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日经BP咨询公司发表了“大学品牌形象调查2019-2020”的调查结果。“2019-2020大学品牌形象调查”的特点近年来,大学的“品牌力”被作为大学评价指标而备受关注。它向高中学生及其准备参加考试的家庭宣传学校特色,向大学的相关人员渗透大学的品牌价值;培养积极正面的学校形象;提高大学的声誉、忠诚度和存在感。这项调查收集每个地区不同职业人群,有初中以上子女的父母以及与教育研究相关员工的回复。并将提供有关学校如何向周边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发展的数字数据。从调查结果中,您可以很容易获得有关大学形象的广泛信息,比如学校的优势以及与竞争对手大学的差异等。它还可以用来衡量迄今为止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性...调查区域这份调查 日期新,时效性强:此调查结果于2019年11月27日公布范围大,覆盖面广:此次调查范围涵盖日本国内的九个地区,共456所学校。几乎包括了日本全国各大高校、各个地区的居民,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使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有针对性的调查对象及内容机构权威具体来说,评价学校的指标有【六大因子】,即——流感、活力、创造力、国际化、区域贡献和学生品德。调查者会询问受访者以下事项,并对其大学算出分值:(一般形象)的知名度、可信度、是否成功;(大学形象)就业情况良好、学长,老师是否有魅力、对当地社会,文化是否有贡献;(学生形象)是否礼貌、沟通能力是否良好、有无领导力等方面的看法。调查概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对地方产业的贡献度、研究设施充实度等49个项目。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地区的排名情况。首都圈首先我们来看备受瞩目的首都圈,在120所首都圈大学的“大学品牌力”中第一名依然是东京大学,它已连续5年居首,第二名是早稻田大学和第三名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本部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是一所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作为日本顶级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东大不仅在这次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大学排名里是拔尖的,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东京大学也一如既往的蝉联日本第1位,世界第22名,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北海道地区在北海道13所学校中“大学品牌力”第一的是北海道大学;接下来是小樽商科大学和室兰工业大学。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38所学校中“大学品牌力”第一的是东北大学;其次是岩手大学和山形大学。其中在该调查的49项品牌形象选项里。东北大学在“富有挑战精神”等33个项目中也占据首位。东北大学创立于1907年6月,是旧帝国大学中第三所成立的。“研究第一”的理念使得东北大学特别重视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成为研究人员或是各大学的教员。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金属材料研究所也隶属于东北大学,在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实力傲视全球。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设有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药学、牙科学、农学10个研究科。关东北部在关东北部20所学校中“大学品牌力”获得第一的是筑波大学,其次是群马大学和宇都宫大学。甲信越在甲越地区22所学校中“大学品牌力”第一的是信州大学;其次是新潟大学和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北陆·东海在北陆地区,金沢大学获得第一名;第二、第三名分别是金沢工业大学和富山大学。在东海地区,名古屋大学获得了第一名,并且名古屋大学在北陆·东海整体排名中获第一;获得二三名的则是中京大学和名古屋工业大学。近畿近畿地区的榜单,第一名是京都大学,其中二三名分别是大阪大学和立命馆大学。中国·四国在中国地区,获得第一的是广岛大学,它也是中国·四国整体排名中的第一;中国地区获得二三名的分别是冈山大学和巴黎圣母院清心女子大学。而在四国地区,爱媛大学获得排名第一,该地区二三名由德岛大学和香川大学获得。九州·冲绳·山口在九州,冲绳和山口55所学校中,“大学品牌力”排名第一毫无疑问的由九州大学获得;福冈大学和熊本大学紧随其后。以上就是行知酱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大学品牌力·品牌形象2019-2020年度调查》,希望能为大家择校提供一定的帮助。当然排名只是参考、大家也不要一味的迷恋的数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李天来(中)指导学生观察作物育苗情况。李天来在日光温室大棚里和学生一起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新华社发据新华社电 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么都顾不得,仿佛成了一尊塑像。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天来,始终自称“农民的儿子”,他多年坚守的“温室梦”,让北方生长的果蔬突破“靠天吃饭”的“千年魔咒”,也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学习“和蔬菜说话” 终结北方冬季“无菜”历史1985年,日本山形县。当时还是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师从斋藤隆教授。到山形大学的第一天,斋藤教授就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并在扉页写上了“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在山形大学学习几年后,日本筑波大学铃木芳夫教授主动邀请他,去筑波大学深造。但李天来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回国。20世纪80年代前,受气候条件所限,中国北方秋冬季菜品单一,偶尔的蒜薹、干豆角、洋葱头、胡萝卜都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李天来迫切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广袤土地上,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李天来跟随沈阳农业大学张振武教授,一心搞起设施蔬菜栽培研究。“蔬菜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成为奢侈品。”推广节能、经济的温室技术,让农民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成为李天来团队的攻关重点。太阳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几经研究之后,李天来瞄准了“免费能源”太阳能,希望通过对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的精准设计和测算,实现在低温弱光下种好大棚菜。温室保温比这一数据是攻关难点之一。如果大棚覆盖的面积过大、放热面积相应增大,保温比就小,冬季保温效果就不好,因此日光温室既要将后坡和后墙做成具有地面一样的保温性能,还要使大棚后坡长度适当,保证夏至日光照到后部角落的农作物。1988年冬天,北纬40.85度、东经122.75度,辽宁海城。日光温室里的黄瓜苗长势喜人。李天来“和蔬菜说话”的本事大大地进了一步:根据对个体蔬菜种植时光照、温度、环境、营养等的掌握,可以判断出不同成长天数的果实大小和采收期。不久之后,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在辽宁海城问世,李天来跟随导师张振武教授进行的“北方冬淡季鲜细菜生产技术开发研究”也顺利完成。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也是我国日光温室技术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至此,辽宁海城以南地区在不加温情况下,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无菜”的历史。一路向北 帮北方冬季蔬菜“生命线”突破极限长时间蹲在田间地头的李天来,落下了腰脱和关节炎的老毛病,严重的时候浑身无法动弹,坐立难安。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年四季温室内白天温度20至35摄氏度,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棚内外温差甚至能达40多摄氏度。隆冬时间,一进温室热气扑面而来,浑身就像是蒸桑拿;一出温室,零下十几甚至几十摄氏度的低温,又让人身上的汗水瞬间冻得冰凉。每为蔬果谋,岂会思无志?从第一代塑料质感、相对简陋的节能日光温室,到如今第四代“黑科技”温室实现环境自动控制、物联网介入,可自动放风、保温、蓄热、滴灌等,叶菜、果菜种植在一个个基质袋上,温室如一处微缩景观公园……三十年如一日,李天来率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推,再向北推——1996年,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诞生,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地域北推100公里,到达沈阳地区;2007年,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问世,生产地域再次北推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地区;2010年,第四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推出,生产地域又北推了100公里,到达北纬45度、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5摄氏度的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至此,冬季果蔬在广袤的北方大地旺盛生长。始简今巨。李天来团队研发的日光温室技术,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份累计推广上千万亩,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吃上了新鲜蔬果。自称“农民的儿子” 带农民把日光温室变成“致富棚”李天来的“温室梦”,历经30多年的科研攻关,如今已铺就了许多北方农民的致富路。1991年,辽宁沈阳市于洪区拉马台村。李天来正在这里无偿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几次跑到农民家的炕头上做动员。他一边跟农民们讲解着温室的原理,一边拍着胸脯许诺:“赚钱了是你的,赔了钱算我的。”村民们将信将疑:“大冬天种西红柿能成吗?”一个冬天过去,村民景志新惊呆了:番茄藤秧硕果累累,一斤番茄能卖上三块来钱,这点儿西红柿比两亩地玉米都值钱。村民们口口相传,纷纷动了心。到了第二年,不用劝,大家主动表示要种冬茬番茄,村里14亩大棚满目橙红。如今,拉马台村1000多亩地,几乎盖满了日光温室,成为沈阳近郊重要的蔬菜越冬产区。景志新骄傲地说,用日光温室种西红柿,一亩地的利润顶过去几十亩!李天来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推广后,1992年拉马台村村民每亩增收突破两万元,不再“靠天吃饭”的拉马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为帮助农民增收,李天来及团队成员常年深入北方设施蔬菜主产区,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团队成员编写了20余种科技资料,年均免费发放1万余册,培养农技人员及农民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了400多万农户。在李天来团队的帮助下,不少农民走上产业化致富的道路,不少深度困难户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李天来成了他们口中的“天来财神”,大老远见到他就热情高喊“天来来啦!”记者:牛纪伟、陈芳、王莹、彭卓、张泉、陈聪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题:和蔬菜“说话”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新华社记者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 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么都顾不得,仿佛成了一尊塑像。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天来,始终自称“农民的儿子”,他多年坚守的“温室梦”,让北方生长的果蔬突破“靠天吃饭”的“千年魔咒”,也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小标题)学习“和蔬菜说话” 终结北方冬季“无菜”历史1985年,日本山形县。当时还是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师从斋藤隆教授。到山形大学的第一天,斋藤教授就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并在扉页写上了“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在山形大学学习几年后,日本筑波大学铃木芳夫教授主动邀请他,去筑波大学深造。“铃木老师,我准备回国了。”1988年,接到学校“回归”的召唤,李天来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老师辞行。20世纪80年代前,受气候条件所限,中国北方秋冬季菜品单一,基本是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偶尔的蒜薹、干豆角、洋葱头、胡萝卜都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李天来迫切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广袤土地上,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李天来跟随沈阳农业大学张振武教授,一心搞起设施蔬菜栽培研究。北方种菜,关键在过冬;蔬菜过冬,关键在于温室大棚的应用。李天来调查发现,日本和欧洲国家大多是利用温室技术,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但当时,温室技术似乎在我国北方“水土不服”——此前,荷兰等国的温室技术已引入北方,以燃煤烧水加温实现温控。可李天来发现,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滴水成冰,燃煤加温法不仅花费多,污染还重。“一亩地,在辽宁一冬天需要80吨煤,在哈尔滨就要100吨,根本烧不起。”李天来和团队也探讨过用温泉水加温的方案,但终因成本过高而放弃。“蔬菜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成为奢侈品。”推广节能、经济的温室技术,让农民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成为李天来团队的攻关重点。太阳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几经研究之后,李天来瞄准了“免费能源”太阳能,希望通过对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的精准设计和测算,实现在低温弱光下种好大棚菜。日光温室看似简单,设计起来却异常“精密”:棚高、屋面角、墙体厚度……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采光、蓄热和保温效果。李天来和团队一次次地设计、建棚、检测、修订,寻求着日光温室的“最优方案”。温室保温比这一数据是攻关难点之一。如果大棚覆盖的面积过大、放热面积相应增大,保温比就小,冬季保温效果就不好,因此日光温室既要将后坡和后墙做成具有地面一样的保温性能,还要使大棚后坡长度适当,保证夏至日光照到后部角落的农作物。1988年冬天,北纬40.85度、东经122.75度,辽宁海城。日光温室里的黄瓜苗长势喜人。李天来“和蔬菜说话”的本事大大地进了一步:根据对个体蔬菜种植时光照、温度、环境、营养等的掌握,可以判断出不同成长天数的果实大小和采收期。不久之后,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在辽宁海城问世,李天来跟随导师张振武教授进行的“北方冬淡季鲜细菜生产技术开发研究”也顺利完成。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也是我国日光温室技术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至此,辽宁海城以南地区在不加温情况下,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无菜”的历史。(小标题)一路向北“进军” 帮助北方蔬菜“生命线”突破极限李天来的目光开始聚焦在海城以北的广袤大地上——突破北方蔬菜“生命线”的极限。一进大棚,李天来就像脚底下装了磁石,整个人被牢牢地“吸”在田垄上,抻着脖子,凑近秧苗,眼镜略微下滑,从眼镜上缘处盯着秧苗使劲儿瞅。他在苗床里一蹲至少两三个小时,一边讲解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法,一边观察各种蔬菜的长势和整理幼苗。在苗床之间移动,李天来也有自己的独特姿势:整理完一个苗床,也不站起来,而是撅着屁股,一挪一挪地挪到下一个苗床。蹲在小秧苗旁边的李天来,如同一株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大秧苗”。“有时我们都蹲不住了,站起来活动活动,回头一看,他还在那里蹲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齐明芳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农业推广研究员李春峰,深深记得李天来的“蹲姿”:“2017年,李老师来到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田,打从进到温室里,就基本没直起过身,一点一点地讲茄子如何留杈、打枝。等忙完一通站起来,他的腿都麻了,差点没摔倒。”长时间蹲在田间地头的李天来,落下了腰脱和关节炎的老毛病,严重的时候浑身无法动弹,坐立难安。偶尔去寻医问诊,医生给出建议:不能久坐,更不能久蹲。李天来一听,声音高了八度:“不能久坐,我能做到;可到了地里,不蹲咋看得明白呢?”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年四季温室内白天温度20至35摄氏度,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棚内外温差甚至能达40多摄氏度。隆冬时间,一进温室热气扑面而来,浑身就像是蒸桑拿;一出温室,零下十几甚至几十摄氏度的低温,又让人身上的汗水瞬间冻得冰凉。“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这十六个字,挂在李天来办公室的墙上,也是他自己和团队的座右铭。三十多年来,李天来几乎没有休息日,经常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学生收到李天来发送的论文修改意见,显示发送时间往往是后半夜两三点,打开文稿,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修订和批注;三十多年来,李天来甚少回老家过年,每天如陀螺般不停旋转,晚饭常常是在办公室泡一碗方便面应付,有时就是这碗面,也拖到夜里十一点多才吃得上;三十多年来,李天来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感染着身旁的人们。李天来曾连续30几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试验攻坚关键期更是一连40几个小时没合眼,只为了确保温度处理误差在1摄氏度内。每为蔬果谋,岂会思无志?从第一代塑料质感、相对简陋的节能日光温室,到如今第四代“黑科技”温室实现环境自动控制、物联网介入,可以自动放风、保温、蓄热、滴灌等,叶菜、果菜种植在一个个基质袋上,温室如同一处微缩景观公园……三十年如一日,李天来率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推,再向北推——1996年,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诞生,有效采光提高7%,夜温提高了5摄氏度,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地域北推100公里,到达沈阳地区;2007年,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问世,有效采光又提高6%,夜温又提高了5摄氏度,生产地域再次北推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地区;2010年,第四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推出,有效采光又提高1%,夜温又提高了4摄氏度,并配备环境自动控制设备,生产地域又北推了100公里,到达北纬45度、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5摄氏度的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评价说,李天来院士利用其日光温室节能设计理论和方法,研制出日光温室节能设计软件,研制出辽沈一代、二代、三代日光温室,特别是平地单栋、双连栋和坡地单栋系列第三代高效日光温室,较先进的第二代日光温室光辐射量增加8%以上,夜间温室内增温5摄氏度以上,节能27%以上,为我国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向北推移做出重要贡献。至此,冬季果蔬在广袤的北方大地旺盛生长。赤峰市农业推广研究员岳玲对李天来的棚菜技术非常有感触:“李天来帮助赤峰地区实现了日光温室从无到有,现在已有约170万亩的规模化种植。赤峰地区的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果菜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远销到南方地区。”始简今巨。李天来团队研发的日光温室技术,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份累计推广上千万亩,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吃上了新鲜蔬果。据研究测算,与传统连栋温室相比,李天来研发的新型节能日光温室还降低了55%以上的设备成本,平均每亩节煤约50吨,实现“绿色低碳种植”。李天来的脚步并未停歇……(小标题)自称“农民的儿子” 带领农民把日光温室变成“致富棚”李天来的“温室梦”,历经30多年的科研攻关,如今已铺就了许多北方农民的致富路。一双穿得开胶了的黄绿色农田鞋,一身磨得发白的蓝灰色的工作服,一顶草编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白毛巾……在田间地头,李天来一工作起来,活脱脱一个老农民。翻开李天来的成长轨迹,我们看到了他幼时家乡辽宁绥中的面貌:故乡贫瘠,粮食除了苞谷、高粱,就是白菜、萝卜咸菜。“困难时期,橡子面、榆树皮、谷糠、野菜、杏树叶子……这些我都吃过。家里仅有一口小米熬成粥,只够最小的妹妹吃一口。”让老乡们摆脱萝卜咸菜就苞米面大饼的日子,是李天来奋斗的梦想。“我太知道农民的苦了。打小我就立志学本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每每下到村里,李天来见到谁家种大田赚钱难,就苦口婆心地劝他“扣温室”,还把手机号留给村民,嘱咐他们“有啥不明白的尽管打电话问。”熟悉李天来的人都知道,但凡是农民打来的电话,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相识,李天来都会耐心地接通解答。1991年,辽宁沈阳市于洪区拉马台村。李天来正在这里无偿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几次跑到农民家的炕头上做动员。他一边跟农民们讲解着温室的原理,一边拍着胸脯许诺:“赚钱了是你的,赔了钱算我的。”村民们将信将疑:“大冬天种西红柿能成吗?”“农民兄弟很实际,与其动嘴劝,不如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李天来知道大家伙家底薄、赔不起,便不再多言语,索性租了村民景志新家的一间温室大棚,只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冬茬番茄。一个冬天过去,景志新惊呆了:番茄藤秧硕果累累,一斤番茄能卖上三块来钱,这点儿西红柿比两亩地玉米都值钱。“当时我那个后悔啊!要是早听李老师的话,是不是就能早点儿挣钱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纷纷动了心。到了第二年,不用劝,大家主动表示要种冬茬番茄,村里14亩大棚满目橙红。到第三年,隔壁村、其他城镇的人都坐着大客车赶来,求着拉马台村村民传授冬茬番茄秘诀。如今,拉马台村1000多亩地,几乎盖满了日光温室,成为沈阳近郊重要的蔬菜越冬产区。景志新骄傲地说,用日光温室种西红柿,一亩地的利润顶过去几十亩!李天来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推广后,1992年拉马台村村民每亩增收突破两万元,不再“靠天吃饭”的拉马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李天来总说自己记忆力不好:记不住工资卡密码,记不住换一换身上穿了许久的衣服,老伴儿给买的营养药,在办公桌上放了大半年落了一层灰,也没想起来吃一粒。可他却记得自己下乡推广时,农户温室蔬菜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的事儿啥也记不住,老乡的事儿什么都能记得住。”面对老伴的嗔怪,李天来嘿嘿一笑:“老乡把秧苗种成了,我这心里头才觉得踏实。”为帮助农民增收,李天来及团队成员在辽宁朝阳、海城、葫芦岛、沈阳、内蒙古赤峰等多地建立起日光温室科技培训课,常年深入北方设施蔬菜主产区,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团队成员编写了20余种科技资料,年均免费发放1万余册,培养农技人员及农民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了400多万农户。农民们很实在,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记得谁。在李天来团队的帮助下,不少农民走上产业化致富的道路,不少深度困难户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李天来成了他们口中的“天来财神”,大老远见到他就热情高喊“天来来啦!”对于财富名利,李天来始终看得很淡。“我的工资是国家给的,科研课题也是国家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回报国家、社会。只要看到农民们靠温室致了富,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得很呢!”(记者:牛纪伟、陈芳、王莹、彭卓、张泉、陈聪)(完)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本版制图:汪哲平科学家的睿智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06 版)延伸阅读
来源:海外网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本报记者 胡婧怡 辛 阳《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第 06 版)
手术刀,打开了生命的一扇门文/孙树恒在这个城市,从我们奈曼旗那个沙窝窝里,来了很多人,在这里挥洒岁月,在这里谋生,打造事业。“看到每个老乡微笑,我们会更爱这个城市”但是学术界的能人屈指可数。在老乡里的佼佼者,当属王举了。他是这个城市医学界里才子。王举的年龄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人也文静,话语很少,正如人们所说的内秀,“浓缩都是精华”在他身上体现出独有的魅力。高中毕业,他考进了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后来又到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深造,读了硕士、博士,还在日本山形大学进修过。关于最初的选择,他说:“那时候还是孩子,只知道医生是救死扶伤,可是付出非常辛苦。我那时候不是班里条件最好的,却是最刻苦的,每天早上六点钟不到就起床,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从实验室出来。”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要坚持,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很享受,他坚持了很多年。“我心里有一个理想,就是不断学习研究,做个好医生,努力的过程使我离要求越来越近,我越感到快乐。”他出名较早,头衔很多,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原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前两年以“草原英才”引进这个地区最高医院的。他擅长胃肠科,医院专门给他专门成立了一个科室。他微创手术精湛,微创手术是高科技带来的医学革命!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我理解,就是开个针鼻大的口,能治斗大的病吧。他三天两头就到外地研讨去了,没有三下两下,能出去交流啥呢。他说,房子、薪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发展平台。他是知名专家,也是好大夫。在网络好大夫热线,他可是有很多粉丝的。如今,他最珍视并感谢所拥有的,妻子是博士,也在医院儿科工作,女儿也出国深造,健康活泼,支持彼此。他享受生活里面的这一切。我叫他举子,既是爱称,又有举人的意思,明朝陈汝元在《金莲记郊遇》中写道:“举子进科场,全无字半行,烛已相将尽,问君忙不忙?”对于举子来说,每一次手术都在考试,你说忙不忙,不但忙还紧张呢。举子总是这样说。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呀。我曾经对医院很惧怕,起因是我小时候,父亲做了个阑尾炎手术,实际上结肠炎,在我们那的青龙山镇医院,一个姓毛的大夫做的,做错了,出现了肠粘连,好多年才治好。随后,我也在那个乡镇医院做过右腿骨刺手术,那时,我在农牧学校上学,暑假时,父亲领我去做的,又找了个姓凌的大夫。当时,我脱的光光的躺在冰凉的手术床上,几个护士在我周围转着,用酒精棉擦拭着我的腿部,虽然是夏季,却有冬天的感觉,有死亡的气息。麻醉师给我打麻药,我有晕晕的、飘飘的、麻麻的感觉,身材魁梧的凌大夫,戴着蓝帽、白大褂走了进来,只听叮叮当当的响,也能听见他们低语,我却无力说话,不长时间,就给我做完了。盘子里放着筷子头那么大小的一块骨头,一个护士指给我看说,这是你腿上的骨刺。奶奶说过,自己身上的牙呀,骨头呀,掉了,磕了,要埋在门槛子下面的。我就用纸包上,回家真的埋到门槛下面了。有人说,骨刺容易复发,可是,我的腿就再也没有长过骨刺。也许奶奶的招显灵了,也许是指点迷津,度化与我吧。我是学畜牧的,与兽医也有关联,常常以学兽医自居,标榜自己也是医生吧,不管人医,还是兽医,说实在的,我骨子里就尊崇医生了,尤其是羡慕那拿着手术刀的医生,比我那时拿的劁猪的刀子跃跃欲试的,要优雅的多了。所以,一朝颜变幻,我对医生有着自然的亲近感了。按医理来说,我们也是同行呢。我想象着举子,每次走进那混合着药味的手术室,他就如同一位舞者走进了舞台,换上白衣蓝帽之后,他则立即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走上熟悉的舞台,用手术刀,开始与患者共同跳起以人类生命为灵魂之舞。此时,他一抬手、一蹙眉、一投足的动作与表情都明显地带有了生命的意义。我每次到医院去看病人,站在手术室门前都会感受到一种紧张气氛,里面医护忙碌的身影,门外患者家里人焦急的样子,大有生离死别之感。此时的医生成为了舞蹈的主角,而患者呢?则成为了这一幕舞蹈的主旨和灵魂。我常常问,举子,你紧张吧。他抚了抚那几近掉光的前额,笑着说,人说,艺高人胆大,可是对于每次手术来说,也是紧张的,只不过,每一次手术都是新的考验,都有新的收获,更是对生命的修复和拯救。他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始终那样乐观,给人从未有过的希望,照亮生命中的阴霾。那时,他好象已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位患者,属于那冥冥之中的生命。那是一种圣洁的至纯。我知道,他是相信自己,也相信手中的手术刀,相信刀下的灵魂可以因为爱而重生。在他面前,爱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纯洁的事情。在永恒的灵魂面前,遇到生命危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在活着的时候真正去珍惜、真正去爱每一个生命。”在死沉沉的手术室门前,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缥缈。在他看来,一个患者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对一个家庭,对于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手术台上,一层又一层无菌单下覆盖了一个痛苦的生命。举子每天是忙碌的,每天手术的患者很多,少则三五例,多则十几例。我问举子,医道锤炼到这样程度上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困难,但挑战本身对我就是一种享受,最后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快乐和收获。”正如舞蹈给人的感受是在柔美中体会舞者的力量,作为医生的举子,这是一份长久的功力,而这种感受也同样体现在他身上。此时的举子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室内的每个人都是为他服务的,“拿剪子”、“垫脚垫”,“擦汗”…….有些是无声的,在他的引领下,那么一群人,共同演绎着生命之舞。点亮了一个个生命。举子说,做手术,不仅严谨,而又要精湛。可以说,差之毫厘,性命攸关呀。正是他的严谨认真,让刀下的生命安然。在每一次手术的背后却鲜有人知晓的艰辛故事,也不会听到一阵阵掌声。这种紧紧围绕生命而舞动的手术刀,那是一个托起生命的美丽舞者吗?有一名长春的直肠癌患者,曾就诊吉林省数家大医院,举子和他的医疗小组历时个半小时做了手术,手术虽然很困难,但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现在患者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了,生活质量也很正常。有一个朋友的母亲,都八十多岁了,术后数月后即出现胆汁倒流,从此后就基本不能平躺睡觉,从1993年开始就医,确诊为返流性胃炎,经常返流、呕吐。2007年以后开始出现胸痛,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不能正常喝水、进食,出现烧心、胸骨后疼痛、恶心等现象,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儿女们也整日忧心忡忡。2016年5月,经多方咨询,报着一线希望找到了举子。他听完老人的病史后,欣然同意住院治疗。给老人做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微创手术后就能平卧睡觉了;第二天就可以少量喝些米汤,也没有出现返流。在举子的刀下,却起死回生。术后至今,老人饮食正常,没有再出现烧心、胸骨后疼痛、恶心等现象,走路腿也有劲了,也不喘了,生活质量有了显著地提高。总是跟儿女们念叨,叫王大夫来家里吃顿饭吧,好好歇歇人家。这样的病例很多,在他的好大夫热线都能见到,不绝于此。当生命蜷缩在手术室里,小小的手术床就是一个偌大的天堂。阴晴圆缺,春夏秋冬,在手术床随时序更替。手术刀是举子纯粹的飞翔,是超越时空的。这个世界是他的,因为刀下躺着是渴望活下去的生命;世界也是患者的,因为手术床外的一切物事总是逃避不了患者的眼睛。舞蹈是高雅的,舞台也是圣洁的。现在是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医生收红包是司空见惯,可是对举子来说,不是有多么高尚,也不是随波逐流,只是觉得从农村出来,从苦难中度过的,那些父老乡亲有个病有个灾,却是很难的。他不想随波逐流,他不想在病人伤口上再撒上一粒盐,有失德行,只好以另一种方式,将心中的善质和良知表现。他心中的那一粒火燃烧成午夜的一颗星,装点寂寥而深邃的天空,那流荡在心底的一抹黑匆匆逃遁,灵魂便在心灵的弧线中涅磐。举子把心灵的视线定格,一看便是医生,一把手术刀穿越灰暗的走廊,一双睿智而明亮的眼睛如影随行。有一位兴安盟的患者家属留言,她说,我的婆婆三个月前以痔疮住院,一周未见好转,通过病友介绍,找到了王举教授,诊断为直肠癌。王教授态度和蔼,有耐心,积极安排手术。手术后,我婆婆恢复非常好。我们给王教授一千元钱,以表示感谢。不料在给他之后,他竟然帮我们交了住院费。举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他的技术高,医德好,赢得了患者的尊敬。今年五一期间,有两个长春的患者千里迢迢来这个城市,让举子做手术。举子用一把手术刀,走过了季节的风,质朴透露优雅,真实略带唯美。守在生命的路口,经年的舞蹈将梦轻轻环绕。当举子获得一个个荣誉,成为一个个专业会员的时候,医高不骄,术精不傲,还常常到社区去搞义务宣传。一把手术刀穿越远古的部落,在洁白的世界里起舞,那是一种生命的表达,为生命寻求一个出口。从呱呱落地到暮年,有谁能知晓,举子那悬刀济世的舞蹈,此情可堪?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得病,又有谁见证举子用一种生命的舞者的方式,不懈的、虔诚地行走尘世,跃舞人生。举子手里的手术刀,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让一个个人打开了生命的一扇门。“我会蘸着蜜液轻轻切开你的肌肤不带一点疼痛不留一寸伤疤我取出你身体里的病灶阳光把你的身体一点点修复直到健康的云霞在你的身体里奔跑。”(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供职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和蔬菜“说话”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的“棚菜人生”新华社记者2016年冬天,在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度的漠河,一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向北,再向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全国18个省份、累计上千万亩——这是以李天来日光温室技术为蓝本所种植的大棚蔬菜总面积。择一事,惠众生。今年64岁的李天来,经年累月把论文写在他扎根的田间地头。只要往育苗床和田垄上一蹲,他眼里除了蔬菜什么都顾不得,仿佛成了一尊塑像。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天来,始终自称“农民的儿子”,他多年坚守的“温室梦”,让北方生长的果蔬突破“靠天吃饭”的“千年魔咒”,也为北方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学习“和蔬菜说话” 终结北方冬季“无菜”历史1985年,日本山形县。当时还是沈阳农业大学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师从斋藤隆教授。到山形大学的第一天,斋藤教授就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并在扉页写上了“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在山形大学学习几年后,日本筑波大学铃木芳夫教授主动邀请他,去筑波大学深造。“铃木老师,我准备回国了。”1988年,接到学校“回归”的召唤,李天来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老师辞行。20世纪80年代前,受气候条件所限,中国北方秋冬季菜品单一,基本是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偶尔的蒜薹、干豆角、洋葱头、胡萝卜都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李天来迫切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广袤土地上,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李天来跟随沈阳农业大学张振武教授,一心搞起设施蔬菜栽培研究。北方种菜,关键在过冬;蔬菜过冬,关键在于温室大棚的应用。李天来调查发现,日本和欧洲国家大多是利用温室技术,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但当时,温室技术似乎在我国北方“水土不服”——此前,荷兰等国的温室技术已引入北方,以燃煤烧水加温实现温控。可李天来发现,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滴水成冰,燃煤加温法不仅花费多,污染还重。“一亩地,在辽宁一冬天需要80吨煤,在哈尔滨就要100吨,根本烧不起。”李天来和团队也探讨过用温泉水加温的方案,但终因成本过高而放弃。“蔬菜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成为奢侈品。”推广节能、经济的温室技术,让农民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成为李天来团队的攻关重点。太阳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几经研究之后,李天来瞄准了“免费能源”太阳能,希望通过对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的精准设计和测算,实现在低温弱光下种好大棚菜。日光温室看似简单,设计起来却异常“精密”:棚高、屋面角、墙体厚度……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采光、蓄热和保温效果。李天来和团队一次次地设计、建棚、检测、修订,寻求着日光温室的“最优方案”。温室保温比这一数据是攻关难点之一。如果大棚覆盖的面积过大、放热面积相应增大,保温比就小,冬季保温效果就不好,因此日光温室既要将后坡和后墙做成具有地面一样的保温性能,还要使大棚后坡长度适当,保证夏至日光照到后部角落的农作物。1988年冬天,北纬40.85度、东经122.75度,辽宁海城。日光温室里的黄瓜苗长势喜人。李天来“和蔬菜说话”的本事大大地进了一步:根据对个体蔬菜种植时光照、温度、环境、营养等的掌握,可以判断出不同成长天数的果实大小和采收期。不久之后,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在辽宁海城问世,李天来跟随导师张振武教授进行的“北方冬淡季鲜细菜生产技术开发研究”也顺利完成。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也是我国日光温室技术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至此,辽宁海城以南地区在不加温情况下,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无菜”的历史。一路向北“进军” 帮助北方蔬菜“生命线”突破极限李天来的目光开始聚焦在海城以北的广袤大地上——突破北方蔬菜“生命线”的极限。一进大棚,李天来就像脚底下装了磁石,整个人被牢牢地“吸”在田垄上,抻着脖子,凑近秧苗,眼镜略微下滑,从眼镜上缘处盯着秧苗使劲儿瞅。他在苗床里一蹲至少两三个小时,一边讲解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法,一边观察各种蔬菜的长势和整理幼苗。在苗床之间移动,李天来也有自己的独特姿势:整理完一个苗床,也不站起来,而是撅着屁股,一挪一挪地挪到下一个苗床。蹲在小秧苗旁边的李天来,如同一株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大秧苗”。“有时我们都蹲不住了,站起来活动活动,回头一看,他还在那里蹲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齐明芳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农业推广研究员李春峰,深深记得李天来的“蹲姿”:“2017年,李老师来到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田,打从进到温室里,就基本没直起过身,一点一点地讲茄子如何留杈、打枝。等忙完一通站起来,他的腿都麻了,差点没摔倒。”长时间蹲在田间地头的李天来,落下了腰脱和关节炎的老毛病,严重的时候浑身无法动弹,坐立难安。偶尔去寻医问诊,医生给出建议:不能久坐,更不能久蹲。李天来一听,声音高了八度:“不能久坐,我能做到;可到了地里,不蹲咋看得明白呢?”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年四季温室内白天温度20至35摄氏度,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棚内外温差甚至能达40多摄氏度。隆冬时间,一进温室热气扑面而来,浑身就像是蒸桑拿;一出温室,零下十几甚至几十摄氏度的低温,又让人身上的汗水瞬间冻得冰凉。“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这十六个字,挂在李天来办公室的墙上,也是他自己和团队的座右铭。三十多年来,李天来几乎没有休息日,经常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学生收到李天来发送的论文修改意见,显示发送时间往往是后半夜两三点,打开文稿,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修订和批注;三十多年来,李天来甚少回老家过年,每天如陀螺般不停旋转,晚饭常常是在办公室泡一碗方便面应付,有时就是这碗面,也拖到夜里十一点多才吃得上;三十多年来,李天来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感染着身旁的人们。李天来曾连续30几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试验攻坚关键期更是一连40几个小时没合眼,只为了确保温度处理误差在1摄氏度内。每为蔬果谋,岂会思无志?从第一代塑料质感、相对简陋的节能日光温室,到如今第四代“黑科技”温室实现环境自动控制、物联网介入,可以自动放风、保温、蓄热、滴灌等,叶菜、果菜种植在一个个基质袋上,温室如同一处微缩景观公园……三十年如一日,李天来率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推,再向北推——1996年,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诞生,有效采光提高7%,夜温提高了5摄氏度,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地域北推100公里,到达沈阳地区;2007年,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问世,有效采光又提高6%,夜温又提高了5摄氏度,生产地域再次北推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地区;2010年,第四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推出,有效采光又提高1%,夜温又提高了4摄氏度,并配备环境自动控制设备,生产地域又北推了100公里,到达北纬45度、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5摄氏度的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评价说,李天来院士利用其日光温室节能设计理论和方法,研制出日光温室节能设计软件,研制出辽沈一代、二代、三代日光温室,特别是平地单栋、双连栋和坡地单栋系列第三代高效日光温室,较先进的第二代日光温室光辐射量增加8%以上,夜间温室内增温5摄氏度以上,节能27%以上,为我国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向北推移做出重要贡献。至此,冬季果蔬在广袤的北方大地旺盛生长。赤峰市农业推广研究员岳玲对李天来的棚菜技术非常有感触:“李天来帮助赤峰地区实现了日光温室从无到有,现在已有约170万亩的规模化种植。赤峰地区的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果菜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远销到南方地区。”始简今巨。李天来团队研发的日光温室技术,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份累计推广上千万亩,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吃上了新鲜蔬果。据研究测算,与传统连栋温室相比,李天来研发的新型节能日光温室还降低了55%以上的设备成本,平均每亩节煤约50吨,实现“绿色低碳种植”。李天来的脚步并未停歇……自称“农民的儿子” 带领农民把日光温室变成“致富棚”李天来的“温室梦”,历经30多年的科研攻关,如今已铺就了许多北方农民的致富路。一双穿得开胶了的黄绿色农田鞋,一身磨得发白的蓝灰色的工作服,一顶草编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白毛巾……在田间地头,李天来一工作起来,活脱脱一个老农民。翻开李天来的成长轨迹,我们看到了他幼时家乡辽宁绥中的面貌:故乡贫瘠,粮食除了苞谷、高粱,就是白菜、萝卜咸菜。“困难时期,橡子面、榆树皮、谷糠、野菜、杏树叶子……这些我都吃过。家里仅有一口小米熬成粥,只够最小的妹妹吃一口。”让老乡们摆脱萝卜咸菜就苞米面大饼的日子,是李天来奋斗的梦想。“我太知道农民的苦了。打小我就立志学本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每每下到村里,李天来见到谁家种大田赚钱难,就苦口婆心地劝他“扣温室”,还把手机号留给村民,嘱咐他们“有啥不明白的尽管打电话问。”熟悉李天来的人都知道,但凡是农民打来的电话,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相识,李天来都会耐心地接通解答。1991年,辽宁沈阳市于洪区拉马台村。李天来正在这里无偿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几次跑到农民家的炕头上做动员。他一边跟农民们讲解着温室的原理,一边拍着胸脯许诺:“赚钱了是你的,赔了钱算我的。”村民们将信将疑:“大冬天种西红柿能成吗?”“农民兄弟很实际,与其动嘴劝,不如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李天来知道大家伙家底薄、赔不起,便不再多言语,索性租了村民景志新家的一间温室大棚,只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冬茬番茄。一个冬天过去,景志新惊呆了:番茄藤秧硕果累累,一斤番茄能卖上三块来钱,这点儿西红柿比两亩地玉米都值钱。“当时我那个后悔啊!要是早听李老师的话,是不是就能早点儿挣钱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纷纷动了心。到了第二年,不用劝,大家主动表示要种冬茬番茄,村里14亩大棚满目橙红。到第三年,隔壁村、其他城镇的人都坐着大客车赶来,求着拉马台村村民传授冬茬番茄秘诀。如今,拉马台村1000多亩地,几乎盖满了日光温室,成为沈阳近郊重要的蔬菜越冬产区。景志新骄傲地说,用日光温室种西红柿,一亩地的利润顶过去几十亩!李天来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推广后,1992年拉马台村村民每亩增收突破两万元,不再“靠天吃饭”的拉马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李天来总说自己记忆力不好:记不住工资卡密码,记不住换一换身上穿了许久的衣服,老伴儿给买的营养药,在办公桌上放了大半年落了一层灰,也没想起来吃一粒。可他却记得自己下乡推广时,农户温室蔬菜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的事儿啥也记不住,老乡的事儿什么都能记得住。”面对老伴的嗔怪,李天来嘿嘿一笑:“老乡把秧苗种成了,我这心里头才觉得踏实。”为帮助农民增收,李天来及团队成员在辽宁朝阳、海城、葫芦岛、沈阳、内蒙古赤峰等多地建立起日光温室科技培训课,常年深入北方设施蔬菜主产区,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团队成员编写了20余种科技资料,年均免费发放1万余册,培养农技人员及农民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了400多万农户。农民们很实在,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记得谁。在李天来团队的帮助下,不少农民走上产业化致富的道路,不少深度困难户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李天来成了他们口中的“天来财神”,大老远见到他就热情高喊“天来来啦!”对于财富名利,李天来始终看得很淡。“我的工资是国家给的,科研课题也是国家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回报国家、社会。只要看到农民们靠温室致了富,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得很呢!”(记者:牛纪伟、陈芳、王莹、彭卓、张泉、陈聪)责任编辑: 邱丽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物小传 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 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 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 “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 “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 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 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 “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 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 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 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 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 “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 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 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 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 “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 “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 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 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本报记者 胡婧怡 辛 阳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本版制图:汪哲平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