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刘星宇上海科技大学-有机所联培研究生林国强院士课题组爱好:看电影、玩游戏、弹吉他毕业去向: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全奖)在校荣誉: 上海科技大学三好学生上海科技大学国家奖学金三年前,充满活力与浓厚科研氛围的上海科技大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幸运地成功保研到上海科技大学。三年的硕士生涯中,我受到了上海科技大学国际化与人文化的教育滋养,也在国内有机化学最顶尖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受到最严格和系统的有机化学训练,这些为我打开了有机化学研究的大门。我在本部呆的时间不到一年,但是对本部的印象非常深刻。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各种课程,只要你感兴趣的领域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课程。同时学校也鼓励我们多去学习一些交叉领域的东西。上科大的英语课程很有意思,每周的小班化外教课让你有充足的机会去锻炼你的口语交际能力。每周一次的英文lecture,让你学习英语的同时还了解到了各种西方文化与精神。课程外,学校的硬件设施更是不能再赞,图书馆充足的空位、宜人的环境让学生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自习。学校还专门为研究生提供了单人的研习教室。我最喜欢的是学校图书馆的研讨室,同学可以几个人预约一间研讨室,进行考前的复习或者是对一些presentation的演练。我记得当时准备有机所不对称合成课程的Seminar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经常会借用图书馆的研讨室来进行对我们要讲的课题的讨论。我在学校与有机所共同的导师是林国强院士,林院士是中国有机化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影响了几代中国有机化学人,是上科大让我有幸进入林老师的课题组。刚到有机所报到的时候林老师教导我们“有机化学很辛苦,做原料,开反应,过柱子(对反应体系一种提纯的操作)。可是如果只是单单地学会这些,那你毕业之后的竞争力在哪呢?一定要有危机意识,走出舒适圈,学会去思考,要有给自己找麻烦的精神。我们不要做有机砖工,而要做新时代的有机化学研究学者”。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在完成了上科大与有机所的理论学习之后,我正式进入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林老师安排我接手同课题组师兄的一个未完成的课题,是关于近年来比较热点的廉价金属锰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这也是林老师对我科研能力的一次测试。一开始课题的进展还是很顺利的,但是在拓展底物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问题。主要遇到的瓶颈是反应的重复性不好,加上我们的反应是封管进行的,反应不好监测,同时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出于安全考虑,有机所有规定晚上加热反应超过指定温度需要有人看管,所以那段时间我需要在实验室守着加热到晚上12点左右,等着反应到指定的时间,再停止反应用核磁对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等待我的往往是参差不齐的反应收率。每天守在实验室,等到的是这种结果,心情不可谓不差。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快一周左右的时间,期间有过沮丧,有过对自己实验能力的怀疑。多亏了实验室师兄的鼓励,让我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对可能产生影响的环节进行了一一排查,如催化剂的纯度、溶剂是否是超干的、反应器的温度、磁子的搅拌速率等等。最后发现是加料顺序的问题,于是我们对加料的顺序进行了筛选。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明确了正确的加料顺序,从而解决了反应重复性的问题。最终我们的这份工作发表在Organic Letter上,并成为了该期刊2019年开年的第一个封面文章。工作的可重复性一直是做科研的人很头疼的事,面对这种问题时,需要有足够的毅力,但一定不能盲目尝试,尝试一定是需要建立在对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在进行第一个课题时,我们对不同金属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发现当使用铑催化剂代替锰催化剂时,得到的产物,核磁氢谱的位移与之前的产物相比有微微的变化。我们意识到这或许是得到了一个全新的产物骨架。最终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确定了是产物双键的构型发生了翻转。虽然只是一个双键构型的变化,但从反应的机制上来说,与之前却是截然不同了。为了弄清楚反应历程,在林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浙江大学的洪鑫教授。进行了DFT计算的合作,一个产物当中看似简单的双键构型的变化花了我们足足快一年的时间去弄清楚其中的反应历程。其间为了分析清楚双键是如何发生异构化的,我们提出了许多可能的过渡态,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实验来试图证明反应经历过相应的过渡态。这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很多时候对于反应机理,目前的技术还不支持我们可以直观地证明某个反应历程,而通过计算化学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反应历程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哪些是比较有可能的。再通过控制实验进行侧面的论证,可以使提出的反应机理更加合理。这种不断提出不断校正反应机理的经历,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除了日常的科研生活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或者有机所组织的各类活动或者学术报告。我做过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志愿者、上海女子马拉松的志愿者,中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的志愿者等。尤其参与在上科大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的志愿者,这个经历让我很难忘。这是我第一次可以和全国各地的研究有机化学的老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问上海交通大学张万斌课题组的一个学长:众所周知醛类化合物相比于α,β-不饱和双键活性高的多,如果做氢化的话应该是醛基优先被还原,为什么想到去尝试金属催化的α,β-不饱和醛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共轭还原反应的研究?学长回答我说:因为知道它很难所以才有尝试它的必要性。这个回答让我很受启发,做化学研究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一定要敢于去尝试那种看起来不可能的反应。9月,我即将去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感谢上科大与有机所这样一流的科研平台给了我可以走向世界的机会,开启人生的新阶段。毕业寄语林国强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刘星宇同学本科毕业设计在课题组进行,在完成研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即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具备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对科研充满热情,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我衷心地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走得更远更好。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供稿:刘星宇 排版、编辑:王成、项逸炜
很多人一看到“上海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就会感到纳闷,上海科技大学,这是一个什么学校呢?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恐怕是和普通一本院校是一个等级的普通大学吧。但是实际上,上海科技大学的实力非常雄厚,虽然正式建校仅有7年,但是实力不逊色于一般的985大学。上科大的建立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高校。上科大的年龄很年轻,它在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目前的校龄也不过7年。上科大的实力上科大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资金雄厚,并且人少,因此导致了人均获得的资源很多,对想搞科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并且上科大的导师都是来自国内知名研究生和顶尖名校,能力是实打实的厉害,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上科大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学生的去向都很不错,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9%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学位,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2%;约40%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约18%的毕业生到微软、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上科大的录取分数线上海科技大学的科教实力很强悍,不输国内很多985院校,从它的师资力量就可以看出。根据统计,上科大的教授当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教学阵容很豪华。不过尽管上海科技大学知名度不是很高,它对外的招生分数线却一点都不低。2019年各地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上科大的录取线几乎要比很多985大学要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上科大雄厚的实力。实力如此不错的上科大,也是你大学就读的不错选择哦!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3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生谢雨润以第一作者身份,于5月15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in H+HD→H2+D between direct abstraction and roaming insertion pathways”的科研成果。谢雨润同学是我校物质学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课题组的联培研究生。该成果由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张东辉院士团队领衔,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利用这一量子干涉效应首次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远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几何相位效应。在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量子干涉现象,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这些干涉的图样复杂,而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干涉图样的特征。H+H2及其同位素(H+HD)的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一个体系,因此可以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地计算机模拟,做到微观层次上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尽管这一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反应体系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但仍然存在着科学家们以前完全认识不到的奇特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人员在先期理论研究工作中发现,在特定散射角度上,H+HD反应生成的一些特定量子态的H2产物,其信号强弱会随碰撞能的变化呈现特别有规律的振荡。为了理清这种振荡现象,团队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详细研究。在实验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改进交叉分子束装置,在一系列碰撞能下精确地测量了反应的后向散射信号。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反应散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利用拓扑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发生途径的方法。拓扑学分析表明,这些后向散射的振荡实际上是由两条反应途径的干涉造成的。这两条反应途径对于后向散射均有显著贡献,但它们各自的幅度随着碰撞能变化并无显著变化,呈现缓慢的变化趋势。它们的相位随着碰撞能变化,一个呈线性增加,另外一个呈线性减小,因此,相互干涉的结果就呈现了强烈的有规律的振荡现象。不同碰撞能下两条反应路径的微分截面及干涉后的微分截面反应中两条拓扑路径示意图进一步的经典轨线理论分析表明,其中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通常所熟知的直接反应(路径1)过程。而另外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一条类似于roaming机理(路径2)的反应过程。由于这两条反应途径刚好以相反的方向围绕于H+HD反应势能面上的锥形交叉,所以它们的干涉图样必须采用非绝热耦合的势能面来模拟计算才可以和实验结果吻合,这也体现了这个体系反应过程中的几何相位效应。这是在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反应中,第一次观测到几何相位效应。更为有趣的是,通过类roaming机理而发生的反应只占全部反应性的0.3%左右。而如此微弱的小部分反应性,能够清晰地被理论和实验所揭示出来。该项研究再次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性,也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途径是复杂的。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等的支持。作为上科大与大连化物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也是上科大招收的第一级硕博连读生,谢雨润同学道出了他的心声:“我是上科大招收的首批研究生,还记得第一年在岳阳路校区上课,尽管当时的校园条件相对简陋,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却一点也不含糊,完善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学术交流为我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7月,我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到导师杨学明院士位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学习。整个研究室非常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在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在这样一个高水准的平台上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此次我们这项成果能够在《Science》上发表,感谢上科大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研究所杨老师和张老师两位院士的倾力合作,还有肖春雷和孙志刚两位老师在细节上的把关。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学习生活中都感到了来自上科大和研究所老师们的关怀。”谢雨润同学在实验室工作中自2013年以来,物质学院已招收研究生1000余名,毕业近30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30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13篇JACS、2篇PRL等。物质学院始终秉承学校“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深入贯彻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学院依托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国际化、高标准、强实践”的研究生培养原则,制定“目标驱动、能力培养和质量导向”的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并不断优化从招生选拔、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审核等多级选拔、分流淘汰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研究生深入第一线科研实践,同时鼓励项目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利用天然优势打造科教无缝衔接的鲜明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将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为国所需、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紧缺人才,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做出上科大人的贡献。【院士寄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杨学明院士(上科大特聘教授)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上科大的科教融合。也是由于这样一个科教融合机会,谢雨润同学能够加入我的课题组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年轻同学来说,寻找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还没有加入到我的课题组的时候,谢雨润同学曾经到我的研究小组来参与大学生科研计划,正是因为他对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浓厚的兴趣,让他在这一方向上认真学习,非常刻苦,并且做出了优秀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中,存在着非常有趣而复杂的细节,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年轻的同学应该要注重科学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坚持发展自己独特的方法开展原创性研究。这也是我自己一生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年轻一代才能超越我们,真正走向科学前沿。这也是科教融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杨学明院士与谢雨润同学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物质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双非院校,由于发展资源,政策扶持等原因往往得不到好的资源。和清北等985顶尖高校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是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在双发science后又双发nature,势头太猛了,这比一些末流211院校都发展迅猛,上海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年轻的院校~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科目以理工科为主,自2013年9月才正式建立,到目前为止,也只不过不到7年的时间。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除了占地面积小,上科的院系设置更为精巧,仅设立5个学院,学院包括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学校实行大学院制,院下不设系。二,双发science北京时间4月24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两项上海科技大学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均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篇Science来自上科大的免疫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该项科研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的阿拉伯糖基转移酶复合体的“药靶-药物”三维结构,首次揭示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作用于该靶点的精确分子机制。其中上科大访问学者、南开大学张璐博士、上科大饶子和课题组博士研究生赵耀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另一篇Science来自上科大的iHuman研究所科研团队,该项科研在肥胖症药物靶点研究上获重大突破,首次解析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的原子分辨率晶体结构。上科大Stevens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于静为文章的第一作者。三,双发nature北京时间4月29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两项重大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于奕教授课题组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在新型半导体异质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成功制备并表征了二维卤化物钙钛矿横向外延异质结,其中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师恩政和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7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原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合作,发现了第一条由神经信号传递(非内分泌激素介导)的中枢神经对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解剖学明确的通路。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2013级博士生张旭、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6级博士生雷博、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袁媛、清华PTN项目2016级博士生张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辉煌背后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所学校虽然没有大的规模,大的占地面积,但是却聚集了出色的教授和科研人员。大一新生可以直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领域。学校有新的办学理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跨专业基础课由顶尖学者上;有高端的住宿条件,两人间并且每周还有知名学者做报告。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屏幕前的你觉得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转眼9月已经过了一多半,2021考生有没有注意到,研招网已经更换2021招生目录啦。这时候,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等情况,这是9月底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的最终参考,里面可以查到确定的考试科目和可能没那么准确的招生人数。更多的信息就要到各个学校去查询了,学校一般会在每年10月前陆续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官网,现在广告太多,还有一些仿站,弄不清的话,官网的网址可以通过百科等确定。招生简章,有的是章程,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的规章和依据。一般包括学校基本介绍、培养目标、报考条件、报考办法、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学费和奖助政策、录取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有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招生专业目录、学费等,简章中不便直接说明,也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招生专业目录中一般会写明专业考试内容、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内容很多,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首先,关于专业。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学校简章中不直接说明,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你要考的专业,专业代码、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年限、考试科目、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等一般会在招生目录中获得。专业学费的话,学硕和较统一的专硕一般会直接在简章中说明,其他学费和奖助学金等同样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也有一些专业,大多是专硕,尤其管理类,也会单独发布专业或项目的招生简章,一般需要去专业或项目单独的对外招生门户去查询。其次,关于报名。1、确定报考条件是否有额外要求,自己是否符合。2、时间节点,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是全国统一的。3、现场确认,可以确定学校是网上确认还是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的话注意地点,确认时间一般省级确定。最后,关于其他比如定向非定向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关系、复试、录取和联系方式等,也需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上海已经有20多将近30所学校发布了。这里只附上名字,就不搬上来了。上海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可以去查了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还有一些研究所(院)就不列举出来了。
大学生们注意啦!市教委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通知,同意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关学院等18所高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起开展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同学们可以考虑报考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哦!通过核查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一、博士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塔里木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二、硕士授予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盐城工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临沂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昆明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榆林学院衡阳师范学院钦州学院贵阳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合肥学院大连民族大学资料:市教委编辑:朱轶锴
上海市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相比这是大家都是知晓了的吧,2019年的GDP达到了38155.32亿元,排在城市排行榜中的第1位。上海市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一方面是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处在我国沿海的中间位置,又处在长江的入海口南岸,使得这里成为了航运的中心城市,一方面是这里开阜比较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接受的先进的技术和海外的贸易,发展的时间是叫早的,还有一方面就是这里优秀的教育条件了。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有2400多万人,而户籍常住人口也是达到了1400多外,学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比较多的,这就使得上海市的发展必修要发展教育事业,不管是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上海市的办学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高校的建设,全市一共有高校64所,是全国三大高等教育城市之一,全市的高校在校生人数多达好几十万,就连研究生人数也是有10多万人。但是在上海市也是有“野鸡大学”存在的,考生们一定要注意了。上海这3所野鸡大学被曝光,曾经是害人不浅,考生和家长们需谨慎第一所是上海国际管理大学,这所学校看上去高大上,还是一所国际化发展的学校,光是校名就十分的响亮,这个学校也是以此来吸引学生们,但是这样的学校还是比较容易被看穿的,国内并没有什么什么学校是以国际来命名的,在上海市这类的管理学校也是不多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可能是比较接近的。第二所是上海同济医科大学,这所学校从校名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还贴上了同济大学的牌子,同济大学可是国内顶尖的高校,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同济大学内部的院系里倒是有同济大学医学部,但是这所上海同济医科大学是徒有虚名的,只是捡起了别人的知名品牌挂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校名取得不错,曾经也是骗到了不少的学生。第三所是上海工业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就是一个组装学校,将原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组装了起来,校名看上是很不错,但其实这就是一所“野鸡大学”,现在也没有上海工业大学了,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和其他的机所学校合并成立的现在的上海大学。大家对于上海这3所野鸡大学被曝光,曾经是害人不浅,考生和家长们需谨慎,有什么看法呢?一起在评论区里聊一聊吧
现如今提及上海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魔都上海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繁华大都市,在这里高楼大厦耸立云霄,道路上车来车往,一派繁华景象,因此上海也是很多人梦想中的拼搏之地,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上海发展。此外上海如今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上海也有很多知名的景点,比如说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外滩、迪士尼乐园等知名度都很高。上海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么出色一方面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另外一方面还与它强悍的科教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我国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科教兴国,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强悍与否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而上海恰好有着很多国内外都知名的大学,比如说像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都坐落于上海,每年可以为其提供很多人才资源。在上海众多的高校当中有这样的一所大学就经常的被人们给忽视了,这所大学就是上海科技大学,在很多人眼中这所大学可能就是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大学,但是其实这所大学的实力不该这样低估了,虽然是目前为止上海科技大学的确是一所本科大学,但是要知道这所大学成立的时间是很短的,从成立至今还不足十年的时间,如果仔细深究的话是七年的时间都不到。上海科技大学成立于2013年,在2014年的时候才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不过在2017年的时候开始这所大学就可以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2018年的时候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一所刚成立的本科院校成为一所可以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大学,这其中虽然少不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是这所大学自身具备的实力是很强悍的。目前上海科技大学共设有5个学院,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所大学目前发展的状况还算是很不错,但是它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是有限的,不会盲目的去扩招,从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这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加一起还不足四千人。上海科技大学它的科教实力很强悍的,不输国内很多985院校,从它的师资力量就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教授当中包括有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的存在。尽管上海科技大学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它对外的招生分数线却一点都不低,当然对于上海本市的学生分数线会低一些。大家对于上海科技大学还有着怎样的认知呢?
上海优质高校资源丰富,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985、211名校,这些高校多数为部属院校,上海大学比较例外,学校是上海唯一的地方211院校,学校虽然冠以地方名号,但外界知名度并不高,甚至不如深圳大学名气大,因而经常被家长考生忽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所地方211高校。上海大学就业情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海大学的就业情况,学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校共有2019届毕业生8836人,其中本科生4543人,本科就业率为99.34%。上海大学本科生深造比例高达45.85%,其中选择国内升学的仅为20.87%(其中10.17%为保研),国内升学率在同类高校中相对较低,但学校的留学比例高达24.98%,因而总体深造率比较高,选择国内深造的毕业生多数选择本校读研,此外进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也相对较多,选择海外留学的部分毕业生进入了世界知名大学就读。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生主要进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等行业领域发展,学校8成以上本科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发展,学校毕业生进入华为、中国电信、上汽等大型企业的人数相对较多。2019届本科生平均签约薪资为6935元/月,研究生平均薪资为9543元/月。上海大学学科实力上海大学是211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组建时间相对较晚,1994年由原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现有研究生16464人,全日制本科生20406人,办学规模在当地相对较大。学校学科实力突出,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有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社会学、美术学取得了A-等级,此外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等7个学科获评B+,评估成绩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同类院校对比提起上海大学很多人会联想到苏州大学,两所高校都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两校发展速度都相对较快,而且两校在多地录取分数比较接近,相对而言苏州大学的办学规模更大一些,学校拥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同样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整体学科实力十分突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设计学和软件工程两个学科取得A-,还有12个B+学科,这个评估结果对比上海大学占据一定的优势,可见学校的办学实力相对比较突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苏州大学的就业质量,学校本科生国内升学为22.52%, 出国 (境)留学占比为9.42%,学校的国内升学率高于上海大学,不过总深造率要明显低于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苏州发展的比例也相对较高,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5757元,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7084元,博士生的薪酬达到了10571元,虽然对比上海大学差距明显,但考虑到就业区域差异,这种薪酬上的差距意义并不大。总体来看,上海大学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学校录取分数也相对更高一些,更加受到本地企业的认可和欢迎,学校就业率很高,考上根本不愁就业,不过相对苏州大学、深圳大学这些高校而言,上海大学的国内知名度相对较低,经常被很多考生忽略,十分令人惋惜。
中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是国内最顶尖的国立科研机构,且拥有着与教育部、工信部同等的行政级别,创立于1949年,坐落于首都北京。如此强盛的科研机构,拥有着一般院校难以匹敌的资源优势,下设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学。如果说前两所高校是中科院的两个儿子,那么上海科技大学算是中科院的第一个女儿。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所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的这所年轻高校。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创立于201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以理工科为主,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开展科教融合。截止到2020年,短短的7年时间里,学校已设有张江校区(本部)和岳阳路校区两个校区,拥有5个学院,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7个一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9个本科专业。其拥有诺奖得主3位,与北航并列国内高校第一。设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材料科学与工程更是该校的王牌专业,相继加入了“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加之国家政策的倾倒,使得原本不凡的学校,更是今非昔比。2018年上科大在河南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与哈工大校本部的录取分数差不多,这就充分说明,上海科技大学能够与国内985高校相提并论,综合实力一年比一年强,另外也说明了中科院出品必属精品。小编也由衷地相信,上海科技大学这所年轻的高校能够秉持着“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校训,不忘建校的初心,坚定办学原则,努力为中国建设提供优质人才,奠定我国人才资源基础,巩固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