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大学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922年,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1994年,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96年,上海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12月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由此全面启动;1997年,经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学犹他科技学院变更为上海师范大学犹他科技学院;1999年,举行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占地1500亩,不含待征地500亩)启用暨开学典礼;2001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改建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0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原上海大学法学院改建为上海政法学院;2006年,学校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2009年,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签约,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2年,上海大学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翌年起双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成立;2014年,学校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原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院址改建的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浦东校院正式启用;2015年,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学校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协议;2016年,被列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上海大学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上海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大学与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就氢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产学研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揭牌成立;2020年,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揭牌成立,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二、上海大学院系与专业简介】:据上海大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6个学院,71个本科专业。【三、上海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 1988年由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学院。该学院是在钱伟长校长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上海市高校中第一所计算机学院。1994年,随着新上海大学的诞生,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学院正式命名为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和原上海大学计算机应用系也一起并入。学院培养的学生主要去向为上海地区或面向全国择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设计开发、销售维护、信息服务及其他行业的计算机管理应用工作。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知识面宽,中文表达流畅,一门外语熟练,具有向相关经济学领域扩展和渗透的素质和能力,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法规,胜任经济管理、学术和政策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法学;业务培养目标: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法学教育的历史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法学院拥有本科法律专业、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四个二级法学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知识产权管理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点。知识产权学科为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学院根据国家和上海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突出学科研究方向的交叉特色,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金融法、民商法等特色学科方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一些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师生赴国外进行交流和学习,并接受海外学生来我院学习和培训;学院在上海地区建立了一批实习基地,强化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艺术设计;业务培养目标:本教学部集聚海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运用成熟的教学理念,结合大量的课外实践,培养具有完整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创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能够将艺术创作与数码技术完善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社会学;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金融学;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数学与应用数学;依次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类、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哲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下一期给大家讲解南方科技大学,敬请期待!
“406就像一个站台,有名气的导演、演员、电影从业者在这里讲座交流,留下一些知识与精神,火车带着他们离开,然后我们再慢慢消化。”傅艺超口中的406,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下称“上海温影”)的一间教室。7月28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设立的“探索课程”在406教室举行,本届电影节的短视频单元,共有48部作品入选,其中包括傅艺超于2018年底开始拍摄的短片《冬The lost Youth》。短视频创作的全民化,让更多人有机会发现自身潜力,也让更多热爱光影的青年人投入影像创作。今年是短视频单元创设的第二年,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搭建新人扶持台阶的创新举措,短视频单元通过征集、推介、培训、跟踪等方式,挖掘和培育青年影像创作人才,丰富电影人才储备。傅艺超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第七届毕业生,2018年,就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大三的傅艺超,通过优才计划,拿到全额奖学金进入温影学习。《冬The lost Youth》最终入选20部推荐优秀短视频作品,傅艺超对记者表示,短视频是把碎片化的想法和故事,无限放大,而且短视频拍摄很便捷,有个趁手的设备,拿起来就能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短视频单元,给了他目前难以实现的电影梦想一个出口。2019年起,上海国际电影节和温影达成合作,温影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探索课程”的独家教育平台。今年的406教室,迎来了《老兽》导演周子阳、《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动画导演刘阔,他们与学生们分享影视创作的技巧与感受。上海温影副院长陈晓达告诉界面新闻,入围短视频单元的作品,还有上海温影学生夏林谦导演的《不寂寞的葬礼》、王珺玥的《成年淘气指南》、陆岳的《独自等待》、程艺雪的《后台》等。陈晓达表示,短视频单元打通了电影学院学生晋升到电影节的中间通道,“(短视频单元)让电影节跟学生们有一个直通的途径,相当于给新人开一个口子。”“今年的几个大奖得主都很年轻,二十出头的年纪,毫无疑问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陈晓达告诉记者,在恰当的时间点一把火,就能保留一颗种子,能让身怀电影梦的学生坚定做影视的想法。“这就相当于续命,我负责筛选、推荐作品,在其中起到推手的作用,快乐和成就感也来自于此。”陈晓达表示,老师的使命就在于此,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据了解,目前上海温影已通过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立项,将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举办“疫情中的国际青年生活短片云展映”活动。陈晓达同时表示,短视频单元属于下沉内容,在传播手段飞速变化的背景下,加上疫情的影响,这说明上海国际电影节能适应变化,反应很快,“电影节是有生命力的”。在创设短视频单元、丰富电影人才储备之外,上海培养影视人才、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进程,可以追溯到更早。2013年7月13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我们准备从温哥华引进知名的电影学院,培养专门的电影制作人才,在这里实现电影产业产学研用的整合,由这家电影学院发展成为全球化的电影后期制作基地。”2014年8月7日,作为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建立的项目,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首期开设电影制作、3D动画与视觉特效设计、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和影视造型设计四个专业,所有学生一年内完成2400小时学时。2016年8月,导演贾樟柯受聘为学院院长。上海温影执行院长蒋为民表示,当时上海希望打造影视工业城市的形象,想将上海温影作为其中一个撬动的支点,促进产学融合,为影视产业更快速地培养国际化的优质人才。人才的源头,就是学校。“我们的建院的目标是用10-15年的时间,将上海温影建设成世界一流、亚洲最好的电影学院。”蒋为民表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蒋为民说,从事影视行业的第一步,凭借的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以及基础,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机会跟到电影、电视剧的剧组,就可以视为没有基础,那么他要进入这个行业,就有一点不确定。但目前的现状就是,国内的影视专业学生,跟组机会很少。“在这个前提下,温影引进了一套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我个人也很有兴趣,想在国内推广。”蒋为民表示。据了解,上海温影是国内唯一一所整体引进北美师资,以好莱坞电影工业规范为教学内容的教育学院,拥有真实专业的影视工作室坏境以及与电影工业现状同步的专业设备,从摄像机到镜头套装、灯光套装、专业剪辑教室、制片办公室、布景设备、道具仓库以及所有相关资源。蒋为民告诉界面新闻,上海温影提供的一年制教育,相当于post-degree,是获得学位后的再进修。“这在国内是没有的,我们的创新石破天惊。”谈及在上海温影的学习生活,傅艺超表示,学生写剧本时,就要在软件写,如何进行内容标注,怎么分解剧本,都有严格明确的步骤。“来到这里我才知道,电影是一个这么复杂且统一,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专业的位置得有专业的人做。”傅艺超说。获得本届电影节亚新奖官方入选的电影《荞麦疯长》,其制片人便是上海温影好莱坞制片与金融高级研修班第2期的藤井树。2015年9月毕业于上海温影电影制作专业第1届的马骉,毕业后进入派拉蒙影业发行的中美合拍动作片——《龙之诞生》剧组,与《谍影重重3》导演乔治·诺非合作;之后又进入《血战钢锯岭》剧组,并筹备了由严歌苓小说改编的中美合拍片《寄居者》。3D动画与视觉特效专业第3届毕业生朱昂傅,在国内著名特效公司Base FX工作。他参与了电影《流浪地球》合成工作,该电影中火石放入引擎段落里的房间基本由特效完成,这部分就是由朱昂博所在的Base FX制作。电影制作专业第2届的毕业生吉燕赵曌,曾担任电影《路边野餐》的花絮剪辑师。“六年多以来,我们总算是孵化了一些成果。”陈晓达告诉界面新闻。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上海温影已为影视、游戏、娱乐行业提供了400多名专业人才,院友参与院线和网络电影制作70余部,电影票房近300亿元。2019年6月21日,围绕“电影教育创新论坛:如何培养全球影视创制人才”这一主题,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与上海温影联合举办了一次论坛。蒋为民表示,温影直接从行业的需求出发,反推到作为教育者,该如何培养人才,这也符合温影所倡导的 “入学即入行”教育理念。她同时也表示,北美电影工业教育体系下,出现了一些诸如特效化妆以及游戏设计的专业,细分专业的出现,一方面很耀眼,让人看得见记得住,但一方面很水土不服,家长跟学生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专业,可以读一读,所以招生有些困难。“疫情期间,我们对课程设置、内容构成,进行了深刻反思。国外与本土化不能很好结合的部分,我们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蒋为民说。上海温影影视造型设计教室,学生们制作的作品。2015年起,上海科技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合作开办影视制片人、导演、编剧班,引入北美影视教育和规范化的行业流程,培养影视工业人才。蒋为民认为,温影的建立发展,是上海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超前部署,但任何一种生态的造就,都需要时间,一个现象级作品跟一个教育学院,都不会形成电影工业生态。电影工业是什么?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问,电影到底是什么?在蒋为民看来,电影本身,就是具备艺术属性的制造业。电影是综合各种门类的艺术,电影的创造性,涉及到文学、视觉、音乐、声音;建筑设计与制作,涉及后期合成,有科技的成分;放映需要专业的影院设备;宣发与传播学有关,发行与销售有关;之后还有基于IP的周边产品、主题公园。蒋为民认为,电影工业城市的建设,不会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产业氛围,影视的从事者也相信工业能够带来产业的效率。上海这座城市,带有工业的基因,又具有科创、金融优势。“所以,影视工业的未来在上海。”陈晓达也表示,在国内电影工业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背景下,上海的优势在于国际化,能跟全球一流的制作体系对接。2017年,上海市就已出台“上海文创50条”,提出“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的目标。2018年,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加快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建设。2019年,《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又称松江16条政策)发布,包含了企业落户、重点项目建设、前沿科技创新等16条面向影视产业重点环节的措施。左一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2020年7月26日,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举行,发布会上发布了“松江16条政策”2.0版,进一步拓展支持范围、放宽补贴要求、鼓励科技赋能,还有一批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和科技前瞻性的标杆性项目集中签约。2019年11月,上海温影与落户上海松江的华策集团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着重于把长三角地区影视制作人才集聚起来,通过创作、制作、实训的组合实践,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实现影视人才的集聚效应。在蒋为民看来,上海科技影承载了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蓝图,能从资金、服务、硬件等方面吸引更多从业者来上海。“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一个有电影项目的环境,需要有创制的产业,只有这样学院才能真正跟产业以及上海的文化战略产生深度融合。”她同时也指出,上海目前缺少一些真正落地的项目,取景挂牌都不能完全算是电影项目。相关部门需要鼓励企业大胆尝试,推动项目的产生,彼此也都要有耐心,既需要突围创新的动作,也需要试错的承受力。“只要坚信游泳姿势是对的,我们就在探索中,等待电影工业的大潮到来。目前能做的就是把上海温影这个小环境营造好,在学生心中留一些火苗,没准有一天就燎原了呢?”陈晓达说道。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取消了“平遥一角”单元。在往年,这是属于国内各个电影学院学生们的节日狂欢。在平遥电影宫的一个独立空间里,学电影的年轻人在这里放映自己的短片作品并相互交流。尽管今年为了减少更多人的聚集,这个单元的活动没能举办,但电影教育的话题没有缺席。10月13日,“电影教育对话: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电影”在平遥电影宫论坛空间举行,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机构的教学负责人共同探讨关于当下影视行业人才培养的种种话题。论坛现场传统电影学院的招生和教育方式,必须改革了已经78岁的谢飞导演,多年来执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导演。这位中国的第四代导演一上来发言,就提出了一个严肃而发人深思的问题,“我退休很久了,但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传统电影学院本科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改革了,再不改革就落伍了。”谢飞谢飞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培养成果”:自己所在的60班,“24个人入学,19个毕业,多数人拍过一到两三部;78班,导演系28个人,当过导演的达到了89%,只有三个人没有当,这就是成果率非常高。85届王小帅、娄烨他们那班,成果率也非常高,67%;新世纪以来,就不成了,93班还可以,成果率是33%;01班25人,02班那个班当时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只招了八个人,一个当导演的都没有……”这种“转换率”也许反映了某种从招生环节就开始的“落伍”,谢飞谈到,过去的中国电影学院教育是接受莫斯科学院的模式,在电影制作里分得非常细,高中毕业考进来就是分了编导、影视的专业方向,“文革”后也尝试借鉴欧美的综合方式,“但是借鉴了一部分,又发现很难打破我们的固有的一些观念,这样又延续到今天。”如今的电影创作专业,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是依靠高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而在影像和视频技术极为普及的今天,这种“专业门槛”其实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的,在本科阶段去定一种“创作”的分工,似乎就显得为时过早和没有必要。谢飞谈到,“不像那些需要传统要童子功的艺术,影视传媒专业的本科生就应该大学普遍招生,选文科理科智商最高的人进来,而不要用艺考,不要降低分,因为传媒是未来世界每一个现代人都要用的手段。还用苏联的细分科方法,真是浪费学生的生命。”同时,谢飞还提到,本科应该更注重“综合培养”,“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在十八九岁的高中生,你在本科阶段,就定他的专业,是不是科学呢?我们教学的成果率越来越低,而现在拍摄数字技术各方面,手机都可以用了,没有进你这个圈的,他一样也可以学到。所以我建议应该影视本科就是叫影视制作综合培养,头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偏重专业,而精英培养是在硕士阶段,就是已经工作一段了,本科完了你又再回来。”同样来自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授、系主任黄丹也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系里有几种学生:本科生、研究生跟进修班,我每次上课效果最好的是进修班,跟你的交流那个热烈、那个反应,有时候本科生你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上课没反应,下课就走了。所以的确是应该让那些有志于学电影的人,他经过一定的年龄、阅历等等熏陶以后,再来做一些事情他可能会事半功倍。”新时代的电影教育探索有哪些方向对于北京电影学院,这所亚洲电影的最高学府之一,执教者们已经意识到,“不只是影院电影是我们的目标,视听制作,视听艺术是一个综合培养的学科。”而与会的其他从事电影教育的人士,也提出了当下中国电影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努力。上海大学党副校长龚思怡谈到与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办学的初衷,2013年上海政府决定提振本地电影产业,“当时中国电影行业都比较薄弱的是后期制作,从产业的角度找一个突破口,也相应要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由政府来主导,就引进了加拿大的温哥华电影学院。”这所学校正好是注重后期制作,又比较“短平快”,一年制的密集性的教育,但一年的课程相当于一般大学本科两到三年的专业课程量,这个学校也不放假,每两个月为一个学期,引进北美教学体系和外教英文授课,一年上完就经历了六个学期的学习。从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体系走出,如今受邀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的贾樟柯,谈到在这所学校任教的感受,“是在两种体系里面互相对望,我觉得每一种体系可能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优点是高度的专业化训练,以动手、以实际操作为出发点,声音设计、影视制作,制作里面又分摄影跟导演方向,也有表演、化妆,都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师资大部分是北美来的,都有在好莱坞有工作经验,对于工业的流程、工业的管理控制要求都烂熟于胸,能带来专业性职业的态度和职业经验。”贾樟柯而贾樟柯很快又要多一个电影学院院长头衔加身。山西省决定依托山西传媒大学建立山西电影学院,院长同样将由贾樟柯担任。对于这所家乡的电影学院,贾樟柯同样寄予厚望。平遥国际电影展经过四届的积累,为打通山西的电影教育和产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山西传媒学院院长李伟介绍,山西电影学院将采取“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以山西传媒学院现在的主校区为主体,同时建两个教学实践基地,一个就是在平遥,另一个在汾阳的贾家庄,前者作为拍摄基地,后者将建成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独立书院制校区, “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将采取2+1+1的教育模式,一二年级在校本部来进行专业和公共课的教学,在完成的基础上,在汾阳贾家庄聘请行业内的著名导师过来成立大师工作室,由我们现有的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进入大师工作室进行在专业素养方面的强化,通过一年的强化,在第四年我们分别到两个基地去进行一些影片的创作。”据悉,山西电影学院预计于2021年元旦前挂牌成立。与会人员合影毫无疑问,在电影制作门槛不断降低,创作权威不断去中心化的今天,电影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使得电影教育行业也不断地改革,以不同的形式面貌投入到人才输送的生产线上。谢飞导演表示非常乐于看到这些新模式的尝试,并建议进一步将电影教育辐射向“蓝领”范畴。“影视传媒中有大量的蓝领没人教,我觉得应该有中专、大专,初中生毕业了来学照明、学录音、化妆、制作,他们很快就可以工作,同时他们要有人文修养,那么工作一段也可以往其他更高的层次走。这个我觉得是电影学院要做的。”谢飞表示自己也在反复向北京电影学院方建议,在怀柔设立校区,“周围农村那么多孩子,其实这些蓝领工作在这个事业里能挣很早的工资,也是很有地位的。应该全面看到影视传媒行业的多层思维,不能仅看中学校出了一个导演或一个明星,其实整个行业不科学,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3月5日上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举行春季开学典礼。据悉,今年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七个专业首次在春季同时开启课程,这样做最大的优势是各学科之间可以实现真正的互相帮助与联结,帮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孤立于一隅,而是多方互通,瞻仰电影殿堂全貌的魅力。“电影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当下的上海机遇和温影机遇,让我们齐聚于此。与工学法学等不同,电影娱乐产业入门相对较为容易,学习过程从易到难,注重循序渐进。但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业安排是比较严格的,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一样,我们要求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必须快速消化并掌握所学技能。”温哥华电影学院教学副院长Luis说。陈大明(右)正式受聘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艺术总监。当天的开学典礼上,导演、演员陈大明正式受聘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担任艺术总监。《鸡犬不宁》、《我知女人心》等影片的导演陈大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0年赴美国学习编剧、导演和表演,还曾参演多部好莱坞电影,如《成吉思汗》、 《Beverly Hills Ninja》等。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多部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并在昆汀·塔伦提诺的《杀死比尔》、美剧《朱·凯里》担任执行导演。陈大明表示自己很早就受友人推荐,但选择加盟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也是考虑良久,最终被国际化团队和师资力量所吸引,“从实际条件来看,这个学校的各种配套设备让人很兴奋,再一个它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大多数老师来自北美、欧洲等,它非常吻合我期待的电影学院的这种感觉”。据介绍,陈大明将会主要侧重助力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这所遵循北美表演教学体系的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采用双语教学,主打的也是双语表演的方向。同时,相比国内表演专业大多以戏剧为基础,排小品、戏剧片段为主要实践手段不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教学内容更偏向于电影实践,一切都是为电影作品服务。陈大明说,因为是一年制的职业教育,学院更重视的是专业本身,同时以他的经验来说,当摆脱自己熟悉的母语演戏时,能够更直接的感受到更纯粹的“演技”的磨炼。“中国电影市场现在越来越大,合拍片越来越多,很多美国电影都到中国来拍,尤其在上海拍得特别多,双语教育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我当年是在国内电影学院学表演,后来去了好莱坞,在好莱坞学了英文表演,用英文表演的时候,视点就变了,这跟你过去拿汉语讲台词感觉不太一样”。自身身为导演的陈大明也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似乎越来越重视演员的流量和外形,对于演员是否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并不看重。对此,他认为,“中国迈入市场还没有多少年,大家都喜欢看帅哥,喜欢看小鲜肉,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有审美疲劳,他愿意看一些好的电影,好的演技。”身为艺术总监,陈大明表示未来会希望增加一些美学的“训练”,“我们现在面临着电影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技术更新,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特技规范和3D这方面,实际上观影整体来讲比较偏技术。我认为可以在满足学生学习电影技术的同时增加一些美学的训练,当然美学的基础本身来源于个人的素质,而不是完全依靠学校的培养,但可以通过一些电影案例去分析,从而培养同学们本身的美学素质”。同时陈大明也表示,自己手上正在筹备两三个电影项目,未来会更倾向于和学院的毕业生合作。
活动介绍在谈论电影作者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赞叹他们惊世的才华与独一无二的自我表现。即使每部影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团队智慧的结晶,但在提到作者性的时候,我们还是自然而然地会在脑中描摹出一个无所不能的个体——一个叼着烟的白人男性的原型:奥逊·威尔斯、希区柯克、戈达尔……该如何去生成女性电影与女性作者的概念?在第二届中日女性影展的策展上,我们给出的一个思考方向是:“轨迹”。同样是出生于1987年(大阪与随州)、同样是从2010年开始,以自己及亲人作为最初的对象来进行电影创作、同样是在全职拍摄电影之前有着一份自己的职业专长(篮球与舞蹈)、同样是把身体作为影像的一部分去探索与呈现、同样在世界知名的电影人手下进行了学习(贝拉·塔尔与吴文光)、同样找到了纪录片作为影像实验的媒介并在世界各大纪录片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又同样在2021年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第十一个年头……当我们开始下笔描绘这两条“轨迹”时,首先看到的是它们如何并行于银幕内外,如心灵感应一般共享着许多想法与视角。通过身体力行的影像实践走出这两条“轨迹”的,是我们中日女性影展第二弹的两位主角:小田香与章梦奇。两位作者的“轨迹”时而交会,在某些场景——比如2019年的山形国际电影节上,我们想象在同一个影厅里观影、同一家小酒馆里与人谈天的她们擦身而过的画面。两位作者的“轨迹”又时而分离:当小田香离开日本前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时、章梦奇正响应着“民间记忆计划”的号召,从大都市北京潜回父辈的村庄;当小田香渐渐把摄影机从身份与家人身上移开,更多对准了机械环绕的碳矿与神秘莫测的地下水洞穴时、章梦奇却醉心于历史在每一位老人脸上刻下的纹路,并试着把摄影机这个记忆的道具交给孩子们去掌控……但即使这两条“轨迹”再怎么闪转腾挪,她们都还是同样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着。那个方向没有终点,只有真实与虚构的裂口、历史与人类的缝隙、爱与身体的界限。在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深焦DeepFocus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日女性影展上,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阿部はりか(Abe Harika)、柴波、金子由里奈 (Kaneko Yurina)、鲁瑞琪等四位新锐女性导演与她们的作品。该活动开票半日内即被抢售一空,收获了广大影迷朋友们的支持与赞赏。以此为契机,第二届的中日女性影展更进一步,向广大影迷朋友们推荐小田香与章梦奇这两位在电影节上履历丰厚、纪录片业界内广受瞩目的作者。我们希望能以中日女性影展为节点,让两条全速前进的“轨迹”能短暂地停留并收束、看一看互相在这十年来的经验与收获,以便更好地重新出发。因此,我们还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对谈,邀请小田香与章梦奇两位导演针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延续中日女性影展越境探索的主题之上,更是加入了一种新的对作者范式的期待:我们希望凭借相遇而让作者不再孤单、希望凭借着对彼此相似经历的认同而建立共同性、希望作者不再是一个全能高大的“我”而是携手共行的“我们”。导演与展映影片简介导演简介小田香小田香(Oda Kaori)1987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小田香是一位电影导演/艺术家。她的作品通过影像与声音来探索人类的记忆维度。2011年,小田香在美国霍林斯大学的毕业作品《噪音如是说》为她赢得了该年奈良国际电影节新潮单元的观众选择奖,同时也被以东京国际LGBT电影节为首的多个影展选中进行了展映。从2013年起,小田开始在国际知名电影作者贝拉·塔尔先生开办的,位于萨拉热窝的电影学校进行学习。她摄制于波斯尼亚的作品《矿》(「鉱 ARAGANE」)(2015)为她赢得了2017年山形国际电影节亚洲千波万波单元的特别奖。除了《矿》之外,她的其它中短篇作品也曾多次被里斯本纪录片展(Doclisboa)、莱比锡纪录片展(DOK Leipzig)、马德普拉塔电影节(Mar del Plata IFF)等影展选中。小田香的新作《沉洞泉》(「セノーテ」)在2020年被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出品后,更是为她赢得了由日本最重要的作者电影节 PIA 电影节所设立的第一届“大岛渚奖“。大岛渚奖旨在发掘撑起日本电影界未来的才能与世界级的作者。而小田香能从坂本龙一、黑泽清、荒木启子等世界级的日本电影/文化重员手中获得这个奖项,也恰恰证明了她无与伦比的才华与实力。同年,小田香回顾展开始在日本各大电影院线巡回展映,更是为她赢得了不少的群众基础。01《沉洞泉》(「セノーテ」)2019年/75分/墨西哥·日本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北部的洞窟内,有一种被称为沉洞泉(“CENOTE”)的灰岩深井。对于生活在没有川湖之处的古代玛雅人而言,沉洞泉不仅是唯一的水源,也曾作为活人祭祀的仪式场所被人使用。而今天,有着玛雅文明血脉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沉洞泉边。影片试图将玛雅人所信奉的精灵之声与玛雅戏剧中台词诵读,结合于浮游在水下与地面之间的影像,勾勒出玛雅文化中对于现世与黄泉、现在与过去之间的联系。02《矿》 (「鉱 ARAGANE」)2015年/68分/监制:贝拉·塔尔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萨拉热窝的近郊,有着一个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煤矿。在地下300米处,挖掘机与矿车的声音爆炸般响亮。在这样一个与死亡摩肩擦踵的场所,矿工们的脑中到底会发生出何种想象,而他们的身体又会面临怎样严酷的考验?仅凭一台摄影机,小田香单枪匹马亲身潜入地底去寻找她的答案。03《噪音如是说》(「ノイズが言うには」)2010年/38分暑假归国的主人公选择在自己23岁的生日宴会上向家人公开出柜。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母亲选择拒绝接受,而父亲则选择用沉默来逃避。对家人反应感到失望的主人公征求家人的协助,开始制作有关于自己出柜的影片,以表演的方式再现实际发生过的出柜场面。04《翻花绳》(「ひらいてつぼんで」)2012年/13分少女一边玩花绳一边等待着公交车。巴士每到一站都会迎来一位乘客,直至点满火把的终点。在京都花背村举行的祭典上,此岸与彼岸的少女们携手而行。05《闪瞬》(「FLASH」)2015年/25分在从萨拉热窝到萨格勒布的长途火车上,作者望着窗外的异国风景感受到了一丝怀旧之情。灵光一闪之间,作者开始回忆自己记忆中最初的光景。06《色彩论:序章》(「色彩論 序章」)2017年/6分从歌德的色彩论出发,作者借用16mm的黑白影像探讨了光、眼、摄影机与色彩之间的关系。07《向着那份温柔》(「あの優しさへ」)2017年/63分拼接小田香在故乡日本拍摄的私人影像与在萨拉热窝学习电影的三年间积累的素材,讲述了抱有性别问题的人们跨越国界的对话、并探讨了贫穷与劳动等问题。是直击纪录片本质的、充满私人气质的作品。导演简介章梦奇章梦奇1987年出生,居住于北京与湖北随州殷店钓鱼台村。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09年北京“草场地工作站”驻站作者。2010年参与吴文光发起的“民间记忆计划”。章梦奇的“自画像”系列纪录片和剧场创作,围绕其家乡湖北省随州市殷店镇钓鱼台村——“47公里”为基点,在探寻历史与照亮现实之间持续长达十年的创作,并以一年一部影片形成期独特的作品群。其“自画像”系列纪录片作品曾入选“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法国真实电影节”、“瑞士尼永真实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伦敦开放城市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其中2010年创作的《自画像和三个女人》评选为“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纪录片十佳,2017年创作的《自画像:47公里斯芬克斯》获得“韩国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最佳纪录片’白鹅奖’”。其“自画像”系列剧场作品曾在瑞士Foundation CULTURESCAPES艺术节、法国青年舞蹈交流季、维也纳ImPuls Tanz舞蹈节与克罗地亚ZKM青年剧场等国际戏剧舞蹈节展演。章梦奇作为“民间记忆计划”的成员,也参与创作了计划中的集体剧场作品:《回忆·饥饿》《回忆·墓碑》《阅读饥饿》《阅读父亲》等。01《自画像和三个女人》导演、剪辑:章梦奇拍摄:章梦奇、章燕制作:2010年我23岁,这是每个女人怀梦的年龄。女孩在孕育自己梦想的同时又要背负着另外两个女人的愿望。这个片子从自我寻找开始,涉及母亲、外婆三个血液相传、成长于不同时代的女人。作为婚姻牺牲品的外婆把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传递给了母亲,而母亲再次牺牲后又把同样的愿望传递给我。婚姻成为女人的梦想,也是梦想的杀手。02《自画像:47公里做梦》2013年/77分这是我的“自画像”系列影片之四。我在2013年初的冬天继续回到“47公里”村子。爷爷病危,我与爷爷的相伴,如同与死亡相伴。村子里是那些如同枯叶般的老人和记忆。我和村里的孩子们相识,并共同行动起来,在村子里建立一座图书室。一面是孤独困苦的老人,一面是阳光无邪的孩子。我的“梦”是否在此?03《自画像:47公里的窗》导演、拍摄、剪辑:章梦奇出镜:方红、李贵庭片长:110分制作:2019年这是我的影片“47公里”系列的第八部。在毛泽东肖像下,一个85的老人在夕阳中回忆着他追随“新中国诞生”的革命史。与此同时,15岁的女孩方红带着她的画笔在村子里穿行,敲开一个个老人昏暗的房间,坐在面前给他们画像,她像照亮记忆与废墟的一束光。我跟随在方红的身后,和她共同建造一扇47公里的窗。策展人简介// 沈念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学士,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科硕士,京都大学电影学博士在读。研究课题为电影中的戏剧与文学改编。同时是编剧、影评人、研究者与策展人。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豆瓣ID:防寒对策。//闻豪就读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博士项目。曾研究日本独立电影与作者的生产,现阶段研究主题为电影中的东京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政治。化名 Methy 进行电影评论、电影节报告、电影人采访及影展策展等多重活动。联合策展人简介// 走走小姐影评人、策展人。上海大学电影专业硕士,ONE签约作者。公众号「走走小姐」主理人,多篇深度影评作者、曾担任2018年法国电影语言展联合发起人、多次发起电影线下及映后活动。海报设计师简介// 俞菲尔199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国画系人物工作室。现中国美院国画硕士在读。「中日女性影展」海报创作理念柔和的追光灯下,前一秒的脚步与后一秒的脚步之间仿佛有一瞬未知的空间—— 一个供人停下来交流、沉思的空间。在那里,人们看到一棵树的生长,粗壮的枝干在步伐的碰撞声中徐徐蔓延出无限的可能性与生机……主办方简介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The Japan Foundation, Beijing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的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于1994年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的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深焦DeepFocus2015年3月成立于法国巴黎的电影自媒体平台,向华语地区读者介绍欧美电影工业最新动向、挖掘影史经典影片,与电影创作者面对面。 目前深焦拥有包括微信、微博、豆瓣、 MONO、网易号、凤凰、bilibili影视、今日头条、搜狐等自媒体平台,累计关注人数超过500万。 主页链接:http://www.filmdeepfocus.com特别合作方// 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经过上海市教委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著名导演贾樟柯担任院长,合作外方为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系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建立的国内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整体引进北美师资、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以好莱坞电影工业规范为教学内容的中外合作高等教育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作为顶级的以好莱坞电影工业规范为教学基石的高等院校,具备最前沿的电影制作理念和视野,能将国际影视行业经验引入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顶尖的影视艺术和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日程详情// 活动时间2021年2月27日12:30-18:40具体日程如下2021年2月28日12:30-18:30具体日程如下//场地信息上海静安区延长路149号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406剧场// 开票信息最后请再欣赏一下我们的绝美海报,并戳海报底部的【二维码】购票!【申明】本次活动遵循上海市防疫相关政策,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人数控制在学术活动的小范围内进行。我们会通知购票成功的朋友加入“观影微信群”,统一进行健康信息录入申报,让我们的活动在健康有序下给您富足的精神体验。同时,如出现疫情变化与相关防疫政策变动,我们保留活动延期、改动的权利,敬请谅解。编辑 容易电影学生
2017年11月底上映的《引爆者》中,段奕宏饰演的小人物因被卷入纠纷而脸上挂彩,为他进行“伤效”处理是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种——特效化妆师的工作,冯曌就是亲手把段奕宏“画伤”的化妆师。而在此之前,他还从全球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国际化妆艺术展(IMATS)的决赛函,成为进入决算的八名选手之一。这样的工作经历和成绩,对于他来说,在两年前还是完全不敢想象的。同年10月,曾参演过东京电影节获奖影片《我们俩》的女演员宫哲主演的短片《危笑》入围了第33届柏林短片电影节,在此之前,该片还了布拉格独立电影节、印度电影节等一系列国际电影节。虽然还没有进入A类电影节,但对于该片青年导演马宸淯来说,这样的肯定也是非常难得的。还是在这一年,曾做过风险管理分析师的李靓与妹妹李楠合作的首部电影长片《一真见血》拿到了2017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新锐导演奖”的提名。该片在优酷平台上也取得了破千万次的放映量。这些成绩对于已经成名的电影工作者来说,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于新人,却都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跨行拍摄、从无到有,短短两三年,这些人的电影事业能够起步、甚至发生质变,在界面娱乐的探访下,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上海电影教育”的作用力——冯曌毕业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而马宸淯和李靓、李楠姐妹则都参加过上海科技大学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合作开设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培训班。冯曌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02级的学生,在2015年入学之前,他是一位有十来年从业经历的美妆化妆师,主要做秀场,车展,选美比赛之类的化妆。在看过一档美国真人秀节目Face Off后,他开始对特效化妆产生感兴趣,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想去海外求学,“当时国内没有这方面的学校,我想去温哥华电影学院,但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后来在微博上得知上海大学和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办学,我就马上咨询报名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创办于2014年,其创办背景与2013年上海市为提升影视产业竞争力而做出的“引进国际一流电影教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一流国际化电影人才”的战略决策有着密切关系。该院常务副院长刘海波直言不讳的表示,“2013年前后,我想上海的电影产业链是破碎的,人才链是断裂了,是在勉力支撑。北京为什么好?因为源源不断的会有新的人在北京。有了人,哪怕没有产业,人要琢磨事,他要活下去,他得去创造产业,所以人或者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人才的迫切渴求,让上海市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办学伙伴。而最终选择与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也正是看中了其近三十年形成的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好莱坞大量电影产业向加拿大温哥华迁移,使得温哥华的电影制造业迎来飞速发展。这也让詹姆斯-格里芬等人看到当地影视人才的巨大缺口,从而在1987年创立了温哥华电影学院,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行业无缝对接的学校,为好莱坞培养人才。其后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温哥华电影学院高度融入了当地的电影产业,师资来自产业,学生也回输给产业,这一模式正好符合上海希望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弯道超车”的目标。所谓“弯道超车”,在温影副院长刘海波看来是因为“留给中国电影参与世界竞争,留给上海电影参与全国竞争的窗口期是有限的”。“本科生四年教育,再经过五六年成长,大约是十年培养期。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六十多年,靠第五代、第六代两代电影人撑起来,证明其办学成功。这个时间上海没有。上海必须快出人才、出高端人才。我们弯道超车的策略就是,现在世界电影工业最顶尖的人才在哪里?在好莱坞,那我就把好莱坞的电影教育引进过来,直接对接好莱坞电影工业。所以上海2013年开始洽谈引进北美电影学院,2014年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就开学招生了。”不同于常规一般大学的四年制本科和两年制研究生教育,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学位后教育”,学期一年。刘海波副院长认为,这所学院的建立,鲜明地体现了上海特色。“上海特色有两个向度。一是国际视野,我们直接原汁原味引进北美,所有师资、课程、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是北美的。二是务实精神。现在电影业最缺能创作、能制作、能跟国际对接的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核心课程就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会再有通识教育,学生缺什么,学校就教什么,1200个小时以上的专业时间教学,没有寒暑假,学生来这儿,不是来玩的,是来玩命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学生拍摄作业“玩命”让冯曌在一年时间里从一个美妆化妆师成功转型为电影特效化妆师,他告诉界面娱乐,自己虽然是在化妆行业从业十多年,但来到学院学习后才发现与国外的差距很大。“除了技术上需要提高,我们在很多细节上都做得不好。在学习特效化妆时,因我们同步温哥华的课程,在很多产品、设备上会比较先进,这些是国内其他学校比不了的。”此外,因温影是全外教教学,这让“英文不是很好”的冯曌也吃了不少苦,“刚开始很多时候都需要靠助教老师或者同学帮忙翻译,慢慢的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冯曌毕业后,参加国际化妆艺术展(IMATS)决赛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贾樟柯宣布应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之邀,出任该院院长。而冯曌和其他十多名同学也在贾樟柯出任院长后,通过学院获得了进入贾樟柯剧组实习的机会,“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国内最专业的剧组是什么样的,而且在学院学到的知识以及和其他专业联合练习,就像真在片场工作一样,可以很好的学以致用,做到无缝对接,毕业后找工作很有底气。之后我又去《引爆者》剧组,专门给段奕宏做伤效化妆,也去了黄渤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剧组,跟黄渤、舒淇、张艺兴合作,这些都是我在来学院之前不敢想象的。”冯曌给段奕宏做伤效化妆同样“玩命”后“速成”的还有冯曌的师姐——温影第一届毕业生高兢。在入学前还是一名钢琴调律师的她,在2015年毕业后参与了《路边野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青禾男高》《极致追击》《妈妈咪鸭》《假如王子睡着了》等多部电影的制作,分别担任音效剪辑师、录音师、对白剪辑师等多种工作。高兢告诉界面娱乐,她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建校之前就想学习音频后期,但苦于国内没有好的教音频专业的大学,所以在选专业时就只能尽量往这个方向靠,于是先读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是工作之后,当时的老板告诉我有这么个学校,有视觉媒体声音设计专业,我就报名了。”与师弟冯曌的学习背景不同,高兢在来到温影之前是没有任何声音设计从业经验的,“我是零基础开始学习的,所以我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尽快赶上全班进度。好在温影的教学是从基础教起,逐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习难度,所以只要用心学,不会存在和同学基础程度不一样而掉队的情况。有了这一年学习经验,使我顺利从视频后期转型为音频后期,零基础入学也避免了我在行业内自学时积累坏习惯,直接接受北美最正统音频后期流程,且能与产业无缝对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学生进行作业的后期制作“无缝对接”是温影不少毕业生谈及收获时提到的高频词。这一点也正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创立的初衷之一。考虑到国内产业的需求和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优势,温影第一年开设电影制作、3D动画与视觉特效、声音设计、影视化妆四个专业,到如今第四个年头,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开设的专业也在不断递增,包括第三年增加的双语影视表演和影视编剧专业,与2017年新增的游戏设计专业。温影与米粒影业、博纳影业等不少上海影视企业建立了合作,而刘海波副院长认为,随着学院专业的增加,招生人数的提升,相应的也能够为上海输送更多具有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毕业后都加入了包括《时间去哪儿了》、《悟空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鲛珠传》等电影项目的制作。我相信五年超过五百多人的补充便能初步的修复上海的人才链,同时也能真正构建起上海的影视产业链。”贾樟柯任温影院长后,曾选拔十多位同学到其《时间去哪儿了》剧组工作要在电影人才培养上“弯道超车”,光有一所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显然是不够的。在前者2014年建院之后,2015年上海科技大学也选择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合作,从短期培训入手,为上海电影产业培养能够直接进入产业一线的创作人才。在合作第一年推出了编剧培训班,2016年这一项目又扩展到了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三个门类。而前来上课的人员则大多数是工作在最前沿的北美电影行业资深人士,包括20世纪福斯、派拉蒙前总裁Tom Jacobson,华纳兄弟副总裁Chantal Nong,《完美风暴》、《空军一号》制片人Gail Katz,《阿凡达》、《奇幻森林》视效制片人Joyce Cox等。作为一个理工科学校,上科大为什么会推出一个电影培育项目?上海科技大学-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影视培训项目主管秦以平告诉界面娱乐,实际上这一项目这于上科大自身的学院建设有关,更于上海要培育电影人才的战略决策有关。“我们上科大有三个招本科生的院系,信息学院、生命学院、物质学院,此外,还有创业与管理学院,向其他三个学院提供课程。与南加大的合作,是在当时学校筹备成立创意与艺术学院的路径下推进的。今年创艺学院已经正式成立,我们会继续和南加大电影学院的合作,同时向其他三个学院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并面向业界,做产业培训。”与温影教授实际技能而非授予学历类似,上科大的编剧班从招收学员的背景来看,第一届20人中,有三分之一学员有过编剧经验;三分之一是没有写过完整长篇剧本的电影从业人员,包括导演、制片、营销人员;还有三分之一是长期的内容创作爱好者,包括记者、责编、小说家。而从2016年开始的导演培训班,更是将教学模式拓展为前半部分在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上课,后一半时间回到上海来进行拍片,并完成片子的后期剪辑。具体到制片人的培训班,则是分为了九个模块,每个模块每个月会有三天外教老师的专业培训。2016制片人班与教师Gail Katz、Stephen Tolkin的合影“我们项目的定位是希望给有一定从业经历,但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学习,有一些不足或困惑,需要寻找答案的人。学员来到这里,不一定能获得肯定的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角度和启示。他们所学到的内容不一定能立即无缝对接到本土实践中去,但至少可以他们知道,在美国的电影环境中,事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项目主管秦以平说道。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刘海波想法相同,秦以平也认为只有把人才吸引到上海来,才能完善上海的电影产业链,而这些课程就是一个切口,”吸引一些人才过来,形成圈子,最终带动产业“。今年入围第33届柏林短片电影节等一系列国际电影节的华语短片《危笑》就是由该项目第一届导演班学员马宸淯的作业发展而来的。早在2010年,上海大学毕业的马宸淯因参加上海虹口区的一个创业大赛拿到二等奖,获得启动资金,从而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起初公司业务都是商业广告、宣传片、纪录片的拍摄,但怀揣电影梦的她一直在寻找各自机会进行再学习。2016年在完成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的课程之后,她从北电师哥、同时也是上科大与南加州第一届编剧班学员的导演叶凯口中获知这一项目,便毫无犹豫的报名参加了。相较于北电的课程,马宸淯认为上科大与南加州的培训更强调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决心和能力。“我的导师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14年到15年期间,北电导演进修班的课程教会了我很多技巧,如何分析影片、深化反思,然后形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习惯:自我否定。确切的说,可能不是北电让我养成的习惯,一直以来都有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在引导我,这样的想法让创作步伐很有深度,却走得有点慢。上科大的课程激发了我的创作,明白支撑你始终的一定是你的想法,否则中途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了,做电影最需要的是坚持。”2017年导演班学员在南加大拍摄,为当地演员说戏回忆2016年培训班上两个月的时光,马宸淯笑言是“没有睡眠的清醒”,“这个课程是行动派,在美国的四周课程,有三周需要每周一个短片作业,每组成员自己拍摄、并完成剪辑、音效,这也意味着你要非常快的思考并付诸行动,而且要一直保持清醒,没有睡眠的清醒。你感觉被一根线牵着,在很短的两个月内迅速成长。所有我难以预料和原本以为自己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我的结课短片中全部实现了,很刺激。课程结束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要想得深,还要立即行动。”虽然课程结束后有形的收获是自己的结课作业《危笑》获得了一些国际及国内电影节的认可,但马宸淯认为无形的收获更大,“主要是思维的转变,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就是每年至少一部短片,慢慢走向长片。做导演就是要不停的拍,不停的去探索和学习,你总能从同行或者自己身上发现特别多的闪光点,这些又转化成动力推进你,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职业,也是我最爱的职业。很幸运在这里学习,大家一起坚持。”2017年10月马宸淯为豆瓣飞船影业拍摄短片《楼上面》马宸淯的同学李楠,其项目结业作品《归路》获得尚世影业十万元资助,剧本入围“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大赛”。李楠的姐姐——曾做过风险管理分析师的李靓则在同期参加了上科大与南加大的制片人培训项目,姐妹二人在课程结束后合作的首部电影长片《一真见血》拿到了2017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新锐导演奖”的提名,该片在优酷平台上也取得了破千万次的放映量。一直想去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的李靓在偶然听说这些学院的老师会在上海授课后,报名了上科大与南加大的制片人培训班的。不同于编剧、导演班需要对报名人员进行选拔,制片人班的门槛则稍微低一点。李靓告诉界面娱乐,“我想先上编剧班,可是一看报考的标准,就改报了制片人班。不过真正原因还是当时想成立自己的公司,更需要全局了解,把控项目,所以制片人班是更迫在眉睫。但心里还是嘀咕,制片人怎么学呢?结果课程真的开启了我对制片人全新的认识。而老师教的影视项目开发流程、预算管理、分解剧本等内容,被我直接运用在我们第一部长片《一真见血》的拍摄中。”李靓在制片人课程完成后与妹妹李楠成立青南姐妹影业在第一届制片人班结业后,李靓又顺利入选了第三届编剧班,“编剧班的课程是两个月高强度的训练,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那个最初看起来支离破碎的剧本,经过课程中不断改进,在结课时竟然可以初步满足院线电影剧本的要求。而通过编剧班的学习,我更会以一个编剧的角度研读剧本,不再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指手画脚。所以我向身边的制片人好友极力推荐,一定要抽时间也来上编剧班。做一名具有编剧思维的专业制片人。”曾写过《阿布》《鳟鱼怀念北冰洋》的青年作家张冠仁与他在亭东影业的其他三个同事也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制片人班。“ 这个进修项目是我们亭东影业负责人于梦首先发现的,他认为今后影视行业发展规律是会像好莱坞一样,逐步转型成为制片人中心制,对制片人的专业性需求越来越高,所以第一期我们亭东影业就派出了四位年轻的制片人来参加业务进修,都是在各自专业性领域很有建树的专业人才,比如国内优秀的摄影指导,剪辑指导,录音指导这些专业背景出生,但是还缺乏制片人行业经验的制片人来参加这个项目。”亭东影业是作家韩寒携手ONE成立的电影公司,至今投资出品《万万没想到》、《乘风破浪》、《杀破狼:贪狼》3个电影项目。张冠仁告诉界面娱乐,在制片班学习美国成熟的制片厂生产体系之后,最让他和同事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是美国对电影项目筛选的决策机制。“我们参考过国内其他影视公司项目决策开发流程,也对比了美国六大制片厂绿灯机制。最后经过本土化改造,找到了适合我们公司文化、企业气质的方法,在公司内部建立了类似于绿灯的决策机制,争取更全面更高效的决策判断。”对比国内其他课程,张冠仁认为上科大与南加大的培训更具“长尾和常态的‘双长’效应”,“这里的课程设计相对比较严谨,注重美国一线工作者交流。老师也经常会在新一届课程调整后,针对性的通知老学员来‘拾遗补缺’。国内其他课程可能比较重视业界资源互换,而这个课程相对专业性和美国对接性更强,国际视野强,很适合创业期成长期的新锐制片公司。”而除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建立,上科大与南加大项目的开设,早在2012年上海戏剧学院就成立电影电视学院。在该院院长胡雪桦看来,上海戏剧学院在电影教学上是有历史传统的,”1945年上海就建立了戏剧专科学院,当时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电影专业,一个是戏剧专业。到1952年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变成上海戏剧学院时,电影就被砍掉了,一直到2012年才把电影这块恢复。”胡雪桦认为,虽然以往上海的高校也有很多影视学院,但基本上是理论教学,因为没有一线的从业人员来教课,而创立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培养方针就十六个字:创作实践,综合专业,精耕细作,育人育才。两年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关电影教育的论坛上,胡雪桦曾就上戏电影电视学院的办学理念进行过解读,他说,“我自己在美国读导演,什么都得学,摄影、录音等所有工种都要学,所以我们学院的学生入学前两年也什么都得学,后两年再分专业。”对于这样的课程设置,胡雪桦认为是有助于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上手能力。“目前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讲,南方的电影教育,我们这块做的最好。我们这几年,国内的奖项得了五十多个,国际奖项得了二十多个,我们学生都是在毕业前人家就来挑选了。”与上海戏剧学院重新重视电影教学类似,2015年,有着20多年发展历史的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也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更名之后更是邀请到导演陈凯歌担任院长,2016年,学院又聘任导演田壮壮为副院长、导演系主任,奚美娟、赵晓时分别担任表演系和摄影系首席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教授认为当时选择这些业界名人前辈加盟主要基于四方面考虑。“第一,他们是电影实践者,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深知一名合格电影人应具有的素养、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电影人才培养提出非常针对性的意见;第二,他们在国际国内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可以在电影人才引进和其他资源拓展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带来大量参与电影一线制作的机会;第三,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田壮壮副院长曾长期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对我国电影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体验。最后,他们都发自内心的热爱电影事业、热爱电影教育事业,希望能够通过人才培养来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不同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位后教育”或是上科大与南加大的短期培训项目,是以较为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来培育电影人才,但两所学校培养人才的国际化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逐步加快。据院长胡雪桦介绍,上戏电影电视学院与俄罗斯、美国等多所知名电影学院都达成合作关系,并且连续六年开设了名为《全景·好莱坞——高端研究系列》的专题讲座,邀请好莱坞一线的导演、配乐、声音、剪辑和摄影师前来交流。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告诉界面娱乐,去年到今年,学院已经举办了多场大师工作坊,邀请的国际师资均来自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波兰洛兹电影学院等北美、欧洲顶尖电影高校。“未来我们计划邀请具有来自北美一流电影学院、具有丰富教学和电影制作经验的教师在上海电影学院长期任教,同时与国外高校合作,加强对学院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电影专业能力和电影教学能力,让我们的师资水平能够真正与国际接轨。”同时,上海电影学院也在专业设置、招生范围等方面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何小青院长透露,学院目前已获得教育部批准,将成立目前国内唯一的“电影制作”专业,明年6月即将招生。与其他影视类专业招生走“艺考”路径不同的是,它将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意在于全国范围内寻找更多怀抱电影艺术梦想的“理科生”。“这样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要求,更希望培养出在导演、编剧、摄影摄像、录音、制作等全领域的通才,并使更多年轻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强项,以适应现代电影工业的人才需求。”可以说从2012年起,上海在电影培育人才方面突然发力,动作频频,并在短短五年间取得了令业内侧目的成果,这一切都与上海市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有着密切关系。2011年上海市引发《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八项具体措施中就明确提出“加强电影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电影行业特点开展教育培训,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为上海电影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4年,根据国家财政部等7部委出台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精神,上海市委宣传部等9部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内容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区域发展、摄制服务七大领域,明确设立了“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并提出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上海电影发展。2015年11月,上海市又进一步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扶持奖励范围几乎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对98个项目资助或奖励的总金额近2亿元,其中就包括对电影人才培育方面的直接扶持。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刘海波告诉界面娱乐,“学院在开办的时候,设备、装修都有政府参与投资,直接拨款大约七千万,包括教学楼的装修、第一期的设备,第二期的设备,第三期还在投,因为电影行业更新太快,我们又再增加了新的专业和班级。”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同样也在政策层面获得了大量的支持,何小青院长透露,2017年上海文教结合专项“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机构建设试点”项目,由6家试点学院承担,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正是其中之一。今年他们也获得了“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用于资助上大上海电影学院针对电影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项目。而就今年在12月14日,上海市政府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围绕着力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等提出了50条举措。重点聚焦了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等八大产业。如此密集的利好政策,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发展文创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的决心和诚意,而这些动作也迅速吸引了业界的注意。早在2014年,上海明确设立“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时,包括博纳影业、腾讯影业、阿里影业等重量级企业就纷纷来上海注册了分公司,同时包括王小帅、贾樟柯等知名导演也在上海开设工作室。但显然要形成完整成熟的影视产业链,光拥有这些成名已久的行业巨头远远不够,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归根到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而这些真正能够输出到产业的专业人才更仰赖健全的教育机制。因此在最新颁布的“上海文创50条”中,“创新影视人才培育模式”就列在了影视产业的重点发展条目中。而与界面娱乐对话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何小青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刘海波副院长等诸多正在进行上海电影人才培育的实践者,也都认为“创新影视人才培育模式”是上海高校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也只有“创新影视人才培育模式”,上海影视产业才有机会“弯道超车”。正如何小青院长在采访最后所说:“电影是产学研最无法分割的行业,上海的电影产业环境和城市吸引力是能够支撑上大上海电影学院走向国际一流的根基,而上海电影产业的腾飞也需要电影学院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积极的贡献。这其中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复兴上海电影产业和提升上海电影教育相互依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与资本的汇集,加上已经初步形成体系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上海的影视产业而言,形成良性正向的产业循环指日可待。
近日,院线电影《隐秘直播》在浙江宁波开机。作为一部密闭空间悬疑喜剧类型片,《隐秘直播》仅依靠单一场景、清一色女性角色及大量对白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故事围绕谁是游戏设计天才何不遇的情人展开,通过一场全网直播的密闭空间捉奸行动,传递出“我们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爱让鬼变成人”的主题,既紧张刺激,戏剧性极强,也非常的贴合现实,温暖正能量。片中的五个女性角色,性格各异,而又相互牵绊。情节一再翻转,从脑洞大开到抽丝剥茧,在连绵起伏的问号中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直播环节的设置不但强化了主题,也推动了叙事,更对现实中的网络环境进行了某种讽喻。笑点设计也非常的合理有效,是一部值得期待的悬疑喜剧电影。电影《隐秘直播》由青年导演夏草编剧并执导。夏草系电影学硕士,此前他的电影剧本《服了!骆伊德》获得2020澳门电影节提名、长三角首届高级电影编剧研修班入选作品等奖项。电影剧本《桃花盗》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并由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电影作品《你在干嘛》入围2016澳门电影节。电影短片剧本《中国,站立成树》系谢晋导演收官之作……导演通过一场有外界直播参与的五个女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刻画人性,刻画每个人物半人半鬼的极端真实状态。但最终在爱的感召下,每个人都绽放人性的温暖和力量,既紧张有趣,又非常的阳光正能量。作为一部仅仅依靠台词和表情叙事的密闭空间电影,《隐秘直播》对演员的台词、表演功力要求非常之高。主要演员全部启用了非常贴合角色的青年演员,由姚晓棠、文婕、马歌、白杨子和刘德熙五位女演员主演,巫迪文倾情出演。并邀请到操刀过《大圣归来》等多部爆款作品的滕奎兴老师担任台词指导。彩排现场新老碰撞,精彩纷呈。还在剧本阶段,《隐秘直播》就获得著名编剧何可可老师、贾鸿源老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蒋为民院长、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的指导,其中蒋为民院长还担任本片总策划,在剧本之外,也给项目带来了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电影由上海旧时光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并开发制作,敦禾影视联合出品。旧时光是一家年轻的创作型电影公司,公司储备开发了《社交游戏》、《服了!骆伊德》等多个喜剧电影项目,立志于为大家创作“欢乐、有趣、阳光”的电影作品。《隐秘直播》系旧时光首部作品,完全秉承了这一创作理念,期待未来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平遥国际电影展每年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电影教育产业的发展,13日,一场“电影教育对话”在这里展开。这场对话是在我省决定依托山西传媒学院组建山西电影学院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据悉,山西电影学院将采取“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由贾樟柯担任院长,学院将于2021年元旦前挂牌。此次对话的嘉宾中,包括历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的谢飞、较早在综合性大学里设立电影学院的上海大学校长龚思怡、山西传媒学院院长李伟以及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同时也即将担任新成立的山西电影学院院长的贾樟柯。对于这个山西电影教育史上的重要决定,这些电影教育工作者从各自的角度,畅谈电影教育模式和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即将诞生在山西的电影学院提供智力支持。山西电影学院将在平遥、汾阳打造教学基地在对话中,山西传媒学院院长李伟介绍了即将新建的山西电影学院的概况——山西电影学院采取“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一体就是以山西传媒学院现在的主校区为主体,同时建两个教学实践基地。一个就是在平遥,依托平遥国际电影展现有的场地和平遥的天鹭湖,将打造一个实践基地。这个基地将来要拥有影视拍摄、影视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另外一个基地在汾阳贾家庄,是一个教学实践基地。将建成独立的书院制校区,可容纳五百到八百人。在这里将聘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成立大师工作室,进行教学工作。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将采取2+1+1的教育模式。大学一、二年级将在校本部来进行专业和公共课的教学,三年级将会到汾阳贾家庄学习,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进入大师工作室进行专业素养方面的强化训练。第四年学生将分别到这两个基地去进行一些影片的创作,李伟表示:“山西电影学院是在贾导的整体策划下完成的方案,学院的院长将由贾樟柯出任,学院将于2021年元旦前挂牌。”院长贾樟柯认为开放式思维教育模式最重要作为一座“桥梁”,贾樟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如今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同时即将担任山西电影学院院长。提起三地不同的电影教育,贾樟柯说:“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优点是高度的专业化训练,它是培养动手人才的,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如果说有‘道’跟‘术’的区别的话,上海教的是‘术’,而北京更偏于‘道’。”作为拥有两个电影学院院长头衔的电影导演,他心目当中好的电影学院是什么样子?怎么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全球化背景的电影人才?对话现场,贾樟柯表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相对开放性的思维模式的教育,可能就是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因为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电影这个艺术一直随着传播方法、传媒技术的改变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能够让学生保持学习精神,包括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新的东西,反过来也才能在创作上始终保持创新性。”南北两位电影学院负责人谈经验担任北京电影学院领导职务多年的谢飞,已经是第三次来平遥,而这次是带着电影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思考而来。在他看来,传统电影学院本科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必须彻底改革。谢飞为大家说了一组数据,纵向比较了导演从业的状况。他所在的60届导演系,24个人入学,19个毕业,多数人拍过一到两部。到了78届导演系28个人,当导演的有25人。谢飞说:“在当时计划经济和胶片时代,电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难进的圈子。但是电视、录像带出现后危机就来了,85届的王小帅,有67%当了导演。到了新世纪,这样的比例越来越低,比如去年在平遥电影展凭《过春天》获奖的白雪,她是2007年本科毕业,到她拍第一部长片已经十多年了。所以,导演在22岁大学本科毕业后,有十年左右你可能无法在导演行当里占到一个位置。谢飞建议,应该影视本科就是叫影视制作综合培养,头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偏重专业,而精英培养是在硕士阶段。“就像现在郭帆,他本科读的是法律,在电影学院研究生学的是管理专业,但他拍出了《流浪地球》。而最近这几期导演班的学生,就是拍了网剧才找到职业。所以我们整个教学目标对象,不仅仅是院线电影,所以一定要把思路打开。”作为较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电影科系的上海大学,校长龚思怡分享了他们与温哥华电影学院对于电影技术教学的实操经验。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张洁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胡续光(责编:刘洋)【来源:山西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在昨天之前,意大利老头马可·穆勒有很多身份。比如,著名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影评人,他曾是威尼斯、洛迦诺、鹿特丹、佩萨罗等国际电影节的前任主席;比如,他被誉为“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曾荣获中国国务院授予的“中意友好贡献奖”。但昨天之后,他又有了两个全新的身份:一个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另一个是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图说:马可·穆勒有了两个新身份 官方图明年1月1日,教授马可·穆勒就将正式到岗,“每年我会花超过八个月时间在上海、在上大。”昨天下午,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他接过聘书时这样跟学生许诺。“我会开设电影节策划、电影翻译、电影建筑设计等课程,我想我还能为中国电影做很多事。”接受晚报专访时,他诚恳道。与中国电影,结缘很早“我这辈子,可能就是这个命运。”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马可·穆勒,昨天穿了他标志性的中山装,这样定义自己与中国电影的缘分。“老马”今年67岁了,回忆起从前,他说:“1975年我决定来中国读研究生。”1977年6月,马可·穆勒在学校的露天电影场看到了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从此便真正爱上了谢晋导演和中国电影。“谢晋是我的老师,《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和《芙蓉镇》,都是我做的全球首映。”他说,那一时期他还看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老电影,如《神女》《十字街头》《天涯歌女》;也看了新中国成立后、文革前创作的大量电影,《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他同样如数家珍。他说这些电影或许算不上“丰富多彩”,但却具有相当独特的审美价值。图说:《红色娘子军》让马可·穆勒爱上了谢晋和中国电影 网络图马可·穆勒与中国青年导演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你知道我第一部带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影片是什么吗?”他自问自答,“是凌子执导的《原野》(杨在葆、刘晓庆主演),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影片。”后来凌子给马可推荐了北京电影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开始拍一些小作品了,我记得导演是田壮壮、编剧是陈凯歌、摄影是张艺谋。”马可笑着说,“那天晚上,我就变成了他们所接触到的第一个老外。”图说:马可·穆勒与田壮壮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摄为华语影人,受过“委屈”后来,在他担任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人期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与《秋菊打官司》成功入围并最终获奖;再后来,他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总监的8年中,华语电影《断背山》《三峡好人》《色戒》《桃姐》与《人山人海》先后夺魁。荣誉累累,但马可·穆勒记得的,倒都是“骂声”。第一次被骂是1989年,那年侯孝贤获得金狮奖,意大利两张大报纸质疑说,侯孝贤获得大奖,是不是因为某个人的关系,“其实那个人不是我,是评委谢晋的力荐,使世界影坛最终‘发现’了一个新的电影大师,但我还是被意大利报纸‘骂’惨了。”第二次被骂是因为徐克,“那时候,我把徐克的电影放在每晚7点半的黄金时间放映,一般电影节这个时间段都放欧洲电影或者美国片,我就放华语片,就被媒体‘骂了’。“图说:《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网络图不过,他也有得意之作。“《三峡好人》获得金狮奖,那届没有一位中国评审。”作为那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他看好这部电影,“我想,最起码评委会里得有一个人能看懂这部电影,就选了一个葡萄牙的制片人,他很先锋,我知道他能理解贾樟柯(的好)。”就因为上海,选择上大“40年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很多亚洲导演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帮助他们对接国际电影节,希望最起码在上大,可以开设一门叫‘电影(节)策划’的课。”马可·穆勒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这是中国这么多电影学院和大学,从来没有过的。”其实接下上大特聘教授的聘书,也不是没有犹豫过,“有另外两所中国知名大学邀请我去教电影,但我考虑了一段时间,都没有答应。但昨晚,一顿饭,不到两个小时,我就决定,要来上海大学。”图说:马可参加上大温影讲堂 官方图虽然近些年新娶了上海老婆,也会烧一手地道的本帮菜,但马可·穆勒说,欣喜地应下上大的邀约,是郑重而审慎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好朋友贾樟柯、田壮壮、陈凯歌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也一直有了解这所大学对电影、对艺术教育的虔诚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片电影的沃土,“上海是中国电影真正的发源地,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在这里,可以有不断攀登和创新的想象空间。”(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记者手记丨老百姓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马可·穆勒无疑是深爱中国和中国电影的。他说,有时候看到主旋律大片里那些老百姓,就会想,“或许,这就是我为什么1975年,就决定要到中国来读研究生。”但他也说,研究亚洲电影40余年,他最推崇的是日本和印度电影,“因为复杂,尤其是对人性的探索,特别是很多电影看起来是商业片,但他们也没有放弃这种探索。”他诚恳建议中国导演,要“用老百姓的故事来说服老百姓”。他甚至非常认真地拿《流浪地球》在网飞的热播举例说,“能说服中国老百姓的电影,也可以说服外国老百姓”。图说:马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摄专访时,信息和观点满满,让人觉得老马恨不能明天就已经是2021年,他好赶忙站上讲台,给上大的青年学生们面授机宜。“我肯定还会开‘电影翻译’的课。“马可说,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一方面是要做好“大翻译”,他想要帮助中国电影人更好地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让西方观众能更快也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电影的文化、政治背景;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小翻译”,”有很多华语片,特别是年轻导演的影片,没有受到国际电影节的认可,是因为他们都是小成本的电影,翻译太差了,根本词不达意。”怒其不争的老马带着几分狡黠和得意,又问了我一个问题:“贾樟柯、刁亦男的电影比较受西方欢迎,你知道都是谁翻译的吗?送去戛纳的字幕都是杜阿梅做的,你知道她是谁吗?”我哈哈地笑说,我知道,这个中文名字是谢晋取的。“对,她是我前妻。”这个爱中国、更爱中国电影的老头抢答说,他哈哈地笑了。(孙佳音)
娱乐圈哪些明星学历高的吓人?网友:身为学渣,不懂学霸的世界!娱乐圈有些明星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但非要靠才华!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有谁!杨澜之前国家台的主持人。1990年,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年至1996年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董卿董卿之前因为在春晚当刘谦的脱而被网友不喜。但又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被观众喜爱!1999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院,后在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07年继续进入上海戏曲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陆鹏陆鹏让大家对他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经常扮演抗日神剧中的日本将军,并且演的十分到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他之所以表演的这么好,是因为他对日本武士片和美国西部片的表演风格有深入研究,有12年的大学教龄,能熟练使用英语、日语。并且他还擅长各种体育运动,游泳击剑什么的不在话下!王力宏王力宏就不用多说了,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双学位硕士。并且精通多种乐器!胡歌胡歌2001年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多年的积累加上认真的学习,他以专业第二名(第一名为保送生)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17年3月份先去位于旧金山的旧金山艺术大学读语言,7月再去纽约大学进修导演。胡歌是娱乐圈中难得的没有因为爆红而迷失的人。李治廷李治廷18岁考入著名的伦敦帝国学院物理系,据了解,帝国理工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英国大学的三甲之列。辰亦儒辰亦儒是飞轮海的成员之一。毕业于温哥华SimonFraser University 大学 主修经济,University of Victoria 硕士主修经济。黄磊黄磊大家都知道,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后直接任职教师!其实黄磊最擅长的是数理化,数学基本上都在90分以上,化学基本上是满分。但黄磊的爸爸当年硬是把他塞进了文科班,就这样人家还是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学!郭蔼明刘青云妻子郭蔼明,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双硕士学位。董璇董璇虽然人品不行,但学历还是非常有看头的!高中毕业时她以全纽约第一名、180门功课全A的成绩入读“世界女校”韦尔斯利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并且获得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ISEF世界青年科学竞赛植物学一等奖。蔡依林蔡依林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关键是蔡依林已经出版三本英文书籍,不简单。张国荣1976年高中毕业后前往英国利兹大学纺织 学院就读,后因其父亲生病迫使他中断学业,返回香港。其实要不是返回香港也不会进入娱乐圈,继而就不会是那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