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的高考分数马上就要公布了,小编的心和大家一样,非常紧张,紧张之余,建议大家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要报考的大学情况。可能很多人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这是一所中国科学院办的大学,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今年是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前段时间还在网上还很火爆,毕业生中8成继续深造。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今天小编带各位考生来了解下这所新成立的大学。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5月,以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成立的。成立当年秋季便向全国招收本科生。2017年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有4个学院7个专业参加招生,录取389名本科生。四个学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具体招生专业如下表:2 办学基础我们来了解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社科院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00余人。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员646人,副研究员707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人员1600余人。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以来,社科院先后有31人次参与授课。曾参加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法律和领导人讲话起草等工作,承担一系列国家办的重大研究任务。美国TTCSP2016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社科院在中国智库中排名第一。3 培养模式社科大的特色培养方式包括“师徒制”培养模式、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和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这里重点说一下独具特色的“师徒制”培养模式。“师徒制”培养模式是指本科学生在课程学习基础上,跟随指定的学业导师进行学习,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科研指导。社科大第一届大一新生上学期就通配备了176名学业导师。这些导师资历深厚,其中好包括6位学部委员,平均一名学业导师带2-3名学生。学业导师的职责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要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指导学生学好专业课,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三是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四是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五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4 2018年招生情况2018年,社科大招生专业从7个扩大到14个,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英语、法语、新闻学、历史学、财务管理。社科大计划招生400名,名额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2017年社科大首次本科招生,文科平均录取分数为605分,理科平均录取分数为623分。下表是2017年社科大本科一批招生录取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大家觉得社科大怎么样呢?还需要社科大相关资料的同学们可以私信联系我,免费赠送!
选择在职就读,通常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所以,是否受到社会的认可是报考者关注的焦点,并且会在报考前针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那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有用吗,社会认可吗?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带来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认可。首先是院校课程资源优质,毕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自然也备受社会的肯定,其次是可得有效证书,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详情如下。课程资源优质备受社会认可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首先要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本校在职研究生拥有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使学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继而使得应对工作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在社会上也会受到广泛的认可,为个人的职场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所得证书有效备受社会认可除了在课程方面的优势之外,本校也可获得有效的证书,包括学位证和结业证。学位证是国家承认的证书,同时也备受社会认可,能够在升职加薪时作为重要依据,推动职场发展。结业证可以证明自身的专业能力,是业内广泛认可的证书,可为职场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综上所述,本校在职研究生可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是受到社会认可的在职就读选择,可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报考。
《科学的意义》作者:(英)蒂姆·卢恩斯 译者:徐韬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年5月蒂姆·卢恩斯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哲学教授、卡莱尔学院研究员,著有《生物伦理学的生物学基础》等,也常为《伦敦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自私的基因》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罗小舟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价值,在于它们能解放研究者的想象力。《科学的意义》一书,便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让我们重新理解“科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大多数科学家深受其时代偏见之苦,而历史、哲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他们那种摆脱偏见的独立性。在我看来,这种由哲学洞见带来的独立性,正是一个单纯的工匠或专家和真正追求真理之人的显著差别所在。”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科学”一词,它享有尊荣的地位,但有时它的含义似乎并不清晰。清末,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经由日本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时,它以“赛先生”的身份,获致交口称赞;1920年代初著名的“科玄论战”中,被斥为“玄学鬼”的玄学派大败,而科学派大胜;在如此的文化氛围中,“科学”始获至高的地位。我们似乎默认了“科学”的含义,但它具体所指为何,似乎并不清楚:中医是科学吗?炼金术是不是科学?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科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科学能够解决我们的人生困惑吗?答案也不清楚。蒂姆·卢恩斯(Tim Lewens)《科学的意义》一书就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试图回应这些问题。卢恩斯是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哲学教授,对科学哲学史和当代科学哲学的争论(包括抽象的理论争论和具体的现实争论)都非常熟悉,他也正是以这些为资源,回应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本拒普通读者于千里之外的“专业书”,因为“它没有预设任何科学知识,也不要求读者熟知哲学”。判定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科学’意味着什么?”这是卢恩斯给此书第一部分所起的标题,他借用二十世纪两个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工作,讨论我们是如何判定科学的标准。波普尔相信,科学运作是一个“猜想与反驳”的过程,一个解释世界的信念系统(猜想),只有在其可能被观察证伪的情况下(反驳),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测了太阳对经由它而达到地球的光线所产生的弯曲效应,如果实际观察结果与之相反,就可以证伪相对论。而非科学或伪科学则不能证伪,比如星座算命,比如说世界的本原是“太极”这样的形而上学命题。中医是否是科学?似乎也可以检验一下,比如中医的那一套基础理论,阴阳五行之类,似乎和形而上学命题一样,并不能检验;而有一些中医临床经验,似乎类似于经验总结,可以证伪。但这套科学检验标准存在缺陷,一方面,在面对反例时,我们不会或不一定会轻易放弃理论,而很可能反过来质疑反例本身是否合理,比如实验是否出错等。另一方面,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坚持一种严格的演绎主义,否认归纳推理对我们的支持,这与他承认观察是有理论负载之间并不融贯。所谓“理论负载”,是指所有的观察都要承诺一套理论才可施行。若观察都是有理论负载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充足理由以一个有理论偏见的观察去反对另一个理论,除非观察具有归纳推理而来的可靠性,但这已被波普尔否定。与波普尔不同,库恩认为科学是相对于一定范式(paradigm)而被理解的,范式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库恩将范式之间的更迭描述为“科学革命”,而处在某一相对稳定的范式之下所进行的工作即“常规科学”。在库恩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有多种并不完全融贯的含义,后来他更多是在“典范”(exemplar)这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典范意义上的范式,既不是某种思维方式、世界观,也不是某种训练……是解决某一科学问题的特定例子”。不同阶段,人们所推崇的典范不同,就物理学而言,很长一段时间里,亚里士多德充当了典范的角色,后来是牛顿,再后来是爱因斯坦,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认为这个过程到现在已经终结。对于同一典范,人们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而科学活动不是机械地将一套规则应用于事物,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库恩认为,各个范式之间不具有可公度性,即我们没有中立客观的逻辑标准可以对它们作出评判。库恩进一步相信,不同范式之间的不同,不仅是人们描述世界的方式不同,而且是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世界中。库恩“范式”理论的流行,带来了相对主义的困境,虽然他有过很多努力,但似乎都不能很好地克服相对主义。而且,库恩的理论,似乎并没有普遍性,即它也许适用于物理学理论,但对生物学等领域似乎并不适用,因为在生物学发展史上并没有物理学中经常被刻画的革命性的断裂(比如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之间的断裂)。不过,卢恩斯认为库恩持有一种典范的单一论,而他提倡典范的多元论,我认为这是误解了库恩,但并不影响他对库恩精彩的诠释与批评。科学能解释“人性”吗?那么,卢恩斯自己是如何理解“科学”的?在第四章中,他为自己所支持的科学实在论提供了辩护。在他看来,科学实在论是说,“科学是一项追求真理的事业”,并且简洁而又精致地批评了对科学实在论的三个反驳:“非充分决定论证”、“无奇迹论证”、“悲观归纳”。但若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事业,而科学自身总是以一种因果决定论为内在逻辑,那么如何安置“人性”呢?这正是此书第二部分讨论的内容,即科学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种机械的因果关系,即一种简化了的自然科学能否包打天下,解释一切?书中谈到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人天生自私,似乎被科学证实了,那么道德是否就成了“虚伪的情感”?卢恩斯通过区分“生物学上的利他和自私”与“心理学上的利他与自私”,说明了自私的基因属于前者,而后者则内在地与文化相关。如此,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人本性自私,道德是虚伪的,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怎能混为一谈?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也是一样,他通过细致讨论几个经常被引用来证明因果决定论的神经科学案例,说明迄今为止,并不能表明自由是一种幻觉。这里体现出卢恩斯一贯的谨慎,他没有否定最终可能的机械论图景,只是说,就目前研究而言,我们不能得出机械因果论的结论。由此,我们看到不能简单用自然科学标准去衡量一切。这样反过来就给人文学科留下了更多的合理地盘。据此我们可以重新反思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在如今的文化语境中,我们习惯于将“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范例,甚至我们只是在比喻意义上说历史、文学等是科学。但我们可以进一步:“科学”概念本身是否“坚固”?一方面,并没有一套标准可以一劳永逸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科学。卢恩斯虽然支持一种类型的科学实在论,但他立场比较温和,只是说我们可以向着准确反映“实在”前进,但无法当下明证我们哪些工作真正符合了实在,这只能留待后来的科学实践去证明。另一方面,科学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物理学不同于化学,化学不同于生物学,如此等等,诸多科学门类间不能够简单地相互还原,起码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统一科学。如果我们不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不以之为标准衡量一切学科和知识,我们就能更宽容地看待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就像卢恩斯指出的那样,社会科学等是处理更加复杂多变的现象。在更宽泛意义上,科学似乎成了一种精神,它要求给出理由和证据,要求审慎和严谨,要求理论的自洽和实践的效用。就此而言,这本书让我们理解到自己是在什么意义上谈论科学,并减少诸多不必要的误解。至少,我们不会把假“科学”大棒以行的沙文主义再认作科学了。□黄家光
本人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读金融研究生,路过答一下~其实国科大和社科大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是学科设置的区别。我们知道,社科大偏重于人文社科研究,2017年秋中国社科大招收首批本科生。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济学院开设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关系学院开设英语(国际经济、政治方向)专业。而国科大偏重自然科学研究, 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可见,两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完全不同的,选择哪个学校取决于你的专业选择。其次是录取分数的区别。以2017年官方公布的的录取分数线为例。社科大的分数线低于国科大分数线,但高于部分985高校。两个学校的录取分数很高,报考难度也比较大。国科大2017年分数线社科大2017年分数线最后是学校名声的区别。国科大比社科大提前三年招收本科生,目前市场上的国科大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都知道是非常好的学校。社科大17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市场的认可度没有国科大强。很多人把社科大当成国科大。但不得不说,两个学校都是非常优秀的。另一方面,大学只是一个敲门砖,最终每个人的发展如何,还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
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知名的社会科学家集中起来,让他们对社会科学做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其中一定会有许多争议的地方,但也一定也会有大家都能够认同的部分。譬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这四门学科是组成社会科学的核心部分。社会科学家们对于社会科学构成的争论所有社会科学家们都会将这四门学科归纳进行社会科学类中。大部分的社会科学们可能还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即使不是全部但大部分专业科系的作品也都适合社会科学的含义。譬如法律、教育、公共管理、部分的商业和社会服务作品。那么对于那些特殊性质的学科呢?譬如心理学、历史学以及最近时期内大行其道的行为科学。心理学、历史和行为科学对社会科学意义我们先来谈谈心理学,显然这是一门非常受学生们欢迎的学科。如果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一次统计调查一定会发现,对心理学感兴趣或选修心理学的学生一定远超其他科系。因为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人。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种类繁多的心理学书籍——从最专业到最普遍的各个版本,就能一窥心理学发展的盛况。心理学发展迅速极受欢迎而对于心理学是否归属于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家中显然存在很大争议。一些严苛的社会科学家们,对于心理学隶属于社会科学持否定态度。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心理学所涉及领域是个人特质方面,而非是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领域——文化、制度、环境等。但还有一些没那么“教条”的专家,则对心理学的归属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严苛社会科学家认为心理学属于个人领域他们认为心理学中的“生理心理学”应归类为生物科学,而正常或变态心理学则归属与社会科学。因为他们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与社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现在我们再来谈谈行为科学,看看它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所谓的行为科学,就是指对那些能够观察、能够测量的行为做系统化的调查和研究,并获得一些能够被证实的发现。行为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另一种称呼而依据过去原始分类,行为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行为生物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律、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政治科学。所以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认为——行为科学就是社会科学的另一种称呼,而且这样的认知越来越被众人所接受。但是,还是有许多讲究传统的社会科学家们对此看法持反对意见。最后我们再来谈谈,与社会科学息息相关的一门特殊学科“历史”。历史不属于社会科学类我们知道社会科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资料,作为它们结论的有力证明。虽然历史在对特殊事件与特殊人物的叙述上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但仅就历史对于社会科学所关注的人类行为与发展模式及规则的帮助而言,其所提供的系统性知识则完全称不上科学。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排除在社会科学之外。希望通过对上述三个特殊学科论证,能够帮助大家对于社会科学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阅读改变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你阅读了吗?我是小贺期待明天与你相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遵循这“四个坚持”上有担当有作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从而推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应该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清醒认识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唯有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真正做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党的事业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们要牢牢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实际行动扎根人民,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总结归纳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理论和思想,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还要认真研究、科学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精神纽带、文化基因等标识性概念提炼出来,融合、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研究工作之中,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让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树立良好学术道德,既有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又有“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著坚守,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来源:求是网作者:王云长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三大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科学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社会科学界每年都会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诸多专业著作。然而,目前尚有一些基本问题亟须回答:社会科学是否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承担了学术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是否达到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预期?要解答好上述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就必须面向实践、注重实践、拓展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题中之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作为两大科学体系,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实践问题。自然科学侧重于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变化规律和改造客观环境,而社会科学则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发展规律和推动社会进步。虽然在理论上如此,但是社会科学在现实中很容易陷入一种主观上的“自体循环”。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最初通过对实践的认识形成了概念;为了更好地阐释概念,形成了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而后续的研究者往往从概念、理论和方法(而不是概念、理论背后的实践)出发去进一步探究,在概念表述和理论方法上追求新颖,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社会科学离实践越来越远,并形成了一套规模庞大、逻辑复杂、门槛较高、晦涩难懂的理论体系。这套体系看似科学系统、玄奥高深,后续的进入者只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字表述中亦步亦趋、叠床架屋。然而,这对实践到底有何种解释、是否传承了有价值的知识、能否帮助拓展实践,都是存疑的。而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早期的学者大多学养丰富、博览群书,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实践,都有较多的了解。然而,当社会科学越来越发展,一些后续的研究者则完全成为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漫长而艰辛的纯社会科学训练,使一部分人既缺乏对自然科学的充分认识,也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足够参与。为此,我们呼吁社会科学应当更加注重实践。首先,社会科学需要重视历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当代某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流派并不重视历史,而是过于重视调查数据和量化模型,认为历史没有价值或不够科学,这在价值判断和方法论上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就本质而言,人类是历史实践的产物;就人类的历史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在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以及人类自身的实践和演化,从而塑造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当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历史深刻塑造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群、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内在品格和外在面貌。当然,对历史的忽视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试图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长期存在的典型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中国社会科学若想建立起实践导向的社会科学,首先要重视历史实践。通过对历史的研究,真正形成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正确理解。当然,这种对历史实践的重视,绝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视,也包括对世界历史的重视。其次,社会科学需要侧重现实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重视调查研究,就是要进入现实实践。社会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应当立足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时代意蕴在于现实实践。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主要是着眼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等各个方面,并从这些现实问题中寻找答案。当然,研究现实问题也可能产生另一种结果,就是这些研究未必带来所谓的理论创新。因为人们在某些领域的实践有时只是对历史的循环往复,所以对这些实践问题的研究就会显得不够新颖。这就涉及如何理解社会科学的创新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而对于大量社会实践问题的解决,即便没有提出什么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也并不等于其没有价值;相反,只要其能够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就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社会科学需要关注未来实践。在重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社会科学还要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艰辛探索过程。那么,谁来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呢?这就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上下求索。当然,这种思索绝不是闭门造车的冥想,而是建立在三个条件之上。一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其集中表现是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文明程度并改变了社会生活样态,这反映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因此,对未来的探索需要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二是对历史规律的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以人类某些相对稳定的社会行为作为前提的。于是,理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预知未来。三是对人类现实状况的充分了解。现实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起点,拓展实践也必须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亟须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唯其如此,社会科学才能满足发展需要、承担学术使命、符合人民期待。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何哲相关阅读: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话语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研究重视社会科学研究价值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核心提示】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批评荒谬,而在于寻找和解释荒谬背后的逻辑。经验世界中违反常识的现象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违反直觉思维的。这种方法或思维的秘诀在于,要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心,发现一个违反常识的现象时,先不要忙于批判。如果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就可能发现一个好问题;否则,就可能错失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良好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创新性学习的起点。提问能力的欠缺,一方面反映了学术想象力的匮乏,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因此,学会如何提问就显得极为重要。求同与求异——通过比较来提问比较是科学的核心方法,也是社会科学提出问题的核心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方法与实验方法具有相同的逻辑,都是基于控制的比较逻辑。由于社会科学诸多议题的不可实验化,比较方法在社会科学中作用更大。比较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方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求同法的核心逻辑是异中求同,在差异性的多案例中寻找关键相似性。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一书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西欧的法国、东欧的俄国、东亚的中国三个差异巨大的国家都爆发了社会革命?求异法的核心是同中求异,是在相似性的多案例中寻找关键差异性。比如,英国政治学者玛雅·都铎(Maya Tudor)的著作《权力的希望:印度民主和巴基斯坦专制的起源》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具有相似政治背景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治以后,印度建立了民主政治,而巴基斯坦却建立了威权政治?理论与现实——通过张力来提问社会科学提出问题的第二种方法是,以经典理论为靶子,去寻找那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实案例。为什么要以经典理论为靶子呢?主要原因是理论与现实的两重张力。一是理论的静态性与现实的变动性之间存在张力。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概括与总结,现实是不断变化的,而理论又是静态的,任何理论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需要以理论为靶子,用现实不断去射击理论,在射击理论时发现理论的局限性,从而发现问题。发现理论与现实的不符之处,就有可能发展出解释力更强的替代性理论。以政治学中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为例,该定律的内容是: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倾向于形成多党制,简单多数制的选举制度倾向于形成两党制。但是研究者发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采取简单多数制的选举制度,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并没有形成两党制。原因在于,迪韦尔热定律是对西欧民主国家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关系的总结,在解释非西欧国家时会存在解释力不强的问题。因此,以理论为靶子,用现实去射击就能发现问题,发现现有理论的局限,从而发展出解释力更强的理论。二是理论的普遍性与现实的特殊性之间存在张力。经典理论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其解释力的强大、解释类型的多样,这就是经典理论的普遍性。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言,一种理论的解释力不取决于它能够解释多少件事实,而在于它能解释差别较大的不同类型的事实。但是,现实的复杂性使任何一种经典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特殊性的问题,即经典理论也有解释不了的特殊现象。以经典理论为靶子,以新的现实为箭,通过射击经典理论发现问题,从而补充完善经典理论。以黄琪轩的《巴西“经济奇迹”为何中断》为例。二战结束以后,巴西经济表现非常抢眼,尤其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此期间巴西的GDP以年均11.5% 的速度增长,但是巴西的经济发展没有持续下去,在80年代遭遇危机。在回答巴西的经济奇迹为何没有持续这个问题时,经济学界的经典产权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案例,因为巴西的产权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黄琪轩研究后发现,经典的产权理论只关注了产权制度的积极效应,却忽略了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社会条件。通过与经典理论的对话,他发现了经典理论的局限,完善和补充了经典理论。常识与反常——通过悖论来提问社会科学提出问题的第三种方法或思维是发现经验世界中违反常识的现象。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批评荒谬,而在于寻找和解释荒谬背后的逻辑。经验世界中违反常识的现象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违反直觉思维的。这种方法或思维的秘诀在于,要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心,发现一个违反常识的现象时,先不要忙于批判。如果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就可能发现一个好问题;否则,就可能错失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我们通常都知道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仅仅意识到或强调问题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现有的社会科学学者在面对如何发现问题时,通常把提问题的能力归因于学习者的悟性或者认为发现问题是一门艺术,无规律或方法可掌握。本文对上述三种方法的归纳,试图告诉社会科学的初学者,发现问题的方法也“有法可依”。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才能在研究中有所成就。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我们对人类社会获得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知,进而通过更为客观和精确的方法,对人类社会进行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探索和研究。大数据对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大数据这一概念提出很早,但从为社会科学界熟知,到迅速转向反思与批判,却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为什么社会科学研究能够迅速对大数据做出响应?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大数据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体现出哪一些价值?而它在应用中又有哪些悖论使其不能解决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一、社会科学为何对大数据迅速响应社会科学研究对大数据的快速响应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从普遍意义上讲,大数据为本身具有数据需求与实证传统的社会学科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基础;二是从特殊意义上讲,大数据为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可能。(一)从普遍意义上讲,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技术支撑等方面需要大数据的迅速融入社会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数据基础,而大数据无疑在这一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对大数据应用做出响应的基本原因。这主要基于四个方面:一是从研究对象上讲,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具有编码数据化的倾向。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如数据编码技术、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生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事物本身、社会关系乃至人本身的自然状态和社会活动都存在进行编码的可能,而人类信息一旦被编码,则可以通过模数转换进行数字化记录,形成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信息。二是从研究方法上讲,本身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社会科学研究亟需大数据的滋养与丰富。三是从文献资料上讲,大数据使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获取变得迅速而便捷。基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编码数据化趋势,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发展到了极大丰富的阶段。四是从技术支持上讲,大数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亟需的技术支撑。正如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在2002年的报告中所称:“数字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和推进了数据在科学及其他各个领域中的生成、分发、管理和使用方式。”信息技术促进学术研究转变的最新发展就是大数据,它使得数据运用和计算方法成为社会科学的必需品。(二)从特殊意义上讲,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需要大数据运用带来的新的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并在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中有所拓展在具备前述研究基础的条件下,社会科学各研究迅速地对大数据应用做出了响应。从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大数据应用状况来看,其影响不仅波及社会学科学科及研究领域,更是由此提升了跨学科研究的质量及促进了新兴研究领域生长。一方面,大数据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2012年《华盛顿邮报》研发了新闻核查机器人——truthteller(吐真者),用于新闻事实的鉴别;2014年《洛杉矶时报》和美联社wordsmith公司开始使用新闻撰写机器人,直接用于新闻文本生产;《纽约时报》使用新闻编辑机器人——Blossom(花开),英国《卫报》开启总编辑机器人实验——纸媒测试计划,用以挑选新闻热点,进而生产“一张完全由算法生成的报纸”。国内应用也集中在机器人写作,如腾讯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机器人挑选新闻,如新闻客户端以大数据算法为基础分析热点并结合用户习惯,完成新闻信息的自动选择和发布。可以说业界大数据运用的风起云涌,促使新闻学研究快速地转向大数据应用领域,以机器人新闻研究为例,2016年发表文章的数量超过之前的总和。另一方面,大数据促使社会科学研究向跨学科、跨领域的拓展对跨学科研究以及新兴研究领域的生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传统领域里难以进一步沟通或协作的学科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和基础,如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发展。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出版了《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一书,该书阐释了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广告整合营销以及舆情信息的抓取与分析等。其中,跨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舆情分析与社会治理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研究热点,而正是大数据的应用——舆情信息的抓取、提炼、分析,成为这一研究领域各学科共通的基础。二、大数据应用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一般认为,大数据具有4V特征,即:3V+1V——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这四个特征的前三者为客观性特征,来自于埃德·顿姆比尔,是需要通过各类计算机工具进行获取,并可以进行客观性描述的。而第四个特征——国际数据公司IDC(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后来添加的特征——价值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它也是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最终归宿。(一)信息获取方面,研究者可以高速地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拥有更为广阔的视域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其数据采集主要来源于田野调查和采访,但由于搜集资料方法的可操作性和调查成本等方面的制约,能够获得的数据至少在数量上非常有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所获取的数据大量增加,而且各类专业数据库也能为社科研究带来必要的、专业化的数据补充,但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依旧不尽人意。《大数据》一书的联合作者,牛津大学互联网中心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曾说他最喜欢的对于大数据集合的定义是“N=所有”,因为有了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的数据,所以数据不再需要以抽样的方法获得。虽然从目前大数据采集的现实情况看,舍恩伯教授的定义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当前数据量的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学者莫里斯·克莱因曾说“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该时代的数学密切相关,数学随文明的兴衰而枯荣”,这句话用在当前的大数据爆炸性的增长方面最好不过了。大数据是社会信息的集合。社科研究者、社会管理者、社会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织,大数据渗透进入了各行各业。而社科研究本身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的动向就是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的方向。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在零售、电信、金融以及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并已经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也正在转化为人类了解世界甚至于认识自身的基础信息,使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拥有更为广阔的视域。(二)问题挖掘方面,研究者对研究问题能够快速响应和深度挖掘如前所述,大数据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价值的追求,而这一追求需要在一定数据基础上进行问题挖掘才能得以实现。大数据获得应用之后,社科研究的研究过程发生了变化或是有了另外一种逆向选择。在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具有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有限数据验证的特征,其过程主要为:研究者通过理论探索建构研究的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之后通过所设定的研究方法采用适合的搜集资料的手段采集数据,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这一过程中,研究者本人的研究水平,包括其经验、见识以及对研究问题的认知和判断,决定了研究本身的方向和深度;被研究者也只能囿于研究者想研究的问题,而使最终的数据局限于研究者的研究范畴之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会科学界运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研究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应用和互联网信息分析,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如地理信息系统之类的辅助研究。我们发现,社会科学研究和互联网企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异,关键是研究的问题不同,企业关注的是产品营销、品牌形象、位置服务等,而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是社会治理、信息传播、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社会科学核心话题。(三)研究方法方面,大数据使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更为丰富2009年微软公司的研究人员托尼等人共同写作了“TheFourthParadigmData-IntensiveScientificDiscovery”,他们认为,实证的、分析的、模拟的方法能够用来回答很多问题,但数据密集驱动的大数据的出现,使人类的科学研究将会被计算思维重塑,可称之为第四范式。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内学者徐磊认为,“传统的技术条件只能使人们获得小样本、静态的个体或社会关系的数据,不得不简化社会研究对象的特征,人们更多地依赖假设、直觉和经验解释社会问题,其准确性和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纠结了100多年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将彻底归并到更大的复杂系统认知的问题集合中”。如香港城市大学的祝建华教授在认为大数据研究可以放弃研究模型的探寻,也无需研究的假设便可以依据数据展开研究。大陆学者何非与何克清等则认为大数据开启了科研中的“第四范式”。在研究方法的丰富方面,大数据的价值还体现在研究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社会问题进行更为有效的前瞻与预测,超越了既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效能。因为,大数据不再是以精确的方式定位分析某条信息、某个人的基本性质,而是在看似混杂的全面性的信息中发现趋势、预测走势。如PredictionImpact,Inc的董事长、哥伦比亚大学前计算机科学教授埃里克·西格尔博士发起成立世界预测分析大会,其在《大数据预测》中对数据效应、集团效应、机器学习、数据表达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内容涉及公共管理、商业策略、金融风险、社交媒体等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从现在的应用来看,大数据预测已经在新闻传播、影视娱乐、金融投资、政策制定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如影视行业中依据大数据来进行演员的选择和剧情的创作、BAT通过大数据平台预测票房等;相应地在影视产业研究中,有学者就提出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构深度分析平台,能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方面的服务。再如美国学者托马斯·沙德福通过“搜集1990年到2013年间166个国家的报纸文章,形成大数据后进行,来分析预测是否会发生战争”。另外,在网络信息空间的内容分析方面,2010年美国和英国的三位学者合作发表了《Twitter情绪预测股市》论文,通过近1000万条推文作为样本展开网民情感研究,预测股市涨跌。总体来看,大数据给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带来了范式转变,但目前对大数据方法的选题依据、理论框架、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研究伦理、信度和效度等方面的议题仍缺乏深入的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在这些议题上多援引计算机领域学者和数学家们的观点,而没有本质上的创新。三、大数据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悖论毫无疑问,大数据能够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对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学科研究的价值需要有更为理性的思考,既不能否定其积极的意义,也不能夸大其作用。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无疑推动了当前的大数据浪潮,在作者看来,从思维的角度讲大数据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基于总体而非样本的思维,二是拥抱混杂性而非精确性,三是着眼于相关性而非因果性”。这三点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经常引用的“座右铭”,而对于这一具有革命性的论断,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我们发现在一些社会科学研究逻辑的基础性问题上,大数据存在着若干悖论。以下从舍恩伯格关于大数据思维的三个特征进行探讨。(一)总体与样本的悖论:大数据的采集与测量中,“一切皆可量化”的理想与数据获取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舍恩伯格的第一个思维是关于总体与样本关系的思维,他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一定是基于总体的。按照舍恩伯格对大数据的解释,“世界的一切关系皆可用数据来表征,一切活动都会留下数据足迹,万物皆可被数据化,世界是一个数据化的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这一理解归结为一句话便是数据科学家们的座右铭“Ifyoucan'tmeasureit,youcan'tfixit”(唯有量化问题方能解决问题)。大数据的鼓吹者们宣称一切“皆可量化”。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得不以扩大样本量的办法获得描述性统计的精确性,但由于抽样框的限制,最大比例的样本量也不可能与抽样总体相一致,因此传统的描述性统计所用的样本再大也具有推论的性质。在大数据时代,全样本基础上的全数据成为可能性。于是我们发现一切皆可量化的结果,按照舍恩伯格的逻辑来讲,应该获取总体的数据。虽然从研究方法上讲,社会科学乐见获得总体的数据,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却与舍恩伯格的愿望大相径庭,主要问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决定了难以获取总体数据。舍恩伯格所描述的能够量化的总体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属于完美数据,是很少出现的,甚至没有出现过的。以舆情研究为例,通过现有传感器比如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平台,甚至整个互联网上的数据,都只能是部分舆情。因此,网络舆情从来就不等于网民民意,网民民意更不是国民民意。当前快速获得民意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调查,而网络上的声音和意见是由网民发出的,从统计学角度讲,网民作为抽样框和其背后的人口总体结构之间难以匹配。对于我国而言,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普及率为53%,网民的主要人口指标和实际人口结构有着强烈的差异。二是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身难以通过测量获得大数据的概念体系。社会科学研究重在通过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建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而从存在环境上讲,大数据存在于各种形式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就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界定,如实证研究需要概念建构与测量的过程。这样,问题又回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上,是不是所有的概念均可量化,进而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化;人文学科研究中有人类社会研究内容的指向,而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有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内涵,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及新兴研究领域不断生成、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过程中,难以从学术理念及研究方法上真正切割各学科之间的边界。那么问题就还是聚焦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在牵涉人类精神世界研究内容问题上的概念是否可以量化。如“美”这一概念,康德讲美是“无目的的合目和性”,黑格尔讲美是“绝对理念的精神显现”,经过社会科学方法的测量,结果却均为“美的”这一概念,而不是“美”。因此,大数据推崇者所说的“一切皆可量化”是要有限度的,至少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而言,在牵涉人类精神领域的概念测量方面,并不是至少潜在可观察可测量的人类社会那样,概念的描述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混杂与精确的悖论:大数据追求质量,但数据的混杂性与精确性却不可调和舍恩伯格强调数据的精确性,但面对多元化来源的海量数据,他用数据的混杂性来解释大数据的特点,数据的混杂从何而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空间的混杂,这种混杂直接影响共时数据获取的质量;二是时间的混杂,这种混杂的结果直接影响数据预测的精确。两者的混杂又构成了数据的盲目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无效数据的增长使得数据有效性或数据质量大打折扣。第一,空间的混杂及影响。由于网络水军、五毛党或美分党在互联网上大量存在,以及其它的虚假信息的泛滥,经常使得我们所获取的来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值得怀疑。正因为这样,舍恩伯格以混杂性为名对数据质量进行辩护,会引发大数据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问题的紊乱。第二,时间的混杂及影响。大数据很重要的一个应用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这一方面,有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度问题,即高速获得的社会数据能不能精确描述社会的真实状况。第三,数据精确性直接相关的是数据有效性的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都在增大。(三)相关与因果的悖论: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范式,相关性的探索不能替代推断的价值实证研究中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大数据应用于社会科学的主要功能则在于对相关性的探索。在这方面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从相关性研究自身而言,大数据重在发现相关性,而难以解释相关性。在非大数据应用的情况下,相关性的探索主要依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相关关系的提前设定,通过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提前设定的相关关系证实或证伪,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证明相关性。二是从相关与因果关系而言,大数据无法阐释表象背后的本质。社会科学研究一直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传统,而大数据的应用使研究有了从假设作为起点之外还可以从数据作为研究起点的另一选择。三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而言,质化研究的价值是大数据的相关分析所不具备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是量化方法,还包括质化方法。而质化方法也是开展相关关系研究与因果关系研究之前进行探索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凝结了研究者高度理论智慧的研究环节。四、结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数据的生产、分享与使用正在迅速地改变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格局。它使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准确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在社会学科研究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大数据所描绘的理想状态,与我们研究的实际状况还有很大差距,可能科学研究的结果只能无限趋近于真理。就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而言,大数据方法的理论基础、选题指向、研究框架、信度效度和伦理规范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说当前大数据给社科研究视野的提升、领域的拓展提供了一定的工具和思路。因此,在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强化两个认识:一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特殊性的认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可预见性与预见的有限性的统一,而且具有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复杂性思维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总体方法论”,②再发达的技术也无法替代社会科学理论思维对社会现象本质以及研究过程中对人类精神的把握。二是对大数据应用方式和作用范围的认识。要认识到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提升的作用,但只是达到社会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路径。(原文有删节)(智库专家、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倪万唐锡光)
特别说明:此申报技巧说明是根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综合撰写而成,仅供申请者参考。总的来讲,形式大于内容,怎么理解?1.选题新颖或视角新,题目一看就有一种冲撞力,所谓能吸引评委的眼球。最重要的是课题设计论证。在初评后,进入复评的大致比例在1:5左右。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不一定选原来的题目(指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范围与 方向,非应用对策研究),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可以将原来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有的老师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2.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详实、全面、充分,并作适当的归类,同时提出作者本人研究的独特视角或选题的价值所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是衡量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申请者不能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能谈得上超越呢?实际上可以上网查查,就能掌握50%左右的资料。对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准确,重要人物与代表作,一定要点出来。千万不要去贬低前人或别人的东西,如填补空白之类,也不要对别人的成果 评价过低,如这方面不好,那方面不足,过于吹嘘自己。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不要泛泛而谈。资料性很强的东西可以做,一般的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如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最好侧重于具体问题来谈。预期价值体现在理论创新或实际价值之上。一般来说,联系实际就有价值。3.研究内容观点新颖,有创新性,且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或分为几大部分,或分为几大主题进行论述,最好不要搞成一本书的框架。有的同志在写研究内容时,附了一个详细提纲,可以。搞得好,很好,也有可能是画蛇添足。但一定要避免写成教科书。要把申请者的创新点写出来,如用黑体字区别开来,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把闪光的文字突出出来。4.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最好能画图表来说明,以便一目了然。研究方法不要过于追求,坚持一些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即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述,但又不要过于墨守成规。主要指出有什么新见解,最好能回答理论与实践中某些问题,行文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引起歧义或误解。尤其是在涉及西方的理论时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层面,其它研究方法可以是第二个层面。5.研究成果要求有一定的前期基础,如有相关论文或著作做支撑。有什么成果就填上,没有可以不写(特别是青年课题,并不作特别要求)。参考文献:代表人物的著作不可不提,如研究善治就必须提到俞可平。选的参考文献,近期的不要遗漏。完成条件:负责人的成果可以倒排(指时间上),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深刻些。主要成员的重要成果也要反映出来。预期成果:阶段性成果不要写太多,否则结项时太被动。有2项就可以(提示:这是专家意见。个人认为,4~5项为合适)。最重要的是最终成果,最好是专著,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千万不要是论文集,否则让人感觉是临时拼凑。完成时间:一般是二至三年(提示:应用对策研究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研究经费:按照规定要求做预算。如果有实地调研,经费可以适当增多。6.课题组成人员注意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跨部门、跨地区联合申报。主要参加者人数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写一两个人,力量单薄了一些,依课题的内容在3~5人为合适,不要异地凑合,否则沟通困难,但进行全国性调研则可以。课题组成员一般集中于本单位、本市。在读研究生不宜太多,否则给人的感觉不是老师在做,而是学生在做,可以有一两位博、硕士生。不要把忙人或领导干部写上去。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最好有一些,与实际部门联系紧密的课题尤其应如此。成员搭配最好合理一些,如分工、专业特长、学科特长等。7.能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最好以实证为主。以上各项注意事项,通过申报者的规范论证或者说研究实力作主线,有机串连起来。另:在复评时,初评阶段的打分不予考虑。单位领导人审核意见,有的不签名,仅盖章,不太严肃。最好写上几句话,不要写得太多。用手写比较好,给人的感觉比较好。申请书最后能否被选中,一方面取决于申请者本人的学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申请书的规范填写。从对比角度看,没有被选中的项目在规范填写方面的主要问题有: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2)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恰恰这是同行专家所熟知的;(3)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4)不是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以自己的观点替代之。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国内外同领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对其观点都有述评。2.选题意义(1)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2)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3)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700字。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3.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观点)(1)有的提出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不要认为没有开始研究就不能提观点,探索性观点还是要的;(2)有的写上了整本书的框架,关键在于通过主要内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3)有的主要观点缺位,以研究思路与方法代替观点;(4)有的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5)研究内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最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申请者自己的观点。如有前期研究,就能从主要内容和观点上看出来。4.研究方法在什么地方查找资料,最好要标明;在哪些地点调查,它的特点在哪,写出来。有条件的话,可以划一个研究方法图。来源:网络,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