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学会对自己负责,好好规划自己的考研路!你是不是念头一闪,决定考研?你是不是脑袋一热,交钱走人?我知道,你是上班族,你忙,你想刷学历,你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报一年的课程不在乎。成年人了,在职考研的同学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学会对自己负责,好好规划自己的考研路!1.选择什么,怎么做选择选择方面来说,一个是院校的选择,一个是专业的选择。先谈谈专业的选择,当然考本专业是最保险和有迹可循的,但是其实本科期间学到的东西并不是那么专业,很难有学生说对自己的专业了解透彻并且决心想继续深造的。优异的学生自然选择金融这类热门专业,一般的学生就会首选报录比高的,或者不想考数学选择法硕的也有一大堆。但是必尚建议你们,在选择专业方面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方向,比如经济学相关专业很多,学科门类上有法学和管理学;专业上有产经,区经,金融,国贸,财政等等。在选择的时候第一要义个人觉得是地域,学校什么的还是其次,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去新疆读211能收获什么呢,一堆新疆的朋友,毕业了就各奔东西,又或者是一个新疆的男朋友。女生最怕这一点,因为你可以想着不谈恋爱,但是那边的男生会追你啊。所以尤其是女生不要去那些偏远的地方,北上北京极致了,南下也就福建够远了,最好当然是选择本省高校。朋友圈在这还离家近。接下来当然是自己上网查阅信息再是和父母商量,最好是往家庭方面靠,这样以后工作也有资源和背景。还有就是自己的导师,和他们好好沟通商量一下,出去恰个饭聊聊也都是很好的。导师可以帮助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因为他们的人脉和阅历,你经历的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东西。从院校选择专业敲定到复试技巧研究生导师的联系,他们都是有门路和方法的。一定好好把握这些细节。再来就是院校的选择,普通本科想考211,211想考985,985想考清北,人之向上都是没有错的。但是选择前记得看看报录比还有院校保研名额,除去之后的数字才是你要看的。最后,不管你选择什么院校,付出一定是要非常非常巨大的,请永远记住这一点。即你想得到什么,又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此外还有一点建议,像很多考法的朋友都想考殿堂级学校,但是二手准备一定要做好,考不上,那难道就要和它死磕吗,其他的不也很优秀嘛。不要一个选择走到黑。当然这些学校考察要求都不一样,这里不是说你要复习到一半再重新选择,而是在刚开始进入复习阶段的时候就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你不懂就问我们必尚的老师。2.什么样的心态才是好,怎么调整心态?在备研的时候,看见很多人半途而废,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中后期,付老师其实很理解又很不理解这样的行为。选择是你做出来的,你半途而废,理由何在呢?不过是自己准备不足,内心胆怯,于是自我安慰,中途退出或明年复明年,你都坚持不到考场,怎么能成事?一条长征路,当然会有军心涣散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该想想清楚,支持你的人,那些你说要考研就准备好资金供你读书的人,那些心里记着你挂着你想着你未来更好的人,还有当初那个做出决定的你自己。跟风不是一个理由,但是想认识更高层次的人,赚取更多的金钱获得更高的学历地位,这些才是你的理由。你可以大方地告诉自己,我理由正当,有向前横冲直撞的勇气。你不必太看重结果,因为结果不仅仅是你的努力可以决定的,还有运气成分,当然努力是一定有用的,不必纠结。只有过程才是你能好好把握的,人的一生不就是好好把握自己能掌握的地方,再去争取那些靠运气色彩加持的部分嘛。说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考得上或者考不上,都不是我们今天不努力的借口,你只要做好复习的准备就足够了,不用担心七七八八的东西。当然,心态实在是不行的同学,你一定不要自己憋着,你一定要找人排解。可以是经历过考研的学姐学长,因为他们感同身受。也可以是父母家人,因为他们非常爱你。还有朋友,你们志同道合。也可以跟付老师沟通给你更适合的备考计划。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说出去会舒缓你的压力。不用害怕些什么,爱你的人一直爱你。心态是致胜的利器,要能让自己静得下心,要能够快速走出灰色期。相信具备以上两点,明年的你一定能收到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备考21年双证硕士:私信付老师-考研
昨天有个本科一般的考研er和我说,XXX太遥远了,不敢想。双非逆袭清北985确实不简单,首先,双非院校的同学的专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专业课复习上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其次双非院校同学复试的时候很担心遭遇院校歧视。但是谁考研不难呢,考研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去年报考340万,但真正坚持到最后去考试的人却很少,其中的种种心酸,准备考研的大家想必都能理解。考研是一场除了高考之外最为公平的考试,名副其实。而复试歧视双非的院校并不多,招生目录上一般都会标注复试占比,初试高分、复试表现不差,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老师自然也会认可,考研还是相对公开透明的。一位双非考生由于对殿堂级“两院三系”的仰望畏惧,不敢报考,因缘巧合最后择校北大,于是不断自我催眠“清北不看出身只看实力”,目标异常坚定,备考期间不曾动摇,最终如愿考上深研所。在考研的战场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当然,自信、努力、坚持是一方面,正确且高效的复习同样重要,还有一句话叫做“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也有很多考生确实基础不是很好,考研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或者对考试没有必过的把握,或者目标院校信息资料难找等,建议这种情况下可以找一位老师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毕竟每位考研同学遇到的困难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基础情况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集体班课的机械填鸭式教育并不能有效帮助每位考生,最后即浪费了时间金钱,又没有收获到应有的效果。而一对一辅导则可以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针对性指导,根据您的性格、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你攻克考研薄弱点,解析重难点,列出考研知识点框架,吃透考研大纲及历年真题,一路顺畅学习,如愿进入理想高校。而新祥旭的师资力量几乎覆盖全国所有高校,每一位老师都经过审查、笔试、面试、试讲层层筛选,并且建立评价淘汰制,定期淘汰,师资优良,保证为每位学生安排最好的老师,所安排的老师均来自目标院校专业,有丰富的考研及辅导经验,对目标院校情况及考研有深入的了解,全程辅导答疑,免费提供资料,一路带你圆梦高校,为考研护航,从此初试复试高分不是梦,双非逆袭985更不是传说。来新祥旭考研辅导,让直系学长学姐带你飞!
考研复习现场。视觉中国供图今年暑假,收到湖南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后,尹妮琦就决定:争取能够保研到南京大学深造,去那座自己最喜欢的城市追求梦想。一直怀揣当大学老师的梦想,她十分明确自己的终极目标是读研,甚至直博,最终成为一名拥有稳定生活的大学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育人、埋头科研。与尹妮琦一样,刚上大学就有读研想法的新生不在少数。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00余所高校的2000名大一学生发起读研意愿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05%的受访大一学生已有读研的想法,其中50.9%想努力学习4年争取保研,38.52%准备到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大一准备考研一点儿也不早”吕奇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就想“我要考研”。在他心里,始终忘不掉高中老师曾在课堂上说过的那句话:“大学本科完结并不是一个人最高的限度。”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要读研的想法。沈阳农业大学大一学生李宇宁也是高考完就有了读研的想法。因为高考分数不够,她一直以来的“留学梦”没能实现,落选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但她从没放下过想要出国读研的决心。在她看来,“大一准备考研一点儿也不早”。同样有出国读研想法的刘心睿也不例外,她的室友也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据她所知,全班大部分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现在看考研秘籍、教程的人,都是高考完刚上大学的。大三才开始看,那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大一学生王苑茵在刚高考完的暑假,就报名了“考研零突破”的网络课程。偶然和一位网课同学聊天时,她发现对方也是准大一的“同道中人”。李宇宁坦言自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与此同时,父母也想让她“往上走、走出去”。她了解到当下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工作岗位招聘的条件也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因此,她很坚定自己要读研的目标。她认为,出去读研可以接触到更多人,同时也能充实自己。吕奇也早在上大学之前就主动跟父母沟通过考研的想法。在他的爸爸看来,研究生一定要考;他的妈妈则认为,毕业后如果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没必要考研了。权衡之间,吕奇还是觉得要考研。“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考研,如果我不考,竞争力就弱了。”他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70.75%的受访大一学生认为读研是为了深造,提高自身能力;68.78%则认为,社会上一些工作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因此读研后的就业竞争力更大。在刚上大学就有读研想法的学生中,不乏部分因为对目前的学校和专业感到不满而选择考研。调查结果显示,这是26.23%的受访学生考研的原因。傅佳礼是郑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其实她压根还不懂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就阴错阳差地来了。因此,她已经开始考虑将来要跨专业考研。作为“过来人”,目前已经是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江灿也感同身受。要不是因为高考失利,这个江苏女孩原本可以冲击“清北复交”。带着不甘心和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她从大学入学起就做好了将来读研的准备,只想着进入大学也要好好学习,把大学四年过成了高三。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考研低龄化”的现象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呈现这样的趋势。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外界的教育机构的影响,考研低龄化的现象背后,是教育环境使然。尽早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谈及自己对考研的规划和准备,吕奇说不上来太多,还有点困惑。他坦言,自己其实还没想过要考哪所学校,也没考虑过考研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只是知道读完大学还可以继续读研究生。但他清楚,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58%的受访大一学生像吕奇一样仅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但尚未将考研提上日程。有人认为,考研的政策每年都有变化,现在就开始准备为之过早。而事实上,过半的受访大一学生已经为自己定下了从现在起就努力学习、争取保研的规划。为了这一目标,中央财经大学书法专业的董欣桐特地咨询了自己崇拜的老师,在“偶像”的指点下,她明确了自己保研的目标,还“拉”来自己的直系学姐,求到了不少“独家”经验。她认为自己当下能做的就是抓紧读书。“我想考我‘偶像’的导师的研究生,特别怕到时候他觉得我什么都不会。”她说。刘心睿已经开始每天坚持阅读和学英语,她希望在大一就把四六级都考过,大二开始学雅思。她丝毫不顾虑专注于学习会让她享受不到轻松的大学生活,对于对自己的未来已经很有想法的她而言,“学习就是生活,我很享受这种状态”。江灿曾为了“保研之战”,从大一就开始有所行动。为此,她似乎一直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当其他同学追剧、看综艺、打游戏时,她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每次上课都雷打不动地一个人稳坐前排。每到期末前两个月,她就已经开始复习,并且采取高三阶段的“滚动复习法”。一般到考试前,她的复习会滚动4轮左右,知识点早已经被她“吃”透了。理性选择后还需漫长坚持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学习,以保研为目标的江灿,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对读研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最初只是一心奔着结果去,读研了以后才发现以前太急于求成了,其实过程很重要,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多接受新的知识,不局限于课堂所学,也不能让应试技巧限制了自己的想法。”尹妮琦的辅导员也持有同样想法,她告诉学生们:“到什么阶段,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她还建议学生们不要为了加分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于对学术或科研热爱而有意读研的大一学生占16.02%。刘心睿是其中的一员,她甚至憧憬未来能够读到博士。“学术是一件值得用很长时间认真对待的事,虽然人都有惰性,但喜欢的话就会一直想着,精力也会集中在上面,并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放弃。”江灿是一些大一新生眼中的“偶像”。当年,她的专业课笔记成为了其他同学参考的范本,她经常自己整理考试重点内容。在全学院,“江灿”这个名字都响当当,无论是老师们还是其他专业的同学,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学霸的存在。江灿建议大一的学弟学妹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读研。“读研是一笔投资,存在风险,意味你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一些其他的可能性。优势可能是自我的提升和未来就业的便利等。当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的期望是什么,权衡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她说。肩负读研梦想的尹妮琦,无数次想过自己未来准备考研的样子。每当她去图书馆,看到学长学姐埋头备考,她会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当她想到自己坐在那里复习的样子,也会有一丝焦虑涌上心来。(应受访者要求,吕奇、江灿为化名)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小白疫情期间,在大家都自我隔离的日子里,一个同学焦虑地给我打了个电话:“可能要失业了,如果真的失业了,我想去读博了。不知道有没有意义?”我本来要回答:“当然有意义!”但突然想到他本科毕业于双非高校就愣了一下,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思考后,赶紧改口说:“有意义还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考上也有很可能白读了!”他条件反射地问我:“为什么?”我只有给他讲诉了我毕业那年“这位博士,对不起了,因为你的第一学历是...”的伤心遭遇。现身说法完毕,他听完,在电话的那头长叹一声后,默默地挂上了电话。众所周知,一些用人单位喜欢在招聘条件中有一项共同的要求:第一学历为211/985院校全日制本科,好点的高校教师招聘就不用说了。招聘单位要求“211或985院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就有要求本科学校,即所谓的第一学历。当然,现在有些招聘启事换了一种说法,不再直接提及211、985了,而是叫“海内外知名大学”。虽然没有写明211、985,但别人心里早就有了一杆秤。求职时,学历被查三代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比如这位博士毕业生的故事:没错,这位同学努力过了,经过努力获得了相应的学识,但他没有想到,有时候努力后也不一定会改变自己第一学历的烙印,难道真的是一考定终身?不过,有时候这种悲剧还没完,第一学历的问题有时还可以从求职领域跨越到相亲领域,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我一个985硕士,要求相亲对象起码本科211,这不过分吧?”的故事,让人啧啧不已:太刚了,这样想法做法优先淘汰了我们这些妄图用考研读博翻身的人。当然了,别人也有别人的理由:这种要求理所当然!因为高考的成绩更真实、权威!当然,我们承认有高考发挥欠佳之可能,但是清北的水平,即使发挥差也能走个中九;985的水平,即使发挥差也能走个211;如果高考连211也走不了的人,大概怕是智力也高不到哪里去吧。好吧,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好学校的研究生们以为可以洗白自己学历,结果最终还是继续逃脱不了第一学历的梦魇。于是,以硕士研究生为例,有人整理了这么一个不等式的鄙视链:一般情况下是:本硕双985> 211本科985硕士>本硕双211≥ 985本科>本科双非211硕士> 211本科>双非本硕>双非本科。对了,有两大学历集团没有出现在不等式的鄙视链中。清北复交浙南科的本科可以与本硕双普通985等价甚至略超,据说他们可以站在鄙视链的最前沿,如同金字塔顶端的肉食群体,是神一般的存在。统称黑五类的自考、夜大、电大、成大和网大直接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鄙视链中。虽然那些通过奋斗考到比自己第一学历更好的硕士博士生,无论如何都会从学识、见识、素养等各方面得到一定提升。虽然就像先贤黑格尔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用人单位为了单位自身的发展,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当然比较高,他们提高门槛也是希望招到高素质人才,对应聘者的第一学历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双向选择嘛。你挑别人,别人也要跳挑你。媒体曾经报道过有硕博毕业生的最高学历符合应聘条件,但因第一学历就在资格审查被刷掉的案例。某年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的王同学本科毕业于普通本科高校,因为“我们要求第一学历为‘211 工程’高校的”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没能获得事业单位招考资格。当然,王同学这种情况不是最惨的。曾经有某211高校杨同学,在中部某城市的高校招聘市场上,好不容易挤进了某企业的现场招聘站台,结果除了她的简历,随行同班同学们的都被HR收了,只因为她的第一学历为“中专”。太打击了人了。原本企业用学历高低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准之一无可厚非,这是事实。许多研究生都在就业道路上切实感受到了第一学历所带来的不可言说之另眼相待,也是事实。如果没有理解清楚,那么收获的可能就是意想不到的歧视,也许连歧视也不是,就是赤裸裸的鄙视。而另一方面,优秀的第一学历背景可以弥补某些毕业生的博士简历的薄弱之处,比如毕业成果偏少时间偏长、较弱的论文出版记录。但存在的就一定合理吗?何为第一学历?其实所谓的第一学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给出官方答复是: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是同一层次的二个学历。以前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上级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毕业时颁发的学历是由第一教育局颁发,称之为第一学历;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其它继续教育形式则是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负责,颁发的学历则称为第二学历。第一、第二教育局早已经合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第一学历、第二学历的说法却仍然延用下来。以下是国家教育部网站的官方问答截图,看上去感觉很有点意思。关于学历问题问题: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上中专军校成为干部,请问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还是中专。答复: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现在用人单位招聘时在强调第一学历的重要性是,不仅指的是只认可普通全日制教育学历,不认可自考、成人高考、电大和夜大等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学历,还指的是普通全日制教育学历的层次,即双非、211、985(、国内外知名大学)之分。其实,本来用人单位在招聘计划说明了应聘者的学历资格,那么这个指的是你的最后学历,即最后一个通过全日制教育方式取得的学历,而应该不在乎你从第一学历。如果用人单位能够只关心毕业生的学习和科研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表强有力的论文,在顶级会议上发表精彩的演讲。如果拥有这些,就可获得一份心仪的工作,而不用关心在若干年前从哪里拿到什么样的学历、学位。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拥有相匹配的能力,无论硕博毕业生在哪里获得学位,应该都不太可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一旦一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就没有人关心他或她的硕士、学士或高中成绩(不过据说有HR在一堆清北的简历中,看到一份“高中:北京四中”的)。这里真正关心的是,那些在高中和学士学位上表现不好的人是否还能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如果是这样,是否可以认为那个第一学历不好看的人后来还是努过力了的。所以,我还是希望给第一学历不太好看的人一点机会。是的,只要能获得一个好的博士学位,所有这些都是以对学术事业感兴趣以及满足获得学位的条件为前提的。其实,一旦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生在学术界或非学术界的未来职业生涯,以ta的博士学位为始,而不是ta的中间学历。如果这些都是好的,如果因为ta博士学位之前的第一学历的教育背景而拒绝ta,就有点啧啧称奇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的第一学历可能有很多原因低于标准(个人/家庭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和你能够就读的学校的质量等),这对很多情况来说不应该是贬损,也就是说,比“我不知道如何学习/我还没有懂得如何努力”要好得多。比如很多博士的第一学历是早些年的中专,那帮人的学习成绩可是当年同龄者中的佼佼者。多么希望用人单位在考量一个博士毕业生时,根本没有人关心获得博士学位前的第一学历,只关心ta的科研成果、论文以及其他成果。但是,客观事实是当博士毕业生还处于刚刚起步,对于第一份工作或第二份工作来说,第一学历仍然很重要。虽让人家还是有挑挑拣拣的余地咧。就像很多人说的,每年的毕业生毕竟太多了,心仪的职位总是相对短缺,要想拒你,总有一款理由适合你。所以,重要的可能不是被鄙视的“第一学历”,而是基于职位要求,怎么能提出有效的筛选规则。而不是仅仅通过“第一学历”筛选硕博士求职者,这有点像几个人比赛长跑,最后同一时间撞线,裁判无法决定谁胜,又没有时间再赛一场,于是决定谁前半程领先谁就赢了。181年前,有个浙江的干瘪老头在辗转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时,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了315首诗,其中有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于求职的应届硕博士来说,毕业生多自然没有话语权,通过第一学历筛掉求职者是用人单位的一种经济的选择。“今后无论我怎么努力深造,获得的学历和文凭再高,在用人单位眼中,我还是个没有机会与第一学历比我好的人竞争的XX生?”这种话也是没有意义的,努力奋斗对于个人还是必须的。从另一角度来说,也许第一学历不够突出的人,更是一种激励。也许等你工作后努力到能力突出,相关经验、资历、人脉足以让人忽略你的第一学历,这可能才是正确对待第一学历歧视的最有效办法。
如果说读大学是为了努力成为一个普通人,那么考研就是努力和普通人区分开来。在许多大学校园里,考研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学长的很多同学不是被保研,就是走在考研的路上。然而大多数考研党眼里只放得下985、211高校,大多数人对于双非院校不屑一顾。要么成功考上985院校,宣布考研上岸成功;要么折戟沉沙,再战一年。其实考研除了传统的高校路线,还有另外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科研院所。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科研院所和传统高校有什么区别,一起跟学长来看看吧。01分数低,名额少研究院所录取模式和普通高校没有区别,都是通过保研和考研的方式进入科研院所学习。在考研报考的时候,都是统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但是科研院所和985高校有两点不同第一点、分数更低科研院所的分数要求比985学校更低,考研难度更小,对于不敢报考985学校的考研生来说,更有吸引力。第二点、名额少因为科研院所不是学校,招收的研究生相对于高校来说要少很多,竞争压力也比较小。如果当年关注度低,只有你一个人报考,那就美滋滋了;但是如果说该科研院所关注度很高,你不死心去报考,那就可能要落榜了。02接触的项目更专业科研院所是承担研发课题的,有专门的课题研究,是需要向上级提交科研成果的。这就代表你能接触到的设备、团队、项目都是一流的,这对于个人以后的发展十分有利。在高校,可能是一群专业的同学以学习为性质的实验,班级同学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气氛很轻松,导师也不会要求递交实验成果。在科研院所,研究生必须严格遵循项目的流程,气氛是十分严肃的。谈论的话题也是关于实验内容、工作内容等一些社会人的话题。在科研院所,研究生能亲手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仪器,而且接触到的都是十分精密、昂贵的仪器,到手的项目都是省级、国家级的项目。毕业以后在专业性上比高校的研究生更有优势。03前期在名校学习,后期接触科研因为研究院所导师人数少,难以带着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所以科研院所往往将新招来的研究生委托给周围的985高校代管。到了后期,再回到科研院所接触科研项目,是真正参与到商业研发项目之中。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享受到名校的基础教育、人脉,也可以得到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04月薪4000元以上和高校研究生不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每个月都有薪资发放,每个月最起码都有几千块钱。在科研院所读研,相当于已经工作了,而且学费全免。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05学术地位各大企业、政府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科研院所比高校更强。如果想要进入国家的商务部工作,那么考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是不错的选择,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出来的研究生,进入商务部的概率很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又被称为是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如果对自己的未来目标的目的性很强,科研院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06结语从侧重点来看,高校注重基础教育,科研院所侧重专业性。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自由度很高,可以选择社会上大部分的工作;但是从科研院所出来的毕业生路子比较窄,而且大部分都和科研院所签订和合约,选择性很小。而且科研院所的生活很枯燥,每天都是宿舍、食堂、实验楼三点一线。在高校内,每天都生活得十分精彩,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平时还可以谈个恋爱之类的。因为自由度低、生活枯燥,所以即使科研院所分数低、待遇好,大家也不愿意去报考研究生。
现在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很多人开始选择了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的。考研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年那么多人选择考研,却只是那一些人考研成功,剩下的人都变为炮灰,考研真的这么可怕吗?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今年考研报考人数为341万人,创下历史之最。比前一年足足增加了51万人,而2020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111.4万,录取率32.7%!也就是说还有两百多万人并没有上岸成功,成为炮灰。乍一看,考研好像确实挺难的,但是我们可不能光被数据吓住了。其实观察身边励志考研并一路坚持下去的,有很多人都考研成功,难道你身边的都是幸运儿?所以其实考研并不是很难,为何这么说,且听心安慢慢道来。考研是个孤独的旅程,很多人都很难坚持下去,所以会出现以下情况:中途放弃型很多决定考研的同学,开始信心满满的准备资料,挑选院校、专业以及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考研到了暑假,很多人都会放弃复习,因为考研实在是太苦了,很多人都不会坚持下去,自习室的人也会来着来着就消失了。临考放弃型在考前一两月也是考研放弃的高峰时期,因为考研压力太大,越临近考试,很多同学的心态越容易崩溃。觉得自己的成绩会过不了初试,自己复习的也并不是很好,所以便放弃了考研。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一部分人会走进考场,毕竟考试费用都交了。到此一游型很多学生选择考研都是随大流,亦或是自己已经有了退路。所以如果去除这三类放弃人群,考研的人数其实也就只剩一半了。而你如果选择了考研,你的成绩应该是比较不错的,而真正的学霸、大神你觉得他们会参加考研吗?当然也存在部分人选择考研,不过大多数人都会被保研。所以在数据上你只是在和你水平相当,或者只是努力程度比你强的人竞争。而真正和你竞争的是和你选择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的考生,也就几百多人或者几千多人。如果你选择了考研,那么你就只管努力,坚持到最后肯定就会有收获,竞争对手已经被筛选这么多了,成功率也自然就大大提升。如果你水平一般,你却选择清北等大学作为考研院校,那么就当我没说。考研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这一点应该不用多做强调,之前的文章也写到过,感兴趣的可以进入我的主页,自行浏览。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篇鸡汤文章,但是心安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如果你选择了考研,那么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只为为了你心中的最初理想。
考清华首要的是解决专业课问题,《聊城寄宿考研学校》清华的专业课主要考察是深入掌握基本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和清华的风格一脉相承。《聊城寄宿考研学校》公 重号: 《寄宿考研专业测评》曾今有位电子系的外校进来的同学和本校保研上的来的同学一起去清华东门学研大厦实习,涉及一个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外校来的同学去翻书找公式,本校保研的同学拿出纸来一顿推导。《聊城寄宿考研学校》讲这个大致讲的是清北之外高校的差异。其实很多考上来的同学也是能够推导出来的。很多同学容易把清华的考分,和其他学校的类比,得出清华不过如此的结论,早知道考清华云云。但从盛世清北近10年接触的数以千计同学来看,很多同学至少在备考初期或一战甚至二战并没有掌握和了解清华考试对专业课考试要求和备考方法,所以很多都失败了。《聊城寄宿考研学校》期间缘由之一就如所说,清华专业课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清华专业课到底难在哪里?真的有故意压分吗,这个不好去推测,每年五道口的分是低不了的,再难的年份,也会有高分,数学也会有一批的150分。清华从来不缺会学习的人。比如今年,清华车辆的专业课就有150分的。但是从盛世清北这些年看到的案例,清华考研专业课考生分数方差比较大的,高分不容易,低分多,比如清华通信的,历年来,上140的似乎只有一个,盛世清北2009年的第一届的讲师之一是138分,也是仅有的几个。《聊城寄宿考研学校》某些年学员出的前几名也就120出头,今年一个跨专业的学员信号120,也是高分了,没上的,大多数分数在50,60分,好些的在70多分。所以考清华的同学对专业课要充分估计,要按照考清华的方式来重视专业课的复习,不能参照备考其他高校的方法。清华考研专业课真难道这程度了吗其实并不是。清华仅仅按照自己的方式在选拔而已,对本科生就是这样的啊,厚基础+活运用。实际上并没有多的绝对太难的题。没有厚基础,哪来活运用。较多学校其实是学的较浅的,按照清华本科的对付考研还差一大截,何况按照自己本科学校的。《聊城寄宿考研学校》有的同学信号系统上册翻烂了,下册簇新,为啥?下册本科学校讲的很少。很多同学从开始就走了弯路,就开始刷题模式,比做的题多,比看的书多,就不踏踏实实的从根本开始,基础打不牢,更别说活运用,怎么难考好?关于清华专业课的难度及备考,有几篇专题阐述,如《清华专业课如何突破》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关于清华生源的分布,确实好学校比例会更大的些,与歧视无关,和报考的学生有关,盛世清北某一届清华电子+微电子学上了十来人,哈工大,北理工,北航,北邮,大连理工等确实多些,有清华本校的,但也有河北某校,青岛某校,济南某校等,对于考清华的来说,985,211一般般,双非也常见。《聊城寄宿考研学校》考上才是目的。盛世清北的教员库里几千清华北大的硕博,及博后,通知书也是麻木额,很多校外同学眼里的大佬,也只是清华园里普通的一员。关于歧视问题,感兴趣的关注我们的系列文章《什么样本科学校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另外,清华北大仅仅是一个平台,做的怎样,和自己很相关的。有通过清华北大选调到中央部委的,有到麻省,耶鲁等读博深造的。。。。。也有。。。。。。。清华北大是更高的一个起点而已,远远不是终点。《聊城寄宿考研学校》
据媒体报道,2021年度的央视机关和附属机构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在11月29日这天开考,这次开考足足有157万考试过审,而这次国考的拟招岗位,却仅有2.57万人。如此恐怖的录取比例让不少人感慨:考公难度快赶上考研了!如此恐怖的竞争,让很多本有考公想法的大二、大三学生也开始退缩、纠结于自己到底是考公还是考研。确实,考研虽然备战战线长、考试压力大,但其招录比整体而言还是没有考公那么恐怖。考公和考研到底哪个难?如果只看录取比例,考公难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普通本科出身的名校硕士生与名校本科出生的本科毕业生竞争同一家大公司的岗位时,那些大公司还是会更愿意要高考考上名校的学生。因为,高考考上名校拼的是智力和努力,考研考上名校拼的大多是努力。换言之,考研只要复习得当、足够努力,即便是名校也有较大概率可以考上。别看考研复习战线长、复习过程累,但其招录比真的不会太低。公务员考试虽然备战时间短、备考题目不会很深刻,但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岗位竞争力都太大,即便自己再努力,也依旧有一定概率会在面试时被刷下去。从考试题量和考试时间来看,考公难研究生考试听着高大上,其实不算很难。只要考生没有“自身是个双非或专科,结果考研却想考清北复交”的好高骛远的情况,一般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将考研知识点完全掌握透彻。公务员考试看着简单,实际上手却有难度。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初中知识,少部分会有高中题目的难度,整体做起来感觉不难。可问题是,大部分人做公务员考试里那些看起来不算难的题时都无法一眼看出答案,而考试的每一题几乎都被限制在了1分钟之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少数天才外,几乎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可以拿到高分。所以,从考试题量和分配时间来看,考公会比考研更难一点。从备考时间和备考压力来看,考研难在前几年,学生想要考研最迟都得在大三上学期就确定好考研目标,并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从开始备考到考研初试,整个过程约一年左右。近几年,很多学生为了提升考研的通过率,会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择校、备考。比起考研,考公的备考时间明显少了许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个人知识储备尚可的情况下,花三个月时间备战笔试、熟悉一下考试题型、方法和具体的解题技巧就足够了。只要能做到天天坚持,3个月时间是正好的。所以,从备考的战线长短来看,考研明显更难且备考压力更大。从学生整体的报考情况来看,考研更难考研和考公在报考方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考公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对自身实力、背景资源有较为准确的认知,不会轻易选择竞争力过大或非常火爆的岗位。但在考研时,很多考生都会决定要选择名校。很多双非普通二本的学生考研时往往会选211,少数会选985;一本学生基本上全会选211,少部分选择清北复交等顶级学府;211名校学生基本都是冲着顶级学府而去。正是在“名校情结”的推动之下,非常多考研学生都选择了一个档次远高于自身实力的学校,最终不得不面对极高的竞争力和极大的考研压力。对比整体报考情况所带来的压力和竞争力,考研难度会大于考公。考公的具体流程有哪些?报名:我国公务员考试有国考、省考和市考这几种,主要以省考与国考为重点,市考一般只有直辖市会进行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整体时间链为:国考→深圳市的市考→广州市的市考→各省市省考→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报名的时候,我们的学历、过往经历、个人档案、其他背景等全都会被审查,如果审查不通过,我们就得不到参考资格。笔试:公务员笔试有很多,其中包含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潜力、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知识测试、行政职业综合知识和专业科目等。不同岗位的具体笔试情况略有不同,大家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制定备考计划。面试和心理测评:这个步骤比较简单,主要方式包括: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结构化面试、综合能力、个人素质和情景模拟等。体检、考核及档案查阅:到了这一步,基本就说明考生已经稳拿岗位了。但如果学生体检没过,或者被查出档案及作风不良的问题,也是很有可能会被刷下去的。学生应该如何准备考公?全职或学习期间准备,建议准备一年;心无旁骛地准备,建议准备3个月结合个人经验来看,我们在要上班或者要上课的情况下,最好提前一年进行准备。因为我们参加的公务员考试一般不止只有1场,而是可以一年内参加好几场,这样就能在上一次考试没过时无缝对接下一场,增加上岸率。其实,前几场考公不过太正常了,我们不要因为前几场考试没过就影响考试的心情,可以将前几场考试当成模拟考。考公过程中,有“模拟考”的经验是十分有优势的。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建议报班当我们经济和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考生报个培训班,报班不仅能约束自己学到知识,还能迅速认识很多同志之人,更能互相获取到有效信息。当然,不报班也是可以的,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没报班而没信心。总结: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公和考研,无论是考公考研,难度都不小。但既然大家已经选择了考公,就一定要早早制定计划。即便风雨兼程,也一定要坚持下去。今日话题:大家对考公和考研都存在什么不同的看法?#12月跨年冲刺计划#
摘要考研四科如四人翘。四人高度差太大易出事故。四科成绩不均衡易瘸腿。应坚持:“单科过线,总分最优”的八字方针!插叙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喜欢总结反思,也喜欢写文章。这篇文章,叫做考研日志更确切些,是之前考完后就写好的,只是当时只分享给了本校的内部群中,当时还没有写博文的习惯。虽然距离我当时考研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是思想精髓都是一样的。相信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都是即将要开始准备备考的人,下方写的巨细,因此里面如果涉及到一些书名,卷子名,考研名师,可能目前有所更新,请大家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学长简介专业:一本机械荣誉:四项国家奖、四项省奖、两项专利任职:班长、校科协会长面貌:党员(说明我经历丰富,经验靠谱一些)一战:2016报考:211南航专硕科目:数二、英一、政治、理力成绩:57+59+64+145=325研友:(录取)一名华科、一名上交、一名重大推免、一名北航(我们曾经并肩作战,我了解他们的复习套路,学习了他们的复习经验)二战:2017报考:985北理学硕科目:数一、英一、政治、理力估分:130+65+65+120+=380+研友:(待录取)一名北航、一名合工大、一名上大(二战要在学校复习,最好有研友陪伴,考研尽量避免孤军奋战)引子(主要讲我16怎么跪的)2016年据说是数学最难的一年,二战复习时我第一次做16年数学一真题,也只得了108分,马虎失误掉18分,哪怕没有马虎失误也只能拿到126分。因为有24分的题确实不会做。我一战是数学二,虽然卷子难,但是我只考了57分,确实也说明了我基础不好(决定了该年我正常水平应该80多)外加心态不好(这又导致了我少考了30分)。由此可见,基本功和心态都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理力145可以看出我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数学惨败,因此满盘皆输呢?此处我不就不赘述,大致就是心理素质不好,高考备考期间崩溃过,考研一战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吧,又崩溃了。当时暑假60天,我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在校调整状态了一个月。这致使我数学全书一遍都没看完。因此建议大家要保持运动,尤其是心累的时候焦虑的时候。身心都在线,才能考的好。心理压力真的大的人建议取信咨询室找老师聊聊天,每个大学都有的。然后再自己读写心理学书籍,你会发现大有裨益。众所周知,数学难度大,内容多,最重要的阶段便是暑假全书复习。因为暑假没有上课困扰,每天有大把的时间,而且一般此时专业课还未开始,仅学习英语和数学,因此每天有70%的时间来学数学,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数学基础。而数学这个科目,基础决定你的最终分数档次!关键(主要讲我17的复习经验)我在身旁见证了我院最优秀的考研者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也亲身经历了失败与光明。所以我这里所说的经验,不仅是我亲身经历的经验,还包括我对我身边优秀学子的成功事例的总结,我这里所谈到的经验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与实践性。我将我一战自己的失败教训和身边好友成功经验的总结应用于了我的2017二战生涯。规划总论:8字目标方针:单科过线,总分最优。16字复习方针:政治随意;英语坚持;数学关键;专业学好。16字应试方针:政治随意;英语过线;数学不拉;专业课飚。解释说明:每科时间应该根据其重要程度分配,重要科目多分配,次要科目少分配。因为我们是人,精力有限。因此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8个月时间里把四科全部学精,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最终结果就是总有一科失误(英语、数学或专业课考砸,无缘复试)。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自身情况(自己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要分清层次,抓主要矛盾,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政治就像高中的语文,放松性质的,大家都是60多,高分70多,大差不差,不起决定作用,所以只要不放任不管就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数学与专业课上,学累了就看会政治放松一下。考研英语比较难,但是只要每天坚持,成绩基本六十左右,75+是优秀了,很少有人能拿到,因此也拉不开差距,只要能过院线,英语对是否录取不起决定性作用。虽然不建议大家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但是必须提醒大家每天都要坚持学。数学成绩就像瀑布,落差大。16年数学难,基础好能120+,基础一般80+,基础差的60-。17年数学简单,数学好的能130+,数学一般的100+,差的90-。数学分数落差极大,对于是否能过过单科线线,或者对于能否高分录取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大家应该每天把最好的精力最多的时间奉献给最难攻克的数学。专业课难度因学校专业而定,不过显然任何理工科专业课难度都小于数学一的复习难度。所以相比较数学,专业课是复习时稍显轻松的科目,对于这样一个简单,但是分值大的科目,大家显然明白怎么做,那就是把分数尽可能往高处飚。飚高分是相对的,不是非要满分才是高分,只要比同专业的大多数分高就可以了。理工科应将专业课放在仅次于数学的第二位,相对应的复习时间也应该有所偏重。举个例子:我一战数学二57,专业课145,英语政治60左右。所以我二战总时间中将:60%时间给了数学(拔高);15%时间给了专业课(保持优势);20%时间给了英语(稳住过线);5%时间给了政治(随意考考)。最后对完答案预估结果就是:数学一上升约70分,英语政治略有上升,专业课略有下降,总分上升超过60分。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同时,刀背和刀柄也别忘了下料,最后保证单科过线,总分最优才!数学规划★★★(目标高分的请借鉴)暑假前:按照三步走把数学一三科基础过一遍:看一章课本(课后习题不做);听一章汤神强化视频(笔记要记录完整);做一遍汤神强化讲义(习题全做)。暑假间:把李正元全书(高数和概率部分)、李永乐线代讲义完全做一遍。10月中旬前:把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做一遍(25天),做全书与讲义第二遍,仅做错题(高数12天、线代6天、概率3天)。11月前:真题一天一套,近十年真题就行,15年足矣,做更多也无害。12月前:两天一模拟,张宇八套卷或汤神八套卷,合工大五套卷(必做)12月至考前:660错题,真题错题做一遍。然后合工大五套留两套,考前几天要做套卷保持感觉。考前一晚:看自己做的复习笔记,这个笔记可能就只有两三页,但是却包含了你不熟悉的知识,如:个别积分公式,傅里叶级数表达式等。英语规划(目标60的请借鉴)暑假前:早上背单词暑假间:早上背单词或读真题文章。自习时,精做一两篇真题阅读,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文中标出,待日后早晨背诵。暑假两个月要将真题约80篇阅读精做完。11月前:早上背单词或读真题文章。自习时,粗做快做张剑黄皮书150篇,练习阅读技巧。12月前:早上背单词或读真题文章。自习时,主要是利用王江涛的高分作文一书,以及各种作文班视频,整理出自己的一篇作文模板。另外是做真题中其他题型,关键是做七选五,完型翻译因人而异。12月至考前:早上背单词或读真题文章,熟记作文模板。自习时,做何凯文六套卷考前一晚:熟记作文模板与关键词。政治规划(目标65的请借鉴)开学前:无事11月前:每天学习累了就学政治,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时间来不及者就风中劲草+1000题。两个月,拿下1000题。12月前:早晨熟读石磊保命35(保命35是选择),熟背石磊保命32(保命32是分析)上的34题马克思原理和36题近代史模板《1840年》。自习时,做肖秀荣八套卷。12月至考前:早晨熟背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的35、37和38题(34和36题已经用石磊模板搞定了,所以不用背,熟悉即可)。自习时,做肖四、任四、蒋五选择题部分。做完后将1000题、肖八、肖四、任四、蒋五的错题再看一遍(看政治错题这至关重要,决定了你选择题是35的水平还是40+的水平)考前一晚:翻阅保命32上34题马原原理和36题《1840年》,以及肖四35、37、38分析题关键点。专业课规划(因科制宜,因人而异)11月前:打好基础12月前:真题两遍12月至考前:整合归纳,并反复钻研真题与相关题型。理工科专业课大多与数学复习差不多,是注重实践的,因此考前阶段一定要动手算,算错题或者真题,避免手生。考前一晚:翻看自己总结的几页真题笔记,上面记录了自己反复失误的地方,与注意事项。附录——我的实际执行情况大家不要学我,我不是一个有强执行力的人。因为我是二战,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时间安排不是很紧凑,虽然我很懒散(“懒散”是为了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心态崩盘,那样得不偿失),但是规划也完成了六七成,算是勉强及格。基础不好的应届考生应该严格遵守作息安排,这样才能完成上述规划的六七成,当然,全部完成更好,除非你考清北或者专业排名第一的985院校,否则其他任何985都稳走!3月8日:在经历过一个月的调剂与二战的选择纠结后,前天因为一件不愉快的小事使我下定决心二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我全天懒洋洋的进行了考研数学基础复习。我每日学习懒散。5月1日:发小儿携女友来洛看牡丹,我陪他们渡过了两天。心态有了浮动,外加毕业论文要交稿了,所以就终止了数学的复习。截止于暑假前,高数下册还有级数和曲线曲面积分没看。7月8日:经历了毕业事宜以及短暂沉沦,终于在这一日伴随着考研自习室开门,我和研友们一起开始了暑期强化。每天都是8点左右起床,9点左右才能到达自习室,背背英语,学会儿数学,11点半就早早回住的地方自己做饭吃了。下午2点半到达自习室,学三个小时数学加英语,5点半去吃晚饭,吃完打会台球,7点半开始学习3个小时数学,10点半回家,玩手机然后12点睡觉。每天学习时间约8个小时。9月8日:开学后去了一趟泰山祈福,然后就开始了正规的复习。每天8点半到达自习室,读英语真题上的阅读文章半个小时。9点学数学,11点半餐厅吃饭。2点半开始学英语和专业课。5点半吃晚饭,7点左右开始学习数学,累了就学会政治。这样悠闲的作息习惯一直到了考前一个月。每天学习时间约9个小时。考前一个月:每天7点起床,8点到达自习室背英语作文和政治,9点半学数学。11点半下课。两点半学专业课和英语。5点半吃饭,6点半学会英语政治热热身,然后开始学习数学到10点半。回家睡觉,11点半前入睡。最后附上一张我的演草纸图片,95%是数学演草纸,大小A4,张数500+,不到1000张。由此可见,再好的规划,再多的经验,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付出,都只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图:A4对折、A4三折、B5对折
目录:报考学校有哪些必知秘密螺旋报考,降低风险高校排名与分布情况研究报录比、大小年走向,最终确定一些建议一、报考学校有哪些必知的秘密1、全日制vs非全日制非全能继续上班挣钱又能有工作经验还能参加校招,感觉比读全日制还强。但事实是,非全在一些企业是受歧视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参加校招,对于不歧视的企业而言,非全的同学有研究生学历又有工作经验,这对于全日制同学绝对是碾压性优势。为此,上海已经不允许非全同学参加校招了。而对于强学历要求的岗位,比如事业单位,建议大家还是考全日制。2、学硕vs专硕专硕分数相对较低,但由于在校年限短,有些导师不招专硕学生,导致学硕名额相对专硕少。后面会教大家如何看某学校的招生人数,这点不必担心。很多同学担心专硕学位在就业时有歧视。我参与校招、社招这么多年,在企业招聘中,学硕和专硕绝对是一视同仁的。在不太坚定读学硕搞科研的前提下,建议读个年限短好毕业的专硕,性价比很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硕和专硕培养方式不同,如果就业为主,学硕、专硕都可以考,如果想读博、做研究、大学当老师,那还是要报考学硕。3、必须要知道的地域优势在北上广深和省会地区的学校,你以为单纯的是个学校这么简单?无论就业还是实习,机会都非常多,而且这些城市一般都会有各个大公司的分部,而犄角旮旯的地区,别说不公司分部,能有几个像样的企业就不错了。杭州有个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其实是挂了浙江理工大学名字的三本学校。但它的位置非常好,在阿里对面。这里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能进阿里实习并转正的。而其它的二本、三本学校的同学连简历都进不来。地域优势,无论对实习、就业还是学习时兼职,都非常重要!!!二、螺旋报考,降低风险年轻时,我信奉有理想就去拼,哪管它天高地厚。上了年纪,凡事我更讲究性价比。你可以像我一样,从一个广西渣渣二本直接报考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那我们学校自建校以来都没人敢报的学校。你可能会成为神话,但更容易跌落神坛!!!人家中科院根本不要二本毕业的学生!!!对整个社会的无知,会使你所有努力白费。如果你有自己坚定的梦想,全当我下面这块说的是放P。我支持有梦想的同学,也喜欢和尊重有梦想的同学。我想对你说的是:加油,拼尽自己的一切,无悔就好。如果你想保险一点,请参考我下面的建议:计算机院校是分三六九等的。大致分为六级第一级:清北、中科院强所、强985优势专业第二级:强985高校、普通985但强势专业、211特色强校第三级:普通985高校、211优势专业、普通特色强校第四级:普通211、一本强校第五级:普通一本、二本强势专业第六级:普通二本、三本院校在这些划分中具体有哪些学校,后续将会给出,小赞先点起来。可以看到大致的分级策略很简单,就是学校好就直接高一档,985>=211>=一本>=二本,能让你在当前等级上能否提一级的,是看你的专业是不是强势专业。也就是211高校强势专业等于普通985。所以,大家根据自己当前的学校等级遵循螺旋式上升报考即可。即当前在第三级,最保险的是平级读研,报考第二级,颠颠脚够得着,如果报考一级,需要加倍努力,建议大家最高跳两级。虽然知乎上每年都有二本考上武大,三个月双非上清华,在职半年复习考复旦这类激动人心的标题,但是一定要冷静分析,统计学上概率低于5%的叫不可能事件,希望大家明白。三、高校排名及分布情况1、名校分布说明一下:图中高校分布是按照省的划分。2、高校排名这时候,再结合螺旋式高校梯度划分,就可以知道,在螺旋式各个等级中,分别包含如下高校。第一级:清北、中科院强所、强985优势专业就是A+列高校+中科院第二级:强985高校、普通985但强势专业、211特色强校对应A、A-列高校第三级:普通985高校、211优势专业、普通特色强校对应B+、B列高校第四级:普通211、一本强校对应B-、C+列高校第五等级:普通一本、二本强势专业对应C、C-、未参评特色211高校第六等级:普通二本、三本院校不建议考,普通二本类研究生,真的没太大意义,这个学历并不能为你增彩多少,反而浪费了三年。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评估里有些并不是211高校的学校,但专业评分很高的学校,也都是值得去读的。这类学校有南邮、西邮、重邮、杭电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