从miRbase获得的所有成熟miRNA序列的Fasta格式序列用于miRNA注释。分别从529名(42名正常和487名肿瘤)和552名(44名正常和508名肿瘤)患者的样本中提取RNA-seq数据和miRNAs-seq数据。同时收集的临床病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分期,TMN分类,生存状况和生存天数。2. 建立基于miRNA的预后标记从TCGA的组学数据中分析共得到1075个差异表达的mRNA(上调581个,下调494个)以及miRNA 313个差异表达(上调203个,下调110个)。图1A-1B显示了前20个上调/下调表达差异mRNA的热图和火山图,图1C-1D显示了前20个上调/下调表达差异miRNA的热图和火山图。为了筛选预后的miRNA,利用单变量COX分析评估了差异表达的miRNA。在单变量COX分析中发现重要的26个miRNA具有显著性变化,其中7个差异表达的miRNA(hsa-miR-499a-5p,hsa-miR-99a-5p,hsa-miR-337-3p,hsa-miR-4746-5p,hsa-miR-432-5p,hsa -miR-142-3p,hsa-miR-137-3p)是HN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本文模型的公式为:风险评分=(0.238×hsa-miR-337-3p)+(0.246×hsa-miR-99a-5p)-(0.232×hsa-miR-4746-5p)-(0.233×hsa-miR-432-5p)-(0.261×hsa-miR-142-3p)。此外,本文还计算了研究集中每位患者的风险评分。然后,将中位风险评分作为训练集,测试集和所有患者中的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图1.前20个上调/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或miRNA的火山图和热图。A-B:mRNA;C-D:miRNA。3. 生存结果和多变量分析本文通过使用KM生存曲线分析了7种miRNA在患者生存中的表达。发现hsa-miR-499a-5p,hsa-miR-99a-5p,hsa-miR-337-3p,hsa-miR-4746-5p,hsa-miR-432-5p,hsa-miR-142-3p和hsa-miR-137-3p显著影响OS结局(图2A-G)。此外,两个数据集的KM生存曲线可用于检测7个miRNA的预测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高风险组的患者生存率均比低风险组低。利用ROC曲线研究生存相关miRNA的表达模式是否可以为HNSCC的发生提供早期预测。结果发现在训练集的AUC为0.716,测试集的AUC为0.654,说明该预后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中等的。患者的风险生存状况图显示,随着患者的风险评分增加,死亡率也增加(图3)。为了建立基于7-miRNA的预后模型,本文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分析来识别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基于7-miRNA的特征,性别和N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图4)。图2. 7个miRNA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总体生存分析。A-G:miRNA;H:训练集;I:测试集。图3.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OC曲线和患者的风险生存状态图。A:训练集的ROC曲线;B:测试集中的ROC曲线;C:训练集中的生存状态;D:测试集中的生存状态。图4.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分析以识别风险因素。A:单变量;B:多变量。4. miRNA靶基因分析利用在线数据库预测得到了这7个miRNA的60个靶基因。通过Cytoscape探索miRNA与靶基因之间的潜在联系。如图5所示,hsa-miR-137-3p是网络中最大的节点,而hsa-miR-99a-5p和hsa-miR-4746-5p没有匹配的靶基因(红色点表示上调,绿色点表示下调)。为了评估这些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使用GO富集和KEGG生物学通路进行分析。GO分析显示:靶基因的生物过程(BP)在细胞功能负向调节,组织发育和对抑制因子的反应等条目中富集。分子功能(MF)在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生长因子结合,纤连蛋白结合和蛋白质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活性上富集,而细胞组分(CC)主要富集在血小板α颗粒,浓缩染色体动粒,细胞外基质等条目上。KEGG生物学通路分析表明,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戊糖通路,半乳糖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通路中(图6)。图5. Cytoscape可视化miRNA与靶基因之间的潜在联系。图6.靶基因的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5. miRNA靶基因与生存情况的关系分析miRNA靶基因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发现9种基因的表达:CDCA4,CXCL14,FLNC,KLF7,NBEAL2,P4HA1,PFKM,PFN2和SEPPINE1对OS产生了显著影响(图7A-7I)。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揭示了两个中心关键基因为PDGFRB和RAD51(图7J)。图7.鉴定出的靶基因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的总体生存分析。A-1:mRNA;J:PPI网络。结语本文的研究基于TCGA数据集确定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特征miRNA,并分析了HNSCC的预后。这项研究为精确预测癌症治疗结果的可靠工具开发提供了创新性的见解。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结果尚未在临床样本中得到验证,并且相对较少的患者没有很高的统计效力。其分子标记应在更独立的研究和功能实验中得到验证。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生信发文助手”,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

成也

格拉斯哥大学-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介绍

MSc 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全日制: 1年学费:21920英镑课程介绍这个生物信息学硕士课程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创新计划,最近进行了修订。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计算学和统计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并用于有机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该计划的重点是使用计算机通过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和图形表示从分子水平上的DNA,RNA和蛋白质序列数据以及相关数据中收集新见解-所有这些都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部分。入学要求学术:相关学科背景相关学位科目是: 所有具有分子生物学或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学位。 其他生物学学位,至少具有一些分子生物学。 计算科学,软件工程或信息技术。 数学或统计学(具有计算机编程经验的证据)。 其他具有计算机编程经验的证据或具有分子生物学深厚背景的证据的其他物理学科。雅思:总分6.5(单项6.0)。课程设置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与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相关的计算和生物研究实践,并获得实践经验,以向学生展示他们如何使用其回答的计算方法和生物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让学生了解跨“组学”领域的数据和分析集成的新方法。在该课程中,你将发展一系列计算和编程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包括统计数据)和解释方面的技能,并且你将了解到最新的生物科学进展,这些进展包括生物信息学方法。该学位共修180个学分, 第一学期(9-12月)60个学分:核心课程 第二学期(1-5月)60个学分:选修课程,学生从可选的课程中选择4门课程(两门10个学分课程和两门20个学分课程)。 夏季(5-8月)60个学分:研究项目(为期14周)核心模块:Programming (Java)(20 credit)编程(Java)(20学分)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10 credit)数据库理论与应用(10学分)Foundations of Bioinformatics(15 credit)生物信息学基础(15学分)Omics and Systems Approaches in Biology(15 credit)生物学中的组学和系统方法(15学分)选修模块:选修4门课程(两门10个学分课程和两门20个学分课程)。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Causing Genetic Variants(10 credit)致病基因变异鉴定(10学分)Drug Discovery(10 credit)药物发现(10学分)Animal Models of Disease(10 credit)疾病动物模型(10学分)Using Chemical Structure Databases in Drug Discovery for Protein Targets(10 credit)必选课程:利用化学结构数据库发现蛋白质靶点(10学分)RNA-seq and Next Generation Transcriptomics(20 credit)RNA序列和下一代转录组学(20学分)Omic Analyses for the Biomedical Sciences – from Genomics to Metabolomics(20 credit)生物医学科学的组学分析——从基因组学到代谢组学(20学分)Bio-Imaging for Research Scientists(20 credit)研究科学家生物成像(20学分)Clinical Genomics(20 credit)临床基因组学(20学分)Pathogen Polyomics (20 credit)必选课程:病原体多组学(20学分)研究项目:为期14周的夏季研究项目(60个学分),通常这将在格拉斯哥与该项目有关的一个研究实验室进行,但也有机会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适当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机会我们的大多数毕业生都使用他们在我们的计划中获得的技能,在英国或国外的大学或学院从事研究型职业。这些技能现在在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许多领域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并且许多人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纷乎宛乎

56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高校,保研比例高吗?生源质量如何?

文|冷丝栏目|考研复习教育部批准建设立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共有56所,绝大部分是985高校,其他高校为211高校,都是综合实力强大的高校。56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高校,保研比例知多少?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在招生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其中保研即推免人数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根据高校公布的数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保研比例超过50%,其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复旦大学,保研比例超过30%。56所高校,大半高校的保研比例超过20%。冷丝发现,除了类似北大清华这样的少数高校,绝大部分高校的保研比例不高也不低。但就高校官网发布的保研要求和考核程序来看,以及入学后的情况,保研学子的质量还是较高的。56所高校保研比例之所以有保研的制度的存在,是因为确实有现实的需求。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大,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规模不断壮大,但由于各高等院校之间、学科专业之间以及行业发展之间的差别,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科专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热门的学科专业报考的人数规模较大,而冷门的学科专业则报考的人数极少,即学科之间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全国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这对研究生教育确实具有重大意义。冷丝认为,现实问题需要正视:一些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招生过程中,生源往往很充足,而一些冷门专业则面临着生源短缺或不足等问题。所以,研究生推免制度成为了高等院校维持和扩大招生规模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站在了学科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层面上,通过依据不同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问题,有建设性地和侧重性地配置各专业的推免生指标,从而在诸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出优秀的有培养潜质的人才,更好地促进各学科专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可以按限定比例向校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同时只要在招生计划的控制范围内,高等院校接受的外校推免生数量指标没有严格的,所以高等院校在接受外校推免生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研究生生源的质量。任何事情都具有多面性,研究生推免工作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其一,好的高校更愿意将优秀学生留在本校实现推免。教育部对没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在接受外校推免生中的数量没有严格 的限制 ,这些高等院校对是否接受外校推免生具有较大的选择权,而这些院校本身往往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达不到计划要求,致使这些院校更愿意将推免生留在本校。这就使得接受校外推免生的政策要求难以落实 ,操作性仍有待提高。其二,研究生推免生的评价系统也有待改进。由于在研究生选拔和考核过程当中,为衡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区分学生综合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各高等院校主要根据本科生三年来的平时课程考核成绩以及其他政治思想条件、外语能力、活动表现等来确定学生的综合排名情况,从而根据排名情况来选拔和确定推免生。然而,这样的选拔系统仍未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科研素养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等等,而且这些指标在量化及考核过程中也会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仍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其培养潜质,尚未形成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研究生推免考核体系。可见,研究生推免考核体系仍很不完善,且凭借一些现有的硬性标准和可量化指标来选择和考核推免生的综合素养仍难以反映一学生的培养潜质。其三,校际间的推免工作难以达到好的效果。校际间的推免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致使不 同高校对同一推免生的认可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校际间在促进推免合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不利于校际间人才推免合作水平的提高。各高等院校一般都愿意把选拔出来的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留在学校培养,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招生的生源质量,继而把剩下的次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推荐给其他高等院校,而其它高等院校对外校推荐过来的、且经挑选余下的推免生不太满意,校际间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推免合作机制,致使高校间的人才推免合作得不到稳定和持续发展,极大地阻碍了校 际间的人才推免合作。推免生整体上素质显得较高,改进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不同学校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促成导师积极接受外校推免生,促进校际推免合作。高校在积极接受外校推免生,为外校推免生提供新的发展和学习平台的时候,需要加强与学校导师之间的沟通,为导师提供更多的推免生信 ,让导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科研、创新、团队和综合等能力,以及努力解决导师接收推免生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让导师对接受学生从被动为主转向主动为主。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推免生入学前 的后期教育,增强推免生的学习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励被接收推免生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修养,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考核机制,从而更好地把推免生的前期学习和后期教育结合起来,为推免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冷丝还认为,研究生推免将成为今后招生的主流部分,只要积极改进当前的推免政策,研究生招生工作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机械心

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青岛举行

10月19至20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山东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武汉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特等奖,27项作品获一等奖,60项作品获二等奖,200余项作品三等奖,另有21家优秀指导单位获奖。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国内外151所高校、1075支团队、4393名选手报名参加,最终,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121所高校的292件作品进入总决赛。新型车用滑片式制动助力电子真空泵、仿蝎子结构三臂井喷救援机器人、基于风能收集的“旋转并蒂花”、新型高性能水下纳米发电机、复合PCM与液冷耦合的低功耗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在大赛作品展示环节,各类新式能源装备设计百花齐放,碰撞出科技与创新的火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信超、刘鹏、马驰、魏晓璇、李铭团队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获得了总决赛的特等奖,是一件海洋能源开发装备作品。信超表示:“我们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深水智能化全电采油树技术研发,创新性提出内嵌式压力平衡系统并突破了全电阀门及执行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利用井内原油内部高压实现阀门开启、关闭时压力平衡,大幅度降低了流体对阀门闸板的阻力,实现动力降低的要求,打破该技术领域国外垄断的现状势在必行。”据了解,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是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11项主题赛事之一。该项赛事源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创办的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第三届)起被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后来该赛事升级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次大赛承办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王大勇 王宁 戴心怡)

战记

138名生物信息学者,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联署声明

来源:薛宇科学网博客11月26日,有新闻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文中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作为生物信息学者,我们对该新闻中报道的安全性未经充分检验的基因编辑技术贸然应用于人体的尝试表示震惊、疑惑、愤怒和谴责。我们认为: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应当鼓励,但临床应用应当谨慎;科学家应当有基本的职业操守,科学研究的伦理底线不容突破;生命科学或医学相关技术,在未能充分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前,不能贸然应用于人体;建议相关部门彻查此事,同时推动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及应用相关伦理法规和制度的完善。联署人(138人,排名不分先后,截止11/27上午12点)James Cai, 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曹志伟,同济大学陈玲玲,华中农业大学陈路,四川大学陈洛南,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梦洁,美国University of Chicago陈卫华,华中科技大学陈轶文,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陈禹保,北京市计算中心崔学峰,清华大学代琦,浙江理工大学邓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樊龙江,浙江大学范竞,美国奥斯汀综合医学院研究生院方向东,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高峰,天津大学高歌,北京大学高建召,南开大学高欣,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古槿,清华大学郭安源,华中科技大学郭锋彪,电子科技大学郭立,西安交通大学郭志云,西南交通大学韩冷,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郝沛,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何航,北京大学何西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黄昆,美国Indiana University计宏凯,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纪志梁,厦门大学姜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庆华,哈尔滨工业大学蒋兴鹏,华中师范大学阚显照,安徽师范大学李程,北京大学李川昀,北京大学李国亮,华中农业大学李磊,青岛大学医学部李梢,清华大学李伟忠,中山大学李炜,美国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李园园,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梁晗,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廖奇,宁波大学林关宁,上海交通大学刘博,哈尔滨工业大学刘琦,同济大学刘锐,华南理工大学刘松,美国Roswell Park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刘涛,美国University at Buffalo刘文斌,温州大学刘小乐,美国哈佛大学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刘赟,复旦大学刘云龙,美国Indiana University刘治平,山东大学卢涛,成都医学院罗锐邦,香港大学宁康,华中科技大学欧竑宇,上海交通大学任间,中山大学任仙文,北京大学沈慧,美国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沈力,美国Rutgers University沈宇锋,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施建宇,西北工业大学施兴华,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舒易来,复旦大学苏建忠,温州医科大学苏志熙,复旦大学孙丰珠,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孙啸,东南大学孙英丽,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汤海旭,美国Indiana University万钧,美国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汪国华,哈尔滨工业大学汪小我,清华大学汪阳明,北京大学王栋,南方医科大学王光中,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所王海天,香港中文大学王红强,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王吉光,香港科技大学王俊文,美国Mayo Clinic 王涛,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王艇,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王希胤,华北理工大学王颖,厦门大学王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玉平,美国Tulane University吴爱平,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吴浩,美国Emory university吴凌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席瑞斌,北京大学肖景发,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谢丹,四川大学谢阳,美国UT Southwestern谢志,中山大学邢毅,美国费城儿童医院 & 宾夕法尼亚大学(CHOP & Penn)许东,美国密苏里大学薛宇,华中科技大学严文颖,苏州大学杨建荣,中山大学杨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杨力行,美国University of Chicago杨雪瑞,清华大学杨跃东,中山大学姚玉华,海南师范大学叶凯,西安交通大学余维川,香港科技大学臧充之,University of Virginia曾坚阳,清华大学张博,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张力烨,上海科技大学张锐,中山大学张世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勇,同济大学张勇,中科院动物所张泽民,北京大学张镇海,南方医科大学张志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治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章成君,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章张,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赵方庆,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慧英,中山大学赵兴明,复旦大学赵毅强,中国农业大学赵中明,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郑德友,美国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郑小琪,上海师范大学支德贵,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周筠筠,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院周琦,浙江大学朱峰,浙江大学药学院朱怀球,北京大学朱茜茜,美国Roswell Park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左永春,内蒙古大学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近期热文TOP15(统计周期:2017.2.1-2017.12.20)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孔子

布里斯托大学-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专业介绍

MSc 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全日制:1年学费:20,800英镑课程介绍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涵盖生物信息学的各个领域,适合来自与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和其他生物科学)相关的各种学术背景的学生。学生将与世界一流的专家一起学习和合作。在大数据时代,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涉及大量数据的研究,这些数据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计算工具的使用对于分析如此庞大的数据集至关重要,其中一些动摇了许多科学学科的基础。这些技术的出现对于许多公司和公共部门也是至关重要的,并推动了创新型初创企业的出现。精通生物信息学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并将继续增长。主题包括编程,机器学习,基因组学,蛋白质结构,进化生物学,以及专业和创业技能。学生们将在生命科学学院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项科学研究项目,并将在离开时掌握高度可转移的技能,这些技能将促进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就业能力。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创业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创新理念。入学要求学术:与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生物化学,动物学,生态学等)相关的一等或二等一学位雅思:总分6.5(单项6.5)。课程设置必修模块:Scientific Programming科学程序设计Statistics and R统计与REntrepreneurship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创业与专业发展Project Planning项目规划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Research Project研究项目选修模块:再加上以下三个单位Genome Biology and Genomics基因组生物学和基因组学Advanced Programming高级编程3D Protein Structure三维蛋白质结构Genome Evolution基因组进化Omics生物组学工作机会生物信息技术对未来生命科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对分子科学,而且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超基因组学或保护等领域也是如此。在学术界之外,许多部门还依赖于大数据、社交媒体分析以及其他基于计算机的方法,如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以英国为例,公共项目包括英国基因组学(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部)或达尔文生命树(Wellcome Trust)。因此,精通生物信息学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并将继续增长。

蝴蝶舞

生信分析筛选lncRNA进行实验验证思路分享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很狂的科研人,SCI狂人团队已经获取原文作者授权,更多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很狂的科研人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很狂的科研人,原文作者为庆直登科研,版权归庆直登SCI狂人团队所有,更多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很狂的科研人与以前相比,现在的科研越来越难做,从meta分析到很多对纯生信友好的期刊被拉黑,这些变化一一说明了单位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SCI论文。对纯生信友好的基本上是OA期刊,OA期刊出于商业利益,往往发文量远远大于非OA期刊,纯生信数据挖掘文章在非OA期刊上发表的机会远远小于OA期刊。要想增加发表在非OA期刊的机会,往往纯生信数据挖掘都是需要补充实验验证。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正需要筛选分子进行开题,所以本次我们分享一下如何利用纯生信数据挖掘的方法筛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分子,具体操作我们以lncRNA分析为例。分析操作方法如下:1、从TCGA数据库下载lncRNA数据矩阵与相关临床数据,按照log2FC绝对值大于2与FDR小于0.05的标准筛选出差异的lncRNA2、将上一步筛选出的差异lncRNA进行批量化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然后筛选出p值小于0.05的lncRNA,再用lasso回归进行下一步的筛选3、将上面筛选出的lnc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Cox结果同时结合生存曲线进行筛选出一个lncRNA根据上面的分析思路,我们就选出了一个lncRNA。如果条件可以的话,可以尝试下面这些分析:1、该lnc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收集临床样本)2、该lncRNA对***癌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影响的研究3、该ln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号

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举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10月21日电(通讯员 王大勇 王宁 戴心怡)10月19至20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山东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121所高校的292件作品进入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武汉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特等奖,27项作品获一等奖,60项作品获二等奖,200余项作品三等奖,另有21家优秀指导单位获奖。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按照“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图为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大勇 摄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51所高校、1075支团队、4393名选手报名参加,参赛高校数量、参赛高校层次、参赛作品质量创下历史新高,大赛开放性、包容性、引领性也更上一层。大赛赛题以新能源装备为主,涵盖了海洋能源开发、绿色高效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类能源装备的创新设计,对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领域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我国传统能源装备的新旧转换和新能源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19日上午,大赛总决赛开幕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逸夫礼堂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张玲玲、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质量标准部主任宋志龙、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分别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做题为《普光气田从安全高效开发到长周期持续稳产》的报告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馆内,本次大赛总决赛的200多件作品进行了展示和专家现场点评。大赛总决赛期间还举办了院士论坛、能源装备企业文化交流会、能源装备企业招聘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高校、企业、行业搭建三方交流平台。新型车用滑片式制动助力电子真空泵、仿蝎子结构三臂井喷救援机器人、基于风能收集的“旋转并蒂花”、新型高性能水下纳米发电机、复合PCM与液冷耦合的低功耗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作品展示环节,各类新式能源装备设计百花齐放,碰撞出科技与创新的火花。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高秉懿、李秉坤、许天乐的团队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本次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许天乐向评审专家和观众介绍了作品创新点:“这是一个光伏阵列巡检清洁装置,我们提出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处理的光伏组件故障识别技术,以主动维护为基本思想,设计了机地一体化结构,打破了传统巡检装置无法进行斜面起降移动的局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信超、刘鹏、马驰、魏晓璇、李铭团队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也获得了总决赛的特等奖,是一件海洋能源开发装备作品。信超表示:“我们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深水智能化全电采油树技术研发,创新性提出内嵌式压力平衡系统并突破了全电阀门及执行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利用井内原油内部高压实现阀门开启、关闭时压力平衡,大幅度降低了流体对阀门闸板的阻力,实现动力降低的要求,打破该技术领域国外垄断的现状势在必行。”来自重庆科技学院的研究生张士明带领团队的参赛作品“全尺寸动力钻具整机试验台创新设计”是绿色高效油气装备的一个项目,获得了总决赛二等奖。动力钻具的平均寿命在100小时左右,试验台可对其内部失效问题进行检测,包括橡胶遇氧老化、轴承断裂、井下高温等问题。“我们的项目是在已有的动力钻具测试试验台的基础上,增大已有动力扭矩,增加轴向钻压测试装置和井壁倾角测试装置的创新设计试验台。”张士明介绍,“最难的地方不是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数据编程这些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如何考虑多样的设计因素同时完成实物的制作,接下来我们还将针对不同复杂环境进行其他方面的完善。”图为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大勇 摄来自中南大学的研究生郑思洋所在的团队作品“芯冷先锋——一种可实现针对式散热的数据中心智能机柜”获得总决赛三等奖,她向参观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们进行作品演示:“这个作品聚集数据中心高热密度服务器散热领域,对高散热元件采用电绝缘液进行浸没式冷却,对低散热元件采用循环空气冷却,实现针对式散热,避免能源的无用消耗和浪费。”郑思洋表示,能够带着团队作品来参赛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既响应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又能够激励学子潜下心做科研,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大有益处。“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次大赛承办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表示。“大赛从最初的13所高校101件作品参加决赛,到今天的国内外151所高校学生组成1075支队伍报名参赛,赛事规模和水平都创历史新高,杰瑞集团希望今后继续与大赛携手,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实践平台方面多做贡献,为实现能源强国战略贡献杰瑞力量!”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表示,目前“杰瑞杯”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已经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2013年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开始举办,6年来系列大赛得到了全国500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和4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已形成院系、学校、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等层层参赛,基层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支持赛事的活力局面。”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表示。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是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11项主题赛事之一。该项赛事源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创办的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第三届)起被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2019年,该项赛事升级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保持赛事历史的延续,届次接续为第六届,秘书处单位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来源:中国青年网)

贝多芬

棒!121所高校,292件作品,第六届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石大举行

10月19-20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121所高校的292件作品进入总决赛。经过角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武汉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特等奖,27项作品获一等奖,60项作品获二等奖,200余项作品三等奖,另有21家优秀指导单位获奖。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现场 叶子安摄影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山东省教育厅、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大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按照“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邱志越摄影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51所高校的1075支团队报名参加,参赛高校数量、参赛高校层次、参赛作品质量创下历史新高,大赛开放性、包容性、引领性也更上一层。大赛赛题以新能源装备为主,涵盖了海洋能源开发、绿色高效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类能源装备的创新设计,对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领域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我国传统能源装备的新旧转换和新能源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10月19日上午,大赛总决赛开幕式在逸夫礼堂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张玲玲、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质量标准部主任宋志龙、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分别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作题为“普光气田从安全高效开发到长周期持续稳产”的报告。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馆内,本次大赛总决赛的200多件作品进行了展示和专家现场点评。大赛总决赛期间还举办了院士论坛、能源装备企业文化交流会、能源装备企业招聘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高校、企业、行业搭建三方交流平台。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邱志越摄影新型车用滑片式制动助力电子真空泵、仿蝎子结构三臂井喷救援机器人、基于风能收集的“旋转并蒂花”、新型高性能水下纳米发电机、复合PCM与液冷耦合的低功耗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作品展示环节,各类新式能源装备设计百花齐放,碰撞出科技与创新的火花。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邱志越摄影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高秉懿、李秉坤、许天乐的团队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本次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许天乐向评审专家和观众介绍了作品创新点:“这是一个光伏阵列巡检清洁装置,我们提出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处理的光伏组件故障识别技术,以主动维护为基本思想,设计了机地一体化结构,打破了传统巡检装置无法进行斜面起降移动的局限。”参赛学生展示作品 王大勇摄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信超、刘鹏、马驰、魏晓璇、李铭团队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也获得了总决赛特等奖,这是一件海洋能源开发装备作品。信超表示:“我们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深水智能化全电采油树技术研发,创新性提出内嵌式压力平衡系统,突破了全电阀门及执行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利用井内原油内部高压实现阀门开启、关闭时压力平衡,大幅度降低了流体对阀门闸板的阻力,实现动力降低的要求。”专家对作品进行现场评审 王大勇摄影“本次大赛搭建了创新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展示了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副校长张玲玲表示。曹耀峰院士作题为“普光气田从安全高效开发到长周期持续稳产”的报告王冬丽摄影“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次大赛承办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表示。获得特等奖的参赛队领奖 时妤昕摄影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领奖 时妤昕摄影“大赛从最初的13所高校101件作品参加决赛,到今天的国内外151所高校学生组成1075支队伍报名参赛,赛事规模和水平都创历史新高,杰瑞集团希望今后继续与大赛携手,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实践平台方面多做贡献,为实现能源强国战略贡献杰瑞力量!”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表示,目前“杰瑞杯”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已经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获得二等奖的参赛队领奖 时妤昕摄影获得三等奖的参赛队领奖 时妤昕摄影“自2013年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开始举办,6年来系列大赛得到了全国500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和4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已形成院系、学校、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等层层参赛,基层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支持赛事的活力局面。”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表示。优秀组织单位领奖 时妤昕摄影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是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11项主题赛事之一。该项赛事源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创办的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第三届)起被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2019年,该项赛事升级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保持赛事历史的延续,届次接续为第六届,秘书处单位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往期回顾:优秀的石大人!张凯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四名学生获孙越崎优秀学生奖3金2银2铜!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石大学子再创辉煌!2银5铜!石大在“互联网+”全国总决赛取得突破!来源:创造太阳新闻网编辑:徐慕哲责任编辑:宋宇璇审核:姜洪明、白山岭我就知道你“在看”

飞龙斩

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举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10月21日电(通讯员 王大勇 王宁 戴心怡)10月19至20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山东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内外121所高校的292件作品进入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武汉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特等奖,27项作品获一等奖,60项作品获二等奖,200余项作品三等奖,另有21家优秀指导单位获奖。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按照“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图为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大勇 摄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51所高校、1075支团队、4393名选手报名参加,参赛高校数量、参赛高校层次、参赛作品质量创下历史新高,大赛开放性、包容性、引领性也更上一层。大赛赛题以新能源装备为主,涵盖了海洋能源开发、绿色高效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类能源装备的创新设计,对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领域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我国传统能源装备的新旧转换和新能源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19日上午,大赛总决赛开幕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逸夫礼堂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张玲玲、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质量标准部主任宋志龙、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分别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做题为《普光气田从安全高效开发到长周期持续稳产》的报告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馆内,本次大赛总决赛的200多件作品进行了展示和专家现场点评。大赛总决赛期间还举办了院士论坛、能源装备企业文化交流会、能源装备企业招聘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高校、企业、行业搭建三方交流平台。新型车用滑片式制动助力电子真空泵、仿蝎子结构三臂井喷救援机器人、基于风能收集的“旋转并蒂花”、新型高性能水下纳米发电机、复合PCM与液冷耦合的低功耗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作品展示环节,各类新式能源装备设计百花齐放,碰撞出科技与创新的火花。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高秉懿、李秉坤、许天乐的团队作品“基于图像融合的太阳能电池板巡检清洁装置”获得本次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许天乐向评审专家和观众介绍了作品创新点:“这是一个光伏阵列巡检清洁装置,我们提出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处理的光伏组件故障识别技术,以主动维护为基本思想,设计了机地一体化结构,打破了传统巡检装置无法进行斜面起降移动的局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信超、刘鹏、马驰、魏晓璇、李铭团队作品“水下全电采油树电动驱动器”也获得了总决赛的特等奖,是一件海洋能源开发装备作品。信超表示:“我们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深水智能化全电采油树技术研发,创新性提出内嵌式压力平衡系统并突破了全电阀门及执行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利用井内原油内部高压实现阀门开启、关闭时压力平衡,大幅度降低了流体对阀门闸板的阻力,实现动力降低的要求,打破该技术领域国外垄断的现状势在必行。”来自重庆科技学院的研究生张士明带领团队的参赛作品“全尺寸动力钻具整机试验台创新设计”是绿色高效油气装备的一个项目,获得了总决赛二等奖。动力钻具的平均寿命在100小时左右,试验台可对其内部失效问题进行检测,包括橡胶遇氧老化、轴承断裂、井下高温等问题。“我们的项目是在已有的动力钻具测试试验台的基础上,增大已有动力扭矩,增加轴向钻压测试装置和井壁倾角测试装置的创新设计试验台。”张士明介绍,“最难的地方不是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数据编程这些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如何考虑多样的设计因素同时完成实物的制作,接下来我们还将针对不同复杂环境进行其他方面的完善。”图为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大勇 摄来自中南大学的研究生郑思洋所在的团队作品“芯冷先锋——一种可实现针对式散热的数据中心智能机柜”获得总决赛三等奖,她向参观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们进行作品演示:“这个作品聚集数据中心高热密度服务器散热领域,对高散热元件采用电绝缘液进行浸没式冷却,对低散热元件采用循环空气冷却,实现针对式散热,避免能源的无用消耗和浪费。”郑思洋表示,能够带着团队作品来参赛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既响应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又能够激励学子潜下心做科研,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大有益处。“相信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次大赛承办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万云波表示。“大赛从最初的13所高校101件作品参加决赛,到今天的国内外151所高校学生组成1075支队伍报名参赛,赛事规模和水平都创历史新高,杰瑞集团希望今后继续与大赛携手,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实践平台方面多做贡献,为实现能源强国战略贡献杰瑞力量!”杰瑞集团副总裁谢猛表示,目前“杰瑞杯”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已经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2013年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开始举办,6年来系列大赛得到了全国500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和4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已形成院系、学校、省级学位管理部门等层层参赛,基层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支持赛事的活力局面。”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范体宇表示。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是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11项主题赛事之一。该项赛事源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创办的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第三届)起被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2019年,该项赛事升级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保持赛事历史的延续,届次接续为第六届,秘书处单位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