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9月1日晚消息,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印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院)一起,共建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并进一步加强各研究生教学系建设。这是中国社科院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社科院办学优势,推进科教融合战略向纵深发展,大力培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这12个科教融合学院已获批成立,它们是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3个研究生学院和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每个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研究所(院)作为牵头合作单位。它们是:哲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经济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商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法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府管理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会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文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语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新闻传播学院(媒体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历史学院(牵头合作单位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学院的相关组建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推进之中。各学院的院长将分别由各所主要负责人和知名专家担任,同时研究所推荐部分优秀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担任学院负责人,与大学原有干部队伍一起,负责各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所(院)研究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从各研究所(院)遴选德才兼备、具有教学科研经验的优秀专家到各学院任职,担任特聘教授和岗位教师。本次改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强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落实“控制规模和数量,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办出特色、办成一流名校”的办学要求的具体举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战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步。改革以“大学与中国社科院发展融为一体”为遵循,以科教融合为路径,以“入主流、入体系、一家人、一盘棋”为思路,以院系调整为抓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完成好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成中央放心、人民满意、学界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下一步,学校将狠抓《方案》落实,实现科教相互融合、校所优势互补为基本依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据悉,学校正在加紧向教育部申请提高推免比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论证扩大硕博连读的具体举措,以期实现有效带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2018年6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我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副院长王京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等出席仪式。2018年6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我馆举行。在签约仪式上,雒树刚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征集、收藏、保管、展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双方的合作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谢伏瞻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愿意与国家博物馆进行长期化、机制化的合作,共同打造资源共享平台。王春法表示,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联系,充分利用社科院科研资源丰富、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不断拓展提升我馆完整构建和呈现中华文化传承体系的功能。在雒树刚部长、谢伏瞻院长的共同见证下,王京清副院长和王春法馆长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举办高水平展览等方面进行合作,具体举措包括:合作开展藏品研究、举办学术会议、聘请兼职研究馆员、接受访问学者;合作培养研究生、互聘合作导师、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发布年度考古发现、共享展厅资源、共同举办境外展览、建立借展机制、参与展览策划等。随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正式启动。在雒树刚部长、谢伏瞻院长的共同见证下,王京清副院长和王春法馆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召开,笔者刷新闻时看到了“中山大学校长建议扩大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新闻,考虑到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最近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考博士,我把建议他们读博士的四个理由放在这。第一,读博士往往是你跻身名校的最后一次机会。从数量上讲,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不足60万人,已经属于社会精品,不过总有不甘人后者,极欲投身名校的怀抱,意图打响跨越社会阶层的翻身仗。不过按笔者的亲身经历,除了能发光,名校并不能当饭吃,至少不能保证你一直吃好饭,有时候甚至只是皇帝的新衣;而且你即使进入了名校读博士,根据“中关村学术的鄙视链”序列,你在人北清本科的眼中,也是内外有别。当然,庸俗地讲,校友资源确实也非常重要,君不见重要公开场合的私下场合,攀校友也是打开局面或维持关系的重要手段。国内法科名校,一定绕不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院四系”,详者,自行度娘之,不过斗转星移,格局也重新洗了牌,虽尚不敢全盘认同目前国内各色法科教育的排行榜,不过作为参考,人北清已长期盘踞法科三甲的位置,其他五院四系及社科院法学所等,也数名流。明理楼—清华法学院所在地第二,起点高,学而优则仕概率加大。社会上博士属稀缺资源,体制内中更是如此,前段时间出现的陕西90后女博士副县长,更是刷爆了网络,应该说选拔高学历优秀分子进入体制进行培养,为国、为党、为人民服务已不鲜见,从已经提拔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王老师,到央行的周行长,财政部的前楼部长,年轻时都是著名学者。政法系统内这一规律也是屡试不爽,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司法部的现任官员中,都有前优秀学者的身影,近年国家出台了法学老师和法学实务部门互聘的“双千”计划,在制度层面上确立这样的安排。从逻辑上讲,学者型官员确实具备很多常人不具备的素质,要知道写出一篇好的法学博士论文,不说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掉头发,变油腻,那是必经之路,经过苦熬心血锻炼出的框架性思考能力和纵深性写作能力,但凡是个爱才之人,都忍不住为我所用。所以,请记住一句片面的话,“笔杆子”就是和平年代的“枪杆子”。2013年国家正式启动双千计划第三,法学家在法律界深藏功与名。读过梅里曼《大陆法系》一书同学们可能知道,大陆法系国家内法学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甚至认为法学家为大陆法系中真正的主角,这样的观点未免偏激,但具有提示意义。从法律运行的维度看,立法上法学家是直接的参与者,由全国人大审查的法律案(可理解为用于审议的法律条文初稿)在组建起草班子时,都会有法学家的身影,我们看到2017年颁行的《民法总则》,大量采用了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社科院法学所牵头的”专家意见稿“的部分内容。司法和执法上,法学家的见解和释义有时可以成为判决的依据,2016年全国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活动中,南京玄武区法院一份获奖判决点名道姓援引学者观点。如果你认为法学老师就这点能耐,那就错了。一般来讲高校并不反对老师兼职律师,原来高校甚至会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后改制脱钩(优秀者如人大的地石所,中国政法的法大所等等)。高校老师做律师成功者,往往接的也是大案,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小案子费的劲儿不如稳当地教教书讲讲课来得快。既是名师也是大状者,不乏少数。最后,博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生活节奏松紧可控。聊点小确幸的,大学老师不坐班,如果没有行政职务,和教务商量好后,可将教学课程排到集中几天,其余时间趴窝慎独,外出营生,没人管你,再加上两个寒暑大假,对家庭来讲,可谓福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国娟 初凯丽 卢镜伃 记者 孙菲 李梦竹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11月28—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发展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副教授邹宇春,社会学研究室研究助理胡玉淑,社会学院学生管理与实习实践办公室副主任、博昌街道科技副主任郑玲一行到博昌街道调研指导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8日下午,在博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常忠,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博兴县社会组织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坤等陪同下,邹宇春一行先后到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乐安社区、蒲姑社区、锦绣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社区定位、项目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情况,对打造“一纵一横一环”精准高效基层社会治理“博昌模式”给予充分肯定。29日上午,博昌街道召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会暨千乘讲堂——项目化运作与基层社区治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崔建凯,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苗健,各城市社区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等出席会议。与会人员认真听取城市社区项目化运作方式、流程及优势,详细了解基层社区治理的新方法,深入学习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街道重聚园社区,龙潭街道东城区光明社区、左安浦园社区等地社区治理的先进做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现场交流。近年来,博昌街道将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作为关键环节重点发力,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创新打造出“一纵一横一环”精准高效基层社会治理“博昌模式”。下一步,博昌街道将充分发挥科技副主任的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加快建设更具温度、更有力度的幸福博昌。壹点号智慧博兴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道教内丹学的功夫修炼,须先明确三点。一是见地,即内丹学的理论要明白。我以前连续讲的有关内丹学的基本原理,皆从提高见地上着眼。然而凭那些理论,仅能可以读懂丹经,进入参悟内丹学之门,尚不到究竟的境界,因之以后随着内丹学功夫修炼的讲解,还会随时从见地上向道的境界逼进。二是修证,即具体的功法修炼步骤。我以前谈到的法、财、侣、地等,皆是修炼的准备步骤。实际上,无论清净丹法或阴阳丹法,皆从修证上分四个大的步骤,即筑基功阶段、炼精化阶段(小周天功)、炼化神阶段(大周天功)、炼神还虚阶段(体道合真功)。按一般丹经的说法,第一阶段筑基入手功夫,称作道术。后三个阶段称作仙术,分为初、中、上三关。初关仙术约须百日,称百日关;中关仙术约须十月,号为十月关;上关仙术须入定九年,称九年关。所谓百日、十月、九年的数字因人、因法而异,皆不可拘泥。三是行愿,立志修仙的人,必先发大誓愿,树立对历代祖师所传金丹大道的诚心和坚持修证、不达目标永不休止的恒心,才能证道得丹。见地、修证、行愿三者,行愿最重要。这是因为内丹学是一项人体生命科学的系统工程,是开发心灵潜能的科学实验,要完成人类自我改造的旷古大业,没有献身科学、求证大道的真诚信念不行的。内丹修证要以意念上用功夫,如果听到某些打着科学院士、马列权威旗号的伪科学家给内丹学扣一顶“伪科学”的帽子就生怀疑心,遇到某些压力、困难就生退缩心,见到名、利、色、权的诱惑就生贪恋心,是无法进入仙道之门的,这类人缺乏正念正觉皆与内丹学无缘。网络配图清净功法和阴阳功法,皆是中国历代内丹家实验有效的金丹大道,原理相通而目标一致。但就今日之社会环境而论,我们尚不便和道友公开谈论阴阳功夫的具体操作,否则徒增魔障有害无益。因之,我们对阴阳丹法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因为学术上我们不设禁区,但传播上则必须考虑社会效果。因此术正如《黄帝阴符经》所云:“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江湖术士多一知半解而以之行骗,所以我们仅在学术上指明正,以利读者藉此识别江湖骗子。况且阴阳功夫仅在筑基入手及炼精化气阶段和清净法有别。但筑基入手也离不开入静炼心,而后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全要归到清净的路子上去。因之我们讲筑基入手功夫,先从清净功夫说起。内丹功夫入手之初,首在衣食起居上的摄生之学,未有不知摄生而成仙道者。《黄帝内经》这本书,可以和《道德经》互参,皆和仙家丹道之理贯通,后世学者多不能知而忽略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汇集了道家摄生的精准(髓),其中包括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持满葆真,谨避风邪,精神内守,恬淡虚无,志闲少欲,乐天从俗,形劳不倦,心安不惧,生道合一等原则。人而不知摄生,必然疾病缠身,命且不保,何能炼性成仙?故欲修仙道,先从人道的衣食起居等具体事项修起。今撮其要者,概括成以下几点:一是守中知节。知节则是节制欲望,凡事不可超过限度。专中是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守中之要,重在七情;知节之要,寡欲为先。喜、怒、忧、思、悲、惊、恐,谓之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悲伤神,惊伤气;七情动而伤人,谓之七伤。《养生四要》云:“视过损明,语过损气,思过损神,欲过损精,谓之四损。人有耳目口鼻之欲,行住坐卧之劳,虽有所伤,犹可治也。惟五志之发,其烈如火;七情之发,无能解于其怀。此神思之病,非乐天知命者成败利钝置之度外,不可治也。”寡欲之大者,在于节欲、节烟、节酒,莫以食色之大欲伤人。《千金方》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颜氐家训》云:“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这都是守中知节的养生格言。二是慎动知戒。戒为养生禁忌,其要在于不伤不损。衣食住行的禁忌,以慎动为关键。人的生命是运动的过程,但运动须合乎生命科学的规律,偏离生命规律的运动必然伤生。《抱朴子内篇,极言》中有许多诸如“坐不及久,卧不至疲”,“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等禁忌。其他如“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难,晨起戒嗔怒,少餐申后饭”等,皆为养生家的经验之谈。三是调养法时。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其生命运动受人体的基本运动节律所制约,而人体的生命节律又和整个宇宙的大自然运动节律相协调;故善养生者,首要在于使人体节律适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日月运行自然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生之门。”春时木旺阴气升,又乍寒户暖,易引动宿疾,故应夜卧早起,以畅生气;饮食减酸益甘,以养脾气;以升阳宣散之药却病;勤换衣服,多梳头洗脚,进行足部按摩。高楼之上贼风突袭脑后背部,为春时大忌。我昔时春日住崂山修道时,当年匡常修道长曾提醒我:“神仙也怕脑后风。”夏季天地气交,阴气内伏,暑毒外蒸,宜夜卧早起,使气得泄,食宜减苦增辛,以平心火养肺气;不可大汗后冷水洗头,慎食肥腻,多食蔬菜,不夜食生冷,用药以补肾发汗之剂为主,不宜针灸;不枕冷石露宿。秋气肃刹,金旺木弱,气燥易动旧疾,宜早卧早起,收敛神气,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应秋季收养之道。冬气闭藏,天寒地凉,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莫扰阳气,食宜减碱增苦,以养心气,莫多用茶,注意疏通血脉。道家有十二月养生法,《中准道教大辞典》载之甚详,可以参看。四是疗病知术。内丹学修道前先疗病去疾,能服药却疾,自知医术。《饮膳正要》云:“故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丹家阴善保养、善服药外,还有一着为陶怡情性的精神疗法,丹家称之为安乐法门。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其他如远足、游山、题诗、作画、书法、种花木、养鱼鸟,皆为赏心乐事。《东坡志林》载安乐四药有“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石天基《却病歌》亦云:“人或生长气血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心病还须心药医,便是长生不老药。”学者如能遵行以上摄生之道,既使丹功不成,亦可寿至百龄,这是最切实际的丹家筑基功。网络配图接着讲清净丹法之饮食规定,当以素食为主,不吃生葱、辣蒜、韭菜、芫荽等异味刺激性调味品。然而要注意营养,牛奶、禽蛋类制品不在限制之列,同时宜多食豆类制品、芝麻油、青菜等,以增加体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供给。其他水果、干果如苹果、鲜桃、红枣、核桃、荔枝、干桂圆、葡萄干、花生、板栗等,皆可多吃。鸡蛋形如混沌初生之丹,豆芽菜充满生机,核桃仁形如人脑,龙眼肉益阴生阳,红枣补中益气,皆为丹家喜欢的食品。但对蘑菇等菌类、竹笋、腐乳、糟鱼、酱肉之类,则应少食为佳。饮食调配分三类,一为正餐之饭菜;二是根据本身虚实寒热而特设的营养补品,包括加入参、茸等大补之物的药膳;三是干鲜果品。丹家饮食要根据功夫进程而加减,初入门修炼,筑基入手后食量大增,可一日七餐,即每日除三餐饭菜外,再加补品两餐,果品两餐。筑基至任督脉通,渐入丹功正途,可减至每日五餐,即正餐二,补品二,果品一。一年后又变为四餐,即正餐一,补品二,果品一。而后随着内丹功夫大进,饮食减至每日三餐,继之为二餐,直到功夫炼到每日一餐,再由饭菜、补品而变为仅食果品,断绝人间烟火,乃至数日不食,渐至仙家境界。至于男女房事性交泄精,为清净丹法之大忌。修道者,既选作清净功夫,则应随着饮食之减少由减少房事到交而不泄直至绝对禁断。至于梦遗等泄精之病和性欲旺盛失控等病,皆须根治,否则决难变化成仙人的体质,这也是不容含糊欠就的事。内丹学筑基功夫,目的在于培补修道者的生理亏损,并初步打通任督二脉和前后三关的路径,使之气通、热通、全身脉络通,为丹功仙术三东运药作准备。内丹学以为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筑基功夫首先任务就是补足三宝,使人精满、气足、神旺,达到精、气、神三全的要求。精满见于牙齿,气是闻于声音,神旺现于双眼,筑基完成后,牙齿健全,声音洪亮,二目有光,说明人的生命力旺盛,便可转入丹功仙术。实际上内丹学的筑基阶段,其道术大致和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气功师们教授的功法尚属于同一个层次,不过丹家道术目标大、路子正,且有些特殊的要求。气功师们祖传或自创的功法大致脱不出古代丹经中例举的三千六百旁门的范围,他们宣称的“小周天气功”、“大周天气功”,和丹家“小周天”、“大周天”的仙术有本质区别。因为气功师所谓“通任督”、“过三关”,是用意念引导后天气和热感循环,地时玄关未开,尚无药物、火候、鼎炉可言。丹家将以意念引导气感贯通任、督二脉称作“转咕辘”,和内丹仙术“转河东”根本不同。至于气功师的“大周天气功”,是进一步将气感引向下肢及遍通全身,也和丹家炼无化神的大周天仙术不可同日而语。张伯端《悟真篇》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这就明确划定了气功和丹功的界限。然而遍观海内外气功师所传一些五花八门的气功套路,乃至海外所传瑜珈功、超觉静坐法等,亦多有可取之处,可以借用来作为丹家的筑基功。天津的霍秀成先生退休后参加多种气功训炼班学炼气功,成了一位颇有影响的老气功师,六年前遇到我改学丹功,依法修炼至今,已涉入丹家仙术的境界,可见以气功为丹功筑基是可行的。另外北京通州区的马玉燕女士,曾为我演示过一套十三式的动功,自称得自边治中氏所传准(淮)山派道功,有回春功、游龙功等名目。这套功法大约经过多次包装,动作优美,几近舞蹈之术,但其中回春功、游龙功的动作和我在广州从无忧子老师所传筑基功动作极似,披发跣足,有些巫术味道。另有僵尸功(又名活死人法),水中炼的蛙式吐纳功、龟游功等,我当时仅见而未习,现十六年来亦没见过他人有修习者。当年广州还流传一种“五禽战自发动功”,可惜我亦因学业太紧,没去修习。内丹筑基阶段由动功开始是有好处的,否则初学时真气未动即一味枯坐,阳气太重,易生偏颇。在北京的内丹家王沐老师,晚年足软行动不便,实是久坐少动之弊,因之他告戒年轻人以动功和静坐相互配合练习。这些年我在北京发现最适宜和丹功配合作为筑基入手的功夫,是王(芗斋)嫡传弟子于永年先生的站椿功,此功由大成拳演化而来,幸于永年先生将王芗斋亲传之《大成拳论》手稿相赠,使我悟出此术真谛。这套大成拳站椿功臻于内丹学道的境界,炼之有利无弊,我已在《中华道教大辞典》中作了介绍,读者可以放心修习。内丹功法以动功为辅,但以静功为主。静功之姿式,有行、站、坐、卧四种,《性命圭旨》有坐禅图、立禅图等,可以参看。内丹学以炼精化为初关,因筑基阶段的首要功夫,是保精固肾,以心肾相交、水府求玄为法诀,以健全人的性功能为初期指标。网络配图有师传的敲竹唤龟(女用鼓琴引凤)之法诀,唤起真阳,老人还有添油接命之法须自炼,皆在于促生人体的性能量。因之我对所谓华山派之回春功和瑜珈术之性能量运行契合法(包括观想昆达利尼蛇)等功夫特别重视,以为可以为丹功筑基之用。但从根本上说,丹功入静的要诀,还在心息相依四字上,因为内丹学自始至终是作神气合一的功夫,这是内丹学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特点。先说行功法,此种闲庭漫步之法实际上还是动功,一般说应作辅助功之用。王重阳诗云:“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谁?”这首诗极得行功要领,行功正是要在如痴如醉的轻缓步态中体会天人合一、无人无我的境界。但初学时,意念稍注于足底涌泉穴,此为要诀。行到极佳处,即忘其行;达到行功如站功,动功如静功,实是在动中求静而至真静,故仍归回静功。次说站功法,此法《性命圭旨》和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介绍颇详,可以参考。我建议采取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站桩功取代之。此法要诀有“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站椿要求“内空洞,外清虚”,“注意顶心如线系”,两手轻松抬起,“臂半圆,腋半虚”,最后达到离形去知,虚灵独存,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境界。此术融入丹功,初炼时可用意微注海底阴跷穴,加之以提肛缩肾之动作,功夫加深,一任自然,只求松、静不动即可。再说坐功法,丹家入室静坐是最基本的功夫,比行功、立功、卧功要常用,特别是筑基功完成后则以打坐入定为主要修持法门。丹功之坐姿以方便坐为常用,有单盘腿、双盘腿,不舒服则垂腿而坐亦无不可。按法诀说须在坐时要求身正脊直,从头顶沿脊柱如一串铜钱垂下,然而初学者感不舒服,可放宽要求,直到功夫深了姿势自然超于正确,歪身弓背反会不舒服。至于止念、调息等开始亦不严格,但有一条严格要求身形不动,先在外形上死死坐着不动即可。坐功有加以守窍者,一般守下丹田,但也可据师传守眼前虚无窟子、上田、中田等,不拘一格。我所要讲的是佛教的跏趺坐,全真道将其引入丹功,至于金庸小说里也将“五心朝天”当作丹功要诀,这是不必要的。《参同契》中仅有“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验自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之说,魏晋以前古仙更无跏趺坐之传。网络配图佛法博大精深,我仅研究些和内丹学有关部分,佛陀立跏趺坐自有原因,我只能说跏趺坐只利于学佛,但不利于学仙。后讲卧功法,陈抟有十二睡功图,讲究侧卧。我在这里先不讲睡功,只讲以卧功入静招摄先天一气之法,进行人体和宇宙的能量交换,还是仰卧最易得气。仰卧一般守黄庭中宫,但亦可配合观想采气法。气功师用尽手段自我搬运体内的气血,结局终不能将人体生命系统发生本质变化。内丹家要进行人体和宇宙的大循环,不能仅在腔子里摸索。何况仰卧的姿势,符合内丹学“未学生,先学死”的原理,直至息停脉住,如枯木僵尸,生机内脏,这才是真正仙家境界。最后讲一下静功的时间规定。以静坐为主,半个小时之内,不见效验,真正的效验一般发坐在半小时之后。因之内丹筑基功入手,起码要一小时,即丹经中讲半个时辰。第一年每天从半小时渐增至一小时,随后逐日增加半分钟,一步紧似一步,第二年则增至二小时(即一个时辰)。如此逐年增加,由二小时至四小时,再至六小时,再至八小时,再至十小时,直至十二小时(六个时辰),日日炼功,不能间断。丹家直炼到每日八小时、九小时至十二小时连续静坐,如此气满不思食,神旺不思睡,精气神由后天转为先天,相互打成一片,炼作一团,自然达到结丹的仙人境界。人们可以发现,随着丹功的进程,静坐时间越来越大,饮食则越来越少,最后食睡全无,息停脉住,才是真正的“活死人”功夫。“虚寂恒诚”四字,为丹法要诀,如学者不立大誓愿,不下真属尖缘未断,是难以进入仙道之途的。我开始讲见地、修证、行愿三者,行愿为先,又将丹功修炼的年龄定在48岁至60岁之间,其原因也在这里。有志于此道者必须有缘、有学、有钱、有闲,才能有条件步入修证阶段。今先略述丹经筑基功的大要,具体操作以后还要细讲。
2019年8月1日出版的《博览群书》杂志推出重磅专栏“重读红色经典”。《博览群书》“重读红色经典”专栏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遗产》杂志主编刘跃进在编者按中写到:“新中国文学广泛承载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形象记录了人民的情感形式与社会发展变迁,深度介入了中国社会现实。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博览群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合作推出“重读红色经典”专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文学经典,回到历史现场,总结文学经验,展示革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重读文学经典,牢记人民重托,既是为满足当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为寻找民族文化生长点、复兴中华民族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另一种积极探索。”据悉,《博览群书》“重读红色经典”专栏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科研人员负责落实。他们将邀请优秀专家共同参与,陆续推出4期,将撰写20多篇系列导读文章,涉及柳青、赵树理、路遥、陈忠实、蒋子龙、张洁、铁凝等作家的重要作品。2019年第八期推出的是五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的作品: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钱振文的《<红岩>是一本怎样的教科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夫龙的《知侠与<铁道游击队>的侠文化》、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咸立强的《<创业史>中梁家两代的不同初心》、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张勇的《今天还需要读<红旗谱>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彭冠龙的《赵树理<锻炼锻炼>是想锻炼谁》。以上红色文学经典,已经过不同年代大批文学鉴赏和评论人士的解读,然而经过以上五位文学评论家的诠释,“初心”一词变得更加具象而丰满。如咸立强教授所写:梁生宝买稻种,吃的是自家准备的馍,他要计算好自己的行程,让这些馍能够他回程吃的。他睡在车站的地板上,喝一分钱的开水,用尽了一切办法省下钱来买稻种。先有全心全意为互助组着想的人,然后才会有互助组的成功。人非圣贤,为何有人能够大公无私地为互助组服务,为大家富裕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买稻种的路上,梁生宝有段心理活动:“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只有那些时刻盼望领赏的人,才念念不忘自己为群众吃过苦。”这便是梁生宝无私精神的最佳诠释。能够切实地给群众办事,将“受苦”视为享乐,若是能够不忘此初心,何事不成?咸立强教授在文中还有意将梁生宝与他的父亲梁三老汉作了对比,点出两种初心的差异。他写到:初心不改梁生宝,这才是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的真正的脊梁。梁三老汉的初心虽然不如梁生宝那般高大上,但是比起那些遍地风流的吕老二、姚士杰一类人物,梁三老汉的初心仍是可宝贵的,因为他的初心只是想要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创家立业,过上富足的生活。如果丢掉了梁生宝那样的初心,也就丢掉了革命的初心。如果连梁三老汉那样的初心也达不到,那就是连做人的底线都丢失了。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与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的精心选择与打磨中,“重读红色经典”专栏将陆续推出新的解读性作品,掀起一波又一波红色经典高潮。参与组织和撰写的将包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说理论研究专家李建军,当代室副主任、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专家田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李洁非,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专家周瓒,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杨早,中国当代戏剧与当代文化研究专家陶庆梅,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杨鹏,中国当代文学史与理论批评专家徐刚,中国当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专家陈思、黄相宜,以及北大博士刘晓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博士陈浩文等。他们的作品将在今后几期与《博览群书》广大读者见面。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有三:招生、培养以及答辩,这三个环节除了离不开学生的主观努力,导师的守责把关也是重中之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已经达到11.5万人。但事实上,在担任博导职责这件事儿上,高校教师的“权利”实在是有限。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中,导师的角色以“被动”为常态,在夹缝中求生存。博导,听起来光鲜亮丽,但其承受的压力,并不亚于博士生。经费不足,博导也是“打工人”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相较于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作为科研项目的牵头人和直接参与者,身兼硕导、博导的教授们精力相对有限,权衡取舍下往往忽视了教学任务。这种情况其实也与教学活动的“效益”甚微不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公开的课时费等人员费用发放标准中,教授:不超过150元/课时;副教授:不超过100元/课时;其他人员:不超过80元/课时。图源: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了让导师回归课堂,只能从政策上动员。中南大学从2012起,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被称为史上最严“讲台令”。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出台政策,使“教”由传授变为传授+指导;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然而制度的规定,不如从根源上解决教学的软肋——调整评价机制以及出台奖励措施。浙江大学2011年起设立“心平奖教金”,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为获奖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必须承认的是,课时标准、奖励措施在数量上仍是“杯水车薪”,与动辄百万级的科研项目经费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教学工作相较于科研、项目上的付出,不过是“雪上加霜”,毕竟申请项目经费本身就绝非易事。此前,我国博士招生数量相对较少,只有少数优秀教授才可担任博导,并且以国务院名义任命,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而现在,我国大学的博、硕士点不断增加,但课题经费的发放,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分配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善方面都存在问题。据调查,大学中至少超过50%的在职博导没有申请到相关的课题经费。在有些学校,还实行博士津贴由博导提供的方案,加上外出开会、调研、发文章的版面费,基本都从博导的科研经费中开支。因此,很多博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项目、申请课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经费保障博士出成果。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让学生能顺利毕业,博导需要带领研究生不断地做实验、出结果、发论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就曾呼吁:“导师有权向管理部门博士生的培养经费,要求公开其全部去向,以便大幅度地增加博士生培养经费的下拨比重,避免不合理的层层折扣。”学生不靠谱,导师要“背锅”这年头,博导招博士就像“拆盲盒”,多多少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在知识分工极其细化的今天,一些博士只是把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当成了谋生的工具。导师对学生原本抱有学术上的期待,但学生则把读博当成一种人生经历或者跳板——这种思想上的距离并不能产生美。指导论文“死脑细胞”虽然现在很多高校中,论文发表不再作为博士生的硬性指标,但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士就终究避免不了要与论文打交道。“90后梗王”袁隆平曾表示“不带博士生了”,并因此登上热搜榜。“论文修改起来麻烦得很”“死脑细胞的”,这些应该是大多博士生导师共同诟病的。图源:央视《面对面》当主持人问袁老:“在这个团队中,您就是个大家长,您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啊?”袁老的反应也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博士论文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件,选题、资料与论证则是决定论文质量的三大要素,其中资料是基础,选题是关键,论证是保障,三者都不能含糊。对于博士生论文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与论证的展开、导师都有义不容辞的指导之责。但导师,其主要工作在于“导”,而不在于“教”。能够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性条件是,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招收到得力的博士生,是博导的“小确幸”,反之则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导师在关键时刻给出指导、指明方向,能写出什么样的论文成果,主要就靠学生自身了。学生延毕,导师有苦难言《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于导师岗位权责有非常明确的表述: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然而所谓评价权如何保障,也存在争议。2020年9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对《关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提案》的答复,其中针对“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导师权责规定”等建议,教育部表示“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等。近年来,学界与社会舆论在讨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时,对导师的责任谈得较多,对相关权利却关注不够。导师在这方面其实很委屈,学生做得再差,也得让他毕业——大概率是,博士生培养在制度层面更偏向学生。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但带的学生延毕太久,影响的反而是导师的招生资格。近几个月以来,国内高校掀起清退超期研究生的浪潮,其中个别高校清退超期在籍博士生人数达到上百名。这些未能在规定年限内毕业的博士生,过度占用的他人资源和时间,导师又向谁诉苦呢!最惨博导:“有实无名”2020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展“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营造更好的支撑环境。博士生的数量决定了培养经费、导师口碑、甚至高校建设层次等,在博士生扩招的大趋势下,高校会通过指导博士生的工作量来界定博导的相关报酬。但博导数量和博士生数量的差异非常大,招收博士生并不与博导的“头衔”相对应。现在博士招生大多采用“申请-考核”制,如果一名学生得到了博导的确认,读博也不一定就板上钉钉了,还要通过学校的审核关。高校会确定每个导师的最高限额,博士生指标每年是有规定的,一层层分下来,招多少人导师说了不算——这就造成博导徒有其名。放眼国外,博导遴选一般要求符合三个条件: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研究课题以及科研经费;主导师需要有博士生指导经验。博导是一个流动的岗位而不是终身制,不带博士生就不能再称为博导。而在我国,一套严格的、较为完善的博导遴选制度已经形成,主要包括对职称、学位、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考核等。其中,博导与“职称”存在普遍的捆绑关系。2015年的一份统计研究中发现,在全国研究生导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96%,中级职称者占比为4%,在博导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会更高。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需要博导有高级职称,严格一些的甚至是要有正高级职称——即教授。大多高校中,由学校进行评审认定博导基本资格,每年组织一次。图源:南京大学关于深化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的意见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生导师资格评定工作的通知图源: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与考核办法众所周知,职称晋升存在着名额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限定教授才能当博导,一些有真才实学但“级别”不够的年轻人或许要错过搞科研、忙教学的黄金期。而与职称息息相关的,就是一名高校教师的晋升之路。在部分高校,副教授甚至讲师已经实际承担了博导的岗位职责,而迫于职称的硬性要求,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他们只能“挂靠”别的博导。这就造成了“有的博导不带博士生、而带博士生的又无教授之实”的怪圈,对于带博士生的实干者来说,似乎有些不公平了。80年代初,我国博导制度初形成,博士生导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审批。1995年,为扩大培养单位办学自主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各单位根据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经验、培养条件等因素自行确定博士生导师遴选标准。而在博导遴选的制度上,清北早已走上了改革道路——取消博导评聘制度。也有不少高校效仿。但是,放开博导评聘制度,也存在一定风险。副教授、讲师也能当博导,有高校会挖教授不成,改打副教授的主意,能不能保证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又如何提升博士生导师的竞争力,这其中的平衡非一般可把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博士生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博士生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还存在着差距。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设博士生教育强国,导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2020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同时指出,要求切实保障同时严格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强调博导的责任与义务,也应该保障博导的权利。数据来源软科
近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的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结果揭晓,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次参加评估并获评国家级优秀。博士后综合评估每五年开展一次,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表扬,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或者是取消设站资格。2020年,全国共有332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加评估,其中有221个工作站获评优秀等级,获优率为6.65%。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批准于2013年成立,2019年正式启动,于同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是全国文博系统中规模最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年多来,在馆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工作站引导博士后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广泛参与学术研讨等研究活动,在馆藏文物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已有4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0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立项等。未来,工作站将继续根据国家博物馆研究重点、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有效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在不断推出适应博物馆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培养和储备一批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中心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成功举办全国城市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举办学术和咨政年会成立杭州社科智库成立杭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举办“杭州——米兰城市论坛”举办“钱塘大讲坛”成立杭州社科能人讲师团举办“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研讨活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个不可替代”可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城市“智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头联合着高校系统、党校系统、社科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等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政策。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传承创新、开拓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全市社科人始终坚持“真”“情”“实”“意”四字要求,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深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深入解读杭州现象、提炼杭州探索,为杭州建设“一城”“一窗”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服务大局 理论研究和宣传扎实推进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所在。2019年4月8日,市社科联(院)会同市委宣传部、杭州师范大学筹建了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心旨在发挥重大理论研究平台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动“八八战略”在杭州的理论实践研究,确立重大研究课题,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杭州理论的影响力,推动我市理论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五年来,社科战线自觉扛起“三个地”职责使命,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社科工作的根本保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杭州实践”“‘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等系列研究。此外,市社科联(院)精心承办的“钱塘大讲坛”,每月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学者开讲,着力打造理论宣讲高端品牌。构建完善基层理论宣讲点阵地体系,采用集中专题和“菜单式”形式,深入基层宣讲900余场次。坚持每月举办“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研讨会,辐射带动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新风尚。服务发展 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尤其是2019年以来,市社科联(院)积极推动院级课题由自由选题向市领导圈题出题转变,规划课题由一家申报研究向与职能部门合作研究转变,成果交流活动由学术性为主向学术和咨政相结合转变,促进咨政研究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努力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2019年12月19日,市社科联(院)正式成立杭州社科智库。坚持内部整合与外部联合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咨政服务相结合,社科智库积极探索、借力借脑,通过举办智库论坛、主题学术沙龙和重大课题研究、撰写咨询建议等途径,努力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又积极投身“战疫情、促发展”,深入企业开展复工复产调研,举办提振杭州消费经济座谈会,为疫情后的杭州经济发展贡献智慧。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研究的起点。加强杭州的理论研究,就是要把杭州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浙江、为中国贡献更多的杭州经验、杭州素材、杭州样本。今年8月,杭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在市社科联(院)挂牌成立。“杭州是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富矿’,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当其时。”成立仪式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谈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必将会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对策研究方面贡献一批研究成果。由于咨政研究机制的创新,社科研究的主攻方向更加准确,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质量与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五年来,咨政研究成果共获省市领导批示63件次。五年来,市社科联(院)共开展各类立项课题研究1883个,全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达到146项,比前五年增长67%,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市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南宋史研究中心是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五年来,南宋史研究中心出版研究著作30余卷,再版的8卷本《南宋全史》是迄今为止对南宋一朝进行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点校出版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周必大集校证》是南宋史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大型文献。通过多年努力,杭州作为国际南宋史研究的中心地位得到不断巩固。此外,每年编辑出版杭州市“十三五”重大课题《杭州研究文库》《杭州学人文库》《创意城市文库》和《杭州发展报告蓝皮书》。连续五年举办大型学术和咨政年会,激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活力,发出了杭州社科新声音。服务群众 助推杭州文化兴盛行动推动社会科学广泛普及、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人文社科素养,历来是社科战线的重点工作。2020年6月30日上午,2020年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一大批市属社科社团还“组团”带来了惊喜——市律师协会的现场免费法律咨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的现场养老、失业、工伤等服务,市财政会计学会的企业复工复产“1+12”惠企政策……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社科看似高大上,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为了加大网络科普力度,采取线上直播启动仪式,吸引163万网友观看。五年来,坚持全市社科界联动,每年举办“社科普及周”活动,共举办广场咨询服务、社科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1200多场次,现场参与群众达23万人次。2020年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第5批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名单,9家新晋的杭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分别来自9个区县市——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海塘遗址博物馆,全面展示杭州钱塘江海塘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价值,杭州朗朗艺术世界交流中心,以“钢琴”“音乐”为媒,使杭州运河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来杭领略运河的魅力……目前,已建成市级社科普及基地100家、其中省级基地43家。组建“杭州社科能人讲师团”,探索基层社科宣讲工作新模式;策划开展“寻找家门口的‘最美社科基地’融媒体活动”,被评为2019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示范项目,发出了杭州社科工作新声音。构建大格局努力发挥“联”与“合”的作用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多年来,市社科联(院)对外,以开放的姿态谋求发展,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对内,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使“联”的优势、“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稳步推进杭州社科智库建设,聘请国内45名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发展、党的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为特聘专家,制定出台智库研究工作管理办法;坚持以学术领域前沿为核心,以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纽带,扎实推进12家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学者为先,人才为本。多年来,市社科联(院)努力提高社科人才在全市人才工程评选中比例,制定实施《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新增“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等四类社科优秀人才列入全市各类别高层次人才目录,五年来共培育社科优秀青年人才113名。建立市社科联(院)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社科联、社科社团、社科人才工作机制,引导和带领社科专家服务城市建设发展。这里有各得其所、尽展其长的良好氛围,这里是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丰厚沃土。目前,实现了区县(市)社科联机构全覆盖,全市已形成了由13家区县(市)社科联、8家高校(党校)社科联、63家社团会员组成的组织体系,社科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广大社科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加强横向联合,成功举办第29届全国城市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暨全国城市智库联盟第五届年会,与市级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良渚文化论坛”“杭州——米兰城市论坛”“杭州文史论坛”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努力当好“文化兴盛”行动推动者。新时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回看来路,忆昔抚今,一代代社科联人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杭州迈入“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新征程,壮阔而生动的改革发展实践,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前瞻“十四五”,社科人仍以开放的姿态谋求发展,构建大社科格局,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贡献社科力量。直面时代的日新月异,我们坚守初心使命,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6月13日,在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共同为“早期中国研究中心”揭牌。“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依托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具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同组建成立。中心依托二里头遗址,集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时间、地域、进程、基础、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与周边地区文明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总结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及发展的理论,逐步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打造成为早期中国文明研究的中心,国际夏文化研究、展示和传播的中心。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由洛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建共管,集中展示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而建设,自2019年10月19日开馆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截至目前,参观人数超过60万人次,已成为展示和宣传夏文化、传播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一大窗口。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年代距今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我国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被誉为“最早的中国”,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期中国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凝聚专家智慧,对包括夏文化在内的早期中国文明开展深入研究,更好地阐释早期中国的演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