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常都说“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好工作的标准,但事实呢?实际上刚毕业的人是不在乎这些的,他们在意的是“学到东西”“有活干”“不能太闲”。孰对孰错呢?我们来看下这位硕士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老师好,我刚从上海985大学硕士毕业,生物技术专业,这个专业特别难就业。我几经周折找了一个民营公司,虽说是个上市的集团,但集团下面各个公司良莠不齐,我为了落户就签了。工资6000,加各种补贴8000,是生物医药行业。职位是产品助理,目前工作了才一个月,每天基本都闲着,也没啥主体工作。据这段时间观察,觉得这个公司的管理极不规范,业务量也不大。“我之前有在一家500强的外企实习过一段时间,工作,但很遗憾没能留下。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面试过好几家500强的同行业公司,可是这么多次的面试经历我都失败了。归其原因,这些职位一般都要一至两年工作经验。我的实习经历的工作只是负责协调一些会议的组织,PR/PO单之类的,所以经历不足。”我现在很迷惘,不知前途在哪里,其实我求职的时候就是想找医药、器械类的市场方向,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方向怎么样,但好歹实习过,可现在呢,虽说也是在市场部,但却都没有什么实质的工作啊。刚来了几天就不想干了。我知道我这样不对,但每天都不给我什么工作,我觉得这样虚度光阴太痛苦了。可我前一段时间找工作找怕了,又不敢辞职,现在只能忍着。望老师指点。别人都是希望工作内容越少工资越高越好,你却相反,工作轻松一毕业就拿着8000的月收入,反而成为了你的一种痛苦。当然,万事皆有规律,你现在的痛苦主要来自你自己的个人原因。首先,刚毕业的人都想大干一场。但是现在这个工作,你认为显然没有给你任何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机会,甚至不是适当工作负荷的平台,所以你很失望。关于这点,希望你记住,一般新人到岗后,公司会给两三那个月的适应期,你还没到时候。此时闲暇,不代表以后就不忙,问题是你还没转正,这才一个月,你所看到的并不是未来的真实情况。第二,研究生毕业前你几经周折多次外国大公司面试未果,结果屈就于现在这家国内民营企业,内心当然有些憋屈。但因为之前的失败面试经历,现在又不敢冒然辞职,甚至对现在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也不敢有任何不喜欢的表象,再不喜欢也只能放在内心,人处于压抑状态。然后,你也有自己的担心,那就是你自认为虽然刚从上海的985大学硕士毕业,但软档是所学的生物技术专业,这个你认为“天生难找工作”的专业,成为你在职场中先天的弱项。就跟农民的孩子进城有了一份工作一样,就不敢挑剔了,因为他自认为先天缺少优秀的家庭背景。最后,你对自己之前在大公司实习却在转成正式工的时候,未能如愿,以及数次面试500强皆出师未捷败下阵来,心有余悸。当然,你也有自己的总结,认为是你缺少实际的1-2年的工作经验。我这里不做多余的判断,但这可能并不是你被他们淘汰下来的最主要原因,一家外资大企业是不大会在乎你刚毕业的1-2年工作经验的,而且他本身就有他现成的培训机制。你这样的一张白纸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大外企来说,岂不是更好,更能接受并融于他的企业文化?所以,你面试失败,问题可能更多地出在你面试的技巧、简历的制作以及实习期间的表现上。有了这四点历史的总结,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将只有一个月的工作好好安心做下去,毕竟再多待几个月哪怕一年,也不是屈就了你,更何况在每月拿到工资之外还给了你大量的去学习以及跳槽准备的时间,更是给你提供了你所谓的缺少的1-2年的工作经验时间,再待下去做一年半载岂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这家民营企业能在国内发展到上市,肯定有其自身的道理以及长处,你所看到的内部混乱,说不定在其他公司已经是良好的秩序。别停留在书本和上课的意识之上。即使内部管理有点混乱,你也应该学习下他的优点,来为将来跳槽做准备。在将来的面试中,你更要拿出来说,并声称这是家很好的有着很多强项的公司,这反而会为你的成功面试加码。综上,“工作太闲怎么办?”稍安勿躁,再待几个月看看情况,伺机而动。
5月5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又出硬核新闻,痛斥美国: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令人毛骨悚然,要求民国接受国际调查。毕竟一些传闻已经使得美国这家生物实验室传出了很多令人不敢想象的事实,这是一家研究病毒的实验室,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美国这家生物实验室曾经已经被关闭过,主要是出现了其他的病毒的感染性,主要是这家特殊的病毒实验室管理非常的混乱。对于其实验室内的一些垃圾处理者竟然不戴手套就去处理这些带有病毒的垃圾,这些使得这些病毒有可能传出。而且在这家生物实验室周围以及内部人员也发生了感染冠状病毒现象。就这样的事实在美国已经心知肚明,而且美国所拥有的冠状病毒树上的所有的病毒类型,而中国只有一种。并且美国要求调查中国武汉的生物病毒研究所,却拒绝自己危险最严重的病毒研究所,这简直就是欲盖弥彰的一种做法,或者说叫此地无银三百两。究竟美国的生物实验室敢接受国际调查吗?答案是不可能的。农村歇后语说得好:“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美国人自己做了什么?美国人知道,即便是做得再密不透风,可是总有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尤其是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普及的时代,特别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更会使得这些消息不可能掩盖的没有一点点的透露,历史会证明这一点的。美国现在冠状病毒累计确诊已经突破了120万人,然而美国人似乎非常漠不关心,现在已经有30个州陆续地解除了禁足令,而且还有一些地方相继复工复产,这使得美国的疫情又进一步的反弹。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是一个特务投资做出的事情,依旧是间谍的行为。全世界病毒研究的矛头已经指向了美国,结果美国还在负隅顽抗,垂死挣扎,还在抹黑中国,这的确让全世界人民不可思议。当然美国也主要是为了扰乱视听,把美国民众的视线转移到这些无所谓的错误舆论上面。总之,中国可以接受国际调查,俄罗斯可以接受国际调查,但是美国是不能够接受国际调查的,因为美国就是依靠这种不可告人的秘密来成就自己的超级大国梦想。如果美国接受了国际调查,真正的美国去年的流感,就是现在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话,那么美国将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美国不会以身试险,因为美国早就知道了答案。但是美国应该接受国际调查,这不仅仅是对美国人给出一个答案,更是对全世界人给出一个答案。当然央视作为全世界一个知名的媒体对于一些问题都是出于一定的考虑,也就是说不会空穴来风的。
赵立坚问了美国七个不敢回答的硬核问题。美国在海外的生物实验室这两天又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提出了对美国在独联体国家生物实验室从事的研究活动不透明的质疑后,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就此发出七连问。中东、非洲、东南亚、中东欧……投入21亿美元,在25个国家和地区,建了200多个生物实验室,却从不让当地人进入“核心圈”。不仅如此,炭疽、麻疹、白喉、出血热……当美国满世界建生物实验室,大规模传染病似乎也如影随形。这究竟是巧合,是因果,还是另有隐情?一直以来,美国始终遮遮掩掩。在新冠疫情仍持续蔓延的当下,人们更加关注美国这个几乎遍布全球的秘密网络究竟在干些什么。毕竟,美国的生物实验室是有黑历史的,尤其是德里特里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还有“美版731”之称。美国,是时候给全世界一个说法了!凶猛苍蝇出没健康莫名恶化2015年,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居民发现,这一年的苍蝇多了好多。往年都只在6到9月份出没的苍蝇,这一年竟然“全年无休”,而且变得格外凶猛。当地人即便是在大冬天里洗一回澡,都能被苍蝇叮得不轻。要不是后来保加利亚调查记者迪利亚纳·盖坦德切瓦曝出美方出资建在第比利斯的理查德·卢加尔公共卫生研究中心,2014-2015年开展了对体形还没半只蚊子大但足够凶狠的沙蝇的研究,以测试沙蝇和急性发热疾病的关联,当地人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奇苍蝇怎么会“变异”了。同样是在2015年,49岁的乌克兰港口城市赫尔松市的居民特亚娜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中了毒,剧烈咳嗽,胸口有灼热感,手上出现奇怪的疹子。然后某一天,她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突然开始呕吐,紧接着发了三天高烧,然后又突然莫名地退了烧。超声波检查、胃镜……特亚娜几乎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但医生还是没搞明白她到底生了什么病。“他们说这大概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症状。”但特亚娜不信,因为几乎所有的邻居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并且城里还有一个美方出资设立的实验室。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后来,姐姐邀请我去基辅。刚刚离开家,我立刻就感觉好多了。我怀疑这里不对劲。”特亚娜对乌克兰媒体说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特亚娜不敢多想。她只知道,2009年450名乌克兰人得了出血性肺炎;2011年33名乌克兰人感染霍乱,3年后升至800人,2015年仅尼古拉耶夫市就有100名居民得病……而这些发生聚集性感染的地区,似乎都离美方设立的实验室不远。流行病如影随形 别国成了实验场?凶猛的苍蝇出没,大批当地人患上出血性肺炎、霍乱、肝炎等,和美方出资设立的生物实验室究竟有没有关联?有疑问的,不只是格鲁吉亚人,以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拥有”了16个美方生物实验室的乌克兰人。媒体报道的标题是“非洲是美国医学研究的试验场吗?”“流行病的暴发通常发生在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所在地。”今年9月,坦桑尼亚媒体《公民报》撰文指出,美国在安哥拉、贝宁、博兹瓦纳、布基纳法索、加纳、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赞比亚、津巴布韦、喀麦隆、肯尼亚、科特迪瓦、莱索托、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卢旺达、斯威士兰、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等国家建立了49个生物实验室。“2014年肯尼亚妇女大规模接种疫苗。有迹象表明,在此期间美方专家以接种疫苗为名义给她们使用了能引起不育的药物。结果,大约230万当地妇女失去了当母亲的机会。”《公民报》提问道,“非洲是美国医学研究的实验场吗?”而高致病性、高风险的疾病,也往往是美国的这些海外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对象。俄罗斯媒体报道称,在亚美尼亚据说有12个这样的生物实验室,重点研究炭疽、布鲁氏菌病、鼠疫、非洲猪瘟、兔热病。今年,韩国媒体又曝料称,驻韩美军在韩国秘密设立了4个生化武器实验室,专门用于研究致死率极高的炭疽杆菌,5年里做了16次炭疽杆菌试验。而格鲁吉亚的理查德·卢加尔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此前更是被曝出“将志愿者当做实验室小白鼠”的丑闻,一年内有74名志愿者死亡。杀死62.5万人 成本0.29美元/人?至于为什么美国要研究这些极其危险的疾病?保加利亚调查记者迪利亚纳·盖坦德切瓦在2016至2017年间详尽调查美国五角大楼在生化武器方面的活动后,有了惊人的发现。首先,美国政府想得到对方国家的一切,但并不希望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当地设立的实验室究竟在干什么。在非洲的实验室,美方并不允许当地的非洲籍雇员进入实验室的核心区域。美方在与乌克兰为设立实验室签订的协议中则约定,收集菌株和病原体的工作由当地科学家完成,但乌方仅拥有收集和储存危险菌株的权限,分析高风险病原体的工作必须交给美方负责。协议还禁止乌方“披露美国五角大楼确定为‘敏感信息’的内容”,但五角大楼却可以获得乌克兰的“国家机密”。其次,盖坦德切瓦发现,美国五角大楼似乎特别钟情于昆虫作为疾病传播媒介的研究。早在1981年,五角大楼在一份报告中就“如何以0.29美元/人的成本杀死62.5万人”做了一个对比:要同时袭击16个城市,用感染黄热病的埃及伊蚊,和用气溶胶传播兔热病,哪个成本更低?再想到美国是唯一一个迄今为止仍在以一家之力阻挡重启1975年3月26日就已经生效、183国缔约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国家……细思极恐……究竟美国在世界各地建了多少生物实验室?为什么要满世界建生物实验室?为什么要以军方为主导建设实验室?目的是什么?美国从相关国家攫取了多少敏感生物资源和信息?实验室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泄漏隐患?面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美国政府更是始终将嘴巴闭得死死的,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美国,到底还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惊天大秘密哦!(文中图片GJ)撰稿 深海三文鱼责编 杜雨敖【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为155万例,位居世界第一位。为了解决这场天灾,美国的许多神秘实验室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中,名声最臭的一个实验室就是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为美国在传染病方面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它犯下的罪行也让人无法接受。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官方名称为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美国政治新闻网站发表过一篇关于这一神秘实验室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将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描述为“美国政府最黑暗的实验中心”、“美国中情局精神控制实验中心”。从这些描述中也能看出该实验室的主要作用。神秘实验室建造计划开启,与日本有很大关系?文章中提到,为了保证整个试验的机密性,该实验室的负责人于1973年就已经销毁了该实验室的大部分信息。美国政治新闻网站记者经过多方面资讯,最终整理出了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部分信息:1942年,日本开启细菌战之后,美国方面就启动了开发生物武器的计划。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化学家艾拉·鲍德温临危受命,负责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选址和建造工作。最终,艾拉·鲍德温在距离华盛顿50公里处的某一废弃的国民警卫队基地上面建造出了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对此,我们不禁要为华盛顿捏一把冷汗:一旦这一生化实验室的某些病毒泄漏,华盛顿或将难保。一个小小实验室,如何让外界惶恐不已?该文章指出,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了威力更大、破坏力更强的武器,所以生物实验室便不再被重视。不过,这并不代表美国方面会放弃对生物武器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该实验室参与了多项生物武器的研制计划,尤其是在精神控制方面,该实验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譬如,1949年,美国法庭对匈牙利天主教教会枢机明曾蒂·约热夫进行审判时,他的状态明显不正常:站在被告席上的约热夫迷迷糊糊、目光呆滞、说话非常离谱。该事件发生后,美国某情报顾问直言,“他们偷走了他的灵魂”。也就是说,实验者私下里给他注射了大量的精神控制性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所有“罪行”中的一个极微小的案例。实验室的真相整整隐瞒20年,外界一无所知?从2000年到现在,各国一直对生化武器的制造持反对态度,美国甚至以伊拉克私藏化武为由,直接对伊拉克大打出手,但是在这20年的时间里,该实验室却始终没有停止相关实验,甚至还惹出很多祸端。2001年,曾在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某位科研人员误将带有炭疽杆菌的信件交给美国议员,最终导致炭疽杆菌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既然该实验室能惹出这么大的祸端,为何外界没有一丝察觉?对此,某位曾在该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员表示,内部的管理非常松懈,即便是科研人员将能杀死数千人的5微克肉毒杆菌放错位置,也没有人会在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外界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除此之外,美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要求各国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甚至还不断向其他国家泼脏水,却始终不允许国际组织对自己进行核查。所以,即便是外界知道美国的各种行径,却也无能为力。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现在专业也是变得越来越多,而且都还挺像,比如这几个专业和生物学密切相关,但各有很大区别,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生物科学、生物医学之间有什么区别,就业情况怎么样,你想报考吗。一、生物科学专业1、简介:生物科学,有的大学也称生命科学专业,属于非常有前途的专业,属于基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在应用基础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的实验训练,更好的科学素养和初步教育、研究、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2、就业: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科研岗位,本科毕业后大部分是报考大学院、出国大学院或出国深造。3、排名:目前,生命科学专业全国排名前五的学校有:1、北京大学;2、中山大学;3、复旦大学;4、清华大学;5、武汉大学。二、生物医学专业1、简介:是工科专业,生物医学专业是解决医学中的相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一个专业,它综合了工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结合医学和工学技术的科学研究能力,从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教育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实际上,生物医学工程学不属于医学专业管辖,而是属于计算机、电子专业领域,毕业后被授予的不是医学学士,而是工学学士,人工器官、超声波成像技术、CT、核磁共振等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这些改变人类生命轨迹的伟大成果来源于生物医学工学技术,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2、就业:在国家机关、医学机关(临床研究、高度专业化医学护理、管理)中,关于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及服务,由研究所、大学(基础研究、教育)、国际制药、保健品企业(管理、研究与开发)、个人机构和医生协助,毕业生直接由高度专业化医生协助参加学护理,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缓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排名:中国大陆大学生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前五位是东南大学,第二位是清华大学,第三位是上海交通大学,第四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五位是四川大学。那么以上就是生物科学、生物医学之间有什么区别,就业情况怎么样,你想报考吗,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在记者会上指出,美国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周边国家“密集地部署生物实验室”,并且不愿公开生物实验研究内容,其行为和目的令人生疑。拉夫罗夫的一席话说出了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忧虑。据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透露,美国目前在全世界建立的生物实验室已超过200个。另据报道,部分实验室所在地曾出现大规模的危险传染病,其安全性令人不寒而栗!遍布全球的这些美国生物实验室,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怎样的威胁?已经造成了哪些危害?惯于贼喊捉贼的美国政客,该向全世界说说清楚了!先看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它是全美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曾被视为美国政府“最黑暗的实验中心”、 “中情局隐秘的化学实验和精神控制实验基地”,是悬在美国民众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年7月,美国疾控中心突然关停该实验室相关研究,并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相关信息。据《纽约时报》披露,暂停的实验室研究中,涉及某些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对公众、动植物健康或动植物产品构成严重威胁”的毒素。更令人忐忑的是,就在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暂时关停后不久,距离该实验室仅1小时车程的弗吉尼亚州一个社区就暴发了莫名其妙的“电子烟疾病”,其患者临床症状和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极为相似! 要知道,美国从2007年开始就售卖电子烟,但“电子烟疾病”去年8月才暴发,而且就在此时此地发生。2019年10月,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了17位“电子烟疾病”患者的肺组织样本后,发现其损伤类似于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结果。这究竟是偶然巧合还是意外事故所致?随着美国疾控中心今年3月给德堡生物实验室下达“复工令”,诸多美国网民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求当局公布去年关闭该实验室的真正原因,澄清该实验室有无在研究新冠病毒、是否发生过病毒泄漏等问题。但时至今日,那些平日里抱着镜头不放的美国政客,在涉及德堡实验室的话题上,却出人意料地成了断线的大喇叭,变得一声不吭了!其实,美国政客们这种非比寻常的沉默,已经充分暴露其难言之隐。随着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质疑声越来越高,他们的“闷葫芦”表演能憋到何时?美国本土的生物实验室已是如此不堪,人们更有理由担忧,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那一大批生物实验室,到底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多少危害? 据媒体披露,美国的一部分生物实验室位于多个原苏联国家,还有一部分位于东南亚、非洲等多地。吊诡的是,美国对这些实验室的功能、用途、安全系数等,也同样是三缄其口。好像这些实验室早已人间蒸发。这不由得令国际社会疑窦丛生,类似德堡生物实验室关停的危机,是不是已经多次重演?据《今日美国报》报道,自2003年以来,美国实验室发生了数百起人类意外接触致命微生物事故。这些接触可能导致直接接触者被致命病毒感染,病毒经由这些个体传播到社区,形成流行病疫情。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益监督局局长安娜波波娃去年11月指出,2003年,格鲁吉亚撤销了卫生流行病防疫机构,代之以美国设立的一个实验室,结果,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炭疽病在格鲁吉亚暴发,乌克兰也开始暴发麻疹和白喉。近日,乌克兰“反对派平台—为了生活”党主席梅德韦丘克表示,鉴于此前出血性肺炎、霍乱、猪流感和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在乌克兰不断传播,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与美国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的“秘密”和“不透明”的活动具有很大关联。更令世人无语的是,美国近20年来一直独力阻挡重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的谈判。该公约于1971年12月16日由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缔约国都主张谈判一项旨在全面加强公约且包含核查机制的议定书。但美方对此却一再阻拦,声称生物领域不可核查,因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利益和商业机密”,有利于“工业间谍活动”等。这套说辞显然属于瓜田李下。美国政客们的一反常态,似乎验证了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所指出的,美国在其境外设立的生物实验室,莫非正在制造和培育高危疾病的病原体?果若如此的话,美国政客们近来的种种怪异行径,包括其疯狂栽赃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以转移视线的套路,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凭空制造风波、挑起事端,还前言不搭后语,时而声称“有大量证据”,时而改口“并不确定”——美国政客越热衷于玩弄这类大变活人的障眼法,越暴露出他们的做贼心虚、荒腔走板。邪乎到家必有鬼! 疑云重重的美国生物实验室,已经是人类的共同威胁。在全球面临重大公共安全危机的当下,请美国政客赶紧收起坑蒙拐骗、偷天换日那一套,拿出对人类生命起码的敬畏之心,说出你的真相来!(国际锐评评论员)
为了掩盖决策失误,美国频频有人抛出“新冠病毒来自于中国武汉实验室事故”等荒谬言论,美国政客的这种做法纯属恶人先告状,妄图倒打一耙。事实上,包括美国一些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最应接受国际调查的,恰恰是围绕着疫情迷雾重重的美国。其中,就包括全美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这个被美国媒体称作“美国政府最黑暗实验中心”的实验室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这个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仅1小时车程的军事基地来头可不小。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的报道称,早年间,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被视为美国政府“最黑暗的实验中心”。文章称,70多年前,美军曾选择德特里克堡作为秘密发动细菌战的地点,多年来,它一直是中情局隐秘的化学实验和精神控制实验基地,基地的大部分活动也都是“机密”。去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突然关闭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称实验室没有“完善的系统”来净化废水。但是,疾控中心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 《纽约时报》此前的报道称,暂停的实验室研究中,涉及某些已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对公众、动植物健康或动植物产品构成严重威胁”的毒素。几乎是在同一时段,弗吉尼亚州一个退休人员社区暴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引发了舆论关注。当时有54人出现发烧、咳嗽和全身无力等症状,2人死亡。当地卫生官员表示,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易感人群中暴发并不罕见,但通常会发生在流感季,而非夏季。由于这个社区距离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只有大约1小时的车程,当时就有人怀疑存在病毒泄漏。今年3月,网友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求美国政府公布关闭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真正原因。澄清该实验室是否是新冠病毒的研究单位,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泄漏等问题,然而时至今日美国选择了默不作声。虽然目前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已全面恢复运行,但其一度关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少网友也在社交网络上要求国际社会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独立调查。事实上,去年7月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被关闭,并不是首次出事故。据美国媒体报道,20世纪90年代初,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就曾发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美国政治分析家 丹尼斯·埃特勒:事实上,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历史上一直存在安全问题。如果美国要求美方进入中国实验室来调查它对中国的指控,那么美国是不是也应该让中国去调查德特里克堡的实验室呢?延伸阅读:美疾控中心:德特里克堡存在多项违规行为2019年8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突然下令临时关闭德里特里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MRIID)。据《纽约时报》报道,疾控中心指出,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没有“完善的系统”来净化实验室的废水。但是,疾控中心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报道称,暂停的实验室研究中,涉及某些已被政府认定为“对公众、动植物健康或动植物产品构成严重威胁”的毒素。此前,德里特里克堡处理实验室废水的蒸汽消毒厂,因暴风雨而损毁。随后,该基地使用了新的去污系统来取代蒸汽消毒厂。但是,疾控中心在2019年7月的检查中发现,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院没有执行新的消毒程序,新系统出现了机械问题和泄漏。马里兰州当地媒体《弗雷德里克新闻邮报》披露的部分检查结果显示,除废水处理系统外,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还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此外,一些工作人员在处理生物危害性废物时没有佩戴手套。实验室的建筑物表面没有完全密封,天花板和生物安全柜都有裂缝。据“全球生物防御”(Global Biodefence)网站报道,在疾控中心最后一次实地检查之后,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已于3月27日全面恢复运行。目前,新冠病毒的源头尚未确定,但美国一些政客却试图将来源强加于中国,对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神秘“关闭”和迅速重启的原因讳莫如深。美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回答清楚,给全世界一个交代。来源:综合 央视新闻编辑:tf10
03:14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是美军最重要的生物防御技术研究机构,储存有埃博拉病毒、炭疽杆菌、布鲁氏菌。据报道,该所疑云笼罩,曾多次出现安全事故,包括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一段视频为你起底。
一个严肃的中知AI我特地去采访了一位学生物的同学:「你为什么不是很喜欢施一公?」他说:「因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嘻嘻。」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校董会选举施一公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一个很皮的回答施一公是话题人物,有人崇拜,有人不屑,崇拜的理由,大家这些天已经看了很多,但是也会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正面态度,对最近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校长新闻的评价里,不乏有人冷言冷语,如果你觉得不可理解,那么下面对「施黑」观点的梳理,会给你一个大致的原因。学术贡献:没创意,价值低方舟子对施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的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有过辩驳,最后生气地说,施是「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测测蛋白晶体结构的包工头」。这个称呼非常戳心。施是结构生物学家。有人批评说——「看施一公最近几年发的文章题目就知道,都是structureof........都是电镜做结构的论文,这种论文不是什么高级有创意的实验,就是廉价劳动力。」「做结构的一直在号称蛋白结构解析可以指导药物设计。颜宁和施一公需要做的事情是弄出一个drug来,而不是继续不停的解更多的蛋白。就算弄不出新药,像晓东一样开个公司做更好的me2 drug,也算造福社会。说白了,还是解结构顺手了,不愿跳出comfort zone。」什么意思呢,就是吐槽施老在做一个没啥创意,而又需要高级装备、许多投入、很多精力的基础工作,做完了,他不接着做下一步工作,转身又去做另一个基础工作。好比打地基是个苦活,还要好多钱(我瞎说的),施带着学生打完这块地的地基,也不接着盖楼,转身去另外一块地打地基去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网上有一段话,是回答「施一公、颜宁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的,作者应该是叫刁博。这段话说得很容易懂,大家可以看看,CNS就是Cell、Nature、Science——「施一公和颜宁这对师徒同为结构生物学家,他们在CNS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这个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建校以来还没在CNS上有这么多论文,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对这个数据望尘莫及。这么厉害,诺贝尔奖会不会向他们招手呢?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RichardHenderson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理由是:研发了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为什么没有给施一公和颜宁呢?他们只是冷冻电镜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做的工作也只是依靠电镜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几十万种,比较重要的至少几百上千种。在电镜下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并非是高大上的开创式研究,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就能发CNS,在崇拜CNS的国度里,这是绝好的论文灌水机会。」「施一公和颜宁能在CNS灌水那么多,得益于清华大学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清华大学专门用了一栋楼去安置3台先进的Titan Krios电镜,施一公还打算再购进一台。有这样的先进设备,换另外的生物学教授也能很快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去年,颜宁离开清华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事引起过广泛关注「施一公、颜宁等结构生物学家的成功并非是他们的伟大,而是冷冻电镜设计者们的伟大。施一公、颜宁等人发的CNS越多,就越能说明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只会让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更快的摘取诺贝尔奖,他们自己是不会凭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得到诺贝尔奖的。」总结起来就是,结构生物学,情怀是没有的,格调也是没有的。管理能力:不谈就业不谈钱一般不满施一公管理能力的,会以「学术大牛,管理白痴」开头,先礼后兵的意思。这批人和上批不认同施学术贡献的不知道会不会吵起来。管理有两部分,一个是他的观念态度,他以什么心态去管理清华生物的,一个是他的实际成果,抱着这个观念,取得了什么效果。首先说施的观念,主张研究型大学不应当去管就业,以及学不以致用。原话是这样——「大学是核心。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可以看到大致是两个点,一个是觉得学生老师都要专心做研究,一个是对研究外的旁骛持反对态度。然而大家并不都觉得自己的研究有意义,即使有意义,饿得头昏脑涨也并不能好好做研究。这话尤其招人黑的一点在于一个事实,施自己功成名就,对还为生计发愁的老师学生说要专心做研究,不要老想着搞钱,要有情怀,这就有点让人郁闷。况且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对研究者自己有好处,往大了说,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并不是因为要满足少数人的好奇心才给学术界投钱,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提高全社会生产力水平上——现在国家资助力度最大的生物类科研方向,基本上都是分子生物学之类的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向(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讲出让基金委官员信服的故事),如果11G研究的是虾虎鱼分类学的话(就日本明仁天皇发Paper的那个方向),那么他一分钱都别想拿到。」11G就是施一公。研究人员孤高一些没有问题,但是施是院长,扯开旗子大声疾呼这个观点,不知道学生老师怎么想。施一公和我再说施的行动成果,施一公的生物系,就业率有点儿难看。就这点来说,倒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知乎匿名用户指出:「作为一个院长,系里学生就业率比全校平均水平低10来个百分点,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仅从结果评论,施一公院长在管理方面的技术评级就高不到哪里去。——不要和我强调生物专业就业惨淡,我作为这个行当出身的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大家要知道,学校统计本科生就业率时,保研、考研、出国都算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系的就业率以8开头,和其他院系数据放在一列时总让人怀疑是不是打印错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清华生物系每年有5—6个学生,读了四年,既没有保研,也没有跨专业考研,也没有出国读书,更没有找到工作,而是收拾行李、拿着户籍资料回家了,整个生物系一届本科生还不到50个啊!同学们,如果你到清华生物系读书,你和隔壁两个宿舍一共八个人里,就有可能有一个人毕业以后啥去处都没有哟,你猜猜会是哪一个?身为一院之长,如此高比例的学生毕业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创业,管理水平只能呵呵。」对了施还说过这句话:「我有时候想,清华强则中国强。我刚回国的时候,曾信誓旦旦,要改变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放在这种语境下,可能意思是,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即使没有柴米油盐了,也能不改其乐,拥有一种超脱的态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整体来说,管理观念和效果有点「不劳动人民」。另外,据说施谈学生就业的事,和他手下最牛的一个博士生毕业之后不干科研跑去搞金融了有关系,施受到了刺激。个人品格:言行相诡对施一公个人品格的质疑,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言行不一致」上。第一,是他评选中科院院士时美国国籍的事。施一公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全时回国到清华当院长。2011年,去评选中科院院士,落选了。这事儿当时挺引人注目的,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施一公还是美国国籍,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回国时间还不够长,对国家的贡献还不足;还有说他与同做结构生物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撞车了,后者当年显示的成果更优秀;还有些阴谋论的猜测等等。不过议论最多的还是国籍问题,当时还有采访,有两段可以拿出来并列起来看,足可见当时这事儿的扑朔迷离——第一段是《新京报》报道的: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表示,在中科院公布314个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确有饶毅和施一公名字。「关于国籍的问题,公安部给过我们一个函。有两句话,一是从某年某日起,两人具有中国国籍,二是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完」曹效业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讨论后,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也将其列入了有效候选人中。第二段是《财经》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亦作出回应: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当初申报院士的时侯,还没有证明己从美国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该院士系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具投票资格的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他说,施一公的国籍问题到院士增选后期才得到证明,而具美国国籍者本不能申报院士。上述院士认为绝大多数院士是从全局和院士标准和条件考虑,才没有投票给施一公,「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增选院士的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被推荐人需要提交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如果这两段采访都是真的话,那么大概是「中科院同意,院士不同意」的事儿,中科院出于爱才,院士出于维护规则,都没错,甚至有点可爱。但是有人就说了,施一公2008年回国,2011年评选院士的时候才忙着转国籍,「可以看出施教授是个谨慎的人,没有确定的更大的好处,不会放弃已有的好处」。知乎用户blizzard指出,施教授声明说,他是中国籍。那么事实如何呢?其实很简单,美国联邦政府有个网站叫做Federal Register, 每个季度都会公布脱离美籍人员的名单。根据该网站,施教授是2011年第三季度脱离美籍的(Quarterending 9/30)。可以想象,施教授申请院士评选了,突然在最后一分钟发现外籍不可以,于是火线换籍贯,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2008年2月就回国了,带着美籍当教授院长,带着美籍去中央党校演讲,偏偏要在评选院士的同时(还不是年初,是第三季度)放弃美籍。当然,放弃美籍也不容易,IRS要查你,看你有没有欠税,两清了才让你走,这就会耽误一些时间。施教授可能轻敌了,所以没赶上趟。这跟他设立的「放弃美国国籍回来建设祖国的科学家」形象,有点冲突,毕竟自己说过「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第二,是他转专业去学计算机的事。大致就是,施一公曾经转行做过计算机,不过后来还是回到了生物专业。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施一公曾这样告诫过同学们:「当你真正凭自己的兴趣走一条路,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物打动。对于我而言,从事科学研究是一条正路,我不会为周围的东西所打动。我也希望在座的朋友、同学,能好好走自己的路,不要轻易地被周围的价值观牵引,尤其是不要轻易被以金钱论英雄的价值观所牵引。」有点儿打脸。其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只针对「为什么有人觉得施一公不好」这个话题做了梳理,列出了反对者的几个点。敬佩施的人非常多,对上文涉及内容,有不同看法的人也很多,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往往有很多版本,对某个版本的看法和评价,更是众说纷纭。比如国籍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科学网李宁这样写:「从2008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他把精力都用在发文章做实验带学生作报告上,不把自己国籍的事儿当个大事儿来办,结果到申报院士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导致不能在投票之前取得中国国籍的证明。另外,政府也有责任。对施一公这样的人才,人家已经宣布放弃美国国籍了,难道不能特事特办一下,走绿色通道,给他用最快的时间恢复中国国籍?如果能做到的话,当年的国籍问题之争,也就不存在了。施一公和政府也不会为此陷入被动。」再比如转专业学计算机的事,施一公其实自己说过:「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很迷茫,我曾经想转行,转计算机,转经管。我觉得我一定要好好抚养我的母亲,想挣钱,想了很多,但没有想到,一旦进入实验室以后,发现在科学研究这个殿堂,是如此之神妙,超乎你的想象。」也可以这样看,施曾经迷茫过,但后来发现自己喜爱的还是生物,所以,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家还是坚定走下去的好。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儿有点像父母和孩子的常态,为人父母常去告诉孩子,那条是荆棘路,我走过,不能走,孩子一定是不听的,说多了还遭埋怨,总要自己去跑一下,或者头破血流地将来和自己的孩子重复场景,或者,也许那真是一条挺不错的路呢。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与中知专家头条(zhuanjiatoutiao)联系并予以删除。
一、从数据来看,生物类相关专业,就业率近四年持续红牌。2010-2018年麦可思就业红黄牌榜。从近些年的数据来看,生物类专业就业不是很理想,这点从麦可思201--2018年的专业预警名单中,就可以看出。二、就业率的高低,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有高有低。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就业率每年都上红榜的法学专业,其就业也是各校不同。普通本科,法学底子比较差的大学,学生法学毕业,肯定比不上资历深厚的法学强校。同一学校,学生法学整体素养不同,就业也会有所不同。个人认为:不管专业整体就业如何,提升自已的专业素质,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三、生物师范专业就业相对于普通生物专业,就业相对会更稳定。这一点,你可以看下普通师范类院校的就业报告,就可以发现。如2017年上饶师范学院就业质量报告师范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就业相对稳定,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喜欢选择师范类专业的原因所在。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饶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的就业率,出现了下降趋势。如下图所以总体上来看,生物类专业,请谨慎选择。四、勋哥建议1、生物科学为理学类专业,偏于理论研究。因此选择此类专业,学校层次相对要高点,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深造发展。2、各校就业情况各不相同,师范类院校地区需求,年度师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因此选择此类师范类专业,也要多关注市场需求,最好做好两手准备,一为考研深造,一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