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海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召开,会上揭牌成立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继上海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后成立的又一研究基地。相关政府人员、企业代表和高校代表在揭牌仪式上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称,上海作为正在建设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要把握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的契机,通过成立市级的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研究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应用。他进一步提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生产制造、交通物流、金融交易、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提出,区块链目前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其深入推广应用仍需发展,需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她并称,信软司下一步将加强研究分析,围绕关键环节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做好“深入研究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支持开展区块链创业创新”、“加快推动区块链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代表宝武集团总会计师朱永红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情况,提出中国宝武将以现有的产品供应链为基础,结合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打造出一个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高度统一的产业链生态圈。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小峰认为,“上海的区块链技术即将进入真正发展的阶段,”他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中心的成立,使技术驱动产业,助力上海数字经济产业的成长。除了上述人士外,业内专家还提到了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银联董事柴洪峰论述,当下区块链项目大多是“九死一生”,投资大,但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则很少。他分析,区块链技术仍在刚刚起步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创新风险,开源项目众多,良莠不齐,如何对其选型是需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从四个方面详析区块链技术所遇到的新的挑战。一是技术的共识不等于业务的共识,对此,他解释道,区块链技术给多方主体提供了洽谈的机会,但能否谈成还不一定;二是区块链的可信度有待商榷; 三是分布式运维的复杂性和协同性亟需管理,链管平台或将产生;四是资产上链的真实性仍需核查,应确保链上链下账实相符。
上海市被称为东方明珠,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市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上海还是我国先进制造业之都、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作为我国最富裕的长三角经济板块的龙头,上海更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上海聚集了一大批的国家级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涉及航天卫星、舰船动力、生物医药、大飞机、计算技术等各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你知道中央驻上海的科研机构实力有多强吗?今天小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所之一。所本部职工1400人左右,32所是国内唯一的覆盖自主基础软件、嵌入式系统及网络通信关键芯片、计算机产品线的专业研究所。32所自成立以来,创造了我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被誉为“神算所”;32所孕育出中国第一家IT上市公司——华东电脑,被誉为上海IT人才的“黄埔军校,获得过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又称为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一一所是一个具有57年历史的舰船动力研发机构和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国家级舰船动力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柴油机及动力系统、电气及自动化系统、能源装备及工程、分布式供能与新能源服务、海外业务等七大战略业务,业务涉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员工2000余名。3,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担负着中国民用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飞机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任务,是我国最大的民机研发中心,现有员工3500余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民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曾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10飞机;与陕飞联合设计了运8气密型飞机等。上飞院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的设计研发任务。4,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上海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上海生物制品厂,由卫生部直属领导。目前,中国生物上海公司主要产品为预防用生物制品。长期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863"、"973"、"传染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军民机航空电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制,。上电所作为中航工业旗下承担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研制的重点科研单位,全所从业人员2600余人。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座舱显示控制、核心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无线电通信导航、工程与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国内第三、第四代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以及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6,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又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卫星创新院现有两个园区,浦东张江园区和临港卫星研制基地,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61颗卫星,已成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7,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前身为1957年邮电部批准成立的上海电信研究所,1966年更名为“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大型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之一。建所以来,电信一所以电话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为基础,历经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取得了150余项国家、部委级科研成果,拥有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社会应急通信等专业领域30余项值得自豪的国内“第一”。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又称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于1977年建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所在普陀区、松江区拥有三个所区。其中,五十所现有职工1300余名,下属八个科研生产部门、三家产业化公司。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490项,获得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近300件,形成了军工电子、电力电子、市政电子和安全电子四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战术通信技术、微波与探测技术,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猜图:这是上海哪个标志性的建筑?除了我们提到的8个来自上海市的优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之外,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重要驻沪的科研院所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欢迎大家关注小鹏财经。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陈雨康 记者 宋薇萍)上海市政府11月20日举行第31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新闻通气会。此次获颁证书的共有2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1家研发中心,共35家企业(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被同时认定为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25家地区总部中,高能级总部占了一半以上,其中4家为亚太区总部、4家为亚洲区总部、5家为大中华区总部。11家研发中心中,有3家为全球研发中心、1家为亚太研发中心。从投资方所属行业看,投资方来自制造业的企业有24家,约占70%;服务业的有11家,约占30%;信息技术、商贸领域各2家;投资方为金融、餐饮、工业设计领域的企业各1家。从投资方能级看,有14家投资方为财富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其中,财富500强企业3家,分别为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台湾广达电脑。行业龙头企业有:全球最大的外币兑换公司通济隆,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和分销企业之一的昂高化工,世界上最大的软冰淇淋设备、奶浆、蛋筒综合供应商日世,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集团之一的恒天然,全球前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世界排名前五的挪威船级社和意大利船级社,世界知名乳制品企业明治,全球知名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世界排名前三的摄像头芯片提供商豪威半导体,国际顶级光学薄膜镀膜设备制造商光驰等。据介绍,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是上海利用外资的特色工作和亮点。自2002年起,上海市政府每年举办1至2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仪式,由上海市领导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至今共已举办了30期。2017年9月、2018年4月、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上海市市长应勇先后四次共为14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大大提振了跨国公司投资上海、扎根上海的信心和决心。
本报讯 (记者周皓 通讯员张志斌)太重集团3月13日消息,太重(上海)研发中心揭牌。以此为标志,太重将打造以太原本部技术中心为基础,以上海研发中心为突破,海内外协同发展的“1+6”大技术中心格局。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太重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属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能力,推动与科研机构、重点院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施战略经营单位(SBU)管理,开展卡脖子和关键技术攻关。成立太重(上海)研发中心,是集团公司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信息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聚焦高端技术,服务集团公司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具体实践。太重集团负责人表示,太重将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及人才优势,进一步完善太重集团技术研发体系,加快引才引技引智步伐。太重将按照“研制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的思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公司战略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建设一流平台、吸引一流人才、攻关一流技术,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贡献太重力量。(责编:褚嘉琳)【来源:山西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解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微模式”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0年4月,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这两家企业都来自“新微模式”,业界为之欣喜,“中国芯”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收到一份特别的90岁生日礼物——沪硅产业制造的300mm大硅片。突破“卡脖子”问题,是邹世昌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硅片诞生,让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二十年磨一剑,这是“新微模式”的结晶。经过多年摸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探寻出一条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新微科技集团的平台,构建起以技术为前提、人才为关键、资本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依然是难点和堵点,“新微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更精准,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顺畅。国产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科技成果转化,远不止“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再到批量定型生产,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好比跳龙门,一大批科研成果迈不过去。”新微科技集团总裁秦曦说。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护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沪硅产业、矽睿科技、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在秦曦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远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协同,迈过一道道坎,解决一个个问题,“常常是好不容易推进了一公里,抬头一看,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长李炜,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创业团队。2006年,由上海微系统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沪硅产业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国产大硅片生产制造的飞跃。目前,沪硅产业初步完成全球布局,力争成为世界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步比国际同行晚20年,中国发展大硅片的过程就是补课的过程,必须加速、加倍投入。”李炜说,“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将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新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后,是一个近百年老所对科技创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团则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统所为科研平台,其布局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为产品中试与技术转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团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由此构建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形象地说,上海微系统所专注原始技术创新,要拿出“原理样机”;上海工研院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新微科技集团要推进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就是把产品放到货架上,最终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充分释放协同体系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额温枪的缺“芯”之急——下好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额温枪等无接触测温设备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为了让更多的额温枪尽快上岗,新微科技集团携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动,8英寸研发中试线提前复工,不断挖掘产能,在一个多月内将传感器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解了红外测温计企业的缺“芯”之急。智能体征实时检测系统,让方舱医院实现病症早发现、早干预;战疫执行管理系统,让基层医疗体系实现平战结合、立体防治……面对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可支配资源。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来自多年积淀和前瞻布局。战疫中大显身手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是对标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一环。战疫执行管理系统则来自新微科技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谋篇,着力攻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基层医疗体系应用中的标准化问题。秦曦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团致力发挥好助力、牵引和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微系统所目前设有9个研究室,以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谋划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集成电路、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微系统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试研发平台布局,打造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微科技集团则已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四大业务板块。秦曦将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归因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的驱动。“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一体,三个轮子同时转,有一个地方卡住就转不过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将产业的前沿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解决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问题。同时,布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在这里,一条融合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业背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责任也是使命尚飞光电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2019年3月,尚飞光电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2019年3月,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市值迅速飙升。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让科研人员都去搞企业。”秦曦说,“创业九死一生,干公司也是科学。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优秀的企业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把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事业向前推进。”通过“三位一体”“三链融合”“新微模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2020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孵化培育体系,搭建科技与资本的纽带,为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梳理、筛选、培育更多优质的种子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市服务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团还布局了科技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站。近年来,“新微模式”以上海为中心,持续向长三角辐射拓展。汇集上海微系统所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新微体系下的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紧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生于科技,长于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咨询和上市辅导,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新微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秦曦说,“我们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积累,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让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团携旗下新微资本重点参与体系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或重组,超10家高潜力型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提交多家科技企业进培育库培养,带动超百亿元的科创产业投资。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俞跃辉思考的是: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统所,如何更好地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产业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跃辉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01版)
嘉宾简介于鹏飞,博士,助理研究员。2014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位电子结构团队,先后参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平台(SIP·ME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已验收)和国内首个材料化学专用的共振弹性散射实验站(科技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第二负责人,在研)的研制,并申请发明专利2项。依托发展的先进表征仪器和方法,致力于从电子结构和局域结构角度建立材料内部微观作用与宏观物性的关联,深化对能源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为能源材料性能优化提供指导。主持开展的能源材料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面上项目1项。目前已发表文章14篇,包括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等期刊。
商政本报讯 主题为“新技术、新动能、新生态”为主题的2020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年度峰会12月17日在沪举办。此次峰会聚焦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关注信息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展现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与发展前景。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会长、东软集团副总裁邢波表示,金融科技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武器,也是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不断发展的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为金融科技的反刍创新构建了良好生态。”此次峰会上,《2020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牵头联合沪上多家金融信息企业、信息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编撰,对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情况、主要业态、技术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盘点,为政府相关部门推动产业发展、行业企业创新自律,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报告》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旨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着力挖掘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潜能,深度激发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活力,提升金融信息行业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信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上海各类金融信息行业主体有序发展,包括金融资讯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连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延伸和完善资产配置服务链;上海本土支付机构转向产业端寻求新的增量市场等。此外,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已经形成了“双城”(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双轮(业务、技术)驱动的区域格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孙德功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普惠效应。”
来源:一财网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将成为金融业的“都江堰工程”。 金融科技作为连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关键,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2月7日~9日,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首届上海金融科技创新博览会暨全球金融科技节正式举行,来自政府单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多个行业的业内人士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每年都在快速发展融合,为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面向未来,上海正按照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落实“三大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一方面推动金融与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与安全并重,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上海金融科技发展亮点纷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不断推进金融与科技碰撞出火花,不仅创造着新的服务模式,也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效率。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都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陈鸣波表示,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行业的变革,从金融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来看,上海拥有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良好条件。一方面,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完备,包括股票、债券、期货、保险、信托等要素,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达1726万亿元;另一方面,上海正在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构建基本框架体系。精准发力之下,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取得明显成效。第一财经注意到,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看,上海已培育了张江、临港、紫竹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同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加速集聚,成立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科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另外,上海还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成了“双千兆第一城”,智慧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从金融科技应用角度看,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称,今年以来联合六部委推进上海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3个试点项目全部上线试运行。在技术先进性、场景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优化民生服务,展示了上海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另在监管方面,上海践行柔性监管,已落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上海首批8个试点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多方安全计算等多种高新技术,体现了金融科技多方融合、多向赋能的特点。面向未来,陈鸣波表示,上海将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一方面推动金融与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与安全并重。尤其是在当今的情势下,创新将改变金融的流程,也会加大风控难度,因此要用科技的手段增强监管能力,守牢金融安全底线。这也是业内的共识。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服务质量提升也会改变金融行业运行机理,加大风险防范难度,使得金融科技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提及,金融行业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混业经营趋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如何运用前沿科技手段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强化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战略需要,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领域。对此,刘兴亚表示,未来央行上海总部将在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下,充分发挥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护航、孵化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快速打造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监管要求的优质产品供给。金融科技监管需把握有效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论坛上,多位与会者就金融科技的监管发表了看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称,目前市场十分关注关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从金融科技到金融科技公司,这表明我们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已经从业务层面到主体层面,认识在深化。”屠光绍表示,整体而言,对金融科技公司关键是要做出有效性、适当性的监管。因为监管的核心在于有效性,如果监管有效性不够,将会阻碍金融科技的发展,影响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创新,甚至会引发市场风险。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提到,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近来金融科技企业以及金融科技产业园区不断落地,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的金融科技主体,其监管机构和监管程度也应有所区别,建议上海构建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构建国际监管合作,发展监管科技。而至于如何实现金融科技发展中的有效监管,屠光绍提出要关注四个方面。首先是创新监管试点,稳定金融科技市场环境。比如底线、主体、监管边界,以及监管沙盒的试点等,都需要明确。其次,要适度监管对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科技公司。比如,技术创新阶段,以监管金融科技的应用创新为主;产品稳定阶段,以监管沙盒的测试稳定为主;市场准入阶段,以市场主体的认定许可为主;合规发展阶段,以政策监管的实质穿透为主。屠光绍还强调,再次,要重视分类监管指引,这支撑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实质性的问题即是根据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除了对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原则性、普适性监管外,对大型或者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适当性监管。最后,规则监管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压舱石”。上海将筹建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对于上海而言,当前开展金融科技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筹建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曾提及,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先锋、双向开放高地,上海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央行将支持上海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等基础设施。目前,相关筹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刘兴亚在此次论坛期间表示,央行上海总部将在总行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上海市政府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在沪筹建工作,做好中国金融交易报告库建设工作,助力上海走出独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柴洪峰进一步介绍了这一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筹建的方向。柴洪峰称,从定位上看,该中心将由央行指导、上海市政府主导建设,企业化运营,聚焦金融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等。通过探索金融业关键技术的科学联合攻关新模式,逐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并成为金融科技中心最显著的“创新引擎”。而在建设初期,柴洪峰表示,将构思启动布局九大类建设任务,其中包括整合协同金融业唯一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科技国家实验室;积极布局产业集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在央行的授权及准入下进行系统集成创新,目前初步拟定了金融安全监管、金融交易服务、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公共服务四大类16个子项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方向;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领域国家高端智库等。段思宇
来源:第一财经上海打造金融科技高地 推进筹建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作者: 段思宇[ 从定位上看,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将由央行指导、上海市政府主导建设,企业化运营,聚焦金融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等。 ]金融科技作为连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关键,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2月7日~9日,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首届上海金融科技创新博览会暨全球金融科技节正式举行,来自政府单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多个行业的业内人士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每年都在快速发展融合,为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面向未来,上海正按照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落实“三大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一方面推动金融与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与安全并重,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上海金融科技发展亮点纷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不断推进金融与科技碰撞出火花,不仅创造着新的服务模式,也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效率。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都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陈鸣波表示,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行业的变革,从金融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来看,上海拥有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良好条件。一方面,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完备,包括股票、债券、期货、保险、信托等要素,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达1726万亿元;另一方面,上海正在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构建基本框架体系。精准发力之下,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取得明显成效。第一财经注意到,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看,上海已培育了张江、临港、紫竹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同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加速集聚,成立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科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另外,上海还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成了“双千兆第一城”,智慧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从金融科技应用角度看,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称,今年以来联合六部委推进上海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3个试点项目全部上线试运行。在技术先进性、场景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优化民生服务,展示了上海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另在监管方面,上海践行柔性监管,已落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上海首批8个试点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多方安全计算等多种高新技术,体现了金融科技多方融合、多向赋能的特点。面向未来,陈鸣波表示,上海将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一方面推动金融与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与安全并重。尤其是在当今的情势下,创新将改变金融的流程,也会加大风控难度,因此要用科技的手段增强监管能力,守牢金融安全底线。这也是业内的共识。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服务质量提升也会改变金融行业运行机理,加大风险防范难度,使得金融科技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上海国际集团总裁、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刘信义提及,金融行业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混业经营趋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如何运用前沿科技手段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强化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战略需要,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领域。对此,刘兴亚表示,未来央行上海总部将在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下,充分发挥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护航、孵化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快速打造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监管要求的优质产品供给。金融科技监管需把握有效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论坛上,多位与会者就金融科技的监管发表了看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理事会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称,目前市场十分关注关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从金融科技到金融科技公司,这表明我们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已经从业务层面到主体层面,认识在深化。”屠光绍表示,整体而言,对金融科技公司关键是要做出有效性、适当性的监管。因为监管的核心在于有效性,如果监管有效性不够,将会阻碍金融科技的发展,影响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创新,甚至会引发市场风险。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提到,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近来金融科技企业以及金融科技产业园区不断落地,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的金融科技主体,其监管机构和监管程度也应有所区别,建议上海构建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构建国际监管合作,发展监管科技。而至于如何实现金融科技发展中的有效监管,屠光绍提出要关注四个方面。首先是创新监管试点,稳定金融科技市场环境。比如底线、主体、监管边界,以及监管沙盒的试点等,都需要明确。其次,要适度监管对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科技公司。比如,技术创新阶段,以监管金融科技的应用创新为主;产品稳定阶段,以监管沙盒的测试稳定为主;市场准入阶段,以市场主体的认定许可为主;合规发展阶段,以政策监管的实质穿透为主。屠光绍还强调,再次,要重视分类监管指引,这支撑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实质性的问题即是根据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除了对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原则性、普适性监管外,对大型或者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适当性监管。最后,规则监管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压舱石”。上海将筹建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对于上海而言,当前开展金融科技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筹建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曾提及,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先锋、双向开放高地,上海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央行将支持上海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等基础设施。目前,相关筹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刘兴亚在此次论坛期间表示,央行上海总部将在总行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上海市政府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在沪筹建工作,做好中国金融交易报告库建设工作,助力上海走出独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柴洪峰进一步介绍了这一国家级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筹建的方向。柴洪峰称,从定位上看,该中心将由央行指导、上海市政府主导建设,企业化运营,聚焦金融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等。通过探索金融业关键技术的科学联合攻关新模式,逐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并成为金融科技中心最显著的“创新引擎”。而在建设初期,柴洪峰表示,将构思启动布局九大类建设任务,其中包括整合协同金融业唯一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科技国家实验室;积极布局产业集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在央行的授权及准入下进行系统集成创新,目前初步拟定了金融安全监管、金融交易服务、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公共服务四大类16个子项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方向;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领域国家高端智库等。
商政本报讯 主题为“新技术、新动能、新生态”为主题的2020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年度峰会12月17日在沪举办。此次峰会聚焦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关注信息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展现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与发展前景。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会长、东软集团副总裁邢波表示,金融科技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武器,也是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不断发展的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为金融科技的反刍创新构建了良好生态。”此次峰会上,《2020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牵头联合沪上多家金融信息企业、信息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编撰,对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情况、主要业态、技术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盘点,为政府相关部门推动产业发展、行业企业创新自律,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报告》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旨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着力挖掘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潜能,深度激发金融信息行业发展活力,提升金融信息行业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信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上海各类金融信息行业主体有序发展,包括金融资讯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连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延伸和完善资产配置服务链;上海本土支付机构转向产业端寻求新的增量市场等。此外,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已经形成了“双城”(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双轮(业务、技术)驱动的区域格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孙德功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普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