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近2.3万人报考,共录取4155名硕士!深圳大学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必且有感

近2.3万人报考,共录取4155名硕士!深圳大学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

今年深圳大学一共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数及比例:深圳大学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实际有招到学生专业97个,去重后79,实际有招生到学生专业7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近五年各学科门类录取学生数统计。深圳大学近五年所有学科门类录取学生人数统计。男女比例理工医共有2699人,其中男生有1917人,女生有782人。人文社科共有1456人,其中男生有466人,女生有990人。理工医、人文社科男女比例及人数各学院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男女比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年龄情况年龄分布统计图籍贯分布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其中广东、江西、湖南是生源大省。考生籍贯统计(省级)考生籍贯(省级)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录取考生中,人数最多的是深圳大学。可以看出,许多深大er在深大四年,对荔园的那份爱依然保持不变。4155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初试、复试情况考生初试省份统计考生初试省份统计图到考率统计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考生到考率分析考生到考率分析各个省份到考率排名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录取分数统计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表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累计报考年数及录取率其中,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以上数据及图片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更多考研干货信息:啥?政治改成分析40分选择60分?最后百天政治复习规划冲刺80+!今年共录取5586名研究生!兰州大学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2021新大纲:数学巨变,更简单了吗?英语增加词汇,政治微调!

金画眉

深圳大学2021考研改革,新政策下的4大考研变化,你了解吗?

近期,频频发布考研院校关于考研改革的公告,前几天是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改革,大家都很慌,后来又有安徽考研改革,那么昨天又公布了深圳大学的考研新政策,下面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深圳大学2021考研新政策的4大变化,希望报考货准备报考这所院校的考生能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考研政策及科目变化等!第一、新增专硕招生专业类别,停招部分专业为了学院,学科等之间的平衡,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2021年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新增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别。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专业将开设,其中包括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当然一些招生效果不太好的专业,或者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也将停招,停招专业为应用化学专业。温馨提示:报考该院校该专业的考生要注意了,你该换专业了!千万要及时了解院校动态,以免做无用功!第二、部分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相应调整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于专业有所调整所以相关专业转换学科形式之后,学费也相应做了调整;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后,全日制专业学费为每年8000元;法律(法学)非全硕士学费调整为90000元。温馨提示:报考该院校的考生一定要仔细查看招生目录,一级学科形式,选择自己想要选的专业及学科!第三、初试考试科目的全面改革所有全日制统考专业考试科目不再用英语二,全部改为英语一;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除个别专业之外;相同专业的学硕和专硕采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统一。温馨提示:准备报考该院校的考生一定要在招生目录公布之后,仔细查看自己所报考的专业考试科目,切勿按照往年考试科目备考!以免浪费复习时间,影响复习进度。第四、首届交叉学科跨界联合培养采取推免生招生方式今年新增了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顺势深圳大学也要开设首首届交叉学科跨界联合培养,但采取的方式是推荐免试招生!招生人数约180人左右!温馨提示:该学科学习内容,培养方式都比较灵活,而且很综合,所以考试在报考该类专业推免生的难度会更大,希望报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总之,接二连三的考验改革,可能对应考研来说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复习好初试科目内容,提高自己的成绩,不要被影响,当然也要时刻关注院校动态以及考研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巴洛克

深圳大学2019研究生工作回顾:2.27万人报考,大学排名中国前50!

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要加油努力,朝着更好的未来走去,因为明天会更好2019年,是深圳大学第二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2年,是深圳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的新起点,而2020年更是我校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年。站在2020年的春夏之交,让我们再来回望,深圳大学2019年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研究生工作与学科建设的累累硕果。今天,研招君给大家带来深圳大学学科和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数据统计,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深大,钟情深大!数字荔研2019—学校研究生和学科方面状态数据1、学位点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自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生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2、研究生规模在校研究生9280人。博士生434人(学术博士309人,留学博士125人)。硕士生8846人(学硕3214人,留学硕士49人,全日制专硕3815人,非全日制双证专硕1450人,非全日制单证专硕318人)。3.重点学科广东省级重点学科15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4个,优势重点学科9个,特色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6个:光学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理论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其中,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入选ESI前千分之三,材料科学入选ESI前千分之五。4、招生录取报考数据:报考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2.27万人,比去年增加41.8%。录取数据:2019年录取研究生3038人。其中,录取博士生110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1324人,非全日制硕士生500人。生源质量:2019年硕士生录取2928人。其中,硕招单位生源比例85.87%,推免权单位生源比例71.38%,“双一流”高校及深大生源比例27.27%。接收推免生537人,占录取人数22.12%。2020年已接收推免生623人。招生专业:列入2020年博士招生简章专业17个,其中一级学科点10个,自设二级学科点7个。列入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专业79个,其中学术学位招生专业48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15个,非全日制招生专业16个。5、学位授予全年授予学位1970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45人,授予学术学位硕士959人,授予专业学位硕士955人,授予同等学力硕士11人。6、学科竞赛研究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82项。其中5个国家一等奖,12个国家二等奖,13个国家三等奖,2个全国优秀奖;15个省级一等奖,17个省级二等奖,18个省级三等奖。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24个。其中3个国家二等奖,5个国家三等奖,1个国家优胜奖;4个省级一等奖,6个省级二等奖,5个省级三等奖。研究生在广东省第八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7、奖助情况135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0人获得“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24人获得“鹏城奖学金”,161人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182人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1276人获得2017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452人获得2018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822人获得2019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52人获得2015、2016级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年累计发放奖助学金1.2亿元,6.72万人次。其中发放奖学金4500.8万元,发放助学金及“三助一辅”岗位酬金7505.6万元。8.培养模式创新优博计划:31名博士生入选第一阶段优博资助,6名博士生入选优博计划第二阶段资助。Seminar课程:20项。研究生创新发展基金:57项,其中人文社科20项,自然科学37项。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新获批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6个(总数24个)。新建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10个(总数69个)。案例教学: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3篇(总数17篇,排名全国第13,广东省第1); 入选国际著名毅伟(IVEY)案例库2篇;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案例教师名单1人;获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1项;新立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项目9项。国际化:“高校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资助12名博士生赴国(境)外访学进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9.教研教改获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计划项目19项;获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5项。10.研究生导师通过2020年博导招生条件审核的博导169名,通过率70%。通过2020年硕导招生条件审核的学硕导师1328人,专硕导师1392人。11.就业率总体就业率93.72%。51个专业的就业率100%。74.2%就业研究生选择企业,10%选择国企和事业单位,7%升学。72%毕业生留深工作,13.5%在市外省内,14.5%在全国其他地区。12.大学排行榜上的深大在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行榜(下表前四)中,深圳大学均已进入主榜,并稳居内地高校前50强。13.大学排行榜上的深大学科说明:数据非特殊说明皆为2019年度数据或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来源:苏州大学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 编辑:陈蔚 森森 责编:陈蔚

其死可葬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官方回应

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 在深圳人才引进业务申报中,仅有“全日制”一个选项。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录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录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 深圳人社局回复中称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应按在职人才处理。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源:新华社【来源:生活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圣人在乎

官方:深圳大学2003-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大数据汇总,收藏!

不知不觉,研招君的数据库里,已经累计了18年的数据啦~今天,研招君翻开我的记事本,揭秘SZU硕士招生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有你们的身影哦,一起来看看叭深圳大学2003-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不含春季班)研究生招生人数图深圳大学历年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由于增加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型490人,招收研究生总体人数增加多达663人,增长率为32.23%。自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招生人数总体稳定在500人。2020年,我校录取研究生整体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录取研究生4311人,增幅为42%;其中硕士研究生4155人,博士研究生176人,博士研究生增幅喜人,达60%。自2007年我校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12人以来,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招生人数达176人。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突破3600人,增长率高达50.54%,其增长主要来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全日制学术学位26.95%增幅及全日制专业学位70.21%增幅均为历史罕见。深圳大学2011-2021推出人数及选择本校升学人数推出人数及选择本校升学人数图深圳大学自2011年获得高校推免权以来,推免指标呈稳步上升趋势,2021年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优秀本科生推荐(保研)指标为230人,自2013年以来,我校推免生选择本校升学的人数占总推免人数的比例连续6年超过60%。其中,2018年我校推免生的本校升学比例高达73.33%。近年来,深圳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育人质量以及社会贡献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内和国际排名不断上升。在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因此被誉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深圳大学也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赞誉。深圳大学对本校学生始终保持高吸引力。深圳大学2011-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图深圳大学通过推免和统考两种路径招收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我校2020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人数高达4155人,增长率为42%。自2011年以来,我校录取接收推免生人数连续十年保持增长,2020年接收推免生首次突破600人大关,接收推免生人数位列广东省高校第四。在公开招考指标减少的情况下,我校统考报名仍非常火热,2020年统考招生高达3547人,较2019年增长了近50%。来源: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 编辑:陈蔚 小何同学 责编:陈蔚

不得则惑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 官方回应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人社局:需等通知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 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 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 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 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陆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 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 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陆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 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 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 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 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 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 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 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 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 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 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三日而死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落户,人社局回应

在办理入职材料时,深圳大学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军才发现,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根本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不仅不能办理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报到证等入职材料,转移档案、人才落户、人才补贴等后续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在深圳人才引进业务申报中,仅有“全日制”一个选项为此,王军和近300名面临同样问题的深圳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们,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保证平等就业权益。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话题。澎湃新闻调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在求职时面临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落户、补贴等政策也仅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9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事回应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目前已经接到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还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9月3日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结果,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问题,并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深圳首批非全研究生毕业落户难王军是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届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后,他顺利通过招聘入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分行,但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确定工作岗位后,都要在深圳人才引进系统里申请《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再把申请表上传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报到证,这样单位才能接收我们。”王军说,他在登陆人社局官网办理《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时,却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里,只有“普通全日制”一个选项,并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导致自己无法进行申请。为了不影响入职,在和公司协商后,王军只好勾选了“普通全日制”,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在入职后,王军却发现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自己依然无法根据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事宜。按照《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八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但王军在登陆深圳市人才引进系统申请户籍迁入时发现,在“学历类别”选项中也没有“非全日制”的选项,至今无法落户深圳。和王军同校同年毕业的肖盼盼,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我现在在备考深圳公务员,但单位要接受我们,就必须要有《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但以非全的身份根本申请不了,即使我考上了,后续也不能入职,白白参加考试。”作为首批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6年底填报志愿时,肖盼盼还专门询问过深圳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他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注重实时间利用和效率的城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周一到周五读书之余可以参加工作锻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为此,肖盼盼还专门研究了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其中要求,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通知》还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文件的意思是,非全只是研究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2017年考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国家线也都是330分,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出于实践的考虑,肖盼盼和王军成为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没想到也变成了第一批面临就业问题的群体。王军说,目前深圳因人才引进系统问题受到影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约有300人,大家已经组建了一个交流群,“后面还有正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关注着,大家都在等一个平等的就业待遇。”深圳人社局回复中称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应按在职人才处理深大:已和人社局沟通,明确可以接收今年2月14日,由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其中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依据该文件,王军和肖盼盼等人在6、7月多次向深圳市人社局、信访局、教育局、市政府提交诉求材料,要求确认2020届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发放《应届毕业生接收申请表》,保证平等就业权益,但多次沟通均未获解决。澎湃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6月27日已有用户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的问题。人社局回复称:“根据我市接收应届毕业生政策,只有全日制统招身份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按应届毕业生接收方式办理,其他人员按在职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该回复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划为在职人员,让王军等人不能接受,“我们也是国家统招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考研读研了,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待遇?”肖盼盼认为,人社局的回复明显违背了上述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9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人才引进系统上确实只有“全日制”的选项,人社局也已经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反馈,但是否会进行调整,需要等通知。同日,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深圳大学目前共有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643人,其中今年已经毕业的有214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在去年12月就已经通过党政办联系人社局进行反馈,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也反馈了这个情况,后面人社局也很重视,先后开了两次座谈会。”该工作人员称,因人才接收关系到落户、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原有的政策文件也不匹配,客观上还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和论证。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告诉澎湃新闻,根据9月3日晚8点左右深圳大学与深圳人社局的最新沟通,目前人社局已经在推进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问题,包括报到证、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人社局已经明确可以接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因为涉及相关文件、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网上系统的调整,学生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源:澎湃新闻)

大间谍

深晚报道|增幅42%!深大今年录取硕士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录取4155人

6 月 12 日,深圳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已基本完成。深大 2020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首次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参加复试考生达 4800 余名,共录取硕士研究生 4155 人,增幅为 42%,录取硕士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录取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中,录取全日制学术学位占 1399 人(增幅 26.7%)、全日制专业学位占 2256 人(增幅 70.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占 500 人。虽然深大近年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但报考热度持续攀升,且生源质量非但没有下降,依然保持一定幅度的提升。今年,深大是全国报考最热门的高校之一。在推免生接收人数突破 600 的基础上,报考人数高达 22715,增幅为 41.8%;过国家线人数达 5994 人,增幅 27.2%。今年,深大各招生学院(部)重视新形势下的招生复试工作,研究制定远程复试办法,动员全院(部)力量,做好复试工作业务指导、网络及软硬件技术支持、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培训全体复试工作人员,提前模拟排查复试考官端和考生端有关情况,形成演练方案。各复试专家组集中面试,考生自行选择合适的独立面试场所。面试双方通过 WeLink 或 Zoom 等软件以网络视频形式开展复试,考生逐一进入视频会议室。各复试小组须配备专职复试秘书负责考生资格审查、身份识别。考生首先要展示证件及周围环境,经审核确认后方开始正式复试。复试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前购置专用会议系统,安排复试教室,检测考场网络,调试机器设备,优化考核体验,更好服务考生。研招办全体全程值守复试考场,随时解决突发状况,支持保障各专业复试的平稳进行。【来源:深圳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孙子

这所985官宣今年全日制只招推免生!中传、深大宣布改革,难考

紧急插播一则公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全日制仅收推免生!就在21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网发布了一条公告,明确表示,该院新传专硕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仅招收具有一年以上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经历的非全定向就业生源!要知道,人大新传的学科评估为A+,学科实力非常强,是非常多新传学子的梦想,八月底这冷不丁一改革,海量同学哭晕在厕所……看看同学们的反应这一改变无疑打乱了很多目标是人大新传的同学们的复习计划,距离21考研仅剩不到4个月了,这批同学需要需要尽快重新选定目标院校,重新进行专业课的复习。尽快转变心态,平复心情,重新投入学习中。对此,有文都名师刘一男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老师说:“名校带头改革反映了一个趋势,学校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本科读完就去工作,读研的就要专心致志搞研究,想来研究生里镀金的,趁早去工作吧。”这一个月先后几所大学进行了研究生招生的大举改革,看来研究生招生改革会在近几年内成为趋势中国传媒大学进行改革除了人大的改革,前不久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为A+的中传也提出了改革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划重点】1. 人文社科类专业,科目改为自命题2. 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既往学业能力综合评定3. 复试笔试、机试、面试和主题创作灵活考量4. 复试综合不达60分不予录取说是破除“唯分数论”,复试环节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对于本科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初试费力复习考个高分也不占多少优势了。人大改革和中传相比,人大新闻学院直接改为只接收推免生,影响的范围只会更广,毕竟只有少数学校具有推免资格。深圳大学考试科目进行重大改革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今年是新传考研格外困难的一年。从外部环境看,疫情一定程度上延宕了同学们备考的安排。无法回到学校安心复习,更考验了每一个新传考研人的耐力与自制力。而近期频频出现了院校招生重大调整,也让不少同学感到手足无措。原本以为中传考纲的巨变已经是极限,没想到今天又传来了人大专硕停招的消息。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不得而知,现在能做的似乎不多,只能按照固有的步调持续向前,慢慢前进。但仔细想想,能做的似乎有很多,未来四个月的时间,我相信我们有无限可能。新传考研人,加油!!!最后,还想说一句,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没有任何知识是白学的!

第一章

2020心理学考研择校专题之深圳大学

说到广东地区的心理学高校,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华南师范大学。但是,华南的报考热度毕竟还是太大了。今天,小编决定给大家介绍一所近年来在广东地区默默发芽并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新星——深圳大学。其实它在前两年就有火起来的趋势,因为条件实在太好了,今年又新增了专硕,可供考生的选择更多了。下面一起走近深圳大学~01院校简介深圳大学简称 “深大”,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深大心理与社会学院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深大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优势明显,另外加上地处发达地区(我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还是深圳唯一一所招收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所以研究生毕业后非常抢手。心理学目前是深大发展最快的专业,学校砸了大钱,硬件设施不比名牌心理学院校差。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心理学一级学科已经拿到了博士点(够迅速)。另外,深圳大学心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拿到了C+的等级,和苏州大学一个水平~有没有更心动了?戳图查看完整排名02专业方向在19考研之前,深大的心理学学硕分为发教和应用两个二级学科并分别招生。从19年开始,心理学一级学科招生,下设4个研究方向,还新增了专业硕士,不分方向。目前的招生方向深大心理与社会学院还有个非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年招14人,本文暂不作介绍。下面主要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及考试情况~03考情分析下面是去年深圳大学心理学的招生目录。学硕招生人数中推免生占比不小;专硕是第一年招生,报考人数不多,今年开始预计会增加不少。跨考生需加试,但加试的内容其实和初试差不多,只多一个研究方法。去年复试情况最高分有400,但是最低分比起华南来说好多了。而且专硕刚开始招生难度也不是太大。04参考书目深大心理学学硕是统考,312参考书目如下:专硕深大提供了347大纲但是没有指定书目,推荐书目如下:05硬件设施、师资学院具有良好的科研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教学科研及办公用地等工作场地面积13600平方米,包括:12个综合性心理实验室,拥有功能磁共振、脑磁图、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经颅磁刺激仪、事件相关电位仪等先进设备,设备总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为开展行为、眼动、脑电、脑成像等各种心理学实验提供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平台。在师资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57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3.2%。其中罗跃嘉、谭力海、李红、范津等著名心理学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此外,林崇德、李朝义、莫雷、刘鸣、周晓林、高家红、方晓义、薛贵等作为本院访问教授,常年指导学院工作。06学制、学费学制:心理学3年,应用心理3年;学费:心理学0.8万元/年,应用心理0.8万元/年。你没看错,专硕和学硕学费和学制都一样~其它福利:深圳离香港很近,没事可以过去购购物,对南方很向往的小伙伴们也都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