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6日)上午,上海大学举行了“面向未来的医学创新与教育”首届学术研讨会暨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大会。重点围绕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重大医学问题,积极探索仪器制造新突破、材料开发新技术、智能检测新方法、精确诊断新途径等,开展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在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形势下,采用医工结合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方式去解决临床面临的重大问题,既是重要的创新途径,也愈发迫切和重要。会上,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通过视频发来了祝贺,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为郑树森院士等首批18名委员中的代表颁发聘书。上海大学与上海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等5家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对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授牌。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说,发展医学学科是几代上大人共同的梦想,在2015年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医学学科位列上海大学重点发展的六大一流学科,目前,学校已重点建设了医工交叉、纳米医学、生物医学3个方向,新增智能医学诊疗、新药物与新材料2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等的支持下,学校获得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如“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设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脑-机接口电刺激康复训练仪应用于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50余家医院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三代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获2018年上交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E-repair子母生物打印机获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全国高校展区特等奖,两个Ⅰ类新药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合作转让总金额近2亿元。上海大学将聚焦老年医学、公共卫生、医学工程3个领域,积极探索与国际国内知名校院所及医药企业合作新机制,将以交叉学科为支撑,以科技引领创新,实现多学科融合,为应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来源:周到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6月6日上午,上海大学举行附属医院授牌仪式,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成为上海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据介绍,2019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成为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温州临床医学中心,与上海大学在骨质疏松等研究领域开展合作。此次挂牌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双方将开展更为深入的协作,为医院发展提质升级提供新的平台,也标志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揭开了新篇章。此次,挂牌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后,双方将开展更为深入的协作,为医院发展提质升级提供新的平台,也标志着医院建设揭开了新篇章。据悉,上海大学是上海市政府重点培育的双一流高校,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而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以国际合作、基础与诊疗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为特色定位,正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型、转化型医学院。今后,市中西医将享受上海大学的所有人才和科研政策,依托上海大学优势学科群,通过医工融合、文理交叉、国际合作和错位发展,聚焦老年医学、医学工程和公共卫生三大领域,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联合申报、科研设施共享、实验室共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紧密合作,借助上海各医联会导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郑文球表示,市中西医将以此次深化合作为契机,努力在疾病诊治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推动医院教学科研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温州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来源: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编辑:XY责编:谷璋彤主编:钱中彪审核:陈泰涨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总监制:陈振仕推荐阅读↓↓↓
7月20日,上海大学医学院,在行政楼703会议室举行钱其军副院长任职宣布会,上海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汪小帆,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组织处处长张洁,医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职工参加会议。会上,张洁副部长宣读了校党委关于聘任钱其军同志为医学院副院长的决定,介绍了钱其军同志的的履历。钱其军,现任上海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细胞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吴孟超联合诺贝尔奖获得者医疗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等8个行业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项目、国自然杰青、海外杰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共发表SCI论文83篇;已申请217项细胞治疗相关专利,获专利授权47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 项。目前带领团队正在研发细胞玄铁剑:采用非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的新一代CAR-T;细胞六脉神剑:PNA-T精准杀灭癌细胞;细胞倚天剑:PIK-T,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抗体如抗PD-1抗体来改变癌症微环境,解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通过非病毒载体、纳米抗体及mRNA技术来实现三剑合一的白泽剑技术及超级白泽T细胞。2019年4月申报项目以CD19为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许可开展临床实验,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通过许可的以非病毒载体制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张洁副部长代表上海大学医学院表示,期待钱其军同志与医学院领导班子一起,共同推动医学院不断做出新成绩,取得新进步。新任副院长钱其军做表态发言,他表示将继承上海大学红色学府的优良传统,传承上海大学红色基因,积极推动学院科研水平整体提高,提升学院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影响力。随后,许金廉副院长、肖俊杰副院长、姚萱副院长、周延安教授分别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并服从校党委的任命决议,钱其军副院长的加入为医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未来将与钱其军副院长齐心协力,推进医学院建设迈向新台阶。接着,竺剑书记代表学院党政班子感谢校领导对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提到,医学院领导班子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自的学科背景,充分体现了上海大学海纳百川的特点,希望钱其军副院长的到来能为医学院顶层设计、人员管理、科研发展等方面带来细胞治疗集团的优秀经验。最后,汪小帆副校长总结道,学校领导多次邀请钱其军副院长加盟医学院,希望能对推动医学院发展、推进附属医院建设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也期望细胞治疗集团及附属孟超肿瘤医院能与上海大学医学院相互支持、协作互通,共同助力上海大学“双一流”建设。
10月18日上午,上海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在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揭牌仪式。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温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宏鸣,上海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竺剑,温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尚斌,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长海医院多位领导专家以及温州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领导班子出席仪式。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897年,其前身定理医院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经过跨三个世纪数代二医人的努力,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及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卫生部国际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省示范文明医院等荣誉,在温州及周边地区群众心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温州市中心医院挂牌为上海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市人民医院办院已有百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两院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年来,市人民医院高效承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不断升级打造“上海名医馆”,形成“名院、名科、名医”医疗资源的互动互通,惠及疑难危重患者千余人,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强的医疗保障。 温州市人民医院挂牌为上海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目前温州市规模较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唯一一所市属公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妇产科、儿科等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6个省、市重点学科。近年来,医院抢抓发展机遇期,大胆走中西医融合之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院、人才兴院”的发展路子。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为上海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市属医疗机构与上海高校合作的首批标志性项目。三家医院的成功揭牌,是上海大学加强校地合作、深化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医疗服务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三甲医院接轨上海前沿医疗资源,打造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进程中的有益探索。据了解,在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后,三家医院将享受上海大学的所有人才和科研政策。依托上海大学优势学科群,通过医工融合、文理交叉、国际合作和错位发展,聚焦老年医学、医学工程和公共卫生三大领域,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联合申报、科研设施共享、实验室共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紧密合作。同时,借助上海各医联会导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努力在疾病诊治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医院,为温州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来源: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觉得内容不错,点个“”分享给更多人!
6月6日,上海大学宣布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揭牌仪式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大学提供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凭借综合性大学优势,该校重点围绕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重大医学问题,积极探索仪器制造新突破、材料开发新技术、智能检测新方法、精确诊断新途径等,开展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为老年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发展提供上大方案。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发展医学学科是几代上大人共同的梦想,也是助力上大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在2015年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医学学科为该校重点发展的六大一流学科之一。目前,该校已重点建设了医工交叉、纳米医学、生物医学3个方向,新增智能医学诊疗、新药物与新材料2个交叉学科博士点。记者还从会上获悉,聚焦老年医学、公共卫生、医学工程三个领域,上大将积极探索与国际国内知名校院所及医药企业合作新机制,高起点谋划,特色化发展,按照“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强一个”的思路推进。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表示,该校将以交叉学科为支撑,以科技引领创新,实现多学科融合,建设国际一流医学学科,培养理、工、文背景兼具,博学识、强研究、善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按照“立足校情、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上海大学推进“校地共建”、“校际合作”。当日,上海大学与上海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上海大学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等5家单位,现场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会上还举行了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授牌仪式。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省南安医院、树兰(上海)国际医院(筹)、上海孟超肿瘤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罗店医院等9家附属医院,以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浦东公利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等5家教学医院现场进行附属(教学)医院授牌。来源:澎湃新闻
继4月14日“上海大学医学院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举行后,今天上午,上海再传重磅消息: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成立大会,这也标志着华东师大医学院正式启航。这也是全国师范大学中,全国排名最靠前的名校筹建医学院。目前全国排名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并没有设立医学院,2006年7月,北师大曾合作成立医学研究院,但最后并没有发展为单独的学院。华东师大今天筹建医学院的大会上,也是嘉宾云集。不仅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柯杨,还有医学界的多位院士和校长,如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南京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等。据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介绍,华东师大提出了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的“三步走”发展愿景。第一步是聚焦支撑医学学科发展的相关基础领域研究,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第二步是立足医学学科建设发展全局,利用2至3年时间做实、做强医学及交叉学科,集聚医学高端人才,基本完成医学学科布点;第三是再利用2至3年时间,以全科体系、高度共享为目标成立医学院,基本形成集研究、临床、应用、转化于一体的“大健康”学科生态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应该说,华东师大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积极将教育与医学相融合,培养社会紧缺的医学教育人才,学校的生命、医学、健康等学科有着较好的发展。学校在没有医学院的情况下,临床医学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成果显著。3月初,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学校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审批,成为华东师大开设的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这被学校认为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跨越。3月底,华东师大自由基医学中心筹备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举行,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上海自由基医学学会负责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刘珊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刘鲁明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葛声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冯波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丁树哲教授等知名专家,这意味着该校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的加快推进。新成立的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是华东师大下属的二级学院,采用“院-中心-所”三级架构,设立基础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和公共健康中心,包含若干研究所及附属医院集群。近年来,不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高校都成立了医学院(部),医学院(部)渐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标配”,一些与医学“不沾边”的高校近来也开始涉足医学。如2017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成立,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2018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成立,2018年12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的西南大学成立了医学研究院。同处一城的上海大学也加快了医学院建设的步伐。2019年5月,上海大学正式宣布了筹建中的医学院领导班子,这一年来发展很快。2020年4月14日,上海大学医学院建设方案专家论证视频会通过网络会议平台举行,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方案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需求,结合上海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基础,建设思路清晰,总体目标明确,规划合理,高度认可。这或许也会让华东师大感觉到压力。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实力首屈一指的师范类院校,也是仅有的两所师范类985高校之一;今年36所强基高校招生也是两所师范之一;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发展医学可谓水到渠成。2018年9月,华东师大成立医学院筹建办公室,到今天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的正式揭牌,走出了关键一步,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发展医学的决心和努力。不过,作为一所师范类院校,高调地涉足医学,不可避免会引起人们的议论。上海是全国医学的高地。目前,上海已拥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也、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实力顶尖的“双一流”医学类院校或医学院,医学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那么,上海这么多高校开设医学院,是否有重复建设的之嫌呢。事实上,华东师范大学发力医学,走的是一条“非常规”道路,该校积极推进医教结合,培养社会紧缺的医学教育人才,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也就是说,华东师大可能将重点放在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而不是一线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另外,目前师范大学排名前几位的高校中,只有湖南师范大学有专门的医学院,华东师大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985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新医科”、“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投身医学领域,是使命所在,也将在师范院校中起到示范作用。
6月6日,上海又一所高校发力医学领域——上海大学宣布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这是该校一年前筹建医学院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而就在两周前的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成立大会,这也标志着华该校医学院的正式启航。至此,上海医学界有望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这将有利推动上海成为医学高地和国际医学中心,服务长三角和全国。目前上海现有医学类高校(医学院)6所,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大医学院,这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两所医学院,实力雄厚,旗下有附属的几十家三甲医院,在这次抗疫中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大家熟悉的张文宏所在的华山医院,就属于复旦大学。同为985高校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也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属于本地院校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软科高校排名中,居全国医药类高校第八位,在全国中医药类高等院校中排名居首位。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一所市属本科医学院校,由原上海医药高等专、上海医疗器械高专和上海健康职院合并组建而成,在校生1.5万余人,开设了16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专业。还有就是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旗下有长海医院、长征医院、东方肝胆医院等都地处上海。加上筹建中的华东师大医学院,和去年成立的上海大学医学院,上海将达到八家医学类高校,在全国居于前列。近年来,上海大学发展迅猛,在泰晤士、软科等排行榜上不断提升,上海大学强势介入医学领域,也得到了上海更多的支持。在6月6日的仪式上,上大聘请了18位知名专家为医学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场不仅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还举行了9所附属医院和5家教学医院的授牌仪式,可谓出手不凡。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发展医学学科是几代上大人共同的梦想,也是助力上大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在2015年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医学学科就成为该校重点发展的六大一流学科之一。2019年5月,上海大学正式宣布了筹建中的医学院领导班子,这一年来发展很快。2020年4月14日,上海大学医学院建设方案专家论证视频会举行,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方案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需求,结合上海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基础,总体目标明确,规划合理,高度认可。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表示,学校将重点围绕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重大医学问题,积极探索仪器制造新突破、材料开发新技术、智能检测新方法、精确诊断新途径等,开展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为老年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发展提供方案。近年来,不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高校都成立了医学院(部),医学院(部)渐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标配”。特别是疫情后,发展医学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那么,上海这么多高校开设医学院,是否有重复建设的之嫌呢?从目前来看,新介入医学领域的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走的都是差异化道路。华东师范大学发力医学,走的是一条“非常规”道路,该校积极推进医教结合,培养社会紧缺的医学教育人才,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也就是说,华东师大可能将重点放在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而不是一线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而上海大学围绕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等领域,也是社会最热门的需求。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上海的老龄化比例已超过35%,这一群体有巨大的健康需求。据统计,我国80%的老年人患有疾病,约43%多病共存,大量老年患者缺少专业医护人员救治。而老年医学与基础研究、科研转化、预防、诊疗、康复、医养等多科室交叉融合,因而老年医学发展亟待加强。由此,上海目前的医学院校虽然不断增多,但定位都有差异,复旦和交大医学瞄准前沿领域,同济的医疗救援等已成特色,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领域首屈一指,健康医学院提供更多的一线医护人才,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希望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上海医疗专家团来南安交流研讨。■海丝商报记者黄伟励文/图近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组织上海医疗专家团一行10位专家、学者来南安交流研讨,并初步与南安市中医院达成共识,在未来三年内携手共建妇产科,让更多妇产科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南安市中医院妇产科与上海大学共建,将大大提升妇产科的诊疗水平。”南安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黄晓清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上海大学将充分发挥在上海高端医疗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势,助力南安高水平医院的建设。上海大学将组建上海妇产科医疗专家组,在中医院开设专家门诊、手术指导、协助医院进行整体学科发展规划、科研指导提升、临床技术带教、人才培养学术讲座等学科共建帮扶。“各医疗专家组每周到南安的医院服务不少于3天,也就是说,南安市民今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级医疗服务。”黄晓清说,而相比远赴上海,南安市民就医的费用将大大降低。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医院大力发展妇产科,近十年来分娩量高居南安首位。去年初引进学科带头人曹清副主任医师,还大力发展妇科手术方面的治疗,购置了宫腔镜、腹腔镜等大量先进的设备,开展了许多妇科四级手术。“科室建立住院部以来,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的方针,逐年加强专科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及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黄晓清介绍,去年到市中医院妇产科看病的人数多了20%,妇科人数增加50%。与此同时,中医院妇产科还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关爱母婴健康”服务品牌,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将中医技术运用到妇科保健、产后恢复及保健等方面,这种自然绿色疗法成为妇产科的一大亮点。“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妇产科门诊的改造,病产房、手术室和盆底康复中心都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还将和泉州二院医联体设置生殖科,建立多学科协作的盆底医学科,除了产妇康复外更好地服务有盆底障碍困扰的中老年妇女(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黄晓清说,今后在继续完善暖心服务的各项措施的同时,也将加强人文礼仪规范服务,从外到内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医务人员服务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升产妇及患者就医体验感。黄晓清表示,妇产科将以此次合作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医疗专家团的紧密协作,推动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把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和发展推向新起点,让更多妇产科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好消息!速转!上海名医南安行大型义诊公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21年3月14日,我市将联合上海大学,邀请12位国内知名医疗专家来我市开展学科共建和大型健康义诊。专家覆盖骨科、妇产科、神经外科欢迎广大市民届时询医问诊! 义诊时间 2021年3月14日上午8:30 义诊地址 南安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一楼门诊大厅 义诊预约电话 0595—86277031 义诊专家骨科王栋梁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专规培专职教师主攻创伤骨科以及运动医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上海)骨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创伤分会运动医学组委员,中国骨质疏松防治联盟创始理事,第一届AOCC上海委员会委员,上海肘疾病与技术协作组委员,《中华创伤杂志》编委,《Chinese medicine journal》审稿。蒋盛旦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行政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工作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颈椎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胸腰椎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浦菁荟脊柱学组委员。 2010年1月-6月在美国Thomas Jefferson 大学医院脊柱外科学习,2011年10-11月在德Hildesheim医院脊柱外科学习。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上海卫生新优青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百人计划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优秀青年教师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和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5篇。以第一申请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项目2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项目1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项目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脊柱骨折脱位、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何川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髋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学组执行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青年学组执行组长。 现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工作,从事关节外科专业。2009年至2010年至现代人工关节手术的发源地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于微创髋膝关节置换、单髁膝关节置换以及复杂全髋全膝翻修手术,同时对髋、膝关节的畸形和发育异常、退变或炎性疾患、股骨头坏死、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运动创伤的诊治有较深入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及参加多项国家及市级课题研究。何继业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运动医学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创伤专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肘关节疾病与技术协作组成员 2008年6月-2008年8月美国Florida Orthopedic Institute Fellow,2008年9月-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 博士研究生,2010年10月至今新加坡中央医院参访学习两次、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医院各参访一次。 专业特长:肩肘外科、运动医学。每年完成各类创伤手术200-300例,肩、膝、腕、肘关节镜手术500-600台。妇产科李东平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妇产科、产科主任、妇产科执行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危重评审专家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会员。 199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93.7至2014.8任职于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现九院北部),担任科室主任助理,代理行政科主任等职务;2014.9起至今,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现担任科室行政副主任,产科主任。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26年。第一作者发表核期刊论文多篇,参与市、院级科研课题2项。对妇科及产科疑难危重多种疾病诊疗及救治临床经验丰富。 产科擅长危重孕产妇抢救、妊娠期各类合并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母儿保健,产前咨询,分娩期的产程处理,及产后母婴的管理。技术上擅长剖宫产、出血危重病人的血管结扎及子宫缝扎等手术、阴道分娩的产钳术、臀助术、中重度阴裂伤修补术等。 妇科擅长青春期、生育期及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诊治;技术上擅长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妇科肿瘤的根治、减灭术等。任青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期青年委员,上海市妇科内镜学组专业委员。主持省级课题1项,sci英文论著3篇,国内中文论著10余篇。 从事妇产科专业临床及教学工作26年,对于妇科各种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妇科妇科各种良恶性病变处理及妇科微创各种四级手术;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妇科肿瘤手术;腹腔镜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子宫肌瘤剔除,各种卵巢囊肿,腹腔镜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 各种四级宫腔镜手术: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切除,及宫腔粘连,尤其门诊无创宫腔镜检查。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等手术,对阴式手术及晚期卵巢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陈旭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妇产科执行主任,副主任医师。上海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美国腹腔镜外科医师协会(SLS)会员。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妇产科学妇科肿瘤及内镜专业。201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临床研究培训项目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4余年,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不孕症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微创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慢性盆腔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等。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第2负责人),合作完成广东省科技厅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领域基金项目2项(第1责任人)。国内外期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不孕症与妇科内镜技术等方面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女性不孕症的腹腔镜及宫腔镜微创手术诊断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能够熟练完成普通妇科类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全子宫切除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及妇科肿瘤早期卵巢癌腹腔镜手术分期探查,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腹腔镜或经腹分期手术。同时擅长宫腔占位性病变、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与手术治疗。能够熟练开展盆腔脏器脱垂等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方芳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全国卫生产业抗衰老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专委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南北研究会会长,上海市绝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上海市妇女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肿瘤协会会员。取得医师资格证、上海市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2001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博连读毕业,获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并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曾受卫生部委派赴摩洛哥医疗援助2年;曾赴美国耶鲁大学附属医院访学半年。主编/参编专著9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在杂志报刊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3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复旦大学校长奖等。 擅长妇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微创手术及内分泌治疗,熟练操作腹腔镜下(包括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性不孕、宫颈癌前病变手术,以及宫腔镜、阴道镜、宫颈激光、LEEP及各种妇科、计划生育科小手术;对内分泌因素不孕(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减肥或运动所致跌重性闭经合并不孕)、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肌腺症合并不孕、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综合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神经外科李宾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本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获得神经外科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高级访问学者,重点学习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长期致力于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精通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疗。 目前主要专业方向着重于神经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颅底肿瘤等高危、复杂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并在颈动脉内膜剥脱、脑血管搭桥手术方面处于上海领先地位,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阶段主持上海市课题2项、上海交通大学课题2项、新华医院课题1项。发表SCI文章1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 专业特长:各种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许政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认真负责,医德医风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好,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理论,把握临床及应用研究的最前沿动态。专注于脑血管病微创介入和手术治疗,并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垂体瘤、颅咽管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曾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交流学习。近五年连续获院嘉奖、院优秀岗位津贴,获长征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规培带教教员”、“优秀教学助理”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论文4篇,参译参编专著三部,获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长征医院青年启动基金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神经外科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业特长:脑血管病介入及手术治疗,神经内镜。王晓强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潍坊医学院外聘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外聘研究生导师,中国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每年主持手术300余台,在上海市率先开展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等工作,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眼睑痉挛及梅杰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特别是在小儿癫痫、小儿肿瘤及先天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主持国家级、上海市及上海交大课题 8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40余篇,副主编专著 2 部,参编(译)专著 8 部。 专业特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功能神经外科。钱俊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专家上海九天公益基金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培训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委员,及中国外科年鉴神经外科编委。 200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为海军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在第二军医大学或神经外科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进入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0月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工作。长期在临床第一线工作,主持或参加各类神经外科手术3000余台次,对脊柱脊髓肿瘤、颅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颅脑外伤、脑积水、颅骨整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精准显微外科治疗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等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特别在“椎板间开窗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方面更具有一定的特色。 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SCI收录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1篇,并参编英文神经外科著作1部。获得国家基金委及上海市科研课题共7项,总经费220余万元,其中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卫计委面上项目共3项。曾因“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获得上海长征医院“医院嘉奖”,2016年度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度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杰出青年”。 专业特长:神经内镜、椎管内肿瘤、神经系统肿瘤。来源:健康南安点击下方图片,回看最新的南安新闻点赞!南安一批巾帼集体荣获国家级、省级、泉州市荣誉!好消息!滨海医院国际精准肿瘤中心开诊啦~公示!南安市公办学校专项公开招聘新任教师面试成绩出炉!赖账!袭警!一醉汉被刑事拘留!转了吗赞了吗在看吗
10月18日上午,上海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在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揭牌仪式。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温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宏鸣,上海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竺剑,温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尚斌,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长海医院多位领导专家以及温州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领导班子出席仪式。 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897年,其前身定理医院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经过跨三个世纪数代二医人的努力,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及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卫生部国际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省示范文明医院等荣誉,在温州及周边地区群众心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市人民医院办院已有百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两院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年来,市人民医院高效承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不断升级打造“上海名医馆”,形成“名院、名科、名医”医疗资源的互动互通,惠及疑难危重患者千余人,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强的医疗保障。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目前温州市规模较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唯一一所市属公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妇产科、儿科等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6个省、市重点学科。近年来,医院抢抓发展机遇期,大胆走中西医融合之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院、人才兴院”的发展路子。 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市属医疗机构与上海高校合作的首批标志性项目。三家医院的成功揭牌,是上海大学加强校地合作、深化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医疗服务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三甲医院接轨上海前沿医疗资源,打造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进程中的有益探索。据了解,在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后,三家医院将享受上海大学的所有人才和科研政策。依托上海大学优势学科群,通过医工融合、文理交叉、国际合作和错位发展,聚焦老年医学、医学工程和公共卫生三大领域,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联合申报、科研设施共享、实验室共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紧密合作。同时,借助上海各医联会导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努力在疾病诊治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医院,为温州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来源: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源:温州市卫健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