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的第二次考试线其实也快来了,过了第二次考试线的研究生考试党开始准备考试和面试,没有跨线的学生会找调剂信息,或者找工作,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大学毕业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现实的答案很扎心。一、逆袭的机会有些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把时间读小说、玩游戏,二本、三本都合格了,大学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什么都得不到,但是过了四年,后悔也没用,这时他们希望通过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来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把希望都寄托在大学院考试上,希望通过大学院考试反攻。二、换专业的机会在写高考志愿书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同学为了家人的愿望,只因为前辈的推荐或者只是专业的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就盲目地选择了专业,他们不知道这个专业应该学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就业后应该做什么,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不仅没有掌握有用的知识,而且对原来的专业也感到厌烦,对于交叉考试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机会,可以选择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也更有动力去学习。三、就业压力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本科生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刚成立几年的小公司应聘者要求硕士学历以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研究生有更多的经验,知识系的笔本科生也更完美,即使花费更高的成本,也想选择本科生,因为本科生就职,所以出现了在市场上被歧视的事例,我坚定了本科生报考大学院的决心,他们希望大学院的学历能给自己花钱,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四、获得人脉物以类聚,人以类聚,另一方面,在大学院阶段可以遇到一流的指导者,另一方面,在指导者的帮助下,可以接触到在本科阶段完全接触不到的大牛班的人,另外,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遇到更多优秀的伙伴,可以和他们一起度过,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阶段的朋友总是比成为社会人后的熟人单纯得多,因此,通过大学院考试获得人脉也是不错的选择。五、名校情节与前面四种学生相比,第五种学生选择了报考大学院的原因,简单多了,他们不是为了弥补过去的悔恨,也不是为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是为了自己心中永远存在的名校的梦想,去985或211高校,感受名校的氛围,听听老师讲课的魅力,体验一下美丽的校园生活,这是他们憧憬的目标。也就是说,考研究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有人反攻成功,有人成为炮灰,以上就是大学毕业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现实的答案很扎心。
你知道,大学生活很美好,学习没有高中的紧张感,也能有很多新鲜的体验,很多社会人都怀念大学的生活,大学四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现在是毕业季节,很多大学生面临着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所有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考研不要盲目跟风,尤其是这些这些大学生,建议直接就业。一、基础薄弱对于很多考生来说,真正想考大学院的时间一年或更少,所以,考研究生的时候,必须明确自己的基础是否充分,英语和数学等科目需要基本的学习,特别是英语基础扎实很重要,英语在短期内很难大幅度提高,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话,考研究生很难,成功率很小,直接就业是更好的选择。二、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在每年的大学院考试大军中,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愿踏入社会逃避就业而选择了大学院考试的,这样的出发点和研究生设立的出发点不同,这种做法不好,希望你能正确对待报考研究生,这些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遇到困难就会动摇,遇到好的就业机会的话,也有放弃大学院考试的。三、所学专业是实践技能型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大学院考试,一些实践技能种类的专业适合直接参加工作,只要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就可以好好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课,实习时认真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不愁找工作,对于这些专业工作来说,实际工作经验比大学院三年取得的大学院学历更重要,例如,计算机专业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研究生也朝着设计和研究的方向发展,相应的职位反而重视实践应用能力。四、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专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工作单位,确实,对于想从事稳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应试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考大学院对于大学里学习的专业容易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类型的专业是金融会计专业,每年有很多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在这样的专职人员的广泛范围内,需要这样的人才的职场应该很多,特别想找稳定的工作,大学的时候学习公务员。那么以上就是考研不要盲目跟风,尤其是这些这些大学生,建议直接就业,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根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考研初试参加人数238万人。相比较前一年增加了37万人,这么多的考生当中,有107万人都是往届生,较上年增加19万人。这些往届生当中有二战、三战的,还有更多已经工作好多年的人,其中不少人还是背负着婚姻、家庭、房贷压力的社会人。为什么这些已经毕业工作多年的往届生,还愿意重新拿起书本继续考研呢?事业不顺、薪资不高、重新追求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总归起来就是一句话:人生不可以将就,再试一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当事人考研究生的经历吧。网友一:本科期间并没有对人生有具体的规划,对于社会和工作也是知之甚少,毕业之后稀里糊涂做了一名机械方面的工程师。其实公司还不错,我也有幸进入了研发中心,做最前沿的项目研发。工作期间取得了不少专利,还发了文章,参与了不少重大的研发项目。但是日复一日,慢慢发现这种生活好像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没有了激情,而且传统制造业的工程师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可能有所作为,这不是我所希望的。仔细思考,好像一眼看到了将来十年二十年的生活,深深地感到不如意。如果要追求稳定,那么可以按部就班地继续工作下去,如果要寻求改变,那么就要打破现状。一开始我考虑过跳槽,但是自己公司已经是业内很强的了,跳去其他公司意义不大。跨行跳槽的话,我发现好一点的岗位要么要求高学历,要么要求相关工作经验,希望渺茫。仔细思考过后,我决定考研,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能跨过很多招聘的门槛。网友二:换份工作很容易,换自己想要的工作,难。生活是有境界之分,我究竟处于哪个境界?我究竟想处于哪个境界?我的工作,整日在外奔波。看到同学讨论工资时,我只会默默看着……那时想,攒点钱,不干了,回去读书!生在底层,很多时候自己能决定的事很少,自己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机会,更少。没有直接干涉,然而有一个叫做“现实条件局限”的东西,无处不在。大多时候是迫于无奈而就这样吧。读书时候,成绩不好基本是懒惰造成。我深刻感到人活着的源动力是希望,做自己认为有希望的事,于是读研了。工作这几年,对很多观念产生过怀疑,唯一不敢怀疑也从来没有怀疑的是:努力,能改变生活!而研究生备考过程中,发现了人生的新目标,生活还是充满乐趣的。网友三:我是专科毕业两年后辞职考研的,跨学历、跨学校、跨专业,什么都跨。说实话,读个专科,让我感觉抬不起头,一方面确实受到歧视,另一方面,自己的内心也是很自卑的。我报了自考,可选的专业对我来说,难度太大,我也无心学习,直到毕业,我也没过通过考试,没拿到本科文凭。到了单位,才知道本科生和专科生差距,本科生签订的合同是技术员合同,专科生签的是工人合同,厂里的老工人,当着我们的面说:“专科生也叫大学生吗?”我又动起了提升学历的心思,重新报了自考本科,上班的时候看书,下班了也看书。可能我比较擅长文科,也可能是迫不得已,我心里争着一口气,一年半就考完了所有科目,只等着论文答辩就拿本科毕业了。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以后,我又辞职了,开始复习考研。我没有和任何人说,家里人也不知道。真的复习起来不简单,以前学点那点英语早就荒废了,专业课十几本书,也看得我头痛,最要命的是,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一个人孤独前行,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这其中的辛酸,唯有自知,不足为外人道,没有经历过的人,不可能感同身受。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了研究生,我感到很快乐,我很感谢读研的经历,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我很珍惜。作为应届生大学生,你们的备考条件比往届的学长学姐强上太多。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如果你想考研,那么,请不要迟疑犹豫,放下杂念,认真复习就是了。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时小慢慢”。01竞争激烈,社会人要不要考教师资格证一位姑娘却对考教师资格证这件事情上产生了一丝疑惑:这位姑娘毕业工作也有几年了,这几年的磨砺让她羡慕起了教师这个职业,于是也想着去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可是她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还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工作了几年的社会人。所以这位姑娘现在就非常疑惑,以她现在这个条件再去考教师资格证的话,还有什么必要么?02招聘17人却有近千人抢而且大多是研究生教师这个岗位到底有多香?在很多人的眼中,要数这份工作最稳定,只要不是犯什么太致命的错误,基本都可以一份工作做到老,而且社会地位更是不用多说,备受学生和家长尊重。而且,每周都有周末休息时间,不用加班也不用出差,基本上就是在学校工作,每年还有寒暑假,学生放假他们也放假,这个时间出去旅旅游什么的,太惬意了!什么996,什么加班都不存在。而且像杭州等地区都提出了要让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工资的政策,像是今年各区的教师都拿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而且这笔钱每年也都会发。那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基本工作个两三年都能拿到十多万的工资,厉害一点的甚至能拿到20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教师资格证,自然教师这份竞争也是越来越大,起步更是越来越高。像光是浙江省在今年就足有17万人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全国这么多省份加起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可以说多得吓人!当然每年各省份各城市也都会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像前两天萧山就发布了招聘教师的公告:2021年面向各大高校的优秀应届生招聘中小学教师一共275名。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少了,但是却出现了“狼多肉少”的可怕局面。有一所学校想要招17名老师,时至今日已经收到了近千份的简历,这个竞争可以说是十分激烈了。更可怕的是这近千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研究生,而且党员的比例也都很大。有的是全省的优秀毕业生,有的参加过师范生技能大赛并且成功获奖的,有的是在职老师也同样获得过不少的荣誉。在各路大神齐聚的情况下,那些普普通通的应届毕业生,或者是像上文中那个非师范专业的社会人,又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呢?当然现在各地学校在教师方面的缺口依然是很大的,像是很多民办学校也都在密集地招聘中,但是面临着数量如此庞大的求职人群,依然还是很不够看的。03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考证是锦上添花而非救命稻草其实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是知道考证对于自己来说永远都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拯救自己人生的救命稻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去面对考证这件事情呢?第一, 确定考证的目的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考证的目的,考证这件事的确很好,甚至很多人将其视为自己未来工作的救命稻草。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加分项,让本来就很优秀的我们因为这些而变得更优秀。就拿考教师资格证来说,对于那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是研究生来说,这本来就是自己的职业证,甚至对于某些非师范专业来说这是自己让自己锦上添花的,而不是救命稻草。所以莫要本末倒置,不要为了考证而去考证,应该明确自己考证的目的,是提升自己,而不是决定自己的未来。第二,让证书成为职场的筹码其次就是我们应该要让证书成为我们在职场工作中的筹码,所以考取的证书一定要尽量朝着我们的职业规划上靠拢。比如我们很多人的工作和教师这个行业八竿子打不着,也就没有必要让自己去考教师资格证。其实证书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对未来职场工作所面临困难和机会的一种准备,只有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才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生活中看得见机会,才能够让自己抓得住机会。第三,取得贴合职业生涯的高含金量证书最后我们应该考的,是那些能够贴合我们职业生涯的,且具有很高含金量的证书。有的人是个设计师,考了个厨师证,这有啥用呢?所以我们考证的首要条件就是这个证,它得能够贴合我们的职业生涯,而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然后就是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得足够多。有的人不去考国家级的证书,都不知道从哪考了个证,不论是主办方还是这个资格考试的名字连听都没听过,这个证书有啥含金量呢?更有甚者那证书的质感就好像地摊上买来哄小孩的玩具一样,这种没有含金量、不入流的证书,不应该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研究生考试成为了热潮,很多学生去考研究生,根据每年的统计,考生有几百万人,但真正合格的学生却很少,为什么现在大学院的考试很难?今天来看看为什么现在研究生很难考?原因有这几点,一起来看看。1.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毕业后找工作成为一大难题,所以很多学生都去考研究生,只有你拥有高学历,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如果你从本科毕业的话,就职活动会有很多问题,即使有好的技术和知识,招聘部门也可以看到本科学历,当场磨练。所以很多学生为了就业而报考了研究生院,竞争力变强了。2.不想成为社会人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苦,所以,他们想到毕业后就要面对社会,于是,盲目地去顺风,随同研究生考试,进入社会需要很多困难,有工作和生活等。这些是从小在父母怀里长大的学生们,大学期间也没有好好学习,所以,两三个月之内复习研究生可能很难。3.对本科专业没兴趣很多学生的本科专业都有所调整,所以他们在大学四年没有认真学习,我想在本科毕业后,超越专业考研究生,这种心理状态导致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想想看,一部分学生觉得时间变少了,我还是不改变专业了,因为在大学没好好学习,考研究生也很难,有一部分学生,换专业考研究生,因为开专业考研究生的难度比较大,付了时间,但是合格的概率不是很大。4.录用人数变少了大学院考试的人数太多了,很多学校的合格人数越来越少了,主要是社会在各方面培养优秀学生,不仅需要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所以,这是很多学校对研究生的录取率越来越低,甚至有的专业每年招收一两个学生,更可怕的是某个专业还没有招收,每隔几年招收一次,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被录取导致了能性很小。以上就是为什么现在研究生很难考?原因有这几点,一起来看看,欢迎留言!
我一直认为战略比战术要重要些,所以本文侧重交代各门考试的构成、考核目的、特征,希望大家能对各门考试有感性认识进而把握复习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嘛,不同人面对问题都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我想告诉你准备考研的过程可能会面对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当然这里也会提到我的学习步骤和方法,觉得我的套路还行,你也可以按着下面写的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做些调整。
日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在网上流行,不少人称“逃避式考研”正在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的现实选择。据《中国青年报》援引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资料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而且,“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甚至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如果说现在读大学有什么共识,那就是考研。今天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发出推文,《拼了,暑假大学生排百米长队,只为……》。“只为”什么,你懂的,就是考研。河南工业大学上千人为了图书馆里有空调的有限座位“拼了”,还有人早上5点就来排队,7点半才能进馆。暑假不回家在学校考研,只怕不是河工大一家之事。“双一流高校”,三非高校,地方普通高校,当学生面临毕业选择时,“最稳妥的选择是考研”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一个时代选择。当媒体送上一个“逃避式考研”的大帽时也请注意,这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毕竟面临人生选择,理性人大多会“选择最有利的”。所谓“逃避式考研”,是说现在就业压力大,先提升学历层次,等将来再就业。何以“现在就业压力大”?背后恐怕是显性隐性的“就业偏见”。众所周知,现在地方院校考研动力最足,特别是一些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校,为何?考研率提升、考上学校层次高,可以抵消学校培养人才成色不足。就业单位不买账,再加上部分地方高校的“不自信”,结果就是“考研加持让本科生改头换面”。而参加考研学生越来越多,也是伴随女大学生性别结构越来越高的现实而来。随着女生考研、读研的人数大幅增加,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我国“硕士研究生女生的录取比例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为何?职场上女性就业很容易遭受歧视,提升学历层次增加自身博弈空间。当然,大多人选择考研,也是因为知道“本科文凭很容易遇到用人单位学历偏见”。哪怕是名校毕业,本科学历很可能被非名校的研究生竞争者“秒杀”,为啥?大城市里即便是招小学老师,招聘条件上也明确规定,“研究生学历才可报名”。如此看来,“逃避式考研”中的“逃避”,用“应激”更为确切。千万不要低估大学生对社会变化的应激反应能力。共识性的考研选择,正是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就业偏见”博弈的结果。参加博弈的是所有高校,不仅是以往普遍认为的一般地方性高校。以往认为,越是所谓办学资源一般的学校越是诉诸“搏命式考研”,现在看来集体性考研之风,早已吹到了名校。《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 “双一流”建设高校考研更是蔚然成风。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4.86%,复旦大学本科生深造生深造率为69.22%,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66.94%,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57.78%。名校本科生也怕遭遇来自就业单位的“学历有色眼镜”,考研对他们也是“最优选择”,防止将来在升迁发展时遭遇“学历门槛”。“逃避式考研”并非一句贬义可论,它一方面验证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国民人口结构中研究生率大幅提升并非坏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整体就业环境还有问题”,至少多样化、开放性的就业生态还未形成。如果社会上真正“重能力大于重学历”,如果社会上创新创业为年轻人热捧,如果用人单位不再对普通高校学生带有偏见歧视,如果高校真正把抓好本科生培养作为立校之本,何愁再发生“本科生集体逃向研究生教育”的所谓“逃避式考研”?文/程振伟
最牛考研钉子户,七旬老人6次高考5次研考,网友:别抢我饭碗!【导读】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研考不仅有“三宗最”,首先是报考人数最多,高达290万;其次是淘汰率最高,炮灰人数达200多万;最后是出现最“老”的考生,年龄已经77岁。自2003取消了高考、研考的年龄限制条件后,越来越多的“社会人”为了圆大学梦,选择一而再再而三的参加高考,在今年的浙江嘉兴学院研究生考点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考生,如今78岁高龄的他先后参加了6次高考、5次研考,可以说是最牛的考研“钉子户”了,他就是邹伟敏老爷爷。风华正茂时,邹爷爷就已经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但是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所以他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高考报考条件解禁后,62岁高龄的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高考大军的队伍中,在经过6次奋战后,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邹爷爷的学习劲头令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自愧弗如,在大学期间邹爷爷风雨无阻,从来没请过假、挂过科。2014年拿到大学学历的他又将目光瞄准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年已经是他第5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了。邹爷爷坦言:年纪大了,记忆力也变得糟糕了,因此我必须要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才可以。研考结束后,这位史上最牛考研“钉子户”再次走红,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点赞。有网友备受鼓舞,感慨道:有梦想的人真了不起 ,有这样的毅力,什么事儿干不成?有网友则送上最真挚的祝福:77岁考高数和理论力学没,真心牛!再次证明追求梦想的脚步不会受年龄的限制,希望在您80岁的事后能发表一篇硕士论文。有的网友则打趣道:老爷爷走进考场后,全场的考生都慌了,说好的两个监考老师怎么多了一个?有网友则吃了定心丸,在看到邹爷爷的事迹后表示:先前犹疑不决的心终于落地了,考研突然有了动力;有的网友则表示压力山大,吐槽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您老别跟我抢饭碗啊.......各位网友,77岁的老爷爷先后6次参加高考5次研考,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每到大学生毕业季,我们似乎每年都能听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2020年大学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校园毕业生双选会上,用人单位面对无数的应聘简历,只能以高学历作为首要筛选条件。毕业生为了让自己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纷纷选择考研深造。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290万人,相比去年增加52万,增幅为21%。按照近几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率来看,预计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达到340万人左右,再次刷新40年来的最高纪录。研究报告还显示,往届毕业生考研占比约为45%左右,接近考研人数的一半。据分析,当前大学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研究生学历成为某些优质岗位的“敲门砖”。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在招聘时,对学历的要求是“最低研究生以上学历”。现在很多企业把学历作为门槛,没有高学历,好的单位或岗位都将成为你的梦想。很多大学毕业生对于企业给出的待遇不是太满意,待遇好的岗位要求学历又高,为了摆脱学历的限制,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选择考研深造,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部分毕业生为缓冲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特别是热门专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竞争压力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不得不踏上考研这条路。还有部分学生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待了四年,一时难以适应从学生到职场社会人的转变,因此选择考研深造。3、本科专业冷门或不喜欢,只能跨专业考研。高考时,虽然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大学,但是自己的高考分数低于填报的专业分数线,被调剂到了冷门专业。对于这个专业自己一直不满意,而且就业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考研这条路成了唯一的选择。跨专业考研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一旦考研成功,对自己的未来就是一次重大转折。总之,每个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归结为同一主题,那就是“就业”问题。极少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是为了真正地搞科研、搞学术,把科研、学术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公务员算是个不错的职业,每年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据悉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有近一半的人会试着去考公务员,虽然大都是打酱油的。但,近年来有一种趋势,不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甚至快10年的人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且人数也逐年在增多,尤其是小地方的年经人。那么考公务员,应届生还是往届生生占优势呢?整体来说,应届生的身份和充裕的备考时间在公考上是很占优势的,反观往届生不少都是在职备考的,只能晚上或者节假日学习,时间上就差很多。另外,国家公务员考试中70%的只限制应届生报考,各省公务员考试限制应届生的相对较少,所以应届生考国考是很占优势的。那你猜猜,每年考上的公务员中应届生和往届生哪个占比大?国家公务员考试就不说了,因岗位要求限制,肯定是应届生考上的人数多,那各省公务员考试呢?每年考上公务员的人,应届生和往届生所占比例官方没有公布过数据,不少人理所当然的想着肯定是应届生多。但,不一定吧.......一朋友今年考上了家里的公务员,整个县城只招10个人,入职后发现,只有2个是应届生,其中一个还是研究生,其他8个都是往届生且年龄都不算太小。这只是一个县城的情况,不能代表全国。但一个不争的趋势就是,往届生考上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原因大致有两个:1.往届生大多都在社会上从事过一些工作,也可以说是混过社会的人,知道在社会上打拼不容易,因此更珍惜考公务员的机会,也就会更加努力的考公务员;2.现在虽然有不少应届生考公务员,但毕竟在整个应届毕业生群体中占少数,而且即使去考试,他们一般也都是“裸考”,现在很多应届生都不珍惜,大多都是想到社会上闯荡一番,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综合来看,在今后的公务员考试中,可能往届生会越来越多,能够成功考上公务员的人中,往届生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考公不易,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