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人惑则死

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只是投影、视频、3D动画这些花样繁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吗?当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拉近,教与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看记者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调查。优质教学资源上云、在线远程教学诊断,让“教”的过程有了更多助力;在线自主前置学习、学习情况实时反馈,让“学”的过程少了许多弯路。教育信息化用技术赋能课堂内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云上学校”:2.8万个孩子同上一节课普及云课堂,须解决“建成后如何管理”“教学如何组织”等问题2018年年底的一天,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和湖北宜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两个班级,就因为云课堂联到一处,一起上了堂英语课。学生们一抬头,投影里就是对面的班级。两地教师配合教学,两地学生实时互动。云课堂,规模也可以很大。在此之前,曾有一次全国112所学校共同参与,2.8万个孩子同时参与一节课的学习。这就是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发起的跨区域云课堂教学,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学校加入。在其中近一半的学校中,云课堂已经逐渐常态化。“什么是云课堂?就是通过数据平台,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罗化瑜介绍,2015年,他们与西安一家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这个名为“千校共建教育云”的项目。前端,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课堂,最偏远地区的学子们也可以直连城里名校名师的课堂。后台,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提供远程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情况实时统计反馈、在线作业和智能批改等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做完作业,作业批改和错题搜集的结果就由系统生成、实时反馈。这让教师减负很多,理科老师尤其喜欢这个功能。”罗化瑜说。如今,投影取代黑板在许多学校的课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投影内容却不只是教师准备的图片或PPT,还有外地课堂连线互动、实景地教学直播,甚至大数据实时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效果图……“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云课堂,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云课堂的普及是大趋势,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推开,是因为还有3个‘没准备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很多校长没准备好,不知道云课堂建成后如何管理、该怎么组织教学、会不会影响升学率;很多教师没准备好,不清楚该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很多家长没准备好,担心学习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罗化瑜介绍,“偏远地区学校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接触优质课程,效果很好。”比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民族中学,自加入“千校共建教育云”项目3年来,全校27个班级实现常态化使用,月平均开课2000余节,升学率从55.8%提升到82.6%。“微课”预习:老师授课有“秘诀”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班额大也能实现“个性化”没有朗读、字词解释、课文讲解、划分段落和归纳主题等课堂“套路”,在上海市丽英小学的一堂五年级语文课上,老师龚华对于新课文的授课重点胸有成竹,不仅有“免讲”的内容,也有可以迅速讲解的字词,大部分的时间可以用在整体阅读和学生分享理解上。龚老师“个性化”授课的秘诀是什么?是“前置学习”。课前预习,是学校教学中一直都有的环节,在丽英小学,预习已升级为“前置学习”。通过学生完成线上“微课”,老师可以精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水平;学生们反馈的“质疑”,经整理归类,则成为课堂讨论线索和教师备课、授课的重点。一堂课,更像是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学生们的学习和思维成果展示分享会。而这样的上课方式,在丽英小学,已覆盖到所有科目。学校将其教学流程概括为“三阶段”,即“支架辅助、信息整合”的前置学习阶段、“深入理解、建构反思”的课堂交互阶段以及“迁移运用、问题解决”的拓展延伸阶段。在丽英小学校长孙幼丽看来,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教学流程和师生关系的新变革,让“个性化学习”在人口众多、班额偏大的中国成为可能。丽英小学科研室主任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连续三年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后,100%的教师和七成以上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超八成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通过再造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丽英小学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对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探索。”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张治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远程“问诊”:隔着屏幕聊聊课“送教下乡”突破时空限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一堂协同教学直播课刚结束,隔着屏幕,讨论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屏幕两端,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和广州的教学专家。“如果是您来讲这堂课,您会重点讲哪些部分?又会放手哪些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我们的学生第一母语不是汉语,表达上可能会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如何去进行课程内容的升华?”米林县小学的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请专家支招。“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截至今年1月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累计建设基于手机数据云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上传微课266498个,平台直播场次近6000场,观看人次超过80万。来源:人民日报

魂狩

不废学习,不辍思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发布在线学习九问九答

3月2日起,由上海中小学1000多名骨干教师录制的视频课将和140多万中小学生见面了。作为学生,怎样进行在线学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供了关于在线学习的思考与建议,帮助百万中小学生从宅家“心慌慌”中找回状态,有效“在线”。教研员特别提醒,在线学习有其自身规律,同学们的自主、自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线学习也不能完全替代在校学习。疫情形势下,希望同学们不废学习,不辍思考,砥砺自强,学习强国!学生版九问九答如下。问题一:我只要做一名“忠实的观众”,就可以了吗?答:本次在线教学,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会通过电视收看课堂教学视频,所以要记住课表上的上课时间,尽量提早一点坐到电视机前。从这个角度来讲,同学们确实要做一名“忠实的观众”,但你又不是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不能像看电视节目一样被动接受,而是要全神贯注,跟着视频课的节奏进行思考,充分融入课堂。当然,在线学习毕竟不同于在教室里听课,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问题二:我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首先,建议同学们根据全市统一发布的课表做一张属于自己的课表或者一日生活作息表(下图是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自己制作的课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宅家”学习也能井井有条。本文图片均由“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提供其次,网课学习的“硬件”要准备好。建议同学们在电视机前合适的距离放一张书桌(双眼与电视屏幕中央的距离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5倍为宜),端正坐姿(“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姿势),准备听课,千万不要做“沙发土豆”。备齐教材、文具、课堂笔记本、学习材料等,以免中途拿取影响听课。第三,做好预习。视频课的内容基本上是本学期的新课,预习十分必要。通过预先浏览教材或老师提供的预习资料,在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在笔记本上摘录课本标题或者内容要点,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听课时重点关注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三:我如何更好地听课?答: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就在你的身边,在线学习毕竟是对着电视或电脑屏幕,多少会和老师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同学们更要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比如,看屏幕、听讲课,翻课本、看课本,记笔记、注疑问,理思路、答问题……体现眼耳手脑“互动”。如果能通过这个阶段的在线学习,形成眼看、耳听、手记、脑想的协同学习能力,那么这对你终身学习都将有益。此外,要确保听课的完整性。在学习过程中不随意走动,不吃零食。老师讲课时要先集中精力听,认真看老师的板书和课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课堂练习等,先理思路,再跟后续老师的讲解对思路,课后完善在笔记上,不要只顾低头做练习而忘了听老师后面的讲课。问题四:我应该怎样记笔记?答:听课时记笔记是一个好习惯。记笔记既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又不能遗漏重点。学会记关键词很重要,因为课堂时间紧,一般很难记下完整的句子,但只要有若干关键词,课后就能迅速回忆起主要的内容。老师PPT的标题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句,建议记录下来。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问题一般是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建议做好记录。对有些不理解的内容,更要记录下来,或者在课本上做好记号。课后整理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回顾、梳理老师的讲课内容,消化吸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把课前预习记录的问题和课堂笔记对比,检验学习成效。当然,确实没来得及记下的重要内容也不要担心,视频课都可以回看,在回看过程中可以查缺补漏,完善笔记。问题五:我怎么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答:小学低年段原则上不做互动,其他年级部分学科根据情况可以在学校选定的平台上与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老师的在线指导建议围绕视频课的内容展开,同学们可以继续聆听老师对视频课要点的辅导,或者阅读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向老师及时请教刚才视频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如果老师留时间让同学们自我消化,你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时间,梳理笔记,及时回顾视频课内容,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问题六:视频课如果有作业,要怎么做?答: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学习内容,巩固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们在录制视频课时充分考虑到居家学习的特点,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巩固型作业和提高拓展型作业,还依据学科特征布置了适量的体现实践性、跨学科、长周期等综合类作业以及体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作业,以此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项目研究能力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居家学习,同学们有更宽裕的自主时间,基础巩固型作业要及时、认真完成;提高拓展型作业要积极思考,钻研多种解法;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完成长周期作业;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观察、实验等完成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在线学习的作业提交和批改形式也是多样的,除了按照班级任课教师要求递交作业,批改、订正外,同学们可以通过比对教师提供的解答过程和答案自己发现做错的题目,并对做错的题目思考后加以订正,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跟同伴们一起讨论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分享经验,提高作业成效。问题七:我如何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答:考虑到同学们长时间对着电视屏幕上课,眼睛需要充足的休息,所以课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建议同学们眺望远方,放松眼睛,或者闭目养神,听听音乐,缓解疲劳。最好站起来走动走动,做做室内操,放松身心,为下节课做好准备。课间休息做眼保健操前,尤其要增强防疫消毒的意识,保证手部清洁。问题八:居家如何上好体育课?答: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没有操场,没有器材,怎么上体育课呢?体育老师把教材单元重新组合,整体设计,聚焦“居家运动”,设计以体能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如,小学阶段设计了韵律、武术、攀爬、跳跃、球类等十几个单元,同时每节课均设计了趣味性的体能练习,还充分考虑到“因地制宜”,引导同学们尽量利用家庭有限的空间(客厅、卧室、过道等)和各种生活器具(凳子、椅子、床、墙、地毯等),开展多种类型的练习、活动、游戏、比赛和亲子互动等。比如家中没有哑铃,用矿泉水瓶代替,没有弹力带用毛巾替代等。同时,结合劳动教育,体育老师也会指导同学们动手自制简易的体育器材,比如纸球、纸飞机等,开展比较有效的体育健身练习。说不定在线学习结束后,同学们都成了居家健身小达人!问题九:宅在家里,我怎么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答: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就是为“抗疫”做贡献。不过我们要做到“人宅心不宅”,善于通过电话或者利用学校推荐的一些应用平台保持与同学、老师、朋友的联系,沟通、交流思想体会,分享学习经验,解决疑难困惑。疫情一定程度阻断了家庭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与联系,但也恰好给居家亲子关系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家长相处,建议多和家长交流,还可以和家长共同阅读、共同开展居家锻炼。(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谭峭

上海将继续录制秋季学期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 线上线下互动性更强

图说:8月31日,在徐汇区教育学院的摄影棚中,新学期在线教育语文课的现场录制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新民晚报讯(实习生 陈蕾 记者 陆梓华)“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现代诗歌二首》。本课的两首现代诗歌是闻一多和穆旦的作品。”还未开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孙悦老师已经在徐汇区教育学院站上了讲台。她参与的是上海市中小学新学期“空中课堂”的录制。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为进一步推动上海中小学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机制化、长效化办好“空中课堂”,上海将继续录制2020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优质视频课资源,新学期的空中课堂,线上线下互动性将更强。今年上半年,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本市中小学在线教育工作的实施。截至2020年春季学期结束,共完成制作5000余节优质在线教育视频课,对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140余万学生,内容涵盖中小学所有基础型课程。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范飚介绍,第二阶段的课程相较于第一阶段,更强调稳定的内部结构。以高中语文举例,每节课时长20分钟左右,设有六个板块:思考准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呈现结论、反思小结、布置作业,整节课围绕问题展开。此外,为了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每一位录课老师在录完一个单元后会提交线下教学建议。线上教学如何保证课堂互动?这成了家长、学生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徐汇区教育学院信息资源中心主任袁文铮以她教授的高中信息科技举了例子。“我们设置了三位虚拟学生,每位都有自己的特定人设,涵盖其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线上课程中,虚拟学生犯的错误往往是学生们犯的常见错误,教师通过为学生纠错,构建师生互动。据悉,新学期开学后,师生可以继续通过有线电视、IPTV(电信、移动、联通),以及上海微校、腾讯课堂、钉钉、晓黑板、百视通、联通沃视频、电信播播TV、移动咪咕视频等渠道收看线上课程。

骷髅头

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只是投影、视频、3D动画这些花样繁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吗?当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拉近,教与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看记者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调查。优质教学资源上云、在线远程教学诊断,让“教”的过程有了更多助力;在线自主前置学习、学习情况实时反馈,让“学”的过程少了许多弯路。教育信息化用技术赋能课堂内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云上学校”:2.8万个孩子同上一节课普及云课堂,须解决“建成后如何管理”“教学如何组织”等问题。2018年年底的一天,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和湖北宜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两个班级,就因为云课堂联到一处,一起上了堂英语课。学生们一抬头,投影里就是对面的班级。两地教师配合教学,两地学生实时互动。云课堂,规模也可以很大。在此之前,曾有一次全国112所学校共同参与,2.8万个孩子同时参与一节课的学习。这就是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发起的跨区域云课堂教学,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学校加入。在其中近一半的学校中,云课堂已经逐渐常态化。“什么是云课堂?就是通过数据平台,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罗化瑜介绍,2015年,他们与西安一家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这个名为“千校共建教育云”的项目。前端,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课堂,最偏远地区的学子们也可以直连城里名校名师的课堂。后台,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提供远程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情况实时统计反馈、在线作业和智能批改等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做完作业,作业批改和错题搜集的结果就由系统生成、实时反馈。这让教师减负很多,理科老师尤其喜欢这个功能。”罗化瑜说。如今,投影取代黑板在许多学校的课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投影内容却不只是教师准备的图片或PPT,还有外地课堂连线互动、实景地教学直播,甚至大数据实时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效果图……“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云课堂,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云课堂的普及是大趋势,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推开,是因为还有3个‘没准备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很多校长没准备好,不知道云课堂建成后如何管理、该怎么组织教学、会不会影响升学率;很多教师没准备好,不清楚该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很多家长没准备好,担心学习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罗化瑜介绍,“偏远地区学校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接触优质课程,效果很好。”比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民族中学,自加入“千校共建教育云”项目3年来,全校27个班级实现常态化使用,月平均开课2000余节,升学率从55.8%提升到82.6%。“微课”预习:老师授课有“秘诀”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班额大也能实现“个性化”。没有朗读、字词解释、课文讲解、划分段落和归纳主题等课堂“套路”,在上海市丽英小学的一堂五年级语文课上,老师龚华对于新课文的授课重点胸有成竹,不仅有“免讲”的内容,也有可以迅速讲解的字词,大部分的时间可以用在整体阅读和学生分享理解上。龚老师“个性化”授课的秘诀是什么?是“前置学习”。课前预习,是学校教学中一直都有的环节,在丽英小学,预习已升级为“前置学习”。通过学生完成线上“微课”,老师可以精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水平;学生们反馈的“质疑”,经整理归类,则成为课堂讨论线索和教师备课、授课的重点。一堂课,更像是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学生们的学习和思维成果展示分享会。而这样的上课方式,在丽英小学,已覆盖到所有科目。学校将其教学流程概括为“三阶段”,即“支架辅助、信息整合”的前置学习阶段、“深入理解、建构反思”的课堂交互阶段以及“迁移运用、问题解决”的拓展延伸阶段。在丽英小学校长孙幼丽看来,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教学流程和师生关系的新变革,让“个性化学习”在人口众多、班额偏大的中国成为可能。丽英小学科研室主任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连续三年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后,100%的教师和七成以上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超八成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通过再造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丽英小学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对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探索。”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张治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远程“问诊”:隔着屏幕聊聊课“送教下乡”突破时空限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一堂协同教学直播课刚结束,隔着屏幕,讨论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屏幕两端,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和广州的教学专家。“如果是您来讲这堂课,您会重点讲哪些部分?又会放手哪些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我们的学生第一母语不是汉语,表达上可能会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如何去进行课程内容的升华?”米林县小学的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请专家支招。“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截至今年1月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累计建设基于手机数据云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上传微课266498个,平台直播场次近6000场,观看人次超过80万。(来源:人民日报)

父曰

上海市级网课4月27-30日暂停 在线教学任务由各学校安排

本市不少中小学生家长收到一份关于“空中课堂”暂停播放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市里安排,4月27日—4月30市级‘空中课堂’暂停播放,在线教学任务由学校安排。”记者了解到,每所学校接下来的安排主要以复习巩固为主,而下周开始,也有中小学将对网课效果测评。家住闵行区的孙女士昨天下午在晓黑板上收到了班主任下发的通知。她的两个孩子都在金苹果学校就读。据了解,根据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以及实际教学进度,第九周(4月27—4月30日)为阶段性复习时间,在此期间市级录播课(空中课堂)暂停播放新授课内容,直播课由本班任课老师复习巩固前两个月的授课内容。黄浦区一所中学的家长也收到了“空中课堂”暂停播放的通知,之后的线上课程以巩固复习为主。明强小学收到市级网课停课通知后,立刻做了安排,并通知家长。明强小学校长姚凤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接下来的安排是每天上午三节课,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体育、音乐等基础型学科的阶段性总结活动。目前教研组正在集体备课,教师们将引导学生分享、共享两个月的线上学习情况。下午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自行选择学校钉钉平台内提供的各种校本云课堂微课程学习。”

天谴

“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只是投影、视频、3D动画这些花样繁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吗?当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拉近,教与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看记者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调查。优质教学资源上云、在线远程教学诊断,让“教”的过程有了更多助力;在线自主前置学习、学习情况实时反馈,让“学”的过程少了许多弯路。教育信息化用技术赋能课堂内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云上学校”:2.8万个孩子同上一节课普及云课堂,须解决“建成后如何管理”“教学如何组织”等问题2018年年底的一天,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和湖北宜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两个班级,就因为云课堂联到一处,一起上了堂英语课。学生们一抬头,投影里就是对面的班级。两地教师配合教学,两地学生实时互动。云课堂,规模也可以很大。在此之前,曾有一次全国112所学校共同参与,2.8万个孩子同时参与一节课的学习。这就是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发起的跨区域云课堂教学,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学校加入。在其中近一半的学校中,云课堂已经逐渐常态化。“什么是云课堂?就是通过数据平台,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罗化瑜介绍,2015年,他们与西安一家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这个名为“千校共建教育云”的项目。前端,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课堂,最偏远地区的学子们也可以直连城里名校名师的课堂。后台,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提供远程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情况实时统计反馈、在线作业和智能批改等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做完作业,作业批改和错题搜集的结果就由系统生成、实时反馈。这让教师减负很多,理科老师尤其喜欢这个功能。”罗化瑜说。如今,投影取代黑板在许多学校的课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投影内容却不只是教师准备的图片或PPT,还有外地课堂连线互动、实景地教学直播,甚至大数据实时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效果图……“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云课堂,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云课堂的普及是大趋势,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推开,是因为还有3个‘没准备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认为,“很多校长没准备好,不知道云课堂建成后如何管理、该怎么组织教学、会不会影响升学率;很多教师没准备好,不清楚该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很多家长没准备好,担心学习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罗化瑜介绍,“偏远地区学校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接触优质课程,效果很好。”比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民族中学,自加入“千校共建教育云”项目3年来,全校27个班级实现常态化使用,月平均开课2000余节,升学率从55.8%提升到82.6%。“微课”预习:老师授课有“秘诀”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班额大也能实现“个性化”没有朗读、字词解释、课文讲解、划分段落和归纳主题等课堂“套路”,在上海市丽英小学的一堂五年级语文课上,老师龚华对于新课文的授课重点胸有成竹,不仅有“免讲”的内容,也有可以迅速讲解的字词,大部分的时间可以用在整体阅读和学生分享理解上。龚老师“个性化”授课的秘诀是什么?是“前置学习”。课前预习,是学校教学中一直都有的环节,在丽英小学,预习已升级为“前置学习”。通过学生完成线上“微课”,老师可以精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水平;学生们反馈的“质疑”,经整理归类,则成为课堂讨论线索和教师备课、授课的重点。一堂课,更像是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学生们的学习和思维成果展示分享会。而这样的上课方式,在丽英小学,已覆盖到所有科目。学校将其教学流程概括为“三阶段”,即“支架辅助、信息整合”的前置学习阶段、“深入理解、建构反思”的课堂交互阶段以及“迁移运用、问题解决”的拓展延伸阶段。在丽英小学校长孙幼丽看来,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教学流程和师生关系的新变革,让“个性化学习”在人口众多、班额偏大的中国成为可能。丽英小学科研室主任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连续三年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后,100%的教师和七成以上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超八成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通过再造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丽英小学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对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探索。”上海市电教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张治表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为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远程“问诊”:隔着屏幕聊聊课“送教下乡”突破时空限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一堂协同教学直播课刚结束,隔着屏幕,讨论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屏幕两端,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和广州的教学专家。“如果是您来讲这堂课,您会重点讲哪些部分?又会放手哪些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我们的学生第一母语不是汉语,表达上可能会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如何去进行课程内容的升华?”米林县小学的教师们纷纷提出疑问,请专家支招。“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截至今年1月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累计建设基于手机数据云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上传微课266498个,平台直播场次近6000场,观看人次超过80万。《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9日 07 版)(原文编辑:易潇、杨波)

四叶

上海中小学5000余节视频课是这样“炼”成的|推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上海自3月2日起正式开启全市中小学在线教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上海教研室”)承担了重要任务。2月初就完成了《上海市各学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的制定,确立“一个平台、多种终端、多个渠道”“统一课表、自主选择、双师教学”“视频授课、先录后播、适时互动”等基本原则。中小学41个学段学科按照统一要求,迅速组建了由1280多名教师组成的中心组、教研指导团队和授课教师团队,开启了本学期总计5000余节视频课的建设工作。争分夺秒,确保在线教学“不掉线”22点10分。“孟老师,您好!上海教研室正在部署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想邀请您参与视频课建设,指导授课教师备课、录课。”“没问题,这是应该做的!” “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义不容辞!”“我愿意亲自参与授课!”……22点38分。“上海市思想政治学科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中心组”微信群建立。23点05分。高中三个年级教学团队组建完毕,三个年级4个“上海市思想政治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备课组”组建完成,微信备课群建立。夜深人静。微信群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这是2020年2月4日的一个夜晚,原本教师们应该还在享受春节假期,却注定要从今夜开始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不仅仅是高中思政学科,中小学各个学科的市教研员都在争分夺秒地召集“精兵强将”,组建队伍。市中学地理教研员殷育楠腰疾复发,无法下地行走,但他躺在床上忍着疼痛完成了地理学科三个团队的组建工作。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刘达说,团队不只是人的叠加,而是汇聚智慧和力量,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的“命运共同体”。2月7日,所有教师和教研员第一时间集结完毕,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特级、正高级等优秀骨干教师。高中物理学科的熊雪梅老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女儿只有八个月大,爱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除夕夜开始就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但她接到任务后没有一丝的推脱。市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说,起初组建团队时他准备的备选名单成为了多余。2月9日,上海教研室开展视频课设计与制作培训。2月16日,分年级教学进度表定稿。2月22日,完成分年级排课表和第一周分年级播课表。与此同时,2月16日,PDF电子教材制作完毕;2月18日,纸质教材全部到校;2月21日,电子教材实现下载……在线教学的各项保障全部到位。2月29日,通过“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发布在线教学指导建议,几小时后阅读量就破10万加。为加强对在线教学的研究,上海教研室主办的《上海课程教学研究》学术期刊特设“在线教学”专栏;“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开设“战‘疫’课堂”等栏目,综合教研员满晓晗等老师对视频课建设工作开展持续报道。使命如山,责任如山。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上海教研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与时间展开赛跑。勇毅前行,为学生撑起没有“疫霾”的蓝天一节视频课的时长为20-30分钟,但背后却不知要付出多少个30分钟。从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席恒绘制的视频课录制要点示意图和审核流程图中可以看到,一节课从备课到播出,每个环节背后都是团队不舍昼夜的付出。当时疫情十分严峻,但每周380节课的设计和录制工作摆在教研员的面前,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已成为常态。00:28任务最繁重的小学语文学科每周要录制36节课。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每天迎着朝霞出门,早早地到达录制现场,反复审核教案和课件。晚上则继续组织视频讨论会,努力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零差错”。初中英语学科的拍摄点在郊区,市教研员赵尚华常常是开车接送拍课教师,以减少他们往返路上受感染的风险。初中科学面临两套教材整合和探究学习任务的落实之难,但正如市教研员许萍所说,老师们集“编导演拍剪”于一身,练就了全能本领。市中学历史教研员於以传指导教师要把镜头当学生,要享受视频课录制过程中“自圆其说、明知故问、有问必答、抽丝剥茧、刨根问底”的快乐。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徐敏看来,艰苦的付出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报,家长反馈孩子们对美术视频课充满了极大兴趣,孩子宁愿不吃晚饭也要先完成作品。为了让屏幕前的学生们既能观察到整体实验过程,又能清晰地看到实验读数,物理老师们摸索着学会了双机位拍摄、画中画和慢放等特效模式。市中学物理教研员汤清修笑称,视频课让老师们变身为了“技术达人”。受疫情影响,视频课拍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困难在教研员们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市教研员带领他们的团队日夜奋战在视频课建设第一线,以专业智慧和师者大爱,为学生的居家学习撑起了一片没有“疫霾”的蓝天。潜心研究,为提升视频课质效“保驾护航”本次录制的都是春季学期的新内容,确保视频课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上海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强调,视频课设计要围绕“理解学习内容”和“促进自主学习”这两个基本目标,通过问题组织、片段设计、讲练结合等体现视频课的结构化特点,努力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徐主任组织召开学科视频课设计与制作的专题会议,提炼了从单元视角整体设计学科教学进度表、从PPT看视频课的结构、若干片段连贯组成一节课、听练想动结合、情景问题组织、控制语速、聚焦内容、多媒体应用、适度作业等经验。市教研员带领学科团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结合在线教学特点,开展了视频课的设计和录制工作。为确保视频课拍摄质量,市高中英语学科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云”试讲,市教研员汤青说,“云”试讲后,团队会对试讲课审核、完善、优化,确保视频课的顺利录制。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曹刚提醒教师要把长句改成口语化的短句,把复句变成单句,力求让学生听得清晰,从而准确理解,还要关注问题链的设计。市中学艺术教研员钱熹瑗介绍,本次视频课优选可以操作的项目或作品类型,增加设计和欣赏类内容,解决取材、讲授与示范等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迁移思维与表现表达。信息科技是一门强调实践、体验和操作的学科,但“隔空”的视频课,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操作情况,市教研员张汶带领团队设置了虚拟人物“小智”和“小能”,用机器语音生成他们的台词,用他们模拟学生的思维,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据市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章敏介绍,他们借助教材中的四个学习小伙伴提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一种角色代入。特殊时期的居家学习,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首先面临没有室外场地的困难,市教研员王立新、李芳芳、徐燕萍和中心组专家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通过单元整体设计,聚焦“居家运动”,强调因地制宜。老师们开动脑筋,用废弃的鞋盒制作跳跃的台阶,用矿泉水瓶替代哑铃……中小学劳技学科则充分发挥居家学习的优势。市教研员管文川和团队在疫情之“危”中看到了全面发展之“机”。他们迅速调整课程内容比重,充分开展烹饪课等实践操作指导,孩子们跟着视频课中老师的教学,在家动手制作,既树立了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又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和收获。在线教学,研究先行。视频课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上海教研室几乎每周五都要召开工作例会,分享经验,总结反思。正如徐淀芳主任所说,教研工作要在研究中生智,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前行,要着眼未来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态、单元视域下的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变革、技术应用、资源建设等各方面的研究。所有的研究和实践,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呈现一节节高质量的视频课。5000余节视频课建设,充分体现了上海教师的敬业、勇气和智慧,见证了上海教研人的速度、效率和力量。

聪明衰矣

缘聚上海 iTutorGroup全球师生共享在线教育成果

【PConline资讯】“这次中国之行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都带来了很多乐趣、欢笑和闪光时刻。”5月25日,在启程离开上海前,美国人Nicholas对iTutorGroup的员工这样表示。过去一周,Nicholas和其他9位iTutorGroup的外籍顾问在上海展开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他们出席TutorABC和vipJr组织的师生见面会,第一次在线下见到自己的学生。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热情的拥抱,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终于碰面。他们参加iTutorGroup二十周年庆典,感受品牌代言人、“中国名片”——姚明的高度和魅力,感受全球在线教育“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和活力。他们接受属于外籍顾问的最高荣誉“TopConsultant Award”(最佳顾问奖),最终和热情的员工一起沉浸于一场盛大的狂欢。他们还见到了这一切奇妙的缔造者,iTutorGroup创始人兼CEO杨正大博士。过去二十年,iTutorGroup已经帮助几百万人通过在线学习拓宽个人视野,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一起被改变的,还有这群外籍顾问的人生轨迹。图:iTutorGroup创始人杨正大为Nicholas颁发最佳顾问奖真人在线互动教学,开在线教育先河20年前,当iTutorGroup创立的时候,市场上的主流观点认为老师是教育当中最不能规模化的因素,因而在线学习服务商最常用的方法是录制老师教学的视频,以网络课件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缺少互动交流,更不用说实现个性化教学。杨正大选择了另一条路:从全球优选师资,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解决教师资源规模化的难题。彼时,北美地区拥有大量具备教学资质但从未尝试过在线教学的优秀老师,杨正大和团队的目标就是找到这些老师,说服他们到iTutorGroup平台授课。从一开始主攻学校的老师,到后来扩展到各行各业持有TESOL/TEFL/TESL等证书的专业人才,iTutorGroup逐渐打造起全球第一个教育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Matthew生活在英国伦敦,是一名家具设计师。在小宝宝出生后,Matthew希望有一份兼职工作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一位好朋友向他推荐了iTutorGroup,“你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线教学,不会耽误本职工作”。Matthew就这样开始了在iTutorGroup平台的外籍顾问生涯。“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在iTutorGroup的第一堂课“,Matthew回忆称,“我坐在伦敦的家里,有一个声音跨越大半个地球和我交流,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我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但我尝试着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寻找共性,很快我们就建立起了友谊。”这就是真人在线互动教学的魅力。互联网将万里之外的师生联系在一起,实时互动,学习者再也不用对着枯燥的网络课件进行自学,而是有了媲美线下临场感的在线学习体验。真人在线互动教学颠覆了人们对于在线学习的想象。一位记者跑来采访杨正大,“这是E-learning(在线学习)的模式吗?“杨正大摇摇头,“我们不止有学生学,还有老师教。”“那这是E-teaching(在线教学)?”记者继续。“都不是”,杨正大慎重地回答,“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是Online Ecation(在线教育)。”十几年过去了,iTutorGroup所开创的真人在线互动教学模式几乎成为每一家在线语言教育机构的标配。通过互联网共享教师也不再是新鲜事,但如何把控教师质量、如何留住好老师,成为摆在机构面前的新的难题。图:Matthew(右四)在TutorABC师生见面会上精准匹配、多选固定,给予师生充分的选择弹性杨正大认为,教育应以质量为导向,而老师是教育当中的关键要素,“不是每一位会讲英语的人就会教英语。”因此,iTutorGroup在全球严选师资,通过在线申请-面试-培训-试用期等环节层层选拔,录取通过率低于12%。这些外教普遍来自英美系国家,发音纯正;拥有大学教育学历背景,并且持有TESOL/TEFL/TESL等相关教育资质证书。满足基本条件后,iTutorGroup会对外教进行严格的训练,保证每位外教都掌握在线授课时的必备技能。而对教授不同年龄、不同英语水平的外教,iTutorGroup还会为他们打上不同的标签。以iTutorGroup旗下青少儿在线教育品牌vipJr为例,一名合格的vipJr外教在基本条件之外,还需满足热情、耐心、负责、有青少儿教学经验等标准。具体来说,vipJr的学员年龄在5-18岁之间,不同年龄段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5-8岁的小朋友,他们需要更多活泼有趣的互动,所以vipJr会对教授不同年龄段的外教打上精细化的标签。精细化的标签有助于vipJr在外教和学员之间进行匹配。借助大数据和算法的技术引导,vipJr给学员精准匹配几位最合适的外教;学员通过收藏喜爱的外教,最终固定在被收藏的几位外教中上课。通过精准匹配、多选固定,vipJr不让学员或外教因为一对一的强匹配而形成固化配对,进而损失各自的弹性选择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如果有任何特殊的标签需求,比如地区、性别、职业、兴趣等偏好选项,也能得到满足。Nicholas和同为外籍顾问的妻子Samantha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我们不用被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上课,而是根据日程灵活安排”,Samantha表示,“我不必担心因为自己度假学员上不了课,他会遇到另一位很棒的老师。”过去10年,Samantha曾在德国、西班牙旅居,不同时区的生活并未对她的教学造成影响。图:Samantha(右二)在iTutorGroup二十周年庆典现场教得好、收藏多、待得久,只有好老师才能留下来像Samantha这样教龄超过10年的外籍顾问,在iTutorGroup有很多。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兼职教学,后来发现在线教学不仅工作便利还能拥有稳定的收入,于是辞去本职工作,专心在iTutorGroup做外籍顾问。Matthew是“转业”大军的一员。去年1月,他辞去家具设计师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在线教学。“以前,我每天要花3个小时在上下班通勤上面,只能在晚上陪伴自己的孩子。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和孩子待在一起,一边教学一边陪伴他长大。”从iTutorGroup获得的收入给了Matthew辞职的底气。杨正大介绍,iTutorGroup的外教薪资主要基于三个衡量标准,一是学员给予老师的评价反馈,二是老师在平台上累积教学的时数,三是老师被学员收藏为最喜欢的顾问的次数。只要学员的评价越高,被收藏的次数越多,老师在平台上就可以教得越久,能拿到的薪水也就越高。这样的薪酬制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优秀的老师希望在平台待得更久,待得久的老师为了维持竞争力必须提供更好的教学,最终都能使学员受益。“教得好、收藏多、待得久”,这三个标准其实代表了一件事——iTutorGroup平台上只有好的老师才能留下来。当然,平台也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大的空间,辅导教研、制作教材、上公开课等途径为老师带来很多额外的收入。也因此,iTutorGroup的老师稳定度非常高,流动率低于10%。图:vipJr师生见面会“我没有选错在线教育平台”借iTutorGroup二十周年庆典的契机,Nicholas、Samantha、Matthew等人受邀来到上海,并受到“明星”般的待遇。iTutorGroup特地举办TutorABC和vipJr两大品牌的师生见面会,让成人学员和青少儿学员都能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会面。不少学员辗转千里来到现场,更多学员则在线上收看了见面会直播,为自己喜爱的老师“打Call”。9岁的饶宸宇来自深圳,是vipJr的青少儿学员代表。今年3月,他开始了自己的在线学习生涯。从一开始面对老师提问只会回答“Yes”或“No”,到现在在庆典上完整陈述自己的想法,饶宸宇只花了20课时的时间,“在线学习非常有趣,老师不仅教我英语,还会告诉我国外的小朋友过着怎样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饶宸宇已经是班上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更令他骄傲的是,母亲节那天他用刚学会的英文唱《HappyMother’sDay》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全家人都很开心。“我没有选错在线教育平台”,TutorABC的成人学员代表施霞笃定地表示。她在兰州生活,“如果没有TutorABC,很难有机会向来自全世界的优秀老师学习”。过去两年,她在TutorABC坚持学习英语,不管是在机场还是新干线,甚至是在103岁奶奶的床上,施霞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好习惯。天道酬勤,如今,她离开兰州赴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留学深造。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在vipJr报名学习英语和编程课。“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游历世界,我享受这种快乐”,施霞说,这是TutorABC带给她最大的价值。看到学员的改变,Nicholas等人难掩激动。回首在iTutorGroup担任外籍顾问的9年时光,Nicholas用“一段无法忘记的旅程”来形容这段经历,“地理位置和距离已经不能阻碍我们去同世界上最有热情的学习者分享我们的知识、语言、文化,分享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的综合知识。”离开上海前,Matthew留下了2封信件和2份礼物,请iTutorGroup的员工代为寄送,那是他为两位不能到场的学员准备的。他在信中说,“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在下一堂课见到你,和你分享我这次来中国的有趣经历”。

一雨

照搬课堂教学用于线上?停课不停学该如何教怎么学

“停课不停学”该如何教怎么学2月17日,原本是北京中小学开学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季学期开学日延期。这一天,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将开通,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平台资源包括防疫知识、红色教育资源、专题教育资源,以及从小学至普通高中的主要学科课程资源,课程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据悉,北京各区教委、各校老师已做好准备,在这一天开始指导中小学生“线上”学习。从2月10日开始,“停课不停学”这个热点话题已经持续了一周。在原本要开学的日子,一些地方中小学校通过网课、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学生在家学习。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网课变味了。线下的学校生活被完整复制到线上,不“停学”变成了“不停”学,并产生了“水土不服”。家长们反映,这些“水土不服”包括“重复打卡”“反复下载各种视频直播平台”“直播时反复掉线”“孩子反复走神老师无法兼顾”“互动性不强”等等。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停课不停学”是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直接用于线上。“停课不停学”,究竟该如何教?怎么学?它的真正内涵又是什么呢?线上学习,只是方式之一2月10日,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不少地方中小学校开始了“线上学习”的课程。在上课之前,不少家长对此表示欢迎。“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一直居家懒散下去,功课落后不说,很多学习习惯又要重新开始培养。”河北省唐山市初中二年级学生家长孟哲告诉记者。正式上课之后,孟哲体会到的却是力不从心。“孩子没有手机,我需要不停地为他打卡,上下课、收发作业等等。之前是他一个人学习,现在变成了我们两个人一起学习。”一个人的学习内容,压在两个人头上,没有分解,却变多了。他们一天的学习时光是这样的:学校要求学生们早上8点在某视频软件开班会,然后利用视频软件早读。紧接着,就是各科老师直播课登场了。“看直播课的过程中,我总是捏一把汗,因为我需要完整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他才能不走神。一天下来,我们两个都很累。”家长累,老师也不轻松。“我有时候会感到很紧张、焦虑,因为看不到学生的表情,我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听懂了,感觉工作量比线下多,但是效果如何不能掌握。”河北省唐山市初中二年级班主任李颖告诉记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录屏”等技术,同时,对于直播了解有限,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比如,在直播课上,我应该怎么提问呢?我想到和学生‘连麦’的方式,但是有时需要学生再开一个直播,我们往往手忙脚乱。”李颖说。2月11日,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在各地出台的实施方案中,又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北京规定:延期开学是假期的延续,各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体组织上新课,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线下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停课不停学”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坚决反对“线上满堂灌”。山东则明确,小学生每次教学活动持续时间原则上15~20分钟,中学生25~30分钟,增大休息间隔。每日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超过8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教育是情感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和逻辑链条,这些目前还无法通过直播课或各种软件来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应该各司其职,不能把线下的学习复制到线上。这不现实,效果也不好。直播的功能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孩子在线下学得更好,而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拉到线上”北京海淀教师王向东(化名)说,“老师应该少讲课,多指导,尤其是多给予方法性的指导,把时间用在沟通和交流上,还可以采取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我的经验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分小组学习,发动学生自己的力量。线上教学的特点是‘划重点’‘碎片化’,应该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它成为常态化学习的一部分。今后正常教学秩序恢复之后,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用好这种教学资源。”学习的课程,在书本之外疫情打破了安稳的日子,而抗疫的过程,却也给我们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提供了试题、供给了学习资源……疫情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这段时间,正是之前一直忙于应试的师生们静下心来‘读’疫情、‘读’社会、‘读’自己的好时机。借助前人留下的那些直面灾难和人生、直抵人心和人性的名著佳作,借此提升每个人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观察力和领悟力,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提高每个人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表示。延期开学背景下,如何将疫情中的世界万象整合为孩子们学习的课程资源?如何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像在学校一样,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这是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思考的。不打乱国家课程结构和内容,不完全依赖以讲授为主的网上微课资源,不过长时间依靠电脑和手机学习,充分考虑隔空学习的特点,不增加孩子和家长的负担,重庆谢家湾小学老师组成的“专题研究活动”项目组迅速成立,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专题,研发实施专题活动课程,驱动孩子们的学习。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年级学生的主题探究问题:1-2年级的孩子们以“今年过年,为什么不能出门玩呢?”结合最直接的感受、体验,在探究形成正确观念、养成良好习惯、关爱重要他人、涵养社会责任。3-4年级的孩子们围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什么各省市、国家启动一级响应?”思考当国家面临突发重大事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应该怎么做?综合分析不同的社会群体、各行业、各领域如何合作协同来共同打赢这场病毒战役……在学习中去理解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骨血相连。5-6年级的孩子们将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何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专题开展研究,去学习平和客观地理解中国与世界、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融。“从专题活动项目组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道德与法治各学科组,从年级组到各班主任,研究还在一步一步深化、细化……不一样的‘停课不停学’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启发,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收获。”刘希娅说。“对于同样的事情,许多不同的描述、不同的观点,让我们感受到审慎判断的重要,也给我们机会运用这些素材学习判断:考察证据,考察逻辑,考察视角和立场,考察蕴含的情绪情感、立意、境界,由此得出尽可能有根有据的判断,也学着尽可能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说话、做事,并不断提升立意和境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鞠玉翠认为,这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大事件,给每个人出了考题,而且是真实情境题。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答卷,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综合素养与关键能力。越能够有意识地把这考试也当作教育过程,不断检视自身的长短优劣,进而扬长补短,我们越能够在抗疫的过程中学会健康成长。居家学习,家校共通、共识、共育无疑,当下,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都遭遇到了时空离散的现代性困境。“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基于这一时代命题,给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交往创造更多的时空。”北京中学教师余国志认为,学校可以做一些逆周期操作,不妨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时间交给学生,把“控”变为“推”,把“教”变为“学”,把“管”变为“伴”。“居家成长”“停课不停学”是学生成长刚需。“一个转变的契机也摆在面前。这就是我们一直呼吁而举步维艰的、费劲推动而寸步难行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不管呼唤了多少年——要转变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来。”北京市特级教师、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何郁说,这就倒逼着教师想一想,学生在没有人监管下,该如何有效自学?何郁建议:“首先,帮助学生拟定好学习目标。做任何事情,都应明确目标,学习也是如此。安排了1课时,不能仅仅丢给学生一堆学习任务或一堆学习内容,还必须告诉学生,这1课时我们要达成什么目标,要训练什么能力,这就是学习目标。其次,重点应放在学法指导的研究和锤炼上。因为是居家自学,这次疫情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升自学品质和训练自学能力,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做学法指导,一要具有可操作性,二要有针对性,它明确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居家自学时,完全不需要老师指导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要做好学习清单与自测自评设计。”“停课不停学的倡导和行为,要立足于密切家校联系,共创育人环境,而不是单纯为了课程学习。”上海大学教授谭旭东说,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与学习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家校合作,共育学生,这是需要倡导的。比如,这一次就是锻炼和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好机会。作为家长的他很满意自己孩子的居家学习。“当然,我们一直比较注重书香环境的营造,也会经常和孩子讨论名著,包括一些生活热点,如这次灾疫。”美家美食、动感时刻、创意空间……非常时期,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的“非常课堂”成了不可多得的亲子时光。看过“面粉面粉动起来”视频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拉上爸爸妈妈参加比拼;用洗洁精配上啤酒,孩子成为能帮妈妈做家务的小暖男了。家庭生活小能手、锻炼健身小达人、创意无限小天才,非常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菜单。“现在,也是我们的成长期。‘停课不停学’不是急于在网课教学中掌握多少学科新知识,也不是急于借机“弯道超车”。不管是父母,抑或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抓住教育的契机,全方位合力提升教育质量。”余国志说。此时,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动情的一番话在网络上流传:“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同学必须真正地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一弓

在线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产品,还有运营和服务!

三节课·企业培训|新职业人才能力建设解决方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行业迈向了新台阶,移动终端的普及、通讯技术的升级、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演进等都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影响教育行业的发展。“网络构建连接优势,技术构建效率优势,模式驱动普惠优势,这样才是我们理想中的在线教育。”这是纳米盒创始人兼CEO徐进先生最近多次提到的关于在线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观点。纳米盒,专注小学在线全科辅导和成长教育。旗下产品主要有:网校(AI互动课堂)、点读(手机APP智能点读)、微课(掌上视频教辅知识)等。在三节课与纳米盒的沟通中了解到,随着不断增长的用户数据,纳米盒除了为用户提供普惠优质的教育内容外,还希望能更进一步在运营层面构建系统、规范和更有驱动力的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一、通过培训快速掌握运营核心技能!纳米盒相关负责人在了解了三节课提供的培训解决方案后,再对纳米盒运营团队和其他部门同事进行评估,意识到他们可以系统性的学习三节课运营课程体系中运营P2级别的知识及技能,从业务价值、生命周期的理解开始,到三个运营模块(用户运营、数据运营、文案运营)的学习,加深对公司业务理解,掌握运营的核心方法与能力,产出可落地的运营方案,最终可以逐步的建立自己的运营体系和方法论。另外,为了能够使培训能够更贴近纳米盒的业务,三节课企业培训的教研团队在课程中专门融入了多个业内知名K12在线教育平台的相关案例,帮助学员能够更好的理解公司业务和运营要点。最终,纳米盒经过综合评估与多轮的深度沟通,联合三节课共同推出了项目制人才培训方案——纳米盒定制运营训练营。本期训练营学习安排如下:感谢每一位努力向上的纳米盒人,今日的努力与奋斗,终将为未来的成功奠基。二、培训不仅是技能提升也要有可落地的运营方案产出!在近2个月的沟通与学习后,整个训练营进入了尾声,最后的路演阶段,纳米盒的学员们以各自的小组为单位,选择纳米盒的一个业务方向,制定第7-9月的双周运营计划(共6个双周),并撰写运营计划。各小组首先分析了各自选择的业务方向的背景情况,从产品定位到用户画像,从用户核心需求到用户分类,判断各自选择业务的产品生命周期,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制定出了落地性很强的运营计划,受到了纳米盒内部团队的一致好评!虽然这次参与的培训的同学,不都是运营岗位的同事,有职能部门、研发部门、产品部门、创作部门的同事,但是在将近2个月的密集学习期间,纳米盒的学员们在完成日常工作后,抽出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学习课程,大家都很好的完成了个人与团队作业,非运营岗位的同事通过本次培训,也能更好的了解运营工作到底是如何开展的,在今后的工作能更好的理解和支持运营工作。通过本次运营训练营,帮助纳米盒学员建立运营思维框架及目标导向的指标拆解逻辑;提升了用户运营、数据运营、文案撰写等核心运营技能水平;同时也帮助了各个部门的员工统一团队语境,为今后运营体系的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期待随着纳米盒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走向世界、改变世界,打开未来无限的可能!三、听听他们怎么说!关于课程内容,线上课程老师讲知识,线下课程实战演练,学以致用,整个课程模式我觉得挺不错的。课程服务也很贴心,有班班每次贴心的“叮嘱”交作业,也有助教老师在线下课上每次精心为我们准备,虽然这一个多月有点累,但是收获也不少,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纳米盒王同学这次的课程感觉挺好的,通过线上课程系统学习了运营的理论知识,加上课后的线上作业来巩固运用,总体还是受益匪浅的。另外,线下的老师侃侃而谈,很有自己的见解,收获很大,也很喜欢她。在课程学习中印象最深的知识点就是寻找产品卖点,感觉给到的方向真的可以用来实践,之后也会尝试运用到工作中。——纳米盒许同学案例背景纳米盒,6000万用户信赖的知名在线教育品牌,是上海进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为中国学前幼儿及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学习辅助和成长教育的APP。通过创新的移动技术,纳米盒提供包括以“课本点读”为明星功能的众多学习工具、素质课外兴趣内容,还推出了覆盖语数英全学科的微课教辅和纳米盒网校课程。行业:教育培训区域:华东解决方案:三节课项目制培训——运营训练营培训周期:2019年6月-7月三节课项目制人才培养计划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