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超越与回归环卫梦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超越与回归

内容提要: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分别源于两种不同传统,演变为方法论的分离和对立。大数据的兴起或许会给解决这种“两张皮”的现状带来机遇。从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到大数据方法,研究工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研究对象——社会本体的变迁。大数据研究促使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走向融合,社会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也获得了交汇的途径,大数据方法是对既有研究方法的超越,也蕴含着社会学想象力的回归。关键词:质性研究/量化分析/大数据/方法论/社会学想象力/作者简介: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西安710065社会学研究一向有定量、质性之争,这两种源于不同范式传统的方法之争,近些年似乎有分出高下的意味来。定量占据主流及有意识地抢占主流位置,质性研究方法在各方面似乎都显现出弱势。①如何看待不同的研究方法取向,尤其是能否理清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和正在兴起的大数据方法之间的关系纠葛,对于未来研究当有借鉴。一、方法之争及其范式起源讨论不同方法的差异,有必要追溯学科发展的历史起源及其传统。社会学和人类学可以算是最相近的学科,就其早期形成的各自研究对象和领域而言,社会学研究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人类学研究传统社会、游牧社会、“土著”社会。西方社会学的诞生与现代化、工业化的进展息息相关,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一开始就将社会学置于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厦之最顶层,并将其命名为“社会物理学”(sociophysics),确立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方法导向。②而西方人类学的兴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与当时航海探险、殖民扩张的热潮分不开。早期人类学者主要由航海家、旅行家、传教士、商人等构成,以“他者”身份对“远方的”原始部落、少数民族的异质文化开展考察,逐渐形成了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的方法特色。科学主义范式的社会学自诞生起就以自然科学为样板,借鉴和遵循近代自然科学认知原理和方法论原则,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建立在统计学意义上的问卷调查研究,包括理论假设、调查设计、资料收集、量表测量、信度效度检验、统计分析等环节,一般通过人为控制和区分自变量、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确定相关性,判断因果关系,建构数学模型。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是概念的操作化,也就是根据研究需要把概念变为一套可测量的、能够用数字表述的信息。譬如用五分制量表测量人们的满意度;将幸福感分解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进行测量,以建构“幸福指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区分起见,也有人把这种大多来源于抽样调查、访谈、行政记录和实验设计等传统统计方法的数据称为“小数据”,把传统的量化分析方法称为“小数据”方法。一般来说“小数据”体积小、易于快速理解、数据的读取分析和处理都相对简单。③而大数据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数据科学家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4个V:Volume、Variety、Velocity、Value,即体量浩大、模态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具体到量级,大数据的量级已从GB到TB再到PB级,甚至开始以EB和ZB来计数。④质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法、民族志(人种志)方法、扎根理论、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一整套方法体系。质性研究方法从起源上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的人类学研究,但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体系得到归纳总结,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个案小组实务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被拓展到心理学、教育学领域;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开始涌现各种“后现代”理论和思潮。社会学理论也从逻辑实证主义转向阐释和批判主义,社会学领域出现对量化研究的“反抗”思潮,这些思潮也影响、促成了质性研究方法的成熟。虽然量化研究方法源自西方的科学主义范式,同样也是西方思潮产物的质性研究方法却可以在古老的东方思维中找到哲学基础。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为基点的。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思维方式着眼整体思维,注重辩证思维,擅长关联思维,习惯类比思维,突出直觉思维。20世纪初社会学、人类学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家多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如吴文藻、潘光旦等,早期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基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质性研究方法。到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在研究方法体系上则主要引进了美国的社会学量化分析方法,科学主义范式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成为绝对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带有西方“后现代”色彩的质性研究方法被介绍到中国,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内在契合,也唤起了中国早期社会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传统。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由恢复重建伊始的“拿来主义”到本土化中国化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源自不同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的分离和对立逐渐显现且愈演愈烈。学界对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以及“代表性”、“科学性”等问题莫衷一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同时也为原本的方法之争更添纷扰。⑤有观点认为,大数据可能引发一场社会科学革命,⑥另有观点则认为,大数据面临着诸多挑战。⑦人们担忧,大数据的出现有可能把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两张皮”进一步撕裂为“三张皮”。在此背景下,也有学者认为“方法主义是今日学界危机的根源”,呼吁“破除方法主义迷信”。⑧应当看到,学术论争、学派林立恰好是学科繁荣发展的表现,是学科走向成熟过程的必然。方法论争源自“与生俱来”的不同研究传统,面向未来也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二、工具演进、机器依赖及对象变迁从时间序列看,人类学方法的形成要稍早于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虽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普遍认同的方法体系,但其实际的社会学应用却要早于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大数据方法的出现,则是直到今天才刚刚开始。因此按照出现时间的早晚,可以粗略地把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归纳为“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大数据方法”。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由“纯人工”到“机器”参与介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过程。具有鲜明人类学田野色彩的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参与、体验、感悟、在场、情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依赖于直觉、联想、类比、领悟。要求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群体生活空间,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其研究特点决定了质性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工的个体劳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脑的直觉。即使发展到现在,口述史、影像志、深度访谈等引入了现代录音录像设备、计算机编辑处理工具,人的“参与”、“在场”仍然是质性方法的基本要求和灵魂。传统量化分析方法一开始也是“全人工”收集人们特定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早期问卷调查基本是纯手工操作,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编码识别、统计分析软件把过去复杂的统计计算变得轻而易举,传统量化研究逐渐由以人工为主过渡到机器参与成分越来越多。但是,现代社会大型调查研究即使计算机全程参与,也必须以研究者主观设计、人为主观赋值编码为前提。也就是说,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始终是以人工为主,机器处理作为辅助手段的研究方法。大数据方法则依托于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背景。正是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二维码、传感器、GPS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微信微博新媒体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手机网络支付手段的更加便捷化,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交网络、人际互动、经济活动都被客观记录下来,留下“数字痕迹”,形成海量的大数据。正是由于数据量大到无法由传统软硬件处理,且数据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特征,所以大数据的获取不再是通过人工采集得来,而是由“机器爬梳”而来。大数据方法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运用适当的算法,对数据自动进行学习,识别事物间的关联性和规律。当然,数据爬梳、分析的背后也有“人”,但这里的人已由台前退居幕后,机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工作。从质性研究到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再到大数据方法,工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研究对象——社会本体的变迁。从微观层级的个体行动、人际互动,到宏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着不同的特征。质性研究源自“田野”的方法无疑带有浓厚的传统社会印记;传统量化分析对应着的是现代社会,如果说这两种方法主要研究现实社会,大数据方法则显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在网络愈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与现实行为具有越来越多的同一性,网络上的个人、群体间的互动与行为,以及网络上的组织结构都已经影响到现实社会,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譬如手机及其他即时交流工具成为个人与社会交流交往的基本中介桥梁,随之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发了职业分化的加速;物联网、众筹经济正在促生新的社会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传统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且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本体发生了改变,对于这些关系、行为、结构变化所形成的大数据进行研究,就具有现实重要性。从这一角度而言,大数据研究对于社会学的本体论意义大于方法论意义。来源: 社科院网站

活地图

质化研究必读的19本书

基础入门类1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结合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质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包括西方著名学者、中国学者、学生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实践。《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的特点是:重点介绍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将对方法论的讨论坐落在具体的、情境化的研究实践中。不仅介绍了“做什么”和“如何做”,而且适当讨论了“为什么”的问题。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3黄毅英主编.教授现在告诉你如何开展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该书围绕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从研究问题的构思、文献数据的处理、研究框架的拟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结论的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给读者呈现教育研究的全貌;另一方面指出并且洋细地回答了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研究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勾画“研究之流”、如何给研究问题塑形、怎样用数字说话、数字之外是什么、如何进入敏感地带、 孰因孰果等。最后针对如何累积研究结果,延伸研究长河,编者指出论文“不发表便发霉”,鼓励研究者将之作为研究者学术上的责任,认为只有将研究结果公诸于世才能让其他人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从而使别人可以在这长河中迈进一步。4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质的研究论文究竟是什么样子?质的研究者如何在“实地”开展工作?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及选择研究对象?根据什么来建立思维框架?如何进入研究现场并与研究对象建立和保持关系?在收集和分析材料时采取何种策略?如何得到研究结论?如何检验研究结果的质量?——以上种种都是质的研究的初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书收录了四篇质的研究论文、一篇质的研究报告和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对完整的质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使读者看到这些研究者是如何从事质的研究的,他们如何讲述和构建自己的故事,具有何种不同的风格。5郭泽德,白洪谭.质化研究理论与方法 中国质化研究论文精选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质化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国质化研究论文精选集》是由学君、白洪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学术论文集,教你从学术角度完成第一手资料的实地收集。本书中包括质化研究方法论综述、方法论伦理、口述史、扎根理论、民族志、田野调查、话语分析、个案研究、深度访谈等多个主题分类。对社会学、人类学、扎根理论、田野科学、口述史、地方志、民族志等专业领域研究人员均有启迪作用。6J. Amos Hatch著;朱光明等译.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本书不仅阐述了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系统、具体的全程指导。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了真实的案例,从提出研究设想、确认研究问题,到设计研究、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直至完成研究报告,一步一步地指导读者将理论概念转化为研究实践。无论是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新手,还是富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能从中获益。7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Joseph A. Maxwell);朱光明译.质的研究设计 一种互动的取向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本书把质的研究设计看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进行中的事情,它需要研究者考虑设计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断变动的关系。本书主要讨论了研究目的、概念框架、研究问题、方法和效度等五个核心要素之间的互动影响,并就如何建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方法和策略。本书不仅非常适合质的研究的初学者,也适合那些正在做质的研究的资深学者,同时也可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方法的教材。技术策略类8马歇尔,(美)罗斯曼著.设计质性研究 有效研究计划的全程指导 第5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本书是关于质性研究设计和方法的经典之作,并被译介为多种文字,此次翻译的是英文版的第5版。首先,按照准备一份质性研究计划书的过程来组织章节结构。也就是说,本书不但包括了质性研究计划书的各个部分,而且将这些以一个过程的方式展现出来了,即详细地展示了质性研究设计的步骤。本书的第二个优点是:在为质性研究设计提供清晰且明确的指导的同时,本书也一再强调实践的复杂性,进而强调要在质性研究设计中保留灵活性,确保研究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对研究计划进行调整。与实践关怀一致,本书还特别关注质性研究的现实社会意义,明确地强调了研究者需要考虑自己的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哪些帮助、可以如何帮助被压迫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实现“解放”。9大卫·希尔弗曼著.如何做质性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如何做质性研究》共分8大部分(主体是前5部分),次序大体上按照开展一项研究的时间顺序安排,并根据新手们在一个完整的质性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境一一讲授。第一部分针对的是刚读研究生的学生。第二部分着力于做研究设计时会出现的基本问题:如何选择论题、如何运用理论和选择方法、如何选择案例、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等。第三部分集中处理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初步分析、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分析,以及如何评估质性研究的优劣。第四部分讨论了做研究记录、处理田野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获得研究反馈等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质性写作的。10约翰·W·克里斯韦尔著.质的研究及其设计方法与选择[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质的研究的类型(type)或传统(tradition)是如何形成特定的研究设计的?本书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作者在书中逐一考察质的研究中五个不同的传统——传记(biography)、现象学(phenomenology)、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人种志(ethog—raphy)和案例研究(casestudy),并从研究设计的六个阶段出发,逐一对它们加以比较。这六个阶段是:确立哲学或理论的基础;研究的导人——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的形成和研究问题的提出;材料的收集;材料的分析;报告的撰写;研究质量的标准和验证。作者还在各章中列出图表,以概括这些传统在研究设计阶段中的主要区别。在本书的最后,将一个案例研究的论文分别改写为传记的、现象学的、扎根理论的和人种志的论文。11卡麦兹(Charmaz K)著;边国英译.万卷方法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 中文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讲述了扎根理论是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处理质性资料的方式,其创立于1960年代,被西方社会科学界公认为是过去四十多年中,质性研究发展中最重要的,却也是最受争议的方法论基础之一。在《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中,作者引导读者接触在社会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的技术,为那些对这个领域还陌生的人提供了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通篇使用了许多精选的例子,描画出了扎根理论的奠基人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所提出的扎根理论图景之外的另一种景象。作者认为,扎根理论必须从其实证主义源头那里继续发展,把过去20年来由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人进来,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具反思性的实践。12莎兰·B·麦瑞尔姆.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研究的扩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本书系统讲述了质化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本基础性读物,本书在质化方法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及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为读者提供了充满实践智慧的指导和建议。与一般的同类书相比,本书有两个特点,其一,作者在论述的始终都贯穿了一些案例进行说明,使论述显得很系统、清晰。其二,本书将个案研究方法放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即在每一个研究方法之后都特别讲述了其在个案研究中的运用,这对于对个案方法有偏爱的朋友有特殊帮助。13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著.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从多种提出问题的形式,到编码和分析,再到报告研究结果——《质性研究的基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研究者提供了手把手的指导。本版的亮点:·展示了真实的资料分析过程(从描述到扎根理论)以及通过理论抽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写作和小组讨论活动,以强化书中呈现的材料。书中收录了质性研究软件中的真实资料和分析实践。14巴尼 G·格拉泽著;费小冬译.扎根理论研究概论——自然呈现与生硬促成[M].社会学出版社.2009.这是“扎根理论从书”的第一本华文翻译书.该丛书由美国扎根理论学院下属的社会学出版社所出版。本书主要是写给各种学科领域中独立思考的研究者.他们的兴趣在于通过对定性和,或定量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来归纳性地提出理论。他们常常被这一必要的工作难住。不仅对他们面对的数量庞大的实地记录、文件或访谈不知所措,而且经常被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所困扰:基于所研究领域的数据对分析作以整合,从而简要地创设一个理论阐述。本书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个问题.并阐明少数研究者是如何解决它的。希望给那些准备展开定性分析、冀望提出实质扎根理论的人,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15埃文·塞德曼著.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 第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如果您意欲用访谈方法着手研究王作,或者曾经使用过此种方法,阅读本书将使您在以下问题上获益:(1)使用访谈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以叙述作为理解方式的可能性。(2)如何设计研究方案,以及通过流程对研究者加以引导的简易而有效的办法。(3)研究流程中应避免的陷阱,以及如何建立与访谈对象的交流渠道、如何联系和筛选受访者。(4)知情同意书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制度审查委员会(IRB)发挥作用的方式。(5)聆听和提问的方法。(6)研究参与者融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平等性在访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7)如何管理、利用和分享从深度访谈中所获得的数据。16陈向明,林小英编.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 质的研究方法的教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对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顿悟,以及对初学者了解质的研究方法的过程很有助益。由于研究者的反思笔记涉及各种各样的研究问题,且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因此也适合所有对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作品集17李平,曹仰锋主编.案例研究方法 理论与范例 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本书由凯瑟琳·艾森哈特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14篇论文汇编而成,其中3篇论文的主题为案例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11篇论文则是案例研究的优秀范例。案例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研究中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凯瑟琳·艾森哈特的案例研究方法不仅强调方法的严谨性,更将重点放在创建理论方面。当前,国内外的学者越来越重视中国本土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创建基于中国特殊文化情景下的管理理论。18《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杨钋林小英编,陈向明指导)本书集中了一批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这些研究涉及许多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研究者以观察、访谈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对象内心深处,体验、了解问题的深层原因并给予意义的解释,是学习和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动教材。本书是一部学生心得体会的汇集,收集的是1999年秋季学期学生的期末论文,本论文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在学习中的反思。从初学者的视角描绘了他们个人的感悟与体会,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些中国学生在特定教育环境中使用质的研究方法有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收获。19石英主编. 质性社会学研究 2015年第1期 总第2期.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12.本书设有“刊首语”“专题研究”“理论视界”“田野印迹”“影像笔记”“质性圆桌”“札记?书评”等主要栏目,刊登不同文章体裁的学术作品,旨在为对中国质性社会学有研究兴趣、关心其发展的学界同仁创建互动交流、分享经验、促进研究的学术平台,并在推进中国质性社会学学科建设、建构理论体系、梳理研究方法以及总结本土经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转载自「质化研究」仅供教育科研学习,原文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发刊

此三言者

开营日志第七篇 | 王宁教授:穷究于理,成就于质——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

编者按: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联合发起并轮流承办的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现已举办五届。博士训练营5届共有近五百名博士受训,本届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负责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学术训练营于8月3日-10日在广州召开,有近150名来自全球70所高校的旅游专业博士生参加。本公号将对核心内容做跟踪报道。本文为开营日志第七篇,由王宁教授讲授的《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学系教授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国际编委、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旅游社会学、消费社会学。8月9日上午,博士学术训练营迎来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学系王宁教授。王宁教授是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国际编委、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专长于社会学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旅游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于《社会学研究》、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王宁教授讲课幽默风趣、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授课全程笑声不断,圈粉无数。那么,“柠檬粉”们期待的《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都讲了什么?一主持人寄语本场讲座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黎耀奇副教授主持。黎老师首先表示王宁教授是他十分钦佩的一位学者,黎老师认为王宁教授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典型的厚积薄发的代表。黎老师对王宁教授的学术成果赞美到:“王宁出品,必属精品”。据黎老师介绍,王宁教授1999年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论文是旅游研究的必读文献之一,用Google Scholar 搜索到该篇论文至今为止引用率是2698次,据不完全统计,这是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创刊以来引用率前三的文章。其次,王宁教授在社会学的顶级期刊《社会学研究》上发表了8篇文章,其中,1999年发表的“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一文是该期刊唯一一个标题里有“旅游”二字的文章。第三,王宁教授在2016获批了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是非常罕见的。王宁教授被称为旅游学界的“扫地僧”。黎耀奇老师在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第七课上主持二精彩内容质性研究VS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与定量研究的数学方法相较而言,质性研究方法往往给人不够严谨的错觉。那么,质性研究方法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哲学科班出身的王教授一语点破:它们的哲学观点不同。王宁教授在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第七课上授课王教授说,哲学从最终极的层次去思考社会现实和整个世界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讲,社会世界和社会现实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而人的行动是与自然界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人的行动是有意义的。如何来研究行动的意义?韦伯提出了理解(verstehen 或understanding)的方法。社会科学的理解的方法与自然科学解释方法不同。Understanding就是感同身受,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去理解行动者的动机或意图。王教授通过简单的砍树的动作举例说明。砍树这个动作,从物理学或几何学的角度只能解释他砍树的力度和速度等,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所有砍树行为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是从understanding的角度讲,相同动作的砍树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行动。他为什么要砍树呢?或者是为了卖钱(经济行动),或者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秀肌肉),或者是为了发泄情绪(情感行动)。我们要依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来理解砍树者行动的不同意义。意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是建构社会现实和理解社会现实的一个途径。客观现实是怎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界定客观现实。人们往往根据对客观现实的界定来采取相应行动。任何现实都需要被我们理解和界定,然后我们依据这种界定,采取相应的行动。要研究社会规律,必须把这种行动的意义纳入分析框架。意义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有行动的,任何行动都是有意义的。一方面,个人会赋予自身的行动、事物和环境以个人化的意义;另一方面,文化则赋予社会生活、事物和环境以共享的意义。处在相同文化的人,依赖文化予以的共享界定去理解社会现实,并预测他人的行动。文化研究就是要解读文化所具有的共享意义。社会学同样要去研究类型化的意义。这种意义取向的视角,就是质性研究的视角,而访谈法作为在短时间内了解行动者意义的最有效途径,是收集质性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被王教授深厚的哲学功底折服了呢?解决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并引出访谈法之后,王教授又系统讲解了质性抽样的逻辑和编码的方法。学员在埋头做编码练习质性研究抽样的目标:穷尽要素质性研究被批得最多的是样本量太小,没有代表性。王教授说,这是因为质疑者用定量的抽样逻辑理解质性研究的抽样逻辑导致的。那么,样本的抽样遵循怎样的逻辑呢?请看抽样三部曲:(1)抽样要达到什么目标?定量研究的目标是用样本来替代总体,即替代普查;而质性研究则是要穷尽某一现象的相关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2)样本与对象是什么关系?定量研究中样本就是总体的“微型景观”,而质性研究中样本作为信息源存在,抽样是为达到要素饱和。因此,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对于样本性质的要求是不同的。(3)如何知道要素是否穷尽?这便依赖于浮现中的理论或理论的轮廓。为了尽早让理论浮现出来,必须及早分析资料。资料的收集、抽样和资料的分析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及早启动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及早发现理论缺口,引导下一轮资料收集和改善研究视角。王教授比喻到,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好比拼图,有人拼三块就知道整体是大象还是房子,而有人需要拼到最后才知道。第五届博士训练营第七课上学员们进行课间讨论资料分析:理论编码的逻辑通过访谈收集的资料如何分析呢?资料分析也有三部曲,这便是编码过程。编码是从具体的访谈资料中层层抽象出概念,并寻找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1)第一步:开放编码是采取不断比较的方式,将那些相似的现象和例子放置于某个相同代码之下。在这个阶段,暂不考虑各个代码之间有什么关系。(2)第二步:轴线编码是对开放编码中所得到的各个代码进行归类和组织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必须把各个代码有机地连接和组织起来。(3)第三步:选择编码是最高抽样,提出最能覆盖和概括所有代码和现象的核心范畴或命题。三学员提问Q1:在已有理论的前提下,需要通过访谈在特定的案例地提炼出理论用什么方法合适?没有社会学背景和系统训练的人如何进行旅游领域的社会学研究?江西财经大学 龚晶晶 博士研究生王宁教授:运用现有的理论在具体的领域进行演绎不是太好的研究,因为质性研究是要有理论创新的,用案例演绎现成的理论,若没有进一步细化、深化就没有研究意义,一定要有理论的延伸,要提出更具体的理论,如果只是用经验资料再诠释一遍就没有意义。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先顺着旅游社会学的文献去做,在过程中不断拓展社会学的知识,培养兴趣,然后发现一些社会学的理论没有针对旅游又对旅游研究有学术价值就可以拿来用。现在的研究都是强调学科交叉,跨学科的视角会找到更多的新发现。是不是社会学科班出身不是致命问题,不要过度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基本的方法是一样的,学术研究的套路都是一样的,很多是交叉的。Q2:您是如何找到高质量的访谈者的?澳门城市大学 黄舒珊 博士研究生王宁教授:这是访谈技巧的问题。提问的问题是提前设置好的,在访谈的过程中根据前一个访谈者的回答情况决定对下一个受访者要如何提问。扎根理论的提问问题允许前后不一样,可以不断修改,主要是把现象的各个要素收集齐就可以,越到后面问题会越好。大家可以看一看有关interviewing的书,从开场白到结束都有讲究的,例如,要避免用二分法来提问。Q3 :通过大数据得出的概念模型与访谈分析可以相互佐证吗?可否推荐质性分析工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贾发现 博士研究生王宁教授: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很有用,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它限定在特定类型的研究问题上。不同的方法往往适于回答不同的研究问题。问题类型很重要,某一种类型的问题会更适合用某种研究方法。问题类型与方法类型之间是对应的。质性分析软件推荐Nvivo软件。四主持人总结黎老师进行总结到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定量研究的发现在研究之前,最精彩的地方是找到研究空缺或研究问题;而质性研究最精彩的地方是在后面,是通过访谈、通过逻辑推导出的结论。定量研究相对于质性研究更简单,质性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很高。现在旅游研究中对质性研究的评价不太好的原因不是因为质性研究不好,而是现在看到的很多旅游的质性研究质量不太高,大部分研究者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质性研究的发现往往更有趣,发现新的理论;而定量研究是通过理论的应用解决简单的实验问题。排版:李新龙摄影:徐雨晨 撰稿人:白玲晓 校正:彭菲、徐文月开营日志第二篇 | 黄松山老师倾囊相授旅游科研论文的英文发表妙计开营立军规|元老宋海岩教授畅谈科研伦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研究者获取更多训练营的课程内容,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公号获取。

梦貘

2020中国高校社会学专业排名,安徽大学入榜第29位!

我们生活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不同社会中,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可以横向覆盖,也可以纵向阶级。那么社会学专业又是研究什么呢?社会学的主题是多样的,从犯罪到宗教,从家庭到国家,从种族和社会阶层的分裂到共同文化的共同信仰,从社会稳定到整个社会的彻底变革。社会学分析和解释我们个人生活,社区和世界的重要事项。在个人层面,社会学研究浪漫爱情,种族和性别认同,家庭冲突,异常行为,老龄化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原因和后果。在社会层面,社会学检查和解释诸如犯罪和法律,贫困和财富,偏见和歧视,学校和教育,商业公司,城市社区和社会运动等问题。2020中国高校社会学学科评估结果!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社会问题、政治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学、教育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民俗学概论、犯罪学、中国社会学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管理、质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等。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可从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又可从事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性工作。就业行业涉及社会机构、互联网、教育、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社会服务领域;政府行政部门;企业行政、后勤、公关等部门;社会团体;福利机构;研究机构。具体职位有:咨询师、人事专员、教师、文案策划、编辑、运营等。

故万物成

社会脆弱性研究增强社会韧性

“脆弱性”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自然灾害研究领域,指子系统(如城市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对系统内部或外界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系统自身受损程度。随着脆弱性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性因素在系统遭受灾害影响过程中的作用被日渐重视,社会脆弱性研究成为脆弱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脆弱性可以理解为:暴露在灾害冲击下的社会系统,因潜在的不利社会因素以及较弱的应对灾害能力而呈现出的一种脆弱性。对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找到改善灾前不利状况的突破口,更快地从灾害中恢复过来,增强社会韧性。社会脆弱性研究倾向实证研究社会脆弱性研究在解释不同群体受灾害影响或应对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预测未来潜在风险点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近年来,社会脆弱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得以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实证研究领域进展迅速。首先,社会脆弱性研究由最初集中于剖析社会系统的潜在脆弱性,渐渐扩展到对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内在连通机制、相互作用影响领域,将社会脆弱性维度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外部扰动性分析交叉融合起来,以揭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李宁等计算了551个县域样本在1982年、1990年、2000年的生态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指数后发现,生态脆弱性对社会脆弱性的作用逐渐减弱,其作用显著省区数目由之前的五个减少至两个;反之,社会脆弱性对生态脆弱性的作用由弱变强。文彦君等对华北地区1876—1879年有关旱灾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极端干旱灾害与社会脆弱性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旱灾造成的影响被放大、传递。张惠等提出,一些灾害的非线性升级,并非仅仅是因为致灾因子的叠加,而是社会脆弱性因素与致灾因子的耦合导致的。其次,不少学者借助社会脆弱性分析工具,对国家层面、省区市层面的社会脆弱性特征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葛怡等研究了2000—2014年全国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社会脆弱性经历了从普遍偏高逐渐转到东北局部出现好转,再由局部地区的好转渐渐扩展至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好转的过程。鲁大铭等认为,社会脆弱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通常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会表现出较低的社会脆弱性,在涓滴效应的作用下,城市周边的县级单元会较快地降低其社会系统脆弱程度。张亚洲研究了上海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认为中心城区和郊区社会脆弱性变化呈现差异性,中心城区的社会脆弱性呈现上升趋势,郊区则呈下降态势。吴畅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水灾害风险得分呈现强烈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即在社会脆弱性和灾害暴露等级高的地区,洪灾风险水平也较高。最后,很多学者在揭示社会脆弱性产生的制度性驱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学者认为,在对社会脆弱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中,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关键,社会保障的缺失放大了社会脆弱性,而充足的社会保障供给则会增强人们面对灾害的恢复力。杨龙等测量了贫困地区农户的脆弱性后发现,不同地区农户的脆弱性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建房、婚丧嫁娶、有大病治疗等冲击性事件是导致农户脆弱性的普遍性影响因素。相比之下,定量研究更为社会脆弱性研究者所青睐,而质性研究相对缺乏。究其原因,这可能与脆弱性研究起始于自然科学领域有关。但事实上,社会脆弱性更关涉集体行动与社会团结。因此,质性研究在社会脆弱性研究中应被给予更多关注,如群体化解和应对灾害的行动就更适合质性研究。多维建构脆弱性研究体系社会脆弱性涉及社会的各个维度,各学科都尝试在其中寻找切入点,这决定了其研究体系建构具备多维特征。社会脆弱性研究中,“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的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框架是被很多学者所采用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近年来继续发展完善,维度不断拓宽。谭淑豪等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脆弱性的重要维度出发,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了社会脆弱性评估。在一级指标中,采用气候变化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测量暴露度;采用社会人口状况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测量敏感性;采用适应意愿和适应资本情况测量适应能力。黄晓军等也以上述三个社会脆弱性核心维度构建了关于城市高温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计算了中国各城市的暴露度指数、敏感性指数和适应能力指数对高温社会脆弱性指数的贡献度。陈佳等应用VSD框架和SERV(Spatially Explicit Resilience-Vulnerability)模型,构建了评估中国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何艳冰将社会脆弱性与生态脆弱性、适应性等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将行动者所处的脆弱性情境与个体或群体做出适应性选择和行动应对外部冲击结合起来,以更准确地识别环境变化、社会结构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方法上,不少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权重赋值。樊运晓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多灾种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估。葛怡等利用投影寻踪聚类方法评估了中国各省空气污染的社会脆弱性指数。李宁等为了避免综合指数法无法反映社会和生态脆弱性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相关系数分析无法解释因果关系等问题,运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揭示了社会脆弱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社会脆弱性与韧性研究相结合随着社会脆弱性应用领域的拓展,地理学、灾害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各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借助本学科已有理论对“社会脆弱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开创性解释。但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截然分割性仍较为明显,多学科集成仍面临诸多障碍,尚未提炼出相对完整的、规范化的社会脆弱性理论体系。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脆弱性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尚未将社会学已有理论成就与脆弱性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创新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仍然乏善可陈。为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还需要在社会脆弱性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及理论体系构建方面更多发力,推动社会脆弱性研究范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尤其是在与社会韧性研究相结合方面,应推动人们由被动适应灾害向积极应对灾害转变。社会脆弱性事实上反映了社会韧性的强弱。社会韧性越强,社会脆弱性则越小,反之亦成立。因此,对二者研究的结合,会形成新的研究领域。社会脆弱性评价既是对社会脆弱性的评估,也是对社会韧性的反映,因此是实现脆弱性和韧性研究相结合的重要切入点。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日趋成熟和多元化,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作为理解和评估脆弱性的3个维度已为许多学者认同,但该评价方法在替代性指标的选取、指标数据的处理、指标的赋权以及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方面尚存争论,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交叉重叠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指标的筛选方法、权重确定方法。此外,对于多重扰动下的社会脆弱性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进一步挖掘能从机理上精准揭示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等外部扰动要素如何相互影响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这些社会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都可用于测量社会韧性,可与社会韧性评价形成良好互动。案例研究也是实现社会脆弱性研究与社会韧性研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案例,会更加清晰地看到社会运行中的脆弱性和韧性。例如,对社会脆弱性的个案研究充足,会为社会韧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现有较多社会脆弱性研究案例限于国家层面、省区市层面,基于地方尺度的实证案例相对较少,而这并不利于充分发挥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应用优势和对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深入探索。未来社会脆弱性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可应用到贫困、就业、公共卫生等更多领域,一方面有效拓展社会脆弱性研究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六稳六保”等目标提供有力智力支持。(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娜娜精彩推荐:中国经济复苏促进可持续发展“四史”教育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以绿色化、数字化和市场化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黑白李

名校系列|社会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微云寄宿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1.《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著(刘老师是备考的关键2333)2.《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后现代的部分也就是丹尼尔·贝尔往后都不用看,以第一本书为准)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重点看贝克和林南,其他的大致了解)以上三本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4.《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刘少杰著(重点看梁漱溟和费孝通,常常考)5.《人口社会学》佟新著6.《人口理论》中央党校(重点看国外理论部分)7.《老年学概论》邬沧萍 姜向群著人口学、老年学占了考试的大头,需要好好准备,可以弥补社会学的不足。8.《人类学概论》庄孔韶著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重点)2.《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著(补充)选看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可能复试会考,基础入门书)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著(比较浅显易懂,适合理解理论,但不能只看这本)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著(学有余力可以看,统计对文科生来说太难了)选好了参考书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把参考书看懂并内化为自己的惯习才是重中之重。我的时间安排相对比较紧迫,9月初到10月初我一直都在看书,一直到10月底我才开始背,以至于我这几个过得非常痛苦,每天都在背了忘背了忘的死循环中度过,不过只要克服了这种的挫败的心理,背诵的次数多了,在考场上这些内容一定会自己跑出来的。说到背书,一个建议就是画框架,在背的时候按照框架背,并且自己在背的过程中把具体的内容填充到框架中。背书的时候不要强求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读了几遍后像讲课一样复述给自己听,自己能够理解即可。按照某些记忆方法,不停地重复是记忆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写题目,每次背完一部分内容,就应该找相关的真题或者是课后的练习题来做,做完后再回到课本对答案修改。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天在背新的内容前,一定要再重新看一遍昨天背的内容。这样循环几遍,记住这些内容一定不会太困难。不过记忆的前提是理解,所以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在看书的阶段充分理解课本的内容。用好真题能够事半功倍,拿到真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分析真题,做好统计,看看每年考的都是什么东西,并在书上的目录画出来,重点去背。考研说实在的也是考察你的心理素质,我分享两个成语,一句俗语,这或许就是我这几个月来真实的写照。第一个:视死如归,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不要再后悔了,只管一条路走到底,要知道,既然你的报名费都交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考场考试呢?第二个:战战兢兢,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毕竟比你努力,比你开始复习得早的人大有人在,只能认认真真地完成每天的计划了。第三个:尽人事听天命,考试这种东西向来不完全是靠实力的,还有很大的运气的因素,所以你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完善自己查漏补缺,只要自己做足了准备工作,剩下的结果就交由上天来决定吧,平时也不需要去害怕担心能不能考上这个问题,毕竟人各有命,你担心了也没用。在考研的过程中,你最好需要有几个人和你作伴,起到督促的作用,毕竟你的同伴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话,一定会被小圈子排挤的。同时,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路堵死,一定要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如果有即将读大三的同学看到这篇帖子,我强烈建议你现在开始好好学英语,把雅思托福GRE考一考,考完研后可以试着申请国外的研究生。毕竟现实和你的理想总有差距,你以为的孤注一掷或许会害了你,年轻人,不要太热血。毕竟学英语总是没有坏处的。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3、《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分支理论: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3、《群体过程》,Rupert 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5、《农村社会学》,很多版本,不知哪本好,随便看看。以上参考书仅供参考书,具体范围、考试点是我们辅导重要的一环。北大社会学初试经验:理论:北大的理论题目不是太难,但它的特点是概论、理论和分支都考。各占50分。而且题目越来越灵活,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各门的学习策略如下:概论:主要是王思斌的那本教程。重中之重,强调多重也不为过。这本书虽然简单,但是把理论和现实融合到了一起。这本书至少要精读十遍,最后达到的状态是看着目录能够把书基本背下来,真正的滚瓜烂熟!理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题目只有两道论述题,但是出什么大家谁都猜不到。今年考了科塞和布卢默,后现代已经连续两年没考,估计明年肯定会涉及。理论部分,古典、当代和后现代部分都要熟悉。学习和记忆还是主要以人物为主。北大的理论题目一般是就某个人的某个理论而言,没有像社科院的出的那么宏观(涉及到理论流派的比较)。参考书目就是贾春增的那本书(主要适合背诵),和谢立中的那本(比较散,自己须总结)。人物+理论+评价和意义。分支:分支部分主要有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不用再看了,已经2年没考,杨善华已经退休。分支的准备主要是八个字:“略读书目,精看论文。”每门的分支都会有几点反复考的,比如城市社会学的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农村社会学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劳动社会学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人口社会学的老龄化和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是热点)。等等。论文主要看北大老师近几年的论文和这几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论文和该学科的热点。比如农村社会学就看看贺雪峰的论文,如果遇到农村社会学的题目,答上他的观点的话,判卷老师一定耳目一新,知道你对这个圈子有了解,起到很大的加分效应。论文主要是方文(社心)、刘爱玉(劳动)、佟新(人口)、于长江(城市)等等。理论主要看看谢立中和李康的东西,李猛的就翻翻就行(猛哥已经去了哲学系)。另外新进了一个老师叫孙飞宇,此人是扬善华的得意弟子,专门研究现象学。所以现象学的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总是理论部分都要熟悉,做到滴水不漏,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考过的和非重点的不会考。方法和统计北大的方法90分,统计60分。方法有名词解释(自己总结总结背背就可以)。方法选择和判断改错(考得比较细)。这部分要参考其他学校的考试题目来练习提高。简答和论述(考得比较宏观,涉及方法论层面,有的题目出的不清不楚有歧义)准备这一部分主要是把可能涉及到树上内容的都答上,研究设计和操作化之类的。方法论很重要,尤其是那个“科学环”,包含了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归纳和演绎。一定要多看多理解。许多题目譬如代表性的问题都可以从科学环上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答案。另外就是总结老师的论文,郭志刚的有一篇关于什么满意度调查的论文就是10年的一道论述大题的原型。方法估计是郭志刚、邱泽奇和刘世定等出题。统计部分最难的是那30分的选择,考得很细。譬如置信区间和置信度等等。今年就考了一个关于标准化后方差和均值的变化的题目。所以也一定要理解。卢老师那本书是重点。也可参考其他学校的统计题目练习提高。至于两道统计大题大家不用担心,考得不会太难。一般会考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今年就考了双样本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主要给出图表自己会计算)、多元回归(自己会解释就可以)、样本量(10年出了成数样本量计算)、卡方检验(10年就出了变相的卡方检验,所以看书不仅要记公式,而且要知道原始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山大学社会学初试指定教材647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编写组 ,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42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推荐几个公众号:鸿儒中大考研网、聚英中大考研网、中公考研、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质性研究、社会学吧、社会学了没、南都观察、无为而不为理论和概论资料:自己整理的理论(从孔德到当代的吉登斯等二十多位学者的思想背景、代表作、理论观点等)概论(郑杭生版浓缩)+05-17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书目+整理收集相关论文首先,把理论和概论的考研书目过一遍,结果重点知识完全没有记住。于是,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理论按照时间线(古典: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等等;现代六大理论:结构功能、社会冲突、社会交换、符号互动、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当代:科尔曼、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等),概论我主要把郑杭生的进行浓缩,之前一直推荐郑的概论,今年不知道为啥变了,习惯了用郑杭生的概论。整理好笔记之后开始分析真题,真题从05年开始,按照考点在书本上一个个标记。比如05年概论名词解释:“文化整合”,我就在概论书159页文化那一章标记考点,哪个章节考点出现次数多就重点复习;理论05年名词解释“单边垄断”,我就在社会交换论埃默森那一页标记考点。后来发现理论主要考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这些近代思想,但是也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还是应该扎实复习。这样一年一年的真题分析我就差不多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由于是涂尔干逝世100周年,我把涂尔干的所有理论背的滚瓜烂熟结果考了30分的大题,今年考了一个50分的原题,“分析米尔斯的中产阶级这本书并进而谈谈你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看法”,之前有很认真分析真题做答案,所以这50分也挺简单的。方法和统计资料:05—17的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统计PPT+整理笔记(重点浓缩版)+考研书目由于自己经常做调研,对于方法的实践较为了解。方法自己没有动手整理笔记,在网上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关于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的浓缩版。因为平时运用比较多,方法的复习我主要是分析真题与每个章节出现的考点。抽样那一章年年都会考,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了解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统计一定要好好复习,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统计运用一定要好好看,不能忽略任何可能考的重点。每个都有可能会考。比如17届就考了“反事实”,今年考了什么泊松分布(各种想不到的),最后一个大题我都没看懂题目,感觉自己疏忽了。前面几章关于测量层次用什么方法分析,如定类和定类之间、定序和定序之间、定距和定距之间具体用Lamda、Gama等公式和应用规则一定要牢记,还有后面几章的数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净相关分析等等)、各种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也要弄懂。重要的概念会考名词解释,今年考了单选多选都是五六分一个,心疼自己错多了可能就byebye了,还有简答与论述。建议:统计重点复习百利而无一害,今年很多人方法统计没过线,调剂的资格都没有。统计光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需要理解并运用。比如最基本的集中趋势(平均值、众数、中位数)、离散趋势(标准差、质异指数、四分位差)公式计算;不同测量层次之间如何分析与计算,Lamada对称与不对称,tau-y,Gamma,积矩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相关比率等等;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多变项分析(详析分析、多因分析、多项相互关系分析)等等。郑州微云寄宿考研预祝各位顺利上岸!

梅利莎

社会科学论文选题策略与写作技巧

学术论文的选题策略和写作技巧,其实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式,每一个成熟的学者都会形成带有自身印记的体验、心得和章法,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旨趣与写作风格。一个好的学术研究,我认为应该具备这样一些要素:首先是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其次有一个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可能是质性的方法或者定量的方法,也可能是混合的方法;最后要有好的数据。当然最好还有好的文笔,好的文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更加精彩地表述问题、描述现象,还可以增进大家的阅读兴趣。一、蓝海战略:选择你的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和选题不一样,选题是我们写一篇论文或一本书时所提出的一个研究问题,而在进入选题阶段之前,我们先要选择一个研究领域。这里可以借用商学院上的一个术语——“蓝海战略”:如果某个领域研究者相当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就称之为“红海”;如果某个领域相对较新,你是拓荒者,竞争者很少,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蓝海”。一般来说,“蓝海”比“红海”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因为之前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可供我们深挖的潜力可能更大,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轻易进入一个过度拥挤的“红海”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红海的开发时间比较长,新发现、新理论的概率更低;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后来者也不容易脱颖而出。大家都知道“蓝海”更好,但问题是怎样发现“蓝海”?当我们感觉一个领域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在搜索文献的时候,通常一定会发现该领域之前已经有人研究过,如果侥幸在中文世界没有发现同类的竞争者,那么在英文世界里也往往会找到同类的竞争者。如果发现之前没有人研究,有可能是文献搜索使用的关键词不对,也可能是该领域暂时没有研究可行性。发现“蓝海”是不容易的,不要轻易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红海”与“蓝海”是相对而言的,以我自己为例,十几年前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农民工问题就是一个红海,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都在进行研究,但那个时候农民工子女问题还是一个蓝海,我是比较早进入这个领域,并且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现在,农民工子女问题也差不多变成一个“红海”了。当然,除了“蓝海”,“红海”也有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细分的策略,把“红海”中的某一个区域开发成一个类似于“蓝海”的领域。“红海”一旦获得成功,影响力会更大,因为它的读者群更大,引用率也更高。总体上,对于青年学者来说,选择“蓝海”是一个比较好的战略。二、什么是问题意识选定一个研究领域之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明确自己的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检验一个学者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用一个“为什么”来表述自己的研究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学术问题通常都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理论没有办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它能够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构成了一个puzzle。怎样去发现问题?研究者需要具备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即能够在具体和抽象之间不断切换,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转化为学术问题的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书呆子用书本知识解释一切,生活在抽象世界里;普通人用日常经验解释一切,生活在具体世界里;而学者必须在抽象与具体之间往返穿梭。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逐渐培养这种能力。譬如,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提出了“搭便车”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常识,我们可以用一句谚语来表达:“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生活当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但这种现象背后是什么呢?从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到三个和尚,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怎么把它概念化呢?用学术语言来说,从一到三,就是组织的规模问题。这样就把现象抽象化了。组织规模越大,人们越倾向于搭便车,因为个人的贡献很难被其他人有效地识别,做多做少一个样。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梁启超说:“能够发现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若凡事不成问题,那便无学问可言了。” 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无论是梁启超还是爱因斯坦,都认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困难,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就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或者重新定义问题是最重要的创造性活动。提出猜想的人往往要比最终证明猜想的人更为人们所熟知。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问题?好的题目在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均具有重要性。现实上的重要性在于,你所解释的现象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重大的、具有持久影响的,譬如经济增长、国家兴衰、政体转型、社会冲突。有些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找到终极答案,但恰恰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和激情;理论上的重要性在于,你提出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机制比前人更为有效地解释了某个重要现象。理论一定涉及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不一定是理论。理论涉及的是抽象层面上重要的因果关系。我们都希望能够选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但重大的问题绝不是大而不当的问题。有些人可能对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存在一些误读,认为对我们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应该在价值上、情感上保持完全的中立,不应该有个人情感的涉入,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价值中立只是说我们不应该因个人的主观偏好去裁剪事实,比如凡是符合我的预设的资料就认可它,不符合的就无视、忽略它。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立场应该有一种反思,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立场带入到研究中,这些价值立场可能包含了某些偏见,但我们并不排斥在研究中有个人情感的涉入。比如有人去研究种族歧视,研究大屠杀,我相信你肯定会有愤怒,没有愤怒是不正常的。我们可能会对研究对象有好奇、着迷、愤怒,但是情感不会让我们去歪曲事实、伪造数据,不会影响到我们相对全面、客观的判断。实际上如果没有情感的涉入,是很难坚持在一个问题上投入很多时间、精力的,也很难有创造性的发现和洞见。其实,我的博士论文一开始是想做乡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但我2006年、2007年回到湖南做研究时发现计划生育已经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地方政府不再严格地执行这个政策,农民与基层政府在生育问题上的冲突也大幅减少了。后来我就转向了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转变,起因于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叫做《心里话》的诗朗诵,在一瞬间征服了我。这个节目让我第一次关注到农民工子女这样一个群体。孩子们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挥之不去。三个月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已经执行了一年的博士论文计划,重新选题,写这样一群“城市化的孩子”。这个选择背后其实就是我的价值观和情感在发挥作用,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也曾经在县城的中学借读,对他们的经历我感同身受。有了“大问题”,同时也要有“小答案”,小答案应该是足够具体的、可靠的。“小答案”就意味着我们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想着百分之百解决、终结一个问题,一项好的研究能够不断激发后续的研究,在争论中让问题得到推进。一个重大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化整为零,把它分解为多重步骤的过程。比如X导致Y是一个好的理论,X和Y之间应该有一个较长的距离,因为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太短,它们很可能就是同一事物。而一个比较长的因果链条,需要被分解为若干个步骤和中间过程。三、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论文的问题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研究问题、现实问题和政策问题。研究问题通常用“为什么?”的句式来表示,常常表现为悖论——需要一个让悖论变得合理的理论。譬如,既然人是理性的,为什么不选择搭便车而愿意参加革命?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革命,我一个人承担百分之百的成本,但是受益者可能是以万计、以亿计的,我的收益可能是万分之一、亿分之一,这样一个在经济学意义上明显不理性的行为为什么会发生。现实问题一般用“是什么?”的句式来表达,常常表现为困境——需要一个包含价值判断的事实陈述。譬如,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个事实陈述其实有很强的价值判断成分,“苦”、“穷”、“危险”都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比较的、建构的概念。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叫“空心化”,我们在研究城市化的时候讲到中国乡村的空心化问题,这个空心化就是一种包含价值判断的陈述。它把农村人口的减少表述为一种危机,你看城市越来越像欧洲,农村越来越像非洲。农村的人才在流失,资源在不断地被抽取,导致农村在凋敝。而换一个角度,换一种价值,农村的人口的减少不是空心化,而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村的人口向城市迁移,农业部门的人口向工业部门、商业部门迁移,这是一个正面的现象。农村人口少,不代表凋敝,欧美的农村人口也是很少的,但农村的人均收入跟城市相差无几。政策问题通常用“怎么办?”来表述,常常表现为策论——需要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譬如,在邻避运动盛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邻避型公共设施的选址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可以提升居民的支持度和遵从率?在写文章之前,要考虑清楚是要解决一个研究问题、现实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定位准确才能把论文写好。如何提出好的研究问题,我认为大体上有三种途径:第一,通过对社会事实的观察,发现有趣的和重要的政治事实,进而寻找其背后的缘由。譬如,为什么同样是资本主义体系,欧洲是高福利国家,而美国的福利水平比较低?为什么意大利的南部和北部实行的是同一套政治制度,民主的绩效却大相径庭?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比此前的贫困时期更多的社会动荡?大家既要关心关注国家大事,譬如媒体的深度报道,为我们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同时也要留心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譬如城市更新导致很多社区小商业消失了,这会给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邻里关系造成什么影响。第二,寻找理论和社会事实之间不吻合的地方。当两者有出入的时候,去寻找新的解释。我们要在理论文献与经验世界之间反复穿梭,发现理论与事实相悖反的情况。譬如,一部分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认为只要把价格搞清楚,就会有良好运行的市场,而事实并不见得如此,那么这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又如,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在缺乏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人们不大可能参加集体行动;但事实上人们经常会奋不顾身地参加集体行动。第三,理论对话。面对不同的理论流派,我们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范式,从而调和这些看似有冲突的理论,这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寻找现有理论的软肋,在理论争辩中找到自己的学术立场,或将原本对立的或不相关的理论范式整合起来,譬如,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取向与文化研究取向,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这些看似针锋相对的理论传统是否可以调和乃至于整合成一个新的理论范式?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在中国在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认为需要兼顾两个立场。第一个立场我称之为“在中国”。所谓“在中国”,用英文来表述就是social science in China,是指“在中国”做社会科学研究,不存在美国/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美国/中国只是一个田野(所有的国家都一样),美国/中国的经验现象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受到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研究者必须通过对经验材料和数据的分析,通过理论与事实的互动、中西经验的对话,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则和理论。我们不能把中国看得过于特殊,一定要在比较的视野中观察和思考中国。所谓“为中国”,用英文来表述就是social science for national interest,社会科学必须关注社会的福祉和人类的命运,作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还有义务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唐世平认为: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知识来改善人类的福利。从这个层面上讲,社会科学不是“玩学术”,而是要解决基本问题。四、社会科学的想象力与理论聚焦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思考“Who cares”——为什么别人要关心我写的东西?为什么一个与我的研究对象无关的人想要阅读这篇文章,想要去看这本书?我的论述中一定有他所关心的那些社会事实,有他所关心的那些因果关系。“So what”——也许你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在理论层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就需要make sense,为我们的研究建构意义。无论是问题的发掘,还是意义的建构,都需要借助社会科学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基于我们既有的理论,基于我们之前的知识沉淀。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知识增量的意义,能够刷新学术界的认知。怎样去培养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研究方法的训练,理论的积累,阅读和模仿,但它们都不是想象力本身。我相信想象力有一部分来自于天赋,比如爱因斯坦的天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于训练,通过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提升我们的想象力。每一门学科看待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可以通过训练来部分地达成。其实学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一种工匠的能力,学者就是学术工匠。我们称之为大师的人,其论著像艺术品一般精致,这种才华很大程度上依赖天赋而不是训练。而对于一般的学者,能够做出“工艺品”就不错,刚入门的初学者哪怕做出一个“日用品”也值得肯定。学术训练只能保证我们做出“日用品”以上水准的合格产品,并不能保证一定能生产出一个“艺术品”。那么在训练过程中如何培养社会科学的想象力呢?我个人的建议是:第一,我们要有保留地、批判性地读书,一定不要迷信任何经典。所有的作品都有漏洞,要么是事实层面的,要么是逻辑层面的,甚至有可能提问的方式就已经错了。第二,我们要关注大事和身边的事。观察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对理论敏感的人,应该对生活足够敏感。如果你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熟视无睹,非常迟钝,是不太可能做出非常好的研究的。发现问题的起点是观察。第三,要多思考,善于联想。读书的强度不要太大,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如果阅读不能激发你的思考,要么这不是一本好书或好文章,要么你根本没有读懂。第四,要建立学术档案。学者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不同的文献分门别类地储存在电脑里,自己有任何的想法、灵感,也一定要把它们记录在案。五、写、写、写才是“王道”最后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写作技巧。 其实我不认为有什么写作技巧,如果说有,那么最重要的技巧就是不断地写作。每个人做研究都会吃一些苦头,如果没有吃过苦头,不太可能形成所谓的技巧。技巧本质上一种适应和进化,我们在摔过跟头之后形成的生存技能。教科书不可能教这样的研究经验,我也没有办法直接教大家,大家只能自己在研究中自行掌握。不下水就永远学不会游泳,做研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为什么持续写作很重要?第一,如果不去写作,你会觉得脑海里所有的想法都是完美的。如果所有的想法只在大脑里运转,不形成文字,除非你有无与伦比的逻辑思维能力,否则很难发现它的漏洞所在。没有人可以一气呵成写出一篇无懈可击的论文,我们要通过写作来增进对自身的理解。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促进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你不写出来,别人没有办法真正去理解这个问题,也没法理解你的想法,所以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有两个意识,一个是我们前面强调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研究或者写作开始的阶段未必明确,它是一个逐渐聚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质性研究来说,我们的研究问题有可能是在研究的收尾阶段才包装完毕。大家千万不以为论文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我们写作的顺序是一样的。我们的摘要和导言往往是最后才写好的,先写实证部分,再写文献综述,再写结论部分,最后才写导言。为什么最后写导言,因为导言要把论文的全部“卖点”呈现出来,不到最后阶段,我们往往不知道论文的“卖点”或亮点在哪里。讲到“卖点”,就涉及我们要强调的第二个意识,市场意识:你的读者到底是谁?他们为什么要看你的论文?他们(匿名审稿人)为什么要支持你的论文在某个期刊上发表?他们(同行)为什么要引用你的研究成果?我们写中文论文和英文论文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问题,更重要是,中英文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有所差别,对话的理论或引用的文献不尽相同,对现象的描述也不一样。譬如,中文语境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不用做任何解释,中国人马上就能理解。但你要把它翻译成Private Migrant school,外国读者就很难理解,因为他们会觉得私立学校很好,比公立学校好多了,你必须进一步解释,这类是专门招农民工子女的,并且缺乏合法的办学资质。不同的学科也不一样,你的论文投给政治学、经济学期刊,还是社会学期刊,写作肯定不一样,运用的理论也会不同。面向学术界、大众还是政府官员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关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学术界有更强的理论偏好,这个故事对理论发展有什么推动?大众可能有猎奇的心理,这个故事是不是引人入胜?官员更加关注的是故事背后的政策议题,这个议题是不是重要,是不是亟待解决的。但大家都喜欢有趣、有意思的文本,没有人喜欢读无聊的东西。写作需要灵感。灵感是怎么产生的?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能轻易获得,需要在某一个问题上有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产生灵感的时刻、地点,都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也许在高铁上,也许在飞机上,也许在睡梦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有一天去看朋友音乐会的排练,出发前二十分钟,他去朋友家后院散步,后院经常有小鹿出没,他想看看鹿会不会来。他坐在树下,没有等到鹿,却等到了一丝顿悟的灵感,仿佛就在那个瞬间,他感觉自己跨越了挡在孪生素数面前的那根发丝。回去之后的几个月里,轰动世界的《素数间的有界距离》问世了。张益唐没有等到小鹿,却等到了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灵感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可以确定的是,灵感是写作的一个副产品,不是说有了灵感才开始写作,而是只有不断地去写作才有可能遭遇灵感。大家要重视直觉,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一些方向性的东西,不妨跟着直觉走。直觉和顿悟是我们长时间的思考、阅读、观察、分析的产物,而且容易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下产生,因此大家要劳逸结合,如果某段时间研究没有什么进展,你非常苦恼,不妨把它暂时放一放,去做另外一项研究,或者去做其他的事情。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获得灵感。在不断思索的同时,给自己留有一些闲暇的余地,会对灵感的产生有帮助。我自己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进展。2008年10月份就要预答辩了,7、8月份的时候,我还只是收集了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这时候我采访到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小姑娘,讲她在中学的一些经历,农民工子女与上海本地学生的互动,她为什么会选择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等等。突然间我就开窍了,脑子里就好像灵光一现,思路瞬间就清晰了,有一种文思泉涌的感觉。到九月底的时候,论文初稿就顺利完成了。灵感不知在什么时候产生,只有不断地去工作,不断地去写作,才有可能碰到关键的人物或者关键的信息来点燃自己的想法。只有珍珠是做不成项链的,必须要有一根绳子把它们串起来。这根绳子什么时候产生,我们其实不知道,但不能等有了绳子之后再去找珍珠,应该事先把珍珠找出来。有了绳子之后,我们决定哪些珍珠应该被串起来,哪些珍珠可能会被舍弃,因为它的颜色或者大小不适合放在这根项链里。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无用功是必要的付出;做研究一定会有徒劳无功的时候,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是用来失败的。李连江教授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学术的艰辛和愉悦都在极限工作,以求不断突破自我。只要是实做研究,不是单纯做文章,永远就不会驾轻就熟。有研究经验,能知道黑暗中大体摸到何处,离洞口尚有多远,少些惶恐茫然,多点耐心坚韧。已有的成绩,只是自信的凭据,不是成功的保证。除非甘心自我克隆,否则选题就是自讨苦吃,材料永远繁杂难解,文献总是半生不熟,分析必须挖空心思,写作始终惨淡经营,发表永如万里长征。天才自当别论,“忽悠”更须别论,中人之材而有志于学,听听实话,或许有助于增强耐心韧性,少受以顺为逆之苦。成熟的学者做起研究来并不会比初学者轻松多少,既往的研究经验不会自动降低研究的难度。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做了无用功很难受;可是,等到研究完成之后,我们回头去看,就会发现无用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无用功,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第一个包子没让你吃饱,就否认第一个包子的效用。六、写作是一场攻防战可能有些人写出来的论文比较平淡,请记住我的一句忠告,“写作就是投入一场战斗”。我们应该提出尖锐的问题,每一篇好文章或者每一本好书,都应该有明确的敌人。你需要寻找批判的靶子,寻找对立的文本。哪些文献是支持你的假设的,哪些文献的观点是你所反对的?你主要反对的是谁的观点?我和哪些学者存在共识?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文章看起来是在“和稀泥”,只是对所有文献做描述、归纳,这样的文章无法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好的文章应该是有战斗性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兼顾思想和技术的平衡。一些文章看起来中规中矩,研究方法上没有致命的缺点,但大家读起来会觉得无聊,我把这种文章称为“精致的平庸”——有证据而无思想。它可能用非常精致的方法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和冲击力。另一种文章,我称之为“自负的深刻”,这些文章有非常深刻的思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我认为“自负的深刻”要优于“精致的平庸”,因为前者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检验的洞见,有可能被后来人发展为好的理论。当然最好能够做到“精致的深刻”,思想和证据兼具。文献回顾是一个“树靶子”的过程。写文献综述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罗列别人的思想和观点,而是要对现有的学术观点、学术立场进行归纳,然后逐个地进行批驳。如果现有的文献都是对的,那么读者就会问你的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因此文献综述必须具有进攻性,告诉读者现有的文献、现有的理论解释都是不充分的,或者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写作则是一个不断“打补丁”的过程,实证分析的部分是防御性的,是不断地“打补丁”的过程。遇到同行或审稿人提出的质疑,我们逐步构筑一个防御体系,弥补论文的不足,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但至少要避免严重的硬伤。这里我有一个可能是反常识的建议,在写作之前不要读太多的文献,阅读十几篇这一领域里最重要的文献就可以了。所谓最重要的文献,就是研究这一领域绕不开的文献。大家应该读的文献有两种:一是经典的,所有人都引用的文献。读几篇经典,你就会很快熟悉这个领域,经典的参考文献也应该是你的参考文献。另一种是这个领域里最新的文献。当然最新的文献应该来自好的期刊或者好的作者,否则就有可能在做无用功,别人可能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你还浑然不知。写作要非常重视逻辑,数据和研究方法的问题可以补救,如果逻辑一开始就是错的,就无法补救了。现实中一些完美的故事,往往都是形迹可疑的。如果一篇社会科学的论文,数据是完美无缺的,我一般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对研究者来说,是不可能用上帝视角掌握全景的,除非数据是虚构,否则我们掌握的数据一定是不完美的。不管是定量的数据,还是定性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到的实际上都是局部。在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果机制的时候,通常不可能完全借助事实来进行推理。即便我们掌握了全部的事实,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机制也不会自动呈现,必须要借助逻辑的推理来将其呈现出来,论文的叙事要服务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不管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本质上都是在说好一个故事。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应该让这个故事变得可信,而逻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存形穷生

「文萃」吴肃然 闫誉腾 宋春晖:反思定性研究的困境

作为重要的社会研究范式,定性研究的方法论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存在着系统性不够强、理论与方法的关系模糊、方法论与研究技术相脱节等问题。对于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困境和实践困境,如果从研究方法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或能另有收获。本文对社会学重建以来研究方法教育现状及历史的探讨,希望从新的角度来反思定性研究方法的困境,并进一步审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态势和前景。一、中国大陆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现状《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重要基础课,它的理路形塑了社会学研究者在入门阶段的学科认识,对他们未来的研究风格和职业路径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网2016年的数据,中国大陆目前已有94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学本科专业。在这94所高校中,本研究共搜集了83所大学社会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希望借此透视中国大陆目前的研究方法教育现状。(一)课程比例83所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在本科阶段共开设研究方法类课程330门,其中与定性研究紧密相关的课程有39门,占比11.82%。330门课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直接课程与间接课程。在39门定性研究方法课程中,间接课程有7门,直接课程有32门,二者的比率为0.219,与总体参数1.308相差很大。总的来说,定性研究方法课程的比例仅为11.82%,远低于美国大学约50%的比例,同时,与定量课程相比,定性方法的辅助课程比例很低,这说明了定性研究在配套研究技术上的发展和传播都远落后于定量研究。(二)开课学期在同一个培养方案中,定性研究方法往往属于较晚开设的课程。在83个调查对象中,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将定性研究方法开在所有方法课程的最前面,绝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先行开设量化方法课程的做法。(三)课程设计与教材绝大多数社会学院系都会设置一门讲授“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主干基础课,对于这门课,83所高校使用的社会调查研究类的教材主要介绍问卷调查以及相应的统计资料分析,基本不涉及常见的定性研究内容。二、主流研究方法教材中的定量思维以目前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笑天的教材为例(以下简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着一些会给定性研究造成困境的概念框架和技术语言。(一)以定量思维为中心的方法论话语1. 定性研究和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存在着两个方法论导向,一是实证主义,二是人文主义。然而实证主义并不等同于定量研究,人文主义也未必都采用定性研究。我们不宜将“实证/人文”的二分和“定量/定性”的二分混同起来,更不宜在这种混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编织一套方法论的整体话语。然而《教材》正是这么处理的,在把定量研究等同于实证主义,把定性研究等同于人文主义之后,实证取向的定性社会学就无法在学科的入门教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2. 定性研究和价值中立《教材》中提到,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无法分离,而定量研究者努力做到价值中立。这种讲法相当含糊,它同样会给尝试进行定性研究的新人带来概念上的混乱。在社会科学哲学的论域中,“价值中立问题”只有在现代与后现代之辩的语境下才会出现。虽然,现代/后现代之辩和定量/定性之辩有时缠绕在一起,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为定性研究打上反对价值中立的标签,那么大量的定性研究都被置于“科学”、“客观”等概念的反面,从而不得不在经验研究中背上沉重的理论包袱。3. 理论和经验要不要数学化,这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最明白也是最重要的分歧。对定量传统来说,理论应当成为一种可以被数学方式予以经验检验的命题。按照常人方法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的任务非但不是提供一系列的可以通过数学方式予以检验的经验命题,反而是要通过破坏方法来揭示和反思上述经验命题的误区;大量采用结构主义方法的人类学研究在对待理论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不同于量化社会学,理论不是一个带有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命题,而是对人类心智固有属性的准确描述。他们认为,这种准确描述是一种深层的整体结构,它不能通过运算来得到。4. 概念和测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于语言的认识有着重要差异,定量研究强调使用数学化语言,批评日常语言的模糊性。定性研究使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对概念所做的是一种语义学定义,而不是定量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操作定义。对定性研究者来说,语词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不适用于符合论,而适用于一种关系论。对于研究者在解释现象时所创造出的概念,不少定性研究者也采用相同的理解,不能因为研究者没有对自己提出的概念提供一个精确的测量方法,就贬低这一概念乃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二)以定量思维为中心的技术语言以量化语言为核心来建立大一统的方法论话语,这种做法给定性研究钉上了“原罪”,这种话语在研究技术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客观化”和“正当化”。总之,主流的研究方法教材虽然尝试囊括定量与定性两种传统,实际却被定量思维所主导,给定性研究带来了削足适履之感。它给初入学科的新人注入了一种观念结构,使得他们在日后接触定性研究时,或是产生质疑以致拒斥,或是带来沉重的方法论包袱。三、融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回顾与展望(一)学科重建以来的思想脉络现阶段研究方法教育所表现的定量文化是和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思想传承分不开的。在第一届南开班(1981—1982)中,《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一起,成为当时大陆最流行的两本教材。这两本教材都带有浓厚的美国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思路,其影响延续至今。在学科重建之初,在定量取向的研究方法教材及其科学话语刚刚引入并逐渐传播时,中国社会学界就已经出现了不少批判声音,比如李小方、张小山、张网成、林彬、项葵等人分别从诠释社会学和现象学等理论角度对自然科学取向的社会学研究提出了反思性的意见。回过头来看,尽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已经对峙了30余年,但直到现在,不少研究者在批判定量研究时所给出的意见都没有超出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上述学者所阐述的理由。伴随着这些批判话语,中国大陆的量化社会学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既引发了一些来自内部的建设性的批评也引发了一些来自于其他研究传统的批判意见。随着内生性问题的提出,定量研究的学术生产迎来了又一轮的繁荣,但以此离析出的新的因果关系能带来多少新的知识价值,这是一个相当存疑的问题。风笑天在社会学重建后的近40多年里一直跟踪研究方法领域的学术进展,他以10年为周期,撰写了一系列回顾总结性的论文。定量与定性的争论在每个周期里都是较为热门的议题,而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也出现在作者每一次对下个周期的工作展望之中。但时至今日,很难说这种结合已经成功,甚至很难找到实质性的推进。这种局面不仅仅源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漏洞,更是因为定性研究自身缺少系统性的、能够吸纳、最起码是能够抗衡量化研究的话语体系。(二)对未来研究方法教育的展望近十多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定性研究的著作和译作,让人们看到了定性研究走出困境的希望。然而,同贝利、林南、袁方和风笑天等人的一系列流行已久的教材相比,专注于定性研究的教材更多只是提供了一种修补,它们无法实现定量教材所能提供的对学科体系的奠基作用,这是定性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对于定性研究所遭遇的方法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我们可以从研究方法教育的角度做出以下三点尝试。首先,积极引介和消化扎根理论、QCA和模糊集方法、话语分析、叙事分析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技术,在此基础上调整现有的课程设计,改变课程顺序,增加定性研究的内容,大力加强实习、软件等辅助课程的建设。其次,重新梳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社会学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将方法课程贯穿于理论思考和研究问题之中,避免将这一领域完全工具化。最后,增加社会科学哲学的课程内容,突破现有后实证主义所主导的单一方法论格局。(作者单位:吴肃然,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闫誉腾、宋春晖,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题《反思定性研究的困境——基于研究方法教育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于翠杰/摘)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4期声明: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黑咖啡

论研究问题

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灵魂,一般在文章导言中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假设是研究的心脏,其前的文献分析和其后的数据分析是为它服务的。但一篇文章应该起始于研究问题而不是研究假设,因为问题是开放的,可以容纳不同答案,而假设则容易排斥其他答案和解释。所以,从问题开始能使我们思路保持开放,避免偏颇;而从假设出发有先入为主、排斥异己观点之虞。在实践中,研究者往往在动笔写文章前,有时在开始研究前,已经有了答案,即某种假设。即便如此,我们在文章中还是必须探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论观点、不同答案,以及相反的经验证据。事实上,研究者应该特别关注那些与自己相对立的理论观点,因为这显示了理论争议及其蕴含的争论、探索价值。社会科学的经验问题可分为三类:描述性、解释性(explanatory)、意释性(interpretative)。对现象的描述和分类属于分类学的范畴。纯粹描述性研究在社会学和经济学较少见,除非所描述现象是全新的。在宏观和历史分析中,描述性命题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韦伯的世袭官僚制(patrimonial bureaucracy),以及黄宗智(Huang,2008)的“简约集权”,都是对中国历史上政体性质的描述。再如,迈克尔·曼(Mann,1984)根据基础能力(infrastructural power)和专制能力(despotic power)将国家分为四种类型的描述:弱基础、弱专制(中世纪西欧封建),弱基础、强专制(封建帝国),弱基础、弱专制(现代民主制),强基础、强专制(现代集权国家)。应该之处,描述性问题不同于描述性方法。描述性方法,如细致叙事(detailed narratives)、深度描述(thick description)等,是质性研究者常用来做因果解释或意义阐释的方法。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因为好问题会激发讨论和争论,如果问题不好,正确答案也会很快被忘记。如何问好问题?我认为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经历和灵性。我在这里提出几个评价好问题的参考标准。1. 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一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困境”这样的论题显得太宽泛,而“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则具体得多。“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过于含混,“社会网络结构与集体行动”则更加明确具体。纯实证研究最好看料下锅,根据手中的经验资料提出问题,脱离资料,好高骛远,就难免虎头蛇尾。假如手中的资料是个人收入,而提出的问题却是国企改革与效率,问题与资料便遥遥相望而不可及。2. 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例如,研究社会关系在国企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求职过程中作用的差异,就比全面研究下岗职工的失业原因、心理冲击、婚姻稳定性,以及再就业等问题更加有趣。写论文和写书的要求不一样。如果一个博士研究生计划写一本关于乡镇企业的书,包含乡镇企业发展、农村金融、乡村财政、外商投资等多个主体,那么分在不同章节,各章有各自的焦点,也未尝不可。3. 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比如周雪光(Zhou,2005)采用新颖的新制度主义思路来研究社会分层的老话题,为解决老问题提供了有趣的新视角。对新现象提出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有时,真正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被人们接受和欣赏,例如科斯(Coase,1937)的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老生常谈的问题很难做出新意,比如布劳、邓肯的升迁模型,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便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到现在40多年来学术界对它进行了翻来覆去的研究,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此类研究的“原创性”大多体现于从某个未被研究过的国家(如中国)搜集新数据,此外很难再做出新意。问题不新鲜,数据新鲜也可以,二流杂志也许感兴趣。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围绕当前学术界前沿争论提出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意,但不至于陈词滥调,抱着老掉牙当宝贝。4. 意义。这一标准包括语义上的意义和理论意义。语义上有意义的基本要求是研究问题要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不应是假问题。不符合逻辑的假问题如:家猫是否质数?反正回答都没有意义。此类假问题在社会科学中并不多见。不符合事实的假问题则充斥社会科学领域,如“乡镇企业发展如何挤占农业发展劳动力”听上去似乎深刻,其实也是一个假问题,因为中国农业劳动力是过剩的。再如,进城农民工是否是造成动荡的“火山”则更显得荒诞。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即理论缘由(theoretical rationale)。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比如中国传统司法制度是否理性,蕴含的问题可能是韦伯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是否正确?理论问题的水平,反映研究者的理论训练和理论修养,决定研究的价值。魏昂德(Walder,1995a)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是分裂的还是融合的?对许多中国学者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其实这个问题有深渊的理论渊源,即新阶级理论。知识分子与官僚的冲突并非中国特色,而是社会主义体制自身的固有矛盾。理论意义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主观的。例如,科学研究本身是否有意义就很难主观,清朝的官僚们曾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过是雕虫小技。那么,谁来对重要性做出评判呢?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遛狗”、“交谈中的口误”是不是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我的看法是“无关紧要”,但是加芬克尔(H. Garfinkel)研究过这些问题,而他乃本土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之一代宗师,他感兴趣的问题一定是重要的、值得研究的。又如,倪志伟(Victor Nee)1989年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发表第一篇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文章,提出农村改革使普通农民收益更多,干部受益较少命题,并将自己的研究同泽兰尼关于 匈牙利从再分配机制向市场机会转型的研究联系起来。之后,随着倪志伟学术声望的提高,他只需要从自己以前的研究中提出问题。借助著名理论可以是“追捧”,也可以是批判。“追捧”大理论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傍大款”策略,而批判大理论则被戏称为“稻草人”策略。无论是“傍大款”策略还是“稻草人”策略,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实在在的经验研究,否则就成了追逐时髦的花架子。应该注意的是,对理论缘由的追逐也可能将研究引向歧途。科学发展史上充斥着基于不当理论范式的“假问题”,比如对“以太”的探索、对炼金术的痴迷。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套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中国从秦汉到明清的历史平行西欧的封建制,从而引发关于中国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个人依附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一些西方理论根本不适用,而不适用的理论就会衍生出不恰当的问题。具体科学理论(中层理论)能通过经验研究筛选淘汰,而宏大理论范式即使有误,也不能靠例行经验研究检验来扬弃,只能通过革命性的“解放思想”来击破。因为,例行经验研究绝大多数只在现行理论范式内,谋求证实或证伪具有具体的理论或经验命题。研究者的个人动机不能算理论缘由。每个人选某个题目都可能有个人原因,比如,我想研究代沟,因为我跟父母搞不好关系;我要研究婚姻关系,因为找不到男朋友或女朋友;我想研究升迁,因为对自己攀爬社会阶梯的成绩感到洋洋得意;我想研究精神健康,因为觉得自己精神有点不正常;我想研究中国,因为她是我魂牵梦绕的祖国;等等。个人原因本身无可厚非,并非往往是强大动力,使学者对自己的研究满怀热情。但这些个人原因并不适合作为选题的缘由写在文中。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不能作为选题的理论缘由。“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是不算数的。如果一项研究包含政策涵义,当然是好事,政策涵义本身就可以是缘由,但不构成理论缘由。如果想做一流学术研究,则应该找理论缘由。道德关怀对研究而言往往是最浅薄的动机。我想研究腐败,“因为我对中国的道德衰落深感痛心”,这个原因虽然听起来高尚但并不能构成研究的理论缘由。最近,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2007)撰写《腐败的社会构造》一文,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在权钱交易中的作用,字里行间找不到仇恨二字,虽然格氏肯定不是因为对腐败还有恻隐之心才撰写此文。有时,道德关怀是强有力的研究动因;有时,道德关怀只是表现,真正的原因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意识形态的,而是自私、自怜或自我标榜。针砭时弊的报纸或博客文章属于公共社会科学范畴,无可厚非,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纯政策性研究也不在“洋八股”的范畴之内。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政策评估,或向政府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那么写文献综述、证明理论意义就是画蛇添足了以下列举几个好问题的范例。例1:布莱恩·伍兹(Uzzi,1999:482)“研究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企业贷款成功率和贷款利率”。英格拉姆、罗伯茨(Ingram & Roberts,2000)提出:在悉尼竞争激励的酒店行业,酒店经理之间的朋友网络是否影响酒店的业绩(入住率、房价等)。周雪光等人(Zhou et al.,2003)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交易成本以及产权对公司间契约缔结和执行的影响。这三项研究的问题明确具体,并且都有深刻的理论缘由,根植于“社会嵌入”理论。例2:蔡丽丽(Tsai,2007)研究中国村落的祠堂、庙会是否对农村公共物品(自来水、学校等)提供产生影响,其理论背景是普特南(R.Putnam)等政治学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即社会网络和民间社会团能提高民主政治的效率。蔡丽丽指出,中国村落的宗族和庙会就是社会资本;那么此类民间社团能否帮助村民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村民对政府的监督能力,改善村政府执政业绩,就成了一个极有理论意义的问题。例3:魏昂德(Walder,1995b)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乡镇企业为什么比国有企业发展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集体所有的村、镇企业取得成功显与古典产权理论相悖,所以如何解释这一悖论,就成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话题。例4:马什2000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撰文探讨“中国传统的法律系统是否具有实质理性?”这个问题源于韦伯对中国古代法律系统的判断,认为它完全是非理性的,并因此抑制了理性经济组织的出现。所以这篇文章的理论缘由十分清楚,就是文章的标题“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的误解”(Marsh,2000).例5:笔者的两篇文章(Peng,2004;彭玉生,2009),分别探讨了中国村落的宗族网络对私营企业发展和生育率的影响。这两篇文章讨论问题不同,却有共同的理论缘由,即社会网络与非正式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前者讨论在缺乏正式私产保护法的前提下,宗族网路通过维护传统的生育观念,进而提高农村的生育率。

导盲犬

参考书里没有的高级理论,送给拼高分的你!

理论有多重要呢?一方面理论是你答题的指向标,让你的作答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则是你的加分利器,让你的答案脱颖而出。有高级理论加持,是答案从中庸晋升优秀的关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答题的时候,抓耳挠腮,总是想不起最合适的理论。但一转身,在别人的优秀答案中就看到了新奇又贴切的理论!所以,现阶段开始,大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理论积累!!上期我们推出高级加分理论大放送,得到了大家满满好评!传送门:这些高级传播学理论,一旦用了,多加20分今天,学姐又给大家整理了20个教科书中不常见,但是超级好用的高级理论!话不多说,速速上车!!!(一眼看过去,你知道几个呢?)1.归因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 F.海德在其 1958 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该理论通过分析和推测行为的因果关系,控制人们的环境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海德依照产生个人行为的主客观条件,把归因区分为:(1)情境归因。把行为的来源归结为客观外界环境的力量,如运气、机会、任务难度等因素。(2)个人倾向性归因。指个人行为是个人自身的特点,即个人的兴趣、态度、能力、努力程度、性格等特点造成的。这两种归因分别又称为外归因和内归因。每种归因都包含着稳定性因素和非稳定性因素,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人的态度和将来的行为。他指出,把过去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归之于非稳定性因素比归之于稳定性因素,更有助于使个人建立信心。传播者的主动归因对于下一步的传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互动仪式链理论互动仪式链是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关注个人穿行于社会经验维度时的动力机制。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或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包括下列四个方面内容:(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2) 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而互动仪式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结果,主要包括:(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4)道德感。3.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也称为 “ 双路径模型 ”,其中 “ 精细 ” 指的是对相关信息的思考程度,“ 精细加工可能性 ” 指的是被说服者对沟通中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的可能性,即仔细分析和努力理解信息的可能性。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途径: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该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方法依赖于对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当精细加工可能性高时,中枢路径发挥主要作用,反之,当这种可能性较低时,则边缘路径起主导作用。影响精细加工可能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和能力两个方面。如果具有较大处理信息的动力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就会采用中枢路径;如果动力较小或者能力不足,则往往采用边缘路径。通过中枢路径改变态度的信息接收者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论据仔细思考评估,从而做出态度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尤其关注与信息相关的内容质量;与之相反,在边缘路径的信息处理中,信息接收者更多的是通过与信息内容相关的启发式线索改变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态度改变主要依靠的是与信息内容相关的情境因素。4.狂欢理论狂欢理论由巴赫金提出,是其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集中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两部著作中。在对狂欢理论的阐释中,巴赫金提出并区分了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三个重要概念,构成了其理论的主骨架。所谓狂欢节,狭义上是指某一特定的节庆日,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在这一特定的时间里,人们可以纵情欢乐,摆脱日常的等级长幼尊卑观念的束缚,平等地亲昵地交往。所谓狂欢式,根据巴赫金的理解,指的是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狂欢式的形成,使狂欢节逐渐脱离了固定的时间(节日)和地点(广场),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式。狂欢化是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术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5.立场理论立场理论起源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1807年,他主要研究奴隶和主人之间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主从关系关乎人的归属感,而群体的关系则影响着人们如何获得知识和权力。马克思也认为工作所属的职位形成他或她的知识。基于这两位的研究,南希.哈特索克从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角度阐释了立场理论。1983年,哈特索克把这个理论叫作女性立场理论,主要探讨种族、阶层、文化及经济地位等。朱丽亚.伍德和玛莎.休斯顿二人把立场理论引入传播学,立场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个人生活中的不同情境是如何影响他她理解和建构社会和世界的”。立场理论另外一个关键概念是“层级化理解”或“多面身份”。该概念深受“权力”“种族”“阶级”“性别”“性行为”“性取向”等的影响,对于理解女性传播者在建构、传播信息时的独特视觉或立场有极大帮助。6.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在1957年《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合适”的关系,由此产生了认知失调。由于人们具有一种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失调状态就形成了一种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这种压力所产生的结果从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选择性地接触信息和观点上表现出来。利昂·费斯汀格归纳了四种认知失调:决策后的认知失调;被迫服从的认知失调;接触新信息后的认知失调与社会支持系统引起的认知失调。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这要比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来得更为困难。7.准社会交往理论1956 年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Horton & Wohl)在《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准社会交往”概念(Para-social Interaction),用来描述媒介使用者与媒介人物的关系,即某些受众特别是电视观众往往会对其喜爱的电视人物或角色(包括播音员、名人、虚构人物等)产生某种依恋,并发展出一种想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由于其与真实社会交往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霍顿和沃尔将其命名为“准社会交往”。霍顿和沃尔最早是在电视的收视情境中发现准社会现象的,他们观察到当地方新闻播音员在节目结束时说“晚安”时,很多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回答“晚安”,就如家庭成员在睡前互道晚安一样。8.预防接种理论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W. McGuire) 将预防接种的概念引入到态度改变研究之中,提出了著名的“预防接种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部分人持有许多未经挑战的信念,这些信念在受到攻击时很容易被动摇,因为人们不习惯保卫它们——这种情况好比一个人在无菌环境中长大,一旦被暴露于细菌环境中,其身体就很容易被感染。个体要获得思想观念的抵抗力,可以靠“滋养”,即事先对一个人的基本信念给予支持的观点;也可以靠“预防接种”,即将人暴露于微弱的、能刺激抵抗力形成的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反面观点之中。实验结果证明,“事前接种”的免疫效果优于“事前滋养”。预防接种为什么能够抗御态度改变?弗里德曼(J.L.Freedman)的解释是,驳倒轻微的攻击,个人会运用并进而实施其所有的防御措施,如准备论点来支持自己的看法,构思相反论点去反对对立的看法,贬抑对立论点的可能来源等,这种锻炼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使人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防御机制,并增强战胜相反论点的信心与抗变能力。9.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第一种, 正强化, 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 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 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第二种, 负强化, 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 对该行为予以否定。第三种, 自然消退, 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销。10.符号互动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卢默于1937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后有多种流派,包括以布卢默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以及戈夫曼为代表的剧作艺术学派等。但基本思想都与G.H.米德的理论有关。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过程。包括有符号参与的互动和非符号的互动。符号是传递某种意义的动作,主要指人的言语系统。符号互动突显人对意义的理解。该理论的基本观点:(1)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2)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3)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予肯定,但它却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要作用。11.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最早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在1946年提出的。7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加以修正。德弗勒把个人的差异分为5种:1.个人的心理结构不同;2.先天禀赋与后天的习性不同;3.认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信仰不同;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不同;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素质不同。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差异决定了每个受传者对同一讯息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个人差异论”以“反应刺激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认识讯息的刺激性与受传者个人的心理结构的相互作用。“个人差异论”认为,讯息符合受传者的兴趣、信仰、价值观就会被注意、理解和记忆;反之,就会被受传者忽视、曲解或淡忘。这种理论对正确认识受众的差异性,加强传播的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是有价值的,但是,这种理论把改善个人内部的心理结构作为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不免失之于简单。12.自我确认(验证)理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是“个体对自身的体验“,其核心是将自我概念视为个体将自身作为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知觉,是个体对于自己的能力、外貌、态度、情感、价值以及自身的特点等评价形成的总体认识。Swann 及其同事经过20余年的研究,提出并修正了自我确认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该理论假定,稳定的自我概念是实现自我确认的基础,而自我确认是个体界定自我存在、组织经验、预测未来以及引导其社会交往的心理倾向,是自我概念功能的发挥。在自我确认的一致性需求驱动下,无论个人的自我概念积极或消极,都会力图寻求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外部评价性信息。根据自我确认理论及其研究,在实现自我确认的过程中,人们更愿意接受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评价性信息 , 因而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也更愿意选择提供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评价信息的评价人。13.不确定性降低理论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最初是在人际沟通的研究中提出来的,它认为个体与他人在最初交互的过程中主要的关切是如何降低交互行为中的不确定性。而降低不确定性的主要方式就是信息搜寻,搜寻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被动搜寻、主动搜寻和交互搜寻。其中,被动搜寻策略是指通过默默观察目标个体来获取与其相关的各种信息:主动搜寻策略是指通过询问第三方或者操纵目标个体所处的环境来获得与其相关的信息;交互搜寻策略是指直接与目标个体进行沟通,通过询问以及目标个体的自我披露来获取与其相关的信息。总的来说,人们通过搜寻与交互目标相关的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性,增加对交互方的可预测性。当不确定性降低时,对另一方行为的可预测性便会增加,从而降低人们在交互过程中感知到的风险。不确定性降低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际沟通的研究当中,来解释面对面或人机交互等不同情境下的沟通行为。14.米姆道金斯在其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Meme"一词,后被译作“米姆”、“弥姆”、“模因”等。他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与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做类比。“基因”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DNA)组成,掌控着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同样道理,“米姆”是一个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寻求复制的文化单位,是人类社会文化演化过程中的“中介者”和“催化剂”。“米姆”主要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四大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Web2 .0时代的到来,“米姆”由前期的维护模式,经过中期的扩展模式,逐渐发展为后期的修改模式。维护模式的“米姆”是指那些未经修改过的多媒体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内容的原貌,即“原生米姆”。扩展模式的“米姆”是指那些可以经过添加或衍生等二次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和内容,成为“动态米姆”。修改模式的“米姆”则是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上更为广泛的“用户生产内容”(UGC) 机制,对“动态米姆”改头换面,进行“ 混搭”(Remix)、 “嘲弄性模仿”(Parody, 即“恶搞”),甚至于彻底改写与颠覆,通过“破坏性创造’(Disruptive lnovation) 最终发展出“成熟米姆”。15.扎根理论扎根理论虽然称为理论,但实则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通过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研究中,总结出了一套质性研究方法,并于1967年共同出版《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一书,标志着扎根理论的诞生。扎根理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传统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分歧;填补了宏大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鸿沟。扎根理论有以下几大核心思想:1. 强调理论来源于数据。2. 强调研究者要保持“理论敏感性”。3. 强调理论建构是一种不断比较、连续抽象过程。4. 强调目的性抽样、开放性抽样与理论抽样的相结合原则。5. 灵活地运用文献。16.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词指的是个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征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和民族认同、性别认同、职业认同等很多方面。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三个过程组成,即社会类化(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comparison)、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社会类化是指将对象、事件和人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试图把内群体(心理上所属的群体)和外群体(心理上对抗的群体)的区别最大化,夸大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似和与群体外成员的区别。社会比较是指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权力、声望、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使得社会分类的意义更明显。比较的结果使得群体成员与那些跟自己信仰及观点不一致的群体保持距离。积极区分涉及个体用自己的群体身份作为自尊源泉的过程。17.社会分类理论社会分类论是在个人差异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正和扩展,也被称作社会类型论和社会范畴论。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赖利和玛蒂尔达.怀特赖利于1959年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书中首先提出的。赖利夫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社会群体性上的差异。现实中的受众在进行信息选择的过程中,不仅有个人差异还有共性,受众会受到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赖利夫妇所提出的社会类型论解释了基本群体在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认为,对个人的传播行为产生作用的群体是基本群体和参照群体。所谓基本群体,即是有长期持续的、亲密的、面对面接触的(两个或更多人)群体, 如一个家庭。参照群体则是个人在其帮助下可以确定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群体.个人无须是参照群体的成员,但该群体的规范对他有指导意义。个人接近的基本群体也常常成为他的参照群体。也就是说,个体受群体影响,因而也受社会的影响。受众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群体,大众传媒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使群体发挥引导作用,从而使信息在受众中产生作用。18.社会渗透理论为了了解两个人关系的亲密程度,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 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SPT)。这两位研究者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夫妇间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关系发展模式,他们把它称为社会渗透。社会渗透指的是随着个体之间从表面化的沟通到亲密的沟通而经历的关系发展过程。根据阿特曼和泰勒的理论,亲密性不只表现在身体上,还包括智力上、感情上以及共同参加活动等方面。因此,社会渗透过程必然包括语言行为(我们的用词)、非语言行为(身体的姿势、微笑的程度等)和环境导向行为(传播者之间的距离、环境里的物品陈设等)。社会渗透理论有以下几大基本假设:1.关系会由不亲密向亲密发展。2.关系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可预测性。3.关系发展也包括逐渐恶化和终止。4.自我披露是关系发展的核心。19.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SET)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用经济学的概念来思考他们的关系,把投入相加并与关系提供给他们的回报相比较。投入是关系中具有消极价值的元素。回报(rewards) 是关系中具有积极价值的元素。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用关系中的回报减去投入来计算特定关系的价值:即价值=回报-投入。积极的关系就是那些结果为正的关系,也就是说关系的回报超过投入。如果价值为负(投人超过回报),对于参与者来说就是消极的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它还预测关系的价值会影响其结果,即人们会继续一段关系还是结束它。积极的关系会持续下去,而消极的关系很可能被终止。20.社会参与论社会参与论是由美国学者J. A. 巴伦在其1967年发表的论文《对报纸的参与权利》中提出的。他认为,为了维护传播媒介受众的表达自由,保障他们参与和使用信息传播媒介的权利,宪法第一修正案必须承认公民对传播媒介的参与权。这种认为受众应该主动参与传播的思想在日本学界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79年,奥平康弘在其《知的权利》一文中写道:“就同-信息的演变而言,曾经是‘受传者’的公民以知的权利主体的姿态出现;要求成为‘ 传播者’的公民作为接近和使用信息交流媒介权利的主体而登场。”这段话指出了消极接收信息与主动传播信息的异同。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既扮演着“受”的角色,也扮演者“传”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们变得积极要求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而不是被动接受。特别是在互联网与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制造和传播很大部分依赖于普通受众的参与。(以后就不要说人人都有发声筒了)加分理论使用注意事项1.何时用“加分理论”?加分理论适用于答题内容中的(段)结尾、标题,重点在于你如何借助理论阐述现象。2.如何整理“加分理论”?课本之前的理论是非常多。对于大家来说,需要了解的课外“加分理论”范围为最近几年的学界研究热点、可阐述业界热点的理论。建议大家可以参考学姐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看四大刊外加《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最新论文。从权威期刊中下手。3.“加分理论”掌握程度?整理和背诵“加分理论”会给各位同学增加一定的复习任务。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的啦。这些“加分理论”仅需大家理解、可用自己话语概述、记住名字的程度就可啦!编辑:简抒主编:羽生生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