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快速发表生物论文得其随成

如何快速发表生物论文

在生物行业的工作者在评选或者晋升职称时,必须要发表生物论文,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生物论文怎么快速发表了,这个恐怕大部分人是不太了解的。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生物论文怎么才能快速发表。根据要求和规范,撰写出优质的生物论文。要有高的学术价值或者实际指导意义。根据撰写出的生物论文,明确论文的主旨,研究方向等。确定准备投稿的期刊。选择前,确定其规范合法性。可以通过搜索杂志之家查询系统,查询该杂志的注册信息。选择可靠的发表机构予以合作。通过工商局查询系统,确定其符合相关资质。选择好的发表机构往往可以大大增加发表成功率和节省大量时间,所以很有必要。 按照审稿专家要求,对生物论文适当修改,使其符合发表要求。完成发表。确定自己的生物论文已经发表成功。可以索要当期样刊,看自己的生物论文是否发表在上面。 

坏守卫

论文免费下载:生物学领域被引用最多,最优秀的10篇论文文献

生物学(Biology),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优秀论文,有地址,可免费下载,希望对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有所帮助,让大家写论文更加的方便。1、题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被引:2616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11331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生产与消费价值,但它们是生物资源直接价值产生与形成的环境。可以说,正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才使人类的生态环境条件得以维持和稳定。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着手,首先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有机物质的生产、CO2的固定、O2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降解,以及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中的生态功能作用,然后再运用影子价格,替代工程或损益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价值。研究表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对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cta-ecologica-sinica_thesis/0201254830284.html?from=lbjh2、题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被引:2468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11331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张守仁摘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被称为研究植物光合功能的快速、无损伤探针。但其参数众多,且名称及在参数的生物学意义解释上存在不规范和混乱现象。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主时在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并探讨正确使用这些参数的途径。关键词:叶绿素; 荧光动力学技术; 参数名称; 标准化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hinese-bulletin-botany_thesis/0201255547592.html?from=lbjh3、题名: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被引:2207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4277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王爱国 罗广华摘要:<正> 除了ESR(电子自旋共振)之外,能有一种简易有效的检测植物超氧物自由基(O2-)方法,无疑对植物氧代谢研究十分重要。原则上许多检测SOD的方法,如化学发光、NBT还原、细胞色素、连苯三酚、肾上腺素和羟胺氧化,都可用来检测生物系统的O2-。但由于干扰因素颇多,实际应用时困难不少。Elstner认为用羟胺氧化反应来检测O2-、灵敏度较高,专一性较好,药剂价廉,而且能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关键词:超氧物自由基; 羟胺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lant-physiology-communication_thesis/0201269174454.html?from=lbjh4、题名: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的伤害被引:2118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2004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陈少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蛋白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过程的伤害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膜脂过氧化; 植物细胞; 伤害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lant-physiology-communication_thesis/0201269174372.html?from=lbjh5、题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Ia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被引:2116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5490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马克平; 刘玉明摘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刘玉明(北京市教育学院,北京100044)1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多度分布模型对群落的多样性数据进行了很好的描述。当观察到的数据较好地服从某一理论分布时,则...关键词:无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biodiversity-science_thesis/0201254880661.html?from=lbjh6、题名: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被引:1826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7213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越世杰; 许长成摘要:无关键词:植物组织; 丙二醛; 测定; 方法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lant-physiology-communication_thesis/0201269173986.html?from=lbjh7、题名: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被引:1782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5075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马克平摘要:<正>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的方式生活的挑战。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biodiversity-science_thesis/0201254880816.html?from=lbjh8、题名: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被引:1753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7252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马克平; 黄建辉; 于顺利; 陈灵芝摘要:本文以125块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从不同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等方面对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是: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物种均匀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低于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相近,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小,乔木层则变异幅度很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规律。物种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作为测度指标计算群落多样性所得结果相近,且优于以株数作为测度指标计算的结果.关键词: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丰富度; 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海拔; 生长型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cta-ecologica-sinica_thesis/0201254831531.html?from=lbjh9、题名: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被引:1672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7539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毛显强; 钟瑜; 张胜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其核心问题包括:谁补偿谁,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补偿多少,即补偿强度的问题;以及如何补偿,即补偿渠道的问题。本文认为:生态补偿的实施应以产权的明晰为基础,补偿额度须以资源产权让渡的机会成本为标准;进而对生态补偿机制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生态补偿; 资源产权; 补偿机制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hina-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_thesis/0201221713692.html?from=lbjh10、题名: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被引:1586次(数据来自知网)下载:4714次(数据来自知网)作者:李懋学; 陈瑞阳摘要:<正> 近年,我国的植物染色体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由于国际上尚无植物核型分析的共同标准,因此,有关染色体的统计、测量、命名、图表格式等等,各人所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种状况,对核型资料的比较分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评价,都带来不便。有鉴于此,1984年8月在辽宁兴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植物染色体学术讨论会上,李懋学和陈瑞阳联名作了“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的报告。关键词:核型分析; 核型摸式图; 核型公式; C-带带型; 标准化论文地址: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lant-science-journal_thesis/0201255170297.html?from=lbjh大家觉得以上信息对您有用,就赶紧收藏起来吧!

好可爱

他一生只发表三篇生物论文,却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生物学家、医生萨顿对现代生物学有重要贡献,他与德国生物学家鲍威尔各自独立发现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为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为后来摩尔根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发现现在被称为“Sutton-Boveri Theory”理论。然而,他一生只发表了三篇生物学论文,如今人们对萨顿的工作鲜有提及。他是如何发现染色体的作用,为什么后来从生物学界销声匿迹了?本文这些故事,将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萨顿。撰文 | 李峰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从一个坚定的反孟德尔、反染色体学说、反自然选择的胚胎学家,变成为伟大的遗传学家,统一了染色体学说和遗传学,把遗传学,甚至生物学建立在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上。(详见《“错误”观念也有用:摩尔根和现代遗传学的起源》)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染色体学说的逐步建立,来自一位著名却也知之甚少的学者的贡献——萨顿(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1877-1916)。消失的染色体理论奠基人摩尔根因遗传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这也是诺奖第一次颁给遗传学——那时候还显得没什么用处的研究领域。摩尔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做出了某种科学发现而获得诺奖(诺奖获得者中的历史贡献也差别巨大),更是在于建立了新的研究范式,也就是他自己所希望的“新生物学”。在众多的前范式阶段的遗传理论中,摩尔根把孟德尔-染色体学说建立为整个遗传、发育、演化的基础,从观念到研究方法开创了新范式,引发了真正的科学革命。但是,摩尔根并不是最先复兴、再发现孟德尔定律的人,同样也不是染色体学说的提出者;相反,他是这些理论的反对者,这是科学史上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现代遗传学的建立,其核心的证据来自于染色体学说的相关研究。没有染色体的细胞学证据,遗传学理论、孟德尔因子将永远停留在假想、臆断的层面。相比摩尔根,染色体学说的提出者显得不那么有名气,多限于细胞学圈子内部,大多数人不怎么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染色体学说这一关键发现,需要重新介绍一下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染色体遗传理论(The 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又叫“Sutton-Boveri Theory”(萨顿-鲍威尔理论),这两个人分别是美国生物学家萨顿(Walter Sutton)和德国细胞学家鲍威尔(Theodor Boveri)。鲍威尔生前作为细胞学家一直活跃在学术领域,而萨顿则销声匿迹了。萨顿是少有的只发表了少数论文,却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生物学家。实际上,他在生物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一共只有三篇。1903-1904年,两个人独立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因子实体的想法。鲍威尔是圈内有名的大人物,而萨顿只是刚毕业的一个研究生,学术地位差异巨大。萨顿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年纪轻轻就发表了有重要影响的论文,可在逐渐成为生物学前沿的遗传学领域里,他之后再也没有建树。为什么他就销声匿迹了,以至于我们现代的生物学教学中,提到染色体学说,只能说一句“萨顿提出了染色体学说”,就再也无话可说了。萨顿去哪了?事实上,他度过了不凡的一生。从工程到生物,蝗虫的意外发现1877年,萨顿出生于纽约州乌蒂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五。1886年全家搬到了堪萨斯州的罗塞尔。萨顿从小心灵手巧,擅长修理,发明创造,照相机都是自己做的,这一特征贯穿萨顿一生。1897年,他们全家移居堪萨斯城,萨顿随后进入到堪萨斯大学,学习工程学,在这里充分施展了他在机械工程上的天赋。大学期间萨顿还参加了堪萨斯大学的篮球队,教练是发明篮球运动的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A:后排左三为萨顿,抱篮球者为教练、篮球之父奈史密斯;B:沃尔特·萨顿大学第一年的暑假,萨顿家中很多人得了伤寒,他的一个弟弟因病去世,这对萨顿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回到大学后,萨顿转入了生物系,打算日后从医。堪萨斯大学一位重要的细胞学家麦克朗(Clarence E. McClung)正在等着他。麦克朗研究直翅目昆虫,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几年后萨顿成为了麦克朗的第一个研究生,那时的麦克朗也是青年才俊,只比萨顿大7岁,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笨蝗;巨大染色体1899年,萨顿在跟家人田间散步的时候,看见成千上万的蝗虫爬满了麦子,就收集了一些蝗虫。1900年,在麦克朗实验室,萨顿发现了这种直翅目的笨蝗(Brachystola magna,magna有巨大的意思)有着巨大的染色体,用他的话来说“我发现这家伙的细胞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这要是真的,我们实验室要出点小名了”。这一年萨顿发表了第一篇硕士研究论文“The spermatogonial divisions of Brachystola magna”。读研时期,萨顿所在的麦克朗实验室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比如他第一次确定X染色体,是一条有着固定形态的染色体,而不是核仁结构,并且从雄性蝗虫细胞观察中发现,X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系。这一发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容易联想到如果性别这个重要的性状可以由染色体决定的话,那么显然其它性状也可以。有意思的是,之所以叫X染色体,就是因为麦克朗习惯这么标记这条染色体。黄狗为什么是黄色的然而对于X染色体如何决定性别,麦克朗和萨顿一开始却搞错了。蝗虫的染色体虽然大,但是只有雄性蝗虫的输精管中产生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较易观察,而蝗虫雌性减数分裂研究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减数分裂会停滞在第一次分裂前期,直到产卵后迅速完成分裂,而且当时还没有完善的制备雌性蝗虫减数分裂细胞的技术,成熟技术要到很多年后才发展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研究人员很难观察到雌性蝗虫细胞分裂过程。这让萨顿在染色体数量统计上就犯了不小的错误。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萨顿数成了22条。这个后果算比较严重的,误导了他的导师麦克朗。因为他们之前已经数清楚了,雄性蝗虫是23条染色体(22+X),没有Y染色体,所以麦克朗推断,X染色体是决定雄性的。推断倒是合理,可惜萨顿的确数错了,对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关系就彻底搞反了。不过现在来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1900年代,细胞学的观察与记录手段还非常原始,想研究染色体这样微小、形状又复杂的细胞内形态结构是非常难的。细胞生物学与其说是严谨的科学,不如说是高超的艺术。不仅蝗虫,人的染色体数目就被长期误传,德国细胞学家冯.范尼沃特(H. von Winniwarter)在1907年最早报道了人的全部染色体数目为47条:23对+X染色体。随后又有人数出24对,48条染色体,直到1960年代经典教科书中仍然写着人有48条染色体。所以萨顿数错雌性蝗虫染色体数目其实算是常规操作。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在随后几年由布林马尔女子学院的奈特·史蒂文斯(Nettie M. Stevens)搞清楚了,她研究了大量同类的昆虫,并且确定了果蝇中的Y染色体,这些都对摩尔根统一孟德尔-染色体理论有重要帮助。根据对蝗虫的观察,萨顿敏锐地指出,染色体数目显然少于生物体性状对应的因子数,所以因子应该存在于染色体之上。并且根据已经形成的染色体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他认为同源染色体中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移动和分布,与纺锤体牵引有关系。当然,萨顿也有猜错的时候,比如他认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是个相等的分裂。以上这些日后被证实为正确的观点,萨顿都是基于观察、猜测提出的。虽然有些证据就在他本人制备的载玻片上,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注意到,日后由实验室的另一位学生观察找到了这些证据。像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染色体学说的建立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每一微小的进步是如何取得的,才应该是我们学习关注的重点,而不仅仅是它的最终结论。而且,在科学上没有什么是终极结论。这些染色体学说理论的早期形态,一方面体现了萨顿了不起的洞察力,一方面又提醒我们反复思考——这种通过臆断,不能被检验的观点,即便幸运地说对了,我们是否就一定要相信呢?这也正是摩尔根当初反对染色体学说的根本原因。(关于摩尔根最终如何接受染色体理论,详见《“错误”观念也有用:摩尔根和现代遗传学的起源》)1903年萨顿研究生毕业,在麦克朗的建议下,萨顿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细胞生物学家艾德蒙德·威尔森(Edmund Beecher Wilson)。一年后,摩尔根也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森很快就发现了萨顿的研究天赋,颇为欣赏。在这里,萨顿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论文The chromosomes in heredity(1903,Biol. Bull)。另一位德国细胞学家鲍威尔在1904年,也独立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巧合的是,鲍威尔的妻子奥格雷迪(Marcella OGrady)是威尔森的学生,算起来萨顿与鲍威尔辈分拉平了,有了另外一层关系。威尔森日后(1925年)把染色体学说称之为“Sutton-Boveri Theory”。萨顿的染色体遗传文章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论文,人们称之为解释了“黄狗为什么是黄色的(Why the Yellow Dog is Yellow)”。摩尔根的学生,绘制了第一条染色体遗传图谱的阿尔弗雷德·斯特蒂文特(Alfred H. Sturtevant)说:“萨顿论文一出,这一阶段的历史就算落下帷幕。”弃研从医,别样人生1903年的夏天,正在研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萨顿去了堪萨斯油田当了一名工头,彼时伟大的遗传学家摩尔根还要在5年之后才开始养果蝇。去当工头的具体原因已无可考,可能是由于经济原因吧。据同实验室的人后来回忆,萨顿当时还在计划新的论文,最终却没能发表,也没有完成博士学位。离开研究领域的萨顿,又发挥了精湛的机械技术和热爱发明的本领,解决了很多油田上的技术难题。据工友回忆,萨顿发明了深井钻探起重装置,改进高压油气技术。人才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能做出与众不同的贡献。在工地干了两年活之后,萨顿攒了足够的钱,回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Columbia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又过了两年,于1907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实现了当年从医的愿望。1909年萨顿回到了家乡堪萨斯城,开设诊所。他心灵手巧,最擅长整形外科,矫正儿童先天畸形,名声卓著。在萨顿当医生的第二年,摩尔根发现了那个著名的白眼果蝇突变体。一战中,在法国带领医疗队的萨顿。右图右三为萨顿再后来萨顿加入美国陆军医疗服务预备队(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Reserve Corps)成为一名中尉。1915年,萨顿带领医疗队来到一战中的法国朱利(Juilly),领导战地医院工作。这个离前线几十公里的战地医院是一所16世纪神学院临时改建的,几乎没有任何现代设备,萨顿在这里又发挥了他高超的医术和同样高超的发明创造力,搭建了一个简易的X射线扫描装置,用来定位身体里的子弹和碎片。萨顿领导的医疗队救助了大量前线撤下的伤员,朱利小镇也成了一个救治伤员的中心。在战地医院期间,萨顿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送来的伤员往往不是被子弹打伤,而是被炸碎的战友的尖锐骨头碎片所伤。萨顿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形,还拍了很多照片。1916年回到美国后,有出版社想出版这些内容,与萨顿签了出版合同,但很遗憾,这一愿望没能实现。在连续进行了几台阑尾炎手术之后,萨顿自己也因为阑尾破裂病倒了,手术后医治无效,于11月6日去世,年仅39岁。伟大的外科医生治病救人无数,却没能救治自己。一战后回到家乡的萨顿萨顿一生短暂,却处处精彩,无论研究科学,还是从医从军,甚至油田当工头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常可惜的是,我们没能看到提出染色体学说的萨顿续写细胞学的新篇章。萨顿中断生物学研究,可能是为了赚钱攒够医学院的学费,对于自己的染色体研究工作,萨顿应该是充满了热爱的。从他后来边做外科医生,边做医学院教授期间的一些做法,还能够体会到萨顿对自己曾经研究过的领域依然充满了感情。据萨顿医学院的学生回忆,他始终保留着未能发表的论文,并且一直关注着细胞学领域的进展,收集着世界各地范围内的细胞学研究论文。看到一些新进研究的结果,他还会跟学生讲:看,这些我的论文里都讲过了。参考文献Sturtevant, A. H., 1965 A History of Genetics. York.Wilson, E. B., 1925 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Heredity, Ed. 3. Macandmillan, New York.

翕辟

生物医学都能投?这本期刊影响因子再次大涨

大家好,本号的SCI选刊栏目今天又跟大家见面啦!本栏目和别的选刊公众号的不同点是,我们更关注发文较为容易,但影响因子较高,口碑较佳,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期刊。上周,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国产之光Protein & Cell。有读者留言,希望我们不只是介绍纯生物学期刊,也要介绍一下临床相关期刊。今天,我们就重点推介一个新星杂志,JCI insight。一、JCIinsight期刊历史以及定位看到JCI insight这个名字,部分读者可能立马联想到生物医学的名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CI)。是的,你想的没错,JCI insight就是JCI的子刊。JCI由美国临床研究协会举办,至今已经有97年的历史,并被Nature集团的自然指数收录,该指数只收录了自然科学领域83本期刊,均为各领域最老牌最有口碑的名刊。JCI和JCI insight虽然叫做clinical investigation,但并非纯临床杂志,而是更关注于实验室-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以小公子的经验来看,其研究性论文包含各种模式动物,例如小鼠、斑马鱼和果蝇。其文章基本思路为,通过模式动物研究临床问题,找到表型和机制,并在病人中验证该机制和表型。其涵盖领域包括自身免疫病、肠道疾病、免疫学、代谢、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呼吸道疾病等等,可以说是涵盖了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的方方面面。该杂志特别喜欢收录那些临床疾病相关的机制性研究。鉴于JCI 投稿难度极高,每年只发表大约500篇论文,因此,如果大家投稿JCI不中,可以考虑转投其旗下唯一子刊JCI insight。虽然JCI具有接近百年历史,但JCIinsight却是一个新生期刊。近年来,随着大型出版社,例如NPG集团和Cell集团在各个领域全面出击,其推出的系列刊物抢占了大量市场。比如Nature集团实行的五级期刊阵列,第一级别为主刊Nature,第二级别为Nature Plant等各领域子刊,第三级别为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第四级别为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各领域细分期刊,第五级别为综合性杂志Scientific Reports。其期刊阵列从顶级到水刊一网打尽,全面控制了科学出版领域。而传统协会杂志,例如Cancer research等,其稿源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各大协会也开始了自救行动,例如癌症协会在Cancer research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端期刊Cancer discovery,影响因子达到了30分。而JCI则走亲民路线,推出子刊JCIinsight,来收录被JCI拒稿但又质量很高的稿件,从而维持出版集团的影响力。JCI insight在2018年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为5.98分。2019年则上涨至6.192分,预计今年6月份公布的JCR报告中,其影响因子可达8分。在中科院分区2020年12月份的升级版中,其被列为医学一区杂志。该杂志每年发表的研究性论文连续多年保持在600篇以内,因此,大家不用担心该期刊会成为水刊。作为JCI的唯一子刊,其刊文质量、杂志口碑和未来发展前景,均值得关注。例如,2020年中科院巴斯德所就在该刊物发表名为Targeting tumors withIL-21 reshape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y proliferating PD-1intTim-3–CD8+ Tcells的研究性论文,其通讯作者为我国著名免疫学家唐宏教授。二、投稿建议作为传统期刊的子刊,和eLife等期刊的自由投稿模式不同,其投稿要求相当严格。例如,其对文章字数、结构均有明确要求。其推荐最佳文章长度为9000个单词,最长不超过12000个单词(包括legend和参考文献)。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要相对注意。其研究性期刊包括三个不同栏目,即Research、Clinical Medicine和Technical Advance。Research栏目关注生物学和疾病的深入进展;Clinical Medicine则报道新型的治疗方法、干预方法、检测手段等临床密切相关问题;Technical Advance则侧重于针对特定疾病的新型技术的研发。因此,无论你是更关注实验室工作,还是侧重于临床工作,均可以向该杂志投稿。三、投稿体验根据小公子掌握的信息,该杂志至少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其审稿流程还是相当迅速的。编辑部初审和第一轮审稿用时分别为2周和4周。如果被主刊JCI拒稿,可以使用该杂志社的transfer系统,直接转投JCI insight

草上飞

399篇!这所高校新冠研究论文全球第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华中科技大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抗疫注入强大力量守住了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在科研抗疫的战场华中大人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学校学者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发表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数量全球第一2020年7月1日,在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共检索到全球科研机构2019-2020年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13717篇(11403篇Article和2314篇Review)。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含附属医院)发表399篇论文,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有2359人次参与论文发表。11所附属医院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多个院系单位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研究华中科技大学11所附属医院不仅奋战在抗疫一线,同时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及时向全球共享华中大经验和智慧。11所附属医院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数注:部分新冠肺炎研究论文由多所附属医院合作发表,因此图中各附属医院论文数之和大于全校论文总数。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药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院系单位综合多学科力量,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世界各国开展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整体质量高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华中大发表的399篇新冠肺炎研究论文中,有一半以上的论文(207篇,占51.88%)发表于JCR Q1分区期刊。其中有27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上,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注:期刊分区及影响因子来源于Web of Science《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给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点赞相信我们汇聚的合力定将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来源 | 高校与科研

洗车场

生物医学领域,中国论文撤稿有多严重?

关键词:生物医学;撤稿;大数据分析群友李医生后台留言问:最近生物医学领域不断传出比克博士查到中国学者论文涉嫌造假的消息,动辄上百篇。生物医学领域,中国论文撤稿到底有多严重?也是一个好问题。我同样非常想知道。因为从所有专业SCI论文撤稿记录看,截止到2020年6月22日,世界范围内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国有10,303篇;中国学者撤稿占所有撤稿的44%。不过仔细看时会发现,但2010年为4200篇,2011年为2306篇;也就是说,曾经有两年的撤稿占到了所有中国学者撤稿的63%。随后,于2012年迅速降低到156篇。2012年起,中国学者的撤稿数量一直在每年141篇到536篇之间;但2012年后撤稿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起,中国学者的撤稿情况)从2012年到2019年,中国SCI论文撤稿占所有撤稿的比例占所有论文撤稿的13.29%到30%。(中国学者撤稿占所有撤稿的比例)见:中国SCI论文撤稿占44%,2012年起撤稿数量持续上涨如果具体到生物医学领域,撤稿情况到底怎么样。之前还真是没有这方面数据。所以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联合美国Stork(文献鸟)对这个问题做一大数据分析。第一步,先来一组简单暴力的Medline数据库检索,回答是否有超越?通过PubMed平台检索,找到标记了撤稿(Retracted)的论文一共有7,735篇,其中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有1,616篇。生物医学领域,中国撤稿占生物医学所有撤稿的20.89%;低于所有研究领域占所有撤稿比例44%。需要考虑的事实是,中国学者大量发表SCI论文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所以我们从时间段上做一更深层解析。第二步,借助文献鸟,我们做一深度分析。检索数据库:Medline检索工具:文献鸟/PubMed检索时间:August 2, 2020检索及分析机构:Healsan Consulting LLC, USA; Stork, USA结果显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数量从2003年起持续增长,到2014年达到高峰,其后撤稿绝对数持续下降。这个趋势和生物医学总撤稿数一致。(中国学者和所有学者生物医学SCI论文撤稿数量对比)图表说明:蓝色 - 中国学者撤稿,红色 - 所有撤稿 (都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的比例如何?可以看到,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比例在逐渐增高,2014年之后一直在37%以上。当然需要考虑到的是,中国学者撤稿比例增高的背后,是中国学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急剧增高。(中国学者撤稿占所有撤稿的比例)第三步,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文献鸟对中国学者撤稿与总撤稿做了更深入的检索,期望能够对于中国学者撤稿的具体情况作一客观剖析。通过big analysis(大数据分析),也就是对发表论文的宏观分析,分析撤稿论文发表年度、国家/地区、最常发表的杂志,撤稿最多的学者等等。撤稿时间分布显示,总撤稿数在2014年达到高峰,其后逐渐降低。从撤稿国别看,其中美国的撤稿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日本、印度、德国和意大利。(总撤稿论文的时间和国家分布)撤稿最多的机构排名撤稿最多的是机构中,前4名都是日本的大学或者医疗机构。(总撤稿最多的机构)如果单独看中国学者撤稿情况,可以看到,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撤稿最多。(中国学者撤稿最多的机构)这些机构撤稿多,是否是由于其发表的论文多?我们也检索了最新发表的1万篇论文的机构排名,看到:只能说撤稿数大致与发表的论文数相关。但是也可以看到,发表论文最多的首都医科大学撤稿数仅在第8位;而发表论文第三多的四川大学,撤稿数仅在第15位。(中国学者最新发表的1万篇生物医学论文所在机构)撤稿的论文发表在哪些杂志?总撤稿论文发表的杂志如下,其中Tumor Biol已经于2017年被剔除SCI收录,需要高度警惕的是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今年比克博士已经发现了这个杂志大量涉嫌造假论文。并且2019年以后该杂志发表的论文几乎都是中国学者发表的。见:此3分杂志危险。发同一组患者,先后患上鼻咽癌、前列腺癌,及在三个不同医院患上肺癌。(总撤稿的杂志分布)中国学者的撤稿杂志分布如下。可以看到Tumor Biol最多。因为那次大规模伪造审稿人,中国曾对造假学者做出严厉惩罚,该杂志也由此被剔除。同样再次提醒下面的两个红色标记杂志。(中国学者撤稿的杂志分布)撤稿最多的学者从国际看,撤稿最多的学者以日本学者比例最高。其中Fuji, Y远远超过其他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撤稿最多学者)相对来说,中国学者每个人撤稿数量都不是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医生。可能与其背景有关。中国学者很多是迫于晋升压力,自己又没有能力完成SCI论文的撰写,所以铤而走险。作为之前在国内工作了十多年的医生,我知道医生面临的窘境;但是却完全不能认可这种行为。其实临床医生只要善于总结,很容易从临床资料中找到好的切入点,发表出SCI论文。(中国学者撤稿论文数量排名)小结: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了中国学者撤稿的年度变化、占总撤稿的百分比、及发表的杂志。1)生物医学领域,中国撤稿占生物医学所有撤稿的20.89%;总比例低于所有研究领域占所有撤稿比例44%;2)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数量从2003年起持续增长,到2014年达到高峰,其后撤稿绝对数持续下降。而非生物医学的其他专业,从2012年后撤稿数逐年增高。3)但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占领域内总撤稿的比例在逐渐增高,2014年之后一直在37%以上。4)从总撤稿看,日本的四个医疗机构占据前4名;但如果单独看中国学者撤稿情况,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撤稿最多。可能与其发表论文的数量相对多相关;但首医和四川大学相对来说好一点;5)相对于其他国家撤稿学者数量(最高106篇),中国学者(大部分是医生)的个人撤稿数量低很多(最多的是撤稿6篇)。可能与其发表论文的动机有关。但随着最近比克博士揭露了几位学术大咖一系列论文涉嫌造假,是否会最终确认造假并由此引起大量撤稿,尚不能确定。6)由于我们的专业知识所限,大数据分析难以避免理解错误;且仅为学术交流用,不用于任何排名或者比较。还请读者们指正。透过数据可以看到,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从2014年起撤稿数量逐年降低,但是占总撤稿的比例却居高不下。中国医学生物学者的撤稿情况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尤其表现为人员广、但篇数少,以医生为主;深究其背后原因对于降低、甚至杜绝学术造假及撤稿很有必要。报告机构简介: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公司,特长于医学生物大数据分析和临床科研数据库数据利用。分析软件及致谢:感谢“文献鸟”公司VIP项目提供检索和分析。这是特别适合课题组PI、科室的科研秘书、机构科研处等使用。使用也很简单。扩展阅读临床科研大数据分析

斗青春

专业论文分析 生物3D打印现状和前景

来自全球大学、科研机构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为3D生物打印领域制定了发展路线图,并在《生物制造》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篇论文详细介绍了生物打印的现状、该技术在特定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当前的发展和挑战。它还预想了该技术在未来如何改进,并详细介绍了特定路线图的研究方向。 每个论文作者都从事着生物印刷领域不同主题的工作,以专注于研究。这些主题涉及从细胞扩增和新型生物墨水开发到细胞/干细胞印刷,从基于类器官的组织到人体规模组织结构的生物印刷,以及从构建细胞/组织/单体器官到生物制造、多细胞工程化的活体等方面。作者在解释生物3D打印路线图的必要性时,在论文摘要中解释说:“生物印刷技术方法论正在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此生物印刷路线图通过提供全面的摘要和建议,来解决这一迫切的需求,这些摘要和建议对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和该领域的新手都有指导作用。”图片说明生物打印技术的进步 图源 Biofabrication在论文的引言中,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工程学院的客座教授孙伟解释了一般生物打印必须克服的挑战。这些工作围绕着新一代生物墨水的创建而展开,这些生物墨水能够更好地为细胞起到输送、保护和促进生长作用。改进生物印刷工艺、有效交联、与微流体设备集成,为培养生物3D打印模型提供了长期的模拟生理环境。 论文的第一部分“从细胞扩增到细胞3D打印”,讨论了细胞扩增在生物打印过程中的重要性。报告指出,需要改进基于生物反应器的细胞扩增系统,以提高生物医学在再生医学和人工组织领域的采用率。基于生物反应器的系统,相比利用平板培养方式的传统方法能够更快地扩增细胞。 图片说明用于生物印刷的生物油墨接下来,作者还研究了对生物打印过程至关重要的生物墨水。尽管在用于生物印刷的生物墨水工程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该论文指出,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以提升细胞在微环境中的封装程度,从而改善天然组织、器官的复制及其复杂性。 论文涉及的另一个主题是干细胞的生物打印。研究人员称,由于其作为细胞源的强大可再生性,以及在人体内分化和成熟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这一领域保持了“对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的巨大希望”。但是,在实发掘干细胞生物打印的全部潜力之前,仍有许多障碍和挑战需要克服。这些障碍概括为三个方面:物理印刷效应对干细胞生物印刷的影响;生物墨水的特性;以及3D培养的干细胞的生物学挑战。最近,多伦多大学(UoT)和森尼布鲁克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够可以治愈烧伤创面的干细胞生物3D打印纸。 手持式3D生物打印机论文继续讨论“大规模有效地生产类器官或细胞聚集体”。类器官是有用的,因为它们有效地模仿了体内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微观结构。大规模生产类器官的一个重大障碍是生产成本高和生产困难。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3D打印的生物杂交组织,作为研究疾病的体外生物学模型。3D生物打印通过使组织具有精确的细胞空间排列,从而具有创造更好的疾病模型的潜力。体内组织的许多功能不可或缺,但用于评估药物反应时,却无法在生物打印中成功复制。这包括多层屏障功能以控制外用药物的透皮递送;而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创建3D打印的生物杂交组织来复制这种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药物试验。除了进一步探索组织合成、单片器官发育和多细胞工程化的生活系统外,该论文还研究了外层空间的生物打印。多亏了微重力,在太空进行生物打印的一个优势是创造了具有更多流体形状、生物相容性的生物膜3D打印结构。此外,微重力条件允许对更复杂几何形状(如空隙、空腔和孔道)的组织和器官构造进行3D生物打印。 宇航员Christina Koch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生物打印试验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数个研究小组和公司已经在探索这种努力,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在太空进行生物打印所需的研究设施和设备。例如,3D生物制造设施已经在国际空间站(ISS)上开始试验。包含用于生物制造设施的3D打印耗材的有效载荷,已经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用于保存人体细胞、生物墨水和新的3D打印陶瓷流体歧管的样品,以代替以前使用的打印聚合物材料。3D生物打印解决方案俄罗斯生物技术研究实验室也将其磁性3D生物打印机Organ.Aut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该公司最近能够在零重力下对骨骼组织进行生物3D打印。 (7383647)

聚众率兵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浩浩团队在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浩浩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期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2.109)上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outer membrane asymmetry maintenance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MlaFEDB” 的研究论文,解析蛋白质机器 MlaFEDB 的结构和功能,揭示革兰氏阴性菌维持外膜不对称性的分子机理。该研究工作由董浩浩研究员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团队及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医学院董长江教授团队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唐晓迪博士、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负责人常圣海博士及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乔文为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四川大学魏霞蔚教授和朱晓峰教授团队的支持。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该论文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揭示多重耐药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用于转运外膜磷脂成分从而维持外膜不对称性结构的蛋白质机器复合物MlaFEDB,与其底物磷脂、AMP-PNP和ADP结合状态下的四个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通过对结构的分析,细胞体内功能研究,以及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FRET) 的体外磷脂转运实验,全面阐述该蛋白质机器重要功能位点及其高效能的转运机制。细菌感染的耐药性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也是耐药菌最为集中的一类致病菌。它们特有的外膜结构在允许养分进入的同时能有效屏蔽抗生素药物的进入,从而产生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选择通透性归结于其内小叶磷脂层和外小叶脂多糖层的非对称性的构造。维持细菌外膜的非对称性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存活具有重要意义。非对称脂质维持蛋白MlaFEDBCA (Maintenance of lipid asymmetry) 通过回收细菌错误分布在外膜外小叶的磷脂来维持外膜非对称性结构,对于维持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复合体在细菌内膜和外膜之间形成转运通道。首先,外膜蛋白复合体MlaA/OmpF (C) 将外膜外小叶中的磷脂转运给周质蛋白 MlaC, 而MlaFEDB作为一个ABC转运体蛋白,位于细菌内膜上,负责通过ATP水解耗能的方式将周质蛋白MlaC结合的磷脂进行抽提,再将其转运到内膜。有意思的是,该研究发现MlaFEDB的底物结合腔中结合磷脂亲水头的功能位点处于底物结合腔的中间位置,两边的氨基酸均为疏水残基,这预示着磷脂将有可能以正反两种方式结合。体外磷脂转运实验同时证实MlaFEDB参与磷脂双向转运的可能性。不同的是,外膜磷脂向内转运需要依赖ATP能量,而将内膜磷脂向外转运则是非能量的扩散现象。该蛋白质机器发现具有双向转运可能的细菌ABC转运体蛋白,虽然目前现阶段 MlaFEDB更被相信其首要功能是通过消耗能量将外膜中的磷脂逆向转运到内膜,以维持外膜结构的非对称性。此外,该研究通过突变和转运实验确定了多个提高细菌药物敏感度的功能位点,这些功能位点可作为新型抗菌素设计的有效靶点。总之,该研究对抵抗超级细菌感染的新型药物研发开辟了新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20-00532-y【来源:四川华西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鬼仙沟

施一公学生,白蕊:5篇Science、2篇Cell论文,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

施一公白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5级博士生,老师是施一公,专业方向为结构生物学。迄今已经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7篇,其中5篇发表于美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41.058),2篇发表于美国《细胞》期刊(影响因子:31.398),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6篇,2篇排位第一,引用次数累计373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Science》这本杂志的权威性,也有很多人曾问: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什么水平?可以这样说,很多高校的教授都没有在《Science》发过论文,甚至有的学校都没有发过,只要在这期刊上发一份论文基本上就是可以评教授,并且还是教授里面的大牛的水平。说到这里,你该知道白蕊有多牛了吧白蕊在做实验白蕊,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2015年9月,凭借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从施一公教授。迈入研究之门在博士入学之前,白蕊就已经在施一公教授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初来乍到的白蕊,被实验室高速、高效的工作模式所震撼。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白蕊既激动又倍感压力。但压力即是动力,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不懈的努力,白蕊在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上快速地成长。不到半年,白蕊不仅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工作模式,而且还成为了课题组的骨干成员,从此踏上了研究剪接体结构与机理的征途。白蕊本科毕业照RNA剪接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中心法则的关键一环,通过RNA剪接,真核生物基因通过转录所得到的前体信使RNA(pre-mRNA)分子中的内含子被去除、外显子相连,从而形成蛋白质的翻译模板——成熟信使RNA(mature mRNA)。RNA剪接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随着物种的进化,含有内含子的基因数量增加,发生RNA剪接的频率也相应增高,使得一个基因编码多个蛋白质成为可能,极大地丰富了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多样性。RNA剪接的本质是两步转酯反应,这种看似简单的化学反应在细胞中难以自行发生,而是需要一个巨大且高度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器——剪接体(spliceosome)来完成。剪接体构象多变、组成极其复杂。研究表明,30%的人类遗传紊乱以及多种癌症均与某些基因的错误剪接、剪接体蛋白组分的突变以及剪接体的错误调控有关。然而,剪接体催化过程中不同构象高分辨率结构的缺失严重限制了人们对剪接体工作机制以及RNA剪接的分子机理的理解。因此,对于剪接体以及RNA剪接通路上各复合物结构的研究,是真核生物生命活动最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最富有挑战性、最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当时,国际上还从未有人成功解析过以上不同状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在施一公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白蕊开始研究攻克更为关键的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剪接体结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白蕊仔细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分析了不同状态剪接体中的特有蛋白,凭借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与扎实的实验基础,白蕊所在的团队成功分离出4个状态的剪接体,白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生命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科学》和《细胞》上发表了共4篇重大成果。其中两篇在《科学》期刊上以“背靠背”的形式发表,在领域内掀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段时期的实验训练与对课题的深入理解,让白蕊的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日渐成熟,逐渐显露出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再接再厉攻克难关在研究中,白蕊意识到,从细胞内源直接提取的剪接体多是构象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剪接体的瞬变(transient)状态对理解RNA剪接的分子机制更为重要,白蕊决定转向研究瞬变状态的剪接体结构。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少有文献报道,因为处于瞬变状态的剪接体丰度极低,也很不稳定,无法直接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这一问题,被结构生物学领域内的同行们认为是全面解析剪接体功能的一大瓶颈。此时的白蕊,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研究骨干,她决定迎难而上。作为核心与骨干力量,白蕊决心带领课题组攻克难关。为了获得瞬时状态的剪接体样品,白蕊彻夜难眠,起初不知该如何入手,但施一公教授的支持与信任始终激励着白蕊。两个月内白蕊阅读了大量的文献,白蕊发现可以通过在细胞内改造某些RNA剪接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使得剪接体在细胞内被阻隔在某些特定状态,便于突破剪接体领域的瓶颈。此时的白蕊欣喜若狂,马上开展实验,一刻也不想停下。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在细胞内过表达这些关键蛋白的失活体,细胞不能正常生长了。白蕊在实验室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白蕊开始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进行优化,寻找既不会影响细胞生长又能将剪接体阻碍在某种瞬变状态的关键蛋白失活体。经过了多次实验,白蕊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实验方案。这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使得白蕊一击即中,首次成功解析了世界上被认为难以捕捉的瞬变状态剪接体post-catalytic spliceosome(催化后剪接体),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该重大成果。这项发现在领域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为该领域长达数年的猜想与争论提供了最有效的证据。武汉大学挑战全新研究运用自己优化的最佳实验方案获得成功之后,白蕊举一反三,立刻投入到RNA剪接中一个全新的瞬变状态——pre-B complex的捕获中。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未有课题组捕获并解析过该状态的剪接体。Pre-B complex具有更高度的动态性,挑战更大。仅仅使用之前的优化方案并不成功,这提示白蕊需要再寻找更好的实验方案。作为课题的负责人之一,白蕊创新性地改变了以往的提纯方法,更重要的是,根据该复合物的特点,白蕊敏锐地意识到并更换了实验步骤中的一些试剂,因此大大提高了样品的稳定性。这些关键细节的改变,使得白蕊和她带领的团队首次解析了世界上最大、最复杂、最难获得稳定样品的pre-B complex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该重大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文章发表后,领域内的科学家们惊叹这个庞大且高度动态的剪接体的结构之精美,许多学者纷纷写信表示祝贺并询问细节,审稿人更是将该结构评价为史上最重要、最振奋人心的剪接体结构之一。就白蕊个人而言,她认为对课题的深层次理解、对课题的全身心投入,以及对待实验须有的严谨态度与操作,都是推动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不放过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会离成功更近一点。曾经的荣耀已然过去,对RNA剪接分子机理的研究却没有终点。白蕊将继续带领团队乘风破浪,在研究RNA剪接分子机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源:清华大学 供稿:生命学院

彤弓

2019中国学者在CNS顶尖期刊发表论文44篇,施一公、颜宁包揽5篇!

CNS论文2019年的第一个季度很快就结束了,截至3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44篇文章,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按杂志来划分:Cell发表了10篇,Nature发表了17篇,Science发表了17篇;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26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成,18篇是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其中有12篇是中外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6篇是国内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按领域来划分:生命科学领域的有26篇(包括12篇结构);材料科学有7篇;,化学有4篇;物理学有3篇;地理学,海洋科学,考古学,环境科学各1篇;按单位来划分:清华大学11篇,中国科学院10篇,中国科技大学4篇,浙江大学3篇,南京大学3篇,复旦大学2篇,北京大学2篇,上海科技大学2篇,其他大学/机构各1篇,包括北京生命组学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按通讯作者来分(大于1篇CNS),包括施一公3篇,颜宁2篇文章。生命科学领域【1】2019年1月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Notch recognition by human γ-secret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人类γ-分泌酶与Notch片段的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分辨率为2.7。 Notch的跨膜螺旋被PS1的三个跨膜结构域包围,并且Notch片段的羧基末端β-链形成β-折叠,其在细胞内侧具有两个底物诱导的PS1的β-链。 杂合β-折叠的形成对于底物裂解是必需的,其发生在Notch跨膜螺旋的羧基末端。 PS1在底物结合后经历明显的构象重排。 这些特征揭示了Notch识别的结构基础,并且对γ-分泌酶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募集具有意义。【2】2019年1月11日,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Recognition of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by human γ-secret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人类γ-分泌酶与跨膜APP片段的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分辨率达到2.6。 该结构用作发现γ-分泌酶的底物特异性抑制剂和理解γ-分泌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AD的疾病机制的重要框架;【3】2019年1月11号,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研究团队等人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CB2”的研究论文,研究报道了人源CB2与拮抗剂AM 10257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2.8。该研究为深入了解CB2的激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助于合理的药物设计,以精确调节内卡那宾系统;【4】2019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孙悦华团队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roblem-solving males become more attractive to female budgerigars”的研究论文,这是一个虎皮鹦鹉雄鸟通过学习取食技术重新赢得青睐的故事;【5】2019年1月24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光侠团队在Cell发表题为“Regulation of HIV-1 Gag-Pol Expression by Shiftless, an Inhibitor of Programmed -1 Ribosomal Frameshift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干扰素刺激的基因产物C19orf66(本文称为Shiftless)是抑制HIV-1的-1PRF的宿主因子。 这些发现将SFL鉴定为-1PRF的广谱抑制剂,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1PRF的机制;【6】2019年1月24日,上海科技大学李俊,杨海涛及饶子和在Cell发表题为“Crystal Structures of Membrane Transporter MmpL3, an Anti-TB Drug Target”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单独的分枝杆菌MmpL3和与四种TB候选药物复合的晶体结构,包括SQ109(在2b-3期临床试验中)。该结构数据将极大地推动MmpL3抑制剂作为新的TB药物的开发;【7】2019年1月31日,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崔儒涛,厦门大学邓贤明及复旦大学王鹏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STK19 Inhibits Oncogenic NRAS-Driven Melanoma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确定以前未表征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19作为新的NRAS激活剂;【8】2019年1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柏勇平,休斯顿卫理公会的心血管再生中心Fang Longhou及Chen Kaifu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IBP-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 instructs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fat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一个体节衍生的促造血线索,AIBP,协调HSPC从血液内皮,一种表现出造血潜能的特化内皮细胞的出现;【9】2019年2月7日,芝加哥大学何川,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大力及清华大学徐萌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Anti-tumour immunity controlled through mRNA m6A methylation and YTHDF1 in dendritic cells”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表明,与新出现的检查点抑制剂或DC疫苗相结合,YTHDF1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治疗靶点;【10】2019年2月8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团队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blue-green light harvest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in diato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二聚体FCP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辨率为1.8,揭示了的每一种色素的配体结构和结合环境,为研究光捕获系统中单个色素的吸收特性、能量转移途径和动力学以及过剩能量耗散机制提供了基础;【11/12】2019年2月15日,原清华大学颜宁团队Science背靠背同期发表2篇论文,发表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human Nav1.7 channel in complex with auxiliary subunits and animal toxins”及“Molecular basis for pore blockade of human Na+ channel Nav1.2 by the μ-conotoxin KIIIA”,共同阐述离子通道结构;【13】2019年2月21日,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李涛及张学敏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Acetylation Blocks cGAS Activity and Inhibits Self-DNA-Inced Auto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乙酰化抑制cGAS激活和阿司匹林直接乙酰化cGAS,同时抑制自我DNA诱导的自身免疫。另外,该研究发现Lys384,Lys394或Lys414上的cGAS乙酰化有助于保持cGAS无活性。重要的是,阿司匹林可直接促进cGAS乙酰化并有效抑制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最后,该文章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AGS)患者细胞和AGS小鼠模型中的自身DNA诱导的自身免疫。因此,乙酰化有助于cGAS活性调节,并为治疗DNA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14】2019年2月27日,北京生命组学研究所贺福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钱小红在Nature共同通讯发表题为“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蛋白质组学和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110个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早期肝细胞癌的成对肿瘤和非肿瘤组织。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突出了早期肝细胞癌的异质性:研究人员使用它来将该队列分层为亚型S-I,S-II和S-III,每种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结果。本研究中提出的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分层,提供了对该癌症的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并提出了针对它的个性化治疗的机会;【15】2019年2月27日,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刘新东及清华大学董晨等人共同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Genome-wide analysis identifies NR4A1 as a key mediator of T cell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使用小鼠体外T细胞耐受诱导系统,研究人员发现耐受性T细胞中的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特征,并表明它们不同于效应和调节性T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转录因子NR4A1在耐受性T细胞中以高水平稳定表达。 NR4A1的过表达抑制效应T细胞分化,而NR4A1的缺失克服了T细胞耐受性并夸大了效应功能,以及增强对肿瘤和慢性病毒的免疫力。该研究将NR4A1鉴定为诱导T细胞功能障碍的关键一般调节因子,并且是肿瘤免疫疗法的潜在靶标;【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初宝进及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Han Gang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Mammalian Near-Infrared Image Vision through Injectable and Self-Powered Retinal Nanoantenna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可注射眼球注射光感受器的上转换纳米粒子(pbUCNPs)。这些纳米颗粒锚定在视网膜光感受器上作为微型NIR光传感器,以产生具有可忽略的副作用的NIR光图像视觉。这种新方法将为各种新兴的生物集成纳米器件设计和应用提供无与伦比的机会。这一概念验证研究应指导未来的研究,以扩展人类和非人类视觉,而无需任何外部设备或遗传操作。赋予具有近红外视觉能力的哺乳动物也可以为重要的民用和军用应用铺平道路;【17】哈佛医学院吴皓,James J. Chou及浙江大学陈枢青共同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Higher-Order Clustering of the Transmembrane Anchor of DR5 Drives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对于死亡受体5(DR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受体,受体中单独的跨膜螺旋(TMH)直接组装高阶结构以驱动信号传导,并且这种结构未被束缚的胞外域抑制。该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独特的观点来调节这些受体的信号转导,这些数据可用于疾病治疗,包括癌症免疫疗法;【18】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上海生科院李亦学及斯坦福大学Lars M. Steinmetz等人在Science发表题为“Cytosine base editor generates substantial off-target 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 in mouse embryo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一种被命名为GOTI(Genome-wide Off-target analysis by Two-cell embryo Injection)的新型脱靶检测技术,并使用该技术发现: 近年来兴起的单碱基编辑技术有可能导致大量无法预测的脱靶,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此研究显著提高了基因编辑技术脱靶检测的敏感性,并且可以在不借助于任何脱靶位点预测技术的情况下发现之前的脱靶检测手段无法发现的完全随机的脱靶位点,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评估带来了突破性的新工具,有望成为新的行业检测标准;【19】中科院遗传所高彩霞团队在Science发表题为“Cytosine, but not adenine, base editors inc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对水稻(一种重要的作物物种)中BE3,HF1-BE3和ABE的全基因组脱靶突变进行了全面调查。该研究发现BE3和HF1-BE3而非ABE诱导大量全基因组脱靶突变, 主要是C→T型单核苷酸变体(SNV),并且在富含基因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sgRNA的情况下用BE3或HF1-BE3处理水稻也导致全基因组SNV的增加。 因此,需要优化BE3或HF1-BE3的碱基编辑单元以获得高保真度;【20】2019年3月6日,清华大学江鹏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p53 regulation of ammonia metabolism through urea cycle controls polyamine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肿瘤抑制因子p53,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通过抑制尿素循环来调节氨代谢。通过CPS1,OTC和ARG1的转录下调,p53在体外和体内抑制尿素生成和氨的消除,导致肿瘤生长的抑制。相反,这些基因的下调通过MDM2介导的机制相互激活p53。此外,氨的积累导致多胺生物合成速率限制酶ODC的mRNA翻译显著下降,从而抑制多胺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增殖。总之,这些发现将p53与尿素生成和氨代谢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揭示了氨在控制多胺生物合成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21】2019年3月13日,西湖大学周强团队(第一单位清华大学)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 of the human LAT1–4F2hc heteromer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LAT1-4F2hc复合体的结构,并提供了对其功能及其可能与疾病相关的机制的见解;【22】2019年3月13日,美国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陈建军,芝加哥大学何川,中山大学杨建华及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黄刚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Histone H3 trimethylation at lysine 36 guides m6A RNA modification co-transcriptionall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Lys36(H3K36me3)的组蛋白H3三甲基化【转录延伸的标记】,指导m6A的沉积过程;【23】2019年3月13日,清华大学陈柱成/李雪明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的"Mechanism of DNA translocation underlying chromatin remodelling by Snf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不同核苷酸状态下Snf2-核小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染色质重塑的机理;【24】2019年3月14日,施一公研究组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the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Yeast Spliceosome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Branch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得到了酿酒酵母的两种不同前mRNA上组装了B *复合物,并确定了四种不同B *复合物的冷冻EM结构,总分辨率为2.9-3.8。 U2核小RNA(snRNA)和分支点序列(BPS)之间的双链离散地远离5个B *复合物中的5'-剪接位点(5'SS),其缺乏步骤I剪接因子Yju2和Cwc25。 将Yju2募集到活性位点使U2 / BPS双链体进入5'SS附近,BPS亲核试剂位于距催化金属M24处。 该分析揭示了Yju2和Cwc25在分支中的功能机制。 不同前mRNA上的这些结构揭示了在主要功能状态下剪接体的底物特异性构象。 这些构象状态的比较揭示了对支化反应的机理见解;【25】2019年3月14日,山东大学张亮然,Wang ShunXing及哈佛大学Nancy Kleckner共同通讯在Cell 发表题为“Per-Nucleus Crossover Covari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确定了减数分裂重组的一个基本新特征:每核CO协变。 从三种哺乳动物,高等植物和真菌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一特征在进化上是保守的。这些发现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的一个新特征,并提出了可能的适应性优势;【26】2019年3月21日,北京大学高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an Extracellular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来自P. asymbiotica的完整PVC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这种超过10-MDa的蛋白装置类似于简化的T4噬菌体尾部,包含六个六角形基板复合物和一个带帽的117纳米鞘管。 PVC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管和鞘蛋白的三种变体的存在,表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功能特化。该研究为理解广泛使用的CIS的一般机制提供了框架,并为将其用作生物或治疗应用中的递送工具铺平了道路;其他学科【1】2019年1月9日,浙江大学陈红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柏乐及Gao Zheng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Realiz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photonic topological insulator”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实验证明了一种具有极宽(超过25%带宽)3D拓扑带隙的3D光子拓扑绝缘体。使用直接场测量,研究人员绘制出有间隙的体带结构和光子表面态的狄拉克样色散,并展示沿非平面表面的稳健光子传播。该工作将3D拓扑绝缘体系列从费米子扩展到玻色子,并为三维几何中的拓扑光子腔,电路和激光器的应用铺平了道路;【2】2019年1月11日,伯明翰大学,深圳大学及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Science发表题为“Observation of chiral zero mode in inhomogeneous three-dimensional Weyl metamateria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非均匀的Weyl超材料,在该材料中,通过对单个单元的工程,为Weyl节点产生一个规范场。实验证实了规范场的存在,并通过单向传播观测了零阶手性Landau能级。在不破坏时间反转对称性的情况下,我们的系统为设计三维光子Weyl系统中的人工磁场提供了一条途径,并可能在光子学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2019年1月18日,南京大学汪民怀,浙江大学俞绍才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erosol-driven droplet concentrations dominate coverage andwater of oceanic low level clouds”的文章,该研究表明气溶胶驱动的液滴浓度是主导海洋低层云的覆盖和水的重要因素;【4】2019年1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人在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 of magnetically tunable Feshbach resonances inultracold23Na40K+40K collis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在超低温下观察到的原子 - 分子Feshbach共振以极高的分辨率探测三体势能面有助于提高对超冷碰撞的理解(点击阅读);【5】2019年1月18日,北京大学周欢萍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 Eu3+-Eu2+ ion redox shuttle impartsoperational rability to Pb-I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文章。该研究表明,铕离子对Eu3+-Eu2+充当“氧化还原梭”,它在周期性转变中同时氧化Pb0并减少I0缺陷,实现了21.52%(认证20.52%)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并且具有显着改善的长期耐久性;【6】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路军岭、韦世强、杨金龙等课题组密切合作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Atomically dispersed iron hydroxide anchored on Pt for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 in H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首次设计出一种新型Fe1(OH)x-Pt单位点界面催化剂结构,并在低温高效去除氢气中微量CO制备高纯氢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7】2019年2月15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Duan XiangFeng,黄昱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共同通讯在Science上联合发表了题为“Double-negative-indexceramic aerogels for thermalsuperinsulation”的文章,该研究使用了三维石墨烯结构模板化陶瓷气凝胶,从而生产出机械稳定性极强的超绝缘材料(点击阅读);【8】2019年2月15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研究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Inferring Earth's discontinuous chemical layeringfrom the 660-kilometer boundary topograph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9】2019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辰,翁红明共同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Catalogue of topological electronic material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介绍了一种有效,高效和全自动的算法,可以诊断大部分非磁性材料中的非平凡带拓扑。该研究的算法是基于最近开发的占用带的对称表示和拓扑不变量之间的穷举映射。研究人员在水晶数据库中扫描了总共39,519种材料,发现其中多达8056种材料在拓扑上非常重要。所有结果均可在具有交互式用户界面的数据库中搜索;【10】2019年2月27日,南京大学万贤纲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search for topological materials using symmetry indicator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将对称指示器的方法应用于所有230个可能空间群中的所有合适的非磁性化合物。数据库搜索显示了数以千计的候选拓扑材料,其中研究人员突出了241个拓扑绝缘体和142个拓扑结晶绝缘体,这些绝缘体具有明显的全带隙或相当大的直接间隙以及小的琐碎费米口袋。此外,研究人员列出了692个具有位于费米水平附近的带交叉点的拓扑半金属。这些候选材料开辟了在下一代电子设备中使用拓扑材料的可能性;【11】2019年2月27日,华盛顿大学Xu Xiaodong/香港大学Wang Yao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ignatures of moiré-trapped valley excitons in MoSe2/WSe2 heterobilay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在二硒化钼(MoSe2)/二硒化钨(WSe2)异质层中捕获莫尔势的层间谷激子的实验证据。这些结果表明观察到的效应的起源是层间激子被捕获在光滑的莫尔势中,具有继承的谷对比物理学。这项工作提供了通过改变扭转角来控制二维莫尔光学的机会;【12】2019年2月28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海峡研究院喻朝庆等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Managing nitrogen to restore water quality in China”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中国从1955年到2014年人类活动导致的氮流失量,建立了各省淡水环境氮容量的“安全”阈值;【13】2019年3月13日,南京大学戈惠明、谭仁祥和梁勇研究团队首次鉴定出能够催化[6+4]环加成反应的一类酶家族,相关成果“Enzyme-catalysed [6+4] cycloaddition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procts”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张博博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王凯标、王文和汪欣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戈惠明、谭仁祥、梁勇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Kendall N. Houk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14】2019年3月15日,南昌大学/东南大学熊仁根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 molecular perovskite solid solution with piezoelectricity stronger than lead zirconate titan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分子钙钛矿(TMFM)x(TMCM)1-xCdCl3固溶体(TMFM,三甲基氟甲基铵; TMCM,三甲基氯甲基铵,0≤x≤1)合成压电材料,其中MPB存在于单斜相和六方相之间。另外,还发现了一种压电系数d33为每牛顿约1540皮克库的组合物,与高性能压电陶瓷相当。 该材料具有可穿戴压电器件的潜在应用。iNature发现,该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是南昌大学,这是南昌大学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在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的意义;【15】2019年3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雷和畅,中科院物理所孙煜杰及钱天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Observation of unconventional chiral fermions with long Fermi arcs in CoS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使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揭示了两种类型的非常规手性费米子 - 自旋-1和电荷-2费米子 - 在CoSi中费米能级附近的带交叉点;【16】2019年3月22日,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The Qingjiang biota—A Burgess Shale–type fossil Lagersttte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of South China”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上公布了该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清江与丹江河的交汇处,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并命名为“清江生物群”。这是进化古生物学界又一突破性发现;【17】2019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李昺作为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Colossal barocaloric effects in plastic crystal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一类称为塑料晶体的无序固体中的巨大热量效应(CBCE)(热量效应是压力诱导的相变的冷却效应)。所获得的代表性塑料晶体新戊二醇的熵变化在室温附近为389J/Kg/K(目前主要材料的热量效应是几焦耳/千克/开尔文熵变化的特征)。压力相关的中子散射测量表明,塑料晶体中的CBCE可归因于这些材料的广泛分子取向紊乱,巨大可压缩性和高度非谐振晶格动力学的组合。该研究确立了CBCE在塑料晶体中的微观机制,为下一代固态制冷技术铺平了道路;【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和尚睿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生物质来源的有机羧酸脱羧转化领域的研究。基于绿色催化的理念,该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可见光激发的分子间电荷转移用于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新概念,发现了一种简单易得、高效环保的非金属阴离子复合物光催化体系,成功实现了温和条件的脱羧偶联反应,突破了传统反应需要贵金属光催化剂或有机染料的限制。研究成果以“Photocatalytic decarboxylative alkylations mediated by triphenylphosphine and sodium iodide”为题,于2019年3月29日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上。来源:i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