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走近在沪院士,了解上海科研内学

走近在沪院士,了解上海科研

全球化的魔都,有着拥有充满创造和无穷力量的科研人才,上海的院士队伍更是这一股力量的源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在沪院士队伍,了解上海科研吧!01 在沪院士队伍组成情况截止到2019年6月,上海院士(在编)16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9名。从学部分布来看,中科院在沪院士分别有:数学物理学部17名,化学部18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名,地学部4名,信息技术科学部14名,技术科学部13名。工程院在沪院士分别有:医药卫生学部27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3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4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名,工程管理学部1人。可以看出现有结构上,在沪院士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占绝大比例,科学院占32.06%,工程院占39.1%,地质能源科学领域数量最为稀缺,两院合计仅7人,其中两位还是复旦大学近年新引进的。院士的在职机构看,这167名院士分别来自于上海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其中:复旦院士人数最多,共计25名,上海交通大学及交大医学院第二,共计23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及下属各所第三,共计20名。在沪院士中,高校教师最多,有82名占49.1%,中科院在沪院所研究员67名占40.1%,其他企事业单位人员18名占10.8%。在沪院士高校中聚集明显占比近半;科研院所中上海生命科学院人数遥遥领先,企事业单位中医院人数最多。两院院士总平均年龄76.4岁,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77.8岁,最高龄院士为沈善炯和杨槱院士,102岁,最年轻院士为李儒新院士,50岁;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78.7岁,最高龄院士为王振义、池志强和陈灏珠院士,95岁,最年轻院士为俞建勇院士,55岁。80-89岁院士占最大比例,有67名占40.1%,近年大量新增的50-59岁院士占比第二,有31名占18.6%。2000年后增选的中科院院士总平均年龄为55.8岁,年龄最小者37岁。自2007年后,历年增选院士的平均年龄稳定保持55.8岁以下,2017年新增选的院士中50-59年龄段的占77%。根据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院士群体中青年人才比例逐步提高,院士年轻化成为趋势,我国多数科学家在50岁后科研成果逐渐成熟,并被同行广泛认可,为新增院士主体。02 在沪院士队伍的科研成果从全球文献数据库确认155名院士文献指数可以看出,在沪两院院士中发文最多为中科院光机所的徐至展院士;被引总数、H指数(全生涯发文-被引总量指数)、高被引1%10%发文数、高被引10%发文占比最高均为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FWCI(文献归一化影响因子)最高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徐国良院士;高被引1%占比最高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专利数最多为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从各指数比较中可以看出,中科院在沪院士各项发文指数名列前茅,而其中尤以化学部和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占据优势,而工程院在沪院士由于领域特性,成果不仅在论文发表同时也在专利发明上体现。通过分析在沪院士文献指数中的,发文被引H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院士的论文篇均被引用量约为21.49次,不足该篇均被引的院士,多存在成果数量较大而国际影响力不匹配的情况,而其中最优的就是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发文量仅列第五,但发文质量较高影响力大,所以他的其余多项指数均处于在沪院士首位。除了上述院士外,特别值得一提,还有那些已有70多岁的老院士们。年龄对他们而言不是能力限制的门槛反而是经验积累的沉淀,仍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不仅仅是老院士们卓越科研能力的表现,更是他们们对于科研事业的热爱。至2019年将退休的院士中,科学院至少有49位院士仍有外文期刊论文发表,平均发文52篇;而工程院至少有36位院士仍有外文期刊论文发表,平均发文58篇。其中高产如科学院徐至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颜德岳(上海交通大学)、姚熹(同济大学)、胡英(华东理工大学)、吴孟超(第二军医大学)多位院士,工程院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袁渭康(华东理工大学)、汤钊猷(华山医院)、戴尅戎(上海生科院)70岁后发表论文超过200篇,多数超过他们本人发文总量的半数。退休院士们不仅在学术成果数量上不输往年,科学院院士吴孟超(96岁)仍活跃在肝胆手术一线指导,每周三台大手术,还在2018年和团队共同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阐述肿瘤外显子活性机理;工程院院士汤钊猷(88岁)2016年在肿瘤学界顶级期刊《Cancer Cell》发表研究,证实肝癌细胞转移新机制,十年前他就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合作该方面研究并在《Cancer Cell》上发表肝癌转移抑制的相关论文。十余年过去,汤院士从原本的通讯作者退下来,只作为参与研究的其中一份子,不过其在该研究过程中起到的推动和延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03 在沪院士队伍的未来展望2018年底年满80岁的两院院士有89位,其中科学院50位、工程院39位;2019年6月底年满75岁的两院院士有23位,其中科学院13位10位,工程院13位;预计至2019年底年满70岁的两院院士有8位,其中科学院7位,工程院1位。这其中体现的院士老龄化现象将对上海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乃至产业发展、科创中心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在沪院士都分散于各大机构及高校,且大部分院士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上海各大机构的在职院士的老龄化现象,对研究院所尤其是人数少、底子薄的研究团队,可能会造成重大影响,团队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机构管理者的缺失可能会对各机构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有挑战就有对策,面对上海院士队伍的老龄化,各大研究所及机构也在努力让老院士们真正有时间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的同时,鞭策着年轻院士以及后备院士们为上海的科创事业出谋划策。老院士们的功成身退,对推行院士年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院士整体队伍的年龄构架,增加年轻院士的人数占比,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韧性及活力,形成更为年轻化、精英化的院士队伍,来迎接未来更多的困难课题。相信在沪院士队伍一定能完成新老院士有序过度和交接,为上海科创注入更为鲜活的血液与力量。注:1.文中图标数据均来自本平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如需转载,请在“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后台回复“转载”

砂月

中国十大科研城市排行榜!北京第一,上海随后这些你都gat到吗?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全球的科研实力方面,美国当属是最强的,但是中国也不甘落后,一直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科研人员一直潜心研究学术,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现在中国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不断发展进步,在全球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你们知道科研城市排行榜是哪些城市吗?或许里面有你们的家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北京北京一直位于中国科研城市中的首位。它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了丰富的科研资料和较多的人才集结地。北京最主要的国际科研合作城市为旧金山和波士顿,最主要的国内科研合作城市为上海。毕竟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上海就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两者有机结合,科研道路才能越走越长远。北京云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级名校以及中科院等顶级科研机构,北京荣获我国的最佳科研城市名至实归。2、上海上海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名校,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在上海也有不少分支机构,上海科技大学等以科研为主的大学也在快速发展中,我国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不断提升上海的科研教育方面的事业。3、南京南京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科研实力强大。南京还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在经济方面给予科研事业莫大的帮助,助推科研事业的发展。4、武汉武汉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得益于各类高校,科研实力惊人。它能够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9名,中国第4名。另外,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具有集聚省级科研机构的天然能力。5、广州广州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但是它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有部分工作重心在深圳。它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6、香港香港的高校实力强,在科研和医学方面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但是作为科研城市只能排中国第6名。但是并不是香港落后了,而是大陆城市对于科研方面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也快。7、合肥安徽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源于中科大本身就是专注于科研事业,科研人才济济。其次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经济给予支持。8、杭州杭州高校除了浙大外,科研实力都不算太强。但是还有阿里巴巴这个神奇来助攻就不得了。9、天津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紧邻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共享北京的优厚资源。除了得益于北京的科研辐射,天津的创新能力也很强,还有有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名校,所以天津科研实力一直不错。10、长春长春倒是让人没有料想到,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再有吉林大学等高校助阵,科研实力很强。来源:排行榜123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对争

在线科研新节拍 上海科技创新悄然兴起“云中漫步”

再过20天,2020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云端”上线,上海市钦州路100号4楼里,一双无形的“AI慧眼”早已忙碌开启。随着指尖跳动的搜索“关键词”,“AI慧眼”以最敏感的“视觉神经”启动了“在线科研”新模式——无需面对面,不必跑现场,就能捕捉到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大咖的“创新画像”,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参与者挖掘AI产业新人才、指明AI研发的新方向。与此同时,“在线科研”集结号也在生物信息、病毒筛查、区块链等新领域悄然吹响,伴随着在线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科技创新踏出“云中漫步”新节拍。图说: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人工智能公共研发资源图谱的使用方法 记者/徐程摄(下同)在线科研为AI大咖“画像”走进钦州路100号的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中央大厅的洁白墙壁可以瞬间“蓝屏”,“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跃然眼前。你想了解国内外哪位人工智能专家的科研业绩,只要在搜索栏输入名字,各种有价值的科技信息随之而来。“吴恩达”,记者输入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学家的名字,几秒钟后,一幅丰富又直观的学术谱系图,围绕在他本人的肖像,逐一展开。国籍、年龄、履历、荣誉,科学家本人的创新经历一应俱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大脑计算,他涉足过的研究热词,组成一张醒目的创新关键词矩阵。作为首批建设的十五家功能型平台之一,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功能型平台利用AI赋能,实现了可视化的“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去年,以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重要数据资源为基础,平台发布了《上海人工智能公共研发资源图谱》,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通过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应用,产生与AI顶级大咖相关的“学术画像”,不必谋面,就可了解其创新全貌。病毒库里“大海捞针”新冠疫情,让“核酸检测”为普通人所熟知。其实,它在生物医药领域十分常见。传统的核酸检测只能覆盖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组的很小一部分,无法满足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复杂临床检测的需求。在过去,测序技术受地域限制和分析周期的影响,分析结果的及时性较弱,尤其是对疾病的快速诊断十分不利。这对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战略部科学数据产品经理左天宇来说,有诸多切身体会。他十分理解科研人员有多么渴望拥有一片“专属云”,实现在线研发和数据分析。“读书的时候,很多医学专业的同学,就会拿着基因测序完的原始数据找人去分析。无奈,医学院里想找到计算机人才不容易;而懂复杂数据分析的人,又难以接触到生物医药团队。”所以,大家只能通过个人人脉去寻找,这种研发效率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此次疫情期间,“线上研发”需求更加迫切。例如,国家卫健委提出,“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然而,精准的基因组测序以及数据分析和解读,又不是临床医生的必修课。为此,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共同研发了基于二代测序数据的病毒基因组鉴定服务,在线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医生和医学研究者免费开放。与核酸检查相比,病毒基因组鉴定优势就在于,“不仅可精准识别病毒基因特性,还能监测病毒变异趋势并及时做出更新判定。”左天宇形象地做了个类比,病毒核酸检查做的是判断题,而病毒基因组鉴定做的却是简答题。而且,这种“在线科研”是根据病患的呼吸道样本二代测序数据,通过分析流程将样本数据与病毒基因库进行快速比对,不仅1-3小时便可检测出结果,而且是在包括SARS、COVID-19等在内的所有人类已知一万多种病毒种类中,精准地实现“大海捞针”。据后台数据显示,病毒基因组检测平台已向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用户提供了224次检测服务,检出了包括Covid-19、Hepatitis B virus、Influenza A virus在内的近10种病毒。遵义医科大学徐鹏副研究员说:“病毒检测平台让我和周边不太懂生物信息分析,但又有实际需要的研究人员眼前一亮。让我们在线就能享受到上海头部科研力量的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发展。”图说: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工作科研大数据“在云端”基于容器云平台的在线生物信息分析平台G-Xpert已基本完成,预计于今年年底全面上线,真正实现了“科研大数据”。数据中心首席技术官张嘉锐告诉记者,鉴于测序数据分析的专业壁垒,基于云计算的生信分析平台对相关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创新链条上扮演不同角色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协同研发”,真正实现跨团队、跨专业、跨地区的科研协作。“例如,一名从事细菌进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测序数据质控、变异位点提取、进化树构建等常规分析步骤。同时,他也可以通过在平台上与领域内生信专家的协作,进一步分析细菌的进化过程,从而回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过程和产生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在张嘉锐看来,此次疫情给在线科研提出了新需求,也指明了新方向。围绕科研数据的专业存储、大数据分析处理、共享协作等,越来越成为各科研团队面临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天文、地质、海洋、生命科学等以数据为驱动的科研领域,“协同科研”将是提高科研效率和寻找创新突破的新动力。“当然,协同科研并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沟通科学研究,而是将科学研究的全流程真正在线化、数据化,特别是让大学科、大团队的跨地区、跨领域科研协作,可以在云端如履平地。”据介绍,在线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的打造,就是希望通过实现各领域专家背书的云原生的数据处理、分析算法和流程,大大降低生物信息分析的门槛,提高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研究效率,实现科研大数据的创新和协同。“未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还将根据实际研发需求,除了在线分析外,将对于医院、疾控中心等涉及敏感数据的机构,协助完成本地化部署分析流程和云平台,提升实时分析的能力。”来源:新华网

必信

最新大学科研实力排名,上海交大令人失望,第一仍然稳如泰山

在中国,985这个称号代表了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水平。985大学是每个高三学生的理想大学。对于这些985大学,并不是有了"985"的称号就可以高枕无忧。985大学之间也会有激烈的竞争,我们国家也鼓励985大学之间的良性竞争。我国每年都会对大学的科研实力进行排名。最新的高校科研实力排名已经出炉,前几名如下图所示: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虽然我们经常说"top2"——清华北大不分上下,但是从清华大学论文总数上来看,作为第一名的清华大学要远远领先于第二名的北京大学的。清华大学坐稳了科研实力全国第一的位置。除了清华大学遥遥领先登上"第一名"的宝座之外,令人比较意外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众所周知,上海交通大学也是"985"大学中传统的"佼佼者",并且坐落于我们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拥有上海市政府投入的大量资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去年一年之内,上海交通大学发表的论文综述只有15篇,低于同样坐落于上海市的复旦大学。虽然说科研实力不能全面代表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一所在众多学子心中地位神圣的高校,今年的科研实力排名跌落至此,还是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对于填报志愿的高三学子而言,参考价值有多大?什么叫科研实力?众所周知,一所大学,所承担的责任不仅有教育还有科研。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考核主要是参考的该所高校的论文发表数量。上表中所提到的期刊:"Nature"、"Science"、"Cell",都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学术领域的权威期刊。想要在上面发表论文,除了对学者本身学术水平、所在团队的专业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之外;项目所能争取到的资金、学校所提供的资源、甚至国家对于该项目的重视程度等都能决定着一篇论文是否能发表。总而言之,想要发表一篇这样的论文是极为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是只发表了5篇论文的武汉大学,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很不容易的。想要参与到发表这种级别论文的科研项目,硕士的学历都勉强。所以,对于即将填报志愿开启本科生涯的同学,科研实力参考的意义不是很大。况且,科研实力并不能代表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我看来,与其参考一所学校的科研实力,不如多看看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这才是和本科生息息相关的。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能给本科生提供的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各种帮扶政策,这才是对于本科生来说更重要的东西。这才是影响决定本科生毕业后的专业水平的东西。一所高校的科研实力强,只能说明这所高校重视科研工作,并不能代表这所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科研实力对于那些群体具有参考价值呢?1.以后立志投身科研事业的学生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高三学生来说,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适当参考高校的科研实力。有的同学以后想要成为科研员,科研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以后职业生涯中不能避免的活动。所以,越早接触科研,对于以后从事这样的工作越有好处。一所高校科研实力越强,说明这所高校越重视科研。这个学校里的科研项目也就越多,本科生能接触到科研项目的机会也就越多。但是如果你以后想要从事与科研无关的工作,比如体育、表演,这类工作,就没有必要参考大学的科研实力了。2.想要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的学生老师这个职业凭借着稳定的工作特点、优良的工作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如果你以后想成为一个大学老师的话,科研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就我们国家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个大学老师的晋升和职业生涯的高度和他所发表的论文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有一个好的科研环境的学校同样也很重要。3.想要高学历的学生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本科生的学历优势正在一点点褪去。在以后的社会中,想要找到一个高工作,拥有一个高学历慢慢变成刚需。在硕士学历以前,学历的提升要通过考试。可是越往后,学历的提升就要看科研成果了。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一所学校的科研实力也很重要。

能体纯素

上海市长要求加快科研攻关,寻找科学有效诊疗方案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今天(11日)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和大数据助力精准防控等工作。应勇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扎实的举措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更好推进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精准防治。要发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城市功能优势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优势,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集中优势力量,围绕疫情防控中的难点开展科研攻关;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精准有效分析,为应对人员返程和企业复工双重考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战胜疫情作出更大的贡献。市领导陈寅、吴清、龚道安、宗明出席。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分别汇报相关情况,耿美玉、瞿介明、袁正宏、徐建光、张曦、陈凯先、彭靖等专家分别发言。应勇指出,上海作为全国的科技高地,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加快科研攻关,是科学防控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重要一环。上海要把科研攻关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力量和支撑作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应勇指出,要处理好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的关系,让科研攻关首先为临床救治服务、为科学防控服务,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作为科研攻关的当务之急。当前要更加聚焦于攻关和研究速查准确的检测产品、科学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并重,集中力量尽快拿出有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要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在市级层面成立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协调机制,集中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全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广邀天下英才,善于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研发力度,形成协同创新攻关的格局,更好推动数据共享和密切协作,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应勇指出,做好疫情防控,既要发挥上海基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又要发挥上海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加强多源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将其作为精准防控疫情的重要抓手。要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努力让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要继续遵循“敬畏城市、善待城市”理念,更加有力推进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动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巧虎

聚焦在线新经济|在线科研新节拍 上海科技创新悄然兴起“云中漫步”

再过20天,2020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云端”上线,上海市钦州路100号4楼里,一双无形的“AI慧眼”早已忙碌开启 。随着指尖跳动的搜索“关键词”,“AI慧眼”以最敏感的“视觉神经”启动了“在线科研”新模式——无需面对面,不必跑现场,就能捕捉到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大咖的“创新画像”,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参与者挖掘AI产业新人才、指明AI研发的新方向。与此同时,“在线科研”集结号也在生物信息、病毒筛查、区块链等新领域悄然吹响,伴随着在线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科技创新踏出“云中漫步”新节拍。图说: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人工智能公共研发资源图谱的使用方法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在线科研为AI大咖“画像”走进钦州路100号的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中央大厅的洁白墙壁可以瞬间“蓝屏”,“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跃然眼前。你想了解国内外哪位人工智能专家的科研业绩,只要在搜索栏输入名字,各种有价值的科技信息随之而来。“吴恩达”,记者输入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学家的名字,几秒钟后,一幅丰富又直观的学术谱系图,围绕在他本人的肖像,逐一展开。国籍、年龄、履历、荣誉,科学家本人的创新经历一应俱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大脑计算,他涉足过的研究热词,组成一张醒目的创新关键词矩阵。作为首批建设的十五家功能型平台之一,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功能型平台利用AI赋能,实现了可视化的“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去年,以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重要数据资源为基础,平台发布了《上海人工智能公共研发资源图谱》,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通过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的应用,产生与AI顶级大咖相关的“学术画像”,不必谋面,就可了解其创新全貌。病毒库里 “大海捞针”新冠疫情,让“核酸检测”为普通人所熟知。其实,它在生物医药领域十分常见。传统的核酸检测只能覆盖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组的很小一部分,无法满足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复杂临床检测的需求。在过去,测序技术受地域限制和分析周期的影响,分析结果的及时性较弱,尤其是对疾病的快速诊断十分不利。这对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战略部科学数据产品经理左天宇来说,有诸多切身体会。他十分理解科研人员有多么渴望拥有一片“专属云”,实现在线研发和数据分析。“读书的时候,很多医学专业的同学,就会拿着基因测序完的原始数据找人去分析。无奈,医学院里想找到计算机人才不容易;而懂复杂数据分析的人,又难以接触到生物医药团队。”所以,大家只能通过个人人脉去寻找,这种研发效率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此次疫情期间,“线上研发”需求更加迫切。例如,国家卫健委提出,“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然而,精准的基因组测序以及数据分析和解读,又不是临床医生的必修课。为此,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共同研发了基于二代测序数据的病毒基因组鉴定服务,在线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医生和医学研究者免费开放。与核酸检查相比,病毒基因组鉴定优势就在于,“不仅可精准识别病毒基因特性,还能监测病毒变异趋势并及时做出更新判定。”左天宇形象地做了个类比,病毒核酸检查做的是判断题,而病毒基因组鉴定做的却是简答题。而且,这种“在线科研”是根据病患的呼吸道样本二代测序数据,通过分析流程将样本数据与病毒基因库进行快速比对,不仅1-3小时便可检测出结果,而且是在包括SARS、COVID-19等在内的所有人类已知一万多种病毒种类中,精准地实现“大海捞针”。据后台数据显示,病毒基因组检测平台已向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用户提供了224次检测服务,检出了包括Covid-19、Hepatitis B virus、Influenza A virus在内的近10种病毒。遵义医科大学徐鹏副研究员说:“病毒检测平台让我和周边不太懂生物信息分析,但又有实际需要的研究人员眼前一亮。让我们在线就能享受到上海头部科研力量的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发展。”图说: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工作科研大数据“在云端”基于容器云平台的在线生物信息分析平台G-Xpert 已基本完成,预计于今年年底全面上线,真正实现了“科研大数据”。数据中心首席技术官张嘉锐告诉记者,鉴于测序数据分析的专业壁垒,基于云计算的生信分析平台对相关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创新链条上扮演不同角色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协同研发”,真正实现跨团队、跨专业、跨地区的科研协作。“例如,一名从事细菌进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测序数据质控、变异位点提取、进化树构建等常规分析步骤。同时,他也可以通过在平台上与领域内生信专家的协作,进一步分析细菌的进化过程,从而回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过程和产生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在张嘉锐看来,此次疫情给在线科研提出了新需求,也指明了新方向。围绕科研数据的专业存储、大数据分析处理、共享协作等,越来越成为各科研团队面临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天文、地质、海洋、生命科学等以数据为驱动的科研领域,“协同科研”将是提高科研效率和寻找创新突破的新动力。“当然,协同科研并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沟通科学研究,而是将科学研究的全流程真正在线化、数据化,特别是让大学科、大团队的跨地区、跨领域科研协作,可以在云端如履平地。”据介绍,在线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的打造,就是希望通过实现各领域专家背书的云原生的数据处理、分析算法和流程,大大降低生物信息分析的门槛,提高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研究效率,实现科研大数据的创新和协同。“未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还将根据实际研发需求,除了在线分析外,将对于医院、疾控中心等涉及敏感数据的机构,协助完成本地化部署分析流程和云平台,提升实时分析的能力。”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亦驰

上海加快科研攻关 成果为世界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证据

目前,上海承担各类国家和本市重大创新项目和工程的科研单位已全面复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复工率达96%。 徐明睿 摄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为应对疫情,上海针对临床救治和防控急需,综合多学科优势科研力量,加快推进科研攻关。上海市科技攻关组专家委员会成员吴凡16日表示,一系列应急攻关的科研成果,目前正在为世界各国结合本国的情况采取措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证据,“这也是应急攻关科研最大的意义”。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告诉记者,上海启动的应急科技攻关机制以“跨部门协同”推动科研与防控、救治联动。据悉,上海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等5部门,组建了上海市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组,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专班,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4个方向,先后布局了两批18项应急攻关任务。吴凡介绍了其负责开展的《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研究》。该项目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牵头,联合了多家单位、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一起来攻关。科学家们研发了一个“传染病智能溯源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的询问方式,用大数据的系统平台来进行追溯。吴凡说,该系统在这次密切接触者排摸以及感染者感染来源的追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吴凡表示:“我们构建了一个基础模型,揭示新冠病毒在人际传播条件下的传播方式、传播效率、传播强度以及传播范围,可以用来预判流行的趋势。”她指出,在这一个月中,通过应急科研的攻关,中国帮助全世界加深了对这个病毒的认识。关于诊疗的完整方案,中国也提供了不同策略措施有效性的研究成果。据张全介绍,在临床诊治方面,上海开展了“新冠肺炎感染防治”“创新性抗病毒治疗”“脏器功能保护”“阻止轻症向重症转化”等科研攻关,为“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提供了科技支撑。在临床检测上,上海应用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体系;在愈后支持上,科研人员突出及时跟进、过程管理。在药物及疫苗研发方面。张全表示,上海坚持“老药新用”与“新药和疫苗研发”并举。“老药新用”研究有序展开,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研究列入国家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截至3月15日,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累计入组184例,21家医院参与。“新药和疫苗研发”稳步推进。抗体新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据透露,通过178万样次化合物的筛选,研究人员得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上海多路线部署推进的疫苗研发均取得良好进展,mRNA疫苗已启动灵长类动物毒理和药效预实验,预计4月中旬临床试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小鼠免疫实验已产生特异性抗体。上海还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联合作战”。同时,发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化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1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42项合作攻关。上海还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智能机器人、医疗器械装备、红外测温监控系统等新产品研发、在一线的规模化应用。上海累计向全国25个省提供了486台各类影像检测设备,向9个国家出口了19台各类影像检测设备,并配套提供了AI运用、研发了方舱CT、远程分级诊疗等体系化方案。张全认为,今后这种赋能作用应该会越来越大。上海将持续在这些新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平战结合”。据了解,目前,上海承担各类国家和本市重大创新项目和工程的科研单位已全面复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复工率达96%。张全16日透露,在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研发方面,上海有3个检测产品获批并应用于临床。截至15日,累计发货442万人份,上海诊断试剂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沙特等22个国家,数量超过8万人份。目前,上海企业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据了解,上海将健全完善科研应急调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同时,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全球科技体系合作态势。

地气郁结

上海出台科改“25条”,科研人员有望名利双收

时代周报记者:谢江珊继“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之后,3月2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上海科改‘25条’”),涉及人才活力、成果转化、优化科研管理、文化建设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六个方面25项重要改革任务。上海科改“25条”明确提出,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允许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成果所有权,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可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机构能力建设和人员奖励。“科改‘25条’总体来说是围绕着一条主线,也就是创新策源能力。”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介绍,围绕这一主线,立足于激发科研人员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两个基本点,重点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这四个方面做重点突破。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屡获佳绩,然而,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成果向企业的转移机制,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郭全中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相对实用性不够;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发明成果还存在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属不清的问题,导致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够。“上海科改25条”还规定,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试点取消职务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管理程序,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投资监管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扩大股权激励递延纳税政策覆盖面,放宽股权奖励主体、流程的限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作为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获得现金、股权或出资比例奖励;对正职领导人员给予股权或出资比例奖励的,需经单位主管部门批准,且任职期间不得进行股权交易。对此,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成果转化处处长关树宏备受鼓舞:“我们所从2015年到现在42项全部都是许可或者转让,转化形式非常单一。但对于成果转化来说,如果成果最终成功上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占有股权,作价入股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这一探索写进《意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由高校和研究人员共同持有产权,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而且促进科研更多地转向实用性技术。”郭全中同时提醒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地,“例如不同部门对这一问题要有统一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大苦

上海被低估的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科研流动站3个

上海是我国教育资源很丰富的城市之一,在其城市内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也更多,这本身对其省份的地域表现中看来,它们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也较大,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之外,也有许多其它方面很有实力的大学,这些大学不分名气高低,只要是从区域表现过程中看,很多大学对于学子的教育看重程度很高,也对于其学子的综合素质方面培养都起到了较强的社会意义,可见,从很多方面的潜力来说,任何大学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地方,但从整体上说,很多大学都不可被低估的了,也会形成更好的社会推动价值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每年为我国培养的人才很多,多数是综合类的人才资源,但从具体的每一所大学表现说,很多大学却由于发展上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的综合潜力和发展意义也有区别程度,以至于不少人都会因此变得更具社会意义的了,这更是当地城市很自豪的地方,但这所大学在与知名度高的大学对比看,它却是一所被低估的大学了,因为它的综合实力也很强,也是一所很值得被关注的高等院校。首先需要从多方面来认识一下这所大学,其大学在上海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究其历史,它是我国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还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创建于1949年的一所院校了,它如今的发展地位很高,因为它是国家““211工程”和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对其大学的关注程度高的原因。此外,它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其大学的发展中看,它的学科建设中看,它更是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科研流动站3个,这对其大学的发展表现中看来,更能看出其大学成为一所很重要的高等院校,这对于其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地方。作为是上海的一所重点大学,它却是上海被低估的大学,由于上海知名度高的大学非常多,而且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其学校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这对于其大学的学术交流上也起到了很强的作用和发展能力的了,也因此显得比较重要的一所高等院校了,更是当地城市很突出的大学资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之穿之

上海成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工作地点科研基金支持力度得分最高

“在中国主要城市中,全球科学家最想工作在上海,生活在杭州。”10月29日,在以“新时代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常静表示,科技创新资源和条件“硬件”优秀,是上海对全球科学家的主要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家对于其首选工作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中,上海在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方面的得分最高。在此次浦江创新论坛上,《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发布,该《报告》基于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4名一线科学家的调查问卷形成,调查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开展。《报告》调查分析了全球科学家选择生活、工作和创业所在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理由,城市吸引国际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并对上海进一步吸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出建议。上海成中国最理想工作城市《报告》从工作和生活两个维度来调查全球科学家们理想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报告》显示,在关于全球科学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前5位的中国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香港、深圳、杭州,上海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工作城市;在全球22个创新城市的总体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6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顿、旧金山(湾区)、伦敦、纽约和柏林。在全球科学家理想生活的中国城市排名中,前5名依次为杭州、香港、上海、深圳(并列第三)、北京。常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个时代,生活的整个稳定性及其文化环境在整个社会支持体系系统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科学家的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以前我们更多的时候忽略了这个方面,一味强调收入和激励,这是我们目前政策的短板,或是它们相互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我们希望借由这样一个思路,去督促我们的决策者下一步能更多地从整个生态角度去营造环境。”《报告》显示,全球科学家在选择理想工作城市时,相比个人收入,它们更倾向于科研平台。从受调查科学家个人角度来看,科学家希望来上海工作首要的原因是,上海能够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机会,选择人数超过六成。其次是上海拥有本领域领先的科研机构,约有四分之一人数选择该项。此外,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也成为吸引全球科学家的重要优势。《报告》显示,受调查科学家首选来上海生活的主要理由,包括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现代化时尚都市市容、生活的方便、交通的便利以及宜人的气候等。在调查涉及的5个中国城市中,上海是唯一一座城市文化受到全球科学家高度认可的城市。不过,语言仍是影响海外学者定居上海的最大障碍。与国内外城市相比,空气和环境质量、较高的生活成本等也是上海吸引海外科学家的一个短板。总体来看,目前全球科学家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抱较乐观态度。《报告》显示,有46%的受调查科学家认为,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前十位的创新城市;34%的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目前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着高度活跃的参与者角色。建议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度就各项创新政策对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性方面,大多数受调查科学家认为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最有价值的政策选择。科学家们认为,对上海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政策还包括创造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鼓励企业投资研发,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深化区域和全球创新合作等。受调查科学家普遍期望上海能够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给海外学者提供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更多机会。结合调查对象的具体意见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在加大全球引才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跨界协同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需要更多的国际科学家参与。《报告》显示,年轻科学家的跨地域流动倾向更强。在35岁以下年龄段的受调查者中,有40%表示在有合适机会的情况下有一定意愿来上海工作和生活,其中19%意愿较强。随着受调查科学家群体年龄递增,流动意愿逐渐减弱。为此,《报告》提出,上海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已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军科学家,另一方面更要有针对性着重引进大量30~40岁左右副教授或相当级别的创新高峰期科学家。因为这部分人在学术生涯中正处于创造力和知识积累达到最佳平衡的阶段,也是重要成果最高产的阶段,他们对上海的青睐非常可贵。为了给国际科学家提供利于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报告》强调,要在新型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海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外籍科学家承担科技项目机制和国际合作项目机制等方面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突破。常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两年来上海的人才政策已经不少了,但直到2017年年中浦东新区才推出了关于外国科学家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来注册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个工商注册层面原来是没有开放的,以前更多的是出入境层面。浦东做好了以后,这项政策将来范围会扩大到整个上海。”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报告》提出,上海应放低身段、减少顾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频率、深度。《报告》建议,上海要更加充分发挥浦江创新论坛的作用和影响,打造全球科技、产业和资本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在一年一度的盛会基础上推进持续性的创新合作机制,使浦江创新论坛成为“科技达沃斯”。(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