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三年之后

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奇迹。今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站上新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制度体系之一,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版刊发几篇文章,围绕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进行探讨。——编者《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09 版)

传染病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奇迹。今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站上新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制度体系之一,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版刊发几篇文章,围绕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进行探讨。——编 者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学苑论衡)郑功成核心阅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十几亿人口,发挥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世代福祉,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大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确定位:把社会保障作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2019年7月—8月,笔者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董庄新村有一户郭姓人家,原系农村居民,后因商丘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搬入了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全家四代共8口人,第一代为年逾80岁的老年夫妇,男性腿脚不便,女性半身不遂且失语;第二代为50多岁的中年夫妇,因照顾老年夫妇没有固定工作,轮流就近务工;第三代为30多岁的青年夫妇,均在务工;第四代为适龄学童,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一家四代,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夫妇每月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河南省高龄津贴、重度残障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各项相加,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补贴其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人还可享受针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自负医疗费用只占5%左右。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并享受相应保障待遇。适龄学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些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家庭成员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祖孙三代5口人。这户人家原居住在偏僻的山岗上,住的是残破茅棚;现居住在比较平坦且有公路通达的地方,住的是由政府建设的牢固结实、人畜分开、内外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新居。家中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金,两名儿童分别免费进入幼儿园、小学。政府还代缴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正是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这户极端贫困户能够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这两户人家是低收入农村居民获得社会保障的缩影,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保障水平已从过去免除生存危机提高到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5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就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会向着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方向坚定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但我们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将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就有了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高效率。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还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全面发展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建成低水平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人民的教育福利稳步提升;加强公共投入,快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全民医保目标较快变成现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年增长,2019年已达1261亿元,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和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近年来,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既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发展。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一些制度安排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大规模流动、信息化催生新就业形态等,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新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适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深入把握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林闽钢社会救助是一项保障基本民生的制度安排,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了保民生、托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有利于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社会救助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群众因身体、能力或其他原因陷入贫困,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摆脱困境。在社会救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不断扩展社会救助内容,从单一生活救助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救助,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解困难群众之所忧,使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在总结我国社会救助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区分了社会救助项目层次。其中,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的基本生活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的专项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相关专门问题;包括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的急难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突发问题;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主要解决个性化突出问题。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围绕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急难情形建立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实现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整和升级。总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适应了我国困难群众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了困难群众帮扶需要的多样性,扩大了救助范围,织就了更加密实的民生保障网,让兜底更精准、更有力。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短板。从城乡二元的社会救助体系向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全面加快, 不仅结束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城乡二元状态,而且合理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标准,尤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了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和社会救助标准逐步统一。坚持弱有所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随着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弱有所扶”将涵盖社会中各类生活困难的群众。坚持弱有所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综合救助的能力和效果。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主体格局。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救助力量,有效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信息、设施等资源。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采用复合式的救助手段。单一的现金或实物救助,无法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无法对贫困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社会救助服务委托给社会组织、专业社会机构和竞争性市场主体来承担,同时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救助,能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促进传统的单一现金或实物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通过非物质救助形式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这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新亮点。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新时代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一是加快社会救助法治化进程。目前,社会救助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未来,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将成为新时代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并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走向成熟定型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为“智慧救助”提供的机遇,以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为支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形成早发现、早干预的“主动救助”,让救助质量成色更足、更有温度。(作者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学术随笔)谢 琼作为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慈善通过款资捐助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助力民生保障、提升民生福祉。慈善是调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正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它通过社会动员来调动民间资源以传递慈行善心,实现扶贫济困,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正。慈善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慈善活动和慈善服务实现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和公益联结,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和水平。人们在参与慈善活动时会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相关的议题与活动,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因此,慈善也是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实践表明,照搬、移植其他国家的慈善理论和慈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发展慈善事业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我国而言,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慈善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和善的因素,我国人民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绵延不断,在不同时期均有所发展。发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先进理念、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明确慈善组织的职责与使命,是事关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政府、慈善组织乃至市场才能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长处并形成保障民生的合力。政府着眼于全民共享,提供基本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慈善组织着眼于扶贫济困,提供补缺性、灵活性、个性化服务。慈善事业发展,需要遵循其基本规律,如慈善组织不能攫取公共资源,在借用市场力量时不能改变慈善的宗旨、目的与基本原则,更不能允许商业组织借慈善之名牟取利润。二是区分正常状态与应急状态。相对独立地提供服务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正常状态下应强调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但在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时,为提高应急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应急救援所需物资需要接受政府的统筹调配。这要求慈善组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练就过硬的应急协调本领。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慈善的法治环境。遵循我国慈善法的立法初衷和理念,落实好有关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服务、慈善促进、慈善监管等的法律规定。同时,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的完善,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二是优化行业生态。包括培育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等。三是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慈善教育和慈善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慈善、理性参与慈善,建设性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

物质

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探讨: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

来源:海外网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奇迹。今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站上新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制度体系之一,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版刊发几篇文章,围绕深化新时代社会保障研究进行探讨。——编 者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学苑论衡)核心阅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十几亿人口,发挥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世代福祉,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大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确定位:把社会保障作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2019年7月—8月,笔者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董庄新村有一户郭姓人家,原系农村居民,后因商丘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搬入了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全家四代共8口人,第一代为年逾80岁的老年夫妇,男性腿脚不便,女性半身不遂且失语;第二代为50多岁的中年夫妇,因照顾老年夫妇没有固定工作,轮流就近务工;第三代为30多岁的青年夫妇,均在务工;第四代为适龄学童,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一家四代,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夫妇每月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河南省高龄津贴、重度残障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各项相加,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补贴其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人还可享受针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自负医疗费用只占5%左右。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并享受相应保障待遇。适龄学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些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家庭成员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祖孙三代5口人。这户人家原居住在偏僻的山岗上,住的是残破茅棚;现居住在比较平坦且有公路通达的地方,住的是由政府建设的牢固结实、人畜分开、内外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新居。家中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金,两名儿童分别免费进入幼儿园、小学。政府还代缴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正是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这户极端贫困户能够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这两户人家是低收入农村居民获得社会保障的缩影,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保障水平已从过去免除生存危机提高到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5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就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会向着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方向坚定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但我们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将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就有了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高效率。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还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全面发展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建成低水平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人民的教育福利稳步提升;加强公共投入,快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全民医保目标较快变成现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年增长,2019年已达1261亿元,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和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近年来,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既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发展。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一些制度安排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大规模流动、信息化催生新就业形态等,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新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适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作者郑功成 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深入把握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社会救助是一项保障基本民生的制度安排,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了保民生、托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有利于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社会救助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群众因身体、能力或其他原因陷入贫困,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摆脱困境。在社会救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不断扩展社会救助内容,从单一生活救助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救助,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解困难群众之所忧,使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在总结我国社会救助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区分了社会救助项目层次。其中,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的基本生活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的专项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相关专门问题;包括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的急难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突发问题;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主要解决个性化突出问题。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围绕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急难情形建立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实现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整和升级。总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适应了我国困难群众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了困难群众帮扶需要的多样性,扩大了救助范围,织就了更加密实的民生保障网,让兜底更精准、更有力。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短板。从城乡二元的社会救助体系向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全面加快, 不仅结束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城乡二元状态,而且合理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标准,尤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了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和社会救助标准逐步统一。坚持弱有所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随着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弱有所扶”将涵盖社会中各类生活困难的群众。坚持弱有所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综合救助的能力和效果。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主体格局。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救助力量,有效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信息、设施等资源。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采用复合式的救助手段。单一的现金或实物救助,无法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无法对贫困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社会救助服务委托给社会组织、专业社会机构和竞争性市场主体来承担,同时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救助,能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促进传统的单一现金或实物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通过非物质救助形式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这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新亮点。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新时代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一是加快社会救助法治化进程。目前,社会救助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未来,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将成为新时代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并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走向成熟定型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为“智慧救助”提供的机遇,以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为支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形成早发现、早干预的“主动救助”,让救助质量成色更足、更有温度。(作者林闽钢 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学术随笔)作为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慈善通过款资捐助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助力民生保障、提升民生福祉。慈善是调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正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它通过社会动员来调动民间资源以传递慈行善心,实现扶贫济困,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正。慈善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慈善活动和慈善服务实现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和公益联结,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和水平。人们在参与慈善活动时会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相关的议题与活动,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因此,慈善也是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实践表明,照搬、移植其他国家的慈善理论和慈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发展慈善事业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我国而言,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慈善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和善的因素,我国人民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绵延不断,在不同时期均有所发展。发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先进理念、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明确慈善组织的职责与使命,是事关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政府、慈善组织乃至市场才能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长处并形成保障民生的合力。政府着眼于全民共享,提供基本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慈善组织着眼于扶贫济困,提供补缺性、灵活性、个性化服务。慈善事业发展,需要遵循其基本规律,如慈善组织不能攫取公共资源,在借用市场力量时不能改变慈善的宗旨、目的与基本原则,更不能允许商业组织借慈善之名牟取利润。二是区分正常状态与应急状态。相对独立地提供服务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正常状态下应强调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但在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时,为提高应急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应急救援所需物资需要接受政府的统筹调配。这要求慈善组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练就过硬的应急协调本领。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慈善的法治环境。遵循我国慈善法的立法初衷和理念,落实好有关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服务、慈善促进、慈善监管等的法律规定。同时,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的完善,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二是优化行业生态。包括培育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等。三是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慈善教育和慈善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慈善、理性参与慈善,建设性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作者谢琼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义利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36氪获悉,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武汉大学-腾讯大数据与健康保障联合实验室”,打造国家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大数据推进智慧医保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联合实验室将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由腾讯大数据实验室、武汉雕龙数据实验室、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组成而成。

于谦

郑功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是怎样建成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言之有理邀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郑功成会长进行解读。正确定位: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2019年7月—8月,我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例如,河南省商丘市平安街道董庄新村一户郭姓人家有四代共8口人,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他们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祖孙三代5口人,他们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也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这些都源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确定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到2019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这一定位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国际社会保障协会2016年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积贫积弱,但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保障高效率建设。比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社会保障需要财力支撑。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走向成熟、定型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言之有理工作室 殷鹏 编辑)

通达

专家学者看山东|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

积极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 本报记者 宋亚鲁在消除绝对贫困后,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心转向“相对贫困”。致力于“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对我省社会救助创新给予了重点关注,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山东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了切实强化和充分体现。在杨立雄看来,山东省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制定印发《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因残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低保范围,不断强化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适度放宽低保申请条件,极大扩大了低保覆盖范围。目前,山东省低保对象共计147.6万人,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4%。“在临时救助方面,山东全面建立了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实行急难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和小额临时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审批,这切实提高了临时救助时效性。”杨立雄说。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山东共实施临时救助8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6.86亿元。随着低保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障的标准有什么变化?杨立雄表示,“十三五”期间,山东推动完善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城乡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732元、560元。山东还建立了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别增长到现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在采访中,杨立雄特别关注的,是困难群众中的特殊群体。他提到,现在山东全省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达到148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达到123元。“山东对于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远不止这些。”杨立雄说,为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山东为在保孤儿安排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诊疗、康复、特殊药品等帮助。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处集养、治、教、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为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十三五”时期,山东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5194万元,为7833个低保家庭和贫困户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13704件。与此同时,山东还高度关注经济困难老年人,年发放资金7亿元,已补贴66.4万人。为解决农村困难老年人养老难题,打造以县级敬老院为中心、区域和乡镇敬老院相衔接的特困人员供养设施,建有敬老院897处。安排省级资金1.76亿元在22个县开展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建设农村养老周转房4242套。杨立雄认为,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意见和措施,山东各地围绕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新模式,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经验。“临邑县‘10+1+3’的大救助工作体系、青岛市城阳区的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荣成市的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服务模式、东营市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网格化’管理……”杨立雄对这些地方在救助工作上的创新印象深刻。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的救助保障工作,杨立雄建议,山东应继续探索新形势下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实现社会救助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离恨天

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共享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作出“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具体部署,为我国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保障本质上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或遭遇风险时提供某种收入支持的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与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与目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运用社会互助共济方式来实现社会资源在全社会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合理分配,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遭遇灾害等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的新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全民共享指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共享指不仅包括物质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要全面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建共享是共享实现的途径,即人人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渐进共享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总之,共享发展就是要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共享发展的一项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互助共济的方式,保障和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民生福祉。正因如此,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共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事关全社会利益并侧重于风险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互助共济是其天然属性。国家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管理,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进行收入调节,就是运用了互助共济的风险管理方法。致力于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社会风险在全社会分散,进而使弱者得到扶持,最终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比如,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项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别于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中的某些项目把弱者和贫穷者排斥在外,只有国家负责组织实施的社会保险项目才能把全体社会成员纳入风险保障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让社会成员之间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设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已经实现了从城镇到乡村,从就业群体扩大到全体居民的飞跃,基本建成了覆盖全民、保基本、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全体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保障各种项目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比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全面实施,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各省大病保险政策规定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0%。我国每年都有巨额财政资金补贴社会保障各种项目,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实现代际公平,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重大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14年上调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且连续10多年保持增长10%的上调幅度,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之举。我国还划拨巨额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让国有企业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社会保障实现共享发展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精准实施各项特殊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从2016年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施倾斜性支持政策,降低特殊困难人群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财政医疗筹资补助标准,对缴费困难的贫困人口减免缴费,由财政承担,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让困难群体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让更多贫困人口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我国还开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民生、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无疑能够在增强社会稳定和凝聚力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作者:陶纪坤,系南京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院研究员)

金阁寺

专家学者看山东|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

积极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 本报记者 宋亚鲁在消除绝对贫困后,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心转向“相对贫困”。致力于“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对我省社会救助创新给予了重点关注,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山东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了切实强化和充分体现。在杨立雄看来,山东省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制定印发《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因残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低保范围,不断强化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适度放宽低保申请条件,极大扩大了低保覆盖范围。目前,山东省低保对象共计147.6万人,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4%。“在临时救助方面,山东全面建立了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实行急难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和小额临时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审批,这切实提高了临时救助时效性。”杨立雄说。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山东共实施临时救助8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6.86亿元。随着低保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障的标准有什么变化?杨立雄表示,“十三五”期间,山东推动完善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城乡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732元、560元。山东还建立了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752元、484元分别增长到现在的每人每月1009元、777元。在采访中,杨立雄特别关注的,是困难群众中的特殊群体。他提到,现在山东全省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1774元、1415元、1415元、1054元。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达到148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达到123元。“山东对于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远不止这些。”杨立雄说,为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山东为在保孤儿安排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诊疗、康复、特殊药品等帮助。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处集养、治、教、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为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十三五”时期,山东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5194万元,为7833个低保家庭和贫困户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13704件。与此同时,山东还高度关注经济困难老年人,年发放资金7亿元,已补贴66.4万人。为解决农村困难老年人养老难题,打造以县级敬老院为中心、区域和乡镇敬老院相衔接的特困人员供养设施,建有敬老院897处。安排省级资金1.76亿元在22个县开展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建设农村养老周转房4242套。杨立雄认为,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意见和措施,山东各地围绕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新模式,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经验。“临邑县‘10+1+3’的大救助工作体系、青岛市城阳区的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荣成市的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服务模式、东营市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网格化’管理……”杨立雄对这些地方在救助工作上的创新印象深刻。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的救助保障工作,杨立雄建议,山东应继续探索新形势下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实现社会救助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拘于虚也

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核心阅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十几亿人口,发挥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世代福祉,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大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确定位:把社会保障作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2019年7月—8月,笔者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董庄新村有一户郭姓人家,原系农村居民,后因商丘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搬入了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全家四代共8口人,第一代为年逾80岁的老年夫妇,男性腿脚不便,女性半身不遂且失语;第二代为50多岁的中年夫妇,因照顾老年夫妇没有固定工作,轮流就近务工;第三代为30多岁的青年夫妇,均在务工;第四代为适龄学童,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一家四代,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夫妇每月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河南省高龄津贴、重度残障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各项相加,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补贴其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人还可享受针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自负医疗费用只占5%左右。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并享受相应保障待遇。适龄学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些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家庭成员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祖孙三代5口人。这户人家原居住在偏僻的山岗上,住的是残破茅棚;现居住在比较平坦且有公路通达的地方,住的是由政府建设的牢固结实、人畜分开、内外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新居。家中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金,两名儿童分别免费进入幼儿园、小学。政府还代缴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正是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这户极端贫困户能够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这两户人家是低收入农村居民获得社会保障的缩影,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保障水平已从过去免除生存危机提高到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5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就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会向着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方向坚定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但我们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将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就有了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高效率。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还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全面发展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建成低水平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人民的教育福利稳步提升;加强公共投入,快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全民医保目标较快变成现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年增长,2019年已达1261亿元,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和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近年来,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既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发展。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一些制度安排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大规模流动、信息化催生新就业形态等,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新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适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来源:人民日报)

使民心变

专业篇丨社会保障: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公共管理的专业

关注公众号:闻道识荆用知识改变阶层写在前面社会保障主要沿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社会保险领域进行实践延伸。上一期介绍的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这一期我们要介绍的是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专业全称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硕博是社会保障,本文统称社会保障)。虽然其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但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仍存在较多相同之处,因为它们被统一到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实际上,在介绍公共管理类时,我们专门从公管学科的特征出发,介绍了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今天,我们再在社会学的学科框架下,描摹清楚这个专业的全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五险一金等)、社会救助(低保等)、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军人专属)。社会保障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而社会学类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内容。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以医学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医学院校的社会保障主要涉足的是医疗保险方向,前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的知识,后期再学习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医疗保险专业知识。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可以通过该校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查询。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普遍学习的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相关内容,这也是与保险学有交叉的地方。在学科体验上,社会保障既不像社会学那样注重理论的研究,也不像社会工作的实务性那么强,而大概处于相对中间的位置。社会保障主要沿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社会保险领域进行实践延伸,但却不及保险学专业的精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对数学要求低,并没有学习难度系数较高的保险精算,而保险精算却是保险学的主力课程。正是因为对数学的要求低,考研甚至不考数学,而且与其他学科又有交叉,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以报考社会保障的研究生,所以社会保障的考研竞争也比较激烈。社会保障专业有相当明确的就业市场。对口的事业单位有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对口的企业岗位有人力资源岗(毕竟是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另外医院的行政岗位也是医学类院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可选方向。但不可否认,这个专业平淡无奇。“纸上得来终觉浅”,可能你毕业后最大的感受是这四年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学校里学的保险知识,远远不及那些交着五险一金的上班族知道的多,甚至不及那些经常去医院报销的病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专业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跳台,因为其接触的其他专业的知识较多,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学习碰撞,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事实上,从医学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跨向公共卫生专业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走向保险金融领域的也非常之多。毕竟,有过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要比单纯因为兴趣而跨专业的成功率更高。但是,跳台不过是曲线救国的迂回之策,这只是社会保障专业弥补其不足的手段而已。如果要一步到位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专业,则要求大家对各个专业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录取后仍然需要阅读识荆的原因。以下是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官方解析:要点总结:1.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与社会学类专业有较大联系;2.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学科的交叉培养,扩宽了专业的宽度,也增加了考研的难度;3.社会保障机遇与挑战并存,专业本身并不突出,但却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下期预告:下一讲介绍的社会学类的院校情况,并介绍社会学类专业的择校策略。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