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圳大学迎来2021考研重大改革,事关每一位报考专硕的考生!古城会

深圳大学迎来2021考研重大改革,事关每一位报考专硕的考生!

重磅!2021深圳大学考研改革:专业硕士考试科目英语二改考英语一!继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改革之后,深圳大学也迎来了重大的考研改革!最近深圳大学研究生院的官网发布了2021的考研大纲和招生简章,其中就涉及到了专硕考试科目的变化:所有的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由英语二改为英语一!除了专硕考试科目由英语二改为英语一之外,部分考研科目也做了调整,比如原来考数学二的科目换成了数学一。而其他的细微变化对其他考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样改革无疑是增加了考研的难度,毕竟英语一难度还是比英语二高出不少!很多考生比较担心的是,是不是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也像深圳大学这样,将专硕的考研科目里的英语二换成英语一呢?对于深圳的大学考研改革,不少考学硕专业的考生觉得这种改革是很正常的。因为就考研的情况看,专硕每年考的比学硕简单,而且录取的人数又多,所以专硕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在毕业的时候,就业又没什么区别,这使得更多的人更愿意去选容易读研的专硕!而报考深圳大学研究生的同学却不以为然,一些人就是因为英语基础不好,所以才选择了专硕。但深圳大学这次改革,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要不要换一所学校。因为这次改革了考试内容,英语二换成了英语一,增加了考试难度,这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大部分还没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准备了很久才发现考研改革,然后临时更换学校,那就太耗费心力了。那么,对于2021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这次深圳大学考研的变化呢?01、不要死读书,密切注意目标院校的考研信息选定了考研院校之后,考生不要只顾着死读书,也要密切注意目标院校发布的各类和考研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今年的考研大纲和招生简章。这样考生就能率先知道考研内容的变化,这样才好针对性地进行调节,不至于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地步!02、加强和重视英语的学习,注意单科线如果考生报考深圳大学的研究生,英语一定要重视起来。报考专硕的考生,肯定要加强英语的学习,毕竟英语一难度不小,不然连的那颗心都难过。而报考学硕专业的同学更要注意,因为在不能换学校的情况下,英语水平不好的同学很容易挂掉单科线。在单科线不能过的情况下,考生即使考得总分再高,也无缘复试,更别提读研了!从高校的考研改革中,可以预见的是,近年来考研改革成为常态,今年或许还有大批学校改革考研内容,即使不改的学校,明年也会和其他学校一样进行顺应形势的改革。有的是考研科目和内容上的改变,也有的是考试方式的变化,具体还得每个学校具体决定!有人说,未来考研改革的一种情况是,专硕的难度向学硕靠近,专硕和学硕统一考试,都采取一样的卷子和分数线进行选拔,对此你认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答案差不多,为何你的考研分数那么低?考研阅卷的秘密你不懂!这样选靠谱的研友,在985名校读研不是问题!2021考研党注意!为何只有你是考研炮灰?2021考研党要避开这些坑,不然读研无望!

神隐

深圳大学2017-2019考研各专业报录比信息汇总

考研报录比是全面了解一个学校专业是否好考的一个重要指标,了解这个你会对目标院校专业有全面的了解,下面湖北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深圳大学20119考研各专业报录比信息汇总,希望对于2020考研人有所帮助!深圳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97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0所,上线课程359门,选课学校累计119所,认学分学校累计61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60万。2018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614项,其中国际级131项、国家级269项、省部级205项。深圳大学2019考研各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深圳大学2019考研各专业报录比1、“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序号21为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序号30为土木工程学院。序号39-41为应用技术学院。2、含有“◎”符号统计数据均未含推免生数;实际推免数少于公示数为考生自行放弃。3、序号1-41为专业学位(其中1-14为非全日制),序号42-88为学术学位。学术学位专业代码后两位为00的为一级学科。4、所有分数均为初试成绩(不含士兵计划、港澳台生);合计及小计平均分,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硕士总分转换为500满分计算。5、所有专业均未接收破格生,不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线空白表示按国家A类线。6、最低分低于复试分是因为录取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录取退伍士兵计划考生16人,港澳台考生4人。以上就是湖北文都考研给大家整理的“ 深圳大学20119考研各专业报录比信息汇总”相关文章,希望对2020考研人有所帮助!

逞颜

深大三百多名研究生被退学,我们的研究生还不够努力吗?

经历了九个月的复习,花了几千块买了复习课程,微博上关注了各种考研名师,自己在网络上,各种搜索复习知识,整理自己的复习计划,咨询自己的学长和学姐们,才考上了研究生……对研究生们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努力,每一个能考上研的学生,肯定都是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可现实是,被劝退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最近深圳大学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被迫离开了学校,这317名研究生离开学校的原因不一,总体上概括一下就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过也和预想的不太一样,218人未在学校注册,89名研究生是延期到顶还未能毕业,10名研究生是真正的学业不合格。抛开未注册的218人不说,他们的原因可能都不太一样。剩下的这99名研究生,就是真正未能完成学业的学生了。对学生们来说,能考上研应该是不缺乏自控力的,尤其是考深圳大学的研还不容易。深大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考深大的研究生并不比211/985简单。按道理说,这些研究生只要顺利毕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即便不想走入社会,借助深大的平台,也可以考一个985大学的博士,或者出国也可以。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完成学业,未来都是光明的。可惜的是,还是有很多的研究生,未能坚持下来,距离光明只有一步之遥,却倒在了努力的最后一步台阶上。当然,深大的公告没有说清楚,没有说明这些研究生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是学硕还是专硕?是全日制硕士还是非全日制硕士?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可我们还是要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拥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却没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了,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水”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学的扩招还在继续,研究生和博士也依然在扩招,从目前来看扩招不会停止。可大学已经不是前几年的大学了,几年前你在大学里,即便是天天划水,也可以轻松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那个时候对大学生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时代”,几乎没有毕不了业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不管你挂了多少科,只要还没被劝退,学校的老师都会尽力帮你凑够学分,毕业在那个时候真的不成问题。可现在风向变了,“严进严出”才是大学的常态,只要学分不够,以后就是毕不了业,即便老师想帮你,很多时候都有心无力,因为根本没有毕业清考了,挂科了就是挂科了,谁也没有办法。学分凑不够,没有毕业证书,绩点凑不够,就没有学士学位证书。人生最好的年华,在大学里都浪费掉了,上了四年大学就什么也没得到。只要还在上学,学习就是人生唯一的主题,学习好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多,你学习有多好,毕业以后的起点就有多高,这是无数次证明过的主题。现在各个省份的录取正在进行,新一届的考研党正在复习,多少人都对自己未来的大学充满了憧憬。可进了自己憧憬的大学后,学生唯一要做的事,其实还是学习!

十九年矣

大数据揭秘深圳大学2019级硕士新生情况:一目了然

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公众号Ladies and gentlemen,在万众瞩目中我们终于迎来了2019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终于有师弟师妹们(小鲜肉)接班啦~除了师兄师姐们对新生有无限的“关爱”外想必刚上岸的你们,定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吧你想知道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吗?你想知道我校新生男女比例是多少吗?你想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你同月同日生吗?......这就带你来看一看深圳大学2019级硕士新生大数据一、录取人数深圳大学2019年录取的29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32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大学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已经体现,八成男生在高中时选择理科,仅有一半的女生选择理科。在控制了可能的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后,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专业,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专业。虽然男女生专业选择的差异化在这次录取数据中也表现的很明显,但从整体而言,新生男女比例均衡,基本达到1:1。理工医1745人,其中男1216人,女529人,男生是女生的两倍有余。人文社科1183人,其中男346人,女837人,男生不足女生的一半。如此悬殊的数据差,理工医的钢铁直男一定要把握机会呼吁班长积极组织联谊会喔~毕竟“缘分这种事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深圳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招生学院26个,招生专业8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招生人数最多,占比高达14%。二、男女比例管理学院的录取人数最多,有273人;高等研究院有13人被录取。 各学院录取人数及男生女生比例: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男生比例最高,达到95.3%,超过去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1%。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男生比例次之,占比85%。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比例最高,达到了99.3%。三、民族分布 今年录取了75名少数民族考生,分别来自苗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仡佬族、维吾尔族、黎族、东乡族、达斡尔族、藏族、布依族、畲族、侗族、白族、瑶族、彝族、蒙古族、满族等18个少数民族。近年来,广西的优质生源特别是推免生生源报考我校非常踊跃,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今年,壮族录取考生人数就有18人,是所有少数民族录取人数中最多的,还真不愧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四、姓氏与名字姓氏人数录取的2928考生中,一共有253个姓氏。其中80个姓氏均只有1人被录取,32个姓氏均只有2人被录取,19个姓氏分别录取了3人。而录取人数超过15人的41个姓氏中,恭喜陈姓同学荣登深大硕士研究生百家姓状元,张姓同学荣登榜眼。同名的TA两男一女同名同姓三组同名的TA九个同名的她15个同名的她四组同名的TA本来就想安安静静读个书,没能想到遇到同名同姓的他/她。张潇、陈晨、李鑫各有2位男生、1位女生;陈杰、李丹、李倩同学各有3位。有9对同名的她:陈海燕、陈琪、陈晓欢、刘芳、刘欢、唐佳琪、王越、张莉、张萌;有15对同名的他:陈明、黄聪、李涛、李柱、刘聪、刘浩、刘俊、刘鑫、王刚、王鹏、王涛、张晨、张成、张强、张涛;还有同名的他和她:陈波、吴琼、张鑫、张宇。果然单字最容易重名!如果同名同姓的她/他,出现在同学院,甚至同班级。场面应该会很“欢快”吧。老师喊你一声,不知道你敢不敢应?反正只要是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都默认肯定不是在叫我。姓名字数姓名是2个字的同学有718人,3个字的同学2199人,4个字或者以上的仅有11人,而且有5位复姓“欧阳”的同学。欧阳同学,你的名字很酷,“这个问题要不就你来回答一下吧?”男女生用字频率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还是一个人的名片。研招君还特地百度科普了一下寓意:男孩子“文”质彬彬,女孩子“婷”亭玉立。看来家长们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许喔~2928名同学中,一共8082个字,不算姓氏的话,名字中有5148个字。五、先成家 后读书录取了172名已婚考生,其中150名都是非全日制的。这些同学收获了爱情,现在又要收获更大的事业和学业。以后这172名已婚同学,秀恩爱的配文“踏入婚姻的N周年”。盆友们,你们甜腻腻的爱情敲门了吗?有些小朋友可是连门都还没有哦?六、一起过生日啊录取年龄最大是:19751224(指1975年12月24日,下同。其中全日制为19760127),最小的同学20030818。新生入学年龄跨度很大,年龄最小的同学16岁考上研究生,年龄最大的44岁,已步入不惑之年。敬佩大家坚持考研坚持圆梦的毅力,相信你们的坚持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无论年龄大小,这些同学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业”。新生男女年龄分布按宇宙惯例,9月1日为标准,大家的年龄段都是怎么样的呢?大多数都集中在21-25岁这个黄金年龄。2928位同学,请问你是什么生肖啊?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果然,1996年出生的小伙伴最多。2928位小伙伴,请问你是什么星座啊?处女座第一,天秤座第二,射手座第三。处女座荣登榜首难道是因为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所以考研格外严格要求自己???那白羊座,常年入选年度倒数前三,是什么原因呢?你知道吗?如果你是12月1日出生的,那么有20人同一天过生日哦;如果是12月25日出生,那么有18位同学一起;1月8日、5月20日、8月29日、11月1日、12月16日有17位;2月15日、5月5日、7月22日、9月18日有16位;今年10月1日将有15位生日的同学一起庆祝建国70周年。如果你是2月8日、2月29日、5月18日、10月31日就大可放心了,只有你一人过生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买不到蛋糕了。这一届366天都有人过生日啊,棒呆!(#^.^#)七、嗨!老乡,你好!哪里的老乡最多?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总人数,是广东考生最多,达到1010人,其次是湖南303人。来自589所高校。其中24所原“985”高校、56所原“211”高校、212所博士招生单位、104所硕士招生单位、179所普通高校、3所境外高校。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加油!广东地区高校人数较多,深圳大学本校的有495名喔~你们要好好爱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啊,理解他们对辣椒的渴望,吃火锅时,尽量为他们点一个红锅,微辣是他们的退让,鸳鸯是最后的尊严。八、学历与报考2928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008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892人,成人自考学历28人。16019名考生报考我校,大家都在哪里初试?有8125个同学在广东省初试呢。31个省市自治区的482个考点。人数最多的又是深圳大学啦,看得出来深大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确实爱的深沉啊!研招君绝对相信,2019级上岸的你们也会被这所甜到心窝的荔枝大学所吸引的。16012名考生中(另有7人不准考):4889名考生有0门自命题科目(只有统考科目);6568名考生有1门自命题科目;4433名考生有2门自命题科目;122名考生有3门自命题科目。研招君把92门自命题的15800封试卷一一标记好考生姓名、科目等信息,准确无误送到482考点的11123名考生手中。此处应该有掌声。O(∩_∩)O九、到考情况报名统考16019名考生中,14090人到考,到考率87.96%。男生8730人,到考7753人,到考率88.81%;女生7289人,到考6337人,到考率86.94%。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86个专业中(另有2个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成绩排本专业第一的90人中(有个专业第一名并列),女生45:45男生,打平!哪里的考生更执着?平均到考率:87.96%。在超过100人报名的省份中,到考率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河北省(94.47%)、云南省(94.39%)和四川省(94.3%)。到考率后三名的省份是:青海省(72.73%)、广东省(84.43%)和上海市(86.54%)。报名16019名考生中,应届生8962人,占55.95%,到考8388人,到考率93.6%。往届生7057人,占44.05%,到5702人,到考率80.8%。应届生8962人中,录取1293人,比例为14.43%;往届生7057人中,录取792人,比例为11.22%。如果你记得去年的,你就会知道,深大是越来越来考取了。十、专业难度与报考年数法律(法学)是最难考取的,录取率低至1.52%,也就是200个报考的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可以成功上岸。汉语国际教育(非全日制)相对容易考取,一志愿录取率是25%,报考的学生中有1/4被录取。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高,分别是35.14%、33.33%、31.52%。数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分别是0.69%、1.16%、2.48%。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型)录取率突破40%,是全校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但100个考生中也至少有8位同学可以被成功录取。在深大,从来就没有冷门专业,强大的师资让它热的像广东的夏天。风雨过后,终见彩虹。2928位同学们,你们辛苦了。其中心酸只有你们彼此能够体会。从16012人中大家都连续考了多少年了呢?是的,有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3年了,暂未考取。另外累计报名次数5-11年的考生一共有62人!所以,在新的研究生学生生活中,大家一定要铭记当初努力的样子,将汗水挥洒在新的旅途当中。来源:深圳大学官方公众号

一吟一咏

深大录取硕士研究生4155人增幅42%,为什么这么火,看看师资力量

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基本上都要结束了,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自己的去向已经尘埃落定,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虽然研究生复试工作推迟,但是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还是到达自己手上,比较快的学校将要在6月底就开始发放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等学校会在六月底发放录取通知书,今年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事情就是修改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我相信大部分同学的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都是本科学校,往年是完全没有问题,可是今年不一样,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毕业离校,大家都回家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查看学校官网的通知,看看什么时候可以修改录取通知书地址,填本科学校的同学一定要记得修改,然后就静静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吧。深圳大学为什么这么火?今天看到一则消息,深圳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规模创新高,一共录取4155人,报考人数突破20000人,报考人数相对于去年增幅达到42%,因为今年深圳大学是采用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一共有4800多名学生参加复试,研究生录取率接近87%,在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9人(增幅26.7%)、全日制专业学位2256人(增幅70.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深圳大学不是一所985高校,也不是一所211高校,然后也不是双一流大学,那为什么深圳大学这么火呢?细细想来也许有这些原因,你们看看对吗?1、师资力量雄厚虽然深圳大学没有评上211、985大学,它也不是双一流大学,但是别人的师资力量可一点不含糊,从深圳大学官网我们可以发现,深圳大学的院士一共分为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面都有不少院士,中科院院士8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直接达到20个之多,但是对于具体里面是否有双聘院士我就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不管怎么样,光是这个院士数量就直接打败一大批211大学,没有几个211大学拥有这么多院士吧。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非常发达,地方可以支持学校招聘大量人才,简单粗暴的烧钱战略,可以招揽大量的人才,师资力量上去过后,再加上深圳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愿意报名的学生就越来越多。2、深圳户口的天然优势就读深圳大学,以后想要留在大城市发展,还有想要考深圳的公务员,深圳户口的人报考条件,报考范围等等都要宽一些,这样就更有助于考上公务员,对于以后落地深圳,深圳户口还是非常有帮助。3、学校排名在前不久公布的QS排名当中,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深圳大学与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并列排名第33名,超过不少211、985高校,在5月份的ESI排名当中,全国64,全球排名上升118名。其实这就是个良性循环,学校有钱可以招聘大量人才,购置大量科研硬件,然后就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然后做出更好成绩,有成绩继续投入大量金钱,钱真是一个好东西。喜欢的点个关注吧,每天说教育,我们下次再见!

内热溲膏

近2.3万人报考,共录取4155名硕士!深圳大学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

今年深圳大学一共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数及比例:深圳大学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实际有招到学生专业97个,去重后79,实际有招生到学生专业7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近五年各学科门类录取学生数统计。深圳大学近五年所有学科门类录取学生人数统计。男女比例理工医共有2699人,其中男生有1917人,女生有782人。人文社科共有1456人,其中男生有466人,女生有990人。理工医、人文社科男女比例及人数各学院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男女比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年龄情况年龄分布统计图籍贯分布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其中广东、江西、湖南是生源大省。考生籍贯统计(省级)考生籍贯(省级)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录取考生中,人数最多的是深圳大学。可以看出,许多深大er在深大四年,对荔园的那份爱依然保持不变。4155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初试、复试情况考生初试省份统计考生初试省份统计图到考率统计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考生到考率分析考生到考率分析各个省份到考率排名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录取分数统计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表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累计报考年数及录取率其中,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以上数据及图片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更多考研干货信息:啥?政治改成分析40分选择60分?最后百天政治复习规划冲刺80+!今年共录取5586名研究生!兰州大学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2021新大纲:数学巨变,更简单了吗?英语增加词汇,政治微调!

绞肉机

深大录取硕士研究生4155人增幅42%

深圳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已基本完成。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今年首次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参加复试考生达4800余名,共录取硕士研究生4155人,增幅为42%,录取硕士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9人(增幅26.7%)、全日制专业学位2256人(增幅70.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今年,深圳大学是全国报考最热门的高校之一。在推免生接收人数突破600的基础上,报考人数高达22715人,增幅为41.8%;过国家线人数达5994人,增幅27.2%。虽然深大近年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生源质量依然保持一定幅度的提升。2020年报考深大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占13.9%,这个比例比2019年的9.6%提高不少,说明深大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记者 马璇 通讯员 李世卓)

深圳大学和末段985,该如何选择?高考竟然很多人放弃985选深大!

深圳大学作为位于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作为深圳市的“亲儿子”,得到了深圳市的大力支持。当你去过深大,一定会为她的硬件设置和校园环境深深吸引,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活动都会成为你选择深大的理由。有人说,在深大,你一学期只需要1000多元,就可以享受住在10万/平米的地段!作为一个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甚至在双一流中都未入选的深圳大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生,甚至有很多考生为了深大,放弃了末段985高校,放弃了很多强势211大学。每年也有很多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一个疑问——深圳大学和末段985高校之间,该如何选择?为此,高考科代表选择了4所985大学和深圳大学做了一个横向对比,希望能帮助到2020年参加高考的学子。深圳大学4所985大学分别是吉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兰州大学,这里高考科代表没有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这两所大学因为专业原因暂不列举。录取分数看高低高考科代表列举了14个重点省份的19年最新数据,我们一起来看深圳大学和4所985大学的录取分数PK(这里小科用颜色深浅来便是录取分数的高低,颜色越深,分数越高)。深圳大学和4所985高校分数PK这几个省份除了北京以外,其他省5所大学分数差距并不大。北京市,深圳大学分数降低的原因是深大第一年在北京招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北京本来就拥有全国最好的大学资源,还是首都,所以深大对于北京的考生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看完图就知道深圳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超过这4所985,在广东、河北、安徽和北京,深大分数低于4所985,其他省份基本处于中间值。单纯从分数来看,就有很多人为了深圳大学,放弃了985!兰州大学专业优劣大PK专业实力强弱,高考科代表就直接整理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统计各所高校各等级的数量,从质量上,深圳大学肯定不如其他四所985大学,毕竟着四所高校都是老牌院校了,底蕴肯定是在地,但是不要纠结,毕竟深圳大学是一所双非院校。学科评估对比除了学科的单纯对比,其实对于考生来说,目前的热门专业对于更具有价值,而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理论经济学和信息与通信工程都获得B等级,法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工商管理也拿到了B-,实力已然算是双非院校中拔尖的存在。深造比例比拼其实深造来说主要看保研比例、国内升学比例和出国(境)留学比例,深圳大学这几年的保研比例不到3%,这一点不能和几所985大学相比,2017届考生国内升学404人(占比6.49%),出国(境)留学675人(占比10.85%),总体升学率为19.1%左右。东北大学吉大、兰大、东大和海大的保研比例分别是18%、22.1%、13%和17.6%,每年都有很多人保研到清北华五等名校,保研比例远胜深圳大学的3%,其次四所985大学的总体深造率分别是39.82%、43%、45.7%和47%,这个比例也远高于深圳大学19.1%。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未来想继续深造,选择985大学准没错,不管是保研比例还是考研比例都是非常高的。深圳大学有什么样的优势?地域优势,当你想直接就业的时候,深圳这个城市可以提供给你很多实习的机会,在深圳市内的就业认可度非常高。生活环境的优势,很多不愿意去东北和西北的考生,无非担心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一旦不习惯当地的气候和生活不便利,情绪很大,小科曾经就知道一位童鞋,从广州去哈尔滨上大学,一下飞机就想复读了!如果你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如果你想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在大城市就业,选择深圳大学不可厚非,但是不能认为985大学毕业的学生去深圳就业没有优势,试想一下,你作为大公司的人事或者老板,你会如何选择?大多数人的适应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所以我的建议如果能去985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前提是专业落实),优先选择985高校。

以成

深圳大学17-19年考研大数据分析,很多人“打酱油”过不了国家线

今天距离考研还有41天的时间,目前相关机构还没有统计出今年的考研总人数,到底报名的人数里有多少人是会参加考试的,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里又有多少是打酱油的?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但是这个数据量比较大,很难统计。学习考研帮今天以深圳大学为例,根据官方公布的考研详细大数据为大家从几个维度对比几个数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统考录取人数、网报确认人数、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过国家线人数和实际复试人数。以上这几个数字之间是有关联的。统考录取人数是最后的结果,不用多解释;网报确认人数最多,实际参加人数会比网报人数有所减少,因为有些人虽然网上报名了也确认信息了,最后还是放弃;过国家线人数比实际参加考试人数更少,而且大幅度减少,原因是很多考生是打酱油的,国家线都过不了;最后的复试人数是和统考录取人数相关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比例,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上图是深圳大学2017-2019年统计的详细数据,数据来自研招网官网。从上述数据来看,统考录取人数基本变化不大,2019年比2017年增加159人,但是网报人数增加了6933人,增长了76%,可见考研人数在2019年出现激增;实际考试人数都比网报人数减少,最大减少年份出现在2019年,减少了1936人;通过国家线的人数相对考试人数减少更多,最后实际复试的人数是根据最终录取的计划人数确定的,比例一般是1:1.2,但是也有特殊情况。2、参加考试过线的比例、过线参加复试的比例、参加复试最后录取的比例(这里的线指的是国家线)在这些数据中有三个比例,一是参加考试中过线的比例人数,意思是实际参加考试了,而且过了国家线;二是过线后可以参加复试的比例人数,有些学生虽然过线了,但是过线人数较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复试;三是参加复试后最后被录取的比例人数。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参加考试后过线的比例是最低的,可以看到这其中有很多人虽然参加考试了,但是成绩没有过国家线,足以见得有很多人是抱着“打酱油”心态的,而且人数比例还很大,超过了一多半。过线后参加复试的比例从2017年开始逐年递减,原因是报名人数多了,基数多了,过线的人就多了,相比之下能参加复试的人就少了;参加复试最后录取的比例变化不大,一般都在一个范围内,深圳大学三年的比例都在1.2-1.3之间。分析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发现一个结论:虽然报名人数很多,但是会有相当比例的人最后会放弃考试,在这些考试的人当中又只有不到半数的人能过线,甚至只有30%-40%,最终录取比例会更少。所以,只要好好努力在初试中考一个好成绩,被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徒友益散

深圳大学研究生被退学:大学或不再好“混”了

今日,看到一则消息引广泛讨论:深圳大学317名研究生退学。于是,小编登录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到通告:对317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其中未注册218人、学习年限超期89人、成绩不合格10人。在2018年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近些年来,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含金量似乎是逐年呈下降之势,部分大学呈放纵式的“宽进宽出”,“60分万岁”在甚至在高校成了应对考试时的口号。同时我们也看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也随之扩大,但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及担忧。如今的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引发广泛赞同。显然,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上的自我革新,这对于高教而言是好事,从而整治学风严把“出入口”,是体现教育从严治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决心。这就对那些研究生学子敲响警钟,不要认为通过研究生入学就高枕无忧了。研究生培养期间必须要完成若干篇论文,通过完成这些论文过程中,所起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培养必经过程和程序的作用,无法完成论文,是不具备毕业资格的。当下所谓的“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多是指“一再拖延完成学业”的情况。研究生迟迟完成不了毕业论文、一拖再拖,按照规定进行清退也是在维护研究生教育尊严,大学教育资源本就有限。严进严出,除了清退“不珍惜接受研究生教育机会者”,毕业生质量上把好关,不让“读研究生就是混个镀金文凭”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