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招网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可以查询啦,上海近30所学校发布简章苟有其实

研招网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可以查询啦,上海近30所学校发布简章

转眼9月已经过了一多半,2021考生有没有注意到,研招网已经更换2021招生目录啦。这时候,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等情况,这是9月底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的最终参考,里面可以查到确定的考试科目和可能没那么准确的招生人数。更多的信息就要到各个学校去查询了,学校一般会在每年10月前陆续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官网,现在广告太多,还有一些仿站,弄不清的话,官网的网址可以通过百科等确定。招生简章,有的是章程,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的规章和依据。一般包括学校基本介绍、培养目标、报考条件、报考办法、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学费和奖助政策、录取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有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招生专业目录、学费等,简章中不便直接说明,也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招生专业目录中一般会写明专业考试内容、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内容很多,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首先,关于专业。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学校简章中不直接说明,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你要考的专业,专业代码、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年限、考试科目、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等一般会在招生目录中获得。专业学费的话,学硕和较统一的专硕一般会直接在简章中说明,其他学费和奖助学金等同样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也有一些专业,大多是专硕,尤其管理类,也会单独发布专业或项目的招生简章,一般需要去专业或项目单独的对外招生门户去查询。其次,关于报名。1、确定报考条件是否有额外要求,自己是否符合。2、时间节点,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是全国统一的。3、现场确认,可以确定学校是网上确认还是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的话注意地点,确认时间一般省级确定。最后,关于其他比如定向非定向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关系、复试、录取和联系方式等,也需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上海已经有20多将近30所学校发布了。这里只附上名字,就不搬上来了。上海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可以去查了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还有一些研究所(院)就不列举出来了。

坛坛罐罐

高考志愿-上海科技大学

关注祥哥,关注高考,了解国内各大高校,知道高校优秀学科,让你志愿填报无忧。上一所理想高校。科技早就未来,科技改变生活,当今我们的生活环绕在一片科技氛围,和科技成果之中,朝着智能化科技化进程快速发展。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所年轻的高校,虽然他没有985,211的名气,但是她坐落在东方明珠上海市,其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顶尖。学科一流,这就是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市两校”之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高校,同时承担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管理中心的职责。入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创建于2013年,致力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上海科技大学致力于建设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其为小规模精培养办学,是以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实行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目前选聘师资力量雄厚,媲美大多数顶尖高校,学校已选聘493位教授(特聘教授282位,常任教授到位211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1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8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9位。上海科技大学秉承弃旧图新,志存高远,拥有重多科学家授课的高校,其学科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其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都是顶尖的。2018年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其就业升学率为百分之百,大部分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共度硕士研究生。建校几年,上海科技大学就为社会培养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科技人才。作为新生科技院校的主力军,未来可期,为国家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科学家。

甘棠

上海科技大学开始报名了,值得报考吗,需要多少分?

上海科技大学要报名了疫情之下,挡不住大学招生的步伐。上海科技大学今天发布通知,2020年“校园开放日”开始报名啦!因为上海科技大学实行综合评价招生,“校园开放日”是其对考生进行综合面试考核的活动,获得“校园开放日”成绩的考生相当于获得了报考该校的高考加分,可以10-20分不等。虽然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没有取得成绩最后也可以报考,但是你和比人相比就少了这10-20分的优势,所以建议有志于报考上海科技大学这一类院校的考生积极报名。那么上海科技大学到底是怎么样一所大学呢,值不值得报考呢?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什么院校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上海科技大学,这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2012年底建成并与2014年招收首届本科生。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学校占地约900亩,特别小的一所学校,同时每年的招生计划也比较少。上科大以理工科为主,设立了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大类招生,对于考生是非常有益的,没有必要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专业。目前与上科大属于同类别院校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都是由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就这一点就保证的其师资力量和院校实力。那么这所院校好不好呢,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这所院校是不是双一流、是不是985、是不是211,对不起,这三所院校都是“三非”院校,而且都还是录取分数非常高的三非院校。有的家长会说既然是三非,肯定不好,但其实并非如此,上科大是非常好的一所院校,实力强、师资强、专业强、科研强、深造强、就业强、地域强的N强高校。报考上科大需要多少分虽然上海科技大学采用的是综合评价,但是其计算成绩的方法比较简单,是通过“高考分数+校园活动日得分”直接计算的,而校园活动日的成绩在10-20之间,所以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官网公布的录取人数和成绩来看一下考多少分才能有机会报考。上科大2019年各省份录取人数及分数线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海科技大学的招生分数线还是非常高的,前面说了,虽然是三非院校,但是录取分数很高,在这些省份都达到了985院校的录取分数,所以一般人还真考不上。具体到陕西省考生来说,615分左右的考生是可以有机会报考的。如何报名校园开放日活动及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根据官网公布的报名流程,我们看到需要考生到学校官网填报相关信息,需要的材料如下:一、网上填报即日起至2020年5月6日登录学校报名系统,在线填写“校园开放日”申请材料。仅限理工科学生报考。二、材料准备1、自述信1封:申请者结合上海科技大学“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办学理念与自身经历独立完成个人自述信一封(800字内,自述中原则上不允许出现透露申请者家庭成员身份的信息)。2、推荐信1至2封:由申请者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外活动指导老师等叙述该生特点及推荐理由(每封推荐信800字以内,报名系统中会提供推荐信提交方式)。3、申请者本人高中阶段成绩单(需注明每门满分数值,加盖学校公章、校长签字)。4、申请者所在省(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或证明材料(上海市、浙江省相关要求详见报名系统内说明)。5、其他能反映申请者自身特点的相关材料(申请者综评档案,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突出表现的写实记录)。上海科技大学适合哪些学生报考作为一所小而精、高水平大学,这种学校并非适合所有考生,建议如下考生报考:1)理工科学生;2)不过分在乎985的名头;3)想学真才实学,想充实的度过大学生活;4)立志搞科研的考生;5)有出国留学计划的考生。

阿森纳

2019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公布,不接受调剂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布了该学院2019年研招复试分数线,为320分(政治、英语45分;专业课90分;均含)。并且由于该院一志愿生源充足,不接收调剂考生。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设立是以解决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问题为宗旨,以打造一所达到国际高水准的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学院地处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这里聚集了大量国内外医药研发企业,利用张江地区的多学科研究力量和生物医药研发优势,同时从国内外大力引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优秀人才,积极探索教学、科研、转化三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助力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培养适应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的高端研究人才,以及满足健康医学需求的新型技术人才。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高校“十四五”前瞻:上海科技大学小而精办学构建研究与创新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和人文科学研究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实行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截至2020年8月,学校已选聘518位教授(特聘教授258位,常任教授到位249位,教学教授11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1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8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2014年学校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7届2454名本科生,2020年面向全国18个省(市)选拔招录了422名本科生。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从2017年起,学校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8届4079名研究生,其中1110名已转博。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左右,研究生4000名左右。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共有在校生4430名,其中本科生1632名,硕士研究生1912名,博士研究生886名。学校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了学研结合、学创结合,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本科生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特色,不断完善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培养体系。强化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所有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自然科学通识课,打下坚实理工科基础;专业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书院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全体本科生前往全国11个省16个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体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102家企业和园区开展产业实践活动。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资助优秀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2016年至今,共有 132名本科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参加“3+1”交流项目;2017年至今,共有31名本科生赴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参加暑期科研交流项目;2015年至今,共有326名本科生赴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参加暑期课程项目。2018年至今,学校共有3届782名本科生毕业并获得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9%到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中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占比15%,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占比23%,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2%;约40%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约18%的毕业生到微软、特斯拉、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学校结合“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坚持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实行实验室轮转制,扩大研究生对学科专业、导师、课题的选择权,扩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坚持以硕博连读为主的连贯培养,实行严格的博士生资格考试。遵循“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人才培养聚集的新机制。结合重大科学设施和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特别开设围绕大科学装置设施的专业课程、讲座报告、上机培训。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研究平台和尖端的技术手段,与导师共同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名校的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研究生国际访学、参加国际会议,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已开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STEC项目、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流项目、牛津大学交流项目、基于导师实质性科研合作的博士生国际交流计划等。2016年至今,学校已有5届701名硕士研究生、3届200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2020年,首届83名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上海科技大学学位。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中,约84%到百度、华为、联影、国家电网、和辉光电、AMD、强生、3M、药明康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约14%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康涅狄格大学、马普煤炭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约34%到耶鲁大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鲁汶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做博士后,62%到华为、百度、华力、药明康德、联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工作。学校瞄准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开展教授个体科研和围绕重大目标的团队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融合,构建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价值链,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探索基于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8月中旬,学校已建立305个研究组,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5433篇,其中SCI、SSCI、EI收录5064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266篇。2020年我校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13篇重大科研成果。学校全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参与中科院牵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全面科研合作,2017年10月超强激光光源联合实验室实现10拍瓦(1拍瓦=1千万亿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动科教与产业的融合,与多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一系列进展。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明确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目前,学校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牵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规划和建设,承担“未来医学中心”、“未来科学中心”等科创中心重点建设工作,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学校积极投身教育国际合作,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在学生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课程共享、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并积极拓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院校还在不断增加。新闻来源:上海科技大学官网点击右上角订阅奈园(ID:inaiyuan),表达你的观点!

其生也勤

上海科技大学2020新生数据公布:422名新生来自18个省份!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走过最不平凡的高考季,上科大校园迎来了2020级新生,伴随着新生入学的脚步,本科招生办为大家准备了一期特别的数据大放送,快来一探究竟吧!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上科大招生

其豆肩肩

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上海科技大学录取分数为什么这么高

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在也应该是开学了,高三的同学距离高考不到100天了,报考什么学校,有选择方向了么?有这么一所学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录取分数比一些985学校还要高。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和人文科学研究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2014年学校面向全国9省市招收了首届207名本科生,2015、2016、2017年面向14省市分别招收了299、353、355名本科生,2018、2019年面向17省市分别招收了422、398名本科生。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的特色,建立了由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本科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标准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学校致力于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充足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关于招生----所有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中报考上海科技大学的考生其原始分均须达到其所在省(市)本科第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份省级招办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上海市、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以该省(市)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文件为准。学校将学生“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与其高考成绩相加后,与其他报考我校但未获得“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学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最终成绩相同的考生,其录取规则以《2020年上海科技大学招生章程》为准。----校园开放日----学校招生委员会将根据考生申请材料及“校园开放日”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分档如下:A档:30分;B档:20分;C档:10分。具体招生细则,一定要看今年上海科技大学的招生简章哦。你不了解的港中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考军校的优势有哪些,我国的重点军校有哪些985高校的冷门专业分析

梅兰芳

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在《Nature》发表论文,今年该校第12篇CNS!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人体趋化因子系统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破解了趋化因子受体CXCR2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与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 (Interleukin 8)及下游信号转导分子G蛋白三元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同时还解析了CXCR2与潜在癌症治疗药物分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项研究首次揭示内源性蛋白配体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新机制,为精准的新型抗癌药物设计开启新篇章。该成果以“Structure basis of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为题,于北京时间7月1日23点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据统计,这是上海科技大学今年在CNS国际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第12篇论文了。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刘凯雯, 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生命学院教授刘志杰及iHuman研究所独立PI华甜研究员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科大是第一完成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刘志杰课题组长期聚焦GPCR的调控机制,系统性研究与重大疾病相关GPCR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是其课题组在《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上发表的第七篇重磅研究成果。人体中有近50个趋化因子和20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一种趋化因子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反之亦然。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介导细胞迁移,与炎症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趋化因子IL-8可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CXCR2,招募下游信号蛋白并激活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传递。CXCR2趋化中性粒细胞、T、B等淋巴细胞的游走、脱颗粒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炎症、细胞发育和肿瘤细胞的趋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8/CXCR2作为肿瘤相关炎症环境的重要成分,能诱导靶细胞趋化性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运动,对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微环境构建与调控至关重要。因此,CXCR2是治疗免疫类疾病、癌症等的重要靶标。对趋化因子IL8及其受体CXCR2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GPCR与内源性细胞因子结合并被其调控的结构模型,还有助于相关抗癌症药物的研发。上科大iHuman刘志杰团队通过长期刻苦攻关,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CXCR2与两种形式的内源性配体IL8及下游Gi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分辨率分别为 3.5 (二聚体IL8)和3.4 (单体IL8)。两种结构从原子水平揭示了内源趋化因子IL8独特的浅口袋结合模式和对受体的激活机制,以及结合IL8状态下的CXCR2与Gi蛋白的互作模式和下游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关于内源性趋化因子调控趋化因子受体以及受体与下游信号蛋白的互作机制非常缺乏,严重限制了人们对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的精准设计,我们很高兴能实现这一突破。”文章第一作者刘凯雯说。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华甜研究员补充道:“在该篇论文中,我们报道了CXCR2分别在拮抗和激活两种状态下的三维精细结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比较分析揭示了CXCR2受体的调控机制,为探索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激活机制和相关多肽、抗体类拮抗药物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该研究成果是我们在GPCR信号转导复合物结构及机制的研究中的又一重要突破。我们后续也将开展基于CXCR2的抗癌药物设计与研发,实现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的有效结合。” 刘志杰教授说。参与该项研究的还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的袁曙光课题组、上科大iHuman研究所赵素文课题组以及上科大膜蛋白线站平台和iHuman研究所的功能研究平台的科研人员。该研究中冷冻电镜数据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收集,iHuman研究所真核细胞表达平台、基因克隆平台、蛋白纯化平台、功能研究平台的工作人员为该项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该研究同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上海市政府的经费支持。图1:IL8激活CXCR2趋化T细胞到癌细胞过程的艺术展示图(由Julie Liu设计绘制)图2:(a) 分别与单体和二体IL8结合的CXCR2与Gi复合物的电镜结构,以及CXCR2与拮抗剂结合的晶体结构; (b) CXCR2的激活机制卡通展示图; (c) 与二体IL8结合的CXCR2结构剖面图。iHuman刘志杰研究团队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所 Nature

化而为虫

上海科技大学2020综合评价招生政策介绍

考生们注意啦!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开放日已经开始报名,北京考生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考虑报名。如下是上海科技大学2020综合评价招生政策介绍,供参考。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校园开放日要点提醒:高考改革省市必选物理。1、招生目标:理工科基础扎实,在科学创新、批判思维、人文素养、沟通协作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素质优 秀,并具备学科特长的优 秀高中生。高考改革省市必选物理。2、招生范围: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将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天津、湖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开展本科招生。共计18个省市,2020年新增重庆。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将在北京(必选物理)、上海(必选物理)、山东(必选物理)、江苏(江苏省考生必须参加“校园开 放日”并获得加分后才能报考)、浙江(必选物理)、江西、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天津(必选物理)、湖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开展本科招生。3、招生计划:2020年预计招生计划420名。4、招生专业:2020年招生专业预计开放5个学院的9个专业招生,具体为:招生专业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管理科学专业仅在部分省份招生,其他省份学生入校后满足条件仍有机会转入。其中,数学与应用专业为2019年新增专业,管理科学专业为2020年新增专业。5、志愿批次:江苏签约锁档(必须通过校园开放日),其他省市在提前批招生;需满足第一志愿要求。6、综合评价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2)没有学科竞赛获奖硬性条件(3)需要提交高中成绩、自述信、推荐信、其他获奖等(4)其他:江苏选考要求A、B+;没有色弱限制;对高考语种没有限制;3+3省市不做具体专业的选考要求7、招考流程:相关阅读: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考试模式介绍8、校园开放日:内容包括学术讲座、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综合面试、通用素质测试等;复试形式为面试和动手操作,体育测试只考室内项目,如肺活量,仰卧起坐等。表现优 秀获得A、B、C三档加分,分别赋予20/15/10分。9、综合评价录取:按照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学生可以申请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与高考分数相加成综合成绩。也可不参加校园开放日,直接以裸分去竞争。录取成绩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招生45人,综合分数线639分,综合分数线包含高考加分。10、2020年招生特殊性:参加治疗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子女可以直接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

骆驼草

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

一、院校全称上海科技大学二、就读校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三、层次■ 本科 □ 高职 □ 专科四、办学类型■ 普通高等学校 □ 成人高等学校■ 公办高等学校 □ 民办高等学校 □ 独立学院□ 高等专科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颁发学历证书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院校名称上海科技大学证书种类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六、院校招生管理机构上海科技大学招生委员会是我校招生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招生工作;本科招生办公室是我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秋季统一招生的日常工作;纪检监察室是我校招生工作纪检监察机构。七、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一)、我校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条件,统筹考虑近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本年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二)、各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三)、本年度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等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招办)编印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八、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办法本科招生计划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九、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的要求所有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所有专业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学校将按照本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十一、录取规则(一)、为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选拔招录模式,学校将坚持正确导向、公正公开、科学有效的原则,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详见《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考生可自愿选择参加我校“校园开放日”活动。(二)、学校根据考生在 “校园开放日”的整体表现及报名材料,形成“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详见《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三)、所有报考我校考生须在所在省(市)提前批次本科填报我校。考生文化成绩(含教育部、所在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加分)应达到生源所在省(市)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上海市应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浙江省、山东省应达到普通类一段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份省级招办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执行。(四)、各省级招办按规定向我校投档(投档比例按各省(市)规定)。(五)、我校根据考生的最终成绩(含高考总分和我校“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满足被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最终成绩相同的考生,则以我校“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顺序录取;若“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再相同,则以高考数学单科成绩顺序录取;若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再相同,则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六)、我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级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我校原则上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中最高分一项,且最高不超过20分。(七)、各省(市)录取具体办法以各省级招办公布内容为准;高考改革有关省市的录取规则和程序以各省级招办规定为准。(八)、在江苏省,报考我校所有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1A1B+。十二、收费标准学费标准所有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沪价费(2000)120号住宿费标准每生每学年1200元,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沪教委财 [2012]118号)。十三、资助政策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十四、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按照招生“阳光工程”的统一要求,我校秋季统一考试招生全程接受本校纪检监察室监督。举报电话:021-20685315十五、网址及联系电话学校官网:www.shanghaitech.e.cn本科招生办官网:admission.shanghaitech.e.cn咨询电话:400920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