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是研究生发展的趋势,因时代发展,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行业,会有一些工作人员因为能力跟不上而选择在职研究生,来提升工作能力。当中,社会学领域同样有着想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人员。那么,社会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是什么?其实,社会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根据考试不同,其科目也有所不同。学员就读期间,会参与结业考试和申硕考试。下文就详细解读社会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结业考试科目当学员圆满完成社会学专业课程学习后,可以参加结业考试。结业考试科目就是专业课,由于院校自主命题,所以试题内容都偏向学员上课时学到过的专业知识。所以考试难度也不算大,一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考试通过率还是很高的。申硕考试科目学员本科学历并具有学士学位满三年,就可以参加申硕考试。考试科目为学科综合及外语水平,两门科目的分数线不高为60分。考外语水平时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五种语言可以选择。申硕考试共有4次机会,如果一次没有考过,还有3次机会可以补考,所以并不算难。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两场考试虽然难度不大,但学员也要在考前认真备考,熟悉相关知识点,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择校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社会学,第一年360+没能进复试,第二年380+拟录取。备考时间比较长,有不少经验教训,所以尽量总结干货,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关于择校大家首先要慎重考虑,人大社会学的学科评估和北大一样是A+,学科实力一直很强,近年来报考热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再加上考试范围比较杂,社会学和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初试共用一套题,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时间准备。但是比较吸引我的一点是,人大社会学的学制只有2年,相比其他学校更节省时间,所以二战还是选择了人大。初试准备政治 主要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徐涛小黄书和强化班网课,腿姐和徐涛的模拟卷(主要做选择题)。8月-9月中旬:看精讲精练和刷1000题相结合,每天1~2章。第一遍没有将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书上,但是将错题都做好了标记,为二刷做好铺垫。9月中旬-10月下旬:二刷1000题,对易错题和易混知识点进行整理,同时选听了徐涛的一些网课,对照精讲精练弄懂每个知识点。10月下旬-11月:做腿姐和徐涛模拟卷的选择题部分,重点还是做肖八,主观题不用急着背,可以先将自己的答题思路与答案对比看看,大概记一下答题要点,然后听了徐涛的时政课,总结了一些时政热点。12月:以肖四为主,徐涛小黄书为补充,重点攻克主观题。然后再结合之前整理的笔记,对选择题易错知识点进行回顾。英语 主要资料:黄皮书近20年真题、单词红宝书+扇贝app、刘晓艳作文书和网课。单词:每天早上都会背,不仅是单词书上的单词,还有真题里整理的单词或短语,同时也会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碎片时间在手机上背单词,已经记不清单词过了多少遍,但每天背单词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阅读:阅读真题至少做3遍,刚开始做的比较慢,可能错的也比较多,这些都不要紧。做完后逐句翻译,最好动笔写一下,再跟黄皮书的翻译进行对照,重点弄懂长难句,整理其中的单词和短语。这样同时练了单词、阅读和翻译,一举三得。完形填空:这个真题做多了还是能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注意把握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单词和短语也是会经常考到的,不会的可以先跳过,但不要急着乱选,还是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作文:买了王江涛和刘晓艳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分别整理了一些模板,然后用真题或者作文书中的作文来练手,平时积累的一些单词短语也可以用上,多写几篇慢慢就能灵活运用模板了。社会研究方法 主要资料: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看到16章),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的研究方法可以选看。以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为主,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辅,已经可以应对大部分题目了。社会统计学方面由于人大是选做,有些难度较大,所以不太建议非统计专业的同学花太多时间。研究方法的真题重复率较高,有些知识点是会反复考查的,一定要结合真题进行总结和整理。研究方法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很强,看完一章可以对本章重点做一个思维导图,同时有些答题语言也是可以通用或灵活变通的,在建好框架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拓展答题要点。但在答题时一般不能只答要点,毕竟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很强,最好每一个要点都能举例具体说明。总体来说,研究方法除了部分统计知识理解起来都不难,只要教材框架背熟,注意答题技巧和逻辑性,拿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社会理论 主要资料: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佟新《人口社会学》,人类学—庄孔韶《人类学概论》,邬沧萍《老年学概论》,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先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理论考的内容比较杂,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以往会重点考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但近几年出题风格多变,题目越来越灵活,因此复习一定要全面,知识面要广,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来猜测重点,注重平时积累和对时事热点的分析。理论相比研究方法理解难度更大,教材编写更加繁杂,条理不是那么清晰,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理解和背诵,根据个人经验教材至少要过3遍。第一遍总结教材上不同学者的核心思想,掌握主要的理论脉络,有些暂时不懂的可以先跳过,不必死磕某个观点。第二遍在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补充,包括背景原因、详细阐释、地位意义等。同时根据真题把握各理论家的理论重点有哪些,一般是怎样的出题方式。第三遍时已经对不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可以横向或纵向比较不同人物的理论观点,例如古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有哪些继承和发展、同一时代的理论家的思想差异等等。除了教材还要注意看人大老师近期的论文,了解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学习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论文也不能只看社会学方面的,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都要有所了解。一战时我就只看了社会学的论文,结果考了很多人口和老年的题。整体规划 考研是一个长期复习的过程,以上说的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复习规划和自己的复习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计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及时调整,不至于自乱阵脚。社会学专业课有些比较抽象枯燥,背诵量也比较大,刚开始可能感觉难以理解、背了就忘,但随着反复的复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会显著加深的,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有些即使记得不太清楚,在考场上也是能够融会贯通的。稳扎稳打,坚持下去,相信大家都能上岸!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1.《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著(刘老师是备考的关键2333)2.《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后现代的部分也就是丹尼尔·贝尔往后都不用看,以第一本书为准)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重点看贝克和林南,其他的大致了解)以上三本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4.《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刘少杰著(重点看梁漱溟和费孝通,常常考)5.《人口社会学》佟新著6.《人口理论》中央党校(重点看国外理论部分)7.《老年学概论》邬沧萍 姜向群著人口学、老年学占了考试的大头,需要好好准备,可以弥补社会学的不足。8.《人类学概论》庄孔韶著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重点)2.《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著(补充)选看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可能复试会考,基础入门书)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著(比较浅显易懂,适合理解理论,但不能只看这本)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著(学有余力可以看,统计对文科生来说太难了)选好了参考书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把参考书看懂并内化为自己的惯习才是重中之重。我的时间安排相对比较紧迫,9月初到10月初我一直都在看书,一直到10月底我才开始背,以至于我这几个过得非常痛苦,每天都在背了忘背了忘的死循环中度过,不过只要克服了这种的挫败的心理,背诵的次数多了,在考场上这些内容一定会自己跑出来的。说到背书,一个建议就是画框架,在背的时候按照框架背,并且自己在背的过程中把具体的内容填充到框架中。背书的时候不要强求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读了几遍后像讲课一样复述给自己听,自己能够理解即可。按照某些记忆方法,不停地重复是记忆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写题目,每次背完一部分内容,就应该找相关的真题或者是课后的练习题来做,做完后再回到课本对答案修改。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天在背新的内容前,一定要再重新看一遍昨天背的内容。这样循环几遍,记住这些内容一定不会太困难。不过记忆的前提是理解,所以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在看书的阶段充分理解课本的内容。用好真题能够事半功倍,拿到真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分析真题,做好统计,看看每年考的都是什么东西,并在书上的目录画出来,重点去背。考研说实在的也是考察你的心理素质,我分享两个成语,一句俗语,这或许就是我这几个月来真实的写照。第一个:视死如归,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不要再后悔了,只管一条路走到底,要知道,既然你的报名费都交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考场考试呢?第二个:战战兢兢,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毕竟比你努力,比你开始复习得早的人大有人在,只能认认真真地完成每天的计划了。第三个:尽人事听天命,考试这种东西向来不完全是靠实力的,还有很大的运气的因素,所以你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完善自己查漏补缺,只要自己做足了准备工作,剩下的结果就交由上天来决定吧,平时也不需要去害怕担心能不能考上这个问题,毕竟人各有命,你担心了也没用。在考研的过程中,你最好需要有几个人和你作伴,起到督促的作用,毕竟你的同伴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话,一定会被小圈子排挤的。同时,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路堵死,一定要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如果有即将读大三的同学看到这篇帖子,我强烈建议你现在开始好好学英语,把雅思托福GRE考一考,考完研后可以试着申请国外的研究生。毕竟现实和你的理想总有差距,你以为的孤注一掷或许会害了你,年轻人,不要太热血。毕竟学英语总是没有坏处的。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3、《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分支理论: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3、《群体过程》,Rupert 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5、《农村社会学》,很多版本,不知哪本好,随便看看。以上参考书仅供参考书,具体范围、考试点是我们辅导重要的一环。北大社会学初试经验:理论:北大的理论题目不是太难,但它的特点是概论、理论和分支都考。各占50分。而且题目越来越灵活,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各门的学习策略如下:概论:主要是王思斌的那本教程。重中之重,强调多重也不为过。这本书虽然简单,但是把理论和现实融合到了一起。这本书至少要精读十遍,最后达到的状态是看着目录能够把书基本背下来,真正的滚瓜烂熟!理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题目只有两道论述题,但是出什么大家谁都猜不到。今年考了科塞和布卢默,后现代已经连续两年没考,估计明年肯定会涉及。理论部分,古典、当代和后现代部分都要熟悉。学习和记忆还是主要以人物为主。北大的理论题目一般是就某个人的某个理论而言,没有像社科院的出的那么宏观(涉及到理论流派的比较)。参考书目就是贾春增的那本书(主要适合背诵),和谢立中的那本(比较散,自己须总结)。人物+理论+评价和意义。分支:分支部分主要有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不用再看了,已经2年没考,杨善华已经退休。分支的准备主要是八个字:“略读书目,精看论文。”每门的分支都会有几点反复考的,比如城市社会学的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农村社会学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劳动社会学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人口社会学的老龄化和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是热点)。等等。论文主要看北大老师近几年的论文和这几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论文和该学科的热点。比如农村社会学就看看贺雪峰的论文,如果遇到农村社会学的题目,答上他的观点的话,判卷老师一定耳目一新,知道你对这个圈子有了解,起到很大的加分效应。论文主要是方文(社心)、刘爱玉(劳动)、佟新(人口)、于长江(城市)等等。理论主要看看谢立中和李康的东西,李猛的就翻翻就行(猛哥已经去了哲学系)。另外新进了一个老师叫孙飞宇,此人是扬善华的得意弟子,专门研究现象学。所以现象学的大家也要有所了解。总是理论部分都要熟悉,做到滴水不漏,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考过的和非重点的不会考。方法和统计北大的方法90分,统计60分。方法有名词解释(自己总结总结背背就可以)。方法选择和判断改错(考得比较细)。这部分要参考其他学校的考试题目来练习提高。简答和论述(考得比较宏观,涉及方法论层面,有的题目出的不清不楚有歧义)准备这一部分主要是把可能涉及到树上内容的都答上,研究设计和操作化之类的。方法论很重要,尤其是那个“科学环”,包含了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归纳和演绎。一定要多看多理解。许多题目譬如代表性的问题都可以从科学环上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答案。另外就是总结老师的论文,郭志刚的有一篇关于什么满意度调查的论文就是10年的一道论述大题的原型。方法估计是郭志刚、邱泽奇和刘世定等出题。统计部分最难的是那30分的选择,考得很细。譬如置信区间和置信度等等。今年就考了一个关于标准化后方差和均值的变化的题目。所以也一定要理解。卢老师那本书是重点。也可参考其他学校的统计题目练习提高。至于两道统计大题大家不用担心,考得不会太难。一般会考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今年就考了双样本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主要给出图表自己会计算)、多元回归(自己会解释就可以)、样本量(10年出了成数样本量计算)、卡方检验(10年就出了变相的卡方检验,所以看书不仅要记公式,而且要知道原始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山大学社会学初试指定教材647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编写组 ,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42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推荐几个公众号:鸿儒中大考研网、聚英中大考研网、中公考研、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质性研究、社会学吧、社会学了没、南都观察、无为而不为理论和概论资料:自己整理的理论(从孔德到当代的吉登斯等二十多位学者的思想背景、代表作、理论观点等)概论(郑杭生版浓缩)+05-17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书目+整理收集相关论文首先,把理论和概论的考研书目过一遍,结果重点知识完全没有记住。于是,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理论按照时间线(古典: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等等;现代六大理论:结构功能、社会冲突、社会交换、符号互动、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当代:科尔曼、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等),概论我主要把郑杭生的进行浓缩,之前一直推荐郑的概论,今年不知道为啥变了,习惯了用郑杭生的概论。整理好笔记之后开始分析真题,真题从05年开始,按照考点在书本上一个个标记。比如05年概论名词解释:“文化整合”,我就在概论书159页文化那一章标记考点,哪个章节考点出现次数多就重点复习;理论05年名词解释“单边垄断”,我就在社会交换论埃默森那一页标记考点。后来发现理论主要考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这些近代思想,但是也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还是应该扎实复习。这样一年一年的真题分析我就差不多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由于是涂尔干逝世100周年,我把涂尔干的所有理论背的滚瓜烂熟结果考了30分的大题,今年考了一个50分的原题,“分析米尔斯的中产阶级这本书并进而谈谈你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看法”,之前有很认真分析真题做答案,所以这50分也挺简单的。方法和统计资料:05—17的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统计PPT+整理笔记(重点浓缩版)+考研书目由于自己经常做调研,对于方法的实践较为了解。方法自己没有动手整理笔记,在网上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关于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的浓缩版。因为平时运用比较多,方法的复习我主要是分析真题与每个章节出现的考点。抽样那一章年年都会考,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了解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统计一定要好好复习,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统计运用一定要好好看,不能忽略任何可能考的重点。每个都有可能会考。比如17届就考了“反事实”,今年考了什么泊松分布(各种想不到的),最后一个大题我都没看懂题目,感觉自己疏忽了。前面几章关于测量层次用什么方法分析,如定类和定类之间、定序和定序之间、定距和定距之间具体用Lamda、Gama等公式和应用规则一定要牢记,还有后面几章的数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净相关分析等等)、各种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也要弄懂。重要的概念会考名词解释,今年考了单选多选都是五六分一个,心疼自己错多了可能就byebye了,还有简答与论述。建议:统计重点复习百利而无一害,今年很多人方法统计没过线,调剂的资格都没有。统计光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需要理解并运用。比如最基本的集中趋势(平均值、众数、中位数)、离散趋势(标准差、质异指数、四分位差)公式计算;不同测量层次之间如何分析与计算,Lamada对称与不对称,tau-y,Gamma,积矩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相关比率等等;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多变项分析(详析分析、多因分析、多项相互关系分析)等等。郑州微云寄宿考研预祝各位顺利上岸!
每一年,都有数百万的考生准备考研。大家在备考之初,都会想考研到底考什么呢?它究竟是考几门课?主要考哪些学科?考试时间究竟有多长啊?每年都是什么时候举行考研啊?对于大家的这些疑问,我先简单用一个表格来回答大家(见表 1)。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其实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大家可能要考 4 门学科,也可能考 3 门,还可能只考 2 门。每种情况所涉及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尽相同。至于考试时长,以及具体考试时间都在下文详细提到。接下来,我将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方面入手,为大家详细解读考研到底考什么。一、公共基础课考研公共基础课通常分为政治、英语、数学三门。(一)考研政治1. 哪些专业考政治?大部分专业在初试时都需要考政治。但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等七个管理类专业,初试时不考政治。不过,这七类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将由招生院校组织政治考试,所以说到底还是躲不过政治考试的。2. 政治考什么?考研政治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考研政治共计考察五个科目,每个科目在考卷中的分值比例见表 1.1。表 1.1考研政治共计三种题型,按照考卷顺序依次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每种题型的分值分布见下表 1.2。表 1.2(二)考研英语1. 哪些专业考英语?所有专业都必须考外语。绝大部分专业的外语都是考英语,少部分专业可以选择考日语、俄语或其他语种。以东北大学《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例,在图 1.1 中,030100 法学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英语或日语。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俄语、日语或英语。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的外语只能选择英语。因此,即便是同一院校,不同专业考察的外语语种都是不一样的。考生需要去目标院校的官网查询招生专业目录,才能确定具体情况。对于大部分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考生来说,考研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不太一样,具体如下:(1)完全适用英语一的专业①所有学术硕士(包含 13 个学科门类):01 哲学、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07 理学、08 工学、09 农学、10 医学、11 军事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②8 类专业硕士: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2)完全适用英语二的专业7 类专业硕士: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 (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 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3)选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金融(0251)、应用统计(0252)、税务(0253)、国际商务(0254)、保险(0255)、资产评估(0256)、社会工作(0352)、警务(0353)、教育(0451)、新闻与传播(0552)、出版(0553)、艺术(1351)、工程(0852)、农业推广(0951)、兽医(0952)、风景园林(0953)、林业(0954)、军事(1151)、体育(0452)、应用心理(0454)、文物与博物馆(0651)、药学(1055)、中药学(1056)。(4)不适用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专业学术硕士中的外国语专业、专业硕士中的翻译硕士(0551)。这两个专业的外语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2)英语考什么?英语考研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内容及其题型见表 1.3。表 1.3从表 1.3 可知,英语一和英语二在考试内容上,只有翻译和大作文两部分的分值比例不一样,其他部分的分值比例完全一样。从词汇量来说,英语一和英语二都要求考生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两者的词汇表、词汇量是完全一样的,但大纲的具体表述不一样。英语一要求考生应能熟练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命题一般对词汇进行深度挖掘,考察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等。若考生光背背大概意思,不知词汇关系,文章照样读不懂,达不到考研英语的要求。英语二要求考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 5500 左右常用的英语词汇及相关的常用词组。命题一般考察词汇的常用语义,与英语一相比较,难度偏低。此外,英语一明确规定须出现 3% 以内的超纲词汇,英语二则没有这个规定。也就说,实际上,英语一的词汇量与难度都比英语二大。(1)完形填空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2)阅读理解(含翻译)部分①阅读:英语一、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②新题型:英语一主要有三种类型:7 选 5 段落选择搭配题、文章整体排序题、给各段选小标题。英语二主要有两种类型:多项对应、小标题对应。③翻译:英语一从 400 单词段落中抽出 5 个长难句进行翻译。英语二则是翻译一段包含 150 个单词的英文段落。(3)写作部分部分①小作文:英语一、二都要求 100 字左右。②大作文:英语一通常为漫画写作,要求 160~200 字。英语二通常为图表写作,要求 150 字左右。总的来说,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大。(三)考研数学1. 哪些专业考数学?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简称数一、数二、数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都不一样,具体如下:(1)数一适用的专业①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治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2)数二适用的专业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3)数一、数二可以任选其一的专业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4)数三适用的专业①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经济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③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④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5)不考数学的专业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6)是否考数学视学校而定的专业装潢设计、医学类、生物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2. 数学考什么?考研数学总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种类型,考察内容与分值比例见表 1.4。表 1.4数一、数二、数三具体考察内容如下:(1)数一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2)数二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数三①微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专业课根据所考专业以及目标院校的不同,专业课部分差异非常大。相当一部分院校采取自主命题,考生需要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才能清楚考察科目。部分院校会给出参考书目,有的还会给出考试大纲。但大部分院校既不提供参考书目,也不提供考试大纲,这就需要考生想办法联系到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们,从而了解相关考试信息。总的来说,专业课分为统考、联考和自主命题三大类。(一)全国统考全国统考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也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有 8 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此外,公共基础课一般也采取统考模式。这些公共基础课为: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需要注意的是,从 2013 年起,部分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自主命题(公共课仍是统考,专业课采取自主命题)。以历史专业为例,从 2013 年开始至今,大部分历史学考研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专业课自主命题。这些历史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因此,具体情况还需要考生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二)全国联考全国联考又称全国联合招生考试,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来看,联考一般有管理类联考和法硕联考等类别。其中,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三)自主命题高校针对专业课部分采取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各有不同,考试大纲也因校而异(大部分自主命题的院校不给考试大纲)。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20 年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如图 2.1),学院明确指出不提供历年考试真题,也不指定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备考这些院校时,需要时时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能联系到目标院校的前辈当然最好),以免信息不对称。总的来说,考研所考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但具体情况又因校而异。考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多参考招生院校的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等),或是找寻前辈们了解情况,或是通过相关辅导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总之,考研大不易,信息第一位,大家千万不要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最后,祝各位考研 er 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2018年最后一场大型考试,研究生考试已经正式的结束了,不少考研的学子在备战一年之后终于可以放下自己悬着的心,好好的去享受一个多月的假期了,在这一年里,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早起晚睡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在一年多的充分准备中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当然,通过研究生考试初试的学子们也不要放轻松,毕竟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来还要进行一场复试才能出最终的结果。初试通过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的准备复试,这样才能交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相信大家已经知道2019年是研究生考试数量最多的一年,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目前的本科生就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一些企业非研究生不要,而自己的本科学校又没有和其他高校竞争的能力,所以一些学生会扎堆考985或者211的研究生院。但是考研究生之后就会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吗?这个其实是分具体的专业的,有一部分专业,即使是研究生,但是在社会上找工作的时候还是会面临着挫折和打击。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两个专业,如果是明年高考的同学或者是明年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准备。第一个专业: 哲学这个专业可能不会有太多同学选择报考,因为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实在是少数。这个专业不用小编多说大家都会知道哲学专业是非常难就业的。如果是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但是大多数哲学专业的同学都是报其他专业没有录上调剂过去的。但是,非自愿的进入哲学专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你可以在大一的学年好好的学习考,在你们专业的前几名,这样就会拥有转专业的机会,从而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哲学专业的同学要么是能力非常出色,留在自己的学校当老师,要么只能选择考公务员。第二个专业: 社会学可能提到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专业。在日常学习什么知识,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的确比较落后。一般来说,国外对社会学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现在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还不算太多。如果选择考研,报社会学这个专业的话是比较容易被录入的,因为竞争力是很小的,很少有人会去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出身,那么前途也是比较渺茫的。很多社会学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最终要么选择留校,要么选择出国,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转行。第三个专业:历史学历史学专业也是多年占据了就业红榜,就业率也很低。如果毕业后想要找到比较好的出路,一般来说,都只能从事历史老师这份职业,但是历史老师市场需求量不是特别大。竞争激烈,而语文老师与数学老师需求量较大,如果毕业后想进入研究院,那仅仅是本科学历完全不够。所以选择该专业的同学一定要谨慎。看到这三个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你也能了解到这三个专业的艰辛,如果对这三个专业不感兴趣的话,在志愿报考的时候能避免这三个专业就避免这三个专业。
现如今,对于那些在职考研的人来说,除了要报名一门热门的专业和知名度高的学校以外,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报考方式,这样才能更轻松地进修提升自己。因此,有些报考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纷纷进行咨询,该专业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哪些呢?据调查,目前社会学专业举办的在职教育主要选择了同等学力一种报考方式,此方式不仅有较低的报考条件,还支持报考人员免试入学,所以很适合大家选择。报考方式有同等学力一种如今报考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主要有同等学力一种报考方式可以选择,此方式的报考条件很低,通常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人,就可以采用同等学力进行报考。同等学力有简单的入学形式这种报考方式除了有较低的报考条件外,其入学形式也很简单,一般报考者们都不用参加任何入学考试,只要顺利通过入学资质审核,就会收到录取通知书,届时即可在开课之际进校学习专业课程。同等学力该如何报考一般情况下,采用同等学力报考的人需要经历五步报考流程。一是在招生之际到本网站进行入学报名;二是资质审核通过后免试入校上课;三是完成课业后继续参加结业考试;四是在3月份到学位网报名申硕,随后在参加学位考试和论文答辩;五是申硕成功就可以申请硕士学位,拿到证书便能毕业离校。综上可知,该专业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为同等学力,至于此方式的报考条件、入学形式以及报考流程如上所述,还有其他问题可查询相关招生简章进行了解。
Hi 小可爱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文小嘟前几日新华网发布的“关于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费认定教师资格证”的官方讯息文小嘟当时也是“迅速”传递给了童鞋们。昨天就有小可爱留言了:不知道自己选择的目标专业算教育类硕士吗?如果我考上研究生了,我能免费认定教资吗?那关于教育类考研......先来回顾一下这则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具体内容如下: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要求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为促进更多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增加就业,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虽然段落不长,但是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对今年报考教育学类或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了。下面详细解读一下。师范毕业生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可能大家对这个不是很熟悉,稍微解释一下。◆在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改革。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即不管是非师范生还是师范生,想要成为教师均须参加统一考试,才可申请教师资格证。◆今年4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提出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8月17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这表示:原来,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现在,国家建立了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制度,审核通过的院校,可对本校师范生进行教学能力考核,通过考核的师范毕业生,不再参加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免试认定教师资格。非师范毕业生要从教,还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免试认定制度,是教师教育院校改革的契机,将促进师范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扫除师范毕业生从教需考证的障碍。这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重大改革。◆目前针对考核的细则或者是形式都是待定,安静等官宣就好了!不过具体实施时间还没有确定。教育类硕士及以上毕业生本次改革受益者最大莫过于是教育类的硕士生啦!因为在此之前,教育类硕士也是要参加统一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和体检等一系列的流程!而现在可以直接免试认定了!真的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提高了效率!01 / 教育类硕士有哪些?教育类硕士分为三种: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在这里主要是要说全日制的,因为非全一般是在职人员报考的,肯定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02 / 教育类硕士考什么?一般来说,这些专业都算是教育学类:1、全日制教育类(学硕)040100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教育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与学习心理,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040203应用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科目:教育学初试:政治+英语一+311教育综合心理学初试:政治+英语一+312心理综合具体的话,请到报考院校的招生目录查看!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硕)专硕的话,选择会更多!具体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33教育综合+专业课具体的话,请到报考院校的招生目录查看!3、全国教育类硕士排名靠前学校4、近五年教育类硕士分数线情况需要注意的是,34所院校会有自己的学校分数线,记得去官网查看!即便是走国家线的学校,你过线了也不一定能够被录取。这个要注意哈!教育类硕士和公费师范生本来所学就是与教学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免试认定只是少了一项考核而已。当然,免试不代表“不考试”,不能顺利毕业或者不能顺利通过院校考核的毕业生还是无法认定教师资格的。而那些处于改革期间已经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师范生只能表示羡慕了~如果有想要抓住机会考教育类的,可以联系河北文都的老师详细了解呀!综合自网络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知道19年是研究生考试数量最多的一年,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这和现在的本科生的就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就业市场饱和,有些企业只要研究生,所以一部分学生要考985或211研究生,但是,考研究生的话,现在的状况会变吗?这实际上分了具体的专业,有一部分专业,即使是研究生,在社会上找工作的时候也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今天给大家介绍:这3个专业前途堪忧, 考研都没有用, 如果不感兴趣谨慎报考。第一专业:哲学这个专业可能不能有太多同学报考,因为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是少数,这个专业不是小编,哲学专业的就业非常难,如果真的是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的话,可以选择这个专业,但是大部分哲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申请其他专业进行调配,但是,以自己的意志进入哲学专业的学生也不要沮丧,请在一年级的时候好好学习和考试,成为你们专业的前几名,我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专业人士,根据那个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哲学专业的学生的能力非常优秀,我在自己的学校当老师,或者只能选择公务员。第二专业:社会学关于这个专业,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专业,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什么知识?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落后,一般来说,在海外社会学的研究正在进行,但是海外留学的学生还不多,如果选择研究生考试的话,申请社会学专业的话,比较容易被输入,因为竞争力小,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很少,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出身,前途也很光明,很多社会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最终会选择留在学校还是出国,大多数人会选择跳槽。第三专业:历史学历史学专业也长年占据着就业排行榜,就业率也很低,如果毕业后想找到好的出路,只有历史教师这一职业,但历史教师的市场需求并不大,竞争激烈,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毕业后想进研究院,那只是本科学历不够,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的人请慎重。看了这三个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可以知道这三个专业的艰辛,如果对这三个专业没有兴趣的话,志愿时可以避开这三个专业。
考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呢?有!不用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被录取,对,就是保研。但是保研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太遥远,之前也有同学问小编:小编的回答是:夏令营非常有必要参加,而且不一定要求必须是名校,也不要求本科院校必须有推免(推荐免试)资格。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详细说明。大多数人只听说过保研,但不知道具体操作,甚至不知道“夏令营”是干什么的。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好像本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就与保研无关了,所以关于保研夏令营根本就没有想过去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并不是只有985/211才能申请,这一条考研路上的“捷径”,你有必要了解一下。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2019年夏令营通知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夏令营通知:每年在3-6月,高校会发布夏令营通知,所谓夏令营也是“抢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考生报名之后,在暑假期间一周左右的时间,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实验室和导师进行交流等等,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采取学术交流会等形式来考核考生是否适合本校,适合学院的培养模式。之后学校会组织考试,选拔出一部分同学,如果考生本科院校有推免资格并且考生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则基本上就能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退一步说,假如不幸没有获取推免资格,只被评为优秀营员,通常优秀营员参加考研统考只要过院线可免复试,还有的如果过了国家线,但没过院线可以降分录取等优先政策。举例说明: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优秀营员的优惠政策:在18年拟录取复试名单中,就有没过同济大学复试线,但过国家线的优秀营员被录取,如下图所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拟录取名单,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复试分数线要求大于等于325分,而下图中316分被录取,该同学后面备注:暑期学校,也就是暑期夏令营。如中南财经大学文澜学院:如果获得优秀营员但未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只要过复试分数线,体检合格可直接录取,也就是免复试。其他学校参加夏令营并成为优秀营员的考生,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可申请免复试;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营员可获得15分初试加分;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优秀营员参加全国统考,复试线可降低10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和历史学系,优秀营员参加全国统考满足复试线可直接录取(服从调剂)。大多数院校对于优秀营员,都有优先录取的政策。下面是一位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的留言:不要觉得自己是双非本科院校就没有申请机会,事实情况是双非一样可以拿到好学校的offer,勇敢去做就可以了。而且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之前有位同学,本科普通二本,英语奇差,四级都没过,但是本科成绩排名靠前,有一个国创奖,于是申请了一个B区211,并且该校有本专业博士点,最后这个学生申请夏令营成为优秀营员,最终免复试。所以说,这些都是机会,尤其在当前考研统考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夏令营这条路的确是一条“捷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起码有成绩要求,比如本科成绩排名前10%,20%或30%,对于这一部分同学,可以了解一下。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科普的关于考研路上的“捷径”,确实有很多考研人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下篇文章小编会给大家整理全国366所具有推免资格院校名单,敬请期待。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何对跨专业考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盲目跨专业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某考生小刘3年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像小刘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她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分析目前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为了谋个好职业,所跨专业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看好;第二,为了混个硕士文凭,所跨专业竞争小,门槛低,容易录取;第三,为了摆脱现有的专业背景,所跨专业是自身兴趣所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或是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专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很多过来人都认为,跨专业考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兴趣、有能力。盲目跨专业考上以后也不轻松盲目跨专业不仅学起来困难而且就业也困难,有些跨专业学生还在专业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因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起点就已经非常高,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所以跨专业的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研究生考试虽然通过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暴露了“硬伤”———项目做不了,编程编不出,写科研论文不熟悉学术话语、缺乏创新思维……跨专业报考有风险,这需要考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结果不一定能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只要你对所选的专业有兴趣并坚信自己能够为之付出,我相信有志者事尽成,你一定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但是绝不要为了好找工作或者好考等原因,轻易地盲目地转换专业。哪些学科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目前,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考生跨专业报考均无明确限制,某些交叉学科还十分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像新闻传播、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生物信息工程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导师也愿意要不同专业的考生。新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培养的人才工作后可能会涉及各个领域。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转学新闻以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后进行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时,他们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做支撑,更能够驾轻就熟。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现在的化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了,有很多新兴的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比如微电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应用型学科,都需要各个专业的合作才能有研究成果。“像材料、物理、生物等专业的同学转专业考到我们系,就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填补研究上的一些空白。若让本专业的同学去补修外系考生几年才积累的知识,来完成科研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有些交叉学科非常欢迎跨专业报考的同学。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纯理论性专业或者特别“专”的专业就不大喜欢招跨专业的考生。因为本学科专业性很强,需要特别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除非你有得天独厚的天分,笔试可能会通过,但进来之后的发展前途还是非常有限的。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所学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得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的成功案例:(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量经济学(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9) 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量经济学(11) 统计学―法律 (12)化工―国民经济学(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地产―历史(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17) 高分子―计算机 (18) 材料――自动控制(19) 力学―自动控制 (20) 统计学―金融(21) 经济学―新闻 (22) 热能―新闻(23) 地理―经济学 (24) 铸造―会计 (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26) 英语―行政管理(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29) 物理―金融 (30) 会计―经济法(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会计(37) 数学―财政学 (38) 档案管理―金融(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41) 物理―电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跨专业考研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变数大、无定规,但从整体来讲,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就考生而言,自学能力是跨专业的必备素质;其次,就是要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投入新的专业学习并熟练掌握其学习方法;再次,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所考专业的内容,理解比记忆、应试更重要。就报考科目而言,学问就更多了。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都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另外,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自动控制转电信、机械转力学、土木建筑转水利工程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另外,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很多学校和院系欢迎并鼓励外专业报考。另外,在查看招生简章时,也要细读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比如新闻学专业,有的导师研究中西比较,就特别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够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有的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有的生物学导师做的项目涉及生物芯片制作,所以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考生也不排斥。考生切莫抱有“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有些考生报考文物古籍这一冷门专业,并通过了笔试,但一到复试时,导师问他看了几本古典文献,考生立即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如果确定了报考志愿,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从以前的学科中转换过来,重新培养并习惯于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同时学会利用学术话语,熟练把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复习也要得“要领”,如果条件允许,可到报考学校旁听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借阅课堂笔记,查看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此外,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也很重要。由于考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制订计划时就需要从长计议,要先入门,再循序渐进。复习时不能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专业,很多同学由于只注重专业课复习,结果恰恰是让自己擅长的英语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