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成都理工大,都是二本招生,为何能进“双一流”?日出多伪

上海海洋大学、成都理工大,都是二本招生,为何能进“双一流”?

我国高校现在的重点大学已经由“985、211”变更为“双一流”,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结果出炉后,有一些原“双非”高校入选,这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中一些高校的入选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上海海洋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都是二本招生高校,却力压一些强势“双非”一本高校进入“双一流”行列。为何上海海洋大学能够入选“双一流”?论综合实力,这所学校肯定不如上海的上海理工,但是上海理工没进双一流它却进了,这说明它肯定有一些特色。“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评选的其实就是某个学科比较厉害的高校,不怎么看综合实力,所以上海海洋大学在综合实力一般的情况下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概率是某个学科水平比较突出。果不其然,上海海洋大学有个能在全国叫上号的学科,那就是水产学,根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学拿到A+等级,也就是全国第一。所以,上海海洋大学这么一所二本高校,能够入选双一流,靠的就是学校的这个水产学学科。成都理工大学,这所学校在四川省本地还算不错,但是放眼全国,它就有些黯然失色了。作为一所在多省二本招生的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入选双一流着实让很多考生意外,而那些以前以二本分数进入成都理工大学的考生更是欣喜若狂。成都理工大学如果靠学科评估数据也是没办法进入双一流的,学校最好的地质学也仅仅是个B类学科。但是成都理工大学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得奖能力强,学校拿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也凭借这个二等奖在双一流评选中获得了优势。和成都理工有同样入选原因的高校还有河南大学、宁波大学等。所以其实成都理工大学也给那些学科实力比较弱的高校提供了一个入选双一流的思路,那就是“死磕”国家自然科学奖,拿到二等奖及以上,入选双一流的概率就增加了很多。双一流是一个动态的高校建设计划,这就要求高校有危机意识,虽然上海海洋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都已经进入双一流行列,但是如果学科建设效果不佳,也是有可能被剔除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君短评:双一流如今已经成为学生就业、考研等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光环,成都理工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分数不高,或许存在着一定的捡漏机会。你怎么看?

杜鹃

考研有哪些容易的专业?

本文来源:大学那点事儿(ID:dxs289)21考研还没结束的时候,各大机构就已经开始张罗下一届的课程推广了。考研难,有过切身经历的考研人都如此认为。在这片海里,每个人都想上岸,而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事半功倍的前提。今天的文章,主要是秉承有书读就行的原则,给大家罗列一些考研相对容易的专业。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导向,不会每一个都具体到院校和专业代号,只是从整体上稍作分析。毕竟难易程度这种东西,还是偏主观的。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考数学的小众专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研er来说,数学简直就是考研路上跨不过的坎。不考数学的专业,其实并不少。但有些是热门专业,比如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近年来跨考人数越来越多,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排开兴趣因素,并不是很推荐大家报考。相比而言,类似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这类专业。报考人数不多,专业参考书也不是特别多的专业,性价比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近两年新增的专业。新增的专业,由于是第一年招生,很多考生不知道学校开设了。再加上初次命题的原因,考试难度相对较小。但也可能存在缺乏分数线和可参考信息、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不过,有的新增专业,也代表着国家培养人才的大致方向。多了解一些去年新增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也可以帮助今年考研的同学做好选取工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新增的金融硕士专业和会计硕士专业。上海海洋大学新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和法学。双非一本的优势专业。有些同学为了提升学历,把考研视为唯一跳板,非211、985不可。自身实力匹配的话,这种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前三年在学校都以“划水”姿态度过,缺乏系统学习的能力,目标定的太高也未必是件好事。并且,双非一本有些资源并不逊色于其他双一流大学。知乎上有个话题讨论:双非一本的研究生真的不值得读吗?有个高赞回答是:虽然没有考到211,但学校的文学专业很强,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读研也很棒。我很感谢我的研究生学历,至少它让我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一流大学的非王牌专业。比如师范学校的理工科专业,理工学校的文史类专业。相对而言,竞争会小一些,试卷题目难度也没那么大。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教育学专业报考人数接近1700人,录取88人,报录比为18:1,相当于“炮灰”占了大多数。而材料与化工专业,报考人数20,录取15。多么诱人的报录比啊朋友们!你还在为高贵的学校少的可怜的录取人数而发愁吗?多pick那些从指缝中溜走的专业吧。最后,要申明的是,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功利性地择校。只是过来人,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深有体会。选一个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复习的效率和回报。当然,相对而言,越容易上岸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就会越小,就业的竞争压力也会大。个别极冷门的专业除外。22考研的船快开启了,不妨从一月开始,做好择校功课,为接下来的远航打下基础。

杜顺

2020考研高校名单还有哪里不理解呢?

2020考研高校名单你还有哪里不理解的呢?34所、c9、211、985、双一流,越来越多的高校名单,让考研人仿佛置身于数字游戏中持平。只想做个安安静静复习的考生。但是对于各类方案的知识了解仍旧不行少,南极光全日制考研的小伙伴看来只能接招咯!C9联盟(九校联盟)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发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国际一流大学。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并和这些高校有协作,在出国留学方面,C9高校有一定优势。34所自主招生重点院校"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进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对此简称"34所"。北京区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区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区域:山东大学南京区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区域:浙江大学上海区域: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区域:厦门大学广州区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区域: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北区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黑龙江区域: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区域:吉林大学辽宁区域: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区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陕西区域: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区域:重庆大学四川区域: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甘肃区域:兰州大学国家出台这个目标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可以让校园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校园根据报考自己校园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认分数线,校园确认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985工程985工程,是指为创立国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工程,即"国际一流大学建造项目"。现在"985"高校有39所,其间34所是上述中的"34所"自划线高校,这就意味着"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并非自主划线的高校,而是依照国家线来划定其复试分数线。这5所高校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心民族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小985小985一般指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这些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间。"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造的校园但不属于"985"工程建造的校园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兼并重组的行业特征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内行业界认可度极高,具有深沉的行业底蕴和学科沉淀。只有国家中心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国防类】哈尔滨工程大学: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攻防与先进配备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航空飞翔器规划制造与飞翔安全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信息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体系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先进雷达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北京邮电大学:交际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达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中国传媒大学:数学媒体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材料类】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与冶金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武汉理工大学:绿色建材与新材料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交通类】北京交通大学:轨迹交通安全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迹交通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长安大学:公路建造与交通运营保障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化工类】华东理工大学:煤的清洁高效使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化工与材料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资源类】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使用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中国地质大学:地球体系进程与矿产资源渠道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革新渠道河海大学: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轿车类】合肥工业大学:节能环保轿车及其制造配备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轻工类】江南大学:食物精深加工与安全控制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财经类】中心财经大学:经济学与公共目标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些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法、管学科融通革新与中国社会建造优势学科革新渠道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革新开展优势渠道【农林类】北京林业大学:应对全球化的森林生态体系康复重建与可持续运营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与高效使用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生物遗传改进和生长发育调控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南京农业大学:(正式称号未公布)西南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优势学科革新渠道【人文类】暨南大学:华裔华人研究优势学科革新渠道【政法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建造与人才培养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医药类】中国药科大学:新药发现理论与技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优势学科革新渠道211工程"211"的意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选择出的约100个高等校园建立为重点高校,这些校园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开始发动预审,1996年确认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现已稳定,共有校园112所,不再新增校园。北京区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心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心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心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区域: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区域: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区域: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区域: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区域: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区域: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区域:内蒙古大学上海区域: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区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区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工业大学福建区域: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区域:南昌大学山东区域: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区域:西宁大学湖北区域:武汉区域、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区域: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区域: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区域:广西大学海南区域:海南大学重庆区域: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区域: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区域:贵州大学云南区域:云南大学西藏区域:西藏大学陕西区域: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区域:青海大学宁夏区域:宁夏大学新疆区域: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留意:①保研中,不少高校只接纳"211"大学的学生。如《四川大学2013年接纳校外优异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申请条件中就明文规则"学生地点校园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这样规则的校园不在少数。② 调剂中,不少高校只接纳"211工程"大学的调剂生。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调剂办法中几乎需要校外调剂的专业都要求:学生地点校园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双一流"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为了达到国家战略目的而实施的政策。自2015年10月国务院"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发布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了评选和资助,而对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则较少涉及,而且对"双一流"建设的长远性也缺少心理准备。"双一流"建设既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统筹和延续,也是加快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双一流"建设绝不只是评选和资助,其根本在于"建设",在于大学和学科办学的改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B类6所东北大学、西宁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考研中心态很重要,它可能贯穿你整个备考阶段,直至考试的结束。心态的好坏,只取决于一样东西,就是你的准备是否充分,如果你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完全掌握和理解,不论出怎样的题型都不会害怕,心态自然会很好。所以,没到最后一刻,不要想太多,好好做准备,夯实基础,准备足够充分,你的考研之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各位小伙伴加油!(本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南极光全日制考研集训营)

天君

四所相对好考,落户加分又高的上海高校!

昨天,2020年上海应届生落户新政出炉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太难考了!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找轻松一点的,攒够72分~以下是几所相对好考,落户加分高的上海高校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参考参考根据上海户籍评分办法,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能加15分。比第二类足足多了3分!(很重要的!)来看具体推荐: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国家农业部共建的农林类高等院校。2017年9月,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水产。它是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加15分。往年生源不足,需要调剂。复试线也不高,相对好考。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是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高等学府。2017年9月,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体育学。它是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加15分。 不是只招体育专业的,心理学、新闻学也有招生,而且往年需要调剂。3、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国立科研机构。它属于上海划分的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加15分。从20年拟录取名单来看,分数平均是在330左右,接收调剂生。需要提醒的是专业课自命题难度可能会比较高。同类型的研究所还有下面这些,不过有的录取分很高,有的分数要求比较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搜这些研究所有没有自己专业的招生,理工科居多。相较而言,它们的报考人数比高校要少很多,竞争也更小,可以关注。4、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为上海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它属于上海划分的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加15分。 亮点:招生专业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于考文史哲经济的同学,可供选择的专业比较多。报考人数不多,比如说20年全日制的金融专硕报考人数只有45人。附: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如何最简单拿到72分ps:这是个人认为相对最好攒够72分的了!其他的都要什么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比赛获奖之类的~另外,如果就业是在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也是有加分的。

失者

这5所大学:不是211, 却获得A+学科!高考、考研很划算!

六月份残酷的高考将要来临,很多人都在紧张的备考,同时考生也在考虑自己要去哪里读大学,看到国内好的学校是在收分太高,自己的成绩还不足以去那些学校,感觉非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很多高校考取难度很大,考生并非都是学霸,这样我们就要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学校。下面的几个大学肯能不是“211”“985”学校,但它们的自身实力并不差,还有些学科获得了A+,性价比也是很高。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非常的出名,入选国家“双一流”国家建设高校。地理位置靠海,对于以后从事海洋研究,环境研究,水产养殖都会有很大的便利,周边设施都是非常方便的。学校规模较大,设备和资源都很从充足,学校非常非常适合静下心来学习,图书馆也是很好,无聊也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书,都是挺不错的。现在国内从事水产行业的人非常的少,很多百姓都需要靠水产进行脱贫致富,使得该专业毕业前景非常的好,也能为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好的保障。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西南石油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该学校环境非常的大,绿化也很是不错,初春的时候红叶李开化,很是美丽,吃完饭围着学校走走,很惬意。图书馆很气派,里边的藏书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学校还配备了很多供给学生学习的地方。学校的石油与天然气专业专业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全国也是非常的出名,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是非常的强劲。该专业的收分都是非常的高,毕业出去以后的工作都是非常好找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3、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说起纺织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会想到东华大学,毕竟东华大学的这个专业是非常的出名,但是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也是非常的强劲,是国家的A+的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校的这专业非常有特色也很有实力,服表也很有名气,拥有硬件完善的资源,专业的老师。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就业也是相当不错的,能够为自己多一点保障。4、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南京医科大学在软科的“最好大学排行榜”都入选了前100名,实力非常的强劲,可以比得上很多重点高校。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在我国非常的出名,在四轮学科评估中也获得了A+,学科优势非常的大。学校在培养该专业方面的人才非常的严谨,要知道这里每年出去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0%,就业面是非常的广阔,在本专业的就业率上能吊打很多重点院校。5、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南京林业大学学的地理位置特别的好,风景超级棒,空气质量也很好,树草花繁盛,交通也是特别的便利,学校的樱花大道非常的出名,在花开的时候,非常的拥挤,有很多人都会去看。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林学在全国都是很出名的,专业也是非常的有优势,这里的老师都是很负责,学术水平也是非常的高,能为学生们更好的进行专业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学校还是现在考研的热门,报考难度不是很低。由于学校位于长三角,这里的就业市场是非常的好,也不会怕自己工作的烦恼。可能我们去不了很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一个很好的专业,这样自己也不会后悔。

某一天

这些院校的专业今年第一次招生!你会考虑吗?

近几天,研究生教育改革引起了广大考研人的关注。在改革过程中,各高校为了适应新要求、新发展,会结合本校实际对部分招生专业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院校会停招一些专业,也可能会新增一些专业,进行首次招生。今年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各大高校或单位共撤销193个学位点,新增231个学位点。详细点击文章查看:《考研必看!2019年增列及撤销学位点公布!》随着各高校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的公布,部分院校首次招生的专业也已经确定。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今年部分院校新增的一些硕士学位点,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中意的!0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申请增列的4个学位授权点全部获批。4个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原文链接:http://news.bnu.e.cn/zx/ttgz/116193.htm0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获批增列“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主动申请撤销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原文链接:https://www.shou.e.cn/2020/0403/c147a267018/page.psp0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批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次授权填补了该校法学和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1年在校研究生将突破4000人。原文链接:https://mkszy.sues.e.cn/e4/b1/c11183a189617/page.htm04武汉科技大学在预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中,新增了建筑学专业招生,8人。原文链接:http://www.wust.e.cn/cjxy/2020/0805/c933a219869/page.htm05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新增首次招生专业:化学、体育。原文链接:http://yz.swjtu.e.cn//download/ueditor/jsp/upload/file/20200717/1594972576424052069.pdf那么首次招生的专业报考难度怎么样呢?是否适合报考?一起看看网友如何说。网友一:因为是第一年,大概率不会在有专门的院线。如果招生人数不是特别少,初试复试不会太卡人。当然第一年招生也会有弊端,也就意味你没有可以咨询的学长学姐,没有以前的专业课资料。所以需要你自己考量下这些因素。网友二:觉得选这样的专业或者高校的话风险还是挺大的,因为相对而言,这些专业还有高校都处在探索阶段,虽然条件很好,但是很可能你就成为了试验品,所以还是要谨慎报考。网友三:上岸几率不好说。记得有一年某理工科985名校开了某文科专硕,考研群里的人摩拳擦掌,原来只想考211的人都想冲一冲这所985。最后招生简章下来才招8人,还有4个已经被保送生占据名额。最后初试最低分到380+!报考第一年招生的专业,机会与风险并存。如果是名校第一年招生,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上岸还是要靠实力的。因此,大家衡量好自己的能力、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确定是否要报考。

夏帆

“是保研双非,求稳上岸读研?还是直接考研冲刺985/211名校?”

从功利性角度来说,读研是为了向更高平台跨越,去实现更好的一种可能性。但是有些同学也会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如果符合双非院校的保研要求,是愿意去双非院校读研,还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去冲刺名校研究生?“ 保本校不甘心,想去 985 ,但又清楚现在的考研形势,考名校有风险。不清楚到底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 985 名校? ”“考研还是保研?”“保外校还是保本校?”“非名校不读研还是学历优先?”为此,宗师君分析了保研双非院校与考研的优劣、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双非院校保研等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Part 1 保研双非本校的优劣分析一般来说保研名额是教育部按需求计划分配到各个学校的,按照应届本科生人数的 15% 上下确定,对于没有研究生院的 211 高校一般按照本科生人数的 5%,其他学校为 2% 分配保研名额。因此保研也大致遵守着 “最差是本校,逐级递升”。但是,当面前摆有两条路“充满风险的考研梦”与“板上钉钉的研究生身份”,很难直接断言哪一个选择是最优的。优势保研虽然比不上考研万人抢过独木桥的激烈,但也需要三年学业成绩的足够优异。尽管从表面看,双非研究生在含金量、认可度上弱于名校研究生,但并不代表保研双非就毫无意义。1、准研究生身份”,提前进行读研规划在一些专业领域里,研究生是基础门槛,实践能力是加分项。“准研究生”身份会让你比别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充实自己,而且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与院校资源也能帮助你快人一步的规划研究生学术蓝图。在 2~3 年的读研期间,很多研究生会还需要时间去了解院校背景,保研本校的同学就会凭借“熟悉度”迅速成为研究生阵容的带头人、辅导员助理等,接触到优质项目的机会也更多,甚至有机会直博或者留任本校做辅导员。2、时间盈余去积攒其他能力在比考研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完成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成果)、提前联系老师申请项目研究,或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份有分量的实习、考证等。许多专业实践经历比学历更优先,想要弥补读研平台的差距,就可以从实践 + 成果方面积攒“分数”,作为以后就业的敲门砖。当然,这对于自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计划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与就业预期。不过,学校地理位置不好、保研专业又平平无奇、就业机会少,那选择保研本校还可行吗?劣势其实保研本校后不后悔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能不能面对自己内心发出的灵魂拷问:“舍友绩点明明不如我,现在却是 985 名校研究生,而我只是个双非……”“现在选择了最简单的路,以后我一定会后悔的吧?”“我如果考研,肯定也能考上了!”1、心理落差感尤其是身边有成功上岸名校的案例后,保研人心里不免产生落差感与压迫感。短期来看,考研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考研成功后的回报值也更高。最后“别人努力到达了山巅”而自己只是在一个“小土坡上”,在心态上不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2、可能面对的“学历歧视”毕竟是 2、3 年的青春,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又能否实现预期计划?而且在求职中,社会普遍追捧“名校光环”等简单粗暴的标签。尽管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双非就读的自己也要做好被质疑或拒绝的心理准备。3、错过“更好的平台”双非院校在平台资源上相对匮乏,专业优势、地理位置、就业平台等,一项项加起来就差的不止一点半点了。读研期间可能很难接触到优势的科研项目,就业时很难得到名企的校招机会……尽管研究生学历已经比本科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一些大厂会在简历筛选初期设置名校研究生的门槛。除非有过硬的作品/成果,否则很难拿到面试的入场券。Part 2 名校研究生比双非好在哪里?1、考研的风险性更高丢掉保研资格,去搏一搏梦校研究生,自己有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从结果上看:成功上岸:985 / 211 / 心仪院校;上岸失败:调剂到与本科差距不大,甚至不如本科的院校、二战或直接就业。对于有学术追求和未来规划的同学而言,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努力值应该有多高。但更多的同学是被社会无处不在的“偏见与规则”推着走,盲目报考名校,最后沦为考研的炮灰。所以,在做出选择之前,认真审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还是人云亦云……2、名校研究生的资源优势有哪些?毋庸置疑,名校能提供更高质的教育资源与就业竞争力。双非院校的资源与平台都有限,而这些资源壁垒在有些专业是很难凭个人的努力跨越的。与本科生阶段不同,研究生阶段看重导师资源、课题资源、实验资源。如图是2019年各高校的科研投入排名,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与资源远远领先于普通院校。而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所以名校考研也越来越激烈。(图为2019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考到名校,在读研期间进入一些国家级别的课题组,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很多定向选调的岗位也只面向 985 院校。而很多双非院校远不能提供这些机会。截图来源于知乎评论当然,除了外部的培养环境,个人的因素更重要。即使是普通高校也能培养出能力强的研究生。如果只是去 985 镀层学历的“光环”,那短短的研究生经历并不会给现阶段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不过,扩招之下研究生的培养标准也有所“掺水”,一些企业在面试时开始强调“原始学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第一学历。尽管对于辛苦考研的同学十分不公平,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个人能力才是突破重围的核心。Part 3 是否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读研的目的有能力晋升、名校情结、硕士学历、人生经历、就业门槛等等,这几点之间并不冲突,只不过是实现难度与目标期望上千差万别。而评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无非是从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与成果、国内竞争力几方面。至于,保研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以上条件考虑。此外,关于到底要不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第一点,考虑自己院校/学科处于什么水平、哪种类型?是否符合就业预期?1)优势学科,也就是你的读研专业在本领域就业是否具有不错的认可度。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等,都是排名 A+ 的学科。2)导师阵容,本校有能力强有名望的的导师。如浙传新传学院的李良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科学院的杨亦鸣教授等等都是该领域的大佬,投靠名师门下也双非研究生的一大出路。3)就业资源,本校对接有固定的优质实习/就业资源。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对接不少卫视综艺,在业内口碑也相对不错。而如果研究生学历只是你以后考公、考事业单位的通行证,那本校保研就是极为省时省力的一件事。第二点,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是否继续读博?如果只是想用名校学历找工作,也要做好心理预期。现实就业中,除非顶尖的 985 高校或者专业壁垒高的领域,不然研究生学历并不如“预想中的吃香”。有些专业即使名校读研,在求职中也并没有比本科更明显的优势。如果想继续读博,还是建议科研能力更强的名校。而想在热门城市就业,比如名校学历几乎遍地都是的北上广。那么报考热门地区的名校研究生,在2、3年 的时间里潜心学习,毕业后也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级学校保研差别不大,而只是好一点点的学校,地域位置不好也很扣分,选择好的地域对于硕士毕业后就业十分重要。如果本科学校实在平平无奇,实践机会又少,自己也没有考公、考辅导员的打算,那么努力考研是更优先的选择。双非考生的考研率远大于 985/211 高校,究其原因是院校的现有资源无法支撑他们进一步的跨越。但考研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400 多万名考生,能成功上岸梦校的终究有限。考研付出的越多,期待的也越多。现在放弃了保研和实习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全力备考,当结果不如人意时,自己能否承受住这些落差?Part 4 考研和保研一起准备可行吗?双非、末流 211、985 ,无论起点是在哪一层台阶,大家都想努力考到更好的平台。选择有很多,但每个选择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性价比与最终期望值都完全不同,所以同学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专心考研或保研、或是两者并行。如果专心考研择校,考211还是985?、确定要不要跨考、买参考书、查报录比、准备公共课、背专业课、列计划表……一系列任务都要有序不紊的开始准备了。择校期间基于自身与老师建议合理选校,不要盲目报考。在备考时期,耐下性子安心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参考宗师君往期的院校盘点以及高效备考的文章。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如果你是 22 级考生,或是 23 级考生,距离考研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一下两路并行。比如是本专业读研,那么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并不冲突,都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是跨专业考研,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在备考期间也不要耽误本专业学业成绩,双非的保研率低,所以成绩绩点、四六级、论文、项目成果等一项都不能落。宗师君小结有人说,当你不知道选哪条路的时候,就选看起来困难的那条,一般不会后悔。选择保研本校,是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还是逃避考研的辛苦?或许,现在走了最简单的这条路,以后也会感到不甘心。但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我们都要安心接受自己的选择,没有哪一条路走不通。如今读研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研究生阶段常年泡在实验室,在头秃研究生调侃的背后,也需要面对很残酷的生存问题。宗师君希望大家无论今后的步伐迈向哪里,都不要轻易放弃。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祝愿大家愿望达成,一战成硕!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焦裕禄

考研有哪些容易的专业?

本文来源:大学那点事儿(ID:dxs289)21考研还没结束的时候,各大机构就已经开始张罗下一届的课程推广了。考研难,有过切身经历的考研人都如此认为。在这片海里,每个人都想上岸,而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事半功倍的前提。今天的文章,主要是秉承有书读就行的原则,给大家罗列一些考研相对容易的专业。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导向,不会每一个都具体到院校和专业代号,只是从整体上稍作分析。毕竟难易程度这种东西,还是偏主观的。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考数学的小众专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研er来说,数学简直就是考研路上跨不过的坎。不考数学的专业,其实并不少。但有些是热门专业,比如新闻与传播、心理学。近年来跨考人数越来越多,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排开兴趣因素,并不是很推荐大家报考。相比而言,类似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这类专业。报考人数不多,专业参考书也不是特别多的专业,性价比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近两年新增的专业。新增的专业,由于是第一年招生,很多考生不知道学校开设了。再加上初次命题的原因,考试难度相对较小。但也可能存在缺乏分数线和可参考信息、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不过,有的新增专业,也代表着国家培养人才的大致方向。多了解一些去年新增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也可以帮助今年考研的同学做好选取工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新增的金融硕士专业和会计硕士专业。上海海洋大学新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和法学。双非一本的优势专业。有些同学为了提升学历,把考研视为唯一跳板,非211、985不可。自身实力匹配的话,这种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前三年在学校都以“划水”姿态度过,缺乏系统学习的能力,目标定的太高也未必是件好事。并且,双非一本有些资源并不逊色于其他双一流大学。知乎上有个话题讨论:双非一本的研究生真的不值得读吗?有个高赞回答是:虽然没有考到211,但学校的文学专业很强,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读研也很棒。我很感谢我的研究生学历,至少它让我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一流大学的非王牌专业。比如师范学校的理工科专业,理工学校的文史类专业。相对而言,竞争会小一些,试卷题目难度也没那么大。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教育学专业报考人数接近1700人,录取88人,报录比为18:1,相当于“炮灰”占了大多数。而材料与化工专业,报考人数20,录取15。多么诱人的报录比啊朋友们!你还在为高贵的学校少的可怜的录取人数而发愁吗?多pick那些从指缝中溜走的专业吧。最后,要申明的是,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功利性地择校。只是过来人,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深有体会。选一个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复习的效率和回报。当然,相对而言,越容易上岸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就会越小,就业的竞争压力也会大。个别极冷门的专业除外。22考研的船快开启了,不妨从一月开始,做好择校功课,为接下来的远航打下基础。

另一人

考研不敢报上海,怕竞争压力大?上海这三所院校值得了解!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繁荣的经济、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地。有人只身一人来上海打拼,希望能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人来上海求学,梦想着能切身感受经济中心的魅力。但与繁华的景象相匹配的是激烈的竞争,不仅是工作上,还有每年的考研择校,本就巨大的报考压力再加地域压力,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上海的知名院校不少,例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财经大学都是很有名气的高校,但这些家喻户晓的名校的考研难度自然更大,如果没有严重的“名校情结”,又很想去上海读书,小编建议你关注下面的三所高校。一、上海海洋大学山东省有中国海洋大学,它是山东省唯一的两所985高校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然而上海有所上海海洋大学可能就没那么多人知道了。小编通过查资料得知,上海海洋大学是我国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只是在众多名校云集的上海被无形“淹没”了,其水产养殖、水产食品等专业都很有实力,就业情况也可以,如果学习相关专业,考研报考这所学校还是不错的选择。二、东华大学上海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小编由此猜测这会不会是名字的来源,但这个名字遭到很多人吐槽,因为听起来像所“野鸡大学”,其实东华大学是我国“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入选我国“双一流”高校。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校还是得到国家认可的。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实力很强,但因为是较冷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并不多。撇开名字不说,东华大学的实力是有的,如果不想在考研时面对十分激烈的名校之争,可以考虑这所学校。三、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医药类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目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学三个学科都被评为A+,在中医学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学医的同学可以多关注该校的信息。考研是如今的大势所趋,你应该明确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名校人人向往,但毕竟机会是有限的,上海的这三所学校虽“不起眼”,但实力很不错,也可以作为考研的选择!

三极

“是保研双非,求稳上岸读研?还是直接考研冲刺985/211名校?”

从功利性角度来说,读研是为了向更高平台跨越,去实现更好的一种可能性。但是有些同学也会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如果符合双非院校的保研要求,是愿意去双非院校读研,还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去冲刺名校研究生?“ 保本校不甘心,想去 985 ,但又清楚现在的考研形势,考名校有风险。不清楚到底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 985 名校? ”“考研还是保研?”“保外校还是保本校?”“非名校不读研还是学历优先?”为此,宗师君分析了保研双非院校与考研的优劣、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双非院校保研等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Part 1 保研双非本校的优劣分析一般来说保研名额是教育部按需求计划分配到各个学校的,按照应届本科生人数的 15% 上下确定,对于没有研究生院的 211 高校一般按照本科生人数的 5%,其他学校为 2% 分配保研名额。因此保研也大致遵守着 “最差是本校,逐级递升”。但是,当面前摆有两条路“充满风险的考研梦”与“板上钉钉的研究生身份”,很难直接断言哪一个选择是最优的。优势保研虽然比不上考研万人抢过独木桥的激烈,但也需要三年学业成绩的足够优异。尽管从表面看,双非研究生在含金量、认可度上弱于名校研究生,但并不代表保研双非就毫无意义。1、准研究生身份”,提前进行读研规划在一些专业领域里,研究生是基础门槛,实践能力是加分项。“准研究生”身份会让你比别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充实自己,而且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与院校资源也能帮助你快人一步的规划研究生学术蓝图。在 2~3 年的读研期间,很多研究生会还需要时间去了解院校背景,保研本校的同学就会凭借“熟悉度”迅速成为研究生阵容的带头人、辅导员助理等,接触到优质项目的机会也更多,甚至有机会直博或者留任本校做辅导员。2、时间盈余去积攒其他能力在比考研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完成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成果)、提前联系老师申请项目研究,或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份有分量的实习、考证等。许多专业实践经历比学历更优先,想要弥补读研平台的差距,就可以从实践 + 成果方面积攒“分数”,作为以后就业的敲门砖。当然,这对于自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计划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与就业预期。不过,学校地理位置不好、保研专业又平平无奇、就业机会少,那选择保研本校还可行吗?劣势其实保研本校后不后悔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能不能面对自己内心发出的灵魂拷问:“舍友绩点明明不如我,现在却是 985 名校研究生,而我只是个双非……”“现在选择了最简单的路,以后我一定会后悔的吧?”“我如果考研,肯定也能考上了!”1、心理落差感尤其是身边有成功上岸名校的案例后,保研人心里不免产生落差感与压迫感。短期来看,考研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考研成功后的回报值也更高。最后“别人努力到达了山巅”而自己只是在一个“小土坡上”,在心态上不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2、可能面对的“学历歧视”毕竟是 2、3 年的青春,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又能否实现预期计划?而且在求职中,社会普遍追捧“名校光环”等简单粗暴的标签。尽管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双非就读的自己也要做好被质疑或拒绝的心理准备。3、错过“更好的平台”双非院校在平台资源上相对匮乏,专业优势、地理位置、就业平台等,一项项加起来就差的不止一点半点了。读研期间可能很难接触到优势的科研项目,就业时很难得到名企的校招机会……尽管研究生学历已经比本科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一些大厂会在简历筛选初期设置名校研究生的门槛。除非有过硬的作品/成果,否则很难拿到面试的入场券。Part 2 名校研究生比双非好在哪里?1、考研的风险性更高丢掉保研资格,去搏一搏梦校研究生,自己有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从结果上看:成功上岸:985 / 211 / 心仪院校;上岸失败:调剂到与本科差距不大,甚至不如本科的院校、二战或直接就业。对于有学术追求和未来规划的同学而言,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努力值应该有多高。但更多的同学是被社会无处不在的“偏见与规则”推着走,盲目报考名校,最后沦为考研的炮灰。所以,在做出选择之前,认真审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还是人云亦云……2、名校研究生的资源优势有哪些?毋庸置疑,名校能提供更高质的教育资源与就业竞争力。双非院校的资源与平台都有限,而这些资源壁垒在有些专业是很难凭个人的努力跨越的。与本科生阶段不同,研究生阶段看重导师资源、课题资源、实验资源。如图是2019年各高校的科研投入排名,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与资源远远领先于普通院校。而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所以名校考研也越来越激烈。(图为2019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考到名校,在读研期间进入一些国家级别的课题组,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很多定向选调的岗位也只面向 985 院校。而很多双非院校远不能提供这些机会。截图来源于知乎评论当然,除了外部的培养环境,个人的因素更重要。即使是普通高校也能培养出能力强的研究生。如果只是去 985 镀层学历的“光环”,那短短的研究生经历并不会给现阶段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不过,扩招之下研究生的培养标准也有所“掺水”,一些企业在面试时开始强调“原始学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第一学历。尽管对于辛苦考研的同学十分不公平,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个人能力才是突破重围的核心。Part 3 是否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读研的目的有能力晋升、名校情结、硕士学历、人生经历、就业门槛等等,这几点之间并不冲突,只不过是实现难度与目标期望上千差万别。而评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无非是从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与成果、国内竞争力几方面。至于,保研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以上条件考虑。此外,关于到底要不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第一点,考虑自己院校/学科处于什么水平、哪种类型?是否符合就业预期?1)优势学科,也就是你的读研专业在本领域就业是否具有不错的认可度。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等,都是排名 A+ 的学科。2)导师阵容,本校有能力强有名望的的导师。如浙传新传学院的李良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科学院的杨亦鸣教授等等都是该领域的大佬,投靠名师门下也双非研究生的一大出路。3)就业资源,本校对接有固定的优质实习/就业资源。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对接不少卫视综艺,在业内口碑也相对不错。而如果研究生学历只是你以后考公、考事业单位的通行证,那本校保研就是极为省时省力的一件事。第二点,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是否继续读博?如果只是想用名校学历找工作,也要做好心理预期。现实就业中,除非顶尖的 985 高校或者专业壁垒高的领域,不然研究生学历并不如“预想中的吃香”。有些专业即使名校读研,在求职中也并没有比本科更明显的优势。如果想继续读博,还是建议科研能力更强的名校。而想在热门城市就业,比如名校学历几乎遍地都是的北上广。那么报考热门地区的名校研究生,在2、3年 的时间里潜心学习,毕业后也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级学校保研差别不大,而只是好一点点的学校,地域位置不好也很扣分,选择好的地域对于硕士毕业后就业十分重要。如果本科学校实在平平无奇,实践机会又少,自己也没有考公、考辅导员的打算,那么努力考研是更优先的选择。双非考生的考研率远大于 985/211 高校,究其原因是院校的现有资源无法支撑他们进一步的跨越。但考研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400 多万名考生,能成功上岸梦校的终究有限。考研付出的越多,期待的也越多。现在放弃了保研和实习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全力备考,当结果不如人意时,自己能否承受住这些落差?Part 4 考研和保研一起准备可行吗?双非、末流 211、985 ,无论起点是在哪一层台阶,大家都想努力考到更好的平台。选择有很多,但每个选择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性价比与最终期望值都完全不同,所以同学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专心考研或保研、或是两者并行。如果专心考研择校,考211还是985?、确定要不要跨考、买参考书、查报录比、准备公共课、背专业课、列计划表……一系列任务都要有序不紊的开始准备了。择校期间基于自身与老师建议合理选校,不要盲目报考。在备考时期,耐下性子安心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参考宗师君往期的院校盘点以及高效备考的文章。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如果你是 22 级考生,或是 23 级考生,距离考研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一下两路并行。比如是本专业读研,那么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并不冲突,都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是跨专业考研,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在备考期间也不要耽误本专业学业成绩,双非的保研率低,所以成绩绩点、四六级、论文、项目成果等一项都不能落。宗师君小结有人说,当你不知道选哪条路的时候,就选看起来困难的那条,一般不会后悔。选择保研本校,是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还是逃避考研的辛苦?或许,现在走了最简单的这条路,以后也会感到不甘心。但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我们都要安心接受自己的选择,没有哪一条路走不通。如今读研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研究生阶段常年泡在实验室,在头秃研究生调侃的背后,也需要面对很残酷的生存问题。宗师君希望大家无论今后的步伐迈向哪里,都不要轻易放弃。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祝愿大家愿望达成,一战成硕!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