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物学研究方法其来无止

生物学研究方法

附:板书: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一. 观察法:1.概念:看、听、触摸、嗅各种感官2.环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观察---记录---总结二. 实验法: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设计实验的原则:1.有对照 2.只有一个可变因素3.可重复课后反思:第一课时时间安排有些紧张,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没有在课上分析,留做作业。设计实验学生有很多方案,因此选出最佳方案所用时间有些紧张(一班和二班出现),实验中学生很兴奋,但是有的同学没有完成实验报告策上的十次计数,这也给实验结果的分析带来不便,另外实验中每个组所用鼠妇的数量也不同。总体还是掌握了应用实验法的三个原则。

天下之水

清华生物学博士著书解答100个有趣的生物学问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裸鼹鼠是因为“长得丑”所以“活得久”吗? 鱼在水中也憋气?植物也有“语言”?地球上最像“三体星人”的生物——水熊虫是何方神圣?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新锐科普作家冯智在新著《5分钟生物课:100 个脑洞大开的趣味问答》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从驰骋海陆空的动物、广袤大地的植物到奇趣的小生物,到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乃至神奇的基因,在书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口吻讲述一堂堂微型生物课,带领读者走进精彩至极的生物世界。冯智虽是科班出身的专业博士,但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做硬核的科普,并在多个社交平台都有开设频道,常年为众多粉丝普及科学知识。在这本《5分钟生物课》中,他收集了100 个脑洞大开的生物学问题。每个问题的解答文章阅读时长都在5分钟左右,能够让读者迅速获得知识点。其中既有出人意料的冷知识,又有前沿的生物学研究新成果。比如,很多经验丰富的养猫人都知道一个秘密:当你用一个普通夹子夹住猫咪后颈时,猫咪就会拱起背部,尾巴收到两腿中间,像被定住一般不能动了;去掉夹子,猫咪又恢复正常,活蹦乱跳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点穴神功”?在本书中,冯智解释道:科学家检测了猫咪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现猫咪被夹住后颈时的这种乖顺行为与恐惧或伤痛无关,因为瞳孔没有放大、心跳也没有加速的迹象。事实上,猫咪不但瞳孔没有放大,反而心率和呼吸都会减缓,呈现出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仔细观察猫妈妈和猫崽崽的互动,你会发现,猫妈妈挪动幼崽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特别是在野外遇到危险时,猫妈妈会叼着小猫逃走,而猫妈妈叼的位置,正是小猫的后颈。科学家用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词来描述这种镇静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冯智说,事实上,这一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进化法则。因为幼崽行动力有限,且不听话,存在迷路以及被其他捕食者发现的危险,所以,母亲通过叼住它们的后颈进行转移,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因此,小猫要是不听话,主人可以尝试揪住猫颈后方的这块肌肉,给小猫一种“我被妈妈叼起来”的错觉,这样它就会特别乖巧。当然,一旦放开这块肌肉,小猫又会变得活蹦乱跳起来。诸如以上生活中常遇到的“不问憋得慌、又不知该问谁”的生物学问题,在《5分钟生物课》一书中,作者冯智都一一给出了科学解答,帮助读者多角度了解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各种“峰回路转”的有趣知识。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祈父

生命科学专业学什么

(1)生命科学专业下又细分的专业有微生物学、生物制药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2)微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学主要学习基本的微生物理论知识,要求有强的写作能力,对英语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要有查阅文献的能力。应用微生物学要求除了掌握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求学生会使用微生物设备。(3)生物制药学研究方向为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取生物中药物成分,应用于药品制剂的研制与开发。(4)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主要从事植物研究,研究植物的形态、遗传、分类、进化等相关内容。(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将生物与化学学科相结合,从微观角度即分子的角度研究生物现象。主要学习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6)生理学就是研究生命本身的科学,主要研究生命机体活动规律和生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研究。生理学又可以细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本在于上

川大生物学考研介绍

趁着初试内容还没忘这里补充一篇川大生物学考研经验贴在去年放寒假时候身边同学陆续开始关注考研 ,所以我也就开始择校了。我本科来自某末流211,考研还是想往上爬,考虑到家在西部,所以就选了川大。选川大除了地理位置,还有川大招生名额多原因。在决定考南师大以后,我的考研复习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大三下期间、暑假期间、冲刺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和心理历程都有较大变化。我个人感觉考研战线不用拉得太长,但最迟也一定要在暑假开始。英语复习英语是暑假之前我大三下在学习的主要科目。这段时间我主要是背单词,每天背一点,考研后期就能够把考研词库的6000单词基本过一遍,这时候英语就比较简单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考研英语并不是很难,主要是词汇量。关于背英语单词,网上有很多名师和名书在宣传自己的单词书很优秀、看他的视频来背单词很高效等。但我认为这纯属胡扯,看视频背单词的效率十分低下。虽然说那些讲师能够帮忙整理出单词词根、规律等,我认为每个人背单词的习惯和遗忘规律都不一样。老师帮忙总结的单词记忆规律和模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背单词需要亲自实践,长期累积。我的背单词方法是:自己总结规律,在词根记忆法和音标拼读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各种近义词、近形词。在记忆一个单词的时候可以联想以前背过的单词里有没有意思相近的词汇或者形态相近的词汇。这样背单词不仅能够记得牢,对于写作也有很大帮助。还有一点是,在记忆一个单词的时候可以去查看它的常用用法,也能够帮助加深印象,增加英语的综合能力。相比于单词书、单词名师,我更推荐使用墨墨背单词、扇贝单词等单词app来进行记忆。当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暑假期间就可以开始刷真题。对于历年真题一定要吃透,刷题可以去看名师讲解,学习他们的解体思路和解题方法。政治复习政治首推肖秀荣系列书籍,如果觉得复习枯燥、无从下手可以去看徐涛的政治讲解视频。我是在暑假开始学习政治,复习政治的时间应这样分配:毛中特>马原>近代史>思修,时政考试前背一背。在暑假期间我边听徐涛政治课程,边把《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过了一遍。在对政治内容有了整体的理解之后,暑假过后,我边做《肖秀荣1000题》边把《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过了第二遍。边做题边翻书回顾知识可以很好地加深对书本知识的印象,也可以知道主要考点在哪,以什么形式来考。后期考验前夕,就主要花时间做肖八和肖四的题目。其中,肖四大题需要全套背诵,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及其相关知识需要理解透彻。专业课川大的专业课我觉得是所有生物高校中属于比较难的,生化+分子+植物学+动物学书本有多厚不用说,关键考的还难。生物学知识本身比生化要简单一些,但考分不一定比生化好拿分,原因在于内容太多了,太广泛了,名词解释还有英文,关键好多书里翻都翻不到首先是用哪些资料:656生物学:参考书目: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2014,吴相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动物生物学》第2版,2008,许崇任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植物生物学》2018,林宏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习题、网课:《普通生物学》配套习题、B站吕俊鸟老师课程93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参考书目:1.《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等、《生物化学》张洪渊、《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生物化学》张洪渊2.《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习题、网课:《生物化学精要与题解》 刘曼西主编《生物化学(王镜岩第三版)辅导与习题集》戴余军等主编;《分子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戴余军等主编;B 站上杨广笑老师视频专业课内容很多,不知道重点在哪容易学懵了,所以在学习专业课之前,需要先浏览了真题,研究真题,比如真题考试题型、分值、真题重复率、真题重点考查章节等。然后再看课本目录,划分模块,根据模块一部分一部分学习。这么做,很有计划和条理。656生物学考的就是我们大一学的那门包罗万象的普生。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选择判断较为简单,当然也有很多你看书看不到的,我觉得比较难的是名词解释和论述,名词解释是10个英文单词,要求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每题5分;论述题是4小题,每题15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真题卷子如下:939生化(含分子)本门课题型为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实验题,试卷如下虽然专业课内容我都学过,但是我还是像初学时仔仔细细的看书学习。生化与分子明显是比生物学难的,内容也更多,所以生化要比生物学要早复习,在4月份时候我开始看生化,生化的学习我是使用本科ppt配合张洪渊编写的生物化学学习的,因为这样重点突出,同时知识内容更熟悉,第一遍课本看的挺慢的,与效率有关,也与同时做题有关,大概花了三个月时间,开始放暑假时候终于看完一轮,进入暑假同时开启陈阅增的生物学,暑假是时间很充裕的,没什么事,就是学习,至9月开学的时候,生化和分子看了两遍,生物学看了一遍,之后又用半个月把生物学又过了一遍,进入9月中下旬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采用的方法是双向标页数,在真题上标出该题在课本的第几页,也在书上该页标出该知识点在哪一年的真题出现过,考的是什么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我都在真题上写出了答案,简答题、论述题都是只标了页数,原因是书中的答案简短,好多论述题需要总结答案,所以只标了页数。做完一遍真题这个时候我又有针对性地把专业课又过了一遍。整个10月份都在写真题答案,并不断翻书总结巩固,还看了参考书总结资料,目标是在11月进入全面背诵的状态。对于四川大学生物考研,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川大生科院考研的官微:川大生科院考研

而物自化

华科生物学考研介绍

一、备考科目与时间安排前期(1月、2月):这是属于期末结束,寒假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择校,英语单词,生化看第一遍初期(3月、4月):这个阶段是开学了,也决定考华科了,比较稳定地按部就班学习,主要学习任务还是生化和英语,到4月底,生化能完成第一轮,英语单词背两轮中期强化(5月、6月、7月、8月、9月):这5个月,生化能再看2遍,细胞也能看两三遍;英语开始有计划地做真题并继续背单词;到了9月份专业课真题可以拿来做第一遍冲刺(10月、11月、12月):政治开始学起来;专业课一边做真题一边背诵一边总结反馈;英语真题肯定还会继续做,单词继续背,作文开始着手准备。二、考试内容与用书三、专业课备考策略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看任何一篇经验贴不要以为自己就是作者,代入感不要太强,要带着自己的理性思考去阅读他的经历和方法然后总结出适合自己自身情况的一套学习路线。1.1 概论本门课满分150分,往年华科的这门专业课高分不多,今年大多位于95-120分附近,去年大多在100-120分附近。想要生化与分子考的高,一定要做到吃透书本。另外,在实验设计以及实验分析题方面做到一定了解,并且要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癌症和近年诺奖,这样在最后压轴题能拿到高分就会对总分有很大优势。历年真题整体试卷布局题型改动不大,但是每年各题型具体分值会有差异。15年之后,题型方面基本固定,具体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填空题、计算与分析题、论述题,其中简答题4-9个;填空题15-30空左右;名词解释5-10个;论述题1-4个实验设计;计算与分析题2-3个。历年题型对比可以看出,华科出题风格与题型变化不大,题目在往大题方向上靠拢,填空题和计算题分值相对占比低,名词解释分值占比比较高,大题有基础题和拔高题,21年基础分100,拔高分50。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书背熟,重点章节一定要反复背诵。另外,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都需要掌握,生化和分子都重要。1.2 考试范围与重难点华科有考试大纲且近三年未变,我们可以从大纲和考题中总结出近些年考试重点部分是:蛋白质部分、酶学、核酸部分、DNA的复制、生物信息的传递(转录与翻译)、真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难点是酶学、核酸部分的计算、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2.3 备考策略与用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有两本参考书,内容和难度上都比细胞生物学大,王镜岩第三版《生物化学》(上册)和朱玉贤第四版《现代分子生物学》这两本参考书都需要掌握,最好跟着杨广笑老师的课进行重点学习,先过课本再考虑做习题。这时候对课本更加熟悉,能大概知道哪些章节分为一个大的系统以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暑假之前,专业课过完1-2遍是最佳状态。暑假开始,再认真看一遍书,抓住之前看不懂的地方深度钻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记笔记(记笔记就是捋重点的过程)。同时,此时也可以用上习题册,习题推荐《生物化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析 》杨荣武,每看完一章就可以完成相应的习题,来巩固看过的知识点。很多习题册都有总结重点知识点,这里推荐刘曼西主编的《生物化学精要与题解》 ,可以在做题前看一遍并试图记忆。在完成这一遍的过程中,倘若状态不好看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翻阅<真题册>,自行了解章节内容在真题里是如何考察,以及考察频率。这一遍看书做题结束后,建议可以背诵讲义。按之前流程背一遍讲义。背完开始做真题,大约此时已经八月下旬。食用真题时,不要因为有答案就写完立马对答案,可以对正确与否,但如果错了的题目,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先思考为什么错了,哪里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有一个自己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最后实在找不出错误点或找不到正确答案时才翻看参考答案。大题同理,拿到大题,先看题目,看是否可以将之归类为书本的哪一个章节或哪一个知识块,再思考答题时需要回答的知识点,大题有一个不成文约定,就是先做名词解释,凡题目有一个专业术语,最好答题前先作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做真题的过程,更加是整理真题整理常考知识点,常考的就是重点,常考的且不会的就是难点。争取一个月过完一遍真题,因为后期要对真题内容进行整理和背诵。真题过完,仍需要精读课本,此后就是背讲义背真题交替进行,一直循环直到考前。华科,真题重复率还行,真题需要每道题都背熟,反复刷真题。另外就是,12月考前可以进行模考练习。.2. 细胞生物学2.1 概述这门课特点是看似知识点杂乱,实际上很有系统性,知识点本身不难,但是需要自己总结归纳,而且考的点也很细很细。总的来说本门课可能是专业课中备考相对容易的一门,备考目标与方法也相对比较明确。2.2 考试题型与难度考题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细胞的题型没什么大变化,考的很细,题目很多。填空题一般20空左右 ,每题1分,较基础;名词解释分值比较大,真题里出现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楚正确答案。简答题一般 4~8 个,也还算基础的。论述题就2-4个,分值比较大,拉分题。2.3 考试范围、重点、难点整册书包含 17 章,因为填空题的存在故每一章都可能涉及到填空题考点故考试范围是整册书,当然也会有重点、难点之分,1~17章中第 1 章绪论,第 2 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第 3 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 4 章细胞质膜、第 5 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第 6 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第7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第 8 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第 9 章细胞信号转导、第10章细胞骨架、第 11 章细胞核与染色质、第 12章核糖体、第13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第14章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第15章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第16章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第17章细胞的社会联系。其中第三章在填空题出的多,需要看细一点;第4、5、7、8章大题考的多,重点程度为四颗星;第6章考的就比较少了;细胞信号转导内容是华科研究的一个重点,该章信号通路务必背熟;第10章重点为三星级;第11章重点程度为五颗星,不论大题还是填空题还是名解,该章节可出的内容很多;第13、14重点程度为三颗星,14章去年考了论述;16章常考的点就是凋亡和衰老;17章建议和第10章一起看,它俩的内容比较接近。内容多但知识点有限,各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第三章以后,3、4、5、7、8、9、11为第一梯度重要章节;10、13、14、16、为第二梯度重要章节;2、15、17为第三梯度重要章节;1、6、12为第四梯度重要章节。2.4 备考策略与用书专业课二的复习进度应该和专业课一同时进行,而且细胞考的更细,看书时需要逐字逐句查看,记忆时最好以书为材料。细胞的习题可以多买几本,多练题;另外细胞的真题要注意填空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因为很可能会作为来年的真题中的填空题,要注意真题中常考的关于疾病的知识点和近年的诺奖热点,这就是为什么要对于真题要做到十分熟悉。从真题里看透出题人的心思。3.英语考的是英语一,满分100。说下我的情况,我的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已过,每天复习英语的时间是1.5-2个小时。阅读占40分,作文占30分,完形填空10分,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所以复习的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背单词是做题的基础,背单词不要看视频不要看视频不要看视频,浪费时间且没用,背单词准备三个东西,背单词app、考研单词书和做真题整理出的生词本,app上只需要背高频单词即可,大概2-3千个,一天都不可以中断,考研单词书走个形势,有就行了,每天背时可以翻一翻中低频单词,往年都可以,没必要买新的,把单词书按单元拆开,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到四五月份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先做1998-2004(比较久远的题),不用全部做完,做上几套熟悉一下考研题型和难度,五月就可以开始做2005后的考研真题了,真题很重要,留2-3年的真题到12月时做模拟,不要选择近三年的真题,然后其他的年份的题可以开始了,先只做阅读,才开始错误率也需很高,做一半错一半都是很正常的,就算做了全对也不要侥幸,很有可能是运气,做完以后开始改,准备一个生词本,把不认识的词、短语甚至句子按年份抄下来,单词背的差不多了就背整理的生词本,做完一轮应该能用两个月,这时候到暑假了,暑假再做一遍真题,这时候把完型新题型翻译捎带着做下,暑假结束,继续做卷子,反复好几轮,阅读最后需要达到的效果是做到知道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题人的出题套路什么的,卷子里没有不认识的词(除了新题型,这里面的单词不会也可以,重点是阅读)。十一月开始准备作文,作文有大小作文,小作文是信函,大作文是看图说话,吐血推荐黄皮书后面的参考作文,写的超级牛逼,个人觉得比王江涛的作文写得好多了,不用买其他作文书(或者有往年的都可以),有的会给模板,准备个厚厚的本子,把觉得高端也就是一般人看不懂的词,短语,句子摘抄下来,自己整理模板,模板不是一次就能弄好,我一个模板改了十几篇,小作文每种信都要模板,大作文一般两个,复习到后期就知道了,大概思路是这样。技巧1:不要理会何凯文,阅读跟紧唐迟,非常好。技巧2:背单词软件建议使用墨墨背单词,一个单词可能会出现几十甚至上百遍,最终的效果就是看到一个单词条件反射般的知道其意思。技巧3:作文认真参考黄皮书给的示例以及模板,比王江涛的好。技巧4: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做阅读时可能会读不懂长难句,在这里推荐田静老师,从简单句到长难句,她都讲的非常细致易懂。4. 政治听课只听徐涛,买书只买肖秀荣。政治我是从8月开始的,一边二倍速听徐涛的视频,一边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天总共需要1.5-2小时。精讲精练相当于浓缩教材,一边听课,一边在精讲精练上画画重点。每天听完课做1000题对应的章节,1000题主要分为选择题和论述题,选择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一遍过政治不需要做论述题,只需要做选择题,1000题的论述题我是没有做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看一看。用2-3个月过完一遍政治,之后就可以二刷三刷,二刷三刷不需要看视频,每天过一节精讲精练,可以做思维导图,再做对应1000题。11月会出肖四肖八,正常做题,看肖四的论述题,背肖八的论述题即可。技巧1:在微博找一个1000题答题表格,将答案写在表格中,将错题在1000题中荧光笔标注,这样二刷三刷1000题,可以看到哪些题刷了很多遍都在错,这些就是11-12月冲刺的重点记忆点。技巧2:买一个政治刷题小程序,睡前或闲时可随手刷1000题,到11月时,在小程序上刷市面上所有预测卷的选择题以及时政,全部刷完后选择题均分应该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技巧3:11月就可以着手背诵政治了,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找考研政治电台,里面有肖八的朗读版,睡前听,助眠,加深记忆。技巧4:买一个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薄薄的一本,里面整理了很多知识点,后期冲刺不需要再翻精讲精练,比如整理了近代史所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共产党的成立历程,很有帮助,如果是自己整理,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5、其他考后我整理了全套华科生物学备考资料,立足于真题,分解真题,吃透真题,并提供权威模考押题试卷、专业课真题大纲讲义、专业课备考答疑指导等。我觉得资料非常好,凝结了我备考过程中的总结与思考。如果用这套资料学弟学妹我可以提供全程答疑指导哦,大家加油哇!

安吉儿

史上最全!生物学神整理的「高中生物学史」,根据教材进度编排

2017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生物学史演变可以更好的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研究思路及方法。今天学姐分享的资料完全根据高中生物学教材进度编排,毕竟我是高考过来人,知道大家现在时间宝贵,所以我不会发一些华而不实的资料浪费你的时间,那样也会浪费我自己的精力,我只会发给你实打实让你能够提分的资料和讯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我的主页里看看,如果遇到了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我。点击我的头像,发送【生物学史】打印完整版建议打印电子版,坚持背诵积累点击我的头像发送【生物学史】打印完整版学习~~~~~~~~作为一个经历过高中三年艰苦学习辛辛苦苦高考上岸的学姐,真是深知高中学习的“苦与乐”。在上大学之后,有了更多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想了很久,决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中的“学习心得”和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给还在为高考努力的同学一些帮助!专注有温度,有态度的高中资料分享~

和平鸽

关于高中生物的具体学习内容

从今天开始准备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总结,给头条上需要的条友一些帮助和指导,高中生物是高中理科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关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教材强化知识点记忆,多练题,将知识点带入,这样对生物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那么我们今天从生物必修一开始吧。考前必记第一章 走进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那么高中生物必修一就是学习细胞的一系列知识,那么别着急,我们下次开始进行学习和总结。

孟胜

为生物学研究而创作

可以说,没有涵芬楼的大量古籍,贾祖璋是很难写出《鸟与文学》这部名著的。贾祖璋自己也说,“经过1932年的‘一·二八’战乱,搜集的文献全部毁灭,工作环境与科学研究相距更远,既无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少应用自如的参考资料”,要想再写《鸟与文学》那样的文章,“已经只是梦想了”。胸怀远大理想,始终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他永葆创新品格的再一一个原因。早在1918年,17岁的贾祖璋就在《言志-文中写道:“我不欲生无益于世,死无闻于后的浑浑然虚此一生的心理,16岁起就抱定了。有这个心鞭策我,迫我总要择一种性近的学间来研究。我是很爱自然的,很喜欢动植物的,何不将这个性去发展呢?于是就择定生物学为我终身研究的学间。而诗则以陶治我性情,随时欣赏,可以免去治科学的干燥生活的弊病。”有了远大的理想,又有爱国家、爱人民的博大情怀,于是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有一种抹不去的对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从不敢怠慢,总是奋发努力,埋头苦干。特别是在晚年,在言谈之中,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随处可见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贾祖璋创新精神应该发扬,贾祖璋创新精神的内涵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贾祖璋一生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历经5次创新,形成3次创作高峰,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因此,探讨他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指导思想很有意义。贾祖璋是从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开始写作的。1920年暑期,他离开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日本辰谷辰三郎著的《显花植物分类学》,带回家中,翻译其中第二章,题名《植物分类系统沿革》-文,刊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从事生物学写作,即从这本书开始。1924年考人上海商务印书馆仪器标本部后,接触了大量生物标本。从小喜爱生物、喜欢自然的贾祖璋,如鱼得水,对生物学,特别对鸟类学产生了推厚的兴趣,有空就翻阅关于中国鸟类学的文章。当时,东方国书馆里有祁天锅、赖吐税等外国学者写作的关于中国鸟类的著作贾祖璋翻译后又根据所见已标本进行考定,写了几篇《中国产马天报告》,在周建人主编的《自然界》上发表了。写作这批颇有学术水平的鸟类文章,写作的意图是要让人知道,我,我们常见的各种鸟类,在科学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的形态怎样,生活习性又如何,是留鸟还是候鸟,鸟。显然,这是为科研服务的。它的学名叫什么,它是害鸟还是益收集,而且从中国历史古籍文献中收集,后来,他收集了大量鸟类文献资料,不仅从外国学者著作中先后对20种鸟类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描述,结集成《鸟与文学》出版。贾祖璋认为:“在写《鸟与文学》的时候,虽然以趣味为重,但也还有点作系统研究的意思,认为在纯正科学的立场上,选择关于各种鸟类有价值的新旧记载作一系统整理,对于中国鸟类学的研究,或许也会有相当的用处。”当时,中国的生物学研究相当落后,许多鸟类新种都是外国人在中国发现并定名的。新种的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却被藏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贾祖璋对此深感耻辱,有心为中国生物学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跟弟弟贾祖珊合作编著《中国植物图鉴》一书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反映。《中国植物图鉴》收有植物2400多种,长达2000多页,是一种大型工具书,可供科研与生产实践之用。由于采取上图下文的排列,又写得通俗易懂,也可供初中文化以上者学习生物学之用,因此,也是一种科普工具书。由于编纂开始时,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啸先生的《中国植物图谱》尚未问世,编写无成例可资借鉴,完全是首创之举,对于种类的确定、图样的搜寻、学名的考订、中名的采择以及形态、生态和应用记载等等的筛选辨识,随时随处都会遇到疑难。不过,为中国人争口气,再大困难都吓不倒他们。为了保证书稿质量,初稿完成后,又多次进行修订。些重要植物的材料,都经过多方面的搜寻、对照和考订后才编人书中。虽然当时国内植物学的研究已经展开,但这一块学术荒原,实在过于广大了,尚未经人垦殖的区域到处都是,就是已经垦熟分丰富,愈勤,得不到满意发现的缺陷但也无法实在过于1的区域,的结果,未免是一种遗憾。”!全部收齐。反而愈多。有的成果果也尚未刊布。国外研究的新成果卡对此,他说:年5月出版后,深受欢迎,新贾祖璋深感用力愈坚,“虽然耗却无数心力,其实,《中国植物图鉴》费力仍然是一本根有价值的工具书,197重印。从《鸟与文学》到《中国植物图室》,中国成立后又再版他想为科研做贡献的思想脉相承。为抗战而创作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贾祖璋的创作活动基本是国绕着学习与就是推动生物学的学习与研研究生物学进行,指导思想很明确,究。因此,作品注重知识含量,显得相当厚重。《中国植物图室》赶在“七·七”事变前两个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这跟当时主持书店编务的夏丐尊、叶圣陶的鼎力相助有关。此书采取定稿批,排印一批的办法,从1935年6月至1937年5月,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完成。“八·一三”沪战爆发后,上海沦人敌手,开明书店大部分人员停薪留职疏散,贾祖璋亦然。

近死之心

高中生物实践教学例谈

生物学研究的是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是生物学科的特色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形成在解决真实情境中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灌输层面,要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剖析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应用于教学,使高中生物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彰显生物学科的魅力。下面以《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的复习为例,谈一下我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案例背景时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生重返校园。居家学习期间,我们利用直播课等网络教学手段学习了基因工程等知识,但是学生们反映这部分知识太过抽象,难以接受,特别是PCR部分。因此,我决定复习一下。我纠结于复习课的教学策略。怎样抓住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落实知识?这时,一名学生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核酸检测能够确定某个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呢?”我心中突然灵光乍现,这不就是一个极好的真实情境吗?于是,我对他说:“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好好复习一下关于PCR的知识。明天上课,你自己寻找答案。”案例描述教师:昨天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核酸检测能够确定某个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确认新冠病毒的铁证是什么?学生:基因决定性状,所以判断依据应该是它的遗传物质。教师:没错,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核酸测序来确定病毒种类。但是,我们进行核酸检测是通过咽拭子等取样,病毒数量非常少,没办法提取核酸进行测序,怎么办?学生:我们居家学习期间学习过PCR的相关知识,这项技术不是可以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吗?可以扩增之后再检测。教师: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棒!实际上,现在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就是利用了一种特殊的PCR来进行检测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它的工作原理。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PCR?学生:它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成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教师:嗯,不错!简单地说,就是体外模拟DNA复制。那,我们谈之色变的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学生:它是一种RNA病毒,所以其遗传物质是RNA。教师:怎么利用PCR扩增呢?学生:先进行逆转录,利用新冠病毒的RNA合成出DNA,不就有模板了?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办呢?学生:接下来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老师说过PCR的关键之一就是引物的设计,引物的特异性强才能扩增出我们要的目的片段。教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得很棒!现在,我们模板、引物都有了,还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进行PCR呢?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还需要添加哪些物质、提供哪些条件才能开始PCR,并且简述扩增过程。这些问题基本属于复习内容了。经过小组的热烈讨论及讨论结束后展示环节小组间的相互质疑、补充,学生们最终达成共识、得出结论,而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巩固与升华。案例反思本节课实际上是在学生的帮助下才灵光乍现设计出来的。我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注重真实情境的应用,而复习课多以知识点的重现为主,这样的复习课无疑效率比较低下。成绩优秀的学生觉得简单重复,没有难度;而学困生却觉得复习课容量太大,跟不上进度。本节课是在一个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主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复习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只有当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会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才会成为一种有趣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转变。( 济南德润高级中学 于伟霞)

文质

生物学家卢宝荣:基础研究多跟跑,评价体系是个大问题

“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很高,但是在方法上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有很多跟跑型的基础研究,总体上缺乏新发现。”在近日录制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求解:基础科研之困”节目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教授、生物学家卢宝荣在评价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时说道。“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了1倍,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了6%,预计2020年超过1500亿元。基础研究的总经费虽然在持续增长,但是从投入产出来看,中国还缺乏从零到一的突破。卢宝荣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基础研究上有比较大的进步,不管是投入力度还是产出的论文、专利都很多。但是,不少基础研究都属于跟跑。“比如国外研究了冬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和思想去研究西瓜,最后虽然也会出来一篇文章,但实际上是没有新发现的,这属于在原有基础上做佐证型的研究。如果想要在基础研究上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需要离开这种跟跑的模式,向领跑去发展。”卢宝荣表示。在卢宝荣看来,考虑基础研究投入和产出比时,需要把纯粹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区分开来。他说,科学研究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础研究,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二种是应用基础研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这种研究本身就已经考虑到了解决问题的导向。第三种,就是企业以产品为导向的纯应用型研究。“纯粹的理论研究,跟实际应用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但它如果是有一些基础的应用目标,就跟应用离得近一些。所以说产业和研究要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同时,我们要把纯粹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三种类型分开,否则混为一谈就会发现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比不对。”除了提倡基础研究要注重首创不要跟跑,卢宝荣还强调了要在评价体系继续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并呼吁尽快推出可以实行的具体细则。在他看来,评价一个人不能只依靠一套固定的标准。他举例说道,科学研究成果有大年小年,某一年可能研究者在攻坚一个非常困难的东西,会没有成果,就会被这个体系否定。“这样的评估体系没有持续性地评判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卢宝荣强调,现在不管是论文还是专利,都只认第一作者,其余的合作者都不考虑,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不团结、不合作的氛围,这也是导致基础科学始终停留在一个比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他还表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比如开展“四唯”清理行动;破除科技人才称号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的做法;推进科技计划表格精简,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杂,减少科技计划检查,促进科技信息共享等。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任何可操作可实行的细则。“为了评价,我们还是(不得不)沿用以前那个体系。所以如今除了有大的方向,还需要有一个可具体实施的细则来鼓励基础研究。”卢宝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