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和教育硕士专硕学习方式都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21年招生目录中对部分招生专业有限制条件。文都比邻对21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进行了整理。下面看详细内容。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考试情况分析:教育学学硕研究生初试为全国统一命题311教育专业基础综合。全国报考热度较高,竞争激烈程度较大。考试内容参照全国大纲进行复习。2.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硕考试情况:教育硕士报考热度极高,竞争激烈程度极大。拟招生人数已公布,其中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生物)含有专业限制。333教育综合及业务课二(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地理、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除外)的整体的考试内容变动不是很大,考生进行有序的备考准备即可。总的来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与全国大纲的书目略有不同,整体按照333参考书目及配套课程进行复习即可。针对各个专业的业务课二,陕西师范大学提供相关的复习大纲。文都比邻整理21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详情:在详细的考研招生目录之后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备考,还附有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备考2022年陕西师大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们也可以进行参考。在备考初期参考书目非常关键,可结合文都比邻教育学考研直通车的课程制定备考复习计划。
01.陕西师范大学概况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陕师大设有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国家重点学科4个。学校现有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2%。学校现研究生18229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69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31人)。陕师大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9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专业9个,培育专业9个);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3项,教育部项目 149 项。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02.报考资格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相关条件。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且须符合相关条件。4.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3/5年工作经验。03.教育学311(学硕)专业招生目录04.教育学(学硕)招生汇总05.311参考书目和试卷结构1.参考书目(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第三版(重点推荐);(2)《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版;(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4版;(4)《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5)《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3版;(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2.试卷结构06.录取流程(1)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参加研究生考试(2)2月份考研初试成绩查询 (3)3月份公布国家线、复试名单 (4)复试比例在1:1.2—1:1.5(5)3月底—4月初,参加复试,公布拟录取名单(6)6月份发放研究生录取通知书。07.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1.研究生类型2.研究生奖助学金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用心教育学考研】
文都比邻教研整理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解读,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硕考研成绩相对稳定,教育硕士考研成绩整体变动较大。以及给2021考研备考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生的复习备考建议。下面看详细解读内容:一、陕西师范大学2020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主要变化【文都比邻教育学院校信息组点评】(1)整体情况: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硕考研成绩相对稳定,教育硕士考研成绩整体变动较大,报考热度激烈,分数线上涨较多。(2)教育学学硕分析:2020年教育学的学硕历年的推免比例相对较高,竞争热度较大,但是由于考试内容是统一命题311——题型难度中等偏上,阅卷尺度严格,所以考生的整体成绩及相应的分数线都属于相对平稳状态。(3)教育硕士专硕分析: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的整体的招生人数中等偏上,个别热门学科教学专业招生人数多,竞争激烈,复试分数线较高,整体专硕阅卷尺度相对宽松,但报考热度较高,竞争压力较大。(4)备考建议:陕西师范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报考竞争激烈,专业课考试逐渐趋向于灵活化,并且调剂时,陕西师范大学保护一志愿考生。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努力把握专业课知识,因为这是得分的制高点。预祝所有考生一战成硕,金榜成名!二、2021备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生备考指南20考研基本告一段落,21考研的宝宝们要拉响警报,全身心的投入战斗中来啦。关于备考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可以在文都比邻官网进行查看,后续也会进行更新。下面看陕西师范大学考情分析,如果科学备考。陕西师范教育学学硕和专硕考研考情分析(1)教育学学硕①311统考的题型每年比较固定,相对比较好掌握。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变换题型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展。②历年的311考题中,五门学科中除了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所占比重较小,教育学原理及中外教育史所占比例大致相当,且占比大。③311考题的难度、灵活性以及知识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大,个别题目难度较大,整合性强,需要各位同学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结合教育热点进行学习。(2)教育硕士专硕①题型相对稳定,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进行考查。题型以主观为主,题量适中。②知识点分布广泛,各科目知识点分布于各题型中。③与其他学校相比,陕西师大只考查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及教育学心理几门课。
01.教育学专硕(全日制)初试参考书目02.教育学专硕(非全日制)初试参考书目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用心教育学考研】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她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没错,今天主要给大家分析下陕西省教育学考研院校!教育学学硕(311)的院校一共有5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专硕院校一共有6所:陕西科技大学、延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211)陕西师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是西部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一同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最早发端于1944的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311)共录取37人:教育学原理录取6人,最低分347,录取最高分371,录取平均分355;课程与教学论实际录取5人,录取最低分351分,录取最高分362分,录取平均分354分;学前教育学实际录取9人,录取最低分349分,录取最高分365分,录取平均分355分;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共录取411人小学教育实际录取31人,录取最低分369分,录取最高分419分,录取平均分363分;学科教学(英语)实际录取人数55人,录取最低分399分,录取最高分430分,录取平均分407分;学科教学(历史)实际录取人数30人,录取最低分358分,录取最高分412分,录取平均分381分。西北工业大学(985、211)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院校。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既体现“三航”特色,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的学院,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坚实高科技知识背景的人文与经法学院。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教育学(311)拟招人数6人,实际录取人数6人,录取最低分331,录取最高分380,录取平均分354。延安大学(省属重点大学)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四个本科专业及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两个第二学位专业;设有教育学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四个系。2020年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实际录取人数15人,录取最低分341,录取最高分358,录取平均分347。2020年延安大学教育学专硕共录取132人。学科教学(思政)实际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334,录取最高分379,录取平均分353分;学科教学(英语)实际录取人数25人,录取最低分355,录取最高分404,录取平均分372。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经过40多年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构建了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协调发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2020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311)实际录取人数7人。录取最低分342,录取最高分371,录取平均分361。2020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专硕小学教育专业实际录取20人,录取最低分343,录取最高分398,录取平均分378。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简称“宝文理”,位于宝鸡。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宝鸡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教研室,1988年创建教育系,2009年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系,2014年更名为教育学院。2020年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专业共录取23人。教育学原理实际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339,录取最高分358,录取平均分347;教育史方向实际录取5人,录取最低分340,录取最高分355,录取平均分345。小学教育专业实际录取33人,复试分数线345,录取最低分367,录取最高分427,录取平均分387;学科教学(英语)实际录取35人,录取最低分337,录取最高分414,录取平均分364。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简称“陕理工”,坐落于陕西汉中。2001年,由原汉中师范学院与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20年陕西理工大学教育学专硕共录取125人.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录取10人,录取最低分333,录取最高分409,录取平均分371;学科教学(语文)实际录取28人,录取最低分356,录取最高分414,录取平均分381。陕西科技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成立于1997年,时名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在工科院校中培养职业教师的学院,2017年经批准更名为教育学院。2020年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专硕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际录取8人,录取最低分366,录取最高分414,录取平均分392;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实际录取3人,录取最低分355,录取最高分397,录取平均分372。×××陕西地区,教育学最好的首选肯定是陕西师范大学,竞争自然也是很大的,部分热门专业均分400以上;如果自身实力不是很强,或者求稳的同学,我觉得可以考虑不在西安市的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由于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竞争相对来说比其他本省院校小很多。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日前接到网友反映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晓飞2017年5月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涉嫌大面积抄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鹏2016年5月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 田晓飞的硕士学位论文和谭鹏的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田晓飞的专业为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为田建荣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谭鹏的专业为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为李先保教授。 两人论文的题目仅仅差是否有“我国”两个字。当然,更重要的是两人论文的内容高度重合。 澎湃新闻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上述两篇论文,经比对发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晓飞涉嫌大面积抄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鹏的硕士学位论文。谭鹏的硕士学位论文完成比田晓飞早一年。 5月7日下午,澎湃新闻就此事致电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核实后会回复记者。 澎湃新闻仔细比对发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晓飞2017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其论文目录和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鹏2016年5月发表的《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大体一致。 如田晓飞的硕士学位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学解读、第三章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高校专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五章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及方法。 谭鹏的硕士学位论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学解读、第三章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第五章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及方法、第六章专业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以 W 大学为例。 除谭鹏硕士学位论文多一章第六章外,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目录几乎完全一致。 田晓飞硕士学位论文(左)中,涉嫌抄袭谭鹏硕士学位论文的部分。 再比如,田晓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第三章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的3.1小节“高校专业结构演变中的特点”中写道:我国高校的专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但无论专业结构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环境发展需求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尽管其中有诸多不足,但总体上来看,还是取得了诸多的成就,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田晓飞论文中这几方面的特点为:3.1.1高校的专业结构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3.1.2高校对专业结构生态可控权不断增强,3.1.3专业结构优化导向外部环境需求。 谭鹏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三章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的3.1小节“高校专业结构演变中的特点”中写道:我国高校的专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但无论专业结构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环境发展需求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尽管其中有诸多不足,但总体上来看,还是取得了诸多的成就,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谭鹏论文中这几方面的特点分别为:3.1.1 高校的专业结构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3.1.2高校对专业结构生态可控权不断增强,3.1.3专业调整的中心从学科转向环境需求,3.1.4不同的年代专业发展的侧重略有差异,3.1.5拓展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田晓飞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少了“3.1.4不同的年代专业发展的侧重略有差异,3.1.5拓展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两小节内容,其余小节内容几乎一致。 通篇比对显示,两人硕士学位论文正文高度雷同。
抄袭2020年5月8日,网传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被指涉嫌抄袭,抄袭的论文连题目都一样,这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近来,关于学术造假,以及论文、课题,甚至是科研项目的抄袭、造假已经成为公众十分关注的事件。3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胡红梅抄袭事件又一次引起网友们的关注。除了类似胡红梅抄袭他人论文,以及文章等行为,还有教授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比较普遍,而且有些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还是比较知名的教授。日前,有网友反映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晓飞在2017年5月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鹏于2016年5月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雷同程度达95%以上,已经涉嫌大面积抄袭。田晓飞的论文和谭鹏的论文从时间上分析,田晓飞的论文晚于谭鹏的论文时间跨度一年。从专业上分析,田晓飞和谭鹏的专业都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只是他们的指导教师有所不同。有网友发现,他们两人写的论文题目几乎相同,就差是否有“我国”两个字。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的论文内容高度重合。两人论文的题目仅仅差是否有“我国”两个字。当然,更重要的是两人论文的内容高度重合。经过记者从知网上下载的两篇论文对比发现,田晓飞的论文无论是在题目上,还是论文的章节、目录“”内容编排上除了谭鹏的论文多比田晓飞的论文多出“第六章专业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以 W 大学为例”这个章节的内容以外,其他内容几乎相同。田晓飞论文(左)和谭鹏论文(右)上图就是田晓飞论文(左)涉嫌抄袭谭鹏硕士学位论文的部分。从图片内容上看,田晓飞几乎一字不漏的抄袭了谭鹏的学位论文,而且还是那种标点符号都抄的行为。对于田晓飞的论文抄袭问题,很多网友很不理解。不是说现在的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等毕业生写的论文都要查重吗?为什么还能抄袭得那么严重?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就出台过相关文件明确称要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但是为何在2015年田晓飞写得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能有涉嫌抄袭查重率几乎达到95%以上就不得而知。查重从教育部的官网上得知,2020年我国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要达到20%,届时,全国几百万硕士研究生的学士论文将会有五分之一的硕士学士论文被抽查,如果被抽查的硕士论文查重率达到20%,就会被判定为抄袭。但是,如果没有抽查全部的研究生论文,也许开会有漏网之鱼。奉劝2020年毕的研究生们写毕业论文时别总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好好做研究写论文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还有蛮多2019年考研的学子不知道,自己应该报考什么学校,那么今天我们把教育学个分数段的报考院校及各专业将来工作方向以及各专业指导图书。一、教育硕士(学硕)整体来说,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主要分为以下方向: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4改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5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7其它: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教育类的研究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自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教学、教务、行政岗位上,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的教育版面也很需要一些精通教育学原理的优秀人才。二、教育硕士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教育综合(311或自主命题)教育学自从2007年开始了全国统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部虽然出版了考试大纲,但是并没有指定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教育学科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学科,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著述,加之自2013年开始,一部分学校开始了教育学的自主命题,使得备考选择教材又成了第一大难事。很多学生考虑到311统考备考信息了解更全面,在择校上更为青睐统考院校,但统考311试题难度高于普通院校自命题难度(题型包括选择90分、简答题45分、辨析题75分、分析论述题90分)。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噩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属于统考院校。三、教育硕士难度分析北京师大为例:高等教育学57:6、教育学原理139:8、课程与教学论446:28、教育史49:8、比较教育学105:9、学前教育学108:4、职业技术教育学8:2、成人教育学1:1、特殊教育学56:7、教育技术学10:23。370分阵营: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复旦、浙大、厦大。355分阵营:陕师大、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30分阵营:华南师大、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教育硕士(专硕)教育硕士共包含学科思改、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英语、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地理、学科体育、学科美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学科专业。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师范类学院大多数专业都是包含的。有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可能仅仅是开了几个专业硕士。五、初试科目政治、外语(二)、教育学综合、专业业务课教育学综合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五、初试专业图书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外国教育史:吴式颖、李明德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六、教育硕士难度以陕师大为例:学科思政183:14(390分)、学科语文384:46(365分)、学科数学211:28(340分)、学科物理64:10(340分)、学科化学109:15(350分)、学科英语436:42(390分)、学科历史135:20(340分)、学科地理152:19(380分)学科生物103:16(340分)、学科体育47:8(330分)、学科美术79:16(330分)、小学教育167:20(370分)、学前教育138:14(360分)。第一阵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第二阵营: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第三阵营: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4年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现在已经2020年二月份,马上开始进入考研复试阶段。考研的初试成绩以及复试分数线相信是考生们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复试线分为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最后一项专业分数线决定考生能否参加复试。目前2020年考研复试线没有公布,2017-2019年度的复试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为了让考生可以方便快捷查到往年的专业线,考研逆袭哥用心整理了含陕西师范大学在内全国百所高校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近三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考生们可以根据估分或者院校已经公布后的初试成绩,参考往年复试分数线,提前做出判断,从而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其余陕西师范大学的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考生们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更有独家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四门课程,分别为《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与《教育心理学》,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各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 约60分中国教育史 约30分外国教育史 约30分教育心理学 约30分三、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l.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4.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二)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各级学校系统4.各类学校系统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七、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课程编制1.泰勒原理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课程内容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一)教学概述l.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三)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四)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五)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六)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教学评价的改革九、德育(一)德育概述1.德育概念2.德育任务(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要素2.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五)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六)德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七)德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十、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的地位与作用2.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的专业素养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二)学生1.学生及学生观2.学生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5.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2.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3.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4.韩愈的教育思想“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2.书院的发展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3.私塾与蒙学教材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4.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3.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二、中国近代教育(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2.洋务学堂的兴办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3.留学教育的起步幼童留美;派遣留欧。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5.严复的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7.清末的留学教育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5.1922年“新学制”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三、中国现代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2.教育制度改革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3.学校教育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2,干部教育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3.群众教育4.普通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外国教育史》一、外国古代教育(一)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二)古罗马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三)西欧中世纪教育1.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2.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3.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二、外国近代教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1.英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2.法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3.德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4.俄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5.美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6.日本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2.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三、外国现代教育(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2.进步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1.英国教育的发展《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2.法国教育的发展《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3.德国教育的发展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4.美国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5.日本教育的发展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6.苏联教育的发展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1.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1.智能差异与教育2.人格差异与教育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4.性别差异与教育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学习的一般概述1.学习的基本含义2.学习的分类体系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二)学习的联结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3.观察(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三)学习的认知理论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四)学习的建构理论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五)学习的人本理论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四、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分类3.学习动机的作用(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五、知识的建构(-)知识及知识建构1.知识及其类型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二)知识的理解1.知识理解的类型2.知识理解的过程3.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三)错误概念的转变1.错误概念的性质2.概念转变及其过程3.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4.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1.知识的整合与深化2.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六、技能的形成(一)技能及其作用1.技能及其特点2.技能的类型3.技能的作用(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1.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1.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学习策略及其结构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结构(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1.注意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3.复述策略4.编码与组织策略(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1.元认知及其作用2.元认知策略(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1.时间管理策略2.努力管理策略3.学业求助策略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1.传统智力理论2.多元智力理论3.成功智力理论(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五)创造性及其培养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2.品德发展的实质(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1.社会规范的遵从2.社会规范的认同3.社会规范的内化(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四)品德不良的矫正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