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寒假科研不停!Nature+Science+Cell+......地下城

寒假科研不停!Nature+Science+Cell+......

寒假期间科研不停2021年2月国科大科研又有新进展!鉴定出中原地区迄今最早的化妆品和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并被Nature亮点报道应邀在Cell撰写“基因组编辑助力作物改良和未来农业”综述首次揭示激活态多巴胺受体配体选择性和G蛋白选择性的机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科大2021年2月具体的科研动态和最新突破吧!科研动态概览揭示我国蚊媒正布尼亚病毒系列新发现01艾比湖病毒(Ebinur Lake Virus,EBIV)是2014年从新疆艾比湖地区的凶小库蚊中分离到的一株新的蚊媒病毒,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毒的感染和传播风险的研究。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袁志明团队,国科大研究生导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夏菡团队,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疾控中心发表了关于我国新发现蚊媒正布尼亚病毒-艾比湖病毒感染风险研究方面的最新论文。该论文完成了艾比湖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发病机理和宿主免疫应答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对EBIV高度易感,甚至极低的感染剂量(1 PFU)也对小鼠致死。EBIV感染后,小鼠表现出体重减轻,轻度脑炎等临床症状,并在5-9天后死亡。团队在感染小鼠的周围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检测到病毒,且在肝脏、脾脏、胸腺和脑中均观察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液成分分析显示感染小鼠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ALT、LDH-L和CK明显升高。此外,EBIV感染在小鼠的血清,脾脏和大脑中可引起明显的细胞因子变化。本研究提示了该病毒具有潜在感染人或动物的风险。今后仍需对该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易感宿主进行进一步研究及长期动态监测。该研究成果Pathogenesis and immune response of Ebinur Lake Virus: A newly identified orthobunyavirus that exhibited strong virulence in mice2月1日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国科大博士研究生赵路(培养单位: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教授罗欢乐为第一作者,袁志明研究员、夏菡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在灰霾污染过程PM2.5中有机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02近期,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团队发表基于长三角地区(南京、上海和宁波)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和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季节性观测研究论文,研究了不同PM2.5污染条件下PAHs和NPAHs的分布特征、主要来源及其人体的健康风险,相关成果有助于评估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该论文研究发现,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PM2.5中4-环PAH和典型的NPAH(3-硝基联苯(3-NBP)和2-硝基荧蒽(2-NFLT))占比明显增加,可提高19-40%;2-NFLT与O3和NO2呈显著地正相关,表明大气氧化性增强促进了大气中NPAHs的二次生成。正矩阵因子模型(PMF)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44.9-48.7%),煤炭和生物质燃烧(27.6-36.0%)及天然气和油气挥发(15.3-27.5%)是大气PAHs的主要来源,而母体PAHs二次转化(39.8-53.8%)是NPAHs生成的重要途径。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显示,华北地区的污染气团可导致长三角地区PM2.5中PAHs和NPAHs的浓度水平显著增加。与清洁天气相比,灰霾污染期间PAHs和NPAHs的BaP毒性当量浓度分别提高10-25倍和2-6倍;通过吸入暴露引起的PAHs终生癌症风险增量(ILCR)也表明,灰霾污染期间存在较高的人体健康风险,应考虑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和人体防护措施。该研究成果Air pollution increases human health risks ofPM2.5-bound PAHs and nitro-PAH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近期在线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国科大硕士生导师、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洪有为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陈进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制出多功能MXene油墨应用于微型储能器件和自供电集成系统03近期,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团队与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DNL1606)刘生忠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MXene丝网印刷油墨,高通量制备出可打印的高比能微型超级电容器和微型锂离子电池,同时构建出基于MXene的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该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的水系可印刷MXene油墨,可同时作为高电容电极、灵敏的压力传感材料、高导电集流体、无金属连接线和导电粘合剂。所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1.1F/cm2的高面积电容量,通过叠层印刷MXene油墨,100个串联的无金属集流体和连接线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可以输出高达60V的电压。研究还发现印刷钛酸锂和磷酸铁锂与MXene复合油墨,可获得锂离子微型电池(MX-LIMBs),具有154μWh/cm2的高面积能量密度。此外,团队还借助多功能的MXene油墨实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微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微型电池、MXene水凝胶压力传感器的无缝集成,构建了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对身体运动响应非常敏感,响应时间仅35毫秒。该多功能MXene油墨为构建可打印的自供电微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Multitasking MXene Inks Enable HighPerformance Printable Micro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or AllFlexible SelfPowered Integrated Systems2月1日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Nature亮点报道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系出土器物残留物分析04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领衔的研究成果The rise of the cosmetic instry in ancient China: Insights from a 2700yearold face cream2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技考古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Archaeometr。2月9日,Nature以“The recipe for China’s oldest known face cream: beef fat and ground ‘moonmilk’”为题亮点(Highlights)报道。该项工作主要阐述了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遗址芮国高等级男性墓葬的随葬微型铜罐中,鉴定出中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化妆品,实证了中国早期化妆品产业的兴起。研究团队使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碳氧同位素分析、气质联用分析、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微型铜罐内的残留物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成分主要为淡水环境中生成的一水碳酸钙。有机成分为反刍动物体脂,并结合当时北方地区的家养动物饲养策略,判断其可能为牛脂。此残留物由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了一水碳酸钙颗粒,为美白化妆品,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构建肺全器官尺度亚细胞精度的数字化解剖方法05全面了解肺的复杂生理结构,对于深入探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已有的成像方法无法同时兼顾全肺尺度的成像范围和探测肺泡所需的亚微米级分辨率。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团队采用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MOST),基于全肺尼氏染色,实现了小鼠肺的全结构、高内涵的呈现与解析。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构建了小鼠气管、各级支气管以及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实现了肺泡区海绵状结构的可视化,为小鼠肺组织结构研究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解剖学数据。同时,该方法还实现了肺内气管、动脉、静脉的同时表征,在三维水平观察到了动脉血管表面沿血流方向的内皮细胞伸长效应。在对肺精细结构进行解析的同时,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的交联环糊精有机骨架材料(CL-CD-MOF)为模型吸入微粒,借助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f-MOST),首次在三维、原位、单颗粒水平上观察了CL-CD-MOF微粒在肺部的空间分布,获得了至今分辨率最高的吸入微粒全肺分布图,实现了吸入微粒在全肺分布测定方法学上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月8日在线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国科大硕士毕业生、MOST平台工程师孙娴(培养单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药物所联培博士研究生张小川为本研究第一作者。首次揭示激活态多巴胺受体配体选择性和G蛋白选择性的机理06自D1R基因被发现及克隆近30年来,其受体结构仍处于未知状态,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D1R配体识别和受体激活机制的理解,成为制约基于结构的靶向D1R受体药物研发的重要科学瓶颈。针对以上科学难题,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联合美国匹兹堡大学张诚课题组、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良渚实验室张岩课题组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Bryan L. Roth课题组等,揭示了D1R和D2R配体结合口袋的拓扑结构特性、潜在的受体激活机制、配体激动剂选择性识别并激活D1R和D2R的分子机制、D1R的G蛋白偏好性激活决定因素以及D1R和D2R在G蛋白选择性差异上的结构基础等。研究团队通过解析选择性D1R激动剂以及非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激活下D1R-Gs以及D2R-Gi复合物的结构,结合功能试验数据,阐释了D1R和D2R在配体选择性以及G蛋白选择性识别上的机制等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为开发以D1R和D2R为靶标的选择性药物以及更为安全的抗神经精神疾病类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和理论基础。研究结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human dopamine D1R and D2R receptor signaling complexes2月11日在线发表于Cell。发展用于制备高性能分层堆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普适性方法07传统的本体异质结(BHJ)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给受体的随机相分离严重影响了薄膜的形貌,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近年来,将给受体逐层旋涂而制备成分层堆积结构的器件(SD器件)有利于控制每层薄膜的形貌,达到平衡的电荷传输,以及直接的传输通道,从而提升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大多数该类方法都不具有普遍性,难以应用于所有的给受体体系,因此在商业化应用中存在局限性。近期,国科大黄辉教授团队与其合作者发展了一种普适性方法用于制备分层堆积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并将其命名为环境友好型溶剂保护法(ESP)。该方法利用环境友好型溶剂作为给体和受体之间的保护层,从而制备高性能的垂直相分离结构的分层堆积器件。通过研究不同保护溶剂对给体薄膜的保护作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最优的保护溶剂,并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能源与环境领域著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论文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魏亚男,通讯作者为国科大黄辉教授、Linkping University高峰教授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黎明教授。应邀在Cell撰写“基因组编辑助力作物改良和未来农业”综述文章08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创新及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应用的研究。2月12日,Cell在线发表了高彩霞研究员题为Genome Engineering for Crop Improvement and Future Agriculture的综述文章。文章总结了植物基因组编辑的流程,详细介绍了植物基因组编辑遗传修饰类型,包括删除、碱基替换、精准插入和删除、染色体重排。之后,介绍了基于基因组编辑的作物育种新策略及新的育种方法,重点描述了传统育种无法实现的基于基因组编辑的植物改良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植物基因组编辑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揭示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新机制09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和臧奕研究员于2月16日共同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53BP1 Promotes c-NHEJ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深入阐明了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作用方式以及具体机制,发现了AMPK通过对新底物53BP1的磷酸化修饰促进c-NHEJ修复,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DNA双链断裂(DSB,DNA double-strand break)是所有DNA损伤类型中最为严重的损伤,能引起细胞凋亡与染色体结构变化。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DSBR,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的调控与肿瘤发展、肿瘤化疗与耐受息息相关。在本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在此修复类型中对AMPK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考察。研究团队发现,在DSB发生时,AMPKα2催化亚基会被迅速招募到损伤位点,且AMPKα1/α2双催化亚基的敲除会引起DSB修复效率下降以及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增高,进一步确证了AMPK参与DSBR。本研究不仅揭示了AMPK参与DNA损伤修复调控的新机制,并且丰富了AMPK的下游调控网络和53BP1的上游修饰调控,激励着科研团队进一步探索AMPK在能量代谢和DNA损伤修复之间的联系。国科大博士研究生江越菁、董莹(培养单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联合对第一个X射线黑洞双星系统作出更精确测量10天鹅座X1是一个X射线双星系统,除了包含能够产生X射线源的致密星之外,还包含一个蓝巨星。自从这个系统在1964年被美国探空火箭首次发现以来,其中致密天体究竟是黑洞还是中子星的问题一直是高能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科学》)和Astrophysica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报》)的三篇文章联合发布了对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X1(Cygnus X-1)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牵头)的三个团队分别独立对黑洞的距离、质量、自旋及其演化做了最为精确的测量和限制,发现此系统包含了一个21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且其自转速度极接近光速。这是迄今发现并确认的唯一一个黑洞质量超过20倍太阳质量且自转如此之快的X射线双星系统。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国科大博士研究生赵雪杉、硕士毕业生郑雪莹为Science论文合作者,并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系列中关于黑洞自转精确测量的文章。FAST望远镜捕获三例新的高色散快速射电暴11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是一种持续约千分之一秒的神秘宇宙射电信号。FRB宇宙学起源的确认至今不到5年,蕴含了推动天体物理研究的巨大潜力,是目前观测天文学领域主要的热点前沿。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和朱炜玮团组,以及以牛晨辉博士为主的团队在FAST海量数据中搜寻出3例新的高色散快速射电暴。结合去年发表的FAST首例新FRB,这些发现预示了在FAST高灵敏度下每天可探测的FRB多达12万个,将有效扩展FRB样本的红移-亮度覆盖区域,揭示宇宙物质构成并约束FRB本征光度函数。相关研究成果已被ApJL(《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快报》)接收。国科大最新科研动态梳理就到这里啦新学期 新气象祝各位UCASer学习和科研顺利!我们下期见!来源/国科大官网科研动态栏目整理/刘思苇美编/纪灿雄责编/谭君蕊

六藏

前沿生物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针对抗2019-nCoV新药开发达成项目合作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e公司讯,30日,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宣布针对抗2019-nCoV新药开发达成项目合作。据悉,上海药物所蒋华良院士和柳红教授团队研制的候选新药DC系列在抑制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及其中关键蛋白试验中显示了较强活性。据协议,前沿生物取得抗冠状病毒候选新药DC系列在中国大陆地区临床开发、生产、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双方合作推进该产品的临床研究及上市进程。

荒唐之言

上海一所成立仅六年的大学,在校生仅四千,研究生数量却超本科生

上海比较知名的高校非常多,比方说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师大等,能到上海读书,是很多莘莘学子的最大梦想。下面我们要说的这所高校,是一所非常年轻的高校,2013年9月才成立,算下来成立仅六年多,所以学校为非“985”“211”类大学,但是学校的发展却十分迅速。它就是上海科技大学。上科大是一所由上海市与中科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大学,学校面积很小,新校园占地约900亩,这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目前拥有学生近4千人,其中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学校的位置也特别的优越,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内,大家都知道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在2016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那么上科大就是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周边就分布有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科研院所,可谓是相得益彰。虽然成立时间晚,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一点也不弱,目前拥有500余位教授,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外院士、“杰青”等。总结而言,上科大是一所小而精、高水平,国际化、创新性的大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上海消费太高,担心家里负担不起,不过上科大的资源非常丰富,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想要往科研方向发展的同学,这里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舞台有了,还害怕将来不能大展身手吗?

狡童

药剂学考研,只要有实力就上这些研究所和大学!

药剂学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关于药品的一门科学,它涉及药品研发,制造及其配制和贮存,以及药品特征,纯度,成分和功效的检测;同时还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我国药学学科实力强的大学非常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1、从一流学科上来看,以下大学的药学都入选了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自定),这些知名大学的医学院实力都是非常强的。2、从国家重点学科上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它们的药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的药剂学则是它们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方面来看,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药科大学获评A+,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浙江大学获评A,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获评A-。其他的具体结果,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截图。从以上方面的数据来看,药学实力最强的大学无疑是985、211大学,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药科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只有中国药科大学是211,其余均为985大学,当然这些大学也是非常难考的。除此之外,还有一所比较突出的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院校,它的药学获评A,可见其药学实力。而且药剂学还是它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我觉得这所大学性价比非常高。药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最好的就是“三所五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剂学都是它们的优势学科。

父没

前沿生物联合上海药物所研发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祁豆豆)1月30日,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前沿生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简称:上海药物所)宣布针对抗2019-nCoV新药开发达成了项目合作。上海药物所蒋华良院士和柳红教授领衔的团队长期坚持研制抗冠状病毒新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此次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蒋院士/柳教授团队研制的候选新药DC系列在抑制2019-nCov病毒以及其中关键蛋白试验中显示了较强的活性。根据协议,前沿生物取得抗冠状病毒候选新药DC系列在中国大陆地区临床开发、生产、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上海药物所将与前沿生物全力合作,推进该产品的临床研究以及药品上市进程,努力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做出贡献。“上海药物所蒋院士和柳教授团队具有强大新药开发能力,开发出多个创新药物。前沿生物致力于开发重大传染病创新药物,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原创艾滋病新药,与领域临床专家有长期、广泛合作经验。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重大疫情之际,我们非常高兴携手合作,共同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前沿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谢东表示。前沿生物核心产品为国家1类新药、中国首个治疗艾滋病的原创新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商品名“艾可宁”),于2018年5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生产与上市销售批准,2018年8月起开始在中国销售。目前前沿生物正在申请科创板上市,处于问询阶段。

名教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发抗艾滋病新药,5月进入临床试验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抗艾滋病化学1类新药塞拉维诺(Thioraviroc)于2019年5月5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5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对外披露此消息。据上海药物研究所披露,塞拉维诺是由上海药物所柳红研究员、蒋华良院士和吴蓓丽研究员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课题组组成的科研团队联合开发。蒋华良课题组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采用基于结构和改变代谢途径的药物设计策略,设计新结构类型CCR5拮抗剂;柳红课题组通过高效合成技术开展CCR5拮抗剂的多轮结构改造和成药性优化;吴蓓丽课题组解析了马拉维诺和多个CCR5拮抗剂与CCR5受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郑永唐课题组开展CCR5拮抗剂的HIV病毒抑制活性筛选。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紧密合作进行深入结构修饰、药效评价和成药性优化,发现候选药物塞拉维诺——一种具有全新骨架的CCR5拮抗剂。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唯一针对CCR5靶点的临床药物马拉维诺相比,塞拉维诺对CCR5受体具有更好的拮抗活性,对多种艾滋病病毒株、临床株以及耐药株的抑制活性和治疗指数优于上市药物马拉维诺或与其相当;塞拉维诺具有良好的大鼠和犬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种属差异小、对CYP450酶无抑制和诱导作用,无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良好。塞拉维诺及其系列化合物目前已获得美国、欧洲、俄罗斯、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利授权。据悉,塞拉维诺是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的CCR5受体拮抗剂。塞拉维诺进入临床是上海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又一重磅作品。自2014年至今,上海先后完成多个新药研发上市工作,其中包括原创新药“GV-971”完成临床试验并申请上市,结束16年来全球没有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的历史。同时,上海企业在高端医疗方面突飞猛进,首台国产一体化PET/MR填补国内空白,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首个国产血流导向装置相继获准上市,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来,上海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总体方案中包括,启动科创中心地方立法,启动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引入国际一流智库开展科创中心建设国际咨询,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独特发展模式,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并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高地。近五年,也是上海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五年。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速率和行业利润率,在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前列。目前,上海在生命科学、药学、化学等领域,已集聚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院所,拥有一支面向国际前沿的科学家队伍,该领域仅两院院士就有64位。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研发创新能力领跑全国,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蹉跎行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组长宣利江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东安路上医大求学的日子,宣利江的许多记忆早已模糊,可唯独还记得自己当初对与学校毗邻的中国科学院走出的研究生们的深深钦佩……几十年过后,宣利江早已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组长、研究员,他和团队研制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在新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5000多家医院,惠及2000万以上的患者,宣利江也因此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中国药学发展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出贡献奖等一系列奖励,并在今年,被评选为新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嘉奖……成为人们仰望与憧憬的对象。回首来时路,荣誉背后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的进程却是长路漫漫又荆棘密布。可自从踏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大门,宣利江就始终昂扬“为民、执着、融合、自强”的“新药精神”,“择一事忠一生”,在新药研发一线不断前行着。新药研发之路走了整整13个年头一粒药见效需要多久?没有标准:也许几分钟,也许几小时;一种新药研发成功需要多久?业界公认:筛选10000个先导化合物+10到15年时间。而10到15年时间在宣利江看来,可能还是不够:“要知道,有时耗费一生也许只能做成一种新药,新药研发时长可以说是久到‘可怖’的。”曾经,每5年一次的评估汇报是让宣利江特别头疼的事:“这5年讲的内容是在研发某某新药,下个5年还要继续重复讲……”即便是在宣利江和团队开足马力的情况下,从系统的药学、药理药效和安全性研究等多方面着手,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的研发之路还是走了整整13个年头。13年里,没有谁比宣利江更能体会“成功是极小概率会发生的事”这句话了。“中药是很好的东西,但成分复杂,到底是哪个成分起作用,往往说不清。”为了“说清”丹参,宣利江要把丹参中的化学成分尽可能地分离鉴定出来,即使这个成分的含量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在决定开展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研究之前,团队对丹参的关键有效成分的确定一直没有把握和信心,毕竟这是决定后续所有工作的核心依据。宣利江和团队在药学、药理学两个方面多个层次去尝试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一直到确定了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是丹参保护心脑血管的重要成分,并将它定入整个药材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后,这道坎才算真的迈过去了。2000年9月12日,宣利江拿着准备多年的新药临床注册申请报告及材料去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申报临床研究。“可到北京递交材料才发现,材料封面里少了一个章。”宣利江说:“研究工作完成了,可材料封面的一个单位章挡住了材料的递交。”正所谓好事多磨,宣利江赶紧买了机票回上海盖章,这一去一回,便就折腾到了第二天。9月13日,当宣利江拿到临床申报受理通知书时,才发现这天是自己的生日。宣利江感叹:“13这个数字与我实在有缘,丹参多酚酸盐研发花了13年,我自己生日是9月13日,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正式递交IND申请又和我的生日日期是同一天。”新药研发13年中,陪伴宣利江和研究团队的是丹参药材的药香、实验室仪器运转的轻声伴奏,但支撑他和研发团队前进的,却始终有新药研发人持之以恒的“新药梦想”与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新药年销售数十亿元进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拿到新药证书后的第一个想法,终于我可以干点别的事情了。我感觉自己其实已经爬到了‘山顶’,可以歇一歇了。还记得丹参多酚酸盐的第一次专家咨询会会议遇到一位专家和我说:‘从今往后,你要辛苦了’,当时我根本没有在意,现在觉得自己当初真是‘无知者无畏’。”宣利江笑着说。就是这句被宣利江当成是“客套话”的说辞,没想到却是一语成谶了。完成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用了13年,药品上市后又走过了十几年,宣利江几乎是将新药视为己出,而他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自始至终只有一条:“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一次,宣利江来到医院找一位临床医生工作交流,坐在门诊室等待时听见有病患对医生说,上一次给他使用的“丹参多酚酸盐”疗效特别好,宣利江在一旁偷偷乐:“病人和医生并不知道一旁的我就是这个药的研发者,这样正面的临床反馈让我欣慰异常!”这次经历也让宣利江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说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成功是新药研发者的自我圆满,那最终新药能在临床上服务于民,帮助病患们减轻甚至远离病痛,才是他孜孜以求的“新药梦”。推进“新药梦”,靠的是产研结合:在完成实验室研发后,宣利江及其团队协助企业完成了生产基地建设、工艺放大等产业化工程,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指导和监督,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2006年新药上市后,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成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大品种,进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实现“新药梦”,靠的更是自我挑战: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过程中实践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中药采用了运动平板试验评价临床疗效;第一次,中药进行了IV期临床试验;第一次,中药开展了3万例的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每一个“第一次”,不仅打消了人们对新药疗效与安全性的质疑,更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证据。是研究组长、带头人更是值得尊敬的师长宣利江曾说:“我们就是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中药,或者说要做一个体现科学院、药物所特色的现代中药。”他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在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研发成功后,他又带领团队继续开始了S-腺苷蛋氨酸的产业化、天然药物资源的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的阐明和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发现等科研项目……在大家眼中,他不仅是研究组长、带头人,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后宋维彬说:“宣利江从学术思想和理念上,怎么做实验的传达,都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学生魏娇娇更对恩师充满敬佩:“他经常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要太急功近利、太浮躁。”宣利江说:“走进药物所我们是师生,走出药物所我们是朋友。”新药研发路并不顺坦,但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宣利江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希望我自己的经历能鼓励到更多年轻人,让他们在新药研发的路上走得更远。”来源:劳动报 作者:李佳敏 【来源:劳动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第五波

全寝保研!乘风破浪的川大4位高颜值小姐姐: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四川大学江安西园12舍401A宿舍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4位小姐姐全部成功保研。如此优秀,背后的修炼秘籍是什么呢?她们又是一群怎么样的小姐姐?一起来听听她们的故事。与你们相遇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大一入学在学校的安排下,来自湖南的余姗、河南的杨嘉琪、甘肃的张慧雅、贵州的吴龙桢一起住在了江安西园12舍401A。杨嘉琪和张慧雅来自北方,余姗和吴龙桢则是南方女孩,不同文化之间带来了碰撞,但一切都在包容中化解,“我们刚认识,就互相走得很近,成为亲密伙伴,再摸索一个合适的距离,慢慢地就磨合出了四个人都舒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熟悉之后,她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上课、吃饭、做实验、逛超市……几乎什么事都一起干,同步地生活。在401A的寝室公约里,受欢迎度排第一的就是聚餐。“两周一小聚,每月一大聚,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天南海北地聊天。”余姗笑着说,“这就是美食的力量。”生活之外,401A的姑娘们在学习上也有着高度的“同步”。期末考试周时,宅在宿舍一起学习是她们的法宝,四个人们默契地保持安静,各自复习,但遇到困惑或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提出来,大家展开讨论。此外,她们也常常一起组团打比赛。2019年,吴龙桢、杨嘉琪和张慧雅一同组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在这一过程中,三人有了大学第一次熬夜的经历,常在自习室里彻夜讨论,反复磨合,不停改图制表,也在上台前相互鼓励,最后通过校内选拔后代表学校参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比赛过程艰辛又波折,但大家无惧挑战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这种为一个共同目标拼尽全力的感觉很难忘,彼此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也让我们收获了不一样的友谊,希望我们都永远好奇,永远热爱。”吴龙桢回忆起来仍然眼里有光。共同保研为了遇见更好的彼此保研这一共同目标的出现,是在大二结束后。都有读研打算的四人看到各自的成绩,知道自己保研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就共同确定了新的集体“flag”。而专业排名第一的余姗是最先开始准备的人,在仔细研究专业特点,保研细则后,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准备材料,分享自己的保研材料准备的经验。过程中,大家还会互相讨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互相修改保研材料。在保研院系与专业的选择上,401A的姑娘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大一新生研讨课时,专业老师介绍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情况,给余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保研时,余姗对上海药物研究所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决定去试试。而得知张慧雅和吴龙桢也有保外校读研的想法时,余姗就将上海药物研究所推荐给了他们。三人一拍即合一起去了上海,参加了夏令营。杨嘉琪则有自己的打算,一次偶然在课堂上了解了学院巨晓洁教授的微针制剂方向后,她就对微流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自己能跟随巨教授进行微流控研究。而尘埃落定之前,焦虑都是普遍的情绪。吴龙桢的成绩不太理想,保研的过程格外煎熬,一边要为保研做准备,一边又要考虑考研,心力交瘁。宿舍同样倍感压力的其他三位姑娘不断地去帮她理性分析,排解情绪。最后,保研成绩出来,四人都顺利进阶,她们知道消息后抱在一起为三年的努力留下了喜悦的泪水,还马上一起出去吃了一顿大餐,犒劳自己!“难忘!无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谈及四年的川大时光,姑娘们感受颇深。是学霸更是快乐的平凡女孩学习之外,401A的姑娘们给自己的定位都是——平凡女孩欢乐多。互相学对方的方言,假期相约旅游,闹着各种笑话,快乐如影随形,她们的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风风火火的余姗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在学习上执行力强,追求快速高效,也是宿舍的学习监督者,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但生活中的她,是个随性的文艺青年,喜爱古典文学和历史。杨嘉琪稳重踏实,性格温柔,是个细节控。崇尚极简生活的她,爱笑又热情。她的生活理念就是简简单单地面对世界,学习就是学习,生活就是生活,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她还喜欢长跑和瑜伽。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张慧雅总有天马行空的想法,高冷的外表下隐藏着细腻温柔的内心,有超强的抗压能力。追星是她的另一大爱好,因为喜欢张靓颖,所以选择了川大。文静的吴龙桢是话语温柔的萌妹子。性格温和的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同时吃不胖的体质也给了她陪吃陪玩的王者属性。她还爱好植物鉴定,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如今保研的共同目标已实现,一个新的问题也已出现,那就是分别。同去上海的三人计划假期来成都找嘉琪玩耍,“我们不会剩下任何一个人,距离不是问题”。姑娘们约定,未来的三年,好好学习,继续为个人理想奋斗。 时光不老,青春不散期待再次相会大学四年,对陪伴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室友们,姑娘们有什么话说呢?余姗“ 感恩上天的安排!你们不仅是室友,也是朋友,是伙伴,是家人。我觉得寝室相处最重要的大概是同理心和包容心吧,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的四个人相处肯定是需要磨合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有了既亲密又独立的宿舍关系,总之,感谢相遇,感谢陪伴!未来的我们,也要变得更好呀!”杨嘉琪“ 四年的室友、同班同学是一种缘分。尽管我们的家乡、性格、爱好、日常习惯都不相同,但我们有话直说,也互相在乎着对方的感受。所以,在一起的四年时光里,我的内心常常是轻松又快乐的。感恩我们的相遇、相知、相伴,不论身在何方,都要为我们的未来加油啊!”张慧雅“ 这四年和大家的相处非常愉快。有聚就有散,我们都将踏上新的征途,遇见新的人,但不论如何,我都不会忘记这四年的时光,这四年的我们。希望大家在未来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遇见自己喜欢的人,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时光不老,青春不散,期待我们的再会。”吴龙桢“室友们都是温暖,善良且有魅力的人,大家找到了相处中各自的舒适点,总是愿意待在一起。曾经一起学习,一起旅游,一起彻夜长谈的日子美好而难忘。希望大家今后一切都好!前程似锦!”也祝毕业生们,乘风破浪!前程似锦!来源:四川大学 大川 文字/莫贤 图片/曾维涵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王允保

本根

重磅!上海这所211高校硕士研究生扩招人数众多!

近日,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汇报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阶段工作,并通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情况及相关分配和使用原则。根据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公布出来的数据,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含非全日制)总数首次超过4000人,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主要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名额增长尤为明显,同时向新兴及交叉学科倾斜,重点支持学校强势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图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实际上,本次扩招主要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在响应教育部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体扩招约18.9%的基础上,很多市属高校的扩招名额远不止这么多,这对今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来说算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同学们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但是,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扩招人数增加,复习时间增长。很多同学疫情期间在家复习的效率并不高,进入复试的人员越多,竞争压力也越大。高分同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擦线同学更是要知耻而后勇,这段时间加把劲复习,实现弯道超车不是梦!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分享,每天不定时更新考研那些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权舆

江敦涛马晓磊会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盈科资本客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4日讯 11月23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马晓磊会见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一行,就开展务实合作进行了深入洽谈。市委常委、副市长宋振波,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魏玉蛟参加会见。江敦涛说,淄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当前正在大力实施包含新医药在内的“四强”产业攀登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层级、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把新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淄博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盈科资本是业内顶尖的科研院所和资本管理机构,希望在推动现有在淄企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携手淄博以开放、创新的思维,高标准、快速度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让更多基础性研究成果尽快进入产品化、产业化、工程化环节,更好地满足淄博乃至山东未来生物医药生态需求。淄博将提供最优资源保障和服务供给,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李佳、钱明飞表示,淄博生物医药基础扎实,发展眼光长远、路径明晰。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院所、资本联动优势,共同建设以创新药物研发、技术突破、平台建设与服务、人才培养等为目标的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研发孵化器,推动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再上新台阶。闪电新闻记者 王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