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10月1日,FDA官网贴出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的警告信,称该机构拒绝了FDA现场检查的要求。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涉及的药品或将被视为假药。从警告信内容看,FDA原计划于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对位于上海浦东区哥白尼路285号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进行例行的检查和药品批准前现场检查。但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却在2018年12月4日以书面形式回复FDA中国办公室拒绝这一已预先宣布的检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这一决定或将对大批药品形成影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析检测中心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为美国ANDA(新药申请)提供API(原料药)结构表征、杂质鉴定等检测服务。按照美国相关法案要求,药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的各个环节,如果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或代理机构延误、抵制、限制检查或拒绝允许进入或检查,该药品可视为掺假药。这也意味着,尽管原因不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拒绝检查的决定,将对大批药品进入美国市场造成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此,上述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业内人士感叹,挑选长期合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真的要谨慎。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药企不断走向世界,生产、研发等环节不尽规范的问题也屡遭曝光。而在国家鼓励药械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内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分析人士指出,国内医药行业内,无论是研发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都面临着提高规范化程度的挑战。 15天为限,大批新药申请或遭FDA拒绝根据警告信,在被获准进入检查以及确认符合cGMP标准之前,FDA CDER(美国食药监管局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可能会拒绝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相关的所有ANDA,并希望在警告信公布后的15日内收到回复。也就是说,十五天内,如果不能及时给出满意答复,经其提交的新药申请,都将泡汤,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也将失去其在美国的业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医工院,成立于1957年,2010年并入国药集团。健识局查询天眼查发现,上海医工院由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100%控股,旗下有至少16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天成药业、现代药业等多家知名本土药企。▲ 企业数据服务由‘天眼查’提供作为药企背靠的强大研究机构,在国家鼓励药械创新,仿制药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才有未来的时代,上海医工院无疑是重要的平台和发展后盾,而其对本土产品走出过门也负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警告信中未提及具体产品,此次事件对本土企业,特别是与其关联紧密企业的影响尚不明确,还有待进一步关注。而对于上海医工院,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此事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其分析检测中心的检验报告将失去权威性,无法得到国外,至少是美国相关机构的认可。对于拒绝FDA检查原因,上海医工院方面还没有明确说法,业内人士也表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样的检查通常不会涉及核心技术,而拒绝的结果,只会使国内委托方,也就是国内的出口企业蒙受损失。 鼓励创新,提高规范化是药企发展关键事实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走出去,引进来”的背景下,无论是我国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是美国的FDA,都在加强对跨国经营药企的现场核查力度,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尽管拒绝检查事件较少出现,但是本土药企中的部分不规范情况被曝光却并不新鲜。可以看到,2017年仅上半年就有至少10家本土药企收到了FDA警告信,其中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设施、生产控制、工艺、包装以及储存等不符合cGMP是主要原因。今年以来,也已有恩华药业、杭州Sunking Nonwovens Co., Ltd.等多家企业收到警告信。9月26日晚间,恩华药业发公告称,收到FDA发出的警告信。该公司表示,将在美国食药监局规定时间内就警告信中的不足递交回复报告,具体说明公司所采取的各项整改措施和完成计划。受影响产品为原料药硝酸咪康唑、氯硝西泮和盐酸丁螺环酮。8月12日,FDA向重庆伊诺生化制品公司签发警告信,源于其在 3 月份对该公司的一次有因检查,检查发现再包装商未能在提供给客户用于药房可注射药物配药的多批原料药的分析报告单(COA)中标识原料药生产商名称和地址。今年2月,FDA公布对杭州Sunking Nonwovens Co., Ltd.的警告信,列出该公司违反药品cGMP的多项缺陷。包括:未对检验即放行、个批次委托第三方检验的COA(检验报告)结果完全相同等。9月30日,国家药监局一口气发布了三个重磅文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说具有重塑药品研发、生产、流通新秩序的效力。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药品监管时代,规范、合规,已经成为整个产业的关键词。未来,不仅出口药企、对外第三方检验机构等,整个我国的医药行业,都将面临来自国内越来越严格的监管。
来源:经济观察网原标题:上海医工院就美国食药监局警告发表声明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10月7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下称“上海医工院”)就2019年9月受到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事宜发表发明称,此前拒绝FDA的现场检查事出有因。2019年9月,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向上海医工院分析测试中心发出警告函。信中指出,FDA原计划于2018年11月29日-12月4日对位于上海浦东区哥白尼路285号的上海医工院进行例行检查和药品批准前现场检查,但上海医工院2018年12月4日以书面形式向FDA中国办公室拒绝了检查。上海医工院在声明中指出,该院对其出具的测试图谱被中国企业用于向FDA提出的仿制药注册申报并不知情。该院未与相关企业签署过作为其产品放行检测合同实验室和向FDA申报注册的相关协议,所以不适合接受FDA的cGMP现场检查。FDA此前警告函指出,在被获准进入上海医工院检查以及确认符合相关标准之前,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可能会拒绝与上海医工院相关的任何新药申请。这也意味着,如果上海医工院未能就警告事宜与FDA达成共识,由上海医工院提供检测、向FDA提出的新药注册申请很可能不被受理,上海医工院将失去与FDA相关的业务,而选择上海医工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本土药企也将受到影响。根据官网信息,上海医工院1957年成立,是中国医药工业系统中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目前有药理评价、制药过程和装备、分析测试3个研究中心。其中,上海医工院分析检测中心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向FDA提出新药注册申请的企业提供原料药结构表征、杂质鉴定等检测服务。对于选择上海医工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企业来说,上海医工院出具的检测报告是FDA审评新药时的重要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能否进入美国市场。上海医工院在声明中表示,自己出具的检测图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国内药企纳入其产品放行报告,并用于在美国的仿制药注册申报。FDA据此要求按照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对上海医工院进行现场检查,上海医工院认为不适合检查而收到警告函,并在警告函规定的15天期限内再次向FDA说明了情况,“但是沟通未取得效果”。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规定,在药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的各个环节中,如果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或代理机构延误、抵制、限制检查或拒绝允许进入或检查,该药品可视为掺假药。启信宝数据显示,上海医工院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100%控股子公司,为国药集团孙公司。上海医工院参股15家公司,其中9家子公司控股比例超过50%。经济观察网记者就相关事宜多次联系上海医工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来源: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10月7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下称“上海医工院”)就2019年9月受到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事宜发表发明称,此前拒绝FDA的现场检查事出有因。2019年9月,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向上海医工院分析测试中心发出警告函。信中指出,FDA原计划于2018年11月29日-12月4日对位于上海浦东区哥白尼路285号的上海医工院进行例行检查和药品批准前现场检查,但上海医工院2018年12月4日以书面形式向FDA中国办公室拒绝了检查。上海医工院在声明中指出,该院对其出具的测试图谱被中国企业用于向FDA提出的仿制药注册申报并不知情。该院未与相关企业签署过作为其产品放行检测合同实验室和向FDA申报注册的相关协议,所以不适合接受FDA的cGMP现场检查。FDA此前警告函指出,在被获准进入上海医工院检查以及确认符合相关标准之前,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可能会拒绝与上海医工院相关的任何新药申请。这也意味着,如果上海医工院未能就警告事宜与FDA达成共识,由上海医工院提供检测、向FDA提出的新药注册申请很可能不被受理,上海医工院将失去与FDA相关的业务,而选择上海医工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本土药企也将受到影响。根据官网信息,上海医工院1957年成立,是中国医药工业系统中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目前有药理评价、制药过程和装备、分析测试3个研究中心。其中,上海医工院分析检测中心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向FDA提出新药注册申请的企业提供原料药结构表征、杂质鉴定等检测服务。对于选择上海医工院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企业来说,上海医工院出具的检测报告是FDA审评新药时的重要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能否进入美国市场。上海医工院在声明中表示,自己出具的检测图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国内药企纳入其产品放行报告,并用于在美国的仿制药注册申报。FDA据此要求按照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对上海医工院进行现场检查,上海医工院认为不适合检查而收到警告函,并在警告函规定的15天期限内再次向FDA说明了情况,“但是沟通未取得效果”。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规定,在药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的各个环节中,如果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或代理机构延误、抵制、限制检查或拒绝允许进入或检查,该药品可视为掺假药。启信宝数据显示,上海医工院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100%控股子公司,为国药集团孙公司。上海医工院参股15家公司,其中9家子公司控股比例超过50%。经济观察网记者就相关事宜多次联系上海医工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记者|谢欣国内知名医药研发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医工院”)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的警告信,并直接拒绝其检查一事引发业内关注。10月7日,上海医工院对此事做出回应,解释了不接受FDA检查的原因。上海医工院称,自己出具的检测图谱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国内药企用于纳入其产品放行报告,用于在美国的仿制药注册申报,FDA据此要求按照cGMP标准对上海医工院进行现场检查,上海医工院据此认为不适合检查而收到了FDA警告信,此后与FDA沟通无果。此前,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向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发出的警告信称,FDA原计划于2018年11月29日-12月4日对位于上海浦东区哥白尼路285号的上海医工院进行例行的检查和药品批准前现场检查。上海医工院于2018年12月4日就该项事先公布的检查计划向FDA中国办公室以书面回复的形式拒绝了检查。美国相关法律规定,药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的各个环节,如果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或代理机构延误、抵制、限制检查或拒绝允许进入或检查,该药品可视为掺假药。而根据FDA声明,在被获准进入检查以及确认符合cGMP标准之前,FDA CDER可能会拒绝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相关的任何ANDA(美国新药注册申请),并希望在警告信公布后的15日内收到回复。上海医工院分析测试中心是第三方药品检测机构,中国药企去做ANDA提供API结构表征、杂质鉴定等检测服务。也就是说,在半个月时间利如果此事无法得到解决,可能会有大批使用上海医工院分析测试中检测结果进行ANDA的中国本土药企将的ANDA将不被FDA受理。
7月26日,上海医药(601607.SH,02607.HK)2019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左敏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研发投入从目前占工业消费收入的7%提升至10%,新申请的专利不少于400件,未来10-15年提升至15%-20%,重点加大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经、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的药品研发投入,使公司在创新药方面3-5年内实现2-3个重大新药上市,有30个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其中不少于15个处于临床Ⅱ期、Ⅲ期阶段。此外,左敏表示,“我们将联合上实、上药发起成立的总规模为500亿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与市场化机制加大创新项目的投资,进一步引进市场化机制”,对于研发人员的激励,他提出以项目和单位为体系进行绩效考核,给予团队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并加入股权激励。他认为,人类已迈入“精准医疗”时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但是中国还不是一个医药强国,唯有创新才能在大变革中获得生机、赢得发展。上海医药形成以上药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直属企业研发分院各有聚焦的研发体系,目前研发人员超1000人,研发管线已有15个创新药在研,其中9项处于临床阶段。公司将陆续在欧洲和日本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启动海外临床中心建设,自有研发队伍将扩充至1500人以上,扩充临床医学与注册团队至200人以上。上海医药研发管理中心副主任柯樱进一步指出,公司创新药将聚焦抗肿瘤和自身免疫两大重点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方向包括小分子化药、溶瘤病毒(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微生态(包括益生菌)、治疗性抗体。从不同的产品线来看,她对上海医药产品规划做了量化的3年预期:抗体研发产品线进行3-4个自研新靶点药物的发现与转化,完成临床申报注册;溶瘤病毒产品线引进1-2项处于临床阶段的溶瘤病毒项目;细胞治疗产品线建立不少于5项的细胞治疗在研产品链,并有2-3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争取1个产品应用于临床;生态药物产品线以培菲康为基础,加强与瑞金医院、十院、华西医院等的合作,未来三年完成2-3个产品中美IND申报,1-2个产品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小分子药物产品线进行5-6个新靶点药物的发现研究,3-4个完成临床申报注册。在创新药的规划上,她强调未来3-5年,BD引进不少于10项临床阶段创新药项目,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不少于10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她还透露,具体的创新药研发中,上海医药首创开发HER2靶点抗体组合物,目前正处于Ⅰ起临床研究进行中。肾素抑制剂SPH3127Ⅰ期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安全性良好,Ⅱ期临床研究正处于进行中。对于药物研发技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提出,药物研究公司与AI公司可以展开合作,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的精准药物设计,将成为创新药物研发和精准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AI算法可能有助于改善制药行业最大的问题——临床失败率。上海医药作为在沪港两市上市的国有药企,其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医药分销以及医药零售,医药分销始终是上海医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上海医药2018年年报数据,医药分销共创造营业收入1394.45亿元,占比87.95%,而医药工业营收共194.62亿元,占比12.28%。但是从营业利润角度来看,医药工业创造的营收质量更高,2018年医药工业的营业利润突破100亿元,达到114.657亿元,占比51.35%。药物研发上,上海医药研发投入从2013年的4.5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89亿元,2018年研发费用化投入合计10.61亿元,其中18.70%投向创新药研发。
昨晚,“ 2020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单”发布,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进入榜单。榜单显示,上海医药是其中仅有的两家中国药企之一。实际上,近 10 年来,上海医药的经营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在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推动下,上海医药聚焦研发与创新,由普通仿制药企迈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型医药企业,并向以创新药为主的国际药企转型。引进新一代抗肿瘤药几天前,上海医药宣布与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授权许可协议》,上海医药拟出资不超过 11.5 亿元取得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T3011 (瘤内注射)项目在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的独占权益。资料显示, T3011 (瘤内注射)为新一代重组疱疹溶瘤病毒,目前正在中国、澳洲和美国开展针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这么大手笔的投资让业界对上海医药有了全新认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上药在研发创新转型上的决心。”我们选择这个品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调研。溶瘤病毒是新型的抗肿瘤疗法,未来潜力巨大。上海医药此前也有溶瘤病毒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商业化经验,我们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筛选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优质项目。“上海医药研发管理中心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张晶回忆说,当时已有多家药企与亦诺微团队接洽,但最终合作促成,是因为对方看中了上海医药坚实的生产工艺、丰富临床资源和强大的商业化能力。“转型之初,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立项部的几名核心成员就加入到了商务拓展的科学团队,调研国内外在研产品。但引进新产品绝不是‘一买了之’,我们更注重后续的产业化协同和落地,争取快速推进创新产品上市。”张晶介绍,公司通过产品引进的方式,进一步丰盈高端长效剂型、精神神经、免疫代谢与罕见病药物方面的研发管线。2019 年,上海医药研发总投入超过 15 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海医药更是克服诸多困难,持续推进研发项目,其研发费用投入达 3.41 亿元,同比上升 25.93%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 + 产品引进”双轮驱动的方式,在研发管线的推进及布局方面进一步取得阶段性进展。发力医疗健康新经济疫情期间,在线问诊、在线购药等模式备受关注,互联网医疗等来政策的春风,上海医药耕耘多年的“处方药新零售”业态取得进展。2015年,上海医药与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共同成立处方药新零售“互联网+医药”O2O平台——上药云健康。上药云健康以“电子处方平台”平台为核心,连接有关部门、医院、医生及患者,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的生态圈。上海医药与上海仁济互联网医院合作,推出“互联网医院 + 送药上门”业务。该模式既能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又能减少院内感染,使得患者在家有一部手机就能享受在线问诊、医生开方、在线医保支付、送药直达等一站式服务。目前,仁济互联网医院首张处方的送药上门服务已顺利完成。上海医药凭借新冠“有效药”也获得了走出国门的重大机遇。据悉,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向上海医药提出采购申请,目前公司正积极洽谈药品出口事宜。海外市场、线上诊疗等新机遇将成为上海医药转型升级的积极助力。今年上榜的上海企业总数为9家,比去年多2家,分别为上汽集团、中国宝武、绿地控股、交通银行、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中远海运、上海建工和上海医药。其中,上海建工和上海医药为今年世界500强新上榜企业,分列423位和473位。全球共21家医药企业上榜。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签约仪式2018年1月9日,北京艾德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暨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CAR-T产品临床前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建立国内专业的免疫疗法临床前评估平台。合作背景:作为近年来肿瘤免疫领域的主要研发热点,CAR-T细胞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活性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一种治疗方式。具体来说:CAR-T的原理是通过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使效应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较常规应用的免疫细胞大幅提高,从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克服免疫逃逸,最终杀灭肿瘤细胞。由于肿瘤免疫类药物的作用方式是基于自体免疫杀伤,有别于传统的化疗、靶向药物等毒性杀伤方式,因此,传统的药物评价体系很难真正有效评估此类疗法的安全性,而缺乏适宜的评价工具将极大影响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成功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FDA在推荐和批准CAR-T临床应用时首先考虑因素并非大多数人认为的有效性问题,而是安全性问题。可见安全性对于CAR-T产品应用于临床的重要性,甚至是其最应具备的质量保证。目前,细胞因子风暴、脱靶效应以及神经毒性是CAR-T疗法在应用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棘手的安全性问题,也是解决CAR-T疗法安全性必须逾越的“三座大山”。这些安全性问题对患者是挑战,对临床主治医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而这些正是审评和监管部门的疑虑,也是影响CAR-T未来能否获批上市的关键点。单纯从成熟的细胞生产角度讲,细胞治疗产品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从每一个病人取得的细胞本身就不一样,在体外基因修饰、扩增等处理过程中会带入更多不确定因素。从新的CAR-T技术研发角度看,特别是针对实体瘤的CAR-T开发,包括载体的改造、新靶点的选择、以及更多其他基因编辑手段的引入也会增加CAR-T细胞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风险。这些风险有多大,能否提前获知并加以优化和规避,是CAR-T细胞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而目前国内还缺乏系统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系统。上海益诺思生物董事长马璟基于以上背景,艾德摩生物联合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首次对CAR-T细胞安全性评价工作进行推进,为国内CAR-T产品的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适合免疫疗法的临床前评估动物模型技术尤为重要,而艾德摩生物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能够为诸多的企业提供成熟的评价模型。合作关键点:北京艾德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彭思颖总裁1.依托艾德摩生物的免疫人源化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及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三种技术平台,双方共同进行科学探索以期引导、推动CAR-T临床前评价标准的制定;2. 双方在建立并完善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共同推进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前评价工作;3.推动双方研发的新一代体内模型在CAR-T产品临床前评价中的应用,建立国内第一个专业免疫疗法的临床前评估平台,填补国内乃至国际空白。合作双方:北京艾德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是由“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彭思颖博士,带领其团队创立的创新性生物技术公司。公司立足于人源化动物模型和精准医疗领域,通过研发并出售高度符合人类疾病性状的动物疾病模型,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提供体内高通量药物靶点筛选服务和临床前药物评价服务。公司建立精准医疗技术平台,凭借小鼠疾病模型,为不同的患者筛选适合的治疗药物,为病人提供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最佳治疗方案。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暨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重点建设项目资助下建立起来的5个国家级GLP中心之一,前身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毒理室,从事药物毒理学研究40多年。是中国较早、较全面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也是目前国内获得认证较全的毒理CRO。
“张江吸引了大批海归的研究人才、留学的学者,他们到张江来,创办了百十家科技型的创新企业,在张江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在国际上也很少见的一个科技园区,张江药谷,这是上海对国家作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陈凯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记忆中,二十年前,上海张江还只是“孤零零的几幢楼,遍地是黄土”。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创新药正迎来最好的时代,而张江药谷可以说卡点在中国创新药版图的C位: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国家每年用于新药开发总预算的30%投入张江,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海归人才聚集张江2017年9月20日晚间,来自张江的新锐创新药公司再鼎医药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了继百济神州后中国又一家得到华尔街资本认可的新锐创新药研发公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选择在张江“落户”到完成上市,再鼎医药仅耗时3年。再鼎医药还宣布其占地4000平方米的全球研发总部落地张江,这一研发中心将用于再鼎在本土研发全球新药,尤其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免疫肿瘤药物。“张江是中国生物制药创新的热土,再鼎的科学家们满怀梦想和激情,扎根张江,以智慧和勤奋践行着新药研发的‘中国智造’。”谈及再鼎的成功,再鼎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如此表示。根据此前公布的再鼎医药的招股书数据,目前再鼎医药的在研产品管线已经有6个产品,其中来自GSK、赛诺菲以及UCB的3个产品再鼎医药均取得的是相关药品在全球的独家临床开发、注册、生产以及销售权,而与TESARO、PARATEK、BMS等合作的3个产品则取得的是大中华区权益,并且多项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研发的中后期。杜莹将这一成功很大一部分归结为“人”的因素,在她眼中,再鼎医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多数员工都是“海归”,其中9名高管全部在美国的大学深造过。“随着中国大量投入资源,寻求经济转型中的创新和高附加值,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机遇快速增加,这也将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杜莹表示。海归人才聚集是张江生物园区区别于国内其他生物药园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华领医药CEO陈力是最早一批来到张江“开荒”的海归。2004年,为了参与罗氏制药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建设,陈力从美国回到中国,而罗氏制药的研发中心就落地在张江,罗氏也是首个在张江“吃螃蟹”的跨国制药企业。“在那时,我们这些从海外回来的人就和国内很多的科学家、企业家一起共同探讨在中国新药研发的一些机会和挑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很多机会。”陈力回忆。数年后,陈力离开罗氏,创立了华领医药,并历经10年时间自主研发了重磅药物——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HMS5552,该药物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目前,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助力下,该药物已快速启动Ⅲ期临床,进入新药上市前的冲刺阶段,而华领医药的根据地,依旧在张江。“从国外回到国内,在张江很多科学家一起探讨的氛围下,我们意识到中国有很多病是在欧美不大有的,或者是同样一种病,比如糖尿病,在欧美的发病原因和在中国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也就促生了我能够在中国,围绕我们中国患者的需求疾病的特征来研发新的产品、新的药物。”陈力说。平台和配套是“助推器”再鼎、华领的例子在张江并不少见,但仅有人才还不够,政策和产业环境是另一重要因素。据陈凯先回忆,在当时为了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更迭,上海市、科技部、中科院三方合作,在张江共同打造了国家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当时国家为了推动创新,就实施了一个‘1035’计划。”陈凯先说。“1035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指自主创新10个药,再搭建5个药物筛选平台、5个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以及5个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之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搬迁到张江,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共同承担了“1035计划”这一重要项目,随后第一个国家的新药筛选中心、第一个国家的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心也在张江建立起来。再随之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药集团的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这些单位,纷纷向张江集聚。陈凯先介绍,同时在张江建立了以药物的代谢中心、国家制剂的工程研究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标准化中心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中心,并逐渐构建我国药物创新的这样一些平台机制体系。“这些机制平台体系的建设,最大的特点是技术先进,我们大幅度缩短了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由国际上比较新的技术来装备我们的这样一些技术平台。”陈凯先说。合全药业是这一平台的商业化代表。三年前,药明康德从纽交所私有化回归,合全药业打响了其“一拆三”资本运作的第一炮,率先实现了在国内资本市场新三板上市。“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像华领这样的创新药研发机构,提供临床阶段的临床用药,以及新药上市以后的商业化生产,这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个工作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新,因为我们都一起做的是创新药,以前没有人做过,更买不到。第二要求质量很高,因为是药,质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第三个特点是时间紧,因为新药研发实际上是跟时间赛跑,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开发出全新的生产工艺,然后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用于临床试验。”合全药业首席执行官陈民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领医药在张江的诞生地就是一座小洋楼,甚至没有生产设备和实验室,而距离华领医药仅半小时车程的合全药业,拥有累计8万多平方米的GMP(优良制造标准)生产基地,同时在美国圣地亚哥还设有一家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中心。陈力和陈民章相信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出台,未来在张江,精于研发的企业可以专注于新药开发,深耕高端制药的平台企业专注于工艺研发和生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率先试行这种全新制度的张江医药,也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根据浦东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数据,在张江2016年生物医药行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1家,增长8.9%。其中生物制品行业单位数最多,发展也较快,全年营收已超过80亿元,增速达到了23.6%。而生物医药配套服务业增速更是细分行业之冠,全年营收近60亿元,增速达到了91.6%。在知识产权方面,2016年张江生物医药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1221个和630个,同比增长25.4%和2.3%,其中国际专利申请数232个,授权数84个,分别增长14.2%和71.4%;商标注册数225个,增长14.2%。
珍宝岛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2020年上半年,公司按照创新创造、高质量、高科技的发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合作、平台、共享、共赢”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以科技研发、制药工业、市场营销和中药产业为核心的“1234”战略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年度“1051”重点工程和年度81项重点工作,特别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公司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应对危机,复工复产,较好地彰显上市公司的责任与担当。报告期内,公司在受新冠疫情影响下,实现营业收入136,306.19万元,同比下降7.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45.82万元,同比下降22.13%。 (一)经营战略举措 着眼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和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影响,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科技研发、市场开发、内部管理,着力推进科技研发、市场营销和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形成聚焦主业、稳中求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态势。特别在新产品研发、CRO公司项目合作、品牌建设与市值管理、产业基金合作组建等重大项目运营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上半年公司修订完成未来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配套制定各子公司年度经营方案;依据2020年“1051”重点工程和上半年81项重点工作,重新梳理制定股份公司重点工作台账。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企业自身安全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十不准、零报告、四早”等管控措施,确保做到企业自身的安全稳定。 为尽快恢复企业生产,春节期间第一时间组织各生产公司员工复工复产,双黄连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注射用炎琥宁等抗病毒产品,日产能达到60万支以上,重点保障湖北、江苏、广东、黑龙江等主要疫区的紧急用药需求。 (二)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以构建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科技研发体系为核心,制定企业新的产品研发战略规划、年度科研计划和研发工作大纲,全面推进“一中心、六研究院”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推进创新药、仿制药和现有中药产品二次开发项目,着力加大中药独家产品并购项目调研,积极构建以中药产品为基础,以化药产品为支撑,以生物创新药为转型的,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和产品结构,努力实现企业市值品牌和资本运营的高水平协同发展。 创新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FGFR项目获批进入临床一期;穿心莲内酯改构物已获得CDE受理通知书,项目进入CDE审评;与印度BIOLOGICALE.LTD.签署《供应协议》,由我公司作为其生产的注射用达托霉素(500mg)产品,在中国区域的营销、销售和分销的独家经销商;5月,公司与恒诺康合作开发注射用HNC042(预防、治疗流感);6月,公司抗特发性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物ZBD0276片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试验受理通知书》,产品开发顺利进入临床研究新阶段。 形成仿制药项目立项、整体推进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仿制药项目承接落地有序。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进入报产审评阶段;盐酸二甲双胍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申报资料已送达CDE;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孟鲁司特钠片正在临床前准备阶段。 中药研发工作全面推进。配方颗粒哈尔滨备案120个品种稳步进行;经典名方完成羌活胜湿汤6批物质基准样品的制备和19批预中试药材的入厂检验。 (三)坚持市场导向 坚持以市场营销模式转型为目标,牢固确立以“八率”为核心的战略指导地位,重点学习对标企业的先进理念、经营模式和和市场策略,结合企业新的营销战略布局,重新调整营销管理体制的顶层规划,着力推进以全国大区和省区经营管理为重心的营销团队组建,研究制定市场营销工作大纲、商务工作大纲和零售工作大纲,积极构建覆盖全国、自主可控的营销网络,特别在团队建设、学术推广、政府事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在销售上量、招标挂网、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建立了周总结、月考核、季汇报的会议管理机制,每月对各大区和省区的营销业绩进行张榜公布,并落实奖惩激励,形成了全员抓营销的工作格局。 (四)聚焦智慧制造 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为指导,全面推广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的生产模式,借助“两化融合、数字化车间、质量在线监测”试点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加速制药工业生产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重点围绕“保安全、去产能、去库存和降成本”的工作主线,特别在产能优化、品种布局、产销对接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和阶段性工作成果。上半年重点推进鸡西三期、哈珍宝冻干/欧盟和虎林公司冻干车间等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同时,完成下半年生产计划调整、各公司人员需求调配、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现有品种生产成本控制、工艺沿革梳理、产品标准调整、工艺持续优化、设备更新引进等重点工作。 (五)智慧药市运营 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新交易体系、仓储物流体系、质量检测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中药材大数据库及全产业链溯源体系,为广大经销商、采购商提供了一站式便捷购销服务。结合自建和与政府药检机构合作方式,构建第三方质量检验平台,统一解决中药材质检问题,保障线上、线下交易的药材质量,杜绝假冒伪劣,为广大采购商提供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公司将坚持以“1234”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合作、平台、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产品研发、项目合作、专家团队、政府事务、平台布局、资本驱动的协同发展,重点构建以中药为基础,以化药为突破,以生物药为补充的系列产品管线,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品牌与公司市值跨越式发展。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1、研发风险 药品研发一般需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审批、临床试验、生产审批等阶段,化药仿制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费3-4年,创新药产品研发则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研发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且监管部门对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可能存在药品研发未成功或未获批的风险,将影响到本公司前期投入的回收和效益的实现。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药品研发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布局,持续推进精准研发,以有效的控制或规避研发风险,以提高新药研发项目的成功率,获得最大化的市场利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研发过程中重视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产品上市后保驾护航;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对具体的新药研发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建立药品研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机制,进而减少、转移和分散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持续优化研发项目资源管理机制,以项目价值为依据,按优先级分配资源,确保重点项目研发快速推进。 2、质量风险 (1)研发质量风险 新版药品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版《国家药典》等一系列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落地实施,不断强化药品研发监管力度,对药品自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全流程的质量把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关注国家关于研发方面最新落地的政策法规及征求意见稿,认真研读,必要时咨询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最新法规要求,及时调整研发思路,建立完备的药品研发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人员培训,最大程度避免风险。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质量控制团队,升级硬件,掌握软件,加强研发过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2)产品质量风险 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质量风险主要来自产品的原料、辅料、包材、成品质量及相应的数据可靠性检查方面。虽然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一贯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监管,多年来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逐步建立了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督提高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但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如果本公司生产中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将对本公司的品牌及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中药行业其他公司发生药品安全事件,也会对本公司造成影响。若国家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可能相应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 应对措施:为避免出现药品安全问题,公司加大了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各环节研究和控制力度,积极开展产品主动性临床安全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及一致性评价工作。重视中药材资源评估,与规模种植户构建战略合作,“理化指标+品牌指标”双项约束,建立覆盖中药材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精准化产品溯源体系,保证供货质量和货流量稳定。公司实现对原料、辅料、包材按最新国家标准的全项检验,为每个药品均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药品关键检查项目的指标。严把物料入厂质量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产品放行控制关;嵌入互联网+,建立供应商管理评价系统、提取过程在线监测系统、网络色谱仪器检测系统。逐步建设中药信息化标准平台,实现整个中药材行业上下游的标准化、信息化、可追溯化。公司秉承“顾客至上”的质量价值观,为消费者着想,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示药品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突出警示语,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 3、采购风险 国内外市场价格波动对采购成本造成影响。受疫情爆发、国家政策法规(《新版药典》标准草案公示)、国内外市场环境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及物流运输成本大幅上涨,将大幅增加公司的采购成本。 应对措施:通过对市场的动态行情科学的分析,与战略合作供应商共同承担风险,通过行情调研和预测形成分析报告,经战略小组审核通过,指导大宗的物资进行合理的生产战略储备,降低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采购成本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政策指令等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调整采购策略,管控采购成本。 4、中药材贸易风险 中药材贸易业务易受市场供求、种植面积增减、产量丰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为炒作等多个因素影响,近年来部分中药材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多年的战略布局和积累,形成了对上游道地中药材供应核心资源的掌握,并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区域不断布局和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自主建设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在全国中药材各大产区布局信息站点,为公司提供中药材主产区第一手信息,公司还搭建了“智慧药市”线上中药材电商平台,从而形成对中药材的上流供应、中游流通、下游需求市场的快速反应,最大可能地减少和规避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 5、药品营销风险 (1)行业政策持续推动落实 医保支付改革、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政策趋势未变,医药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持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持续推进,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分级诊疗和“两票制”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继续推动和落实。 应对措施:公司根据行业政策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继续聚焦大病种,发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域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全终端覆盖模式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覆盖,搭建医联体、医共体专家体系,建立医联体、医共体上下联动的学术推广模式,满足各级医疗终端诊疗需求。同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并着重开发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和OTC等业务,逐步丰富业务模式。 (2)新冠疫情防控下,门诊和住院量减少 受疫情防控影响,公司生产经营部分受限,医药零售终端、医院市场消费受到制约,公司部分产品的销售受到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全国对抗病毒药品需求量日益增多,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迅速启动药品复工生产,全力保障了公司复方芩兰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抗病毒”系列药品的市场供应,目前国家医疗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公司将继续开展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学术服务,形成药品供应和临床需求的良性互动,助力营销。 (3)医药配送市场竞争加剧 医药配送市场逐步放开,对公司市场配送份额有一定的冲击,华润亳州中药有限公司、蒙城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等大型配送企业加入,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依靠良好的上下游客户关系,立足当地市场,深耕细作,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差异化经营,以减少市场放开后带来的风险。 6、人才储备风险 人才资源始终是企业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伴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紧迫,为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问题,公司应做到未雨绸缪,综合施策,把握主动。 应对措施:完善人才建设战略布局,坚持整体开发方针,把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在全国医药行业及重点对标企业开展人才引进及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宽招聘渠道,与行业协会、行业第三方咨询、培训机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聚焦标杆新兴产业人才,定向猎挖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深化与国内前10名的医药高校校友会管理人员建立联系,借助校友会的人脉圈招才引智。并通过建立人才考核、评定、盘点等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确立了中药、化药、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创新研发体系,公司打造了一支拥有近200人的研发团队,设立医药研究院作为研发主体专职从事新药研发和创新研究,已经在北京、哈尔滨和上海等多地建有研究院,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中药制剂工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通过短期、中期、长期的研发规划和投入,布局公司未来研发创新驱动力。在产品开发上,公司已形成了每年都有新品种申请并获批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技术成果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药方面,近年来公司持续在传统优势的中药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联合全国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不断的进行一些已有成熟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全面深入的开展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循证医学研究、独家品种引进等。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珍宝岛药业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建立配方颗粒研究开发平台,目前黑龙江省内已备案430个品种,正在陆续开展120个品种的工艺、质量标准研究,预计未来省内备案达到550个品种。在化学药方面,现阶段围绕优化产品结构以开展仿制药研发为主,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片获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项目已完成注册申报、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项目也完成了补充资料的提交,并处于实审阶段。在优化企业研发产品管线,开展国际化仿制药研发方面,公司先后与广州玻思瑫合作开发中国和美国同步研发申报的仿制药项目,与台湾生达等公司洽谈引进先进仿制药技术,与印度PHARMASOL公司合作引进先进仿制药技术,与印度BE公司合作进口注册独家代理销售仿制药等。在广泛利用各方资源、充分积累研发经验、寻找研发突破口的基础上,逐步介入高端制剂、创新药研发。化药创新药的研发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目前,已获2个新药临床批件,其中一个产品年内开展I期临床试验,1个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已完成IND注册申报,同时公司斥资1.5亿元引进已完成美国I期临床的抗流感新药HNC042项目,正在推进II期临床试验相关工作。 2、专利优势 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截止2020年6月30日,已有157项国家专利。公司主导产品注射用血塞通和舒血宁注射液均为专利保护产品,其他储备品种也获得了专利权。《作为FGFR和VEGFR抑制剂的乙烯基化合物》、《穿心莲内酯改构化合物》获得美国授权专利;《作为Akt抑制剂的二氢吡唑氮杂卓类化合物》获得美国和欧洲授权专利。随着公司研发的深入研究,还将拥有更多的专利产品。 3、技术优势 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创造性地采用连续热回流提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膜过滤技术、提取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指纹图谱谱系技术、工艺流程数字化技术等10余项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于不同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不同阶段,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我公司一贯秉承“用一流设备造一流产品”的理念,配有气质联用、超高效液相、超临界萃取等研究、检验设备;公司30多条全自动联动线、20余台冻干机,均出自一流制药装备供应商;自日本进口的全自动灯检机,更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采用卧式刮刀离心机等提高了洁净分离工艺的生产效率;采用德国默克集团Millipore超滤器,保证制剂产品终端过滤效果;近年来引进了韩式浓缩器自动化浓缩设备,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以上一系列技术装备极大的保证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 4、质量优势 公司结合国家药品标准以及《中国药典》等行业技术标准相关要求,为每个药品均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药品关键检查项目的指标。依照企业内控标准进行产品出厂放行,部分产品更是达到国际标准。公司设有独立的质量控制中心和计量中心,该中心顺利获得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CNAS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资格。认可的能力涵盖了公司所有产品全部检验项目。 公司的各剂型均获得新版GMP证书,还获得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册许可和生产许可,公司及子公司哈珍宝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8000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有效运行。公司建立了领先国内同行业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全程服务、全面服务、全优服务”,并通过了“双五星”品牌与服务认证。 药品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公司加大了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各环节研究和控制力度,始终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采用GMP管理规范及严格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各步严格把关。确保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 5、营销优势 (1)注射剂与口服制剂双线发展战略 公司顺应国家医改政策调整,制定“注射剂与口服制剂双线发展战略”,加大口服制剂的营销,实现注射剂与口服制剂并重的产品销售格局。2020年一、二季度口服制剂核心产品(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营销持续发力。同时公司将陆续上市数十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化学药品,为营销提供产品保障。 (2)全终端覆盖提升市场占有率 公司目前按产品属性划分,注射剂重点覆盖等级医疗机构,口服制剂覆盖医疗机构、零售终端,普药产品通过商业覆盖第三终端,实现全面覆盖各级终端,提升市场占有率。 (3)新媒体推广+学术引领作用 2020年上半年,传统推广模式存在一定阻力,公司以"新媒体推广"做为上半年产品学术推广的重要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学术培训、临床项目等,为各级客户提供标准化、品牌化学术服务,满足客户医药学信息资源获取需求,形成药品供应和临床需求的良性互动,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6、人才优势 围绕做中国健康产业领军者的战略发展目标,未来发展中药、化药研发,中药注射剂、配方颗粒的生产及营销系统的终端医院开发等,公司势必打造一支素质优秀、专业扎实、能力全面的经营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把人力资源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组织修订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规划,重点推进企业核心领导团队组建、后备干部培养及激励机制建设等重点工程,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经营性思维、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特别在研发高端领军人才引进方面,为科技研发项目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储备。公司深入开展同行业对标企业分析,着力加强对行业标杆企业先进模式、对于行业成功案例和优秀团队的考察调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步伐。目前,公司拥有博士学历9人、硕士学历123人、本科学历1180人、大专学历人员1285人,5年以上员工占到41%,公司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稳定团队。 7、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持续聚焦创新创造、高质量、高科技的发展方向,将品牌列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确定了“品牌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打造资本市场优质品牌”为重心,将“多元健康产业集群.助力建设健康中国”作为“珍宝岛”品牌发展的崭新着力点。 公司在持续开展医药行业内品牌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在中药产业领域的品牌建设,将“传承发扬中医医药文化事业”为己任,坚持引领产业变革升级,公司投资建设的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自2019年9月正式开业后,一直坚持在亳州及全国药材产区、市场进行品牌宣传,行业“新锐品牌”已初步形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强烈的品牌建设意识与科学的实施,使得珍宝岛药业的品牌建设在2020年上半年取得了丰硕成果,珍宝岛药业作为黑龙江省代表企业参加由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宣部、工信部等多部门主办的云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展示黑龙江医药企业风采,传播北药特色优势品牌。在新京报举办的“健康中国.影响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评选活动中,珍宝岛药业获突破创新力企业荣誉称号。在前程无忧网站主办的“2020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评选活动中,珍宝岛药业荣获“2020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彰显珍宝岛雇主品牌在中国人才市场上的优势竞争力。 近年来,珍宝岛药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打造以“健康关怀.服务世界”为主旨核心的社会公益品牌。尤其在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将珍宝岛品牌系列抗病毒类药品以爱心捐赠形式运往包含武汉方舱医院在内的全国各地医院,积极助力疫情防控事业,为珍宝岛品牌增加公益内涵与属性,增进了珍宝岛品牌的公众认可度及美誉度。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 赵学毅1990年12月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营业,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启航;2020年12月份,已是而立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站上新的起点,壮志满怀,又意气风发。三十年,涌现出一批有志之士栉风沐雨,在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的宋志平,从技术员到央企掌门人,先后重组900多家水泥企业,推动8家央企重组,成功让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宋志平,听他讲国企改革的传奇经历,感受其从“双料董事长”到“双料会长”的内心世界,触摸一代改革者的气度胸怀和责任担当。改革是逼出来的宋志平首先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30年四件事儿”,其中有三件是发生在“双料董事长”前后,且都和资本市场密切相关:一是1997年他带领着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二是2006年带领中国建材到中国香港上市;三是2009年“双料董事长”的他带领国药控股在中国香港上市。对于国企来说,当年的上市实际就是一段义无反顾的改革与创新史。“国企改革是被市场逼出来的,不改不行,舒舒服服的人不愿意改革。”宋志平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国企十分困难,表现为两大问题:一是人多,人往哪里去?二是钱少,钱从哪里来?“企业的内部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必须要走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1994年,国家选了100家企业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称为百户试点,国家建材局只有一家单位被选中,就是北新建材。“百户试点企业是改革的尖刀班,改革就是要脱胎换骨,要把过去的体制机制变成新的体制机制。当然,改革意味着勇气、责任和担当,还意味着痛苦和付出。”当年仅有38岁的宋志平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国企改革这条路。先是工厂改制成为有限公司,接着构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6日,宋志平在深交所敲响了北新建材上市的钟声。“上市使得北新建材成为具有规范治理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家企业,不仅获得了难得的资金,更重要的是适应了市场,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宋志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2006年中国建材(原北新建材)上市后,同行业企业为求生存竞相降价,拼得你死我活,倒逼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重组。而这一切发生在2007年4月份的那次杭州西子湖畔的“汪庄会谈”。宋志平邀请占据南方水泥市场半壁江山的4家水泥企业负责人一起喝茶,并提出重组4家企业,最终赢得了这场改变中国水泥以及世界水泥发展的新格局。此后,宋志平继续率领中国建材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在宋志平掌舵的10年间,中国建材从资不抵债的无名企业,一跃成为建材行业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当时重组900多家水泥企业,我觉得是一个奇迹。不过,我认为作为行业领头企业,中国建材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话语权,才配得上是央企。首先从集团战略的角度上来看,当时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合;其次,当时水泥行业散乱,价格战已经让整个行业出现亏损,市场本身急需整合重组;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之后,投资机构支持中国建材重组扩大规模,倒逼中国建材和民营企业合作,搞混合所有制。”谈及改革,宋志平再次用到了“必须”“急需”“倒逼”这些词。2009年,时任中国建材董事长的宋志平被任命同时担任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这一央企历史上“兼职”委任的首次尝试很快被随后目不暇接的并购重组“盖过风头”。宋志平推动原国药集团、中生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四大平台联合重组。2013年,国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唯一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我是个改革者,很多情况下,改革并不是我的偏好,而基本上是倒逼的。从过往的40年我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解决我们的一切困难,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解决不了问题。做企业领导人不能实施鸵鸟政策,不能回避问题,应该锐意改革、一往无前。”宋志平目光坚定地说。新征程新责任2019年5月份,时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的宋志平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当年11月份因年龄原因离开建材工作岗位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企业改革,深入全国各地企业一线进行调研,从不知疲倦。在宋志平心里,过去30年最重要的第四件事当属任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思考上市公司群体的发展、问题和未来,这又变成了我的一个新的责任。我退休了,但我身体还好,精力还有,而且我也有经验,所以我希望再为国家、为社会多做点事儿。”宋志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经过了30年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投资者也对上市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因为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本市场出了问题,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在宋志平的眼里,上市公司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质量、运营质量和创新质量。“我这个人抓事情喜欢抓主要矛盾,我觉得目前上市公司的主要矛盾就是质量问题。无论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上市公司,都希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这3年到5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绝不能只喊口号。”紧紧围绕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宋志平主要提出三点:一是要提高认识,特别是董监高这样的关键少数要提高认识;二是要进行大量的调研,研究上市公司质量到底是什么?做的好与做的差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够对标优化?三是增加实践能力,把做得好的企业的经验总结出来,促使后进公司迎头赶上。“去年下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开展了6000多人次的培训,参加这个培训的都是董监高。今年在线上做了1万多名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宋志平欣慰地说道,“最近疫情缓和后,我们线下也加大了培训,我刚刚在厦门给58家上市公司450多人,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行辅导,效果非常好。”这么难啃的“骨头”,为什么宋志平敢啃?“我喜欢挑战,喜欢去解决问题。大学里我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解数学难题。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面对的是各种难题,我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是一道难题。我现在也是全力以赴地去为它求解。前期我走访了60多家上市公司之后,认为上市公司的质量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能够做好,整个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此时,坐在记者对面的宋志平,更像是一位时刻准备冲锋陷阵的热血青年。怀揣责任,使命必达。宋志平除了做各种调研寻求方法,还在理论总结,传经布道方面下足了功夫。他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辅导员制”“八大工法”等一系列新的理念与举措,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使企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广为业界所推崇。央企、地方国企、地方国资委……都留下了宋志平分享企业管理经验的身影。“我讲‘三精管理’,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也讲企业创新转型,还讲国企改革。我会协调好自己的时间,慢慢给大家讲,同时我自己要做一些调查研究。大家反映的都是积极正面的,总体不错。”宋志平继续说道,“我过去的研究和经验很多是关于建材和国药,有一定局限性,现在我觉得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数十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我的视野宽了,实践的素材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来,我觉得也能够丰富今后的研究,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和成果。”达则兼济天下2009年-2014年,宋志平不停穿梭于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两大央企间,这5年,他用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管理企业,做出了两家500强。不过,宋志平没有觉得很豪迈,而是很艰难。不过,他庆幸,这5年里他给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制定了非常清晰的战略。“我最重要工作就是战略决策,决策不能拍脑袋,决策要靠大量的调查研究,要靠集思广益,但最后这个决策别人替代不了,所以才会有制定决策的煎熬,这是决策者的责任。我在做两家公司董事长的时候,其实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他的眼中,优秀的企业家是什么模样的呢?采访中,宋志平向记者素描了一幅优秀企业家“画像”。优秀企业家具备三点尤为重要:一是创新;二是坚守;三是责任。“创新方面,企业家要做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永远创新、持续创新的带头人;坚守方面,企业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好,企业家则要树立终身做企业的这种人生目标,做企业家不是人生跳板,而是要信奉一生做好一件事,扎扎实实把企业做好;责任方面,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就是达者,所以其任务是兼济天下,尤其是上市公司,要为全体股东赚钱。我们要讲ESG,E就是环境,S就是社会责任,G就是治理。”其实,在宋志平眼里,已经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企业家榜样。“我很佩服任正非,同样也是因为这三点:一是他的创新精神,表现得特别突出;第二点,任正非的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他对成功充满渴望,这就是我们企业家急需的精神;第三点,他倡导‘财散人聚’机制,其前提是情怀,华为选择了全员持股,激励技术人员,有财富给大家,这确确实实需要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学习。”宋志平进一步补充道,遭受美国的打压,华为依旧能够众志成城,大家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度过艰难时刻。“其实,我这40年做企业,很多困难都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2002年SARS、汶川大地震,还有今年的这次疫情,一次次的结构调整等等,我从这些年的困难中逐渐成长过来的。企业家的一个特质,是能够迎着风雨茁壮成长。”宋志平继续说道。站在当下看未来与30年前相比,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规模、结构还是行业变迁上,30年来的发展均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变迁。在国企改革上,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目标。“当初,十四大、十五大提出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多元化的股份制,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今年,我们又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年内把改革的主要问题解决。当下,我们面临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既有国企在现代企业制度上要继续完善,同时也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另外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分析了当下的改革方向后,宋志平继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0年前的改革是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今天的改革是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如何能发挥国企的带动引领作用。在整个中国经济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国企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布局?今天的国企改革,是向着一个高层次的改革。”在当前人人创新,企业都在创新的态势下,宋志平明确说道:“我主张企业要进行有效的创新、有质量的创新、有目的的创新。尤其做企业,创新必须有良好的效益,如果没有效益,再好的创新,企业都不能轻易做。”另外,并非只有高科技才是创新,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的商业模式创新也都是创新。“企业的创新不光需要颠覆性创新,同样需要持续性创新。在创新上还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假若盲目创新,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在专访最后,宋志平对资本市场的未来做了一个展望。“过去两年,围绕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整个资本市场在稳中向好。展望未来,我们的资本市场会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宋志平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四点:一是“十四五”规划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上市公司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平台、市场新视野,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重大的历史性机会;二是中央对于资本市场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要建立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三是上市公司群体迈开了提高质量的坚实步伐,大家也都充满信心;四是投资生态变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