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公而不当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

国内首本新文科教育研究期刊创刊

人民网武汉4月12日电 《新文科教育研究》创刊号首发式近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该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是在教育部全面推进新文科教育之际,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新文科教育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新文科教育研究》编委会主任樊丽明表示,《新文科教育研究》将立足新文科,放眼全国,面向世界,关注中国问题,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打造中国特色文科新理论、新思想交流的平台,成为新文科教育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特色新文科理论创新和新文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新文科教育研究》主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介绍,学校将实施“高起点办刊,办出名刊”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明确期刊定位,力争把《新文科教育研究》办成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张沛 马迪思 卓张鹏)

第二春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第2批)拟入选名单网上公示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第二批)的通知》(沪教委科〔2019〕46号)的要求,现定于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6月19日,对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第二批)拟入选名单进行网上公示。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批)拟立项名单来源:上海教育

铃仙

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铺开,国外科睿唯安、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等期刊集团旗下的数据库也加大了向我国推出各种期刊论文指数(定量指标数据)的力度。客观上,诸如SCI、ESI、高被引论文等相关期刊论文指标数据,与对于学者个人的学术评价、各种大学和学科排行榜、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遴选标准以及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多少等紧密相关。面对如此现实,也难怪学校要“拼了命”地追求这些期刊论文指数了。然而,正如科睿唯安公司创始人、“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生前所言,“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索的”。遗憾的是,国人在还没有完全搞明白这些期刊论文指数基本内涵的情况下,却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这些指数“带偏”了。盲目追捧这些指数,将会把中国教育科研引入不堪境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第一,目标偏离。一旦西方期刊论文指数被视为反映高校办学质量的绝对标准,学校教育科研的业绩目标无疑就会异化为发表SCI论文,因为构成这些指数的“原材料”就是SCI论文。这里暂且撇开高校还要承担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不谈,单就科学研究而言,SCI论文不能简单地与科研成果画等号,顶级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也不能简单与顶级科研成果画等号。道理很明显,即使是被国人奉为三大国际顶级期刊(简称“顶刊”)的《自然》《科学》《细胞》,也不能保证刊登在上面的文章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顶刊”也不时会有“撤稿”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外,不少SCI期刊的评审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甚至更低专业资质的人士,由他们来决定学术论文的价值本就荒唐。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开门见山指出:“由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我们作为科学者的工作,这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现象。”而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威廉·凯林早在2017年就在《自然》上发文,批评当下论文数据“华而不实”,指出论文越来越像稻草堆砌的“豪宅”,而不是坚固的“砖房”。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国人不该一厢情愿地神化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高校和科研院所更不该为了把期刊论文指数“做上去”而把全员工作业绩目标都定位在唯SCI期刊论文上。第二,决策失误。毋庸讳言,ESI是目前国内反映学科水平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指标,客观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把它作为监测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ESI也成为国家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那么,ESI指数究竟是什么?说得通俗点,就是各学科SCI论文各种“被引”情况的综合排名。表面上看,ESI是纯粹数据统计,从中体现的论文学术贡献度相对客观、公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姑且不讨论“高被引”论文是否一定代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单从ESI的22个学科分类看,很明显各学科口径大小十分悬殊,像工程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口径要远大于诸如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口径,进一步溯源,ESI是美国汤森路透与医疗集团联合研发而成,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ESI中的医学、生物学等学科分类较细的原委了。事实上,SCI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也相当不均衡,由此就直接导致了ESI、SCI数据对某些类别学科很有利、对某些类别学科很不利。说到底,不同学科的ESI、SCI数据无可比性,有些仅仅因ESI指数出色而设置或扩招的学科专业,除了教师拥有发表SCI论文的长处,学生又能从中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呢?难怪坊间流行把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简称“生化环材”)并称为最“坑”学生的四大专业,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是盲目依赖ESI学科排名的不良后果。第三、失去定力。国内学界对西方期刊论文指数的强烈敏感让不少教育科研机构随着指数更新的周期,长则一年、短则两月就会产生一次“高潮”。继SCI、ESI等论文指数之后,近年又冒出一个“自然指数”,这个对全球教育科研机构一年时间内在82本指定期刊上(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四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简单汇总的论文指数,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显而易见,然而,却依然能在国内学界成为“新宠”,足见国内学界对这些期刊论文指数的盲目推崇程度。其实国内教育科研机构管理者也未必不清楚这些论文指数的科学性不高,但在强大的“指数效应”面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有“坐怀不乱”的。于是乎,各种类似高校“SCI、ESI指数大幅度上升”、“ESI进入全球1%、1‰、1?酃学科”的报喜信息此起彼伏,各种庆功、奖励也热闹非凡,而这背后是教育科研机构着力把指数“做上去”的各种“攻略”以及大量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当这些频出的西方期刊论文指数明里暗里成为中国教育科研评价的标杆时,不少学者迫于组织绩效目标的压力,难以保持学者应有的学术信仰和追求,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活动、转向适合发表SCI期刊的研究领域、迎合期刊编审“口味”而玩弄概念和词藻,甚至还有以不法手段来发文的行为。如此换来的指数上升,背离了教育科研初衷,更拖了教育科研的后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否认西方期刊论文指数在对某些学科领域论文统计、分析和评价上的独到作用,把它们作为一定的科研参量未尝不可。本文强调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是指不能把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作为衡量国内教育科研个人和集体成果的绝对指标,也不能把追求指数上升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唯一或主要绩效目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评价指标研究”(编号BIAI60125)资助。《中国科学报》(2019-11-20 第1版 要闻)

小秘密

上海数学教学赢得世界关注,交流互通是不变的教育趋势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传统教育以全盘引进西方教育理念为荣,但近年来,中国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走出国门,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异军突起。2015年,BBC在中国选拔5名教师去往英国的博航特中学教书,以体验中国的教育模式能否让英国学校借鉴,引发了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英甚至全世界对于中式教育的关注和思考[1];英国课堂大规模引进上海数学教育的消息也屡见报端。中国老师因何契机去往英国?英国又为何如此大规模地引进上海数学教学?教学秘密究竟是什么?01 上海数学教学的秘密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率获佳绩2012年,上海共抽取了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参加PISA测试和问卷调查。他们所代表的是全市各类中学近10万名的15岁在校学生,主要集中在初中三年级(占比39.6%)和高中一年级(占比54.2%)。图源:PISA注: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国际教育成效评估研究项目,评估了15岁的学生获得关键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全面参与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不同于SAT等标化考试,PISA旨在通过测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在侧面上呈现出当下的发展状况。PISA还能够为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国际经验,德国和巴西等国家就针对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作出了教育系统上的改革。每三年组织一次测试,分为三个部分:数学、阅读和科学。自2000年以来,PISA每三年组织一次,参与者是超过90个国家和经济体的3,000,000名学生。PISA参与范围 图源:PISA在测试中,上海获得了包括数学在内的三项单项第一,加上2009年,上海在连续两届的PISA测试中夺冠。图源:PISA不少人认为,上海PISA数学成绩高的原因在于其应试能力,且不论PISA测试题目和涉及到的问卷调查,单就PISA数学测试评估的目的来看,应试能力就远远不能使上海学生的成绩达到第一。PISA并不是简单地测试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而是由经合组织特定的“数学素养”。经合组织对“数学素养”的界定是: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进行数学表述、数学运用和数学解释的能力,包括数学推理以及使用数学概念、步骤、事实和工具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它帮助个体认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以成为具有建设性、参与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公民。[2]由此,上海在PISA数学测试评估中的成绩有着很大的说服力。上海数学教学的秘密PISA测试结果公布后,来自南非、美国、英国等地的诸多学者来到上海,试图发现上海数学教学的秘密。美国知名学者托马斯·弗里德就是其中之一。图源:nytimes在参观了上海的一所学校后,托马斯发现的秘密是:No Secret.当坐在这里的班级并与校长和老师见面时,您会发现他们不懈地专注于所有的基础知识,这很难在整个学校系统中始终如一地实现。——托马斯·弗里德在他看来,上海数学领先的秘密显然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更多的学校中执行这个基本原则,这是对教师培训的坚定承诺、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深入参与、以及奖励教育和尊重老师的文化。[3]此外,PISA测试报告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上海世界第一的原因。图源:PISA上海的学生在需要理解、形成或代表新知识的问题上表现最强,学生掌握了解决静态分析问题所需的技能。在上课时间上,上海学校的授课时间与其他地区相当,数学课平均每周为4.5小时,但与此同时,课业负担主要集中在课后作业部分,上海15岁学生每周平均作业时间为13.8小时,同样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4]连续两次获得第一,背后的原因除了表层能够看到的既定事实,还有哪些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上海市教研室发表过一篇名为《自信·自省·自觉——PISA2012数学测试与上海数学教育特点》的期刊,讲述了上海数学教学的秘密。[5]连贯一致的创新思路图源:medium教育创新是公认的上海优势。“20年来,如果说上海数学教学实践有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那就是从1998年开始,延续至今的二期课改。”[6]——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当今时代,创新是任何领域都迫切需要的品质,教育更是如此。作为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上海,在数学教育改革的长期积淀中不断创新,率先把真正发展孩子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迫切命题,在创新中,数学教学不断发展,从而由量变发展为质变。海派文化的数学课堂图源:multiCLASS上海的数学教育,海纳百川却又精耕细作,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多角度理解,又强调数学问题解决的有层次推进。其中,“概念+过程”的变式教学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特色的概念性变式教学,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过程性变式,并将其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如此适用性的变式教学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很多关注和深入研究,十分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而易于应用和迁移,从而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强而有力的教研与教师队伍图源:NAEYC在经合组织编制的《教育系统中的成功者和变革者》和《建设高质量的教师专业——来自世界的经验》中,多次用专栏的方式提及上海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在教研活动中,同学科教师通常会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研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教师个人或者集体面对的教学难题、讨论学生面对的问题和难题,统一教学进度,分享同学科教育教学经验。此外,交流过程中感悟到的“隐性知识和技能”也能够促进教学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近年来,上海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已经不再停留在一般的统一进度、讨论难点和集体备课上,而是不断确定主题,开始向专题研究发展,如2013年的“数学交流与表达”、2014年的“数学课堂对话”、2015年的“深化学科育人实践”等等。02 上海数学教学走向世界上海-英国的数学差异自2000年起,英国便开始参加PISA测试。2012年,英国的成绩仅达到494的全球平均分,优秀率为11.8%。而与此同时,上海的数学教育却名列第一,分数远超第二名,优秀率达55.4%。测试结果表明:同等年纪的英国学生,其数学水平落后上海学生3年。[4]事实上,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数学教学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目共睹。但就英国教育政策研究所与UCL教育研究所(IOE)合作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在所有发达国家中,英格兰的高水平与低水平之间差距最大。[7]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差距?曾于1997年-2008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也在观看《中国教师来了》后表示:如果这5位老师来得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8]图源:BBC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Hugo De Burgh在《卫报》采访中说,英国公立学校太松懈,长期以来过于强调个体独立性,不严格,学生动力不足,期望值也很低。此外,英国素来便有“can’t do math”的风气,据报告,英格兰几乎一半的成年人只有小学生的数学技能。[9]根据2014年的一项调查,由于基础数学普遍薄弱,英国经济一年可以损失200亿英镑。图源:nationalnumeracy.org中英数学教学的差异在哪里?上师大中英数学交流项目协调人黄兴丰这样评价:“英国老师会认为学不好数学,像学不会唱歌一样,是天赋使然。而中国老师则认为如果努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进步。”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是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的重点项目,指的是英格兰和上海数学教师的互派教学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是“中英数学教师交换项目”的具体实施机构。PISA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上海,学生不仅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成功,而且还愿意为做到这一点做好准备。[4]此外,不同于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分科教学,英国小学实施全科教学,教师包揽所有学科,即便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分科教学,教师们也要横跨不同的年级。图源:prospect上海数学教育走进英国课堂为提升教育质量,在2012年PISA测试不久后,英国教育大臣也走进了上海教育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始对上海教育教学展开研究。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NCETM)提炼上海“Teaching for mastery(掌握教学)”的特点,形成了含有五个核心要素的模型,用于指导教学。[10]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抱有达到高标准的期望。绝大多数学生都以相同的实践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通过更深入的知识和个人努力或外界干预来实现差异化。有条理的课程设计,为教学奠定了基础,精心设计用来支持教学的课程和资源培养了学生对于概念和实践的认知。实践和巩固起着核心作用,精心设计的变体例题让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精确的提问来测试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定期找到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以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2014年,首批70名英国教师在上海师大及其30所基地学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工作实践与交流活动,开始了互派数学教师交流互访。[11]2016年,英国教育部投入4100万英镑,在全英国8000所小学里推行“上海数学教学法”。同年7月,英格兰50%的小学都开始引用上海数学教学法。在英国的一些地区和学校中,也已经开展了上海的教研组活动。[11]图源:The Guardian此外,为了科学客观地评测交流效果,英国政府还特别委托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对“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进行了第三方跟踪评估。从2014年至2019年底,超过2万名英国教师获得间接培训。[11]据称,到2023年,上海的数学教学方法将辐射到英格兰1.1万所学校,其中包括9300所小学和1700所中学。[12]通过长达几年教师间的互相交流,英国数学教师们已经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交流不仅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化,学生的成绩也在缓慢进步。英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安德鲁·麦卡利表示,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给学生及学校带来了真正的改变,部分学校七岁学生的数学水平已接近期望值,真正提升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潜力。[13]03 教育融合的趋势与未来不止上海,英国在引进上海数学教学的同时,也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学习,寻求基础教育提升之道,其中就包括新加坡、芬兰这样具有独特教育理念的国家。引进不是全盘吸收,每个地区的教育特色也都各有差异。以上海的数学教学为例,在PISA2012年的报告中,上海尽管在数学成绩上呈现了高于第二名的高分,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上,上海数学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同样地,英国基础数学教学薄弱,却在个性化培养上更具特色。无论是引进上海还是新加坡数学教育,英国都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深入调研,以特色且可能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准。英国对于上海数学教育是如此,国际学校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也是如此。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向,适当接纳、相互融合,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参考文献:[1] 我的英国支教经历(南外新鲜事)[2] 从PISA2012看上海数学教学改革空间(环球教育时讯)[3]friedman-the-shanghai-secret(nytimes)[4]PISA 2012 Results in Focus(PISA)[5]自信·自省·自觉——PISA2012数学测试与上海数学教育特点(期刊《教育研究》)《要闻》(《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9日,[6]赢得世界关注!上海数学教育秘诀在哪?(中国教育新闻网)[7]English Ecation: World Class in Primary?(epi.org.uk)[8]专访伊顿公学前教务长(《钱江晚报》)[9]almost-50-cent-alts-can-t-do-basic-maths-means-half(independent.co.uk)[10]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Exchange: China-England - Final Report(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11]《英国借鉴的上海数学教育智慧》(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11期)[12]2023年上海数学教学方法将辐射英国1.1万所学校(《解放网》)[13]上海赴外文化交流中心组织英国教师来沪交流(上海赴外文化交流中心)

上海又添一份新的国际学术期刊: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正式开刊

上海的科技学术期刊又增加新成员。2021年1月11日,由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与施普林格自然合作新创的同行评审国际期刊Phenomics 《表型组学》正式开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金力教授发表了开刊词(详见下文),并邀请广大科研人员投稿。首期其余3篇文章将陆续于本月上线并正式印刷出版。该期刊聚焦表型组学前沿研究,期望搭建全球表型组学领域专家交流的国际平台,推动该领域相关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27位科学家共同组成国际编委团队,覆盖了表型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精准医学、流行病学等多个相关研究领域。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担任主编,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Leroy Hood 院士、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Jeremy Nicholson 院士、德国莱布尼兹环境医学研究所Jean Krutmann 院士以及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共同担任副主编,复旦大学丁琛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开刊词中文译稿:欢迎来到Phenomics期刊1996年,史蒂芬·加兰(Steven Garan)博士首次提出“表型组学”一词,用以描述表型测量。表型是是由基因、表观遗传学、共生微生物、饮食和环境暴露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可测量特征,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通过运用高通量方法,深度表型测量已在人类和模型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药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统发育和疾病基因组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表型组学研究在众多领域日益瞩目,越来越多高效一体化的综合表型测量设施和国际合作项目被投入进行系统的表型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人类健康、生物技术、农业和生命科学其它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功能基础。自2011年以来,与表型组学相关的文章出版数量在人类遗传学、流行病学、植物生物学等领域迅速增加。我们预测其论文数量将随着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基因功能和环境反应而持续增长。然而,目前表型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相关广义的生物学相关期刊上,亟需Phenomics期刊出版平台专门服务于表型组这一科学社群。Phenomics期刊致力于发表表型组领域的高质量文章,传播表型组学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表型组学具跨学科特质,贯穿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期刊聚焦表型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分子水平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研究,细胞水平的细胞特征及器官水平上的各种器官研究,基因组结构和调控网络机制,以及表型关联与疾病风险和干预措施等,这为探究哺乳动物健康和疾病状况提供了重要前提。Phenomics期刊为双月刊,其论文类型包括论著、综述、评论、短篇论著、读者来信等。若您希望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访问期刊网站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3657。Phenomics期刊关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高通量表型分析研究及技术创新;通过模型、算法数据等将基因和表型关联研究;表型关联探索及基因和环境互对表型影响的深度解析;表型在疾病风险、临床治疗、精准防控中的研究和应用;表型相关多组学研究及数据整合融合分析新技术;模式生物研究、跨学科多尺度研究等其他表型相关研究。Phenomics期刊已经建立了由领先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编辑委员会,其专业研究涵盖期刊的各个关注领域,并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地同行评审。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大家对发布Phenomics期刊给予的无私帮助。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Phenomics期刊编委会并邀请您赐稿,共同见证人类表型组学新时代!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3657-020-00009-4,编辑部邮箱:phenomics@ihup.org.cn。作者:姜澎责任编辑:樊丽萍

电影圈

这些课题代表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最高科研水平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一名学业成绩一般,但创新素养突出的学生,如何在校园生活中发光亮?在上海市格致中学,一张涵盖学习研究、心理心智、健身运动、创新实践、道德操行等五个方面的“五能雷达图”为这样的学生提供成长导航。这名学生参与多项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设计制作的以发光二极管为主要材料的“爱7班”班牌深受师生好评。通过“五能”评价,这名学生综合排名位于年级前列。日前,这项始于2010年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实践研究》课题在日前揭晓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中获得一等奖。另有近200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图说:颁奖典礼现场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是专门为中小学幼儿园等基层学校及区级部门开展基础教育科研而设立的奖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旨在鼓励、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投身教育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保持教育活力培育教育品牌。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秉持面向基层、关注实践的原则,探索适合基础教育科研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发现、识别和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自2002年第一届以来,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在上海基础教育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奖项目。本次申报成果的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德育与心理、学校管理、教育评价等展开。黄浦区、长宁区、宝山区、静安区、闵行区、青浦区六个区教育科学研究室被评为优秀科研室,68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员。

栖于山林

国内首个新文科教育研究期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发!

4月10日,“《新文科教育研究》首发式暨新文科建设高端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新文科教育研究》编委会主任樊丽明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徐青森副司长,湖北省教育厅徐艳国副厅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张庆国处长,湖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周凤荣同志,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新刊编委会成员和首刊作者代表,部分兄弟院校期刊主编以及文科领域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本校师生共百余人参加了期刊首发式。《新文科教育研究》由教育部主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10-1524/G,季刊,设置特稿、理论研究与政策解读、中国学派、文科教育的比较与借鉴、百年中国文科教育史、新时代学科交汇与融通、实践探索、专题研究等栏目。“创刊号”收录了新文科教育前沿领域多位名家新近的研究总结成果。《新文科教育研究》期待为新文科教育研究的引领者、探索者和实践者营造一流展示平台。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 文字 | 卓张鹏 刘伟 编辑 | 陈思 审核 | 崔桢桢

仁义之端

教育类-期刊名录有哪些?

在职称评审中,论文的要求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考虑到了客户选择的多样性,今天小高编辑先来分享下,有关教育期刊的名录。教育期刊名录《数理化学习》《中学化学》《高中数理化》《理科考试研究》 《中小学电教》 《中国校外教育》《科教文汇》 《数学学习与研究》 《语文天地》《语文学刊》《现代企业教育》《新课程》《新课程学习》《大学教育》 《吉林教育》 《科教导刊》 《文理导航》 《当代教研论丛》 《海外英语》《教书育人》《考试周刊》 《教育教学论坛》《美术教育研究》《文学教育》《中学教学参考》《教育界》《校园英语》《新课程研究》《学周刊》《文教资料》《考试与评价》《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当代体育科技》《课程教育研究》《中国职工教育》《新校园》 《小学科学》(教师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当代体育科技》《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语数外学习》 《教师》 《课外语文》《教育艺术》《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内蒙古教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高考》综合版 《时代教育》《文体用品与科技》 《学苑教育》《广西教育》《泰山学院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育》《新课程导学》《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鄂州大学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电力学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基础教育课程》 《数理化解题研究》《教师教育论坛》 《中学生英语》《中学语文》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辽宁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生活教育》 《体育时空》《学园》 《小学教学参考》《汉字文化》 《高教学刊》 《亚太教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西部素质教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知识文库》 《中国培训》 《好家长》 《华夏教师》 《基础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研究》等杂志。如果想发的期刊,在介绍中没有找到也没有关系,可以留言,说一下想发什么刊物?我们会第一时间帮您联系杂志社,在最短时间内回复您能否发表的问题。

鱼美人

教育类发表论文比较好的期刊杂志推荐

发表论文的作者在有许多是教育系统的,那么教育类的比较好的发表论文的期刊杂志有哪些呢,聚刊网的金牌客服郝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下。目前衡量一本杂志质量高低的有这样几个标准,一是权威部门对杂志的评选,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北大核心期刊,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南大核心期刊。还有国际上的SCI、EI等杂志。此外,看主管单位,一般来说国家级的要好一些,学报质量也要好一些,那么教育类的杂志哪些比较好呢。聚刊网郝老师就给介绍几个:如果您是大学老师那么如下几本杂志质量较好:《北京印刷学院学报》《黑河学院学报》《大学教育》《高教学刊》等。如果是高中、初中、小学老师,那么分科目来说:语文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教学参考》《文学教育》等数学的:《数理化解题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英语的:《海外英语》、《英语教师》、《中学生英语》化学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的:《新课程导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科教导刊》等当然了,质量好的杂志,也意味着价格比较贵,征稿时间比较慢,比如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教育部主管的杂志,费用高达3000元,而且已经征稿到2020年6月份,所以要想发比较好的杂志,一定要提前准备,而且要准备好奖金,要不到时加急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不清楚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互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