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大狂魔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不知太初

最贵硕士学费又涨了!一起来瞻仰一下!复旦21级学费调整

说到学费贵,魔都上海堪居榜首,专业硕士尤其非全日制专硕的学费与当地物价挂钩,比物价自然上海居上,不过北京有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有些专业还能一较高下。比如其中之最的工商管理硕士,也就是所谓的MBA和EMBA——EMBA是高级工商管理,纳入统考后统一归入工商管理硕士,和MBA证书一样、学习内容不同,可以看作是工商管理硕士的高级管理方向。当然,如果涉及国外的硕士有很多更贵的,咱们今天先不谈中外办学、双学位、国外硕士等,只谈中国体制内参加统考的中国高校硕士,这样的话最贵肯定出在顶尖高校清北复交EMBA。先来看下2020级这几个学校的最高学费:清华大学经管EMBA68万;北京大学光华EMBA72.8万;复旦大学管院EMBA69.98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72.8万上海交大EMBA刚涨完,不涨的可能性比较大。有消息称清华EMBA73.8万,联系官方未证实,非官方暂时不约。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公布了21年入学的学费调整计划,泛海金融工商管理又涨价了,EMBA由69.8万涨到73.8万,暂居最高。复旦泛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从19年开设起的学费涨势平稳。本次调整中还有:泛海2021又新增全日制MBA,学费42.8万;泛海全日制金融硕士从20.8万涨至23.8万;管院全日制金融硕士从16.8万涨至23.8万;全日制非法学法律硕士从9.9万涨至12.6万;……复旦的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暂时没有明确2021级的学费,从2017以来,学费基本2年一涨,本来预计今年MBA会涨,不过这次没有在调整名单里,会不会不涨了呢?除了工商管理外,一般来说其所属的管理类专业相对贵点,不过也不是说都比较贵,也有几万的专业,更不是说其他专业硕士学费就低,10万以上的不在少数,这里暂时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考研不是只奔着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现在一般为8000/年),学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记得去年11月份,有个考生咨询考上后能不能调剂,原来这位当时报考了华师大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结果快考试了才发现学费要一年5万,学制3年,一共15万,对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得咬咬牙想想办法才能承受,但报考心理学工作帮助较少,兴趣是主要原因,复习了很长时间而且已经报考没法更改的情况下,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复习去考试。也有考生开始准备前就问清楚了,可是考上后发现当年涨价了,甚至涨到超出接受范围,比如去年很多人考上海大学(211院校)工程管理硕士(MEM)就是图便宜(2019级7.8万)——上海MEM211学校普遍12.8万,可是考上了才发现2020级涨到了12.8万。其实在报考之前当年的招生信息就会公布,尤其预报名前的9月份,各大高校新一届招生简章等信息会大批发布,只不过当时正是学习冲刺阶段,很多考生给忽略了。每年考研的人很多,考上的人却有限,但即使这样,高校复试时不去的还不少,真有事耽搁的是少数,大多无非发现了不想去的理由。现在信息时代了,学校招生也愈发透明,报考信息一般都能查得到,考研小伙伴们一定要提前先了解好相关信息再去准备,毕竟考研不是一蹴而就,一般都要复习个一年半载的,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而已。

负心汉

上海大学:报录比,奖学金∣新传考研报考分析37

根据权威机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属于B+,位居全国第9,上海第3,仅次于复旦和上交,上大新传专业实力连续5年均排名全国前10,上海大学周边大型剧院,马戏城、多媒体谷等文化娱乐和商业消费区众多,且上海都市影视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围绕四周,这些条件都吸引着不少学子报考!关于上大的详细新传考研信息继续了解下去吧!No.1 关于上大你想了解的那些事01 学校简介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学近几年迅速发展,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立24年的上海大学在全国已经初步拥有了一定的名气,在各大院校排名榜上也成绩斐然,成为众多学子的目标院校。根据2019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上海大学位列中国大陆第16位,连续2年成为排名最高的“211大学”。02 学院简介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是一所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的新闻传播学院,是一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大学共同重点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共同重点建设的全国唯一一所双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的目标与愿景是,服务于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总体规划,建成立足上海、放眼全球、特色显著、引领前沿的世界一流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由原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系、广告学系组建而成。上海电影学院的前身是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再往前追溯则是创办于1987年6月成立的原上海科技大学新闻系。现已建成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包括新闻传播学本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等。其中本科专业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艺术与科技(会展)以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五个相关专业。03 老师介绍学院设有三个系:新闻系、广告系、新媒体系(筹),截止2019年4月,专业教师6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2018年-2020年内,根据学校一流高校生师比标准,以及标杆学校本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比例,专业教师人数将达到10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将达41人,副教授(副高)将达39人。04 学费标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缴纳标准为8000/学年学制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缴纳标准为23000/学年学制为2年No.2 上大新传到底难不难考?2019年,上大学硕统录取11人,报考人数竟然有490人,报录比达到1:45;专硕统招录取15人,报考人数达到918人,报录比达到1:61,这个报录比可是够吓人啦!但是报录比也不能作为考研难度的唯一标准,很多同学可能考完一两科就放弃了,并没有坚持完成考试,所以大家可以把报录比作为参考而不是唯一标准。上大20考研,专硕招生人数增加到了20人,学硕增加到了25人,这对于想报考上大的同学,又增加了不少机会!01 报考信息【050300新闻传播学】本学科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思想、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广告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一)学制:3年(二)研究方向:01.(全日制)新闻理论与实务02.(全日制)传播理论与实务03.(全日制)广告与传媒经济04.(全日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  (三)指导教师:严三九、郑涵、杨海军、吴信训、张咏华、张敏、张祖健、查灿长、郝一民、李建新、齐爱军、沈荟、王晴川、薛中军、赵士林、孙藜等教授、副教授和青年骨干。(四)招生人数:统招计划数25,推免计划数45。(五)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 或 244德语(二外)或 245法语(二外) 3.640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4.874新闻传播业务5.复试科目:专业综合知识(六)联系电话及联系人:(021)65876018 蒋安【050200新闻与传播】(一)学制:2年(二)研究方向:01.(全日制)新闻传播:立足于新技术环境下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关注新闻传播的新业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创意传播、健康传播、公益传播等。02.(全日制)广告会展:立足于上海拥有发达的广告业和会展业的资源优势,突出广告、会展的专业特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广告传播、品牌研究、公共关系、会展理论与实务等。03.(全日制)新媒体研究:立足于媒介融合时代全媒体新闻传播的新趋势、新现象,重点研究新时代多种媒介、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和新闻传播资源的整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媒体新闻、数据新闻、人工智能、数字营销等。(三)指导教师:严三九、郑涵、杨海军、吴信训、薛中军、李建新、沈荟、赵士林、王晴川、孙藜、齐爱军等教授;黄建新、龙锦、郜明、孔秀祥、赵为学、尤游、胡维平、海阔、汪洋、牛盼强等副教授和青年骨干。(四)招生人数:统招计划数20,推免计划数48。(五)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4英语二 或 203日语 或 244德语(二外)或 245法语(二外) 3.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六)备注:1.本专业在新闻传播学院培养。2.在职人员面试时需提交已发表的新闻作品3-5件,或调研报告1-2件,或其它研究成果1-2件。3.联系人:蒋安 联系电话:(021)6587601802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新闻传播学(学硕)2017年 报考人数476人 统招人数17人 复试线366 报录比1:282018年 报考人数568人 统招人数15人 复试线357 报录比1:282019年 报考人数490人 统招人数17人 复试线379 报录比1:45新闻与传播(专硕)2017年 报考人数796人 统招人数30人 复试线371 报录比1:272018年 报考人数1029人 统招人数30人 复试线380 报录比1:342019年 报考人数918人 统招人数15人 复试线379 报录比1:6103 复试信息(一)复试前准备工作 1. 复试分数线各招生院(系)在不低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低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报考生源和招生名额等情况精准划定本单位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和其他学术要求,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我校实施差额复试,原则上各招生院(系)的复试比例不低于1:1.2,部分院(系)可根据学科特点、专业需要及上线考生情况适度上浮复试比例。各招生院(系)的复试分数线经学校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院统一公布。2. 资格审查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复试前必须对考生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审查工作由各招生院(系)组织进行。各招生院(系)要严把复试入口关。在复试前要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3. 各招生院(系)须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二)复试 1. 各招生院(系)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注重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外语口语及听力等方面,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查。复试总分300分,复试考核形式、内容及各部分的成绩比例由各招生院(系)根据专业、学科情况确定,并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复试过程中,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如遇特殊情况,经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审议可对考生组织多次复试。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2. 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复试外还需加试2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满分15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90分以下)不予录取。3.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该成绩计入复试成绩。4. 为确保复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复试过程需全程录音、录像No.3 考上大前我要做哪些准备?2018年开始,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正式取消官方发布的参考书目,但从真题的变化上看,之前的参考书目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以下是根据经验贴和之前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整理,同学们在此基础上也要多多关注热点和阅读论文期刊,提升自己的知识阈值,这才是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01 参考书目学硕初试参考书目:【640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童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年《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新闻学概论当代教程》郝雨 杜友君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年《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郭建斌 吴飞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传播研究方法》陈国明 彭文正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二选一)《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二选一)《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中、下册)方汉奇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8年【874新闻传播业务】《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新闻编辑》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专硕初试参考书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张咏华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李希光等 清华大学出版 2011年《新闻编辑学》蔡雯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 复旦大学出版 2011年《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美】布雷特·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02 历年真题【874新闻传播业务】(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直播2、新媒体矩阵3、数据新闻4、AI5、软新闻6、新闻体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2、平台型媒体的内涵和特点(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用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分析旅行通讯的特点2、分析人民日报 h5《快看呐!我的军装照》谈融合新闻生产的影响(四)论述题(20分)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对新闻生态的影响(五) 评论写作题(50分)根据材料,写一篇1500字的新闻评论(材料是新华社报道宋艳红照顾瘫痪哥哥24年,时至今日52岁还未嫁人,兄妹俩都想死后捐献遗体)【640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一)名词阐释(每题20分,共40分)1. 新媒体(至少两个观点)2. 舆论监督(广义和狭义)(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2. 定性研究的几种方法(三)论述题(50分)论述网络环境下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表现、影响【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2.冷媒介3.区块链4.传媒的极权主义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传播学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2.“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当前短视频APP快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自媒体现状,谈谈如何理解“受众即市场”(三)材料题(50分)根据传媒和媒介规范原理一样,分析当前国籍环境下,谈谈中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四) 论述题(50分)根据把关人理论,分析算法推荐技术对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影响。【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注意力经济2. 数字鸿沟3. 《向导》4.文化产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2.简述数据新闻的特征。3.新闻报道策划有哪些主要类型?(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何为人际传播?结合实例论述,为什么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2.何为信息茧房理论?运用理论阐释新媒体环境终检房现象,对人们信息沟通的影响。(四)新闻短评800字(40分)材料是人民日报2019年11月5号第七版 支教志愿者谢彬蓉的故事

红白蓝

「院校信息」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变化

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跳板考研的学长学姐们第一时间将2021年的简章内容与2020年的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几处重要不同,将在2021年简章的改变处为大家标注出来。大家可以根据标注及时了解考研信息变化。完整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链接将放在文章尾部,想要了解的请自取。一、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35108艺术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平面艺术设计 0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2. 壁画、岩彩画设计 二、空间艺术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与2020年相比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三、材料艺术设计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 四、数字艺术设计 06.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 07. 数字产品设计 五、创新艺术设计 08. 创新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比2020年相比少了跨文化设计专业指导教师:艺术设计领域:田云庆教授、庄小蔚教授、刘森林教授、张苏卉教授、杜士英教授、汪大伟教授、陈青教授、金江波教授、章莉莉教授、董卫星教授、程雪松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4英语二3. 713设计造型基础4. 952设计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1方向)953设计专业基础(壁画、岩彩画设计)(02方向)954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955设计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04方向)956设计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05方向)957设计专业基础(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6方向)958设计专业基础(数字产品设计)(07方向)959设计专业基础(创新设计)(08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其中艺术设计领域(135108)的01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3方向(环境艺术设计)、06方向(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7方向(数字产品设计)的研究生可申请参加上海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1+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项目信息详见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safa.shu.e.cn/detail/1485)。此项为2021年新增项目。3、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到上海大学报名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400美术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美术学本体研究 01. 美术史论 02. 绘画技法材料研究 美术学本体研究2021年比2020年少了一个美术批评专业二、当代美术创作研究 03. 中国画 04. 油画 05. 雕塑 06. 版画、摄影 07. 书法篆刻 三、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08. 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21年也不招生指导教师:陈平教授、郭亮教授、姜建忠教授、蒋铁骊教授、金江波教授、李超教授、李敏教授、刘建华教授、罗宏才教授、罗小平教授、潘力教授、浦捷教授、孙海垠教授、汪大伟教授、王建国教授、夏阳教授、肖素红教授、徐龙宝教授、杨剑平教授、章德明教授、张长虹教授、张海平教授、周国斌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及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27美术理论(01、08方向)629油画修复基础(02方向)628造型基础(一)(03-06方向)630书法篆刻理论(07方向)4. 860专业基础(中国画)(03方向)501专业基础(油画)(04方向)502专业基础(雕塑)(05方向)861专业基础(版画、摄影)(06方向)862书法临摹与创作(07方向)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863专业基础(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2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1、08方向:专业写作 02-06方向:专业创作 07方向:文字学基础和篆刻创作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或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27美术理论”“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02-07方向)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500设计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上海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二、“都市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专业三、“都市造物”理论与实践研究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06. 壁画艺术设计 四、“数字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07. 数码交互艺术 08. 数字信息设计指导教师:陈青教授、程雪松教授、董卫星教授、杜士英教授、金江波教授、刘森林教授、田云庆教授、汪大伟教授、章莉莉教授、张苏卉教授、庄小蔚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31造型基础(二)(01、04、05、06方向)632理论基础(一)(02方向)633理论基础(二)(03方向)631造型基础(二)(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635逻辑演绎(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4. 864专业基础(公共视觉传达设计)(01方向)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02方向)866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868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设计)(04方向)869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05方向)873专业基础(壁画艺术设计)(06方向)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2方向:专业写作 除02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 或 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 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32理论基础(一)”“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0810J3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上海电影学院)学制:2.5 年研究方向:01.数字音视频智能处理应用技术 02.数字娱乐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03.数字艺术处理与游戏开发技术 04.数字特效处理与艺术设计技术 05.数字创意展示与内容传播技术 06.数字媒体管理与版权保护技术指导教师:丁友东教授、许华虎教授、黄东晋副教授、谢志峰副教授、朱永华副教授、田丰副教授、周霁婷博士、张典华博士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1数学一4. 875多媒体技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今年只考875多媒体技术,不再是在829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或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几个科目之间选考复试科目:数字媒体综合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本年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上海电影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130301戏剧戏曲学: (01)戏曲史论 (02)戏曲传播 (03)当代话剧史论 02. 130302电影学: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03)电影制片管理 (04)电影导演研究 (05)电影产业与新媒体研究 (06) 影视特效与动画研究 03. 130303广播电视艺术学: (01)电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02)电视编导研究 (03)新媒体与电视产业研究 (04)电视剧研究 (05)纪录片研究指导教师:戏剧戏曲学:赵晓红教授、刘彦君教授、廖亮副教授、邓黛博士等。 电影学:陈犀禾教、程波教授、高长力教授(特聘)、聂伟教授、潘璋敏教授、黄望莉教授、林少雄教授、曲春景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葛颖副教授、王艳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齐伟副教授、曲丽萍副教授、祝明杰副教授、刘兆君副教授、周倩雯副教授、蒋敏副教授、吴丽娜博士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王艳红教授、陈晓达副教授、廖亮副教授、陈瑜副教授、张莹副教授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外语考试的科目3. 642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电影学方向)644影视艺术理论(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4. 877中国戏剧史(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878电影产业与文化(适用电影学方向)879中外电视史(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复试科目:电影学方向:电影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方向:影视作品分析;戏剧戏曲学方向:戏剧戏曲基本理论和戏剧戏曲作品分析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3、欢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二、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上面的招生计划表,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减少1人;推免计划数为9人,比2020年多了2人。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减少1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60人,比2020年多了9人。上海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少了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5人,比2020年多了5人。设计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少4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0人,与2020年的人数相同。而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34人,比2020年少1人,推免人数为35人,比2020年多5人。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与美术学院上面的几个专业,2021年的统招人数都在减少,而推免人数都在增加。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链接:https://yjszs.shu.e.cn/info/1004/5363.htm

门无鬼曰

「行之记者」读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每月要花多少钱?

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今天我们来算一笔账,看一看在上海大学读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每月到底要花多少钱。学 费由于学硕的学费(8000元)实在太便宜了,所以今天我们按照专硕的学费标准来算。专硕的学费是一年23000元,平均下来就是1916元/月。寸土寸金的大上海静安区房价平均每平米10万元,但住在上海大学学生宿舍1200元一年,平均每个月只需要100元。水电费这种因人而异且平摊下来要不了多少钱的细枝末节,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哈。学费加住宿费合计:2016元/月。吃喝玩乐上海大学的食堂非常便宜,差不多15元就能吃到非常丰富。我们就按三餐每顿都15元来算,一天就是45元,一个月是1350元,再偶尔吃点别的,就按1500元/月算吧。至于不定期吃吃水果喝喝奶茶以及出去花天酒地逛吃逛吃和网购剁手买买买要花多少钱也是因人而异的,没办法给一个准确的范围,这次也不算在内,我们只算最最最最基础的维持生命必须要花的钱。饭钱:1500元/月上海大学食堂:奖助学金光算开销当然不够,读研期间还有奖学金助学金和各种七七八八的补助没有算呀。研一时专硕的奖学金平均每人6000元/年。助学金每人每月500元,即每人6000元/年,按月发放。之后的奖学金则是根据科研成果和发表的作品来评定一、二、三等奖学金,按等级发放。奖助学金合计:6000÷12+500=1000元/月那么在上海大学读新闻与传播专硕,每个月的花费就是:2016+1500-1000=2516元当然了,如果你有包括但不限于追星、买鞋、泡吧、旅游等烧钱的爱好,那这些开销就不是我们能估算的了。这样算完了能可以发现,其实读研的成本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专硕23000一年的学费也只是看起来吓人罢了。如果不想在读研期间还靠父母的话,多出去做做兼职或实习,也足以保持收支平衡了。研究生在大上海做一天兼职,平均大概300-500元。当然,我知道肯定会有同学说,只要能让我考上上大,钱不钱的无所谓。如果这样话,以上所有的算账,请略过。

突驾

预估帖:2020年上海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83年,上海市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成立最早、声誉卓著的中外合作商学院,合作方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学院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学生教育为两翼的办学格局。学院依托合作双方大学的综合优势,始终走在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前列,2006年被上海市教委推荐为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首家试点单位,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质量认证并获得证书的中外合作学院。自2010起,连续7年被新浪网、新华网等第三方媒体评为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2013年学院获得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成员资格。2014年学院向AACSB递交的认证资质申请报告EA(ELIGIBILITY Application)获得通过。一、上海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悉尼工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全日制和非全同时招生):01.(全日制)国际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02.(全日制)国际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01.(非全日制)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02.(非全日制)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科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综合考试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全日制80人(推免27人);非全80人。二、上海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全日制: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18分。非全日制: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170分。2018年:全日制: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07分。非全日制: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165分。2017年:全日制: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15分。非全日制:英语:55,专业课:109,总分175分。育明考研点评:相比同样属于211的华东理工大学来说,上海大学的分数线还是要低一些的。基本上达到华东理工的分数线,全日制差不多是可以被上海大学录取的。上海大学会计很早就开始招生了,而且招生人数也不算少。2017年前属于管理学院,现在已经归悉尼工商学院管理。2018年全日制实际录取最低分219分,大部人的分数在220-230分之间。所以呢,对于刚进入复试线的同学,要么早早准备调剂,要么就转非全吧。三、上海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官方指定):《中级财务会计》(第4版)刘永泽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年7月《管理会计》吴大军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财务管理》(第3版)刘淑莲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财政部已经颁布和修订颁布的会计准则及指南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

闻韶

经验总结|2021双证硕士如何择校

经验总结|2021双证硕士如何择校经常有同学给我留言问我:学校A和学校B哪个好?我该考哪个学校?必尚考研经常回复,但也是为了避免经常回复相同的问题,于是稍加总结了一下,给有需要的人一起看看,希望一些看法,能给迷茫中的研友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首先,选学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确定地区!有的人,问的学校差别还挺大的,这里的差距便指的是:地区。而确定地区的关键因素在于,你打算毕业后的头几年在哪里发展,这点很重要!以上海为例,你不可能在上海读研,然后毕业前夕那会在网上投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的单位吧?哪怕是杭州南京的也是,而且大多数人考上的学校,影响力都有限,在当地会比较好找工作。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也就北清复交为首的C9和行业内比较有名的985会一样好找工作,其他学校,比如上海大学211,去了南京可能还不如当地的普通一本找的工作好。这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很多都和当地高校有合作的,很多都是多年的合作,还有的和当地政府有关,很多企业受政府拨款,或者受到当地的一些优惠政策,都是被要求录用当地的应届毕业生的。所以,来学校办招聘会的企业资源放着不用?同校师兄师姐的资源不用?导师的资源不用?那你考这所学校的意义何在?仅仅是想在这所学校读两年书,生活两年?还是说仅仅是完成当初的梦想?这样的“曲线圆梦”真的值得你费这么大的劲?就算是圆梦,估计也都是大城市的名校吧?那就留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因为大城市的大单位的经验值钱,等你以后回老家或者二三线城市的时候,会比较好找工作。其次,就是习惯性看到有人拿211和985进行比较,或者比较专业的一本院校和211进行比较。这个需要提前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如果只是做财务的,公司财务那种,211财大或者一本财经院校比较好。因为专门的财务更加同时看重证书和经验,甚至本科都足矣。还有比如你早已有心仪的企业,就看人家有没有学历上的门槛要求,比如要求985,211,这样的话就考985,211。如果是做金融投资的,想在金融机构工作的,以本人在这个行业的经历和看法,还是985比较好。尤其越大的机构越看重学历和文凭,人家有时直接要求985甚至C9。还有就是学校的在地区或者行业的影响力,如果其他各方面都差不多的话,能985就985,毕竟有备无患。要是你以后升职了,或者跳槽了,对方就设下这么一个门槛,要求985学历,你不就坑死在这了,你到时候再考个985的MBA?其三,就是自身的家境了,考虑到学费和奖学金问题。以上海为例,举几所大部分人报考的学校。上大5万,上外贸6.8万,东华9.8万,上国会3.8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上国会多实惠了,而且考虑到上国会还是单人间,还有很大可能进四大。而且上国会的最高奖学金比学费还多,相信很多寒门学霸一定会考虑上国会,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上国会那么火的原因了,甚至高分段都碾压90%以上的985了。就是因为学费和奖学金,吸引了太多的中上游的学霸了,甚至吸引了厦大财大一些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支付好几万的学费,更别提上海的生活开销也不低。接下来,就是周末班和脱产的问题,应届毕业生基本可以不需要看了。因为经常在群里有人问周末在职班是不是全日制。全日制包括脱产和周末班,等于就是全日制有两个子集,接下来的逻辑关系就不需要多说了。还有就是,证书区别问题,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都是全日制。而具体哪个好,哪个更值钱,没有绝对的答案。就是看你自己更适合或者更加喜欢哪种学习和生活方式。脱产的就是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考CPA,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大学生活和恋爱什么的。在职的就是累些,不是上班就是上学,也就节日什么的不用上课,所以没有什么空闲时间,都是工作和学习,如果还要考CPA也会很累。但是在职的回报也是巨大的,如果你毅力和执行力都很好,又能吃苦,那你将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完成别人4,5年完成的事。简单地讲,就是你的职业生涯进程会比别人快至少2年。再说说,脱产和周末在职双证班比较明显的区别。有三点:1,学费,上海是至少是脱产的两倍(等于拿工资养学费),广东还是比较好,只比脱产贵了一点点而已2,分数线,分数线比脱产至少低20分以上,有的低50、60分,比如连很多985都是国家线而已。3,就是上课时间,一个周一到周五,一个周末上课。还有就是,部分985都是要求2年工作经验,大部分学校不要求工作经验~关于这点,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派遣证、毕业时有没有应届生身份。这个需要看招生简章,是否定向:非定向的,就是有派遣证,调档案进学校,毕业时有应届毕业生身份;定向的,就是没有派遣证,调档案不进学校,毕业时没有应届毕业生身份如果你打算转行,那派遣证对你来说蛮重要,而且提供非定向的在职双证好处比较多~如果你一战名校脱产(考了220+)失败了,保持第一年的水平,基本就比较轻松了,就是学费贵点~你有钱的话可以把周末班当脱产读,天天在学校学习或者实习什么的~如果要转行的话一定要多申请你想去的行业的公司实习!然后快毕业的时候简历上显示你在读研期间的实习,记录多些实习,会对你找工作很有帮助。如果你不打算转行,那对你来说就无所谓了,甚至想跳槽也是一样的,只是需要研究生文凭来增加自己的砝码,或者达到目标单位的门槛要求。应届生身份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你跳槽或者升职看的是你以往的工作经验,文凭只是满足了对方的一个门槛而已。好了,今天必尚考研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看到能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学费要20.86万,读研要这么多学费?

读书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费从免费到上千到几千,按照这样的趋势,读研究生学费是不是就更高了?现实中有人说研究生不交钱,有的说一年好几万,于是网上也有这样的疑问:家里比较贫困,要不要去读研?事实上如何呢?研究生要交学费研究生不是义务教育,交学费是必须的。学费也经过几次变革。学费双轨制阶段:14年之前,研究生有公费和自费区别,公费就是完全免费,自费要自己交学费。公费和自费是有比例的,自费一年学费大概是7000左右,那个时候公费是大部分,少部分的自费生确实很尴尬,当时读书的时候班里有几个人就是自费,还要赚钱交学费。公费生只交住宿费,其他都不需要,还有助学金;自费生有助学金但需要交学费。14年改革取消学费双轨制,读研全自费。所有的研究生都要交学费,按教育部的文件,学硕大体上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学费的差异学费主要和研究生类别和专业有关系,现在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学费是不一样的。学硕:每年不超过8000元,这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专硕:专硕的学费是各省、各校自己制定的,所以会有差异,甚至相差很大。下图是会计专硕的学费表,不同的学校学费差异非常大,北大2年15万,北方工业大学一年7000元。非全日制专硕的学费更贵。会计专硕这几年很火,学费也是非常高,像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非全学费超过20万。即使比较差的学校一年也超过3万,如浙江财经大学非全日制MPAcc:2017年入学的学生总学费为70000元(七万元)整,一年3.5万。从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学费差异还是很大的。几千对几万,不了解行情的人看到一个人的学费多或者少,就认为研究生的学费是多的或者少的。研究生助学金、奖学金在公费阶段,研究生都有助学金,不同学校差异也很大, 当时我们学校一个月180元,同一个市有的学校是300,林学院已经是700元了。助学金:100%覆盖国家给每一个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一年不少于6000元/年的助学金。助学金不分等次,统一标准。奖学金:不用类型有差异国家奖学金是有比例,需要评比,品学兼优的学生尤其是论文或比赛比较厉害的学生可以拿到,2万一年。学业奖学金不同学校金额有所差异,但都分为一二三等,有的三等最低就是学费,有的学校三等低于学费。像上海大学奖学金分三等,三等有5000元是低于学费标准,还有10%的研究生拿不到奖学金。个别学校特设的奖学金,有的学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会特别设置奖学金,如绍兴文理学院设置了新生奖学金,只要录取就有最低8000元的奖学金。在校读研期间,还会有勤工助学、科研经费等等。如果导师的项目很多,人又大方,一年也是会给不少钱的。研究生都要交学费,不同的学制类型学费高低差异非常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又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是,学校越好非学硕的学费越高,学校一般般的奖学金覆盖面广,种类多。对于学硕来讲,读研不仅不花钱,连生活费都有了,再努力一点,都可以攒点钱了。

长江侠

研招网2021年硕士专业目录可以查询啦,上海近30所学校发布简章

转眼9月已经过了一多半,2021考生有没有注意到,研招网已经更换2021招生目录啦。这时候,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下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等情况,这是9月底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的最终参考,里面可以查到确定的考试科目和可能没那么准确的招生人数。更多的信息就要到各个学校去查询了,学校一般会在每年10月前陆续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官网,现在广告太多,还有一些仿站,弄不清的话,官网的网址可以通过百科等确定。招生简章,有的是章程,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的规章和依据。一般包括学校基本介绍、培养目标、报考条件、报考办法、招生名额、招生专业、学费和奖助政策、录取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有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招生专业目录、学费等,简章中不便直接说明,也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招生专业目录中一般会写明专业考试内容、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内容很多,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呢?首先,关于专业。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内容比较多,有些学校简章中不直接说明,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你要考的专业,专业代码、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年限、考试科目、自命题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等等一般会在招生目录中获得。专业学费的话,学硕和较统一的专硕一般会直接在简章中说明,其他学费和奖助学金等同样会附上链接或查询方向。也有一些专业,大多是专硕,尤其管理类,也会单独发布专业或项目的招生简章,一般需要去专业或项目单独的对外招生门户去查询。其次,关于报名。1、确定报考条件是否有额外要求,自己是否符合。2、时间节点,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是全国统一的。3、现场确认,可以确定学校是网上确认还是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的话注意地点,确认时间一般省级确定。最后,关于其他比如定向非定向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关系、复试、录取和联系方式等,也需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上海已经有20多将近30所学校发布了。这里只附上名字,就不搬上来了。上海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可以去查了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还有一些研究所(院)就不列举出来了。

夺命债

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考生须知

根据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招生复试要求,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预计在5月中下旬,具体以各院系发布时间为准,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一、复试网络平台我校网络远程复试采用主平台+备用平台方案,主平台推荐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研究生招生远程面试系统”(https://bm.chsi.com.cn),备用平台推荐使用 “Zoom”远程会议系统。复试前学生需根据院(系)复试办法对使用平台提前测试,具体相关操作流程请参见(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考生操作手册及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Zoom平台操作手册。(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考生操作手册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Zoom平台操作手册http://yjszs.shu.e.cn/Zoompingtai.pdf二、设备及环境要求请考生提前准备好远程复试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复试前按招生院系通知要求进行测试,以确保复试正常进行。1、用于面试的设备【主机位】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需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功能)。2、用于监控面试环境的设备【辅机位】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或pad等平板设备(需带有摄像头功能)。3、网络通畅、流量充足,能满足复试要求建议主机位使用有线网络,使用谷歌Chrome最新浏览器。4、独立、无干扰的复试房间,光线适宜,安静,不逆光可视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复试相关资料,不得有其他人在场。5、特殊情况因环境、条件所限,网络复试确有困难的考生,需提前向报考院(系)反映,与之沟通确认,听从院(系)安排。三、考生需准备的用品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2、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纸若干。3、报考院(系)要求准备的其他考试用品。四、提交复试相关材料1、资格审查相关材料提交请参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通知》。《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通知》http://yjszs.shu.e.cn/info/1004/5171.htm2、其余复试材料,包括《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签字扫描件或清晰照片版,必须提交)、本科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科研成果、获奖证明及其他能反映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材料等。请考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及院系要求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提交。登录名为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密码为考生身份证号。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http://202.121.199.142/Other/ZS/五、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的注意事项1、诚信复试a) 考生须提前认真阅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及上海大学和报考院(系)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清楚了解相关规定,及时填写《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并提交。b) 研究生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复试过程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面试房间,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2、面试设备调试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考生端两台设备均开启摄像头。【主机位】:考生本人正对设备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口罩等,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辅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关闭该设备通话、录音、录屏、直播、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并保持平台软件静音。3、突发情况若遇网络或信号等原因造成的通信效果不佳时,考生须立即联系院系复试工作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缓考或重考。请保持本人联系手机及紧急联系人手机的畅通。附件双机位复试过程中监控(辅助)机位手机的设置提示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