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界》杂志创办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近30多年来,《理论界》杂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各学科学术前沿问题、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刊登了大量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界》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欢迎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稿件。本刊注重文章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鼓励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创新,优先刊发国家、省(市、区)社科基金项目稿件,请直接将稿件发到本刊电子信箱:lilunjie2007@163.com或理论界网站(http://lilunjie.net)。 投稿指南:为严格体现刊物编排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现对各方来稿提出下列要求,敬请作者一体知悉。一、来稿须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或网站上发表过,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二、本刊优先刊发国家、省(市、区)社科基金项目稿件,请直接将稿件发到本刊电子信箱:lilunjie2007@163.com。三、在文首注明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通联信息。基金项目内容包括:项目级别、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通联信息内容包括: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联系电话(手机)、E-mail。四、作者署名在文章标题下方。 五、正文前撰写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5个。作者来稿需有英文要素,内容包括:标题、作者名、摘要和关键词。六、正文后的参考文献,请采取通行的顺序编码制加以注明。七、本刊对来稿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及三审制度。来稿经审核准备录用的,本刊将及时通知作者;作者在投稿后1个月(30天)内未接到通知的,可自行处理。八、凡向本刊投稿,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将视为专有许可,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九、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删改,有特殊要求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十、为了扩大宣传和影响,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及其系列数据库,并有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理论界)对相关文章进行全文展示,如若作者不同意本刊上述行为,请在来稿时说明,如若没有说明,则视为同意。 敬告作者:为防止一稿多投现象给《理论界》杂志及您本人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请您务必确认所投稿件为专投于理论界杂志社,且从未在任何公开刊物或网站上发表过,也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在稿件按照杂志社流程如期进行编排出版的情况下,发生一稿多投或此稿件在其他刊物发重的事情,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将由作者承担,理论界杂志社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特此说明,望作者周知!!来源:理论界
期刊介绍《人文杂志》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全国唯一以“人文”冠名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自1957年创刊以来,《人文杂志》以“观乎人文 传承文明 彪炳经典 前瞻新知”为办刊宗旨,坚持倡导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原创性,以质衡文,出精品,创一流,积极参与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程之中,为学术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半个世纪以来,几代学界翘楚,如张岱年、李学勤、裘锡圭、史念海、霍松林、黄楠森、何炼成、童庆炳、朱立元、张维迎、张一兵、赵汀阳等,都在《人文杂志》上发表了精深的研究成果,一大批学界新秀因在《人文杂志》发表论文而声名远播。经过几代编辑努力,《人文杂志》已成为我国学术刊物方阵中有较强学术性、较高学术品位和较大学术影响的刊物,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跻身于全国省级优秀期刊的前列。学术影响遍及海内外,订户囊括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人文杂志》稿约《人文杂志》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期刊。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2021年本刊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栏目重点关注以下选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党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与发展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张载哲学研究、近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价值哲学的当代发展与创新研究、后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中西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人工智能与生命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西方文学与文论研究、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学术史研究、人工智能与文艺美学跨学科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史研究、中华文明史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文化研究、国家形象传播史研究、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与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带一路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研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相关问题研究、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智慧社会建设研究、人口老龄化应对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等。本刊期待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突出问题意识,立足理论研究,面向实践应用的新成果,为保证学术研究的原创性与严谨性,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来稿须注意如下事项:1. 本刊唯一正确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投稿征文驿站】获取2. 来稿应确保未一稿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我刊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3. 文献引文准确,注释清晰规范,脚注采用单页连续编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4. 为便于检索,请提供英文题目、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5.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稿件正文中请勿出现作者个人信息,行文亦请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请将作者单位、职称、地址、邮编、E-mail地址、联系电话另页附上。6. 因人力、财力所限,来稿恕不退还,投稿之日两个月未收到本刊采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7.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修改、删节,稿件一经刊发,即付稿酬,并寄送2本样刊。8. 本刊已加入网络信息系统,凡来稿即被视为自动授权加入网络版,所付稿酬一并包含网络出版稿酬。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凡向本刊赐稿者均被认为遵守上述约定。
《无锡太湖学院学报》是无锡太湖学院主管主办、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本刊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桥梁、推动学术研究开展、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打造高学术品质和强实践指导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民办高等教育、党建思政、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新工科建设、新文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栏目,主要刊载民办高等教育、应用型教育培养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等。为进一步提升无锡太湖学院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报编辑部特面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征集2020年第1期《无锡太湖学院学报》稿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征稿要求01作者必须自觉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科研学术规范。来稿应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证严密,文字精炼,来稿内容符合《无锡太湖学院学报》栏目设置要求。全文以6000-10000字为宜。02来稿请在标题署名后书写文章的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及关键词,文后附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及关键词的英文译稿。03本刊奉行文责自负原则。编辑可对来稿进行技术性修改和删节,重大修改则应征求作者意见。04本刊为内部发行,不影响作者公开发表,已发表和未发表论文均可投稿。论文格式01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02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加评论和注释,字数以100~300为宜。关键词一般不少于 3个。03作者简介和作者单位: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编。04基金项目:稿件如属于各类项目(课题)成果,标明课题名称和项目编号。05参考文献: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凡是使用他人文献中结论、观点或原文、数据和材料,都要在论文中参考的地方予以标注。序号按在正文中的顺序编号,置方括号中,标在右上角。同一文献只用一个序号表示,其页码标在正文中序号后。06参考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专著[M],期刊[J],报纸[N],报告[R],汇编[G],学位论文[D],论文集[C],档案[A],网上数据库[DB/OL], 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 .07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及格式:(1)专著 例:[1]昂温 G,昂温 PS.外国出版史[M].陈铮生,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58.(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例:[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3)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析出文献 例:[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2]宋宁娜.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9.(4)电子文献(指除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外的其他电子文献) 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引用日期].http://www.cajcd.e.1211.截稿日期本次征稿审稿周期为15天,请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于6月30日前将电子档发送到高教研究所邮箱(gjs@wxu.e.cn)。此后送交的稿件将延至下期处理。联系方式投稿地址:《无锡太湖学院学报》编辑部(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68号,6号楼310办公室)邮编:214064电话:0510-8550009邮箱:gjs@wxu.e.cn无锡太湖学院投稿邮箱:thxmt@wxu.e.cn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安庆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85年公开发行,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从2012年起恢复双月刊,2016年10月更名为现名。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独秀研究”、“桐城派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曾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学报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陈独秀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电子邮件:xuebaoaq@126.com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730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29/C一、本刊网上采编系统自2009年11月开通,接受作者网上投稿,不再受理电子邮件投稿和纸质投稿。请作者登录网上采编系统进入本刊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协同采编系统,点击“作者投稿区”,自行设置账号与密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用注册的账号与密码登录进入,按平台的提示填写稿件信息,上传稿件。注册的账号可以长期使用,登录查看所投稿件的处理情况和继续投稿。二、本刊特色栏目有“陈独秀研究”、“桐城派研究”、“黄梅戏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凡与这些特色栏目相关的来稿,优先予以刊用。三、本刊欢迎原创性稿件,凡作者投稿皆须接受“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经检测确认与他人成果文字重合率高于15%的来稿或已经正式出版发表的来稿,一律退稿,不予审阅。四、作者投稿时,请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与清晰的图表文件:(1)中图分类号;(2)中英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3)作者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4)参考文献的作者、名称、出版社或发表期刊名称、出版年月或期刊年期、卷数页码等。(5)清晰度高的tif格式的图片文件。具体参见本刊模板。五、作者投稿时,请认真阅读“版权协议”。本刊采编平台显示作者投稿完成,该版权协议开始生效。六、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文章的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并在网上出版发行。根据《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稿出版协议,本刊论文在网上出版发行不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另付稿酬。如作者不同意本刊刊用的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在网上传播发行,务请投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遂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主旋律 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社科联,市级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市直各部门:为深入总结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经研究,市社科联决定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研讨,深入总结、深刻阐释我们党的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激励和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攻坚克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二、征文主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主旋律 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三、征文对象面向社会公开征文。四、论文基本要求(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立意新颖,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文风朴实,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四)字数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论文格式与期刊类似,按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第一作者个人简介的顺序编排。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得超过3位,第一作者另附5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如:作者简介:×××,男,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电话:×××)。(五)截稿日期:2021年4月30日。五、征文评审1.征文不固定报送时间,截稿日前均可投稿。2.市社科联将组织评审,并按评审结果对论文质量较高者予以通报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并发放适量课题经费补助。3.市社科联将结合实际适时邀请部分获奖论文作者参加相关理论研讨、学术交流。4.对特别优秀的入选论文,如申报2021年市级社科研究课题立项,将予优先考虑。六、工作要求(一)把握正确方向。论文征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必须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从整体上总结我们党100年的历史,避免纠缠具体历史问题,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要严格遵照党中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防止歪曲和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错误倾向。(二)注重突出主题。推荐论文要紧紧围绕主题,重点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研究阐释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研究阐释在党的领导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研究阐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研究阐释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三)抓好工作结合。论文要有较强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要立足遂宁本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注重与“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遂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努力在研究阐释中发挥遂宁社科界的作用,发出遂宁声音,体现遂宁特色,展现遂宁作为。(四)各县(市、区)社科联要积极组织投稿,选送数量不低于3篇。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要广泛发动社科工作者进行投稿,选送数量不低于8篇。市级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选送数量不低于1篇。欢迎全省各地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科普及基地、社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广大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征文。七、联系方式投稿邮箱:374456923@qq.com投稿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环岛商务中心5408室邮编:629000联系人:林珑,联系电话:0825-2222935来文请注明“征文”字样。遂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1年1月18日编辑:张霁雯 孙 各责编:林 敏审核:冉启香终审:李兴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传播的重镇,拥有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的学术类期刊86种,形成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原创型学术期刊群。为维护学术出版秩序,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打击假冒期刊诈骗活动,我们郑重声明如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属于公益性学术出版物,不向作者、发文单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也从未委托任何商业机构进行征稿、组稿活动。凡是打着中国社科院期刊编辑部或合作单位旗号收取费用的,即是假冒期刊,请注意保留证据并发送给我们。我们汇总后,将统一交有关部门处理。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建立了规范完善的审稿流程和发稿制度,严格实行同行评议和匿名审稿。文章质量是我院期刊录用稿件的唯一标准。我们抵制任何形式的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也欢迎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我们进行监督。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坚决反对学术不端,如果发现稿件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问题,将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处理,并至少在5年内拒绝接受作者投稿。四、为打击假冒我院学术期刊进行的诈骗活动,现将全院83种学术类期刊(不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欧根尼》)的投稿网址、电子信箱公布如下(见附件),请广大作者投稿前仔细核对,避免上当受骗。联系人:刘普 耿显家联系电话:010-85196258 010-85885160电子信箱:qkc-kyj@cass.org.cn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19年7月24日期刊 投稿地址人文社科综合1. 中国社会科学http://www.cssn.cn, sscp.cssn.cn2.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http://www.cssn.cn, sscp.cssn.cn3.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http://www.cssn.cn, sscp.cssn.cn4. 国外社会科学http://www.ssaj.org.cn,ssaj@cass.org.cn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http://www.skyyjsyxb.org6. 台湾研究twyj-tys@cass.org.cn历史学7. 历史研究lsyjtg2019@126.com8. 世界历史sjlsbjb@163.com9. 世界史研究(英文)whscass@163.com10. 史学理论研究http://sxllyj.cass.cn11. 中国史研究动态http://zgsyjdt.zgsyjzzs.org12. 中国史研究http://zgsyj.zgsyjzzs.org13. 近代史研究http://www.jdsyj.org14. 抗日战争研究krzz-jd@cass.org.cn15. 当代中国史研究http://www.ddzgs.org1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http://www.zgbjsdyj.com考古学17. 考古http://www.kgzzs.com18. 考古学报方志学与年鉴学19. 中国地方志http://www.zgdfz.cn20. 中国年鉴研究yearbook3021@163.com哲学21. 哲学研究wephilosophers@126.com22. 哲学动态zhexuedongtai@126.com23. 世界哲学wpcass@163.com24. 中国哲学史zhgzhxshyj@163.com25. 科学与无神论w8078@sina.com马克思主义26. 马克思主义研究http://www.mkszyyj.org27.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sszx@cass.org.cn宗教学28. 世界宗教研究sjzjyj@cass.org.cn29. 世界宗教文化religion@cass.org.cn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30. 世界经济与政治sjzbjb@cass.org.cn31. 欧洲研究cjes@cass.org.cn32. 美国研究http://mgyj.ajcass.orgmgyj@cass.org.cn33.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http://www.oyyj-oys.org34. 欧亚经济http://www.oyjj-oys.org35. 当代美国评论car@cass.org.cn36. 国际经济评论ier@cass.org.cn37. 拉丁美洲研究http://www.ldmzyj.org38. 当代亚太bjb-yts@cass.org.cn39. 西亚非洲http://www.xyfzqk.org40. 南亚研究nyyj@cass.org.cn41. 日本学刊http://www.rbxk.org42. 当代韩国http://ddhg.ajcass.org文学43. 文学评论http://www.wxpl.org44. 世界文学sjwxtg@126.com45. 文学遗产http://wxyc.literature.org.cn46.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wgwxdt@aliyun.com47. 外国文学评论目前只接受纸质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1154房间《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10073248. 民族文学研究http://www.mzwxyj.org49. 中国文学批评http://www.cssn.cn, sscp.cssn.cn语言学50. 中国语文http://www.zgyw.org.cn51. 方言http://www.fyza.org52. 当代语言学http://www.ddyyx.com53. 民族语文mzywbjb@cass.org.cn经济与管理54. 经济研究http://www.erj.cn55. 经济管理http://www.jjgl.cass.cn56. 经济学动态http://www.jjxdt.org57. 世界经济http://www.jweonline.cn58. 中国工业经济http://www.ciejournal.org59. 中国经济史研究http://www.zgjjsyj.org60. 中国农村经济http://zgncjj.crecrs.org61. 中国农村观察http://zgncgc.crecrs.org6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http://www.jqte.net63. 财贸经济http://www.cmjj.org64. 财经智库financialminds@163.com65. 金融评论jrpl@cass.org.cn66. 中国人口科学http://www.zgrkkx.com67. 劳动经济研究http://www.ldjjyj.org68. 城市与环境研究http://www.csyhjyj.com69.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cwe70. 中国财政与经济研究(英文)cfer@cass.org.cn71.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editor@chinaeconomist.com72. 中国城市与环境研究(英文)cjues@cass.org.cn社会学73. 社会学研究http://www.shxyj.org74. 青年研究qsn@cass.org.cn75. 社会发展研究http://www.shfzyj.comnisdbjb@cass.org.cn法学76. 法学研究http://www.faxueyanjiu.com77. 环球法律评论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glawreview@cass.org.cn78. 国际法研究http://www.guojifayanjiu.orgcril_cass@126.com政治学79. 政治学研究zzxyj@cass.org.cn民族学80. 民族研究http://www.mzyj.net.cn81. 世界民族sjmzbjb@cass.org.cn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2. 文献与数据学报http://www.wxysjxb.com新闻传播学83. 新闻与传播研究http://www.xwycbyj.org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160页,单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创刊于1958年8月。从创刊到现在,曾用名《红色教师》、《教育革命》、《昆明师院学报》,1984年4月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页因此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改名后一段时间正式成为双月刊。历任负责人或主编为王云、陈昌炽、张运贵、余嘉华、刘正强、陈朝慧、杨德华、赵云生、罗骥。现任主编:周智生;常务副主编:杨恬,副主编:黄龙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秉承西南联大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精神,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 ,注重文章思想性的同时也注重其学术性的创新与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为“中国百强社科期刊”“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云南省优秀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中国边疆学研究 语言国情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教育学研究投稿指南为适应我刊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迅速提高的需要,提高投稿和审稿效率,进一步维护作者权益,系统已于近期升级为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将实行期刊稿件在线投稿、审稿。如您有新的稿件需要投稿,请通过云南师范大学网页的“学报编辑部”或直接登录官网进入系统,点击所要投稿刊物(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的“作者中心”,然后按照下列步骤逐步操作:1.注册:按照提示分两步完成注册,注册项后面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2.投稿:注册完成后点击“作者中心”界面,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进行投稿,请按照“向导式投稿”的提示投稿,每一步骤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所填项目后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有的项目没有内容的可以不填(基金项目名称、推荐审稿专家、回避审稿人等),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下一个页面。相关内容填写完毕并上传稿件后,进行“投稿前最后确认”,没有问题请点击“立即投稿”。3.投稿成功:投稿后如果弹出“投稿成功”的窗口,证明投稿已经完成,稿件已投到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4. 作者工作界面:投稿成功后返回“作者中心”的“作者工作界面”,即可看见自己所投稿件进入审稿流程的情况,以后登录“作者中心”也可随时了解稿件的退稿、外审、修改、录用等情况。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我们,投稿问题请及时反馈。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650092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论文的思想性、原创性、创新性等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将提高论文的录用概率。在编辑实践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缺少论文写作和发表经验的科研人员、高校学生等,投稿技巧略显生涩,本文将以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例,结合编辑经验,探讨一些有助于作者论文发表的投稿策略。一.提高论文吸引力学术期刊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稿件,因此学术论文必须要能很快抓住编辑的眼球,引起编辑的兴趣,这就要求论文的选题新颖、论证严密、格式规范。1.论文选题要新颖学术期刊的选题决定了一段时间内刊物发稿的方向和思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在学术期刊选题范围之内的论文就无法选用,只是说,符合刊物选题的论文更容易引起编辑的兴趣。有鉴于此,研究者应密切关注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具体途径包括:第一,许多学术期刊会公布年度重度选题,研究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第二,许多知名网站、学者、研究团队会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经济研究领域的“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等;第三,密切关注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立项情况,它们代表了宏观层面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或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第四,积极参加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2.论证过程要严密学术论文是作者就某个问题展开的思考,思考的过程是逆向的,但是作者论证陈述的过程必须是正向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作者能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而且论述过程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首先体现在文章的摘要以及标题的设置上。编辑拿到稿子,会依据文章的题目、摘要以及各级标题做出初步判断。许多研究者没有给予文章题目以足够的重视,但文章题目其实非常重要,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成功的论文题目就是能够成为“标题党”,能够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论文摘要是对论文重要信息的凝练,作者必须有条理、通顺、简要地对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好的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说,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论文必要信息。学术论文通常要用分级标题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标题的设置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语言规范、形式考究,同时应注意标题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3.论文格式要规范论文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规范性同样不能忽视。格式规范的论文可以给编辑和审稿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这也是作者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的重要表现,还能够体现作者对刊物的尊重和重视。所谓规范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学术期刊的不同要求而异。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务必要阅读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并参阅刊物近期发表的论文的相应格式。此外,笔者认为论文初稿完成后大致都不成熟,此时不要急于投稿,而是将文章放置几日,沉淀后重新阅读,此时作者的思路会变得更加顺畅,语言也会更成熟。而且学术研究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从论文选题的确定到文章成稿,应积极与他人沟通、讨论,将论文呈现给更多的专家和同行阅读,这可以认为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条捷径。二.注重投稿技巧1.准确选择目标期刊学术期刊动辄二三个月的审稿期使得作者准确选择期刊变得非常重要。通常来说,向哪些刊物投稿,作者在写作之前或者写作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大致范围。但具体到投稿期刊的选择,笔者认为:首先,作者需要根据论文选题、同类题目的发表情况、文章学术水平和自己发表需要列定一个期刊清单。其次,研读清单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风格、栏目设置、近期选题、学术影响力等,据此进一步缩小欲投期刊的目录范围。最后,依据文章的学术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周期等对期刊进行先后排序,选定投稿期刊。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经验,作为参考。2.注重投稿方法和沟通技巧确定欲投的学术期刊后,应依据刊物公开的“投稿须知”或者近期发表稿件修改文章格式,并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简介、电子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方便编辑与之联系。此外,作者还可以附上较为详细的学术成果简介,尤其是青年研究者,以使编辑更快地了解作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如果稿件可以得到领域内知名学者、专家的推荐,稿件更容易引起编辑的注意,但多数情况下作者都需要自投稿件。学术期刊的投稿包括网上投稿系统、电子邮箱投稿和信函投稿三种。信函投稿是互联网普及之前的主流投稿方式,但时效性较差而且不适合当前的数字化办公条件,因此除非刊物有特殊要求,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信函投稿。使用网上投稿系统投稿,作者只需要按照引导一步步完善稿件信息即可,而且可以实时了解审稿进度,如果刊物的网上投稿系统已经较为成熟,推荐作者投稿时优先使用网上投稿系统。如果期刊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稿件,作者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更希望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稿件相关信息,如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因此最好在邮件标题和正文中注明;其次,文章正文以附件的形式发送,更方便编辑审读;再次,如果投稿时只是将论文以附件的形式发出,正文中没有任何内容,容易给编辑留下期刊不被重视的印象,因此建议作者邮件正文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文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电子邮箱投稿,就为作者后来与编辑和期刊建立联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3.一稿一投实际工作中,邮箱中通常会收到作者群发的投稿文章,对于这类文章和作者,即使选题很好、文章质量很好,编辑也会心有忌惮。论文投稿的时候,期刊投稿须知中通常都会注明:请勿一稿多投,尤其作为编辑非常反对作者“一稿多投”,因为这既浪费编辑的时间,也浪费审稿人的心血。当然,有一些稿件时效性很强,作者如果一味等待审稿周期结束,可能会错过发表的最佳时机。此种情况下,建议作者在投稿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主动联系期刊,咨询稿件审稿进度,据此确定是等待还是改投。4.认真对待审稿意见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实行“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审稿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期刊审稿人大都是领域内的专家,因此对于每一条修改建议,作者都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如果认同审稿人的审稿建议,就按照建议对文章进行一一修改,并给出详细的修改说明,同时保留修改痕迹,以方便审稿专家和编辑再次审读。如果作者不认同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应当慎重和认真地给予详细说明,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都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辛苦劳动。5.被拒稿很正常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论文投稿被拒是痛苦的,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是在学术之路上成长、成熟的必然经历。收到拒稿信后,作者应礼貌地予以回复,然后冷静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选择不合适,还是论文自身有待继续完善。如果是因为期刊选择不合适,作者重新选择最初划定的期刊目录中的下一个期刊即可。如果是论文自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则需要作者继续研读文献、请教专家和同行,对论文加以修改和完善。三.与期刊保持联系一定程度上讲,作者与期刊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共同致力于揭示规律、提出学说、阐明道理、解决问题。作者与期刊的关系包括临时合作型、短期合作型和长期合作型三种。多数论文发表都可视为一种临时性合作关系,论文发表结束即为合作关系的终止,作者没有主动继续与期刊和编辑保持联系,同时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尚不足以成为期刊的重要专家。短期合作关系通常是指作者已经与刊物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后来提供的稿件学术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段时间后如果仍维持现状,此类作者将较难继续得到期刊和编辑的信任。长期合作型关系中,作者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都较高,而且态度严谨,期刊希望能够与这类作者成为朋友,而从作者的角度而言,合作过程中,期刊和编辑也足以取得作者的信任,进而形成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显然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是期刊和作者都希望实现的,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始于临时性合作关系,依赖于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成长。因此,作者不能将论文的发表视为合作关系的结束,而是合作关系的开始,如可以申请成为刊物的审稿人、积极参加刊物举办或者承办的学术会议等,通过这些途径与期刊建立和谐关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创刊,1998年公开发行,是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栏目:区域开发、经济创新与发展、社科研究与评价、法学研究、政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教育研究、人文论坛。《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充分依靠重庆大学雄厚的理工学科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传统,坚持文理综合、学科交叉渗透的办刊宗旨,聚焦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热点,通过优化栏目设置和组约优秀稿件,形成了软科学与硬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和地区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办刊特色。学报刊发的基金论文比例超过80%,论文作者遍及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和研究单位,各项学术指标在全国综合性社科期刊中位居前列。《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为全国百强报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刊、重庆市十佳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龙源期刊网、博看网等收录。此外,学报连续获得重庆市社科规划基金和重点学术期刊工程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多次荣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奖励。稿件要求 总则稿件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作者向本报投稿,意味着在稿件被录用后作者同意把该文的版权(含光盘、网络等各种介质)转让给本报编辑部。稿件须严把政治质量关,其思想意识形态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稿件须符合本刊内容及格式规范要求。征稿范围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生的优秀论文为主,论文原则上应是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产出成果,并符合我刊选题内容要求,来稿请附项目名称及编号。栏目设置主要栏目有:区域开发、经济研究、管理论坛、社科研究与评价、法学研究、社会与公共管理、教育研究。来稿注意事项来稿须严格遵守新华社公布的“新闻报道禁用词和慎用词”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文化等秘密。1.来稿须符合本刊要求,选题新颖,内容真实,信息量大,能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和焦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凡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本刊将优先发表。2.本刊采用双盲匿名同行评审制度,仅受理作者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性稿件,字数12000-15000字为宜。3.来稿须撰写400-600字中英文摘要(目的、方法、结论),撰写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并能有效检索论文的关键词5-8个。4.文内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应先见文字后见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内的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5.本刊参考文献须采用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强调参考文献引著的准确性,要求著录项目所载信息准确无误,凡参考文献信息出现错误的,自动取消论文录用资格;提高参考文献引著的规范性,严格按《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规范著录项目及格式,要求文献内容完整、著录规范;提倡参考文献引著的广泛性,原则上一篇文章引用同一期刊来源文献不超过2篇;要求参考文献充分反映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15条。参考文献著录具体要求,详请参见“作者园地相关下载”中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6.来稿须注明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籍贯、性别、学习或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电子邮箱)。7.来稿属基金项目成果则应注明项目级别、名称及基金号,投稿请将基金项目的相关扫描件同时上传。8.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期刊服务平台等,并已首批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系统。作者若无特别声明,一律视为同意收录。9.具体排版请参考近期出版的本刊杂志。作图常用参数等规范请到作者园地下载。编辑出版:重庆大学期刊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400044邮 箱:shekexeb@cqu.e.cn来源:重庆大学期刊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1年创刊,是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理论刊物。目前已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工程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刊常设“农村社会发展”“农民问题”“农业经济”“土地问题”等栏目。主要关注农村社会发展与转型、乡村治理、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与保障、农村土地制度与土地流转、贫困与精准扶贫、农村组织与制度、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农村政治与文化等具有政策性、现实性并有一定学术性和理论高度的研究。本刊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使来稿得到迅速与妥善的处理,本刊敬请作者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论文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充分严密,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思想性。2.稿件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或注释。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6903006)”。基金项目不超过2个。3.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性别、单位、职称或学位等内容。作者不超过3个。4.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是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的概括,应能简明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避免以“本文指出”“本人认为”等形式表述。关键词是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3~8个为宜。5. 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列于文末(文中“著者,出版年”制不再采用)。文中引文处的序号(上标)与参考文献的序号须对应,用方括号“[ ]”标示。根据GB/T 7714-2015规定, 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 ],专利-[P],电子公告-[EB]。常见的几种参考文献书写格式:(1)专著:[序号]责任者.文献题名[M].译者或校注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引文页码.(2)期刊:[序号]责任者.文献题名[J].译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序号]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刊名,出版日期(版次).(4)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析出文献的页码.6.注释是对正文中某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一律采用脚注方式,序号用圆圈标示,如①②。7.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本刊有对来稿作文字技术性修改、删节权,如作者不允许,请在投稿时说明。8.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9.本刊采用在线投稿方式。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3个月未见通知,可致电询问!来稿若未被采用,恕不奉告评审意见。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通信地址:南京卫岗1号 邮编:210095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