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一行调研爱库存穷为匹夫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一行调研爱库存

9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一行到访梦饷集团,调研作为新电商代表企业梦饷集团的发展状况,为社会创造的灵活就业岗位,以及平台积极探索在线新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梦饷集团联合创始人、CEO冷静等陪同接待并出席座谈会。沈开艳所长向梦饷集团联合创始人、CEO冷静赠书梦饷集团副总裁谢涛向沈开艳所长一行着重介绍了梦饷集团从特卖场到仓库再到开发线上爱库存APP的三次迭代,并于8月将品牌正式升级为梦饷集团。升级之后,梦饷集团致力于成为新电商基础设施提供者,通过BaaS模式全面赋能店主,提供SAAS店铺、供应链能力、运营服务、数据赋能等最小业务单元的基础设施。梦饷集团旗下的饷店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新电商平台,一端连接着品牌方,帮助商家高效销售商品、快速回笼资金;另一端连接着店主,以"低风险、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为个体实现创业创收,最终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沈开艳所长一行对梦饷集团创新的商业模式予以了高度评价,特别是梦饷集团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电商产生了极大兴趣。沈开艳所长认为,相较于发展成熟的企业,对仍处于飞速成长中的企业进行跟踪研究更具有价值,从梦饷集团身上可以发现上海在线新经济的规律与特点,甚至映射出整个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一行调研梦饷集团冷静在与调研团的交流中提出,随着流量去中心化趋势加强,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新电商可能是行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对于传统电商而言,流量获取越来越贵、营销面临不确定性;新电商时代,流量彻底觉醒,需要聚合者把一个个小鱼聚合成鱼群,来满足人不动货动的大逻辑。和其它电商平台相比,饷店的优势比较明显。其一是规模性,超百万店主同时带货;其二是确定性,无不确定的推广成本,7天回款80%,售后率低;其三是私密性,无搜索引擎记录,不影响品牌既有价格体系和品牌形象;最后是爆发性,通过鱼群效应引爆销售快速触达数亿消费者。得益于成立以来的飞速发展,梦饷集团也被外界誉为上海在线新经济四小龙,并入选界面在线新经济(上海)50强。谈到上海发展在线新经济和新电商的有利条件,冷静认为主要包括产业优势、人才基础、资金优势与国际化程度高。梦饷集团会抓住上海发展在线新经济的政策机遇,努力成为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名片。事实上,将成就他人作为企业文化的梦饷集团,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践行在线新经济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去产能方面,成立近三年,累计为超万家品牌商家销售商品超2.5亿件;第二个是助环保,通过高效销售,让商家避免通过非环保方式解决库存问题;第三是稳就业,为社会创造了逾百万灵活就业机会,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明星店主;第四是促消费,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最后,调研团也对梦饷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谆谆告诫

上海社科院杨雄:AI时代,别再逼孩子死记硬背

主讲人:杨雄 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整理自第十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演讲主题《AI时代:我们如何做家长?》00后们,都在想什么?由于疫情,孩子的学习搬到了线上,今天的主题就想聊聊AI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信息化时代如何做父母。有一组数据,是我们的00后他们认知的特点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模式,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00后普遍喜欢使用网络,他们有使用多个QQ、多个微信与粉丝群的信息的习惯,而且他们的判断是来自于多个微信群和不同的来源的印证,说明他们已经有互联网的思维。所以我们说00后才是真正的中国第一代的网络原住民,这是第一个发现。第二,除了孩子喜欢在云上、在线上与各位分享观点以外,他们在线下,也愿意和朋友、和大人交流一些社会问题。现在孩子已经呈现出一个叫观念分层的现象,这是个非常社会学的话题,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阶层分化的传统理论。第三,大部分00后已经不太盲从权威,他们有一种互联网的平权意识。因为互联网是扁平化的,世界是平的,他们出生以后,一直到青春期,受到了互联网信息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个体意识比较强,和成人的对话愿望很强。所以互联网时代,成人的权威开始急剧下降。第四,00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有很明确的个人奋斗目标,他们其实非常认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第五,00后有比较强的平权意识、规则意识,他们私领域行为观念和公领域的行为观念区分的界限比较明确,比如说乱穿马路,在小区乱遛狗等等他们就不能容忍,但是个人早恋,甚至是同性恋他们就会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这就是互联网的思维:他把私领域和公领域,公民的道德领域和个人的私人领域边界分的越来越清楚,这和我们上一代有很大的区别。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00后的社会化过程,父母、老师权威不断下降,由此也体现了我们今天在互联网时代,在AI时代做父母的必须要认知到孩子认知上述的变化。还有一点可以看到,教育重要性,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几乎是超过学校教育。传统的模式,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然后进入社会,是纵向序列;但是进入IT时代后,孩子接受的信息,既来自家庭,也来自网络,也来自于我们传统学校正规的教育,所以它是重叠模式。在AI时代亲子关系的调整是非常需要被重新定义和研究的。因为现在00后几乎是三早:早慧的一代,也是早熟的一代,甚至把它定义为是早恋的一代,所以是三早的一代。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想不通,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时代,是要青年人和成年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这样一个社会。把孩子的心灵点燃,而不是把头脑塞满信息是如何刺激我们的儿童,影响他们大脑的发育和演化?孩子出生时,其实大脑的发育是最完整的,躯体、四肢慢慢会长大,唯有大脑在妈妈的子宫内部基本上形成了80%,一旦分娩以后,大脑轮廓的变化和成人期相差不大。从心理学、儿童大脑演化的理论来说,因为大脑出生以后基本80%已经长好了,后面信息的刺激,包括互联网大量的信息刺激,它储存在什么地方呢?没地方储存了,所以人类慢慢进入一个新皮层的储存阶段。据说现在每83天,我们整个人类全世界的信息翻一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接收信息,但是大脑的信息就处在过载的状态,这是第一个基本原理。第二个原理,古代的人由于没有现在大量的信息,所以基本那时的儿童处在一个慢速思考的时代,因为他一辈子做画家、木匠、农耕、干活,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事物,他需要一种慢速的思考。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进来,现在儿童的思维大部分是碎片化的信息和快速地思考,或者快速地输入。慢思考、深度学习的这个能力在慢慢的减弱,这就对家庭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快快快,学习好、功课好,门门功课是第一名,但大脑储存运作CPU跟不上了,所以AI时代必须要考虑到儿童大脑结构的变化。我们总结这一代00后发现,他的快速记忆是大于慢速思考的,快速记忆都是碎片化的,强记忆,一考试马上就扔掉了,慢速教育要把知识转化为常识和经验,一旦人类转化为常识和经验以后,他就记得住,但是新皮层的容量是有限的,他没地方再扩大这个记忆。所以我们的父母要给孩子留有时间,要留空白,不要把大脑塞满。教育学的一个经典理论观点就是,家长做的比较对的是把孩子的心灵点燃,而不是把大脑塞满。所以我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家长要保护儿童的大脑。一个电脑如果CPU运转过热或者过快容易短路,为什么孩子平时功课很好,突然就出意外状况?就是因为他的CPU过热,父母再给他过载就要烧掉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我们在AI时代,父母应该关注儿童在接受信息,大脑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一些新的变化。快速的思维强于慢速的思考,储存信息的能力要大于提取信息的这种能力,所以这两个挑战对于我们今天做家长是需要重新定义和考试的。AI时代,这3点要注意在AI时代有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我们父母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再去死记硬背。因为人脑容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倡是有效学习。不要让孩子做非常愚笨的、重复的动作。第二,虽然我们人类的深度思考现在机器赶不上,但是有朝一日可能会赶上。在AI时代,我们主张ACE学习法。A是审美,C是创新,E就是我们移情、共情的能力。ACE的学习法是对抗电脑机器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在AI时代要鼓励孩子自己多做决定。在后疫情文化时代,共同交流、共同成长是符合正向发展的理论。第三,高技术时代我们必须要用高情感来平衡。因为现在人脑和电脑,科技和人性的这种发展的比赛,我们家长是跟着考试走,逼着孩子回答问题做作业更加精准,因为后面的算法0.1分都会决定你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AI时代用一种高情感来对抗它,使得孩子心理的平衡,就不会出现高坠。我主张慢教育,我主张孩子要多运动。运动对他大脑非常有利,也有利于锻炼他的意志,所以运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另外就是游戏,分享教育,给他一个非常自由的时间去做深度的思考,给孩子留白,他可以保持儿童大脑的健康、有氧和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另外我们总结中国古代的考试,科举制里面有四个词汇,我觉得对AI时代也可以借用的,就是身、言、书、辩的问题。以为科举就是考试吗?就是背吗?不完全是。古代的殿试皇帝当场考你,要拿着抽签开展论辩,那么身就是姿态语言,所以要培养孩子姿态语言也是一种综合的,身体语言和姿态语言演讲,说明他的能力很强。光会读书考试,语言表达很差,那就言的问题。现在上海包括北京中考都要考书法,我带研究生,我的研究生如果书法很差的话我会批评他。辨那就是论辩,论辩就是锻炼你的思考能力,所以将来的作文它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重要。身、言、书、辩对我们现在AI时代的家庭教育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学校教育的面广,标准化,家庭教育私人领域,是个别化的,李家和王家完全两回事,每个家庭的禀赋、结构、背景,哪怕遗传都不一样,你不能把别人家的和你完全进行对比。家庭教育是终身的,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小学出来到中学,中学出来到大学,大学到社会教育,所以它的功能、边界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有时候把学校教育过度介入到家庭教育,而有些家长过度去参与干预学校教育,这两种做法我觉得都是没有区别好两种教育的边界。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生活最后是回归常识、回归生活。劳动教育不是要求每个孩子去拖地板、倒垃圾,这把劳动教育完全庸俗化了。劳动教育就是广义的生活教育,就是要敬畏生命,就是要学会生存,要感恩生活——这对对冲AI时代的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三生理论很多学者也讲过,我还要再重复一下:对每个人来说,生命是唯一的,我们推己及人,要爱护动物,同时要保护自己,这就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学会生存,在AI时代我们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要学会一门本领,学会自己立身之本,并不是考据,考进大学、考进博士就完事。我的研究所很多都是全国或者省市的高考第一名,但他进入研究所以后,我觉得他的实践能力、他的做事、做人的能力还是要从头学习。所以我带了很多学生,重新教他们,这是生存的逻辑。生存的逻辑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感恩生活。感恩生活就是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包容、相互合作的生活的状态。如果我们学会了敬畏生命,学会了感恩生活,基本上这个孩子大的方向就不会有大的变化了。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咲人

上海社科院以大数据揭“人气网文的秘密”

沪社科院以大数据揭“人气网文的秘密”中新社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网文大神”的成功让无数“小白”(指新手)羡慕不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日在沪发布的《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8)》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了网络文学世界,揭示了人气网文的秘密。报告提出,网络文学作品的类型、作者的等级、总创作字数都是影响网络文学受欢迎程度的因素;大部分的网文作者偏向于在书名中直接出现热门的元素或类别;作者笔名上,“公子”“逍遥”等浪漫主义色彩词汇更受欢迎。从网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998年发表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20年历程。20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已发展为拥有近4亿读者的庞大文化领域,涌现众多网络文学作家以及上市公司,堪称“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介绍说,报告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整理了人气排序前398名的作品,发现“人气网文”具有一些共性。从小说类型上看,“都市”和“玄幻”是排名最前的两大热门类别。网文成功,除与作者“等级”相关外,报告还发现与其“勤奋度”,即网文的更新频率有很大关系:更新频率“一天更一章”的网文效果最佳。“网文名称有套路”,刘春说,起点中文网的书名词云显示:“重生”“系统”“穿越”为网文名称最常见的的三个词,而红袖添香的书名词云显示“总裁”“穿越”“王爷”最为常见。分析了69万个笔名后,“公子”以压倒性的优势位于正中,而“天下”“逍遥”“星辰”“红尘”“孤独”和“少年”也赫然榜上。报告认为,这些词已经能勾勒出网文作家的形象:逍遥孤傲的翩翩公子在滚滚红尘中孑立独行,仰望星辰只愿征途归来仍是少年。(完)

追忆上海社科院“绅士”院长张仲礼:行端言善,谦谦君子

张仲礼(1920-2015)2020年是经济学家、上海社科院老院长张仲礼先生100周年的诞辰。抚今忆昔,感触良多。我与他的接触不算很多,也不怎么密切来往。因为感到他是科研、行政双肩挑的领导,事务繁多,年事又高,不忍心去打扰他;同时,他是单位最高行政领导人,又是身兼全国人大代表等多种社会职务的社会闻人,为避阿谀奉承之嫌,就连他的府上都未曾造访。然而,他在我的心中始终是栩栩如生的一位慈祥儒者,一座道德文章的丰碑,叫我如何不感念他。上海社科院自1958年9月成立以来,近62年间,院长已有8任了。我在学生阶段,经历了两位院长,第一位是社科院开创院长雷经天,传奇式的人物。第二任院长由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杨永直兼任,我1961年毕业证书上签署的院长名字就是他。李培南书记兼任院长时我已经不在社科院了。社科院复建、我归队回院工作后,另一位传奇式人物、原本颇有作为的黄逸峰院长由于突患疾病而坐上了轮椅,我也只见过他一面,那是他生前坐着轮椅特地来院看望大家,我在法学所办公室门口迎候他、向他挥手致意的时候。这4位院长都不认识我,我对他们也只有一面之缘或者听过他们一两次大会讲话。张仲礼院长之后的是尹继佐院长,早先一起在社联参加过研讨会,听过他精彩的发言。他任宣传部副部长时,听过他在小礼堂作的形势与任务报告。他任院长后,曾经因为梳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题和他有过一次接触。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荣华任院长期间,我已经退休返聘,多次在小礼堂聆听过他的精彩演讲。他卸任后,因为偶然在食堂里毗邻而坐,于是,有了唯一一次和他放松而友好的交谈。王战任院长期间,我已经退聘全休,只是食堂里经常看到他。有时对面遇到也对他点头示意,但不知他是否认识我。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张道根院长在小礼堂里看到我,走过来和我握手打招呼,我感动至今。张仲礼先生(右一)在给研究生们上课 资料图片9位院长除了应有的共性外,由于不同的人生历练,各有各的特点与个性,我都很尊崇和敬重他们。前四任均为出身于行伍的革命家兼学问家,后四任系出身于学者、走上仕途从政后回来的教授或研究员,只有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是纯粹的研究员和教授。与其他8位院长相比较,张仲礼院长特具学者和长者的特质,任职时间最长,计11年半,连同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时间则更长了。相比其他院长,我和张院长总算有所接触,有过耳提面命之恩遇。本文标题的院长之所以冠以“绅士”二字:一是因为他在美国以研究“中国绅士”问题出名,并奠定了他在中国学研究领域里的独特地位。华盛顿大学第一批出版4本中国问题专著均出自他手,其中,研究中国绅士问题就有两本。因此,他先后荣获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奖金和美国卢斯基金会中国学者奖。二是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形象举止、为人处世也非常有“绅士”风度:行端言善,谦谦君子;知识渊博,虚怀若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涵养有素,人际关系极好。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对张院长的印象始于参加他所主持的一些座谈会、外宾接待会以及每年的全院工作会议。慈眉善目,脸上微笑,语速适中,不紧不慢,语音偏低,捎带粗犷,内容实在,恬然淡定。发言中经常例举当年在美留学时的经历,以鼓励与鞭策科研人员做好科研工作。给我的直接感觉是:领导要求与长者嘱托浑然一体,非常亲切。我对他的进一步关注始于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时的活动。他根据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职称状况与上海的实际情况,草拟了一份关于职称评定经常化、制度化问题的议案,并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反复修改,一到宾馆立即征集到30位代表的签名,从而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向大会递交,成为1987年的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第一号议案。此后不久,有关部门果然做出了关于职称评定规范化、制度化的规定,深得全国知识分子的好评。之后,他对参政议政活动更加积极主动,他提出的议案连续3年列为全国人大会议的一号议案,成为名副其实的议案“三冠王”。有感于此,我写了一篇时评短论《我心目中的人民代表》给《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并于1990年3月16日刊出。这是我出于法学专业和公民意识的直觉而写的,感到人大代表就应当像他这样认真履职,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第一次面对面地和张院长坐在一起开小会是在1984年8月13日星期一的下午。记得当时莅会的院领导有党委书记严瑾、张院长(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和党委组织部部长雷德昌同志。开会对象是5个人:经济所的李荣昌,部门所的孙恒志,世经所的乔依德和张幼文,法学所的我。会议主题就一件事:正式宣布任命我们5个人为所长助理。老雷宣读任命书和宣传部批复件,严书记和张院长都对我们讲了一些勉励的话,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语重心长、关爱有加。在这样近距离接触的会上,我才得以从容而仔细地端详院领导的面容与神态,聆听了张院长语重心长、慈祥长者的话语,至今言犹在耳,异常亲切。大家也各自发了言、表了态,决心不辜负领导期望,努力做好助理工作。从担任所长助理开始到1991年,由于科研和行政工作的关系,故经常参加有张院长主持和参与的许多大小会议,但我始终保持着一种院领导和普通科研人员之间上下级关系的适当距离,未敢套近乎。和张院长有了比较多接触而且有点密切关系的阶段,是在1991年至1994年那3年时光,他主管研究生工作,我任研究生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张院长慈祥善良、和蔼宽宏,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我的工作比较顺利的。鉴于他整天忙于院务、教务等,我比较“识相”,尽量不麻烦他、少打扰他。非得找他或者非得请他出面的时候,他总是笑脸相迎,问清事由、明确要求,然后欣然应允。每次研究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我们通常都要请党委书记和院长莅会并请院长讲话。1993年度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于9月3日在小礼堂举行,严书记主持会议,记得张院长讲话的要点是要求全体研究生在新学年里要有“新的起点,好的起点,高的起点”,颇具新意;并分别对一、二、三级研究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针对性非常强。199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和1994年的庆祝教师节暨研究生开学典礼,时间离得很近,前者在7月8日,后者在8月31日,我们担心他是否都能来。当我忐忑不安地征询他是否在时间安排上有难处,不料他竟一口答应:“没有问题,我来。”当我向他表示感谢时,他却说:“不用谢。对你的工作,我们应该支持;同时我也乐意跟同学们聊聊如何学习和研究问题”。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按照党政领导安排,那次毕业典礼由我主持,严书记和张院长都来了。张院长在讲话中除了对各方面人员表示感谢,对毕业生表示祝贺外,还从自己的留美研究生生涯说起,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的绅士》,分析了博士、硕士、绅士的含义,勉励研究生们精心钻研学问、精心撰写论文,毕业后为国家社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开学典礼由张济康副书记主持,张院长的讲话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回顾了我院创办研究生教育培养事业15年来的历程及其丰硕成果,并在培养人才方面列举了已成院所领导的硕士毕业生左学金、厉无畏、沈祖炜、沈国明、顾肖荣、周建民等双肩挑干部,已成科研骨干的博士毕业生张道根、杨建文、张幼文等;二是分别对各所领导、导师与教师、学术秘书与研究生部、全体研究生一一提出针对性的要求。一番掏心话语,听了非常动容。张院长对我个人的学术发展,有过一次特别暖心的关照。他问我是否要到美国去讲学、做访问学者,他可以为我推荐有关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条件是必须用英语交流。我只好实话实说。说来实在惭愧,学的一点点日语、法语都差不多忘光了;学习时间最长的俄语、英语也只能笔译而不能口译。由于当年我们学的都是哑巴外语,听说能力很差,开口说不了几句就接不下去了。记得1991年访苏期间,我曾经尝试和宾馆服务人员对对话,开头三个回合是一般用语和几个短句,由于我的发音是标准莫斯科音,讲得比较顺畅,对方以为我的俄语很好,就一连串噼哩啪啦连珠炮发过来了,我根本来不及思索,卡住了。我只好对这位苏联老大妈说,我的外语不好,听不懂你的话,抱歉。对方哈哈一笑,也说“我也不会讲中文”,就此结束对话。如今,科研行政双肩挑,不可能为了访学而专门脱产突击补课,所以,出国讲学之事只好“歇搁”,按下不表,实在是有负张院长照拂与厚望的一件憾事。平日里我总是尊称他为“张院长”,他总是亲切地直呼我的姓名,有时也叫我一声“小尤”。他退休后经常来院公干,走廊里会偶尔与他相遇,我俩总是微笑地互相打招呼。我总是这两句话:“张院长好!最近工作还忙吗?身体好吗?”他也总是这两句话:“最近忙什么啦?有什么大作出来啦?”尽管张院长对我的态度非常亲切而随和,但在这位功成名就的老领导和大学者面前,我始终怀着崇拜和敬畏的心理。如今,他老人家离我们而去已经5年了,每逢我走在淮海中路社科院大楼廊道里,恍惚依稀看见这位老领导、老学者、老朋友、老绅士渐行渐远的背影……

大圣不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从经济特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董思在24日上午举行的“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开幕式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以从经济特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何建华表示, 创办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开放国策的一大创举。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的价值示范意义,成为集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鲜明注脚,成为展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何建华说,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发生巨大变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四十年发展,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新移民集聚的魅力之城,以及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动力之城、年轻人向往的活力之城。而今的深圳,又从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走向了先行示范的中国特色实践区。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标志,经济特区站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必将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内成为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实现路径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经济特区如何创新发展再创辉煌,何建华提供了六点他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何建华建议,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发展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四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五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走出一条新路”。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应当像深圳一样,继续发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拓荒牛精神”,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实干家;六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着力在原创性技术、引领性创意设计以及国际化创新服务上下功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基础转型升级高级化,按照现代化分工、高科技支撑、大生产需求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全面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何建华表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经济特区应当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巩固党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努力打造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精彩样板”。

古之道人

研招网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可以查询啦,上海近30所学校发布简章

转眼9月已经过了一多半,2021考生有没有注意到,研招网已经更换2021招生目录啦。这时候,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等情况,这是9月底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的最终参考,里面可以查到确定的考试科目和可能没那么准确的招生人数。更多的信息就要到各个学校去查询了,学校一般会在每年10月前陆续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官网,现在广告太多,还有一些仿站,弄不清的话,官网的网址可以通过百科等确定。招生简章,有的是章程,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的规章和依据。一般包括学校基本介绍、培养目标、报考条件、报考办法、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学费和奖助政策、录取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有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招生专业目录、学费等,简章中不便直接说明,也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招生专业目录中一般会写明专业考试内容、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内容很多,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首先,关于专业。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学校简章中不直接说明,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你要考的专业,专业代码、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年限、考试科目、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等一般会在招生目录中获得。专业学费的话,学硕和较统一的专硕一般会直接在简章中说明,其他学费和奖助学金等同样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也有一些专业,大多是专硕,尤其管理类,也会单独发布专业或项目的招生简章,一般需要去专业或项目单独的对外招生门户去查询。其次,关于报名。1、确定报考条件是否有额外要求,自己是否符合。2、时间节点,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是全国统一的。3、现场确认,可以确定学校是网上确认还是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的话注意地点,确认时间一般省级确定。最后,关于其他比如定向非定向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关系、复试、录取和联系方式等,也需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上海已经有20多将近30所学校发布了。这里只附上名字,就不搬上来了。上海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可以去查了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还有一些研究所(院)就不列举出来了。

第二部

上海社科院:北上广42.3%高中生已“完成”初恋

上海社科院报告:北上广中学生“早恋”现象不容乐观 初次约会时间推迟在上海发布的一份专业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座城市的中学生“早恋”现象不容乐观,但初次约会时间推迟。总体来看,三座城市的青少年性生理成熟“前倾”趋于平缓,性心理日益开放、包容度提升,性行为发生率有所增加,性知识掌握存在不足,性教育有所提高,但仍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学校性教育。该调查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针对15至24岁青少年的大规模调查。调查内容涵盖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知识和性教育五个方面,共收集了有效样本5338份,其中初中生1486份、高中生1716份、大学生2136份。青春期“性健康”是影响个体人生进程的重要因素,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发现,三城中学生中有约四分之一(26.3%)的人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初恋。具体来看,初中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10.6%,高中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42.3%。可见,高中生恋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比较历年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初次约会的平均年龄呈现逐步延后的趋势。如1999年时男女生的初次约会平均年龄为13.87岁和14.45岁,2004年为14.25岁和14.48岁,本次调查为14.73岁和15.14岁。调查显示,男生的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3.44岁,女生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50岁。与2004年相比,男生的平均初遗年龄提前了0.03岁,女生平均初潮年龄提前了0.20岁。比较历年数据可以发现,城市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在经历了成熟期大幅提前之后,“前倾”正逐渐趋于平缓,这也意味着青少年性生理成熟走向稳定,符合人类生理发育的基本规律。本次调查通过询问青少年对性的印象了解青少年的性观念。数据显示,认同性是“快乐”和“美好”的青少年比例是58.0%和58.2%,而不认同的比例为5.1%和5.5%;有64.3%的青少年认同性是一种“责任”,不认同的比例为6.9%。可见,积极、正面的性观念占据了主流。不过,有8.6%的青少年认同性是“肮脏”的,有8.5%的青少年表示“厌恶”性,这也表明,仍有部分青少年对性持负面态度。虽然持传统性观念的青少年仍然占据主导,但调查方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同时呈现显著性别差异。调查显示,与1999年和2004年相比,男生对“婚前应守贞洁”的认同度分别下降了5.7和0.4个百分点,女生的认同度则分别下降了10.3和9.3个百分点。青少年对“有婚约可发生性关系”、“相爱可发生性关系”、“无爱也可发生性关系”的认同度均有了大幅提升,且总体上男生的接受度较女生更高。课题组分析认为,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社会观念日益开放,青少年开始用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待性;同时也应看到,传统的性价值和性道德的影响对女性的要求更高,而这种观念依然影响着现代女性。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对异性交往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异性交往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形式:伙伴、看电影、写信、约会、拉手、旅行、接吻、爱抚和性交。调查显现,青少年对异性交往允许程度趋于开放。本次调查表明,青少年性知识获取主要渠道是网络与朋辈。群体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父母、高学历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性问题时态度会更积极。课题组建议,要进一步充实和健全主流渠道的青春期性教育,通过学校课程,社会科普、医学咨询、家庭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导青少年通过正规途径学习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多元传播渠道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过滤网,帮助青少年远离“伪假”信息,获得正确、健康的性知识。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和性教育素养,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性观念;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力量,探索针对青春期青少年性问题的预防和应急服务机制,协助青少年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问题,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非常罪

上海社科院调研组来我市调研

东北网绥化8月10日讯(记者赵洪秋)8月7日~8日,上海社科院院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研究员张道根带领上海社科院调研组一行到我市,就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周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统战部长侯剑波及省市委政研室有关同志陪同调研。侯剑波对张道根来我市调研表示欢迎,并向张道根一行介绍了绥化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同时希望张道根一行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绥化各县(市)的农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全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张道根一行先后深入肇东市黎明镇珊树村甜嫂种植专业合作社、海城乡靠山村大垄种植园区和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兰西县榆林镇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兰西镇河口村黄豆种植基地、兰河乡田谷园秋葵种植基地;北林盛昌种子繁育有限公司、滨北正大文化产业园、兴和保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进行调研。调研组分别围绕农田质量、种植结构、水资源利用、体制机制、农业政策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同时还了解了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和使用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张道根对我市农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我市确定的全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发展目标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绥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各项措施投入到位,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次来绥化调研,要认真总结,把绥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进一步促进并推动当地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希望绥化能够继续提高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学习和借鉴外地以及外国的先进技术,丰富农作物品类,走精品路线。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农业品牌主体,培育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使绥化绿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市场。

黑氏

上海社科院研讨“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实践与未来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深刻影响了中国,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没有世界历史意义、是否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新贡献?中国的发展是否对其他国家具有参照性意义?四十年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今天的成绩,受益于整个世界文明。但今天随着中国四十年来国力的不断增强与成长,中国必然要影响世界,即开始一种“溢出效应”。但中国应该如何影响世界,应该以何种参照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原创性理论——实践与未来挑战”学术研讨会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9月29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文化纵横》杂志社、《社会科学报》、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原创性理论——实践与未来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淮海中路总部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福建、陕西的数十位知名学者以及多家媒体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与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共同为会议致开幕辞。燕爽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大的原创性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他从坚持改革的重要性、明确改革正确的路径、改革是革命精神的体现、坚定改革的决心四个方面谈了对改革的理解。他认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也将用改革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于信汇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大事件为轴回顾了上海社科院参与中国原创性理论建设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上海社科院下决心继承优良的传统,坚持改革创新,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的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次研讨会分政治与理论、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国际政治、文化建设等四个研讨专题。众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对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议题和中国的原创性经验、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讨,努力为未来中国各项事业的繁复发展贡献思想力量。现实经验与原创性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现代化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现实经验,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如何澄清并把握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又应如何提炼发扬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并面向未来寻求原创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这是研讨会众位专家学者关心的一大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童世骏教授通过对“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问题”与“主义”等重要概念之间关系的重新阐发,谈了自己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经验与如何面对未来挑战等问题的理解。童世骏教授认为,“问题导向”是四十年改革开放最重要的节点之一,是我们今天提炼继承发扬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指出,今天对“问题导向”的重视,不会压倒对“主义”的重视,因为马克思主义已明确作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已明确作为国家基本制度。我们要防止的恰恰是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忽视而造成主义的优势无法得到实际体现。童世骏教授区分了在不同领域“主义”与“问题”关系的不同。在中国实践的重大问题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直接统一的。但比较具体的问题上,我们应在目标导向以及明确的前提之下,集中精力在“问题导向”方面下功夫。“主义”和“问题”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重大问题层面上,加强对“问题”的重视,有助于更新对“主义”的理解;在具体问题上,加强对“问题”的重视,有助于加强对“主义”的自信。童世骏教授也谈了实现“问题导向”具体途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为解决已知问题而深入实践,还应提出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同时,实事求是和科学理性的态度,要落实在主体间的规则和制度层面,为问题的发现、提出以及解答和试错,提供稳定可靠持久的制度保障。最后,童世骏教授认为,今天继承发扬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实际行动,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通过对本岗位具体的问题的诚实探索,为集体学习过程做出贡献。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接续童世骏教授“问题导向”这一主题,指出,在改革的进程中,问题的不断呈现,是中国不断发展、不断拓展的表现。景跃进认为,中国经验既打破了西方主流理论的基本因果关系,同时中国的主流理论也面临着西方的挑战。但这种理论挑战又为中国当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空间与可能。内部的改革与外部的承认和接纳都是中国发展走向成功所必需的要素。景跃进最后指出,理想的理论建构是在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建构具有包容性的一般性理论,把西方普遍性部分降低为地方性的,并在二者之间重构中国自身的普遍性理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从如何继承邓小平政治遗产的角度谈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的理解和对当下的展望。他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珍惜继承邓小平的政治遗产。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方针,积极推动我国的和平发展,同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视社会公平正义,解决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的发言角度侧重于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这一主题。他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开展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对外学习。但时至今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是:需要从学徒状态摆脱出来,获得学术上的“自我主张”;需要摆脱“外部反思”的思维方式,真正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吴晓明从哲学上谈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中国社会不存在原子式的个人,中国社会转型的可能性,在于它成为市民社会的不可能性。经济与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寻找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并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其他各项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本次研讨会聚焦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是在追求国家富强的同时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国强教授通过“富强”与“民本”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在传统中国,“民本”是一个中心观念,民本重在民生,在于安天下,并以此制约帝王。“王道不言富强”,“富强”是一个法家的观念,在儒家“民本”为中心的话语主导下,“富强”观念是被边缘化的。但随着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因救亡图存的需要,“富强”渐成为一个中心观念。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富强”和“民本”出现了割裂,造成了社会的畸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通过以人为本的观念、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性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了“民本”与“富强”的统一,并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将传统中国的民本和近代中国的富强结合到了一起。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历程,我们的经济成就不是一蹴而就所取得的,成绩与优势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平研究员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谈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探索历程。四十年来,经济认知的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了不同的特征,中国经济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具体来说,可分为四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是通过承包制实现“全面性激活”,解决“吃饱饭问题”。第二阶段是通过分税制等一系列改革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第三阶段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到2012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城市化率迅速提高,呈现为“造富阶段”。第四阶段则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这一阶段,应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同时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国际化水平上大国模型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未来实现均衡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正确理解乡村社会,是理解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构转变与对乡村社会变迁的关系进行论述。他认为乡村变迁的真实程度不取决于“量”的变迁,而是取决于结构变迁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农民与土地、与村庄关系黏度的变化。现实中农民离土出村,“农二代”不再归村,这些都带来了农村与土地和村庄关系的极大改变,乡村变故土,农业的发展方式已经告别过密化农业,城乡之间实现互动,“乡土中国”转向“城乡中国”。刘守英对农村公共政策的建议是,一方面应该矫正单纯城市化导向的公共政策。二是要避免固守和固化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最终重构并形成以“城乡中国为视角、以促进乡村变迁为基本、以城乡互动与融合为目标”的新阶段的城乡关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的,是社会转型与变迁,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如何在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变化中提炼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研讨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关注的重点在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却为何没有像欧洲、中东那样伴随发生社会对抗与冲突?即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保持制度稳定的关键何在?张静认为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变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经济改革,它超越了经济利益,并带来了组织类别、社会身份关系结构的全方位转型,形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新关系。这一重组的基本方向,就是从全面的行政再分配组织体系中生长出了资源分配的市场组织体系。资源的自由流动空间开始出现,从相对受限的固定分配形态,转向受限更低的市场流动形态。普通人面对的机会结构出现分化,从较为单一的发展机会向多元机会发展。劳动者地位获得的模式开始变化,从主要依靠资力和排辈,到依靠自身的贡献。这个过程释放了选择、机会、权益和资源,从而改变了权力的关系,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和政治的进步。多数人的受益使得变革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另外,中国的体制具有很强的韧性。发展的观念成为中国社会自上而下的共识,绩效合法性和中国特有的组织化结构均带来了避免社会冲突、稳定社会制度的作用。张静教授的着眼点在于整个国家层面的社会变革,浙江大学的毛丹教授的发言则侧重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毛丹首先进行了概念的厘清,基层社会指基层政府管辖下的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关系,与基层政府对应。中国实质意义上的基层社会在1954年左右构建起来的。在毛丹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社会出现很大变化,“社区”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引入到这一领域的改革中。尽管基层社会中“社区”的内容在不断增长,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仍有疏离,社区作为邻里伙伴关系的内容仍然是薄弱的。社区治理中的多中心、多主体的工作也并未演化完成。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黄凯锋研究员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谈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后的文化融合问题。黄凯锋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归结为两点。一是冯契所说的“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二是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获得了当仁不让的文化身份。在看待今日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对待理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问题,思考如何把伦理关怀在不悖于现代化成果的同时应用到哲学中去,即在中国道路中真正实现有情宇宙观和无情辩证法的统一。同时,黄凯峰指出,我们还需要思考在21世纪以后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化引领健康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理论如何推动主流文化发展。在多元价值、多元主体、多元利益和责任的条件下,如何做到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下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深刻影响了中国,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在做总结发言时,就此提出了重要问题,即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没有世界历史意义、是否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新贡献?中国的发展是否对其他国家具有参照性意义?潘世伟教授认为,四十年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今天的成绩,受益于整个世界文明。但今天随着中国四十年来国力的不断增强与成长,中国必然要影响世界,即开始一种“溢出效应”。但中国应该如何影响世界,应该以何种参照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整场研讨会上,潘世伟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也正是不少专家学者所聚焦关注的。复旦大学苏长和教授谈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道路对当下国际关系建设的启发借鉴,即在外交方面中国做出的世界意义和全球贡献。他认为,由于中国制度体系的自身优势,使之避免了党派运动、恶性竞争等弊端,党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外交政策连贯性、确定性,可预期性。中国能够正确处理同外部世界的经验,不搞“对抗政治”,以文明共生来看待与其他文明的关系。这些对于当前世界国际关系建设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于苏长和着眼于外交角度不同,华东师范大学陈立新教授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经验对于全球发展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有新的规律性认识,同时中国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可以利用资本、驾驭资本,实现劳动对资本的优先权和领导权。中国倡导和而不同,中国的发展破除了“国强必霸”的魔咒,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开辟新的文明的类型。

别怕我

观察:一位研究生的十年的真实经历

(一)一直以来,想写写自己大学毕业这十年来的经历,又不知从何说起,先介绍下情况,本人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记得会考时九门课有四门是满分。爱好广泛,唱歌、象棋、乒乓球、跳舞、游泳、文学、历史等等,都很喜欢。现在书归正传,从头说起。1998年,23岁,我大学毕业了。虽然学了个烂工科专业,且来自农村,没什么社会关系,但凭着自己在学校里四年来担任班长的经历和个人的不俗表现,进入了北方某沿海城市的上市公司做销售工作。当时该公司几万多人,全国共招了50名大学生,记得报到的时候,人事处主任充满期待地说,你们可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啊,好好努力吧!国企里面管理和用人机制很微妙,工资也少得可怜,不到一年,一起去的同事至少走了2/3。我也不例外,去了南方,进入一家民营企业继续做销售,在这家企业,个人能力得到了初步发挥,每月收入基本上是同期进入海尔的员工收入的3-5倍,记得当时销售副总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啊,好好干,再锻炼一两年,派你到分公司做副总去!那年我25岁。我笑了笑,副总岗位虽然很诱人,但我的近期目标却不是这个,我决定跨专业考研,以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经过认真考虑,我报了北方一所大学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该校亦是我心目中的国内哈佛。考研不指定参考教材,我把该校本科阶段的主干教材大约10多本书全自学了下来,时间是按分钟计算的。经过勤奋努力,考试过后我估下分数,感觉很有把握,尤其是数学,有满分的感觉,至少也得给80分吧。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吧,数学只给了60分,单科都过了线,总分与该校差了3分。该校的招生办负责老师建议我申请特招,这时我已经联系好了另一所学校,还是先有学上吧,并没有申请。调剂的学校也并不差,全国综合排名在前15以内,不过是自费的。由于各项开支比较大,等到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手头已所剩无几,一万多的学费和生活费使我捉襟见肘,向亲戚朋友们七拼八借凑够了,然后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这所学校。机会来之不易,学习上我很用功。本科时的烂专业,枯燥乏味,学得不怎么样,现在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学习非常勤奋。那年我26岁。(二)生活其实很平淡,三个人一个宿舍。上课有时在教室里,有时在老师的办公室。一堆人挤在一张大桌子旁,挤不进的搬张椅子坐在后面,边听边记,煞是壮观。老师讲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多是老旧知识的重复。有的老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都讲不清楚,吞吞吐吐说服不了自己;有的老师讲课貌似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让人颇觉疑惑;有的老师没有讲过这门课,现学现卖,囫囵吞枣;有的老师讲课唾沫乱溅,听上去很精彩,过后脑子空空如也,没什么收获;有的老师把一学期的课安排给学生讲,自己只做短评;有的老师用几个课时就把一门课讲完了,然后就无影踪了;有的老师从网上来大量资料,边念边放幻灯片;有位英语老师,单词读音常错,竟在课堂上说“音标谁能全读准呀”;教听力的是一位高一级的外语系女生,上课就是放磁带,对答案。如是种种,让我感觉很沮丧!因为曾经在调剂的时候,我在北方那所学校听过一次专业课,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与实践结合非常到位,闻之茅塞顿开,两相对比,又是自费的,其沮丧之情状,可想而知。本来当初上课是非常虔诚的,非常认真,既是对老师的尊重,又为了多学点知识。后来上课是因为我一直是个好学生,从不逃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考试不及格的恐惧,真真是也!不过我的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同专业的学生有几十个,本校保送的有1/4;本校考的有几个;外校考的有几个;本校老师在职读的有几个;工作后考的有一半左右;保送生当中品学兼优具培养前途的有,很少,靠家庭背景关系的也大有人在。整个生源结构比较复杂,象支杂牌军。由于入学时宿舍安排的原因,我跟他们不在一个楼层,平时上课见见面,上完课就回宿舍了,交往不是很频繁。(三)日子一天天平凡地过,除了上课就是上自习,泡图书馆,这时还没有分导师。有时也去其他相关专业蹭课,也是为了扩充一下知识面。有一次,在别的班上听课,发了几张门票,是北方一位著名教授在本市的一个演讲,时间安排在第二天。我想,自己也不知道路,同班的碰见谁给谁吧,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一起去也有个照应。晚上去教室自习,正好碰见同班的一位女生,印象不是很深,衣着朴素,皮肤黝黑,脸上泛着油光,畏畏缩缩,一看就是从农村来的。我也是从农村来的,惺惺相惜,反而觉得添了几分亲切,便把门票送给她一张,顺便聊了一会。聊天中才知道,她是从别的学院保送过来的,我暗自惭愧,因为自己本科阶段对烂专业没兴趣,学习并不突出,心想这位同学相貌普通,却很懂事,知道学习!因为在这之前很少碰到同学有上自习的。写到这里,确实感觉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就是勤奋,知道学习有用,当然这也是改变现实的唯一杠杆。第二天,一起做公交车去听讲座,讲课还是比较精彩的,都是些闻所未闻的前沿热点,我拼命的做笔记,她坐在旁边,也没怎么记,腿一直在抖,心神不宁的样子。中午休息,我打算请她吃拉面,她不肯,要回学校,我正听得过瘾,没有回去,她便一个人回去了。到了下午,其他得到我门票的同学才陆续来,过了几天,就把这件事淡忘了。(四)大概是到了期中吧,双向选择分了导师,我跟她由一个导师带,导师姓A,50岁左右,据说是学院里学术水平最高的,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就有几项,还兼任学院行政职务与社会职务。导师确定后,共带三个人,她即小赵,另外一个女生小张,还有我。小赵最小,小我3岁,小张其次,小我两岁,我最大,我们两个都是工作后考的。然后,我们商量去拜访下导师,小赵提议,每个人出100元,买点礼物,路上边说边走,言语中得知,我跟小赵是半个老乡,小张听了,似乎有点不快。到超市后,买了个礼包,红酒,还有些水果等。在买红酒的时候,曾与小张在哪个品牌上产生过不同意见,最后买的我推荐的牌子。来到老师家,大家寒暄坐定,小张称导师夫人为阿姨,导师夫人纠正说还是叫师母吧,然后大家就随便说说话。让我感到不解的是,这么一个社会名流级的人家,我们带了礼物来,竟然没有倒水倒茶地招待,颇觉奇怪。导师夫人坐在旁边一动不动,神态甚倨,偶尔插两句话。A老师第一句话便说:“你们选我做导师,这既是你们的悲哀,又是你们的幸运。”初次拜访,感觉愕然,气氛本来很愉快,这话有点不大协调,何来悲哀之谈?A老师又解释说,“说悲哀是你们跟着我会很累很辛苦,因为我课题比较多,说幸运是你们有机会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这个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的,有的老师没有课题,学生只能象读大五、大六”,至此方悟。我连忙说,“老师,没关系的,我们不怕吃苦的,课题方面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好了”,小赵扑哧笑了说,“我也表个态,我们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好了”。然后A老师又说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生培养方式什么的,我拿出随身带好的纸笔,一一记下,两个师妹没带纸笔也没记。A老师说,“小张是学校人事处长介绍过来的”,随后问小张:“你跟他熟不熟啊”,小张笑答“不熟”。A老师又说,“小李啊,你是师兄,以后多照顾下你两位师妹”,我点头答应,随后我请A老师给开个书单我们平时好学共坐了20分钟左右,于是大家告辞出来,临出门的时候,A老师突然问,你们谁喜欢打乒乓球啊,我说我喜欢,小赵小张都说不会打,于是A老师约定明天我们打乒乓球。出来后大家都感觉A老师是个很威严的人。回到宿舍,便接到小张的电话,我问有什么事,说没什么事,却说今天我表现如何世故,如何会见机行事,言语中充满了嘲讽之意,电话里很是有股尖酸味。我听了有点不快,第一次接到小张师妹的电话,竟是这种内容,于是便说“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没别的事的话我就挂电话了,我要休息了”,然后就挂了电话。第二天打乒乓球,我乒乓球打得还可以,但总不能狠抽吧,初次玩,A老师万一接不住,岂不很没面子?于是,只是喂球、接发球,A老师倒抽得很起劲,有几个球还打在我眼镜上,能够感觉出杀球的力度。后来,A老师又叫了两个老师来,我和另外一个年轻老师打,每当我杀球的时候,就感觉A老师威严的目光射过来,便不再杀了,感觉打得没什么劲。完了后,A老师吩咐我通知两位师妹第二天来拿书单。第二天,我们都到了,A老师还没来,就随便说说话。小张尖酸鄙夷地问我“昨天你跟A老师打球,输赢如何,你赢了几个啊”,我背过脸去,无语,人家是学校人事处长介绍的,咱没什么背景,惹不起啊,随后又听见小张蔑视而充满挑战地说“跟我斗,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差远了!”,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也不知如此尖锐的话她是如何说出口的,而且我们都是刚刚开始交往的,当这小赵的面,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无奈只好淡淡地笑笑。A老师到了,要纸笔写书单,我递上笔,当时我的钢笔管尾部破了,A老师接过来,写完后说“谁这么穷啊,还用这种笔”,我接过来,感觉有点不大好意思。随后又过了一段时间,A老师找我,当时办公室就我们两个人,A老师突然说“小李,我向你道歉,我之前不知道你来自农村,家庭困难”,这话说的,我心里有点尴尬,随即一笑说“没关系的,这个我都已经忘了”,A老师恩了一声。又过了一段时间,学院里下发通知,说美国在小张所在城市的科研机构来我院招助研,愿意去的写申请,但要经过导师同意。我想了一下,来学校几个月时间了,感觉收获不大,做助研虽然比较枯燥,但也有份还算可观的收入,如果干下来,等毕业时就可以把学费等挣够了。于是,便给A老师打电话,A老师电话里说,只要学院同意我就同意,听得出,语气并不好,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学院领导又在相关会议上补充说,其他年级其他专业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就是你们年级你们专业的学生不可以申请。我想,既然这样,那就不申请也罢。(五)快到年底了,有天下午,我去打篮球了,刚回来小赵来电话说,下午一直找你,你不在,A老师有几篇文章需要我们校对,现放在软盘里,我们去学院打印室校对一下吧,她现在食堂里等我。我一听,也顾不上换衣服,就赶到了食堂,找到小赵后,她正在吃饭,旁边堆着鸡腿、鸡翅的骨头,我心想,看不出,你生活水平还挺好的啊,本来我以为她也是农村的呢。小赵看到我,问我吃饭了没有,我说“还没有,刚回来”,她说,“先去吃饭吧,我去打印室等你”,我答应了,便去吃饭。校对的文章是A老师以前发表的一些文章,10份我们校对了7份,剩下的交给小张校对,并且复印了校对好的,留下自己拜读。校对完后,小赵给A老师打电话,汇报校对进度,A老师说,你们吃饭了没有,我请你们吃饭吧,我们说,吃过了,A老师幽了一默:“难道你们连一点点都吃不下了吗”,我们笑了,说以后再说吧。又过了几天,小赵来给我送小张校对过的复印件,我赶紧下楼来取,发现小赵原来一直扎起的头发变成了披肩发,虽然不算亮丽,倒也比较妩媚,聊了几句,小赵回去了,看着小赵略带惆怅的背影消失在宿舍拐角处的黄昏暮色中,我略有所思,但没想太多,我一直是把她当师妹看的,我们的相处也很象兄妹。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年底给A老师信箱里塞了张贺卡,书云“新的一年,我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您的指导,希望自己在知识、能力、做人方面更上层楼,恭贺新禧,健康长寿之类的话”。开学后,接到小张电话,问“你去不去看A老师啊,学校有个风俗,开学初要带些家乡的土特产孝敬老师,我打算今天去”,我没听说过这个惯例,而且也没带土特产,所以就说“你一个人去吧,我暂时先不去了,过段时间再看吧”。晚上打电话给小张询问情况,说A老师不在,师母没让进门,她放下东西就回来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A老师的消息。一次,偶然在食堂碰到研究生会担任部长的上一级的一位朋友,研究生阶段,我没有再做学生工作,大学四年的班长生涯让对学生工作已经比较了解了,而且也想集中精力多学点东西,所以就没再做。边吃饭边聊天,无意中得知A老师病了,而且还住进了医院的金卡病房。我吃了一惊,非常着急,心想,这导师还没怎么给指导呢,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该如何是好啊,以前入学还是他给我复试的呢,怎么说也算有点知遇之恩吧,此时视A老师如同亲人,赶紧给两位师妹打电话询问,都说不知道此事,又给A老师家里打电话,师母接的电话,说现在已经好多了,不用担心。我说去看望一下,问了地址,然后就凑份子买了水果鲜花,去看望A老师。到了A老师所在病房,看到A老师憔悴的面容,胡子拉碴的,我喉头不禁微微有些哽,眼神自然也很深情,但并不失态,问了一下情况。不过A老师似乎不在乎病情,仍然挣扎着起来给上一级的师兄改论文;还问我们,谁先知道的,我说是我。没多久,A老师就出院了,告诉我们说有个组织部的课题要我们参加研究。(六)该课题学校里共四个老师参加,B老师属于那种精细小女人的类型,性格比较柔弱,C老师属于那种好勇斗狠嫉妒心盛的强势女人,惯于耍手腕,D老师属于那种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充当和事佬的老男人,整天笑咪咪的。其他的是省里面相关部门人员,大约5、6个部门吧。课题开始之前,一天下午,A老师通知我们开会,我提前来到办公室,C老师见到我说,“软盘你给A老师了吗”,我有点疑惑,“什么软盘啊”,C老师说,“F没有告诉你吗”,C老师是在职博士,F是我同学也是她同门的师弟,F有时跟她一起做课题,F大我两岁。我说,“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F跟我说起过找你要光盘,不过没说什么时间交给A老师,现正巧碰见你,我顺便带上吧”,C老师脸色微变,转身回办公室取出软盘给我说“A老师快来了,来了你交给他,昨天下午就急着要呢”。正说着,A老师气势汹汹地来了,我赶紧迎上去,把软盘交给他,陪着小心低声说,“A老师,软盘的事我刚刚知道”,A老师没说话,走进办公室,开始开会,原来C老师也参加会议。说完课题的基本情况后,A老师又说,“这课题基本没什么经费,不过我还是要给你们发工资,小李,你经济比较困难,一个月给你400,小赵小张家庭条件还可以,每人每月300”,然后转头问小张,“你家里还可以吧”,小张低头回答,“也不是很好”,这时C老师接过话题来说,“A老师,本来就没什么课题经费,你还要从自己的工资里拿钱给学生,你工资也不高,象小李300就可以了”,A老师想了想说,“那就都300吧”,然后又说,“在这个课题里,你们三个要竞争,表现突出的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散会后,A老师说找我有点事,其他人都离开了,办公室只剩我们两人,A老师说,“你好好干,我可以给你节省5-10年时间”,我受宠若惊,忙说谢谢、多多栽培之类的话。这里补充一句,上次A老师在这个办公室向我道歉的时候,还说会给我一只笔。第二天,我们坐A老师的桑塔纳一行5人来到某宾馆会同省里其他部门人员开了会议,对课题情况进行了讨论。中午一起吃饭,三桌子人。我们三个研究生和下面市里的同志一桌,小张旁若无人,似乎特别能吃,有个部门的领导很看不惯,气得差点骂脏话摔筷子,弄得我们也很尴尬。下午5点多回到宿舍,发现门缝有张小纸条,说让我找辅导员,申请助学贷款,我感觉很疑惑,别人是怎么知道我家里很穷的呢?来学校时间也不长,衣服都是工作期间买的,在学校里穿还算是不错的,平时一般都是去食堂吃饭,学费虽然是借了些,但我也没跟别人说起过,别人怎么知道自己很穷呢?对这种贷款的事,我很不情愿,于是第二天找到辅导员说,并不想贷款,没想到女辅导员竟厉声喝道:“你不贷款,能把下个年度的学费交齐吗”,我一时语塞,只好说,“那就贷吧”,于是就在已经准备好的申请书填了下,签了字。进入课题不长时间,后来B、D老师也进来了,这时C老师向我们透露说,她的一篇文章还没有发表,被B老师给抄袭去发表了,还很神秘的说不要告诉别人,我问,“这事您找她沟通过吗”,C老师说,“这种事找也没证据,找什么啊,白白生气还不讨好!”。这事情,无法确认,不过再见到B老师的时候,竟然还是对其行为多少有几分轻视。临近学位英语考试了,大约还有10天吧,偏偏在这个时候,C老师叫我们三个帮她翻译外文资料,我看了一下,A4纸足足有七八十页,还说要快,最好是一个星期之内交给她。小赵小张没说什么,作为师兄,我只好发话了,“C老师,这么多东西,我们短时间完不成,如果英语考试不过的话,拿不到学位,能不能等我们考完试,再帮您翻译啊”,C老师看我们为难的样子,说,“没关系的,你们不翻译也可以,我再找别人吧”,后来这事就没再提起。后来听F说,C老师交代的事,你不想做只要提前告诉她,她是不会计较的。(七)不知不觉,研一已经结束了。暑假里,因为要做课题,A老师不让回家,所以就留在学校里做课题。从入学以来,一直觉得在课堂上收获甚微,觉得有必要自己制定个学习计划,于是,年后回来就报名准备参加两个考试,一个是计算机方面的高级职称,一个是相近专业方面的,后一个考试含金量很高,只凭此证件就足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两个考试都在下半年进行。在我本科阶段,就有朋友通过这些考试的,所以自己感觉虽然有挑战性,但是很有信心。记得年初,有次上课前,我在看后一个考试的教材,小赵问我在看什么书,我让她看了一下封面,没想到,小赵居然撇撇嘴,“你真有追求啊”,我笑笑,不知该说什么好。课题方面也没什么新增内容,无非是开会讨论,查资料,写东西,外联跑腿等。两个师妹还算清闲,多数事情还是我来做,在四个的老师指划下,跟蚂蚁一样,忙忙碌碌,东一件西一件,都非常琐碎,还要上本学期的几门课,整个的备考时间表都被打乱了,所以也不能集中精力准备考试。由于课题方面的原因,占用了大量时间,报名的两个考试因为准备不充分,有的教材都没看完,干脆就没去考,这是我第一次放弃考试。有一次,C老师叫我们三个去她办公室,说有个课题是省里面的,现在人手不够,参加后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问我们愿不愿参加,既然这样,我们就答应了。C老师又说,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不能让A、B老师知道,D老师也会参加的,我们答应了。过了几天C、D两位老师,请我们喝茶,讨论这个课题的事情。我们三个提前到了,聊天中才知道小赵的一些情况,原来小赵的爸爸是某国子号超级强势公司的副总,官至副部级,这真令我大跌眼镜,看走眼了。以前,只觉得她是农村的呢,相处比较随意,感觉很轻松也很融洽。现在,人家跟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这差距大了,顿时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感觉自己矮了一大截。但仗着自己以前跟她相处的关系,仍然壮着胆子开玩笑说,将来可以托你的关系啦,小赵笑笑说能帮就帮。自此不再把小赵当成以前的小赵,以前很随意,这之后见了小赵就拘束多了,因为这个主太强了。小赵说自己很崇拜爸爸,全是靠自己奋斗上去的。我想想自己,叹息不已,小赵又说,你也很厉害啊,那么远一个人来到这里,说到这里便打住了。过了一会C、D两位老师来了,做了相关安排。随后便开始准备,很快省里面的人就请我们吃饭,传达有关精神,看得出,省里面的人对C老师当时的表现并不满意,饭没怎么吃完就推说有事,离开了。我们一起送出来,人家走出快20米了,就要上车了,C老师才想起还没有结帐,连忙叫我追上去,让人家结帐,完了后就回来了。在这之前,省里面的人请过一次,我因为忙A老师的事情,没有去,等她们回来才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无非是课题和饭桌上大家谈的一些见闻什么的。就是那天,A老师让我弄一些东西,B老师需要用,我忙了一下午,6点多了,还没吃晚饭,食堂已经关门了。B老师打过电话来说,让我快弄完给她送过去,我当时还没有自行车,B老师家离学校大约一刻钟就到了,便说弄好后打电话给她,我在校门口等她,学校非常大,从宿舍走到校门口就差不多将近20分钟,如果走到她家,估计要走四五十分钟,B老师不同意,一定让我给她送过去,语气很坚决。没办法,只好弄完了,给她送了过去。然后她又给我一些资料,让现在就交给A老师,好吧,又把这些送到A老师家,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A老师似乎有点不高兴,也没让我进门,也没怎么听我解释,就让我回来了,这时我还没有吃晚饭,回来后泡面吃。又过了一段时间,C老师在学院里遇见我,说让我下午2点去她家,别没说什么,我也没问,一般开会都是由我们三个中的一个负责通知的。我按时来了,小赵小张也到了,还是课题的事。一会C老师去另一个房间了,我问,今天是谁负责通知的啊,小张说是她,我说怎么没有通知我呢?小张顿时没话说了。这时C老师出来了,大家继续研究课题。从C老师家出来后,一路上气氛闷闷的,在说再见的时候,小张突然横眉竖眼地说,“我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我也没好气地说“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种事情了!”随后,这个课题我再也没有参加过,其他人是否在研究,也不知道,没人来通知我,后来据说是这个课题流产了。此后,跟B、C、D老师的联系就很少了,零零碎碎的,比如C老师的文章在A老师那里,要了好几次,没给,让我给帮着要,我也没要出来。A老师的课题资料在C老师那里,A老师让我给要,打电话给C老师,C老师说现人在老家,我也没要出来。后来我买了自行车,跟B老师一起走路,B老师问我“想不想当官啊”,我不好回答,就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啊”,此后,B老师好象就没有露过面。到此时,暑假已经过去了,也没有人宣布课题结束,反正工资是不发了,从五月份开始,总共是发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工资,已经记不清了。(八)随后,生活比较平淡。偶尔帮A老师做点事情,比如给组织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寄东西;有时跟A老师等人一起讨论研究他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或整理点资料什么的,生活比较乏味。这时,国家有个大型会议在学校召开,非常隆重,是相关部门的一次盛会,很多国家领导人都要参加,省长书记都非常重视。开会前夕,我给A老师打电话,问是否有门票,在我想来,象A老师这样的社会名流应该是要参加的,不料,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我没有票”,然后就挂电话了,当时我人呆了一呆。第二天就开会了,人山人海,彩旗飘飘。我心里非常渴望能进去听听演讲,于是就去学校相关部门询问,答复说本校师生一概不准参加,但可以去省里相关部门看看。接待我的是位女士,本来说不给,但经不住我充满热情的演讲,就破了例,笑着给了我一张列席证,还随送了一套资料,我非常高兴,感谢不已。这件事我没有告诉A老师和两个师妹,因为那位女士告诉我要保密,当然后来也有同学知道了,同学问哪里来的票,我就开玩笑说是通过特殊的正当渠道获得的。有一次A老师让我给去打印室打印东西,当时C老师也在打印室里,正在跟打印室的小姑娘说话,看到我去后就转身离开了。东西很少就12页纸,期间小姑娘接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后看了我一眼,我便开始催,她则说“很忙,别的老师急要”,我说“打印用两分钟就搞定了,我这还在等着呢,麻烦快一点”,对方只顾做事情,不理我,然后又等了老半天才给打印,我已经有点不耐烦了,A老师还等着要呢。平时打印都是5角一张,结帐的时候却收我12元,我有点不理解,问为什么,小姑娘答曰就收你12元,怎么了?看来,对方开始找碴了,打印室是专为学院老师服务的,据说已经承包给小姑娘了,平时老师来签个字就可以了,不用付现金。我打印12张应该是6元,这点钱倒是小事,可如果我签12元的话,A老师会怎么想?想到这里,我顿时火了,要她给个说法,小姑娘也不示弱,不着边际地说“你导师不就是A吗,你以为我害怕吗,现在当着他的面我也敢这么说”,这时其他人过来打圆场,最后还是签了12元完事。因为这件事,后来A老师跟我说,“我听别人说,你脾气很大”,我就跟A老师解释是怎么回事,但A老师根本不听。我心里说,谁没有脾气啊,不惹急了,发脾气干吗?自己评价还是属于那种温和儒雅的类型。接下来,我的经济状况很不乐观了,年初从家里带的钱已经不多了,本来是准备暑假里找个公司打工的,但因为课题的原因,没能去做。A老师最初许诺的工资也不发了,怎么办?往家里要是不好意思开口了,看着宣传栏上的小广告,我第一次做了严重违背本人道德准则的一件事,做了一次英语四级枪手,给了2000元报酬,这样一来生活状况才宽松多了,那年我27岁。转眼又到年底了,小赵小张我们三个又带了礼物去A老师家作礼节性拜访,当时小赵的男朋友送小赵到楼下后就回去了。到A老师家后,师母问起小赵的男朋友,“男朋友送过来的?多长时间了,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做贴身保镖了”,小赵说“我也是去年才认识他的,也不是特别了解”。小赵的男朋友我以前就见过的,记得有一次,我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小赵跟男朋友路过,专门停下来跟我打招呼,外表看上去还是挺帅的,至少比我帅。至于是学生还是什么情况,人家那么高的身份地位,咱也不便打听,只听说经常从北京飞来飞去的。然后,坐了一会就出来了。过了几天,A老师一家又请我们吃饭,大家喝了点酒,吃完饭后喝茶,其他几个老师说要商量事情,坐得离我们较远。我跟两个师妹海阔天空的聊了半天,依稀记得小赵谈自己目前的工作中的难处,她在学校里有兼职工作,我也聊聊自己的过去和理想什么的,小张没怎么说话,多数时间是我在吹牛,她们听。完了后出来,快10点了,小赵跟我走在后面,也许是路黑看不清,小赵在旁边走,好几次都撞在我身上。因为小赵不住学生宿舍,回宿舍时,小张跟我一路,一路上师兄师兄地叫个不停,气氛前所未有地融洽。就这样,研二上学期结束了(九)要放寒假了,听A老师的意思,好象是过年不让回家了,留在学校做他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对他那课题,我并没什么兴趣,不过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做而已。当然我的表现还是可以的。记得有一次,我在课题的某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A老师非常高兴,A当着B、C、D老师和两位师妹的面说,自己在泰国某会议上有个奖,让我替他出席代领一下,我因为没出过国,感觉很突然,一时就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几天,又问这事,A老师淡淡地说,不用了。放假了,我去买好车票,刚回到宿舍,电话响了,我猜可能是A老师或小赵打过来的,估计是说不让回家过年的事。我感觉过年是件大事,父母年纪都大了,而且也一整年都没回家了,很有必要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还有,这个学期由于课题的原因,自己为了生活,违背本人道德准则去做枪手挣了2000元钱,已经感觉象失身了一样,又想起上次A老师那冰冷的声音,心里也暗自权衡,觉得A老师这人既靠不住,也不能靠,于是便没接电话。这个电话,不管是谁的,而且也不知道是谁的,感觉不接都没关系,因为已经放假了,学生都回家过年了,当然后来也没有人说给我打过电话。年后,想想去年,一无所获,两个考试也没去考。回学校时,加上去年剩下的,总共从家里带了1500元,我是想今年出去做兼职的,业余时间好好复习,全力准备两个考试,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开学初,我列了个计划,1、迅速精读完考试教材;2、寻找兼职工作;3、帮A老师做课题,因为A老师的课题,除了隔三差五开个会讨论什么的,也没什么事情;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可以放在晚上来做,也可以向公司请假,毕竟还是以学业为重,也没希望能挣多少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感觉计划基本上是可行的。该计划除了我以外,别人都不知道。我用三个星期,以考研的劲头,把几门教材都精读了一遍,这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我有个长处,一本书我精读一遍后,再复习就感觉非常简单了,当然这个精读是很艰苦的过程,完了后平时再多下点工夫,多翻翻,考试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三个星期后,我开始寻找兼职。正在搜集信息、打电话、面试的时候,A老师主动打电话过来了,说学院里有份兼职,问我愿不愿干。我问了下情况,A老师也没说具体细节,只说学院里给基本工资300,他本人给我500,加上其他,一个月可以收入八九百元。我本来是想去公司兼职的,这一方面工资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积累些实践经验。A老师既然打电话过来了,而且工作也很轻松,收入也还够用,又不用起早贪黑去外面上班,还可以很方便复习备考,于是便答应了。这里顺便说一句,我考研之前,工资是这份工作的好几倍。同事是个做行政的中年女人,姓G,长发到腰,细高个,很瘦,化很浓妆,看上去脸很苍白,很多学生都这么说她很“神”,言外是“神经西西”之意。那女人告诉我,是A老师悄悄安排我进来的,很多人不知道,眼里都盯着呢。还告诉我说,我值班的时候,有电话找她,就说她出去了什么的,意思是我在这里上班的事要保密,我一一答应。平时跟她也没什么话题,交接班的时候聊两句。那女人东长西短的说些话,问我的情况,还说A老师很喜欢我云云,又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等等。我只是听,也不好说什么,工作干好了就可以了,对于女朋友的事,我说,可以见面认识一下,不成的话也还是朋友,那女人立即说,是呀是呀。那女人有时说起我的工资来,就说还没学院打扫垃圾的清洁工高,听到这个比方,我也只是笑笑,不说什么。有一天是我值班,有个电话进来,我拿起电话,对方是个女的,劈头就问,“G老师在不在啊”,我说“G老师出去了”,对方又问“你是谁啊”,我不好回答,就问“你是哪位啊,等G老师我转告一声”,对方火了:“我问你是谁?!”,我只好说我是在这里值班的,对方又问“谁让你在这里值班的?!”。刚开始我还陪着小心,现在我被对方的情绪感染了,回了一句“你问这么多干吗”,对方暴怒:“你现在哪里,我现在来找你,看看你到底是谁!”,我说“那你来吧”,转瞬间,一个说话象女皇式的胖女人来了,具体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就是不让我干了,并收缴了钥匙。正在这时,G老师来了,忙打圆场,说让我先回去。第二天一早G老师又给我打电话,说她把事情都跟那个胖女人说了,钥匙又要回来了,让我继续回去上班。干了大约一个多月,正赶上非典,说非典过后才能干,于是我就不干了。这段时间学习还是很用功,还写了两篇论文。(十)转眼到了夏天,我把论文交给A老师修改,是关于A老师专业领域方面的。又过了两天,下午我正在午休,辅导员突然打过电话来说,让我赶紧去教室,今天讨论我入党的事情。我一听,立即爬起来就来到了教室里。大学里,因为对烂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后来又准备考研什么的,所以一直没有入党。支部大会上倒也顺利,全票通过。当天是周五,公示的时限也过去了。到了周二,有同学碰见我说,有点事改天找你聊聊,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就说好啊。到了晚上,他电话打过来说“有点事情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一听,感觉有点蒙,就说“没关系,有什么事,你说吧”,他接着说“入党方面,有人向学校写信检举你”,我一听,没经过这种事,更蒙了,有点晕晕乎乎的,因为当时感觉入党很重要,担心入不了,就急忙问“检举我什么啊”,说具体他也不清楚,让我找辅导员问问。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找到辅导员,辅导员一见我脸色就变了,让我感觉事情似乎很严重,我战战兢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辅导员说,“入党的事,有人向学校举报你有问题,现在已经捅到校长那里了,校长都已经作了批示,我是管不了了,你看怎么办?”,辅导员说的校长实际是主管学生的副校长。我诚惶诚恐地问,“检举我什么啊,我可以看一下检举信吗”,辅导员转身拿出一份传真来,上面是检举内容,下面是该副校长的签名,据说是用电子信箱发的,发信时间是在支部会议之后。我看了一下举报内容,我看完后,指着上面说,这是从来没有的,辅导员问“哪些有?说说有哪几条”,我找了一下,有条是模仿国家领导人语气讲话,还有条是在阳台上光着背,便说这个好象是有的,辅导员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便说,“这事我已经管不了了,你去找院党委副书记吧”。我喜欢运动,有时运动回来,满身汗,光背在阳台上吹吹风凉快一下或许是有的,至于模仿同志的语气,这也算不是个事。但到了副书记这里,副书记则非常严肃,疾风骤雨地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育,对我的辩解,根本丝毫不听,我一辩解,就说我态度不老实,我感觉特憋闷。最后看说服不了我,就让我回去写个东西交上来。我出来后,也没写,就到了同学的宿舍,这才知道昨天辅导员就已经召集了全班同学就我的事情开了会,调查我的“问题”。最后也没调查出什么,却翻出了前年我跟室友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研究生三个人一个宿舍,我们宿舍有一个同学没来报到,所以就两个人住,另一个同学入学后就买了电脑,天天打游戏到深夜2-3点,弄得我休息不好。我学习还是比较用功的,实在不堪骚扰之际,跟他吵了两句,也没打也没骂,就是声音高了一点。过了几天,该室友就搬到楼上去了。楼上原本就有个空床位的,我们班除了我们两个,其他男生都在楼上住。不过,这都已经是前年的事了,我们关系也早就很好了,到现在还提这个干吗?那时我还没写入党申请呢!到了晚上,我一夜没睡,写东西,也没写什么深刻的思想的认识,倒是在为自己辩解。从上中学开始写起,整整写了近10张信纸,交上去后,院副书记说还不够深刻,还让写,这时我没再写,懒得理他了,心想,我可是一晚上没睡,就您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本人比较反感,您老有没有想想我的感受,我又不是小孩,您这是何苦呢。第二天,我去问辅导员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说晚上两位入党介绍人会找你谈话的,两位入党介绍人是我同学,都是本校保送的。第二天晚上,两个同学来了,一本正经的找我谈话,我请他们去一个较高档的地方喝茶。坐定后,两个同学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坦言有点小题大作,然后又问我下步打算,我说当然还是希望能入党。完了后,大家随便聊聊,其中一个说,在学校6年来,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随后,辅导员找我说,经研究,决定再用5个月时间对你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你如果表现好了,党龄仍然从现在算起,我连连答应。随后,那个副书记也没再跟我要什么反省材料。这时天气非常炎热,经历这种事情,心里非常郁闷。过了几天,A老师召集开会,此时本人信心指数极低,见了两位师妹,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A老师说了一番“只有把铁中的杂质打击出来才能成为钢”的话;我当时很憔悴,A老师又没头没尾地、也不知在和谁说,“再整两年就整死了”;谈到学术又说什么“学我者生,仿我者死”的话,让人听不懂;还有什么“孤立的系统是死体统”云云,就让人更加惶惑了。此时,非典的影响小了,又去重新上班。(十一)经过上次事件的折腾,院党委副书记与辅导员认为,我沟通能力不好,以自我为中心;A老师除了以上又说我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我应该海纳百川才是;本班同学倒是没说什么,都尽量避开说这件事。为了练习英语口语,我经常去英语角的,随后的一个周末,有个本学院其他专业的同学拥着一群人来了了,他先我入党,现在是预备党员,三年来,英语角上只见过他一次,平时交往中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见面后他说,你的事情我知道了,问我是不是得罪了别的同学或者什么人?我说没有,该同学则说你自己可能感觉不到,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会得罪人的。当时对老师、好友的这些意见还是看得很重的,但以上各种评价与自己长期以来的感觉有天壤之别。一时弄得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知该如何是好。以前做课题发言都是很积极的,现在诚惶诚恐,不敢说话了,见人就感觉矮了一头;同学见面只有赔笑的份,生怕得罪了人家。整个人全没了以前的灵气,无精打采萎靡不堪。又过了两三个星期吧,院党委副书记找我谈话说,事情发生后,感觉对你的触动比较大,你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平时跟同学多沟通,在这段时间你好好表现,努力改正缺点,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我只能感激地说谢谢关心。之后给小赵打手机,基本上不再接我电话,联系也很少了。此后一年中,小赵小张基本没露面,也没看到过几次,偶尔碰见问起来,好象是在跟C老师做课题。从此见到A老师,A老师必定强调几次上面评价的缺点,便感觉自己好象真的有很大错误一样,于是就只有诚惶诚恐地、惭愧不已地说改正,因为上面的评价太模糊、笼统,自己又不知道具体怎么改。同年度,C老师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辅导员被评为“优秀心理辅导教师”。此后不久,非典的影响小了,G老师又通知上班。还告诉我说,听小道消息,A老师不主管了我们这块了,换学院另外一个领导管,言外之意是我可能要失去这个工作了,我也没说什么。又过了几天,G老师打电话说,前几天要给我介绍的女朋友,今天下午有空,让我过来看一下人。那女朋友的事,说了有一段时间了,据说是跟A老师有点关系,问G老师她又含含糊糊说不清。在来办公室的路上,正好在学院一楼碰见小赵在等电梯,于是就一起上去,问候了一下也没说什么话电梯就到了。我来到办公室,结果G老师又说人家有事没来,以后再说吧,后来这事就没再提起过。上了两个星期左右的班,随后就放暑假,该工作全部时间加起来大约不到两个月。研二结束了,暑假里,天气闷热,心情也不好,也没去外面打工,考试的书也没怎么看,A老师那里也没什么事情,整个暑假都泡在学校的游泳池里,倒也清凉。(十二)暑假期间,因为要发表论文,我给A老师打电话问修改的怎样了,说比较忙还没修改,后来又催了几次,得到同样的答复。于是,我对A老师说,“我先把论文寄给各杂志社,如果能发表就发表,发表不了也不影响您修改,这样可以吗?”,A老师说,“那你寄吧”,于是我打印后寄了出去。不久,先后有四、五家杂志社来函同意刊出,其中有家很有名的核心期刊杂志,上面发表的多是著名大学的博士、教授写的文章,我就告诉了A老师,A老师半信半疑地,“真的吗,是你自己写的吗”,言外之意,你有没有抄袭啊,我赶紧拿出杂志社的信函给他看,说“除了已经注明出处的引用部分外,都是我自己写的”,A老师看了也没说什么。这时,我写的另外一篇论文,杂志社也来通知要发表了。这篇论文本来是上学期自己自由命题写的一次作业,任课老师给打的分数较高,该任课老师曾说他打90分以上的作业,基本上就能发表,于是我简单修改后就寄出去了。杂志社来函通知说要收版面费,发表文章杂志社都要收版面费的,费用也不是很高,文章内容也与A老师的研究领域无关,我就把费用寄出去,不久就发表了。研三开学了,那年我28岁。新学期刚开始,还是去学院做兼职,G老师告诉我说,A老师已经不负责这块业务,学院另一位领导接手了,过几天我大概就不能做了。又过了几天,G老师说,接下来我工资一个月将是150-200元左右,问我还做不做。我算算平均每小时大约1-2块钱,太低了。在这个时候,我的经济状况也很不容乐观了,手头很紧张。于是就给A老师打电话,说工资这么低的话自己也不想做了,A老师说“那你就不做了吧”,同时说有个横向课题要我参加。很快大家就去了所在单位见了面,当场签了合同,我坐在A老师旁边,看了一下项目金额,是20万。这时,小赵小张没有出现,同课题的是两个下一级的师妹,一个本校毕业的,叫小H,是应届调剂过来的,据说当初跟我报的是同一所学校,但专业不一样;一个本市的,叫小M,已经结婚孩子都上小学了,年龄比我大很多。A老师让我担任课题小组长,他只负责把关,并说,课题时间是三个月,每周用2-3天去该单位做调研,每月每人发700元工资。我当时很高兴,毕竟生活费有着落了。随后大家便开始行动,合作过程中,两位下一级的师妹对我这个师兄小组长并怎么不尊重,处处为难,有恃无恐。因为上次学院里的事情,让我自信心下降很多,自尊心也下降很多,对外界刺激也有点麻木,又生怕又得罪了人,所以到后来她们说什么我就随声附和一下便算了,遇到不公之处,也是忍声吞气,处处退让。直到有一天,在去做调研的路上,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小M又把责任推在我身上,明显是在故意找茬,小H也在旁边帮腔。我溜溜地走在一旁,边走边辩解,小M突然恼羞成怒,当众在我耳边大骂SB,其他言辞亦极尽侮辱之能事,不能尽述。这时,我生气了,本人28岁了,还从来没有人如此声色俱厉地当面用SB一词骂过我,也从来没有人这样侮辱过我,于是就回骂了几句。一整天,除了课题上的事情,都没怎么说话。到了晚上,小H又给我打电话问我课题的事情,态度出奇地有礼貌,当时我答复也没什么好声气。刚放下电话,A老师打电话过来了,以一副长者的语气问我怎么回事,我估计小H、小M都在A老师家里,就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情,还没等我说完,A老师声音高起来了,严词把我批评一通,然后说,“你不要做小组长了,由小M来做”,本人无语而沉默。随后,便再没别的事情了。过了一段时间,A老师召集开会,小H小M,还有久违了的小赵小张都参加。当时小张在小H、小M面前师姐状十足,谈笑风声,小H、小M毕恭毕敬陪着笑脸,我这个曾经的师兄孤零零的立在一旁,手足无措。曾几何时,众老师都云我乃A老师的得意门生。现在,谁还把我当师兄?只有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份,目睹此情此景,感觉有些凄凉。又过了几天,A老师找我说,我上次交给他文章,如果在本校期刊上发表,且由他署名第一作者的话,可以不用交版面费,问我是否愿意,我连声说好的可以没问题。这时,很多同学都忙着找工作了,我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了,一方面我报考了办公厅的公务员,另外又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博士,有时也去学校里各公司的专场招聘会上看看。上面忘写了,上次在英语角上碰到的那位同学问我毕业打算去哪里工作,我说希望去北京,该同学接过话来说“你能力很强啊,我要是去北京的话只能当乞丐、拣垃圾。”其实,毕业后我想去北京工作,之前很多同学都知道的。随后,上次辅导员说的5个月时间到了,我买了点东西到了A老师家,说这次入党的事该好好沟通一下,A老师笑了说,“你现在怎么知道沟通了”,随后,也没经过学院,A老师直接让我去找学校党委组织部长,说他会提前打招呼的,组织谈话过后,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快到年底了,小M把A老师发的工资交给了我。(十三)随后,上次辅导员说的5个月时间到了,我买了点东西到了A老师家,说这次入党的事该好好沟通一下,不要再出现类似上次的事情了,A老师笑了说,“你现在怎么知道沟通了”。随后,又聊到“举报”那件事,记得A老师含含糊糊地说,“上次学院里那事,你不要还以为是我在背后搞的,若真是我的话,你年轻的时候踩你一下,你一辈子都爬不起来”,我笑说“怎么会呢,我没这么想过”,我又说“上次出了那事,我是您的学生,感觉对您影响也不好”,A老师说“这对我有什么关系?我带研究生十来年了,出一两个垃圾也很正常”,听到这话,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随后,也没经过学院,A老师直接让我去找学校党委组织部长,说他会提前打招呼的。组织谈话过后,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快到年底了,小M把A老师发的工资交给了我,动作高贵而优雅。这学期还遇到两个人,一个是女的,很有钱,30左右,据说开的车就价值几十万,在学校另一个学院读在职硕士,是我在学院做兼职工作的时候,做G老师交代的事情的时候偶然认识的;一个是男的,40来岁,也很有钱,是另外一个学院的朋友介绍我认识的,我们班有个读在职研究生的同学在该朋友所在学院做行政工作。这个女的让我帮她做作业,写一篇论文,当然是给我报酬的,第一次很轻松就搞定了,她说在学校外面某网吧等我,让我送过去,我送了过去,挣了200元。随后不久,又让我写四篇作业,也是论文,让第二天晚上7点交给她。我说这么短时间来不及,她说让我去网上几篇随便修改一下就可以了,谈好价钱是800元。我答应了,第二天便开始准备,也不知怎么搞的,当天吃饭竟然食物中毒,这是我三年来唯一的一次食物中毒。上吐下泻的,我去了校医院,边挂水边修改打印出来的论文,忙忙火火,终于赶在七点以前完工,就给那个女的打电话,她一直不接。又过了一天,她找到我所在的学院的办公室来了,还带了一个男的,说是她表弟。当时,我正在值班,其他老师都下班了。我一看见她,很高兴,正找她呢,问昨天怎么没接电话,说去参加婚礼去了。于是我把论文给了她,付钱的时候她说,论文给迟了,要少给一部分钱,我一听不对,就说昨天给你打电话你不接,这不是我的原因。她就是不给,两人争吵了起来,最后我的据理力争无效,还是没全付,只给了她刚开始说的那些。走的时候,撂下一句话:说我跟你们学校某副校长挺熟的,我让你毕不了业。我心想,这女的也太狂了!快到年底的时候,这女的又找我写毕业论文,见面后,看到我手放在肚子上,问我是不是胃不好,我说刚吃过晚饭,就说吃得比较饱。她说,“上次是我脾气急了点,你也有不对,这次你帮我写毕业论文,我把上次没付你的一起给你”,说完真的把上次没付的给我了。我问了下论文的情况说要5万多字,我说“快放假了,放假之前可能完不成”,她说“你可以不回家,利用寒假在学校里做啊”,我说“如果价钱谈好的话,我寒假就不回家了,在学校给你把论文完成”,因为年后我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再加上年后想去北京找工作,估计需要花很多费用,于是我才下这个决心。她问要多少钱,我想了一下,就说“5000吧”,她说要回去考虑考虑,后来打电话给她,也没说不可以,只说收费太高了。后来,又打了几次电话,就不再联系了。那个男的是在学校里BBS上发了广告很长时间以后,另外一个学院的朋友告诉我的,当天晚上十点多我给他打电话,他便马上开车来接我到了学校附近的一个比较高档的场所洗脚,我以前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又是敬烟又是要茶的,我感觉很高兴,于是,他有什么问题咨询,我都热情回答,也没谈钱的事。当天晚上一直谈到天亮,三五烟抽了好几包。然后又把我送到学校,后来又车接车送的见了几次,情况都差不多,喝茶、吃饭,不过就是他同行的多了几个人。也是到年底了,他让我给写出个方案来,这时开始谈钱了,他如果在外面找专业公司的话可能要几万、十几万,我感觉这人也不错,就说给一万吧,还是说可以的话我寒假就不回家了,这个方案就可以完成了,这样也不耽误他时间。他说还要跟别人商量,也没说不同意,后来打电话说不用了。其实,这时我关于方案思路,他大概也基本清楚了。当然他也说,如果我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帮忙。随后,快放寒假了,关于考博士的事情,A老师让我考前去他家一趟,写封推荐信让我交给某某,其实我对考博士并不怎么抱希望,一方面年龄大了,也没结婚也没女朋友,不是很想读了,另一方面,家里还欠了很多债,想赶紧挣钱还上。放寒假后,我就回家了。(十四)年后,我没有回学校,也就没去A老师家拿推荐信。在上个学期,A老师经常说我来自农村,不要好高骛远,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我来自农村的事情,我心想,您说这个有什么意思呢。从家里直接去北京,路程也近一点,到北京后在一个朋友这里住了下来。在北京大约待了两个月,尽管参加了很多面试,也没有找到一份工作,在面试的时候倒是遇见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博士考试的时候我接到外地的一个面试通知,所以也没参加考试,就去面试去了。在北京期间,不断有学生干部打电话催我回学校。在外地面试的时候,有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人在哪里。特别是在博士考试完了之后的第二天,G老师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持续了一个星期,估计她打电话来也没什么事情,我都没接。在北京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我想起A老师当初说的“节省5-10年时间”的话,就给A老师打电话,问能不能帮一下,A老师说帮不上,还问我想不想去别的地方,并让我给小张打电话,结果小张说那里工作一样难找。辗转反侧,终于收到几个OFFER,都是外地的,在三月底我回到了学校。同学告诉我说5月下旬答辩,快要交论文初稿了。论文的资料我年前就已经查好了,大致框架我心里也已经有数,于是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写了两个星期把论文完成了,论文的质量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学校里三年也没什么收获,这篇硕士毕业论文还是可以留做纪念的,呵呵,这里补充一句,我上次写的那篇自己感觉比较有分量的论文,这时也已经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这是一份比较权威的期刊,在各大学的图书馆里应该都可以看得到。快要答辩了,学院却下发了通知说,没有交完学费的同学不准参加答辩,我还有4000元学费没交,上次助学贷款银行只贷给一部分。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我现在去哪里弄4000元啊。这时突然想起,上次找我咨询的那个男的,于是就给他打电话,他人很爽快,送给了我2000元。当然他也说,自己目前也在用钱,只能帮这么多了,其实我已经很感谢了,直到现在想起我都很感谢他。但还是不够4000元,于是,我找到了学校的财务处,财务处让我签一个缓交学费协议,这样就不用在毕业前交4000元了,于是我便签了,A主动给我做担保。这样我便有资格参加答辩了。答辩那天,很多同学先上讲台演示,完了后下面老师随便提几个问题,时间也不过20多分钟。轮到我的时候,答辩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答辩开始了,这时老师们开始提问题,我来回答,气氛很热烈,但总体感觉象场闹剧。答辩在进行,大约已经超过半个小时了,这时,有位老师总是在我还没回答完问题的时候就开始质疑,见我思路老被打断,那老师竟然高兴地趴在桌子上笑得抬不起头来。教室里下面学生都在窃窃私语,教室里有很多同学,同一级的下一级的都有。当那位老师又打断我回答的时候,我用充满真诚、渴望和正式的语气说,“老师,您能不能先听我讲完啊?”,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回答完后,那老师就没接着再问什么。这时,又有位老师说,“你这篇论文我看了两个晚上都没有看懂,是怎么回事?”我的论文还是比较深奥的,对非本专业领域、没有数学功底的文科老师来说,看起来真的很费劲,又是模型,又是公式的。刚才被那位老师弄得有点郁闷,听到这种问题,我就说,“老师,您再看两个晚上的话就能看懂的”,教室里哄堂大笑。过了一会,答辩主持人看继续提问也没什么意思了,就说时间差不多了,没什么问题,就先这样吧。我下来看了下时间,大约用了1个多小时,很多同学都对那些老师颇有微词。随后我们回避,老师在里面投票表决。之后宣布答辩结果,其他人都是全票通过,小赵小张还有一个同学三人被评为优秀论文,只有我不是全票通过,但也超过2/3多数,于是答辩也算是通过了。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在前文当中,我也没说自己在同学中是如何出类拔萃的,但这里我可以说,有些同学答辩时的表现,就象中学生一样,具体是怎么个情况,你们自己去想吧。转眼到了6月份,就要授予学位了,我忽然想了解下自己的学位情况,于是就来到了学校学位办。结果,其他同学的名字都在授位名单内,但我的名字却赫然不在其上。于是急忙问原因,学位办的老师说,你们学院没把你的材料送上来,我们也没办法,你去问你们学院吧。于是,就来到了学院,说是学费没交齐,要延期毕业。我一听很着急,不是签了学费缓交协议了吗,回答说也不行。于是,我找到了管财务的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院跟我们学院是隶属关系,不是一个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批示,该学生跟学校已签缓交学费协议,通过论文答辩,符合相关规定,可以授位。带上学校的批示,我又来到了学院,答复说还是不行,负责老师一直在扯淡。当时学院各主要领导正在开会,全部在场,我把该批示复印了几份,进去在每个领导面前放了一份。当时A老师也在场,面带怒容,低吼一声,“你出去!”,我没说什么,随后出来,坐在楼梯上等结果。过了一会,一个院党委副书记出来和蔼地说,“原来你就是小李啊,我还以为是谁呢”,言外之意是我以为上次学院处理的举报事情中的小李,是个什么惫赖人物呢,看来还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随后又聊,看上去他对那次举报事件有点歉意,看来这个党委副书记对我印象不错,于是我笑着说请您多帮助,他说让我等一会。这个院党委副书记跟上次训斥我的那个不是一个人,他们分管不同的工作。又过了一会,一位副院长出来,我当时低着头坐在楼梯上,这位副院长跟我商量说,“延期毕业也没什么,就是毕业证晚发半年,到年底就给你了,你不要这样了”,这话说得很轻松,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我其实对延期毕业也不是很了解,就问“延期毕业,毕业证上面的毕业时间是现在还是年底?”答曰“年底”。我肯定不同意,于是他又让我再等会。又过了一会,这位副院长出来说,“没事了,过一会就通知相关老师把你的材料送到学院”。我不亲自看见材料送过去,还是不放心,就找到了相关老师,该老师说“你放心吧,我现在就去”。第二天,我又去了学校学位办,看到我的名字已经列上去了,这才放心。转眼毕业时间到了,要领证准备离校了。按学校相关规定,我办完离校手续后,来到学院领毕业证、学位证。结果不让领,问什么原因,该老师支支吾吾。这事情一波三折的,此时此刻,我动了雷霆之怒,非要领不可,其他老师忙过来打圆场。正好上面说的那个学院副院长也在,说“你去问下A老师,他同意发我就发”。打电话给A老师,他说“我不管这个事”。于是,我来到了学校党委书记的办公室,正好在门口碰见敬爱的书记,一位老人。党委书记说“你再去学院好好说说,应该会给的”,再见的时候老人又慈爱地跟我握手说让我放心。随后,我又来到学院,那位负责发证的老师又让去辅导员那里领,于是又到了辅导员办公室,终于领到了毕业证跟学位证。至此,研究生算是毕业了。(十五)答辩、授位、领证,一波三折,终于,研究生毕业了。研究生三年,回头想一想,自己除了两个考试的教材以外,竟然没有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哪怕是小说也没认真看一本。自己想做的其他事又做了多少?整天忙忙碌碌的,到底是在忙什么?上面忘了写关于入党转正的事,这里补充一下。按党章规定,我大概在研三下学期就可以转正了。但在一次组织生活会议上,那时我刚从北京回学校,主持人还没来,我坐在后排跟周围的同学聊天,大家久别重逢,还是比较热乎的,互相问长问短。小W坐我前面,我们中间隔了一排座位,这时小W突然转过头来,盯了我半晌,冒出一句“你还是预备党员!”。小W的爸爸是本市某副厅级干部,小W也是保送上来的。她这话说得我心里发毛,后来又因为答辩、授位那么不顺利,所以就没写入党转正申请,担心再出什么事,等到了新单位再转正吧。到了新的单位,一年平安无事,但感觉很有意思的是,自己工作业绩还是不错的,但从来没有受过表扬,其他同事根本算不上什么的事情,领导也要在会议上表扬一番。开玩笑时提起这事来,领导则说,没有表扬你,不是也没批评你嘛,我只能笑笑。一年过去了,来了个新同事,20多岁,美国女孩,金发碧眼,比我还高点,但比我胖,她刚刚毕业于美国全球排名前十的一所大学。我英语还可以,所以经常见面就认识了,也经常一起玩,后来我们就谈起了恋爱,顺理成章,就走在了一起,开始同居。我大概可能是她的第一个男朋友,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她也很关心人。但时间久了,也会发生点别扭。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我说了声还是做朋友吧,便走了,本来是打算过两天再跟她和好。谁知,第二天她竟然告我QJ她,两个人ML一直都是自愿的,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而且就她那体格我根本不可能QJ。然后,警察就来找我了,当然三天后,警察就撤了,因为那本来就是没有的事。然而,单位里的领导却不是这样的,跟上次所谓的“举报”一样,那个严厉劲啊,就仿佛是真的一样,期间,对我横眉竖目,吹胡子瞪眼,恩威并施,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何必这样呢?事情结束后,我本没什么错,却要求我主动辞职,但多给一个月工资,这时我也不想在这里待了,那就辞职吧。辞职后,感觉平白无故被泼了一身脏水,心里堵,很想讨个公道,于是就去法院告,法院根本不给立案,执法者似乎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一直在拖,要不就是推诿、扯淡。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没什么结果,我想算了吧,也实在不想再花这个时间了,于是就来到了上海。经历了如此种种,心情大受影响。一个人在上海两年多了,除了工作就是找工作,实际工作时间大约有一年,前后共换了十几家公司,独资合资民营都有,岗位也各有差别,工资最高的月薪税后8k,最低的不到2k。现在又是无业状态,33岁了,一无所有,怎么办?来源:生命教育观察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