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活实践的教育思考:谈孩子的作业!吕坤

生活实践的教育思考:谈孩子的作业!

孩子的作业从孩子对作业的控诉谈起:漫长的寒假终于过去了;孩子终于要进到学校门内了;家长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积累了几个月时间,家长们终于可以释放了。可是,孩子不在围着家长转悠,一开学,孩子的作业便有成了家长绕不过去的困扰。开学没几天,十岁的孩子就因为作业繁多的问题哭了,并且向我表达了几点关于作业的情绪,痛斥作业繁多,让她失去了自由。作业肯定是很多孩子的困扰,也让无数家长很头疼。但是,作业却不可能绕得过去。无论我们,还有孩子多么痛恨作业,作业却还是每天成为我们的必修课程,孩子必须去完成,家长也必然要陷入其中。关于作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作为家长,作业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也必须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孩子正确的成长。关于孩子的作业,有一下的现实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永远都无法逃避。这些现实一定和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关系。家长们要正确对待,也要让孩子们正确地理解,这些现实如果处理不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会难以预计,也会很久远。第一个现实状况是:喜欢作业的孩子大概不会很多。但是,孩子是不是能够坦率地向家长表达他对学习和作业的态度,对于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一定是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本来是需要亲子双方正面面对和沟通的,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很多的孩子不敢告诉家长,家长也从来没有用心的去了解。作业问题看似不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一定会影响未来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学业也必定会受到影响。第二个现实状况是:作业,孩子一定要做,这是孩子现阶段的必须任务。但是,家长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作业,并且能够让他们真的理解且接受要做作业的现实。家长必须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作业是他们必须做的。也应该与孩子一起寻找一些方式,让孩子做作业能变得轻松一些。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家长因为作业问题,只会斥责,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做法实在没有好处,只会让作业会成为孩子讨厌的事情,一旦这种观念在孩子的心中形成,那么终身学习将在孩子身上不复存在,孩子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就值得家长思考。第三个现实状况是:家长总是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回到家却还要在烦恼孩子的学习和作业,确实令大部分的家长头疼。但是,如果家长因为压力大,在面对孩子的作业问题时,只会一味地冲孩子发火,孩子大概是不敢向家长反抗的。久而久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将不再会真实,也只会增加孩子对学习和作业的厌倦。反而让作业成为更加麻烦,甚至难以解决的问题。第四个现实状况是:我们常常把他们当成孩子,没有错,但我们错在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忽略了他们该有的担当,也忽视了他们作为人的基本权益。家长必须正视,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会承受压力,他们也需要宣泄。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听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将压力释放掉,他们才能学会面对压力,面对作业的问题。如果孩子情绪一直被压抑,从未被看到,甚至还要被斥责,等他们长大,在未来,就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神无恶乎

陶行知“生活教育”现状:学生与作业“握手言和”

这样的家庭作业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重庆4月28日电 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现状:学生与作业“握手言和”作者 陈茂霖对大多数人来说,作业绝对是青春中纠结难忘的记忆,以前不少文学作品中就有关于作业的情节;到当今网络环境下,更是衍生出了“不说作业母慈子孝,一说作业鸡飞狗跳”,以及“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气到心梗”的段子。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才能与自己的作业握手言和?28日,中新网记者在重庆育才中学双福校区的一间教室里,看到一些“别人家的作业”。初中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完成了一杯鸡尾酒。受访者供图“看纸上记录,我们就可以知道番茄和鸡蛋在变成番茄炒蛋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学生也可以从中强化观察能力和自己学到的物理知识。”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老师樊永亮拿出一叠纸,每张纸上面,都用图片和文字详细地记录了一份番茄炒蛋制作过程,还有学生们在其中观察到的物理变化。比如一位学生就在作业中写到:“……灶炉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强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方式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而这位学生的家长在认真地“检查”作业后,给出评语:“味道有点淡,盐放少了,其他方面还不错,孩子会炒菜了,给予鼓励,加油!”一位同学向记者展示他用鞋盒等材料制作的投影仪。受访者供图 陈茂霖 摄“我们的作业主要由书面作业和生活作业组成,多维面共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樊永亮说,“这是我们育才中学‘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多年的成果之一。”“我们大概是2009年的时候提出‘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这个课题的,其核心思想和理论依据就是育才创办者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育才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长李鸿告诉记者,“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课题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学校物理实验教具不足的问题,发动学校物理教师参与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器具的资源开发,后来又教学生利用一些随手可得的生活化物品自己制作物理实验器具,并用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物理现象,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我们装上水就可以观察光的折射,此外还可以拿来做声学、电学、力学等实验,”李鸿说,“总的来说学习是一个兴趣问题,如果光靠讲,难免抽象,而动手实验则可以在帮助人理解的同时调动人的积极性。”“科学的东西自然界都有,但自然不会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来与自然对话,才能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心理距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说,“比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密度的知识,为自己父母调一杯鸡尾酒,或者做一道菜来观察热学现象,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物理学科只是表现得比较突出,实际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并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育才中学行政办公室主任陈清勇告诉记者,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三大原理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而在陈清勇看来,要想学生与自己的作业“握手言和”也不难,就是要让作业少一点形式主义,更多地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对自己生活的作用,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成就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去搭搭梯子,看哪个角度搭得最稳,或者用数学知识,去计算物体运动后的位置,”陈清勇说,“把抽象的数学和具体的生活联系起来,就能让作业变得可爱一点。”

六道

从生活开始 为生命奠基 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开展“生活教育”

近年来,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通过挖掘生活元素、深度融合生活课程、创建自主生活课堂等措施,走出了一条“生活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潍坊市首批“双改联盟校”等荣誉称号。学生多次在法治知识网络大赛、语文报杯征文大赛、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中获奖,获奖人数达2130余人次,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改变,从问题出发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四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农村小学,合并后的新校虽然办学规模提升,但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存在学习与生活相分离的现象,学生生活技能、生活常识欠缺,自主生活意识薄弱;师生却没有共同的文化引领……面对以上种种,学校班子开始了“求医问药”之路,他们大量走访,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中的声音,上至退休老干部,下至学生家长、甚至学生;广开言路,多方采集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反复座谈研究讨论……经过多方建言献策,学校制定出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顶层设计,进行从价值、理念到实践模式的重构,开始进行追根溯源、回归教育本真意义的深度探索。2016年5月,适值市教体局下发文件创建特色学校,潍坊学院曲振国院长入校考察指导,曲院长根据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初步构想。于是从2016年开始,学校团队听取专家建议实施走出去战略,外出取经,先后到北京中关村一小、南京行知学校、诸城大源小学等十多处生活教育开展非常好的学校学习治校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基于对先进校、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入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学校开始大胆借鉴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完善学校显性和隐性课程体系,并在教学中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联结起来,探索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与周边相关单位进行对接,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开始了对学校生活教育实践模式的架构。通过党建引领、骨干带动,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活教育开始初具雏形,经过反复推敲,学校提炼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 “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界定了“生活教育”的内涵,即构建生活化的课程文化,使学生完全蕴含于生活化教育体系之中的一种沉浸式、渗透式、立体化的全方位教育模式,让孩子学会生活,懂得生活,让孩子的生活靓丽起来,让每一个个体生命都精彩起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生活教育从课程做起构建学校生活教育课程群。学校课程团队首先厘定了生活教育理论依据和目标体系,根据 “生活教育”的培养目标,融合学校德育活动特色“一月一主题”,分年级、分梯度打造了八大“生活教育课程群”。 通过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拓展性课程群,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科目和活动。开发生活教育校本教材。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对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进行整合,并融入学校的特色活动,形成了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教育读本》系列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引入了生活情境剧、角色体验、演讲报告、自我反思等形式,为学生开启了快乐的源于生活的学习体验。生活教育从课堂突破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创建自主生活课堂模式。融合学本课堂、助学课堂、自主教学课堂的优点,吸收了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创立的“对分课题”成果,结合生活教育特色,确定了自主生活课堂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带入,以多元化、开放性的自主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以基于问题情境的研究性学习为途径,形成了“展、学、导、练、评”的教学流程,改变了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努力挖掘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将生活教育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中。例如,语文科的教学,他们抓住阅读教学生活化和快乐写作生活化两条主线,大胆尝试。在“读”中感悟生活真谛,在“写”中品味生活内涵;数学学科的学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生活教育理念的落实,各个学科根据学生的学情与“生活”重组,做到课前有孕伏,课中有拓展,课后有延伸,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焕发生命活力。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拓宽生活教育空间,把生活教育课堂开到了校外,走进了初高中、墨龙书院、养老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及附近各大工厂。这样,把小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一致性”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以文化浸润生活教育特色创建的四年,也是东城新区实验学校文化积累、积淀、形成的过程。学校秉承着“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中建设中也深度融入了生活教育元素,例如学校广场命名为“四问广场”,在广场铭石上刻上了陶行知的四问。师生每天穿行在“四问广场”上,或诵读或反思或讨论,内化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四问广场”北端的旗杆后面的“四知泉”,寓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既呼应了“四问”,又润物细无声地提醒着孩子们要学会自我约束,加强自我修养。广场文化、农场文化、长廊文化……生活教育的理念彰显于校园的角角落落,根植于每一位师生的心田。一路走来,新区小学努力坚持 “立德树人”、办人民最满意的教育,全体教师铆足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学校实现了生活教育由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的转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生活化课堂成为常态,实现了生活与学科教学的密切联系,广大教师树立了生活教育的正确理念,也掌握了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家庭、社会弘扬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良好风气,学校满意度100%。(大众日报·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李健超 杨秀娟 谷银星 报道)责任编辑: 赵卫平

地有人据

生命教育是人生重要课题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不安、焦虑,甚至恐慌。纠结的各种功名利禄,此刻都变得微不足道;追捧的各大网红明星,此时都显得暗淡无光。疫情面前,人们最渴望的是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生命安全。疫情,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社会百态;疫情,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尤其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生命教育机会。生命,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和教育学反思的原点。我们的生命应有所觉醒、有所提升,这是人生面临的,也是必须应对的最重要课题。生命教育要让学生懂生命坚守的意义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院士,张继先、张定宇、李文亮、张文宏医生和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开拓”和“生命境界的提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国士当如此。有记者曾经问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的书院长、登山运动员乔治·马洛里为何热衷攀登珠峰,他简短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Because it’s there)。其实,对于“逆行中”的广大医务人员,对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公安干警、军人、党员干部,甚至城管、环卫工人等,都可以借用乔治的回答。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疫情在那里、生命在那里,使命和担当就在那里。他们的生命因此而开拓,生命境界也因此而提升。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爱人以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医者如此,教育者也当如此。在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夕,北京大学情况复杂,朋友们都劝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而有碍于自己的名声。”但蔡元培坚定地说:“君子爱人以德,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奋战在艰难战“疫”中的广大医务人员和一线军人、公安干警、党员干部、环卫工人等,都是爱人以德的君子。在他们身上,生命的坚守、生命的开拓和生命的奉献是一体的,构成了生命的三部曲,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主题。美国教育家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中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哈佛大学校长巴考(Bacow)日前在通知学生撤离校园的邮件中说:“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但希望大家明白,病毒在考验困境中人性的善良与慷慨,选择先利人还是先利己?在这个不尽如人意且杂乱无章的时候,请展现出我们最佳的品格和体面的行为。”他在这里强调的也是引导学生爱人以德,传递善良。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这次战“疫”,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英雄气息,也感受到了百姓的民魂。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品格、精神、志向、灵魂、气象,生命的尊严、呵护、坚守、开拓、奉献;看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宝贵。这次疫情,让人真切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还可能是恒久的;生命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生命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生命是自私的,也是无私的。那么,到底靠什么可以呵护生命、保全生命?这场战“疫”告诉我们,人格的力量、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为打赢这场艰难战“疫”播下胜利的种子。那么,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注重读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答案响彻云霄。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钟南山式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读书学习,更好地成长成才,将来做人要有真人格,做事要有真本领。读书,可以救人,可以救命;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强国兴邦。读书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是雷打不动的第一要务。读书学习,可以使一个人在本质上成为一个优于昨天、超越自我的人,成为有独立思考和过硬本领的人。通过这场战“疫”的洗礼和淬炼,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命有“四个维度”,我们应不断拓展生命的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作者系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本文系其3月9日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整理稿,有删改)《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6日第6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作者:罗海鸥来源:中国教育报

入曰

合肥市五一小学校长程朋军:用生活教育创造生命的精彩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粉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培养桃李栋梁无数;他们勇立教改潮头,打造精品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他们身怀教育理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汗水和时光书写自己的人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老师。为教育发声,连接人和教育!腾讯城市·安徽教育频道特别策划《师说》栏目,聆听这些师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倾听他们的教育轶事,分享他们的教育经验。本期《师说》带你走近合肥市五一小学校长程朋军先生。在合肥淮北路上有这样一所学校:书声朗朗,闻于教室之外;鸟雀啁啾,花草散芳于阶前;诸生者埋首案头,老师传道于讲坛;室内明亮宽阔,皆是书香飘绕。她就是庐阳区有着鲜明办学特色的合肥市五一小学,她美丽智慧而富有内涵,她拥有诸多光环和荣耀: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合肥市特色小学、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家教名校。2016年,合肥市五一小学还荣获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也是合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校园,是一所现代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校园。在这所校园里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这一次来分享的师者也是这个团队的领头人——校长程朋军。以“生活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治学严谨,治校亦有方,谈起自己的教育观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程朋军有着自己的见解。五一小学一直秉承与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联系,贴近生活、贴近儿童、贴近社会,培养学生会玩会写会生活的能力。“何为生活教育,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述: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程朋军校长表示,作为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五一小学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让生活教育在五一落地生根: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充盈教育。学生的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部分。基于此,学校必须将生活德育融入到学生各种生活之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学会做事做人。如维护校园花草、礼仪接待、敬老助老等等,学校还实施“养成教育月成长计划”。每年9月的最后一周,一年级都会举行自理能力大比拼,通过系鞋带、做课前准备等内容,进行月学习成果考核。每年11月份,四年级都会开展为期两天的“少年军校”课程,通过看队列训练、学叠被子等,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程朋军校长表示,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学校不仅需要营造生活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创建体系和具体实践。五一小学从“开展生活教育课题研究”、“实施生活教育进课堂策略”、“研发生活教育校本课程”、“组织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等多个途径着手,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丰富生活教育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小学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班级信息牌上的“全家福”,传递了家的温馨,也丰富了班级的表情;班级的荣誉榜,记载着班级在学校活动中获得的各种荣誉;教室书吧,让学生们方便、自由、快乐地阅读;校园一日成长排行榜,记录学生一天的学习所得,让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俗话说“细节之处见精神。”五一小学在校园景观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中不断渗透着生活教育的理念,营造教育启迪、亲和凝聚、陶冶塑造的氛围。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前提下,处处体现温情的人性化管理,让五一校园成为孩子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美好家园,用行动践行“校园美、教师优、学生乐、质量高”的办学目标。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学校对于一个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提供知识,更在精神的熏陶、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程朋军表示,要把“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作为五一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以“为师生的出彩人生搭建舞台”为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生态的田园、书香的校园、儿童的乐园和人文的家园。”那么,如何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程朋军校长说:“这就需要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从三个问号出发:教育的对象到底是谁?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教育?”好学校,离不开好老师。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首先要有好老师。何为好老师?程朋军校长认为,应该有“三心”:爱心、童心、慧心;好老师,有三个层级:胜任教育教学能力、有深重的社会责任感、有独到的教育哲学。目前,五一小学拥有省十佳教师1人、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合肥市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教学能手10人。更重要的是,学校从“发现教师”出发,树立“每位教师都优秀”理念,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主动作为的好老师团队,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核心动能。例如,陈艳老师主动援疆,成绩突出,受到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的接见与称赞;杨彩霞获合肥市新时代好老师视频征集大赛一等奖;王淑君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综合实践赛课,成为合肥市在此学科第一人……2018年,五一小学的老师还走进了300多个学生家庭,让五一教育更有温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四年庐阳区教师最高荣誉表彰中,五一小学有四位教师分获区“十大教育功臣”“十大师德楷模”“十大最美教师”。三大最高奖花落一家学校,在庐阳区是不多见的。好学校,应有好课程。“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关键在于重构儿童的学校生活,给儿童最适合、最需要的教育。”程朋军校长介绍,随着生活教育深入推进,近年来,学校提出“用五彩课程改变生活”概念。学校把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四大核心能力,是他们走向未来的通行证。目前已形成了“四大课程体系”:一是经典阅读课程,为儿童储蓄自己的童年精神,目前开设了三个阅读课程,绘本课、诵读课和整本书课程,排进课表,落到实处,确保每个孩子从入学到毕业至少阅读48本书、诵读500篇经典诗文;二是少年宫实践课程,学校目前开设了35个社团,包括陶艺、戏曲、武术、灯谜等,内容丰富多彩,每周三下午全校选课走班,给儿童选择的权利;三是主题文化课程,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文化,目前五一小学开设了“六大节日”,灯谜节、体育节、艺术节等,让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四是“新六艺”课程,每个年级学习一项技能,例如一年级的舞蹈必须课,二年级的足球必须课,三年级的乐器必修课等,让每个孩子走出五一,都是与众不同的状态。随着四大课程的深入推进,如今,学校也成为了“六大基地校”,即 “中华灯谜传承基地”、合肥市首家“红领巾气象站”、安农大“中草药”种植基地、全国足球示范基地校、合肥师范教育高校实践基地、亲近母语实验校。程朋军校长表示,五彩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让每个孩子在五一开始遇见最好的自己。努力把儿童放在“课程中央”,才能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让教育更有力量,才能办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传得远的好学校。(文/卢巍)

蒙哥湖

践行生活教育,成都蒲江北幼王红宇守护孩子幸福童年

中国网11月12日讯(李晓怡)十年一线教学经历,二十七年怀揣初心与教育执手,她用爱浇灌稚嫩的“幼苗”,用心守护了一片教育净土。她是王红宇,是成都市蒲江县北街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也是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第二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获得了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和成都市师德先进个人,同时还作为《育儿周刊》签约讲师及蒲江县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教育这条路上不断散发着自己的芬芳。怀揣童年的梦想与教育结缘“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看似偶然的凑巧,实则是宿命的必然。”王红宇与幼儿教育的缘分,便是从偶然中“长出了必然的果子”。因为姐姐和姐夫都是老师,小的时候,王红宇就觉得做教师很光荣。她的姐姐在高中毕业后做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代课老师,因为不懂拼音,姐姐便求助了学过拼音的王红宇,以至于后来姐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民办教师时,王红宇觉得自己也同感骄傲:“虽然姐姐是我的老师,但我也算当了她的老师,当老师真的很自豪。”这次偶然的经历,让教育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初见眉目。初中毕业选择学校时,王红宇“孤注一掷”地选择了考师范,甚至高中都没报,假如失利,她连高中都上不了,看似大胆而不成熟的做法里,包含的是她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同时,师范较低的学费也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当时的我在日记本上写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一定要考上师范!’”谈及此时,王红宇眼里还依稀可见当初的坚定。经过努力,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当时班上唯一一个考上师范的学生。此后,王红宇的面前又多了一个选择——幼儿教师,虽然没有事先了解过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但对于天生爱唱爱跳的她而言,这就像上帝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后又打开了一扇门,就是为她准备好的机会。因此,她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幼儿教师,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直坚定信念,用行动书写了自己的教育华章。实现“北幼人”心中的景愿 成就优质教育自1994年来到北街幼儿园至今,王红宇对于这所学校已有了极深的感情。当谈及学校的发展历程时,她讲述了一段异常艰辛的故事。2000年的时候,北幼还处于老园区,那时候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楼,楼的后面因地势原因,被当时的老师们戏称“山上”。所有教室都很散乱,接近四百人的园区,甚至只有一个厕所,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北幼的老园长杨学茹意识到环境对于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修建新园所,之所以说这个决定“艰难”,难就难在资金上,幸好在当时得到一位有教育情怀的企业家支持,新园所修建起来了。可同时,幼儿园也因此背负了一定的债务,不过这都成为了幼儿园奋力前行的动力。困难与债务成了北幼成长的催化剂。在困难中,北幼前任园长孙凤霞带领着北幼不停地创级升等,从成都市一级二等园开始,创成都市一级一等园,再创成都市示范幼儿园,最后创四川省示范幼儿园,每一次创级就是一次质量提升。“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所优质幼儿园,成为蒲江老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品牌幼儿园。”王红宇说道,那时候北幼老师们心里都清楚,就算没钱也不能影响教学质量。校园不够美,教师们自己动手装饰;玩具数量不够,老师们搜集材料自制。老师们走到哪里都像一个“收荒匠”,见到有用的瓶子、竹片、纸箱都要往幼儿园搬。这段艰苦的经历也铸就和培养了“北幼人”自力更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的北幼有了新园区,但老园区也仍作为分园在使用,北幼老园区面积不到四亩,在2008年地震时成为危房,2010年新建成标准化幼儿园。老园区的户外场地非常窄小,严重影响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扩建老园区的户外场地是“北幼人”一直想实现的梦想,但苦于场地受限,一直未能如愿。“每每想到老园区的孩子们无法在户外尽情奔跑,我的心里就觉得亏欠孩子们。”当得知县上将进行老城区改造时,王红宇便四处奔走,寻求支持。在她的执着和努力下,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关怀下,2019年6年,蒲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发文,将北幼大北街老园区改扩建立为项目,为老园区新增土地6亩多,建造户外场地、新增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所有“北幼人”都雀跃欢呼。想到未来老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在户外尽情游戏的场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向往。用心关怀 筑就温暖“大家庭”在学校教学方面,王红宇谈到,北幼老师首先会“内练基本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及教学水平,在教师成长方面,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制度。每当有新教师加入时,学校的行政老师会首先与新老师形成帮扶关系,与新老师谈心,听新老师的课,批阅新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同时也给予新老师鼓励和建议,让每一个进入北幼的人都感受到真挚的关怀。此外,北幼还成立了新教师教研组,挑选了能力非常扎实,并具有奉献精神的老教师作为教研组长,教授新老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观察儿童等,引导新老师从迷茫开始,变得得心应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北幼的整体氛围是团结而温馨的,这不仅体现在对幼儿的教学上,在工作生活中,各位老师之间也是情同姐妹,甚至分不清谁是正式教师,谁是自聘教师。作为北幼的园长,王红宇曾笑谈:“北幼的领导层是‘最没有架子的人’。”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呼她“王老师”,而不是“王园长”,从称呼中可以看出她与老师们之间是没有距离感的。在管理方面,王红宇也没有过于严格死板,而是像对待家人一般充满爱与关怀。“对我而言,任何一位老师工作不愉快或遇到问题,我都有责任去帮助他、开导他,直到解决问题。”让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成了王红宇管理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园长,王红宇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地关心和帮助其他人,“让我的员工在这里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王红宇对老师们的倾情付出也换来了学校教职工们对学校真心的爱护。在负责管理工作后,王红宇也一直把“建设优质北幼”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带领着“北幼人”努力做教育科研。“做科研很苦,但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我很清楚。”王红宇说自己就是在教育科研的路上成长起来的。从1999年北幼申报第一个县级课题开始,王红宇就是课题组的主研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研究任务,开始了在科研路上“跌跌撞撞”的行进。2002年担任副园长开始,她的角色转向带领教师们做科研。为了能对教师们起到指导作用,王红宇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并和教师们一起在研究现场观察、讨论、反思、调整。研究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王红宇终于在教育科研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让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走上正轨,并由科研的积淀凝练出了幼儿园的特色。从2002年到2019年,王红宇先后承担了2个县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国家级课题的主研人员、课题负责人,研究成果硕果累累,她也被评为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成都市特级教师。担任园长之后,她仍然躬耕教育科研,“因为对教育科研的热爱,让我觉得科研虽苦,但苦中有乐。”根植生活教育 培养爱心“天使”“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是北幼的办园宗旨,多年来,北幼始终坚持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以培养“自理自信、乐于探究、自律守则、热爱生活、喜欢运动的现代儿童”为育人目标,积极践行“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究,在运动中成长”的课程精神,创设了互动、温馨、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构建了富有生活化、游戏化、经验化特色的生活教育园本课程,努力实现“践行生活教育,给孩子幸福童年”的教育愿景。“做有温度的教育”是王红宇对教师们的要求,有温度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爱的孩子。北幼将教育理念融入生活课程,从“心”开始,用心引导,培养出了一个个自理能力强,有爱而温暖的孩子。北幼的教育教学不仅限于课堂上,而是从孩子一跨进校园就开始了“一日皆课程”。幼儿园课程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制定了不同的目标,从日常生活中的穿鞋、吃饭、倒垃圾、穿衣服等小事中去引导幼儿。同时,每个班的孩子都会轮流做值日生,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任务,培养了幼儿的个人能力和任务意识。在混龄体育活动中,“大带小”的场景比比皆是,在走班游戏中,哥哥姐姐们拉着弟弟妹妹稚嫩的小手,用小小的身躯承担起大大的“责任”。“生活教育”与“有温度的教育”课程培养出了一群懂事而有爱的北幼“小天使”,生活在爱里的孩子们,也向世界传递着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身体上的缺陷没办法弥补,但心灵上的空隙我们可以用爱填满。”当王红宇谈到北幼孩子们关爱残疾儿童的公益行动时,言语之间都是感动。“美味小厨房”活动是北幼的每周固定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在公益行动中,孩子们把自己辛苦做出的美食进行义卖,得到的善款用来给残疾儿童购置礼物。在礼物的选择方面,北幼“小天使们”也考虑得面面俱到:“不能买食物,因为他们身体原因可能很多东西都吃不了”“要买大伞,因为小伞那些小朋友自己撑不了,大伞可以大人小孩一起撑”……温暖而稚嫩的话语中承载着北幼孩子们的爱与用心。长期以来,北幼都坚持着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儿童义卖、基金会筹款、送教帮扶等,在行动中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做温暖教育者 助力孩子幸福成长“有好的生活就有好的教育”,北幼教师们用辛勤与智慧,根植生活教育,让生活成为幼儿的课堂,使教育回归生活。北幼的“生活教育”课程也正是立足孩子生活,基于孩子需要慢慢发展而来的。通过生活教育课程的实施,幼儿生活环境的改造,保障幼儿生活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快乐自信不仅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态度,还变成一种生活能力。一路走来,北幼在“追求教育的理想、实践理想的教育”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陪着孩子们观察、体验、享受生活,学以致用,北幼一直践行着,让生活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助力!“潜心教育,匠心前行,筑造温暖北幼。”王红宇表示,自己也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用“心”做教育,与北幼一起成长,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服务”的诺言落到实处,做好教育的领航者,与北幼教育人共同构筑起幼教蓝天,给北幼孩子一个温暖童年。

患其无用

教育因“生活的光大”而不同

图为育才学校学生在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里磨豆花。资料图片“2017年是合川教育的一个重要节点。”一见面,重庆市合川区教委主任朱显贵就介绍起了合川如何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打造区域教育特色的概况。2017年合川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国家达标验收,全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下一步教育内涵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培育如何落地?学、育方式如何变革?未来优质均衡的路如何走?这成为摆在合川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道思考题。作为陶行知先生办学时间最长、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合川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立足区域社会文化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科学设计、系统推进,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围墙,全面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品质和均衡水平。使命所系 区域推进走进位于合川区嘉陵江畔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古香古色、林木葱葱。而门口“育才学校办学旧址”的石碑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惊天动地。这,正是80年前陶行知先生创建的育才学校所在地。在这里,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他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还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从过去的教育救国到今天的教育强国,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陶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与时俱进的。”谈起传承行知教育思想的初衷时朱显贵说,“作为陶行知先生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合川有责任、有使命来传承和光大先生的教育主张、理念和思想。”2017年,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验收后,合川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在全区启动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区域整体实施“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全面促进全区中小学特色发展、品质提升,努力打造“基础教育强区”。为此,合川区建立起6大机制,即督导考核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培训指导机制、成果推广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落实3大行动,即“行知文化进校园”的特色学校建设、“行知理论进课程”的特色课程建设、“行知思想进课堂”的行知品质课堂建设。以评价激励机制为例,合川区每两年开展一次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评选命名授牌,每年开展一次“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基地学校”评选,每年开展一次“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程”评选,每年开展一次“行知品质课堂—达标课”评价(校级、区级),每年开展一次以行知品质课堂建设为主题的“行知式好学校”“行知式好教师”评选。“经费保障机制也是重中之重。”朱显贵详细解释道,区政府每年划拨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础教育品质提升项目。科研引领 重点推进在合川中学见到了高三(17)班学生周嘉欣,她刚刚参加了8月份在合川中学举办的2019年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在桥牌这项高智商竞技中取得佳绩的她,在生活等方面同样表现优异。回锅肉、合川肉片等都是她会做的拿手好菜。“会做回锅肉、合川肉片,这些是我校‘新二十三常能校本课程’中‘会家务’这一项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合川中学校长罗友介绍说,根据区教委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合川中学推进了以生活教育理念为主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改革探索,构建起了“新二十三常能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数十门特色校本课程。“合川在推进实施‘生活教育光大工程’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品质课程的构建与教师理念的提升。”合川区教科所所长李光华介绍说,合川的化解之道就是科研引领。为此,合川区教科所重点构建起了一个机制和一个抓手,即教研员划片入校指导机制,“新二十三常能”培育抓手。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常能”,包括“会做小先生”“会烧饭菜”“会游泳”等在内的初级十六常能和“会速记”“会临时讲演”等在内的高级七常能。合川区教科所从2017年开始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陶行知先生的“二十三常能”,提炼符合时代发展、学生特点的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研制出了“新二十三常能”框架,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常能内容,涵盖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三个方面,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旨在推动核心素养课程化、教学化。为了推进“新二十三常能”为抓手的陶行知教育理论扎根,合川区又建立起教研员划片入校指导机制,将全区分成6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教科所领导带领4名教研员,分片、包校指导课堂改革、教师教研、课题研究等。在有力的抓手和有效的机制引导下,合川区以“新二十三常能”为框架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实效,先后获评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5个、“精品选修课程”15门;建设区级“课程创新基地”10个、“精品选修课程”30门。“新二十三常能”让“核心素养”不再“神秘”。特色强校 品质提升“因为我们班在种植区种的玉米比较少,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否则结出来的玉米颗粒不会饱满。”说这话的是合川区钱塘中学初三(9)班学生唐萱。唐萱所说的种植区指的是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的两块地:一块是种植区、一块是绿化区。全校共有42个班,共开辟出了84块地。这块小小的种植区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知识,还有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原来不起眼的空地、荒地变成了五育并举的大课堂。育人环境的拓展和完善,得益于学校对课程的重新打磨。副校长胡平介绍说,自从实施了“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学校更加认真思索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形成了以“合”为文化的办学特色,构建起了合作课程体系,分为合育课程、合智课程、合健课程、合美课程。“文化引领,质量提升,这是我们推进‘生活教育光大工程’的两大核心。”朱显贵说,让学校有学校味,具备学校的气质、神韵与灵气,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学校文化品牌,走出一条个性发展、特色办学之路。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育才学校。在育才学校旧址旁边一墙之隔的育才学校新校区里书声琅琅。作为育才学校今天的校长,沈小燕正在把平民教育的理念传承下来,把生活教育的主张落实在办学实践中——学校推倒了围墙:新校区的教学楼、功能楼、操场与旁边的育才学校旧址、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古圣村融为一个整体,学生快乐行走在这座社会的大校园里;学校办起了占地30亩的行知大课堂:学校操场前面的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里,荷花池、水产区、农耕区等区域错落有致,每到课余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来到此耕种、浇水、施肥、除草,这里变成了一片快乐的海洋、一个幸福的课堂;学校实现了校长和小校长共同治理:学校积极推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通过管理、课程、课堂三条路径来落实,不断涌现出学习小先生、体育小先生、礼仪小先生……学生实现了全面发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通讯员 周光琪)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9月17日 第06版

绊脚石

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申请课题已经成为部分地区评职要求之一,但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就是神秘,只有专家才会做的一项内容;再者就是日常比较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课题呢?为什么要申请课题?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一些教师,在此笔者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陌生且熟悉的课题,期望可以帮助我们一线老师解决不知从何下手,缺乏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朱永新老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这就是所谓的课题。下面我们具体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聊一聊。课题的类型:(1)描述性课题指对心理或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新课改的落实情况、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教师生活状态调查等等。(2)因果性(解释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或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案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等。(3)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的问题。【案例】:中学化学课程评价与考试评价差异性影响教育质量的研究。课题包含的主要内容:(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确定与表述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化,是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活动、研究环节等确定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名称不同于论文题目要求形式上或者是文字使用上吸引人,而是其研究的方向是否小,且具有研究价值。所以,在确定课题名称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如:①表达的意思要准确,其中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者缺一不可;②表述要突出主题。明确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表达要具体化。③表述要规范和简洁。等等,总之,课题名称的确定是影响整个课题能够立项成功的关键因素。(2)《申请·评审书》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可以说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申请·评审书》中需要填写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主要问题界定②相关研究综述③研究的目标和内容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⑤预期的研究成果⑥参考文献……具体所要包含的内容以当地负责部分提供的相关评审书为主。评审书专业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是否立项,只有立项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这是申请课题的关键一步。(3)开题报告①课题题目②课题研究内容③课题研究方法④组织分工⑤研究进度⑥经费分配⑦预期成果(4)中期报告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以上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都属于过程性资料,有地方需要提供,有地区不需要提供,包括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根据当地要求进行填写。(5)结题报告①课题背景及界定②研究理论支撑③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计划④本课题的创新之处⑤本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⑥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⑦存在的问题⑧今后的研究设想该部分和其他部分一样,如果当地有提供具体的撰写项目可进行自行调整。(6)结题成果论文结题论文是辅助课题结题所撰写的文章,题目只要跟课题研究关键词相符即可,属于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突破或者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等。当然,除了上述这几项内容之外,还有可能包括调查分析报告、工作报告等等,具体的依据当地的要求进行补充。

别离开

孙云晓: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父母要带领孩子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习惯;正面管教是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孙云晓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你想聆听家教大咖解答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吗?那么快来看看孙云晓教授的专访吧!08:493月8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首师大特聘教授、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教授做客大众网演播室,为广大家长们解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早、最久也是最深远的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成了老师的助教,课后的检查作业、课外活动等,都需要家长围着学校转,成为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家庭教育最本质是一种生活教育,它不应该变成知识。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针对这个问题,孙云晓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孙云晓教授认为,影响人一生的是家庭的影响,它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情感,可以培养人生活的智慧和实践的智力。当一个孩子生活经验贫乏的时候,他做出的选择,容易极端化、简单化。但如果他的生活经验丰富,他就会知道该怎么化解矛盾。“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孙云晓教授解释道,作为父母来说,最不擅长的就是辅导功课,最擅长的就是生活教育,所以父母们应该回归初心,重视家庭建设,让家庭生活充满魅力,孩子才会获得好的成长。“家风是判断家庭教育好坏成败的关键性标志”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文明的建设,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家风的重要性,孙云晓教授也以自己家的家风为例,与网友们探讨了家风家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风是判断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好坏成败的一个关键性标志。家风不是一阵风,家风是什么?是一个家庭最稳定的道德风貌,是一个鲜明的体现。”孙云晓教授介绍了自己家的家风,工人出身的老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影响了孩子们,孙云晓的兄弟姐妹学到了父母身上勤劳、孝顺、宽厚、和善等优秀品质。孙云晓教授介绍,90多岁的老母亲生病时,全家人一起照顾老母亲,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孩子十分孝顺,邻里十分羡慕他们家和睦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没写下来,但却是言传身教做出来的,一代一代传承影响下一代。”“父母要带领孩子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习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电子产品上瘾的习惯十分头疼,如何直面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教育观的转变?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互联网学习习惯,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杜绝沉迷电视动画片和手机游戏?网友们提出乐这个问题,希望得到孙教授的解答。”主持人李杰说道。孙云晓教授介绍,去年9月,一百多个德国汉堡的孩子,上街抗议游行,抗议父母总玩手机不和他们玩。其实,我认为这个现象在中国更严重。通过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四国的比较研究,就互联网时代亲子关系的变化,我们发现这四个国家都存在三四成父母玩着手机和孩子说话的现象。中国的比例最高,接近一半。孙云晓教授认为父母给孩子作榜样,带领孩子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习惯,不要让手机干扰正常的生活。每天留出一到两个小时时间,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或者做感兴趣的事情。“那么怎么既用好互联网,又避免网络成瘾,我有两条基本对策,第一条就是变单调贫乏的生活,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让生活丰富起来。第二条是变失败的体验为成功的体验。孩子做了事情,获得很多成功,越成功就会自信,越自信越积极。这种状态下,孩子也不会有网瘾。”孙云晓教授说道。“正面管教是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惩罚?如何把握惩罚的度?是非常关注的问题。孙云晓教授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个惩罚不应该是打骂侮辱,而应该是一种教育的惩戒。“那么惩戒的方法是什么?我认为可以剥夺孩子的一些机会,比如说罚掉部分零花钱,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可以惩罚坐着十分钟不许动,对他们来说都算惩罚。”孙云晓教授解释道,正面惩戒就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自己犯了错误要承担它的后果,这样孩子就会记住了。孙云晓教授认为,中国的一些家长,在孩子丢三落四,犯错误时,没有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后的后果,而是急于弥补问题,这样过于娇惯孩子,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惩罚一定要讲方法。正面管教是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头,装一个成长的发动机。”“对于孩子们来说,决定学习的是兴趣和习惯。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习惯也没有保障。”孙云晓教授曾经主持教育部的这个国家课题,用十年时间专门研究儿童的行为,儿童习惯和人格的关系。他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在孙云晓教授看来,必须要养成的九个好习惯,第一个习惯是阅读,第二个是写作,第三个是表达,第四个是自我管理。其他的是坚持运动、积极乐观等习惯。“我认为,对青少年来说,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头,装一个成长的发动机,养成读书的习惯,人会一被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就会一辈子不知所措。”孙云晓教授建议,在孩子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养成读书习惯,第一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经常在读书,榜样的力量。第二要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或者图书馆,第三条是父母要坚持在孩子睡前给他们读书。第四是给孩子选择一个固定的读书时间或位置,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第五是建议全家外出旅行时,给孩子分配讲解任务,通过查询资料讲解加深印象,获得成就感。“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改变自己,你只有改变了自己,你才能改变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流行讲“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处事以及成人后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多方面。“父母靠什么教育孩子,不是靠学历,也不是靠收入,甚至也不是靠高职位。而是靠教育素质,这个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能力,所以我非常赞成淄博市妇联发起的这个智慧母亲提升工程,以及百万妈妈读书活动等。”孙云晓教授说道。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教育家们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你才能改变孩子。来源:大众网淄博

课题的研究方法(小总结)

课题研究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没有实施此课题的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