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举行“计算+AI”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并宣告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计算+金融”创新实验室、“计算+工程”创新实验室、“计算+生物”创新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载体也同时揭牌。未来,研究院将打造成为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人工智能(AI)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链供应链初具规模,重大基础理论攻关蓄势待发。去年6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沪揭牌。据悉,落户张江的该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计算+”的基础理论、模型算力、学科交叉下场景应用功能布局,致力于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当天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首批重大科研项目入驻以及与合作企业签约仪式。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同日成立,并发布人工智能微专业。人工智能微专业设置30多门精品课程,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微专业将首先面向上述6校开放,首批将招收200名学生,课程成熟后将向社会开放。未来,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形成100个课题组长、约500名研究人员的规模,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当天,与会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下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共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生态的美好蓝图,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记者 杨珍莹)【来源:浦东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在6月3日,上海牵手浙江大学举行战略合作,揭牌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重点开展“计算+”领域的前沿科技研究。将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01简介浙江大学的名气很大,“985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A类高校、C9名校等,学校平台足够优越,可以满足许多学生的名校情结。浙江大学是出了名的校风好,求是的浙大学生,敢于直面问题,这是在其他学校很少看到。比如校长信箱、院长信箱的设立,当自己有对学院或者学校要提一些建议时,通过信箱,立刻会有相关人员主动来联系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是地理位置的优越,人文气息浓厚,浙大校史是充满光辉的一本书,浙大学子也时时记住竺可桢老校长发人深省的两问。02学科实力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主要研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那么浙江大学与上海的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相比有什么学科优势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同济大学:A-;复旦大学:B+。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同济大学:B+;复旦大学:没有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复旦大学:A-;同济大学:没有上榜。电气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B+;同济大学:C+;复旦大学:没有上榜。软件工程专业浙江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复旦大学:B+;同济大学:没有上榜。03总结浙江大学在计算机领域,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学科评估全为A类学科。计算机类学科实力令人惊叹。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既有浙江大学强悍的学科优势,又有上海这座发达的经济优势,期待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新的重大突破。你如果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类学科,应该有机会来到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简称“沪”或“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拥有39所本科院校,其中985/211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大学,上海市的高等院校质量是仅次于北京的,高校质量位列全国第二。浙江大学教育部直属院,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上海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双方就合作办学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近日,上海市政府与浙江大学举行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上海市作为中国发展最好的几座城市之一,而浙江大学是中国高校实力最强的几个院校之一,上海市和浙江大学强强联手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相信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研究院。
发展与创新之要莫先于人。随着AI的应用价值不断显现,AI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加突显。2021年1月16日,百度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计算+"领域,面向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应用,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携手推动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大范围的产教融合,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构筑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发展生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创平台,是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1月16日,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 "计算+AI 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沪召开,当天,宣布成立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产学研各界专家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中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话题。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参会并分别致辞。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宣读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名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发表视频致辞。高研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四位大咖带来主旨报告。论坛当天还举行了高研院与合作企业的签约仪式。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代表百度与高研院签约,并将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图: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与百度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据介绍,人工智能微专业是为了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的人工智能一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发起,联合百度等企业共同建设,以课程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形式,面向长三角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保证了微专业课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平,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力量。(图: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发布仪式)高研院与百度的合作将基于飞桨展开。飞桨作为百度"AI大生产平台"的基础底座、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经过在百度多年的应用实践和在开源社区4年来的全面打磨已成熟稳定,可支撑大规模产业应用、教学与科研。事实上,除了此次合作,百度基于飞桨在华东地区合作覆盖广泛。2020年7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与百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推进全国首个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浦东新区的落地,加速城市新一代智能管理。同年下半年,百度AI快车道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华东地区进行实操教学培训活动,为区域企业的AI应用提供助力。2020年年末,百度还携手浙江大学"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微认证课程体系。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并推动着AI技术广泛落地、创造新的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又离不开AI复合型人才的加持。AI复合型人才需要既了解AI技术,又具备业务与商业理解能力。为更好的促进产教融合、提供更多真实AI实践的机会与环境,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的领军者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建立起人才培养生态。在支持AI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百度联合教育部、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等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师资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验讲解、实验操作、比赛PK及竞赛分享等方式多管齐下,帮助高校一线教师"亲历"技术从开发到落地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其能够将前沿技术、落地方案带回课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800名教师参与培训,200+高校开设AI学分课,惠及数万学生。与此同时,百度还积极开展AI赛事,已举办50多场国内外顶级AI竞赛,包括有技术界"奥斯卡"之称的2020百度之星大赛、选拔与培养全球顶尖AI大数据人才的国际大数据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奖等。百度飞桨的学习与实训社区AI Studio面向高校提供了全套教学资源包、亿元算力支持,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推出了业内首个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及深度学习工程师中级认证;联合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推出系列人工智能书籍教材,面向青少年推出AI科普读物《大圣陪你学AI:人工智能从入门到实验》。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同年12月,百度还发布了飞桨"大航海"计划,并首先推出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启航计划,宣布在未来三年,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AI时代浪潮之下,飞桨正持续为"产学研"携手共建AI人才培养的繁荣生态提供着重要助力。2021年,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头雁"企业,将继续创新技术、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夯实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从而进一步让AI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促进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
即将启用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总部大楼。进入密集数据计算阶段的人类社会,对于计算的需求可谓前所未有。如同19世纪的电力,计算正在成为21世纪的使能技术。在张江国创中心一期的一幢小楼里,浙江大学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在以“计算+”为核心使命,致力打造集“计算+AI”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以及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大科创平台,校地联手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为“计算+AI”落地开花探路如果将数据想象成燃料,计算模型就如同引擎,而算力则是催化剂——与各种不同场景结合之后,计算就会如发电机一般,源源不断地输出巨大能量。而人工智能(AI)则是人类计算能力的最高体现,它正使得计算在社会各行业引发链式突破,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交叉,将会是人工智能下一步的突破点所在,从而形成创新之源、创新之力,最终赋能社会。”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说,这正是浙江大学与上海合作设立研究院的初衷。在他看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功能最齐全的地区,国际化程度高、人才资源丰富、产业集聚,有着人工智能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更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使命。高研院将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力争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自去年6月在沪揭牌到去年底落户张江,短短几个月,浙大上海高研院已将研发触角延伸到生物、金融、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年3月,“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成立,首批启动项目涉及肿瘤免疫、脑机结合、知识图谱、人造鱼肉等四个领域。“每个项目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介入,同时又包含了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与产业紧密相连。”周如鸿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范式就是要“顶天立地”,将探索基础前沿、攻关技术创新与满足产业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的创新生态。目前,浙大上海高研院已与上海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浙大上海高研院副院长罗坤透露,还有更多企业正在与研究院对接。“比如,围绕碳中和,浙大与上海的许多能源企业正在展开合作,通过发展智慧能源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最终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近零排放。”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5月底,浙大上海高研院在张江的全新总部大楼即将启用。周如鸿说:“既然来到上海,就要做出上海高度,追求世界水准。”他认为,在合适的环境中,使能技术会对各类创新要素形成“磁吸力”,而浙大上海高研院则要探索创新途径,将一股股巨大能量“导出”到不同行业中,使之成为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强大推力。在高研院成立前期,有15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带着与上海高校或企业共同申请的国家项目,入驻到这个崭新的上海研发基地。“从‘异地合作’到‘同城共振’,大家感觉这样的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高效。”浙大上海高研院常务副院长吴飞说,上海与浙江的科研合作一直十分密切,如今的“天作之合”给科研创新带来更多助推力。周如鸿领衔的“计算+精准药物设计”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专项,也是浙江大学上海高研院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旨在推动“计算+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应用。“基于混合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架构及芯片研究”是浙江大学赵毅教授与张江高科技企业上海闪易半导体合作申请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当赵毅得知浙大上海高研院成立后,毫不犹豫就将项目迁来上海。如今,双方正着手在上海建立一个专门团队,开展神经形态芯片的应用示范。吴飞手头正在推进一个与海康威视上海分公司联合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从来到上海,原本“分居”的团队“比邻而居”,项目推进仿佛注入了加速度,“人在一起了,做事也就更顺了”。用活机制“揭榜挂帅”全球揽才最近,浙大上海高研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青年优秀人才”的“招贤令”已送达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编辑部。全球揽才,打造“计算+AI”顶尖人才蓄水池,是浙大上海高研院的又一重要设想。“目前,已有一位诺奖得主、一位图灵奖得主加入高研院的战略咨询委员会。”罗坤透露,因在自然语言和强化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而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的李纪为,也已加盟浙大上海高研院的“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上海的人才汇聚力非常强,资本也会主动找上门,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罗坤表示,高研院将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化优势,以及浙大国际学术网络资源,紧密联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世界顶尖名校深化在“计算+AI”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浙大上海高研院在设立之初追求的就是一个“活”字,让人才流动、经费使用、项目运行更加遵循科研和市场规律。吴飞表示,高研院将进一步探索“揭榜挂帅”等新型研发机制,为营建中国人工智能的健康生态培育更多本土创新人才。来源:东方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今天上午(6月3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李强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浙江大学长期以来支持上海发展表示感谢。他说,上海与浙大有着良好合作基础,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努力把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希望研究院紧盯国际前沿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为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厚植数字经济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撑。依托上海综合优势,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重点区域开发、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充分激发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努力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多支持,市校共同努力为国家发展、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期待市校战略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携手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任少波表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面对未来全球竞争的重大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大的历史使命,与上海深化战略合作是我们的重大发展机遇。浙江大学要勇担责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中彰显大学作为;要发挥优势,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贡献大学动能;要合作共赢,在贡献社会中寻求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大学道路;要改革开放,积极探索适应创新创业新形势的大学模式。上海为浙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高端舞台、广阔天地,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校战略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携手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与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介绍浙大上海高研院筹建情况。上海市领导诸葛宇杰、浙江大学陈纯院士等出席。围绕基础理论、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功能布局,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高地根据协议,双方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共同推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围绕基础理论、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功能布局,重点开展“计算+”领域前沿科技研究,努力成为创新引领、功能综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高地。摄影:陈正宝编辑:吴泽斌
发展与创新之要莫先于人。随着AI的应用价值不断显现,AI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加突显。2021年1月16日,百度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计算+”领域,面向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应用,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携手推动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大范围的产教融合,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构筑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发展生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创平台,是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1月16日,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 “计算+AI 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沪召开,当天,宣布成立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产学研各界专家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中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话题。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参会并分别致辞。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宣读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名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发表视频致辞。高研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四位大咖带来主旨报告。论坛当天还举行了高研院与合作企业的签约仪式。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代表百度与高研院签约,并将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图: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与百度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据介绍,人工智能微专业是为了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的人工智能一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发起,联合百度等企业共同建设,以课程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形式,面向长三角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保证了微专业课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平,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力量。(图: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发布仪式)高研院与百度的合作将基于飞桨展开。飞桨作为百度“AI大生产平台”的基础底座、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经过在百度多年的应用实践和在开源社区4年来的全面打磨已成熟稳定,可支撑大规模产业应用、教学与科研。事实上,除了此次合作,百度基于飞桨在华东地区合作覆盖广泛。2020年7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与百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推进全国首个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浦东新区的落地,加速城市新一代智能管理。同年下半年,百度AI快车道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华东地区进行实操教学培训活动,为区域企业的AI应用提供助力。2020年年末,百度还携手浙江大学“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微认证课程体系。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并推动着AI技术广泛落地、创造新的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又离不开AI复合型人才的加持。AI复合型人才需要既了解AI技术,又具备业务与商业理解能力。为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提供更多真实AI实践的机会与环境,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的领军者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建立起人才培养生态。在支持AI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百度联合教育部、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等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师资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验讲解、实验操作、比赛PK及竞赛分享等方式多管齐下,帮助高校一线教师“亲历”技术从开发到落地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其能够将前沿技术、落地方案带回课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800名教师参与培训,200+高校开设AI学分课,惠及数万学生。与此同时,百度还积极开展AI赛事,已举办50多场国内外顶级AI竞赛,包括有技术界“奥斯卡”之称的2020百度之星大赛、选拔与培养全球顶尖AI大数据人才的国际大数据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奖等。百度飞桨的学习与实训社区AI Studio面向高校提供了全套教学资源包、亿元算力支持,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推出了业内首个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及深度学习工程师中级认证;联合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推出系列人工智能书籍教材,面向青少年推出AI科普读物《大圣陪你学AI:人工智能从入门到实验》。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同年12月,百度还发布了飞桨“大航海”计划,并首先推出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启航计划,宣布在未来三年,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AI时代浪潮之下,飞桨正持续为“产学研”携手共建AI人才培养的繁荣生态提供着重要助力。2021年,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头雁”企业,将继续创新技术、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夯实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从而进一步让AI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促进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源:中华网
发展与创新之要莫先于人。随着AI的应用价值不断显现,AI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加突显。2021年1月16日,百度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计算+”领域,面向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应用,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携手推动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大范围的产教融合,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构筑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发展生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创平台,是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杆和创新载体。1月16日,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 “计算+AI 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沪召开,当天,宣布成立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产学研各界专家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AI”学科交叉中的技术创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话题。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参会并分别致辞。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宣读高研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名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发表视频致辞。高研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四位大咖带来主旨报告。论坛当天还举行了高研院与合作企业的签约仪式。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代表百度与高研院签约,并将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与百度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据介绍,人工智能微专业是为了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的人工智能一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发起,联合百度等企业共同建设,以课程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形式,面向长三角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保证了微专业课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平,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力量。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联合体暨人工智能微专业发布仪式高研院与百度的合作将基于飞桨展开。飞桨作为百度“AI大生产平台”的基础底座、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经过在百度多年的应用实践和在开源社区4年来的全面打磨已成熟稳定,可支撑大规模产业应用、教学与科研。事实上,除了此次合作,百度基于飞桨在华东地区合作覆盖广泛。2020年7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与百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推进全国首个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浦东新区的落地,加速城市新一代智能管理。同年下半年,百度AI快车道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华东地区进行实操教学培训活动,为区域企业的AI应用提供助力。2020年年末,百度还携手浙江大学“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微认证课程体系。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并推动着AI技术广泛落地、创造新的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又离不开AI复合型人才的加持。AI复合型人才需要既了解AI技术,又具备业务与商业理解能力。为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提供更多真实AI实践的机会与环境,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的领军者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建立起人才培养生态。在支持AI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百度联合教育部、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等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师资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验讲解、实验操作、比赛PK及竞赛分享等方式多管齐下,帮助高校一线教师“亲历”技术从开发到落地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其能够将前沿技术、落地方案带回课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800名教师参与培训,200+高校开设AI学分课,惠及数万学生。与此同时,百度还积极开展AI赛事,已举办50多场国内外顶级AI竞赛,包括有技术界“奥斯卡”之称的2020百度之星大赛、选拔与培养全球顶尖AI大数据人才的国际大数据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奖等。百度飞桨的学习与实训社区AI Studio面向高校提供了全套教学资源包、亿元算力支持,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推出了业内首个深度学习工程师认证及深度学习工程师中级认证;联合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推出系列人工智能书籍教材,面向青少年推出AI科普读物《大圣陪你学AI:人工智能从入门到实验》。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同年12月,百度还发布了飞桨“大航海”计划,并首先推出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启航计划,宣布在未来三年,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AI时代浪潮之下,飞桨正持续为“产学研”携手共建AI人才培养的繁荣生态提供着重要助力。2021年,百度作为国内AI领域“头雁”企业,将继续创新技术、积极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夯实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从而进一步让AI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促进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21年3月17日,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和繁星公益基金签署捐赠协议,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 支持“计算+”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学校在计算与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交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及前沿探索。作为第一期资助,繁星公益基金将在未来3—5年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美元,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项目。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于2020年6月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按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聚集一流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的目标定位,高研院将围绕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集“计算+”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和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于一体的重大科创平台,助推上海市加快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载体和重要标杆。繁星公益基金高度认可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理念,并将鼎力支持其建设和发展。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将成立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理事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担任,副理事长由繁星公益基金秘书长戎莉莉担任。学术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首期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教授担任,专家成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Michael Levitt 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董事会高级战略顾问 Raoul Bino 教授。拟开展的首批项目将包括“超大规模实时图推理机研究”“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调控研究”“肿瘤免疫新抗原研究”和“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等。繁星公益基金由浙江大学校友黄峥及拼多多创始团队发起并捐赠成立,致力于在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食品安全和医疗健康领域做出社会贡献,重点关注前沿科技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来源:杭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今天上午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李强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浙江大学长期以来支持上海发展表示感谢。他说,上海与浙大有着良好合作基础,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努力把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希望研究院紧盯国际前沿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为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厚植数字经济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撑。依托上海综合优势,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重点区域开发、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充分激发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努力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多支持,市校共同努力为国家发展、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任少波表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面对未来全球竞争的重大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大的历史使命,与上海深化战略合作是我们的重大发展机遇。浙江大学要勇担责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中彰显大学作为;要发挥优势,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贡献大学动能;要合作共赢,在贡献社会中寻求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大学道路;要改革开放,积极探索适应创新创业新形势的大学模式。上海为浙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高端舞台、广阔天地,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校战略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携手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与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介绍浙大上海高研院筹建情况。上海市领导诸葛宇杰、浙江大学陈纯院士等出席。根据协议,双方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共同推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围绕基础理论、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功能布局,重点开展“计算+”领域前沿科技研究,努力成为创新引领、功能综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高地。(图片来源:陈正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