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储能网讯:摘要:为实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特斯拉加速从电力生产到能源存储运输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包括在全球主要市场建造工厂、储能网络和充电网络。(来源: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ID:zepinghongguan 作者:任泽平 连一席 谢嘉琪)导读当 “硅谷基因”遇到 “中国市场”“中国制造”,特斯拉一年大涨五倍,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已经超过传统汽车巨头大众(940亿美元),成为仅此于丰田(20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值汽车公司。2019年特斯拉用了357天时间把上海临港新区的一片农田变成了特斯拉首个海外超级工厂。2020 年1月7日,特斯拉首批国产Model 3实现大批量交付,价格降至30万元以下,同时正式宣布启动Model Y 项目。特斯拉崛起的秘密是什么?对全球和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中国汽车人如何应对“狼来了”?摘要1、特斯拉崛起,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1)Model 3 成为爆款:2019年1至11月特斯拉Model 3北美市场的销量达到12.8万辆,超过同级别宝马2/3/4/5系销量之和(10.4万)、奔驰C/CLA/CLS/E系之和(9.5万)、奥迪A3/A4/A5/A6之和(7万)。与此同时,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陆续裁员,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标致雪铁龙)合并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传统车企抱团取暖与特斯拉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2)特斯拉开启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Model 3不仅在三电的工程技术层面做了进一步改进,而且采用了类似于智能手机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即用一个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控制所有车辆上的硬件。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发动机、车身、底盘,而是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全球最大的车企大众宣布,将成为一家软件驱动的公司,并设立了“Digital Car&Service”部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丰田公司宣布,丰田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曾经的奔驰、宝马和大众,而是苹果、谷歌等。3)全球化战略提速:特斯拉上海工厂进度超预期,有望复制苹果“硅谷创新+中国市场”的故事。中国政府给予特斯拉土地、信贷等多方面支持,同时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将使得特斯拉国产后成本或较美国本土生产降低20%以上。2、特斯拉以三代产品定位依次下沉为路径,以电动化切入、以智能化展开差异化竞争、高度垂直一体化整合,逐步扩大用户群体,同时维持环保、科技、高端的品牌形象。在执行层面,特斯拉吸取了第一代产品研发的经验教训,并在后续的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加注重创新、工程制造、用户体验和成本四者之间的平衡,逐步构建核心竞争力:1)研发设计:特斯拉历年研发强度基本在10%以上,远超传统车企5%的平均水平。在三电领域,特斯拉拥有不少黑科技,例如高镍电芯和高精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合、开关磁阻电机和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首次应用,既提升续航里程、又降低整车电耗。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自研车载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芯片,目前在整车OTA与L2自动驾驶的用户体验上超过大多数竞争对手。2)生产制造:特斯拉奉行高度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在电芯、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基本采用自主设计+代工或者合资的形式,牢牢把握供应链主导权,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根据瑞银拆解测算,Model3电芯成本约110美元/KWh,低于LG、CATL等其他主流电芯制造商。3)产品矩阵:Roadster之后特斯拉平均2-3年才推出一款新车型,Model S/X定位于高端轿跑/SUV,Model 3/Y定位于中高端轿车/SUV。少而精、平台化的车型矩阵带有苹果式的极简主义风格,也让特斯拉能够更加聚焦精力打造爆款,从而摊薄单个车型的研发生产成本。4)品牌、营销与服务:特斯拉从来不做广告,但CEO马斯克凭借成功塑造的“硅谷钢铁侠”人设和Twitter互动,为特斯拉带来超高流量和媒体曝光度。“2018年BrandZ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显示,特斯拉品牌价值达到94亿美元,超越保时捷等老牌豪车品牌。同时,特斯拉采用了直营模式而非传统经销体系,利用软件+OTA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3、特斯拉的未来。随着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断开拓业务边界,但也面临产能、产品安全与质量、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特斯拉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大众、丰田等传统OEM,更有谷歌、英伟达、Uber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仍存变数。1)特斯拉将成为一家全球化车企。Model 3在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当务之急在于凭借自建工厂和低价政策将成功复制到中国市场,快速抢占市场,并着手推进Model Y以满足SUV用户的需求。此后特斯拉还将推出电动卡车Tesla Semi、电动皮卡Cybertruck。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将超过50%。2)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从智能手机发展史来看,外观和供应链都极易被模仿借鉴,但苹果的利润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并打造应用生态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特斯拉将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3)长期来看,汽车服务和能源服务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特斯拉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直营店和充电网络,通过OTA不断向用户推送新的软件与功能,特斯拉正持续构建线上+线下、汽车+能源的服务闭环。全自动驾驶成熟以后,特斯拉还将自建车队提供出租车服务。风险提示:汽车安全事故、中美贸易摩擦等正文(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谢嘉琪)1 特斯拉发展简史2003年,硅谷工程师艾伯哈德和塔本宁创立电动汽车制造公司,为致敬交流电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为特斯拉(Tesla Motors)。2004年,硅谷新贵马斯克在特斯拉A轮融资中领投650万美元,成为特斯拉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并在2006年8月提出贯穿特斯拉发展的路线图“Master Plan”,即“三步走”战略:一、打造一台昂贵、小众的跑车(Roadster);二、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便宜、销量中等的车(Model S/X);三、用挣到的钱,打造一台更具经济性的畅销车型(Model 3);四、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1.1 2003-2008年:Roadster艰难诞生特斯拉以高端小众电动跑车切入汽车行业。汽车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初创企业存活几率最低的行业之一。无论生产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或是企业品牌,特斯拉初期都无法比拟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传统车企。况且在当时高达$1000/KWh的电池成本与产业链配套尚不成熟的客观环境下,不论造一辆跑车还是经济实用型轿车的成本都相当昂贵。特斯拉的思路非常清楚:既然第一款车注定亏钱,不如先针对高收入群体推出高端电动跑车,高举高打,彻底颠覆人们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短、性能差的认知。2006年7月特斯拉正式推出Roadster跑车,Roadster为特斯拉与英国莲花汽车共同打造,起步售价9.8万美元,该款超跑百公里加速度约3.7秒,最高续航达到约400公里,起步阶段的推背感甚至超越法拉利等传统跑车。作为第一款采用锂电池技术的超跑,Roadster一经推出便受到诸多好莱坞明星和硅谷高管等社会名流青睐。然而,受制于供应链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Roadster生产成本失控、量产艰难。当时在CEO艾伯哈德的领导下,特斯拉团队过于注重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忽视了生产安排和产品管控,大大拖延了成品进度。2007年6月,距离Roadster正式投产只剩2个月时,特斯拉依然没有完成核心零部件两档变速箱的研制。此外,由于供应链采购缺乏规模效应,最初50辆Roadster的研制成本从平均6.5万美元上涨超过10万美元,1000名预定用户中有30多名因为交付延期而取消订单。创始人出走、高层动荡,马斯克出任CEO力挽狂澜。因为管理失误和费用失控,2007年8月创始人艾伯哈德被罢免了CEO职务,最后由马斯克亲自担任。为实现Roadster正常上市,特斯拉团队决定优化一档变速箱来替代研发全新的二档变速箱,并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2008年2月,第一辆Roadster终于正式交付。因为产品定位和受众的局限性,Roadster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从2008年2月上市到2012年停产,Roadster销往3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约2450辆。按照9.8万美元售价计算,特斯拉也仅通过Roadster回笼现金流2.4亿美元,对于第二代车型Model S的研发和生产来说杯水车薪。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令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特斯拉处于破产边缘。1.2 2009-2015年:绝处逢生,打造爆款1.2.1 化解危机,成功上市奔驰和丰田的战略投资使特斯拉获得资金与品牌双重背书。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之后,戴姆勒向特斯拉订购了4000颗电池组用于奔驰A-Class车辆测试,并且以5000万美元取得了特斯拉10%的股份,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5月特斯拉获得丰田5000万美元投资,取得3%股份。与两家传统车企巨头的战略合作不仅解决了特斯拉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更让特斯拉快速学习到生产、管理经验和模式的know-how。此外,特斯拉还以4200万美元低价收购原丰田与通用合资、年产能50万辆的工厂NUMMI,为大规模量产打下基础。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特斯拉现金流危机暂缓并成功上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帮扶各行各业,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的250亿美元先进技术汽车制造贷款项目,通过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当地先进汽车技术和零部件研发。2009年6月,特斯拉成功获得4.65亿美元贷款。在加州零排放(ZEV)政策背景下,特斯拉车主还可以获得最多7500美元联邦税务抵免(2019年降至3750美元)。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于纳斯达克上市,共募集资金2.26亿美元,这也是继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以后第一家美国汽车企业成功上市。1.2.2 四年磨一剑,Model S成为爆款Model S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是特斯拉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型,于2012年6月正式交付,当时共推出三款,配备电池40kWh、60kWh、85kWh,售价5.74万美元-8.74万美元,对应百公里加速度最快达4.4秒,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83公里。Model S首次引入了17寸中控触摸屏,集成车辆信息查询、导航、音乐等多种功能,同时配备4GLTE无线网络使车主可以免费享受系统OTA空中升级服务,例如2014年推出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2019年1月,Model S不再提供电池75kWh选项,目前仅剩100D与P100D两款。作为首款高端电动车,ModelS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2012年年末,Model S预定量从推出时的520辆上升至15000辆。2013年Model S在美国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市占率超过奔驰S系、宝马7系等老牌豪车品牌,排名第一。2015年第四季度Model S销量一度达到17192辆,目前全球销量超过26万辆。Model S曾荣获著名汽车杂志《Motor Trend》“2013年度车型”、时代杂志“2012年25项最佳发明之一”、美国权威消费者测评《Consumer Reports》“2017年度10款车主最满意车型之首”等荣誉。务实、注重长远规划和成本管控,特斯拉盈利性和生产效率大幅上升。随着Model S交付,特斯拉收入成倍增长,也于2013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1125万美元,并且同年成为第一个还清能源部低息贷款的汽车制造公司。此外,为了ModelS生产和Model X项目推进,除了改造加州Fremont工厂外,2014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达成合作协议,在美国内达华州投资超50亿美元建造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以应对未来5-10年生产计划。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主要负责特斯拉所有动力系统,包括Model系列车型配套锂电池、太阳能蓄电池Powerwall和Powerback,以满足2020年50万辆特斯拉汽车配套的35GWh动力电池年产能。松下负责生产制造,特斯拉负责电池组装和进一步加工。目前,Gigafactory1每天生产约350万个2170动力电池。2015年第三季度,搭载鹰翼门豪华SUV Model X正式交付。相较Model S,Model X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两者的用户定位与价格也相仿,均属“Master Plan”第二阶段计划。Model X主要为满足需求更大的豪华SUV市场,并丰富产品线。较ModelS销量呈稳定趋势,ModelX依旧保持增长,目前全球总销量超12万辆,在美国大中型豪华SUV市场占有率与奔驰GLE、宝马X5等竞品接近。同时特斯拉进行了一系列行业垂直整合,除Gigafactory 1外,还在全球范围大量修建超级快充Superger和目的地充电桩Destination Charger,并在全球范围内增加门店展区和服务中心的数量。1.3 2016年至今:走向大规模量产中型轿车是规模最大最具性价比的细分市场。根据汽车轴距、车长、价格和功能,汽车市场可以分成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和大型这六大细分市场。而汽车价格每下降5000美元,潜在买家数量便会翻倍的行业定律决定了中型市场在所有细分市场中的重要性。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型汽车不仅是第三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更决定了特斯拉能否真正成为一家主流车企,战略意义重大。Model 3继Model S后,成为特斯拉成功开拓市场的标志性产品。Model 3于2016年3月公布、2017年年底交付,标准版起步价3.5万美元、续航里程354公里,极具性价比。随着产能爬坡,Model 3在美国的销量超越同类型的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等传统豪华燃油车型,2019年全美销量超过16万辆,成为2019年美国中型豪华轿车市场冠军。Model 3的大获成功,令特斯拉的营收更上台阶。2018年全年特斯拉收入达214.6亿美元,净利润从2017年亏损19.6亿美元缩窄至亏损9.8亿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达171.9亿美元,净利润小幅降至9.7亿美元。分项目来看,2018年全年汽车销售收入达176.3亿美元,占整体营收的82.2%,是特斯拉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市场,占比近70%,中国大陆市场占比达到8.4%。国产Model 3以低价策略搅动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特斯拉高度重视内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于上海自建超级工厂,由于国内人工费用、固定资产费用较低,且上海市政府以贷款优惠政策吸引,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资本开支较美国工厂低65%。国产特斯拉将降价切入中高端市场,入门级Model 3价格低于30万元,并于2019年底完成首批员工交付。此次调价由三方面组成,第一方面,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准续航升级版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2万元。第二方面,于2019年12月6月入选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享受补贴24,750元/每辆。第三方面,于12月27日入选第29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享受购置税减免。三方面因素促成Model3入门价格从35.58万元下降至29.9万元,对比2019年4月进口版本,降价幅度高达38.8%。Model3可能对中国中高端传统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从传统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中国传统中高端汽车(28-42万元区间)销量为136.1万辆,占传统汽车销量5.9%,主要以奥迪A4L、奔驰C系、别克GL8、宝马3系等ABB车系为主。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2019年1-11月销量为104.3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3.2万辆,主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因此Model 3竞争目标主要为比亚迪唐、蔚来ES6等。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为15万辆/年,预计2020年Model 3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2%以上份额。为实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特斯拉加速从电力生产到能源存储运输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包括在全球主要市场建造工厂、储能网络和充电网络。制造工厂方面,出于降低关税影响以致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的考虑,同时也为长期市场战略铺垫,特斯拉在荷兰建造Tilburg组装工厂,为欧洲客户组装检测Model S/X;在上海投建Gigafactory 3,为中国与亚洲客户生产制造Model 3/Y。储能方面,利用太阳能发电覆盖家庭储能和大型光伏储能系统。家庭储能产品为Powerwall电池和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Solar Roof白天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储存于Powerwall内,Powerwall可以在家庭有用电需求时再进行放电,形成“存储-充放”的有机循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为Powerpack,主要针对商用和工业能源存储利用。为更好深入储能领域,除在Gigafactory 1生产Powerwall和Powerpack电池外,特斯拉于2016年11月以2.6亿美元收购光伏公司SolarCity22%股权,并在纽约州水牛城建造Gigafactory 2生产太阳能面板。充电网络方面,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为超级快充SuperCharger、目的地充电Destination Charging和家庭充电。家庭充电即上述利用太阳能+储能进行汽车充电,充满耗时约10-14小时。超级快充针对公里沿线,第三代超级快充充电功率最高可达250kW,Model 3长续航版在峰值功率环境中,5分钟所充电量可行驶约120公里,较第二代充电时间降低50%。目的地充电针对停车场、商场等地,充电速度与家庭充电相同。目前,特斯拉全球拥有超过12000个超级充电桩和21000个目的地充电桩。2 特斯拉有坚固的护城河吗?作为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的忠实信徒,马斯克倾向于回归事物的本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而非采用类比和改良的方式。他认为后者属于线性思维,只能对技术或产品产生较小的升级和迭代,而只有从事物本质出发,才能产生颠覆性创新。这种思维方式在马斯克的另一家初创企业SpaceX上取得巨大成功,在特斯拉身上也有着第一性原理的烙印。它使得特斯拉有时候能够独辟蹊径,做出让人惊叹的设计和产品,有时候过于激进却适得其反,常常导致批评和争议。2.1 研发设计:业界最先进的三电技术美国专利分析公司Relecura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特斯拉共计专利/专利族408件。从历年情况来看,2009年后,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开始激增,主要与Model S的研发准备有关,申请数量于2012年到达顶峰,授权数量于2013年到达顶峰。从申请国家来看,美国申请数量保持领先,近年来欧洲与中国申请数量急速增加,这与特斯拉全球化的市场战略分不开。与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数量并不算突出,例如丰田相关专利数超14000多件,约为特斯拉专利数量的50倍。从专利申请前十关键字来看,“电池”“热量管理”“冷却”等是特斯拉主攻目标。通过调动有限资源集中攻坚,特斯拉希望在三电系统领域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2.1.1 电池系统电池技术是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优势领域之一。从专利数据显示,电池系统相关专利占比超60%。特斯拉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系统(BMS)、热量管理系统、冷却管理等,其中电池单体占电池动力系统成本70%以上。特斯拉前后应用过18650和2170两款电池,目前最新款2170圆柱电池采用镍钴铝NCA配备硅碳负极,单体电池容量在3~4.8Ah之间,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性能较上一代18650提高约20%。特斯拉使用的松下圆柱电芯在消费电子市场有成熟的应用历史,拥有能量密度高、工艺成熟、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然而面对要求更为严格的汽车行业,温度敏感性高、成组管理难度大、易爆炸等则局限了其广泛使用。为此,特斯拉提出包括更优的两极材料、模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四大主要解决办法。一、不断寻找最优材料,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电池单体化学物质成分和比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表现,三元材料中,镍主要作用为提高材料整体能量密度,钴主要作用为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整体循环性能。然而,过高的镍含量会导致化学成分不稳定,过高的钴含量会降低能量和容量,并且由于矿产稀缺性,钴价一直居高不下。为此,特斯拉不断攻克电池材料配比,试图找到最优方案。横向来看,当竞争对手2013年做磷酸铁锂电池与NCM111时,特斯拉已经开始在Model S上应用高能量密度NCA三元电池;当竞争对手2017年开始由低镍材料过渡到NCM622/NCM811高镍正极材料时,特斯拉已经探索更高能量密度的硅碳负极应用,特斯拉在电池技术的积累使其电池能量密度和整车续航里程能领先竞争对手数个身位。纵向来看,特斯拉一直坚持使用NCA作为电芯正极材料,并不断提高镍含量、降低钴含量。对比最新Model 3与Roadster两款汽车,特斯拉平均每款车钴含量降低约60%。根据特斯拉2018年一季度报告,Model 3的电芯能量密度超过其他任何一款竞品所使用的电芯,其钴含量低于主流电芯制造厂即将量产的下一代NCM811电芯产品。二、串并联组合、分层管理模式优化模组结构,提高电池充放电能力。特斯拉电池采用特有的串并联方式,按照“单体电池-brick-sheet-pack”顺序进行分层管理。例如,特斯拉将Roadster电池系统的6831节电池分成不同的子单元(4个模组中2个为23Brick/mole,另外2个为25Brick/mole,即2*23*31+2*25*31)进行并联和串联,多组串联和平板的设计,极大增加电池铺设数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车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三、高精度的电池管理系统保障电池安全、提高循环寿命。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几项技术之一。不同于铅酸电池,锂电池由于具有非线性的充放电曲线,造成不论是电芯或是电池包层面,监测、预估和管理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如果管理不当,个别电芯的过度充放电将引起永久性的电池损伤,造成整个电池系统电压、温度不稳定,严重的将导致热失控事件。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Model S开始,特斯拉就采用了NCA为正极材料的电芯,与业界更加主流的高镍NCM材料相比,NCA虽然能量密度更高,但是循环寿命更短,稳定性也更差,因此对BM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斯拉的BMS主要由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组成。其中主控模块相当于BMS系统的“大脑”,负责电压电流控制、接触器控制、对外部通信等功能;从控模块连接了各路传感器,主要负责实时监测电池包里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各种参数,并上报主控模块。特斯拉的BMS具有两个特点。一、高精度。根据Sandy Munro和Jack Rickard等人对Model 3的拆解,Model 3的BMS可以将23-25个独立电池组的电压差控制在2-3mV,远低于其他普通电动车的水平;二、高集成度。特斯拉BMS模块集成了高压控制器、直流转换器和多个传感器,由此可以减少内部通信所需的高压线束,最终减轻总重量并降低成本。四、热管理系统温差设计合理,冷却路线丰富流畅,均温和能量管控能力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整车、座舱、电池三方面,进行整车温度控制、客舱空调加热制冷、电池过热散热过冷加热等。目前,主流热管理包括自然冷却、液冷和直冷三种方案,特斯拉采取50%水和50%乙二醇为冷却液的液冷方案,由四通阀实现的电机和电池冷却循环串并联结构。由系统芯片算法控制,当电池温度超过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相互独立,采用并联;电池温度低于设定目标值时,电池循环与电机循环采取串联,利用电机余热为电池和座舱加热,多余热量将由进气口的热量交换器排放出去。此方案充分利用车内所有部件热量,使热量有效循环游走,极大提高电池单体散热性和电池单体间温度一致性。因此,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所对应的极端气候,特斯拉车辆温差控制保持在2℃内,体现强大的温度管控能力。此外,由于电池单体材料升级、体积增大,电芯容量和密度大幅提高,导致电池化学热敏感性提升,可燃点从18650电池的约175℃降低为2170电池的约65-82℃,对电池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对比旧版Model S 85、新版Model S P100与Model 3可以发现,电池冷却系统阶段性升级,从早期的单条冷却带到如今的每层独立冷却带,为新版2170电池提供更好的温度管控,极大提高电池冷却运行效率。2.1.2 电机电控目前,电动汽车行业主要采用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三种,乘用车主要采用前两种。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部件构成,定子固定不动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从工作原理来看,感应电机的定子绕组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感应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定子转子不同步;永磁电机定子产生电磁转矩来推动转子的磁场围绕轴心线进行旋转,定子与转子的磁场同步。从原材料来看,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感应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铝或铜,成本较低;永磁电机的转子主要采用永磁体,涉及到钕铁硼等稀土材料,成本高昂。从性能来看,感应电机承受温差范围大、无退磁风险、高速区间效率好等;永磁电机输出扭矩调整范围大、同等条件下输出功率高体积小等。总体来说,永磁电机效率更高,感应电机性能更强。一、感应电机是特斯拉创立之初的“最优”选择。上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EV1系列首先将感应电机与逆变器结合应用于电动汽车,该系统可以将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此后,T-zero跑车也使用了改进版本的感应电机。该技术被特斯拉创始人艾伯哈德和塔本宁接纳吸收。在设计Roadster时,出于成本(全球稀土资本基本集中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退磁风险、技艺成熟(当时制造环节合作商AC Propulsion即是感应电机领域技术领头者)等综合因素考虑,特斯拉选择了感应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为提高传统感应电机功率和运作效率,特斯拉采取一系列包括设计对应冲片、提高扭矩、冷却系统等手段,其中,最为创新的是感应电机铜芯转子专利技术(专利号US20130069476)。铜较铝带来更高的电导效率。从各项金属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来看,在相同温度下,铜的电导率远高于铝。如果将电机转子结构原材料换成铜,电机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熔点高、大尺寸制造难度等制约铜芯电机发展。对比铝(熔点660.3℃),铜(熔点1083.4℃)过高熔点增加制造难度,AC Propulsion与MIT的一项实验表明,一旦电机体积过大,采用铜材料的电机成品极易造成气泡过多、难以镶嵌等问题。镀银铜插片有别传统电机转子结构,在低焊接要求条件下完成低成本、高性能改造。传统感应电机如果使用金属铜,主要分为铜条插入转子槽和两端封环两个步骤,铸造过程由于高焊接标准,往往导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特斯拉使用镀银铜插片填满铜条转子槽间隙,再加固两端,封上禁锢环片的方法,降低铸造难度的同时提升电机运行效率,完成特斯拉特殊动力改造。二、用算法解决控制难题,Model3应用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在成本、性能和效率的多重约束下,特斯拉大胆尝试了永磁开关磁阻电机(Permanent Magnet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传统开关磁阻电机通过在定子中加入电磁铁和钢铁制成的转子,仅产生磁吸引力进而带动电机转子运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子热损耗低等优点。然而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存在功率输出时扭矩波动问题,需要非常精细的电流控制策略和算法,这也造成其迟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Model 3对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做了一定的改良:在定子加入少量稀土,并设计了控制算法来平滑扭矩波动,最终提高了电机输出功率。Model 3的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稀土使用量非常少,而且无需使用铜芯,降低铸造成本)、功率高等优点。相比于Model S/X感应电机83%的能量转化效率,Model3的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至89%,即89%的电能可以最终转化为驱动力,这样便进一步降低了电耗,提高了续航里程。2.2 软件与架构:汽车将成为移动的计算机2.2.1 系统软件2018年美国知名杂志《消费者报告》指出特斯拉Model 3存在刹车距离过长的问题,因此没有对其进行推荐。放在传统车企,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大概率是大规模的召回,或是通过4S店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无论哪一者都需要浪费车主漫长的等待时间。然而特斯拉的工程师通过OTA(Over-the-Air)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在几天之内便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特斯拉与传统车企最根本的不同——特斯拉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进行系统升级(OTA),传统车企的OTA只局限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fotainment system)中地图等功能,却无法像特斯拉一样对车内温度、刹车、充电等涉及车辆零部件的功能进行远程控制或升级。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者底层的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完全不同。随着现代汽车的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复杂,整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ECUs)也随之增多。当前一辆普通汽车的ECU多达70-80个,代码约1亿行,其复杂度已经远远超过Linux系统内核和Android。在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OEM高度依赖博世、德尔福(现为安波福)等一级供应商提供的ECU。但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一级供应商,有着不同的嵌入式软件和底层代码。这种分布式的架构在整车层面造成了相当大的冗余,而且整车企业并没有权限去维护和更新ECU。在这种关系下,一级供应商的研发周期与2-3年的车型研发周期相匹配,传统汽车的软件更新几乎与汽车生命周期同步,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与传统造车不同的是,特斯拉采取了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即通过自主研发底层操作系统,并使用中央处理器对不同的域处理器和ECU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架构与智能手机和PC非常相似。特斯拉Model3的电子电气架构分为三部分——CCM(中央计算模块)、BCM LH(左车身控制模块)和BCM RH(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CCM由IVI(信息娱乐系统)、ADAS/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车内外通信三部分组成,CCM上运行着X86 Linux系统。BCM LH和BCM RH则负责车身与便利系统、底盘与安全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的功能。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一、软硬件解耦、算力集中化。可以真正地实现硬件标准化和软件开发重复利用,既实现供应商可替代,也可以大大缩短软件迭代周期,同时为日后第三方软件开发扫清了障碍。车辆将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同时大量计算工作可以集中至车载中央处理器甚至云端,减少了内部冗余同时车联网协同成为可能。二、内部结构简化、制造自动化。车载以太网开始取代CAN总线结构,半导体集成使得特斯拉可以精简内部线束结构。Model S内部线束长度长达3千米,Model 3只有1.5千米,未来Model Y上特斯拉的计划是将线束长度控制在100米。Model 3的线束自动化组装问题曾使得特斯拉一度陷入“产能地狱”,最终不得不切换为人工组装。线束结构的精简可以使特斯拉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三、提升服务附加值。实现整车OTA功能后,特斯拉可以通过系统升级持续地改进车辆功能,软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4S店的功能,可以持续地为提供车辆交付后的运营和服务。传统汽车产品交付就意味着损耗和折旧的开始,但软件OTA赋予汽车更多生命力,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自2012年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软件系统至今一共进行过9次大更新,平均几个月一次小更新,已经累计新增和改进功能超过50项,包括自动辅助驾驶、电池预热、自动泊车等功能。如果说三电系统领域特斯拉还只是与传统车企在同一维度上竞争,那么整车OTA属于特斯拉对传统车企甚至传统汽车一级供应商的一次降维打击。传统车企虽然开始智能化转型,但是未必能够追上特斯拉的步伐。按照博世对EEA的定义,大众等传统车企仍处于从“Molar”(模块化)向“Integration”(集成化)的过渡阶段,而特斯拉已经是一台“Vehicle Computer”(车载中央计算机)了。在2018年年报媒体发布会上,大众CEO迪斯明确提出要打造vw.OS操作系统,并且逐渐把整车的70多个ECU集成到3-5个高性能处理器上。大众成为传统车企中第一个明确提出智能化转型的公司,但是与特斯拉相比,软件并不是大众的强项。若想转型成功,大众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相关的软件开发人才,形成内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更需要调整相应的组织人员架构。股东的支持、管理层的远见、极强的执行力缺一不可。此外,现有一级供应商未来势必在ECU软硬件开发的主导权上与车企展开激烈博弈,车企转型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2.2.2 应用软件Autopilot是特斯拉目前最重要的应用软件。传统车与智能汽车最大区别在于驾驶系统,目前主流智能化汽车基本配备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尚无企业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系统。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由软硬件组合构成,从结构框架来看,主要分为感知模块、地图模块、驾驶行为决策模块。从流程来看,感知模块通过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收集周围环境探测到的物体数据,地图模块提供定位和全局路径规划,数据共同传输到驾驶行为模块,为驾驶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最后决策模块控制车体转向、加速等实施行为。从技术路径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以摄像头为主导方案;另一是以谷歌、百度为代表,以激光雷达为主导方案。摄像头是最接近人眼获取环境习惯的传感器,有较稳定的图像处理能力,但在例如下雨、起雾等恶劣环境中分辨率下降。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物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准等优点。但多束精准度高的激光雷达成本和技术门槛远远高于摄像头。特斯拉Autopilot的主要成就在于率先实现大规模商用。一、Autopilot辅助驾驶商用化性能突出。出险率可以一定程度判断该车体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程度。根据美国保险赔款条例,可以分为六项类,分别为Collision(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车辆赔理)、Property Damage(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车辆理赔)、Comprehensive(其他非碰撞事故)三项车险和Personal Injury(双方各自赔付)、Medical Payment(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过错方人身赔理)、Bodily Injury(车辆碰撞,由过错方造成的对对方人身赔理)三项人险。对比同等大型豪华轿车的出险率,从三项车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与其他豪华轿车类似,表现较差,且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型轿车,说明特斯拉单车平均碰撞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暗示由于系统误判或者驾驶员忽视容易造成更多碰撞。但从三项人体保护险来看,特斯拉Model S低于平均、基本处于优秀水平,说明Model S对自身车主和对方车主有良好的人身保护。从车道保持情况来看,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数据,在直径1300-2000英尺(396-617米)不同的空旷道路测试环境下,对比宝马5系、奔驰E、Model 3/S和沃尔沃S90五辆同类别轿车,设定3种情况各6种测试的共18次测试条件,Autopilot8.1辅助驾驶系统在弯道和坡道的车辆保持能力最为突出,仅在坡道表现过一次压线。二、Autopilot拥有数据优势。作为最早搭载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电动车品牌,同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辅助驾驶车队,截止2019年1月,特斯拉Autopilot行驶里程超过17.3亿公里,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车队规模保守估计以每年约40万辆递增(Model S/X 10万辆/年+Model 3 30万辆/年)。作为对比,根据加州车辆管理局《2018年自动驾驶脱离报告》的数据,激光雷达路线的领头羊Waymo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路测车队规模为110辆,路测里程数约200万公里。庞大的数据量使得特斯拉在高精度地图、障碍物识别等方面的数据积累显著领先于竞争对手。此外,与大多数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大量采用模拟数据进行算法学习不同,特斯拉车队采集的全部为现实数据,数据质量更高,更加有利于算法迭代更新。三、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来满足完全无人驾驶算力需求。根据特斯拉4月23日自动驾驶日披露的信息,历时3年秘密研发,特斯拉已经完成车载AI芯片的设计生产(由三星代工),SOC算力超过了应用于AP2.0的英伟达Drive PX2,并已经实现装车。从原理来看,无论哪条自动驾驶技术路径,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学习能力都至关重要,因此,汽车AI的实现需要底层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变革。此前,自动驾驶芯片基本被英伟达和Mobileye(已被Intel收购)两大巨头垄断,此次自研车载芯片是特斯拉近几年来最重要的硬件创新,将使特斯拉成为唯一一家具有自动驾驶芯片研发设计能力的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扩大在智能化和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和马斯克在Autopilot驾驶系统的宣传上一直存在过度承诺和夸大。大多消费者在没有深度了解的背景下,或存在被“自动转向、自动泊车”等字眼所欺骗现象,导致驾驶过程中放松对车辆控制,进而造成数件安全事故。此外,由于摄像头主导的视觉方案对物体探测数据体量要求非常高,但Autopilot无法100%将现实生活存在的每样实物都传输进数据库,从而又导致部分因为系统误判造成的交通事件。2.3 生产制造:高度垂直一体化特斯拉自行生产组装众多核心部件,包括电池包、BMS系统、充电接口和设备、电机等。该模式的最大特征为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在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不容易被供应商“卡脖子”。但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必然带来前期的大量研发投入,因此必须通过打造精品和爆款,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开模等前期投入。动力总成集成优化内部结构,有利缩减车型降低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特斯拉一直保持包括电池包、BMS、冷却系统、电机等动力总成高度集成的特点。例如,无论是感应电机还是永磁开关磁阻电机,基本结构都为变速箱、逆变器和电机三体合一的结构。对比来看,每次推出新款车型,特斯拉都尽可能在原基础上集成升级。对比Model S/X,Model 3的车体减小约20%、价格降低约50%,为保证整车性能,特斯拉加入更多系统芯片来控制部件协调运作,并且将例如Model3的冷水机、电动阀、液冷罐等零部件集成为冷却液储阀罐,即Super Bottle,通过算法调节内部线路串并联结构,减少例如PTC加热器等零部件。2.4 销售、品牌与服务:直营与全生命周期交互销售方面,有别传统车企的多层经销模式,特斯拉效法苹果,选择自建展示厅和体验店,选址从2012年的加州、纽约、华盛顿等美国主要城市扩增为全球378个城市,销售网络范围不断扩张。直营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品牌形象、解决因为经销环节而产生的价格不一、体验感差等问题,但实际上直营店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而且直营模式并非特斯拉特有,不存在实际门槛,新造车势力例如蔚来小鹏等,大多也采用该模式。特斯拉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CEO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独特光环。马斯克初期打造现实版钢铁侠形象,个人影响力高涨,“网红效应”使得特斯拉自带流量和媒体曝光度。例如在Model 3发布会后利用社交网络上各路媒体及自媒体进行话题讨论,首周预定量便超过30万,传播效果远超传统广告渠道。根据全球品牌评估平台BrandZ数据,特斯拉自2016年起位列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品牌价值也从2016年的44亿美元涨至2018年的94亿美元,甚至超过保时捷等老牌豪车品牌。服务方面,由于特斯拉通过OTA进行软件更新,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且由于不少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在线诊断”,能够省去用户维修时间,进而降低成本。此外,马斯克作为“Twitter大V”,经常在社交网络上与用户进行互动,在产品和软件更新时听取用户意见,这种近距离沟通也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好感,使得多数用户对产品存在的部分瑕疵表示理解和支持。3 特斯拉的下一个十年:挑战与前景3.1 挑战第一性原理是天使也是魔鬼。特斯拉习惯于在快速发展中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问题却越积越深,成为日后隐患:一、产能问题。特斯拉的产能一直备受诟病,由于产能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能力与产品预定量不匹配、交付延迟严重等。由于Model 3订单与实际产量偏离程度最高,特斯拉2017年年底以来暴露的产能问题愈加严重。2017年第三季度Model 3实际产量仅260台,远低于1500台预期,主要因为早期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还未正式量产,人工组装电池包速度慢。电池量产问题得到解决后,Model3产能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主要因为产线过于高度自动化。针对生产组装的GA3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生产一台汽车匹配数百条机器设备,产线过于密集,机器设备过多导致作业时间冲突、效率和灵活性下降,激增的维护成本抵消掉自动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因此,特斯拉曾于2018年2月、4月停产维护GA3产线,降低自动化程度并加入更多人手,此外还开设帐篷产线GA4增加生产速度。2018年6月Model 3达到目标周产能5000辆,目前周产量约7000辆。即便如此,特斯拉按时完成交付任务依然艰难,按照2017年年底Model 3约45.5万订单、2018年实际交付14.7万计算,不考虑新增订单,剩余订单还需1年左右时间完成。二、质量与做工问题。一方面,Model3车身质量可靠性存在瑕疵。从原材料来看,铝和钢使用率最高。对比两者物理性能,大多情况中,同等质量下,铝合金强度大于高强度钢;同等体积下,高强度钢强度大于铝合金。为此,大多新能源车企纷纷转战铝车身,便是为了降低整车重量。从化学性能来看,由于铝合金的低熔点,对温度的敏感性更高,因此传统焊接等升温手段并不适用,往往采用铆接、胶联等技术,增加制造成本。此外,由于铝的特殊性,车体事故后难以用传统手段维修,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部分或整片替换,增加事后修复成本、降低用户使用感。Model S/X便是高比例铝车身代表。为压缩成本,Model 3车身选择钢铝混合。根据Munro & Associates的拆解报告和车身模型结构图可以发现,Model 3采用铝合金、软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这4种材料。由于单电机Model 3为后置电机,为平衡重量,后车身大部分使用质量更轻的铝合金。大部分的纵梁、底板等则采用超高强度钢,增加车身坚固程度以提高安全性。然而,过多的不同类型材料增加连接难度,Model 3车身连接方式便高达5种,且并没有简化不必要配件,反而增加了整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自Model S上市以来特斯拉的做工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种情况可能体现在钥匙扣字迹模糊、过多的塑料内饰、车门劣质等等。作为定位于豪华轿车的品牌,特斯拉在内饰和做工方面根本无法与同类的德系和日系车相提并论。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特斯拉缺少大规模量产经验,对汽车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管理还缺少足够的积累,另一方面特斯拉过于追求自动化生产,最终不得不采用“帐篷工厂”的方式进行返工,反而影响了质量。此外,由于缺乏传统车企的国际化经验,Model系列并没有对不同市场进行座舱调整,往往导致适用于欧美体型的内座,却对亚洲消费者来说过于空旷和不适。三、安全问题。即便对产品经过多次升级、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特斯拉汽车事故频率依然呈上升趋势,2013年因频发的汽车起火事件导致特斯拉股价跌幅最高达20%。根据已披露报道,从2013年至2019年3月特斯拉共发生36起汽车安全事故,47.2%为车辆碰撞导致,其中包括因为酒驾、操作不当、路障等而造成的碰撞。然而,不同于燃油车,58.8%车辆碰撞引发电池燃烧,且由于动力电池高燃烧时长,对驾驶员造成不同程度伤害。此外,事故伤亡程度深,36起事故中有9起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四、现金流问题。作为一家初创型高端制造企业,由于其重资产、重研发属性,特斯拉在长达10-20年的时间内现金流基本为负。尽管通过Model S与Model 3等爆款车型占据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期间,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仅2个季度为正。为进军欧洲和中国市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特斯拉企业自由现金流更加恶化,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自由现金流达到负13.8亿美元。因此,2019年特斯拉将大幅度关闭门店和展示厅,并将销售模式转向线上,以削减成本开支。2019年Model 3的热销,一度令特斯拉现金流有所好转,2019年第三季度现金流降低为负1.7亿美元,但是随着美国和中国工厂Model Y加速投运、欧洲工厂Model 3/Y提速,未来现金流依然是重要的考虑点。五、高层震荡频繁。特斯拉高层离职率呈增长趋势,仅2018年全年,离职高管超过40人。除正常的人员调动和行政方面高管离职,特斯拉核心团队的技术、财务、研发、法务管理人员均发生过离职,例如2016年5月离职的生产制造副总裁Greg Reichow与Josh Ensign、2017年4月离职的首席财务官JasonWheeler、2017年7月离职的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2018年9月离职的首席人事官Gabrielle Toledano等。即便高管离职跳槽在硅谷科创企业非常普遍,但是管理层频繁变动仍不利于特斯拉稳健发展。3.2 前景回头来看,2006年马斯克在“Master Plan”中提出的十年计划、四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2016年马斯克又提出了新的“Master Plan Part Deux”,包括四方面任务:一、制造太阳能屋顶并整合储能电池;二、扩大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至所有主要细分市场;三、积极开发无人驾驶技术,通过大规模车队实现快速迭代;四、推出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如果说2006-2016年属于特斯拉的关键词是“电动化”,那么2016年开始特斯拉将更多地在智能网联、共享化、清洁能源生产和储存上发力。随着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断开拓业务边界,但也面临产能、产品安全与质量、现金流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特斯拉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大众、丰田等传统OEM,更有谷歌、英伟达、Uber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仍存变数。一、特斯拉将成为一家全球化车企。Model 3在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当务之急在于凭借自建工厂和低价政策将成功复制到中国市场,快速抢占市场,并着手推进Model Y以满足SUV用户的需求。此后特斯拉还将推出电动卡车Tesla Semi、电动皮卡Cybertruck。我们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将超过50%。二、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从智能手机发展史来看,外观和供应链都极易被模仿借鉴,但苹果的利润却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并打造应用生态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特斯拉将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三、长期来看,汽车服务和能源服务将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特斯拉已经建立了全球范围的直营店和充电网络,通过OTA不断向用户推送新的软件与功能,特斯拉正持续构建线上+线下、汽车+能源的服务闭环。全自动驾驶成熟以后,特斯拉还将自建车队提供出租车服务。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中国游览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1章 游览车行业界定和分类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第二节 行业分类第2章 游览车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第一节 全球游览车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游览车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三、全球游览车行业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游览车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游览车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二、中国游览车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 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境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第四节 游览车行业政策环境第五节 游览车行业技术环境第4章 游览车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规模一、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游览车行业市场饱和度三、影响游览车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四、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市场结构第三节 市场特点一、游览车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游览车行业的影响三、差异化分析第5章 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第6章 游览车行业生产分析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一、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二、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产能及增速三、影响游览车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四、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一、游览车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二、重点省市游览车行业生产状况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二、影响游览车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三、游览车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第7章 细分行业分析第一节 主要游览车细分行业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第8章 游览车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重点游览车企业市场份额第二节 游览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第9章 游览车行业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 游览车产品价格特征第二节 国内游览车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游览车产品价格的因素第四节 主流厂商游览车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 游览车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第10章 下游用户分析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第11章 替代品分析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第二节 替代品对游览车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第12章 游览车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第13章 游览车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 游览车产品主流渠道形式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第14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毛利率第二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利润率第四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利润率第五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产值利税率第六节 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盈利能力预测第15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第五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利润增长分析第六节 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增长预测第16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速动比率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流动比率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五节 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偿债能力预测第17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第五节 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营运能力预测第18章 游览车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二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三节 企业三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四节 企业四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五节 企业五第19章 游览车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出口分析一、2015-2020年游览车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三、影响游览车产品出口的因素四、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出口形势预测第二节 进口分析一、2015-2020年游览车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进口游览车产品的品牌结构三、影响游览车产品进口的因素四、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进口形势预测第20章 游览车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 游览车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第三节 游览车行业政策风险第四节 游览车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21章 游览车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第一节 游览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第二节 游览车企业营销策略一、价格策略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三、促销策略四、服务策略五、品牌策略第三节 游览车企业投资机会一、子行业投资机会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三、产业链投资机会主要图表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需求总量图表:2020-2026年中国游览车行业需求总量预测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供给总量图表:2020-2026年中国游览车行业供给量预测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产品价格走势图表:2020-2026年中国游览车行业产品价格趋势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毛利率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产值利税率图表: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利润增长分析图表: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增长预测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速动比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流动比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图表: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偿债能力预测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游览车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图表:2020-2026年游览车行业营运能力预测图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图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图表: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出口地区分布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图表:2015-2020年中国游览车行业进口区域分布.......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报告编号:1490818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jxhy/gcjx/20210101/1490818.html2020-2026年中国游览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0-2026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编号 1432023 ←访问时,请说明此编号。正文目录第1章花椒油行业界定和分类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第二节 行业分类第2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第一节 全球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三、全球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二、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 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境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第四节 特麻花椒油行业政策环境第五节花椒油行业技术环境第4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规模一、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饱和度三、影响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四、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市场结构第三节 市场特点一、特麻花椒油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特麻花椒油行业的影响三、差异化分析第5章 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第6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生产分析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一、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二、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产能及增速三、影响特麻花椒油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四、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一、特麻花椒油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二、重点省市特麻花椒油行业生产状况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二、影响特麻花椒油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三、特麻花椒油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第7章 细分行业分析第一节 主要特麻花椒油细分行业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第8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重点特麻花椒油企业市场份额第二节 特麻花椒油行业市场集中度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第9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 特麻花椒油产品价格特征第二节 国内特麻花椒油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特麻花椒油产品价格的因素第四节 主流厂商特麻花椒油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 特麻花椒油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第10章 下游用户分析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第11章 替代品分析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第二节 替代品对特麻花椒油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第12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第13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 特麻花椒油产品主流渠道形式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第14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毛利率第二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利润率第四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利润率第五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产值利税率第六节 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盈利能力预测第15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第五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利润增长分析第六节 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增长预测第16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速动比率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流动比率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五节 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偿债能力预测第17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三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第四节 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第五节 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营运能力预测第18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二第三节 企业三第四节 企业四第五节 企业五第19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出口分析一、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三、影响特麻花椒油产品出口的因素四、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出口形势预测第二节 进口分析一、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进口特麻花椒油产品的品牌结构三、影响特麻花椒油产品进口的因素四、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进口形势预测第20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花椒油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第三节 特麻花椒油行业政策风险第四节花椒油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21章 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第一节 特麻花椒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第二节 特麻花椒油企业营销策略一、价格策略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三、促销策略四、服务策略五、品牌策略第三节 特麻花椒油企业投资机会一、子行业投资机会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三、产业链投资机会主要图表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需求总量图表:2020-2026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需求总量预测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供给总量图表:2020-2026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供给量预测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产品价格走势图表:2020-2026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产品价格趋势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毛利率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产值利税率图表: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利润增长分析图表: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增长预测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速动比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流动比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图表: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偿债能力预测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图表:2015-2020年特麻花椒油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图表:2020-2026年特麻花椒油行业营运能力预测图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图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图表: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出口地区分布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图表:2015-2020年中国特麻花椒油行业进口区域分布.......
航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航空制造业中流砥柱,前景广阔1、航空零部件产业:航空制造业中流砥柱1.1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基础性产业,工序复杂种类繁多航空零部件,种类繁多技术精湛。广义的航空零部件是飞机各种零组件的总称,而狭义的航空零部件专指飞机机体零部件。飞机机体是指构成飞机外部性质和主要受力的部分,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等主要部件,并广泛涉及大梁、桁条、翼粱、翼肋、框类等主要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制造,工序复杂专业性强。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是指航空飞机各种零配件的制造。包括飞机机体零构件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仪表、机载设备、液压系统和附件等的制造,不包括零部件装配、航空发动机总装和整机总装等。飞机零部件依据各分系统结构、需求、用途、性能等要求有所区别,种类繁多平均在2-4万件类,且航空器由于高稳定性、高速、高安全性及多次使用的特殊要求,对各个环节零部件设计、制造、加工和装配有着极高的工艺要求与技术壁垒。航空零部件制造是航空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根据《中国飞机制造业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飞机制造业通常采取“整机制造商----多级供应商”的制造模式。产业链第一级为整机制造商,第二级为大型关键航空分系统制造商,其提供的分系统包括机体、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等机载设备;第三极包括众多提供结构件、零部件、电子产品、舱内配套设施等供应商,其部件产品供货给二级供货商进行集成;第四级为产业链上游的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金属原材料等企业。航空零部件企业众多,大多集中在三级供货商环节,是航空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奠定了航空产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以军用飞机为例,航空制造产业供应商关系图1.2机体制造由机翼、机身及尾翼构成,军民飞机价值量不同按飞机用途可分为军用航空零部件及民用航空零部件。依据使用功能不同,军用飞机更注重于产品的可靠性高、材料坚硬质地轻、一致性强等特点,民用航空零部件注重安全性强、多次使用质量保证等特点,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仪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组件、附件、通信器材等均依据飞机机体结构设计进行定制化生产制作。机体零部件分类军民飞机因用途的显著不同,各组成部分价值占比差别较大。对于军用飞机,动力系统占整机价值比最高,达25%,航电系统次之,机体结构占比约为20%;对于民机,机体结构占整机比超过1/3,达到36%,动力系统次之,航电和机电系统合计占30%。其中机体部件数量庞大,以民机波音737飞机,至少需要3万个大小各异的结构零件及数控零件组成。军机各组成部分价价值占比民机各组成部分价值占比1.2.1机翼:飞机重要组成部件,内外皆可装载功能设备机翼:飞机重要组成部件。机翼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与尾翼一起形成良好的稳定性与操纵性。另外可以在机翼内部装载弹药、设备和油箱,在机翼上可以安装起落架、发动机、悬挂导弹、副油箱以及其他外挂设备。机翼通常是由翼梁、纵墙、桁条、翼肋和蒙皮等构件组成。机翼按照的基本受力构件包括纵向(沿翼展方向)骨架、横向(沿气流方向垂直于翼梁方向)骨架和蒙皮。纵向骨架有翼粱、纵墙和桁条,横向骨架有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机翼结构翼梁:纵向受力件。翼梁由梁的腹板和线条组成。翼梁是单纯的受力件,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它是机翼主要的纵向受力件,承受机翼的全部或大部分弯矩。翼梁大多在根部与机身固接。桁条是与蒙皮和翼肋相连的元件,由铝合金挤压或板材弯制而成,铆接在蒙皮内表面,承受机翼弯矩引起的部分轴向力,是纵向骨架中的重要受力元件之一。除上述承力作用外,桁条和翼肋一起对蒙皮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翼肋:机翼的横向骨架,包括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横向垂直于翼展的方向,安装方向垂直于机翼边缘,用来支撑蒙皮,维持机翼的剖面形状。普通翼肋的作用是将纵向骨架和蒙皮连接成一体,把由蒙皮和桁条传来的空气动力载荷传递给翼粱,保持翼剖面的形状。加强翼肋就是承受有集中载荷的翼肋。纵墙:纵墙与翼粱十分相像,二者的区别在于其缘条比翼梁的缘条弱(但大多强于一般长桁),其长度有时仅为翼展的一部分。纵墙通常布置在机翼的前后缘部分,与蒙皮组成封闭盒以承受机翼的扭矩,同时还有封闭机翼内部容积的作用,靠后缘的纵墙还可以悬挂襟翼和副翼。蒙皮是包围在机翼骨架外的构件用粘接剂或铆钉固定于骨架上形成气动力外形。为了使机翼所受的阻力尽量小,蒙皮应力求光滑。为此应提高蒙皮的横向弯曲刚度,以减小它在飞行中的凹凸变形。从受力看,气动载荷直接作用在蒙皮上。因此,蒙皮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局部气动载荷。此外蒙皮还参与机翼的总体受力,它和翼梁或翼墙的腹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盒式薄壁梁承受机翼的扭短;当蒙皮较厚时它常与长翼一起组成壁板,承受机翼的弯矩引起的轴向力。壁板有组合式或整体式两种。某些结构形式(如多腹板式机翼)的蒙皮很厚,可从几毫米到十几毫米,常做成整体壁板形式,此时蒙皮将成为承受弯矩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受力元件。1.2.2机身:连接飞机整体部件,依飞机型号区别设计机身:机身由机身、短舱、尾撑等筒形结构组成,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约占飞机总造价的10%-20%。机身后段由隔框、长桁、蒙皮和机尾罩等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长桁数量多,桁条结构较强,没有设置大梁,弯矩引起的轴向力由长桁和蒙皮承受。机身后段共有8个主隔框和5个辅助隔框,机身后段开口较少,大多数长桁是连续贯穿整个后机身的。尾喷管采用了引射式收敛喷管,机尾罩分为两段安装在隔框上,前段由铝合金板材制成,后段由高温合金钢板材制成,将发动机喷管完全包住形成固定外罩的引射器。1.1.3尾翼:让飞机具有操纵性及稳定性尾翼:保证飞行平衡,分垂直水平两类。飞机尾翼指的是用于保证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的平衡与安定性,以及实现对飞机的操纵的结构部件,主要有水平尾翼(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和垂直尾翼(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尾翼的存在让飞机具有操纵性及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其价值约占飞机总造价的5%-10%。2产业模式:转包生产合作模式,位于整机制造产业链中游2.1位于航空整机制造产业链中游上游金属/复材,下游分系统制造维修。航空零部件产业链上游包括制造各种航空零部件所需的金属非金属等原材料及成型材料,金属材料主要有:结构钢、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航空陶瓷、特种橡胶和碳纤维等。下游则由民用航空飞机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航空维修三大部分构成。飞机零部件相关产业链2.2转包生产为主要供应链合作模式航空“转包”生产是全球航空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一种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在全球转包生产形式下,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主要负责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承担主要结构件和系统间设计和制造工作,并负责最后的总装。供应商根据主制造商需要参与具体各个部件的生产制造中。主制造商通过合同约定以及考核的方式对供应商的进度、质量、成本和交付进行严格管理。转包业务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研发能力。按照国际航空发展规律,航空飞机及发动机产品的输出方(如波音、GE等)至少得向输入市场转包生产不低于20%的零部件转包生产份额,即“补偿贸易额度”。鉴于此,主制造商通过转包生产模式充分调动了全球产业链分工降低了自身产品制造成本,使得其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于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加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航空零部件转包是国际巨头普遍做法,国际航空巨头往往将众多零部件业务进行转包生产,且该比例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提升。以波音为例,20世纪90年代,波音777项目外包份额约为30%左右,21世纪的787等项目外包比例已高达70%左右。国际转包市场总体规模也在逐渐增长,根据普拉迪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国际航空转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1%。根据工信部《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年鉴》的数据,2019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规模上升到123亿元,约占国际航空零部件市场总规模的8%。国际航空零部件制造转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航空分包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国内转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航空企业一直通过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以及大量合资企业建设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主力机型结构部件、金属型材、金属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中国民用航空零部件转包交付金额不断扩大,波音、空客等零部件转包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获得的民航转包生产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民营航空企业获得的国际航空转包份额也有所提升。目前国内企业承接的航空国际转包业务主要还是由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两大军工集团的旗下个主机厂或成立的合资公司承担。据统计,目前中航工业整体承担了约80%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3市场规模:军品随主战型号爆发增长,民品国内外市场齐发力3.1军机航空零部件市场:随下游主战型号放量及集团外包比例提升爆发增长我国军用飞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未来10年整机市场将达万亿市场空间:根据《世界空中力量2020》数据显示,我军现在尚有超50%比例的二代战斗机在服役,在战斗机更新换代加速的背景下,预计未来10年,我国战斗机将保持每年新增+替换100架左右的需求,共计新增1,000架;运输机--大型运输机缺乏,未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防大学《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未来需要至少400架以上运-20系列运输机才能满足我军在亚洲地区执行任务。预计未来10年,我国大型运输机将需要200架;目前中国陆军每万人军用直升机拥有量仅为8.8架,美国为99.5架,俄罗斯为28.7架,我国陆军部队对直升机需求迫在眉睫。预计未来10年,我国陆军每万人军用直升机拥有量将达到30架左右,预测新增军用直升机1,800架;特种飞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快速反应、远程机动、立体作战战略打击的关键手段。在未来的特种飞机市场上,美国、日本、以色列和欧洲都将占据一席之地。预计未来10年新增需求量为120架;相较美国,我国教练机的数量明显不足。预计未来我国空军教练机/战斗机数量比可能接近0.4,据此推测我国未来10年教练机需求量400架。2018-2024年军用飞机增速预测(单位:架)军用飞机增量预测图(单位:架)我国军用飞机零部件制造产业未来10年规模预计超3000亿元。受益于“十四五”强军强国政策的大力推进实施,以及我军现在新型号主战机型的不足和原有旧机型的更新换代,未来3-5年将迎来下游主战型号飞机更新换代的高峰。考虑到我军未来十年各种机型的新增数量以及旧机型机身零部件的维修保养、零件更新等工作,军用飞机航空零部件产业市场预计新增需求超2000亿,已有飞机维修更新市场需求近1000亿,合计超3000亿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场需求。鉴于该行业属于高壁垒、长积淀、深度跟踪的小众行业,未来行业内稀缺龙头将显著受益。军用飞机未来10年市场需求规模预测(单位:亿元/架)航空零部件制造业或将显著受益于军工集团业务外包比例增加。目前我国军工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正在不断加快,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未来利用外部社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军工企业将非核心的生产制造环节转让给具有合格专业技术的生产厂家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军工集团“大产业链+小总部”模式的不断建设,军工产业集群将以军工集团为核心,以关键加工装配工厂为辅助形成区域性航空制造产业园。军工集团为保证自身的效率与利润,未来有望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比例逐渐提升,从而使零部件生产、机加工、装配等企业显著受益。3.2民用航空市场:国际分包业务扩量+国产大飞机需求放量共促发展国内民用航空转包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地位逐步提升,预计未来10年国内需求+国际分包将超1800亿市场规模。中国的航空工业外贸转包生产始于1980年,先后与美国波音、欧洲空客、加拿大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等世界先进飞机制造公司以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美国普惠公司等发动机制造公司建立了工业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航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项目涉及机头、机翼、机身、尾段、舱门、发动机部件等多种产品。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近年来中国航空转包生产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将在国际航空转包市场上与世界各民用飞机制造商包括中国商飞、波音、空客、庞巴迪、巴西航空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全球知名飞机制造商均有采用中国产品,以波音公司为例,在全球飞行的6000架波音飞机当中,均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及零件。国内转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航空企业一直通过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以及大量合资企业建设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主力机型结构部件、金属型材、金属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中国民用航空零部件转包交付金额不断扩大,波音、空客等零部件转包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获得的民航转包生产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民营航空企业获得的国际航空转包份额也有所提升。而国内航空零部件转包业务承接方主要分为国资背景及民营企业,主要由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两大军工集团的旗下个主机厂或成立的合资公司承担。据统计,目前中航工业整体承担了约80%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ARJ21与C919航空零部件与维修市场规模国内自身分包市场规模:国产飞机需求扩产达1400亿市场规模,国际分包稳定增长。在国际转包业务持续推进的同时,我国大型自主商用飞机谱系的建设也快速发展,随着商用飞机航空制造产业链的不断成熟,航空零部件制造规模及分包比例也将随下游大飞机放量获得明显增长。我国C919大飞机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成功试飞。根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C919已获得28家客户累计815架订单;国产支线飞机ARJ21交付不断增加,目前确认+意向客户超700架。按照各自售价及零部件占飞机总价值30%/36%比例计算,考虑已有订单及已落地飞机后期维修更新替换工作,我国未来10年可贡献零部件制造分包收入近1400亿元。2010-2030年我国国际航空制造分包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1、总论1.1航空零部件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航空零部件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3、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5、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6、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7、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8、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9、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10、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11、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13、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14、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15、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16、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航空零部件项目申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航空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航空零部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中哲咨询项目服务详情深度沟通:为每个项目成立专项小组,对需求进行深度理解,包括项目情况、核心优势挖掘、项目需求表达word、PPT、H5、视频)等。工作思路:梳理报告 、拆分内容(逻辑、内容、设计)。专业体现:运用科学成果进行经济论证,减少决策盲目性,提高项目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 。全面系统分析:基于资深的专家团队,对投资项目的技术资源条件、区域市场需求、财务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实施条件是否具备、项目技术水平是否先进、项目投资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投资能否取得最佳效益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为报告出具工程咨询甲级资质。一、引言《XXX村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涉及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行业市场分析、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土地利用、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效益分析等方面,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二、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XXX村乡村旅游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改建;3、项目地址:青海省XX市XXX村;4、建设单位:XXX县财政局;5、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XXX村乡村旅游项目,项目建设地为XX县XX镇XXX村,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约**.61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村、XX溪、XX坡三大板块,具体规模设计见6.3;6、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0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03.25万元(含单体建筑**9.38万元,景观工程**9.36万元,室外配套工程*3.51万元,绿化工程**1.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75万元;7、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约**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资金;8、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共**个月,即202*年*月—202*年*月,其中:每年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为冬季停工期。三、市场行业分析一、我国旅游收入呈现两位数,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旅游花费4.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农村居民旅游花费0.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图3-1 2014-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二、我国乡村旅游成为旅游行业投资发展重点领域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截止至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增长十分迅速。据测算,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乡村产业的新亮点。到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一片大好。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已经超过15亿次,同比增加10.2%。仅上半年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这一数值超过2018年全年收入。图3-2 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亿人)三、青海省旅游游客数量不断增多,旅游收入快速增加2018年,青海接待游客4204.4万人次,同涨20.7%,青海全境旅游关注度更是高达346%,位列我国西北之首。2019年以来,青海旅游人气不断上涨,夏秋季节,全省新老景区成为网红,青海美景美食以及当地人文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形式多样的自驾游、乡村旅游、民俗游、古镇游,更是让青海旅游不断呈现良好态势。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508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国内游客5072.86万人次,增长20.9%;入境游客7.31万人次,增长5.7%。实现旅游总收入561.33亿元,增长20.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59.03亿元,增长20.5%;旅游外汇收入3335.67万美元,下降7.7%。图3-3 2013-2019年青海省旅游人数统计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图3-4 2014-2019年青海省旅游收入及同比增长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报告大纲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4 主要研究结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3.1 我国旅游行业分析3.2 项目地周边旅游行业分析3.3 行业市场小结:乡村旅游市场可行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4.2 区域概况4.3 工程地质条件4.4 场地配套建设条件4.5 选址小结第五章 土地利用专篇5.1 土地规划5.2 用地概况5.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4 土地补偿第六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6.1 项目现状情况6.2 项目规模分析6.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7.1 工程概况7.2 建设方案7.3 设计方案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8.1 编制依据8.2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8.3 环境影响分析8.4 环境影响防治措施8.5 水土保持措施8.6 评价结论第九章 节能评价9.1 评价标准9.2 节能措施9.3 节能评价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1 执行标准10.2 劳动安全10.3 消防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11.1 管理组织11.2 项目管理11.3 运行机制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2.1 项目建设周期12.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1 估算依据13.2 投资估算13.3 资金筹措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14.1 预测假设14.2 主要财务数据预测14.3 财务评价第十五章 效益分析15.1 经济效益15.2 社会效益15.3 生态效益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16.1 结论16.2 建议附表附表0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附表02 项目营业收入及税金预测表附表03 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表附表04 项目总成本费用预测表附表05 项目利润预测表附表06 项目总投资现金流量表附图附图01 项目总平面附图02 各单体图
2021-2027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493391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jxhy/qclbj/20210112/1493391.html正文目录第1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界定和分类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第二节 行业分类第2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第一节 全球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三、全球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二、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 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境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第四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政策环境第五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技术环境第4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规模一、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饱和度三、影响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四、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市场结构第三节 市场特点一、牵引车车桥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牵引车车桥行业的影响三、差异化分析第5章 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第6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生产分析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一、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二、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产能及增速三、影响牵引车车桥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四、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一、牵引车车桥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二、重点省市牵引车车桥行业生产状况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二、影响牵引车车桥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三、牵引车车桥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第7章 细分行业分析第一节 主要牵引车车桥细分行业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第8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重点牵引车车桥企业市场份额第二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集中度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第9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 牵引车车桥产品价格特征第二节 国内牵引车车桥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牵引车车桥产品价格的因素第四节 主流厂商牵引车车桥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 牵引车车桥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第10章 下游用户分析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第11章 替代品分析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第二节 替代品对牵引车车桥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第12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第13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 牵引车车桥产品主流渠道形式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第14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毛利率第二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利润率第四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利润率第五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产值利税率第六节 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盈利能力预测第15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第五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利润增长分析第六节 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增长预测第16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速动比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流动比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偿债能力预测第17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营运能力预测第18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二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三节 企业三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四节 企业四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五节 企业五第19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出口分析一、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三、影响牵引车车桥产品出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出口形势预测第二节 进口分析一、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进口牵引车车桥产品的品牌结构三、影响牵引车车桥产品进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进口形势预测第20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第三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政策风险第四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21章 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第一节 牵引车车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第二节 牵引车车桥企业营销策略一、价格策略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三、促销策略四、服务策略五、品牌策略第三节 牵引车车桥企业投资机会一、子行业投资机会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三、产业链投资机会主要图表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需求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需求总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供给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供给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产品价格走势图表:2021-2027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产品价格趋势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毛利率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产值利税率图表: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利润增长分析图表: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增长预测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速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流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图表: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偿债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牵引车车桥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图表:2021-2027年牵引车车桥行业营运能力预测图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图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图表: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出口地区分布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牵引车车桥行业进口区域分布.......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
2021-2027年中国瓶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491350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jdhy/qt/20210103/1491350.html正文目录第1章 瓶盖行业界定和分类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第二节 行业分类第2章 瓶盖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第一节 全球瓶盖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瓶盖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三、全球瓶盖行业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瓶盖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瓶盖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二、中国瓶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 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境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第四节 瓶盖行业政策环境第五节 瓶盖行业技术环境第4章 瓶盖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规模一、2016-2021年瓶盖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瓶盖行业市场饱和度三、影响瓶盖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四、2021-2027年瓶盖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市场结构第三节 市场特点一、瓶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瓶盖行业的影响三、差异化分析第5章 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第6章 瓶盖行业生产分析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一、2016-2021年瓶盖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二、2016-2021年瓶盖行业产能及增速三、影响瓶盖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四、2021-2027年瓶盖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一、瓶盖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二、重点省市瓶盖行业生产状况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二、影响瓶盖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三、瓶盖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第7章 细分行业分析第一节 主要瓶盖细分行业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第8章 瓶盖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重点瓶盖企业市场份额第二节 瓶盖行业市场集中度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第9章 瓶盖行业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 瓶盖产品价格特征第二节 国内瓶盖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瓶盖产品价格的因素第四节 主流厂商瓶盖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 瓶盖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第10章 下游用户分析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第11章 替代品分析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第二节 替代品对瓶盖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第12章 瓶盖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第13章 瓶盖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 瓶盖产品主流渠道形式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第14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毛利率第二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利润率第四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利润率第五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产值利税率第六节 2021-2027年瓶盖行业盈利能力预测第15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第五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利润增长分析第六节 2021-2027年瓶盖行业增长预测第16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速动比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流动比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瓶盖行业偿债能力预测第17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瓶盖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瓶盖行业营运能力预测第18章 瓶盖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二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三节 企业三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四节 企业四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五节 企业五第19章 瓶盖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出口分析一、2016-2021年瓶盖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三、影响瓶盖产品出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瓶盖行业出口形势预测第二节 进口分析一、2016-2021年瓶盖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进口瓶盖产品的品牌结构三、影响瓶盖产品进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瓶盖行业进口形势预测第20章 瓶盖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 瓶盖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第三节 瓶盖行业政策风险第四节 瓶盖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21章 瓶盖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第一节 瓶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第二节 瓶盖企业营销策略一、价格策略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三、促销策略四、服务策略五、品牌策略第三节 瓶盖企业投资机会一、子行业投资机会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三、产业链投资机会主要图表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需求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瓶盖行业需求总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供给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瓶盖行业供给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产品价格走势图表:2021-2027年中国瓶盖行业产品价格趋势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毛利率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产值利税率图表:2021-2027年瓶盖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利润增长分析图表:2021-2027年瓶盖行业增长预测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速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流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图表:2021-2027年瓶盖行业偿债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瓶盖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图表:2021-2027年瓶盖行业营运能力预测图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图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图表: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出口地区分布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瓶盖行业进口区域分布.......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项目概况本项目围绕公司互联网营销业务开展需要,建设公司互联网营销研发中心,对公司现有业务能力输出系统及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开发,包括供应链与财务一体化系统、会员管理(CRM)系统、客户数据管理系统(CDP)和电商代运营项目管理等内容;同时,结合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业务需求,开发数据中台和广告投放系统,包括数据中台-数舱和推广投放自动化系统等;此外,稳步增长的业务需求使得公司积累了大量有效的服务经验,为了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响应,公司将对现有的成功服务经验进行梳理,实施并开发创意资产管理系统和电商代运营知识库,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经验和能力做标准化的输出,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述信息系统平台的升级开发,将全面覆盖公司外部业务和内部经营各环节的信息化系统,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保障公司的信息安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项目建设必要性(1)研发中心将为公司互联网营销业务提供信息支撑传统营销时期,企业进行营销主要是依靠品牌形象的建立,而在互联网营销时代,企业进行营销需要实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内容,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参考依据来源于大数据,要想实现“根据需求进行营销”,就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因此大数据分析师进行网络营销的基础。而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不仅在内部管理上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外部业务上可以将客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筛选,实现客户分级管理,需求定位,进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标,使数据变为可用的信息。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对市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及消费习惯,不断夯实公司的互联网营销技能,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制定出高效可行的营销方案。(2)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有助于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随着公司规模及业务量的不断发展,公司的分支机构、人员、设备等不断增加,公司提高管理效率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公司迫切需要强化内部信息系统,做到全公司数据采集,内部信息共享、资源统一调度、服务快速响应。本项目将开发引进专业化管理与业务协同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公司的管理信息,规范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对公司业务的成本、合同、资源、质量、安全、风险等重要管理要素进行全过程控制和跟踪,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进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3)通过建设研发中心,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并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随着互联网营销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更多新兴技术的支撑。公司虽然在本行业有比较丰富的技术储备,但互联网营销企业众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非常快,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都可能会使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公司拟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3、项目建设可行性(1)国家政策支持电商业务发展,研发中心建设具有政策基础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电子商务发展,国家各部委陆续发布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2017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提出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中将电子商务服务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 年 8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该法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在国家政策层面是可行的。(2)丰富的营销经验及持续性人才引进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营销业务方面,公司聚焦特定行业内的优势客户,在白酒、家具、乳业、个人护理品类中选择与一线品牌进行合作,凭借公司突出的数字营销能力为客户提供电商运营服务,协助客户拓展线上市场,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营销业务经验。在人才方面,公司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必须具有信息化构思的专业头脑和专业知识。因此,近年来公司积极结合当下市场的变化,持续引进了一批既了解行业专业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公司整体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在营销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持续性的人才引进为本项目提供有力支撑。4、投资概算情况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资总额为 19,340.12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9,340.12万元,具体投资情况如下:5、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下属子公司久爱致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6、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将通过购置办公写字楼用于本项目的实施。7、项目备案及审批情况截至本报告公告日,本项目相关备案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计划筛选公司全国范围内 357 家优质直营门店进行新零售智慧门店建设和形象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为 13,004.27 万元,其中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6,102.00 万元,场地升级改造费用 6,302.27 万元,软件购置及开发费用 600.00 万元。项目通过引进门店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设备及体验设备,从产品和消费者偏好两个方向着手,开展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贴心、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进一步夯实公司线下渠道优势。2、项目建设背景(1)童装行业竞争加剧,门店获客及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童装市场规模的扩大,大量国内外成人休闲服装、运动服装品牌加快在童装领域布局,童装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受益于发达的轻工业、服务业和互联网体系,童装行业线上线下运营高度市场化,市场潮流资讯等信息公开透明,行业内企业在信息获取能力、成本、供应链等各项竞争水平趋近的情况下,童装企业需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童装主要线下销售渠道的运营方向不断向体验化、科技化发展的背景下,消费场景化、体验化成为“儿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如何打造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提高线下门店的获客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实现门店销售业绩的提升,成为我国品牌童装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2)智慧零售技术不断发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智能手机普及率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和数字化服务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零售行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智慧零售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相较于传统的门店管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智慧门店管理系统可获取更多维度的信息,并通过后台数据实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如传统门店客流统计系统主要依托于红外计数设备,难以区分店员与消费者身份,也无法区分同一个消费者多次进出的情况,而智能客流统计系统不仅能够进行客流识别,还可完成精准的客群分析,形成丰富的消费者画像,协助店员进行精细化营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行业转型,智能化将成为服装企业零售门店的重点建设方向。(3)童装行业线下渠道从规模推动型向单店业绩推动型转变2016 年后,我国服装零售行业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以线下渠道销售为主的企业开店策略普遍由快速扩张转向结构优化转变。为实现营销渠道业绩的提升,服装企业针对不同类型门店进行差异化运营,近几年品牌旗舰店、奥莱店等业态发展迅速。经过不断调整,线下门店逐步向综合型、精品型、体验型等差异化方向发展。作为服装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童装行业的销售模式也逐渐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型,业务发展策略也逐渐由扩充门店数量向提高门店整体运营能力的方向转变。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赋能零售门店,提高线下渠道运营效率随着智能零售技术的不断发展,服装行业智能终端设备及新零售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公司作为国内童装行业领先企业,一直积极探索智慧门店运营及管理方案。通过本项目建设,公司将筛选部分优质门店进行智能化升级,在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加入客流监测、热区监测等智能终端。项目实施后,客流及热区监测设备可实现客流统计、热区分布统计,实时回传客流数据,协助后台进行精准的客群分析,优化商品陈列。在智能设备的协助下,项目通过分析客流进店的转化率,可协助门店管理者挖掘货架区域、商品与顾客的关联价值,有助于门店开展精准营销,多维度提升运营效率,进而促进营销网络整体销售水平的提高。此外,通过本项目建设,公司线下门店一方面可运用轻定制设备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装产品;另一方面借助游戏、娱乐设施,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延长儿童在店内的逗留时间,提高线下门店的引流能力、服务能力和销售转化率,进而在提高门店销售业绩的同时,实现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2)远程巡店提升门店管理水平过去数十年中,传统巡店模式在打造服装门店标准化、强化店铺营运管理以及提升门店业绩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型品牌服装企业营销网络快速拓展至全国市场,门店数量大幅提升,加之分布区域分散,传统督导巡店模式下巡店频率较低、成本较高、管理时效性低等不足开始逐步显现。如何在提高巡店效果的同时,降低巡店成本成为摆在品牌服装企业面前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日趋成熟,远程巡店已成为可能。项目实施后,公司将通过在现有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嫁接远程巡店系统,并在零售终端布置视频采集系统的方式,实现门店运营过程可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闭环跟踪及工作痕迹留档可追溯等功能。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可实现巡店成本的降低以及巡店效果的提高,进而在整体上提升线下门店运营管理水平。(3)推动业务数据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作为童装行业领先企业,多年来公司一直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并已初步搭建起了用于智能化运营的业务中台系统,但目前系统的数据基础主要依赖于线上电商业务的客户信息收集,由于目前多数门店的尚未配套相关智能终端设备,公司线下渠道客户数据收集能力较弱,且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尚无法充分利用销售数据辅助线下产品的销售。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通过优化官方小程序 Annil+及引进智能终端设备两方面,实现对门店的商品信息、经营数据和客户数据进行收集,并结合后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商业决策系统等对多维度的门店数据进行深度整理、挖掘、分析,此举不但有助于加强线上线下全渠道建设,促进全场景成交,而且有利于实现对门店销售、运营、管理流程的改造,建立起及时、高效的消费需求反馈机制,对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及外部市场响应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项目可行性分析(1)项目符合我国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实体零售规模持续扩大,业态不断创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国务院于 2016 年 11 月印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引导企业顺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势;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有助于促进本项目顺利实施。(2)项目实施拥有成熟的技术方案本项目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已经过了大量服装企业智能化改造案例的验证,技术解决方案较为成熟。其中,智能摄像头、虚拟试衣、轻定制等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零售及服装领域。此外,公司依托过往软硬件设备采购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可对供应商及所用设备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充分借鉴行业先进经验,保障本项目的高质量运行。(3)完善的门店分级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依据自成立以来,公司高度重视营销网络建设,为提高店铺运营效率,公司执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门店所在城市层级、所在商圈层级、门店销售面积、门店历史销售业绩等因素,将门店进行分级,并对不同类型店铺的目标客户群体、新款产品占比、装修标准等在内的指标做出了详细规划和区分。不同等级的门店承担不同的战略定位,公司可根据不同门店分级进行差异化的资源投入和业绩管理,实现公司内部管理资源的最优化。清晰、高效的门店分级制度为本项目评估和甄选潜在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门店提供了依据。5、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内容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计划筛选公司全国范围内 357 家优质直营门店进行新零售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引进门店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设备及体验设备,从产品和消费者偏好两个方向着手,开展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贴心、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进一步提升公司线下直营渠道优势。(2)项目投资情况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总投资为 13,004.27 万元,其中硬件设备购置及安装费6,102.00万元,场地升级改造费用6,302.27万元,软件购置及开发费用600.00万元。(3)项目实施主体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由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4)项目建设周期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计划实施周期为 36 个月。(5)政府审批情况截至本报告公告日,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涉及的相关备案、环评事项等手续正在推进办理中。
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计划于深圳市建设公司电商运营中心,总投资11,552.31 万元,其中工程及设备费用投入 11,002.20 万元,预备费 550.11 万元。项目拟建设集办公、展示、设计、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包括办公区、直播间、秀场、样衣间、摄影棚、搭配间、版房、面料室、体验中心等模块,预计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加大电商、直播平台,社交媒体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网络销售渠道,完善电商中心职能、优化管理体系,升级零售数字化系统,进一步增强公司线上渠道的运营能力及品牌推广力度。2、项目建设背景(1)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服装行业线上渗透率不断提高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近年来,在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实体经济线上化经营不断展开、物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逐渐释放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和人均网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5 至 2019 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从 4.13 亿增长至 6.83 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40%,中国网络购物群体占总人口比重从 30.12%增长至48.79%,近 5 年新增人数高达 2.7 亿人。相比网络用户规模,网上零售总额增速更为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9 年,我国网上零售额从 3.87 万亿元增长至 10.63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8.74%,与此同时,人均网上零售额大幅提高,从 0.94 万元增长至 1.56 万元。2015-2019 年中国网络用户规模及网上零售总额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在网上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网络零售的重要品类,我国服装行业线上零售额也取得了大幅增长。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显示,2015-2019 年,我国网上服装销售总额从 4,306.4 亿元增长至 10,133.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3.86%,线上销售总额占比从 39.24%增长至 47.04%,互联网已成为我国服装行业最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在消费者线上购买童装意愿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童装企业积极推动线上销售渠道建设,行业内主要企业线上渠道交易规模有望持续扩大。2015-2019 年中国服装线上交易市场规模数据来源:Euromonitor(2)电商行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新兴业态发展提速中金普华分析目前行业内企业线上销售的主要渠道以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和母婴电商为主,销售占比超过 80%,随着近几年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的兴起,服装企业开始积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利用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在新渠道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组织的电商购物节、直播等线上活动逐渐成为童装品牌进行营销推广、获取新客户、以及与客户互动的重要窗口,在品牌建设中日渐发挥重要的作用。2015 年后,电商平台的社交化趋势和社交平台的电商业务开拓,共同推动了社交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达到 20,606 亿元,社交电商销售额网上零售额占比达到19.38%,2015-2019 年间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 83.45%,显著高于中国线上零售交易额总体增速。在互联网获客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私域流量”能够帮助企业及商户利用自身影响力,建立粘性较高的消费者群体,减少获客成本,因此广受零售领域的企业及商户的推崇。零售企业在加速完善自身会员体系和线上线下联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社交电商平台高效开展业务,成为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5-2019 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2016 年,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推动下,直播形式的电商业态快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2019 年,我国直播电商规模从 209 亿元快速增长至4,513 亿元。另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已达 2.65 亿,占同期网购用户的 37.2%,占直播用户的 47.3%,大量直播观众和综合电商的消费者转化为直播电商渠道的购物群体,直播电商正迅速成为线上消费的重要形式。2017-2019 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额单位:亿元数据来源:艾瑞咨询(3)疫情加速服装行业线上渠道建设,品牌服装企业线上运营能力提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我国线下零售渠道销售额大幅下降,服装行业也遭受一定程度冲击。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数据显示,2020 年 1-6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 3,609 亿元,同比下降 21.8%,穿着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 2.9%,服装行业零售总额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总体而言,服装行业线上零售额受疫情影响远低于线下渠道。2020 年 1-6月服装行业零售情况数据来源:工信部为了应对疫情对线下渠道带来的收入减少,服装企业一方面通过减缓开新店速度或关闭部分盈利能力较弱门店,以减少线下渠道现金流缩减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大线上渠道建设力度,通过直播、促销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线上渠道的运营能力。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增强公司线上渠道优势,丰富电商业态,推动线上业务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销售业态不断细分,母婴产品类的垂直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业态成为促进童装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渠道。以直播电商业务为例,近年来我国直播电商以其信息密度高、真实感强、互动效率高、打破空间限制等优势快速崛起。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 2019 年底,直播电商整体成交额达 4,512.9 亿元,同比增长 200.4%,仅占网购整体规模的 4.5%。预计未来 2022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 28,548 亿元,占网购交易量超过 20%的比例。基于上述行业趋势,积极把握销售赛道切换机遇,布局新兴电商业态,将成为童装企业谋取发展的必然举措。公司作为较早切入电商销售领域的童装企业,目前电商团队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线上销售业绩。随着电商业态的多元化发展,童装企业线上渠道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积极把握电商新业态领域快速发展机遇,高效开展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电商部门的运营能力,公司亟需完善电商运营基础设施和专业化团队建设。未来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巩固传统电商业务的同时,新建包括电商中心运营场地及各类软硬件配套设施,为公司线上零售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优化线上业务运营体系,为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为顺应消费者网络购物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公司于 2009 年开展线上业务,至 2019 年,线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67 亿元,已占公司整体营收的 35.23%,成为公司产品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线上业务无论在产品定位、开发频率、销售场景、供应链体系均与线下业务有所不同,原有的线下业务体系(如供应链、设计团队等)面对的差异化业务协作需求会随着线上业务的迅速增长而暴增,因此搭建完善、独立的专业化线上业务运营体系势在必行。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扩大电商中心场地的基础上,持续加强线上业务设计、营运、售后服务团队建设,从软硬件两方面提高公司线上业务的销售、设计、服务能力,为公司线上业务收入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3)推动公司电商零售数字化系统全面升级近年来,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助推线上零售发展的重要力量。服装行业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成为行业的重要竞争要素之一。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仅依托业务平台的零售数字化系统已无法满足公司的实际需求。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业务中台建设,形成公司经营可视化系统、消费者智能分析系统等能够高效指导公司经营的“大中台系统”,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线上线下渠道的运营、产品开发,以更好协调各类电商业务,保持公司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业务等细分业态销售的竞争优势,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此外,受益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算法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作为企业数字能力沉淀与共享的数字中台越发成为零售企业数字化信息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但有助于零售企业形成数据资产,且通过与业务中台协作,可实现用户洞察分析、精准营销、价值挖掘、供应链网络效率优化等数据价值应用。公司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原有信息数字化系统基础上引入数据平台,业务中台沉淀的业务数据将导入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及数据分析,再将分析结果以反馈的形式支撑业务中台的应用,后续应用产生的新数据流转到数据中台,形成数据闭环。通过数据平台的赋能,公司的电商零售数字化系统将实现智能化升级,最终实现公司数据分析处理、业务响应及资源弹性管理调度等多项能力的提升。4、项目可行性分析(1)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为项目开展提供经验支持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电商领域的童装企业,自 2009 年开设线上渠道以来,产品线上销售额持续增长,从 2013 年的 0.60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4.67 亿元,销售占比从 8.60%增长至 35.23%,已达到童装行业领先水平。在日常运营中,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旗舰店、线上经销商等线上平台频繁组织电商促销、品牌建设和会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影响力最大的天猫商城的“双 11”活动为例,2017-2019 年公司连续三年在“双 11”活动中销量位居童装销量前六名;2018年安奈儿品牌首次销售过亿,成功跻身天猫双 11 亿元品牌俱乐部;2019 年公司天猫自营旗舰店单店销售额突破 1 亿元。经过多年的业务实践,电商部门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运营和品牌推广经验,为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设计、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2)多元化的线上营销渠道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利条件目前公司线上销售渠道已覆盖淘宝、天猫、唯品会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除平台型电商外,公司还积极搭建线上自营渠道,于 2019 年上线了官方小程序“安奈儿 Annil+”,大力发展线上线下销售联动,并与辣妈帮、妈妈帮、宝宝树等国内主要母婴网站建立了长期合作,通过垂直网站建设品牌形象,持续拓展线上业务渠道。此外,公司还充分利用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积极进行品牌宣传,不断总结经验,利用品牌优势提升线上推广效果。因此,公司通过与电商平台、媒体、母婴垂直网站等多元化的线上渠道的合作,有助于推动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业务的顺利开展。(3)成熟的电商信息化解决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我国电商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系统开发还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已十分成熟。系统开发方面,业务/数据中台系统、智慧商品运营系统、供应链高效协同系统等,已被大量应用到各类零售企业电商平台,企业只需根据行业特点及自身经营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即可投入使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随着我国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网络传输速度以及传输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提升,也为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5、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内容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计划于深圳市建设公司电商运营中心,项目拟建设集办公、展示、设计、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包括办公区、直播间、秀场、样衣间、摄影棚、搭配间、版房、面料室、体验中心等模块,预计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加大电商、直播平台,社交媒体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网络销售渠道,完善电商中心职能、优化管理体系,升级零售数字化系统,进一步增强公司线上渠道的运营能力及品牌推广力度。(2)项目投资情况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 11,552.31 万元,其中工程及设备费用投入11,002.20 万元,预备费 550.11 万元。(3)项目实施主体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由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4)项目建设周期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实施周期为 36 个月。(5)政府审批情况截至本报告公告日,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备案、环评事项等手续正在推进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