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招生有哪些变化?上戏硕士考研参考书目!黑魔岛

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招生有哪些变化?上戏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发布引起了全国考生的广泛关注,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教授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解读。Q1--今年和去年相比,招生政策上有哪些变化?今年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没有原则性变化,但我们学校初试自命题科目变化较大,主要是“业务课一”调整了。研究方向有新增的,也有调整的。Q2--请简单介绍一下新增的两个研究方向?今年新增了两个方向,一个是MA的“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另一个是MFA的“创意写作”。以前我们的招生方向都是史论的,有中国话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但是没有纯戏剧学理论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增加一个纯戏剧学理论的,为中国戏曲史、外国戏剧史、中国话剧史增加美学基础,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增加“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研究方向的原因。还有一个是MFA的“创意写作”,主要是从事一些非戏剧类的创作,如:小说、散文,或者是创意类的其他文本的写作。在一些高校,“创意写作”也已经具有一段历史了。Q3--这次有两个研究方向有所调整,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调整的这两个方向,其中一个原来叫“电影文化研究”。“电影文化研究”这个名字比较宽泛,对于考试很难准备,考生往往不知道考什么,所以我们这次把它缩小一些范畴,比较明确,就是电影史论研究——电影史和电影的理论研究。“电影文化研究”作为博士研究更加合适一些,它是一个大文化,会跨越艺术学,进入社会学或者心理学、政治学、意识形态学的范畴。现在我们缩小到电影史论研究的话,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史的研究。另一个调整的研究方向原来叫“电视艺术理论”。这也是比较宽泛的,原来没有参考书目,学生很难准备,很多学生抓不到要领。现在科技和新媒体发展都很快,所以我们把“电视艺术理论”这个专业,升级为“影视与新媒体”,这样就比较符合我们当前的整个融媒体时代的特点。Q4--考生最关心的是“业务课一”有较大调整,请您介绍一下为何调整以及怎么调整?原来MA是将“文艺研究综合能力测试”,作为“业务课一”的考试;MFA是将“艺术基础”,作为“业务课一”的考试。我们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坚持了很多年,但这两门课很难复习,缺少针对性,什么都考,考生很难掌握。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根据二级学科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比如这个考生考影视方向的,那就只要考影视基础理论;这个考生考戏剧类的,那就只要考戏剧基础理论,这样的话更加有针对性。因为我们的初试只是一个基本的综合素质的考察,更加严格的选拔,会到复试阶段进行。Q5--这次的招生简章附件中还有一份参考书目,是否这就是考试的命题方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书目仅仅是针对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各方向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书目中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但考试内容不仅限于这些书目。我们认为考试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这些参考书目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依据,但也不会局限在这些书目里。上海戏剧学院202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说明:本书目仅针对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各方向最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书目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但考试内容并不限于本书目)615 艺术学理论1.《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何出版社版本皆可).2.《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3.《艺术学原理》,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管理与艺术》,[美]威廉·J·伯恩斯著,杨晓茁译,中国戏剧出版社.5.《西方艺术教育史》,[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612 舞蹈艺术基础理论1.《舞蹈学基础》,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西方现代舞史纲》,刘青弋,上海音乐出版社.3.《西方芭蕾舞史》,朱立人,上海音乐出版社.4.《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文化艺术出版社.5.《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上海音乐出版社.6.《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发展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7.《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湖南美术出版社.613 戏剧基础理论1.《中国戏曲史略》,余从、周育德等(版本不限).2.《中国戏曲名著选读》,金登才、宋光祖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3.《折子戏赏析》,宋光祖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4.《名伶名剧赏析》,宋光祖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5.《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6.《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出版社.7.《现代欧美戏剧史》,陈世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8.《西方演剧史论稿》,吴光耀,中国戏剧出版社.9.《中国话剧艺术史》(1-9 卷),田本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614 电影电视基础理论1.《电影名片十五讲》,厉震林,文化艺术出版社.2.《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1978-2008》,万传法,中国电影出版社.3.《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中国戏剧出版社.5.《中国电视剧史教程》,吴保和,文化艺术出版社.811 中外美学史论1.《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2.《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任何出版社版本皆可).3.《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4.《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西方美学史纲》,邓晓芒,商务印书馆.813 艺术管理学导论1.《管理学》(第11 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艺术社会学》,[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章浩,沈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3.《艺术文化经济学》,[美]姆斯·海尔布伦著.唐正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艺术管理学》,董峰,东南大学出版社.5.《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林一,北京大学出版社.6.《艺术的故事》,[英]E. H.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815 跨文化交流学研究1. 《谁的蝴蝶夫人: 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孙惠柱,商务印书馆.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萨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825 舞蹈艺术研究能力写作1.《舞蹈学导论》,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舞蹈文化与审美》,于平,人民大学出版社.3.《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于平,上海音乐出版社.4.《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于平,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外舞蹈经典作品阅读816 中国戏曲史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2.《中国戏剧学史稿(修订本)》,叶长海,中国戏剧出版社.3.《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4.《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山西教育出版社.817 中国现当代话剧1.《中国话剧艺术史》(1-9 卷),田本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二十世纪中国话剧理论大系》(四卷七册),董健、胡星亮,安徽教育出版社.3.《二十世纪戏剧整体观》,丁罗男,上海百家出版社.4.《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人民出版社.5.《叙事者的舞台——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变革》,汤逸佩,中国戏剧出版社.6.《“郭、老、曹”与北京人艺——戏剧文学与剧场的关系研究》,陈军,中国戏剧出版社.818 欧美戏剧史论基础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世界戏剧史》(上下卷)[美]奥斯卡G·布罗凯特·弗兰克林,J·希尔蒂,周靖波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3.<History of the Theatre>Tenth Edition, Oscar G·Brockett, FranklinJ·Hildy, Pearson Ecation Limited.4.《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出版社.5.《现代欧美戏剧史》,陈世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其它国别戏剧研究,由考生自行选择.

快餐车

上海戏剧学院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4月25日,上海戏剧学院公布了该校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相关信息如下: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现将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方向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一、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MA)复试分数线单科成绩不低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艺术学A类考生。二、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全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注意: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2020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原则上采取在线形式进行,考生操作规程等相关复试内容,请注意查看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网站相关公告。祝各位考生一切顺利! 春天来临,上戏等你!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图片:刘佳奇 排版:范泓俊详细公告请参见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官网

怀疑者

必看!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戏剧学院

01学校简介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分别为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 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02近三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04参考书目《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 张福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陈慧忠 陈永志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外国文学作品选》肖毅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戏苑奇葩一一中外戏剧精品欣赏》吕兆康 陈方编著 1997 年第一版《文艺鉴赏大成》 江曾培等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叶尚青等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 张马力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艺术的故事》 (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英)伯尼斯·马丁,四川人民出版社《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文物出版社《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学是什么》,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克莱夫·贝尔,江苏教育 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MFA)复试分数线:130100艺术学理论:总分不低于355分。130200音乐与舞蹈学:总分不低于335分。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其中电影文化研究总分不低于348分,余方向总分不低于340分。130500设计学:总分不低于335分。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35102戏剧: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总分不低于347分,音乐剧表演总分不低于342分,戏剧影视编剧总分不低于351分,戏剧导演艺术创作总分不低于337分,艺术管理总分不低于346分,社会表演学总分不低于348分。135104电影:影视导演总分不低于353分,影视摄制与录音不低于343分。135105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总分不低于350分,主持艺术总分不低于342分。135106舞蹈:总分不低于335分。135108艺术设计:总分不低于335分。06知名导师王栎: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民间舞教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纪检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高城: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93班毕业,2003年于中央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影视编剧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师从黄维若先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参与《编剧理论与技巧》、《编剧概论》等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编剧演出作品有音乐剧《纯真年代》、 <空中的陶醉》、话剧 《完美世界--CEO幼儿园的童年游戏》、电影《过界》等。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王云:教授,1982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1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现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 《正义与义: <赵氏孤儿>的跨文化阐释》。学术论文: 《道教的承负说与袁枚的《子不语》》、 《正义与义在《赵氏孤儿》中的隐性冲突》、 《明清小说中超验性恶报情节的基本模式》、 《艺术正义是如何借助于宗教正义的: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为主要样本的研究》等。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和美学。

佛法

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相关事项通知!

各位考生: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部署,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6日公布,现将初试成绩查询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初试成绩查询考生可于2021年2月26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成绩查询系统查询本人初试成绩。成绩复核申请我校已对自命题初试成绩进行了认真复核。考生如仍对初试成绩有异议,可申请成绩复核。根据有关规定,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考生不得查阅答卷。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疑问,可申请成绩复核。1.全国统考科目初试成绩的复核申请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受理,受理时间为受理时间为2月27日至2月28日,届时考生可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进行网上申请,申请流程请登录该网站查询相关通知。2.自命题科目初试成绩的复核申请由我校受理。(1)受理时间:2月27日9:00至2月28日16:00。(2)申请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提交成绩复核申请(不受理现场申请)。请考生下载《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申请表》(见附件),在上述规定时间段内(逾期不再受理)填写完成表格并扫描为PDF格式发送到邮箱(邮件名称格式为:复核申请+本人姓名+15位准考证号,《申请表》附件的文件名为考生本人15位准考证号。文件格式不符合要求不进行受理)。《申请表》请用黑色水笔填写,字迹必须端正清晰,身份证件复印件必须粘贴在表格指定位置(身份证正反两面均须复印),联系电话务必填写考生本人手机号。请各位考生切勿来校,敬请理解。复试工作安排我校在充分考虑师生健康和保证考试公平的前提下,安排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真田

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各位考生:+考博公众号/学之恒考博天地2020年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经院招生领导小组审定,以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计算结果按导师研究方向进行拟录取。以下考生拟录取为我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韩爽、李海艳、谢雯雯、张莉、陈丽竹、杨斯奕、欧阳梦霞、张汝杰、齐才华、颜倩、张青、陈诚、刘莹莹、赵蕊、杨伦、郑欣、孔繁尘、薛梦真、程姣姣、曾杨、任珊珊、陈强、李明山、胡佐、王子、邱乙哲、耿帅、吴鑫婧、程瑜怀、田微微、张艾心。该名单须上报教育部审核通过,方为正式录取。2020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查分通知其中“复试面试”、“复试成绩”和“总成绩”均为专业综合面试成绩。 任何信息都无需填写,仅作查分用。

舍之则仰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德治

上海最好的2所艺术类院校,专业过硬,是“艺考生”向往的院校!

#上海#给大家介绍上海最好的2所艺术类院校,专业过硬,是“艺考生”向往的院校!1、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简称“上戏”),于1945年12月1日始建,坐落于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人民市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培养戏剧艺术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其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现设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音乐剧表演艺术中心、公共教学部、研究生部11个二级教学单位,还有附属戏曲学校和附属舞蹈学校两所中专。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分别为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2、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音”),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高等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欧洲音乐学院联盟和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现设有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音乐工程系、艺术管理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音乐戏剧系、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上海音乐学院学科体系完备,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以上就是两所学校详细信息了,供大家参考!

吉冈

远程初试+到校复试!上海音乐学院发布2021专业目录及考试大纲

上海音乐学院简介上海音乐学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先生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办。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以“援西立中,化用为体”办学理念,奠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建制与学科体系。1956年起改用现名,为文化部直属重点院校,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共建院校。2017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学科体系完备,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评级,并列全国第一;“艺术学理论”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20%;“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30%。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获评艺术(音乐)类A+。上海音乐学院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设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办有附中和附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一贯制艺术人才培养体制。往期精彩内容推荐:山东大学音乐学专业、淮阴师范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说明山西传媒学院2021招生简章(附艺术类专业与省统考子科类对照表)武汉大学2021年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武汉传媒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1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办法

艾曼纽

大学与学院有什么区别,你了解多少?附8所学院信息!

云南尚恩教育--一站式解决你的英语考试问题!本文由尚恩英语高考教研组整理相信有不少同学和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高校称之为“大学”,而有的高校称之为“学院”?对此,尚恩“少一门”高考英语精英课程的老师为大家科普一下,“大学”和“学院”不是随意取的哦!他们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和具体的规定。总的来看,大学比学院的要求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就一定优于学院,在一些专业学科上一些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毋庸是置疑高于某些大学的同一专业的。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的主要区别就是学生人数: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下面,跟着尚恩“少一门”高考英语精英课程的老师一起来看看,大学与学院的不同要求,还有8所不错的学院,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一、“大学”与“学院”的不同要求1、 学科专业大学与学院在主要学科及其覆盖专业的设置、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的配置、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普通本科专业总数上有不同的要求。(1)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学院应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而大学应有3个以上。(2)学院的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大学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2、师资队伍大学与学院在师资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博士生学历教师比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正教授职务教师数量等。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30%,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3、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学与学院都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而大学还需达到以下标准:(1)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2)科研水平达到以下标准:A、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B、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C、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D、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4、基础设施大学与学院在校园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称为学院的学校,建校初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适用图书数量,实习、实训场所等方面有着大致同样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大学还是学院,都能为学生提供满足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设施。所以,认清本质区别,综合评判,才能在填报志愿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二、8所不错的学院1、外交学院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1955年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2012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学院亲笔题写了“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授予单位。现拥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及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10个本科专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以及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设在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同国外院校的校际交流日益扩大,目前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02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每年选派部分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家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此外,2013年1月,我院与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和江南名城桐乡市。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第二大传媒类专业院校,中国十大影视学院之一,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北有中传、南有浙传”之美誉。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虽然不是“985”“211”,但浙传的名声却是十分响亮的。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从1978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学校、1984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已有42年办学历史。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等称号。学校学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5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突显、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体系。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一流学科,其中新闻传播学2011年获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称“北二外”,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1964年,由周总理亲自创建,是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高校,我国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之一,中国旅游界最高学府。2013年,北二外成功加入CIUTI(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跻身世界顶级语言类大学行列,也是该联合会目前在中国仅有的四所成员高校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4、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简称“央音”,位于首都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名成立,是由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40年建立的重庆国立音乐院、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系、1918年成立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000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全国赫赫有名的音乐顶尖学府,“央音”是众多怀揣音乐梦想的高三党的理想学府。其音乐表演专业是全国排名前三的王牌专业。5、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建校以来,北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论及专业,导演、摄影、美术、表演等四个专业是该院北京市本科品牌专业,也是国家广电总局本科重点专业。而动画专业则是该院王牌专业,想报此专业的考生,需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6、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黄佐临、顾仲彝等创立,我国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长期担任学院院长。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隶属国家文化部,成为国家重点艺术院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成为同时包括话剧、影视、戏曲、舞蹈等学科专业,办学层次从中专、大学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综合性艺术院校。7、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国际关系学院曾为诞生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五十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完成从单纯外语专业向复合型涉外专业的转型。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196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复合型院校的转型。8、中华女子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坐落于首都北京,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该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为目标。其中,社会学是女院最好的专业之一,女性学最具特色,而学前教育专业则是女院最好就业的专业,在北京也有一定的名气。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03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4年获得招收港澳台(侨)留学生资格,2012年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并与日本九州女子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女子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开展交流生项目。设有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女性学系、金融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院系部。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2个专业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女性学2个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目前正在根据妇联改革要求对机构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尚恩“少一门”高考英语精英课程的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加油吧!更多一手云南中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尚恩教育”,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推送专业、即时的信息哦!

知己知彼

重磅消息:这些省市和高校给出研究生扩招具体计划,考生们沸腾了

自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以来,研究生扩招就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很多考生更看到了继续深造的希望。扩招虽好,但有两个问题困扰大家研究生扩招18.9万,这绝对是件好事,其带来的好处至少有以下三个:第一、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2020年,全国各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874万,创下新的历史记录,这么多的毕业生就业和分流成为大问题;同时,受疫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承受的压力进一步加重,国内更行业和岗位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下降了50%左右。研究生扩招18.9万后,这样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突破100万,这将极大缓解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利促进高校毕业生保就业、稳就业工作的稳步进行。第二、为国家储备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目前,中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市场和社会需求,如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就暴露了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及领域人才缺乏的问题。此次研究生扩招向人工智能、新工科等领域倾斜,将会为我国进一步发展这些热门产业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人才;从长远来看,研究生扩招更会有利促进中国智造2025战略稳步推进,毕竟科技兴国,人才是第一位。第三、有利于平衡及协调地域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人才东南飞”的问题,即优秀人才、高学历人才向东南地区聚集,而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则人才凋零,这样极大制约了西北、西南即东北等偏远地区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形势。而这次的研究生扩招,国家明确提出要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倾斜,这不但解决了每年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中高校“过冷过热”的问题,更有利于从根本上为国家的偏远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笼络”一批人才,这必将对推动中西部、东北等偏远地区的发展和平衡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虽然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多,但其中确有两个问题困扰着大家,这也是大家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第一是东南沿海其他经济发达或较好地区是否会进行研究生扩招:因为虽然国家要求研究生扩招向西北、东北等地区倾斜,但很多考生还是希望能去东南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二是双一流大学是否会进行研究生扩招:双一流大学代表着目前中国内地高校的最高水平,进入双一流大学学习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及社会资源,对今后就业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而双一流大学大学普遍又都是考研热门高校,录取分数较高。因而很多考生都在想能否利用这次扩招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深造,双一流大学是否进行研究生扩招及扩招力度如何就变得万分重要。三省市给出答案,最高扩招22.9%针对大家关心的第一个问题,目前已知的有明确研究生扩招计划的省市有三个,分别是湖南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南省:全省计划研究生招生增加5%早在2月22日,湖南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就联合发布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中就明确指出: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上海市: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在日前召开得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倪闽景主任所提到的市属高校涵盖了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高校、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众多高校。天津市:研究生计划扩招22.9%3月9日下午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杨清海表示:天津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为22.9%。多所双一流大学明确扩招,广西大学最给力针对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目前已经多所双一流大学给出了扩招计划。广西大学:招生规模大、调剂信息多广西大学2020年校执行国家复试分数线B类考生分数线,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南京邮电大学: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作适当调整,等待通知成都理工大学:略作调整电子科技大学:实际录取时将进行调除以上给出扩招信息的双一流大学以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给出的回复基本都是:等候教育部通知,如有变化及时公布。这两类双一流高校最可能扩招,请重点关注第一类: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设人工智能的院校对此次的研究生扩招,教育部明确提出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要说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人工智能必为其一,我们从这次180所高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就能看出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那么中西部地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必然是研究生扩招的“主力军”。所以,笔者在这里请大家关注吉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第二类:中西部医疗领域高校这次研究生扩招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那么医学类专业特别是公共卫生于预防领域专业必然是研究生扩招的重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医学类高校也会是研究生扩招的重镇。据此,笔者请大家重点关注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总之,目前的消息对2020年研究生考生都是非常有利的。最后,笔者在这里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学府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