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外读博与国内读博相比,哪个含金量更高?听听导师的建议无止

国外读博与国内读博相比,哪个含金量更高?听听导师的建议

明天就进入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整装待发了,而对于准备读博的同学来说,要么准备着各种材料迎接报考学校的审核,要么正在拼命的复习英语和专业课,希望自己在明年3月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来,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你打算明年读博士的话,现在就应该有所准备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准备读博的同学,他们会被这样一个选择所纠结住,那就是读博到底是国内读好还是出国读好呢?由于这几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大量的优秀学子选择国外的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深造,同时国外的很多高校也非常欢迎中国学生来交流访问和攻读学位,再加上海归博士回国后的待遇和平台都非常的好,因此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外攻读博士的思路几乎成为读博学长必会考虑的一个选项了。至于国内读好还是国外读好,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出国读博要好,因为相比博士期间的出国交换来说,直接去攻读一个国外优质平台的博士学位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因为很多领域的顶级科研团队都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里,去这些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无疑是掌握了某个学术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思路和平台,再加上与研究导师和团队的良好合作关系,毕业后即使回国工作,依然可以和博士期间的团队继续开展国际合作,这是很多国内博士没有的资源。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内读博优势更大,因为国内的博士更加了解和熟悉国内科研环境和资源的分配,而且比起国外回国的博士,在自己后期的研究生涯中,导师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毕竟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而是团队作战,而国外博士回国后大多是单枪匹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团队。由此可见,国外读博和国内读博相比起来,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那个好那个不好,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却是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自己适合国内读还是出国读博呢?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从塔主的经验来看,博士期间的科研团队的好坏对自己影响是特别特别大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团队读博,几年后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读博期间的团队是影响你一辈子的科研道路,因此在选择时请慎之又慎,尽最大能力去一个优质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在国外某个院校,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国读博,如果你自己专业最优质的团队就是国内某个院校内,那么就没有必要出国镀金,因为国外的月亮更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考虑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很多准备读博的人其实年纪已经不行,还有很多人早已经结婚生子,因此出国读博的话也要考虑家庭的因素,毕竟读博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全家人共同支持的,同时出国读博还要考虑费用的事,如果不是公费出国读博的话,读博几年的花销要比国内高得多,因此必须兼顾和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以上就是塔主对国内读博好还是国外读博好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夫道

当下社会,读法学博士的几个理由

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召开,笔者刷新闻时看到了“中山大学校长建议扩大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新闻,考虑到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最近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考博士,我把建议他们读博士的四个理由放在这。第一,读博士往往是你跻身名校的最后一次机会。从数量上讲,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不足60万人,已经属于社会精品,不过总有不甘人后者,极欲投身名校的怀抱,意图打响跨越社会阶层的翻身仗。不过按笔者的亲身经历,除了能发光,名校并不能当饭吃,至少不能保证你一直吃好饭,有时候甚至只是皇帝的新衣;而且你即使进入了名校读博士,根据“中关村学术的鄙视链”序列,你在人北清本科的眼中,也是内外有别。当然,庸俗地讲,校友资源确实也非常重要,君不见重要公开场合的私下场合,攀校友也是打开局面或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国内法科名校,一定绕不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院四系”,详者,自行度娘之,不过斗转星移,格局也重新洗了牌,虽尚不敢全盘认同目前国内各色法科教育的排行榜,不过作为参考,人北清已长期盘踞法科三甲的位置,其他五院四系及社科院法学所等,也数名流。明理楼—清华法学院所在地第二,起点高,学而优则仕概率加大。社会上博士属稀缺资源,体制内中更是如此,前段时间出现的陕西90后女博士副县长,更是刷爆了网络,应该说选拔高学历优秀分子进入体制进行培养,为国、为党、为人民服务已不鲜见,从已经提拔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王老师,到央行的周行长,财政部的前楼部长,年轻时都是著名学者。政法系统内这一规律也是屡试不爽,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司法部的现任官员中,都有前优秀学者的身影,近年国家出台了法学老师和法学实务部门互聘的“双千”计划,在制度层面上确立这样的安排。从逻辑上讲,学者型官员确实具备很多常人不具备的素质,要知道写出一篇好的法学博士论文,不说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掉头发,变油腻,那是必经之路,经过苦熬心血锻炼出的框架性思考能力和纵深性写作能力,但凡是个爱才之人,都忍不住为我所用。所以,请记住一句片面的话,“笔杆子”就是和平年代的“枪杆子”。2013年国家正式启动双千计划第三,法学家在法律界深藏功与名。读过梅里曼《大陆法系》一书同学们可能知道,大陆法系国家内法学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甚至认为法学家为大陆法系中真正的主角,这样的观点未免偏激,但具有提示意义。从法律运行的维度看,立法上法学家是直接的参与者,由全国人大审查的法律案(可理解为用于审议的法律条文初稿)在组建起草班子时,都会有法学家的身影,我们看到2017年颁行的《民法总则》,大量采用了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社科院法学所牵头的”专家意见稿“的部分内容。司法和执法上,法学家的见解和释义有时可以成为判决的依据,2016年全国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活动中,南京玄武区法院一份获奖判决点名道姓援引学者观点。如果你认为法学老师就这点能耐,那就错了。一般来讲高校并不反对老师兼职律师,原来高校甚至会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后改制脱钩(优秀者如人大的地石所,中国政法的法大所等等)。高校老师做律师成功者,往往接的也是大案,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小案子费的劲儿不如稳当地教教书讲讲课来得快。既是名师也是大状者,不乏少数。最后,博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生活节奏松紧可控。聊点小确幸的,大学老师不坐班,如果没有行政职务,和教务商量好后,可将教学课程排到集中几天,其余时间趴窝慎独,外出营生,没人管你,再加上两个寒暑大假,对家庭来讲,可谓福音。

鬼宝宝

读研后为什么90%的人不会选择读博?真相竟然是这样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以致曾经红极一时的研究生学历,现在成了很多企业的门槛。那么大家肯定会心生疑问,是不是博士学历去就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呢?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各高校的研究生院,你会惊奇地发现到最后只有不到10%的硕士选择读博。为什么明明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结果读研人中选择读博的比例和本科人中选择读研的比例相距甚远呢?造成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考博比考研更难,还是读博性价比不高呢?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大多数人选择不读博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我就不是搞科研的料研究生期间,压力最大的不是找工作,不是期末考试,也不是给导师干活,而是毕业。随着教育部对我国研究生整体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大院校都加大了对研究生毕业成果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毕业前,达不到院校要求的毕业成果,你是拿不到研究生的学位证和学历证的。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公司不会招聘你,即使之前录取了你,也会因为这个而撕毁合约。对于保研的学生来说还好一点,因为提前一年很多人就进了实验室,能尽早有方向,而且毕业设计大概率就是和未来方向吻合的。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压力就十分巨大,记得当初身边的同学在整个研一、研二期间可谓是“惶惶不可终日”,一直在想如何能把论文发出来或是把专利做出来以达到毕业的成果要求。所以在压力之下,会给人造成一种物极必反的感觉,就是一旦论文或是专利搞定了,就彻底放飞了自己,不仅是松了一大口气,甚至是立志从此要告别。所以只是为了毕业而搞的科研,终究让很多同学没有了研究的动力。要想在学术路上走下去,是一定要能坐住科研的冷板凳的,也正是基于此,他们不读博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就不是搞科研的料”。第二,毕业我都三十了官方给出的博士就读时间是三年,但真正能三年毕业的其实屈指可数,平均毕业时间也已经拉到了四年。也就是说,按18岁上大学来计算,博士毕业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9岁。很多同学,包括家长可能对这个时间有点没法接受,因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校里,长辈说过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好时候都花在读书上了”。万事万物,如果理解,那么一切现象都是合理的。若是不理解,那么一切解释都是徒劳的。也正是由于传统的观念,只有工作后才能成家,成家才能立业,所以无论是父辈还是我辈都认为读博会造成晚结婚,进而一切的一切都要比其他同龄人慢一个节拍,而人的天性还是偏急,所以整个家庭都会默默背起一个沉重的负担。负担就会生成一种压力,压力所产生出的情绪不只是在家庭范围内滋生,更会蔓延到整个社会,所以会造成一种普遍社会认知,就是认为读博比较耗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大家没有认清读博的意义,才会造成过度看重其对生活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而才会发出那句灵魂叹息“毕业我都三十了”。第三,实在不行就回去读博现在的博士,你会发现有几乎三成都是工作后回来读的。以前流行的是本科毕业出去工作,发现无论是升职门槛还是职业发展,都受到了学历的限制,所以决定回来读研来充实一下自己,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而现在的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回来继续上学的除了本科生,又多了许多研究生,回来的原因也不再是因为学历不够了。现在出现最多的原因就是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意,市面上暂时也没有其他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刚出校园,跳槽也找不到太理想的工作,所以选择回学校读博作为一个缓兵之计。把赌注押给时代也比现在继续干着自己不喜欢和没发展的工作强。所以你看到了很多工作多年的人重回学校,当然这其中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一些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或是对社会水土不服,想要重回学校找到那种最纯真最宝贵的感觉。再加上自己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未来的目标更加清晰,读博期间还有国家的补助能够养活自己,进而成了一种火热的备选方案,所以出现了那句“实在不行就回去读博”的肺腑之言。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后悔和不后悔这么一说,只要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想清楚了你要达到的目标,你看清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你分清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你就可以选择你最钟意的那条路,读不读博,你都会有更好的未来,也会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毕业成果不好搞,料定博士读不好;读到三十心不甘,进入社会想提前;读博能当条退路,应届毕业暂不入;众说纷纭莫烦扰,人各有命天有道;目标明确记使命,努力拼搏前路明!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奚自

博士毕业工资不高为什么还要读?听听这位博士师兄怎么说

去年的时候我们部门招了一个博士,谈论间得知她的工资并不高,税前只有8000元。而我是两年前硕士毕业来公司的,在研发部门,目前研发部门的学历要求是硕士研究生以上,起初的薪资是6000元,过了两年也涨到了7500元。不禁感慨,博士的薪资也并不是很高,但估计涨幅会大很多。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统计,就计算机专业年薪统计,硕士研究生平均约22万,博士研究生年薪平均是23万左右,这样看来,博士研究生的收入并不高,那么读博还有必要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呢?也曾问过几个博士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博士师兄的回答确实让我信服。1.博士能带来的不只是金钱钱只是一个职位的附属品,我们更看重的是收益,而收益并不等于钱。博士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个收益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生活质量、自由时间、社会声望等等。光是一个博士学位,在普通人听来,都会将你的地位提高一节。2.博士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进高校,硕士生只能做辅导员之类的,博士可以当讲师,逐步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这一点硕士生现在是没法达到的;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进一家民营企业,起薪可能是2000元左右的差距,但是每年薪资的涨幅以及职位的晋升,这些都是博士优先,硕士生是没法比的。如果博士和硕士同时考公务员,博士几乎是可以直接录取,而硕士生还是要和本科生竞争的,博士是按副处级别的待遇,而硕士是按副科的待遇。博士生在今后的发展空间会比硕士生大得多。3.博士的永生论死亡分为肉体和精神上,对于著名科学家来说,他的生命是永恒的,因为永远会有人记着他。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有两种,一种是肉身的死亡,另一种是认识他的人都死亡。而作为博士生他的死亡有第三种,当没有人在引用他的文章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博士是永生的。当然博士也不是那么容易读,考博容易,毕业难。博士期间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读博士一座独木桥,沿途的风景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没有人懂,没有人理解,但也要相信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剩下的交给时间。

生知

我为博士正名,为什么说读博是最好的选择?

读博是在某一科研领域寻求人生真谛、接受思想的最高方式。一个人要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读博是最好的选择。读博比读本、读研更难,因为读本是有问题;读研是有问题,没答案;而读博是没问题,没答案,进门难,而出门更难。读博的效益常常难以在短期创造,不像读本、读研那样来得快捷。尽管读博难乎其难,还是有一些勇士把读博当作实现人生目标的另一种选择。如果读博是为了随波逐流,或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学生;如果认为读博会给你的物质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读博是为了混个学位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骄傲地自夸是个博士。那么,请你谨慎考虑!因为要得到一个比大本、硕士更冠冕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得多。如果读博是为了找工作更容易,多一个博士帽多一条选择,甚至想发财的机会来了!搞笑!因为很多事业编、公务员招考大都是本科,最多一个硕士足矣。很多公司宁可要有实践经验的硕士生、本科生,哪怕是高职生,也不愿出高薪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裁员的时候,要最先把科研部门砍掉。一个博士比硕士、本科能选择的行业更少,可能要一辈子只吃一碗饭,要长期从事一个领域枯燥的工作,要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博士工作时,硕士至少有了三年的收入,大本至少五年的积累,而读博至少在5年之内是负增长,因为收入的多少与行业或职位相关,往往与学位并不相关。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读博还是工作?选择是困难的,有时是痛苦的,这比本科生面临读研还是工作的问题更令人困扰。以前社会上有不少人不理解考研,认为读研是最优厚的职业,似乎读研都是混日子,硕士没有多大的含金量。当今社会又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都是混个高文凭往自己脸上贴金。其实博士不是混日子的人,他懂得自律和坚持,是一个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虽然大多数博士需要在刊物上发表论文,从而完成科研项目,拿到了学位,但付出了很多焦虑,常常夜不能寐。一个博士,需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功夫,啃理论,写论文、搞实验,至少在读博这样一段看似短暂实则漫长的时间内如此。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但不一定比那些早工作的同学幸福。一个博士毕业已是近30岁的人了,而社会工作经验有的可能是零,大多数小家庭却是无产阶级,有的成了剩男剩女。这个时候,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也许,很大一部分未读博的同龄人,有了工作、家庭之后,突然感到压力太大,还需要提升自己,往往选择在职读博。听一个在职读博的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此中辛苦不言自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明知读博的经济、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实在可惜,这好比手里捧着个刺猬,因为刺里有肉还是捧在手里。其实好多未读博参加工作的同学也如此:本来想进机关、学校、新闻媒体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最终还是进了不理想的地方,反倒……一旦上了贼船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既然你选择了读博,就应该从容面对。读博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是一种冒险,在挑战生命极限。这种体验是有限的,难得的,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读博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思想上是最为奢侈的。读博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共享“学术午餐”和“科研晚餐”。享受这种方式本身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找到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之后,对精神、思想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和精神本身的一种方式。读博让你认识更多更优秀的同学,这是一些潜在的人力资源和财富。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至少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毕业之后,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三五年,甚至一二十年才能拥有的东西。至少所有的成果属于自己,而不像好多人多为别人作嫁衣裳,而到了退休,人走茶凉。读博还可以让你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和某一领域最聪明的人相处,让人少走很多弯路,并迅速接近国内外同行,就像球员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大有“鲤鱼跳龙门”之效。读博更要明白:读博不是通才教育,除非在高校做科研。博士着重培养的是某一领域具有独立研究,能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也就是说,博士只有在某一领域有权威,并不代表所有领域有权威。读博是在某一科研领域寻求人生真谛、接受思想的最高方式。一个人要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读博是最好的选择

宋王之猛

高校教师要不要辞职读博?别,劝你三思!

问:本人目前在东部一所一本院校工作,从事经济类专业课方面的教学,挺喜欢目前的工作状态。2019年考上了北京一所知名财经类院校的经济学类博士,但是需要调档案,学校规定档案一走,人就辞职。本人今年34岁男,小孩马上面临上学,爱人工作较忙,不能接送孩子,老人倒是可以来帮忙,但是四年失去收入会面临极大的经济压力,还有每月2400房贷需要还,目前住着学校提供的周转房,老人不能给经济上的支撑。考博院校的知名度较高,导师人也挺好,如果放弃着实可惜,且在高校没有博士学位,总觉得难以抬头,且发展必定受阻。但是如果去读,没有了工作和收入,可以预见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心理方面的压力。34岁男应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此时全职读书,总感觉有点对不住家人,爱人倒没有什么意见,无论我做什么决定她都支持。想过明年再考在职的,但是名额变得越来越少,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长远考虑,读博是好事,但眼前的困难就摆在眼前,内心无比纠结,真是难以选择,不知道何去何从,恳请给些建议,谢谢~答:针对您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别轻率下决定,三思而后行。在下决定之前,你要思考好以下这几个问题:1、读博四年后能否顺利毕业,毕业后就业形势会有什么变化?2、你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是什么?博士毕业后是否还想进高校?3、读博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能否支持你进入更理想的高校?4、目前的情况专心走学术路线天花板在哪里?副高就没法上去了么?有没有可能保持目前工作进度的同时努力一下重要学术成果?5、如果仅仅是想拿学位的话,读在职博士是不是更合适?另外,以你现在的情况辞职读博,还会出现以下三个问题。1、年龄问题34岁了辞职读博士年龄也是个硬伤,博士毕业差不多38岁了,估计大部分高校都去不了。目前高校和公务员招聘都有35岁的限制,外加你博士毕业也没法申请青年基金了,最后别丢了西瓜捡了芝麻。2、未来发展的限制目前你的爱人工作稳定了,孩子马上上学,学校也基本稳定。如果你去北京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就算您读的院校的知名度很高,导师也很牛,你也很强,能拿到北京户口在北京扎根,也会涉及到爱人工作调转,孩子入学学区等问题。如果毕业不留北京,再回到原来城市或到其他城市找工作,谁能保证一定会比你现在的发展情更好呢?3、博士毕业后未必还能获得你目前的岗位现在高校的招聘条件不知您了解多少,现在对于高校教职员工的文凭真的是越来越苛刻,普通的高校不仅要求求职者有博士学历,还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所以,四年之后,就算您博士毕业也不一定能够再获得同样的岗位了。现在大多数老牌高校是不差人的,甚至因为生源减少,既有教职工的薪资都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负担,非重要的人员少一个算一个。尤其在博士博士后越来越不值钱的今天,高校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走一个硕士马上就有一个博士来填补,走一个国内博士马上就有一个海归博士。现在高校教师圈流行这样一句话:出校容易,进校难。也就是说你在高校想辞职很容易,但再次进校就很难了。说实话,您现在的工作状态其实是很多目前在读博士生追求的,我身边儿的很多读博的朋友都是在努力发文章,希望毕业后能够进高校当老师,过上安稳的生活。不过,话又说回来,您现在的生活虽然是别人想要的,可能未必是您自己想要的,每个人的生活追求不同,这要看您自己的选择。其实这种事儿,您和爱人和父母达成一致就行了,选择了就别后悔。就您的这个问题,我刚才咨询了一些读博的朋友,有朋友建议您跟单位协商一下能否签个协议,协议保留目前的岗位,可停发相应绩效,毕业后可回来继续工作。朋友也面临过这种情况,他跟学校签了协议,学校可以为他继续留编,但工资冻结了,没有绩效,公积金其他照旧。高校教师要不要辞职读博?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来源丨微信公众号:在职研微厅 )

乃使象罔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太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

研三才打算考博,是不是有点晚了?没有发表论文能去名校读博吗?近期有研三的同学向我咨询考博的问题,但考博和考研不太一样,就算是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由于不同年份和不同导师的区别,考博难度也不一样,所以这个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位同学今年开学研三,她本身的导师就是一个大牛老师,出了不少项目和成果。按理说作为这位导师的学生,她要考博的话,导师肯定喜欢。不过,可惜的是,导师有时候压根不想见她,而且她导师也带博士,名额早已定了。这是由于她前面两年基本上是在混日子,和导师见面不多,所以她的导师对她印象并不好,可能觉得她应该没想过读博的问题,也觉得她就是为了混个研究生学历,基本上是散养的状态。她研三才想考博,显然是晚了很多,大部分的考生从研一就开始备考,而且早已确定了导师,比如她的导师被很多人哄抢着报名。她考博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导师不推荐或者不支持,而在于她没有论文!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如何考博?想进名校读博应满足什么条件?她读研的院校是个普通一本,但她想去名校读博,起初定的是北京大学,但又觉得太高,后来觉得只要是211或985大学,哪里都能去都可以。那么,她必须要有论文才能越级往上报考,不然只能参加统考,去同级的学校读博。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考博的几种方式,为了让大家好懂,小水简单说明如下:01、统考统考和考研很像,也分初试和复试,考生需要报名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通过后才能读博。这里要注意的是,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提前联系你想要考的导师,最好与导师聊一聊,征求你想要考的博导同意才行,不然考了也白考。另外,名额满了或者内定了的话,也不能考,因为这样的导师基本上都是预定好的。在考博的时候英语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考生需要提前准备。最好是找到考博成功的学长或学姐,要到考博真题,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划定范围,然后看书做准备。也可以和导师深入了解,看看能不能在语言中透露出一些考博内容,这样备考就事半功倍了!02、申请加考核“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是众多高校考博的主要方式,特别是211和985名校,考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发表论文,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才能报考,没有论文的话就没有办法了!这里要注意的是,申请加考核这种方式,考生可以越级考博。也就是从普通学校往上考,从普通本科院校逆袭去985名校读研也很正常。而没有论文的只能参加统考,也只是在平级的学校里选择。比如小水的一位好友,研究生是在社科院读的,但是她除了毕业论文之外,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论文,所以只能参加统考的方式,最后去了西南大学读博。03、硕博连读在研二的时候,对于一些优秀的硕士生来说,学校会选拔其攻读博士学位,不需要考试。这和以上两种考博方式都不一样,考生在此期间不需要发硕士论文,只需要博士论文合格之后就行了。04、本科直博对于本科阶段,一枚优秀的本科生是众多博导哄抢的人才,很多高校会在本科阶段选拔优秀的人直接读博士,这样的同学可遇而不可求,本科生直接读博,这种待遇一般人无法享有。如果考生在读研之后就计划考博或者读博的话,尽量从研一就要准备,和自己的导师说说自己的考博计划,看看能不能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帮助。考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而且有实力也不一定有机会。在这里,跟对导师很重要。如果你的导师就是业内大神,愿意带你一把,那么,在你考博的路上将会是一帆风顺。如果你读研之后,你发现你的导师也带博士,但是你的导师过于严厉,要求比较苛刻,读研期间你都有点受不了,你在考博的时候会考虑你的导师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交不起学费,没钱读研怎么办?别怕!研究生也能办理助学贷款!弃考?更换考研学校?这三大问题没处理好,读研基本没可能!2021年研究生考研时间已定!考研党想一战成硕,请牢记这些时间点

超胆侠

农村孩子读博值不值得?

我接触过不少在校的博士生,既包括211大学的普通博士生,也包括top2学校的内地一流博士生,对于他们为何读博的考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下面阐述一下。其实对于很多研究生而言,是否读博,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同样,对于决定读博的人而言,往往也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也就是说,博士入学难度并不大,很多人研究生毕业,要继续读博是可以的,之所以读博的人比较少,只是因为各种考量而没有选择继续;同样,大多数选择读博的人,也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觉得读博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公平地说,尽管因为扩招,比起十几二十年前,现在笼罩在博士身上的光环已经严重弱化,博士已经是比较普通的存在了;然而,博士就是博士,获得博士学位仍然代表获得了最高学历和学位,在整个社会的学历阶层中,依然属于金字塔顶部的存在。所以,即便现在博士含金量已经降低,但博士教育的价值,学位的价值,仍然是不小的,对于任何人而言(无论什么出身),读博都有难以否定的价值。的确,就像题主说的那样,读博并不太可能改变命运——这个观点,我在以前的多篇关于读博的回答中多次谈到——所以不可以对读博抱以太高的期望,但是,读博的价值依然不能否认,它至少可以给你提供一段有价值的训练(提高能力),一个较高的平台,一个不错的起点,一个有机会持续发展的“硬件”(比较过硬的学历)。就我的了解,211大学或者普通985大学的多数博士生(我称之为普通博士生),他们对于读博往往并没有太高的学术方面的期望,多数人希望通过读博获得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比如进科研院所当研究员,进大学当老师,等等,以获得一个比较安定而且基本达到小康乃至中产的生活。一般来说,这种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一流985大学的博士生,则大致五五开,部分人对于做学术不但有兴趣,而且有雄心,有较高的期望;部分人明确希望能够进入一流的企业(比如大型国企或一流民企)去拿高工资赚大钱。这两类人的愿望并不泾渭分明,但大致可以划分出这样的差异。他们也基本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期望。比如,就我的了解,北大清华的博士毕业生,部分人进入了国内不错的大学(往往是211或普通985)及中科院、社科院这类的单位,施展自己的学术抱负;而部分人进入了华为、阿里以及大型券商、基金等单位,起步年薪50万左右或者以上的,比比皆是。当然,我上面谈的这些,仅仅是泛泛而论,说的是大概率的情况,而且仅仅是博士毕业以后的起步。个体的差异永远存在,后续的发展也往往因人而异。现在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在我看来,对于农村出来,而且家庭收入较低的学子而言,如果你希望通过读博而基本做到改变命运的话,最好是能成功就读一流985大学的博士(比如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那么,你就很有机会进入著名企业,成为起步年薪达到50万甚至更高的高薪人才(当然也存在一个专业差异问题,比较热门的往往就行);如果只能成为相对比较普通的大学的博士,成为高薪人士的机会较小(当然也存在专业差异),可以考虑放弃读博,早一点参加工作,早一点减轻家庭负担。所以,对于农村出来、家庭条件较差的学子而言,前者是值得的,可以咬牙坚持下去完成博士学业,而后者则或许不太值得,需要慎重选择。这就是我的看法。

假名

一个读博人的个人亲身感受,读博为了什么:科研、生活和人生!

2018年,我在华中地区某所985硕士毕了业,17年的8-11月,我对着茫茫的就业大军,自感肚子没货,吓得一哆嗦之后,就选择去读本校的博士。其实当时工作我也找了几个,不是离家太远,就是传说中的血汗工厂,相比之下,博士选择的专业是刚好红的发紫的计算机。所以,那几天我和家人一番讲道理,说服了急于要我赚钱的父亲和吵翻了读书无用论的母亲,我终于在18年开年参加了博士的申请考核。现在的985高校都是导师负责制(不是吐槽,只是陈述这一现象)。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学院德艺双馨的好导师基本上都会直接招直博的学生,或者在硕士一二年级就有学生转硕博连读。对于我们这种通过申请考核进来的,一般选择不多,要么是连自己学生都想早早脱离的博导,要么是根本找不到学生的,所以我对于导师的期望,也不指望他带着我高飞,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混个学历就行了。而现实的情况是恰好导师需要一个人来搬砖,我需要一纸学位来就业,一拍即合。整个考博过程也是近似于走个过场。这就是我开始读博的全部契机,没有崇高的科研理想,也许是带着硕士期间对浪费时间的不甘,我便开启了博士的学术生涯。首先说的是科研上和千千万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硕博生一样,做科研的过程99%都是沉闷且无聊的。尤其是换了个课题方向,我得拿起别人的论文重新开始一点点阅读,有时望着如山般的论文,我甚至觉得我得8年才能毕业。但有时看到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又不禁拍案叫绝,这些大牛真的是聪明,只有在这种不多的时刻,我才能感觉短暂的快乐。各科有各科的特点,各人有各人的嗨点,像我的一个博士同学热衷于杀小白鼠,他说只有在老鼠死亡的那一刻他才感觉这个实验踏实了。我没那么变态,我绝大多数的时间在看代码,写代码,有时候代码跑通的那一刻恨不得放起礼花。这样说来,其实学习本身是一件幸福的事,当然这些幸福是在,没有毕业条件里多少篇论文的硬性要求和做不完的老师横向项目的压迫之下短暂出现的。再则说说生活上和上班族相似也不相似,实验室也要求我们早8晚10打卡,但我们不遵守也没有扣钱,这点可能是一点最后的体面。这里谈到体面和钱,我也觉得有必要详细讨论。体面不过是在社会上博士的title可能还有点分量,比如过年的家族聚会里,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听说你是博士会不由得赞叹,哎呀,真了不起,以后出息了赚大钱。又比如你会不自觉地成为你下一代侄子外甥们学习的榜样。这些体面可以极大的满足虚荣心,这也许可以叫做一种幸福。再谈谈钱,用导师的话来说,你读博士是来学知识的,光想着赚钱干什么。是的,在中国,博士的固定收入就是那每个月3000来块钱,以前是3000元,后来总理在两会上做了重要批示,终于给我们每个月涨了250块,不多不少,就是250,解决了广大博士的生活压力,逼着对美好生活有极大向往的博士们自谋出路。对于我来说,26岁的年纪,不说父母多大的负担,起码得谈个恋爱解决一下人生问题吧。在生活质量上,没法和同龄买车买房的人相比,收入只能向低保水平看齐。但是,思想压力上,有时候又是操着国家战略的心,论文起码得top期刊级。所以博士的生活真的是像围城,外面看着光鲜华丽,里面却是经济危机。谈不上多幸福。最后说说对人生的影响从开始读博士开始,我觉得就是一场赌博。我拿我青春脑力体力最旺盛的几年,去搏一把未来的坦途。我压上的是自己20-30岁的年华,可能赚到的几十万,可能长大的肚腩,可能稀疏的头发,以及可能守不住的爱情。这场赌博搞不好还会拿不到学位证,搞不好还会抑郁。但是,希望就在于,一旦读下来,也许会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读博最大的幸福来自于这份希望,就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现在这个年代,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身边的师兄师姐的例子也时时刻刻的告诉着我们,苟住这几年,就能有更好的工作起点,有机会赚大钱。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生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于最原始的追求。而追求过程的本身就是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幸福。读博士,到底幸不幸福,这个命题我没有答案,千千万万的博士生们也是心中跑过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结尾就随便给出一个结论为时尚早,且不负责任,我想也许有一天等到我们七老八十岁,再回望人生的时候,到那时给出的值不值得,幸不幸福才是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吧。作者:渔舟 来源:募格科聘

断弦琴

应届生读博的出路前景在哪?总结出三点,大学教授:别放弃

学位对于我们就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当今学历层次中,博士学位是全国最高的学位了,在很多人眼里,如果你是博士毕业的人,你一定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精干。就拿去年来说,我国拥有820万高校毕业生,这就意味着一大批毕业应届生将涌入就业市场,在找工作的期间,很多同学会暂时找不到合适又满意的工作的时候,她们便会选择继续深造自己的学业。众所周知,现在的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之一是先看你是什么大学毕业?或者什么学位毕业?不可否认的是,越高学历毕业的应届生比本科毕业的学生获取的工资待遇高出很多。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莘莘学子对考研读博这么执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 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地位有相关数据报道,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足足高达290万人,想比去年增加了大约52万的人数。而现在专科大学毕业以及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日趋高涨,相对而言,他们的就业前景受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生对于企业的需求而言仍然是万众瞩目的选择,而且自己有这个学历的话在入职的社会地位也是比本科生要高很多。二、 实现进入理想学府的梦想其实对于读书而言,相信不少同学都会心中驻扎着属于自己最理想的大学学府,憧憬着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单纯的通过高考去实现大学梦的话,距离感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有些省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欠缺,要想上985高校的同学的概率还是有差距的。但如果你一旦读博考研后 ,广阔的平台对于考生实现名校梦就更进一步了,也意味着将来就业的竞争胜算率会更高三、 能让自己的专业更加精益求精不少的同学会认为读太多书没必要,将来在工作过程中也不一定能用到。其实不然,我们学习一个专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能“术业有专攻”。一件事情专注做的话你就可能会成为万人瞩目的专家,这个时候的你无论是地位、人际、待遇等都是一片光明的状态。用你博士学位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应对面试官给你出的题,一旦录用,你所拥有的平台也就自然高人一等了,这也就意味着会在某一领域平台得到更高的挑战和机遇。如果你目前在选择徘徊中,那么请听一下大学教授的建议,别放弃,继续深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愿意选择继续读博的人当然也不能认为他们是没有前途,只能认为说博士毕业后的人在以后的就业前景会更加的广阔,在社会上接触的层面也会更高。不少网友也认为对于继续读博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专业的方向而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