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东变局十年:回顾、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行莫若无为

“中东变局十年:回顾、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会议现场 赵立凡/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和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新刚教授做会议总结 赵立凡/摄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编辑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叙利亚研究中心和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东变局十年:回顾、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余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先后致辞,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新刚教授主持开幕式。在主旨发言阶段,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大使在发言中表示,面对纷繁复杂的中东局势,中国坚持以发展促稳定、和平的外交理念,坦然面对形势发展变化。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大使分析了“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面临的难民、恐怖主义、经济转型和人口快速增长等挑战,认为中东依然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地和海陆战略要冲,并指出中国在中东地区要积极进行外交理论的实践创新。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杨光研究员以土耳其、埃及和沙特为例剖析了中东剧变以来中东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认为中东经济发展的出路一个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另一个要发展非石油产业。王林聪分析了中东剧变“长波”与治理困境问题,认为新科技革命、经济转型、治理能力和水平是中东国家未来能否抵御地区与国家动荡的核心要素。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教授在主旨发言中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与影响,认为中东地区民族国家构建应遵循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相结合的道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对当前中东的安全形势及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提出了若干思考,认为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问题是中东动荡的根本原因,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应将促进发展放在首位。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哈全安教授从历史经验出发,以文明交往论为视角分析了反恐战争与中东难民潮。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以安全化理论为分析工具解释了当前沙特外交中的教派问题。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从合法性和合理性、局限性和风险性等视角探讨了如何辩证地看待新一轮阿以关系正常化,认为当前中东的冷和平不是真和平,阿拉伯联盟已经散架,未来阿以关系存在“冷”与“热”反复转变的可能。本次会议设置了三个小组讨论,其中第三小组为研究生论坛。第一小组围绕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新形势、中东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对外关系进行讨论。第二小组围绕中东社会与经济治理、中东变局与中国对应进行讨论。第三小组研究生论坛讨论主题涉及中东保护责任、沙特国家治理、埃及安全、阿尔及利亚社会运动和伊朗史研究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区域与国别研究。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认为,区域与国别研究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格局,以及推进全方位改革开放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赵立凡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娘王

田家炳辞世 山西学子寄哀思

山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山西师范大学供图 田家炳先生(左四)为山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剪彩。山西师范大学供图 山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的田家炳先生雕像。本报记者刘江通讯员畅瑞晨摄 2004年,田家炳先生出席忻州田家炳中学挂牌仪式。贾世民供图 本报7月11日讯(记者 刘江 郭小强)7月10日上午,一生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田家炳博士安详辞世,享年99岁。讣闻传来,受田家炳博士资助的山西师范大学、忻州市田家炳中学,以多种形式深切缅怀田老先生。田家炳先生,香港慈善家、企业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董事会主席。1982年,他创办田家炳基金会,致力于捐办社会公益事业,倾心支持国家教育发展,惠泽全国,赢得各方称颂。2004年9月,由田家炳先生捐资500万元建设的山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田先生到校视察,并为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剪彩,使得山西师大成为全国167所田家炳学校中的一员。山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为该校的二级办学单位,是根据田家炳基金会章程,尊重田家炳先生将书院办成教学实体的愿望,以“明教育之道,弘教育之理,育教育之人”为特色与主旨;以“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为办学目标;以“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已成为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教师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良好衔接、互补,与国内外广泛学术交流,具有活力和广泛发展前途的教育研究机构和办学实体。“全体师生一定赓续先生遗志,以‘立德树人,报效祖国’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田家炳先生去世后,山西师范大学发文悼念,还在该校官方微信推出《缅怀,师大田家炳教学楼背后的老先生离开了》的专题。“田家炳博士视慈善工作为第二事业,倾注心力。作为学子的我们,唯有向先生致敬!感谢您做的一切,我们将永远缅怀!”山西师大的学生表达了对老先生的深切怀念。7月10日,惊闻田家炳先生逝世,忻州市第十中学(忻州市田家炳中学)举校哀痛,通过微信群等形式遥寄哀思。师生深感惋惜,纷纷向田老先生默哀致敬,深切缅怀热爱祖国、倾心注力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田家炳先生。教师籍晓芳说:“致敬田老先生,一路走好。忻州十中的好多优秀学生都受过田老先生基金会的资助。愿田老先生像以他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一样永远照耀中国教育前行之路。”7月11日,忻州田家炳中学向田家炳基金会起草的《唁电》中写道:惊闻田家炳先生辞世,忻州田家炳中学举校哀痛,全体师生感念先生恩德,深为叹惋。在此谨向先生亲属转达诚挚的慰问,祈请节哀保重。先生一生爱国爱乡,履仁崇义,倾心注力支持国家教育发展,善行遍天下,恩泽惠神州。名标星座,功著千秋,善行懿德,与世长存。记者了解到,忻州市第十中学(忻州市田家炳中学)是忻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是山西省示范高中。1996年筹建,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教师270余人,学生3000多人。办学19年,学校走出一条跨越发展之路,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等30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2年,我校建校资金极度短缺,先生雪中送炭,慷慨捐资200万元,资助我校建成图书科技楼一幢。2004年9月,先生前来我校出席忻州田家炳中学挂牌仪式,先生平易近人的态度、重教兴学的美德,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位师生,给我校师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我校一直蒙受着先生和基金会的无私资助,参加德育论坛,参加校长研训,拓宽了办学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采访结束时记者获悉,7月12日上午,忻州市第十中学(忻州市田家炳中学)还将在校内“田家炳事迹陈列室”举行悼念仪式。

仙人掌

两岸教师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本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张盼)20日,“海峡两岸教师教育论坛暨‘互联网 ’时代教师核心素养与教师教育变革云论坛”于北京、台湾台中、山西临汾、贵州兴义、浙江湖州五地举办。会议分在线主题演讲、云端专题对话、云端分论坛三种形式。在现场和云端参与论坛者有两岸教师教育学者、中小学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20日上午,两岸学者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台中教育大学设立主会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在开幕辞中说,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也使两岸教育界面临巨大挑战。然而两岸教育界同仁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实践创新,共同探索在线教师教育新样态以及在线教和学的新举措。朱旭东说,希望两岸教育界同仁能够用教育之光驱散疫情阴霾,用教育之爱拉近彼此距离。特别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学人能够在新时代勇立历史潮头,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在主题演讲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饶从满、台中教育大学教授王晓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围绕“互联网 ”教育教学新常态下未来教师核心素养及其提升路径,分别开展了题为“新时代教师素养模型建构”“整合式在线学习模式探究”“人工智能 教师的协作路径”的主题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对记者说,本届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延展和深化。特别是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借助在线技术平台,搭建两岸学者和师生交流的高端平台,具有重要的学术交流意义和教师教育实践引领价值。台湾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洲松告诉记者,过去20多年两岸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比较频繁。两岸教育界人士都非常乐意进行交流沟通,大家为了提升学生的教育共同努力。即便是面对疫情,学生的学习还要继续,本次会议分享中也看到两岸教育者为了这样的目标投入努力。杨洲松说,台湾跟大陆很多高校、中小学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岸教育者可以深入探讨和交流。两岸在教育观念和做法方面可以互相借鉴,比如台湾在教育方面的灵活性、大陆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方面的发展,都可以为对方提供启发。桑国元说,两岸教师、学生、教育相关从业者人数众多,教育交流在促进共同发展、拓宽两岸师生的研究和学习视野、增进两岸学者和青年学人的交流和友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指导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台中教育大学联合举办,山西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海峡两岸教师教育院校机构共同协办。

大淘金

两岸教师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教育之光驱散疫情阴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9月21日电20日,“海峡两岸教师教育论坛暨‘互联网+’时代教师核心素养与教师教育变革云论坛”于北京、台湾台中、山西临汾、贵州兴义、浙江湖州五地举办。会议分在线主题演讲、云端专题对话、云端分论坛三种形式。在现场和云端参与论坛者有两岸教师教育学者、中小学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20日上午,两岸学者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台中教育大学设立主会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在开幕辞中说,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也使两岸教育界面临巨大挑战。然而两岸教育界同仁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实践创新,共同探索在线教师教育新样态以及在线教和学的新举措。朱旭东说,希望两岸教育界同仁能够用教育之光驱散疫情阴霾,用教育之爱拉近彼此距离。特别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学人能够在新时代勇立历史潮头,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在主题演讲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饶从满、台中教育大学教授王晓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围绕“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常态下未来教师核心素养及其提升路径,分别开展了题为“新时代教师素养模型建构”“整合式在线学习模式探究”“人工智能+教师的协作路径”的主题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对记者说,本届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延展和深化。特别是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借助在线技术平台,搭建两岸学者和师生交流的高端平台,具有重要的学术交流意义和教师教育实践引领价值。台湾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洲松告诉记者,过去20多年两岸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比较频繁。两岸教育界人士都非常乐意进行交流沟通,大家为了提升学生的教育共同努力。即便是面对疫情,学生的学习还要继续,本次会议分享中也看到两岸教育者为了这样的目标投入努力。杨洲松说,台湾跟大陆很多高校、中小学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岸教育者可以深入探讨和交流。两岸在教育观念和做法方面可以互相借鉴,比如台湾在教育方面的灵活性、大陆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方面的发展,都可以为对方提供启发。桑国元说,两岸教师、学生、教育相关从业者人数众多,教育交流在促进共同发展、拓宽两岸师生的研究和学习视野、增进两岸学者和青年学人的交流和友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指导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台中教育大学联合举办,山西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海峡两岸教师教育院校机构共同协办。记者 张盼《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9月22日第04版)

卖身契

第三届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我心中的苏东坡人物画作品展

东 坡 韵第三届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我心中的苏东坡”人物画作品展主 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眉山市人民政府承 办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时 间2019年10月25日9:00开幕地 点眉山市美术馆画 适 吾 意文沈 伟(沈伟 艺术史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苏轼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通才。去年下半年,一幅传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重现人间,并在香港拍出数亿的天价,其真伪姑且不论,但在家喻户晓的诗文成就与人格故事之外,东坡在绘画领域的涉猎,也再度令世人关注。“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这是东坡题跋《书朱象先画后》中的一句话。文、画并举,在今天看来或已平淡无奇,但在东坡的时代,将百工匠作之一的“画”与文以载道之“文”等而视之,则是对绘画艺术表达功能与价值意义的明确肯定。因为在东坡的眼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其自洽也好,圆融也罢,总之都是发自本心的艺术化表达,恰如东坡诗云“观身卧云岭,阅世走人间”一般的活脱,而与“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训诫大异其趣。于画史的角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向。自我内心的发问与表达,成为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使得绘画的工具与方法成为个体精神的寄托,以及士大夫在社会理想与个人困顿之际的人文归宿。对东坡本人而言,绘画是学问与才情的外显,而对其响应者们来说,绘画或可成为立身的本职,尤其东坡“士人画”的主张,表面上直接开启了后世“文人画”的风气,而究其实质,则是以绘画之途而通达事理、道悟人生,激发出画家们向精神彼岸迈进的艺术自觉。其犹如元代高士倪瓒所呼吁的“聊写胸中逸气”,也不过就是东坡理念的伸张。苏东坡的话题,其实涉及各个领域,今天还可以讲出许多,他原本就是中国经典文化中的一个追忆对象。最近几年里,其眉山故里已多次举办了以东坡为题的文化高峰论坛,而这一次,又专门邀约了一个为东坡造像的绘画创作活动,积极响应之下,四十六位水墨画才俊们贡献出了画中的情思。这一批专题人物画创作作品,诚可谓佳构纷呈,精品迭出,其中王孟奇、钟孺乾、王晓辉、李晓柱、朱兴华、白云皓、王犁等一众人物画名手们迁想妙得的传神之作自不待言,而令人瞩目的是,林海钟、丘挺、刘明波、李勇、徐光聚等多位驰誉山水画界的朋友们也各显才情,把东坡形象塑造得尤其洗落凡尘、逸兴十足。四十六件作品,构成苏东坡显现于艺术的、人文的、生活的丰富情态。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曾试图列举诸多的角色特点来勾绘东坡的全貌,但其中那句“月下的漫步者”,则最为朦胧,也最令人心动。因为远去的东坡,留与世人的也正是一种诗意生存的风范,并且也正因为如此在每个仰慕者的心目中,都活跃着一个自己所理解的“苏东坡”。千载而下,“画适吾意”的艺术理念,让水墨之道超越技艺的层面而逼近人文之妙境,恰如这次邀集的作品,画家们所创制的东坡,非彼东坡,亦非此东坡,而是每一个承袭着东坡艺术精神的自我。乙亥寒露时于武昌昙华林作品欣赏按拼音首字母排序白云浩作品 也无风雨也无晴白云浩 1963 年生;1986 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1 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8 年参加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重彩画会理事。曹远平作品 东坡先生行吟图曹远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現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活动 ;2013 年 “水墨现场”及 2013 当代水墨画家提名展 浙江省美术馆 ;2014 年 “观物”曹远平花鸟画作品展 山东烟台宇辰美术馆;2015 年 鲁东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暨当代水墨邀请展 山东烟台画院美术馆;2015 年 “齐物见心”当代中国花鸟画七人展 北京 正观美术馆 ;2016 年 “齐物见心”当代花鸟画七人展第二回展 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2016 年 “入境”水墨沙龙八人邀请展 湖北武汉湖北美术学院老美术馆 ;2016 年 “对坐”图像与空间水墨邀请展 江苏南京芥墨艺术馆 ;2016 年 “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 70 后艺术家提名展 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2017 年 “齐物见心”花鸟画九人展第三回展 广东美术馆。党 震作品 东坡居士像党 震1973 年生于山东济南;199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200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田黎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邓 枫作品 诗酒趁年华邓 枫四川省诗书画院创研部主仼,专职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邓建强作品 东坡造像邓建强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常务副馆(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全国美术大展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学术机构收藏。丁 山作品 行仗图丁 山1973 年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原籍江苏省泰州1997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5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水墨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 年,赴美 ALFRED 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美艺术机构交流推广中心执行主任。方向乐作品 东坡休憩图方向乐字乐之,斋号归耘堂、借斋,1979 年生于内蒙古河套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二级美术师现任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人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作品被中国美协、江苏省美术馆、金陵美术馆等单位收藏。顾 平作品 东坡观砚图顾 平江苏南通人,1960 年 4 月生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史》执行副主编中国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贺丹晨作品 千里共婵娟贺丹晨字旭初、号国风、丹阳竹苑主人。湖南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文旅部艺术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学委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院委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川音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特约馆员,四川省政协特邀委员、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第六届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曾三次获中宣部,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巨幅中国画《民族欢歌》十七米乘三点五米。有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老贺和他的团队。上、下集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香港卫视拍摄巜画家贺丹晨访谈录》专题片在香港卫视播出。湖南卫视拍摄《绘画大匠——贺丹晨》等专辑。受中央电视台委托为中宣部重点工程巜大国根基》系列专题片题写片名并创作四幅作品,该片已在全球播出。所著著作,主编专业图书上百册。现工作生活在北京、成都。蒋 才作品 东坡把砚蒋 才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山水画创作研究院画家重庆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国学研究会书画院副院长重庆文史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广平作品 东坡放鹤图李广平1963 年 3 月出生于山东平原1987 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1990 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室2004 年结业于艺术研究院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2008 年至 2010 年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人物画课题班曾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慕尼黑、中国北京、上海等多次举办个展现为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李宏禹作品 夜饮东坡醒复醉李宏禹祖籍山东1999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李青稞作品 明月几时有李青稞1963 年生于重庆,女,成都画院专职画家、成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7 年毕业于四川美院中国画本科专业。连续七次参加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代表作《西风烈》获 97 年“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入选“20 世纪百年中国画大展”;2003 年获四川省首届政府美术“文华奖”一等奖;2004 年入选全国政协主办的四川省优秀作品进京展;2015 年入选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2019 年中国画《转机NO. 一带一路》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李晓柱作品 抱云来李晓柱1963 年生于河北任丘。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写意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李 勇作品 千古东坡李 勇字无忌,四川仁寿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重庆市道教协会副会长、阿拉善 SEE 重庆项目中心创会副主席、重庆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重庆书画院副院长、重庆缙云书画院副院长、重庆市北碚区美协副主席。2014 年发起并创办虚白馆,曾在重庆、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先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名家班、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中国画精英班·龙瑞工作室进修学习。李 振作品 行吟图李 振1983 年生于山东禹城200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田黎明先生2010 年至 2014 年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2017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导师田黎明先生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巨德先生。林海钟作品 东坡先生笠屐图林海钟号卧霞散人、林泉阁主人。1968 年生,浙江杭州人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1986 年考入中国美院,1993 年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综合教研室主任。刘 佳作品 日啖荔枝三百颗刘 佳1965 年出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副秘书长,委员。中国·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国画院院长。刘明波作品 东坡居士造像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文联主席团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 懿作品 东坡先生访碑图刘 懿1971.11 生于泗阳,2012 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周京新教授、樊波教授。现为江苏省国画院美术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第五期“333 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吕应鑫作品 论 画吕应鑫别名大吕,号佛子,生于四川眉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竞园美术馆副馆长、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香港画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专委会委员。罗 彬作品 夜游承天寺罗 彬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湖北省文联委员。自 1984 年起作品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及首届、第二届中国画院双年展,首届、第二届中国画展,获第七届美展铜奖、文化部历史画展优秀奖等。并获湖北省五一带动奖章,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奖。2013 年,“读戏”个展;2015 年,《扇里乾坤》个展;2016 年 “新中国美术家 - 湖北省国画作品展”;2018 年,《入戏—罗彬水墨人物》个展,武汉美术馆。明 瓒作品 东坡先生小像明 瓒号懒闲头陀,1963 年生于河北石家庄,陕西岐山人,现居北京,自由艺术家。丘 挺作品 但愿人长久丘 挺1992 年 9 月 -2000 年 7 月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硕士学位。2004 年 1 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主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法国布列塔尼城市联邦委员会、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苏 涛作品 林泉雅兴苏 涛1978 年 生于山东2004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9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壁画系。孙夕恺作品 东坡赏砚图孙夕恺山东五莲县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美协当代水墨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监事长。王孟奇作品 把酒慰深幽王孟奇1947 年生于江苏无锡市,1977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赫赫作品 东坡居士参禅图王赫赫1975 年生于长春,陕西大荔人。199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水墨人物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美术学(书画比较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硕士生导师。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青年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央党校、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馆、安徽省政协、威海市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曾在中国美术馆、北京炎黄艺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威海市美术馆、山东云龙美术馆举办个展。王 犁作品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王 犁1970 年生于浙江淳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并从吴山明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出版有文集《书桌画案》(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 年 1 月第 1 版)、《排岭的天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1 月第 1 版),《忍不住的表达》(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7 年一月第一版),以及个人画册多本。王利军作品 听 竹王利军1962 年 12 月生于河北乐亭,斋号心一轩、惠风草堂。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擅长国画人物兼及山水、花鸟、书法等。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2010 年被评为当代 30 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王晓晖作品 东坡痴醉图王晓晖1963 年生于石家庄市,别署清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 年至今,仼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新伦作品 东坡寻梅图王新伦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理论与创作高研班导师,福建省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美协顾问,厦门市美协名誉主席;曾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厦门市美协主席,集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扬州大学、集美大学硕士生导师,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人大代表。王 莹作品 人生何处知何似王 莹1987 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1992 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工笔人物画室。2002—2004 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及首届博士课程班。2005 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刘大为导师工作室“精英班”创作学习。曾任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画院外聘画家、天津画院签约画家、博宝艺术网艺品万家签约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要美展及学术邀请展并获得金、银、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河博物馆、日本王森然纪念馆、香港东方艺术中心、法国廊安艺术馆、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山西太原艺术博物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吴 非作品 东坡赤壁怀古吴 非洛阳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洛阳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洛阳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擅画牡丹,尤精人物。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名家。徐光聚作品 直面人生风雨徐光聚 1974 年生于南阳,自幼随舅父彭茂先习画,1997 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炎黄艺术馆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创研中心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会、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收藏。杨涪林作品 观竹图杨涪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四川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美协荣誉理事,重庆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画院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重庆民盟画院副院长 , 重庆渝州画院副院长,重庆市九龙坡区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杨梁相作品 大江东去淘尽千古人物杨梁相生于 1962 年 3 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支部书记。国家一级美术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政府聘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四川山水画会名誉会长。袁 辉作品 十年生死两茫茫袁 辉1955 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78 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后毕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及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画马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了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保定画院名誉院长,保定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袁 泉作品 东坡吟松图袁 泉1967 年生,四川眉山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油画学会会员,眉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眉山国画院秘书长,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全国美展,并有获优秀奖。袁学君作品 东坡先生造像袁学君又名袁学军、袁君,号大羊。1967 年生于广东,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山水画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师从龙瑞先生。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美术馆馆长,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楚天学者”、三峡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学术秘书兼办公室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发展顾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北京大学授课导师,湖南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春新作品 煮茗图张春新河北唐山人,1983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 ( 本科 ) 并留校任教。1998 年 3 月由四川美术学院调入重庆大学组建艺术学院,现为教授(二级),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第一届第二届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员、教育部第四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第四届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重庆中山画院院长、重庆国画院副院长、重庆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重庆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赵 晨作品 东坡黄州谪赵 晨1977 年生于河南洛阳,1996 年 考入天津美院国画系,2000 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2004 年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4 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华其敏教授。2007 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 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导师为冯远教授。2015 年毕业 ,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钟孺乾作品 和合相宜图钟孺乾1950 年出生于湖北。1986 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现为该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绘画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参加了当代绘画的诸多展览,发表于各种刊物,出版个人画集多种。周 颢作品 东坡携琴图周 颢1973 年生于湖北安陆,1994——1998 年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画系第一工作室主工水墨人物画专业,受业于姚有多、张立辰、韩国榛、田黎明等先生, 2003——2006 年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韩国榛先生硕士研究生,主要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探索及相关文化史研究。出版有《周颢水墨人物画作品集》、《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系列教材——线描人物画教程》、《历史人物百图》等著作。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画系写意人物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温馨提示:此作品请横屏观看 ▽)朱国栋作品 倚仗听声朱国栋1975 年出生于黄冈 ,男 ,1993 年至 1997 年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中国画专业1998 年至 2001 年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彩墨人物方向2014 至 2015 年中国美术学院山水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山水教研室主任 , 硕士生导师。朱兴华作品 不可居无竹朱兴华1958 年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人物画研究会会长。作品《高原盛会》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沧州四侠》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银牌,《十叟长寿图》入选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被中国奥委会收藏,《武乡晨曲》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今古奇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梁山三十六将图》获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大展优秀奖。著有《工笔人物画》等。

其死生也

教育资讯丨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最全师资大公开!快来了解吧!

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虽然今年第一届招生,但丝毫不影响台州小升初家长们对它的热情。北大附中作为传统名校,高考多年来保持北大清华录取比例12%,双一流大学录取50%,211大学录取75%,近十年高考本科一段率99%以上。北大附中国际部毕业生每年有90%的录取来自美国排名前50的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及艺术大学。本部优秀的成绩离不开优秀的老师,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的师资也堪称完美!一起来看看叶老师收集的最新消息吧!李世民 执行校长北大附中高级教师,从教28年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教学副校长,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专家组成员,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优秀班主任参与编写《如何写好夹叙夹议作文》、《高考古诗文训练》、《中学生古典诗词备考》、《高中文言文译著及赏析》除了优秀的李世民校长以外,各任课老师也很值得期待!老师们都来自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旧金山大学 英国利兹大学 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他们分别是:(老师较多,以下仅列举部分)秦占全 小学部负责人北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从教33年北京大学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基础教育培训导师北大附中特殊贡献奖,北大附中示范课课题组组长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优秀教师张树军 中学部负责人北大附中英语高级教师,从教25年北大附中年度优秀教职工,教育部国培计划指导教师,北京市数字课堂主讲参与编写《倍速英语》、《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三点一测随堂达标训练》张国富 资深名师北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从教37年北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学科主任主持“写作课程”和“文学专著阅读”等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改革善于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对其终生有益的阅读、探究和表达的能力张太立 特级教师中学特级数学教师,从教40年“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优秀辅导员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教科研先进个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南阳市名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教育先进工作者姬路娟 资深名师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教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名师,石家庄市某知名小学副校长、数学学科主任、年级主任国家家庭教育讲师,全国数学展示课一等奖;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奖石家庄市十佳学科带头人,小学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洪洋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就职于荷兰莱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曾任辽宁省中考语文阅卷组成员朱磊克本科: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现任北大附中衔接班数学老师谢呈媛香港中文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生哥伦比亚大学在京语言项目汉语教师美国布朗大学——汉语教师张潇艺旧金山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生美国加州旧金山Presidio Knolls School数学学科带头人国内培训——日语教师曲艺华中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科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澳大利亚Hampton Primary School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天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世界联合学院(UWC),实习教师加拿大国际学院(CIS),研究助理李梦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婷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张继涛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师范专业东阳市第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张晨辰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本科大同外国语学校,担任初中音乐教师澳洲莫纳什大学,对外英语教学,研究生成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生殷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李亚星小学高级教师,25年教龄温州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苗学尧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笔墨纸砚体验工坊负责人古法制墨课程教师除了以上优秀的学科老师以外,学校还有独具特色的“五中心”,也配备了优质师资!教学模式“五中心” 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的老师们将北大附中本部特色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扩展成为“五中心”,即图书馆中心、艺术中心、运动中心、科创中心和成长中心,学生在“五中心”的围绕下,有更多、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实现全面发展。“五中心”11位教师55%以上硕士研究生73%毕业于985、211大学专业教师全部来自专业名校的对口专业(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优秀的学校,离不开优质师资,更离不开属于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的办学特点。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实材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方式,学生们每堂课平均占有的时间会成倍增加;教师有精力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特性,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独立见解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设计各种组织形式,调整班级布局,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习质量。全科教师,全天陪伴 呵护小学低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状态,打造家庭化班级,两位教师,全天陪伴!通过“主题式教学”,“项目学习”克服学科隔阂,跨越课程边际,合力完成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的教学任务。在促进孩子综合发展的同时不断发展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植根当下,赋能未来。多元发展,百种课程 1.基础课程(立足课标,夯实基础)国家课标课程,包含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实践与探究、体育与艺术、英语与国际理解等。2.拓展课程(多样选择,助力成长)选修课程着重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力求涉及更多科目;俱乐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终身爱好,提升素养,增强能力。选修课:古筝、二胡、折纸、智慧钢琴课、趣味科学实验、鬼脸化学课、潜水艇探秘、中国历史探秘、图书馆阅读、《说文解字》与汉字文化、英语阅读极限挑战、英语语音训练、初级韩国语、跨文化交际与沟通、微观经济学等。俱乐部:足球、篮球、网球、轮滑、板球、戏剧、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AI、茶艺、指尖造物、英语阅读课、童话美术史、沙画、陶艺等。3.个性课程(放眼世界,开拓创新)数学竞赛、机器人竞赛、国际模联、雅思托福、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再介绍一下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学费 2.25-2.45万/学期面谈 预估考查语数英三门招生计划 小学一年级新生8个班25人/班合计200人小学不招收住宿生初中一年级新生6个班30人/班合计180人中学要求学生住宿宿舍问题 12人共享90平方米宿舍两个寝室,每寝室6人(前期每寝室4人)1个公共空间 1个阳台3个洗漱台盆 3个厕位3个淋浴 每个寝室17平方米公共空间28平方米 阳台4平方米这所学校家长们喜欢吗?

久矣

“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近日,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超学科视野中的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暨《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首发式”在复旦大学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学术论坛采用“云论坛”方式,集刊首发采用“云首发”方式,线下的主会场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心秘书长张殿元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致辞并为学术集刊首发揭幕。孟建教授在致辞中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的影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数字人文研究绝非数字技术在人文学科的简单应用,数字人文是可以与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引发的传播革命相提并论的一场彻底的学术生产方式变革。数字人文研究所体现出的超学科方法正在不断地打破学科和非学科的边界,将知识生产和传播变革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人文”传播时代。数字人文研究不但创新着学术生产方式,而且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将数字人文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并为此搭建高层次的研究平台,努力汇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凝心聚力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学术进展。由中心编撰的《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就是这研究领域的诸多成果之一。参加论坛进行主旨发言的学者围绕数字人文的范畴边界、数字人文的核心内涵、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数字人文的实践探索、数字人文的现代反思、数字人文的传播创新等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与思想交锋。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郭良文以数字人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为例率先发言。他认为数字人文是科技发展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跨域合作的重要思想。他透过数字化、数字典藏与虚拟文化进行的创新传播与互动体验研究,揭示出数字人文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他积极倡导,要运用数字人文与数字叙事进一步讲好中国的非遗故事,传承好和弘扬好优秀的中华文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祁林以刘慈欣科幻小说《诗韵》为例,深刻阐述了数字人文与科技人文主义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人文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或进化人文主义)、技术人文主义。在技术人文主义主导的当下,各种媒介表现既争奇斗艳也众声喧哗,例如算法声称比人还了解人,这种“算法神人”主导的科技人文主义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何在,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少晶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数据、人文的融合,但是人类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认识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甚至极端性。通过对国际上主要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报道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后面包括国家、商业、科研等不同力量在博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片面的媒体呈现急切呼唤着数字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张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刊副教授认为,数字人文作为知识领域的学术生产“实践”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改变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成果。信息科学和文献数据库的不断发展,为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中数据资源的网络化,通过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可探测海量数据中的建筑实践谱系,并使数据资源应用于建筑文化研究之中。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杨铮关注了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引发的“两种文化”之争,她分析了上世纪60年代“斯诺-利维斯之争”对于中国大学当下人文和科学的价值定位的重要参照意义。她认为,中国的大学在数字化等科技浪潮推动下正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和文化转型。这些变革背后的思想逻辑都暗含着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在新时代、新平台、新格局中的交融和对话。进行主旨发言的其他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的紧密关联。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筠冰副教授从数字人文在艺术史领域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数字人文给当代艺术史研究带来的重大变革。她认为数字人文方法为艺术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使得人们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发展增加了全新的维度。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婧梳理了数字人文的主要特征,包括在数字人文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始终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前提,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人文学科的结合模糊了文理之间的界限,体现出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特点等。她认为数字人文既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新型学科领域,同时也意味着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拓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学峰认为,数字人文引发的超学科方法论不再把学科边界作为预设前提,它带有反学科的特点但是不准备宣称学科边界不再合法,它通过将学术领域内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破学科的边界,还要突破大学的边界,使得政府、企业、高校、公众等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超学科是学科在高度综合、强烈激荡以后,形成的一种临界突破力量。这种临界突破带有“涌现”的特质,它的成果可能并非任何学术规划所能预期,而一旦实现将会极大推进知识创新的步伐。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徐生权则从修辞的角度反思了计算机“程序”作为数字时代一种新修辞手段带来的冲击。他认为相比于符号修辞的明示性,程序性修辞往往是一种隐性传播,并且程序性修辞往往消解了以往符号性修辞中信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有时其对于被说服者行动的改变,就是在与程序互动之中完成的。面对数字时代的这种新修辞,一方面我们的传播学教育要让传播者学会利用程序修辞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迈向批判性的程序修辞素养,实现对于程序修辞背后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洞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黄汉认为,“可视化”是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学术地图也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展现方式。数字人文研究为传统文献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呈现方式、阅读方式。同时还带来了学术思维的创新,即通过数据思考学术问题。我们既要对于数据和大数据的手段反复摸索,有所会意,运斤如风,又要绞尽脑汁,以更加广阔的学术背景去发现数据所反映问题,进一步、深层次地解读数据。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以及《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问世,预示着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据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已将“数字人文研究”列为了中心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内的系列研究课题、国内外学术会议等都已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安排,第二辑《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组稿工作也已经展开。(文/胡学峰)

几且伪哉

“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超学科视野中的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暨《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首发式”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学术论坛采用“云论坛”方式,集刊首发采用“云首发”方式,线下的主会场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心秘书长张殿元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致辞并为学术集刊首发揭幕。孟建教授在致辞中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的影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数字人文研究绝非数字技术在人文学科的简单应用,数字人文是可以与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引发的传播革命相提并论的一场彻底的学术生产方式变革。数字人文研究所体现出的超学科方法正在不断地打破学科和非学科的边界,将知识生产和传播变革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人文”传播时代。数字人文研究不但创新着学术生产方式,而且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将数字人文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并为此搭建高层次的研究平台,努力汇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凝心聚力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学术进展。由中心编撰的《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就是这研究领域的诸多成果之一。参加论坛进行主旨发言的学者围绕数字人文的范畴边界、数字人文的核心内涵、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数字人文的实践探索、数字人文的现代反思、数字人文的传播创新等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与思想交锋。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郭良文以数字人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为例率先发言。他认为数字人文是科技发展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跨域合作的重要思想。他透过数字化、数字典藏与虚拟文化进行的创新传播与互动体验研究,揭示出数字人文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他积极倡导,要运用数字人文与数字叙事进一步讲好中国的非遗故事,传承好和弘扬好优秀的中华文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祁林以刘慈欣科幻小说《诗韵》为例,深刻阐述了数字人文与科技人文主义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人文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或进化人文主义)、技术人文主义。在技术人文主义主导的当下,各种媒介表现既争奇斗艳也众声喧哗,例如算法声称比人还了解人,这种“算法神人”主导的科技人文主义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何在,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少晶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数据、人文的融合,但是人类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认识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甚至极端性。通过对国际上主要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报道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后面包括国家、商业、科研等不同力量在博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片面的媒体呈现急切呼唤着数字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张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刊副教授认为,数字人文作为知识领域的学术生产“实践”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改变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成果。信息科学和文献数据库的不断发展,为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中数据资源的网络化,通过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可探测海量数据中的建筑实践谱系,并使数据资源应用于建筑文化研究之中。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杨铮关注了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引发的“两种文化”之争,她分析了上世纪60年代“斯诺-利维斯之争”对于中国大学当下人文和科学的价值定位的重要参照意义。她认为,中国的大学在数字化等科技浪潮推动下正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和文化转型。这些变革背后的思想逻辑都暗含着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在新时代、新平台、新格局中的交融和对话。进行主旨发言的其他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的紧密关联。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筠冰副教授从数字人文在艺术史领域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数字人文给当代艺术史研究带来的重大变革。她认为数字人文方法为艺术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使得人们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发展增加了全新的维度。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婧梳理了数字人文的主要特征,包括在数字人文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始终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前提,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人文学科的结合模糊了文理之间的界限,体现出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特点等。她认为数字人文既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新型学科领域,同时也意味着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拓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学峰认为,数字人文引发的超学科方法论不再把学科边界作为预设前提,它带有反学科的特点但是不准备宣称学科边界不再合法,它通过将学术领域内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破学科的边界,还要突破大学的边界,使得政府、企业、高校、公众等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超学科是学科在高度综合、强烈激荡以后,形成的一种临界突破力量。这种临界突破带有“涌现”的特质,它的成果可能并非任何学术规划所能预期,而一旦实现将会极大推进知识创新的步伐。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徐生权则从修辞的角度反思了计算机“程序”作为数字时代一种新修辞手段带来的冲击。他认为相比于符号修辞的明示性,程序性修辞往往是一种隐性传播,并且程序性修辞往往消解了以往符号性修辞中信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有时其对于被说服者行动的改变,就是在与程序互动之中完成的。面对数字时代的这种新修辞,一方面我们的传播学教育要让传播者学会利用程序修辞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迈向批判性的程序修辞素养,实现对于程序修辞背后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洞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黄汉认为,“可视化”是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学术地图也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展现方式。数字人文研究为传统文献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呈现方式、阅读方式。同时还带来了学术思维的创新,即通过数据思考学术问题。我们既要对于数据和大数据的手段反复摸索,有所会意,运斤如风,又要绞尽脑汁,以更加广阔的学术背景去发现数据所反映问题,进一步、深层次地解读数据。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以及《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问世,预示着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据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已将“数字人文研究”列为了中心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内的系列研究课题、国内外学术会议等都已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安排,第二辑《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组稿工作也已经展开。(胡学峰)

石蒜

“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超学科视野中的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暨《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首发式”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学术论坛采用“云论坛”方式,集刊首发采用“云首发”方式,线下的主会场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心秘书长张殿元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致辞并为学术集刊首发揭幕。孟建教授在致辞中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的影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数字人文研究绝非数字技术在人文学科的简单应用,数字人文是可以与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引发的传播革命相提并论的一场彻底的学术生产方式变革。数字人文研究所体现出的超学科方法正在不断地打破学科和非学科的边界,将知识生产和传播变革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人文”传播时代。数字人文研究不但创新着学术生产方式,而且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将数字人文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并为此搭建高层次的研究平台,努力汇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凝心聚力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学术进展。由中心编撰的《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就是这研究领域的诸多成果之一。参加论坛进行主旨发言的学者围绕数字人文的范畴边界、数字人文的核心内涵、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数字人文的实践探索、数字人文的现代反思、数字人文的传播创新等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与思想交锋。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郭良文以数字人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为例率先发言。他认为数字人文是科技发展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跨域合作的重要思想。他透过数字化、数字典藏与虚拟文化进行的创新传播与互动体验研究,揭示出数字人文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他积极倡导,要运用数字人文与数字叙事进一步讲好中国的非遗故事,传承好和弘扬好优秀的中华文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祁林以刘慈欣科幻小说《诗韵》为例,深刻阐述了数字人文与科技人文主义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人文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或进化人文主义)、技术人文主义。在技术人文主义主导的当下,各种媒介表现既争奇斗艳也众声喧哗,例如算法声称比人还了解人,这种“算法神人”主导的科技人文主义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何在,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少晶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技术、数据、人文的融合,但是人类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认识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甚至极端性。通过对国际上主要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报道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后面包括国家、商业、科研等不同力量在博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片面的媒体呈现急切呼唤着数字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张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刊副教授认为,数字人文作为知识领域的学术生产“实践”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改变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成果。信息科学和文献数据库的不断发展,为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在精细化管理中数据资源的网络化,通过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可探测海量数据中的建筑实践谱系,并使数据资源应用于建筑文化研究之中。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杨铮关注了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引发的“两种文化”之争,她分析了上世纪60年代“斯诺-利维斯之争”对于中国大学当下人文和科学的价值定位的重要参照意义。她认为,中国的大学在数字化等科技浪潮推动下正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和文化转型。这些变革背后的思想逻辑都暗含着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在新时代、新平台、新格局中的交融和对话。进行主旨发言的其他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的紧密关联。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筠冰副教授从数字人文在艺术史领域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数字人文给当代艺术史研究带来的重大变革。她认为数字人文方法为艺术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使得人们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发展增加了全新的维度。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婧梳理了数字人文的主要特征,包括在数字人文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始终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前提,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人文学科的结合模糊了文理之间的界限,体现出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特点等。她认为数字人文既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新型学科领域,同时也意味着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拓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学峰认为,数字人文引发的超学科方法论不再把学科边界作为预设前提,它带有反学科的特点但是不准备宣称学科边界不再合法,它通过将学术领域内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破学科的边界,还要突破大学的边界,使得政府、企业、高校、公众等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超学科是学科在高度综合、强烈激荡以后,形成的一种临界突破力量。这种临界突破带有“涌现”的特质,它的成果可能并非任何学术规划所能预期,而一旦实现将会极大推进知识创新的步伐。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徐生权则从修辞的角度反思了计算机“程序”作为数字时代一种新修辞手段带来的冲击。他认为相比于符号修辞的明示性,程序性修辞往往是一种隐性传播,并且程序性修辞往往消解了以往符号性修辞中信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有时其对于被说服者行动的改变,就是在与程序互动之中完成的。面对数字时代的这种新修辞,一方面我们的传播学教育要让传播者学会利用程序修辞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迈向批判性的程序修辞素养,实现对于程序修辞背后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洞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黄汉认为,“可视化”是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学术地图也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展现方式。数字人文研究为传统文献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呈现方式、阅读方式。同时还带来了学术思维的创新,即通过数据思考学术问题。我们既要对于数据和大数据的手段反复摸索,有所会意,运斤如风,又要绞尽脑汁,以更加广阔的学术背景去发现数据所反映问题,进一步、深层次地解读数据。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以及《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问世,预示着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据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已将“数字人文研究”列为了中心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内的系列研究课题、国内外学术会议等都已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安排,第二辑《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的组稿工作也已经展开。(胡学峰)

极微

两岸教师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本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张盼)20日,“海峡两岸教师教育论坛暨‘互联网 ’时代教师核心素养与教师教育变革云论坛”于北京、台湾台中、山西临汾、贵州兴义、浙江湖州五地举办。会议分在线主题演讲、云端专题对话、云端分论坛三种形式。在现场和云端参与论坛者有两岸教师教育学者、中小学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20日上午,两岸学者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台中教育大学设立主会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在开幕辞中说,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也使两岸教育界面临巨大挑战。然而两岸教育界同仁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实践创新,共同探索在线教师教育新样态以及在线教和学的新举措。朱旭东说,希望两岸教育界同仁能够用教育之光驱散疫情阴霾,用教育之爱拉近彼此距离。特别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学人能够在新时代勇立历史潮头,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在主题演讲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饶从满、台中教育大学教授王晓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围绕“互联网 ”教育教学新常态下未来教师核心素养及其提升路径,分别开展了题为“新时代教师素养模型建构”“整合式在线学习模式探究”“人工智能 教师的协作路径”的主题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对记者说,本届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延展和深化。特别是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借助在线技术平台,搭建两岸学者和师生交流的高端平台,具有重要的学术交流意义和教师教育实践引领价值。台湾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洲松告诉记者,过去20多年两岸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比较频繁。两岸教育界人士都非常乐意进行交流沟通,大家为了提升学生的教育共同努力。即便是面对疫情,学生的学习还要继续,本次会议分享中也看到两岸教育者为了这样的目标投入努力。杨洲松说,台湾跟大陆很多高校、中小学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岸教育者可以深入探讨和交流。两岸在教育观念和做法方面可以互相借鉴,比如台湾在教育方面的灵活性、大陆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方面的发展,都可以为对方提供启发。桑国元说,两岸教师、学生、教育相关从业者人数众多,教育交流在促进共同发展、拓宽两岸师生的研究和学习视野、增进两岸学者和青年学人的交流和友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指导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台中教育大学联合举办,山西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海峡两岸教师教育院校机构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