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上午,延河中学全体教师在学校第二报告厅参加了主题为《项目化学习:背景、内涵与关键要素设计》的校本培训。主讲人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崔春华老师。崔老师从工业革命与人类发展的进程,讲到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养要求,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背景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崔老师引经据典对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基本流程及关键要素、学习目标与成果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和评价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说明,尤其对驱动性问题设计做了重点介绍,用详实的案例介绍了什么事基于真实世界、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基于关键概念和领域核心经验的驱动性问题。最后延河中学朱俊校长对专家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并对学校国际理解课程和项目探究课程给予肯定,他们是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先行者。朱校长希望所有老师都能把今天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标新中考、新要求,盯牢命题导向,在教学中快速做出调整和改变。要开启学生的情感状态,激发学习内驱力和主体感受,从根本上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来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市委组织部今早发布,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经市委研究决定,对赵万兵、卫岚、郭为禄、方勤、桑标、张谦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赵万兵,男,1970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四川西充,全日制大学,农学学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稳定处处长。拟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岚,男,1968年11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宁波,全日制中专,在职大学,工程硕士, 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拟推荐为徐汇区副区长人选。郭为禄,男,1964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福建平潭,全日制大学,经济学学士,在职研究生,法学博士,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拟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方勤,男,1966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法学学士,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拟任上海科学院纪委书记。桑标,男,1966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余姚,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硕士,在职研究生,教育学博士,1990年3月参加工作,2004年4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拟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谦,男,1967年11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文学学士,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0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拟任上海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述公示对象中需执行任职试用期的,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公示时间为:2018年9月20日~2018年9月27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市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12380,24021442(传真);联系地址:高安路19号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邮编200031);网上举报:上海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shanghai12380.gov.cn);短信举报:手机(限上海地区用户)发送短信至1063912380,18802112380。市委组织部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履行保密义务。为便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请在反映问题时,提供具体事实或线索,并请提供联系方式,以便市委组织部将核实情况作反馈。资料:市委组织部编辑:景雯
(记者:张伟 撰稿:姜新苗)2020年11月9日上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在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副局长刘喜红和管城回族区教研室王华月老师的陪同下,莅临郑州市管城区回民第一小学进行调研。在校长周智超的介绍下,了解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历史发展,重点交流了回民第一小学的品质课程建设情况。校长周智超向杨四耕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的民族特色、学校拥有的文化资源以及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重点汇报了学校品质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针对学校在品质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杨四耕教授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民族文化特色,帮助回民第一小学在品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系统梳理,并对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所困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他针对学校“真善美”的办学理念,对课程建设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模式、育人目标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建议。研讨会上,经过杨教授的精准指导,老师们收获满满,对品质课程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课程建设未来的方向和思路,也更加清晰。老师们纷纷表示,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按照杨教授的指导有序进行,将回民第一小学的品质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图为学而思网校开发的扶贫项目“AI老师智慧教育”的课堂应用场景。(资料照片)“互联网+教育”再迎新一轮政策助推。据悉,为提供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部门今年将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程,通过运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和教育行业持续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还将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工作,提升远程教育建设水平。目前,不少地区的教育网络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推进。在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影响下,“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迅猛,其中,“在线教育”规模将持续扩大,“AI+教育”也已成为新的行业热点。据业内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330亿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个性化教育普及将推动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信息技术普及促进教育公平一块屏幕可以连接起全国名校和贫困山区的课堂,名师课程可以“点单式”播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更多乡村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基于网络的“在线教育”有效弥补了目前学校课堂教育存在的短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5%的在线教育用户认为在线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河南嵩县思源实验学校,好未来为其搭建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并通过学业测评管理系统、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双师课堂教学系统,为嵩县建设全面覆盖教、学、测、评、管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而服务。目前,嵩县思源实验学校主要学科课堂的信息化覆盖率已达100%,超过90%的教师实现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在江西上饶县石人乡小学,依托“腾讯智慧校园”平台,老师们每天发布留守学生成长的视频、图片、语音、作业,并及时通过平台与家长沟通,使留守学生成绩得到快速提高。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手段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生表示,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等方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从而缓解了贫困地区学校师资不足、师资力量弱等困难。好未来集团CTO、教育开放平台事业部总裁黄琰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快应用,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据了解,目前好未来已经与江苏镇江、雄安新区、河南嵩县、云南文山、贵州兴义等地政府展开智慧教育合作,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好未来、腾讯教育等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艾利艾智库首席研究员程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鼓励社会资本在教育信息领域的投资,促进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领域得到更快应用和普及,从而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教育差距。 众多教育机构瞄准“AI+教育”借助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老师可以识别每个学生的举手、答题等课堂行为,从而随时掌握课堂动态,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反馈,带来高体验的互动课堂。这是好未来旗下学而思课堂上的一幕,也是好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的个性化升级。随着“互联网+教育”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AI+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家长反馈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问题,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智能作业批改、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AI老师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在线教育的多元场景中,不断提升了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此前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当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大数据、AI等技术革新在推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在成倍地放大教育产能。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在线教育的突出优势在于灵活便捷、资源丰富,并且能结合AI、VR等技术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据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3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AI+教育”已经成为众多教育机构竞相布局的新赛道。百度教育、网易教育等先后发布“AI+教育”产品,新东方、好未来、学大教育等均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渗透到教育的全场景,并加大技术和资源投入。以好未来为例,据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邦鑫透露,目前公司有超过5000名内容和技术研发人员,现已产生数百项专利。“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更广更新的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替代的。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引入有望替代教师的重复性工作,成为提升教师能力的工具,通过创新增加“育”的分量。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人工智能能够打破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使千人千面的课程设计更加个性化,但对于“AI+教育”这一热点,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调试。多重利好开启“互联网+教育”新空间“互联网+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1142.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48.7%。在业内看来,当前密集出台的相关鼓励政策,有望使“互联网+教育”产业迎来新一轮规模扩张。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等行动,推动在线教育发展。2019年2月,教育部更是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作为2019年工作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力争使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7%以上、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兆/秒)以上。此外,今年我国还将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提升远程教育建设水平,并且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悉,地方已经在加快相关布局。例如,广西教育厅日前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自治区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普及。同时,还将建立教育云准入机制,引入市场化第三方云计算、云应用和云服务资源,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云服务。湖南省则提出建设教育城域网,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接入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均达到100%。事实上,针对技术规模化赋能教育内容的探索已经开启。2018年,好未来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签署教育信息化2.0建设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坚持“育人为本”、探索未来教师人技协同教育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在这次合作中,好未来还将STEAM教育、创客教育资源引入上海市的基础教育领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锻炼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张邦鑫表示,一系列利好因素为互联网教育企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不断创新教学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动力和支撑。未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助力教育普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更公平更有质量地发展。(记者郭倩 班娟娟)
海南日报海口9月17日讯(记者陈卓斌 通讯员颜新峰)9月17日上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海南教育决策研究中心在省教培院揭牌。据悉,这是上海市教科院首次在上海以外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该教育决策研究中心将重点发挥一流智库、一流平台作用,通过提供决策参考、优化人才培养、促进区域间交流学习等方式,全力助推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该教育决策研究中心是省教育厅与上海市教科院合作共建的非独立法人的研究机构,旨在充分发挥上海市教科院在教育决策研究方面的优势,围绕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布局、协同发展、治理能力、内涵发展等方面重点工作进行攻关,打造一所以研究高起点、体制高度开放、人员高度灵活为主要特征,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决策研究中心。目前,该教育决策研究中心已经筹划20多项研究课题和项目,近期将重点围绕海南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和制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内容开展课题研究。【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6月19日下午,“一校为主,多校对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推进会,在沪喀两地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上海主会场设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杨浦校区,喀什主会场设在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疏附校区。会议由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范文毅主持,上海各院校及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张哲民关于上海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的总体工作开展情况及下阶段帮扶任务和项目计划的汇报。在推进会上,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康永强表示,上海援疆干部人才首次进驻喀职院开展帮扶工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给他们“压担子、任实职、担实责”,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尽全力解决后顾之忧。他指出,援疆同志把上海教育最先进的理念带给了学院师生,在工作中务实、创新,展现出饱满的精神和超高的效率。学院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下阶段还需要在借助上海动力,加速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用好上海资源,有序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和依托上海智力,实现智慧校园跨越式发展等几个方面重点推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对喀职院的全体教师和上海援疆干部在边疆所做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参与援喀所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所做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认为,做好下一步援疆工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出真招实招,三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四是要激发内生动力。在专业建设方面,要打好“三个基础”,抓牢“两个拓展”,以此实现喀职院的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晨就下一步做好援疆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在“一校为主,多校对一”的帮扶模式下,上海高职对口援建喀什的机制能够顺利运行,能够取得“中职有联盟,高职有专业”的成果,得益于上海市教委强有力的领导,得益于上海城建学院有章法的组织落实,得益于上海7所援建高校的扎实工作,同时也得益于喀职院对上海援疆干部工作的鼎力配合和支持。他指出,开展好下一阶段的援疆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同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配合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前指,做好帮扶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赵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援疆工作已经过了起跑的阶段,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效率的问题。他认为,开展“一校为主,多校对一”模式下的援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作机制,这不仅是沪喀两地高校的事情,也是上海市教委领导布置的重要任务,各方要努力形成合力。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加强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保障,促进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会上,两地高校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就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柔性帮扶等方面工作开展了互动与交流。(张哲民)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一名学业成绩一般,但创新素养突出的学生,如何在校园生活中发光亮?在上海市格致中学,一张涵盖学习研究、心理心智、健身运动、创新实践、道德操行等五个方面的“五能雷达图”为这样的学生提供成长导航。这名学生参与多项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设计制作的以发光二极管为主要材料的“爱7班”班牌深受师生好评。通过“五能”评价,这名学生综合排名位于年级前列。日前,这项始于2010年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实践研究》课题在日前揭晓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中获得一等奖。另有近200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图说:颁奖典礼现场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是专门为中小学幼儿园等基层学校及区级部门开展基础教育科研而设立的奖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旨在鼓励、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投身教育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保持教育活力培育教育品牌。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秉持面向基层、关注实践的原则,探索适合基础教育科研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发现、识别和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自2002年第一届以来,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在上海基础教育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奖项目。本次申报成果的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德育与心理、学校管理、教育评价等展开。黄浦区、长宁区、宝山区、静安区、闵行区、青浦区六个区教育科学研究室被评为优秀科研室,68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员。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2018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调查结果,这是该组织进行的第三次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万名教师参加。上海市是第二次参加该调查,按照国际统一标准抽取的对上海200所初中的4000名教师和200名校长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教师在多项指标上表现出色。本次调查题为“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教师和校长”。上海教师在专业准备、专业动机、见习培训、专业发展活动、教学效率、教师效能与职业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受到经合组织和各国专家及媒体的关注与好评。在参与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上海教师课堂时间利用效率居于最前列,平均85.4%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活动,而OECD均值仅为78.1%。上海95.5%的校长表示学校为新教师提供正式入职培训,与英格兰、新加坡同属此项指标比例最高的教育系统。此外,上海学校100%提供“带教活动”,在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上海是唯一所有学校都提供带教活动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顾泠沅认为,已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教师队伍的主要优势特征依然强大,比如专业发展、专业合作、课堂时间利用等,在一些通常认为可能比较薄弱的地方,如工作满意度、教师让学生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完成项目或作业方面上海也有可喜变化。这反映了近年来上海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稳步推进的态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认为,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增强了上海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调查数据中,87%的上海教师把“教师”作为首选职业,而参加调查中该项比例的均值为67%,说明教师职业对上海年轻人是具有吸引力的。丁钢表示,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推进支持教师工作的政策,不仅大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并将其与改善教师待遇的措施相结合和加以落实,这些都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度。(经济日报记者 沈则瑾)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未来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谢深森)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今日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表示歉意!”并在情况说明中强调,罗湖区严格落实深圳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坚持就近入学,按照类别和积分录取,所有符合入读条件的孩子,都会妥善安排学位。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相关情况说明。罗湖区教育局为何致歉?事前还要追溯到12月4日,当天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官网发布一则《关于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称2019年起,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六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大于30平米且小于或等于5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四年以上,且未被锁定;大于5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未被锁定。学校在《关于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中提及缘由,表示近年我校地段生源持续增加,学校学位已到极限。为了优先保障学校地段内实际购房居住的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权利,防止临时择校性申请,挤占地段生学位......而就在今年5月份,罗湖区也曾有一所学校发布过对学位房购买年限面积设限的公告,公告随后同样被删除。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这则落款为“翠园中学东晓校区”的招生入学公告,同样对50平米以下学位房设限为必须实际居住,或提供唯一住宅证明。提出质疑:50平方米如何得出?是否涉嫌歧视?详细到50平方米住房面积的入学限制引发网友热议。涉及住房面积的入学规定是不是间接造成了歧视?是网友争议的焦点。网友@天空是五彩斑斓在社交平台留言:本质上还是歧视吧,有钱人一次性买个大别墅当学区。平时从来不住直接读,穷人买个20平来当学区,对不起你要连续住6年才可以读。“所以买50平以上就是‘原住居民了’?一个十年前就买了45平,一个一年前买了54平,所以54平房主的孩子才可以上,这很公平?”网友@西域的蜥蜴提出建议,为了防止有人临时购学区房挤占名额,应当从购房年限上筛选,而不是看面积。教育博主@新闻热点微微评称,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房小限制了我的娃上学。所以在巨大的舆论争议下,昨日晚23时15分,该学校深夜再发告示称,根据罗湖区教育部的意见,决定取消《有关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发布告示。但是还是有网友不断提出疑问,学校是否有权利提出这些限制?“学校的限制性规定侵犯了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涉嫌歧视。”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何周律师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何周表示,根据《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他表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但是公平、均衡是追求的目标和立法的本意,因此学校的限制性规定剥夺了部分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就有违教育的公平。”对于学校的设置标准,何周也提出疑问,50平方米如何得出?“如果买51平方米就不受限,那就涉嫌歧视,事实上进一步触动了教育公平这根敏感神经,必然会招致社会的反感, 进一步加重了家长的焦虑。”视觉中国资料图公告取消:生源增加与学位不足冲突仍然存在目前,这所学校已经宣布决定取消《有关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可是,之前学校公布的“我校地段生源持续增加,学校学位已到极限”的冲突仍然存在。“大家都在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元捷表示,如果不做限制,那么相当于教育的附加值在帮房地产商卖房子,帮助某些人从中汲利;此外对于学校来说,年年学生入学,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可能人口的迁移,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学生人数暴增,谁受得了?”“限制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郭元捷表示,5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为了教育支付的房价,设置这个面积数据更容易限制为了学位而买房的群体。但引发关注和争议的原因可能在于人们觉着这是“以房子大小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被学校录取了。”“以50平方米这个数字作为限制,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郭元捷认为,限制学位从限制住房面积考虑恐怕不是很合理。“限制了50平方米以下,那么51平方米、52平方米呢?”郭元捷补充,由于教育引发的人口迁移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学区房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用单一条件来限制。“我们要两条腿走路,”郭元捷建议,一条腿是要努力让教育生态变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另外一条腿是一些具体的举措。郭元捷给出了各地实施的一些建议,比如通过限制户籍落户设限;通过限制学区房的就学名额设限,让通过买卖学区房获利的人失去通过住房择校的选择。郭元捷还建议必须是居住的房子才能有上学的名额,要求房子有基础的居住功能。“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头痛不可以不医头,脚痛不可以不医脚。”郭元捷认为,设限是对的,但是仅仅设限却不够,还要努力让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和良好的教育生态。对于学位紧张问题,何周律师也给出建议,他认为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各地都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学校在制定政策时,应该首先要考虑到教育的公平,制定合理的流程,而不是简单一刀切,“拿房说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此规定如同一把锋利的刀,赤裸裸地刺向了家长的心,使得教育变得功利化。”何周说,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购房压力已经困扰了很多人。对于很多家长而言,能在打拼的城市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窝已经很满足。该事件的发生不是个例,但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与关注,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相关学校的监管,切实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来源/东方IC夸夸群盛行,孩子批评不得,有的一批评就要闹出各种极端……在如此“教育让批评走开”的氛围下,老师怎么办?学校怎么办?近日,“2019德英乐教育节——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峰会”在民办万科学校举办。专家们就“被表扬的孩子一定会更出色吗”展开了讨论。许多家长喜欢表扬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再接再厉,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会有理论的支撑吗?在谈论教育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孩子不是附属于家长的,也并不总是处于弱势的被教育者,相反,是教育者与孩子共同成长。有的家长甚至把他当作一个宠物来对待。还有一种情况是“居高临下的夸赞”。很多家长认为要通过表扬鼓励孩子,但孙时进认为,不是发自内心的称赞会给孩子内心带来负面影响,而非激励的效果。过度表扬其实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是在用自己的想象和能力为孩子设限。事实上,孩子的内心感受都非常敏锐,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对待他们都可以感受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沈之菲长期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如何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她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她说,最初,“不缺席的爸爸”和“不焦虑的妈妈”可能是决定孩子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不过,随着孩子的成长,走进校园、步入社会,孩子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沈之菲在做关于学生抗逆力的调查中发现,大概有60%的学生会主动适应环境,还有39.2%是中等适应能力,有1.5%的学生抗逆力较差。她指出,这1.5%就是每个学校的老师们要专门关注的对象。上海德英乐教育总经理许青川介绍,在闵行德英乐学校一进门的地方,贴有一则朗朗上口的童谣:“没关系,有人比你聪明、有人比你酷一些,没关系,你也会擅长更多的东西。”在学校里,每位学生都需要接受96课时的心理知识普及课,老师会进行心理知识的专题培训,家长则参加相关的教育沙龙。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江伟鸣表示,为学生奠定厚实的成长基础,离不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2005年起,上海市教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系列的部署,从学生在校的课程到家校之间的共育,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到生涯发展教育,通过学科教学、专题活动、课外体验、家校互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