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千里 烟淡水云阔凝望江面 清波荡漾 船只来往独步江畔 绿叶扶疏 芳草依依水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绿水青山 看十里钢城当落木褪去秋裳 天气愈发冻人但也绝非千山鸟飞绝般萧瑟仰天而观 只只飞羽划破天际几点飞鸿影下 散去寂冷冬意恰因这群候鸟的到访赋予江滩野趣盎然的勃勃生机青山江滩,作为我市首个“江、滩、城”三位一体的生态江滩,在成为候鸟栖息家园的同时,也为中小学开展自然生态研学提供了好去处。12月11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601班的52名同学,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步行前往青山江滩展开了一次以观鸟为主题的妙趣横生的生态研学实践,与候鸟来了一场近距离的交流。行前一课观鸟前,同学们在生态课上一起学习了鸟的基本知识、武汉冬天常见的百种鸟类及观鸟的注意事项。活动当天,在青山江滩的广场,研学导师向同学们发放望远镜。看到这个“新鲜玩意儿”,同学们顶不住好奇,拿到手就把玩起来。“咦,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呀?”一位同学看着手中的望远镜发出疑问。研学导师笑着说:“你还没打开镜盖呢!”随后,导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望远镜的基本常识及具体用法。“望远镜也有那么多学问啊!以前只知道望远镜有很多类型,但不清楚原来军事望远镜并不适合用于野外观鸟。”一位同学说。为了便于同学们辨认和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研学导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观鸟体验折页”发给大家。折页上,以彩绘的形式分别列举了白头鹎、黑尾蜡嘴雀、麻雀等十种公园常见鸟类。飞鸟寻踪“喳喳,嘤嘤,呖呖......”伴随着鸟儿清脆的叫声,观鸟之旅正式启程!为了不惊扰鸟儿们,研学导师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观鸟活动,随后发布任务——寻找黑尾蜡嘴雀。“在野外观鸟不是首看鸟的颜色,而是先看体型、嘴型等特征,再根据季节来确认鸟种。”研学导师说。“看!灰身黑尾,嘴巴黄黄的,那只不就是黑尾蜡嘴雀吗?”依据研学导师的提示,没一会儿,同学们就发现了黑尾蜡嘴雀的踪影,轻而易举便完成了任务。"大家可以看到这种鸟的嘴巴比较厚,这与其习性有关。黑尾蜡嘴雀的食物以种子、坚果为主。而它独特的嘴型结构能将坚果轻易撬开。"研学导师介绍道。此时,一群群候鸟从大家的头顶飞过。“这是大雁在南迁吗?” 研学导师介绍道,它们是正在迁徙的鸬鹚。但并不是所有鸟类都有迁徙行为。像棕背伯劳就是如此,它们每在冬季来临之前就会换上更蓬松保暖的羽毛,以抵抗冬日的严寒。刚刚大家所看到的鸬鹚,无法在折页上找到是因为折页上所展示的只是最常见的十种鸟类。而青山江滩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能吸引更多的鸟类栖居。“原来冬天的鸟儿也如此丰富,不仅是鸟的品种,还有颜色。”一位同学说道,并非完全是记忆中的灰白黑,还有蓝色长尾的灰喜鹊以及橙色羽毛的棕背伯劳。揭鸟之奥义“如果给你们足够的树枝,你们能像鸟儿一样搭个鸟巢出来吗?”面对研学导师的发问,同学们纷纷摇头。“其实任何鸟类他们所搭建的鸟巢都非常复杂。”研学导师指着屋顶上的鸟巢说,看!那个就是喜鹊的巢。它看起来比较简陋,像“毛坯房”。但如果仔细观察其内部就会发现:它由上、中、下三层构成,十分精巧牢固。一位同学灵机一动说:“2008年的奥运会主场馆设计灵感就来源于鸟巢,非常漂亮!”同学们在青山江滩观察到了栖息在江滩包括灰椋鸟、丝光椋鸟、白鹡鸰在内的16种鸟类。期间,大家热情参与,融入其中,还时不时相互讨论自己所观测到的鸟类,处处都能见到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完成研学笔记的身影。总结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生态观鸟研学实践体验,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望远镜等观鸟工具正确观鸟,进行观鸟记录;还了解到了不同鸟类的特征习性,对于江滩公园的几种常见鸟类也有了基本识别能力。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绘画和文字的形式将观察到的鸟类记录下来,认真完成了自然笔记。蔡希朵同学说:“我喜欢在杉树上寻找灰喜鹊,在老枯树上找棕背伯劳,在天空中寻找寻找正在迁徙的斑鸠,这是一次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好机会,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研学导师说,此次研学实践,红钢城小学充分利用与青山江滩比邻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进行观鸟体验,以大自然为课本,唤醒了同学们关注鸟类、共筑和谐、爱鸟护鸟的环保意识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研学实践,能让教育自然发生。学在最后基于青山区独特的生态变迁历史,丰富的生态环保产业的特点,青山区中小学积极构建“生态德育”模式,开发了生态变迁、海绵生态、校园生态等生态体验课程体系,开展多种生态体验主题活动,营造生态体验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态智慧。红钢城小学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不断推动升级“脚尖上的课程”,让学生“走出去”并能“学回来”精心策划每个学段的生态研学主题。红钢城小学陈亚敏校长介绍,该校一直坚持开展生态课程,在守护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在大自然中获得生机和灵感,开启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大家聚焦生物多样性,爱护我们的生态校园、绿色家园,共同守护大自然。下一步,红钢城小学将进一步推进“生态德育+研学旅行”育人新模式,充分挖掘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可用资源,引导学生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学实践中自然生长。大自然是无声的语言是一部无形的教科书无时不刻不在散发育人的魅力
分享,收获,成长。7月13日下午,全市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实践成果汇报会,近三百名中小学生顺利“毕业”。13个课题小组同台答辩,各显神通,一起去看这些小小“自然达人”“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蚊子吸血机制大起底课题名称:蚊虫吸血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学 校: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盛夏到,蚊子扰,左边叮,右边咬。与人类相比,蚊子真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前辈”。人类的历史最多只有数百万年,而蚊子大约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到处繁衍。自从有了人类,人蚊之间的冲突就没有停息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人蚊大争斗中,人类长期处于下风。蚊子只吸人血吗?人类如何科学的拒绝蚊子派发“红包”,换取一个宁静的夏天?答辩现场,这个课题一亮出,评委和台下观众就充满了期待。毕竟,谁还没被蚊子吸过血。汇报人介绍,课题小组通过对蚊虫吸血机制的系统研究,了解了蚊虫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生理习性。最终发现:雄蚊只吸食草汁、花蜜, 雌蚊子才是吸血和传播疾病的“主角”。他们还通过喂食蚊子不同种类的血如:鸡血,马血,兔血......并将蚊子冷冻解剖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不同温度下蚊子的吸血情况,以及蚊子对兔血、马血的偏好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在30摄氏度左右蚊子的生命会更活跃。温度更高或者更低,蚊子活性会降低或者进入休眠期。通过这次研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蚊子咬了”。get科学防蚊实用技巧以外,组员们万万没想到,居然可以从蚊子吸血这件司空见惯的场景里,感知到科学精神,深受启迪。答辩感言:“科研需要一双鉴别知识的眼睛,科学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再去思考,科研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千里之谬,不容秋毫,任何个人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团队和结果的错误,我们也知道科研需要不惧失败的态度,被击倒的只是最糟糕的失败,放弃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给土豆找治病的良药课题名称:马铃薯软腐病的噬菌体防控学 校:武汉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世界第四大主粮的马铃薯,也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土豆同学,在全世界拥有无数忠粉,各国更是对它担起主食重任抱以厚望。但团宠如它,也经常受到还未“出生”就已烂在土里的困扰。武汉中学的同学们体验了一把“土豆医生”的角色。他们的课题研学任务简单说就是:通过生物实验,给土豆治病。台上小组发言人满口专业术语:“通过实验,找到能够杀死软腐病致病菌的噬菌体,并制备噬菌体制剂。噬菌体就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噬菌体的专一性确保了治疗效果,这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回顾课题研学之初,他们全是小白,各种“被打击”。第一天任务是制作培养基,小组没有一人一次成功。组员李妍在实验日记上记录了自己实验失误的次数,五天下来就有16次之多。实验步骤和要求稍有不慎,就导致失败:洗手时,没有使用酒精消毒或是洗手液,导致实验失败;拍打右手时,用力太猛,导致剂量过多,实验步骤失败;忘记将杀菌灯调成日光灯,结果培育的噬菌体被杀死......“老师说,我们犯的错误可以出一本手册”。失败是成功之母。每天反思错误,不断复盘、改进,慢慢摸索,终于实验成功。同学们总结:做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来,有时候“慢”才能真正做到“快”。答辩感言:“心态和态度是科研活动的关键,只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把实验做好,最终得到科学真理。慢即是快,只有耐心细致才能将实验做好,一味的求快将会出现实验错误,导致实验的失败。同时一个好的习惯能减少实验的操作难度,提高实验的精确度,甚至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虫和鱼,鱼和人,寄生?共生?课题名称: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学 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逐水草而居,不止人类。大江大湖大武汉,还生活着很多人类以外的“江湖儿女”,比如在水里自由自在的鱼,以及寄生在它们身上的虫。鱼生短暂,也难逃生老病死,寄生虫病是常见危害之一。一条小鱼是健康还是病态,存在还是消失,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武汉外国语学校研学小组的同学们跟随老师“看诊”小鱼儿,了解鱼类基本生理结构后,亲手操刀解剖黄鳝鱼,鲫鱼等鱼类,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并发现黄鳝体内存在棘头虫和胃瘤线虫。这些寄生虫都是导致我国鱼类爆发疾病的根源。鱼和虫,和人类,都是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一环。此次课题研学,他们不仅了解了鱼类常见的寄生虫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也认知了各种寄生虫在水槽中的具体形态,以及虫和鱼、鱼和人的链条关系。答辩感言:“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了解了科学实验的方法,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动手能力,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同时,在实验中由于缺乏经验,实验的成功率不高,这也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千奇百怪的猕猴桃课题名称:好吃的猕猴桃是怎样长成的学 校: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湖北大学附属小学、洪山区难望小学、青山区钢城第二小学、武汉小学、武汉市常青实验学校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大家都吃过吧,可真的会挑吗?要知道猕猴桃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如何在茫茫”桃“海中挑选出又大又甜的猕猴桃呢?这是有学问的。由六所小学联合组成的研学小组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猕猴桃的前世今生。答辩台上,他们的陈述让众人口水直流。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子资源圃里,孩子们不仅见到了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猕猴桃,还品尝到了口感各异的猕猴桃。他们的实验目的是培育出又大又甜又无毛的猕猴桃。作为亲本的三种猕猴桃是精选出来的:通过卡尺和天秤选出果实最大的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用糖度仪测出甜度最高、口感最好的猕猴桃——中华猕猴桃;毛被观察找到果皮光滑无毛的猕猴桃——软枣猕猴桃。面对评委“平常老百姓如何挑选猕猴桃”的提问,组员——青山区钢城二小六年级学生姚乐欣小姑娘回答得镇定自若:“超市里面基本只有两种猕猴桃,如果喜欢吃酸的,你可以选择美味猕猴桃,也就是野生猕猴桃,它个头大、毛比较长。如果你喜欢吃甜一点毛少一点的,你就选中华猕猴桃。”答辩感言:“培育的过程需要很多坚持和付出。要先把最大的猕猴桃和最甜的猕猴桃杂交育种,反复多次培育出又大又甜的猕猴桃,再拿它跟无毛的猕猴桃进行杂交育种,反复多次得到亲本。说起来容易,真正的实验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科学家要做无数次实验。”攀援不过它的本能课题名称:攀援植物的攀援策略探究学 校: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指导单位:武汉重拾水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植物的生存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神奇的植物有着特殊的本领——向上攀援生长。“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笔下的凌霄花,就是一种攀援植物。攀援其实,只是它的本能。攀缘植物在森林系统里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类,数量大概占到5%,但是生物量在整个森林系统里面占到20%。通过查阅材料,研学小组发现了攀援植物有缠绕、卷须、吸附和蔓生等多种攀援方式,并在武汉马鞍山森林中对自然生长的攀援植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共采集到11种攀援植物和16种植物标本。大家讨论的热烈,从“络石的生存策略”到“小果蔷薇的生存策略”、到“不同环境对攀援植物的影响”。“课本上讲到的是很泛的普及性知识,在课题研学中,在森林里,在自然课堂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加细致、更加学以致用的东西,可以看到摸到植物的叶子,闻它们的气味,直观的感受到植物的本质特征。”答辩感言:“从提出问题,到体验流程,我们明白了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有充分的实际调查,并且意识到知识的价值,这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藻的秘密知多少课题名称:奇妙的微藻世界学 校: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听说披上红细胞“马甲”的微藻,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听说藻蓝蛋白是来自远古生命的福音,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的微藻,它的秘密你知道多少?过去一年,常青一中研学五人组通过观察和实验,一步一步走进微藻的世界。他们先对常见微藻进行观察与培养,弄明白了微藻的种类,形态等各方面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提取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理论还需要实践验证。为了弄明白微藻与人类生活水质的关系,研学小组对学校水质样本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发现了形态各异的角叉藻,排列整齐的珊藻等各种微藻,区分出水质中的优势藻,并得出学校水质较好的结论。这次实地调查大为提升学生们探究科学的信心,甚至开始畅想未来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硅藻等一系列问题。“一开始觉得微藻离我们生活非常的遥远,课题研学后才了解微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用途,比如DNA的藻油,婴儿配方奶粉里面就是一定要添加DHA,因为它跟小孩神经发育有密切关系。微藻的种类,与人们生活的水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觉得科学很远,很高大上,但实际上科学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答辩感言:“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反复练习下,我们的操作也更加的规范。同时面对未来如何高效的清理水华,从硅藻中还能提取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去畅想。”神奇的土壤课题名称:耕读自然课堂学 校:江汉区红领巾学校、江汉区长港路小学、江汉区振兴路小学、江汉区邬家墩小学、武昌区育红小学指导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是最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人视乡土为根,为家园,这种深刻的情感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中国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生存方式中,获得了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生命感知,创建了一个人与土地共生的人居环境。研学小组的小学生们跟随老师走进自然,了解了土壤的种类、土壤的基本结构,了解了五颜六色的土壤,例如,东北地区大多是黑土,中北地区大多是红壤、黄壤。这些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平时看来“脏兮兮”的土,竟如此神奇,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孕育出世间万物。“老师告诉我们,土生万物。土地不只土壤,还是一个能量的源泉,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循环流动,永无休止。”答辩感言:“土壤是十分神奇的,他们不仅仅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纤维等等资源,还为我们处理废弃物,对我们人类十分重要,而且土壤和我们人类一样,会疲劳,会生病,会失去生命力,所以土壤也需要我们的呵护”。
2019年2月12日—14日,龙江旅游小记者“生态文明”研学行走进伊春带岭区,进行为期三天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龙江旅游小记者“生态文明”走进带岭区开幕式 高仲广/摄带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强,带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佩利,带岭区教育局局长何伟平,带岭区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刘雪丹,伊春碧水箐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雅培,北京行者途愉文旅、禾唐传媒、禾唐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哈尔滨的18名龙江旅游小记者出席了本次活动的开幕式。带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佩利致欢迎词 高仲广/摄带岭区副区长于佩利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带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环境、红色抗联历史等丰富的研学资源,深度开发“青少年营地研学游”重点旅游产品,注重研学过程的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开发适合于当下青少年的研学课程。目前,“青少年营地研学游”正成为带岭区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龙江旅游小记者采访带岭博物馆工作人员高仲广/摄据介绍,龙江旅游小记者俱乐部作为求知研学青少年成长训练营在黑龙江地区的特色项目,自成立三年以来,足迹遍布龙江大地。小记者们走进黑龙江省各地市、景区、工厂、文化展馆、科普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专业的采访训练和研学实践,并通过小记者们独特的视角宣传大美龙江。求知研学青少年成长训练营通过“沉浸式场景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全身心的融入到研学课程之中;通过集体旅行、集体生活的方式,在拓宽孩子知识的同时,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达到真正提高孩子综合素养的目的。龙江旅游小记者在完成各项研学课题高仲广/摄签约仪式高仲广/摄授牌仪式高仲广/摄开幕式上,北京行者途愉文旅、黑龙江禾唐传媒、禾唐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与伊春碧水箐山旅游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研学旅行及自驾游合作框架协议,并为带岭区授予《求知研学青少年成长训练营研学实践基地》和《自驾龙江车友喜爱的自驾游目的地》牌匾。龙江旅游小记者俱乐部带岭站揭牌仪式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和带岭区小记者代表共同为《龙江旅游小记者俱乐部带岭站》揭幕。此次活动正式拉开了带岭区与北京行者途愉文旅、黑龙江禾唐文化传媒、禾唐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研学旅行、自驾游的序幕,双方将建立长期性、持久性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带岭全域旅游发展。龙江旅游小记者走进带岭博物馆研学林木知识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走进中华秋沙鸭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小组调查研究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走进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穿越课堂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走进带岭抗日英烈纪念园,献上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表达敬意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学习垃圾分类等环保常识高仲广/摄龙江旅游小记者共画《我心中的生态带岭》纪念长卷高仲广/摄三天时间,来自哈尔滨的18名龙江旅游小记者共同走进带岭博物馆采访林木专业老师,研学林木知识;走进中华秋沙鸭国家自然保护区,分组调查研究中华秋沙鸭这个来自远古的生灵;走进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穿越红松林天然生物实验室,探秘红松的奥秘;走进带岭抗日英烈纪念园,向英雄献上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表达敬意;学习垃圾分类等环保常识,生态文明建设从青少年抓起;画下奇思妙想的长卷,记录他们心中的生态带岭。不仅通过研究式学习的方法学习了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了调查、研究、思考的能力,更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锻炼了自理能力和团队意识,收获颇丰。龙江旅游小记者和研学导师在秋沙鸭保护区展览馆合影留念 高仲广/摄据悉,带岭区素有“小兴安岭红松故乡”、“生态文明城”、“中华秋沙鸭之乡”、“革命老区”之美誉。2018年,带岭区被评为省级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县区、“带岭小镇”被评为省级首批研学旅行基地、生态文化带岭小镇被评为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带岭区第一小学被评为省级首批研学旅行试点校、带岭岭秀·TOP被评为省级首批研学旅行营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月湖公园楚人依水而居,城市傍水而建。要想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湖泊是武汉人绕不开的主题。每年,洪山小学的的师生们都会开展自然生态研学,走出去,了解身边的环境。这次,他们的研学地点是月湖风景区,去探寻它从污水塘蜕变成生态公园背后的秘密。净化空气,人人有责“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的成分有什么吗?”“当前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环保的创新发明案例又有哪些呢?”研学导师王老师先抛出一个个问题,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开始环境科普: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也并不总是洁净的。目前,我国检测到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有PM2.5、PM10、二氧化硫......听完导师的讲解,同学们为环境担忧之余,也在思考:“我们能为保护空气、防治污染做些什么呢?”任宇轩同学率先给出自己的答案:“可以多倡导身边的人使用清洁能源,还有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比如垃圾分类。”头一开,同学们也都陆续踊跃分享自己的环保新思路。创新,不停留在口头。知行合一,立说立做,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他们开始“环保DIY”——动手制作简易空气净化器。简易空气净化器的原理是:叠片状硼硅微纤维制成的高效空气过滤网加上能够聚合空气的小电风扇,就能达到捕捉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释放干净气体的效果,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学们通过团队合作,调整好空气过滤网,用热熔胶枪将其粘在电风扇上,最终制作出一个个或精良、或粗糙的的空气净化器。同学们相互交流制作经验,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啧啧称奇,时而艳羡不已。研学导师见缝插针继续环保科普,讲解“环保DIY”小要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学到基础环保常识的同时,也身体力行人人都能为环保出一份力的道理。
分享,收获,成长。7月13日下午,全市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实践成果汇报会,近300名中小学生顺利“毕业”。13个课题小组同台答辩,各显神通,一起去看这些小小“自然达人”“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亲手研制流感疫苗课题名称:流感疫苗的研制学 校: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流感这位“隐形敌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人类如影随形,看似微小的流感病毒如同幽灵一般,常常幻化出各种形态,迷惑和躲避人类的追踪,突破国家和地域限制,将灾难带向人类。流感疫苗的研制主要是将流感病毒的多个抗原进行组合,通过细胞、动物和临床试验等不同环节的验证进行疫苗的筛选和优化,从而制备具有最佳免疫效果的流感疫苗。这一课题融合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个生物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对于几名高中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完成病毒RNA的提取/逆转录、DNA片段的纯化回收、载体的扩增/酶切、质粒的构建/提取、细胞复苏/培养/传代/铺板、病毒的拯救/鉴定(8质粒系统反向遗传)、血凝试验、疫苗株的筛选和优化等十几个专业性极强的实验。“第一次认识到,外表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科研过程,竟是如此的困难艰苦,内心对科学家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们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同于高中校园的东西。新奇的研究设备、特殊的实验方法、严谨的实验过程、坚韧的科研品质,都是眼界和精神上的收获,也默默在心中埋下了科研的种子。答辩感言:“通过此次课题研学,get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重要是对科研精神的体悟。了解了流感疫苗研制的过程,明白了科研不易,只有不放弃的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就。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未来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湖泊为什么会消失?课题名称:湖泊环境演变及其归因分析学 校: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泊是地球妈妈明亮的眼睛”。曾经,武汉市内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百湖之市”、“梦里水乡”,是这座城市的骄傲。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发展,武汉湖泊面积锐减,上百个湖泊人间“蒸发”。城市在建设,湖泊在变迁。航拍影像和地图,直观而清晰的反映了大片湖区、多个湖泊渐遭蚕食,由水域变陆地,从梦里水乡到繁华街市的变迁过程。答辩现场,研学小组从什么是湖泊生态系统、湖泊环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何“诊断”湖泊环境问题以及课题安排等方面,娓娓道来。此次课题研学,他们主要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水质在线监测、实验室测试等方法,研究湖泊水质、水域面积变化规律,解析城市化背景下湖泊环境演变影响因素,深情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湖泊。“我们耳熟能详的杨汊湖、范湖等,水已不见,只留下一个带‘湖’字的地名。更多的大小湖泊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永远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答辩感言:“学会基本软硬件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之外,我们还掌握了‘由点及面’、‘由现象及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家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组员之间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开阔了眼界,增进了情感,养成爱动手、爱思考、爱科学的习惯。”科学丈量空间大地课题名称: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与数据处理学 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量是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确定地面点位的古老学科。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眼睛观察日月星辰。如今,卫星导航、激光测距、卫星遥感和地面测站等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人们获得地理和空间信息的手段和技术变得越高端和便利了许多。得益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大地测量学突破了空间局限,一跃升级为以空间大地测量和遥感为主的现代大地测量学。“很多人都知道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是一个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那你知道人类是如何测量地球的吗?”研学小组现场讲解、演示听上去很酷炫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多普勒定位技术、人卫激光测距技术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以及他们所接触到的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设备的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多种定位方式等知识。几个月的深入研学,大大激发了他们将来从事导航定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以及应急救援等领域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兴趣。答辩感言:“在这一课题里,我们拓宽了学科知识,开阔了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天文学的独特理解,令我们对今后的专业选择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而在研学的课程中,我们学到了不抛弃不放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科研精神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玩游戏会对大脑产生什么影响?课题名称:脑功能实验方法研究学 校:武汉市第三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年,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研究员对患有网瘾的少年进行大脑磁共振扫描发现,其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不如常人健康。正如海洛因或者酒精一样,过度沉溺于网瘾会伤害青少年的大脑。2019年,武汉市第三中学的学生们跟随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雷皓小组,开展“脑功能实验方法”课题研学,亲测“玩游戏到底会不会伤到大脑”。答辩PPT里分享的图文显示:一名学生头戴黑色的帽子,上面密布圆形小孔,标着五颜六色的数字,对应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一根根黑色光纤,一端插在孔中,一端连着电脑,随着游戏状态的深入,电脑屏幕上的曲线不断变化。三维模拟图上可以清晰看到,玩游戏的时候,大脑前额皮层区处于兴奋状态。亲身参加实验的同学说:“玩游戏我有一个明显感受,就是玩得比较刺激的时候,大脑就有发热和激动的感觉,大脑会比较兴奋,如果我长时间处于这种兴奋,我感觉这对大脑有一些损害。”除了介绍如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核磁共振成像试验、对指运动来研究脑功能以外,同学们还分享了做科学实验的心得体会:“这个实验是脑功能成像中的基础实验,但每一步操作我们都要认真谨慎的对待。每一步细节都会决定这个实验的数据是否完美和精确,做的时候我们也重复了很多,确保实验的科学性。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枯燥,但这正是在科学道路上探究不可避免的。”答辩感言:“本次试验让我们对脑功能有了初步认识,激发了我们探索人脑的兴趣。研究中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令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完美融合,体会到有别于学校学习的乐趣。”神奇的激光雷达测绘课题名称:激光雷达测绘学 校:武汉市第六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近年,一个叫激光雷达的家伙进入了测绘各个领域,很多人对它感觉很陌生。其实不然,它可是老家伙了,我们所熟知的地球与月亮的距离,就是通过激光测距技术实现的。再比如天宫一号的火箭能否发射成功也离不开它的作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它的帮忙。它究竟神通广大在哪里?武汉六中研学小组先详细介绍了激光测绘技术、物理成像技术以及光电效应技术等激光雷达相关的基本原理,然后用生动的案例阐释其应用。比如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越来越受欢迎。激光可以穿透树叶和水, 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被覆盖或遮掩的土地和地形进行3D测绘,可以让考古学家直观研究更大范围的遗址。2019年,在一片曾经由玛雅人统治的土地上,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们通过随身携带的激光雷达勘测到新的玛雅遗址:国王遗骸、一个用来喝巧克力的古代祭祀壶,以及一个被祭祀牺牲的儿童头骨,山顶被掩藏的金字塔等。过去对遗址进行充分绘测和勘测需要花很长时间,现在利用激光雷达勘测则可对掩藏在丛林底下的大片土地,进行快速而详尽的绘测。答辩感言:“这次研学让我们巩固了课堂知识,培养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教会了我们会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试验与验证。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核心技术来之不易,确定了立志报效祖国的决心。”向着阳光生长课题名称:有趣的光学小实验学 校:武汉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美丽奇妙的自然界由无数种元素构成——水流、空气、雨雪、雾、空间、温度、色彩、音律……每一种元素就像是一架庞大机器上的精妙部件。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和感受着机器运转时产生的景象,并参与其中,习以为常……有一种元素,我们每天身处其中,缺常忽略,那就是——光。“向日葵总是转动着头,将花朵朝向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移动,向日葵一整天都会朝向阳光。”“无论哪种植物都离不开光合作用。每种植物需要的光是不是一样多的呢?”“每一颗种子都是一点点的亮光,假如我们能够透视大地,看起来就会像是万点的繁星。”带着疑问和好奇,研学小组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光学小实验。台上,他们俨然已经是个“光学小专家”,娴熟的跟大家介绍光学的基本知识、原理;通过小实验揭示的光与植物的关系等等。下一步,他们打算利用光学原理制作更多水科学作品,来保护莲花湖的生态环境。阳光充满了智慧,就像人们从自己内在的光学习成长一样,自然界的植物从阳光学习成长。植物由阳光、水、土和空气滋养而成,人也依赖环境生长。以光为连结,人类、植物、动物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答辩感言:“光学小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更开心是可以借助光的原理去保护身边的环境。我们自己也向着阳光生长,向着阳光奔跑。”
7月18日,由11名来自甘肃陇南的孩子和3名陪同老师组成的陇南研学团乘飞机抵达青岛,研学团将在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与森凯尚德教育机构的带领下,在5天时间里,交流、学习生态保护知识。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的陇南市,是青岛对口帮扶城市,有野生林木1300余种,中药材1200余种,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褐马鸡等野生动物430余种,森林绿化率超过50%。这里的绝大部分孩子,从小到大还没走出过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在赴陇南的一次生态帮扶之旅中,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看到了大山里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热切渴望。徐立强会长在返回青岛后,心里一直念念不忘身上里的孩子们,与协会傅鹏、邴文平等副会长商议后,最终决定发起了倡议,大家自发众筹捐款,力所能及的帮助陇南山区的孩子完成心愿,让孩子们来看一看青岛的大海蓝天与绿水青山,在他们心里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在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就筹集了4万多元钱。森凯尚德教育机构总经理蒋孝森、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修平、奥运冠军张继科的父母和青岛籍著名沙滩排球运动员马园园闻讯也主动捐款,大家约定这样的活动每年都要坚持,邀请品学兼优的陇南孩子来青岛交流学习。青岛城阳生态保护科普帮扶陇南研学团安排孩子们入住城阳区上马民超海洋科普研学基地,在研学基地,森凯尚德教育机构、城阳区林业局、科协、红十字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单位参加了开班仪式。19日上午10点,研学团来到了青岛市博物馆,市博物馆相关领导非常支持此次研学活动,特意安排了专家级的讲解员全程跟随讲解,给孩子们讲述了青岛从开埠伊始、五四运动到上合青岛峰会召开、海上丝路新起点的整个历史,并赠送给他们木版年画作为纪念品。当日两点半左右,孩子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极地海洋世界。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并给他们安排了一位专业讲解员,一路边走边讲解各类海洋动植物的趣味知识。胖乎乎的企鹅、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凶猛好斗的鲨鱼……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下来,大山里的孩子们见到了从未看过的世界,感受到了海洋的无穷魅力。离开极地海洋世界后,研学团一行又来到青岛大学。在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许雅柯教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陶艺工作室,音乐学院院长王静宜教授给孩子们讲述了音乐艺术之美,纺织学院姜伟副教授带孩子们参观了国家级纺织技术实验室,给孩子们讲解如何用海带等海洋植物纤维做衣服。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绪良教授则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海洋湿地保护讲座。下午六点左右,研学团又来到了尚品宅配生态家居总部,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青岛尚品宅配董事长傅鹏为孩子们准备了欢迎仪式。随后孩子们还走进了青岛农业大学和仇志海书画艺术馆。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中心的高善颂主任和植物医学院褚栋副院长都提前为孩子们准备了生动有趣的讲座。城阳区文联主席朱崇伟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仇志海书画艺术馆,给他们提供讲解。在接下来的几日,孩子们还参观了森凯尚德研学基地、惜福镇新时代传习所、毛公山、少山为鸟安家主场地、青岛百合保育基地、设计规划院、城阳区科普馆、世纪公园、中国深海基地参观蛟龙号、蓝色硅谷、习美教育集团、东方航空等地,并且聆听了中国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协会讲座“野生动植物科学保护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是一粒种子,我们愿在青岛最贫瘠处生根发芽,以绿荫来回报青岛人民的厚爱。如果我们是鸣鸟,我们愿意永远停留在青岛,以婉转的歌喉报答青岛人民的感情。然而我们不是种子和鸣鸟,我们是来自陇南的取经人,无意间在这里度过了永远难忘的5天。这是带队老师刘忠祥写给青岛的诗《如果我们是...》,几日研学行程结束,临别之际,研学团的老师和孩子们感慨万千,青岛的魅力和岛城人民的热情深深感染着他们。相信有了这次的研学之旅,以后会有更多的研学之行带领青岛与陇南的孩子们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促进沿海与内陆文化的深入互动。
近日,2020年度优秀“中华保护地公益示范项目”奖助名单出炉,“白洋淀湿地生态研学项目”喜获卓越奖,获得9600元的资金支持。2016年4月,中国绿发会正式启动“中国绿发会保护地”(也称“中华保护地”)体系建设,鼓励并支持政府机构、志愿者、民间组织及社区、个人等加入。迄今为止,中国绿发会已在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1个海外共建有160个保护地。2017年,任丘市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向绿发会申请,将白洋淀湿地加入“中华保护地”,并通过审核。因当年迁徙季节出现罕见的白鹤一家四口,被命名为中华白鹤保护地?白洋淀。几年来,野保志愿者团队开展了多场白洋淀野保巡护、野生鸟类保护宣传及以湿地为背景的科普宣教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近4000人次。去年,中国绿发会发起生态研学试点项目,这个团队组织了9场相关活动,课程和预案设计都受到肯定。在今年奖助项目评审中,经过专家组打分,最终评选出34个保护地(包括2个志愿者团队)项目予以奖助。其中,获得A-卓越奖的有8个,获得B-杰出奖的有17个,获得C-优秀奖的有9个。“白洋淀湿地生态研学项目”在影响力、参与度、活跃度、组织能力和项目可行性等评审指标中都获得高分,因此获得“中华保护地公益示范项目”A-卓越奖。(文章来源:沧州日报)
近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依据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理念,科学挖掘地质文化、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并结合前期实践基础上,推出4条地质生态研学线路。这四条线路分别是:认识秦岭野生动植物之旅(时长1天)、森林体验认识秦岭生态之旅(时长2天)、探访原始森林感受黑河生态魅力之旅(时长3天)、探访秦岭生态、地质和历史文化(时长4天)。通过跟随公园巡护员和专家,了解秦岭野生动植物知识、秦岭的生态价值。了解守林人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此外,近年来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先后建成了全国首家秦岭自然学校、森林体验馆、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等基地,培训了一批地质科普员、森林解说员、森林引导师、森林康养师等职业人才。聘请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陕西各大名校地质学、植物学教授、大学生志愿者为森林研学游、森林康养游活动组织者。同时,公园还与WWF合作编制了《秦岭森林解说员指导手册》《自然教育活动手册》《生态旅游与公众教育》《野外大熊猫保护100问》;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编制了《世界地质公园黑河景区解说词》等,为研学游提供了科学指导。(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雪娇)
2020年10月9日,湖北宜昌市枝江市公园路小学组织8个班级的455名师生,来到一家生态园林研学旅行基地,参观三峡奇石、观察树木做笔记、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生态知识。图为学生们观察盆栽。(王建锋 摄/光明图片)【来源:大洋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楚天都市报1月6日讯(记者郭会桥)今天,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布了2018年度自然生态研学示范基地名单,最终有10家单位入选。政府将给予这些单位适当补助。2018年,为充分发挥武汉市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探索校内校外综合实践育人新途径,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市教育局联合组织了自然生态研学暨公园大课堂活动,全市28座公园共为150所学校、30万中小学生提供了免费的课堂、专业的导师以及相应的课程服务工作,涌现了一批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公园研学基地,对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经书面调研和现场核查确认,黄鹤楼公园等10个单位的调研结果为“2018年自然生态研学示范基地”,并给予适当补助。这10家单位分别是:武汉市黄鹤楼公园、武汉市解放公园、武汉市沙湖公园、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武汉市龟山公园、武汉市月湖公园、武汉盆景奇石根雕艺术馆、江汉区后襄河公园、江汉区常青公园、武昌区首义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