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赵云昨天,考研人数上了微博热搜。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倒计时两天,有人哭了!“突然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为了“上岸”,大家都拼了。火爆的考研人数背后,是学历执念,还是形势所逼?丨考研人数再创历史记录近几年,由于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019年12月21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12月18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并公布了各地的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研招考生规模达290万人,这一数字较上年(2018年)增加52万,增幅达21%;而2020年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又增加了51万,再创历史新高。考研正在像高考一样,逐渐成为“全民”运动。2008年,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考研人数只有120万。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975万,考研人数已经达到238万。来源:研招网从上图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19年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2018年报考人数共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丨哪些人在考研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据中新网报道,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备战2020考研是薛薛的第二次考研,医学专业的她,目标是河南大学。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据中国宁波网报道,浙江万里学院的徐丽华是该校生物与环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自己班中有50余名同学,其中近一半在准备研究生考试,而全体总动员的寝室就有两个。徐丽华萌发读研念头是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了好几个不同的专业。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确定是读生物制药专业时,我了解到,要想这个专业学得更深,必须进一步深造。”家人在了解她的想法后,也予以积极的支持。同寝室的其他三位同学,有一位同学也是在大一时就决定继续深造的,另两位同学则是在大三时决定考研的,“大学期间,大家都在慢慢明白自己想走的方向,觉得读研深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宁波另一所高校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3716人,较去年增加34.4%。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较去年净增43.68%。宁波工程学院去年准备考研学生为800余人,今年是1200余人,占了毕业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因为中外合作大学的自身特点,2018届就业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中有83.4%选择继续深造。据山东鲁网报道,当前考研/升学已成为2020届山东高校毕业生的第一意向毕业去向。从各高校考研率来看,曲阜师范大学位居榜首,毕业生意向考研率超过7成,为71.28%;聊城大学位列第二,毕业生意向考研率为68.41%。丨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热山东2020届毕业生考研因素统计显示,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考虑的第一因素,其占比已高达45.15%;有23.24%的毕业生因盲目从众进而选择考研;选择逃避就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占比为17.61%;除此之外,对当前专业/学校不满、体验过程也成为毕业生考研的重要因素,其占比分别为7.52%和4.28%。新华社曾报道,专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多学生选择考研。当前大学生考研原因主要有三:一,读研是走向学术道路的中转站;二,研究生学历成为热门岗位的“敲门砖”;三,读研是部分学生缓冲就业的选择。大多数人考研都是为了有更好的就业平台和薪资待遇。来源:鲁网上图为山东省2020届各学历层毕业生薪酬,总体来看,学历的高低依然与薪酬成正比,博士学历应届生以11333元的薪酬再次登顶;本科、大专学历应届生薪酬差距已逐渐缩短,当前仅为301元;硕士学历应届生薪酬为7395元,虽然低于博士,但也高于本科学历应届生47.9%。近些年来硕士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一直在稳步提升,某些领域硕士与本科生的薪资待遇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当前硕士毕业生的行业平均薪酬为8796元,要明显高于本科生的6428元,而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岗位尤其明显。“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京报、中新网、中国宁波网、鲁网、新华社等)每日经济新闻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扩招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高于以前所有的年份,扩招数量高达18.9万。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是,扩招的名额到哪儿去了?和考生有多大的关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整体上看,扩招倾向于中西部高校和东北地区高校,同时倾向于医学、药学类类专业,还有大数据科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也有大幅度扩招。依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回应,扩招的具体计划已经下拨给各部委、省市自治区,各大高校目前应该都已经接到了具体的扩招数据。当然,扩招具体数据落实到每个招生单位的相应专业,这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无论如何,国家线在本月中旬出台,自划线也应该在10日到15日之间公布,也就是说,各大招生单位的各个专业应该已经落实了具体的扩招计划。17所高校在官网及时公布了接到的扩招任务和扩招安排,其中一所高校的扩招幅度高达54%;2所985高校在官网回应,没有扩招计划。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不少省份已经陆续公布了高校的开学时间,随后部分院校也相继公布本校的开学时间安排。笔者给大家做了整理汇总,一起来看看现在全国都有哪些高校已经明确了开学时间!广东南方科技大学4月18日,南方科技大学发布学生返校通知,明确研究生、2016级和延迟毕业本科生返校时间,湖北省内的于4月27日、28日返校后集中观察14天;湖北省外学生于5月12日、13日返校。这也是广东最早公布学生返校时间的高校之一。广东医科大学4月10日,广东医科大学发布开学公告,明确了开学时间。通知原文如下:按照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将于5月11日之后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具体的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经学校研究并报省教育厅和属地政府批准同意后,届时将会提前向师生发布。请大家继续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和在线教学的要求,做好防护,认真学习,等候具体的返校通知。特此公告。广东医科大学2020年4月10日深圳技术大学4月10日,深圳技术大学发布返校通知。通知原文如下:各教学单位:根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本学期学生返校报到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一、返校报到、开课时间安排1.返校报到:5月16、17日2.上课:5月18日3.网络课程截止时间:5月15日二、注册、学籍管理学生到校后,到学院进行报到,并将学生证交到学院,由学院统一进行注册。三、补、缓考安排补、缓考定于5月23、24日两天进行,共321人次需参加(含12人次缓考),课程门数为50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具体考试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登录教务系统查询。四、教材发放教务部安排于5月16、17日领取教材。五、其他要求1.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批有序错峰返校,建议深圳市内学生可于5月16日返校报到,深圳市外学生可于5月17日返校报到。2.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外省师生入粤时,应提前申请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或“粤康码”作为我省通行凭证,实现“一码通行”;省内师生凭“粤康码”通行。教务部2020年4月10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4月2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发布了返校通知。根据安排,各年级返校时间如下:第一批是5月13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非湖北籍学生返校;(注:5月14日,组织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所住宿舍南区D17栋学生宿舍进行搬迁。5月15日学校疫情防治组对D17宿舍进行清洁及消毒,随后将D17栋学生宿舍用做隔离观察宿舍楼。)第二批是5月16日-17日两天,毕业班非湖北籍学生返校;第三批是5月18日-20日三天,非毕业班非湖北籍学生返校;第四批是5月21日,目前仍在湖北的学生返校。目前仍在国(境)外学生暂不返校。广州医科大学经读者透露,广医通知表示本科生5月11日,毕业年级本科生返校;5月18日,实习基地可安排返岗的正在实习和即将下点实习的本科生返校;其他本科生春季学期不返校,推迟到8月20日返校,返校前继续开展在线教育。通知中学生返校安排如下:1.研究生:按照现在湖北且持绿码的研究生、非湖北和非境外的毕业年级研究生、非湖北和非境外二年级研究生、非湖北和非境外一年级研究生、已离开湖北地区自行隔离满14天且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湖北地区研究生、入境后自行隔离满14天且核酸检测为阴性的研究生,分六批次有序错峰返校。2.本科生:5月11日,毕业年级本科生返校;5月18日,实习基地可安排返岗的正在实习和即将下点实习的本科生返校;其他本科生春季学期不返校,推迟到8月20日返校,返校前继续开展在线教育。3.留学生:5月11日,目前在境内的毕业年级留学生返校;5月25日,目前在境内的非毕业年级留学生返校;目前在境外的留学生暂不返校,返校时间由学校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4.继续教育学生暂不返校,继续开展网络教学。返校时间由学校根据疫情情况另行通知。深圳大学近日,深圳大学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本科线上教学相关工作的预通知》,通知表示本学期本科课程预计要做好全部全程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的准备。广东工业大学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发布《关于疫情期间继续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第10周(五月起),承担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须提前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全体学生须提前做好线上学习准备,继续深入推进线上教学工作。四川4月24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省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明确,5月6日起,各高校可根据生源特点、学生规模、疫情防控条件等情况,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原则上毕业年级、医学类、有科研要求的学生可先返校开学;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其他单位(除高校以外),需报主管部门并经属地市(州)政府同意后,确定本单位研究生具体开学时间。《通知》要求,各高校要按照高等院校新冠肺炎技术方案和防控指南,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严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师生员工开学前排查与健康申报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高校具体开学时间将由各校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自行发布,请广大师生密切关注。重庆经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全市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实行错峰错时分批次有序开学复课。5月11日起,按照“一校一策”原则,达到条件的高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含高职和本、硕、博)、医学专业、医学类院校和有科研任务的师生第一批开学复课,其余批次有关年级开学复课时间由各高校统筹安排。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好方案,从严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准备工作。贵州贵州大学经学校研究,报经省教育厅批准,决定从4月25日起,将分批、错峰、有序地安排研究生陆续返校,第一批返校学生为经批准的省内博士研究生,返校时间为4月25日13:00-20:00;第二批返校学生为经批准的省内理、工、农、医类拟毕业研究生,返校时间为4月28日 8:00-20:00;其他返校批次待定。贵州师范学院返校复课通知原文如下:根据全省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毕业年级返校工作相关要求,经学校党委研究,报省教育厅审批同意,决定学校毕业年级学生按照“错时错峰”的原则返校,现将有关返校事宜通知如下:一、返校时间2020年5月7日—5月9日二、返校批次(一)第一批次省外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入校时间:5月7日(二)第二批次:省内毕业年级学生5月8日上午, 教育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毕业班学生到校报到。5月8日下午,体育学院、旅游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毕业班学生到校报到。5月9日上午,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班学生到校报到。5月9日下午,生物科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班学生到校报到。三、相关安排和要求(一)毕业生返校实行审批制度,经学校审批同意、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方可返校 ;(二)进校前完成健康码、身份核验、体温检测等相关查验工作,符合要求可进校;(三)目前在国 ( 境 ) 外的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暂时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另行安排。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根据通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毕业年级同学开学时间为2020年5月6日,贵州省外的同学需要于4月20日前到校,省内的同学需要确保到5月6日返校时的前14天内无外出经历,做到居家隔离。其它年级的具体返校时间按有关规定另行通知。上 海复旦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返校开学工作要求,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7日起启动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由各培养单位通知学生。请每位同学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东华大学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整体部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5月5日起安排学生分批、错时、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各学院通知到同学。为确保安全,请各位同学根据具体要求做好返校前准备,并在返校途中做好自我防护。未接到正式通知前,请勿提前返校。生命重于泰山,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理解!上海理工大学经上海市教委备案,自2020年4月27日起,学校将安排同学们分期分批错峰返校。现就学生返校安排通知如下:1. 第一批次:毕业生:4月27日,2020届毕业研究生返校;4月28日,2020届毕业本科生返校。2.其他批次5月6日起其他年级学生陆续返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目前在境外的学生暂不返校,学校将根据上级部署另行通知。具体报到须知由学院负责通知到每一位学生。上海交通大学根据教育部、上海市关于春季学期返校开学工作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7日起启动学生分批错时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系)通知每位学生。请各位同学根据具体要求做好相关安排和准备,并在返校途中做好自我防护。同济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7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由各学院(系)通知每位同学。请每位同学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上海财经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整体部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5月6日起安排学生分批、错时、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同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5月6日起安排师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将由各院系或培养单位根据学校统一部署通知每位同学。请同学们根据具体通知要求做好返校准备和安排,做好自我防护。未接具体通知,请勿提前返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根据上海市关于春季学期返校开学工作有关要求,结合医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和教学科研需要,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分成三个批次错峰、有序地返校和开学,闵行校区医学院本科生参照交大校本部返校方案执行,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批次开学时间:2020年5月6日(周三)返校报到时间:4月27日-5月5日返校学生:全部本科阶段毕业生、附属医院研究生(含长学制阶段及临床医学专业4+4研究生)、院本部二年级以上研究生2.第二批次开学时间:2020年5月11日(周一)返校报到时间:5月6日-5月10日返校学生:一年级研究生3.第三批次开学时间:2020年5月18日(周一)返校报到时间:5月11日-5月17日返校学生:除毕业生外其他年级本科生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返校开学安排另行通知。本学期在线教学课程将同步开放,直至本学期结束。请医学院相关部处、二级学院、培养单位(附属医院)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返校开学安排和具体工作要求做好返校开学准备。学生如因个人原因无法返校开学,需提前向所在学院或培养单位(附属医院)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以不返校,但必须完成在线教学课程的有关要求。原则上,学生返校后除开展教学、科研和医疗任务外,不得离开所在校(院)区外出进行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整体部署,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学校统筹安排,自4月29日起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学生返校具体安排,院系(学部、书院)将通知到每一位同学,并逐一与返校同学沟通返校事宜,帮助同学们顺利有序返校。请全体返校同学与辅导员老师保持沟通,报告返校行程安排,严格按照学校方案有序返回校园,不提前返校;返校后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确保自身、他人、校园安全,以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校园学习生活中。全校教职工已做好准备,用厚重的知识、创新的教学、美丽的校园、安全的环境欢迎大家回来。华东理工大学根据上级部门关于返校开学相关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学校定于2020年5月6日起启动学生返校工作。5月6日至9日,学校将根据到校的必要性和个人自愿,优先安排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分批、错时、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通知到每位学生。其他年级学生的返校安排,将根据疫情情况,另行通知。请勿提前返校。请各位同学按照相关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上海科技大学根据上级部门关于高校返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我校将于2020年4月27日起启动学生分批分期返校。为切实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高度重视,已经在校园环境防控、公共空间消杀、食堂宿舍保洁、防疫物资储备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校园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校园安宁。具体返校安排请大家关注学校邮件通知。请每位同学在接到通知后,按要求有序返校并做好个人防护。上海健康医学院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返校工作要求,经研究,自2020年5月6日起,学校将安排同学们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通知如下:1、第一批次:(1)时间:5月6日—5月7日,共2天;对象:二级学院已安排的返校学生;(2)时间:5月18日—5月20日,共3天;对象:外省市生源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3)时间:5月23日;对象:上海市生源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2、其他批次:(1)其他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返校;(2)其他年级学生返校安排,视情而定,另行通知。2020届毕业年级学生日程安排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4月25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发布学生返校通告。通知原文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整体部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5月3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分时段、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各学部(学院)通知到各位同学。为确保安全,请大家根据工作要求做好返校前准备,并在返校途中做好自我防护。其他年级学生返校学习安排,学校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做出部署、发出通知。未接到正式通知前,请勿提前返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0年4月25日天 津根据天津发布的复课开学公告,5月上旬或中旬,全市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将分专业、分批次有序复课开学。南开大学4月22日,南开大学在八里台校区省身楼报告厅召开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教职工返岗工作部署会。1、教职工4月26日起返校返岗自4月26日起,符合返校条件的教职工将返校返岗工作。承担毕业教学和指导等任务的专任教师自5月11日起返校工作。其他专任教师由所在二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2、毕业生5月8日-10日返校南开大学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时间为5月8日、9日、10日,毕业生按照通知陆续到校。非毕业年级学生暂不返校。中国民航大学4月24日,中国民航大学发布了学生返校的通知。根据通知,该校将于2020年5月8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毕业年级学生5月11日复课开学,非毕业年级学生开课时间另行通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4月23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发布毕业年级返校通知。通知原文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经天津市教育两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备案,现将2020年春季学期毕业年级返校安排通知如下:一、返校时间:2020年5月6日。二、返校范围:本科、高职、技工毕业年级学生。具体返校相关要求由各学院(系)通知学生,提醒每位学生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4月23日云 南4月14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春季学期开学通知》,明确高校等各类学校的开学时间:(一)各州、市政府要逐一评估区域内普通中学、中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校一案”。达到开学要求的学校,4月20日起可以开学;达不到开学要求的,暂缓开学。(二)各县、市、区政府要逐一评估区域内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校一案”。达到开学要求的学校,4月26日起小学四、五、六年级可以开学,5月6日起小学一、二、三年级可以开学;达不到开学要求的,暂缓开学。(三)高等学校在属地政府的指导下,以校为主研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一校一策”制定开学方案,并报省教育厅备案。达到开学要求的,5月6日起毕业年级可以开学,5月11日起非毕业年级可以开学;达不到开学要求的,暂缓开学。(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开学时间另行通知。此外,《通知》还表示,为弥补受疫情影响的教学时间,各地各校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安排,适当调整节假日及暑假时间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江 西东华理工大学4月24日,东华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分批返校通知:5月6日,硕博士研究生返校;5月7日至5月8日,大学四年级预毕业生返校;5月13日至5月15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返校;5月14日至5月15日,研一、研二年级研究生返校;5月16日开始,其他学生批次错峰返校。华东交通大学4月24日,华东交通大学也公布了返校时间。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时间的通知经学校研究和属地政府、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学校定于5月7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到每位学生。其他年级学生返校时间待通知。各类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请返校同学认真阅读《学生返校工作手册》,根据要求做好相关安排和准备,并在返校途中做好自我防护。华东交通大学2020年4月24日江西中医药大学4月2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错峰返岗返校的通知。根据通知,该校各年级返校安排如下:返校安排(一)毕业年级学生、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研究生和2017级本科医学类专业临床见习学生返岗返校安排第一批返岗返校(5月7-9日):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及2017级本科医学类专业临床见习学生返岗返校(不含2017级康复治疗班学生);护理学院本专科毕业年级学生返岗返校;药学院本专科校内实习毕业年级学生返岗返校;研究生院毕业年级研究生、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研究生返岗返校。第二批返校(5月27-29日):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本科毕业年级学生结束实习返校;计算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本专科毕业年级学生返校;药学院本专科校外实习毕业年级学生返校。 (二)其他学生返校安排其他学生返校安排,视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有关精神要求,待明确后另行通知。 学生具体返岗返校日期及相关要求,各学院将“点对点”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请各位返岗返校学生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批次和日期准时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各类学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九江学院4月25日,九江学院发布返校安排。通知原文经过前期周密准备,通过九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复学工作督查组和浔阳区疾控中心督导验收,省教育厅批复我校临床医学院2020届157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于4月29日-30日返校复学。九江学院2020年4月25日河 南2020年4月17日下午,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高校开学时间:全省高校以4月25日为返校复学起始时间,原则上达到返校复学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优先返校,其他年级自5月6日起开始陆续返校。陕 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4月27日起,从毕业年级学生开始,分期分批安排学生有序返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明确自4月27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西安培华学院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将于4月27日-5月14日期间分期分批错峰开学。西安外事学院经研究并报省教育厅同意,决定从 2020 年 4 月 27 日起安排学生分批错峰入校。安康学院4月23日,安康学院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开学学生返校事宜的通知,明确4月27日——4月30日,毕业班学生以及医学专业全体学生分批、分期错峰返校。咸阳师范学院定于4月29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学生。浙 江浙江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6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系)、学园通知每位学生。请各位学生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浙江大学2020年4月21日宁波诺丁汉大学今天下午,宁波诺丁汉大学通过在甬高校春季开学准备工作检查核验组的最终检查,定于4月26日起重新开放校园、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如下:第一批:4月26日至28日返校,4月29日恢复线下教学。包括:大四年级所有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理工学院大二、大三学生。第二批:5月2日至5月3日返校,为5月4日线下教学做好准备。包括:除第一批外的其余所有学生。杭州师范大学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8日起,安排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第一批:4月28-29日,临床医学、口腔、护理等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第二批:5月6-7日,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班学生(第一批三个专业除外),医学规培生和部分非毕业班志愿者学生。第三批:5月8-10日,其它非毕业班学生。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学生。请各位学生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4月23日丽水学院定于2020年4月29日起安排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时间和要求由各二级学院通知到每位学生。中国美术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浙教防控办函[2020]39号)相关要求,按照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安排,经校党委研究审定并报省教育厅备案,现将我校春季学期开学返校时间安排通知如下。一、教职工返岗时间1.行政及教辅人员从4月25日起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2.专任教师4月26日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做好返校后教学的有效衔接。二、学生返校时间毕业班学生4月27日(星期一)返校。其他年级学生5月4日(星期一)-5月8日(星期五)之间返校。留学生、在境外港澳台学生、上海设计学院学生返校时间另行通知。各学院(部)、各部门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希望同学们不折不扣地遵守防控要求,不提前返校,在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养成和坚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饮食方式。让我们勠力同心,共同确保师生顺利返岗返学。浙江工业大学教职工返校安排:符合返校条件的教职工,自4月23日起正常上班。学生返校安排:(一)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按照博士、硕士和本科等不同类别、不同年级,分三批错峰返校。第一批:4月27日、28日非定向博士研究生(2019级除外),毕业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班本科生以及延长学制列入毕业范围的学生。第二批:5月7日、8日2019级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其他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7级本科生、5年制的四年级本科生。第三批:5月9日、10日2018级、2019级本科生。(二)定向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成人学历教育学生和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学生返校安排另行通知。(三)学生具体报到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浙江工商大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属地政府督查核验并报浙江省教育厅备案,定于2020年4月26日起安排学生分批、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及相关要求,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各学院负责“点对点”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请各位学生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批次和时间准时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4月24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位同学: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学校研究、属地政府督查核验并报浙江省教育厅备案,定于2020年4月29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同学。请各位学生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批次和时间准时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4月24日浙江师范大学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7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同学。请各位同学认真阅读《开学复课告知书》,按告知书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加强自我防护,健康、安全、有序返校。浙江师范大学2020年4月22日浙江农林大学台州学院1. 4月26日前,必需的勤杂服务人员到位,做好师生就餐、学生就寝、商铺开张等准备工作。2. 4月27日前,全体教职工报到;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开学各项准备。3. 坚持分学院分年级分批有序返校原则,学生实行错时、错峰报到。4月28日,理工科学院(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的浙江省内毕业班学生报到。5月7日,非理工科学院毕业班学生、理工科学院的浙江省外毕业班学生报到;5月8日,大三学生(包括建筑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报到;5月9日,大二学生报到;5月10日,大一学生报到;5月11日,学生正式上课。5月23、24日,学生补考。已在校外实习的毕业班学生,经向所在二级学院报备同意后,可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联培研究生报到时间与全日制毕业班学生相同,具体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负责组织落实。继续教育学院学生推迟报到,具体由继续教育学院通知落实。国际学院学生暂时不返校,具体根据上级要求提前通知。在规定的报到日前,所有学生一律不得返校。嘉兴学院根据嘉兴学院4月23日消息,该校定于4月28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浙大城市学院按照上级部门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工作实际,经研究,定于2020年4月27日(周一)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安排如下:第一批:4 月 27 日(周一),毕业班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二批:5 月 4 日(周一),2017级学生,5年制四年级学生;第三批:5 月 6日(周三),2018级学生;第四批:5 月 8 日(周五),2019级学生。具体事宜由各二级学院通知每位学生,请各位学生按照通知要求返校并做好自我防护。浙大城市学院2020年4月22日江 苏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明确本学期不返校。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4月15日消息,西交利物浦大学决定,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所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将继续在线学习,本学期无需返校。南京农业大学几类毕业生可不返校、本科毕业论文不答辩。南京农业大学4月5日曾发布开学公告,称学校将于1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据悉,因各类学生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学校尊重学生意愿,可选择自愿返校或不返校。对于以下情况的毕业年级学生:①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毕业年级学生;②已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验部分的自然科学类毕业年级学生;③没有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部分,或者还没有开始实验的自然科学类毕业年级学生,经导师同意调整为其它符合要求的内容和形式(例如不必通过实验也能完成的论文类型)。如果学生提出暂缓返校要求,可暂缓返校。此外,本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采取答辩方式,改由学院组建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论文和 PPT 进行评定后给出考核成绩,并根据导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和考核小组考核成绩,综合计算论文(设计)成绩。南京财经大学4月22日,首批南京财经大学学子返校。4月21日,南京财经大学官微发文称,为坚决遏制疫情在校园内反弹、扩散,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这根弦,保证大家返校当日和返校之后相关工作有序科学进行,学校统筹安排、充分准备。据安排,学生报到后实施两周公寓封闭管理,继续线上课程学习。宿舍封闭管理结束后,原则上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若疫情形势发生变化,则仍然进行在线学习。江南大学4月20日,江南大学正式开始分批错峰返校。18日,江南大学官微发文介绍了学生返校后的教学、管理等系列安排。据安排,本科生返校后前两周建议主要采用线上教学方式,两周后评估是否线下教学;部分课程本学期可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研究生返校后,4月30日前,继续线上教学。5月6日起,可线上教学也可线下教学。中国矿业大学经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批准,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和实际工作情况,我校将从2020年4月15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具体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将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各学院通知到每位学生。教职工相关工作要求,由各二级单位党组织通知。特此公告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4月4日其他高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于4月23日起安排师生分批有序返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将于2020年4月19日起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将于2020年4月19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淮阴工学院,将从2020年4月19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4月21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安 徽4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学生返校安排的通告》,其中提出,5月6日,符合《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生返校指南(三)》要求的高校研究生和毕业年级学生返校。第一批学生返校后1-2周,由各高校根据首批学生返校情况,自行评估确定其他年级学生返校日期。目前尚在国境外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不返校。通告全文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同意,现将2020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学生返校安排通告如下:5月6日,符合《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生返校指南(三)》要求的高校研究生和毕业年级学生返校。第一批学生返校后1-2周,由各高校根据首批学生返校情况,自行评估确定其他年级学生返校日期。目前尚在国境外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不返校。在压实属地、企业、高校责任和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即日起全省高校可有序组织大学生顶岗实习。请各高校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生返校指南(三)》要求,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代)2020年4月20日海 南4月21日,海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高等院校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20年5月9日后,海南省内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等院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返校;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一周后,可安排其他年级学生分批错峰返校。根据通知要求,海南省各高校学生返校具体时间和错峰方案由各高校自行发布。错峰时间由海南省教育厅结合实际统筹协调安排。针对境外的师生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师生,通知明确,目前在境外的师生(含外籍师生)按国家有关政策,暂不返校;已在境内的外籍师生与省内师生同步返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由于其师生绝大多数都在境内,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措施有保障的条件下可返校开学。内蒙古4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出通知,明确学校开学复课时间。根据通知,5月7日起,经评估达到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标准的高校毕业年级(含高职和本、硕、博)及无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其他输入风险较大地区生源的高校,先行错峰开学复课。5月13日起,经评估达到开学复课疫情防控标准的高等院校,可以安排其他年级开学复课。其中,自治区直属高校由教育厅组织评估,盟市所属高校由盟市政府组织评估。吉 林4月24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开学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各高校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的前提下,5月11日起可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首批开学复课工作。首批开学对象为确有返校实际需求的毕业年级学生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甘 肃陇东学院根据陇东学院4月24日通知,该校将实施分期、分批开学。具体开学安排如下:1.5月7日一10日2016级学生返校。2.5月16日一17日2017级学生返校。3.5月18日一19日2018级学生返校。4.5月20日一21日2019级学生返校。5.湖北籍、黑龙江籍、内蒙古籍学生和国际学生暂不返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甘肃中医药大学根据前期的分析研判,学校决定自4月20日至25日按年级、分区域安排学生错峰返校报到,依据“先省内后省外、先高年级后低年级”要求,学生按照研究生、两段式教学学生、近地生、远地生、省外生、重点区域学生6个类型错峰返校。4月20日,该校已经正式开学,这也是疫情缓解之后甘肃省第一所复课的高校。宁 夏宁夏医科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复课预通知:同学们: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现就开学复课的有关事项预告如下:一、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态势加剧,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我国疫情防控策略由“以内为主转向内外结合、以外为主”,境外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防反弹、防倒灌任务仍很艰巨。大家要清醒认识疫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奋战,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时代青年的贡献。二、学校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实行校园封闭管理的同时,全面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制定“两案”“九制”,积极购买储备口罩、消杀剂、体温监测设备等防护物资,全面改善校园卫生环境,预设独立隔离场所,完善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合理调整复课教学计划,明确返校后各项管理措施,开展返校工作演练和开学条件评估,以科学、有序、安全的准备迎接同学们的归来,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三、遵照自治区统一安排和科学统筹、分层错时、错峰返校的原则,学校报请教育厅评估批准后,计划从4月中旬开始分批有序组织返校,届时将第一时间告知每一位同学。在学校正式确定返校时间前,同学们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规定和要求,做好居家自我防护和心理调节,一律不得擅自提前返校。同时,要积极参加在线教学、《宁夏医科大学新冠肺炎校园防控技术操作指南与流程》线上培训,确保良好的线上学习效果,掌握返校全流程防护知识和管理要求,为安全顺利返校奠定坚实基础。“春日可待,胜利可期”。同学们,让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慎终如始抓好防控,珍惜时光潜心学业,春暖花开之日校园再相聚!宁夏医科大学2020年3月31日青 海此前,青海省政府发布通告,明确省内12所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自4月1日起按照“一校一策”原则,以学生所在省份、院系、年级为主要参考指标,分学校、分生源地、分专业、分年级组织学生错时错峰有序返校。4月7日,青海警官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开学报到日。这是4月1日以来,青海第6所正式开学的省属高校。新 疆3月25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通知,明确自治区区属高等院校2020年春季学期4月8日开始分批错峰陆续开学。各学校具体开学日期由本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和教务教学准备情况确定,并提前通知师生。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做到一校一方案,全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工作。对在内地的教师和学生可视情延后开学报到时间。(天山网讯 )广 西4月10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高校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高校毕业年级开学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20〕19号)明确:经评估验收合格,并报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全区高校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高校毕业年级自4月18日起按照各校确定的开学时间有序开学(具体高校名单和开学时间附后)。各高校其他年级具体开学时间,由高校结合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形势、开学准备和毕业年级开学后的情况研究确定,按程序报批后稳妥有序开学。以下是广西各高校开学时间汇总:1.广西大学:4月24日2.广西师范大学:4月21日3.广西医科大学:4月25日4.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4月28日5.广西民族大学:4月19日6.桂林电子科技大学:4月19日7.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4月21日8.桂林理工大学:4月19日9.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4月19日10.广西中医药大学:4月21日11.广西科技大学:4月21日12.南宁师范大学:4月18日13.北部湾大学:4月20日14.广西艺术学院:4月20日15.桂林医学院:4月19日16.右江民族医学院:4月19日17.玉林师范学院:4月18日18.河池学院:4月19日19.广西财经学院:4月19日20.百色学院:5月8日21.梧州学院:4月20日22.贺州学院:4月23日2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4月19日24.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月19日25.桂林旅游学院:4月23日26.广西警察学院:4月26日27.广西科技师范学院:4月22日28.南宁学院:4月26日29.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4月19日30.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4月26日3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4月29日32.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5月6日33.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5月6日34.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4月19日3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4月22日36.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5月6日37.广西外国语学院:4月21日38.广西城市职业大学:4月24日39.广西职业师范学院:4月23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暂定开学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22日、23日,2016级学生(原则上“3+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在就业单位开展实习学生暂不返校)。第二阶段:5月9日安排2019级、5月10日安排2018级、5月11日安排2017级学生返校,其他需要返校并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安排在5月12日返校。山 西3月30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毕业年级开学准备工作视频调度会。原则上高校本硕博毕业年级和高职高专毕业年级分别从4月10日、4月15日起错峰分批开学,一周内基本实现主体开学。各高校要精准掌握所有毕业年级学生情况,确保“应开尽开、应返尽返”。对于教学计划安排应在校外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活动的学生,要做好对接,确保无遗漏。太原科技大学全体毕业生同学: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全省各高校将于4月10日起,安排本硕博毕业年级学生错峰返校。我校将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着“应开尽开、应返尽返”原则,依照上级部门要求确定具体开学时间。现就我校毕业生返校相关事项预通知如下:一、具体开学时间经上级批准后,学校将在第一时间逐人发放返校通知,请大家密切关注、耐心等待。在接到学校正式返校通知前,各类学生一律不得返校。二、学校正全力做好各项返校准备。在学生正式返校前,学校将持续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和开学准备要求,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以充足的准备迎接大家返校,为大家营造一个卫生、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三、学生返校后,学校将实行封闭管理。返校学生应提前备好因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所必需的学习、生活用品和必要的口罩等用品。四、所有返校学生均需有居家隔离14天的记录,身体健康方可返校。请各位同学在返校前安心居家,继续做好在线学习、健康监测、行程报告等工作。在确定具体返校时间后,请在返校途中注意佩戴口罩,做好健康防护,确保旅途安全。五、疫情管控尚未解除地区的学生和仍在境外的学生,要遵守所在地防疫管控规定,加强防护,在接到学校明确通知前,暂不返校。学校也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安排大家的返校工作,积极妥善做好返校后的学习、工作衔接。六、学校将密切关注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和最新动态,如有变化将第一时间通知全体师生。丁香花开的季节,我们在美丽的科大等待你们的归来。太原科技大学2020年4月2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开学公告:按照省委专题会议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关于全省高校本硕博毕业年级按4月10日做开学准备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我校首批本硕博毕业年级学生将于2020年4月12日、17日错峰返校。具体要求将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学院辅导员采取“点对点”的方式直接通知到每位学生。请未接到通知的本硕博毕业年级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一律不得私自返校。特此公告。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4月9日其他高校:山西大学:4.10日应届毕业生开始陆续返校中北大学:4.10日应届毕业生开始陆续返校长治学院:4.12日-13日应届毕业生返校运城学院:4.15日-16日应届毕业生部分专业学生返校太原学院:4.10日-11日应届毕业生返校太原工业学院:4.13日-15日应届毕业生返校山西能源学院:4.12日-13日应届毕业生返校大同大学:4.10日应届毕业生开始陆续返校中北大学:2020年4月10日起开学,一周内报道完毕。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4月11日起分批错峰开学。山西医科大学:2020年4月10日起分批错峰开学。山西财经大学:2020年4月10日起分批错峰开学。可以看出,大部分是省市区高校的开学时间都是5月上旬或者中旬,高校开学最早的省份是山西省。4月10日起,山西高校的本硕博毕业年级学生就迎来了开学复课。这些学校本学期不用返校虽然多地都就高校开学时间做了相关安排,但是开学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甚至已经彻底放弃了本学期开学,将课程全部移到了网上。此前,昆山杜克大学曾决定将硕士项目以及本科项目的在线教学延长至整个春季学期结束。这一决定就意味着其所有课程都将在网上进行,学生本学期无需返校。实际上,昆山杜克大学并非唯一一所决定本学期不返校的大学。最近,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这两所中外合作大学,以及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也都发布了“不返校”通知。西南石油大学4月16日,西南石油大学官网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学生9-12周继续实施在线教学的通知》。通知内容提到,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校历9-12周继续按要求实施在线教学,同时请师生适当做好13周及以后开课课程的在线教学准备工作.第13周及以后是否继续实施在线教学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对于在线课程考核形式,通知指出,在线教学期间授课结束的课程,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调整考核方案,采用如论文、调研报告、大作业、在线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大学春季学期持续时间为18周左右,西南石油大学此举几乎等于这个学期70%的教学时间都将在线上完成。由于不排除13周后继续线上教学的可能,所以西南石油大学的学子很可能整个学期都要保持线上教学的状态,本学期返校可能性不大。西交利物浦大学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4月15日消息,西交利物浦大学决定,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所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将继续在线学习,本学期无需返校。学校就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切的若干事项,根据学校计划和专题研究进行回复,具体可参看学校官网。北师港浸大据悉,同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也发出了“不返校”通知。据读者提供的学校邮件内容,北师港浸大决定除本科毕业班学生外,本科其他年级的所有学生和研究生本学期不返校,返校日期另行通知。以下为邮件部分内容:考虑到非常高的国际生比例和外籍教职员工数量 ,在当前疫情全球爆发的情况下,中外合作大学采取本学期不返校的方式有其合理性。01开学后如何防护?返校途中如何正确防护,开学后上课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来看看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给出的建议吧!1. 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安排进行返校。返校途中,如果需要长途旅行,应该随身携带口罩、手消毒剂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时,要按照乘务人员的安排,全程佩戴口罩,妥善保存票据,在旅途中要做好健康监测,到校后,应该按照所在地防控政策和学校安排进行登记和健康管理。学生还要主动学习新冠肺炎的预防保护知识,采取一些科学恰当的防护措施。2. 开学之后上课,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应该主动测量体温,并且配戴口罩,座位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在教室停留期间,要避免扎堆。宿舍内,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近距离接触;宿舍人可能会比较多,必要的时候也要配戴口罩;各宿舍之间现在不鼓励互相串门儿。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该主动报告学校,并且及时就医。3. 就餐方面,建议学生自备餐具,避免混用。就餐也要保持一些距离或采用间隔错位就餐、分时段就餐等制度,学校也应该避免外卖去入校。02回学校后的第一件事被强制关在家里3个多月,回学校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答案 ↓↓↓综合自高校官网、高考直通车等。
北京时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教育部基本做了一个测算,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可能会增加18.9万,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随着各项工作的陆续开展,许多省市、招生单位纷纷公布了扩招计划。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已明确公布扩招名额,或明确表示有扩招计划的地方及招生单位名单,供大家参考。地区:湖南: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天津: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广东:扩招至两万人,占全国扩招总数十分之一,其中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贵州: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上海: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贵州: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湖北: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河南:积极争取承担更多国家扩招任务,重点扩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就业质量高的学科专业招生。院校:东莞理工学院:根据教育部安排,2020年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209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68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141人。空军军医大学: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郑州大学:2020年硕士总增加计划1200多个,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增量计划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储能技术、区块链等相关学科倾斜广西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去年广西大学招收全日制人数仅3200人,今年相比较去年扩招了1100人。广州大学: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春明教授说,2月21日,学校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了增加招生计划数。当时,广州大学按照规定上报增加了涵盖5个专业共计400个招生计划,其中200个为学术型,200个为专业性。这五个专业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技术、数字经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鄢来均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共招收硕士生1202人,今年则希望招生人数超过1400人,整体增加20%左右。2020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2019年增加了300余人,而且根据学校此前进行的校内摸底,今年的生源质量也有比较大的提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近日,辽宁省教育厅下达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总数828人,较去年增加23.21%。其中学术学位384人、专业学位356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1.62%和35.36%。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计划636人,较2019年增加237人,增幅达59.4%。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24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376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0人。 其中还有明确表示扩招但暂未公布考招幅度的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深圳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持续更新...)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面临许多的就业问题。许多企业都在大幅度减少招聘的名额,导致许多学生都面临失业的风险。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形势是更加的严峻。因为他们既没有实习的经验,也没有找过相关的工作,目前又只能在家里呆着,所以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此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机制会议当中,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保障部的相关负责人曾经表示,会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这项通知下达到各个地区以及高校之后,也引来许多的关注。现在已经是四月份,各个高校是否进行扩招,相信已经有答案。比如下面的三所高校就已经宣布将会大幅度扩张。2020年考研的学生需要关注。一、广西大学广西大学是第一个宣布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高校。根据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2020年学校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这个数据相比于2019年,增加的幅度超过30%。如果是报考广西大学的考生,能够顺利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很多。而且这所学校往年都会接受很多的调剂学生,所以也是值得各位学生关注。二、空军军医大学国家明确表示医学类专业将会是扩招的重点,所以,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就发布官方空通告,改变原来的招生计划。学校原来计划招收115名硕士研究生,现在更改为145人,增长的幅度超过25%。这所学校是位于西安,也是国家的211工程大学,学校的口腔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等专业都很好,相信未来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生。三、大连民族大学这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高校,可能考研报名的人数比较少,所以学校原计划是招收270名硕士研究生。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学校决定2020年招生的总名额为416人,增长的幅度达到54%。如果将来自己能够过国家线,又没有被自己理想的高校录取,那么,就可以考虑调剂到大连民族大学,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除了以上三所高校已经宣布会大幅度扩招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高校都已经会表示增加招生的名额,但是由于现在还没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具体的名额还没有确定下来。总的来说,根据各方的统计,现在至少已经有14所高校已经对研究生的扩招作出回应,具体来说如下:广州大学(申请增加400个名额)、广州中医药大学(增加约200人)、北京体育大学、山西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深圳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上的高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相信都会陆续宣布扩大招生的名额以及专业情况,各位学生可以详细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国家线将会有可能在四月的中旬左右公布,学生们也需要收集更多关于调剂的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能够迅速地作出反应。
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山西大学前身是1902年5月8日创办的山西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1953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59年恢复山西大学校名。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4个。化学、工程、材料、环境-生态4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全日制在校生31528人,其中本科生24096人,研究生7432人。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物理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硕博士学位授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物理学、化学、哲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哲学、考古学、中国史、生态学、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021 年研究生规模2021 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术型专业 92 个,专业学位专业 34 个。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安排计划约 280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专业 10 个,招生计划 500 名。2020山西省内排名山西大学雄居2020山西省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全国排名第95,是山西省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准最高、山西省争创世界知名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山西大学是山西省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2020年全国高考及考研考生、外国留学生报考山西省高校的最佳选择。
严格意义上来说,从3月22号晚上9点,有些学校陆续已经开通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功能,如果大家决定调剂的,请尽快到网站上选择你中意 的学校或专业,还要按照调剂学校的要求在网上进行确认,这样才能接到复试的offer的。好了,再带给你一批优质大学的调剂信息,这里面报考很多原来211高校,当然,这些学校的名额基本上是留给985的落榜生的。郑州大学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申请程序及要求:为优化学缘结构,我校设立优秀生源专项计划,各专业均接收达到我校调入专业复试分数线要求的“985”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调剂。我校各招生院系调剂信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招生学院网站发布,请考生及时关注。信息发布日期:2018-3-22上海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的公告:我校少量专业接收调剂,需要调剂到我校的考生,请到教育部指定调剂网站登记信息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我校需要调剂的专业会陆续登陆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请广大考生届时登陆查询。具体信息参考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zs.shu.e.cn/Default.aspx?tabid=596&ctl=Details&mid=1419&ItemID=42220&SkinSrc=[L]Skins/yjszs160927/yjss926_1),发布日期:2018-3-22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汇总:我校法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理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需要调剂生源,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请务必于3月26日早上11点前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填报调剂志愿并完成网站要求的所有调剂流程。具体信息参考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school.ecust.e.cn/2018/0312/c7905a73821/page.htm),发布日期:2018-3-22南昌大学关于招收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调剂公告:各位考生,根据工作安排,我校拟于3月23日开通考生调剂报名1天,因我校调剂人数较少,各学院调剂完所需生源后即关闭报名,调剂专业及具体要求随后公布,请及时报名,感谢对我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具体信息参考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yjsy.ncu.e.cn/yjs_showmsg.asp?id=3123),发布日期:2018-3-22江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录取公告:各学院要按照“统筹兼顾、合理调节、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调剂工作。各学院根据生源情况在研招网发布调剂信息;考生登陆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调入仅限于本科生。具体信息参考江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yz.jiangnan.e.cn/info/1029/2204.htm),发布日期:2018-3-22深圳大学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调剂需求: 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是在通过国家A类线(国家线)的基础上,按各专业复试人数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总分成绩确定的。 根据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原则上只接收全日制本科毕业于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优质调剂生源报名。学术学位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考生的调剂申请,全日制专业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考生的调剂申请。调剂申请考生可到研手招网进行调剂申请。具体信息参考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zsb.szu.e.cn/936.html),发布日期:2018-3-22哈尔滨工程大学已发布各 学院调剂时间:核科学与技术学院(3月23日8:00—3月23日14:00),船舶工程学院 (3月23日8:00—3月23日15:00)理学院&水声工程学院(3月23日8:00—3月23日16: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3月23日8:00—3月24日8:00)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3月23日10:00—3月24日9:00)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3月25日13:00—3月25日17:00)燕山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以下专业(领域)接收调剂生源。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防科技学院,体育学院需要调剂生,具体信息参考燕山大学研究就业处网站(http://zsjyc.ysu.e.cn/master/news_detail.asp?ID=684&cid=28),发布日期:2018-3-22中央民族大学关于2018年接收校内外硕士考生调剂工作的说明:目前我校有部分专业上线考生不足,可调剂符合要求的校内外考生前来复试(本校考生调剂也须通过研招网填报志愿),具体以3月23日10点以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公布的缺额信息为准。我校硕士复试一般为差额复试,最终成绩排序时调剂生不与一志愿考生一起排名,同专业调剂生单独排名。具体信息参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muc.e.cn/pgdetail.asp?id=3666&c=3000000001),发布日期:2018-3-22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公告:根据教育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结合我校生源情况,本年度我校部分专业拟接收考生调剂复试。各学院截止时间不一样,请仔细查看,具体信息参考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yz.swufe.e.cn/web/2018-03/22/201803221541039774.html),发布日期:2018-3-22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研究生调剂程序:根据教育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结合我校生源情况,本年度我校部分专业拟接收考生调剂复试。调剂考生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填报调剂申请并办理相关调剂手续,否则调剂无效。我校将在3月23号或24号进行调剂,收到通知后6小时内在系统上确认。具体信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www.gs.tyut.e.cn/admissions/9algtx20zl90gs/fstjzltx2090_%7B$ClassID2018/03-22/0055982.html),发布日期:2018-3-22首都师范大学2018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按照教育部规定,3月23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调剂考生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填报调剂申请并办理相关调剂手续,否则调剂无效。调剂生本科毕业学校应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部属重点高校或境外名校。学术型调剂生一志愿报考学校应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科研院所,或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属学科为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专业学位调剂生一志愿报考学校应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科研院所,或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属学科为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具体信息参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d.cnu.e.cn/zs/sszsxzx,hqrzzyxw/132227.htm),发布日期:2018-3-21山西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公告:为方便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调剂报考山西大学,现将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公布如下:我校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化工学院,黄土高原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技 术学院,自动化系,生物工 程学院,音乐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于3月23日-3月26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履行调剂程序填报相关信息,我校各招生单位对申请调剂考生筛选并择优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具体信息参考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http://yjszsw.sxu.e.cn/docs/20180322101143675512.pdf),发布日期:2018-3-21河南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程序及要求:我校 2018 年部分学科专业需要招收调剂生,具体调剂程序及相关要求如下:调剂开通后,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 ,即可在调剂系统报考我校接收调剂的相关专业。各招生单位到研究生院向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具体信息参考河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henu.e.cn/tjcx.pdf),发布日期:2018-3-21浙江师范大学关于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有关事项的通知: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其初试成绩须符合一志愿的国家A类复试分数线,并且达到调入学科所在门类的A类国家复试分数线(或自划线)。3月23日前,我校各专业调剂缺额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中公布。调剂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申请调剂。发布日期:2018-3-21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接收硕士调剂考生的通知:为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现将学校2018年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方案公布如下:学校将在部分生源不足及设置了调剂专项计划的专业招收调剂生,初试成绩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和我校拟调剂专业(方向)的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方向)的报考条件。具体信息请参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eb.ouc.e.cn/yzb/bf/77/c5926a180087/page.htm),发布日期:2018-3-20对外经贸大学2018年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方向)调剂复试通知: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方向)调剂分数线:MBA联考总成绩不低于165分,且英语成绩不低于42分,综合能力成绩不低于84分。申请调剂的考生,请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申请,调剂服务系统3月23日开通,申请调剂到我校EMBA项目的考生请在3月26日17:00前完成调剂申请。具体信息请参考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y.uibe.e.cn/infoSingleArticle.do;jsessionid=187DF22C19F09E07B8AF3500B5B7029B?articleId=4975),发布日期:2018-3-20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接收调剂考生的公告:2018年我校拟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考生10余名,调剂名额均为专业硕士。欢迎广大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报考我校!具体信息请参考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http://yjsy.tjnu.e.cn/info/1112/2404.htm),发布日期:2018-3-20好了,我们再把前几天的信息罗列在这,如果你有需求也可以自己翻翻啦!
“我来自普通二本,想考一流名校,现实吗?”每一年的考研季,知乎的问答下,这样的不安与彷徨随处可见。对于许多二本院校的学生而言,在经历了高考的失落与不甘之后,想要进一步提升学历,考研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出路,甚至是仅有的“救命稻草”。然而,在经过四年本科学习之后,若想通过考研重拾名校梦,实现学历上的逆袭,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或许是一道越来越难以逾越的天堑。▎越来越高的推免比例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扩招了18.9万硕士研究生,总录取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为历年之最。但是与341万的报名人数相比,依旧有超过200万考生最终未能在这一年“成功上岸”,能够顺利考上名校的更是寥寥无几。在“倒下”的这两百多万考生中,双非和二本院校的考生无疑是绝大多数。对于他们而言,落榜虽然充满了遗憾,却是他们这个群体在考研这件事上最常见的一种结果。对于将目标设为名校的考研党来说更是如此,毕竟在走进考场之前,超过一半的名校入场券就早已与他们无关。在各大名校每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是二本院校考生们无法战胜的对手,这在高考成绩出炉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截至2020年,我国有着总数超过3000所的高等院校,却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其中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从这137所高校中走出来的本科生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从各大高校的推免率看,北京大学(校本部)2019年的推免率为53.4%,有近半数的北大本科生能够得到推免机会,而同样身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的推免率还不到3%。即使是在“”双一流“高校们之间,推免名额的数量都有着天壤之别,通过本科四年的努力来获得一个推免生名额,更是二本院校考生们难以奢望的事情。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但是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正有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超过50%。以华南某211高校为例,其新闻传播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的236人中,通过推免录取的便有130人,除去校内调剂,通过研究生统考顺利上岸的只有76人,占比为32%。正是因为逐步升高的推免生比例改变了招生结构,才让许多考研党陷入了“研究生总体规模在扩招,自己报考的专业却在缩招”的进退两难,通过研究生统考进入名校的难度也日益上升。不过,这依旧不是最令人沮丧的情况。最令二本院校考生感到无力的,是许多名校的优势专业,他们根本连报考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徒劳地望洋兴叹。2019年,北京某985高校的中国学(哲学与宗教)、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上海某高校的部分专业不仅接收推免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等基础专业推免比例更是达到100%。▎难以企及的调剂门槛和部分高校宁愿统考无一人过线也要想尽办法调剂录取的名校生源不同,二本院校的考生在名校考研中的退路也越来越窄。每年考研的调剂环节,正在成为他们越来越难以迈过的一道坎。2016年,山西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共108个,在调剂专业中提出对考生本科院校有层次要求的有4个,仅占3.7%。而在2018年,山西大学共有109个专业接收调剂,其中对考生本科院校有层次要求的有34个,占比增至31.19%。同样的,2016年,南昌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共106个,在调剂要求中提出考生本科需毕业于985/211高校的调剂专业仅有1个,占比0.94%。而2018年南昌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有59个,其中提出本科需毕业于985/211高校的调剂专业有30个,占比高达50.85%。高校们越来越多的硬性本科门槛要求,使得每一年都有许多二本院校的高分考生被拦在门外。即使怀揣着400+的初试成绩进入名校复试,最后只能调剂到另一所二本院校的案例并不算罕见。而对于立志一定要考上名校改变学历出身的二本考生而言,通过二战乃至三战去博取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也就成了一种高压之下的无奈之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201万的研究生考试报名考生中,往届考生数量为88万人,占比为43.8%;2018年238万考生中,往届考生数量为107万人,占比为45%。而往届考生的加入,无疑更进一步加深了研究生考试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越来越大的分母,也让想要化身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的那为数不多的分子变得越来越艰难。▎残酷的背后是定位的不同无论是提高推免生比例,还是设置调剂门槛,学校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更多优质生源,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招生单位认为生源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良好的本科出身,意味着接受过更好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规训,这对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深造至关重要。《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而从考生的角度来看,“想要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才是他们考研的主要目的——在一份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中,出于这一目的而考研的考生比例甚至超过了七成。正因如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硕士报考人数正在逐年升高。和培养学术人才的学硕相比,专业硕士培养更加强调应用性,注重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不仅研招推免人数占比较小,大多数专业的专硕初试难度也相对较低,是许多人尤其是二本院校考生的首选。不过,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或许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非全日制专硕是专业硕士未来发展趋势?201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非全日制专硕正式纳入统考,有专家指出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的未来发展趋势。如北京大学在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启动会议上就明确,在稳定学校总体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今年8月份,中国人民大学官网也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决定该专业在2021年的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此外,武汉大学会计专硕从2017年起统考阶段招生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不过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角度讲,目前非全日制专硕依旧存在社会认可度不够高的问题。尽管教育部早已明文规定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相同效力,但非全研究生们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图|澎湃新闻此外,动辄数万元的高昂学费以及住宿条件、奖助学金待遇等方面的不同,也常常让许多普通家境的考生对非全日制望而却步。不少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要靠调剂来完成,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推进。我国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高考招生人数占全国招生总量的比例约为4.7%,而即使是本科一批录取率最高的北京市,也不过在30%左右。对于绝大多数的学子而言,考上大学,往往只意味着走进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在高考之前,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学校优劣乃至所在省份,都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能否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在步入大学校园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随着视野的开阔想要谋求进一步的深造也在情理之中,值得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虽然很难,怀揣名校梦的考生同样不必气馁,“逆袭”从来不是易事,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需要所有人努力地去争取,或许正是因为希望如此渺茫,所以最后的喜悦才会显得更加可贵。来源:青塔
自从教育部宣布扩招并且扩招18.9人之后,小伙伴们就特别关心自己的目标院校会不会扩招,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和院校公布了自己的扩招计划,今天我们来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大家。天津日前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申报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4050人,同比增加1478人,增幅达57.5%。虽然目前扩招的进度仍属于申报过程,但基本在很快就能通过并且正式公布。上海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将落实国家适度扩大2020年硕士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部署,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专升本招生计划由占全市高校专科毕业生总量的8%增加到10%,为有志于升学深造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大家请注意:这次扩招的是市属高校而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上海市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有8所,其余均是市属。也就是说扩招的15%是在这8所高校之外。河南河南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华就河南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时间、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关于扩招,只提到会承担更多扩招任务,并没有进一步说明。部分高校回应扩招安排广西大学2020年我校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去年广西大学招收全日制人数仅3200人,今年相比较去年扩招了1100人。南京邮电大学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湖南农业大学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名额尚无法确定,学校将在复试方案中公布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计划。西南大学如招生计划有调整,调整后的招生计划届时由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华中师范大学统考招生名额后期可能因国家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各学院在其复试方案中公布。空军军医大学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研究生扩招相关信息,但我校尚未收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各项工作仍按原计划执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下达,学校将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保障等确定,如有变化将会及时公布,请关注学校研招网和所报考学院网站发布的最新信息。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在召开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的网络会议中提到,研究生院的三位副院长对2020年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涉及到的工作管理、计划扩招、复试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重庆工商大学: 目前上级主管部门尚未确定最终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 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吉首大学:学校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会最终依据湖南省教育厅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执行。如招生计划有调整,调整后的招生计划届时由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深圳大学: 召开2020年春季新学期开课等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校长李清泉强调,做好学期计划调整、线上教学、师生返校、研究生扩招、校园服务管理等多项工作。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部还未下达我校2020年招生计划数,此前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复试前,学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各专业已接收推免生人数、生源状况以及学校发展需要等因素适当调整,并提前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上海财经大学:学校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资源保障条件实际情况确定。如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以上院校大多只是稍微回应了一下扩招计划,除广西大学公布招生计划,广州大学、南京邮电公布拟扩招专业名额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所以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趁此时间多多准备复试调剂!
2018年,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将启动部省合作共建工作,即采用部省合建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建设。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将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同等对待。虽然部省合建一共14所高校,但这其中12所已经是211工程,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大学,那你准备报考这14所准教育部直属高校了吗?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这些高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有多少?这其中招生计划最多的高校肯定是郑州大学,目前郑州大学在高考中招生已经超越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这些昔日的巨无霸大学,以11670人的招生计划位列全国高校之首。当然,在这14所高校里,郑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是最大的。郑州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南昌大学: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3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399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800余人,包含推免计划、统、联考计划、单考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贵州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642名,包含公开招考计划、推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海南大学:2020年我校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200名左右(含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河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590人,其中含推免生431人,全日制学术硕士1319人,全日制专业硕士867人,非全日制硕士404人。山西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5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安排招生计划约200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部为专业学位)招生计划500名。新疆大学:2020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375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151名,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846名,全日制专业学位95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50名。宁夏大学:2020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100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2020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1680 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641 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36 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3 人青海大学: 2020 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 783 人(含推免生人数),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其中学术型学位研究生 212 名,专业型学位研究生 557 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计划”14 人西藏大学:2020 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14所高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预计超过4万人,这其中河北大学和山西大学虽然并不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但其学校的学科实力也都是不错的。这样看来,云南大学虽然招生计划不是最多的,但总体来说学科实力比较强,是14所部省合建中唯一有2个A类学科的高校。而郑州大学只是规模比较大学,学科精度都不是很高,河南省已经把郑州大学做大了,下一步就应该是如何做强了。山西大学虽说是普通的省属高校,能位列第4位,说明学科实力还是不错的。对于上述14所部省合建高校,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