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众多专业当中,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最多的之一,从目前各个综合院校和地方学院来看,几乎每个学校都设置了这个专业,而且各个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招生人数比较高,就客观上造成了生物科学专业当前学生人数饱和。而从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途径来看,主要是为了培养生物教师,但是当前高中教师需要进行考试,且招聘的岗位比较少,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不高,就业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是去了医疗器械销售、民立高中教学等,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研。但是你身边有生物科学专业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专业考研率非常高,几乎考研率可以达到90%,从认识的一个辅导员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个班级的三十多个学生中,考上研究生的就有20多个,而且考上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比例比较高。研究生就业为何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这么高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生物科学专业考研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加英语和政治,可以说不考数学它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二是生物科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而每年理科专业的考研英语国家线非常的低,每年理科英语的国家线大概是39分,每年都在这个专业徘徊,而和其他一些不考数学的专业对比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英语的国家线大概是54分,教育学专业的考研英语国家线也在45分上下,可以看出生物科学专业考研对英语的要求不高,因此考研率非常高。三是招收生物科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多,而且人数多。生物科学专业属于一级学科,研究生二级学科中细分很多专业,比如微生物学、植物性、细胞、生化、发酵专业等,这些专业目前在各个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中属于招生大户,招生人数多也是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高的原因之一。学生复习考研但考研率高并不代表研究生的就业就好。从各个高校每年研究生就业统计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其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微生物学专业可能情况会好点,其他的专业比如细胞生物学、植物性等,因为社会上对此类专业的需求不是很多,而高中生物教师每年招聘的人数也比较小,即使是研究生学历也需要考试,考生考上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去医疗器械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但是薪资待遇低,就业环境不是很好,学生在这些机构就业后,半年时间内离职的很多。再从地区来看,目前东部地区的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还行,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生物产业发达,一些医药公司、食品公司、检验机构等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在中西部地区,生物产业不发达,有些地区甚至都没有,即使是211、985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业依然没有着落,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西部某211大学为例,虽然所处的城市属于一线或者二线城市,但是即使学的是生物科学专业中比较热门的微生物学专业,在该成城市依然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主要是去了当地的高中当高中生物老师,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合适的岗位。研究生而其实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非常的辛苦,每天都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和分析数据,而且基本上节假日无休,每天学习和做实验很晚,可以说他们过的非常的充实,但是研究生就业情况却不是很好,这一点让学生在考研的时候非常纠结。但是生物科学专业如果考到博士的话,出路会很不错。因此如果你现在学习生物科学专业,并且有志于科研的话,可以考虑继续深造,而且生物科学专业读博也比较容易,可以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将来肯定就业不愁。
生物技术专业属于理学门类、生物科学大类下的六个专业之一,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及发酵工程等七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毕业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的能力。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发酵工程等18个方向。对很多高考学生及家长来说,只要多了解一下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都会听到及看到生物学属于“生化环材”四大最坑专业之一,很多志愿填报从业人员都在劝大家不要报考这些专业。其实,任何专业对于不喜欢的学生来说,都是坑,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能否全身心投入到对这个专业的学习中去。比如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整个系就一个人,号称人数最少、最孤单的一个专业,可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出来就业,估计很多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都会艳羡不已。生物学必将成为未来世界最热门的学科,而计算机专业却不一定能永久热下去。对于这个专业,除了兴趣、投入之外,本科毕业生出来寻找对口就业专业的确比较难,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度,通过考研、深造来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真正实力,才有机会摆脱这个最大的“坑”之魔咒。
生物类专业考研党选学校必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关系着每个考生未来几年的发展。下面小编为生物类专业考研考生准备了生物学专业排名前八的高校。清华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清华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6年,是我国近代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院士中有30余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或在清华大学工作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位居全国第一学院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 8个,硕士授予权的学科12个,为生物科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中心(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测试中心、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化学基因组学中心)复旦大学遗传学、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家生物学基础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等七个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实力足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目前共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南京大学拥有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部属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学,是国家七个生物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之一,并有药学和生态学国家一级学科、生理学和生态学省重点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学院的主要科研机构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下设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和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武汉大学有植物与动物发育生物学创新平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研究基地,拥有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动植物标本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是国内各大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学院设有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重点实验室。
今天上午一条新闻迅速成为热搜,这条热搜的内容,可谓是相当的惊爆。一位28岁的女博士,获聘成为大学博士生导师,而且在看了这位女博士的证件照之后,大家纷纷表示羡慕嫉妒恨,不仅仅是才华横溢、天资过人,而且人长得还漂亮。证件照28岁、长得漂亮、知名医科大学博导,这些因素单一个拿出来其实没什么,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真的令人震撼了。28岁还是90后啊!笔者也是个90后,虽然也是个老师,在这位“巨佬”面前,简直是无地自容啊。成就斐然,《NSC》在手在仔细看了这位女博士的介绍之后,发现人家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真的不是一个意外,那是实力的象征。人家公布出来的论文,都是《Nature Cell Biology》级别的,而且还不止一篇,除了自己一作发表的一篇之外,还有一篇和他人合作发表的文章,两篇这种级别的论文在手,评上博导也就不令人意外了。这位女博士的导师,那也是大大的有名,汤富酬教授领导的团队,在国内生物学界享有盛名,已经出了很多优秀的成果。生物不是劝退专业吗?看了这位李琳博士的成就,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不得不让人有一种想要投身生物研究的想法。李琳博士这次被南方医科大学聘为博导,是以先进人才的方式引进的,要知道南医对引进的人才可是相当的大方,待遇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70-90万的税前年薪,200万左右的安家费,400万左右的科研经费(启动基金,能力强以后会有更多),提供相应的过渡住房,提供必要的科研设备,提供相应的职称等级和编制,还可以帮助解决配偶的工作问题……这只是写在纸上的,这种优秀的人才更多的恐怕是“一人一策”。我认识的博士,即便是同样在大学任教,待遇上也要差很远,生物学上的博士就是这么令人羡慕吗?难道生物已经不是之前的劝退专业,而是成为一门“显学”了吗?笔者问了问自己去读生物学的学生,他们的回复很简单,生物电子工程是显学,好像比较容易出成果,李琳博士的研究领域就是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而整个生物学的大环境,依然是不咋地,本科生还是没啥出路。像这位李琳博士,人家本科就是985大学,然后直接直博了,博士导师还是院士。当别的博士都在为毕业发愁的时候,李博士已经是《NSC》在手,而且还拿了国家级的大奖,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适当的人生际遇,才有了现在的光辉,这样的经历没有可复制性。生物依然是劝退专业,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生物,打算日后投身生物研究,那尽量还是不要报考。生物的本科生,几乎不会有出路,想当个高中的普通教师,都需要读个研究生才可以,想去公司和大学搞研究,就得读到博士才有机会。好专业和一般专业好专业和一般专业的区别也在于此,好专业的出路广,985有年薪一二十万的工作,普通本科也能找到月薪七八千的工作。而那些“劝退专业”,985本科也只能找到月薪七八千的工作,普通本科可能就是“毕业即失业”了,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必须要读到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以后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今年的毕业生更是超过八百万,大学的扩招也还没有停止,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一年都能称得上是“史上更难就业季”。当然大环境是大环境,个人是个人,人生际遇谁能说的准那?只能说优秀的人,选哪个专业成功的几率都更大,但是高三考生们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像生物、物理、化学这样的基础科目,将来的出路真的不多。
本文约800字 阅读时间3分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博士,对这个问题应该比较有发言权。总体来说,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自己本身的兴趣。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最大的一碗毒鸡汤。事实上我们吃上饭的是技能,而不是专业。啥意思呢?决定你能不能赚钱,是看你会不会谈判,会不会写文案,会不会计算处理数据,会不会演讲,而这些并不是专业。专业只是决定了你走的有多远。当然如果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是开心。但是,很多高中生可能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兴趣,就比如我们当年中学时最常听到的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觉得学生物,遗传病,转基因,克隆什么的非常高大上,因此一批一批的理科生报考了生物专业,尽管不少学校的生物专业往往是录取线较高的专业。然而,由于到目前为止,生物学仍然是投入高,产出低的行业,毕业后就业确实相对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生物确实是一个比较坑的专业,也确实面临毕业后工作难找,待遇较差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想挣大钱,生物学并不是一个好专业。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甚宽裕的孩子,如果想通过大学改变自己经济条件和命运,毕业后多半会后悔自己选择生物专业,不少生物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或者转行做销售,或者拼命考公务员,就是因为生物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太好。此外,选择生物学专业还需要了解的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要想学好,就必须看大量的文献,做大量实验。并且生物学周期长,因此需要大量时间。如果你是一个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人,可能耐不住寂寞,往往不可能取得结果,最后可能也会半途而废。当然如果家庭经济不差,又对生物专业确实感兴趣,非常鼓励你学习生物专业,甚至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不少人本科毕业后甚至直接海外读博或作博后,稍有成就就可通过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会太差。此外,生物学的研究仍处于新兴的状态,和研究已经完善的物理学,甚至化学相比,生物学有更多的机会,生物学的谜团也需要更多生物学家们的深入研究。
你是一般二本生物制药毕业的学生,要考生物方向的研究生,你在大学时学的是生物制药专业,如果你要考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生是专业对口的。生物制药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很多,但是你是二本院校生物制药毕业的,如果要考排名靠前大学的生物制药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二本大学的专业基础相对一本大学专业基础还是弱些,但是事在人为,只有你刻苦努力也许是有希望的。生物制药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及国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制药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生物制药专业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生产,销售的流程能胜任现代生物实验,和生物技术制药岗位的技术性应用高级实用人才。从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从事生物制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生物制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本专业毕业可以从事生物制药的资源开发、药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等工作。生物制药专业的工作领域为:生物制药研制与开发单位,生物药物生产经营企业,药检所及药政管理部门,各类生物工程公司等与生物制药相关、相近的领域内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化学制药的生产营销,检验及相关其它的岗位工作,和医院的药房药剂等工作。现在生物技术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和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经制约了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所以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急需大量的生物药制药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以这个专业就业前景非常看好。下面推荐几所生物制药专业排名靠前的15所大学仅供参考:1、中国药科大学 2、武汉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华南理工大学 5,沈阳药科大学 6,山西一科大学 7,黑龙江大学 8、浙江理工大学 9,南京中医药大学 10,苏州大学 11,温州医科大学 12,暨南大学 13,吉林大学 14,浙江万里学院 15,广东药科大学。
这段时间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全国大奖的事情让网友又刷新了三观,这是中国现代的医学天才?还是为了镀金加分升学?还是学术造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7月12日上午,媒体账号《丁香园》爆料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研究基因获奖。该微博称其为“医学神童,建议破格录取”。随后,该微博引发网络关注,舆情热度一度飙升。“医学神童,建议破格录取”这个《丁香园》是一个知名医疗媒体账号,是中国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会化媒体。提起基因工程,对网民来说就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我记得只是在我高中学生物课的时候才知道DNA等名词。网友又人评论称,造假现在都不遮掩了,都开始公开造假了。我们来看看这个获奖项目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文章,这个是2019年3月9日那个所谓的神童参加第34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获得一等奖,同时还在同年的12月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得三等奖。这让很多看到这个新闻的像我们一样的老百姓很是疑惑,这样一个相当于博士生的水平的文章是如何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人为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同时,网络上还曝光了这个学生获奖实验的实验记录、在研究所操作实验的照片,还有就是这个学生的父母竟然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这就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明白了,有这样的父母才有这样的获奖文章。我们老百姓都是知道我们从小学习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要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习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很多小学生最大的理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这个中科院的科学家的儿子真是天才,不用经历高中大学学习直接就写出来博士生水平的论文,看来评奖委员会直接给三等奖也无可厚非了。真是应了网友的那句话,现在造假都噬无忌惮了,获奖学生陈某石的研究内容与其年龄、学历极不相符,引发了网络对子女教育、学术造假、全国性学术赛事等多个方面的疑问。上面的图片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网站上的相关获奖信息,资料显示,这个项目的完成人是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的陈灵石。整个获奖项目,这个题目和内容同中科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准相当。这个小天才却在实验记录里写道:“2018.1.9,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写出来相当于博士水平的文章。陈灵石的实验记录,指导老师带学生前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同陈老师还有杨老师开展研究工作。中科院杨翠萍老师是昆明动物所研究院在 2016 年有一个项目《C10orf67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这个与陈灵石的项目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实验记录中提到的陈老师全名为陈勇彬,任职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院。很多网友对本届青创赛上中学组的不少项目也质疑他们的合理性,有一项名为《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 ECL 比率检测研》的项目。这种难度的课题要临床医学科研型博士才可以接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网站上显示的实上图是这个造假论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网站上显示的实验数据和记录。▲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声明目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称获奖小学生的父母的确是其所内研究员,并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件深入调查。这次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主办方云南省科协工作人员回并未就学术造假等问题作正面回复。“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事件在网民评论中绝大部分是负面影响,许多网民表示对这样浅显的学术欺骗简直是辣眼睛。许多网民一是质疑获奖者不可能完成该项目也不具备相应知识,二是对诸如创新大赛这类全国性比赛的公信力存疑,三是质疑学术公平、教育公平,四是引发对升学隐形加分的讨论。小学生研究基因治疗癌症,看似荒诞可笑,对全社会却是一个警醒。整顿学术腐败既要防止抄袭、造假,还要遏制学术方面的权力寻租、最后要教育公平才是应该达到的效果。小学生的父母身为科研人员,公然弄虚作假,无视比赛公平公正,利用手中资源为孩子升学铺路让全国性质的科创大赛成为笑话,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当升学加分的比赛被质疑、作品造假,很多有资源有权利的人为自己和关系人谋取利益相关部门已经不能再坐视不管。让比赛与升学脱钩,才能真正让比赛成为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的比赛。提醒某些有权力有资源有能力的家长,揠苗助长是你们自己的事,但不能侮辱老百姓的智商。网络上还有关这事件越来越多的细节。获奖小学生父母为中科院研究员,父母的研究课题与获奖内容基本一致,还有父母是专程赴美生子,其子国籍或为美国。《上游新闻》指出今年显性的加分政策已经被取消,但各类隐形加分制度仍在存在。而所谓的比赛也是部分家长利用“科研项目”“人脉”“金钱”等各种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陷入舆情危机。该赛事以“创新”为明目,可能成为破坏教育公平的温床,该赛事的不少获奖项目都显得高深难懂,“研究基因获奖”可能仅是冰山一角。
我不是什么厉害的人,三年的学硕之旅只发表了一篇Sci,同时有幸在校外委培完成了我的毕业课题,地点是某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科期间有在某大型的生物科技企业呆过,短短一个月的经历让我了解了什么叫“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生期间的梦想是想当一个临床医生,然而运气不好,就在我实习期满准备执业医师考试认证时,医院院长的儿子把我挤了下来。一次的运气不好并不能改变我什么,从头再来,和师兄一起进了某中国五百强药企做了一阵子的医药代表,好景不长,国家取代医药代表的政策一下来,企业的决策层直接把我们辞了,靠着雇佣保障金潇洒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发现临近毕业的日子不远,开始着手认真的找工作。先去了几家口碑较好的企业面试了一通,对我的评价很统一:你的经历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们现在不缺这方面的人才。也罢,接着找,在深圳,上海,杭州投了不下200份的简历之后,我被某实验室的负责人看上,去面试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近期可能需要去西藏建立一个研究分部,主要研究的课题是“极端气候下冷却细菌”方面的研究,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被我一口回绝,我爱科研,但也仅仅是爱,还不到那种不顾一切付出的份上,更何况我还要过日子的。就在我仍旧迷茫的时候,老家的发小联系打来电话,说有个工作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我问道:什么工作啊?他说:乡村医生。我回了一句:去你妈的。我开始焦躁起来,找到了之前一个很成功的博士师兄,想请师兄给我“点个道”,师兄把杯子里的酒一口闷完,语重心长的和我说:我们这些学生物的,看起来很风光,其实就是个屁,专业再好,学历再高,没有啥硬关系、硬路子,你想要有一番作为?那是胡扯蛋。无奈,我又去询问我的导师,年过半百的小老头皱着眉头回复道:你别指望我给你介绍工作啊,我这资源你也是知道的,不过你可以去考公务员,每年都能考,也是铁饭碗;药企,待遇也不错,现在效益很好;卫生局,保险行业都可以,但是为师劝你一句,有些问题还是需要一些东西打点打点。说完在我面前比划了几下食指和大拇指。我有点不甘心,觉得有点对不起之前自己做得那些实验和报告,振作了一下之后,将自己的简历投进了自己学校的招聘邮箱,然而却被学校的就业办的直接拦下,回复是:一个研究生留校能有什么作为?我彻底死心了,回到老家,和父亲说明了情况,并且表示想要接着考博士,老父亲叭了两口烟,眯着眼睛看了看我说:书你就别念了,跟着我干吧。于是我成了我们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每年光分红就有八位数,每天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倒腾着玉米和大豆,没事刷刷金融交易实时数据,看着刚刚投的几千万变成了几个亿,感觉还是挺刺激的。最近我经常在开着法拉利兜风时想一个问题,我当初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学的生物?
近日,云南昆明一6年级小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奖项,有网友指出科研难度相当于博士研究生水平。且1月9日,该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四天后他已经能了解基因表达水平和功能的判断方式。陈灵石确为六年级小学生,所以,陈灵石真的就是现代国家亟需的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年?而其父母的职称也让人欣羡不已。天赋异禀?陈永彬为其父,现任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组学科负责人,同时为博导,其母杨翠萍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而陈灵石实至名归、不折不扣地成为“学二代”。翻开陈灵石的研究笔记第一页,“2018年1月9日, 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是2020年7月。短短两年半时间,陈灵石熟练掌握了基因的相关知识,短短两年半时间,陈灵石掌握了对大量全英文文献的解读,短短两年半时间,陈灵石学会了医学实验的整体设计,短短两年半时间,陈灵石能熟练操作细胞培养、构建相关细胞系、检测、繁杂数据计算等实验技能技巧,短短两年半时间,陈灵石走到了一个生物医学博士二三十几年也未必能达到的高度。名副其实“学二代”我们不能否认天才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各行各业都有天赋出众的人,作为普通人,我们根本理解不了他们。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有这一份才能,还是挺简单的。只需要这个领域内的科研人员,单独询问一下即可。如果孩子是真的天才,咱们得感谢孩子的父母,不世出的奇才啊。人家是生得好,培养得好,今后指不定能做出一番什么成就。但如果不是真的,那可就麻烦了。可以说是社会、中科院、父母、孩子四方面都输,没一个赢家。我们习惯了羡慕富二代、拆二代,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丰沃条件,现在我们也不得不羡慕学二代,因为他们拥有极少数人才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真假有待辨别初见此消息,不禁愧疚感笼罩全身,相信大多数读者看到此消息都会虎躯一震,慨叹:后浪们不费吹灰之力将我们拍死在太平洋的某一处海滩上。然而,深入探究其背后,又不禁冷笑数秒。对于孩子而言,参加这样的青创大赛,不见得真的能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不知道靠青创赛进入大学的孩子,有多少人从事科学研究事业,还是只把它当作了大学敲门砖?我们当然十分盼望这孩子是个真的天才。这样的话,我们普通人受到的伤害会小一点。这伤害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当然了,我们对陈灵石以及父母之间到底存在不存在学术造假的问题,还是有点儿关心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要不然,这得有多少父母羞愧到不敢再教育孩子,又有多少孩子对人生绝望了呢?
Q:我是一个大三的学生,现在所学是生物技术专业,虽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然而生物领域的就业依旧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就业难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难题。好多学长学姐要么转专业,要么转行,要么当销售,或者走向考研的道路,我现在很迷茫。说真的,我并没有对自己现在所处的专业有多满意,我有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但又不想走出舒适圈,同时我也不知道我会喜欢其他什么专业。做实验、写论文很痛苦,尤其是我语文不太好,经常熬夜一个人的时候我才有灵感。因为科研我养成了睡懒觉、熬夜、吃外卖的恶习,感觉生活规律被打破了,整个人调整不过来状态,觉得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但放弃又舍不得,如果坚持,得到的回报一定不会少,等出了成果,才会尝到甜头。我要继续在生物这个领域深造下去吗,因为最近我参加科研,做实验让我体会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坎坷。我想过转专业考研,能考虑哪些方向?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玻璃心。希望老师能提出宝贵的意见。A:这位同学你好,很高兴通过职慧平台和你交流。和你类似,我于200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系,因此你的情况和迷茫勾起了我的回忆,希望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和观点供你参考。关于你的迷茫来信中提到,你对自己的专业很迷茫,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你预期的不同,而身边的朋友也给了你很多信息。我认为,你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学会对信息做鉴别和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很多学长学姐都转行,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除了行业发展的客观原因外,是否还有他们主观意愿的因素?有人选择做销售,为什么是销售?是因为销售上手容易?还是因为销售容易赚快钱?如果要考研你会选择哪个方向继续深造?你有和研究生导师联系过,进一步了解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吗?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深入了解或者思考过,那么你听的信息越多,只会越迷茫,因为你并没有一个自己消化信息的能力。这种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你处理眼前的问题至关重要,而这种能力可以伴随你一生。如何判断行业的好坏以我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十多年的经验和对多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的了解,我说说我对行业选择的判断。所谓行业的好坏,主要判断几个维度:第一是适用范围。一个行业应用场景越广,适用人群越多,通常效益会比较好。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衣食住行”这些需求刚性比较大,需求相对稳定,大行业内的细分市场众多,行业内的企业也相对多,用人需求大,未来找工作和跳槽的机会都会多一些。第二是稀缺程度。有些行业能供应的产品和服务是相对稀缺的,这样的行业更容易牟取高额利润。而导致稀缺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资源垄断,有些是因为技术壁垒。如果没有掌握稀缺的人脉资源、财务资源、自然资源或者行政权力的话,那么科技创新可能是唯一的出路。第三是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都必须顺应时势,今天好的行业未必明天也会好,有些行业的发展是可以提前做出预判的,比如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判断未来养老产业可能兴起,其中就会有很多针对这个细分市场的服务和消费。生物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能衍生的场景非常多。应该说我非常羡慕你,我毕业的2003年,生物技术在国内确实没有什么应用场景,我大部分选择继续在本专业发展的同学最后都选择了去国外深造或者去研究所工作,而如今华大基因等一批知名企业陆续走上正轨,就业机会远比当年要多。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比如农业中的化肥、种子技术、农药等领域,都颇具规模效应;食品行业中的酒类和乳制品是典型的生物技术应用场景,这些都属于日常刚需,尤其是酒类行业,利润颇为惊人;医药技术方面,药品和生物制剂都是适应范围广且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也属于高利润行业,基因技术一旦普及更不必说;环保领域,水处理、垃圾降解等也是热门领域,不仅是生活必须,还能享受国家补贴……生物技术相关的行业还远远不止这些,而你目前所学的基础知识是不足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肯定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才能逐步上手,专业相关能让你学得比别人略快一点,仅此而已,至于如何选择,由你自己决定。关于换专业我不太清楚当时考大学的时候,专业是不是你自己选的,也不知道你当时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如果你现在换专业,你又会选什么专业?这些在你来信中没提到,我无法臆断。但是我并不同意换专业会打破舒适区的说法。如果你都不喜欢你的专业了,你待在里面又怎么会舒适呢?我不清楚你的专业成绩如何,如果你的专业成绩并不突出,我想问,你真的确定你在舒适区里吗?还是说,你只是没有自信和勇气去做新的尝试呢?因此,关于要不要换专业的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你先选出你要换的专业,然后用方法去分析判断:这个行业到底好不好;你自己愿不愿意去尝试;如果失败了自己能不能承担后果。决定前不要冲动,决定时不要纠结,决定后不要后悔。毕竟你还年轻,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还有可以再选择的机会。关于你的状态你觉得写论文很痛苦,并且归结为自己语文水平差,对此我不敢苟同。据我了解,理工科的论文并不强调文字优美,但逻辑思维必须清晰,用词必须客观严谨,写论文遇到困难,大部分是逻辑思维部分出了问题,因此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是关键。尝试用逻辑思维梳理大纲,推理论证,或许会事半功倍。至于你提到的因为搞科研养成了睡懒觉、熬夜、吃外卖的习惯,恕我无法理解两者的联系,因为大部分科研人员并不是这样工作的。而你非要说为了期待看到成果而坚持这样的方式,更令我感到不解,不明白你到底在坚持什么。以我的拙见,未来的生活中,所谓吃苦耐劳并非受穷挨饿,也不是废寝忘食,而是能控制自己,将自己的时间安排、饮食结构、工作生活都做好平衡,抵制各种诱惑,专注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你需要去坚持的,而那些不必要的自虐并不会增加成功的机率。说到这里,关于你要不要继续深造,还是换专业的问题,我想还是留给你自己判断,可以根据我介绍的方式找出你觉得有前途的行业,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坚持下去。当然,职场和校园有一点不同。读书的时候你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只要考分够,就可以去读,而找工作是双向的,并没有一个岗位在等着你,能否胜任才是对方是否选择你的理由。这时候就需要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去考虑,比如你说自己性格内向,可能你要去做销售就要付出加倍努力,当然如果你想好了,那就去坚持。经历分享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供你参考。我2003年毕业后去了某大型企业集团的研究所,后来因为个人兴趣转到医药公司做销售,一年半的时间小有成就。而后机缘巧合进入国内最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行专做人力资源服务,目前是这家公司某区域分公司总经理。我在2012年重新回上海交通大学就读MBA,平时同时从事各类公益讲座,还在2016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所以你会发现,是否转行并不重要,四年理工科的思维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保持自己的判断能力,坚持自己的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才是能逐步走向成功的秘诀。最后请原谅我通篇的毒舌,尽管看到了你“性格内向”和“玻璃心”的自我评价,我依然选择讲真话,而现实可能远比我想象的残酷,但愿我的经验分享能给在迷茫中的你些许指引。职慧志愿者丨邱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