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备考: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备考需知(附院校推荐)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的质量显著提高,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却也越来越大,因此催生了一个专业叫做“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从而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内心阴霾。下边,付老师就详细讲解一下关于这个专业的有关情况。1、专业介绍在考研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育硕士,让学习者通过掌握心理学的方法,在各个方面给被教育对象以积极的心理影响,从而使其心理得到积极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乐观的性格、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被教育对象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2、考试内容初试通常会考四门科目,分别是英语、政治、教育综合、专业课二(每个学校都不一样)。3、就业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一般是学校内的心理健康老师,或辅导员。4、考试难度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地位,每年报考的人数都不会很多,对于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有这方面知识储备的同学来说,考上的几率很大。5、学校介绍必尚考研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发现,目前,全国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非全日制)的共有34所院校,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下边,必尚考研就一些典型性的、值得推荐的学校作简单的介绍。【1】南京师范大学该校位于江苏南京,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40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扬州大学该校位于江苏扬州,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6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安徽师范大学该校位于安徽芜湖,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0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心理健康教育。【4】济南大学该校位于山东济南,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0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发展心理学。【5】山西大学该校位于山西太原,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30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发展心理学。【6】渤海大学该校位于辽宁锦州,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5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心理健康教育。【7】重庆师范大学该校位于重庆,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8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8】广州大学该校位于广东广州,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2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教育心理学。【9】湖北大学该校位于湖北武汉,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20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心理学综合。【10】深圳大学该校位于深圳,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录非全日制12人,笔试科目除英语、政治和教育综合外,还考教育心理学综合。想备考22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学,可以私信付老师:心理健康教育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大家的健康与平安是当前学校最大的期盼,1月23日学校官网发布了《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希望我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科学周密推进,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去的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请大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工作的安排。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研究生院就涉及注册研究生、考生和教师们的近期工作制定了工作预案,具体安排及建议如下:01、招生工作特别感谢各位考生选择报考山西大学!关于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我们将根据教育部和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相关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合理安排初试成绩查询与复核、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等工作,保证今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公平、公正、有序进行。我们将及时公布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和要求,请考生耐心等待,安心备考!02、培养工作1.公共课教学。根据疫情发展及推迟开学等情况,学校将合理补上落下的课程或组织教师和研究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待疫情结束恢复正常教学活动。2.专业课教学。各培养单位通过网络视频、微信、学习类APP等多渠道和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实现“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我校研究生教学的影响。3.学籍管理。在不影响研究生毕业、就业、考博等情况的前提下,研究生休学、复学、退学等相关学籍管理工作适当顺延。4.指导过程管理。研究生导师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继续做好研究生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等相关指导工作,努力克服因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等工作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可适当推迟,也可通过网络视频、微信会议等形式进行。03、学位工作1.毕业资格审查。各类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核工作可先做电子资料审核,以后再进行纸质材料审核。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资格审核工作由各培养单位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毕业材料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由毕业生本人或培养单位汇总后通过邮件等形式报送研究生院学位办进行审核。2.学位论文评阅。在教育部与山西省学位办要求的期限内,适当推迟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工作,毕业生应抓紧时间积极准备学位论文,学校对学位论文质量要求不变,不得降低学术水平。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和部分抽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或其他专业评审平台进行电子化送审,建议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统一印制送审或电子化送审。3.学位论文答辩。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再行确定学位论文答辩组织方式和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视频答辩等方式进行。4.研究生导师遴选。可采取教师提交电子材料,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电话、视频等线上方式征求委员意见,形成遴选结果,通过邮件等方式报送研究生院学位办或专业学位办进行审核。04、专业学位工作1.专业实践。各培养单位本学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重新制定计划,在我省及拟赴省份疫情未缓解前,不得安排研究生开展校外专业实践活动。2.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根据山西省学位办安排进行,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采取电子材料邮件评阅等形式开展评审送报等工作。3.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校级新增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审核及已有基地考核工作均采取电子文档材料进行报送,实地考评等环节视疫情发展情况适当顺延。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周密安排部署下,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待到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时,我们在山西大学等你!来源:山西大学研究生院网络编辑:王傲琳责任编辑:王锦慧
2019-04-04 14:2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叶升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近年来,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多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生为核心,升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拥有阳光心态,为学生的健康、幸福生活奠基。树立积极教育理念 构建全员心育机制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理脆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与呵护。区职教中心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咨询等维度出发,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的立体协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心育促德育,帮助孩子拥有阳光心态。学校每位教师坚持“全纳化”的育人理念,把学生的缺点当特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未来的眼光去欣赏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学生,用全纳化的理念塑造学生的职业信心,主动走近学生,用贴心的话语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阴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力和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技术应用能力。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省级心理健康B证7名、省级心理健康上岗证持证率达85%,班主任省级心理健康C证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的教育网络。给予多维度辅导 消除成长的烦恼为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区职教中心建立起1500多平方米的心理辅导中心,优化升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功能。该辅导站秉承“我家大门常打开,你有困惑请进来”的教育服务理念,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开通心语信箱,开辟心海网络,开展心灵对话等,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心理课堂”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面优化学生“心理课堂”教育,开发校本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编写了《心海导航》、《青春与健康》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特色教材。同时,学校以“心灵氧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教育活动、编写心理日记、社团心理拓展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游戏中吸收新鲜“氧气”,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与情绪困扰。据统计,近5年来,该校成功干预(含转介进行医学干预的)抑郁、焦虑、自闭、暴力,甚至犯罪、自杀倾向的个案共20起。贴近学生实际 积极探索实践优化 学校是青年男女洋溢青春的场所。职业教育的学生作为学生特殊群体,过早接受社会信息,加快他们社会化的进程。但他们又存在社会阅历不足,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易冲动冒险,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的辨别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职教中心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为目标,构建实施以“三道防火墙”为核心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模式,即“洁身自爱,不宜早恋”“珍爱青春,避免怀孕”“懂得科学,终止妊娠”三道“防火墙”,让学生懂得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经过多年努力,区职教中心在青春期健康教育取得多项成果,多次在省、市、区作青春期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成为全国“三道防火墙”青春期健康教育模式的“鼻祖”学校,浙江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单位、示范单位等。
我相信大学四年,父母在电话这头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学期(这个月)生活费还够不够呀?这种简单粗暴直接的爱,也是令很多大学生们欢喜不已。但是,小编想说,固然关心孩子物质生活这没有错,但应该把重点放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做父母的总以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可以像他们那样自我消化情绪问题,但是小编接下来的数据,父母们可能会受到震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业、人际关系、爱情、生活适应等方面。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数约占调查总人数的50%。50%这个概率是多么吓人,意味着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存在点心理健康问题。我经常听同学说,一个看似乐观的大学生可能正患着抑郁症,因为同学身边发生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学业压力大,常常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对于研究生对象更是如此。大学生的生活真的不是像高中老师描绘的那样:进了大学,你就轻松了。大学生担心毕业,担心就业,这都是常有之事。人际关系方面,大学被称为一个“小社会”,意味着你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社团关系等等,哪些环节出了问题,情绪就很容易低落。对于爱情,我感觉我们从小就缺少了性教育,如何经营一段感情,如何不把爱情看作是生命的全部,如何度过分手的痛苦,这些处理不好都容易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容易引起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自伤自杀。我记得今年3月份,网上一则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贵州一名19岁的大学生情绪激动持刀杀害2岁女童,原因可能是在校期间他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相处不融洽。我记得,自己也曾在网上看到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父母期望高常常做噩梦被抛弃。还有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案例,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容易引起无法想象或者说我们无法承受的后果。父母在大学四年应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不要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老师的事。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在大学里面与老师、同学等相处的情况,要多引导孩子把烦恼倾诉出来。对于爱情,要主动给孩子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不要因为爱情而让自己受到伤害。父母要主动转变观念,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形下,对孩子期望值不要抱太高,给孩子施加一些无形的压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学会承受压力,学会如何消化负面情绪。其实方法有很多,关键是父母要主动关注,对症下药。小编想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帮助,父母的关怀,也需要自身的化解。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提醒着大学生要关爱自我,积极乐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小重视起来,不要等到大学。请牢记这句话: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是不变的真理!今日分享到这,喜欢我就关注我吧~我是一苇,关注教育动态,分享教育感悟。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研究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出现无法承受的情况导致轻生现象屡见不鲜,近期大连理工一名研三研究生轻生,江苏大学一名大三本科生放弃了自己二十岁的生命,又有博士将自己的生命葬送在自己博士的科研生涯之中。多起案例真的需要高校和家长进行深思,在家长方面,应该多多给予鼓励,同时在日常生活方面让孩子练习承压能力,加强德育教育。关于高校方面,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健全导师体制,加强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有不足请各位多多海涵。图片为作者原创01德育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在大学中包括研究生阶段,都会有德育教师来管理学生的日常工作,绝大多数德育教师都是具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都是经过严格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后再上岗。因此学生的情绪德育教师需要实时跟踪,同学们学习可能过于忙碌,与老师也不经常沟通,因此出现学生轻生、自闭的现象。德育教师负担着国家和人民给予的重任,也是与学生走得很近的教师,同学们如果有生活上的各种心理负担可以多多与老师沟通,以达到解开心结的目的。02导师是与学生每日为伴的伙伴自己的导师并不是很可怕,很多同学惧怕导师,甚至都不敢与自己的导师过多交流。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种心理是不对的。你已是成年人,自己要学会与导师多多交流,平时培养自己善于沟通的性格,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之路毕竟会很苦,但是有着老师的指导和帮你解决问题的同学,这一路下来也是会又苦又甜,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当然导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其职责,这个职责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施加压力,应该给学生动力,给其自信,让他们拥有高考备战的信心和魄力。学生如果做到了这样又怎么会出现无法毕业,弃学和厌学乃至轻生的想法呢?一句话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但我希望老师和同学的话可以救人,拯救那些目前为了学业而苦恼的同学,互相帮扶才是真正的人间大道,秉承着“用人长处世间无不可用之人,用人短处,世间无可用之人”的理念。每一名同学走到今天,都是非常优秀的。在于怎么去放大他们的优点,怎么去缩小他们的缺点,真的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指责,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不是去逼迫学生,压榨学生。因此导师管理方面,教育部对应政策也已经马上出台,会给更多同学带来福音。教育部已经将教师的德育建设纳入到考核第一条,这一项绝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决断。相信中国教育体系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的最优秀的学生。图片为作者原创03学生自身要秉承先祖遗训不要轻生《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轻生属不孝之举,从小我们开始学习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却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体会其含义。这就是国学教育失败之处,家长只注重高考科目,是我国的教育理念的缺失,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真的需要写入我国的重点考试领域,因为这对一名学生有着太深奥的影响了,而不是作为辅助去学习。树人先树德,如果一名学生的培养连德行都不符合,即使他有再高的学历,再强的能力,无非也是祸国殃民。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就是教会我们做人人做事,怎么样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每一位充满血肉之躯的学子充满抱负,而不是遇见困难去逃避,去轻生。再大的压力又能如何呢?即使读书失败,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学历那张纸真的比生命还重要吗?去做一些对人民,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儿,同样是最优秀的人。图片为作者原创04总结目前研究生压力确实过大,也希望社会与老师多多关注。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建设强大的内心,去明白生命的奥秘,而不是逃避,自闭,去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多与人沟通。将来为国效力,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我们当代学生最最最重要的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从全球角度看,这场疫情已构成了人类在和平状态下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恐惧、焦虑、无助甚至愤怒等不良情绪随之产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高校先后开展了云课堂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心理热线咨询服务等,面对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这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重点突出四个方面。有效的知识信息是心理健康的保障。知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随着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了各种利益相互纠缠、各种思潮相互角力的空间。人们每天会接收到来自各方面不同的信息,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外多方舆论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交汇、碰撞、放大,瞬息万变的公众话题和快速更迭的疫情热点给人们心理造成强烈冲击。错误的信息,会造成人的认知偏差,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获取来自正规渠道、准确权威的信息至关重要。面对纷杂的信息,大学生要学会合理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传递,从而做出迅速而正确判断,这对于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和心态的平和至关重要。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面前,人类面临更多未知,正因为未知,才会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担心、焦虑、害怕,甚至恐惧。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要相信科学,站在公正立场,学会去分析和判断已知信息,才能在未知事物面前无所畏惧。情绪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健康状态,良好、稳定的情绪是抵御病毒的强有力屏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情绪教育。笔者认为,大学生情绪教育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学会情绪认知,正确认识情绪。大学生要具备认知和识别当前自身情绪状况的能力,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媒体要树立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在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疫情时,产生如焦虑、多疑、惶恐不安、恐惧、害怕和愤怒等情绪时应具有的态度,有意识、及时把握自身情绪的发展。其次,要学会反思情绪,自我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从分析自我的情绪状态、生理状态、身体状态,以及对接收周围外界信息和外界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学会从中发现自我情绪产生的真正诱因。最后,要学会情绪调节,准确理解和表达自身情绪。准确知觉和理解情绪的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情绪素养,健康的情绪是可以受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所以,人们可以进行情绪转移,合理释放,可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积极应对所处的环境,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新冠疫情是一次难得的生命教育机会。生命教育,就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价值。在疫情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应学会自我保护,科学防护,也是对自我生命的呵护。在重大疫情的特殊时期,大学生有责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有责任关爱身边的他人。生命的精神属性,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最聚集的闪光点,当面对困境时,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永存。当前大学生生存的环境错综复杂,只有不断反思与感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不同属性,才会去追寻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一个健康的灵魂来自其内在的道德。一切外部教育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个体心理内部的转化,取得心理上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发挥其效应。个体道德内化的过程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在面对重大疫情时,更是考验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好时机。为战胜此次疫情,中国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很多人牺牲了个人利益,为了国家利益而奋不顾身,才换来取之不易的当前阶段性抗疫成果。作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更要学会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这个过程中,遵守社会规则,积极响应社区、学校和国家号召,这是个体道德行为的体现。同时,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关注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学会道德自律,不断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为捍卫真理而奋发图强,做一个有强大心理力量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不仅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更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开拓者,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应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和谐、幸福、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心力。【来源:云南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近日,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安徽省 2020 届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毕业生面临的毕业、就业压力及心理焦虑等现象不断显现。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服务,是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确保毕业生顺利毕业、文明离校和充分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要全面细致摸排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各高校要针对疫情影响、求职招聘延后、求职方式改变等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毕业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舆情分析、心理测评、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分析心理问题的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因素。对排查发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毕业生,及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并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要分类拟定工作方案。各高校及院系要结合毕业生学科专业类别、求职进展状况和心理摸排信息,制定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的工作方案,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机制,细化包括融教育教学、宣传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工作保障于一体的具体操作办法。要结合 "5 · 25"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设计面向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特色项目和个性化服务项目。要研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职业指导、就业帮扶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慢就业、不就业现象突出的群体,要研究提出指导性干预措施。要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 " 四级 " 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科学识别、快速处理的预警反应机制。通知要求,要有序有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各高校要探索通过网络课堂、线上团体、网上沙龙等 " 云 " 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提升积极心理品质。要突出加强重点人群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通过线上心理援助电话咨询、QQ 咨询和线下预约面谈咨询服务,对于不能顺利毕业、求职困难、家庭困难、身体残疾、有精神障碍、感情突受挫折、受纪律处分等毕业生,及时跟踪观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提供充足的情感、学业、就业支持。要特别关注来自重点疫区或有亲属感染、本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焦虑倾向的毕业生,按照 " 一人一案 " 要求,组织专业人员重点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来源:合肥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艾楚君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明确任务,指出“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公众幸福感”,同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将全过程参与完成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本领过硬、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担当。这就要求高校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其他素质协调发展;坚持培养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重视心理问题疏导,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观照不同群体在心智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于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同需求;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既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提升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 在把握以上原则基础上,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需要在以下四方面精准施策—— 推进知识普及,实现教育全员覆盖。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播、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全员覆盖,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一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重在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三是要通过线下线上、实践教学、案例分析、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质量;四是要通过组织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悦纳自我。 强化价值引领,升华人生价值追求。实践证明,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人生目标明确、生涯规划清晰的大学生,往往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强化价值引领,使学生升华人生价值追求。一是要用理想信念教育擦亮学生人生底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二是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从大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激励学生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三是要分年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智水平、认知能力、素质要求等设置不同教育主题,如在一年级着重开展适应性教育,四年级则注重择业教育。 优化咨询服务,提升主体自我认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公布了我国抑郁症、焦虑障碍患病率和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有关调查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有上升趋势;由心理疾病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个体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往往是由个体的认知导致的,通过优化咨询服务和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对个体的情绪进行调适,使其压力得以释放、焦虑有效缓解。为此,一是要完善心理咨询功能,在高校设立心理成长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二是要构建集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三是要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因材施教,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 抓好危机干预,健全诊疗转介机制。危机干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往往是工作的“堵点”和“难点”,处理不当则可能成为“痛点”。抓好危机干预,一是要准确把握危机干预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做好跟踪服务,尤其注重做好重大时间节点、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二是要建立纵向包括学校、院(系)、班级、宿舍,横向包括学校、家庭、医院、社会的“四级”有效互动预警防控体系;三是要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不断提升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四是要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转介绿色通道。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五四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西文都,懂广西考研,更懂你!#教育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细分时代,我们的品牌在广西已走过了10年,作为广西考研培训的标杆。我们把所有考研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学生,不单纯是我们文都自己的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是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下设的特色专业之一,学院是学校民族教育学博士点、民族教育学硕士点的招生与培养单位,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下设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向)和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2个本科专业。随着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该专业近两年来也逐渐受到考生们的关注,报考热度也呈现上涨的趋势。接下来就跟着笔者的思路来好好了解广西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的#考研#情况吧。001 心理健康教育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行业、人群与社会实践需求,有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预测与控制心理现象。002 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前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主要是在教育类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统计测量;或是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中小学心理课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等相关工作。003 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55)心理学综合复试科目:心理健康教育(笔试)/外语听说测试/综合面试004 复试差额比参考2019复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复试差额比为1:3005 招生人数2019考研:招生人数为15人2020考研:招生人数18人在2019考研中,是允许同等学力报考的,进入复试后,且完成加试科目合格的话,就能顺利录取了;但到了2020考研,同等学力考生,除了要求加试科目过关之外,还须以第一作者在报考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至少1篇。所以,21考研同等学力的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报考。006 调剂和录取情况通过分析2019考研复试名单和录取名单,来对比一下该专业的考试难度。看一下2019考研心理健康教育的录取名单:首先,可以看到在2019考研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复试有60人,英语成绩在40分左右的考生,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初试成绩上不去,从而需要调剂,由此得知,英语是需要非常重视的科目。其次,一志愿报考上线的人数仅有2人,可以看到这两位一志愿考生的成绩相差悬殊,值得肯定的是,民大的专业课考试难度并不是很难,只要用心备考,依然可以考出好成绩。最后,还可以看到有些考生专业课二是0,因为这些考生一志愿报考的心理学学硕,民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接收心理学学硕的调剂考生的。在录取名单中,可以看到一志愿报考的2位考生最后都录取了,但是他们的复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由此推测是没有好好认真对待复试的,21考生须引以为戒。调剂的考生也不要灰心,认真对待复试,一样可以争取上岸的机会。适当的课程辅导能帮助考生梳理知识框架和体系,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作为广西考研的深耕者,我们拥有最全面的资料。前几天,民大2020考研的一志愿的复试名单也出来的,顺便也带着大家分析一下它的情况,方便21考生在明确一志愿报民大的时候制定目标。今年的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不是很多,值得关注的是英语成绩依然不是很高,都在60分以下,专业课二的成绩不高,说明855心理学综合存在较大的难度,21考生需认真复习备考。结语:广西民族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志愿报考的考生非常友好,也不歧视双非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只要初试达到国家线及其以上就有机会获得进入复试的门票。考研不仅仅是逃避就业时一个选项,更是一个对自己的承诺,需要身体力行地去践行每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衷心希望各位下定决心考研的学子都能砥砺前行,不要一次次吹响号角,然后每次都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如果在考研上存在问题,可以直接私 信我们!也可以到我们广西文都各地分校当地直接进行面对面了解!(公众号ID:南宁文都考研,桂林文都考研;深耕本土多年,懂广西考研,更懂你!)往期回顾:全面解读广西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考试内容、参考书、复试调剂情况带你分析广西民大计算机考研题型、内容、参考书、大纲、复试情况带你了解西大计算机考研招生人数、专业课、分数线、复试调剂情况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绝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除成绩之外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许多学生走进大学后依然无法改变这种思维模式,一方面,其执着于成绩的高低,产生极强的竞争心态。另一方面,不愿意参加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看到其他同学通过参加活动而有所收获的时候心里又十分不平衡。久而久之,会导致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出现抑郁、自卑等诸多心理问题。其次,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许多学生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转变会产生极强的不适应感。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读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要学会独立生活和自主决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许多独生子女,缺乏相应的锻炼,因而自理能力比较差并且不适应集体生活;对一些来自贫困山区的同学来说,城市的生活对他们有巨大冲击,同时,学生生活习惯和思维理念的不同也会产生极度不适应感。这时,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心态,转换角色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再次,缺乏沟通技巧。在大学中,学生面临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紧密;同学间由于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不同,常常出现矛盾;大学生还面临着与异性交往的情感问题,有的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或者是无法承受失恋的打击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不善言谈、怀疑他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对人冷淡等。最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开始觉醒,渴望表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但是,由于人生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很多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学识和社会实际情况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容易造成理想和现实脱节,产生怀才不遇感,最终导致心理冲突。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我国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紧迫性相对较弱,心理健康教育常为其他工作让道。[4]许多高校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只简单建立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挂靠于校医院、学工处、思政科等部门。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具体的内容和规范的体系,使其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旨在防止学生不要出事,不要走极端,而难以发挥其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