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昆虫博物馆,曾有亚洲大英博物馆之称,收藏百万珍稀昆虫标本地狱变

上海昆虫博物馆,曾有亚洲大英博物馆之称,收藏百万珍稀昆虫标本

上海昆虫博物馆,现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及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馆。景区基本信息门票:15元/人游玩时间:60 分钟景点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开放时间: 9:00-16:30,节假日无休公交线路:乘坐公交49、72、89、218、572、733、932、隧道二线(公交线路枫林路站下)、地铁4、7号线(东安路站下,1号口出)自驾路线:南北高架—重庆南路—徐家汇路—瑞金南路—中山南二路—枫林路到达停车信息:昆虫馆没有自己独立的停车场,可以把车停到马路对面徐汇区游泳馆的地下停车场。收费为7元/小时体验游记上海昆虫博物馆,其前身是法国神父韩伯禄(P.Heude)1868年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后因标本众多,无法储藏,于1930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兴建新的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馆位于徐汇区枫林路300号,到了一看,是个研究所大门,怎么看都不像是博物馆,正在犹豫不决中看到旁边有个小牌子-上海昆虫博物馆。那就进吧,抬腿迈步刚要走,门卫老大爷叫住了我,要参观昆虫馆来我这里买票。小编第一反应是碰到黄牛了。。。,还好到传达室一看确实是昆虫馆的门票,15元一张。买完票往前走,穿过一片园区(可能是研究所吧),右转在一栋老式的大楼下终于看到了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一阵小孩子的欢声笑语传来,对,没走错地方。展厅一楼分为昆虫生命厅,昆虫世界厅,放映厅,互动游戏。通过一楼的参观对昆虫的起源、进化以及分类有了许多了解,学习了许多知识,更通过趣味的互动小游戏加深了认识,这里是小朋友们最爱的区域。二楼在昆虫与人类厅中进行着飞天刀螂2017螳螂展,全方位的为大家展示螳螂的结构,习性,种类以及饲养方法等。昆虫文化厅中展示了蝶翅画,故名思议就是用蝴蝶的翅膀拼出的画卷,在这里还可以教小朋友如何制作标本。最后给大家留个问题,动画片黑猫警长中雌螳螂会吃掉自己的配偶,这是真的吗?温馨提示昆虫博物馆地处市中心,开车只能停在对面的徐家汇游泳馆的地下车库,不是很方便。建议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关注游布斯,日日有更新,最真实的景点体验推送给您~

德之邪也

“虫虫实验室”成立不到两年,上海这所小学的学生爱上大自然

2017年冬天,文达学校学生在“虫虫实验室”制作标本。上海市文达学校 供图两个星期前,五年级的单楠烜在学校科普征文比赛中夺得了一等奖。那是一篇科幻文,讲述昆虫如何作用于环境,节水环保。这篇文章还获得了“渴望宣言丝绸之路挑战青少年节水大赛”三等奖。过去,人们对虫的印象是可怕、丑陋,有害的……如今,这在上海市文达学校小朋友心中已有所改观。2018年的一个深夜,学生在户外捕捉昆虫。2017年秋天,上海文达学校成立“虫虫实验室”,以上海本土昆虫为研究对象,展示昆虫生境标本,呈现它们在沙漠、落叶层、河滩等生态环境中的真实状态。很多学生报名加入“实验室”,他们通过观察生命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2019年5月20日,上海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彭中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世界已发现的昆虫有100万种,十分之一生活在中国境内,但仍有更多物种至今没有被发现。事实上,昆虫不只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寿命短,它们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文达学校校长黄晓峰看来,通过对昆虫的研究,孩子们能引申到对水质、土质和空气质量的关注,从而积累对科技的认识,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文达学校校长黄晓峰“虫虫实验室”王伟宗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初中生物教育专业,是“虫虫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记得,刚开始时,一些女生对昆虫既好奇又害怕。他想到一个办法,让她们先了解熟悉的昆虫,比如蜻蜓、蝴蝶等,再发展到金龟子、豆鸟…… 至今一些学生认识了几十种昆虫。女生孙孕玥从小喜欢蝴蝶,每到春天,花儿争相开放,蝴蝶翩翩起舞时,父亲就带着她一起抓蝴蝶。加入“虫虫实验室”后,她经常参加活动,认识了很多昆虫,比如天牛、金龟子……也不再害怕它们。王伟宗发现,多数男生喜欢甲虫,女生喜欢蝴蝶。实验室在四楼宽敞明亮,里面摆放着各种标本、植物,以及学生领养的独角仙(一种甲虫)。那是2018年夏天,王伟宗和学生在安徽横山一起捕抓的4只成虫产下的80多条幼虫。每条幼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学生一个月给它们换一次土。每次换土时,他们会把虫子拿出来,捏一捏,看它是否长大了,随后放进瓶子里,期待下一次见面。在一些学生眼里,独角仙既是宠物,又是自己的小伙伴。2018年夏天,文达学校学生在户外捕捉昆虫。观察日记三年级下学期,9岁的单楠烜从学校带回一个盒子,里面装有六只蚕宝宝,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单楠烜每天观察它们,看它们怎么吃桑叶,听它们发出滋滋的声响,甚至研究它们的粪便。自那时候起,他开始坚持写观察日记,把蚕宝宝每天的变化写进本子里。不爱看书的单楠烜,从此让妈妈买科普书籍,关于恐龙、昆虫……他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还在书上做满了笔记。他的母亲李庆发现,单楠烜变了,他每次出去玩,不再喜欢玩游乐场,转而关心周边的环境。有一次,李庆带他去公园玩,单楠烜发现了一只虫子,他非常兴奋,摘了一片树叶。他用树叶引逗虫子,把它引入准备好的空矿泉水瓶中,再把盖子盖上。李庆很惊讶,问他是谁教的,他自豪地说是老师教的。上海市文达学校“虫虫实验室”。单楠烜所在的文达学校位于上海市桃浦镇,后者曾是上海著名的老工业区,如今转型发展成为生态环保板块。两年来,单楠烜放学后,只要作业不多,就会到小区内捕捉昆虫。有时候,他把抓到的昆虫带去学校,做成标本后,又带回来给父母和弟弟看。李庆很欣慰,这个不喜欢画画、音乐的小男孩,终于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环境监测器”上海市文达学校临近一条宽约五米的金光河。每到春天,河里水草丰茂,生机盎然,孕育出各种昆虫。为了让学生了解周边环境,2018年夏天,王伟宗带领十几个学生,在金光河及其周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蜻蜓采集和调研。那段时间骄阳似火。孙孕玥记得,一天下午,她和同学一起去河边拍照,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水面各种颜色的蜻蜓飞来飞去。持续一个月后,他们得出了调查结果:金光河是附近蜻蜓的主要生境,群落大小在800-1500只内,有黄蜻、红蜻,碧伟蜓、狭腹蜻蜓等。此外,调查还发现,河里有藻类生长,证明河水质量较好,但水生昆虫种类少,河道内食物链简单。学生把调查结果发给了周边的居民,他们提出“增加沿河岸植物种类”的建议,并倡导大家停止垂钓活动。2018年春天,学生和他们制作的昆虫标本合影。小小的昆虫,成为了敏锐的“环境监测器”。作为上海普陀区“最美校园”之一,文达学校通过科技与环境的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科技教育之路。

托宿于义

科研为伴,以虫为友 | 动物学家尹文英:敬业创新是成功的捷径

31岁,她深入田间鱼塘,用三年时间总结出对近20种鱼病有效的治疗和防治措施,为我国鱼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1岁,她从零开始接触原尾虫研究工作,先后发现原尾虫190余种,发表原尾虫的分类、区系和精子超微结构等方面论文70余篇,建立了原尾纲系统发生的新概念和新分类体系,为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63岁,她联合近百位专家学者,完成我国3个气候带土壤动物的组成、变动规律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研究,主编写成《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和《中国土壤动物》等专著,对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80多岁高龄,她仍亲自培养研究生。她说:“创新型人才要多培养,后继无人是我们对历史的犯罪!”她就是尹文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她是中国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研究的开拓者,也是同行口中勤恳敬业且勇于创新的科研榜样。尹文英(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学立志“科学救国”1922年,尹文英出生在河北省平乡县大时村。她的父亲尹赞勋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据尹文英回忆,儿时的她一直处于“放养”状态,直到6岁那年夏天,才第一次见到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父亲。当时村里没有学校,父亲力排众议,说服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祖父,把尹文英送到私塾学习。而后,尹文英举家搬迁去北平,初中毕业后又随着工作调动的父亲,从北平到南京、江西、广西,再到重庆,辗转数千里,插班到合川国立二中念高中。在尹文英中学时期,“九一八”事变、“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等事件爆发,她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萌芽。尹文英与父亲尹赞勋“小时候,父亲定期与许多从英国、德国留学回来的朋友在我们家进行学术性质的聚会。”尹文英说,“我虽然听不懂,但每一次我都全程坚持旁听,我喜欢那种学术气氛。”爱国情怀与科研志趣一拍即合,“科学救国”的志向在尹文英心中扎了根。1943年,尹文英考进了从南京迁到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那个时候我想报考地质系,想着如果能发现金矿银矿,还能助力国富民强。后来因为这个专业不收女生,加上当时欧阳翥(zhù)教授的推荐,我就进入了生物系。”临近毕业时,恰逢英国鱼类寄生虫学家史若兰教授被邀请来华访问,尹文英作为生物系毕业生中唯一一名女生被安排负责接待工作。随后,她又幸运地获邀成为史若兰的助手,开始将鱼病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1947年,尹文英初来中央研究院破解国内鱼病难题尹文英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跟随史若兰教授在鱼类寄生虫研究组工作。1950年,中央发布了一条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里面提及了“防治鱼病”。原因是当时国内池塘养鱼的死亡率很高,从鱼苗养到寻常一斤多的重量,鱼的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最高可以达到80%。当时,尹文英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积极响应,在做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以后,她与4位同事被派往国内淡水鱼养殖区浙江湖州,筹建菱湖鱼病工作站。这项工作在尹文英的科研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工作站队在当地租了十四个鱼池,监测从鱼苗到成鱼的养殖全过程,分析鱼病诱因。当时国内淡水养殖鱼以青鱼、草鱼、鲢鱼为主,与国外主要养殖鱼种完全不同,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但这激发了尹文英不服输的劲儿。从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到各种鱼类寄生虫,再到各种甲壳动物,全都是他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尹文英和同事经常披星戴月,赤脚穿梭在鱼塘中,分析不同鱼类的致病因素及发病规律。同时,她还细致观察了当地农民养殖户的各种养殖习惯,并一一作好记录。面对当地养殖户的不信任,他们立下保证书:如果鱼死了,按照成鱼的价格进行赔偿。尹文英和团队成员经过三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总结,他们先后发现了青鱼肠炎病、赤皮病等近20种鱼病的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法,并制定出一套有效防病养鱼措施,即“三消四定”——三消毒是清塘消毒、鱼种消毒、饵料和食物消毒;四定是投饵定质、定量、定时、定点。这套措施在当地试行后,鱼病防治成效显著。随后,在湖州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这套鱼病防治措施很快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56年至1960年期间,尹文英团队又北上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进行鱼类相关工作的调查,积累了大量鱼类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及多种鱼病相关资料,为后来我国“鱼病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我国原尾虫研究0到1的突破1963年,因工作调动,41岁的尹文英从武汉调回到上海。那年夏天,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要前往浙江天目山进行常规性昆虫采集调查,尹文英应杨平澜所长之邀一同前往。一天,尹文英经过一阶段的昆虫采集工作后,在一棵树下坐着休息。她随手翻开一块石头,发现了一些“小白点似的虫子”并随手采集了。通过与实验室现存标本做对比,尹文英发现这种白色的小虫子正是我国尚未报道的原尾虫。自此以后,尹文英便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继续原尾虫研究,她的科研之路也正式转向了昆虫学领域。尹文英在检查原尾虫标本1965年,尹文英发现了独特的红华蚖(yuán),并建立了一个新科——华蚖科。这一发现受到了国际昆虫学专家的一致关注,并且将华蚖科载入了1987年英国出版的《伊姆氏昆虫学教程》第10次修订本中。著名原尾虫学家今立源太良说:“红华蚖可能是迄今已知原尾虫中最原始、最有兴趣的种类,尹在1965年发现了它,是原尾虫研究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事件。”1980年,昆虫所分类室同仁合影(前排右三为尹文英)之后,尹文英又陆续发现了旭、沪、多腺等十几个新属,不但为原尾目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找到新的证据,而且详细总结了它们的特征,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卓越贡献。基于她取得的杰出成就,1986年,尹文英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从尹文英首次在我国发现原尾虫开始,在随后50余载漫长岁月中,尹文英和她的团队共发现了近两百种原尾虫,其中168个新种,19个新属和4个新科。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他们从经典分类学研究开始,先后用不同的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开展原尾虫的形态学、生态学、细胞学、胚胎学和比较精子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于20世纪末,完成了我国原尾纲志——《中国动物志:原尾纲》的编写工作。在研究原尾虫的同时,尹文英逐渐意识到土壤动物学研究的重要性。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尹文英又组织并开展了10年的土壤动物研究。1986年,尹文英在武夷山采集土壤动物标本土壤动物究竟重要在哪?一是土壤动物能活化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二是可以促进自然界营养物质的循环,树木、瓜果、粮食都在土壤中受益;三是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土壤动物能够对土壤理化因素的变化进行长期监测,根据结果能够评价某一个地区污染的程度即污染指数;四是可以对退化土壤起到修复作用。因为土壤动物可以降解农药残留,还可以净化污水,吸收或富集重金属,保护生态系统。基于以上四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主持,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国内十几家单位、近百位专家学者,完成了我国二个地理界、三大气候带、六大动物地理区的土壤动物组成、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研究,并最终编写了《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和《中国土壤动物》等专著,对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尹文英(左一)与昆虫学家Tuxen讨论勤奋加创新,就是她的成功之道1991年,尹文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九十岁高龄的尹文英,仍亲自指导土壤动物学专业的研究生;2014年,尹文英获首届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2006年,尹文英做科普报告回首科研之路,尹文英说,父亲的两句话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小时候,父亲告诉过我,你吃别人咬过的馍是不香的。当时我还不懂,后来我才领悟到,这就是创新。”尹文英回忆,“还有一句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不但要做好思想的准备,还要做好行动上的准备。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情,要事事有准备。”尹文英曾说:“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勤奋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她7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不论是在鱼病防治一线的三年磨炼,还是从零开始50余载的原尾虫研究,我们都能看到她勤恳敬业的工作风格、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而这些,就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捷径”。尹文英(1922.10-)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参考文献:1.《尹文英:科研为伴,以虫为友》,韦斗斗,《科技创新与品牌》,2019年9期 2.《南京大学校友英华》,顾树新, 张士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1日3. 《科学人生 院士的故事》,方正怡,洪晖,毓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1日4.《走上科研之路》,尹文英,《生命科学》, 2006年3期5.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四象

上海园科院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新途径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上海昆虫研究所)黄勇平研究员应邀到访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双方围绕黑水虻消纳有机湿垃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园科院总工程师李跃忠和植保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黄勇平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是上海市政协委员,近年来围绕资源昆虫黑水虻消纳有机湿垃圾的技术及应用推广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繁育体系。李跃忠总工介绍,当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湿垃圾主要是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沼渣利用一直以来是一个瓶颈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而利用黑水虻取食沼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分析了当前我市乃至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及后续处理问题后,双方一致认为,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湿垃圾的前景十分广阔。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昆虫,能够高效取食厨余垃圾,同时繁殖迅速,还能生产抗菌物质,是优质的昆虫蛋白饲料,也可被拿来提取抗菌肽,用途广泛。作为绿化市容行业的科研单位,市园科院近年来也一直关注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开展过大量的中试试验,本次邀请黄勇平团队到访市园科院,计划在利用黑水虻消纳湿垃圾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实现优势互补,为垃圾循环资源化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路。下一步,市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黄勇平团队的合作联系,计划在黑水虻周年繁殖技术、优质黑水虻种质资源保存与选育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真正变废为宝。【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一字一板

上海现昆虫新物种!起名“上海”或是“滨江”由你定

  小家伙的特写来源:上海发布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说,双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员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被发现。这种小甲虫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严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才可以发现。取名后的新种双斑粗角步甲将有望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当动物学名录将其录入后,从程序上将成为被全球认可的昆虫新物种。今年初,当专家们在整理到2016年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联合主办的生物限时寻活动中所采集的昆虫标本时,欣喜的发现了一种“气质”与众不同的甲虫。在仔细翻阅了大量文献及解剖比对后,该甲虫最终被确认是“双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个新物种。自此,这个珍稀的昆虫家族迎来了它们的第26个成员。目前,这个新发现的甲虫还没有正式取名。  触角&鞘翅(右)双斑粗角步甲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在它们鞘翅上分布着一对椭圆形黑斑,而触角的末几节一般较粗,这些全都是它们家族的共同特征。别看它们的个子小小的,却有一个十分强大的本领,就是“放炮”。和我们平时说的“放屁虫”——蝽象不同,双斑粗角步甲家族成员放出的不仅仅只是难闻的气味,它们可以在一瞬间喷射出接近60℃高温的化学物质,从而应对它的敌人。如果你用手去抓它们的话,可能会被灼伤。因此,它们在国外被称作“flanged bombardier beetle”,意为会放炮的甲虫。  被喷后受伤的手指双斑粗角步甲全都是胆小的家伙,它们平时总喜欢躲在朽木、蚂蚁窝和山洞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很少会出来活动,特别难以被发现。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后在参加滨江森林公园的昆虫限时寻活动的过程中,无意中从一根腐朽的倒木中采集到了这类神奇的甲虫,从而让人们有机会一睹它们的真容。新种双斑粗角步甲正在朽木表面散步另外,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是极其严苛的,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才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由此可见,它们选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作为栖息繁殖的聚集地,可能有其必然性。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经过50多年精心维护的三岔港苗圃改建而成,园内河道密布且保留了茂密的次生林,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就采集于公园内一处近邻河道的树林内,这里的落叶层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湿度,也恰恰为多种珍稀的昆虫和其他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滨江森林公园茂密的植被

则殆

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科学家,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功德无量

一百七十多年前,一位奥地利的医生被关进了精神病。因为他宣称,医生如果勤洗手,可以降低病房的死亡率。这是一个普通而又简单的道理,但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并不是。这位医生叫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是一位产科医生。他发现,第一产科的产妇死亡率是第二产科产妇的六倍。而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产科是由医生负责的。第二产科是由助产士负责的。为什么技术高超的医生负责的科室死亡率反而高于助产士的科室?经过观察,他发现了一个区别。医生需要处理尸体,而助产士不需要。那这其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是尸体上的病菌传到了产妇身上,造成产褥热,而从引发死亡。而那时还有没微生物的概念,医生在处理完尸体后并不会洗手。于是,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在自己的医院倡导在手术前洗手消毒。效果立杆见影,产妇的发病率立马降低了八倍。可就在这时,因为他给各大医疗机构写信,呼吁推广医生术前洗手,结果被认为是异端从而受到排挤。甚至因为他不肯放弃这个说法而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最终被守卫殴打致死。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死于1865年。很多年以后,奥地利人把他的名字刻在金币上。而事实上,仅仅数年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错了。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再多活两年,就能等到洗清冤屈的一天。因为就在他被关在精神病院时,有一个人正努力证明着他说的并不是妄言。这个人叫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领域的开创者。巴斯德出生于1822年的法国,父亲是一位老兵,母亲是一位乡下的姑娘。家里经营着葡萄酒。巴斯德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被父亲寄以厚望,而巴斯德也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小就显露出了学霸的气质,并在二十岁那年考上了巴黎师专。如果只看后面的师专,就认为这是一所三流学校,那你就错了。巴黎师专是一位师范大学,但却是世界上最牛的师范大学。在它的历史上,培养了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名菲尔兹奖获得者。菲尔兹奖是世界最高数学奖。我们中国目前还没有拿到一个。所以,巴黎师专也是世界数学中心,此外,也是科学中心。直到今天,巴黎师专依然是世界顶尖学府,它一年只招二百多名学生。进入这所学校,让巴斯德的理想开始升华了,他原本只想成为一位老师,但毕业之后,他辞去了老师的工作,选择了当一名化学家。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研究酒石酸,一种常会出现在葡萄酒桶底的盐粒状物。化学家们发现,这种结晶物其实有两种,但它们长得极像,但其中一个可以使光偏振,另一个则不会。当时的化学家们为这个问题苦恼。巴斯德决定拿这个试手,结果一试就让他试出一个大成果。他通过显微镜发现酒石酸形成的结晶其实有两种,而且这两种互相对称。接下来,巴斯德开始了神操作,他在显微镜下把两种不同的结晶体进行手工分拣,这简直就是体力活与技术活的叠加。从来还没有人进行这么细微的物体操作,也许是这样对细小物体的执着,让他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分拣成功后,他用这些结晶制成溶液,观测到一个使光线偏左,一个偏右。这是人类历史上经典的化学实验之一:酒石酸分离实验。人类第一次打开了分子的大门。巴斯德就此发现,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结晶形状、化学构成和旋光方向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这篇论文有多牛?如果当时有诺奖,这可能就是一个诺奖论文。可惜没有。但巴斯德凭此得到了更好的东西,娶到了拉特拉斯堡学院的院长洛朗的女儿以及拿到了法国大工业家开斯特纳的资助。声名鹊起的巴斯德很快接到了一项任务:酒为什么发酸坏掉。人类利用发酵制造美酒,中国也有数千年的酿酒史,但在巴斯德之前,从来没有人能说清楚酒生成的真正奥秘。这一次,巴斯德又拿出了他的利器:显微镜。通过观察,他发现在啤酒汁上有一种细小的球体。这些东西以前也有人发现过,但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些沉积物。但巴斯德做了一些事情,他开始用啤酒原液来培养它们,结果打开了另一窗科学的大门。这些小球开始变化,它们是活的!就此,他找到了醇酒的奥秘。这些东西就是酒精酵母。而他更是从中发现了另一种杆状的微生物,这种东西叫乳酸酵母,一种会破坏酒质的东西。找到了原凶,事情就好办了,巴斯德通过实验,发现使用加温来杀死这些乳酸酵母,从而能够保持酒的品质。经过改良后,他的这种方法被称为巴氏杀菌,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牛奶的外包装上找到巴氏杀菌的字样。这是巴斯德的第二项大发现,从这一个发现开始,人类科学的一个新类型:微生物开始被建立起来。而他接下来的工作,则更为的重要:拯救蚕宝宝。据说西方人从中国偷走了蚕,从而找到了制作丝绸的秘密。而当时的法国已经是养蚕的大户。就在巴斯德解决酿造业问题时,法国突然流行开来一种蚕病。得病的蚕身上长满了棕黑的斑点,就像撒了一身胡椒粉。法国人将这种病称为“胡椒病”。蚕虫一个个死去,法国的养蚕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萎缩了五分之四。可是,这个问题谁来解决?兽医也不管小虫子。最后,大家想到了巴斯德。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这样描述前来解决问题的巴斯德:“巴斯德一无所知,却要让养蚕业重获新生。”也许法布尔对昆虫更为了解,但巴斯德掌握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显微镜。这一次,巴斯德再次拿出了自己的独门法宝:显微镜。通过显微镜,巴斯德发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小颗粒。巴斯德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小颗粒给健康的虫吃,很快蚕早就染瞎了眼胡椒病。显然,这就是让蚕得病的原因。而巴斯德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发现这些让蚕得病的微生物是通过蚕粪来进行传播的。找到了原因,解决的方法很简单,通过检查淘汰病蛾,不用病蛾的卵来孵化蚁蚕。这里写出来,却不过几行字,但却用去了巴斯德几年的连续观察,包括这期间,他的女儿因为重病而去世,他自己也因为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并从而患上了轻度的瘫痪。而这一次的研究让巴斯德做出一个决定,从微生物学转向医学。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转变之一。通过对蚕的研究,他开始思索起人类,如果有能够让蚕得病的微生物。那是不是也有让人得病的微生物,而那些病是因为微生物引起的呢?这时候,他的观点跟奥地利的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重合了,病人伤口的化脓可能就是因为感染。区别是,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并没有发现原因,而巴斯特想到了微生物。这时候,一些医生开始遵照巴斯特的指引,对手术用具进行杀菌消毒。结果显示,巴斯特的建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手术的成功率直线上升。这时候的巴斯德已经五十岁了,拯救酿酒业,拯救蚕丝业,提倡手术清毒,他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伟大事业的征途才刚刚开始。这一次找到他的是农业部。农业部给他带来了新课题:解决牛羊的炭疽病和鸡的霍乱。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断定这依然是微生物捣的鬼。他带着自己的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着各种样本,并给了治理的方法:彻底处理病死的动物,以免发生交插感染。而在调查鸡霍乱时,他拿到了极好的奖赏,他发现一些在培养池里的病菌毒性变弱了。他马上联想到了牛痘。这种毒性变弱的病菌极有可能也有疫苗的功能。巴斯特把这个发现用在治疗炭疽上,他从死亡的动物身上抽离这些病菌,经过培养后减弱它们的毒性,再注射到动物身上,结果发现动物并没有死亡。而且这只动物在接触染病的动物后也没有得病。显然,这只注射了减弱病菌的动物获得了免疫力。1881年8月,当巴斯德在国际医学会议上提出了炭疽疫苗的报告时,会议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们知道这项伟大发现的重大意义。疫苗学从这一天开始建立。这是人类战胜疾病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而接下来,巴斯德还要完成更重要的一步,把疫苗用在人身上。他选择的目标是狂犬疫苗。这一次,巴斯德碰到了更难的对手。他知道导致狂犬病的一定是一种物体,但他一直都没有找到狂犬病细菌。这是因为,导致狂犬病的是病毒,而是不是细菌,病毒比细菌要少一千多倍,远不是当时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得到。而且狂犬病毒极为危险,粘上之后就有生命危险。如果说以前的巴斯德能够运用显微镜找到他的敌人,这一次,他是跟看不见的魔鬼较量。通过实验,巴斯德推定,狂犬病的病毒应该寄生在神经系统中。他从实验动物-一只小白兔身上取下一小段脊髓进行研究。这一次,他又幸运的找到了方法,如果把干燥的脊髓注入狗的体内,狗能够活下来,而如果把湿润的脊髓注入狗的体内,狗必死无疑。狂犬疫苗被巴斯德研究了出来。但能不能用于人呢?没有人敢去做这样的试验,倒有数位巴斯德的狂热粉丝愿意当试验品。巴斯德拒绝了,他决定用自己来做试验。这时,一位绝望的母亲找上门,她9岁的孩子被一条疯狗咬伤,但孩子目前还没有呈现得病的症状。潜伏期没有任何的症状,这是狂犬病的特点之一。那要不要进行疫苗治疗呢?经过分析,巴斯德判定,如果不加以治疗,孩子得病的可能性极大。于是,巴斯特给这个孩子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从弱到强,一共注射了十三次。5天、10天、1个月过去了,少年安然无恙。小孩得救了,这是第一个被治愈的狂犬病患者。而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巴斯德研究所的看门人,直到纳粹入侵,他为保护研究所而献出了生命。巴斯德治愈狂犬病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欧洲乃至世界,美国跟俄国的患者都不远千里来治疗。巴斯德实验室变成了一家医院,事实上,今天的巴斯德研究所在做科研的同时,同样也是一家医疗机构。这些繁重的治疗让他的实验室不堪重负,世界各地的人很快捐来了数百万法郎,帮助他建立起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遗憾的是,在建成之前的一年,巴斯德再次脑溢血,从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不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他的方法为开端,人类开始找到越来越多治疗恶疾的东西。抗白喉血清、抗破伤风血清、结核病疫苗卡介苗、斑疹伤害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抗蛇毒血清、抗鼠疫血清……免疫学在他的手上开出繁盛的果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斯德可能是世界上拯救人类最多的科学家。有一个数据显示,在巴斯德之前,欧洲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多,而他之后,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开始突破到七十。现在,巴斯德依然代表着顶尖的医疗和科研。在中国的上海,有一家巴斯德研究所,是中法合作。点击而在武汉,有中国唯一一座P4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法国让·梅里厄实验室帮助建立。而梅里厄家族是巴斯德的合伙人,帮助巴斯德的疫苗从实验室实现工业化。而在巴斯德的研究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东西的身影:显微镜。可以说,显微镜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显微镜在孩子学习科学中的作用,就像地图仪在孩子学地理中的作用。有了显微镜,孩子就等于有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就开始学会观察身边的万物。而观察就是科学的第一步。而且使用显微镜是很快乐的事情,能够贯彻快乐教育的目标,不要把学习当任务,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初中,最喜欢上的就是生物实验课。因为可以使用显微镜。但是,那时候学校装备不足,通常是四五个同学用一个显微镜,所以我往往只看了一眼,就要被推开。我那时候就想,要是有钱了,我就买一个显微镜。要让孩子具有科学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配一个显微镜。买显微镜有讲究,太贵重的没必要,太便宜的看起来模糊,起不到效果。反而让孩子失去兴趣。大家可以买一些品牌的,比如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儿童显微镜,这是由德国Bresser宝视德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推出的。这台显微镜一共有3个物镜,分别是4倍、10倍和40倍,再加上目镜的倍数,这台显微镜可以实现40倍-640倍的放大效果。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问题,目镜用的是高清镜片,成像清晰,LED光源非常柔和,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另外,这款显微镜除了直接在目镜上观察外,都还可以利用手机的相机观测!非常方便。让孩子用显微镜观察,他就能更了解这个世界。对于最近的冠状病毒,他也能知道,这些都是由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造成的。所以我们出门要戴口罩,要勤洗手。现在孩子在家,时间比较充分,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一些标本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基础。这个显微配一全套的标本制工具。还可以拍下自己制作的标本朋友圈。孩子就是朋友圈最亮的科学小能手。家里的大件小件,都可以试着观察,各种树叶、沙子什么的,同样可以。妈妈的头发,爸爸的胡子,卫生间里捉到的小飞虫,一颗坏掉了的蓝莓,以及,咬了一口的麦丽素……调镜头、制标本、做观察,生物启蒙,真是不知不觉就进行了。这个显微镜由老牌的美国国家地理官方授权出品,美国国家地理创刊于1888年10月,这6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权威、科学。变倍目镜、手柄、调焦手轮、物镜、载物台、滤光盘……另看它小,但相当专业。而且是专业儿童显微镜,目镜使用高清镜片,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不像一些劣质的镜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有,它的光源也很贴心,是LED电光源,不会像平时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灯那样产生闪烁,伤害眼睛,光线也比较柔和,不会刺眼。光源也可以调节滤光盘通光孔的大小,而且除了直接在目镜上观察外,还可以利用手机的相机观测!有了这个功能,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辛苦观察到的图像存起来,当做纪念,或者分享给小伙伴们。小学生到中学生都合适使用。点下面的横条就可以参团。

无丧

调高你的频率

这两天在上彭懿的直播课。彭懿是谁?如果没有上他的课,我可能对他并不了解,只是在朋友圈的绘本作家九儿那里经常看到她发的广告或者童书信息,知道她曾经给彭懿老师的绘本画插图。虽然我知道他是绘本作家,而且是童书作家中的大佬,但是没有想到他的经历是如此丰富,讲话如此之幽默,第一次从他的讲述中认识了他,也知道了他这几十年来的经历,以及他是如何成为了一个绘本作家,一个绘本翻译家以及儿童文学研究者。星期一晚上是他的第一次课,刚好和我晚上的课冲突了,所以我就只能听了回放,而昨天晚上是他的第四次课,现场直播,感觉网络传播速度不是很好,一直很卡,听的断断续续,还是看回放比较流畅,今天还没有来得及再次看回放。周一的课是讲他的学术研究的,而周二的课是讲他的翻译,周三讲的是他的绘本创作。昨天晚上讲的是他的摄影图画书创作。我不知道他的朋友们或者认识他的人对他有没有这么多的了解,如果没有开这些直播课的话,对他的了解有这么深吗?不知道,我并没有很多认识他的朋友,在周一晚上的课里,他放出来了很多他的朋友们的照片,以及他们对他的评价,还有这么些年他的经历。从他的讲述中我才知道他是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的,是昆虫专业的,所以他跟我们做的专业是有些关系的,或者说我们的范围更广,而他的专业更狭窄。正如他在讲述中所说的,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粮食局,要他负责所有粮仓中的害虫防治,所以第二天他就去了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去找了厂长,做了科教电影的编导。他在叙述中说他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冲呀冲呀中度过的。他做过三个月的害虫防治技术员,四年的科教电影的编导,然后还做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后来33岁去了日本留学,读了教育学硕士,然后在47岁的时候开始去读博士,50岁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是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研究院工作。按照他的年龄应该说他已经退休了。想当初我们读书的时候,《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是父亲为我们定的两本杂志,虽然我和妹妹住校,但是等到周末回家的时候,我们每次都会把上面的故事全部看完,即便看不完也会带回学校再去看。然后他去了日本读书,在他33岁的时候开始读教育学硕士,导师是很有名的根本正义。而给他介绍导师的也是日本有名的儿童文学家,从日本获得学位后回国去了浙江师范大学工作,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是中国研究图画书较早的人,著有《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童话作品,有《安房直子幻想小说》一套六册。夫人杨玲玲是英语翻译家。四天的直播课,信息量很大,从讲座中完全感受到了彭懿老师的人格魅力,尽管他没有在镜头下出现,但是片头放的视频以及讲座中PPT上的图片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他。这四天的讲座涵盖了他这几十年来的研究以及幻想小说的创作,绘本的创作以及后面的故事还有摄影图画书的创作。这四天的内容是:第一天讲他的学术研究,第二天是讲他的翻译作品。第三天是他的原创绘本。昨天是讲他的摄影图画书。他第一天的讲座让我感觉很震撼,而第二天因为直播的卡顿,影响了效果,还没有来得及回看。周三也是这样,直播观看过程一直很卡,几次退出再重新进去听,影响了连贯性,还没有来得及把回看看完。昨天的也是有这样的原因,反复卡顿,希望今天晚上能把这些回看看完。听完他的第一天的直播讲座,让我感觉很震撼,感觉购买他的这四次直播课是很值得的。昨天早上还听了一个讲座是侯颖和孟博士的对话,感觉孟对侯不够尊重,每一次别人在讲话的时候就在那里插话,没有办法让别人把话讲完,第一次听到她对侯颖的舞蹈的解说,其实不用她的解说,侯颖的舞蹈自有她的感染魅力。她一直打断侯的话语,或者不让别人把所有的话讲完,不知道侯的感觉如何,但是我这个听讲座的人却对她有了一些看法。反而从他们的对谈中,或者从侯的讲话中更能感觉到她的力量。这两天听了这两个讲座,给了我不同感受,思维的维度影响人的一生。思维的维度高的人或者意识高的人,他或者她的思维是有力量的。一个人要滋养别人,她一定需要养分滋养,她也一样需要有滋养她的东西。这个东西或者来自于她的阅读或者来自于她的思考,或者来自于她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以及大自然。而我感觉自己从大自然中以及阅读中还有独自的遐想中获益更多,不知道你从哪些方面获得滋养?要想提高自己的频率,不再圄于普通的生活小事,不再被俗世的生活所辖制,就需要从更高纬度感知生命中的一切。每当我看着那一丛丛野花,明天就要枯萎凋谢了,上帝今天还给它这样的装饰,我就只能臣服于大自然的无限大能中。让自己和自然连接,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自然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本来生命中力量所在。

八珍汤

开启甜蜜生活!蜜蜂研究所开放日活动带您共享甜蜜事业

“我还想再看一会儿,小蜜蜂多勤劳啊,阿姨,这是雄蜂还是雌蜂啊,他们一直忙着,不累麽。”9月19日,在北京植物园内的蜜蜂研究所,蜜蜂观察活动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9月19日-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2020年全国科普日”即将到来之际,组织院属35个单位同步开展第二届农科开放日活动。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甜蜜生活·健康人生”的开放日市集活动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蜜蜂研究所,吸引了无数游客竞相打卡。发扬小蜜蜂精神“您好,请问槐花蜜和枣花蜜有什么区别,口感上和功效上有什么不一样”“蜂蜜适合孩子和老人喝麽”在展位前,不少游客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工作人员一边解答,一边忙着给小朋友送纪念品。“蜂蜜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系统等功效,蜂蜜中的单糖极易为人体吸收,合理食用蜂蜜不会引起肥胖和龋齿,但要注意的是,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妈妈,这个蜂蜜南瓜好吃,好甜啊”“妈妈这个题怎么回答啊,蜜蜂有几个眼睛”。活动现场,不仅有各种蜂蜜制作的美食,还有很多与小朋友互动的游戏。工作人员介绍,小朋友可以通过知识竞答的方式,参与游戏,答对题目转动幸运转盘,获得对应礼物。“蜜蜂是自然系统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授粉昆虫,很多人不了解它的重要性。蜜蜂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昆虫,养蜂业为人类提供了蜂蜜花粉等天然保健品,养蜂致富也是生态扶贫的组成部分。”工作人员说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公众了解这份甜蜜的事业和小蜜蜂精神,不辞辛劳,为一份美好的事业努力奋斗。”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技管理处处长刘振虎告诉记者。蜜蜂科普激发公众科研兴趣在蜜蜂研究所的一个小凉亭内,这是蜜蜂观察点,工作人员在向小朋友介绍蜂王、工蜂等情况。“蜂王是雌性的,蜂王要比普通的工蜂长很多,个头也大,负责维持蜂群的秩序。”记者发现,另一名工作人员始终举着黑色的遮阳伞,“蜜蜂喜阴,怕光照,尤其是蜂王。”“蜂王浆是不是蜂王产的蜂蜜啊”“并不是呦,小朋友,蜂王浆是5-18天的幼年蜜蜂从头部王浆腺中分泌的一种营养物质,专门用来饲喂蜂王和蜜蜂的小幼虫,由于蜂王一生只以这种物质为生,因此才叫蜂王浆。”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导致两种蜜蜂,一个干活,一个享受的区别就是幼虫期吃的食物不同。这些误区,在蜜蜂博物馆也有介绍。“你看,这些蜜源植物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种类,他们是养蜂业的物质基础,等你以后长大了,自己去探索吧”。在蜜蜂博物馆,皓皓妈妈指着蜜蜂博物馆中的蜜源植物分布图说到。“如果蜜蜂消失了,人类生存的时间可能只有四年了”。这是爱因斯坦的预言,表现了蜜蜂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据介绍,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致使自然授粉昆虫锐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蜜蜂的高效授粉,植物的繁衍生息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可能导致整个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的改变。刘振虎表示,希望通过开放日活动,吸引公众了解蜜蜂知识,推广优质的高科技成果、养蜂技术和现代养蜂知识,传递全新的养蜂理念,让我们和公众一起保护蜜蜂,保护这项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的空中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建设。(李洪亚/文)02:16

彗星日

冬虫夏草被踢出“保健品”行列!一个“中囯式”大骗局的终结

藏区有两个财富神话。一个是藏獒,现已崩盘,沦为盘中餐。另一个就是冬虫夏草。但近年来,冬虫夏草似乎正从“神草”沦为“杂草”。2018年3月8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消息,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这从侧面说明,冬虫夏草已被“请”出保健品行列。图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而在同年2月27日,原食药监发布《这4种保健品不保健,千万别花冤枉钱了!》,开篇就是冬虫夏草。图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实这不是冬虫夏草第一次被“批评”,早在2016年,原食药监就曾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下文简称《提示》),其中明确提出: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结果显示,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图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该消费提示声明,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的风险。从“虫草一哥”的陨落说起“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当年这句经典广告语,说的就是青海春天公司——冬虫夏草龙头企业生产的“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图源:网络在“极草”最受追捧的2013-2014年间,青海春天每年销售额超过4.3亿元,倚仗青海得天独厚的虫草优势,产值迅速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但2016年,受原食药监发布的《提示》影响,“极草”也被食药监叫停退市,青海春天因此“大伤元气”。现在,青海春天已经“跨行”去卖白酒,但似乎困难重重:图源:新浪财经昔日“一哥”是否能重现极草神话,还需时间验证。冬虫夏草的成名史青海春天曾经创造的产业“春天”,需要归功于冬虫夏草的发家史。许多人把“虫草”和“冬虫夏草”划等号,其实是一种误会。虫草泛指真菌和虫的复合体,世界上已发现1500余种。而冬虫夏草是我国“特产”,“虫”是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主要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雪域高山,分布在我国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地。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中国数千年的中药发展史上,冬虫夏草不算“大人物”,就连《本草纲目》都没有它的影子。直到1757年,清代民间医生吴仪洛才在其点评《本草纲目》的个人著作《本草从新》中增补了冬虫夏草,但记载的功效也仅为“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嗽”。进入新世纪,虫草才逐步走上镀金之路:1950年,德国科学家在蛹虫草中发现了“虫草素”,后续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抗虫及抗癌的生物活性;1974年,一种叫做“喷司他丁”的物质被发现,被证实具有抗癌活性,后来发现虫草中也有喷司他丁的存在;2003年非典,民间谣传吃冬虫夏草能抗病毒,虫草摇身一变成“救命草”,市价一下子变成1.6万元/千克,这也是虫草第一次大规模涨价;2007年,冬虫夏草在产地售价高达20万元/千克,走上价格顶峰,运送到销售地,零售价则飙升至42万元/千克。从此,虫草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2011年7月,虫草价格再创新高,1800条规格的达到21万元/千克。此后,由于产地环境恶劣,产量下降,市场供不应求等原因,虫草价格一直稳中有升。抗癌神话的破灭商家和公众将冬虫夏草捧至高位,无一例外都是围绕其滋补、治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进行,其中,“抗癌功效”是亮点所在,也是它成为奢侈保健品的关键原因。首先说说它的标志性成分虫草酸,但经过精确的测定发现,虫草酸其实就是甘露醇,这是什么?一种非常普通低价的化工产品,药剂学里常把甘露醇作甜味填充剂,作用相当于葡萄糖和乳糖。其次就是“抗癌明星”虫草素了。但就在2017年10月19日,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细胞》的子刊《化学生物学》(Cell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团队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否定了冬虫夏草宣称的“抗癌”依据。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发文该研究表明,根据基因及产生模式,冬虫夏草并不含虫草素和喷司他丁,相反,价格低廉、更易获取的蛹虫草,却含有这两种抗癌成分。不捧不踩,回归药材本位虽然冬虫夏草被请出保健品圈,我们也没必要对其药用价值全盘否定。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冬虫夏草功效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图源:《中国药典(2015年版)》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胡世云也表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补肺益肾,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肺虚或肺肾两虚,喘咳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头昏耳鸣,病后体虚等症。而关于“砷中毒”一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刘春生教授介绍,按原食药监发布的《提示》,冬虫夏草含砷量最高值9.9mg/kg计算,每日冬虫夏草最多摄入0.0891mg,仅为国际标准3.15mg的2.83%。以一根虫草0.3克计算,每日需食1060根才可能超过国际标准,因此,正常食用冬虫夏草,并不会引起砷中毒。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在接受公开采访时则表示,临床上暂未有可靠研究证明,冬虫夏草对人体有特殊作用,应该让其回归到药材本质,为市场降降温。小贴士:如何选购真正的冬虫夏草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萌说,大家应该遵医嘱合理短期使用冬虫夏草,切忌药食两用,或大剂量长期服用。而且现在市场上的冬虫夏草品质良莠不齐,少数商贩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她也给出三个辨别虫草真假的方法:·看草形。冬虫夏草形似蚕,通常只有一根“草头”,极少有分枝,“草头”基部较粗,尾部渐细,长度在0.1-4厘米。·闻草味。真品有自然的冬菇香气或略带腥味,伪品一般无气味。·泡虫草。真虫草用开水浸泡,虫体和菌座紧相连,不脱落。假虫草用开水泡十分钟后,假菌座就会与虫体分开。------------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步行街的虫草市场此刻人烟稀少,与往年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虫草商高先生眉头紧锁,望着自己的压箱货:“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空守着一座金山,有啥用啊?”这些虫草商与青海春天一样,仍在经历着寒冬。参考资料:[1]朱萍,柳旭,武瑛港.每千克数十万,“包治百病”的冬虫夏草何时走下“神坛”?,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6-20.[2]赵毅波.青海春天转型受挫:业绩持续下跌白酒业务亏损超6千万,新京报,2019-04-26.[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马松.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J].中国食用菌,2019,38(08).[5]马青山.冬虫夏草光环背后的阴影[C].中国草学会.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中国草学会:中国草学会,2018.

灵气

一个琥珀包含40多个生物引关注 系收藏者借给研究所

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的封面上,是一张菊石的图片,而其所属的论文作者,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博,论文题目是《缅甸琥珀中的菊石》。6月24日,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王博表示,这块琥珀来自于一位私人藏家,研究所是从私人藏家那里借来这块琥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这篇论文。而在以后,这位收藏者不能将这块琥珀转卖给私人,只能捐赠或出售给博物馆,同时在专业研究人员研究这块琥珀时需提供方便。3厘米大小琥珀内包着40多个生物24日,王博给北青报记者发来了这块琥珀的清晰图片,照片中可以看到,这块琥珀非常清澈,可以看到琥珀内包含的虫子、螺壳等生物,其中几只虫子腿上的细毛都清晰可辨。这块琥珀长33毫米、宽9.5毫米、高29毫米,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其中却包含着40多只古诗生物或古生物的遗骸,“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螨虫、和昆虫,但是最珍贵的,还是那个菊石的壳。”王博说,菊石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而琥珀是由天然的树脂形成的,一般来说琥珀包裹的动物都是陆地上的,像这次能够包住生活在海洋的生物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琥珀中发现菊石是非常罕见的,“一般菊石在化石中出现比较正常,但是没有遇到过在琥珀中发现菊石的情况。”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王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块琥珀虽然只有一个吊坠般大小,但是里面的生物却对研究古代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根据研究这块琥珀所写的论文《缅甸琥珀中的菊石》能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更能够说明它的价值。“菊石是生活在泥盆纪至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他演化非常快,具有年代意义,可以进行做断代的判断,我们通过三维重建等分析,确认这个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王博说,“同时,我们研究了这块琥珀中的动物,分析出来它们当时生活在海边的热带森林,有一点像现在的多美尼加沿海地带,这块小小的琥珀对琥珀埋藏学和白垩纪森林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见解。”不过王博表示,对于这块琥珀,他也有一些“小遗憾”,“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菊石的壳内已经有很多沙粒,这说明这块菊石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亡,如果在包裹的时候是活体,就能够保存下来菊石的软体,这个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化石来自私人藏家 包含生物确认为菊石价值或增长10倍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块琥珀来自于一位私人收藏者,这块琥珀是他之前从一家私人博物馆那里买来的,购买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琥珀中包裹的最大的生物是蜗牛,而不是菊石,而在琥珀中包裹蜗牛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这类琥珀的价值也在“万把块钱左右”。王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位收藏者之前曾经有过多次和研究所合作的经历,“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为了让显微镜或者科学仪器更抵近研究对象,经常需要对琥珀进行打磨,很多琥珀是属于个人的,琥珀的拥有者会不愿意把琥珀给我们,我们不能强求,只能作罢,但是这位藏家和我们关系比较好,愿意提供帮助,我们也没有对琥珀进行外部的破坏。”他说,“确认琥珀中的物种不是蜗牛而是菊石,这块琥珀从经济价值上来说,可能增长要至少10倍以上了。”不过王博表示,对于研究者而言,他们更看重的还是琥珀的科学价值,为了保护这块琥珀,他们也于琥珀的拥有者签了协议,未来这块琥珀不能够再出手,只能由这位藏家收藏,或者赠送、出售给有资质的博物馆,同时,有专业研究者或研究机构想要对这块琥珀进行研究,拥有者也要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北青报记者 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