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而似无能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布3则公示名单,至此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炉。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拟录取名单进行了统计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博生等3种方式招录2020级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主要为理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政治学等。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公开招考录取45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硕博连读录取4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直博生录取29人。综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2020年共计拟录取78人,拟录取的考生主要为公开招考与直博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复试之前公示的2019年社科学院“申请-审核制”博士报名纸面材料收到统计,我们知道共计收到272份申请。假如这是全部的申请人数,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报录比为3.49:1。在公开招录的45人中,理论经济学3人,政治学20人,社会心理学5人,社会学8人,体育学9人。硕博连读分别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招2人。直博生录取的29人中,理论经济学6人,政治学7人,社会学7人,社会心理学8人,体育学1人。即拟录取的78人中,理论经济学11人,政治学27人,社会心理学13人,社会学17人,体育学10人。其中直博生的拟录取名单中还公示了考生的本科院校,这2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院校。其中清华本校的最多,为16人,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各2人,其他高校各1人。以上是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整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名校直博生的录取名额已经占据当年度博士招生总额的相当比例,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立志读博的学子务必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关注直博生的选拔。

活地图

北京大学各院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重磅发布!共2000多人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享誉海内外。求学北大是很多学子的梦想,有的考生通过高考考入北大,有的考生通过考研考入北大,也有不少人通过考博考入北大。据悉,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目前,北京大学共有4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2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共授予18209人博士学位,77106人硕士学位。近些年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近些年每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2000多人。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北京大学不一起公布全校博士研究生录取名单,因此大家并不清楚具体的数字。只能从新闻报道中得知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应报到新生共计9675人,其中硕士生6896人,博士生2779人;中国学生(含港澳台地区)9034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641名国际学生。那么北京大学2020年的招生数据又是多少呢?学术之路观察到2020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公示了最后一批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因此我们就可以手动计算具体的招生人数了。以下为各个学院的招生数据,由于系人工一一核对计算,工作量巨大,难免有误或遗漏,还望见谅。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联合培养):1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第二次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第二次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3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社会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研究生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3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少干计划):1名博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56名博士研究生政府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8名博士研究生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新媒体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9名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1名博士研究生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8名博士研究生历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1名博士研究生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管理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工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7名博士研究生人口研究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52名博士研究生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9名博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1名博士研究生社会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8名博士研究生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8名博士研究生数学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9名博士研究生哲学系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46名博士研究生物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未查到,47人参加复试,2019年录取21人,复试人数为32人,因此我们假定2020年录取人数为28人。考古文博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2名博士研究生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7名博士研究生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0年博士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0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名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0名博士研究生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8名博士研究生光华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4名博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8名博士研究生艺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14名博士研究生现代农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3名博士研究生分子医学研究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22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递补):1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申请-考核制):46名博士研究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72名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1097名直博生经统计,以上学院共计录取2093名博士研究生。另外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招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院的招生人数(不含直博生)分别为:基础医学院:46名博士研究生药学院:47名博士研究生公共卫生学院:37名博士研究生护理学院:8名博士研究生医学人文学院:5名博士研究生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医院):69名博士研究生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53名博士研究生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医院):57名博士研究生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36名博士研究生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15名博士研究生临床肿瘤学院(肿瘤医院):34名博士研究生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医院):2名博士研究生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5名博士研究生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世纪坛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1名博士研究生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医院):4名博士研究生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北京地坛医院):1名博士研究生临床医学院(解放军医院):名2博士研究生回龙观临床医学院(北京回龙观医院):5名博士研究生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名博士研究生经统计,共计426名博士研究生。另外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有109人直博生。数据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含港澳台、留学生)共计36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校内临硕转博名单共161人,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校内择优攻博名单共41人,即共562人。综上,北京大学2020年至少录取了2093+535=2628名博士研究生。

骆驼草

吉首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开考

红网时刻湘西7月13日讯(通讯员 彭克锋)7月12日,吉首大学202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远程笔试在砂子坳校区举行,全国258名考生报考。吉首大学党委书记白晋湘现场检查指导考试情况。检查中,白晋湘仔细询问了解了考生、考试流程、网络等情况。他指出,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采取远程网络的方式进行博士生入学考试,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老师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考试的各个环节,坚持把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考试不出意外。要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监察,确保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为学校选拔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今年因疫情防控的原因,吉首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复试均采用网络远程考试的形式。笔试为7月12日全天,考生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在线视频“双机位”网络远程参加考试,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接收和提交试卷,网络远程监考按1:8配备监考老师。笔试共考察外国语、教学论和专业综合课三门课程,考试成绩7月17日前后公布,7月19日举行复试。今年体育学博士点分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四个研究方向,计划招收13名博士研究生。吉首大学高度重视今年的博士研究生入学网络远程考试,成立了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制订了《2020 年吉首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方案》,博士招生工作小组协调学校后勤管理处、信息网络中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分别做好考试期间的电力保障、网络保障和计算机设备保障,并在正式考试前进行了3次模拟测试,确保网络远程考试顺利进行。

黑龙江大学2020年博士招生截止5月26日

考博公众号/学之恒考博天地根据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现开通2020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第二轮网上报名,请各位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及报名材料邮寄等相关工作。一、报考条件1. “申请考核制”考生报考条件参见《黑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方案》2. “硕博连读”考生报考条件参见《黑龙江大学2020年硕博连读选拔工作方案》(网址二、报名安排1.网报时间:2020年5月19日至5月26日。2.网报地址: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并根据要求进行网上报名。3.已经完成网上报名的“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本次无需重复报名。三、报名材料提交1.所有“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包括第一轮报名和第二轮报名)需按照《黑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方案》《黑龙江大学2020年硕博连读选拔工作方案》中关于报名材料相关要求完成材料准备,其中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位、学历证书不需要邮寄原件,仅邮寄复印件。所有报名材料应于6月1日前寄达(不接受现场报送),请尽量合理安排好报名材料准备和邮寄时间。3. “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需以“报名号+姓名”申请加入钉钉群。4.“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的具体考核形式将另行公布,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通知。四、咨询方式考生如有疑问可拨打咨询电话,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5月19日学科建设博士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张)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5]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哲学、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甜菜研究所、教育部农业微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学位点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 [5]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植物保护、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农业推广、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 [15]重点学科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2个,省级“双一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双一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 [16]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 [17]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 [18]省级重点学科群:化学材料与传感技术 [19]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 [20]省级“双一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省级“双一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5]学科评估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5]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有25个学科参评,其中,评估结果为A类的学科有1个,评估结果为B类的学科有6个,评估结果为C类的学科有12个。 [15][21]

悠悠荡荡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啦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发布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据统计,本次公示的拟录取名单共计52人,相对于2019年的60人、2018年的55人有所减少,但是比2017年的40人还是多不少。据悉当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共有专业教师6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9人,助理教授1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6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这样看来,2019年并非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招生。翻阅清华大学2019年发布的2020年招生目录,共计有51位博导有招生计划。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推测出部分在招生目录中的博导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学生,因为刑法学博导5人,招生7人,这样其他专业的46位博导共计招生45名。从当前公示的拟录取名单来看,2020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在比较法学、法律史、法社会学、法学理论、国际法学、环境与能源法学、经济法学、民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体育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14个法学二级学科下招生。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分别为比较法学3人、法律史2人、法社会学1人、法学理论3人、国际法学6人、环境与能源法学1人、经济法学1人、民法学9人、商法学5人、诉讼法学4人、体育法学1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5人、刑法学7人、知识产权法学4人。对应的参加申请考核复试的人数分别为比较法学5人、法律史4人、法社会学2人、法学理论3人、国际法学6人、环境与能源法学3人、经济法学4人、民法学13人、商法学12人、诉讼法学7人、体育法学2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7人、刑法学13人、知识产权法学8人。即共有89名考生参加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52人,录取比为1.7:1。清华大学法学院自2017年起正式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方式,最近几年博士报名时间均为8月底9月初,并于9月中下旬开展复试工作,10月底正式公布拟录取名单。从近年来的招生情况来看,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招生的竞争难度逐年加大,往届生越来越不占优势,特别是该院的英语成绩要求令很多考生达不到报名条件。因此建议想报考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考生务必尽早准备,及时联系目标导师。以上是对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用。

性智

2020考博直通车来啦!「报考指南+准备材料+复习真题」

2020博考了,好多小伙伴都无从下手!报考院校没选好?导师我该怎么选?该准备哪些材料?考试还没有把握?基础也没打好?!种种问题被搞得头都大了!今天小医来给你一一进行解答。奉上最新的热门各大院校报考指南,祝愿大家都能够顺顺利利更上一层楼!一、双非本硕英语6级,国奖获得者,考博前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为专业核心期刊,无工作经历。2020年初考取国内某985院校博士生。二、博士研究生的考试时间、形式1. 博士考试时间:分为春季考试(3月进行,9月入学)和秋季考试(10月/11月进行,次年3月入学)两种。博士研究生考试是由各学校组织的,大家应关注所考学校的研究生网站或者研究生招生网。2.博士考试形式(1)本科直博(2)硕博连读(3)提前攻读(4)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和普通招考)三、考博前期准备1.搜集信息(常用的网站、联系学姐学长)常用的网站:报考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所报考学院的官网;研招网;考博论坛;小木虫。最有效的方式:联系导师和报考专业的直系学姐学长要搜集的信息:导师的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历年的考博重要时间节点、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考博真题。四、联系导师(何时联系?如何联系?)(1)何时联系?今年上半年完成联系工作,最好等老师的招生工作都完成。(2)如何联系?硕导推荐(加微信);电话联系;邮件联系(网站上一般都有邮箱;导师发表的论文;通过学长学姐获取等)(3)如何写第一封与博导联系的email自我介绍(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科研能力,博导往往需要智商和情商都在线的学生);谈谈对导师研究方向的兴趣点(让导师发掘你的学术潜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想报考她的博士生的真诚意愿及努力(4)常见的博导的回复A.“你好,报考的人很多,......”B.“欢迎报考”C.“已经有几个人联系报考,请改换其他导师……”D.“欢迎报考,对你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然后介绍很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内容……”(5)注意事项:1.要了解导师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2.多种联系方式并用。3.真诚和决心。4.第一次见博导要不要带礼物?五、材料准备报考博士生申请表;专家推荐书;本硕课程学习成绩单(学校档案馆);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研究计划;硕士学位证书或证明书;体格检查表;政治审查表;代表性作品复印件等。建议大家打印官网上的招生简章,逐条打钩一一对照,并在指定的时间邮寄到指定的地点。六、现在该准备些什么1.4月:确定好目标院校(可根据学校往年考试时间,选择2-3所时间能错开的);2.跟硕导表达读博的意愿,找机会让硕导进行推荐;3.5月中下旬:与导师联系,表达意愿;4.准备英语和专业课(持续准备的过程)。资料内容:2020专业课考博经验分享视频合集1、2020面试指导课程2、2019法学考博经验分享3、2019复旦大学考博经验分享4、2019教育学考博经验分享5、2019金融学考博经验分享6、2019经济学考博经验分享7、2019考博复试如何准备?8、2019考前一个月复习如何准备9、2019马克思主义考博经验分享10、2019人大复试指导课11、2019社会学考博经验分享12、2019设计学考博经验分享13、2019文学考博经验分享14、2019香港、欧洲考博经验分享15、2019研究计划书写作经验分享16、2019哲学考博经验分享17、2019专硕考博经验分享18、2020考博如何准备备考指南1、大纲解读(一)2、大纲解读(二)3、词汇速记点拨(一)4、词汇速记点拨(二)5、全年复习规划6、语法基础框架点拨词汇精讲1、金字塔之基2、词汇构建(1)3、词汇构建(2)4、词汇精讲——试题词汇精华5、词汇精讲——试题详解6、医学真题讲解动物模型出发的研究1、常用的数据库操作演示4 文章重现2、第二节 文章案例3、第三部分 套路介绍4、杂志选择和投稿5、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6、实例展示如何分析与作图7、从结果到成文基础语法与长难句1、动词——非谓语动词2、动词——谓语动词3、副词——状语从句4、名词——表语从句5、名词——宾语从句6、名词——同位语从句7、名词——主语从句8、名词补充——名词性虚拟语气9、形容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10、形容词——限制性定语从句课件下载1、备考指导讲义2、基础语法与长难句3、考博词汇讲义4、考博阅读精讲讲义5、听力特训6、医学考博冲刺讲义7、医学写作精讲课程讲义8、阅读精讲课程高阶讲义9、完形填空精讲课程讲义听力特训1、长对话技巧(1)2、长对话技巧(2)3、连读——辅辅4、连读——辅元5、连读——连续音变6、连读——元元7、听力试题分析8、小对话技巧(1)9、小对话技巧(2)10、易混发音的辨别11、英式与美式发音的区别12、应试问题分析(1-8)完形填空1、2002年-2011年真题讲解2、补充知识点—高效背诵单词与文章的方法3、补充知识点—简单句扩展为非简单句的五大手段4、补充知识点—五大简单句句型析5、完形填空必杀技6、完形填空精讲——总结7、完形填空考察内容医学写作精讲01 题型介绍与写作步骤02 注意事项(1)03 注意事项(2)04注意事项(3)05 评分原则与标准06 必备词组与句型07 必备词汇(1)08 必备词汇(2)09 真题一(1)10 真题一(2)11 真题一(3)了解更多

臣以神遇

2020年社会学研究发展报告

#三大体系#2020年,社会学界在系统总结40多年来学科发展历程、成就、局限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凝聚共识,通过具体、有实质意涵的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构建。从社会学本土化到中国特色社会学构建围绕社会学的本土化、中国化问题,自严复以来的历代学人都在认识论、方法论乃至本体论层面有诸多讨论,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相比“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学”因内蕴着古今中西的关系问题并凸显时代性,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学科建构的自觉性,“中国特色社会学”是对社会学“本土化”的继承和超越。在实践探索、理论深化和话语选择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提出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认识,也伴随着时代发展和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拓展。自20世纪30年代,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早期社会学人提出“社会学本土化”,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学”构建理路日益明晰,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燕京学派为代表的本土化阶段,主要任务是用中国社会的经验,编写中国的社会科学教材,考虑的是如何开展系统、整体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研究,因此理论和方法的本土转化是首要问题。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学科重建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社会学取得长足发展,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对西方理论的转译,开始思考学科的自主性问题。郑杭生自20世纪90年代即明确提出将“世界眼光、本土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学”作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目标。陆学艺则从时空条件、特殊任务、目标和策略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构建可能,并通过对中国农村问题及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的调查研究探索实现路径。第三阶段是步入新世纪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伴随对“本土化”争议的系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学”进入社会学主流语境。李培林、宋林飞、李强、李友梅、陈光金等历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都在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的意义上,进一步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并提出方案和设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学人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社会学者也尝试在更具体的讨论中明晰“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思路。如洪大用分析了“本土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的差异,认为“如果说社会学中国化或者本土化议题带有某种居于守势的自我辩护色彩,那么,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则具有更为积极、开放的进取姿态”,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要超越西方化与本土化。陈心想则基于社会学美国化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界进一步凝聚共识,从问题、方法和理论三个层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学构建。基于经验研究 提出中国问题以社会学特有的方式回应时代问题,是学科自创建起就负有的使命。2020年,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解释中国社会巨大变迁、推动理论创新方面,社会学界有如下重要努力。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发展问题,学界在总结脱贫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当前农村问题,探讨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李小云认为,扶贫过程在总体上是政治对行政的融合与形塑、乡村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以及总体上国家与社会的整合。这是脱贫攻坚政策和措施得以贯彻落实的制度性基础,也是中国减贫不断取得进展的根本性机制。叶敬忠指出,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强大意愿和坚定决心形成了脱贫攻坚的政治保证,使得国家有能力积极统筹开展有效的扶贫工作。国家强大的组织体系和动员能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王晓毅强调,中国的贫困治理机制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治理、从超常规转变为常规的贫困治理,而转变的核心是从聚焦贫困地区逐步转变为聚焦贫困人群。朱冬亮提醒重视农地关系,并指出“三权分置”制度实践显现出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实践地位强化而农户承包权主体实践地位弱化的新演变态势。王春光强调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认为乡村建设在价值引领、制度和政策改革及创新、村民主体性自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联,只有三者之间达成良性循环,乡村建设才可能取得明显进展和成功。贺雪峰则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城乡关系的正确理解为前提。当前时期农村政策主要是保底即应对城市和市场所无力应对的各种乡村问题,要让农村发挥好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关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问题,学界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围绕治理机制、模式等的讨论富有启发性。周飞舟、谭明智注意到运动式治理中的“责任到人”机制。其中,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呈现出生动而复杂的运作形态,形成一种“自我要求”的氛围和导向,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治理。张文宏认为2020年后的贫困治理应超越仅从经济层面测量相对贫困的弊端,并从农村绝对贫困治理向城乡协调的绝对与相对贫困综合治理转变。冯仕政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成伯清指出,目前的社会治理难以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造成的结构性问题,需要更加关注市域社会治理。张翼则聚焦社区治理问题,强调在组织化和秩序化的同时,较好平衡“他治”与“自治”力量,培植“社会协同”和“民主协调”参与渠道,尽快建成“社区办社会”的治理格局,建设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此外,中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发学界对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李培林认为,从“管用”和“有效”措施看,各类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均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种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传统和现代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社会治理的四点经验非常重要:快速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严格防控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共识;科学、动态的基层社区治理分级防控体制;数字社区网络和服务网络发挥重要作用。田毅鹏指出,以基层街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区网格化治理凭借其基础性和覆盖性等优势,在抗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何雪松基于疫情防控的举国体制,围绕“行动者网络”核心概念对社区治理提出若干思考,并认为需促进社区治理的转型升级,强化社区韧性,以应对各类挑战和危机。王宁从危机治理的议程转换角度指出,应该让治理优势不但在危机扩大以后的治理上显现出来,而且也在危机的预防和危机的早期剿灭上显现出来。文军提醒,当前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程度正在日益累积,用“弹性治理”的方式来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应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社会选择。王思斌则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的优势。社会风险意识与公共安全问题,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引发学界热议。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实践,陈光金认为,化解社会风险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权责制度化,加快整合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纵向管理指挥通畅有效、横向协调合作迅速有序,完善应急管理全民参与格局,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科学研究。宋林飞强调,须完善国家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应急管理原则体系,构建包括人民健康、民众情绪、经济影响、政治影响、公共安全、国际合作等指标在内的国家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应急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龚维斌重点分析党对应急管理的结构性介入,指出中国应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模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十分有效,但成本代价很大,应统筹完善常规应急管理体系与非常规应急管理体系。王俊秀、周迎男、刘晓柳指出,风险信息、信任、信心以及风险认知和情绪体验等是风险共同体建构中的重要变量。疫情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透明度通过官方信息源信任对疫情防控信心产生影响,疫情防控信心进一步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颜烨认为,公共安全治理研究存在行为规范、社会结构、风险社会(社会系统)三种范式,并结合行动—结构、政府—社会关系视角,基于灾变场景提出构建“应急社会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可能。韩雪尝试从个体、社区、行政组织、媒体等社会层次对灾难事件进行社会学解剖。灾难人类学研究也将视野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公共风险及其抵御机制,如张原、汤芸探讨了位于川藏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少数民族社会如何在长期与灾害共处中,形成了一套应对灾难、自我修复的社会心理机制。在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议题下,生育政策、少子老龄化、人口负增长、人口迁移等问题持续引发关注。郭志刚指出,以往40多年关于生育政策方面的争论,实质上反映了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及达成手段所存在的重大分歧。应重视少子老龄化趋势,尽早明确中国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顾宝昌强调,中国人口态势已经出现历史性转折,低生育水平将长期持续,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惯性开始显现,这一长期性和全局性现象急需战略关注。段成荣认为,我国经历了并还在经历着从很少迁移的“乡土中国”向大规模、高频率迁移的“迁徙中国”的转变,在坚持既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的同时,相关的文化建设要从与乡土中国相适应的“静文化”逐步向与迁徙中国相适应的“动文化”转变。对策导向的问题意识在社会学界一直是主流,但也要警惕由此失去对“惊诧”意义上的问题的敏感。作为立足中国实践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学着力于通过以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为代表的经验研究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经验的理论总结。社会学所主张的经验研究强调将研究对象视为鲜活而整全的经验体。这一经验体由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编织而成,就此而言,中国社会学研究最朴素的任务就是发掘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逻辑,在古今中西的社会发展历程和思想脉络中,解释其背后隐藏的道理。社会学研究一再强调的经验感,也正是要在对生活(史)中的“恒常”和经典理论的双重敬畏中培育出来。当以社会学强调的经验“质感”来审视2020年的研究成果,几位年轻学者的研究值得关注。付伟描述了茶叶经营过程中的家庭经营和市场网络,论述了农业的技术细节和交往细节如何塑造了这一经营组织形态。交往细节具有费孝通所提出的“意会”的意涵,通过对交往细节和交往心态的分析,可以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努力结合起来。林叶以某市下层大家庭的征迁纠纷为个案,“深描”了“货币化征迁”如何打破既有分家格局,迫使“再分家”发生的过程,并洞见到“家”在该过程中的逆向行动,指出“货币化征迁”实则为一个伦理政治过程。杜月则尝试用生命史的研究方法串联起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三类都市陌生人的研究,揭示出:对这些都市中的陌生人来说,乡土和家族远不是束缚,而是适应新环境的基础。由此展现了跨文化比较视角对于贯通中西社会学理论框架、丰富对社会事实的解释的重要意义。推进“历史转向” 探索中国方法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优秀学者间能形成基本共识的是,方法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能否用合适的方法(视角)识别研究对象并呈现对现实问题相对丰富的解释链条。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可以明确看到计算社会学的兴起。在2020年第五届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上,罗家德等与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复杂系统、动态网络等将成为社会科学新的理论增长点,可借助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探索建立新的社会计算研究方法,架构未来智能社会。韩军徽、张钺、李正风认为,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为社会研究带来的机遇,既体现在研究数据与方法层面,也反映在研究者构成、研究的组织方式以及知识的评价标准等层面。计算社会科学最根本的局限在于,其所利用的数据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表征仍然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同时存在计算工具和计算过程黑箱化的倾向,这都导致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往往缺乏鲁棒性。乔天宇、邱泽奇指出,伴随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社会现象与复杂性的关联更加密切,给社会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陈云松、吴晓刚、胡安宁等认为,利用机器学习实现社会预测,是中国社会学特别是计算社会学引领国际前沿的重要契机。在方法使用和数据创新方面,周雪光等从人事制度视角对党政关系的解读,不但在研究发现上富有启发,而且以其方法上化繁就简的做法,向学界提示了方法并不重在精巧、复杂,而在于“适合”这一治学方向。赵鼎新认为社会学机制分析法的弱点表现为机制与宏观结构之间的紧张、结构/机制解释与行动者解释之间的紧张、归纳性机制分析与演绎性机制分析之间的紧张等,需要通过“加大被解释问题信息量”予以补救。高明华率先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的伤残权重评估结果,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的健康状况赋予伤残权重,并以伤残损失生命年(YLDs)为量化指标,评估早期社会心理风险对老年健康的预测作用。毕向阳、李沫基于网络采集的养老机构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养老资源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方法和数据使用上都有创新。正如费孝通所言,社会学终究是研究人、是“我看人看我”的学问。正是出于对只见“均值”不见“人”、过于追求方法的精致明晰和标准化而忽略现实的复杂性、问题的弥漫性等“方法主义”的警惕,社会学界近年来发起了“历史转向”的努力。这一转向的着力点在于返回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视野中重新激发社会学的想象力,并将这种想象力应用在中国研究中,通过挖掘古今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深入地理解现实,呈现“关于现在的历史”。对历史感的强调,实则是主张将对人的理解放到有历史维度的意义结构中,深入实践,探索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中国田野方法。历史维度下的社会学研究在近年的持续推进中日益成熟,成果丰硕。周飞舟认为,站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视角看待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关系”,就需要对关系中的个人进行针对行动伦理的分析,重视“将心比心”的伦理机制。简单地将“关系”视为工具性的结构或者“社会资本”,实际上是以“利益—权力”的技术分析替代了真正的社会研究。成伯清则聚焦儒家文明的伦理体系,勾勒了儒家文明从自我技术到权力技术的演进与嬗递过程,并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究竟何以“安身立命”予以回应。应星、孟庆延等从党史的社会学研究角度,追溯中国国家核心政治思想的来源与制度化的机制,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过程”这一总体问题意识之下围绕关键个案展开深入研究。周晓虹带领团队开展“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并提出作为集体记忆的个人“既视感”概念,分析背后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孙立平等运用口述史资料收集的方式研究20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民的社会生活以来,口述史方法在中国社会学领域的再启程。肖瑛则由对古今中外各种“家庭隐喻”的梳理出发,论证了“家”为何以及如何可以作为中国社会理论建构的切入点。这种理论建构以人类最普遍的共同心性为基础,不仅为理解中国,也为文明比较研究和社会理论研究作出贡献。在文明互鉴中培育中国理论西方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不适应性,为大家公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思想资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指导思想。刘少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名义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明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本质特点、学术地位、历史发展和广泛影响,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推进和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应当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龚维斌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理论源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应当坚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坚持从实求知、脚踏实地的学术风格,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术胸怀。亦有一些研究为厘清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如李哲罕指出,只有通过“社会学启蒙对早期启蒙的批判”视角,才能更好地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及其变革背景。邹诗鹏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思想是自觉批判黑格尔的观念论及其国家法哲学、启蒙自由主义及其利己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结果,是唯物史观及其历史进步观在现代社会生活上的拓展。在对西方思想资源的汲取方面,以韦伯逝世百年纪念为契机,李猛、何蓉、肖瑛、王小章、田耕、孙飞宇、王楠、陈涛、张巍卓、李荣山、熊跃根、蔡博方等都从不同角度推进了韦伯研究。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韦伯研究侧重于从文明比较的角度去把握其思想,关注其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及儒家文化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那么当下的韦伯研究则更侧重和而不同的比较,一方面着眼于官僚制、部长制、政党制等制度形成和民族、宗教、社会政策、家庭等问题,深入把握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另一方面则秉持讲明中国道理的立场,或从家国关联等视角反观西方的历史进程,或从儒家“理性主义”和中国古代城市等角度与韦伯展开对话,阐发中国社会理论范畴的世界意义。在“葛兰言的学术世界”系列论坛上,王铭铭、宗树人、王利平、汲喆等学者就葛兰言的学术遗产深入研讨。王铭铭指出,有学者批评葛兰言将中国“特殊化”,其实,葛兰言本人怀有破除普遍/特殊对立观的追求,他致力于钻进特殊案例的内部,把握其流变规律,但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特殊化”,而是为了以“特殊化”为方法,获得一般化的知识。葛兰言开创了以语文学和历史学为中心的中国学向以社会学为中心的中国学的转变。此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涂尔干文集》于2020年问世,是国际上第一套系统收集、整理涂尔干文稿的文集,并因由研究者组织翻译且按研究成果分类,对中文世界的学者系统研究涂尔干思想有重要文献价值。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景天魁从荀子“群学”思想出发,探索社会学的本土起源,认为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与此同时,民国老一辈社会学人的思想资源也被充分重视,涌现了一批学术史研究成果。2020年是费孝通、林耀华和瞿同祖先生诞辰100周年,学界举办了多场纪念活动,李友梅、麻国庆、王铭铭、周飞舟、丁元竹、刘能、杨清媚、刘亚秋、纳日碧力戈等学者的相关研究都富有深意。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燕京学派与中国社会学”会议上,渠敬东指出,燕京学派学问的基础,是从家乡做起,这是中国的文化所致,人与学问,情理并进,值得敬佩。但燕京学派整体上对中国文明的关注和讨论还不够,要结合同时代史语所的学者们、潘光旦与费孝通晚年对文明自觉的思考,有更多的反思。陆远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学家个人经历和社会学学科变迁发展历史进程的书写以及周晓虹对1979—2019年间40位社会学者的口述史整理,都对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以中国传统经史思想与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理论对话,或者从经史传统中生成中国社会理论,成为新的研究动向。如梁永佳借助《老子》的“贵货”和“不积”概念,重新解读美拉尼西亚的库拉交易;赵丙祥基于华北丧礼簿的微观分析,指出宗族仪式团体的形成依赖于亲属关系的网络化机制及其运作过程;吴柳财则以京剧《四郎探母》为例,探讨传统中国社会的情理与人伦。此外,金融社会学、劳工社会学与家庭社会学研究亦有重要推进。金融社会学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向静林、艾云提炼了地方金融治理的三个维度,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三个维度之间进行治理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衍生后果。刘长喜、桂勇、于沁则构建了一个金融化与国家能力的分析框架,力图揭示金融对国家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和独特效应。符平、杨典主编《中国经济社会学四十年(1979—2019)》及李国武主编《金融与社会(第一辑)》的出版也标志着金融社会学领域的思考日益走向成熟。中国社会学年会金融与民生福祉论坛、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届金融社会学工作坊等专业论坛拓展了金融社会学研究的丰富议题。学者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定性研究的个案研究、定量研究的统计分析、历史制度分析、文本和大数据分析等。关于劳工社会学。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劳动者的生存处境日益引发关注。如张杨波、李胜蓝、陈龙、马丹等人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卡车司机等不同行业“打工人”的职业实践与劳动过程作了细致考察;许怡、吴清军、林慧琳分别讨论了“机器换人”“平台经济”与“类家庭化”对于企业劳动关系与劳动组织的影响;闻效仪则从劳工治理的层面揭示了地方工会的改革逻辑。除了经验层面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学理层面入手。如沈原系统梳理了劳工社会学近30年的发展脉络,马学军揭示了蔡元培的“劳工神圣”观与其群学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闻翔则指出劳工研究需要重返转型社会学的总体视野。家庭社会学则出现了一些新议题,如母职与生育、照料劳动与照料经济、家庭社会史研究等。此外,新近家庭视角下的研究更多关注家庭伦理、情感关系对于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限于篇幅,本报告所呈现的难以完全覆盖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学的丰富内容,但可以期待的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应该而且能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放异彩!(执笔:李凌静、冯小双、刘翔英、王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会科学部相关阅读: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哲学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2020年经济学研究发展报告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黑咖啡

最新!2020年学位点调整公示,你打算考的专业可能已被撤销!

↑↑点我的头像,到主页领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今天文章我们来看近期高校公布的学位点调整的消息。自2016年起学位点实现动态调整,新增和撤销的学位点名单每年都会公布。今年4月份,教育bu公布了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这份名单此前已经发过,可查看详细名单>>最新消息!这156所高校新增213个硕士学位点!新增硕士点好考?今天文章给大家整理的是,今年2020年动态调整的消息,目前是由各高校发布的消息,具体这些新增的及撤销的学位点是否从2021年起就开始实施,需要看最新2021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如果有你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建议向招生单位进行咨询。重庆大学撤销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080902)撤销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艺术学理论(1301)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药学(1007)小编查看了重庆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只录取了4个人,艺术学理论录取1人。现在2021年硕士招生目录还未公布,很有可能这两个专业从21年起就不再招生了,打算报考这两个专业的同学最好是咨询下学校吧,别等目录出来可能时间都来不及了。兰州大学拟新增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只是处于拟上报阶段,是否会在2021年就开始招生还不确定,打算报考的通知可以按下图联系方式咨询。广州医科大学撤销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增列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04公共管理。宁波大学拟撤销海洋生物学(070703)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拟增列基础医学(1001)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烟台大学决定:撤销国民经济学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增列电子与通信工程、日语笔译、渔业发展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撤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南宁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撤销体育艺术学(专业代码:0403Z5)、休闲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Z4)、体育新闻传播学(专业代码:0403Z2)等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体育艺术学和休闲体育学作为研究方向纳入体育教育训练学学位授权点,体育新闻传播学作为研究方向纳入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授权点。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三个研究方向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不变,招生数量保持不变。批准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在有限授权期内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仍未毕业研究生转由学校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或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学位。云南师范大学拟增列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上高校公布撤销及新增的学科专业,如果打算报考,最好是先咨询学校,尤其是要撤销的专业,很有可能21年就再不招生了,做好换学校的准备。新增的也有可能从21年起开始招生,第一年招生的专业也是一个机会。总的来说,目前这些2020年学位点调整在公示阶段,详细的招生情况需要大家向招生单位咨询了解,进行确认。考研报考无小事,尤其是这些调整的学科专业,一定要确认之后再投入复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往期干货文章:近2.3万人“挤破头”也要考的双非院校,20年硕士报录数据公布!专硕难度升级!改考数一英一,这所近2.3万人报考的热门高校大改报考人数近2.6万,整体报录比9:1!这所热门211高校真是不好考!扩招近35%!超1.1万报考!这所热门师范高校公布20年硕士报录数据

此亦至矣

2020年东南大学社会学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

育明考研分享:东南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学校设有30个院,拥有76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培育)学科,1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东南大学社会学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人文学院(2)研究方向:01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全日制)02 经济与组织社会学(全日制)03 道德社会学(全日制)04 医疗健康社会学(全日制)05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全日制)(3)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1社会学理论903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4)复试科目:社会学综合(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医疗健康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二、参考书目1.711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张敦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侯钧生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 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2.903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3.社会学综合:《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周长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城市社会学,蔡禾,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医学社会学》(第11版)医疗健康社会学,考克汉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社会分层十讲》(第2版),李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三、分数线及招生人数2019年报名人数12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2018年报名人数14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2017年报名人数14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

绿蔷薇

河北大学2020年度拟申报17个博士硕士授权点,燕山大学却只有8个!

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河北省的省属重点大学,深受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关注,河北大学位于河北保定,燕山大学位于河北秦皇岛,均不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2020年度两校拟申报的学位授权点已经结束了,据悉,河北大学拟申报17个授权点(包括博士、硕士),而燕山大学却只申报了8个授权点(包含博士、硕士)。(一)河北大学河北大学1、申报的博士点(1)考古学(2)工商管理(3)教育博士(专)(4)社会学(5)环境科学与工程(6)生物与医药(专)(7)数学(8)外国语言文学(9)网络空间安全(10)物理学(11)信息与通信工程(12)药学2、申报的硕士点(1)建筑学(2)审计(专)(3)护理(专)(4)中药学硕士(专)(5)税务(专)(二)燕山大学校园建筑1、申报的博士点(1)电子信息博士(专)(2)能源动力博士(专)(3)材料与化工博士(专)(4)土木水利博士(专)(5)马克思主义理论(6)土木工程(7)设计学2、申报的硕士点(1)生物与医药(专)综上所述,河北大学的学位点申报数量远大于燕山大学,先前的授权点也在燕山大学之上,可见,河北大学的综合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