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打开了生命的一扇门文/孙树恒在这个城市,从我们奈曼旗那个沙窝窝里,来了很多人,在这里挥洒岁月,在这里谋生,打造事业。“看到每个老乡微笑,我们会更爱这个城市”但是学术界的能人屈指可数。在老乡里的佼佼者,当属王举了。他是这个城市医学界里才子。王举的年龄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人也文静,话语很少,正如人们所说的内秀,“浓缩都是精华”在他身上体现出独有的魅力。高中毕业,他考进了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后来又到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深造,读了硕士、博士,还在日本山形大学进修过。关于最初的选择,他说:“那时候还是孩子,只知道医生是救死扶伤,可是付出非常辛苦。我那时候不是班里条件最好的,却是最刻苦的,每天早上六点钟不到就起床,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从实验室出来。”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要坚持,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很享受,他坚持了很多年。“我心里有一个理想,就是不断学习研究,做个好医生,努力的过程使我离要求越来越近,我越感到快乐。”他出名较早,头衔很多,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原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前两年以“草原英才”引进这个地区最高医院的。他擅长胃肠科,医院专门给他专门成立了一个科室。他微创手术精湛,微创手术是高科技带来的医学革命!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我理解,就是开个针鼻大的口,能治斗大的病吧。他三天两头就到外地研讨去了,没有三下两下,能出去交流啥呢。他说,房子、薪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发展平台。他是知名专家,也是好大夫。在网络好大夫热线,他可是有很多粉丝的。如今,他最珍视并感谢所拥有的,妻子是博士,也在医院儿科工作,女儿也出国深造,健康活泼,支持彼此。他享受生活里面的这一切。我叫他举子,既是爱称,又有举人的意思,明朝陈汝元在《金莲记郊遇》中写道:“举子进科场,全无字半行,烛已相将尽,问君忙不忙?”对于举子来说,每一次手术都在考试,你说忙不忙,不但忙还紧张呢。举子总是这样说。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呀。我曾经对医院很惧怕,起因是我小时候,父亲做了个阑尾炎手术,实际上结肠炎,在我们那的青龙山镇医院,一个姓毛的大夫做的,做错了,出现了肠粘连,好多年才治好。随后,我也在那个乡镇医院做过右腿骨刺手术,那时,我在农牧学校上学,暑假时,父亲领我去做的,又找了个姓凌的大夫。当时,我脱的光光的躺在冰凉的手术床上,几个护士在我周围转着,用酒精棉擦拭着我的腿部,虽然是夏季,却有冬天的感觉,有死亡的气息。麻醉师给我打麻药,我有晕晕的、飘飘的、麻麻的感觉,身材魁梧的凌大夫,戴着蓝帽、白大褂走了进来,只听叮叮当当的响,也能听见他们低语,我却无力说话,不长时间,就给我做完了。盘子里放着筷子头那么大小的一块骨头,一个护士指给我看说,这是你腿上的骨刺。奶奶说过,自己身上的牙呀,骨头呀,掉了,磕了,要埋在门槛子下面的。我就用纸包上,回家真的埋到门槛下面了。有人说,骨刺容易复发,可是,我的腿就再也没有长过骨刺。也许奶奶的招显灵了,也许是指点迷津,度化与我吧。我是学畜牧的,与兽医也有关联,常常以学兽医自居,标榜自己也是医生吧,不管人医,还是兽医,说实在的,我骨子里就尊崇医生了,尤其是羡慕那拿着手术刀的医生,比我那时拿的劁猪的刀子跃跃欲试的,要优雅的多了。所以,一朝颜变幻,我对医生有着自然的亲近感了。按医理来说,我们也是同行呢。我想象着举子,每次走进那混合着药味的手术室,他就如同一位舞者走进了舞台,换上白衣蓝帽之后,他则立即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走上熟悉的舞台,用手术刀,开始与患者共同跳起以人类生命为灵魂之舞。此时,他一抬手、一蹙眉、一投足的动作与表情都明显地带有了生命的意义。我每次到医院去看病人,站在手术室门前都会感受到一种紧张气氛,里面医护忙碌的身影,门外患者家里人焦急的样子,大有生离死别之感。此时的医生成为了舞蹈的主角,而患者呢?则成为了这一幕舞蹈的主旨和灵魂。我常常问,举子,你紧张吧。他抚了抚那几近掉光的前额,笑着说,人说,艺高人胆大,可是对于每次手术来说,也是紧张的,只不过,每一次手术都是新的考验,都有新的收获,更是对生命的修复和拯救。他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始终那样乐观,给人从未有过的希望,照亮生命中的阴霾。那时,他好象已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位患者,属于那冥冥之中的生命。那是一种圣洁的至纯。我知道,他是相信自己,也相信手中的手术刀,相信刀下的灵魂可以因为爱而重生。在他面前,爱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纯洁的事情。在永恒的灵魂面前,遇到生命危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在活着的时候真正去珍惜、真正去爱每一个生命。”在死沉沉的手术室门前,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缥缈。在他看来,一个患者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对一个家庭,对于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手术台上,一层又一层无菌单下覆盖了一个痛苦的生命。举子每天是忙碌的,每天手术的患者很多,少则三五例,多则十几例。我问举子,医道锤炼到这样程度上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困难,但挑战本身对我就是一种享受,最后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快乐和收获。”正如舞蹈给人的感受是在柔美中体会舞者的力量,作为医生的举子,这是一份长久的功力,而这种感受也同样体现在他身上。此时的举子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室内的每个人都是为他服务的,“拿剪子”、“垫脚垫”,“擦汗”…….有些是无声的,在他的引领下,那么一群人,共同演绎着生命之舞。点亮了一个个生命。举子说,做手术,不仅严谨,而又要精湛。可以说,差之毫厘,性命攸关呀。正是他的严谨认真,让刀下的生命安然。在每一次手术的背后却鲜有人知晓的艰辛故事,也不会听到一阵阵掌声。这种紧紧围绕生命而舞动的手术刀,那是一个托起生命的美丽舞者吗?有一名长春的直肠癌患者,曾就诊吉林省数家大医院,举子和他的医疗小组历时个半小时做了手术,手术虽然很困难,但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现在患者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了,生活质量也很正常。有一个朋友的母亲,都八十多岁了,术后数月后即出现胆汁倒流,从此后就基本不能平躺睡觉,从1993年开始就医,确诊为返流性胃炎,经常返流、呕吐。2007年以后开始出现胸痛,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不能正常喝水、进食,出现烧心、胸骨后疼痛、恶心等现象,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儿女们也整日忧心忡忡。2016年5月,经多方咨询,报着一线希望找到了举子。他听完老人的病史后,欣然同意住院治疗。给老人做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微创手术后就能平卧睡觉了;第二天就可以少量喝些米汤,也没有出现返流。在举子的刀下,却起死回生。术后至今,老人饮食正常,没有再出现烧心、胸骨后疼痛、恶心等现象,走路腿也有劲了,也不喘了,生活质量有了显著地提高。总是跟儿女们念叨,叫王大夫来家里吃顿饭吧,好好歇歇人家。这样的病例很多,在他的好大夫热线都能见到,不绝于此。当生命蜷缩在手术室里,小小的手术床就是一个偌大的天堂。阴晴圆缺,春夏秋冬,在手术床随时序更替。手术刀是举子纯粹的飞翔,是超越时空的。这个世界是他的,因为刀下躺着是渴望活下去的生命;世界也是患者的,因为手术床外的一切物事总是逃避不了患者的眼睛。舞蹈是高雅的,舞台也是圣洁的。现在是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医生收红包是司空见惯,可是对举子来说,不是有多么高尚,也不是随波逐流,只是觉得从农村出来,从苦难中度过的,那些父老乡亲有个病有个灾,却是很难的。他不想随波逐流,他不想在病人伤口上再撒上一粒盐,有失德行,只好以另一种方式,将心中的善质和良知表现。他心中的那一粒火燃烧成午夜的一颗星,装点寂寥而深邃的天空,那流荡在心底的一抹黑匆匆逃遁,灵魂便在心灵的弧线中涅磐。举子把心灵的视线定格,一看便是医生,一把手术刀穿越灰暗的走廊,一双睿智而明亮的眼睛如影随行。有一位兴安盟的患者家属留言,她说,我的婆婆三个月前以痔疮住院,一周未见好转,通过病友介绍,找到了王举教授,诊断为直肠癌。王教授态度和蔼,有耐心,积极安排手术。手术后,我婆婆恢复非常好。我们给王教授一千元钱,以表示感谢。不料在给他之后,他竟然帮我们交了住院费。举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他的技术高,医德好,赢得了患者的尊敬。今年五一期间,有两个长春的患者千里迢迢来这个城市,让举子做手术。举子用一把手术刀,走过了季节的风,质朴透露优雅,真实略带唯美。守在生命的路口,经年的舞蹈将梦轻轻环绕。当举子获得一个个荣誉,成为一个个专业会员的时候,医高不骄,术精不傲,还常常到社区去搞义务宣传。一把手术刀穿越远古的部落,在洁白的世界里起舞,那是一种生命的表达,为生命寻求一个出口。从呱呱落地到暮年,有谁能知晓,举子那悬刀济世的舞蹈,此情可堪?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得病,又有谁见证举子用一种生命的舞者的方式,不懈的、虔诚地行走尘世,跃舞人生。举子手里的手术刀,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让一个个人打开了生命的一扇门。“我会蘸着蜜液轻轻切开你的肌肤不带一点疼痛不留一寸伤疤我取出你身体里的病灶阳光把你的身体一点点修复直到健康的云霞在你的身体里奔跑。”(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供职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
综合《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日经BP咨询公司实施的一项“大学品牌形象调查2019-2020”显示,日本东北地区的大学综合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位于仙台市的东北大学,第二名是岩手大学,第三名是山形大学,这三大国立大学占据了前三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东北大学。我们中国有双一流的东北大学,日本也有旧帝国大学之一的东北大学。一听旧帝国大学这么霸气外露的名字就知道,这代表着日本的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本部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是一所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也是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根据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82位,其材料、工程、物理、药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均处于世界一流地位。偏差值在52.5~67.5之间。东北大学共有10个学部分别是文学部、教育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医学部、齿学部、药学部、工学部和农学部。目前东北大学有留学生2400名左右,半数都是我们中国同胞~东北大学也是鲁迅先生的母校。日本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也毕业于东北大学!说到这个田中耕一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获诺贝尔奖之前完全名不见经传。他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甚至论文都没发过几篇。一直以来,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和提名者都是学术界的人,田中耕一就像一个惊雷以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身份炸响了日本教育部。而且获得诺尔尔化学奖时,他仅40岁。小编会在今后的推文里介绍一下这位传奇的诺贝尔奖得主田中耕一,记得关注我们哦~
如果你打算在日本上大学,但是不知道怎么选择大学,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内容,文章总结的挺全面而且很真实。日本的大学分为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国立大学是由日本中央政府出资办的大学。公立大学是由地方公共团体出资办的大学。私立大学是由民间资本出资办的大学。总体来说,国立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都不错,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日本的一流大学。而且,国立大学有大幅度减免学费的制度还可以提供一些奖学金,所以,在国立大学里学习不用过于担心学费问题。但也不是绝对不交学费,只是学费压力没有那么大。既不希望交很多学费又想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适合上国立大学。如果考不上国立大学可以考虑上公立大学。公立大学的学费制度和国立大学类似,但是,教学质量比国立大学稍微差了一点。私立大学有几所名校相当好。不过总体来说私立大学学费比较贵。目标就是上私立大学的名校而且支付得起学费的学生或者担心考不上国立大学又希望在日本上大学的学生可以考虑报考私立大学。留学生上大学不和日本人一起考试,考试内容也和日本人不一样。主要考日语和高中的基础课程。如果是读硕士或者博士,可以直接找大学教授,再根据教授和大学的要求参加考试,不需要参加高中基础课程的考试。下面我总结了日本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几所知名私立大学的名称供大家参考。国立大学如下:北海道及东北地区:北海道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室蘭工業大学、小樽商科大学、帯広畜産大学、旭川医科大学、北見工業大学、弘前大学、岩手大学、東北大学、宮城教育大学、秋田大学、山形大学、福島大学。关东及甲信越地区:茨城大学、筑波大学、筑波技術大学、宇都宮大学、群馬大学、埼玉大学、千葉大学、東京大学、東京医科歯科大学、東京外国語大学、東京学芸大学、、東京農工大学、東京芸術大学、東京工業大学、東京海洋大学、お茶の水女子大学、電気通信大学、一橋大学、横浜国立大学、新潟大学、長岡技術科学大学、上越教育大学、山梨大学、信州大学、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総合研究大学院大学。东海北陸近畿地区:富山大学、金沢大学、福井大学、岐阜大学、静岡大学、浜松医科大学、名古屋大学、愛知教育大学、名古屋工業大学、豊橋技術科学大学、三重大学、滋賀大学、滋賀医科大学、京都大学、京都教育大学、京都工芸繊維大学、大阪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兵庫教育大学、神戸大学、奈良教育大学、奈良女子大学、和歌山大学、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中国四国地区:鳥取大学、島根大学、岡山大学、広島大学、山口大学、徳島大学、鳴門教育大学、香川大学、愛媛大学、高知大学。九州冲绳地区:福岡教育大学、九州大学(九州芸術工科大学)、九州工業大学、佐賀大学、長崎大学、熊本大学、大分大学、宮崎大学、鹿児島大学、鹿屋体育大学、琉球大学。日本地图上面这张照片是日本地图。日本的国立大学几乎都是按照划分行政区域时使用的都、道、府、县的名称命名,参照这张地图可以大概知道大学的位置。在国立大学中特别知名的大学有东京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一桥大学、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横滨国立大学、お茶の水女子大学(茶水女子大学)、東京工业大学、北海道大学、千叶大学、九州大学。公立大学的命名方式和国立大学差不多。公立大学如下:北海道东北地区:釧路公立大学、公立はこだて未来大学、札幌市立大学、名寄市立大学 、札幌医科大学、青森県立保健大学、青森公立大学、岩手県立大学 、宮城大学、秋田県立大学、国際教養大学、秋田公立美術大学、山形県立保健医療大学、山形県立米沢栄養大学、会津大学、福島県立医科大学 。关东甲信越地区:茨城県立医療大学、群馬県立県民健康科学大学、群馬県立女子大学、高崎経済大学 、前橋工科大学、千葉県立保健医療大学、埼玉県立大学、首都大学東京、産業技術大学院大学、神奈川県立保健福祉大学、横浜市立大学、新潟県立看護大学、新潟県立大学、長岡造形大学、都留文科大学、山梨県立大学、長野県看護大学、長野大学。东海北陸近畿地区:富山県立大学、石川県立大学、石川県立看護大学、金沢美術工芸大学、福井県立大学、敦賀市立看護大学、岐阜県立看護大学、岐阜薬科大学、情報科学芸術大学院大学、静岡県立大学、静岡文化芸術大学、愛知県立大学、愛知県立芸術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三重県立看護大学、滋賀県立大学、京都市立芸術大学、京都府立大学、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福知山公立大学、大阪府立大学、大阪市立大学、神戸市看護大学、神戸市外国語大学、兵庫県立大学、奈良県立医科大学、奈良県立大学、和歌山県立医科大学。中国四国地区:公立鳥取環境大学、島根県立大学、岡山県立大学、新見公立大学、尾道市立大学、県立広島大学、広島市立大学、福山市立大学、下関市立大学、山口県立大学、山陽小野田市立山口東京理科大学、香川県立保健医療大学、愛媛県立医療技術大学、高知県立大学、高知工科大学。九州冲绳地区:北九州市立大学、九州歯科大学、福岡県立大学、福岡女子大学、長崎県立大学、熊本県立大学、大分県立看護科学大学、宮崎公立大学、宮崎県立看護大学、沖縄県立芸術大学、沖縄県立看護大学、名桜大学。首都大学東京是原来的东京都立大学和其他几所大学合并之后组成的大学。原来的东京都立大学是公立大学中比较知名的大学。下面是几所知名的私立大学:早稲田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上智大学、明治大学、学習院大学。此外,还有青山学院大学、中央大学、東京理科大学、法政大学、立教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館大学、関西大学、関西学院大学也很不错。日本私立大学非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下面介绍一下报考大学时的小技巧。去日本一般先读语言学校,毕业之前参加日语等级考试和高中基础课程考试,之后报考大学。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报考的时间一般要比私立大学晚,是不是合格的报考结果出来的也比私立大学晚。另外,日本还有一种学校叫专门学校,类似于我国的职业技能学校。这种学校不是大学,但是可以通过这种学校拿到签证。所以,报考大学时可以先报考私立大学和专门学校,这样一来签证就有了着落。再报考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如果考上了国立大学就没必要去公立大学面试了,如果没考上国立大学再去公立大学面试。最后,再根据自己拿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选择去哪所学校。在报考大学之前要确认好各大学的报考时间、面试时间、录取结果出来时间便于制定报考计划。这些信息可到各大学的网站上找或者和各大学联系从大学要资料。相信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报考者已经具备了读懂这些日语信息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读懂基本日语信息的能力,可以考虑先报考专门学校拿到签证,把日语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报考大学。另外,一些国公立大学的地点有点偏僻,容易被一些留学生忽视,造成竞争不一定那么激烈。报考大学时不妨顺便报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常有人问我:日本的机器人技术为什么那么强?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从根本上要归结于日本机器人专家的实力。今天我们来看看专家走过的路。50后山海嘉之Cyberdyne是日本顶级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也是「Innovation Japan」的代表性公司之一。其研发的产品HAL(Hybrid Assistive Limb)是世界上首款电子人(Cybort)型机器人,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03:01Cyberdyne的创始人山海嘉之出生于1958年。山海对机器人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小时候读的科幻小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感冒请假期间,山海的母亲给他买了一本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我,机器人》(I, Robot),引起了他的兴趣,朦朦胧胧觉得自己以后要当一个研究机器人的科学家。后来山海开始研究制作诸如收音机等电子类的东西。有一次去电器商店买真空管,结果没有找到想要的型号,直觉告诉他「型号不一样也没有关系」。于是买了替代品,结果用起来果然没有问题。这次实践为他「从简单模仿别人到自己下功夫」这一观念上的转变提供了契机。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山海通过多次实践逐渐认识到「将原理和原理进行组合」的重要性,并开始制作市场上尚不存在的新玩意儿。当时,山海的母亲很少给他买一般的玩具,而是买一些诸如显微镜、烧瓶之类的实验用品。他母亲当时买的显微镜现在还放在他的实验室里。山海1958年出生,粗算一下,这显微镜伴随了他近半个世纪。中学时代,山海因为阅读日本松平维石写的《激光的基础与实验》而对激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还是孩子,不能弄到制作二氧化碳激光器所需要的材料,就从红宝石激光振荡器着手。还偷偷使用了母亲的戒指等贵重物品,被发现后遭到了母亲的痛斥。但这阶段,山海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尝试了很多类型的实验。1987年,山海在筑波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筑波大学大学院系统情报工学研究科生化电子研究中心负责人,并创建了将人、机械、信息融合在一起的新学科体系:生化电子(Cybernics),成为这个领域的开创者。2004年山海创立Cyberdyne公司,任CEO。2017年3月福布斯发布的富豪榜上,山海以13亿美金资产在世界排名第1567位,在日本排名第21位,这是日本现任教授成为富豪的最典型案例。60后古田贵之古田贵之现任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未来机器人技术研究所(fuRo, future Robotics Technology Center)所长,被日本机器人业界称为「奇才」。古田作为日本机器人业界的风云人物,在机器人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开发出十多款富有技术含量和设计理念的机器人。古田生于1968年,因为父亲工作方面的原因,2岁半到7岁在印度新德里度过。去印度之前看到《铁臂阿童木》,想成为天马博士那样的高人。但,他崇拜的对象是下面这几个动画片的技术牛人。《阿拉蕾(Dr.Slump)》中的天才博士则卷千兵卫《宇宙战舰大和号》中的技术大牛真田志郎《反转ippatsuman》中的技术神通Kosuinen其中,Kosuinen更是他心中「永远的技术英雄」。在印度期间,遇到了一位到印度修行的日本高僧,经常去听高僧讲法。据说印象最深的是高僧说的一句话:「人的眼睛所能看见的东西,只是一部分。本质,隐藏在不能看见的那部分。」古田对铁臂阿童木很感兴趣,但希望得到的不是铁臂阿童木,而是制作铁臂阿童木的天马博士。因为即使得到了铁臂阿童木,也仅仅是一个机器人;而得到了天马博士,就可以得到很多机器人。这就是当时古田所理解的本质。三岁的时候,古田就决定要研究机器人。14岁的时候,古田在足球课上突然昏迷,2周后醒来被诊断为脊髓病,下半身麻痹。医师对他说:「以后一辈子,你就得靠轮椅了。」而且据说得了这种重病的人,意味着最长还能活八年,治愈率是万分之一。古田听医师的说法之后,最初想到的就是,轮椅要是跟人的腿一样就好了。就特别想做轮椅机器人。并了解到制作机器人需要精通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主要技术。同一病室的人相继病死,而古田成了万分之一的幸运儿。在这段时间里,古田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古田的人生观。人生只有一次,不知道啥时候就会死去。人生的本质,就是自我满足。最好是做着想做的事情,迎接死亡的到来。在死亡的瞬间,自己可以安慰自己:我很满足。古田喜欢机器人,所以致力于开发机器人,他要「用技术让人们知道,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古田决定初中学习编程,高中学习电子,大学学习理论。由于仰慕青山学院大学理工学部的冨山健先生,后来考入青山学院大学,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跟着高年级学生混进冨山健研究室从事机器人研究。古田在机械工学博士后期课程的时候中途退学,于1996年成为机械工学科的助手。古田一直坚定地认为: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才是最有意义的研究。但搞开发的时候,跟很多技术人员一样,除了自己的头脑,啥都没有。很多零部件都是自己动手制作。而且在手工切削方面,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一毫米。研究机器人的时候,整天都在想机器人的事情。特别是研究步行控制的时候,试图从比较新颖的角度来实现,花大量的时间啃医学方面的书籍。晚上赶不上最后的电车,就走着回家,自己试验步行控制。比如紧急后仰,或者模仿螃蟹走路……由于是在深夜,好几次被警察盘问。古田研制机器人的时候非常疯狂。研发工作一旦做起来,古田就难以停下来。据古田自己说,曾经一个月最少只睡了10个小时!古田身高约1.9米,曾经的体重是75公斤,本来就偏廋,由于开发机器人体重剧减,只有45公斤左右。古田对机器人技术的着迷,主要源于其对技术的兴趣,而非金钱的诱惑。用他的话说:我不需要多少钱。有钱当然比没钱好。我的基本方针是,只要有最低限度金额的1.3倍就行了。这辈子,我只想要两件东西,但哪一件都买不到。一个是我女儿和妻子的爱,一个是未来的机器人技术。正因为买不到,我才自己来创造。70后多田隈哥俩儿在日本,有哥俩儿被称为「机器人业界的莱特兄弟」。他们是多田隈理一郎和多田隈建二郎。多田隈理一郎出生于1976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全方向驱动齿轮和球形齿轮车的发明者。现任山形大学副教授,主攻智能机械学以及机械系统、机械力学与控制。理一郎于1996年考入东京工业大学,就读机械宇宙专业,致力于自律集散型机器人的研究。硕士生时代主攻全方位移动车辆结构「VmaxCarrier」的研究。后来考入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Telexistence机器人。曾赴哈佛大学访学。多田隈建二郎出生于1979年,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全方位移动结构以及全方位移动机器人专家。现任东北大学机器人情报学领域副教授。建二郎硕士生阶段在东京工业大学主要研究「VmaxCarrier」。博士阶段主要从事水平多关节式的展开型行星着陆器「Tri-Star-Ⅲ」的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建二郎还从事了球状车辆结构「Omni-Ball」及其应用研究,并赴麻省理工学院访学。【资料来源】东工大官网多田隈兄弟对机器人研究说得上是「真爱」,而且两人是如影随形的「同志」。少年时代:相同的梦想理一郎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喜欢看漫画《机器人大集合》,当时就立志成为机器人研究人员。理一郎读《机器人大集合》的时候,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建二郎对此也耳濡目染。据说小时候建二郎特别想当漫画家。中学的时候,建二郎喜欢看电视节目《SPACE AGE》,并对移动机器人产生了兴趣,梦想与自己制作的着陆车一起去火星。两人的父亲是工科职业学校的老师,不小心把介绍学校科研情况的录像带掉在了兄弟俩的房间,被兄弟俩看到了。两人看了录像之后,觉得东京工业大学机器人领域的著名教授广濑茂男的机器人研究很有意思,就想以后进入广濑研究室学习。大学时代:同一个研究室大学时代,兄弟俩如愿以偿,先后进入了广濑研究室。理一郎主攻全方位移动车辆结构「VmaxCarrier」的研究。建二郎从硕士时代进入广濑研究室,继续研究理一郎的「VmaxCarrier」,并把它升级为「VmaxCarrier2」,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美国访学时代:同一个房间兄弟俩真是绝了!理一郎在哈佛大学做研究的时候,建二郎去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小时候兄弟俩就住在一个房间,感情很好。这次兄弟俩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中间位置找了一个房子,再次住在了一起,共同研究机器人。现在两人成为日本机器人业界的新秀,备受瞩目。80后粕谷昌宏粕谷昌宏是Meltin MMI公司社长。这是一家将「生体信号处理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义体」和「脑机接口」,并最终实现「电子人」的技术型创业公司,通过「电子人」技术将人从身体的各种制约中解放出来(即分身)。现在的主攻领域是「肌电义手」。【资料来源】Meltin MMI公司官网粕谷生于1988年,于2013年7月博士在读期间创立现在的公司。公司官网对粕谷介绍如下。「1991年感受到人的局限,1998年感受到医疗和工学融合的前景,2002年开始研究电子人技术。2011年获得日本机器人学会授予的研究鼓励奖,这个奖项主要颁发给活跃在机器人领域的未满35岁的研究人员。后来历经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并于2016年获得机器人工学和人工智能工学博士学位。技术领域覆盖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固件开发以及网络系统等方面。」据说粕谷3岁(1991年)的时候就感受到人(人类)的局限。由于没有更详细的信息,这个说法让小编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3岁的娃娃来说,这算不算正常?粕谷从小的梦想是当个机器人博士,喜欢专研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装置,包括电机。【资料来源】Instry Co-Creation Conference 官网很自然地,这样爱思考、爱动手、爱实验的小朋友,获得了很多奖励。【资料来源】NHK节目《サイバスロン 最新技術で挑む》粕谷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到手塚治虫的漫画《怪医黑杰克》,开始对医疗感兴趣。加上此前对机器人的爱好,朦朦胧胧觉得医疗和机器人相结合应该很有意思。【资料来源】漫画《怪医黑杰克》进入中学之后,粕谷的这种朦胧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当时,粕谷知道了电子人,觉得有一种可能性,让电子人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于是,开始设计人工肌肉,做了很多研究。【资料来源】Instry Co-Creation Conference 官网粕谷于2006年4月考入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机械工学科,2010年4月进入该校先进理工学研究科生命理工学专业,2012年进入电气通信大学情报理工学研究科智能机械工学专业,一直从事机械工学、脑控技术的研究。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粕谷公司开发的MELTANT-α这款产品在即时模仿人手的各种动作方面算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接近人手功能的、标志性产品之一。【资料来源】Meltin MMI公司官网除了上面介绍的50后、60后、70后、80后,还有90后、00后……他们深受机器人漫画和机器人小说影响,从小痴迷机器人,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手开发出机器人。这大概是日本机器人专家的典型成长路径吧。今后,我们还会介绍更多的日本机器人专家,敬请期待。【扩展阅读】岛国沸腾了!这群人要让18米高达真正动起来!暂时忘了后空翻、三连跳吧……这款机器人已经开车上路了!尴尬 | 日本SCHAFT又将成为弃儿?谷歌母公司决定中止开发双足行走机器人震撼 | 日本人发明的这个「群战略」,正在横扫世界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本版制图:汪哲平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来源:长江商报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魏度以境外市场为主战场的万润股份(002643.SZ)积极应对,砥砺前行。10月21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万润股份称,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液晶单体材料和中间体材料供应商,公司高端液晶TFT单体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约20%。投资者提问,或许与万润股份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加码OLED材料产业布局有关。官网显示,万润股份成立于1992年,经过近30年发展,已经成为一家科学型、技术型国际化产业集团。万润股份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公司采取“三驾马车”拉动战略,信息材料产业、环保材料产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布局日趋完善,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尽管万润股份的经营业绩偶尔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上仍表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上市10年来,其累计盈利约26亿元。依靠技术领跑,万润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菲。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2.51亿元,同比增长33.84%。增资扩股加码信息材料产业万润股份仍在继续加码产业布局。10月19日晚,万润股份发布公告,内容为针对控股子公司引入投资者增资扩股进展及构成关联交易的提示。这家控股子公司为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月科技)。三月科技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照明及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三月科技是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专心致力于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模拟计算、理化性能评估、器件性能评估和发光器件研发,技术带头人李崇博士,师从日本OLED研究第一人的山形大学城户教授,其始终致力于OLED材料和器件的研发。目前,三月科技组建有40人的研发团队,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公告显示,经过自主研发,目前,三月科技已掌握了OLED材料结构设计、理化特性表征、器件制作及性能验证的核心技术和能力,并已成长为国内OLED行业自主成品显示材料领域专利与技术方面的领先企业。三月科技为万润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其股权结构为,万润股份、李崇分别持股82.96%、17.04%。目前,三月科技尚处于投入期。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三月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06.45万元、534.90万元、1257.54万元、559.20万元,净利润为25.08万元、-1474.79万元、-2109.64万元、-601.46万元。今年8月14日晚,万润股份公告,为加快自身做大做强步伐,拟为三月科技引入投资者对其进行增资扩股,为三月科技引入产业与社会资本、带来产业与社会资源。与此同时,通过增资扩股,解决三月科技资金需求,扩大其经营规模,提升其盈利能力。公告称,通过增资扩股、引进社会资源,力争将三月科技打造成业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电子化学材料平台企业。根据增资预案,拟引入1至10家投资人以现金方式对三月科技增资。增资完成后,万润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2.79%,李崇持股比例不低于10.84%。截至10月19日,万润股份已经征集到4名意向投资人,加上三月科技股东李崇计划出资300万元参与增资,合计将达2000万元。意向投资人之一万润股份控股股东中国节能集团的关联方中节能资本控股,意向出资600万元。万润股份本次加码布局三月科技,就是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信息材料产业领域的布局,巩固、提升其领先地位。除了三月科技,万润股份的另一家控股子公司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台九目)也是万润股份布局信息材料的重要一环。烟台九目主要生产、销售的产品为OLED升华前单体材料和中间体材料。今年上半年,其实现净利润5948.23万元。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增长央企中国节能集团实际控制的万润股份积极补短板,完善产业布局。多年来,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更新,公司在多个领域已经跻身行业前列。万润股份成立至今,依托自身领先的研发优势以及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内生式及外延式扩张,形成了以化学合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主导的产品创新平台。目前,主营业务包括信息材料产业、环保材料产业以及大健康产业三大领域,“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万润股份的信息材料主要包括液晶材料及OLED材料,当前液晶材料占比大,增长稳定。OLED材料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空间大,三月科技增资扩股完成后,连同烟台九目,竞争力将会明显增长。根据万润股份披露,其已经是高端液晶单体、中间体材料全球领先企业,随着市占率提高,液晶材料经营业绩有望出现较快增长。目前,国内OLED材料对外依赖度高,万润股份是OLED材料国内龙头企业。除升华前材料、中间体材料外,公司还向下游高毛利OLED成品材料拓展。券商研报称,在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叠加国内OLE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逐年攀升,万润股份OLED材料有望高增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电子化学品领域的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单体材料,进一步丰富公司信息材料产业产品线,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环保材料方面,“国六”标准实施,为满足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原有SCR装置将由钒基催化剂替换为沸石分子筛,沸石分子筛空间广阔。万润股份与全球催化剂龙头庄信万丰紧密合作,为其提供半数以上沸石分子筛。在大健康产业方面,万润股份计划投资6.3亿元建设万润工业园一期项目,涉及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共3155吨/年。尽管尚在大举布局期间,但在“三驾马车”拉动下,万润股份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亿元、1.20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28.70亿元、5.07亿元,8年增长了2.50倍、3.23倍。万润股份的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2018年、2019年,公司向境外市场销售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2.06%、85.62%。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万润股份顶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3.60%、6.22%,降幅较小,基本上挺住了。在研发投入方面,万润股份不断加码。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83亿元、1.88亿元、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64%、2.73%、33.84%,连续三年增长。2018年末、2019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88名、476名,分别占员工总数的11.94%、13.26%。责编:ZB
来源:海外网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本报记者 胡婧怡 辛 阳《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第 06 版)
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本版制图:汪哲平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06 版)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资料照片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资料照片人物小传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本版制图:汪哲平科学家的睿智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0日 06 版)延伸阅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物小传 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 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 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 “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 “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 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 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 “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 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 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 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 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 “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 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 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 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 “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 “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 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 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本报记者 胡婧怡 辛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