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刘黎 杨骆晚霞)10月22日上午,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在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雨城二中”)召开。全市6县2区的教育界专家、学者共300余人齐聚雨城二中,雨城二中市级重点课题《进城务工子弟班级优秀的个性文化建设的路径》(于2019年1月获雅安市人民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会上作了推广。上午8时20分推广会准时开幕,本次推广会由雅安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王浩主持,雨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梦然致辞;雅安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光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教育人要有课题意识、课题能力、课题转换;要做真课题、好课题、实课题,希望参会老师能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推广会上,该校《进城务工子弟班级优良文化建设的路径》课题的三位主研人员张宁、廖国芳、吕静三位老师从成果来源、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成果内容及成果的特点与创新点等四大方面作了详细汇报。此外,课题主研人蒋丽华老师展示了一堂实在、有效的“减法主题班会”。廖国芳老师就“减”“加”“除”“乘”四个措施的具体操作作了详细介绍。该课题关注进城务工子弟这一特殊群体,切实践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个体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措施。课题的 “减”“加”“除”“乘”四个操作成果,体系化,规范化,便于记忆,优于操作,既是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手段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手段的合理创新与发展。它对所有学校的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都有借鉴意义。本次课题的研究让学校形成“班班正能量,班班相竞争”的发展新格局,解决了学校的“发展瓶颈”问题,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使“育人为本”向实际应用更靠近。专家点评环节中市教科所李兴艳老师对本课题成果进行了点评。她认为雨城二中的课题针对的是进城务工子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推广均衡教育。她认为本次课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形成了“减、加、乘、除”这套具有操作性的路径,这套操作经验便于记忆,易于操作,值得推广。推广会最后,王浩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雨城二中的成果就是研究“因材施教、差异教育、融合发展、众筹发展”。通过“减、加、乘、除”的“育人模式”,既关注了学生班级群体的优良文化的培育,也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本课题的亮点!同时,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统整育人方式的研究思路,这是本成果的创新点,为广大学校提供了极具学习借鉴的好策略,有很好的推广性。在课间时段,参会老师还观看了学校的摔跤、柔道、射箭、武术等多个体育特色项目的展示。各项目队的真才实练以及顽强、不放弃、不怕苦的精神感染所有人员。此次推广活动,课题成果以理论和实践全方位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参会老师有了从课程成果梳理、丰富的课程活动等多个方面的了解,为同行带去了有益的经验和思考。【来源:四川新闻网雅安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8学年度,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践行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新模式,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稳步推进“三课两会一管理一考核”的办学理念,在2018年高考、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一、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为了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学校立足于国家人才需求、本土文化特色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兼顾学科素养培养的同时,将“诚信、勤奋、包容、创新”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作为核心素养培养主要素,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力、勤奋力、包容力和创新力。在2017年开展的环境文化基础上,2018年又陆续开展了校园文化内容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经过一年的活动开展,学校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提高了师生凝聚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启迪了学生心智,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二、立足于科研课题研究,科学探索教育教学道路。在校长大力倡导下,二中科研逐渐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研究为学校科学决策、科学施教、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极大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效。1.逐渐搭建合理的课题研究框架。2018年,学校、学科组、教师个人积极申报课题,共获得青岛市课题立项三项,山东省基础教育课题立项三项,山东省科技教育专项课题立项一项。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省级课题七项,青岛市级课题四项。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了省、市、校三级课题相衔接,学校、学科、个人相统一,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相联系的课题研究框架。这一框架将学校全员纳入,全程涵盖,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主课题引领学校发展。学校目前有三大主课题:一是省级课题“基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二是青岛市级课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和研究”,三是省级科技教育专项课题“农村高中科技教育有效途径实践与研究”。主课题设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方向,规划了学校未来教育格局。2.子课题提质增效。在主课题的统领下,学校还设置省、市、校三级10多个子课题。子课题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校实际,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措施、改进问题为主线,着力攻关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地推动学校工作上台阶、提档次。3.课题研究有效推进。“教科室课题研究工作坊”于2017年6月14日挂牌成立。工作坊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以省市级课题为导向,立足学校实际,分析现实问题,研究教育理论、社会形势和优秀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策略,为学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在2018年青岛市教学成果评选中,山东省级课题“基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变革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打造选择性课堂体系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获得三等奖。三、立足于一课一研,打造生本、生动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从2016年开始实行“一课一研”活动,三年以来,“一课一研”活动为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提供了充足动力。1.完善制度,强化流程环节。为强化教学过程,提高教研水平,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教研有机融为一体,学校开展了“一课一研”活动。为确保活动效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一课一研实施方案》、《一课一研评价表》等相关制度。2.三定五统一,狠抓教研实效。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学科开展研备活动,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课时、课后测试、试卷批阅等方面做到“五统一”,强化考勤,注重落实;学期末有序组织了“一课一研”展示汇报课,不同级部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每组均配备包组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3.实行过程性评价,政策和考核双向激励。展示课得分直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根据学科组出勤、材料、课堂、效果等方面情况,对学科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学校每学期评选优秀学科组并进行表彰奖励。自“一课一研”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专业性显著增强。既加快了青年教师领悟教材的速度,又提升了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并且许多教师经过研备,打磨出很多精品课,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四、立足于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㈠以核心素养重构学校课程1.开发的原则与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重点突出“诚信、勤奋、包容、创新”的校园文化。2.建立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素和学校文化来规划学校课程。一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增、删、改,使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二是利用和挖掘地方课程,使核心素养培养接地气;三是开发开设符合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规划好学校课程,为每个学生搭建一条适合的跑道,进而促进学生发展,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经过三年努力,学校形成了三生类、学业类、艺体类、社会类四大课程群,共11类必修课、13类选修课。目前,校本课程开发达140多门。课程建设在打造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还搭建了个性化素质提升的平台,逐渐构建基础广博、多层拓展、多元开放、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3.校本课程硕果累累2017年,我校四位老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获得青岛市优秀校本课程。2018年,又有四位老师获得青岛市级优秀校本课程:吕老师的《世说新语.品鉴》、刘老师的《多彩化学》、崔老师的《厨房中的化学》、逄老师的《生活中的地理》。另外,还有40个校本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校本课程。4.打通级部,实行优势资源全校共享。2018年,学校开发60多本优秀校本课程。首次实现全校范围选课,网上抢课,打破年级界限,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全校共享。㈡以分层走班推进课程实施在李校长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完成了前期的调查和研究,与2015年9月正式开始进行分层选课走班,历时两年半。分层选课走班在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师和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和转变,为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学校顺利推进积累丰富经验。1.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将学生分成具有同质性的不同层次。学校按照不同层次的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大分层和小分层相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进行大分层,根据学生学科现状和学生选择进行小分层。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各不相同,真正实现学生分类推进,突出学生个性发展。2.师生双向选择,双向促进。在海宁一中生选师的基础上,我校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下,倒逼老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同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就要认真学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双向选择给师生双方均带来约束力、促动力、亲和力。学校将师生双向选择归结为五步:生定层、生选师、师定层、二次生选师、师选生。五步法进一步规范了师生双向选择,简洁明了,容易操作。3.“互联网+教育”提升办学层次选课走班给师生评价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困难,为此,我们先后引进了金榜管理评价系统和课程帮。金榜系统实现了学生评价、班级评价、物资保修等信息的即时反馈,并且该系统与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成功链接,家长与社会各界可以随时查看二中信息,拓宽了家校共育的渠道。选课走班的难点问题是排课与师生管理,金榜管理系统只解决了部分难点。有鉴于此,经学校深思熟虑后,成功引进了课程帮。它科学地解决了分班排课、教师请销假、学生选课、学期末考评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管理难度,并且为将来的同课异构、数据互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课程帮已在高一、高二级部全面使用。㈢以生涯规划教育助推学生发展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连攀新高。但是生源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也一直困扰着我们。为了帮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之路,我校从2015年开始尝试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并形成了“科学规划成才路径,务实设计人生蓝图”的核心理念。1.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根据汇总的问题,由政教处牵头研发开设了《走向社会 赢在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从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行动计划。目前已开课两期,120多名学生参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分年级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生涯规划的本质是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思考和明晰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所以,我校把学生真正作为生涯规划的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时期,分年级实施不同的教育课题。高一级部“认识自我”,让学生开始综合认识和考虑进入高中后的兴趣和能力,发掘职业潜质;高二级部“认识社会”,组织参加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职业社会价值,明晰将来的职业取向;高三级部“认识大学”,提前了解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组织学习报考专业和志愿填报。3.搭建职业体验平台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涉及到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整合好各种资源,才能取得实效。为了提升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我校积极开辟各种社会实践基地,以高二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实践,体验各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在接触职业的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信息,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理想,理性地规划未来。4.建立完整的生涯档案从2015年开始,我校建立了“一基两翼一提升”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引导体系,编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把社会实践与创新精神作为提升的目标,全面做好学生生涯发展记录。提出了“诚信、包容、勤奋、创新”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诚信为例,我校将每年的3月16号定为“诚信节”,建立了专门的诚信光荣榜,宣传诚信事件、表彰诚信人物,引领诚信行为,校园内的诚信事迹层出不穷。5.探索多元化的升学渠道生涯规划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面临的成长与升学需求,培养学生人生规划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人生的初步选择。根据现状,我校积极摸索适合二中学生特点的升学道路,多元化培养,以文化课教育为中心,开辟了春考、单招、艺体等多种渠道,成功的输送了大批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春考为例,成功考上本科的学生:2015年16人,2016年28人,2017年27人,2018年,我校又选拔了130多人进行专门培训,实现本科上线90多人。五、收获及成效1.2018年高考情况2.公开课、优质课获奖,论文发表。3.学校受到的表彰和荣誉。回顾过去,我们为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感到欣喜,展望未来,我们更是豪情满怀。我们力争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兄弟学校先进经验的引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工作,力争管理再出新思路,工作再上新水平,成绩再上新台阶,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的成长撑开一片更广阔的蓝天。
记者 洪炯珊 作为我市第一个“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广东省名班主任李桂华工作室已顺利完成3个周期的建设,3个周期的考核被广东省教育厅授评“优秀”。7年来,工作室及其子工作室共举行读书交流活动62次、集训56次、开设专题讲座80多个、主题班会100多个、课题集中研讨50多次、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坛50多人次、共有4000多人次参加专项培训、举办县(区、市)级公开课20多场……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工作室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交流科研、突出特色建设的工作成果。“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浇灌出了一大片班主任茁壮成长的沃土”,如今,李桂华工作室既是我市德育工作的“抓手”和“智库”,更成为全市骨干班主任培养的平台和名班主任的“孵化器”。 集训+科研,引领工作室队伍专业成长 走进广东省名班主任李桂华工作室,“广东省名班主任李桂华工作室”“广东省首批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揭阳市劳模工作室”三块金闪闪的牌子引人注目。这个“三室合一”的工作室,是由揭东二中政教处副主任李桂华担任主持人,她曾先后获得“首届广东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百名德育优秀教师”等称号。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李桂华工作室在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群体。工作室通过各种形式的集训、交流活动,为班主任们创设学习的平台,提升专业能力。专家开讲专题讲座、成员开设讲座、学员开设主题班会、课题研讨、学生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特色成果展示……多形式的集训活动,使学员们增强了自身班主任德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专业成长方向有了明确的思路。除常规集训活动外,各个“市级工作室”还轮流举行每月一次的“集训沙龙”,通过活动,班主任队伍领略到不同学校的教育特色,了解各县区教育资源情况,与各学段老师进行充分交流,吸收教育智慧,实现工作室交流平台的资源共享。 要将德育工作引向纵深、高效发展,就需要开展大量的、扎实的科研工作。2013年,主持人组织和指导成员学员开展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和12个市级子课题的研究,该课题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课题。2015年,李桂华工作室指导10个市级工作室承担了10个市级德育课题,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摸索总结班主任工作的规律,有效解决了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形成有较强应用性的成果。2018年,工作室开展省级德育课题(重点课题)《家校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再次被评为“优秀”课题。注重延伸拓展,发挥对外交流功能 李桂华工作室建立形成了完整的建设体系,现有28位成员、学员,其下有10个子工作室(市级工作室),每个市级工作室下有成员、学员,甚至还有县(区)级工作室、校级工作室。在每周期的学习后,李桂华工作室的成员、学员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线、以线拓面,成为各县(市、区)德育工作的“领头羊”,承担了各级工作室主持人任务,实现“省-市-县-校”“四层同构”的有机关联结构形式,把各级工作室的专业成长培养模式继续延伸、拓展,生生不息。 为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全市班主任专业成长,李桂华工作室注重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及质量,将工作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工作室成员、学员分别在省内其他学校开设了《挖掘潜能,成为winner》《直面挫折,我有我价值》等主题的“异地教学”“送课下乡”班会课。同时,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对外交流的“服务功能”,多次承担了我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的命题、评审等工作,成员、学员均参加观摩活动,为活动的开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活水,进一步促进了我市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突出特色建设,促进工作室创新发展 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必须是“专业的”,工作形式应该是“多彩”且有“特色”的。李桂华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特色凝练,促工作室队伍建设创新化发展,做好具有工作室建设特色的“智库服务”,通过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提出符合本地德育实际、符合地方德育决策需求的政策建议并付诸实践。其下的子工作室也纷纷创新发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等特色建设。 “一花引来百花开”,多年来,李桂华工作室在班主任队伍中的带头辐射和培育孵化作用逐渐凸显,所举行的一系列班主任培养工程也产生了显著效果。李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交流、学习和联系,继续发挥我市德育“智库”的服务作用,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为高层次德育人才的培养平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的德育人才支撑。来源:揭阳日报网【来源:揭阳文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彭国军 颜小平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这是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最壮阔的变革正在一一呈现,最新鲜的探索正在时时发生。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正全力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观察其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景象,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是一扇很好的窗口。△校园环境欧阳遇实验中学坐落于南岳之麓、湘江之滨的衡东县新塘镇,系由美籍华人、著名实业家黄彰任先生于1986年捐资创办的涉外型学校,是衡阳市唯一由侨胞捐资兴办的学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其名取自黄彰任先生的夫人欧阳遇女士之名。△欧阳遇实验中学捐资人黄彰任先生及夫人欧阳遇女士30多年来,欧阳遇实验中学一路凯歌,一路芬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积累和建构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模式,在衡阳的教育版图上熠熠生辉。“王勋业校长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据学校党支部书记樊杰介绍,自2015年8月王校长任职以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涉外和体艺办学特色更趋鲜明,各项工作都浓墨重彩,重锤擂鼓,加速驶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校园文化高品位楼宇巍然,花木掩映,建筑与文化相融,自然与书香一色……走进欧阳遇实验中学,你也许会被墙上的文字打动,被精巧的布局吸引,为会劝学的牌匾而感叹……每一处细节都是为“撞见”“偶遇”而设计,置身其中,如在画中,亦如诗中。△校园风光 “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太走心了,目光所及处处是风景。”看到欧阳遇实验中学诗意灵动的校园环境,许多来访者瞬间被“圈粉”。“这得特别感谢历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王勋业激动地说:“2015年,我刚到学校时,政府就拨付了1000多万资金用于提质改造学校环境。”文化的意蕴。注重挖掘学校自身办学过程中积淀的艰苦奋斗精神及“湘水”、“欧阳海烈士”等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黄彰任、欧阳遇夫妇的博爱精神和高贵品质,并在校园内树立黄彰任老先生的雕像,构建爱之教育文化。标识的雅致。学校的楼宇、道路取名“有讲究”,并均从学生中征集而来。譬如以黄彰任先生及其家人名字命名的“彰任路”、“定慧路”,以学校人文特点命名的“青云路”、“耕耘路”,结合景观特点命名的“香樟路”,以黄彰任先生6个子女名字而命名的“锦绣楼”、“钰秀楼”等。△教学楼文字的温度。以“爱与责任”“风清气正”为统领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了校训诠释墙、校史馆、国学文化墙、雕塑文化、廉政文化墙、生态文化等文化功能区域。细节的精致。在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块标有班主任姓名、照片、名字、联系电话、班主任寄语、班级宣言、班级合影等内容的班级铭牌。集体的共建。创设“一班一世界”班级文化,激活集体荣誉感并形成班级凝聚力。譬如把扫帚、拖把统一摆成一条直线,鼓励每个学生在教室的窗台或一角精心养护一盆花卉绿植,使教室格外美丽、生机盎然。校园生活高品质“办一所充满爱的学校,做有爱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呈现自己独有的光亮。”这是王勋业的梦想和行动。在欧阳遇实验中学,王勋业将“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的理念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并提出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区分好真爱、假爱与错爱。真爱即尊重学生个性,接纳学生差异,人格平等;假爱即爱聪明、爱长相、爱分数、爱听话、爱家长的权势与地位;错爱即溺爱、偏爱。△欧阳遇实验中学和美国圣马克中学缔结姊妹学校签约仪式大多数时候,王勋业早上7时就到达学校,时常和学生一起排队取餐,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然后就开始他一天的“行走管理”:巡视校园的各个角落,观察师生们的状态,有时他还会和学生们来一场互动活动。让他欣慰的是,学生们很愿意亲近他,他也总是能轻易走进学生的心里。正如学生刘星灿说:“校长总能想我们之所想,思我们之所思,我们都很喜欢他,都称他为‘男神’。他在学校和其他地方讲学时,很多人都找他要签名,有时一签就是一两个小时呢。”“努力就是优秀,进步就是成功。”王勋业对学生的评价从不唯分数论、成绩论、排名论,而是从学生的品格、文化基础、性情习惯、创新意识与担当精神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考量。信息化时代,王勋业仍然重拾家访传统。并将家访与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有机结合,推向常态化、制度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引发省、市媒体争相报道。每次主持召开学校各类会议,王勋业都会事先一丝不苟地写好文稿,并形成一种艺术的雕琢。虽然他早已成竹在胸,但每一次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是性格使然,也是他对教育保持“紧迫感”的必然。学校很多教师,正是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学到了教育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中感悟着教育的价值。△校园一角在大家看来,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多教育故事的人,更是一个善于讲很多教育故事的人。有着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有着凝聚人心的魔力。对于这一点,学校高一247班班主任颜勇特别感同身受。颜勇还记得,校长王勋业曾不止一次勉励她:“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适当地放手,促使学生‘动’起来,以提高课堂效率。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把工作当做生活,在工作中享受。”这份超脱与豁达,从此深深地印在颜勇心里。“王校长提出的‘共建秩序是基础,共建业绩是桥梁,共享快乐是归宿’的教师发展理念,更是让全体教职工获益匪浅,只要按照他的理念去教学,定能成为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他给我们讲的《熊狼说》《同船说》《三七二十一和三七二十三》《石头汤》等故事,使大家紧紧拧成了一股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育教学高质量让学生“自觉觉人、学人气质、国际视野、和谐发展”,让教师“以德育人、与爱同行、敬业博学、追求卓越”,这是王勋业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多年来,王勋业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都是德育实施人,做到全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爱人、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由衷热爱之情,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2017年,省教育厅督导评估专家组在学校督导评估时,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课堂兴,则学校兴。王勋业创新了课堂教学建设模式:以课堂导语实施问题导向,明确课堂目标,赋予学生思维权、动手演练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落实教学过程中的“四字十六式”,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策略是教育的“生命”。王勋业极为重视教育的策略问题,并将之上升到成败、毁誉与艺术之高度来考量。他以“爱”为出发点,推崇“良心是教育的根基和灵魂;爱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力行真爱,拒绝假爱和错爱;努力就是优秀,进步就是成功;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的靠山”,实现教育的真正高效性。为造就一支有梯度的名师队伍,王勋业提出了教师“六种精神”:即不慕功利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的博爱精神、精雕细刻的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好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建构了团队建设的“八要素”:即共同愿景、拥有信任、精诚团结、及时沟通、换位思考、牺牲是福、懂得宽容、科学创新,使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教师们纷纷感慨:“在欧阳遇实验中学工作3年,俨然超过了在别校工作10多年的成长。”△美籍教师及外国友人在欧中举行篮球友谊赛作为一所涉外学校,凸显外语特色是其应有之义。为此,王勋业充分利用每年有3名外教来校任教和每两年有2名老师从美国进修回校的优势,着力打造具有英语教学特色的实验型学校。从英语教学、课外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突出英语特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英语、多用英语。学校毕业升入大学的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都特别突出,一大批学生在大一时即通过托福考试,且成绩优秀。“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王勋业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他们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为,不断成就更多生命的精彩,焕发新时代的耀眼光芒。采访后记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精神轮廓△校长王勋业教育需要理想,更需要实干。采访欧阳遇实验中学校长王勋业时,印象最深的,是他除了有劳模的样子,更有“思想家+诗人”的样子。从教30多年来,他赢得了许多光环,他的世界里从不缺少掌声,曾荣获衡东县教学能手、衡东县十佳教师、衡阳市“语文教学十佳”、衡阳市优秀班主任、衡阳市“十佳学习型党员”优秀奖、湖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是湖南省空间课堂首席名师、湖南省教师培训师、湖南省高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全国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主持参与4个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奖,共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的专著《爱与教育智慧》荣获湖南省“双百工程”优秀教育教学著作奖。有人说,他是教育创业家,他的办学魄力已经成为学校积累的一笔财富;有人说,他是教育探险家,总是敢于站在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肩膀上再思考、再出发;也有人说,他是教育思想家,不仅要做好教育实践,更要总结好实践,进而建构起一套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和反哺实践。而王勋业却淡然地说:“其实没这么复杂,我只是想为教育多做点事而已。”他对教育的痴迷有点近乎顽固。2015年10月,由于他在办学中长期的操劳,患上了直肠内壁炎症包块,病情最严重时他几天就瘦了10多斤,家人哭着要他休息。但他仍然坚持在学校勤耕不辍,不仅战胜了病魔,也勾画出学校发展的新刻度。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应该具备什么特质?其实,王勋业领导下的欧阳遇实验中学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的精神轮廓,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质量教育的建设路径。(彭国军)(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供图)
11月6日下午,邛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俊宁前往高埂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和高埂中学开展调研。高埂九义校在高埂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秦俊宁在学校行政班子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学校行政班子汇报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具体举措,对教师的量化考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路径,秦俊宁给予了充分肯定,具体问询了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同时,秦俊宁对高埂九义校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要求:1、对标对表、具化目标、细化措施、列出推进时间表,全力办好新优质学校。 2、围绕办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精心构建学校课程体系。3、以培养学校名师为着力点,优化教研、强化科研、精选课题,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4、领导示范、行政带头、教师同心,高标准树立新时代师德师风新风尚。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做适宜学生未来成长的教育”为办学理想目标与追求,细化学校“五个校园”建设内容,以“五彩校园”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树优良校风。加强校本研修,依托“常青树”老师这个科研专家,选送课题,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扎实学校教研、科研,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高标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从上下班纪律、课堂管理、教学常规、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从严要求,树立新时代学校教师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尚。高埂中学在高埂中学,秦俊宁在学校行政班子陪同下开展调研。学校校长汇报了学校近年高考成绩、防疫工作和争创“省二级示范性高中”的推进情况。秦俊宁肯定了大家扎根乡村、坚守教育初心的情怀和所取得的成绩,具体询问了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勉励大家要“有情怀、有思考、有担当、有自律”,并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三点要求:1、 对标对表,细化目标,勤奋努力,凝聚精气神,争取尽快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2、 以学校现有“名师工作室”和科研课题为依托,“走出去,请进来”,营造教研科研氛围,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学校品牌影响。3、 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为抓手,优化学科课程流程,达成高效课堂。调研结束后,学校立即召开会议,确定围绕争创“四川省二级示范性高中”,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家门口学校。加强教学科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和科研,落实教学环节,达成高效课堂,提升学校品质,为邛崃市创建“成都西部教育高地”做出高埂贡献。【来源:邛崃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提起“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这个名称,很多人会直观地认为就是某名班主任工作的地方,只有当你走近它,深入了解之后才能知道它里面蕴藏的真正内涵和意义。2020年10月14日,是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记者应邀来到开封市县街小学书心苑,这里面气氛热烈、温暖和谐,南阳市内乡县教体局组织的教育考察团专程前来,对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考察学习。县街小学校长霍其栋、书记刘玉霞、副校长强海霞和朱志林老师及工作室成员杨帆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工作室运行一年来的发展建设经验、成功典型案例及开封市教体局和县街小学对工作室建设的大力支持,让记者亲身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大爱的汇聚,每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后面都有一个锐意进取、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团队力量在引领支撑。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就是一个寄托了百年名校无数教育工作者梦想与希望,凝聚了众多优秀的校领导和老师集体智慧,让一个个优秀班主任不断进步成长、勇挑重担、肩负起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任务的试验田。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经验交流会(中宏网 苗杰摄)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朱志林在介绍经验(中宏网 苗杰摄)传承大爱 无私奉献朱志林是河南省级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第二批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之一。她从21岁当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已度过了二十个春秋。“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肩负起了一个神圣的使命,特别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启蒙阶段为他们种下道德的种子,培育爱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多么光荣的使命!”朱志林动情地说。“我们在爱中成长,爱在我们中生长。”县街小学的校园文化是“大爱”。落实大爱,就是要不带偏见地爱每一个孩子。朱志林知道越是调皮的孩子,越需要爱,当他故意做错事时,正是他呼唤老师关爱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有任性的孩子,一不如意就口出脏话、动手打人,就连老师管教他,他也会翻番白眼,甚至大吵大闹。有一次,朱志林设计了一次班会,让全班同学对一个任性的学生说说心里话。当他听到大家对他的意见和控诉时,惊呆了。朱老师问同学们,他这么多缺点,怎么办?有个同学说,要不让他转学吧?被他影响过的同学纷纷响应。他的小脸吓得惨白,朱志林说,她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了惊慌失措的表情。于是,她告诉全班同学说:“不!他是我们班的成员,从一年级和大家一起来到县街小学,朝夕相处。如果把他赶走了,我们每天看到他的座位,都会担心他。很多年后,同学相聚,他想到被赶走的经历都不敢参加。你们希望这样吗?”教室里很静。朱老师接着说:“每个小孩都是一粒种子,即使同时种下,也会在不同的时间发芽开花。老师相信,他会懂得关爱同学、遵守纪律,不过可能会比大家晚点。”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表示,愿意帮助他,不赶他走了。后来,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慢一点发芽的种子》,呼吁全班同学理解他,帮助他。他的家长看了,感动得都掉下了眼泪。朱老师常常要利用下班时间和他谈话,还要在晚上通过电话对他的妈妈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心理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不断进步,已经能和大家一样认真学习了,他的作业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想到因为自己的爱和付出,这个孩子没有走偏,这个家庭没有绝望,朱志林感到非常欣慰!2018年11月,朱志林的妈妈住院了,因为血管堵塞,需要进行心脏支架手术。病中的妈妈很依赖女儿,心里特别想让朱志林陪她。朱志林跟妈妈商量,白天由家人陪伴妈妈,晚上一下班她就到医院陪护。那天,是妈妈做手术的日子,她上完课,安排好学生放学,急匆匆地往医院赶。到了医院看到病床上的妈妈满身都是血。见到女儿,妈妈难过地哭了起来。原来,手术后,血管切口的压力泵出了问题,伤口喷血,医生护士忙了好半天才控制住。妈妈说,那一刻,突然害怕再也见不到女儿了。朱志林后悔又后怕,忍不住掉泪。妈妈却又平静下来,告诉她:“现在没事了,班上的几十个孩子重要,让她可别请假,医院有医生护士呢。放心!”就这样,朱老师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学校里没有人知道她家发生了这样的事,因为她没缺过一节课。朱志林还坚持辅导年轻的李琳老师参加省级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妈妈出院那天,传来了李琳获得河南省一等奖的消息。朱老师说,记忆中,那天的阳光特别好,天也特别蓝。南阳市内乡县教育考察团向开封市县小霍其栋校长和朱志林老师赠送锦旗(中宏网 苗杰摄)不断成长 勇挑重任在采访中,朱志林跟记者聊了一段参加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活动时的心路历程。她接到通知的第一反应是:不去!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哪有时间准备?直到有一天,翻看学校的校史资料,被深深震撼了!开封市县街小学拥有百年历史,上个世纪曾有张玉洁、张兆瑞、皇甫洪昌这样优秀的老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开封教育的名片。朱志林当即改变了想法决定参选,经过一番刻苦努力,朱志林光荣地成为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作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要申报班主任专项研究的课题,承担培训任务,辐射、带动、引领周边班主任的工作不断前进!就这样,朱老师的工作半径不断扩大,从自己教室的讲台,到学校的电教室,再到开封市学术交流的会场,甚至全国班级文化创建的论坛现场。一年来,朱志林在开封市县街小学、集英小学、知言小学、洛阳市伊川县实验小学、河南大学国培项目、开封市省级课题立项结项交流培训会、第二届全国班级文化创建论坛上进行过多次业务汇报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2019年,朱志林在开封市教体局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被选为教体系统先进典型,进行了八场巡回宣讲报告。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研讨会(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供图)团结奋进 硕果累累2019年10月15日,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正式启动。开封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的负责同志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时指出,要真正动起来,充分认识到“省”级学术团体的分量和责任,让“名”班主任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一年来,工作室15名老师勇挑重担,成绩斐然。2019年11月,工作室开展了“爱的教育”主题征文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刊发,阅读量接近一万人次。接着,工作室举办了“新春诗会”“年中表彰及研修提升月启动仪式”“微信公众号编辑制作专题课堂”“课题交流研讨会”等多次成功的线下活动。2020年1月17日,工作室承办了开封市“百万家书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开封市教体局总督学宋祥山和基础教育科科长王炎培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中,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和所教班级的学生积极参加写家书活动,受到广泛赞誉。疫情期间,工作室和华东师大的于天贞博士在线研讨,共同探索“疫情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班级管理”,针对不能外出的学生推出了《九爱课程疫情特别版》指导学生在家关注疫情发展,进行体育锻炼,毫不松懈地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2020年2月9日,开封市组织了网络直播课,工作室朱志林老师、王欣老师、王闪闪老师参与了网络直播的授课任务。朱志林执教的是《北京的春节》一课,她结合传统春节习俗和今年疫情特殊情况,进行了生动的语文学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点击率超过了一百万。朱志林撰写的教学反思也被开封市教体局公众号采用并推广。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工作室引领在家上网课的学生深度阅读文学名著,开展名著人物cosplay人物扮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今年国庆节巧遇中秋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河南省朱志林名班主任工作室抓住契机,引领班主任老师结合所教学生的年级特点、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班本课程,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室将优秀的班本课程制作推送,进行为期一周的“优秀班本课程展播”,活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室成立一年来,研究的一项省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项。在2020年疫情期间,又成功立项了一项市级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工作室每位老师都参加了省市级课题研究,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名班主任工作室科研引领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苗杰)
点击右上角关注【教育好文】,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数3263字,阅读需要6分钟,交流发言需要20分钟左右购买专栏后,可在文末下载本专栏全部word电子文档很多教育管理者困惑于学校特色发展的着力点,有的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艺体活动,重视美育,培养特长,陶冶情操,有的关注学业质量,有的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独特的教师文化。学校特色发展的着力点究竟在哪里?校长如何找准学校的发展之路?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学生和教师。因为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根基。下面谈谈具体怎么做?一、科研为擎——提升教师素质如何找准学校的发展之路?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思故我在”教育科研才能促动教师思考,通过十余年的研究,我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三条路径:路径一、找准一个突破点:教科一体化我校教师中年居多,虽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但是部分教师步入“高原期”产生职业倦怠。面对现实,我们开始了思考:学校的教育科研如何切入,如何找到突破?如何实现科研、教学的“双赢”,发挥1+1〉2的效果呢?我们开始了“教科一体化”的探索。教科一体化表现为教学科研思想、管理、制度、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在“教科一体化”的实践中,我们做到:确立一个思想:教科合一的思想,由教导处对教学、科研进行统筹管理,避免两条腿走路,减轻老师的负担 。抓好两个建设:教研组建设与科研队伍建设。注重三个结合:教学与研究的结合,教研与教师培训结合,整体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抓好四关:理念关——问题关——过程关——成果关;第一关:理念关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如专家讲座、小组学习、科研沙龙等形式,让课程理念及教学理念在教师头脑中扎根。第二关:问题关教导处引导教师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课堂,做到“三研究”: 研究教材 研究课堂 研究学生,引导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并提炼成可研究的课题。第三关: 过程关 将教学活动、科研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教研活动课题化,科研活动常态化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一体化。在过程关中做好五项管理: 1、教研管理和科研管理一体化。2、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一体化。3、教学骨干与科研骨干培养的一体化。4、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的一体化。5、教研考核与科研考核一体化。每期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个研究小组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收集一些有关资料组织教师学习、开展一次学科沙龙、组织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开展一次课题的阶段性反思、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从而把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起来,力争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思辨型组织。第四关:成果关 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发挥老师的优势,我们倡导教师表达成果形式多样化,成果评价多元化。(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每年召开小专题的开题会和结题会。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实现成果效益最大化。路径二、抓住一个重点:规范制度、聚焦课堂学校规范并细化了《教师常规手册》,并确立“思(教学反思)、讲(教师论坛)、评(课例评析)”的特色教研活动制度,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校本教研中,主要通过“三抓”,抓常规、课堂、教师,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中的“指导——检查——评价反馈——跟进指导”措施,建立动静结合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性;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到“督”“研”并重“四个一”:·每日一巡课·每周一查课。·每月一磨课。·每期一“赛课”。学校在教研组开展“聚焦课堂”的磨课活动,并邀请专家进行诊断、指导教师一课多磨、一课多上、一课多改,促使教师不断“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学”“哪些地方还需完善?”把自己的实践变成一种反思性实践,促进了研究的深度 。路径三、落实一个关键:锻造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注重突出“两个优化”:
2019年学校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坚守党的领导、教育质量、教育改革、校园安全四条底线,打好申示升类和教育脱贫攻坚两大硬仗,继续抓好课程与课堂改革,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在薄弱处做好立德树人的德育措施,彰显特色办学亮点,发挥区域引领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开创了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校党委在区委第六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印制3册主题教育学习资料汇编、举办三次集中学习研讨、开展一次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举办两次读书班活动、撰写个人发言材料16份、总结讲话稿4份;组织校领导去三线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锤炼党性;观看警示教育片,观看国庆70周年大阅兵、红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中上党课等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征求意见159条,对教职工提到的会议过多、开办教职工食堂问题、教职工地下停车场管理难问题、校门口附近经常堵车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和重点;严格对照党章,检视反思深挖问题根源,扎实整改落实。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初心使命化为实际行动,在本职岗位上干出实效,干出成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校内部署会砥砺奋进 再创辉煌——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9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我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本次全国共有597个单位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贵州省有15个单位上榜。至此,学校共获得四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以及“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贵州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贵州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贵州省红旗文明单位” 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砥砺奋进五十年,实验一中积累了丰厚的人文文化和精神财富。奖牌学高为师 才高为范——教师专业发展稳步提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校以“教师专业发展梯级培养”为抓手,以师德提升、继续教育、课题研修、赛课观摩四大领域为着力点,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一年来在构建“灵慧师资”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在省级优质课比赛中,梁媛老师获得物理优质课一等奖,陈闽老师获得地理优质课二等奖;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阳清、吕吉普、陈红、韩金莲老师获得“部级优课”;在“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2019年度同课异构冠军总决赛中,梁媛老师获得物理组冠军、蒋磊老师获得化学组季军、祁永吉老师获得地理组二等奖;在第34届贵州省科技创新大赛中黄志慧老师获一等奖;姜波,贾丽娜,石建平,吕中锋被评为六盘水“市级名班主任”;梁金霞、张裕老师参加市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梁金霞老师主持的课题获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课题一等奖;李蕊霞、段敏老师在全市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我校市级课题立项17个,校级课题立项16个。梁媛老师获得“多彩贵州”省赛物理组冠军价值引领 理念创新——贵州省高中名校长杜虹洁工作室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7月11日,由杜虹洁校长主持的课题《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灵性教育” 实践研究》经过省教育厅评审,立项为省级课题。该课题是对我校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实施过程之中及结题之后将指导本校办学实践。课题从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创新德育手段,到师资队伍建设,开启了我校以创“灵润”课程体系、行“灵动”课堂教学改革、铸“灵善”德育工程、建“灵慧”师资队伍、育“灵隽”人才苗子的五领域互动互生的“灵性教育”的探索实践的新征程。本课题以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艺体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五部门开展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平台,不仅有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更有助于培养更多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灵隽人才。如今课题研究已近评审,各个子课题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群贤毕至 博采众长——积极承办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从“7+2+3”教学模式的运用,到“先学后教”教学方法的探索、推广,我校在深化教学课堂改革中,一直在积极寻求基于校情的实效教学路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和市内各兄弟学校共研、共享,在交流中相互促进,我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2019年12月9日,承办“市2020年高考数学备考活动”;12月10日,承办“市2020年高考化学备考活动”;12月11日,承办“市2020年高考生物备考活动”;11月7日,承办“‘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2019年同课异构教学大赛”,共有41所学校108位教师,195位观摩教师,21位评委参加;10月16日,承办“市2019年高中生物学科中心城区教学研讨交流活动”;9月17日,承办“市2020年地理学科专题培训” ……全年承办市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活动10余次,为省内各高中学校校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的同时,也积极组织我校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对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请进来”结合“送出去”,学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忻州一中学习,参加“扬州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广西南宁学科培训”等百余人次。承办“多彩贵州”活动承办市2020高考数学备考研讨活动特色德育 灵善立人——新德育体系日臻完善我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德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三线精神”和新时期六盘水精神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创建了"一观二维三生四道五育六善"的德育体系;按年级设计层层递进的“德育活动系列方案”,实现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具体化、方案化、载体化,把内容和标准做小、做细、做实,做到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年度计划;力求德育活动系列化,现已形成教材育人系列、活动育人系列、心理育人系列、家校育人系列、文化育人系列五系列德育活动途径,每一途径都依据四道的要求展开,即导向(目标)、人本(规律)、传承(连贯)、实效(自教);注重德育途径的载体化,如教材育人:编写了《立德树人、格物致知》班会课教材、《时光之旅》生涯规划教材、《班主任案例集》等;注重活动育人,借助四个仪式(升旗、成人礼、表彰、入团)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社团活动、道德讲堂活动、道德教育月活动、微公益人人行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六善”(勤、孝、谦、和、正、韧)人格的培养;注重心理育人,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基地、青春健康俱乐部等阵地组织活动,由专职心理老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注重家校结合,编写了《家长》手册,成立了家长专家团队,定期召开家长会,和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家训、家风、家教”相关讲座、实施家长开放日等等;注重文化育人,利用校园文化节、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节等。目前学生都能以六善人格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了勤劳善良、忠孝诚实、谦让恭敬、仁爱宽容、正直磊落的良好风气,校园文明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成人礼活动生涯规划校本教材特色推动 内涵发展——素质教育多面开花我校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立校方针,在教学方式上不断与时俱进,近年来为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以贵州省普通高中杜虹洁名校长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了“灵性教育”办学特色,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特长发展,努力焕发学生的生命力与灵性潜质,培养具有新时代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生命力的学生。2019年高考我校克服2016年中考录取成绩428分,全市排名十一的历史最低录取劣势,面对600分以上流失50%,500分以上流失44%的现实困难,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继续书写了“低进高出,中进优出,弱进强出”的佳绩。理科实验班平均分590分,一本上线率100%,理科二类实验班一本平均上线率为95.16%;文科实验班平均分575分。一本上线379人,二本以上上线1181人。其中,李丽同学实考670分,位居全省文科第49名。祁圣曦、李厚禹同学理科数学单科147分,张昊添同学英语单科144分,李丽同学语文单科130分!在“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我校高海鑫同学荣获贵州赛区一等奖,成功实现近年来六盘水市在中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初赛)一等奖零的突破,并获得国家级铜牌;在“贵州省校园花样跳绳比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选拔赛”中,我校14名学子在“十人协同跳”比赛中获得第三名,“车轮跳”获得第五名、第六名,“8”字跳获得第六名,集体大型集体表演获得第四名,总成绩位列团体第六名;在“贵州省2019年第十二届“贵青杯”“墨香书法展示”暨“多彩贵州我的家”书法、绘画现场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获得绘画类一等奖3个,书法类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在“全省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中,我校选送的4个作品全部获奖,获得2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市第五届科技节”中,我校选派122名学生参加建模、车模、船模、承重结构、创意编程等五个大项的赛事,共获得一等奖1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9个,获一等奖总数位列全市高中第一名……科技创新成效日益显著,得到众多高校认可,今年新增“西北林业大学优秀生涯基地”“南京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贵州财经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贵青杯书法绘画比赛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日月不淹 春华秋实——我校建校50周年工作启动5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件大事、盛事,是实验一中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展示成就的历史时刻,也是我们展望明天、开拓未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对学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领导班子对50周年校庆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校庆筹备工作,各工作组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分解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目前校庆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党政办多次联系应标公司,落实校庆宣传活动方案,校庆纪念活动设计、宣传片拍摄、校志编撰等工作;教务处调动一切力量,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联系校友,积极筹建校友会,搭建联谊平台;电教处积极完善校园网页面信息。广泛动员 深度结合——学校教职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2019年是脱贫工作的决战、决胜之年,一年来学校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对小组长、教职工进行专题培训,选派3名教职工下沉到自乐村脱贫一线参与决战工作。全年共有204名教职工参与扶贫工作,入户走访14次,搜集照片17136张,资料8658份;校党委多次深入连山村、犀牛村、倮梭村、自乐村党建扶贫联系点上党课、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校领导班子积极落实“万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到我校贫困学生家走访慰问;多渠道帮助5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学生资助中心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开通先免后交的绿色通道,做到应助尽助。学校在精准扶贫、国家助学金发放、减免学费方面,落实各项资助惠及4468人次,发放资金三百八十余万元。教职工为贫困户送取暖炉8组帮扶团队扶弱扶智 山海情深——东西部结对帮扶薪火相传山海情深,薪火相传。大连市帮扶六盘水市已走过二十三个年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援助之手牵动各个领域。2018年8月23日,大连市对六盘水市“山海一家亲”教育对口交流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我校有幸被选为支教帮扶点。2018-2019学年度,杨明、孙久志、田希富、王海平、赵丽娜、张冉等六人支教团队来到我校,传经送宝,对我校“大连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了很大作用。2019年7月,以田庆斌副校长为首的团队接过爱的接力棒,继续执教我校高三九班“大连班”。他们心系学生,情系课堂,不仅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常规教学工作,而且利用课间时间自发为学生辅导;积极承担市教育局和唐莉莉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上示范课、作讲座,应邀到六枝七中、市十中作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到六枝、盘州作高考备考经验介绍;积极响应钟山区“万名干部进万家”活动,深入我校贫困生徐飞、彭兰家中进行家访。乌蒙新报以《用一年时间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儿》《陪伴学生 快乐成长》《搭建一座与学生心连心的桥梁》等为题,分别对五位老师进行报道,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宽广包容的教育情怀,新颖独到的教学艺术,都将成为实验一中文化的一部分。深入贫困生家家访左起刘凤羽、王绍勇、田庆斌、隋玮、杨婧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奋斗的号角催人奋进。2019年,我们不惧风雨,直面挑战,信念从未动摇,奋斗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过去,是步履铿锵的当下,更是大有可期的未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学校建校五十周年的校庆之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全体实验一中人将以教育改革为驱动,以优化育人模式为突破,以家校合作为保障,以校园文化精神传承为核心,以申创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为目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奋斗,续写辉煌!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四川内江,东汉置县,曾名汉安,寓意汉室长治久安,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0年10月22日,内江市东兴区西林街道中心学校迎来了华丽变身,在原址重建的基础上,一所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小学正式诞生——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小学校(以下简称“汉安小学”)。2020年10月23日,汉安小学将迎来十周年校庆。班级数从12个到32个,学生总数从600名到1900多名,教师总数从不足30人到80多人……时光荏苒,经过十年的砥砺奋进,汉安小学已经成为了东兴区乃至内江市基础教育的一面耀眼的旗帜。校园环境优美环境优美 理念先进 让教育回归生活学校占地21.28亩,绿化面积就有4469平方米,绿化率达35.6%,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操场上树立着陶行知的雕像,汉安小学的教育理念就源于这位伟大的教育学家。王坤崇校长说:“学校通过生活教育主抓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和特长爱好,目的是培养具有能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文明做贡献并能幸福生活的下一代。”十年来,该校坚持“以爱育爱,以智启智”的办学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特色活动”为主线。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校师生“追求真知,学做真人”,形成了“牵着孩子的手,用心呵护向前走!”的校训,“善学善教、和谐发展”的校风,“习惯引领,以爱关注”的教风,以及“博览群书,用心领悟”的学风,取得了教育改革的显著成绩。组织主题活动师资一流 甘于奉献 让梦想插上翅膀学校历来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广揽人才,选贤任能,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养模式,每学期都要选派老师到四川名校川大附小跟岗学习,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名师到学校做教育科研指导。同时,还搭建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2017年2月27日,汉安小学名师工作室诞生。学校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课题为依托,搭建了一个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一支又一支有成就、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高层次教师团队正在不断的汇聚。慰问百岁老人德育为先 全面发展 让学生健康成长王坤崇校长一直坚信苏联教育家说的一句话:“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通过举行国旗下表演、主题班队会、慰问百岁老人、清明节扫墓、毕业种愿望树、“书香班级”“亲子共读”“经典诵读”等活动,陶冶情操,纯净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学期,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根据自身特点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学校从2013年开始启动“2+1项目”,坚持每周二周三下午组织舞蹈、茶艺、武术、绘画、书法、围棋、篮球 和轮滑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坚持每年举办“六一”庆祝活动,坚持每两年举办艺术节活动。社会赞誉 成绩卓然 让未来更加美好十年来,不少汉安学子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个性得以张扬,素质得以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教学相长,学生在灯塔的指引下走向远方,教师也在披荆斩棘中收获成长。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4人,区级10人。近十年该校教师21人评为“优秀教师”, 18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育科研成果共结题25个。 回顾十年办学路,汉安小学以改革创新的先进理念,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品质的教学追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家长的信赖。学校先后获得“内江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市级园林式单位”、 “东兴区办学水平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放眼未来,王坤崇校长描绘起了下一个十年的蓝图,继续坚持素质教育道路,继续提升教师政治专业素质,继续依靠家长的有力配合,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孕育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办成内江市一流的小学。
2020年,疫情袭来,鼓楼小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正常学习保驾护航。教师们在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教科研成果捷报频传。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次次精彩的课堂、一份份优秀的数据,背后是鼓楼教师的张力与活力。下面,请通过阅读以下数据及图文来回顾这一年鼓楼小学做出的教科研成绩。2020年终盘点01项目、课题:契合当下,发展未来2020年10月3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公示,徐州市鼓楼小学申报的品格提升项目“鼓楼少年‘毅·责’品格涵育的学军铸魂行动”榜上有名,被批准立项。此项目的立项,既是对鼓楼小学前期德育工作的认可,更为鼓楼小学指明了未来的育人方向。做好常规化课题工作。2020年1月13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小学美术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完成结题工作。2020年7月8日江苏省第1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文化自觉的创意汉画课程研究》召开开题论证会议。2020年2月由许平平副主任主持的徐州市第十一期教学研究课题《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的运用的研究》完成结题工作。2020年9月由孙媛媛老师主持的徐州市教师个人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完成结题工作。每个学科立足实践教学,申报课题探索发展道路。2020年在徐州市级、区级课题申报工作中,鼓楼小学成功立项课题60项(市教研课题1项、市级个人课题7项、区级个人课题52项)。市教研课题1项市级个人课题7项鼓楼区区级个人课题52项(全区339项)02论文:评比发表,两处精彩2020年,鼓楼小学发表、获奖共计论文62篇。其中,徐州市第十七届”创新杯”论文获奖33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徐州市第二十一届“科研杯”论文获奖10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省级发表11篇、市级发表1篇;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鼓楼区“四有”青年好教师征文获奖(一等奖2篇、三等奖1篇)。徐州市第十七届”创新杯”论文获奖33篇(一等奖8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徐州市第二十一届“科研杯”论文获奖10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省级发表11篇、市级发表1篇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鼓楼区“四有”青年好教师征文获奖(一等奖2篇、三等奖1篇)03教科研团队:骨干力量,创优争先在2020年鼓楼区三师工程评比中,鼓楼小学共有7名教师榜上有名,其中领军名师2名(张晓辉、孙媛媛)、带头优师1名(王海晶)、青年良师4名(王淑惠、张雪、邵雷、李文梅)。鼓楼区领军名师——张晓辉主任鼓楼区领军名师——孙媛媛老师鼓楼区带头优师——王海晶副校长鼓楼区青年良师——王淑惠老师鼓楼区青年良师——张雪老师鼓楼区青年良师——邵雷主任鼓楼区青年良师——李文梅副主任写好收官笔,奋进新征程。2021年的精彩,值得期待!主编 李旭监制 周靖霏总监 朱汉东【来源:名城徐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