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1月22日讯(记者 王媛)近日,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大同基地”称号,成为大同市唯一荣获该称号的特色文旅企业。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至今累计投资4500多万元,占地80亩,园区内有全国首家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集设计生产、教学研究、旅游观光、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剪纸产业链,为传承广灵剪纸技艺、打造广灵剪纸文化品牌,构建区域特色文化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据了解,研学实践教育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联合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是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好载体。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始终主张寓教于乐,通过对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全面、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将广灵染色剪纸这一世界非遗的全部制作过程融入到游览参观中,开设剪纸设计、生产、包装30多道工艺流程体验区、互动区,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为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未来,也将继续加强研学实践教育的工作力度,在政策制定、经费保障、师资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快相关工作,为广大中小学校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六一儿童节,2018皇城相府首届研学季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相关领导和河南青少年素质发展中心负责人、青少年儿童及现场游客千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现场,精彩的民族舞蹈助兴表演。启动仪式由晋城市皇城村党委书记、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主持,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天亮介绍研学旅行内容。本次启动仪式上,阳城县旅发委姬敦虎主任做精彩发言。河南青少年素质发展中心马建国主任和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王天亮进行研学活动合作签约。随后,河南青少年素质发展中心马建国主任、晋城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刘毅主任、北留镇党委白军龙书记、皇城相府集团陈柳萍副总共同揭牌!皇城相府研学旅行基地正式宣告成立。晋城市旅发委赵旭替副主任宣布2018皇城相府首届研学季活动正式启动!仪式结束后,随着一阵响亮的鸣锣开道声,与会嘉宾观看了皇城相府《迎圣驾》表演。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栗美霞8月11日上午,“游山西·读历史——千名学子主题研学活动”开营仪式在山西文旅集团数字体验馆举行。学子们将在旅行中读好山西五千年这本历史教科书。据介绍,“千名学子主题研学活动”是由山西文旅集团联合山西省科教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研究院及榆社、清徐、五寨、代县、祁县等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率先开展,一直持续到8月底结束。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同学们将走进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晋祠博物馆、太原解放纪念馆、榆社化石博物馆等研学点开展实践活动。目前,山西文旅集团已联合研究院编制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山西研学之窗”“游龙城·读历史”“游古建·读历史”等系列研学课程线路。并与国家级示范营地(基地)、省内高等院校、周边省份文旅集团、省内多个县市等建立合作关系,正积极打造青少年植物科普教育、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等主题型特色研学基地,成功组织“太行号”首列千人研学专列,以及“诗意黄河·诗词研学”“千人航天科普研学”“传承传统文化非遗研学”等主题类研学活动。随后,山西文旅集团将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等有关单位,整合和深挖山西文旅资源,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研学服务体系,推进“游山西·读历史”研学精品课程研发、线路设计、服务保障、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县域全域研学”模式,联合打造“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促进“文化+教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
网络配图为提升山西旅游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省政府刚刚印发的《“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培育成全国知名旅游品牌,构建完整的文化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体系。分步打造新品牌《方案》提出,开展山西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调查,从历史脉络、古迹遗存、文化传承等方面,系统梳理我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旅游业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摸清资源底数,构建“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内容体系。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梳理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脉络,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体系。挂牌“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今年年底前全省挂牌30个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遗址类、主题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支持打造历史文化类主题公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科研站。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保单位、非遗保护机构等单位要结合实际开设“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公益讲堂等。 《方案》明确,到2021年,打造10条成熟的主题旅游线路,建设20处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试点,培育30个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改造提升60个历史文化景区;到2023年,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培育成为全国知名旅游品牌。打好各类文化牌《方案》提出,鼓励各地围绕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新创一批历史文化主题活动。推进文物活化利用,选择云冈石窟、佛光寺、应县木塔等20处国宝级文物单位开展试点,加强文化价值挖掘阐释,科学策划展示内容,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围绕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主题研学、定制研学、专业研学等安全适宜、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游产品和项目。开展“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打造10条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线路。2020年重点打造以山西“三宝”(法华器、推光漆、澄泥砚)制作、汾酒和陈醋酿造、中医药生产为重点的30个非遗传习展示基地,用3年时间对全省150个非遗传习展示基地改造提升。同时,以24节气和重要节日为主题,打造“节气里的山西”和“节日里的非遗”研学产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水平。设计旅游产品包《方案》提出,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选择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雁门关等15个旅游场所率先启动,打造样板,引领示范;选择张壁古堡等60个具备一定条件但缺乏内容提炼挖掘的4A级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按照遗址、古建、非遗、神话故事等类型,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但缺少必要载体呈现的区域进行创意设计、深度开发。设计研发历史文化主题的世界遗产游、史前考古游、古建研学游、边塞文化游、宗教文化游、晋商民俗游、黄河文明游、寻根觅祖游、红色文化游、廉政文化游等“游山西·读历史”产品包、景点群、线路套餐,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实施山西历史文化传播工程、宣传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优势、互联网新媒体营销、策划山西历史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等,全面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入晋旅游,使人们在旅游中感悟三晋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记者 贾尚志)来源:太原晚报
9月3日,河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安阳隆重开幕。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姜继鼎,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周耀霞主持。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张云凤,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调研员张明星,以及来自北京、山西、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和河南等省(市)旅行商,媒体记者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河南省旅游局发布了6条河南研学线路,并为首批55家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进行授牌。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姜继鼎致辞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姜继鼎在致辞中表示,研学旅游是最具活力的旅游,是最可持续的旅游。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近年来,研学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旅游的重要内容,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 ,成为实现“诗和远方”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今后,河南旅游将充分发挥研学基地的作用和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研学产品设计,吸引优质客源,助推旅游产业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希望,河南旅游业界能够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原则,加强交流沟通,谋求合作共赢,共同为研学旅游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致辞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在致辞中表示,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近年来,安阳紧盯研学旅游新业态,狠抓研学旅游新举措,推进研学旅游新发展,在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十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红旗渠风景区被命名为“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在开展研学旅游方面,安阳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张云凤致辞会上,河南省旅游局发布并展示了河南省主推的6条研学线路:历史文化穿越之旅、文化遗产探寻之旅、中华诗词传诵之旅、中国功夫体验之旅、自然生态科普之旅、革命传承红色之旅。希望通过河南研学产品的体验,让每一位中小学生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领悟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磅礴力量,能够见证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获得更宽阔的眼界,胸怀更远大的志向。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处长汤雁发布河南研学线路首批55家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授牌北京众信旅游和安阳国旅签署《研学旅游合作协议》;北京心锐之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安阳殷墟签署《殷墟探秘人》景区游戏化体验项目合作协议信阳大别山露营景区与郑州中原铁道国际旅行社签约;永城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菏泽花乡水邑旅行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主题分享阶段,来自境内外研学旅游的专家分享了研学经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凌云做主题分享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执行院长、体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薛保红做主题分享香港爱学游总经理张玉忠做主题分享研学旅游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性高,在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中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开展研学旅游合作,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原出彩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区域融合,打造优质旅游的重要举措;是追寻诗与远方,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方式。此次河南省研学旅游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对传播“老家河南”研学旅游新形象、搭建研学旅游合作共赢新平台、壮大研学旅游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此次公布的首批55家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经过了自主申报、省辖市推荐、专家评审、实地检查、党组研究、名单公示等程序。名单如下:开封万岁山开封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精神)安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区(红旗渠精神。桃花洞村)济源王屋山风景名胜区(愚公精神。林仙村、清虚宫村)郑州嵩山少林风景区(胥店村)郑州中原福塔郑州黄帝故里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尖山村)郑州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行知塾综合实践基地(付河村)洛阳中国一拖东方红工业游基地洛阳老君山风景名胜区(海滩村、百炉村)洛阳二程文化园洛阳博物馆洛阳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洛阳三合村伏牛山写生基地(三合村、龙石村)洛阳嵩县白云小镇景区(天桥沟村)平顶山郏县三苏园安阳殷墟(屈王度村)岳飞纪念馆安阳羑里城安阳马氏庄园鹤壁云梦山景区新乡宝泉旅游度假区(圪针庄村、井南洼村)新乡八里沟景区(中八里村、石门店村、郎岸村)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濮阳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胡屯村)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许昌春秋楼许昌禹州钧瓷文化园(南寨村)漯河神州鸟园漯河许慎文化园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北营村)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三门峡卢氏县豫西百草园景区(新坪村)南阳内乡县衙博物馆内乡宝天曼景区(万沟村、牡珠流村)淅川县丹江湖旅游区(张楼村)商丘火神台景区信阳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信阳商城县西河风景区信阳西九华山景区信阳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水塝村、毛铺村)周口太昊陵(五谷台村、从庄村、贾杨庄村、张楼村)驻马店嵖岈山景区(魏楼村、窗户台村、花庄村)驻马店老乐山景区(邢店村、林庄村、芦庄村、贯台村、冲口村、常庄村、邓庄村)济源市示范综合实践基地(林仙村)巩义康百万庄园永城芒砀山旅游区鹿邑老子故里旅游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河清村)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来源:河南省旅游局
(王清茗)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马万清日前表示,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市场上的儿童旅行、亲子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不是旅游市场的一个分支领域,而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此话见于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刊发《陕西省举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培训班 马万清讲话》一文中。据了解,在11月27日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培训班马万清做出上述表态。在此次发言中,马万清指出,相对于学校课堂教学,校外教育研学实践的最大优势是体验性、实践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要统筹考虑、研发好适合学生参加的体验、实践性课程及活动。各地在设计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时,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统筹考虑校内外,统筹考虑各类资源,将资源的教育意义以恰当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课程与实践性体验活动既要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又要有所区别。此前,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实践性课程,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研学旅行的核心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纲要》发布后,国家相关部门又持续发力,研学旅游形成了燎原之势。很多景区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或者游客日渐萧条的情况下,以研学旅行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寻求方向。当然这样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为研学旅行而兴建的景区和机构。为此,“行走山西”向多家山西省内研学基地进行咨询,探寻研学旅行与景区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晋中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戎林宏总经理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深刻反映着中国教育的基础内涵和核心,研学旅行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初级阶段,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职业能力的发展,重视社会实践的过程而非结果。尽管在学生社会实践中会存在旅行社等第三方机构的身影,但随着研学旅行的深化,在概念和外延上升华到学生社会实践的较高层次,以及国家教育部门更合理和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发布,景区的市场化行为将会逐渐淡化,以景区为主体的研学基地或许将回归本源。而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研学实验教育基地的大槐树景区,则认为研学旅行所涵盖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学基地建设首先首先应尊重教育部门在研学基地建设发展中的相关要求。但从景区发展的方向上和转型前景中,很多景区则给予研学旅行充分肯定,并表示分众供给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大槐树景区总经理何东海认为,中小学研学旅游基地的创建,或许可以打开以研学和社会实践人群为主体的其他人群,比如大学生、专业机构、专业部门,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的迭代。2016年11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对于经费问题,该意见也指出,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减免门票政策尽管与当下国家倡导的去除门票经济、多元发展的目标相吻合,但与景区依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研学旅行的盈利明目的相悖。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国家关于研学旅行政策日趋稳定和成熟,以及社会参与力度的不断增强,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研学基地的可选性加大,一些纯粹“投机取巧”型的景区必将淘汰。尽管,未来在研学旅行中,还会有旅游因子比如旅行社的第三方承载功能,但以景区为基础的研学基地,其盈利性预期将会消失,收获的或许只有口碑而已。因此,“研学旅行不是旅游市场的一个分支领域”这个结论较为客观。
文 /张铭 图 / 网络来源:山西日报编辑按:研学基地越来越火爆,各地官方都在积极发文支持基地建设、支持学校与基地合力开展校外研学。基地建设是学生开展校外研学的保障。那么研学新时代下基地如何结合自己的资源与优势做出特色、做出高标准的基地呢?相信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时时处处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游山西就是在读历史。王家大院作为山西省教育厅评定的“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采取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手段,集中力量打造研学旅行新高地,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是研学基地高标准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影响研学旅行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设计效果将对实践教育目标的科学实施发挥关键作用。按照“教育+旅游”的新发展理念,成立了以民居研究室、导游科和文展科为主要成员单位的研学课程设计组。研学课程设计组在现有晋商文化和廉政文化两大专业讲解词基础上,充分利用景区深厚的文化根脉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景区民俗文化、古建文化、诚信文化、楹联文化和吉祥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景区文物展览现状对研学课程进行科学设置,编制了系列教案,实现了运用民居宅院讲述传统古建文化,运用民俗民风讲述晋商诚信故事,运用三雕艺术讲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为适应新时代研学旅行需求,王家大院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联合王家庄园景区对现有文化教育资源全面整合,联合举办文庙释奠礼、煤炭文化展示、安全应急救援、传统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着力将所学所见所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既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体会国粹精华,还将旅行体验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情怀、自强精神和奋斗热情,实现了学生知行合一。根据当前学生出现的动手能力差问题,课程按照学生心理需求精准定位,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观、触、演、感”等多种感官参与,有效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明确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设施建设与完善研学设施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前提,作为实施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提高研学设施建设水平对实践活动顺利实施发挥决定性作用。根据新时代研学旅行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科技探究、素质拓展、生命安全、主题文化、农耕实践和户外拓展等教育实践需求,在现有民居艺术馆和王氏博物馆基础上,新建了具有景区特有文化内涵的三雕艺术馆和廉政文化馆,将景区内具有教育代表性的砖雕、木雕和石雕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在景区游览线路集中展示,充分展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忠孝文化和廉政文化,最大程度规避基地同质建设和无序竞争。王家大院持续加强研学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在景区入口处添置了4台检票设备,设备具备自动红外体温检测功能、预约信息自动匹配功能和危险物品自动报警功能,实现了学生无接触无障碍入园。按照研学旅行活动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需求对游学线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将路程较远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展室和展品,按照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布置,实现了其他游客游览线路和游学线路互不干扰。王家大院在红门堡院落群设置了医务室,配备了常用药品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并对卫生间进行了改造升级,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卫生间标准。景区对游学线路实施安保人员不间断巡查,对景区食品售卖摊点实施日检制度,全面提升基地设施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确保基地人身安全、食品安全、设施安全和游览安全。3服务提升与改进服务人员是研学基地高标准建设的根本保证,作为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基地服务水平将对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实施发挥关键作用。充分考虑学生和社会需求,针对旅行咨询、路线推荐、服务接待、质量评价等重点环节和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准确研判,制定并优化接待流程,全面提高食宿、教育、交通等接待设施及场所管理水平,为目标客户提供系统化的接待、解说和管理服务,全面提升研学旅行服务质量。医生、保洁员、安保员、讲解员和研究员等既是景区的从业人员又是研学活动的参与者,景区高度重视研学服务质量,积极与教育部门、旅游部门和研学机构合作,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定期邀请安全、心理、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着重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研学转化能力,提升服务竞争力。为提高研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王家大院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灵石县王家大院研学服务体系》,全面完善了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景区定期对优秀人员和岗位进行奖励,实行从业人员积分制管理,充分调动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出了一支符合当前研学旅行需求的高素质队伍,建立了以高质量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符合研学市场需求的服务体系,为全面开拓国内国际研学旅行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学旅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爱国情怀的重要平台,高标准建设研学基地对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研学基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建设,为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坚强保障,为加快形成山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公告通知: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晋教政函〔2020〕21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商请推荐“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的函》(晋教政函〔2020〕22号)精神,经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拟挂牌云冈石窟研究院等30家单位为山西省“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省级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现予以公示。记者了解到,本次示范基地推荐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板块、革命传统教育板块、自然生态板块、国情省情教育板块、国防科工板块这五大板块。此次拟挂牌的30家示范基地名单为:云冈石窟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府景区管理处、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八路军文化园(山西红星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汾阳市贾家庄腾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太行少年军校、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村民委员会、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晋中市科技馆、灵石县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吕梁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西沟展览馆、右玉精神展览馆、刘胡兰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馆。责编:吴敏
2020年11月5日,中国旅行社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论坛在敦煌顺利召开,同期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文化旅游惠民活动启动仪式暨丝绸之路(中国)旅行商大会。会上首批省级研学旅行基地认定委员会、首批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正式授牌。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仅18家,长春世界雕塑园是东北地区唯一获得殊荣的单位。按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T/CATS002-2019)及实施文件要求,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认定委员会研究决定,批准山西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煤海探秘”景区、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蒙源研学旅行基地、江苏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江苏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江西南昌凤凰山庄、福建厦门万千极美营地、广东佛山紫南研学旅行基地、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江西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北京古北水镇、吉林长春世界雕塑园、贵州务川自治县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贵州农博园研学旅行基地、河北唐山德龙钢铁工业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山东东阿阿胶旅游景区、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研学旅行基地、中国旅游集团井冈山市创新理论培训中心研学实践基地、河南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等18家基地(营地)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有效期3年。近年来,雕塑园秉承着“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教育理念,认真规划艺术教育,开展了“万人看雕塑”主题活动-儿童系列活动,“讲好雕塑故事”“小小讲解员”,绘画雕塑主题活动,泥塑、陶艺艺术体验、“润枝丫奖”少儿泥塑赛事等活动,构建学校课堂与艺术实践基地相结合教学的愿景。为此,雕塑园成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配合学校教学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艺术教育形成特色。特别是绘画、泥塑、陶艺等这些趣味性、娱乐性及参与度都极强的动手实践课程,为艺术教育实践提供有力平台。未来雕塑园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策划开展体验性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研学课程和活动,开展体验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研学项目,呈现更深度的景区研学内容。来源丨长春世界雕塑园
一、困惑:纳溪推进素质教育路在何方? 从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地扎根生长。 但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国家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安全压力等现实都考量着我们,制约着素质教育的落地生根。为突破这些瓶颈,纳溪区提出“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2012年从合面镇开始试点,打开校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四育”整合育人,2014年全区整体推进,让领导重视、学校主体、社会助力、家长参与,完善素质教育实施的长效体制机制。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教育实践,走向研学基地,走进劳动基地,走进工厂社区,参加生产劳动, 认识社会, 体验职业,“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四育合 一”研学旅行纳溪模式。 二、思考:不忘初心,坚定走“四 育合一”研学旅行之路 (一)思考一:研学旅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研学旅行在古今教育史上曾留下诸多辉煌的印迹,古代就有“游学”之说,如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周游讲学及带领学生四处游学。然而在现代社会,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制度以来,便忽视了学校之外学生原有的生活,弱化了“知行合一”。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中说:儿童进入学校之前有他自己的生活,进入学校之后应该继续他们的生活,如果只关闭在教室里,只让他诵读书籍,等于强迫他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而“这种适应和深谷里的鱼变为盲鱼一样,是一种消极的倾向”。陶行知的 《我之学校观》指出:“学校要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 生活为中心的学校是活学校……”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举目一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研学旅行,美国过去有童子军活动,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日本的中小学设有修学旅行活动课程。我国从2012年起,山西、安徽、重庆等地纷纷开展试点实验,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二)思考二:研学旅行的核心是什么 纳溪区推进“四育合一”研学旅行,其核心在于 强调“研行合一”,真研真游。 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强调其研学旅行的计划性、集体性、研究性和体验性。为防止研而不旅或旅而不研两张皮现象,我们着重在“合一”上下足功夫,推进“研”与“行”的统一,在研究学习中行走,在行走中学习合作、求真、修身、启智、尚美;推进“教”与“学”统一,问需于学生,制订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的研学方案,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集体活动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获得生存、做事、为人的能力,获得个人丰富的体验感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探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思考三:我们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 纳溪区自然资源丰富,水、竹、森林、农业、旅游等特色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灵山与秀水;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让学生传承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新兴科技产业体系建立,呈现新业 态、新气象,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现代化变革,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且教育事业基础扎实,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以上是纳溪区的优势资源。不足之处在于素质教育实施中实践性教育薄 弱,保障研学旅行实施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基地、课程、线路等需要及时建立。 三、行动:构建“四育合一”研学旅行体系,破解实施难题纳溪区建构了“四育合一”研学旅行体系。体系 包括“目标、操作、评价”三个维度,为研学旅行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如图1)。图1 “四育合一”研学旅行结构图(一)目标维度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二)操作维度 1.实践三载体一是建立“1+N”研学基地网络群。 “1”指一个组团——纳溪“三色”研学基地群,“红色”以红军长征川南游击队战场旧址和护国战争纪念馆为核心,包含16个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突出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绿色”以合面太山农耕文化基地为核心,包含16个区级社会综合实践基地,突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和自然育人特色;“特色”以大渡酒镇酒庄为核心,包含11个区级新兴产业基地,突出人类生活与生产相结合的知识与技能教育。 “N”指 158个镇级研学基地、161个校级基地,构成区、镇、校级三级基地网络,供学生时时处处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二是建构了“1+N”研学课程。“1”指 一套“三色”精品课程,将“红色、绿色、特色”课程资源整合编写于《四育之旅》,设计了体验型、实践型、研究型 三种研学活动类型(如图2)图2研学活动类型从任务驱动、课程资源整合、活动设计、研学指导四个方面注重“研行合 一”,注重学科之间的跨界整合。“N”指各校以此为蓝本研发了100余门校本研学活动课程、1000多个微课程方案。 三是设计了“1+N”研学活动线路。“1”指“三 色”精品线路,红色线路以学习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为内容设置研学2天; 绿色线路以研究农耕文 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内容设置研学5天;特色线路以研究学习科技人文、现代产业、智能环保为内容设置研学3天,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研学线路根据年龄段学生特点而选择。 当前,绿色线路开展年接待学生2万人次。“N”指以学校周边地域资源为主要内容设置的常态化研学活动线,根据镇域实际而制订。 2.推进四策略 一是由点到面实践推进策略。试点镇合面镇成立了以区域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教育名镇”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建设“四育合一教育名镇”的意见》,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进行了精心规划设计,形成了高规格的“四育合一”试点镇的整体规划和核心区太山生态中心区规划。 建基地实行政企合作,建成1000亩国家级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合面太山基 地。合面镇的基地建设探索,为区域推广提供了基地建设的实际操作经验。 2015年12月,纳溪区委区府将合面镇太山村小升格为泸州市纳溪区太山“四育合一”实验学校。该实验学校与太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其1000亩实践基地,承接、管理全区中小学生“绿色”研学旅行线活动,试点探索“学校+基地”“学校+企业”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 二是“1+N”科研课题全域研究推进策略。全域课题研究以区教育局申报的省级课题《区域推进 “四育合一”教育改革实践与研究》为引领,主要解决理论问题和区域实践问题。 在省级课题统领下,全区各学校申报了15个市区级子课题,主要解决研学实践难题。今年此研究成果获省政府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家长参与”四维驱动策略。在整体规划、制度推进、学校建设、人才配置、发展基金、督导管理等方面,以政府为主;中小学作为育人主阵地,将研学活动课程列入学校课时计划, 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科知识和家庭、社会、自然研学旅行的共融共生;充分调动村社、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学生的教育, 鼓励学生通过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活动,以社会之力支持研学活动。 组织家长参与到研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基本家庭礼仪、生活技能、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教育。 四是“组织、经费、安全、督导”四项保障强力推进策略。建立立体育人组织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下设七个职责明确的工作组。设立专 项发展基金提供经费保障:区政府设立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其中每年补助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经费为100万元。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包括区、镇、校三个层面的安保领导组,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具体负责。活动管理分别制定了严密的安全管理流程,制订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定制购买了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保险,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五年来,没有因为开展研学活动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建立三级督导网络提供督导保障:在督导评估方面,建立了区、镇、校三级督导网络(见图)。区政府设立专职督 学负责全区督政督学工作,各镇设置专职督学负责全镇督政督学工作,各校设置兼职督学,负责督导学校工作。 对“四育合一”改革开展督导评估,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评价维度 “四育合一”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包括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体系。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对研学旅行的实施需要通过评价进行引领、校 正、考核和督查;学生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参加研学旅行活动需要通过评价检验。 一 是编制了《纳溪区学校评价细则及办法》;二是建立了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10A+”评价体系,包含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四、收获:“四育合一”研学路上教育自然花开 (一)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可喜变化 研学旅行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时间、空间、内容及研究学习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革,原有班级授课为主变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 原有固定时间空间变为行走的时间和空间,原有的学科知识为主变为综合性学习为主,原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变为全员全程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随着“四育合一”素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尤其是研学旅行的推进,学生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个性特长百花齐放,全区涌现出上百名十佳一星少年,有孝心、爱心、诚信之星等,全区有一百多项科技、艺术、德育、文学、体育等素质教育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 研学旅行还带来了文化指标、体质健康指标、情感能力指标的变化。 (三)区域育人格局发生改变 “四育合一”研学旅行的实践,构建了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四方联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改变了曾经政府不太重视、学校办学单一、家长社会不介入的格局。区上建立了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任召集人,定期组织部门研究教育难题,目前该会议已召开13次,协调解决教育难题97个。 近三年来,政府投入7.5亿,组建教育基金、教师发展基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5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企业提供实践场地137个,家长参与学校管理5万余人次,社会满意度达98.3%。 (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基础更扎实 校长管理观念转变,治理能力提升,逐步向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和行为靠拢,“一校一品”育人特色形成,全区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转变。从过分看重 分数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关起门来进行教育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协调家庭、社会、自然的力量合力育人;教学方式已在悄然发生变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内容得到最大化展现。 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都发生改变,浓厚的家教家风正逐步形成。 (五)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各级领导、专家270余人次关心指导“四育合一”改革,接待各级参观考察团队80余批次。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先后指导我区研学实践活动。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有专家认为, 纳溪“四育合一”研学旅行实践,契合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探索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为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一种范式。来访的各级领导认为,纳溪区“四育合一”研学旅行改革真正解放了孩子的身心和手脑,还孩子成长的自由,在融家庭、社会、自然、学校为一体的大学校中,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创造、学会做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家长和社会认为,“四育合一”研学 旅行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家庭更和睦、 社会更文明、 孩子们更阳光自信,感恩诚信的道德风尚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